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7:2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资本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虽然西方财务管理中有着丰富的确定资本结构的各种理论与方法,但就连西方财务管理学者也不得不承认,确定资本结构的各种理论与方法仅仅是一个理论方法和理想模式,在实务中要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并不存在一个可以靠数理计算而方便操作的既定结构。因此,掌握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策略。制定基于企业战略的资本结构策略需要满足:
1、风险与收益相统一。从一般意义上讲,利润和风险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收益高风险必然就大,风险小收益必然就低。企业进行资本结构规划设计不能只注重收益的提高,片面增加债务,在对收益提高要求的同时,还要关注风险的增大;当然,也不能厌恶风险而不举债筹资,从而丧失财务杠杆利益。所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全面权衡收益与风险的依存关系,恰当地掌握二者相统一的策略。
2、与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如果企业所面临的资本市场比较健全和活跃,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手段“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有条件维持较高的负债比例;反之,如果企业所面临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只能靠向银行的间接融资来举债,那么即使稍高的负债比例也可能会引起银行的不满而很难举债。当然,健全和活跃的金融市场给企业提供了负债经营的契机,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优化提出了更高的约束。
3、适应经营者不同经营风格。在客观的企业管理阶层中,有的人经营风格比较稳健,有的人经营风格比较激进。稳健风格的经营者必然不容许过高负债比例,激进风格的经营者可以容忍较高的负债比例。拥有财务决策权的经营者的管理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负债比例。
4、与企业对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相适应。如果一个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和十分乐观,那么就可以提高长期债务的比率;反之,如果一个企业对其经营前景不明朗或不乐观,那么就不能取得较多的长期债务。
二、基于SWOT矩阵分析的企业资本结构战略设计
通过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明确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那么接下来就要进入到战略方案的准备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最常用的分析工具就是SWOT分析方法,它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先采用的一种经典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公司拥有的资源,分析公司内部优势与劣势以及公司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进而选择适当的战略。
1、SWOT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战略的常用方法。在这里,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O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T是指企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一般表现在企业资金、技术设备、职工素质、产品、市场、管理技能等方面。而企业外部机会是指环境中对企业有利的因素,如政府支持、高新技术的应用、良好的购买者和供应者关系等。企业外部威胁是指环境中对企业不利的因素,如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市场增长率减慢、购买者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增强、技术老化等。这是影响当前竞争地位或影响企业未来竞争地位的主要障碍。
2、基于SWOT分析方法,企业资本结构战略的制定需要有以下程序:
(1)确立企业目标体系。企业建立目标体系是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在这一环节中,企业要将企业的远景和前进方向转化为企业具体的、可以衡量的效益指标,为企业实现远景提供战略标准和财务标准。企业目标体系的表现形式是可以测量的,并且还要明确表示目标最后完成的期限,即在企业目标的描述中要清楚地说明企业要在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样的效益。企业的目标越清晰,其所采取的行动就越可以具体,因而实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2)分析企业外部环境。调查、分析和预测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通过环境分析,战略制定人员应认清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机会和威胁,觉察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图谋和未来的行动方向,了解未来一段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动向,以及企业由此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评价企业自身素质。企业通过分析自身的内部环境,测定并评估企业的各项素质,摸清自身状况,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4)准备战略方案。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经营目标,依据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机会,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外部条件与内部资源结合起来,列出所有可能达到经营目标的战略方案。
(5)评价和比较战略方案。企业根据股东、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利益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目标,确定战略方案的评价标准,并依照标准对各项备选方案加以评价和比较。
(6)确定战略方案。在评价和比较战略方案的基础上,企业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战略方案作为正式的战略方案。有时,企业还会选择一个或多个方案作为后备的战略方案,以增强战略的适应性。
3、SWOT分析法的应用。SWOT分析法分析的过程包括以下八个步骤:①列出企业的关键外部机会,比如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税收环境等;②列出企业的关键外部威胁,比如通货膨胀、行业状况和竞争程度、宏观利率杠杆等;③列出企业的关键内部优势,比如企业规模、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企业的资本结构等;④列出企业的关键内部劣势,比如商业风险、资产收益率、企业财务弹性、经营周期等;⑤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得出优势――机会战略;⑥将内部劣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得出劣势――机会战略;⑦将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得出优势――威胁战略;⑧将内部劣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得出劣势――威胁战略。
通过上述分析,将得出得结果用图1所示的矩阵图形来表示。(图1)
从图1可以看出,第Ⅰ类型的企业,属于优势-机会(SO)战略,其具有很好的内部优势以及众多的外部机会,应当采取增长型战略,如开发市场、增加产量等。第Ⅱ类企业,属于劣势-机会(WO)战略,其面临巨大的外部机会,却受到内部劣势的限制,应采用扭转型战略,充分利用环境带来的机会,设法清除劣势。第Ⅲ类企业,属于劣势-威胁(WT)战略,其内部存在劣势,外部面临强大威胁,应采用防御型战略,进行业务调整,设法避开威胁和消除劣势。第Ⅳ类企业,属于优势-威胁(ST)战略,其具有一定的内部优势,但外部环境存在威胁,应采取多种经营战略,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多样化经营上寻找长期分展的机会。
SWOT分析方法不仅仅是列出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就可以了,其关键在于将两者结合起来,在评价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判断其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做出决策。
三、企业资本结构战略设计与优化方案
1、企业资本结构应立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一般来说,资本有机构成低、经营风险大、产业集中度低的行业不可以过多举债。因为对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的企业而言,在确定资本结构尤其是债务结构时,必须考虑自身现金流的稳定性,否则为了采取进取性策略而盲目扩大债务,可能引发竞争对手为了挤垮对方而采取短期恶性竞争,这就可能导致该企业由于短期现金流不能满足清偿债务,继而引起无效的企业破产清算。
2、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应结合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要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获利能力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资产负债率的高低。
3、资本运作要注意企业风险的适应性。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盈利目标、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和组合,既要考虑增加企业的价值,又要考虑企业风险的适度性。通过不同的组合,使资本结构保持一定的弹性,从而以较低的风险获得较大的资本增值和盈利。
【关键词】完善 企业资本 运营 策略 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当前大众群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受到社会高度重视,企业改革步伐迅速加快过程中,资本市场得到日渐完善与整改,企业资本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其目的就是为了进行企业有利扩张,在此基础上凸显企业内部基本战略目的。应该了解到,当前我国部分企业资本运行流程中均会出现诸多弊端与不足,资本运行对企业而言较为新颖,应用误区和应用问题也会相继出现,所以需要进行资本运营完善以至有效提升企业价值。
一、当前企业资本运营现存问题要点分析
(一)资本运行孤立状况严重
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资本运营有时会形成孤立运行态势,部分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资本运行是独立于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下而存在的,其存在目的即为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和企业资本运营质量,以经济行为模式和经济活动模式产生,内部具备一定高智力性特点和非生产性特点以及高收益性特点等,生产经营模式落后与此种企业经营模式。此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实践阶段,资本运用极易出现操作偏差,由于资本运行是指企业并购产权资本运作和企业资产重组产权资本运作,除此之外,还相应的涵盖了生产经营基本内容,后者目的即为有力达成企业资本增值与企业股东价值提升。假设剔除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营要素,那么最终企业主业便会被抛之脑后,企业经营风险会随之产生,后果不堪设想。
(二)过度注重资产扩张
企业兼并重组环节中,资产规模扩张被视为重点,此项内容是达成企业经济规模效益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并不意味着与企业资产规模扩大和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等同。从实际角度而言,其并不是企业资本运行的过程,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相连概念中,不单单有了企业规模就会产生企业绩效。需知,企业运用兼并重组阶段,但企业资产总额增加不是主要目标,实际目的即为且整体战略形成,需要遵循保护企业核心竞争力原则,以此类要素作为企业资本运营前提,盲目投资模式并不可取。
(三)多元化经营弊病
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会由主企业风险合理分散,有力掌握盈利机会,以至有效提升企业资本具体运营效率。但是在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企业资金短缺状况时有发生,同时也会相继出现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现象和企业本体投资膨胀现象等,企业会将精力过多放在外行业发展之上,此时企业成本便会大幅度正价,企业内在主业竞争力度便会有所缺失。我国多数企业多元化经营能力均相对较低,多元化经营过程中,需要深度明确企业发展目标,随后在目标指引之下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综合保障,新型企业产品滋生,企业应学会利用,单纯技术开发难以达到预期企业发展标准要求。
二、企业资本运营完善策略要点分析
(一)企业资本运营理念创新
作为企业自身,应树立较为正规的资本运营理念,随后建立科学策略。企业资本运营过程中具备系统化特点和复杂化特点等,企业资本运行所涉范围较广,会波及企业管理不同环节,企业领导者与企业管理人员群体需完成系统规划工作,不能应付了事。企业本体财务资源配置优质策略就是要求企业能够观察市场形势,反其道而行势必会丧失有力投资时机,企业因此会造成倒闭。企业家应该正确认识公司战略要素与公司资本运营要素间的主要关系,将资源优化配置作为战略指导,企业资本运营操作策略执行应基于企业发发展战略,而后才能进行正规企业资本运营方案制定。
应按照企业外在环境中发展实情信息进行综合考虑与利弊权衡,企业发展阶段资产特性内容和企业融资项目资本结构内容以及企业融资项目资本成本内容等均是其中重点,需合理筛选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资本运营模式。通过正确资本运营理念创新来深刻认知资本运营本质,资本运营并非目的,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方式,企业资本运营是以培育和发展企业竞争能力为主要前提的,应与基本企业经营战略要素之间保持一致。
(二)企业资本运营机制创新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应进行优良企业资本运营机制高效创建,此时应合理规避各类企业金融风险,旨在有效提升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和企业资本运营质量。广义之上的资本运营机制主要分为四种,即为资本运营风险机制内容、资本运营效率机制内容和资本运营调节机制内容以及资本运营发展机制内容。企业资本运用过程控制与科学决策均依赖于上述要素,主要涵盖了前期风险评估内容和前期风险机制预测内容以及前期企业并购重组内容,可进行资本运营绩效分析评估结构体系构建与完善,对企业资本运营机制加以创新整改,以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经营目标。
企业管理中,人治化管理与法制化管理势在必行,通过科学管理制度建立与科学操作程序建立来实现企业管理决策优化,有效降低企业资本运营风险。再者则为人力资本运营模式创新,通过管理技能完善和管理方法完善以及管理手段完善来促进资本运营理念创新,关键点即为企业家队伍建设,需进行综合式企业人力资本运行模式执行,随之进行优质企业人才筛选制度建立和优质人才录用机制建立等,更好更优的丰富企业人才创新机制与管理机制,将人力资本开发战略付诸于实践。
三、结束语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当前资本市场不完善状况仍旧存在,加之部分企业无法正确理解企业资本运用含义,一味追去资产规模扩张。此种现象出现势必会带来严重操作后果,消极多元化经营和企业低成本扩张策略执行只会带来反面效应,所以只有适时进行企业资本运营策略完善才能达到预期资本运营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平安.资本运营十大观念[J]. 企业管理,2010,(04).
【关键词】企业财务投资战略 合理应用 措施
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济发展形式逐步实现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企业财务管理一方面将经济投资到企业生产中,保障企业主体经营;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实施科学的企业财务投资管理制度,合理应用企业财务资金,积极开发企业内部资源的应用,保障企业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
一、企业财务投资战略
企业财务投资战略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时期,企业应用内部资源进行金融投资,制定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保障企业资本输出与资本收益间的协调运转,企业财务投资战略是企业进行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在企业财务投资的整体中占有重要的管理地位。企业财务投资的主要特征有系统性、高风险性和复杂性。
二、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的特征
(一)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具有完整的系统结构
企业通过财务投资到不同子公司中,为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经济投资管理市场,保障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战略与外部财务管理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体系,企业财务投资也能够为企业的生产运行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例如:某企业合理进行财务投资管理,将企业投资银行基金赚取的利息作为企业生产成本投资,企业不仅将财务投资获得的资金综合应用,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金。此外,企业财务投资管理的前提是企业整体资金运行成本处于灵活状态中,企业才能够把多余的资金用于财务投资,企业实施财务资本分配时,管理者应当制定系统的管理财务分配依据,才能形成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措施。
(二)企业财务投资管理存在高风险
企业财务投资管理是企业实现经济管理多元化的重要体现。但企业的财务投资管理依旧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投资的种类主要表现为股票、债券、基金几种形式,这几种金融投资的资金流动性较低,风险性较大,但风险投资的经济收益也较高。企业为了进一步预防财务投资的稳健性,应当均衡分配投资比重。例如:某企业实施财务投资战略,为了降低企业财务投资对企业网财务收益造成的损失,企业分别对基金、股票、债券的投资比重划分为35%、35%、30%,均衡企业财务投资的风险,实现投资多角度,多重保障。
(三)企业财务投资管理结构复杂
最后,企业财务投资管理不是管理者一时冲动实施的经济管理措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资本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企业财务投资管理结构从资本投资管理的步骤分为资本融资、资本投资和企业利益分配三个主要环节。但每一个环节中都具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组织形式。最后有三部分组成企业财务投资管理战略的整体。例如:企业利益分配环节中需要依据企业管理者的股份比重进行管理者利益划分,企业员工依据不同部门实施利益比重规划。
三、我国企业财务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企业财务投资战略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合理安排财务资本的有效途径,如表1为2011年-2015年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分配调查表。结合表1的调查数据,从我国企业发展趋势来看,2011年-2015年以来,我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分配在从2011年的30%下降到2015年的22%,而企业中金融资本的投资比重从2011年22%上升为35%,由此可见,企业逐步将财务投资战略转到资金灵活的金融投资中,提高了企业财务投资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实施财务投资战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企业资本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一)投资管理的科学性较低
从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企业实施财务投资战略逐渐成为企业资本管理的重要形式,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企业资本财务投资管理带来一定阻碍。第一,企业内部实施财务投资管理的科学性较低,当前我国部分企业的财务投资战略的投资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造成部分企业的财务投资分配比重不合理,影响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行。例如:某企业为了扩大自身发展规模,适应社会企业资本管理新方向,实施企业财务投资战略,但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小,同时又缺少对金融投资市场的了解,造成财务投资比重不合理,影响了我企业生产中正常的资本运行。
(二)企业财务投资的资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二,现代企业扩张发展的速率加快,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新速率较慢,企业,导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实施中缺少完备的投资管理体系,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财务投资分配科学性不高,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水平较低;另一部分,企业制定财务投资战略缺少对社会金融资本的把握程度较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政策与财务投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异,是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实施的风险性提高。
四、企业实施财务投资战略的措施
(一)重视企业资本管理,降低企业财务投资风险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资本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企业资本收益,稳定我国国民经济收益。优化企业财务投资管理战略。第一,实施财务投资战略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增加企业财务资本的运行风险,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企业资本管理的合理分配比重,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投资分配计划,严格按照企业财务投资投资分配计划进行投资实施,降低企业财务投资风险。例如:某企业处于扩张期,为了增加企业扩张的经济成本,实现企业管理制度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企业管理者决定利用企业内部财务资本150万实施财务投资战略。该企业通过对金融投资市场的考察发现,当前银行基金投资和国债投资的安全性较高,股票和保险的投资安全性相对较低,因此,企业管理者决定对银行基金、国债分别投资50万,而保险投资和股票投资分别为18万和12万,实施财务投资科学分配,降低企业财务投资的风险性。
(二)形成完备的企业资金运营管理程序
第二,现代企业实施企业财务资金运营管理时应当明确财务运行的管理程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投资管理时,应当使企业财务投资的管理情况与企业发展的整体阶段相适应。一方面,为了适应企业财务资金投资战略逐步更新企业运行管理机制,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程度与财政投资程序吻合;另一方面,企业实施财务资金投资管理应当严格按照资本投资管理的程序开展,避免企业实施“跳跃式”的投资战略,造成企业财务投资的风险性提高,稳定性降低。例如:某企业为了保障企业资本管理整体水平达到新高度,积极在企业内部开展企业财务管理措施创新办法探讨,为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现状提供了新的管理措施。
(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第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逐步完善,为保障企业财务投资提供可靠的管理保障。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主要包括财务分配制度和财务投资管理制度。例如:某企业为了保障财务投资战略的合理运行,最小化财务投资风险,经常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抽查,并且结合当前企业财务投资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投资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完备的制度保障。
此外,提高企业人员在财务管理意识上的重视程度,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更新自身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依据我国企业财务运行管理相关法律发挥制定合理的企业财务投资管理战略,实现企业财务资本的综合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增长,也是优化我国现阶段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的重要途径。
结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本管理运行的发展水平逐步更新,企业资本运作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企业实施财务投资战略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内部资源的综合应用;另一方面,财务资金投资能够增强企业金融运行的稳定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经济资本。
参考文献:
[1]张知.企业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
[2]宗承刚.新要素资本、生产方式变革与财务关系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12.
[3]王仁荣.跨国公司跨境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
[4]郭宇红.公司创业、知识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王怀庭.技术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及其管理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关键词:输配分离 电网企业 资本运营模式
输配分离是指在电力市场深化改革的同时,实现了电网企业的发电、输电、配电的经营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引进了开放竞争的市场,让电网企业不再是电力产业链上的垄断者,让更多有条件的厂商能够进入电力市场,以保证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输配分离的提出和运行,对电网企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网企业生产经营的七个层面:一是在电网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输配分离的实行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电力输配价格的核算实现独立化,从长时间来看,会迫使电力企业更加注重企业的成本,从而最终形成输配价格合理化;二是在电网企业的结构组成层面,输配分离将实现电网企业的资产分开;三是在电力行业的商业模式上产生影响,输配分离有助于实现发电和售电的价格市场化;四是影响电力市场的价格,新的电网企业主体进入将促使新的电力价格格局形成;五是对整个电网行业投融资的影响,输配电价机制带动电网企业积极进行资本投资,但如果政府监管没有同时赶上,会让电网企业面临很大的投资风险;六是会直接影响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运行,输配分离的执行将形成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七是将影响员工的福利待遇,电网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将会加大,经营成本、收益将对员工的收益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
二、输配分离对电网企业资本运营模式影响的表现
资本运营能够帮助电网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本构成、发挥发展动力,输配分离实现后,会对电网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电网企业的资本运用模式上来看,主要将对电网企业的资本运营的战略和资本运营的效应产生影响。
(一)资本运营战略上的影响
输配分离实现后,电网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普通一员,面对竞争的市场环境,电网企业的资本运用战略是立足企业现状,定位企业长远发展的,常见的电网公司的资本运营战略集中在同行业收购、跨行业投资以及跨领域并购等方面。在同行业收购方面,电网公司收购行业的其他小公司,扩大了公司的资产、规模、效益,企业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跨行业投资时,电网企业以投资基站建设的企业为目标,向电力产业链两端延伸;跨领域并购是电网企业做大做强之后,选择非电力行业的其他高投资价值的行业进行投资,比如从水电行业向核电项目投资,能够多元化发展电网企业。
(二)资本运营效应上的影响
电网企业的资本运营效应在实施输配分离之后,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经营协同效应上,活跃的电网企业资本运营,通过并购、投资等活动,电网企业的经济规模扩大、产业链得到延伸,对市场的控制力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提高;二是在财务协同效应上,资本的有效运营,电网企业的营业收入会有所提高,生产经营的成本得到控制并逐步减少,企业利润得到扩大,财务管理、财务运作的能力提高,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也将提升;三是电网企业的扩张效应上,投资周期的缩短、经营风险的降低都是企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输电分离后,电网企业有能力实现资本运用的扩张。
三、电网企业资本运营模式适应输配分离的做法
输配分离提高了企业资本运营的效能,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是也要注意隐患,本文认为应该从3个方面进行措施应对。
(一)建设更完善的组织结构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切需要电网企业通过不断的改变来适应,所以为了保证更好的进行资本运营,需要电网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组织结构。首先,要形成面向市场的电力生产组织体系,要保证满足电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同步需求,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结构;其次,通过借鉴大型上市公司的经验,在电网企业的内部设置新的资本运营模式,配备完成电网企业管理决策层面和输电管理、市场销售管理的职能结构;最后必须保证设立资本运营的管理部门,以保证形成独立的电网企业资本运营模式,还需要配备好职能管理和服务中心。
(二)建立健全资本运营机制
电网企业需要进一步健全资本运营机制,改变运营模式,第一,确定形成资本导向型的模式,要认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后,积极利用资本运营功能,获得大的投资收益,运行机制以资本导向为主;第二,电网企业的资本运营机制需要实现开放式发展,在市场中形成把握主动,从外部市场中寻求资本运营的机会,以收购、兼并、投资等方式积极扩展企业版图;第三,电网企业需要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在改变企业的垄断格局之后,充分借力资本运营,就需要产权清晰为前提,从现代企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的资本归属问题明晰化,保证内部结构设置的科学合理。
(三)加强资本运营风险控制
新的输配分离形式,让电网企业的资本运营更加活跃,也将面临更大的资本运营风险,所以必须强化资本运营的风险控制能力。一是要弄清资本运营的目标,在长远目标和战略目标确定后,发现资本运营能够提供的保证,在提高资本运用效率的前提下,确定总体的风险控制方案;二是在电网企业的管理层,形成科学的决策系统,在系统内部进行风险权衡;三是要以电网企业财务的情况为基础,实施具体的资本运营方案;四是在电网企业建立起风险监控和搜集的体系,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识别和防范,发生之后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林其友.输配分离市场模式下供电公司电价模型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03)
[2]蒋文超.我国电力企业资本运营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7(06)
[3]唐煜.发电企业资本运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04)
关键词:煤炭行业;企业并购;资本运营
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前言
所谓的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是在企业资本经营当中的一种新颖的活动,是实现企业经营有效发展目标而采用的一种策略,是实现企业不断增长与扩张的一种形式[1]。它积极优化着生产要素及企业所有的资本,良好的进行调整产业的结构等,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的最佳组合,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量,进而获得并购企业的控制权,进一步增大企业的资本值。
二、煤炭行业的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分析
1.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质量分析
由于我国的并购活动处于初期阶段,所获得的基础数据还不完整,因此不能单凭着当年的股价涨跌、业绩变化等情况进行判断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的质量[2]。这是因为其质量需要一定的释放时间。同时,并购之后当年的股价和利润等多数是由题材、价格联手操纵、舆论等而得的结果。所以,在进行判断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的相关质量时,需要进行确定几项条件:首先必须在并购一定年限之后,才能实行相关的质量评价;其次是具有充足的并购数据,并充分掌握股价与利润的影响因素;最后是了解行为主体的不同,动机的不同以及企业类型的不同,其并购质量也有所不同。
2.煤炭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战略分析
(1)企业并购战略。在企业并购战略中,主要以横向并购战略作为基础。所谓的横向并购,就是在相同的产品或行业,或者产业于相同一个市场的企业之间出现的并购行为。针对煤炭企业来说,企业并购就是多个煤炭之间的并购。该并购战略可以有效增强煤炭行业市场的集中度,进而将生产成本进行减少,生产规模进行扩大,同时把市场占有率进行进一步提高。比如在《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关于快速发展与培育多个企业集团与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的策略,正是企业并购战略的具体表现。煤炭资源的禀赋决定着煤炭企业产品出现的差异性,企业在生产中,很难将产品打造为具有品牌特色及内在特征的特点。所以,对于煤炭行业具有的竞争程度,其市场集中度可以进行有效显示。
此外,除了采取横向并购战略外,还有纵向并购战略。该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煤炭行业一体化效应,这是由于其并购的对象处在本身的下游或上游阶段,它可以通过纵向并购战略进行提高生产流程的速度,节省仓储及运输产生的费用。例如:某地区的煤田预测显示,该地区的煤炭资源只有365.56亿吨,其中已经有49.9%被建矿井与生产矿井所占有。在还没有运用的资源储量当中,仅有19.81亿吨的建井设计需求[3]。由此可知,该地区的煤炭资源储备出现严重不足。如何提高其煤炭资料的储备量,就是需要采用纵向并购战略,有助于提高其生产流程。但是,在纵向并购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相关的企业规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从而组织内部的经济活动产生的费用也越来越多,在交易费用中的边际降低额相等于组织费用的边际增加额的时候,纵向并购的规模将会出现不经济的现象。
(2)资本运营战略。针对企业处于“优而无势”的运营战略,因为这一类型的企业还不符合优势企业的要求,而且这类的企业存在债务多、规模小、资本缺、负担重等的弱势现象,但是它们的产品的销售策略和技术设备相对比较好,像这类企业就比较适用参股联合的经营模式。并且还要遵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想把企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还必须要学会应用二级市场产权转让、无形资产资本化外资嫁接改造等策略来不断的厚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像那些严重亏损和严重的资不抵债企业的企业经营策略,应该要采取折价变现、转让、融资性租赁等方式来降低企业的亏损。关于企业资金亏损严重,不能抵债企业,就可以根据《破产法》按照有关规定来进行破产处理。
关于处于劣势的企业资本运营战略。所谓劣势企业,就是指该企业的资产出现不良的情况,生产运营呈现一种“不死不活”的状态,也可以称为休眠期[4]。但是,这一类型的企业可以和优势企业一样,能够利用资本运营将产品经营中出现没有办法消除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找出适合企业的最优质经营模式。例如:焦煤集团,在某年时间里,具有4.8万的在岗职工,3.2万的退休职工,总有701万吨的年产量。该集团进行开采煤矿多年,对于资源的枯竭,仅有1~2千人面对着一个小矿厂,想尽所有办法,在废弃巷道的工作面间的煤柱、不导水的断层煤柱、边角残煤等进行寻找资源,但是在一年里,也只能产出10万吨的煤。该集团这种行为属于“老虎口里拔牙”、“骨头缝里剔肉”,是不能较好的将企业的劣势扭转为正常状态。所以只有通过采取企业的资本运营方式,选择最佳的经营模式,才能有效发展煤矿企业。如果将劣势企业相关的资本运营,只简单概括为“人员失业”、“逃债”、“破产”等,认为劣势企业只可以作为资本运营的陪衬等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在资本运营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劣势企业作为主体,并且在劣势企业里,可以实行资本运营特定的措施与策略,进行快速摆脱困境,比如:它们可以选择房地产置换、投靠联合、租赁、托管、转让闲置厂房和设备、债务重组等等方式进行转制搞活。
三、总结
总而言之,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成功的开展,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它让企业较好的整合资源,加大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规模,优化企业财务的结构,降低了资金产生的成本,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发展战略[5]。然而在进行具体的企业并购与资本运营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以实际为出发点,积极创新管理体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玉雪.煤炭企业资本运营现状与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04):67-70.
[2]李莉.煤炭企业并购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防范[J].消费导刊,2009,7(09):90-98.
[3]马志贤.以管控体系建设为核心完善国有煤炭企业资本运营[J].煤炭经济研究,2010,2(02):45-50.
作为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手段,资本运营曾被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企业家成功地应用,并创造了企业超常发展的经营业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史蒂格尔普分析说,全球排名前500家的超级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资产运营手段发展起来的。如果一个企业只靠自己缓慢的资本积累,做大的可能微乎其微,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外部成长的主要路径。
资本运营也称为资本经营,它是以企业为载体,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进行的。资本运营中的“资本”不是通常说的“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而是资产负债表右边所列示的债权人的债权和投资人的股权。资本运营是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即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本,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流动、收购、兼并、重组、参股、转让、租赁等各种途径优化配置和有效营运,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的经营活动。其实质是指企业通过具体的产业将自身的各类资本,不断地与其它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资源重新配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长期以来,我国企业资本运营不规范,相应的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企业注重盲目兼并收购,注重外部扩张,忽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企业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利于企业的资本运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成长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提高资本运营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通过运用资本运营杠杆,在最短的时间, 以最小的成本, 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和跨区域经营。
一、健全企业资本运营的法律法规
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了操作平台,《公司法》与《证券法》的修改、《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了法律依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了方向与动力,国内乃至全球的并购浪潮及其案例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企业要积极大胆地开展资本运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优化资产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二、明确资本运营目标
一般来说,企业所有资本的运营目标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所有者获得增值的收益。资本运营的基础是生产经营,企业应在长期发展的战略指导下,确定资本运营的目标,提高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提高科技开发能力,通过资本运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趋势、市场变动格局、行业发展前景、产品市场占有率、投入产出效果、自身的生产经营素质条件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制定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运营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有的放矢地确定资本运营的手段方式,使股份化改造、兼并收购、合资嫁接、联合协作等资本经营方式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标进行。
三、制定资本运营战略
企业资本运营是绝对离不开战略的,资本运营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的部分。应当根据企业总体发展和目标要求,确定资本运营战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产增值;要做强做大企业,必须选择股票上市、控股扩张、收购兼并、跨国投资经营,用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进行资本扩张或资产重组等方式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保持品牌优势,产品适销对路,实现多元化经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强企业实力;采用参股联合、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二级市场产权转让、无形资产资本化等方式,把企业规模盘大,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同时,资本运营必须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具体承受能力,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进行,必须扭转那种认为上市、兼并其它企业是很有面子的事情,退市、分拆就意味着自己的企业不行的错误观点。
四、优化资本运营结构
资金、技术、经营经验、商誉以及高素质的人才、丰富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深入人心的品德、企业形象等都是企业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企业资本快速增值、扩张的力量源泉。必须充分利用经营资源优势,实现以少控多,以小控大的目的。以资本价值最大化和最佳经济效益为目标,资本运营需要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合理组合,对资本运营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具体包括企业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经营结构、投资结构、来源结构等,企业需要在总资产与净资产、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等构成要素中进行目标结构的选择与合理比例的确定。加强对公司资产、负债及权益的组成、结构分析、资金使平衡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获利能力分析等方面的财务分析和资金使用计划,处理好资本的投入产出关系及相对应的资本运营考核指标体系,优化资本结构。
五、实现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
实现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有机结合资本运营对于生产性企业而言,并非一种更高级的经营形式,它不过是服务于其生产经营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在企业内部形成的以资本效率和效益为核心的新机制条件下,实现其资本有效增值的一种经营方式。尽管资本运营可以相对于生产经营而存在,并且可以与生产经营分层运作,资本运营最终必须以生产经营为基础,服从或服务于生产经营,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和效益提高两项指标的同步运行。
六、实现资本运营和商品经营相互统一
关键词:资本运作;产融结合;结构;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企业资本运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发展迅速。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经过经济发展的积累,我国企业发展阶段已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企业转型,已从单一的产品经营、品牌经营向产融结合的方向转型。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竞争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企业治理水平、风险管控、对资本市场运用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时间尚较短、企业发展不均衡,因此我国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开展资本运营的目的不清晰或过于注重短期利益,与公司发展战略不匹配。
我国企业开展资本运作的出发点存在几个方面的局限:首先,
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制订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没有制订与该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相匹配的资本运营战略,不少企业在某时点是为了资本运营而资本运营,或者就是企业的老总一时热血豪情就要融资、就要上市等;其次,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资本运营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少企业是被动地开展资本运营工作,或者是由于企业内外经营困境、资本结构不合理,被倒逼着去开展资本运营工作,资本运作成为企业摆脱经营困境的一个工具;再者,目前企业对资本运营过于急功近利,源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驱动力,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言,每年都需要面对各种的绩效考核指标,且一纸文件就可以调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位,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很少去考虑更长远的规划,对于民营企业家而言,更在乎短期的利益,更希望将手中资源变成真金白银。
(二)我国企业对企业资本运营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对资本市场的规则理解不到位。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短时间,资金运作风险评价功能和资金风险定价功能不够完善,这两项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表现在资本市场存在较大的问题,有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正确的反应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其次,在企业上市上有一定的误区,借由企业上市来筹措资金,甚至进行“圈钱”交易,同时由于企业缺乏诚信或自身利益的驱使,甚至有企业为了维持高股价不惜作假,欺骗广大投资者;再者,资本融资功能发挥“过度”,一些企业认为资本市场是融资的重要渠道,甚至是零成本的融资通道,借着上市借机圈钱,有些上市企业却通过企业合并,收购等手段制造舆论话题,从而抬高股票价格。
(三)我国企业对资本运作的功能认识尚存在偏差
资本运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对融入资金发展产业化项目,对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有着重大的长远影响;其次是为投资人带来流动性,一旦股票上市,投资者为未来的退出通道提供了安排,正时由于有退出通道的存在,企业在融资、增发股票等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再者,资本运作为企业提供了市场价值判断的标准,企业的内在价值从长期来看反映在股票价格方面。我国企业的资本运作,着眼点更集中于融到资金发展产业化项目方面,对退出通道和市值管理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四)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企业资本运作的手段主要是来源于融资运营。在资本市场中,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和间接融资两种。二者各有利弊,企业从目标利润最大化出发,要选择合适比例融资方式才有利于融资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应该选择的是企业内部直接融资,而后才是银行借贷,外部股权融资。而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采取的是银行贷款这种间接方式,企业自行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应用的很少,使得银行业承担的风险和压力较大,与此同时银行借贷成本较高也使得企业背上了日趋严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结构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
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与建议
资本运作作为企业经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方式,作为企业迅速实现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实施行之有效的资本运作可以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同时又能改变企业的内部资本结构,完善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因此针对企业资本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企业应该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订资本运营战略。
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内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应先制订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根据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系统地整体地谋划企业的资本运营战略,明确资本运营战略是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要素,是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资金支撑,并吸引外部投资者更好地发现企业的内在价值。
(二)注重盈利能力管理,回报投资者
资本运营存在杠杆功能,对企业而言是双刃剑。在企业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即便在扣除融资成本之外还能带来额外的盈利空间时,资本运营的杠杆功能能为企业和企业股东带来丰厚的收益;但企业的盈利水平较弱时,企业的盈利水平尚不足以支付融资成本和资本运营成本时,此时开展资本运营工作将对企业和投资者带来负的收益,此时的资本运作放大了企业的亏损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时,除了考虑现金流因素外,更要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盈利能力,更在加大基础管理和经营管理,千方百计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进行资本运作工作的基本前提。
(三)我国企业应根据需要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非常高的成本和不够健全的资本结构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完善资本结构,控制企业资本运作成本,才有可能实现企业资本的保值和增值,从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润,保证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企业要完善自身的资本结构就离不开资本市场本身的发展变化,应当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企业的融资比例,利用经济杠杆指标来控制和调整企业的各项资金成本。当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部分偏低,从长远出发应调整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例,由于债券融资成本低于银行借贷成本,因此增加债券融资比例,在使得企业获得大量资金的同时能够减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压力。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企业驾驭资本的能力
“人”作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要素,而目前,上市公司企业中大量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导致企业资本运作过程中的资料提供与整理不及时,影响资金运作的速度和效率。资本运作作为一种高专业的综合性管理手段,它要去从业者不但要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以及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能力,还要求从业者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不断的加强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整个企业对资本运作的驾驭能力。
关键字:中小企业;资本运营;资本市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032.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自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中小经济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小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数量巨多,其发展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在许多行业都鼓励中小企业的进入,但是能够真正能发展壮大并走得长远的中小企业却并不多。其关键原因就在于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不完善,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有足够的资金,但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却让中小企在资本运营方面处处受阻:
一、中小企业资本运营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管理者的素质不高
资本运营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关业务技能及从业水平的专业人才负责。负责资本运营的企业员工同时应该熟练使用各类金融工具与管理方法,还要兼具管理者的市场分析力、谈判能力以及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资本运营者的整体素质并不高,这也是中小企业资本运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管理模式比较粗放、财务管理观念相对落后、现代资本运营管理理念相对片面、缺乏应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激励机制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融资能力,更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加强,不仅增加了企业资本运营的风险,更是很难改变中小企业资本运营处于初级阶段的现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2.中小企业对资本运营的认识不足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部分中小企业将资本运营认为就是股票投资或金融商品的买卖,通过资本运营,把融资筹集来的资金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些公司的管理者只强调对企业产权资本进行有效地运营,忽视产业资本运营,在业内进行盲目扩张,导致主业被忽视,这样不仅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给企业的收益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闲置资金进行这些内容的投资来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值,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实属正常经营活动,若企业放弃主营业务于不顾,将投资转化为投机,试图通过这种行为弥补主营业务的不足。那么,该行为不仅违背了资本运营的初衷和本质,而且还有可能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
3.资本运营的内在动力不足切发展缓慢
技术创新是资本运营的动力,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手段,技术创新是企业不断增值的直接推动力,是资本扩张的催化剂。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还存在着技术创新主体错位、研发资金来源单一、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影响了企业提高技术含量的步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真的提高,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资本运营因缺乏动力而难以进行。
4.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但实际上银行贷款这条融资渠道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并不通畅,一方面银行贷款目前普遍是要求不动产抵押或担保,另一方面过高的融资成本也让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这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银行方面的原因以及金融政策方面的影响。因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受诸多条件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像国有企业和上市企业那样轻松募集资金,也就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各项资本活动的运营,并逐渐成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5.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不够
当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还尚未明确,资本市场法规建设也不够完善,使得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加之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在现实中依旧面临很多的不平等待遇。主要表现在部门、行业垄断及政策的歧视性方面。虽然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经济作用,尤其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制仍然偏多,比如限制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土地使用、融通资金等重要问题方面。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实施。
二、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对策及建议
1.合理选择资本运营模式
综合运用兼并、收购与重组,促进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企业在创业之初,通常利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随着企业的扩展,资金的需求量增大,筹资必然走向社会化。实行兼并和收购,促使中小企业资本的扩张兼并、收购往往是企业获得资本扩张的最有效途径。而通过重组又能使并入的资源与内部资源形成互补与协应。
2.正确选择筹资决策,强化投资约束机制
要进行从间接融资到直接融资的转变。为了启动资本在高起点上顺利运行,中小企业应开拓多渠道筹资渠道,搞好筹资决策。既要满足生产经营的资金决策,又要降低筹资成本,避免和降低财务风险。单一渠道筹集资金的局面必须改善,不能只依靠间接融资,还必须发展直接融资。中小企业吸纳资金,直接融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如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吸引外资、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都可以使企业获得资金。强化投资的约束机制,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提高投资效果难点不在于技术问题,而在于体制和机制问题。从微观来讲,强化约束机制是确保投资效果的前提条件。通过企业机制的约束,使企业适度投资,着眼于实际能力,保证投资效果。从宏观来讲,要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必须把握住投资这一关,形成一批技术工艺装备先进、产品质量高、品种全、消耗低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和骨干企业。是使中小企业成为受益主体。
3.加强资本运营的财务管理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资本运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财务工作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是规划和控制资本财务的活动,包括筹集资本管理、资本投入管理、营运资本管理、利润和分配的管理等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本身就比较薄弱,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能够保障资本运营科学合理的运营,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加大资本运营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阻碍企业资本运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包括人才的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在原始积累阶段,中小企业主要重视物质资本(包括资金、技术)的积累,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效益,而对于人力资源这一软资本却投入很少。人力资本经营是一项效益可观的战略性投资,其收益大、风险相对也比较大。人是企业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控制人力投资风险成为人力资本经营的一个难点,资本市场的竞争历来被看成是资本实力加上人才实力的竞争,特别是资本运营人员的业务素质更是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应加大资本运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人力资本的经营,通过人才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个企业的专业素质,以便在资本运营实践中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三、结论
通过本文对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状况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资本运营不是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应当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基础,引进先进的资本运营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本运营模式,加大资本运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学习成功企业的资本运营理念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资本运营方法,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摆脱发展束缚,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应当不断完善金融机制,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步伐,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中小企业改善其信用担保体系,摆脱融资难融资渠道狭窄的局面。总而言之,中小企业的资本运营需要企业自身与政府努力相结合,通过资本最高效率的运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健,中小企业资本运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财经界-2012年第2期
[2]姚江红,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类型及其模式选择浅析[J] 价值工程-2011年31期
[3]徐秀莉,试论中小企业财务治理现状与对策 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6)
[4]刘平安,资本运营十大观念[J].ENTERPRISEMANAGE-MENT,2010(4)
[5]刘富全,我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外资 2011年04月下 总第239期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财务杠杆 企业价值
一、资本结构概述
资本结构,亦称筹资结构、筹资组合或财务结构,其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主要包括由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构成的资本属性结构,由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构成的资本期限结构,以及按不同价值基础分类的资本账面价值结构、市场价值结构和目标价值结构等。在企业筹资管理中通常研究的资本结构是指狭义的资本结构,即长期的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在狭义的资本结构下,短期债权资本作为营运资本来管理。
所谓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企业价值最大时的资本结构。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寻求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资本结构决策的过程,主要是最佳负债点的确定问题,因为对外负债是企业普遍采用的主要筹资方式,从资本成本及筹资风险的分析可以看出,债权资本具有节税、降低资金成本、使股权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的杠杆作用,但随着负债筹资比例的不断扩大,债权资本利率上升、破产风险加大、破产成本也趋于提高。为此,企业在确定最佳负债点时其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三是资产保持适宜的流动,并使资本结构具有弹性。
二、资本结构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企业财务目标的影响分析
企业的任何经济决策都应围绕财务目标进行,资本结构决策也不例外。当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时,多采用资本成本比较法进行资本结构决策;而以股票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则需要运用每股利润分析法来寻求最佳资本结构,以达到通过增加利润使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的目的;上市公司多以公司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利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其资本结构决策方式也不同于前两种目标下的资本结构决策方式,为公司价值比较法。
2.投资者动机的影响分析
由于企业债权投资者和股权投资者投资动机的差异,债权投资者想要按期收回本金和获取利息,而股权投资者是谋求在保证资本金的基础上获得股利收益和投资价值的升值,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3.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分析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越差,则可能越多地通过留存收益来补充资本;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能力越强,资本结构中外部融资的比重可能越大一些。
4.企业经营风险程度的影响分析
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股权资本比重大较有利,因为不用定期支付利息和按时偿还本金,以便用较为稳固的财务基础来抵消部分经营风险。因此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不宜安排过多的债权资本。
三、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
根据资本结构决策原理,确定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成本比较法
资本成本比较法是指在适度财务风险的条件下,测算各种不同的资本结构或筹资组合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以此为标准相互比较,侧重于从投入角度寻找使总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该方法可用于企业初始筹资和追加筹资两种情况,其决策目标实质上是利润最大化,但未考虑财务风险因素,一般适用于资本规模小、资本结构简单的非股份公司。但对于现代中小企业而言,筹资综合资本成本低并不应是其资本结构决策的惟一标准,还应注意以资金用途决定资本结构和对企业控股权的保持。
2.每股收益分析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来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方法。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相等时的息税前利润点,亦称息税前利润平衡点。运用该方法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可以分析判断追加债权筹资的比例。当追加筹资后预计实现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使用长期债务筹资,如果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则选择增发普通股。一般而言,该方法适用于资本规模不大、资本结构不太复杂的股份公司,因为他们多以股票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每股收益分析法正是侧重从产出角度,寻求使股东权益最大的资本结构,以达到通过增加利润使股票的市场价格上升的目的,其缺点也是未具体测算财务风险因素。
3.公司价值比较法
公司价值比较法是在充分反映财务风险的前提下,以公司价值的大小为标准,寻求使公司总价值最大、综合资本成本最小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其中公司总价值一般用其长期债务和股票的折现价值之和表示,充分体现了资产未来价值企业现在价值之间的关系和企业未来净收益和股东权益之间的关系,是较合理、全面、客观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尤其在企业调整不合理资本结构时,该方法优越性较强。资本规模较大、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上市公司以公司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公司价值比较法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有利于其综合考虑利益和风险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而做出最优方案选择。
四、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的资本结构决策
对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而言,资本结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成本收益,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最重要方面。衡量一个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是其负债与股东权益的适宜比例,当企业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就最大。要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最优化,就要从战略管理上,树立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的战略管理观念,进行资本结构的科学规划,不断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避免结构失衡。具体而言,就是企业管理者要在税收政策的约束下,在经营方针不变的情况下,对可行的筹资政策进行专业性选择和设计,找到最合理的方案。比如说,当企业内部资金来源不能满足公司发展计划对资金的需要时,就需要从外部吸引大量的金融资本。同时,要对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进行比较,确定优劣,以定取舍。而且,企业资本结构的规划要从属于企业的战略决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不能只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而应根据企业现状及未来可能遇到的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制定一个长远的企业战略决策,以支持公司的健康发展。
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决策是一项非常严谨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顾及资本成本和财务杠杆利益,反映财务风险,正确体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企业要力争创造优良业绩,营造融洽的投资氛围,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处理好资本增量与存量的关系,降低资本成本。企业管理者还应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经常性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资本结构,建立起一个有弹性的融资体系,以确保企业财务状况的安全性。
现代社会经济形态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引起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资本结构方面也应有所创新。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产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加速应用,已逐渐取代传统金融资本成为知识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本,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应用软件、人才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它们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日益突出,从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对象。这就在无形之中对企业推进筹资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把筹资重点由金融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但现今财务管理理论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筹资及资本结构决策的需要。资本结构本身即是不同资本形式、不同资本主体、不同时间长度和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成份构成的动态组合,知识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上升,使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优化资本结构:一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的比例关系;二是确立传统金融资本内部的比例关系、形式、层次;三是确立知识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期限结构,非证券化知识资产的权益形式和债务形式,以及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的产权形式等。优化创新资本结构的原则是通过筹资和投资管理,使企业各类资本形式动态组合达到收益、风险的相互配比,实现企业知识占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目前,西方股份选择权制度的出现使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资本量化为企业产权已成为现实;金融信息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运用,加快了知识资产证券化的步伐,为企业融通知识资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工具;企业边界的扩大,拓宽了融通知识资本的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 资本结构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66-02
一、资本结构的定义
1.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这决定着国有企业的前途,连接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在理论上讲,资本结构有广义资本结构和狭义资本结构两种:广义资本结构指企业全部资本的各种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自有资本与负债资本的对比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指长期债务资本与长期股权资本之间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2.资本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适当调整,使其资本结构趋于合理化,达到最优资本结构的决策过程。是使企业能够在资本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建立产权既清晰、权责又分明、管理更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企业在产权清晰基础上形成的治理结构,对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是衡量企业资本结构优良程度的准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财富,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提高资本收益率。最优资本结构就是使企业资本收益率最大时的资本与负债结构。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是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投资者投资,希望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能从企业获得最高的投资利润,这就要求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投资成本,使企业的净资产达到最大。
2.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能使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最优资本结构就是使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时的负债与资本结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终表现在企业资产的增值,利润的增加。
3.企业的资产保持适当的流动性,并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富有较强的弹性。其中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是其最主要标准。能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有可能按企业目标资本结构对现有资本结构进行适当调整:(1)现有的资本结构弹性比较好时;(2)有增加投资额或减少投资额时;(3)企业盈得利润较多时。
三、企业的资本结构现状
1.负债相关结构复杂。我国企业的负债结构较复杂。传统意义上的负债结构大多数是指负债的期限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因此,负债结构问题,实际上是短期负债在全部负债中所占的比例关系问题。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债务资本的组成方面。另外,三角债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2.企业债务资本过高。当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的状况主要是企业的债务资本过于高。企业经营的业绩越差,负债比率就越高,很多企业筹集资金资时完全不顾企业负债资金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们还没有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的理财意识。其次,流动负债比重较大,负债筹资结构不合理。有的完全依靠贷款,形成高负债经营。此外,企业互相拖欠是近几年困扰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加之银行贷款比例高,我国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银行贷款,开始各银行对国有大型企业的贷款政策放宽,后来加强了对企业贷款抵押的要求,但对没有办法归还贷款的国有大型企业,很少实施企业破产程序,银行对已经贷款的国有企业的软约束造成了企业的高资产负债率。
3.股权结构不合理。在我国股权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国家股和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社会公众股占比偏小,而且大部分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够上市流通。随着上市公司破产制度的实行,股权等结构将会逐渐走向合理。
4.内部留存收益的比例较小。对于内部留存收益,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内部留存收益小,内部融资比例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较高。
四、优化和调整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解决好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将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1.承担社会责任。
2.资产负债率与资本利润率在企业的资本结构中保持一定比例。
3.加强自身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要想健康成长,要想有大量的资金,要想扩大自己经营规模,就一定要从严格治理公司内部开始,因此优化企业资本首先要树立战略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因为他们对负债和权益筹资的态度决定了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
4.合理优化股权筹资的结构,不断强化监管的力度。首先,通过合理优化股权筹资的结构,使股权筹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公司的融资行为才会更加合理。其次,还要加强各种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强化各种监管的力度。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加大监管及打击力度,规范公司经营行为。
5.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
6.加强资本运营。当前,在我国企业体制转换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经营非常重要,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经历了质的变化,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只有客观地面对市场,从自身出发,辅以成熟的资本结构理论指引,企业才能找到财务杠杆的“支点”。根据我国国情,解决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失衡应从六个方面着手,即承担社会责任、在资本结构中负债率与资本利润率保持一定比例、加强自身管理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股权筹资结构、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并强化监管力度和加强资本运营。
参考文献:
[1] 李兰敏.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优化对策分析.集团经济研究,2007(26)
[2] 盛连东.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模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1-23
[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研究.中国论文门户网
[4] 曲红,刘胜军.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5] 张国忱,王为.浅谈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J].商场现代化,2011(1)
[6] 肖超盛.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方法及其评价[J].运营指南,2011(5)
【关键词】煤炭企业;资本市场;转型发展
一、煤炭企业资本运营现状
(1)是进入资本市场起步较晚,证券市场发展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但直到1997年郑州煤电股份才成为我国第一家改制上市的煤炭企业,募集资金总额仅4.4亿元。(2)是煤炭行业上市类公司较少,两市煤炭板块仅35家,仅从数量上来说远远低于房地产、化工行业和生物制药等板块。(3)是煤炭类上市公司实际流通股比例较低,尤其是大型煤炭类企业更为明显。因此,整体煤炭行业资本化程度较低,远远无法和我国煤炭行业的能源地位和优秀业绩相匹配。
二、煤炭企业与资本市场契合的必要性
(1)煤炭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为指导和规范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陆续了相关煤炭产业政策,明确提出“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多元化转型跨越发展”的导向性意见,将煤炭企业进一步推向了市场化,使煤炭行业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越来越大,对资本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影响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资金需求,直接影响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2)煤炭企业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煤炭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先后实施了公司化改制、银行债转股、股权多元化等改革,组建了煤炭企业集团,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体制、经营机制和管理流程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和行政指挥的各种弊端。煤炭企业要健康稳步长足发展,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必须通过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制度创新。(3)煤炭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我国煤炭企业大多是国有性质,由于“企业办社会”、解决当地就业等历史原因,除煤炭类核心资产外,在企业内部还存在有大量辅业资产。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实施破产重组、改制、多元化联合等资本运作,实现主辅分离,能有效的提高煤炭企业资产运作效率,使企业人才、管理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效用,企业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4)是煤炭企业调整资产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整体盈利性的显著特性,债权性融资渠道较为畅通便捷,企业纷纷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融取资金,资产负债率普遍提高。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债权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交替实施,可有效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水平,使公司财务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化管理的建议
(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探索集团化运作新模式。目前,大多煤炭企业已不再是单一的煤炭生产企业,通过煤炭产业延伸实施产业多元化和股权多元化,形成了庞大的母子公司体系,组建了煤炭企业集团。(2)提高实业经营绩效,加强资本与产业互动。煤炭企业要提高实业经营绩效,一是要煤炭主业集约高效;二是多元化产业快速投产提效。只有煤炭主业的集约高效发展,才能为煤炭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现金流支持和内源性融资,使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取信用和收益资本化,实现资本运营聚集资金。(3)加快整体上市进程,推动资产资本化。通过资本市场重组、并购、融资等功能加快煤炭类资产整体上市步伐,能充分发挥煤炭资产优势和特色,强力推动煤炭类资产资本化进程,扩大煤炭企业资本市场基础。(4)引进战略投资人,推动股权多元化。积极探索股权多元化,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在优势煤炭资产和多元化项目基础上引进战略投资人,充分发挥资本、技术、管理优势,促进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5)加强市值管理,进一步增强股权投资收益。大型煤炭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除部分私企外,多数国有煤炭企业控股比例在50%以上,通过减持增持、股票回购以及即将推出的“转融通”业务,加强市值管理,既能稳定公司市值,同时还能盘活上市公司股权,增强股权收益。(6)突出财务公司优势,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约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资金平台作用和结算中心功能,有利于盘活企业内部资金,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集团融资能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煤炭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7)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推动资产战略重组。煤炭企业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一方面可以深化企业改革实施战略退出;另一方面可以为新兴产业和子公司引进投资人,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优化资产结构、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增强煤炭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高崇.浅谈大型煤炭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5)
[2]许文巍.对煤炭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7)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本运营;地位;问题;策略
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中小企业若既不能有效运用生产经营,又不能主动利用资本运营,企业就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更不能培育其拥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随着竞争的激烈,中小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壮大,资本运营是必然选择。在依赖原始的资本积累的基础上,从资本运营等方面人手,逐步实现规模效益,才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资本运营的地位
资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以价值管理为特征,将本企业的各类资本,不断地与其他企业、部门的资本进行流动与重组,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动态重组,从而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以达到本企业自有资本不断增加这一最终目的的运作行为。
资本运营的目的是按利润最大化原则,使资本在再生产过程中实现保值和增值,使之更有效率,不断实现扩张。资本运营的形式,采取收购或兼并其他企业的办法,也可以通过收购部分产权、控股或参股等形式进入某一企业,还可以通过出售部分产权来盘活存量资产,调整资本结构。所有这些较之单靠自己的力量或直接投资更能够缩短投资周期,分散投资风险。
1 资本运营属于企业战略管理范畴
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必然现象。资本运营既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面临挑战的需要,也是传统经营模式发展的突破,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经营。
资本运营是相对于生产经营的概念,如果说生产经营是内部经营战略的话,那么,资本运营就是外部经营战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根本性变革,通过资本运营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资本运营的目的是挖掘企业潜力,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资本运营放到战略的高度,而且必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资本运营策略。资本运营是企业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实现最优的战略性飞跃。
2 资本运营是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企业运作机制
要求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始终以资本保增值为核心,注意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保证资本形态变幻的连续性和继起性。资本经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它是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要求将所有可以利用及支配的资源、生产要素都看作是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用最少的资源、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它要求最大限度地支配和使用资本,以较少的资本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本。它注重资本的流动性,资本运营理念认为,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本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
3 资本运营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企业通过资本运营,既降低交易费用,又利用自己形成的各种优势,在更大的范围内支配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使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高效,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中小企业资本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资本运营认识的局限
许多中小企业由于意识问题或战略视野的局限,没有认识到资本运营的重要性,以为只有大企业、大集团才可以搞资本运营,使企业错失了很多壮大自身的良机,致使企业难以继续发展甚至停滞。
2 片面追求规模和多元化经营
许多中小企业忽视资本效益原则,片面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大,不注重企业内部的产业关联,盲目并购其他企业,热衷于建立巨型企业,而对整合中小企业,组成企业团队缺乏兴趣。很多企业并购以后。盲目进行经营领域的扩张,甚至进入一些完全陌生的新领域,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因此而导致了企业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多,管理链条加长,管理质量下降,企业的资本运营不但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相反却使企业步入困境。
3 企业产权结构模式的缺陷
中小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产权结构主体单一,企业产权多为业主或家族所拥有,这种结构导致其缺乏社会化监督机制,从而制约了其参与资本运营,促进企业的再发展。这种模式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样的治理结构模式就显现出明显的缺陷,开始阻碍企业发展。
三、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核心应对策略
1 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中小企业中的作用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都是从生产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生产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
2 实施有效的资本运营管理
中小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管理,应处理好三个方面的管理关系:一是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的关系。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任何一个企业,当生产经营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生产经营收益不好的时候,要想进行资本经营,那必然是很难的。资本经营是服从和服务于生产经营的企业行为,生产经营是资本经营的前提和基础,脱离了生产经营主题,资本经营就失去了根本,中小企业在加强资本运营管理时,应更加注重生产经营管理,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主体,积极探索资本运营的途径和方法。二是主营业务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关系。企业并购并不是简单的1+1的组合,不是生产要素的随机与简单叠加,而必须实现企业内部的优势互补,形成企业内的专业分工。生产经营多元化的目标是效率和效益,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首先突出主业,在专业化上领先竞争对手,再适当扩大经营范围,多元经营。三是规模扩张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资本运营主张资本规模扩张,但又强调规模适度,保持经济规模。一个企业在资本运营中,只有在不断扩大自身的资本积累,在考虑自己偿债能力和资本效益前提下,方能通过企业并购,借助他人的资本来提高经营能力。中小企业应遵循价值增值最大化原则,根据自身的经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确定资本扩张的经济规模。
3 积极探索优化资本结构的有效途径
公司制组织形式是一种比较适合资本运营的企业组织形式。应抓好以股份制促进资本多元化结构的发展,使优化资本结构与企业制度创新相结合,既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目的,又达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把优化资本结构与相关配套改革相结合,使优化资本结构能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中小企业的资产重组必须通过改革所有制体系、改善所有制结构、建立起资本运营者的监督机制,来提高资本运营的质量。
4 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
资本运营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作要求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与之配套。财政部门要抓紧制定有关的财税政策,为资本运营创造优惠的条件;工商管理部门及有关中介机构,要树立服务意识,本着从快、从简的原则,为中小企业资本运营提供方便条件。
参考文献:
[1]章虹,宋莉萍,论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与产业整合[J],现代商贸工业,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