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思维的策略

培养思维的策略

时间:2023-06-30 17:22: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思维的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思维的策略

第1篇

一、从“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进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示范、点拨、训练的意识不强,忽视关于“学习方法、思考策略、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因此,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示范、点拨和训练,帮助学生去领会思维体操“编排意图”,使之“动作到位”,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如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时,笔者是这样进行思维的渗透与训练的。

1.计算观察。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思考: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取决于它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2.思考探究。怎样取决于分母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母,并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探索。

3.提出猜想。通过以上观察,学生提出猜想: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5.修改猜想。讨论得出: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6.论证猜想。教师指出: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或5的最简分数都能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而分母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的最简分数不能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使学生真正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以上教学,通过“猜想―验证”的途径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与发现,培养学生敢于大胆地猜想数学规律的能力,使学生由“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形成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二、充分展现学生数学思维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思维活动:数学家或作者的思维活动(隐含于教材之中),教师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思维过程,“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应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应该做到:

1.钻研教材,让学生看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领略到数学的某种奇妙,学习到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能使思维能力得到逐步的培养和发展。

2.合理引导,让学生看到老师的思维过程。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早已探究过。对教师都是已知的,对学生则是未知的,教师往往会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部分隐藏了,将最有意义的东西抽象掉,正如贝尔纳所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将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来实施,揭示思维过程,突出学习过程和方法,特别是教师应展现自己对某些问题的思索,想学生所想,使学生能看到老师的思维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让学生看到学生群体的思维过程。既然数学教学中存在着数学家(或作者)、教师、学生三种思维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与学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能否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积极引导,提供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现各自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从而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在教学“通分”(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展现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的:在比较完两组同分母分数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之后,教师出示 比较,谁大谁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组分数分子、分母都不同,以前的方法不管用,该怎么办呢?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展现不同的思考方法。

最后大家认为:生4和生5的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

上述教学片段,通过设计分数大小比较的情境,一方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尝试、探索和发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并从中选出最一般的方法,为顺利地引入通分创造了条件。

三、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认为注重多种思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十分必要,因为它有利于揭示知识的个性化建构过程,从而真正体现出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看下面一则案例。

问题:如下图,有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在它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多少?

第2篇

一、民法思维的特点

民法思维是指按照民事法律的逻辑和理念来分析、解决民法问题的思维。民法思维是学习民事法律人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民法学习当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的法律思维能力之一。一般而言,民法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民法理念的强化。

(一)民法思维具有抽象性

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性,而现实中发生的一个个民事案件则具有特殊性。在分析民事案件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将案件的焦点问题从案件本身抽象出来,并使其与相关的民事法律原理、规范相衔接,最后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民事法律关系体现的是与公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它无疑是纷繁复杂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案件事实背后本质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而分析、推理,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民法本身就是由具体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抽象而来,民法所涵盖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法律关系等概念均具是抽象的,所以必须培养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与之相衔接。

(二)民法思维强调逻辑性

民法知识体系是依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看似繁杂,其实内部都是环环相扣的,点和点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粗糙地糅合、堆砌在一起的。民法有自己总览全局的调整范围、调整原则以及调本文由收集整理整手段,这些综合性的规定限制约束着民法分则的具体内容的实施。可见,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民法分则的内容不能逾越总则的概括规定。所以,在民法学习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民法思维中的逻辑性。掌握逻辑性就好比顺藤摸瓜,势必会让我们的民法学习事半功倍。

(三)民法思维强调独特的民法理念

我国民法是在借鉴、吸收、继承法德大陆法系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民法经过悠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度概括性的民法理念,这些民法理念是民法体系的精髓和支撑,他们在民法体系当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一般来说,民法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在民法当中公民平等的享有民事权利和平等的履行义务,所以民法理念包括私权至上、主体平等以及私人自治。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民法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法律人的全面培养。相信学了法律,但是不能利用法律解决案件,是法律人的耻辱,也是现今法学教育的悲哀。社会需要的是实干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的书呆子。法学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实现法律的价值,而不是将法律知识束之高阁。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有利于法学教育的实现,即法律人在脱离的学校之后,能够运用自己的民法思维能力灵活而又具有创造性地解决所面对的纷繁的民法问题。另外,民事法律关系其实也是法学教学必须达成的最基本的而又无比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民法概念分析能力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对所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民法概念可谓民法体系的基石,我们在民法学习中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民法概念。民法概念是相关民法问题本质特征的整合,有着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培养民法概念分析的能力,掌握概念当中的要点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无疑有利于整个民事法律体系的学习。民法概念是民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认同,它将民法的相关内涵以简短的句子、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够给法律学习者更加深刻和直观的印象。所以,培养民法思维能力应从分析民法概念开始。

2.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

民法条文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民法条文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即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一定的法律后果。民法条文是根据一定的立法精神制定出来的,民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均体现在其中。严格来讲,几乎没有一个法条能够独立解决民事法律问题。所以,在规定同一问题的不同法条中,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法条的性质,才能解决适用问题。一般而言,法条有任意性法条和强制性法条、不完全性法条和完全性法条、上位法条和下位法条以及同位阶的法条,这些法条之间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只有对相关法条进行分析,才能适当的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有利于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3.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

立法分析是培养民法思维的重要途径。法律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朝令夕改无疑会导致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但是,法律又不能一层不变,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法律也必然要与之接轨。否则,用已经不适宜的法律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不能获得法律所追求的正义,法律的权威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力。因此,立法的演变方向一直都是朝着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法律当中蕴涵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就民法来说,无论其立法如何改变,其保护平等主体私权,禁止公权力的强行介入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不仅可以让人了解到民法立法精神的改变和民法立法完善的进程,还可以让人从立法演变中领会到民法逻辑的完善,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民法思维能力。

第3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美术思维;策略

一、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意义

随着《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实施,社会以及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美术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学生以及家长认为美术教学是次要科目,以至于美术教学常常得不到重视,甚至被忽略。正如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静所说:“美术教育被边缘化、零碎化,教学内容越来越多,可是学生的学习时间却越来越少。”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切实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问题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美术思维不仅能解决绘画等美术造型问题,而且能大大地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得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解决其他学科乃至更为广泛的其他领域的问题。通过学习形成的美术思维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才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价值所在。只有站在这样的战略高度,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学美术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

二、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实施

我们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不是指望学生用学到的素描、色彩来解决类似数理化科目那样的习题,而是让学生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形意识、敏锐的洞察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习惯。这才是中学美术教学的最大价值所在。

(一)人文意识的培养

《美术课程标准》最值得肯定一点就是:确定了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即它的人文性。这使得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观念即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强调美术教学的人文性,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丰富人文精神,帮助学生运用美术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有效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新课标强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思考,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重要的是通过美术的方式理解美术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理解美术以外的更为广阔的世界;在人文精神的浸染下,逐渐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博大的人文情怀。如在讲民间美术鉴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民间美术属于文化的范畴,借“文化”的概念,说明学问与做人的道理,使思想道德的教育寓于美术教学的实施之中。接着,教师指出美术在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时,是把一切放在文化的范畴上思考的,体现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新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充满人文精神魅力的跨学科讲授表现出来的专注程度,往往要高于对单纯的美术知识的讲授。

(二)敏锐的洞察能力的培养

从事艺术创作要求具有敏锐感受力及观察力,这种敏锐的能力源于自觉的整体思维。美术教师都深有体会,多年的素描、色彩等专业训练,时刻都在强调整体感,这既是造型的重要原则与方法,也是重要的能力。它对于任何一个学科乃至生活都非常有用。在美术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逐步领悟整体思维的重要性,并尽快形成整体思维,使学生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并处理好事物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整体思维在于对比与联系的自觉的不断运用。对比与联系,,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通过直观图形和各种美术现象,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联系,并形成习惯,比教他们画一幅好画、写一手好字更有价值。

(三)抽象概括的能力的培养

谈到美术思维,不少人首先会想到形象思维,想到具体的形象。大多数人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往往依赖对具体形象、情节的想象,这些都不是美术最根本的语言。美术的根本语言是图形思维。美术学科思维里的图形,泛指点、线、面、色彩、质感等基本元素,以及按照一定的结构生成的各种关感形式才是美术用以传情达意的最本质的语言。在美术学习中,不从美术语言的本质去理解作品,就不能举一反三,只能是一件件作品地去解释,去揣测作者的想法,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懂得从内部图形语言本身而不是借助外部资讯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就是要求我们从本质上去理解事物,要求我们有着良好的抽象概括能力,把所有的具体的形象都抽象为图形。抽象概括的能力,是做学问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画面形象表达情感的形式的抽象及图形语言的视知觉的理解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创新意识与创新习惯的形成

在美术学习中形成的创新意识与习惯,必然会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自由开启更宽广的思路。美术的创新思维,不是要教学生发明创造,而是通过鼓励、培养学生在视觉上、形式上的求新,在思维上的发散,来养成创新的意识与习惯。在教学中,利用发散的方式加强学生图形思维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与习惯。在绘画及摄影模块的教学里,笔者总是强调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物象,将平常的物象表现出不一般的视觉效果,在画面上创造独一无二的画面结构,创造“视觉惊奇”。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美术思维变得更加敏锐、美术思路变得更加宽广。

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以及学生对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性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教师对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具体策略的灵活运用,也离不开学生的刻苦努力和钻研。我相信,在各方面力量的一起努力下,中学美术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将会得到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刘洪涛.让美育回归生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5).

[2]厉文.中学美术教学新思路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8).

第4篇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模式的重要意义

1.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教学改革也越来越朝着这一方面发展。特别是教材方面,以苏教版为例,与以往的旧版教材相比,其教学内容从强调知识及技能逐步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并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生活运用等情况都有所观照,以此来促进学生兴趣及终身学习的长远目标的树立。而这一切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之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重要基础。

2.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模式有利于适应教学模式的变化

新版苏教版教材,其内容和形式越来越灵活,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也更加重视,另一方面,高中生仍面临升学考高的巨大压力,而高考试题也随着教材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传统的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已然不适应当前教学模式的变化。只有积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模式,培育其强大的应用和解题能力,才能适应现实教学模式的变革,让自己的学业有所成就。

3.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模式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需求

数学是一门理科类学科,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但众所周知,目前的应试教育不利于数学能力的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及其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助益,也能发展学生的数学创新及应用能力,通过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式,用发散性思维及逆向思维考虑问题,当这一思维模式不断被强化和运用之后,就能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起到巨大的正面影响,也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二、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策略探讨

要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教师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培养数学思维模式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从各个方面引导其数学思维模式的培养。

1.破除学生思维定式,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力

多数学生从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题海战术及填鸭式的教学往往习以为常,这就给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力造成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并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力。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在“立方体”的教学活动中,物体的空间性对学生的理解会造成较大影响。但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可以用动画视频的形式将整个立方体的空间展现给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兴趣,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对激发学生数学思维活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2.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学生的教学条件。更要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及优化对策,教师不仅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还应该注重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积极的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培育其数学思维。假设在“均值不等式”的内容学习中,就可以先在课前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一商家准备换季打折,三种方案,其一是先打8折,再打7.5折;其二是先打7.5折,再打8折;或者是两次都打8折。那么,哪种折扣商品的价格更低?”通过这类问题的引导,即使学生没有进行预习,也能很好地融入“均值不等式”的教学中,并通过整课的学习培育其数学思维。

3.注重总结与反思,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总结与反思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形成良好数学思维的重要步骤。在每次的课程之后,教师都可以预留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一起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反思,这样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回顾性的总结发现自己理解的盲点与不足,从而形成其完整严密的数学思维模式。

第5篇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环节,也是教学中的主要难题之一。然而,在素质教学与应试教育的冲突的氛围中,高中历史教学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显得步履维艰,学生普遍缺失历史思维能力,多数教师无所适从。因此,研究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形象思维能力

历史不能假设,更不能重现,不能直接观察和感知。教师可经常使用文物、模型、地图、图画以及幻灯、电影、电视、录音以及多媒体等直观教具与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还可带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和当地各种遗迹,也可设计形象化的板书,让历史事物相对直观化,简明化,还可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来描述历史,增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性,以便于学生直接感知。

2.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表现与感染力,在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思维能力

(1)模拟历史情境,把握课堂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以特定的腔调来烘托渲染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讲课要情随事迁,模拟历史情境,把握课堂语言的音调、节奏、速度,以特定的腔调来烘托渲染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教师在讲到陈玉成慷慨就义时,就可以用不同的声调,时低沉,时高昂地讲述临刑前的情境。

(2)以丰富的表情来强化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思维能力。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与体态语言能强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情感,当然要运用恰当,动作幅度要适中。

3.把握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过程,应用内化与迁移等心理手段,培养学生历史逻辑思维能力

(1)把握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过程,强化学生对历史思考的内在驱动力,实现历史知识的内化。(2)充分利用新旧知识与能力的联系,引导帮助学生培养发展迁移的能力,通常,前后学习的对象之间包含的共同要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也越容易产生迁移。如,讲述“从‘九・一八’到‘八・一三’抗日态度变化的规律”,先综合每次态度的变化情况,然后转入思维抽象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每次变化的本质原因并概括诸多变化的共同的根本原因,寻求其规律。

4.鼓励创新,培养学生历史创造性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教材和教师讲课中以及课外读物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对史料能拓宽解释,对史实的评论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不同观点中作出选择和判断的能力,能抛弃谬误,汲取精华,从争鸣中提取思维成果,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①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应让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发表独立创新的见解。

②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求异,在解决问题时,对同一问题能提出不同的答案,超出常规寻求变异即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面,换一种观点,换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

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是创新的基础,经过努力,突破自我,解决学习中的新知识和新问题,并在思维发展上踏上一个新台阶。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集中思想,控制自我,把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汇集到当前要解决的主题上来,针对主题的焦点,做多维的思考。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及时引导帮助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历史问题,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便于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5.多途径使用多种方法,调动一切因素,全方位培养学生历史综合思维能力

(1)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思维方法。教师可利用课堂讨论以及小论文等形式,创设讨论的情景,引导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历史思维的交流,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学生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梳理教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教材内容与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课堂章节小结与学习心得等方式进行思维训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以多样的练习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中的练习能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知识,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结束语

教师应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素养,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改革师生互动方式,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探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参考文献】

[1]金子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EB/OL].省略/Article/0801/32144.shtml.

[2]陈占英.《高中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09,(15).

第6篇

一、关注学生本位,培养独立思维意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从他”行为,关键在学生不会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缺少或失去主动思考的热情,未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或者找不到独立思考的途径与方法,人云亦云,盲目信任别的同学。因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应该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

1.创设自由的课堂氛围

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的有利环境。这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就处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中,使得学生也愿意进行独立思考并表达。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发表各自意见,使他们养成不懂就问、有意见就发表的意识与习惯。

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有表达的心理安全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特级教师夏青峰的观点是在课堂上倡导“三个允许”: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允许学生插嘴,因为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是在插嘴中迸发出来的,再就是允许学生思想开小差。坚持“三个鼓励”: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不同思路、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他的做法无疑给了学生极大的独立思维空间。

2.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要看到每位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所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学生感到老师对他充满期待,这样,他们就会喜欢你这个老师,从而喜欢上你教的这门功课,这样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被调动,学生能从自己的不同想法中自觉地进入知识的探索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出示一张表格:

一个同学提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买3个足球和2个排球一共要多少元?

大部分学生答案:42×3+38×2=202(元)。

只有一个同学的算式是:40×(3+2)+2。

全班同学都笑了,老师没有急着表态,而是鼓励这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名同学说:“我把每个足球的42元给每个排球2元,这样,每个足球和每个排球的单价都是40元,那么,足球和排球一共有(3+2)个40元,最后还有一个足球多2元,不就可以算成:40×(3+2)+2。”

看似一个错误的解答,却折射出学生独立思维的成果,因为老师的信任而没有扼杀学生的这种独立思维成果,所以老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二、关注教学设计,引导独立思维方向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全面考量,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条件,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1.材料供给多样化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感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要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还要使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同时在多向参与的过程中寻求规律,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案例】图形的对称

师:想不想知道以前学过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生(齐):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信封,拿出表格与图形,通过折一折,完成表格。

(表格里涉及图形名称、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三项内容)

……

小组汇报中,对于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另一种认为不是。

师(笑着):谁是谁非,大家来用事实说话。上前面来折一折手中的三角形。

生1:大家请看(演示),我们组的三角形经过对折,无论怎么折,折痕两边都不能完全重合,证明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下面认为不是的同学一阵欢呼!)

生2:同学们看好了(演示),我们组的三角形经过对折,两边完全重合了,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两边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

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3:(恍然大悟)两个三角形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了?

生3:第二组同学手中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我们组的不是等腰三角形。

原来,老师放在信封中的三角形是不一样的……

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却因为材料的差异性引发了一场辩论赛,是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了表达不同观点的机会,使得他们的观念得到沟通,思维得到碰撞。

2.问题设置效度高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表达不断提高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不同。经常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独立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参与中体现思维力度。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使教学过程产生质的飞跃。

【案例】面积和面积单位

在学生得出在图形上画出大小相同的方格,数出方格的个数,可以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后出示:

师:这三个空格中有三个图形,可惜图形看不见,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1:15格的大,因为15格最多。

生2:15格的大!

(有一部分同学也陆续说15格的大。)

生3:都有可能,因为格子的大小不一样。

……

师:同学们,你们赞成哪一种想法?

再出示表格中的图形加以验证,强调比较几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

第7篇

一左、右脑思维对比

“大脑的情况显示了两种思考方式,各自表现在左脑和右脑。前者从事连续性的推理,精于分析和文字处理;后者进行整体推理,模式识别、感受情绪和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这项发现使罗杰・斯佩里教授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彻底颠覆了传统理论―――左脑优势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指出新的进化途径。

丹尼尔・平克综合近30年对大脑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左、右脑思维的不同点[1],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左脑思维的优势在于逻辑和分析,工作性质是理性的、逻辑的;右脑思维的优势在于直觉和关联,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本文强调右脑思维的培养,是基于当前的信息时代社会过分注重左脑优势论,与即将到来的以右脑能力为主控的创意时代所表现出的认知歧视而言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怎样分开讨论左右半脑,它们实际上都是相互协作的[2],大脑作为一个运行平稳的联合体,是完整统一的。左半脑知道怎样处理逻辑,右半脑负责感知世界。两者结合在一起,人类才有强有力的思考能力。具体到大学生教学中,只有不断提升学生右脑思维的培养比重,才能充分和谐地发挥左、右脑的思维能力,培养既科学严谨又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人才。

二右脑思维的维度分析

新时代人们需要掌握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和探寻意义六种基本右脑能力,与左脑思维相互协作,实现全脑思维[2]。笔者认为能力是一种难以穷举的概念,应探索其高阶的特征属性,作为研究和应用的标准。本文采用主元因素分解法(如表2所示),剔除物质性因素,解析上述六种右脑基本能力,得到其三个基本维度:直觉性、连结性和发射性。

表2中,直觉性是指着眼于宏观地把注意力放在整体上,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思维[3],灵感和顿悟是其常见形式。这与左脑逻辑思维微观的把注意力放在事物的各个部分上是明显不同的。连结性,是指重综合而不重分析,重更广泛的模式而不重具体的答案,通过结合毫不相关的要素创造出新事物,联想和比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发射性是指对一个引发事件,不依靠任何介质,突破原有的知识圈,进行见识和认知的迁移类比,求异创新和时空辐射是其重要思维方式。将右脑思维的三项基本特性作用于不同的载体或状态,即可得到更多的能力范式,这一思想对开发右脑的新型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三开发右脑思维的教学策略

1基于右脑思维三项基本特性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机制设计

畅销书《用右脑画素描》的作者贝蒂・爱德华兹指出,绘画的真正秘密是通过专注于观察,使左半脑安静,让右半脑发挥功效。“欢乐瑜伽”的创始人,孟买的买丹・卡塔瑞尔医生认为当人们感到快乐的时候,右脑就会受到刺激,帮助人们做好各项工作。可见,右脑工作于人体感受器官持续触动时。受此启发,本文将人体的感受器官与右脑思维的三项基本特性相连结,得到相应的直觉器、连结器和发射器,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闭环机制的控制器和反馈装置,如图1所示。

图1中,直觉器与连结器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以灵感(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突破性感知)、顿悟(旧逻辑被打破,新逻辑被突发性、偶然性创建的过程)、比喻(根据一事物来推断其他事物,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统合(着眼大局,跨越界限,整合不同个体成就新事物)、想象(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把表象的事物重新加工而产生新形象)等右脑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非线性处理,得到新成果以及更深层次的疑问,新疑问被反馈装置―――发射器通过变通(克服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新的方向进行思索)、组合(跳出点、线、面等限制,在发射区尽可能多的结合新事物)等手段作用于比较器,进行新一轮的加工过程。

2教学环境中的主客体关系处理

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每次授课就是一个设计。如何把内容巧妙地融入课程设计中,如何创意性地设计好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把教学内容高效地传递给学生,是每个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方法[4-5]。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笔者认为把问题的提出、解决与深化三步循环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符合思维与创新的发展规律。因此提出如图2所示的主客体作用结构,让各相关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达到最优整体效果。

学生是三角结构中的主体,承担问题的“故事”叙述(问题的起源、背景及研究历程)、问题的思考、人际交流与创新工作。当前各院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大大压缩了各课程的课时量,因此更加要求学生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问题的预思考,力争上课时具有充实的思维网络,在人际交互中捕捉灵感,强化自己的直觉器、连结器和发射器功能。

教师是三角结构中的主导,主要起三大作用:一是提供“探讨主题”为始问题,引出学生的衍生问题;二是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统筹点评学生的思考成果;三是引导学生对比各解决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找出其中的差异和不足形成新的问题,即更深化的问题,这些正是创新的源头,应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下去。

多媒体作为三角结构中的客体,虽然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带来更直接、更形象、更富有整体性的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兴趣,快速传递教学信息,但必须避免教师蜕变为“点击鼠标的人”和“朗读机器”,学生成为单纯接受信息的容器和“看客”[6]。教师要清楚意识到多媒体只是工具,仅用于问题的直观呈现,而不能用预先设计的流程演示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弱化图2中单箭头线示意的人机交流,强化个体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人际交互,激发彼此右脑的创意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产品不断求新求变,知识快速折旧、人力资本需要全面提升的竞争环境里,一场开发右脑思维模式的革命正在全球迅猛发展。而我国仍处于左脑型的教育体制中,受教育者过多使用左脑忽略了对右脑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导致了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和掌握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上的显著差距,失去很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一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穷则思变”,本文的创意很多来源于右脑思维,期待能抛砖引玉,以集体智慧有效引导学生开发与利用右脑的特有机能,加速全脑思维进程,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使我国的名片早日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M].林娜,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佘燕云,杜文超.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1(4):12-22.

[3]罗永仕.科学发现的思维特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51-53.

[4]刘强,祝智庭.教学设计的样式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12-15.

第8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物理思维 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2-0168-02

一、基本概念

1.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与分类

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指导之下,建构主义者在对传统教学弊病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的新观点。建立在一系列观点之上的建构主义主要可以分为: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个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认识过程中社会因素的社会建构主义;以及认识者不必建构现实世界知识的激进建构主义。

2.物理思维分类与基本方法

物理思维分类主要包括:①物理抽象思维:通过物理判断与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物理材料的运动规律,最终认识物理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②物理形象思维:建立在物理表象基础之上的物理形象思维主要特点表现为形象性、二维性、动态性以及创造性。③物理直觉思维:通过高度简化浓缩之后的方式洞察事物的物理实质,并在第一时间内作出科学的猜测与设想。

在物理学悠久的历史进程中,物理思维方法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一套完善系统,主要包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科学推理法、抽象与概括、科学臻美法以及等效、数学等各种物理思维方法。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思维培养中的作用

1.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诱导学生建立新目标,激发学生思维。

在建构主义环境下,教师建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信息、资源,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体验“意义”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处理教材,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在课堂疑问中应因人设疑,灵活多变,努力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诱导学生建立新目标,并通过不同学习途径达到目标,充分激发学生思维。

2.在学得高级知识的基础上构造新的评价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

建构学习作为一种诊断性和反思性学习方式,意味着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习信心,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而学生在学得高级知识的基础上构造新的评价体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各种诊断和判断学习目标的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馈,促进学生自我诊断、反思和评价。教师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循环,多次反馈的授课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思维批判性。

3.利于促进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以前学习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在解决物理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激活原有的知识,然后通过更高层次的认知同化或顺应过程,重新建构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两者结构间的联系或规律,在基础上进一步分化和融会贯通,总结共同因素,上升至更高的层次,将新、旧知识重新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如此一来,学生必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在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与深化形成新概念。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思维培养策略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思维品质培养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在概念教学中培养物理思维品质。包括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及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其次,物理教学还必须在规律教学中培养物理思维品质,这主要包括:①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在了解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培养物理思维的灵活性。②通过“协作”、“会话”等形式剖析物理意义、适用条件与范围,由此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再次,还必须明确物理习题教学在全面培养思维品质中的作用。

2.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形象思维培养

形象思维是以物理表象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形象思维培养措施主要包括:①注重学生物理学习的实践性,在加强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物理表象。同时,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物理形象,形成广泛摄取物理表象。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物理学习中展开想象,掌握形象思维的方法,如通过类比法由旧知通向新知;在物理习题教学中重视图形结合;抓主要矛盾的理想化方法等。

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抽象思维培养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抽象思维培养措施主要包括:①为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创造物理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②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是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可以充分应用原有物理知识,建立合理的教学内容逻辑结构,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教师要“授之以渔”,应当教会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在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④引导学生在抓住物理问题本质的基础上,理清物理教学的因果分析,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4.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直觉思维培养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直觉思维培养措施主要包括:①根据对事物的知觉印象,建立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并由此形成合理的物理认知结构。②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运用类比、联想等方法重视整体分析,加强立体思维,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最终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物理直觉思维的能力。③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将思想具体化和形象化,提倡学生争辩,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的良好习惯。④建构主义理论注重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直觉思维,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培养和训练。

四、总 结

目前,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培养正逐渐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责无旁贷。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物理思维在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物理自身的特点,挖掘素材,在对传统物理教学弊病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之路。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 美术教育 创新思维 兴趣 求新 求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71-01

欣赏+技能讲授是目前中学美术课中最传统、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由浅入深,欣赏绘画作品,讲授绘画知识,传授绘画技能。但其局限性在于,课堂沟通方式单调,束缚学生个性,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努力优化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培养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进取和创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兴趣是创造性教育模式操作的第一个环节。笔者认为,除了注重教学过程的艺术和方法外,还要重视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和对教材的选择处理。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要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和兴趣中心,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新颖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如,在《过大年》一课,要使学生对此课产生兴趣,应结合学校地处山区的特点,学生家长中有许多人会剪纸,而且不少学生的妈妈或奶奶剪纸水平还比较高,每逢春节及喜庆日来临,大部分都是自己拿起剪刀剪窗花和门联。针对这些生活情况,课前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和有关剪纸的资料查阅,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剪纸有一定的了解,产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创造情境。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智力发展状况,积极把游戏活动、音乐、文学等引入到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思维创造力,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性格。最后,在剪纸作业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主持,以“迎奥运校园剪纸大赛”的形式进行分小组比赛,既调动了他们完成作业的兴趣,又煅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评选作业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剪纸与奥运联系起来,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剪纸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积极向上的奥运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刻意求新,促进思维流畅

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要突破课堂教学中的单向思维定势,促进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撞击,开发创造力。

为寻求一个新颖的角度,这节课笔者采用逆向思维启发导入法。首先,利用课件播放各种类型的剪纸给学生欣赏。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剪纸由易到难分为从撕纸教学――对称剪纸――团花剪纸――剪影教学――拼贴剪纸――作品创作。通过循序渐进的欣赏模式,细化了剪纸艺术的复杂性,唤起了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原本人们并不了解的剪纸艺术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同学们的心里。其次,利用逆向思维启发导入法,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启动,并进入发散性状态,争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笔者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民间剪纸是我国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是历史最久远、最普及和最具群众性的大众艺术形式之一,是民间艺术的奇葩,剪纸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来源于一定的社会生活,它所反映的大都是劳动人民的情感愿望以及审美态度,丰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如果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剪出我们对奥运的祝福,这是不是很有意义的事呢?”同学们对我的启发似有感触,纷纷发表自己对奥运祝福的创作设想。教师不失时机地转入这节课的下一个环节,向同学们讲解剪纸的工艺性制作特点,并着重介绍剪纸创作剪制的几种形式、方法、步骤和技巧。最后,创设一个温和、宽容、理解的教学氛围,能使师生在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双向交流,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多维流畅。实践证明,一个新颖的导入能迅速激活学生的思维流畅,从兴趣出发展开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大胆获取的内驱力,刻意求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能增进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和双向交流,而适时的鼓励和赞同则会对学生多维流畅的思维注入生机和活力。

3 在思考中变通,在变通中求异,在求异中创造

创造性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笔者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积极参与思考,在思考中变通,在变通中求异,在求异中创造。

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造性教育,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创造潜能,并不要求学生能创造出惊人的作品。如,中学生能设计出一张有特点有创意的剪纸,已经是一件很有创造能力的事情了。其次,学生之间参与问题思考,互相讨论启发,发挥集体的智慧,从而获得了对解决问题的新发现。如,采取了多向型小组讨论方法,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中的创新设计点为问题中心,分组互相讨论,教师则从中点拨,进行学法指导。其三,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是美术创造性教育中实施的一个指导策略。求异就是新颖独创,与众不同。如,提示学生,对老师介绍的几种剪纸制作形式、方法和材料,不要模枋照搬,而是根据个人或小组讨论的独到理解,对教学信息进行有选择的积聚组合、分析解构,并根据学习愿望和审美情趣整理出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案来。美的创造过程也会使学生心灵纯洁,人格完善,她们大胆地直面社会,显示一份实实在在的爱心份量。她们以合作共创的精神,设计剪制出一张张独一无二的剪纸,来为他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奥运――2008北京奥运献礼。

第10篇

摘要: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是物理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对于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对高中物理思维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思维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思维迁移是指将思维方法运用到学习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转化过程。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物理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物理知识,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加强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迁移学习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又可能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促进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摄取知识的助推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以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为判断依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学习心理,以一种强迫式教学进行课程讲解,也就是无论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这些物理知识,教师依然强制要求学生学习并检验。因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其学习心理线,心态线都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学习过程中遇见的失败所击溃,在信心逐渐丢失的情况下,对物理的学习就会逐渐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机械式,记忆式学习的出现,对学生从本质上认知物理知识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出现失败,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从思想上,战胜失败,挑战自我,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高昂的学习激情,浓烈的学习兴趣。

二、以激发兴趣为目标,增强学生知识迁移意识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浓厚程度,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思维迁移力的强度。如果学生能够对物理的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心态,就会积极的储备物理知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思维迁移欲,迫切希望自身物理知识水平得到更深一步的拓展,出现有利的正向迁移。如果学生对物理的学生失去兴趣而转化成了被动式,记忆式学习,那学生就会时刻感觉,对物理相关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且失去学习信心,不但新加入的物理知识无法掌握,就连以往学会的知识也会日益消褪,出现不利的负向迁移。因此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加强学生的正向思维迁移意识,引导学生寻找物理知识的规律,自主的探寻迁移点,主动将自身所学的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性组合,在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产生不断储备新知识的愿望。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实践任务与自身的知识储备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空缺时,就会激发学生的迁移动机。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够对学生所储备的信息知识激发冲突和空缺感。在教学中,设置具有一定难度,且具有真实性和可行性的实践任务,由学生组队完成,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帮助和引导。最终是学生具备明确的学习意识性以及主动迁移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迁移力。

三、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促进积极的思维迁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讲述物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意识以及探究物理科学的思想,意识和方法。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思路中不断渗入科学思想意识,将传递物理知识和渗透科学的学习方法结合在一起,纳入教学目标中。在教学前,深入研究教材,挖掘科学的学习思维与教材渗透结合的各种机会点。明确每一次教学中,需要渗透的科学思想方法的内容,渗透的程度,以及渗透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详细的描述物理知识,定理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从逻辑性转向抽象性的过程,牵涉到的科学家,发展的历史,论证推导的验算过程,社会实践中应用的表现。全面的告知学生,物理学科中每个定理的起源,发展,应用,将科学思想方法和教材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长期的学习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建立从无到有的学习意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渐领悟和强化物理学科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比如在讲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教师可以在桌面上演示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前移,如果停止推动,物体则静止,因此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同时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沿用了几千年,直到后来人们发现,当猛推物体时,物体会从静止到运动再回到禁止,这个过程中也是力来维持的么。然后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过程,将一个小球在对称的斜面上方释放,如果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小球就会滚至对面等高位置,然后往回滚动,如果将对面的斜面换成平面,小球为了滚动到等高位置就会无限滚动下去。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的小球实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球的停止,小球在滚动过程中有力在维持么。通过这样的发散思维,多重疑问诱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知识产生思维迁移。

此外,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强化物理思维训练,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讲解一题多解的例题,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讲解一题多变的例题,强化学生应变思维,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应变思维是锻炼学生从大千世界中,学会通过不同的表象总结规律,抓住问题的本质。发散思维是锻炼学生对总结出的规律和结论通过多种方法去验证它的正确性,准确性。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的对立和统一的应用,就是学习物理知识的根本,因此通过题目的变化,可将重要的知识串联起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物理思维迁移能力的目的。

第11篇

初中数学抽象性、理论性较强,初中也是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也是数学教学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逆向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难题,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克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

一 初中数学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数学基础对数学学习意义重大,概念学习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基础能力的提升对学生数学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逆向思维能弥补定向思维的不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公式及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明确概念的用处,加强逆向思维的培养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

2.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颇多,许多问题需要学生用双向思维来解决,而且在初中数学需掌握的内容里还有运算和逆运算、定理和逆定理这些需要双向思维理解的知识点。另外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源头进行理论推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应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法则,可防止学生思维被禁锢。培养学生习惯用逆向思维思考,可大大地提高学生数学想象能力和逻辑计算能力,大大地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也可以扩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空间。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习新思路

初中生大多习惯用定向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定向思维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的解答,善用逆向思维,学会换个角度思考则会大大降低许多数学问题的难度,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是唯一的,巧妙使用逆向思维能发现更多的解答技巧,有利于学生探索出更多的学习技巧,使数学学习变得轻松,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初中数学逆向思维培养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在数学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数学概念都是双向性定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基本概念的来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应用概念,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常规应用方法,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具有创新意义应用方法的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反向理解,强化概念应用训练和公式法则的逆向运用训练。

2.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在数学思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许多初中生无法很快适应思维方式的转变,习惯于定向思维,教师需要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专门设计针对培养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到定向思维分析问题不足时逆向思考可以弥补,学会巧妙使用双向思维模式思考解决问题。教师需重视解题思路的逆向分析,在解题过程中合理采用分析法,培养学生双向思维的习惯。加强反证法的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方法,很多数学问题用直接证法解决难度较大,用间接证法则相对容易,从待证结论的反向出发推导出矛盾,通过否定待证结论的反面来肯定待证结论。

3.在数学习题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数学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习题课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运用逆向思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用特殊解法去解决一般问题,坚持正难则反的解题原则,从而快捷轻松地解题。教师可以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分析法是几何证明法中最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执果索因,由结论推出题设,从中找能使之成立的条件,由未知推出已知从而证明命题真实性,这正是逆向思维的解题模式。在习题讲解中加强反例训练也可以加强逆向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构造反例则能加深对定义和公式的理解,及时纠错,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不断地改变题目条件来活跃学生思维能力,一个固定类型的题目改变其中某个条件,就能改变题目的解题思路,初中数学几何求证类题目都是较好的一题多变练习的素材,进行一题多变练习也能从角度进行思维运动,对逆向思维的培养大有裨益。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生;素质教育; 科学的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刘晓芳,女,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学

一、高中生思维方式存在的缺陷探究

(一)高中生的思维方式的倾向特点分析。

首先,高中生思维方式缺乏主体性。高中生长期在课堂中形成依赖的思维方式,独创性表现不明显,批判意识不强,依赖课本、老师给予的答案,缺乏主动思考,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满足于现成结论,对别人的意见容易相信,盲从。特别是现在混杂于网络文化之中,各种信息对高中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其次,高中生思维方式具有片面性。相当多的高中生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思路狭窄,不能用科学的视角去分析解决问题,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高中生遇到问题缺乏理智,思想方法上较多片面性和表面性;思维方式单一,很难形成系统的思维程序。高中生思维虽初步形成辩证性,但仍比较片面,看问题大多流于事物的表面,不够全面。不少高中生容易被网络上的思想观念影响,思想偏激,不能辩证的分析问题,易受错误思想的影响。

最后,高中生思维方式呈现无序性。高中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无法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认识事物呈现颠三倒四的混乱现象,即思维方式的无序性。高中生要学习的课程知识很多,知识积累不断增多,但是却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存在无序的混乱状态。身处知识信息时代,高中生接触到的信息除了课堂上传授的之外,也有从网络等课外途径掌握的知识,但是高中生却不懂得有序地处理自身掌握到的知识,思维逻辑也不够清楚,容易混淆学到的各种知识。

(二)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存在原因分析

在高中教育阶段,紧抓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首先,学校不重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人们一直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并不需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讲授,认为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就能够自然的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学校也仅是从最快出成绩的目的出发,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校园文化中都不注重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从升学率出发,只要求学生学需要考试的内容,对于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些隐性的知识只流于形式。实施新课改后,思想政治学科中的《科学思维常识》这门课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到了相关方法,但是绝大多数学校不安排课时学习。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主要阵地的作用已经被忽视。校园文化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而学校对此也只是流于形式。

其次,教师欠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理念。大多数教师仍然是“重知识传授,重智育程度;大量讲授显性知识,重记忆轻分析,重具体轻抽象,重结论轻推理;忽视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严重压抑学生积极性;教师缺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对教材的整体感知、整体联想及整体思维的意识”[3]。作为教书育人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科学思维素养,不开展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为此,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最后,高中生自身忽视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否得到很好的培养关键在于高中生自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不变的,而方法和方法的应用则是灵活的、活跃的、更富有创造性的,方法的学习比单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高中生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机会,不愿意花费任何的时间培养思维方式。在课堂之外,高中生也没有积极参与开发科学思维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利用这些机会提升。

二、培养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对策研究

(一)学校应大力贯彻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应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高中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学校应安排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选修课《科学思维常识》这门课程,让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此外,在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教师以知识传授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提高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还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就十分重要。学校必须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充实现代教育思想。 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创设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的氛围,让高中生充分的置身于其中,并得到锻炼。此外,还要注重学生校外社会实践,这是学生思维方式得到锻炼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