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体化经营模式

一体化经营模式

时间:2023-06-30 17:22:56

一体化经营模式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

拓展实训基地功能、挖掘实训基地资源、融合教学与经营管理一体化、打破教师身份界线、承担实训基地经营管理指标任务、吸收学生参与经营管理链条等教学、管理的多个方面,这种新模式赋予了高职院校教师更多的角色内容,使其由单一的教学能力向能教、善做、精管多元化能力延伸,新形势下,加强专业教师文化内涵建设成为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

一、物质文化体系构建

1、教师形象塑造。酒店是一个对外服务窗口,整齐得体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是赢得客人的良好印象必要条件。在培养“三师型”教师时,酒店管理学院从教师职业素养塑造起步,按照酒店礼仪要求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一是在教学及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中,按照酒店基层管理岗位着装要求统一服饰。二是在以教师角色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渗透酒店职业行为习惯,树立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

2、职业环境营造。酒店管理学院目前拥有三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师多元化角色的转变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在教师办公区域进一步营造职业氛围,建立酒店管理专业展示厅,张贴世界各知名酒店的图片及服务理念。

二、制度文化体系构建

1、项目部运营制度。酒店管理学院在“教学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模式下,将酒店的经营功能与及教学功能进一步相溶,依据酒店运营模式,结合学生的三大核心就业岗位,构建饮项目部、客房项目部、经营管理项目部、拓展项目部及综合办公室五部一室的组织体系,在运转过程中,采取项目部运营制度,各项目部针对性地负责实训基地的接待项目及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

2、教师顶岗实习制度。酒店管理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和顶岗实践,根据项目组的划分,所有教师轮流进行相应部门经理的岗位挂职实践,实施部门经理负责制,制订部门经理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分解经营任务指标,使得教师真正融入到酒店经营过程中,体验职业经理的岗位标准和能力要求,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增强职业能力。

3、教师学徒制度。依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酒店管理学院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采用了学徒制,每位教师根据顶岗岗位,拜行业专家为师傅,促进教师对标岗位。

4、实训基地例会制度。酒店管理学院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制度,采取周例会制度,由各实训基地副总经理主持,作为各部门的值班经理----教师根据所在部门一方面对近期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着重介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例会制度,强化教师经营管理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促进教师的思想、行为更快地向酒店人这一职业角色转变。

5、教师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经营一体化中的多元角色,决定了教师考核的多元化。酒店管理学院对教师考核形式和内容上打破单一的教学考核,实施组织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1)教学质量监控。成立专门教学质量监控机构,有专门人员负责日常教学质量监控,学期初对课程标准的制定、授课计划的编制、单元设计的编写进行检查,学期中对所有任课教师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量化打分,综合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

(2)实践指导质量监控。酒店管理学院对教师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其目的一方面实现由关注教学功能到教学经营管理的齐抓共管;另一方面实现由常规性教学监控到教学和组织绩效考核的齐抓共管。为此酒店管理学院引进酒店质量监控体系,查找问题成因,积累实践案例,增长实战经验,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能力的转化,改变单一技能实训功能,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促使酒店管理学院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提升教师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经营管理意识,为教师向“三师型”转变,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3)期末综合素质考核制度。酒店管理学院每学期末对教师进行综合素质实施量化考核,包括专业技能、岗位管理知识等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6、教师培训制度

培训体系的建立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通过“练、引、走”三结合提高培训效果。(1)练内功。酒店管理学院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制定了包含高职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职业教育、实战演练、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培训指导。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掌握核心技能的标准,挖掘掌握核心技能的技巧。实施教师管理岗位挂职措施,要求教师按照企业标准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搜集整理案例,对起因、经过、解决办法归纳总结,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进来。引进企业专家讲解酒店发展的行业动态,使教师及时了解酒店发展的变化和趋势,及其市场对人才需求规格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与市场接轨。

(3)走出去。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酒店管理学院本着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以石家庄为核心,建立京津冀三维型校外酒店实训基地体系,协议单位共有20家左右。校外实训基地在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岗位的同时,根据酒店管理学院教师实践教学安排,也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实习岗位,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经营管理意识和水平。

三、精神文化体系构建

第2篇

记者: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有30多年发展历史,您怎么看这个过程?

王宏:宁夏西夏王葡萄酒有限公司是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从1981年开始大面积发展葡萄种植,并于198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个葡萄酒厂就是西夏王葡萄酒厂。

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归结为两大方面:第一是引进培育了一批优良品种。80年代初种植引进了一批法国著名葡萄品种,为酿造葡萄酒打好基础。 其中包括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白玉霓、霞多丽等。第二就是启动了规模化种植葡萄产业。我们从1982年开始大面积发展葡萄种植,在30年历程中解决了许多问题。比如土壤资源条件、水利工程的配套、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引进等等,为以后打造优质产区做好充分的准备。

记者:我们了解到贺兰山东麓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葡萄原产地,请您谈谈西夏王葡萄酒业在这个地理标志产业保护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王宏:中国葡萄酒产业从几万吨到几百万吨的产量,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但在近十年得到了快速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给比较大的企业包括现在张裕、王朝等知名企业供给原料。这样一来也引起了国内外专家们的关注和认可。2000年以前,西夏王葡萄酒在农业部组织的农产品评比中蝉联四届冠军并在2000年参加法国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 。中国西部能产出这么好的葡萄酒,使得国际葡萄酒界大为震惊!国际国内专家纷纷来到我们的葡萄种植基地考察。贺兰山冲击平原的气候特征一是昼夜温差大 ,二是日照时间长,三是土壤比较贫瘠,适合发展优质葡萄种植。2000年左右,宁夏贺兰山东麓玉泉营地区已发展葡萄种植5万亩,成为产区的核心区,在国内外专家频繁的考察后认定,贺兰山脉以东黄河以西200公里这个狭长的区域可种植优质葡萄200万亩 。这个发现直接促成了申报国家葡萄原产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地理标志产业保护区。贺兰山东麓葡萄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经过8个部门的认定。这个过程法国酿酒委员会和我们国内的专家都参与了,也成就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另外这几年我们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一优三高”标准:一优就是优良品种,三高就是高新技术、高端产品、高效益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较好做到了产业规模扩张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个产区没有污染和过度的开发,成为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基地;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区酿酒葡萄30万亩,我们农垦是12.7万亩,占三分之一还多,这为我们把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打造成世界知名葡萄产区打下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2008年开始,宁夏农垦局党委在产业结构上做了重大调整,将葡萄产业确立为第一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张、技术研发、品牌培育、市场展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可以说4年时间所做的事相当于过去27年的总和,这个速度相当快。

记者:专业人士说,原料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葡萄酒的品质。西夏王葡萄酒业是如何在葡萄种植的过程中确保品质的?

王宏:葡萄种植首先是苗木。2009年我们兴建了一个苗木繁育中心。苗木基地建立以后实现了对优良品种也就是源头上的控制,与国际比较先进的水平接轨,按照国际先进理念来做。同时我们大批管理干部到法国学习进行培训,了解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请国内外专家来指导。目前我们每年是5000万株的苗木供应量,这能保证4万~5万亩新植园的供应量。

葡萄园的标准化管理逐渐提高了葡萄的品质,保证了整个葡萄产区原料品质的高水平。标准化管理就是田间作业严格按标准要求去做,实现水肥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生物有机的办法来控制病虫害,尽可能地规避使用农药。主要在解决树的强壮性、自身的抗病性、抗冻害方面下工夫,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的栽培管理模式。

记者:据了解西夏王酒业在行业内首先开发并运用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您能介绍一下这些方面的情况吗?

王宏:目前这个系统已经开发出来了,而且比较科学规范,主要是能从产品终端追溯到田间、品种、级别、品质等,让消费使用放心产品。再一个就是,除了传统销售外,我们更多的考虑到个性化服务,就是在物联网上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我们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做优品质,要把西夏王这个品牌做成能够代表宁夏优质产区的一张名片,成为百年品牌,百年企业。

记者:西夏王葡萄酒业在经营上的理念和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宏:从1984年到现在为止,我们做的还是原料基地一体化的公司,我们要做中国种的葡萄中国人酿的优质酒,把西夏王做成全中国综合质量水平最高的葡萄酒企业,这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要把好原料关,原料关的核心除了品质要做好,同时也必须最安全,一定要坚持不懈,把这个作为一个永远不能丢掉的东西。为了保证葡萄酒的品质,我们会加大向国外企业学习的力度,打造从苗木、葡萄园的管理到酿造全过程质量安全体系。我们做质量检测平台和安全平台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品牌竞争核心力。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全国市场战略规划,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一个大跨度的发展,因为已经具备条件,重要的问题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非常好的机遇,让西部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近期西夏王商标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就是一个历程碑。

记者:面对“战国群雄”的中国红酒市场,您能谈谈对产业未来走势的看法吗?作为西夏王酒业掌门人,您对企业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王宏:中国葡萄酒业产业的发展将会把已经形成的三个国家原产地迅速与国际接轨。特别是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将在两三年内兴起。100个国际化的高端酒庄,其中包括法国轩尼诗、梅西,国内张裕、长城、王朝、中坤、香港长和等知名企业。作为这一产区的领军企业,西夏王葡萄酒加工规模已达到3万吨,3年内将扩建到6万吨。并带动核心区打造成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葡萄产业城,这也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第3篇

一、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主要特征

所谓农业经营主体,一般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个人和组织。从我国情况看,改革开放前,就是;改革开放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多种类型的经营主体并存,包括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所谓农业经营模式,一般是指从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规定各农业经营主体的权利关系的权利束,以及反映农业分工协作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改变实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组合方式。经营模式与经营主体密不可分,农业经营模式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有机联系,不同的经营主体会变革孕育出不同的经营模式,需要根据国情和农情进行选择。

江苏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经历了不同演变和发展过程。一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虽然也涌现出一些种养大户、专业大户甚至家庭农场,也有个别村依然实行集体经营的,但家庭经营一直是江苏农业生产的普遍主体。二是90年代开始的龙头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与市场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的繁荣,还有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但龙头企业与农户是两个不同利益主体,农民分享不到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政府一直试图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鼓励采取“订单农业”、“二次分配”、“入股分红”等办法弥补,但实际情况仍然不如人意。三是新世纪初开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经营。江苏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呈现出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纵观世界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实行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公司化经营为辅的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家庭经营既适应传统农业的要求,又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是当今世界农业经营最基本、最普遍的组织形式。从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呈现三种农业经营模式:一是以日、韩、中国台湾为代表的“小规模家庭经营+农协(会)系统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规模农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模式。三是遍布欧美的农业公司化模式。

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转变”方向和构建“四化”经营体系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不是单一主体、单一模式一统天下,着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模式

据农经年报统计,到2012年底,江苏全省纳入统计的17808个村(社区),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104.1万亩,承包农户1288.4万户,户均3.9亩,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时,全省累计流转土地面积2409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5%。这些数据表明:江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是农户,同时,规模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层出不穷。(1)专业大户,是从事某一种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专业种养水平的农户。目前江苏专业大户数量为23.5万户(经营规模50~100亩),占各类规模经营主体总数的81.5%。在当前经营规模下,专业大户偏向比较收益较高的园艺和养殖业。(2)家庭农场,是农民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并以农业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江苏家庭农场总数达3.4万家(经营规模100亩以上),经营土地363万亩,平均收入达到36万元,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共经营土地1308万亩,占全部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63.5%。家庭农场有望成为粮食规模生产主力军,全省粮食生产家庭农场5931家,数量是园艺业家庭农场的1.4倍,规模越大,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就越多。家庭农场平均规模比较适度,大、中、小规模呈橄榄型分布。全省家庭农场平均规模为107亩,种植业家庭农场户均规模208亩,主要集中在100~500亩之间,又以100~300亩为主,5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占农场总数的比例仅为6.8%。(3)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业生产作业,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农地经营,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经营等服务。目前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6.14万户,实有成员人数955万户,入社农户数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5.1%。(4)农业龙头企业,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在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号召力和示范引导作用,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企业。龙头企业通过自建基地、订单收购、委托生产、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企业生产建立可靠原材料渠道。目前,全省龙头企业总数达5447家,其中1285个龙头企业与各类专业村建立了紧密的产业对接关系,主导产业从业农户达155万户,占专业村农户数三分之二以上。

围绕地区农业产业特色和经营主体特点,各地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在生产组织形式、土地经营形式、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引导形成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1)昆山种植大户及农地入股经营模式。全市成立119家农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面积18.4万亩,占承包地面积90%,政府对流转入股的土地给予较高的财政补贴,一般每亩每年400元左右。土地股份合作并不直接经营,而是承包给大户种植,全市有农业种养大户2200多户,种粮大户经营规模平均为138亩。(2)太仓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由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农场100家,总经营面积18万亩,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1472人,扣除道路、沟渠、绿化等面积后,人均管理土地近100亩,按每亩管理费275元计算,人均2.7万元,以资金形式入社的一般给10%的保底分红,村级集体在农场的合作经营中增收6000多万元,村均增收60万元。(3)泗洪县石集土地规模流转整理经营模式。石集乡对农村土地进行全面平整,有组织地进行村庄整体搬迁复垦,整理6.6万亩耕地,将沟、渠、路、电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到位,流转给8家农业公司耕种,土地流转价格每年每亩850元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公司流转2万亩生产优质稻米。同时,各村牵头成立农机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等,促进劳动力就业和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4)扬州市江都区宜陵整村流转经营模式。在试点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由村干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全镇16个村土地流转全部到位,总流转面积25263亩,占耕地总面积84.2%。各村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出租,承租人获得几十亩至几百亩不等,最多的一家农机合作社租种1450亩。承租人基本是本镇大户、生产合作社,也有少数外省农民,90%的承租方仍从事粮食生产。农户土地流转价格按照每亩每年500斤稻子、50斤麦子标准与实物挂钩,外加政策性补贴,一般每亩收益近900元。(5)高邮市界首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成立水稻生产服务合作社,推行“服务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服务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管理、统一植保服务。经过8年运作,合作社会员已增加1400多名,“五统一”服务覆盖面积达到2.04万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60%,累计节省高强度劳动日90多万个,节约水稻生产成本8000多万元,水稻增产400万公斤,同时也让8000多名外出农民安心进城务工。(6)睢宁农村土地托管模式。成立各类农田托管服务组织近千家,托管面积达到40万亩。以综合性的粮食生产合作社或单一的农机、植保合作社为主体,在农户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由村组统一组织,农户代表与合作组织就服务具体议定内容与价格,政府管理部门参与制定服务标准,合作组织就某一生产环节或全过程开展统一的规范化服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托管模式。以水稻的全托管为例,合作社统一采购优良品种、集中商品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销售,使农户每亩水稻平均增产200斤,节支100元,增效400元以上。(7)农业园区平台经营模式。目前江苏已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3个,实现了农业县(市、区)全覆盖。有的是政府主导型,如昆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企业运作型,如通州景瑞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有的是农民合作型,如东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畜禽养殖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畜禽养殖方式向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主要模式是规模养殖场独立经营;有的是规模养殖场合作经营;有的是“公司+农户”合作经营,如太仓温氏集团和常州立华公司;有的是全产业链经营,如中粮集团在东台等地设立公司。

江苏今后应大力培育以家庭经营为主的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积极扶持各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也不是越快越好。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地形成统分结合的多种形式,总体上可以归纳为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要培育职业农民。按照市场经济劳动分工原理,逐步让广大农民解放出来,使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身份。培育职业农民,引导普通农户扩大规模,逐步转变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或专业服务组织等,并鼓励职业农民创业,领办合作社和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创品牌,拓市场,拉长产业链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职业化。

针对当前江苏多数农村农业经营仍然是细碎弱小、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为主的现状,要把推进多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重点。农业生产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既要避免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民规模过小对农协(会)的过度依赖,又要避免土地过度兼并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占。“适度”的基本要求,是要让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收入达到或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以粮食为例,适度规模的下限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本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时的规模,上限是不突破专业农户最大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时的规模,最优规模是专业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时的规模。据理论测算,以粮食生产为例,江苏家庭经营最佳规模为120亩。预计到2015年,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全省农村劳动力人数约为324万人,耕地面积约为6900万亩。按照这一模型测算,如果全省全部耕地实行规模经营,仅需要农村劳动力142万人(57万户),需要转移劳动力182万人左右;如果全省65%的耕地实行规模经营,需要92万人(37万户),其余35%的耕地仍维持小户经营,需要劳动力219万人,这样农业生产吸纳了超过3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到2020年,如果80%的耕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115万人(46万户)劳动力从事规模经营,125万人劳动力继续小户经营余下的20%耕地,农业劳动力合计240万人左右。可见,农业经营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在大部分地区推进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的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到2015年实现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比重达到65%,到2020年达到80%,比较符合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符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要大力提倡三种适度规模经营形式。适应江苏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的不同程度,主要是农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鼓励形成统一服务型、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允许各地探索各种新模式,衡量的标准就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当前,要特别注意避免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比如要求经营规模越大越好、下指标搞行政命令推进土地集中、盲目引进工商企业大面积圈占农地等。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发展适宜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规模经营方式。要寻求统分结合的最佳结合点。实行农业经营主体与模式的有机结合,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形成“适度规模家庭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理组合。家庭经营必须要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加快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转变,逐步提高专业化、集约化水平。社会化服务涵义广泛,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供销和信用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当然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本身也是经营主体,社会化统一服务要不断提高社会化、服务化程度。

农民职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一方面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长期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其具体形式随着地域特点、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而不同,在经营主体、经营模式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样式。从当前江苏实践看,在苏南,各地城郊农村大都表现为土地全部流转,然后承包给大户经营,或者合作经营,如昆山、太仓、宜陵。而在苏中、苏北广大的农村,大都是在土地并不流转或不全部流转的基础上,形成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的形式,如睢宁、界首,等等。

三、培育主体与创新模式的主要对策建议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四化”经营体系的关键,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是农业经营现代化的必然。积极推动农民的职业化、经营的适度规模化、服务的社会化,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上,要切实培育好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在创新经营模式上,要因地制宜,在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探索统分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统一服务与分散经营两个积极性,探索统分结合的不同样式。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的目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享受改革创新的发展成果。要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明确政府扶持导向;要完善经营主体协作的市场风险防范机制。

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合理流转。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农村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与劳动力转移同步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流向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加大流转补助力度;要健全流转服务体系;要完善流转管理制度;要探索农地制度改革。

加强对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支持力度,在财政补贴、融资借贷、税费减免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确保农业新增补贴向经营主体倾斜;要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大用地用电支持力度。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服务组织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构建分工协作、运行高效的服务体系;要推广优质高效、轻简实用的农业技术和服务;要开展便捷高效、覆盖全程的指导服务。

第4篇

关键词 适度规模;新型经营主体;股份合作;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1-0041-04

一、引 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创与实践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点,在一定历史时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随着中国制度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其不足之处,如土地细碎化经营、难以与市场接轨、比较效益低下等问题逐渐显现,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仅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1.3%[1],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仅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2]。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充分利用本国发达的市场体制和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规模化经营道路。

为了克服农户小规模承包土地与农业现代化规模生产的矛盾,党和政府开始鼓励农户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984年和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和“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的表述,从党的十七大报告着重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以及2015年、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一个综合性、动态化概念[3],除经济方面的适度外,还包括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协调,因此,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形式也要因地制宜。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农业各生产要素,合理组织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发挥协同效应,使有限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推进多元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建设农业强国、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然要求,既要从经济学角度优化资源配置,还要力争实现分配的公平性。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农业规模经营有效性研究

关于农地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性的争论一直存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受诸多因素影响,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有的学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4-5]。有的学者对规模经营的效率性提出了质疑或反对,认为土地规模对土地产出率基本上没有促进作用,甚至还会降低土地产出率[6-7]。还有些学者认为规模经营在一定范畴和条件下是有效的,由于资源禀赋、经营环境、发展水平等不同,最优土地经营规模很难有普适性的数值[8-9]。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内涵与条件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充分利用和合理组合农业各生产要素,使有限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10],并通过实证研究和成果检验得出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和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保证[11]。基于我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学者们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条件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科技进步与推广应用、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等[12]。

(三)农业适度规模目标性研究

适度规模经营目标和评价标准关系土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追求的政策目标是侧重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还是农民收入的增长较为模糊、存在分歧。在现有文献中,常见的衡量农业规模经营优劣的主要指标有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由于三者难以兼顾,学者们对其重要性各持己见,有的学者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应优先考虑产出规模和土地生产率[13],而郭庆海(2014)则认为收入尺度较效率尺度更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14]。

(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的研究

学者们站在宏观政策、中观机制和微观主体角度探索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主要有:建立在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基础上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种植、统种分管”的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流转为纽带的土地集中式适度规模经营和以合作服务为纽带的合作服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合作社为主的适度规模经营等。这些模式分别从农业产业整体素质、土地制度变革、生产经营方式出发,揭示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市场化、多样性、动态性等特征。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四大矛盾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实现以机械动力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劳动力大量稳定转入非农产业,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资本回流农村更加广泛,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呈现出基础良好、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特点。课题组于2016年4月至8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荆门市、潜江市等多地展开了有关适度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系列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一)前期投资大与回报周期长的矛盾

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是农业的三大特点,农业规模经营更是如此,前期资金的持续注入成为硬性门槛。课题组调研发现,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资金瓶颈,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自有资金占比高,小额贷款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的支持只是杯水车薪。由于设施农业办证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银行贷款缺乏抵押物、财政投入保障不到位等,政策性保险、贷款贴息等普惠政策覆盖面小,融资难成为普遍的突出问题。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大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规模经营的发展,部分经营主体因缺乏资金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规模经营效益的提高。

(二)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分配的矛盾

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是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未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目前,规模经营主体与土地流转农户采取“长期出租、固定租金、每年支付”的形式,虽然基本保证了土地流转收益,但利益联结不够紧密,违约风险高。规模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法律意识和信誉意识差,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农户并不关心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也不可能从中获得利润。即使规模经营主体承诺保底收购,但当市场价格高于保底价格时,农户不按要求生产管理、不按合同方式交售农产品等违约现象较为常见,当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格时,由于农产品质量难以标准化,规模经营主体压级压价现象比较突出。

(三)扶持政策顶层设计与落地执行的矛盾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扶持政策的顶层设计协调性不强,存在资金使用分散且交叉重复并存,以及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薄弱。项目申报各自为政、多头申报,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申请扶持政策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扶持方式不够优化,很多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尤其是直接补贴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补贴实际上绝大部分转化为土地流转租金,规模经营主体并未享受到补贴带来的好处。项目落实手续繁杂、审批落地周期偏长,管理部门多造成统筹协调难,建成后的项目存在管护主体不明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出现部分工商资本为套取国家补贴而“跑马圈地”现象。

(四)国家宏观战略与规模经营主体微观风险的矛盾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效应的衰减,分散小规模经营种粮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然而,现实中农业规模经营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业等经济价值高的产业,只有极少数专注于粮食生产经营和加工。由于管理水平不高、经营结构单一、生产成本上涨、稳定优质的劳动力缺乏、配套设施和服务发展落后等,在农业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机会风险下,规模经营主体出现承包规模越大风险也越大的困境,由此带来土地退租或毁约弃耕现象,农业、农民成为实质的风险兜底者。

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路径选择

(一)鼓励多方参与,发展联盟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培育多种类型新型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助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以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为目标,诱导企业家能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改善农业经营规模经济性。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注重内培与外引相结合,加大对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培训力度,激励吸引年轻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二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递进式发展。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分类信息库,积极推动有实力、有能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三是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档次和水平。探索推行不同产业规模经营的准入制度,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自身建设、做大做强。

2.建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

在推进农业多元化适度规模经营中,应充分发挥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不同优势,提升整体经营业态。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重,发挥农户的基础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形成多样性组织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二是通过组建联合社或者兼并重组形式,引导合作社集群协同和联盟合作,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以土地经营权、产品、原料等多种形式参股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联结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联合体。三是通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涉农院校、科研院所之间联合,打造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增值提升战略联盟,提升规模经营层次。

(二)强化利益联结,发展股份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创新土地入股形式

在调研访谈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想了土地入股的两种方式,其一是采用分户经营的方式实现企业入农民的“股”,即企业负担所有基础建设成本,例如,果蔬种植大棚、标准养殖圈舍等建设,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生产技术、销售平台等,由农民实行生产管理,对经营增产增收部分实行分红,或给定一个保底线,超出部分企业与农户利益均分。其二是采用联产联营的方式实现农民入企业的“股”,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农民联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参与全产业链利益分配;或农民以土地作价、企业以资金、科研单位以技术等参股联合建立股份合作或股份制企业,实行统一经营,所获收益按股分配。尽管如此,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对这种联产联营的方式表示担忧,可能带来新的利益分配不均或利益纠纷现象。

2.鼓励集体资产和多种要素入股

创新集体资产管理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土地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和集体资产确权分股到户,通过成立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或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招标实现规模经营。此外,鼓励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农用机械入股等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导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促进农民在保底收益的基础上获得股份分红。在利润分配上,应坚持股权平等、同股同利,并根据盈利情况分配。

(三)壮大产业实力,发展融合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第5篇

关键词:广电传媒;经营;模式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社会定位是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上的定位则是企业化。也就是说广电传媒是一种企业化的事业。如何把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事业经营好,现在已成为广电传媒界心之所向、力之所趋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尽管有各种主张,基本指向却是一致的,这就是广电传媒要走企业化经营的道路,从行政经营完全过渡到企业化经营。

广电传媒如何过渡到企业化经营,选择什么样的企业经营模式作为企业化经营的主导模式?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审慎抉择的问题。

纵观企业经营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往往有不同的经营主导模式。就其基本类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经营、销售经营、需求经营、资本经营、社会经营、形象经营六种。企业的六种经营模式,是对以往各类企业经营的概括和总结。在现实的企业经营实践中,一个企业的经营往往不只采取一种模式,在不同的经营时期、不同经营环境都会有所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总有一种模式是起主导作用的,我们称之为主导模式。决定什么样的模式作为企业的主导模式有各种因素,最根本的因素是市场,说到底是市场赖以存在的社会公众。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公众购买力旺盛,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经营的重点往往放在产品的生产上,生产经营模式就很突出。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时,产品大量积压、公众缺乏购买热情,为激发公众的购物欲望,调动其购买热情,卖出积压产品,经营的重心就摆在推销上,销售经营就成为企业经营的主导模式。当产品积压推销也成效甚微时,危机就摆在了企业面前,要想摆脱危机,企业就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公众需求上,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需求经营模式主导企业经营。社会经营模式是企业在社会压力下道德升华的产物。以这种模式为主导模式的企业往往置身于社会与企业矛盾比较突出、尖锐的环境中。缓解、消除矛盾,改善关系,维护、发展企业的生存空间,是企业选择这种模式的基本背景。资本经营模式关注的是社会资本的运动。企业采取资本经营为主导模式,是为了快速实现资本积聚,进行大规模扩张,广泛占有市场。急进时期的企业往往以这种模式为主导。选择形象经营为主导模式的企业多是志存高远者,这类企业不仅关注生产、销售、需求、社会、资本等各方面,而且注重创造现代文明企业形象。它们不仅要适应和满足公众的物质需要,而且要与社会公众在精神文化领域实现全方位沟通。正因为如此,选择以形象经营为主导模式的企业要进行彻底改革,目的在于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从意识形态解决内部凝聚力和对社会公众的亲和力问题。正因为这种模式的立脚点不是单纯地放在某一方面,而是从精神文化领域的更高境界来着手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所以它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主导模式,而且为不少政府机关、社会团体、机构乃至军队所借鉴。

广播电视传媒的企业化经营应以哪一类模式为主导模式呢?应从广播电视传媒的客观实际出发。就广播电视传媒的事业领域看,是精神文化的生产与传播。因此,生产经营、销售经营模式都不宜作为经营的主导模式。而需求经营模式不管对于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生产来说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作为以精神产品生产为主的我国广播电视传媒,在这个方面过去比较忽视。因此,在经营上应当充分考虑、适应公众的需求。在经营模式的组合上应当把它作为一种重要模式。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其特殊性在于:有需求的产品,却可能是对社会有害的产品。因而,以需求经营为主导模式并不十分恰当。社会经营模式对广播电视传媒来说是个适用的经营模式,在过去的广播电视经营实践中实际上也存在,而且还是广电传媒把握得较好的一种模式。只不过在运用上不是“企业化”的,而是“行政化”的。因此,对于这种行政化的社会经营模式要进行改革,要使其真正“企业化”。资本经营模式是否能作为广电传媒经营的主导模式呢?就我国大陆广播电视的状况来看,除了在特定的发展阶段获国家政策特许的个别广播电台、电视台之外,对绝大多数广电传媒来说,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是不可行的。我国大陆的广电传媒过去一直就是行政经营(或者说行政化经营),没有进入过经济经营领域。现在的经营改革,其着眼点是经营企业化,而不是经营资本化。其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化使经营转轨,由行政经营向经济经营过渡。就算是经营改革成功,企业化的广播电视传媒和一般的企业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把以实现资本的快速扩张和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经营模式作为广电传媒企业化经营的主导模式,也是不现实的。

再看形象经营。对于企业的形象经营,广电传媒并不陌生。因为企业形象经营所依靠的各种形象经营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助于广播电视传媒来完成的。也就是说广播电视传媒事实上是企业形象塑造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正因为如此,广电传媒的企业化经营选择形象经营作为主导模式有很好的基础,如善于形象塑造与传播,不缺乏塑形人才,实施形象经营的成本相

[page_break]对一般企业低,等等。除了上述外,更为重要的是,形象经营是最适合我国广电传媒企业化的一种好模式。这种模式好就好在,它既是一种可以取代行政经营的经济经营模式,又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经营模式;既能适应广电传媒的经营体制改革要求,又有利于作为文化传播事业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向更高层次的现代传媒发展。

具体而言,选择以形象经营为主导模式对于广电传媒的经营改革会有哪些好处,或者说好的改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经营理念的提升,是官本位观念到民本位观念的转变。广电传媒作为大众传媒,其服务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经营理念应该是“以民为本”。事实上,在僵化的行政经营体制和长期的思想的熏陶之中,广电传媒秉持的理念却是“以官为本”,主要考虑不是人民大众的需求,而是“上级”、“领导”的需要。如果选择形象经营模式为主导模式,这种情况就要有根本的改变,就不能只考虑“领导”需要和上级印象,而是要把经营的重心转移到树立良好的大众传媒形象,使广大人民群众都喜欢,使党和人民都满意上来。

第二,是经营行为的彻底改变,是人员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在官本位理念的指导之下,广电传媒的经营行为主要是服从“官指向”的,传媒工作除了保证“政治素质”的可靠之外,其它都是次要的。在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广电传媒的经营指向是“民指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是广电传媒经营满足的对象。人民群众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文化集合体,要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传媒工作者就必须有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就必须努力增强自身的传播技能,提高传播水平。

第三,是社会关系、经营关系的根本改善。在以民为本的形象经营理念指导下,广电传媒必将一改“官气横秋”的架势,传媒工作者亦必然关注和发掘老百姓最关心的热门话题,同时又十分注重自身和媒介的形象,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影响。这样就必然导致社会关系的融洽和经营关系的根本改善,广电传媒将真正在大众传媒的意义上得以回归。同时,传播客户(广告业主)亦必将随着民众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热心关注而进一步扩大广告投入,从而改善广电传媒的传播条件。

第6篇

关键词 农户经营模式;杨陵;变迁

作者简介 谷小勇(1977-),男,安徽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安徽合肥 230039)张巍巍(1980-),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讲师。(江苏泰州 225300)

农户经营模式是指农户家庭所经营的各种产业组合,其指标是指权衡农户与经营模式关系的一系列数据,主要包括“产业与农户之比”和“农户与模式之比”。它从中观角度反映了农户与产业的关系,即农户家庭从事或经营产业以及收入来源的状况。杨陵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在陕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此建立后,它更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瞩目的焦点。因此,本研究以杨陵区1990年和2002年的农户经营模式为典例,对关中地区农户经营模式在这一时段的发展及变迁规律加以探讨,以供其今后发展借鉴。

本文的研究以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前的1990年和确立十年后、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实施的2002年为基点;所采用的统计资料和数据,分别来自1990年1月和2002年8月在杨陵区所属的三乡一镇进行的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其中1990年的农户样本数为85户,2002年的农户样本数为93户;对农户所经营产业的划分,依据的是1985年4月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和《第三产业实用大辞典》对第三产业的划分标准。

一、农户经营产业数量有所上升

“产业与农户之比”是指农户所经营的产业总数与农户总数的比值,它反映在一定区域内平均每个农户家庭所经营的产业个数、经营模式中产业的平均组成个数以及作为收入来源的产业个数。它的比值一般≥1:等于1时,说明限定区域内的农户家庭所经营的产业及其收入来源是单一的;大于1时,说明限定区域内的农户家庭不但经营多个产业而且收入来源也是多元化的。

从农户家庭经营产业的个数来看。从事两个或三个产业经营的农户家庭一直是1990年至2002年这一时段关中地区各种农户经营模式的主体,在整个农户家庭中一直居于多数,但三产业经营模式农户所占比例发生较大变化,有大幅度增长。统计数据显示,从事三个产业的农户由1990年的占农户家庭总数的27%提高到2002年的43%,增幅达到16个百分点。

这一切反映在“产业与农户之比”上,就是它呈现出小幅度上升趋势。数据显示,12年间“产业与农户之比”仅仅升高了0.3。由此可知,20世纪90年代关中地区农户家庭所经营的产业范围,整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收入来源也稍有增加。

二、农户经营模式发展多元化

综观1990年至2002年的关中地区农户家庭经营状况,农户经营模式归属的大类没有任何变化,仍然为四种模式类型,即单产业经营模式、两产业经营模式、三产业经营模式和四产业经营模式,但是大类下所含的具体经营模式却有甚大变动,经过不断的消亡、分化和增生,它们更加多元化。

(一)农户单产业经营模式及其内容

单产业经营模式是这一时段关中地区农户家庭中萎缩得最为厉害的一种经营模式。在数量上,单产业经营的农户在逐步地减少。统计数据显示,它在总农户中所占的比例下降了13%。从产业结构和内容上看,由粮食作物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并举种植、农区畜牧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转化或蜕变为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这表明关中地区的农户正在逐步放弃单产业的经营方式。农户经营单一产业不但收入来源单一化而且抵御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也很脆弱,不利于其本身获得稳定的收入。调查资料也表明,除非受劳动力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农户家庭不愿意选择此种经营方式。

(二)农户两产业经营模式及其内容

两产业经营模式一直是这一时段关中地区农户家庭中最为常见的经营模式。依照两产业模式经营的农户不仅一直在四种产业经营模式中是最多的,而且“农户与模式之比”(农户数量与经营模式个数的比值)、“农户与模式单个之比”(每个经营模式的农户数量)的最高值也是较大或最高的。1990年和2002年的“农户与模式之比”、“农户与模式单个之比”分别为9.2、22和5.9、15。但消除因总户数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并比较二者,0.2(9.2/46)>0.13(5.9/47),0.48(22/46)>0.33(15/46),可以发现两产业经营模式中农户相对于经营模式的集中程度在逐步降低,分散性在逐渐扩大。此外,依照“种植业+畜牧业”模式经营的农户在整个两产业经营农户家庭中始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990年它为76%;2002年即使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仍就高达34%。

同时,两产业经营模式在这一时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户经营的集中模式转换,由“种植业+畜牧业”转向“种植业+劳务”。1990年76%的两产业经营农户家庭依照“种植业+畜牧业”模式经营,2002年51%的农户家庭经营就集中在“种植业+劳务”模式上。纯粹的商品化经营模式产生,如“饲料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模式的出现;出外务工成为两产业经营模式中的一个新内容,半数以上的两产业农户家庭开始兼作。

(三)农户三产业经营模式及其内容

三产业经营模式是这一时段关中地区农户家庭中第二种常见的、重要的经营模式,仅次于两产业经营模式。一方面,三产业经营模式户数、“农户与模式之比”和“农户与模式之比”的单个最高值都是仅次于或等于两产业经营模式。1990年、2002年三者的数值分别为23、2.1、7和40、3.3、15。但消除因总户数不同而带来的差异并比较后二者,0.05(2.1/46)

三产业模式分化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增加部分中,大量新的经营模式产生,如“种植业+制造业+劳务”、“种植业+制造业+商业”、“种植业+商业+劳

务”、“种植业+畜牧业+建筑业”、“种植业+运输业+劳务”、“种植业+居民服务业+劳务”等。与此同时,三产业经营模式也在逐渐转向集中,“种植业+畜牧业+劳务”成为主要的经营模式。统计数据显示,约60%的农户家庭依照此种模式经营。出外务工成为许多农户家庭兼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二选择,80%的农户家庭兼作劳务。

(四)农户四产业经营模式及其内容

关中地区从事四产业经营模式的农户长期以来就比较少,农户选择产业也比较随意,表现在经营模式上就是比较分散,没有一个主导模式。但从1990年到2002年,趋于在主要的三产业经营模式――“种植业+畜牧业+劳务”基础上经营第四产业的农户数有所增加。2002年从事四产业经营模式的样本农户总共有4家,其中3家的经营模式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三、农户经营产业结构调整明显

1990年至2002年的十余年,关中地区农户经营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农户家庭所经营的产业结构来看,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农业是农户经营模式的基础与主导产业,但其收入在农户家庭收入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种植业一直是绝大部分农户的主产业,并在农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很大比重,但在农户经营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以其为首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数减少27%。具体到产业内部结构上和内容的变化就是:粮食种植虽是农户经营的必需产业,但其产品绝大部分已变成了主要供其自身消费;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数减少,但种植面积的扩展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经济作物种植在整个种植业结构中的地位显著上升,实质上已经构成了种植业收入在23%的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中占第一位的主导因素。

另一方面,畜牧业一直是许多农户经营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农户所从事产业中的地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统计显示,从事或兼作畜牧业的农户锐减19%,以畜牧业收入作为自己首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稍减3%。但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制约,关中地区农户的畜牧业经营主体始终又都是以处理农业剩余产品为目的的家庭养殖业,规模小,商品化程度低。

其二,农户兼业的非农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特别向第三产业集中。从统计资料和数据来看,兼营非农产业的农户增长了37%,产业类型在农产品加工业、公路运输业、家务服务业、零售业、医疗保健业和出外务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房屋建筑业和饮食业,兼营第三产业的农户增长了约一半(49%)。农产品加工、服务、建筑、商业、劳务等具有“农村杂业”性质的产业,在农户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开始超过了农业。体现在收入构成上,非农业收入已在55%的农户家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劳务及其收入在农户的经营模式与收入结构中的地位变动更为突出。兼作劳务的农户增加一半以上(57%),以其为首要收入来源的农户家庭增加33%。出外务工收入成为这一时段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

其三,农户经营模式分散性扩大,递进发展规律呈现更加明显。1990年和2002年整个经营模式的“农户与模式之比”、单个“农户与模式之比”的最高值分别为5.3(85/16)、22和3.9(93/24)、15。消除因总户数不同带来的差异并比较二者,0.06(5.3/85)>0.04(3.9/93),0.26(22/85)>0.16(15/93)。显而易见,无论是“农户与模式之比”还是单个“农户与模式之比”最高值,比值都在变小即依照某一模式经营的农户家庭数在相对地减少,农户经营模式的分散性进一步扩大。由此可知,这一时段关中地区农户的经营模式集中程度还是较低,未形成一个主导的经营模式。

从对经营模式的分析可看出:主要的两产业经营模式是建立在单产业经营模式基础之上的,而主要的三产业经营模式则是建立在两产业经营模式基础之上的,多数的四产业经营模式又是构建在三产业经营模式基础之上的。这一规律在1990年的四种经营模式中表现得还不是太突出,但2002年的四种经营模式就基本上是完全遵循之的。

其四,农户的兼营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调查资料显示,农户家庭所经营的各种产业一直具有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等特征,尤其是逐渐在农户经营模式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劳务更是如此,这也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的头三年关中地区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

四、农户经营模式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研究1990年到2002年之间关中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状况,它的农户经营模式在这一时段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变迁,是因为受到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推动。总体上来看,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政府的农村产业政策及其有效实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农业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央号召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关中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农业资源(自然、科技、人力等)优势,加强农业科技的示范和推广,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和帮助农民经营需求弹性较高、比较收益大的畜牧养殖业、果品业、苗木花卉业和蔬菜业等产业,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主办或鼓励民间力量兴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促进现代科技在农村的广泛应用和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流动;设立职业介绍所和专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机构,积极向外转移本地区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和促进与区域主导产业相关的加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发展。这些农村产业政策的颁布和切实的贯彻实施,推动了这一时段农户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也成为推动这一时段农户经营模式中某些产业(如劳务)构成比重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7篇

【关键词】经营模式;信息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15-02

两型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农业信息化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两型农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民素质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网络成本较高、信息技术实用性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但也面临这一系列的有利条件:有了信息迫切需求的社会环境;有了较好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有了农业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基础;有了一批新型农业企业;建成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基础。就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而言,叶波认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和模式应重点发展基于Internet的解决方案,网上、网下服务相结合,重点解决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以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张向先则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三种模式。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农民采取传统的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如何实现小农生产的信息化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同时,规模经营生产是不可逆转的农业生产发展趋势,在小农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变过程中,信息化如何发挥其促进作用,实现两型农业的发展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信息化建设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由此,文章以农业经营模式为基础提出我国两型农业发展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构想。

一、指导思想

在两型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发展方向,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快捷、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信息管理服务体系,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两型”社会建设融合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农业信息化需要结合区域各自的农业以及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状况,统筹规划,坚持地区系统性、发展模式系统性、技术供给系统性、服务体系系统性的原则。

(二)实用性原则

农业信息化需要坚持实用性的原则,包括发展模式要适应先阶段农业发展方式、技术供给要切实给农民带来实际效益、服务体系要切实为农民的农业经营服务。

(三)创新性原则

农业信息化要坚持创新性原则,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创新增加农业经营的活力,在创新中谋求农业的快速发展、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构想

目前,农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农经营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农户各自以分到户的田地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农户自负盈亏;二是规模进行模式,这是相对于小农经营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种模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企业将农村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农户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获得相应的报酬。由此,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模式也需要以这两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基础,文章也正是基于此提出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构想。(详见图1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构想)

(一)小农经营信息化模式

小农经营模式的主体是农户,由此,小农经营信息化模式的主体也是农户,而这就需要农户持有信息化系统的终端,一方面用于收集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原始数据,并将原始数据传输至农业智能信息系统;另一方面用于接收农业智能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案,从而采取科学的生产经营方式。(详见图1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构想——小农经营模式)

小农经营信息化模式需要转变现有的以农业部门为依附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方案接收的终端都是农户,从而使得现有农业信息系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方案接受终端为政府的情况得到转变;二是减少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现有的农业信息传播需要通过农业系统的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传播,而小农经营信息化模式则将这一环节省略,直接将农业信息传播至农户,从而改变原有的信息——政府——信息的传播模式,实现信息——信息的传播。

诚然,小农经营信息化模式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信息能力,首先,农户持有信息化系统的终端,农民需要具备正确使用各类终端的能力;其次,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个阶段对信息收集的方式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农户具备农业生产与经营全过程中的信息收集能力;同时,在确保农业智能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最优处理方案的前提下,农民需要具备按照最优处理方案严格执行的能力。

(二)规模经营信息化模式

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的主体是企业,由此,规模经营信息化模式的主体也是企业,亦即企业是农业生产经营原始数据的收集者,也是农业智能信息系统处理方案的接受者,企业一方面将农业生产经营的原始数据收集起来汇总至农业信息系统终端,另一方面将农业智能信息系统的处理方案传播至雇佣农民(详见图1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构想——规模经营模式)。目前,各企业基本是各自引进农业智能信息系统,这改变了小农经营模式信息——政府——信息的传播模式。

规模经营信息化模式需要企业承担相当的责任,首先,企业需要承担农业智能信息系统引进是否适用的风险,因为农业生产和经营对自然条件十分敏感,农业智能信息系统很难说一定适用于企业集中流转过来的土地;农业智能信息系统的引进需要企业承当初始成本,而且由于农业智能信息系统存在边际成本递减的规律,致使企业引进的初试成本相当高昂;其次,农业智能系统引进之后,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对其进行维护和更新,并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培训:一方面,企业需要拥有一支信息化的专业队伍来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案的执行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培训。

(三)小农经营与规模经营信息化的关系

小农经营信息化模式与规模经营信息化模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智能信息系统的重叠;二是规模经营是小农经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第8篇

关键词:家庭牧场;规模经营;农牧业一体化;日本北海道

中图分类号:F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458(2016)05-0008-09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605002

在中国经济处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发展存在如何增加农业效率、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等问题,这需要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家庭农场被认为是农业生产中最为可靠、效率最高的经营模式,这符合注重农民家庭在农业经营中的主体地位的观点[1]。黄宗智从经济效率和土地制度史的角度论证了明清以来中国家庭经营的顽强竞争力[2]。家庭农场的出现与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与现实选择[3],是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最适合的组织形式[4]。专家们对发展较有经验地区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制度[5]、农业经营集约化[6]、家庭农场雇工问题[7]、政策导向[8],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9]等各方面问题有较全面的研究。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发展较早,也有专家对美、法、日等国家庭农场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研究[10],为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文章以作者2013年对日本北海道家庭牧场调研为基础,分析一种有效的家庭牧场规模经营模式――“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的运行机制与综合效益。为中国实现农牧业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参考。

一、农牧业纵横一体化

规模经营理论分析

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为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经营的规模经营模式,一般表现为采用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主体的参与农协组织、与公司联结,享受农协组织与公司提供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其相关理论依据如下:

(一)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理论依据

规模化经营理论依据为规模经济理论,该理论的含义为在既定的投入下使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出达到最大化。当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时,随着耕地资源规模的扩大,产出与投入成本都不断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平均成本逐渐降低,这时的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随着规模的继续扩大,必然会出现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的产量点,平均成本降到最低,这时的耕地规模是最佳规模。

规模经济理论解释了种养业规模很小时,随着耕地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出不断增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经济效益逐渐提高,在经营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平均成本降到最小,这时的种养业规模是最佳的。所以,小农户无法实现规模经营效益的提高,家庭种养业经营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规模效益。因此,发展家庭农牧场是规模化经营较为理想的经营主体。

(二)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理论依据

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是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结合经营模式,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农牧业经营采用种养结合经营模式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假设有限的耕地资源在粮油与饲料作物之间配置,粮油作物规模决定农业收益(直接收益),饲料作物规模决定畜牧业收益(间接收益)。图1横轴GO为粮油作物的产量,纵轴FO表示饲草饲料作物的产量,生产可能性曲线AB表示两者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点的轨迹,AB曲线上的点表达饲草作物与粮油作物两者呈替代关系。 图1粮油与饲料作物相互替代的机会成本图示

依据机会成本原理,经营主体在粮油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选择产生机会成本。增加任何一种作物面积所多获得产量的机会成本为减少另一种作物面积的产量损失。假设单位面积种植粮油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收益相当,如果用饲料饲草作物替代粮油作物提供畜牧业物质,饲料饲草的生产投入成本远远小于购入等量饲料饲草的费用,大大降低了畜牧业经营的生产成本,而其放弃粮油作物种植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小,即种植饲料作物所获得的养殖业间接收益比种植粮油作物所获得的直接收益大。所以,耕地用于种植饲料作物,发展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结合经营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业成本,增加农牧业经济效益。

(三)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理论依据

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表现为: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任何交易都存在交易成本,用企业代替市场,将外部交易内部化后,减少了交易成本。依据该理论,农牧业经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将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联结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即将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既可以节省交易费用,又扩大各环节联合经营的增值空间。

种养业生产与加工、销售联结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一方面,种养业生产者可以享受加工企业提供的产前生产资料、资金、信息服务,有利于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还可以享受加工企业提供的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农畜产品加工与包装、农畜产品销售渠道服务,可以避免盲目生产的损失,规避产品销售风险。另一方面,加工企业对农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精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种养业生产者享受各个环节的利润,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能够提高交互效应,可以达到农牧业集约经营、规模经营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家庭牧场可以与加工企业等经营主体联结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节约交易费用,解决产前生产要素、资金等问题,产中技术指导、监测等问题,以及产后销路问题。文中以日本北海道为例分析日本家庭牧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运行机制与绩效。

二、日本家庭牧场经营模式

利用作者在日本北海道的调查资料,分析日本家庭牧场的农牧业一体化经营体制、经营模式与绩效,便于中国家庭牧场规模化经营。

(一)日本北海道畜牧业经营现状

北海道位于日本四大岛的最北部,面积83 456 m2,占日本国土的221%,是日本国内最大的自治区域,农户的耕地面积为每户269 hm2,远远多于日本全国平均水平每户26 hm2文中所用日本统计资料全部来源于:日本r林水b省 都道府herIb出~及び生brI所得「生brI所得y(2011年);r林水b省大臣官房y部生b流通消Myn「畜by(2010)「牛乳乳u品y「畜b物流通y(2010)U印造ynセンサスy室;北海道根室振兴局产业振兴部2013年度《根室振兴局管内农业农村事业概要》。北海道是日本农业最具有典型特征的区域,既有种植业,也有畜牧业,还有水产业,是日本主要的畜牧业基地,其畜牧业规模经营具有代表性。

1畜牧业在第一产业中占重要位置

北海道农业在全日本处于领先地位,由表1显示北海道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为3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

北海道牧草地较多,是日本主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包括食草动物奶牛、肉牛和马,以及家禽鸡猪。北海道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5%,而全日本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平均水平为322%(表1)。北海道畜牧业产值占比远高于日本全国水平。同时,北海道养殖业产值占日本全国的199%,居于都道府县首位。

2奶牛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北海道奶牛业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凉爽的气候条件适合酪农发展,在十胜、钏路、根室支厅饲养大量乳牛。随着酪农经营的现代化,饲养规模逐渐扩大,达到了酪农集约经营、家畜粪尿集中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循环经济。

表2显示:在养殖业中奶牛业占日本全国产值的48.2%,生奶产值占日本全国的464%,接近于占日本全国奶牛产值与生乳产值的一半。所以,北海道奶牛业生产在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海道也因此获得了“酪r之父”的美称。

(二)日本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条件

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即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经营,主业为养殖业,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青贮玉米和牧草。

1自然资源为横向一体化经营提供了基础条件

北海道作为日本的畜牧业基地,耕地面积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资源条件,北海道地区的耕地总面积为1155×106 hm2,农户数为43万户,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为269 hm2每户,尤其是北海道的十胜、钏路、根室管内是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农户拥有耕地面积又远远大于北海道农户平均耕地面积,如,根室管内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为748 hm2每户资料来源:北海道根室振兴局产业振兴部2013年度《根室振兴局管内农业农村事业概要》。。这些区域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酪农发展,由于气候冷凉,沿岸地区6月到8月间多海雾,日照时间短,所以,不适宜籽粒作物生长发育,适合牧草生长,因而这里形成酪农地带。牧草种植一年可以收割两茬,产量较高,为养殖奶牛提供丰富的饲草资源。

2横向一体化是养殖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表1显示北海道第一产业中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地位相当,但是近年来养殖业的成本提高成为限制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日本乳制品的自给率为70%,而饲料的自给率仅为30%左右,大量的饲料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特别是北海道家庭牧场经营规模较大,奶牛养殖规模达到1075头/户,是日本平均规模的159倍。随着国际市场饲料价格的上涨,日本奶牛养殖成本逐渐增加,只有提高饲料饲草的自给率,才能解决逐渐提高的生产成本问题。因而通过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发挥种养业产品互补优势,可以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使得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大量的玉米饲料和牧草,以及农作物的副产品。该地区的酪农利用丰富的耕地资源种植玉米饲料和牧草为奶牛养殖提供饲草,奶牛的粪便沤制成肥料提供种植业有机肥,形成农牧业横向一体化产品互补优势,解决饲料饲草短缺问题,达到了酪农集约经营、家畜粪尿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循环利用目的。

3服务组织多元化是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保障

日本农业服务组织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对于农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无所不包。日本农牧业经营主体除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户与家庭农牧场外,还有一些互利共赢的经营组织、从事产后服务的各种法律形态的公司、提供生产全过程服务的各类综合与专业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对农业经营专业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的有力保障。互利共赢的组织形式多样,如,营农集团利用组合,是多家农户组织起来解决大型机械购买高成本问题的组织;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加入蔬菜直卖组织,为了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农事组合法人是几家农户加入法人组织,通过组织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各种弊端;农户与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联结,解决产品技术指导与规避销售风险问题。在农牧业经营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服务组织是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在日本依据《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了全国自上而下的农业协同组织体系,包括全国农协、都道府县农协和市町村农协3个层次的农协组合,这些农协组织对生产指导、组织流通、信用和开展互助共济方面的服务无所不包。

同时,北海道在20世纪40年代初,各种草地开发、饲料生产的协作组织开始建立,21世纪初新型农场制的饲料协作组织产生,之后堆肥和家畜粪尿处理事业的公司发展起来,极大地解决了畜牧业饲料饲草短缺与养殖业垃圾处理问题。所以,北海道的家庭牧场除了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外,与农协组织或公司联结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即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

(三)日本北海道家庭牧场经营模式

北海道畜牧业发展较快、产量较高,家庭牧场主要从事奶牛与肉牛养殖。经营奶牛业的家庭牧场拥有自己的耕地(一般为购买的耕地),种植玉米饲料和牧草,以及其他农作物的副产品,为奶牛提供饲草饲料,养殖业牲畜粪尿通过堆肥沤制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形成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由于大型机械的应用,北海道家庭牧场经营规模逐渐扩大。2011年日本奶牛饲养户有219万户,饲养数量为1484万头,平均饲养规模为每户678头,而北海道奶牛养殖户7 690户,饲养总量为827万头,平均饲养规模为每户1075头(表3)。

目前家庭牧场实行集约化经营、机械化饲养,科学化管理,北海道奶牛产奶量高于日本全国的水平,一年的产奶量达到每头9 000 kg~12 000 kg。奶牛产奶量高得益于牛种改良、青贮饲料和青干草以及粗饲料的加工技术改良。北海道家庭牧场均建有育成牧场,有的在牧草地上放牧(4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余时间为舍饲[11];没有放牧草地的家庭牧场采用舍饲,其饲料饲草大部分为牧场种植,不足部分购入。

三、家庭牧场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案例

以作者在2013年对日本北海道家庭牧场实地调查的“中西纯情牧场”为例分析其农牧业结合经营模式。

(一)家庭牧场农牧业经营案例概况

1家庭牧场资源条件

“中西纯情牧场”位于日本北海道网走市能取区域,该家庭牧场从事奶牛养殖业,奶牛养殖规模400头,其中产奶牛250头,育成牛150头。该家庭牧场的固定资产包括育成牛舍、干乳牛舍、小牛舍、哺育牛舍、待产牛舍等分离牛舍,挤乳设施等各种机械齐全。牧场建有堆肥舍,面积为2 025 m2,是堆肥公司处理牛粪沤制有机肥的场所。牧场拥有100公顷耕地,其中种植青贮玉米65公顷,种植牧草35公顷,全部用来供给奶牛养殖所需饲草。

牧场的劳动力由家庭劳动力、雇佣劳动力和研修生组成。该牧场家庭人口5人,其中3名劳动力,雇佣2名长期工人(中国沈阳农民),一年有2名短期实习生和3名研修生从事农活。

2物质来源与产品销售

奶牛养殖饲草饲料来源于牧场种植青贮玉米与牧草、购买当地农户作物秸秆饲草和进口饲料(97%来源于美国)。牧场生产主产品为牛奶,副产品包括牛犊、牛粪和淘汰母牛(在日本一头奶牛平均生产38胎后被淘汰)。母牛犊育成奶牛,公牛犊喂养一个月后出售;牛粪产量大,由专业堆肥公司沤制成有机肥。

主产品牛奶出售给乳品加工企业,奶牛年平均产乳量每头为10 000 kg,个别年份达到每头12×104 kg。乳品加工企业每天来牧场收购牛奶;副产品公牛犊与淘汰母牛(皮毛等副料有少许价值)出售给农协组织;粪便沤制成有机肥后一部分低价提供牧场作为种植业肥料,另一部分出售到附近从事种植业的农户。这些农户与沤肥公司签订协议,农户免费提供沤肥垫底的麦秆,沤肥公司将有机肥降价卖给农户。

(二)家庭牧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机制

家庭牧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主要指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与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相结合的一种模式。

1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是以饲料饲草和肥料为纽带的种养业结合经营模式。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能够提高交互效应,可以达到农牧业集约经营、家畜粪尿处理和有机肥生产的循环利用目的。图2家庭牧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主体关系

“中西纯情牧场”采用种养业横向一体化经营,依据规模经济理论,耕地面积与养殖数量均达到较适度的规模,形成了规模效益。该牧场的耕地完全由饲料饲草作物代替粮食作物,饲料饲草提供养殖业的物质,既节省养殖成本,又增加收益,依据机会成本理论,与饲料饲草作物提供奶牛养殖的收益比较,所放弃的粮食作物的机会成本较小。如图2所示: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表现为100 hm2耕地种植饲草饲料为养殖奶牛提供物质,奶牛粪肥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形成种养业产品互补,资源循环利用,既降低经营成本,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养殖业牲畜粪便为种植业沤制有机肥提供给种植业肥田。通过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可以形成产品互补优势,降低养殖业与种植业生产成本,增加农牧业收益,还可以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2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是家庭牧场与农协组织、加工企业、堆肥公司等服务型组织联结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依据交易成本理论,家庭牧场加入这些组织或与相关产业公司联结,节约了交易成本,获得了较大的收益.

在日本建有自上而下的全国农协、都道府县农协和市町村农协3个层次的农协组织体系,这些农协组织为家庭牧场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共济服务等无所不包。除此之外,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家庭牧场联结,解决产品销售的相关问题。同时北海道21世纪初新型农场制的饲料协作组织产生,堆肥和家畜粪尿处理公司开始发展,极大地解决了畜牧业饲料饲草加工与养殖业垃圾处理问题,同时,通过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节约了交易成本,规避了风险。

家庭牧场除了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外,与农协组织或公司联结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中西纯情牧场”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如图2所示:家庭牧场加入农协组织,并与乳品加工公司、堆肥公司联结形成农牧业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综合农协与专业农协为家庭牧场提前、产中、产后和共济等服务。家庭牧场将牛犊和淘汰母牛出售给专业农协组织。家庭牧场与“雪印”乳品加工企业联结,形成产品购销协议,购销方式为乳品公司每天到牧场收购牛奶,且提供免费检测各种营养指标。家庭牧场与堆肥公司签订合同,公司为其处理牛粪,沤制成有机肥低价出售给牧场和与公司有协议的农户。即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其规模效益提高、交易成本减少。

四、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效益

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可以缓解饲草饲料短缺的矛盾,降低饲料饲草、有机肥购买的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资料购入、技术应用和产品销售等难题。“中西纯情牧场”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绩效分析如下:

(一)家庭牧场经营成本

家庭牧场奶牛养殖成本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劳动力投入、物质资料投入、其他投入和牛粪处理费用。为了体现家庭牧场一年的成本与收益,不考虑一次性投入,只计算每年产生的投入成本,所以,固定资产牛舍、堆肥设施、奶牛、挤奶设施、土地等投入成本不计在每年的成本之内,奶牛养殖成本只计算饲料饲草投入、劳动力投入、粪肥处理费用和水电费等其他投入。

1养殖业物质投入

物质资料投入包括饲草、饲料的投入成本。该投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购入饲草饲料的成本;另一部分为家庭牧场种植玉米与牧草的费用。

购入饲草饲料成本为6 000万日元/年。种植饲草饲料的成本为家庭牧场种植青贮玉米与牧草的成本。该成本包括种子投入,机械、喷药、除草等投入,有机肥投入3部分。表4显示种子费用为每年600万日元,机械等费用为100 hm2800万日元(牧场不购买机械,使用其他组织提供的机械服务)。100公顷饲草平均施用有机肥6 000 t,有机肥从堆肥公司以每吨1 500日元的价格购入,每年购入的有机肥成本为100 hm2900万日元。种植饲草饲料的总投入成本为每年2 300万日元。

2劳动力投入与其他投入

劳动力包括自家劳动力和雇佣劳动力成本。这里的劳动投入成本只计算雇佣劳动的工资支出,不计算家庭劳动力成本。家庭牧场养殖奶牛与种植饲草雇佣2名劳动力,一年的工资支出为2 000万日元/年。

其他投入成本包括水、电、防疫费用、税收和加入农协组织的会费3大项成本。牧场用水电和防疫等费用总支出为每年3 588万日元;税收1年为每年1 000万日元;牧场加入农协组织会费每年800万日元,该费用政府补贴50%。表5显示其他投入成本共计每年4 988万日元。

3副产品处理费用

副产品处理费用主要是牛粪的处理费用。牛粪处理需要雇佣专业堆肥公司将所产牛粪通过沤制成有机肥出售。堆肥公司为家庭牧场沤肥按照牛粪产量收取服务费,标准为每年每头每吨1 500日元,牛粪产量为每年每头1687 t,400头奶牛的牛粪处理费为每年1 012万日元。表6显示家庭牧场养殖奶牛1年的总投入包括雇佣劳动力成本、购入饲料成本、种植饲草成本、堆肥费用和其他费用5项,总成本为每年16 300万日元。

(二)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收益与节约成本

1家庭牧场的纯收益

家庭牧场收入包括主产品收入与副产品收入。主产品牛奶产量平均每头10 000 kg.年,牛奶产值为22亿日元/年(表7)。副产品包括公牛犊和淘汰母牛,由于每年淘汰母牛数量较少,售价较低,忽略不计入1年的收入中。牧场1年平均出售公牛犊200头,可获得产值为每年4 000万日元(表7)。

2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节约成本

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可以节约的成本包括购入饲草成本、有机肥投入成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交易费用。

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互补产品饲料饲草与有机肥所节约的成本较大。家庭牧场种植青贮玉米与牧草产量为100 hm25 000 t。如果外购饲草价格为1吨2万日元,购入同等数量饲草总支出为每年10 000万日元。而家庭牧场种植100公顷饲草成本只有2 300万日元,与购入同量饲草相比,可节约7 700万日元/年成本(表8)。家庭牧场种植饲草需要有机肥6 000 t,有协议的堆肥公司为其提供牛粪沤制的有机肥费用为1 500日元每吨,如果外购有机肥价格每吨为1 800日元,可以节省每吨300日元,有机肥节约总成本每年180万日元。所以,家庭牧场采用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就饲草和有机肥两项节约成本每年7 880万日元(表8)。

同时,家庭牧场通过联结各种服务组织形成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又可以在生产与收获方面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一般的家庭牧场饲料生产通过农协组织提供服务和家庭牧场自己经营比较,10 hm2玉米种植的生产费用分别为117万日元和223万日元,通过农协组织服务使家庭牧场的饲料生产成本降低了476%;牧草种植与收获机械作业费用分别是每公顷240万日元和431万日元公顷2,通过农协组织服务使饲草生产与收获成本降低了45%[12]。

家庭牧场采用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绩效表现为:资源得到循环和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解决了饲料饲草短缺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与交易费用;保证了农产品质量;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规避了经营风险,增加了经济收入;养殖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实现了种养加各产业与服务组织融合发展的目的。所以,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是一种有效而理想的家庭牧场规模经营模式。

五、日本家庭牧场发展启示

在中国具有资源条件的地区家庭牧场应当采用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挖掘农牧业综合生产潜力。该发展方向顺应了目前农牧业经营实行种养业结合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家庭牧场发展实践的客观需求。主要启示如下:

1引导农牧业经营主体采用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依据2015年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政策与文件的精神,顺应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在耕地面积较丰富、养殖业较发达、粮食产量较低的地区,对于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规模养殖场,引导其采用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尤其是中国具有耕地与草地交错分布、农牧业产业结合经营、生态脆弱特征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应当通过减少粮油作物的播种面积,增加饲料饲草作物播种面积,通过种植业与养殖业复合经营的横向一体化,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草饲料,满足养殖业物质需求,减轻对草地的过度利用,既保护了草地生态环境,又解决饲料饲草短缺与高成本问题,实现降低农牧业经营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目的。同时,通过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2鼓励农牧业经营主体采用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

政府应当鼓励组建养殖业专业协会或规范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家庭牧场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并通过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类农牧业经营主体的联结,解决生产资料购入、技术应用、机械使用、主副产品销售等问题。同时,借鉴日本模式引进民间资本成立或组建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制定合理的废物处理收费标准,建立养殖业牲畜粪尿有偿处理制度,解决废物处理难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使废物得到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产、加工和流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经营,提高纵向一体化综合经营效益。

3完善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机制

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和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耕地流转制度、新型城镇化退出耕地补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规模经营激励制度,鼓励和激励养殖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集中,将一部分耕地种植饲料饲草为养殖业提供物质,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采用农牧业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完善养殖业规模化经营管理机制,规范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主体的行为。同时,引导农牧业经营主体实行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经营模式,并通过不断完善加工企业与家庭牧场利益联结机制与畜产品监测机制,使加工企业与家庭牧场形成良性协作关系,规避产品销售风险,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陈锡文.把握农村经济结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社会形态变迁的脉搏[J].开放时代,2012(3):112-115.

[2]黄宗智.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中国现代农业的特色[J].开放时代,2012(3):88-99.

[3]房慧玲.发展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最现实选择[J].南方农村,1999(4):19-20.

[4]张敬瑞. 家庭农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最适合的组织形式[J].乡镇经济,2003(9):18-19.

[5]马凤才,赵连阁. 黑龙江垦区土地经营制度和家庭农场的发展[J].农业经济,2005(12):18-19.

[6]朱学新.家庭农场是苏南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6(12):39-43.

[7]郭亚萍,罗勇.生态农业模式与节能型家庭农场的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09(9):117-120.

[8]赵维清.浙江省慈溪、瑞安、建德三市家庭农场发展状况分析[J].生态经济,2010(2):171-175.

[9]黄桂弟.发展家庭农场建设现代农业――来自松江家庭农场的思考和启示[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8):43-45.

[10]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87-92.

[11]胡民强.日本北海道的奶牛生产[J].世界农业,2000(11):39-40.

[12]于洪霞,胡尔查,何宝祥等.日本乳业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国乳业的启示[J].中国畜牧杂志,2012(12):33-38.

第9篇

作者:梅双枝 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梅家河乡卫生院

国家追加投入减少,甚至停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长足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营,阻断了医院发展的资金链,经营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出现难度。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没有建成,恶性竞争无序现象严重。一些地区没有按照新医改思路构建和完善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要架构,形成以市级综合医院为核心,建成医院联合体或医院集团体系,实现大规模连锁经营,社区卫生服务以地段医院为主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保健体系和新格局。有的地方医疗机构对病源实行垄断和控制,大小医院相互之间拆台,恶性竞争。

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是指医院充分利用其在医疗服务、资金、技术、设施、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使医院经营管理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战略模式。医院实行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增值性多元化模式。在稳定现有的患者服务基础上,利用现有医疗技术、设备、人员从外延上扩展开展同现有业务相关联的新业务,如在医院内开设医疗保健、康复医疗等业务,为患者增加新服务项目。第二、兼顾性多元化模式。医院要坚持以医疗经营管理为主,同时兼顾医疗教学、培训、科研的经营模式。第三、辅多元化模式。是指医院向自己的医疗服务关联度较弱的经营范围拓展,在坚持以医疗服务为主基础上,兼营其他行业的相关业务,例如兼营制药厂、信息咨询服务、医疗技术培训等。第四,外延性多元化模式。是指医院从地域角度扩大经营范围,个性化地服务于不同地域的患者需要,可以在不同地区开设门诊部或者分院,扩大医院影响,提高医院竞争实力。

多角度经营管理模式多角度经营管理模式是指医院要充分考虑和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经营管理措施。实行多角度经营管理模式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特色经营管理模式。特色经营管理是指医院在经营管理中要在医疗服务、经营方式、宣传手段等方面具有不同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风格的战略模式。这就要求医院知己知彼,充分了解医院的经营条件和医疗市场的需求变化趋势,从病源渠道、费用、成本、价格等方面采用独特的有效对策。第二、重点经营管理模式。重点经营管理是指医院要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为特定的患者进行医疗服务,也可以重点经营特殊医疗服务,以及提供特殊的劳务,合理规划病区床位,碧如可以把病房按分布和舒适程度分布或改造成大小不同、人数不同等多个档次,以满足各类患者及陪床家属的不同需求。

此战略能够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也能够通过优质服务赢得患者,增强竞争力。专营化经营管理模式。专营化经营管理是指医院在众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中,专门经营有市场发展前途、具有竞争性强、自己有独特优势的几个或单一医疗系列的战略模式。医院可以根据患者就诊的具体情况,患者就医较多的科室,可以扩大规模,多安排医护人员,以及聘请知名专家,增强医疗市场竞争优势。总之,医院要采取多项综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并且也要注意强化内部管理,从成本、目标、绩效、完善院科两级核算体系、实施资本运营等管理上做到全员化管理,已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并举之目的。

第10篇

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是当前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新时期的模式创新要融入新思维、新技术的元素。当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集权式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就深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集权式管理模式弊端明显,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在经济不确性因素增强,下行压力加剧的环境下,中小企业遭遇发展困境。优化和调整经营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改革创新重点。但是,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以家族式集权管理模式为主,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高度统一。随着企业不断壮大,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成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企业管理者“重短期效益”,缺乏战略性规划和系统性思维,企业法人治理不健全、决策机制滞后,管理能力欠缺。仅仅依靠家族式的集权管理,显然难以满足企业再发展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摒弃传统“小家子”的管理理念。

2.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企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融资的比例高达99%。金融机构一般以提供短期贷款为主,主要用于维持生产,无法用于企业长远发展。加之中小企业规模小、信誉度低,银行贷款手续复杂,且资金需求量小,频次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突出。技术市场前景较好,产品优势明显的高科技、互联网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良好的融资模式设计,往往错失了市场机会。融资难实际上反映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滞后性。因此,应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实现融资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确保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3.组织职能发挥不充分,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脱节

中小企业是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战略性发展是中小企业适应复杂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组织结构是保障战略性目标实现的有效措施。然而,中小企业为了节省经营管理成本,依靠个别“能人”身兼数职,代替相关职能部门的设置。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老板往往事必躬亲,不善于授权,直接指挥职能部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个性强势,导致部门职能发挥不充分,组织结构服务于老板意志,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脱节。

三、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策略

1.推进企业经营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经营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应切实做好:(1)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体系,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新形势下,企业要特别重视新业务管控模式的设计,要针对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优化与调整,强化经营管理契合企业发展的需求;(2)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依托完善的管理制度,扎实推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3)深化经营管理效益,应强化组织机构的主导作用,通过组织变革、职能优化、流程再造,体现组织变革在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2.拓宽中小企业投融资方式,夯实企业经营发展基础

无论是内部发展基础,还是外部复杂的发展环境,都强调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必要性。首先,中小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性的整体规划,进而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结构,确保融资管理效力落到实处;其次,立足于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确保企业在发展中始终与战略性目标一致;再次,进一步优化企业资金分配,在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力争最大程度的创造价值,为企业经营发展夯实基础。

3.优化中小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首先,为更好地激励和释放员工潜能,应探索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激活员工价值创造和绩效提升。当前,应把建设企业与员工紧密结合的“命运共同体”作为组织优化的重点,夯实企业与员工互利共赢的基础,着重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长远目标,最终依靠物质驱动和文化力量共同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其次,强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构建复合型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能;再次,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应重塑组织结构,建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柔性新型组织结构,实施扁平化管理,并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到组织管理中,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盘活企业经营管理存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第11篇

翁心刚 (2004-5-13 10:10: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商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物资空间移动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扩展,因而对于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信息化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物流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度化,要求物流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型物流服务,以适应物流市场的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每个行业或具体项目,物流服务是建立在对目标行业或项目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由于掌握了行业的运作特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间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的经营思想,通过行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经营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优势。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

第12篇

1.1联合协作经营型

联合协作经营型是现代型农业经营模式由初级形态向中级形态的过渡形态,其协作方式主要有“公司加农户”和“中介组织加农户”2种类型。协作双方以契约、合约为合作纽带,如公司向农户提供一定的生产资料、技术,或中介组织向农户提供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等,农户则直接作用于土地。该种经营模式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分工明确,各自获得相应的比较收益。

1.2股份合作经营

股份合作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中级形态,被广泛的运用于农村的农业经营中。其采用投资者(农户)以入股的方式共同生产经营,除资金以外,土地、生产技术等生产要素也可以入股。该种经营模式真正地实现了农民当家作主,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广泛地吸收外来技术和资本,提高生产效率。

1.3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

现代股份公司经营型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高级形态,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的典型特征,如企业法人化、独立经纪人地位等等。该种经营模式更注重科学、高效的农业发展方式,以调整农业结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培育新品种等手段来提高利润。

1.4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

农科工贸现代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中的超高级形态,以产权和合约为纽带,实现“农、科、工、贸”一体化,避免衔接环节过多而产生的效率低下的情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其通常是由涉农的“农、科、工、贸”集团联合经营,以“强强联手”的形式垄断市场。

2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

自土地承包制实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心。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经营是深化我国当今农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目标。

2.1加快农地流转,积极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服务社会化

引导农民自发联合,将分散的土地集聚起来,由农业专业大户带领农户经营,通过统一布局、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形式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1+1>2”的效果,达到共同致富的目的。鼓励农民开展生产联合,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生产中来,如向合作社提供一定的生产技术、有效的市场信息等,通过分红利的方式分发农民的既得利益。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不仅能够增强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还能够形成优势产业,带动整个乡镇的发展。在确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企业化,充分地挖掘其经济效益。以完善市场机制为目标,建立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从而拓宽农产信息渠道,实现农业向高度商品化转变。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引进了现代企业制度,进而打破了以家庭为组织单位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益,还可以有效地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科技意识。

2.2强化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

引进现代管理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手段,适当借鉴国外的耕作制度和经营理念,以寻求最有效的生产经营方式,如澳大利亚的轮耕套作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的肥力;美国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农业等等。以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点,促进我国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市场化。国家要注重培养农业人才,鼓励大学生下基层、下农村。要在农村积极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