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德育基本规律

德育基本规律

时间:2023-06-30 17:22: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德育基本规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德育基本规律

第1篇

1、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第2篇

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教育知识和理论包括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本质和职能、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课外校外教育、班主任工作等内容。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教育规律不等教育方针政策。

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地体现。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是揭示教育规律的,而教育经验偏重于感性、具体的东西,有些教育经验不一定符合规律。因此,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

第3篇

教育理论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概念、教育判断或命题,借助一定的推理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的陈述。内容如下:

1、教育学:本部分由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班主任与班级管理、课外校外教育、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十章构成。

2、心理学:由心理学概述,认知发展与教育,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四章组成。

3、教育心理学:由教育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学习理论,心理,教学心理,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六章构成。

4、教育法律法规:由教育法律基础,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两部分组成。

5、新课程改革:该部分由新课程改革概述,新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三章构成。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据报道,河北省某中学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学习和教师办公的空间藩篱。通过改造,学校每个教室的后方设有教师办公室,教师能随时通过窗户观察每位学生。在校方看来,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时掌握班级的动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听课状态、自学习惯等,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规律,及时介入解决问题。校方认为这种模式是学校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创新。

这真的是学校管理创新吗?

在讨论这种模式是否是学校管理创新之前,先看看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管理行为,又会带来什么样的教育影响。表面上看,这种模式似乎使教师可以更好地观察、认识和了解学生,也可以更及时地监督、控制和约束学生,学生似乎也会按照教师的意愿,自觉遵守班级纪律。这种模式似乎为班级创设了一种非常安静、和谐、有序的场面,学生不会打闹嬉戏、你追我赶,不会大声喧哗、交头接耳,更多的是在看书、做作业,履行自己的学习责任与义务。可是我们要问:班级的安静、和谐与有序是学生真实行为建构的吗?学生会平心静气地、全身心地履行学习责任吗?懂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答案。这种模式的教育影响也很明显。这种模式隐含着教师对学生信任的缺失:教师不信任学生,不信任学生可以有自主的学习行为,不信任学生可以有自律的生活行为,不信任学生可以有自我的交往行为。这种模式还隐含着教师对学生尊重的缺乏:教师没有对学生人格与隐私尊重,没有对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没有对学生基本观点及聪明智慧尊重。缺乏信任和尊重,师生之间就很难建立起真诚、和谐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背后视学生为不守纪律者、不能自主学习者,更严重点说,视学生为“病人”“犯人”和“敌人”,需要以“救治”的态度和更为“专制”的手段来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以压制、控制及规训的行为对待每一位学生,看不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看不到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如此的管理很难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解放与愉悦,带来学习上的自由与自主,带来生活上的幸福与快乐。学生可能更愿意把这样的班级视为自己发展的“藩篱”,在“藩篱”中挣扎,看不清自我,也看不到自我超越之径。

显然,这种所谓的管理创新是让人生疑的。这种管理不仅不能给学生营造幸福、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还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根据学校管理要求,教师必须全神贯注地忙于对学生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教师应该把更多时间放在完善自身专业发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事情上,而不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没有太多教育意义的事情上。教师“监控”学生,既有“不务正业”之嫌,也可能有“荒废专业”之实。

看来,学校管理创新不是盲目的创新,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创新,学校管理创新既需要有理,也需要有据。

所谓“有理”,即学校管理者既要把握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也要顺应基本的道理。学校管理创新,一是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遵循,所有的教育管理改革创新都是空谈。比如,若没有考虑中学时期的独特性,没有考虑到这一时期学生幼稚与成熟并存、独立与依赖兼具等特点,而盲目地进行改革创新,则很难取得教育改革的效果。二是要遵循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律。学校教育发展的规律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按照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及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办学。若违背了这些规律,所有的管理创新都是不能落地生根的。三是要把握教育管理的基本属性。教育管理作为教育领域的活动,其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自然离不开人的价值选择和道德选择,这种管理呈现着鲜明的伦理特性,充满着人文情感和价值关怀。所以,学校管理创新要求管理者必须深刻体会学校管理的伦理蕴涵,要尽可能关注管理中的人文情感与人文价值的渗透,摒对技术理性的崇拜,只有真正在“人的意义世界”中做了“成人”的事情才可能带来真正的管理创新。

所谓“有据”,即学校管理创新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要求,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指出: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管是教育政策,还是教育法规,都明确地提出教育教学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给学生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独立思考、创新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并让他们得到全面、充分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些无疑都是学校管理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任何违背这些政策、法规内涵的所谓管理创新都是不允许的。

诚然,这种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学校管理创新一定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定要符合教育理论的价值内涵,一定要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否则,可能会出现好心不成事甚至是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既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形象,更耽误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得不偿失!教育管理者有理由也更有责任为学生创造适合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此情境和氛围中,多一些反思,多一点创新,多一种责任,多一份幸福,以便于使学生真正获得成长与发展!

第5篇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尽管科学课程提出了明?_的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将思想教育全面渗透到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以及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各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特点,把握好对学生的启蒙教育,尽管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不成熟,缺乏判断力和认知力,小学生很难从科学课程中真正领悟和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实质。但只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科学课与德育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多让学生参与其中,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领悟、体会,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将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并运用。久而久之,在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德育要遵循科学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和素质培养,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将教材内容与思品教育相结合。在小学教育中,每一门学科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到这种联系点,并有针对性放大,特别是对于科学这一门人文学科而言,带有明显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意识,要求教师将二者进行融合教育时善于划分重点,突出主题,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2)结合不同的教法进行思品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其行为和道德水平都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有共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发展的共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3)在偶发事件处理上进行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偶发事件,通过这些事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行为,它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对于教师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改善都起到重要的作用。适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同时针对学生中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也要给予纠正和批评,既考虑学生的心理、情绪,也要实质性帮助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以此作为衡量学生行为是否准确的一个标杆,更容易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育的目的。(4)教师要发挥自身榜样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处于一个活跃时期,情绪化严重,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思想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特别是对于教师而言,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行为、思想都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词,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给学生做好榜样。

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符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求,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保证科学课教学与德育融合的质量和效果,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发展,又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一般而言,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暗示法。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挫,又极其在乎别人的评价,情绪化严重,因此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时可以采取暗示法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保护学生自尊心,避免太过直接和严厉而产生反作用。(2)体验法。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感悟和判断,比教师讲解更为深刻,学生更容易吸收,在情境中发散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3)激励竞争法。激励竞争法主要是采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在感受成败和体味失败的过程中形成更健全的人格。(4)情感感染法。树立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善于调节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氛围,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思想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改革发展,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尊重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从内容、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将抽象的德育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从实际发挥德育的目的,达到教学效果。

第6篇

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德育的真正问题在哪里?德育在实践层面如何实现一体化实施?围绕这些回归原点的德育问题的追问,2016年岁末,中国教育学会携手山东省德育专业委员会、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以下简称“双语学校”),邀请了来自全国的知名德育专家和800余名中小学校长齐聚山东莱州,展示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成果,分享德育实践创新经验,开启了专家引领下的探索学校德育根本规律的智慧碰撞之旅。

一、关于德育本质的思考

探讨德育问题,必须首先回答“德育的本质是什么”。

张志勇围绕“德育的本质”谈了三个基本观点。第一,德育即育德。德育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引领受教育者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价值的过程。第二,德育课程是学生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第三,从学科价值上讲,德育是一门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张志勇说: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成为人”,教育的重心应转向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能力。他用“德育第一”论强调了德育回归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呼吁“让德育重新回归教育的中心”。

专家们从不同维度对德育的本质进行了阐释。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教授指出:德育改革有工具r值和终极价值之分。德育改革的工具价值是,通过改革,学校成为了名校,教师成为了名师,校长成为了名校长:而它的终极价值是,学生得到最好的成长。曲阜师范大学戚万学教授的“活动道德发展论”则从方法论的视角,指出了道德教育的本源:活动是个体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本源和动力: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

德育应如何回归教育的中心、回归其本质,成为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成为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山东省莱州市教育体育局尹文涛局长从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作了很好的解答。莱州通过实施“立德树人十项工程”,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项工程涉及学生生命发展的十个侧面:立德工程、读写工程、国学工程、健康工程、翰墨工程、乐舞工程、民俗工程、科学工程、实践工程、家教工程。这样即把引导学生追求幸福、健康的生活作为终极目标,使德育真正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引导人走向幸福的本质上来。

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介绍了该校“3310活动德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基本经验。“3310”即学校基于对道德本质的深度思考和对道德教育本源的追溯,建构起三条途径、三个阶段和十个模块内容的活动德育课程体系,通过活动德育,扩大学生道德生活的空间,使道德教育具有更大的社会性、实践性、开放性、包容性和渗透性:把教师要告诉学生的话变成学生的真实体验:把教师要灌输的观念变成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把教师反复的要求变成学生的生命体验和自觉的习惯,使道德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从而实现德育“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终极价值。

二、德育的问题与“药方”

回到德育现象的背后,剖析当下德育的问题与困境,这是德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也是专家为当下德育改革开出“药方”的重要前提。

张志勇认为,目前德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即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专门化、教学知识化。他给出的“药方”是:构建并实施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内外结合的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双语学校创建的“3310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即充分体现了这三个特点。它分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初中段三个序列,努力实现纵向衔接:分行为习惯、健康安全、理想信念、敬业奉献、公民道德、生态教育、法治教育、民主教育、爱国教育、国际教育十个模块,努力实现横向贯通:分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努力实现内外结合。

与会专家还指出,由于德育的效果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所以德育往往容易被形式化、“虚位化”,以致各种形式主义泛滥。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形式上而非实质上开展德育,如德育课仅仅体现在课表中,或节假日、纪念日的“即兴”活动中。二是注重管理,轻视德育,乃至教育目标服从于管理目标。三是只依据外在表象来判断和评价德育效果。如从学生对某类知识的掌握程度或其在某次偶然事件中的表现来判断其品德发展状况,把学生有无违纪行为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等。

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解决德育形式化的问题,是本次会议聚焦的一个话题。迟希新关于《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反思》的报告,引发了与会者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迟希新结合学校中的鲜活案例,从教育目的的哲学追问出发,提出了许多鲜明的观点,如“德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应成为全校的课题”“德育不仅可以通过品德课实施,更与教育的每个细节息息相关”“德育不能通过强制灌输完成,必须经由学生的自主体验与自主建构”“德育就像冰山,我们常常只看到冰山一角,即显性德育的部分,而忽略冰山之下隐性德育的部分”“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隐性德育的教化作用。既要强调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更要注重环境、管理、氛围、实践中‘化’的内导”。

基于对现实事件的追问与反思,迟希新为提升德育实效性开出了四个“药方”。(1)坚定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责任担当。把实现育人目标作为学校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的中心工作。(2)实现德育目标的两个重要回归。即德育要回归良好习惯的培养、回归基础性文明素养的培育,提升中小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3)凸显学校德育主题和队伍建设的整合思维。一是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组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育人集体。二是创新德育校本教研的策略,倡导以育人为主导的多学科协同备课。三是打破教务处、政教处的分工壁垒,实现教导合一。(4)贯彻德育生活化和活动化的育人策略。德育主题不仅要关注社会内容的生活化,更要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

破解德育实效性问题,还必须提高道德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对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做更加透彻的研究。张志勇和赵福庆同时提到要注重研究德育心理学的规律。如皮亚杰提出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儿童道德发展趋势,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等。双语学校把皮亚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以及戚万学的“活动道德发展论”和《学校德育原理》(戚万学、唐汉卫)中提出的儿童品德发展的五条基本规律,作为“3310活动德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德育研究与实践。

德育的另一个问题是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合力。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杜时钟教授提出德育要坚持五个基本立场:德育的合力立场、成长立场、道德立场、制度立场和公民立场。其中德育的合力立场即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力与协同共育。张志勇提出的德育的生态论^点――“德育协同论、德育环境论、德育系统论、德育和谐论、德育开放论”,也强调德育应坚持系统、和谐、开放的原则,多种途径,三教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三、德育一体化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与会者认为,德育的改革,首先要实现德育制度和保障的现代化。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参与,依托社区,合力育人”的社会大德育体系,构建全方位“德育一体化”的育人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机制,包括实现德育决策、管理、运作一体化,德育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一体化,德育队伍、内容、方法、渠道一体化。保证德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唤醒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

张志勇指出,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编制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指导纲要》着力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之本,努力实现德育制度和保障的现代化,强调要建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11个机制:(1)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变双线并行为一体化管理:(2)全员育人导师制:(3)班集体育人机制:(4)学生自主成长机制:(5)环境育人机制:(6)实践育人机制:(7)家长委员会育人机制:(8)学生成长日志评价;(9)一岗双责考核机制:(10)学校德育评价制度:(11)学校德育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构建这11个机制的目的是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

第7篇

1.社会认知、情感、行为习惯全面培养

人的任何一种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认识、感情与行为习惯等因素的互相作用。例如,教育学生不随地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乱扔废弃物、不随地吐痰的意义,而且要让学生对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不讲公德的行为带来的坏处有所体验,并产生厌恶的情感;对讲文明、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产生赞赏、趋同的情感。最后,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爱护环境卫生的行为技能。例如,在没有垃圾箱的地方,手里有了垃圾怎么办,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公德的行为习惯。在德育过程中,提高孩子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强调或忽视其中的任何因素。

从出生后就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人交往的需要和兴趣,形成了初步的社会性情感。例如,对经常照顾他的成人的依恋感,对小伙伴的同情友好的态度,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友好的感受等等,但是受道德认识支配的道德情感还有待于发展,这与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逐渐形成了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对人、对己的一定认识,但是这种认识还比较贫泛、肤浅。同时,他们还缺乏对于社会的规范(包括道德规范)的认识。人的道德观念,不是头脑中自然生成的先天固有的,人的道德观念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深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对他们的行为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成人逐渐向他们灌输道德观念,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去行动。但是,小学生对来自于成人传授的社会规范或道德行为要求的意义,还缺乏实际体验与较深刻的认识。

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机能发展不成熟,兴奋和抑制不平衡,抑制能力发展较差,因此,小学生的行动带着冲动性的特点,道德认识还不能很好的支配与协调小学生的行为,小学生往往有"言行不一"或"明知故犯"的表现。例如,明明知道打人不对,可是,在情绪激愤的情况下,往往忍不住又打人。

小学生的社会知识、情感与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待于培养与发展。在道德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哪一方面的教育,都要注意认识、情感、行为习惯的全面培养与提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练之以行,持之以恒。只重认识而忽视行为习惯的培养,会造就"言行不一"、只会讲大道理不会身体力行,或只要求别人做而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伪君子";只重行为练习而不注意增进小学生的认识,也会造成小学生社会生活知识经验贫泛,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后果。

2.协调和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

影响小学生社会性发展和德育工作效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既有自觉因素,也有自发因素;既有有利因素,又有不利因素。学校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的"真空"地带,学校的围墙挡不住社会上各种事物与现象对儿童的影响,小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也生活在社会中,受到来自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同时,家庭生活的方式、父母或其他人的育儿观念与育儿方式,都在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些因素可以增强或抵消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与影响。要使德育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削弱不利因素的影响,发挥与增强有利因素的影响,必须注意协调与统一各种可控因素的影响,贯彻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原则,注意正面教育和成人榜样的作用,使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协调一致,互相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3.活动与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德育不能仅仅注重通过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或上课,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行动训练,情景训练、移情训练等,虽然可以作为学生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径,但不能作为学生德育的主要途经。学生德育,应当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学生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交往来进行。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活动与交往,是道德过程的基础。

第8篇

一、读书明智,厚底蕴强内涵

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质量,而读书则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源泉。

我校将“读书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遗余力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和谐人文环境。大力建设图书馆和教师阅览室,投资125万元选购了一系列教育名著和反映教改最新动向的书籍供教师们选择阅读;开展了“引领发展・幸福人生”、“同读一本书”等主题读书活动,每学期向全体教师赠阅《名校师资团队建设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等图书,引领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著作,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每年为每位教师发放购书补贴,引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购买书籍、订阅刊物;定期举行读书成果展示、读书征文活动,充分展示教师读书的风采和取得的成果,促进其相互学习;定期举办教师读书人物评选活动,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读书的热情,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借脑引智,转观念促提升

教师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不会取得成功,然而观念的转变却又是最难的,农村中学更是如此。教师观念的转变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我校把握这一规律,让教师在广泛学习他人经验的时候,结合校情,深化认识,不盲目照搬,从而促进了教育教学观念的提升。

请进来讲,即学校先后邀请了程红兵、程翔、李卫东、李俊和、陶继新等名师来校做专题讲座,并且月月有专家,让教师与专家、名师互动交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走出去学,即分批次组织教师到南京金陵中学、诸城一中等100多所名校校园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为了更好地发挥“走出去”的辐射作用,外派学习的教师返校后都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教师汇报,共享学习资源。坐下来谈,即每学期组织干部论坛、班主任论坛、学科教研室等各个层面的论坛,开展教学研讨,碰撞思想,聚合智慧,达到了资源共享,学以致用。

两年来,学校派出400多人次到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等10余个省市参加专题培训和学习考察,其中一线教师占总人数的87%。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正是广大教师善于学习,勇于突破自我,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观念的体现。而观念的转变,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教研提质,课堂增效,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此,我校牢固树立“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学管理是质量之基”的教学观,做到两个坚持、两个充分,实现三个逐步、四个推进。即坚持抓常规管理不动摇,坚持以多媒体为抓手促常态集体备课不动摇;充分发挥学科教研室主任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逐步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优化,逐步完善课堂评价制度,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推进教师备课环节的转变,实现学为主体的目标;推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大阅读活动的实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进德育活动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实现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昂学习斗志的目标。

同时,学校围绕教学管理“2234工程”的实施,努力把科研兴校落到实处,实施教研负责制,聘任了14个学科教研室主任,有效推动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师教学素质大赛、和谐备课组创建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创设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研究课堂、提升课堂的热情。新课程需要新课堂,学校以开发课程资源,打造有效课堂为目标,实施“课堂瘦身”行动,要求教师授课前在备课、研究上下工夫,课上在精讲、精练上求质量,课后在辅导上要效益,探索践行“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抓精华、讲精彩、练精要。同时,积极推进多媒体课堂教学常态化建设,通过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相宜的多媒体教学,提升了课堂实效。四、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构建特色德育模式

德育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道德践行的热情,才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我校反思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坚持德育“五重”,即重正面引导、重学科渗透、重策划规划、重精心组织、重情感体验;德育活动“三要”,即要有效、要序列化、要课程化。积极探索鼓励学生争优、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活动载体,通过开展能真正调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让德育主动触摸学生的心灵,给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

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军训改革、开学典礼、成人礼、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评选等精品活动,力促让德育活动成为一场场道德盛宴,让体验打动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把开发学生潜能和综合素养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运动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教育活动面向学生公开招标,由学生自己组织,锻炼了学生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五、文专并举,创新突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高中教育不是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成才,不是只要高分就是素质,而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学校立足学生实际,遵循认知规律,放低教育起点,坚持艺体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学校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坚定“进步不分先后,成功没有早晚”的教育理念,确定了德艺双馨、文专并举的发展思路,拓宽教育渠道,着力挖掘学生潜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9篇

【关键词】园文化 主题活动 游戏活动 自我养成 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03-01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6岁对于人一生来说是个性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了“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我认为对幼儿实施德育活动是贯穿幼儿游戏、学习,娱乐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中的。

在我园实施的《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尝试》课题,经过两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

1 贴近实际,找准德育视角

以“好孩子,好习惯”为重点,注重“德育”课本与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整合,通过开发利用幼儿园环境教育资源,节目资源以及家庭社区中的德育资源,贴近幼儿、贴近生活、创新幼儿德育教育途径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为有良好礼仪和安全习惯的好宝宝。

我园课题组在积极挖掘德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本园德育目标体系,包含生活态度,卫生行为习惯,与他人交往的态度,遵守规则,接受任务及其责任心;诸多目标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分年龄、分层次构成了一个整体,将目标及其所隐含的德育内涵与德育内容对接,以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意识,使它与幼儿生活实际结合又易于幼儿接受。

2 贴近生活,创设德育背景

本着实效研究的原则,探索总结了以下德育教育途径:

2.1园本文化 靓丽风景

我园60米的文化长廊,分为重安全,懂礼仪、讲卫生、守规则、爱学习版块,各个板块用故事性图画展现出来,吸引幼儿的注意,配合老师与幼儿的演练,并配以儿歌形式,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将行为要求编成歌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生活,学会自律。校园各个重要角落,用简文美图,或贴或插着各种提示,让孩子们遵守规则,养成习惯。从入园开始我就鼓励幼儿自己洗手、入厕、整理玩具物品、整队做操,都由幼儿自己完成,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2.2磨练意志塑造品质

每天幼儿坚持户外活动一小时,做广播操,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唱童谣、跳大型特色舞蹈,做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不论严寒酷暑,时间一到,跑步声、口号声此起彼落,几年下来,孩子们身体抵抗力强了,感冒的缺勤的少了,大面积传染病没了。

2.3德育主题情景引领

在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一日情景活动中注重幼儿良好习惯培养,通过“小手开花”“清清水”“寻找小花猫”等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小草有生命我不踩”“小汽车靠右行”等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自我训练;“我帮爸妈做点事”“我爱一家人”“母亲节”等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友好交往,合作分享,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并从小学会表达爱,表现爱的良好品质。

2.4实施细则自我养成

我园注重将幼儿好习惯养成的目标与《纲要》有效对接,将每个条目分解成若干具体实施《细则》,制定《大、中、小班幼儿一日活动细则》,遵循知、情、意、行成过程的基本规律,通过规则,标志等简化过程,让幼儿去实践,去体验,从而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游戏活动,德育阵地

游戏作为孩子最喜欢,最有效地教育形式,对其好习惯的养成有着独特的作用,如特色游戏活动“亲亲娃娃家”“淘淘玩具城”“兄弟休闲吧”:“爱心医院”“小小理发店”等让幼儿分角色进行游戏,以此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交往的好习惯,让幼儿在玩中学规则,在玩中受教育。

4 感化心灵,树立榜样

爱模仿是幼儿的特点,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法。鉴于此,我开展了“看动画、讲动画”活动,选取有价值的优秀动画影视作品,如《葫芦娃》《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天线宝宝》《喜洋洋》等,我用问题引领幼儿去看,用问题帮助幼儿主动思考,加强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品质。

5 典型事例,生成教育

生成教育是以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及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主体的、对称的、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与理解的机制,让幼儿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生成教育。

只要有心,生活处处有教育,我在教学中常常抓身边的小事对幼儿进行引导。案例一:有一次幼儿正在户外活动,一只受伤的鸿雁突然落到校园,我马上赶过去,把幼儿召到一起,告诉他们这是一只受伤的鸿雁,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并让孩子赶快去通知园长打电话找兽医,进行救治,并让幼儿猜测,大雁为什么会落下来?是怎样受伤的?医生给鸿雁进行了救治并告诉幼儿大雁是因误食了拌有农药的种子而受伤的。我告诉幼儿大雁现在很孤独,我们用笼子把大雁精心照顾起来,幼儿、家长也每天关注大雁的恢复情况,我就此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幼儿带动家长,共同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三天后,联系好森林派出所的叔叔把大雁拉走时,孩子们都有点难舍难分了。

第10篇

关键词:德育;数学史;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多媒体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一、利用中国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爱祖国,是每个民族的灵魂。爱社会主义祖国,是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数》这一章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洲则早了一千多年。在几何教学中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是第一个算出圆周率到七位小数的人,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过这些事例的介绍,让每个中学生懂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过去和现在在数学领域中都有过极大的贡献,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以培养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矛盾转化的规律,把未知转化成已知来解决,如解方程(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分式方程整式化,无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能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处理数学问题的转化思想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不仅要善于把教材作为数学知识来传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为德育内容来渗透。但教学时,不能不顾及教材的体系和特点,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而是要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随风潜入,育人无声,”使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如在教学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分析,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尤其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三、利用数学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讲解概念数学时,要运用数学语言进行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据;书写要规范,避免“圆”和“园”、“连接”和“连结”混用。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其次,教师要尽量利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第11篇

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教育

在讲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时,可以向学生指出人类改造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人工造林,再简单讲了林地对局部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后,让学生从反面列举森林遭到破坏对气候乃至整个地理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量事实,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造林与毁林这两种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和整个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不但使学生们掌握了森林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又使他们从中学会分析人地关系,确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其次,利用数据、事实进行纵横向对比,也是国情教育的好方法。如当讲到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时,教师可以引用一些数据列举建国以来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绩,如“三北”防护林带成为“世界最大生态工程”,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1/3,居世界之最。学生喜欢用对比的方式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讲课中着重指出,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仅从农业生产看,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做到的。当然,在横向比较时,也不回避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最后,地理国情属动态范畴,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新的地理信息,以不断充实国情教育内容。教师在上课时应时刻注意把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获取的新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如人口数量变化、矿产资源的发现、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业绩,工农业、交通建设的新成就,治理环境的新进展等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二、在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自然地理的相关内容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应注意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画龙点睛,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以传授知识为契机,理论联系实际,传播德育思想

三、“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

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地理的价值,并从中感悟德育。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把所讲授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从电视、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有关自然现象和生产活动的信息相结合。在讲课时,注意从感性到理性,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风。

四、创设情景教学,优化德育效果

利用主题鲜明的图片、寓意深刻的漫画、真实直观的录像、有趣的故事和优美的诗词歌曲等来创设教学情景,既能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又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德育渗透其中。

五、开展探究教学,提升德育内容

在地理教学中,可通过设置有引导性的问题,开展主题讨论、角色扮演、实践调查、综合比较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探究中悟出德育内容。六、关注历史时事,延伸德育知识适当、有机的补充历史故事和当前发生的时事要闻,让地理教学充满时代信息和活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国策和世界形势,从而延伸德育知识。如在讲授“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时,可联系“之争”向学生讲述关于争议的历史由来、经过;指出我国东海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总之,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的各种正确的地理观点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作者:杨春荣单位:吉林省磐石市宝山中心学校

第12篇

摘要: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新型课堂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观念; 育人为本; 德育为首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改革,传统的教育是以学科为主,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和“任教师加工的材料”。而现代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新型课堂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 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教育的再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明确制定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现代教育的认识水平。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对原有知识进行创新,更要培养出一批适应知识经济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是教师意识到今天的教师不仅需要事业型教师,而且需要专家型、科研学者型教师,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必然趋势,教师要充分认识,把握、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把“育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二、 教师要牢固地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

教师要牢固地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育人为本。今天的青少年20年后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人民交给我们最光荣,也是最艰巨的任务。要通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国家栋梁之才。二是德育为首。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受到最好的教育,获得最大的发展。在这四方面教育中,德育是最重要的,学校要把德育工作始终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对于学生来说,也必须坚定地把学做人放在首位。

常听某些家长议论:“学生在学校里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至于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等都无所谓,等长大了就好了,将来考大学又不考纪律……”我每当听见此类话后,心情很久不能平静,反复思量,作为老师,让学生知道学知识与学做人到底哪个放在首位?我认为学做人在先,学知识居后。衡量一个人的好坏与否的标准,是看一个人的品行或言谈举止,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学好文化知识。古人云:“少年知天性,习惯成自然”。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养成品行,品行决定命运,从古至今的仁人志士,他们都是以开阔的心胸、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做奠基。最终使他们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世人仰慕的成功人士。三是注重时效,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领导水平,教育水平,管理水平,效益水平。学校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要从各方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把学校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三、 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

教书必须先育人。教师不能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教养;学科知识的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育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教学改革中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关注每个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着学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科学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一条基本规律。因此,作为一个教师,他无力改变社会风气,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了自己不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应该坚持读书,尤其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要有“板凳干坐十年冷”的精神,使自己的眼光超出利益之弹射程,为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德,超出“教书匠”的局限,为了学生终身学习与健康成长打造发展的平台,拓展广阔的空间。我们迫切需要有质量的读书。手捧心爱之书,潜心品读,让我们的文化底蕴变得丰厚,让我们做一个虚心的学者,结合课改实践,有针对性的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规律,在开放教学中寻求道德创新。“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不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求分值、排名次、下结论,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心,越来越有教养。

总之,一个人有坚定的文化知识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但重要的是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这才是真正打开成功的金钥匙。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导师,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好的思想,好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以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做到管理育人,服务于人。在点滴上渗透,从细微中求辐射,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真善美,促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人格,立志将来成为国家和人民的有用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