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7:2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银行工作的发展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人民银行 货币金银 队伍建设
“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货币金银队伍作为货币发行与管理事业的根基,人员状况与发展前景对于落实货币金银管理任务,提升货币金银履职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货币金银队伍建设现状及特点
(一)健全完备的制度框架为货币金银队伍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近年来,伴随货币金银制度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总行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管理办法》、《发行基金调拨管理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特别是随着发行库升级达标工作的持续推进和货币发行制度执行力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货币金银队伍建设提供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依据和要求,对于明晰货币金银部门岗位职责、强化部门内部控制与约束、促进货币金银工作人员履职尽责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为货币金银队伍建设搭建了广阔平台
近年来,随着离岗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实地观摩、学习交流等活动在货币金银系统的开展,通过综合运用业务达标、目标考核、综合能力测试、业务竞赛,积极选树“学习型组织”、“知识型职工”等形式,货币金银业务长效培训机制不断健全,货币金银队伍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人员内部流转、岗位调整等提供了平台支持。
(三)不断发展的货币发行业务为货币金银队伍建设提供了内生动力
针对货币发行的专业工作实际,随着《发行库业务流程再造方案》、《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立体发行库管理办法》的实施,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在钞票清分、销毁、运输保管和反假等业务上的投入使用,商业银行存取款预约系统等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运行,整袋交接等货币发行出入库流程改造等的创新应用,有效改善了现钞货币发行的面貌与环境,有助于降低发行人员劳动强度,提升货币发行人员业务素质与工作条件。
二、当前货币金银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操作、轻管理”思想已成为制约货币金银队伍建设的瓶颈
一方面,随着货币发行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行库和钞票清分业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物流管理、作业化管理思路的不断强化,发行库管理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物流管理方式的转变,货币发行人员对货币金银工作“推车子、搬箱子、扛袋子、点票子”的传统认知与新形势下业务发展对货币金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不相符合。另一方面,面对货币发行业务发展的新要求,一些干部职工专业素质还不够高,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制度观念还没有牢固树立,以习惯操作代替制度、凭经验干工作、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货币金银工作新情况和新挑战,迫切需要强化提高。
(二)基层行货币金银队伍非专业、低学历、老龄化特征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长期以来,受人民银行三大职能特点影响,基层行在业务部门人员配备上形成了高、精、尖人才优先满足货币信贷等货币政策执行、传导部门的思维定式。货币金银部门作为金融服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在人才有效供给不足、原有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等多因素作用下,适应货币发行业务新变化所需的懂操作、善管理,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的人员尚显匮乏。
(三)撤库地区货币金银人力资源状况堪忧
撤库地区在保留货币金银部门并继续履行流通中人民币管理、反假货币等工作职责的前提下,目前部门人数基本保持低位运行,因人员不足引起的岗位分工不明确、重要业务交叉等问题,势必削弱货币金银各项基础工作,并日益发展成为困扰货币金银业务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深化货币金银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
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面对逐步专业化、程序化、科技化的发行工作,没有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素质过高、业务素质精良的货币发行队伍,发行工作的现代化无疑是水中花、镜中月。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本理念,把减轻人力劳动、确保人员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履职需要,作为深化货币金银队伍建设的宗旨,从优化货币金银队伍结构、提升货币金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出发,通过思想引导、机制建设、行为监督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实施,促进货币金银人员良性流动。
(二)完善人才准入、退出机制
坚持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构建“五型”货币金银干部队伍为目标,切实把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干部选配到货币金银工作岗位,不断优化货币金银队伍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建立货币发行人才梯队,提高货币金银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加大货币金银干部考核监督,定期组织开展综合评定,及时发现人员在思想意识、日常行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将不适宜从事货币发行工作的人员调整出货币金银队伍。
(三)关注职业发展前景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针对不同技能成员的角色定位和不同年龄层次、性别结构的特殊需要,真正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体贴、待遇上改善,积极帮助货币金银工作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使得人事相适、才尽其用、用当其时,把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转化为推动货币金银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四)强化行为监督
要把严格执行制度始终贯穿于货币金银工作的始终,加强对货币金银工作领导、指导、监督和检查,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措施,确保货币金银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各项业务操作都有据可依,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要加大对违反规章制度行为的惩戒力度,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一律严查到底,决不姑息,确保在发行基金出入库交接、密码锁管理、管库员变动等发行业务关键环节做到责任明确、交接严密、手续清楚。
(五)打造高效团队
根据货币金银工作实际,开展货币发行各岗位分析和描述,科学定编定岗定员,完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竞争聘任、评价考核等配套政策与措施,建立起体现不同特色的岗位分类与等级体系,实现分类分层、岗位化管理。积极利用好现有平台,通过服务承诺、开放的沟通、有效的结构、恰当的领导、清晰的目标等,在货币金银部门中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党员先锋岗”等创建活动,引导货币发行人员向先进看齐,推动货币金银部门整体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明.有效防范基层央行货币金银业务风险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2,(11):48-49.
商业银行求职实训两年之后的求职季,我希望找到一份银行经营管理类的工作。像商业性质银行,通常有稳定的收入、不大的压力和较高的福利水平,银行的工作常常给人很大的吸引力。但是近些年商行的收入相对来说较低,有的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就业环境也比较民主,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工作相对来说更有利。
在现今经济市场,金融思维对个人发展很重要,而典型的金融思维是量化一切。具有金融思维,就要学会构建属于自己的核心资源,善于敢于添加杠杆,构建资本化的收入、低边际成本的收入等等。不仅仅是思维模式,掌握金融行业干货对就业也有极大帮助。同时,金融行业对人才也有要求。在金融行业,资产和资金牢靠掌握一端,就能通过和别人合作赚钱。若同时掌握两端,就拥有相对独立的赚钱能力。而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金融行业中,管理类职位人才供需比不足0.8.伴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金融机构需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以应对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冲击。因此,无论是针对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金融机构,新型管理人才都十分抢手。银行经营环境一般分为内外两种,外部经营环境包括宏观经济状况、政府行为、法律环境等,更细化则包含通货膨胀程度和利率的波动等;内部则包括银行资本和人力条件等,为实现银行有序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银行的运转效率,以确保其经营目标的实现。
在银行金融行业就业的优势有很多:(1)在各行业的综合比较中,金融业的平均薪酬是最高的;(2)能够和行业高端人才合作共事,有能力的员工也能够得到快速的晋升;(3)发展前景良好,行业不断创新,给人才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4)优厚的福利待遇。
当然,要想应聘到心仪的职位,当下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精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金融领域特点和银行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实时关注相关行业职位需求变化,深入了解银行工作的政策性和法规性,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训练自己对社会的适应变化能力,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让自己能够站的更高。
既然来工作了就要努力的工作,工作的了一段时间了,我准备好了些工作总结了。
去年是我行实施“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在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支行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坚决贯彻年初支行工作会议所制定的“五个更”的工作思路,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一年来全行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业务经营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跟往年相比,今年我行发展已走上快车道,各项业务屡创新高,走出了一个发展的上升通道。
(1)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外币对公存款增加成为我行存款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同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加,这种存款增长速度是过去所没有的。
(2)贷款规模增加,结构不断优化。
(3)经营利润成倍增加。同过去几年的创利水平相比,今年我行的利润水平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
(4)中间业务大幅度增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也有大幅增长,成为另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功经验:
(一)以业务经营为中心,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快速发展。
1 2 3
在其位谋其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既然在银行工作就要努力的工作,把我已经做的业务都要做好,不能出现一点纰漏,如果出现的话就是我的失职,我会深深的感到内疚,而组织上处理我我也担不起。
1 2 3
内容摘要: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在缓解“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试点过程中出现了经营主体定位模糊、可持续性发展前景不明等瓶颈。本文在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认真考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即区分“商业性”和“公益性”贷款机构,并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差别定位的贷款机构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径,以促进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促进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 差别化定位 发展路径
引言
200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自此,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便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对我国金融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具有积极作用。首先,长期以来,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无疑是个福音,其贷款门槛低、程序简便、经营机制快速灵活,符合了众多中小企业、农村企业、农户“短、频、快”的融资需求,可以说是对现有金融体系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因此小额贷款公司被形象地比喻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其次,小额贷款公司使民间资本可以进军信贷市场,体现了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开。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促进了民间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竞争以及民间资本相互之间的竞争,这对于丰富金融体系,满足不同群体的融资需求,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过程及现状进行回顾。随后,基于对江苏省等部分地区试点工作的考察,分析了小额贷款公司目前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最后提出小额贷款公司采用“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差别化定位及不同发展路径的相关建议,并论述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相关试点工作
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国的试点和发展时间并不长,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创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划分这两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2008年5月4日由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初创阶段(2005年12月至2008年5月)。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比很高,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农业、农民所获取的金融资源和融资服务却一直非常有限。有鉴于此,200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随后,在2005年、2006年的中央1号文件更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兴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在此背景下,从2005年底开始我国中西部地区陆续出现日升隆、晋源泰、全力、江口华地、信昌、大洋汇鑫、融丰等七家小额贷款公司(杨秋叶,2009),标志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迈出了第一步。
2.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5月以来)。2008年5月4日,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正式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银监会和央行首次出台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正式规定,就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设立条件、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监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后不久,浙江省、上海市率先完成了第一批小额信贷公司申报、审批工作,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许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意见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从各地方政府的可查数据来看,截止目前全国各地已开业(不含已批准筹建,尚未但即将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已超过1500家。
(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中的主要原则
从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文件以及试点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工作中主要遵循的是“服务三农”、“小额、分散”、“市场化运作”、“地方化”以及“只贷不存”等原则。
在“服务三农”方面,《指导意见》中指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目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又陆续颁布了许多指导性文件和政策意见,均重申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重要目的在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和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小额、分散”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在此标准内,可以参考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经济状况和人均GDP水平,制定最高贷款额度限制”。各地方政府的试点文件也都遵循类似原则。例如,江苏省在《关于开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苏政办发〔2007〕142号)有“严格控制大额放贷,单户贷款的最高余额不得超过资本金的10%,单户小额贷款(标准分别为:苏南50万元以下、苏中30万元以下、苏北20万元以下)余额之和占全部贷款总量的比重不低于70%”的条文。
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从公司性质来看,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并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从组织形式来看,小额贷款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在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从公司运营来看,《指导意见》更是明确地做出了下述规定,即“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有关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均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地方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公司的设立审批、监管和贷款投放等方面。从实际试点情况来看,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审批一般首先经区县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领导小组审核推荐,再经市金融办复核,最终的审批决定权在于省级政府金融办。公司监管方面,虽然《指导意见》要求由省级政府金融办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省金融办人员有限,而各地小额贷款公司又数量众多,所以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一般都落实在市级甚至区、县级的政府部门。在贷款投放方面,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基本定位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从目前各地的试点文件来看,小额贷款公司不能跨区域开展业务,其经营范围一般都限于“本县(市、区)行政区域内”。
尽管颇受争议,但是“只贷不存”是目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中不可逾越的一条底线。《指导意见》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法规中均做出了“严禁小额贷款公司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不得接受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只能包括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等规定。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遭遇的瓶颈
(一)经营主体定位模糊
在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中,“服务三农,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主要目标。地方政府为了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提高支农力度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例如,江苏省明确规定在所有小额贷款公司的字号前面都必须冠有“农村”二字,且农村小额贷款组织的贷款中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不得低于80%。此外,各级政府也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支农业务提供政策、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例如,江苏省财政厅《关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苏政办发〔2009〕32号)规定“对于经金融监管部门和省政府授权部门批准组建的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省财政按其已到位注册资本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农服务业务缴纳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和营业税,省财政按其50%给予奖励”。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为“市场化运作”的小额贷款公司更加青睐于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农力度仍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与“服务三农”的工作难度、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背景以及高管从业经验等因素有关。首先,“三农”贷款工作难度较大。一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造成农业贷款的周期也比较长,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较高。二是农业贷款金额较小,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贷款更加分散,监管的难度也更大。三是由于农村土地、房产及其他资产的特殊性,流转和变现受到法律、政策等很多方面限制,不易被接受作为贷款担保。而由于农民自身经济实力不强,小额贷款公司更不会轻易发放信用担保。其次,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背景往往是对中小企业更为熟悉的民营企业家。出于增强小额贷款公司抗风险能力的考虑,《指导意见》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在江浙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相关部门还规定了更高的门槛,要求注册资本一般不少于1亿元。这些门槛要求使得最后获批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一般都是当地民营企业的骨干。对于这些企业家来说,他们更加熟悉当地的中小企业家,也更加倾向于将贷款发放给自己比较信任、信息更为对称的当地中小企业,而对“三农经济”缺乏了解。再次,小额贷款公司高管的从业经验也多与企业放贷更为接近。同样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各地试点文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包括其具备多年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工作经历、深厚的经济管理经验等等。对于这些金融管理人才而言,以往的工作经历使得他们更加习惯开展企业放贷业务,更加熟悉审核财务报表、办理资产抵押的贷款模式。更有甚者,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之所以聘请他们作为企业高管,就是看中其手中现有的客户资源和人脉网络,“三农”经济被忽略也就变得非常顺理成章了。
因此,从对当前试点工作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小额贷款公司由于兼具市场化运作的“商业性”与服务三农的“公益性”,且两者之间在客户开发与维护、内部管理控制、资源分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冲突,致使经营主体定位尴尬。
(二)可持续发展前景不明
对于众多民间资本而言,积极申办小额贷款公司的重要动力是有朝一日能转制成立村镇银行,从而拥有正规的金融牌照、并可从事吸收存款等业务。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但是2009年6月9日银监会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却使众多小额贷款公司的这一期盼基本落空。该暂行规定在第25条中提出:“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公司如果想转制成为村镇银行,就必须拱手让出控股权或全部股权,这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人所难以接受的。此外,一旦小额贷款公司并入银行并按银行的标准流程运作,其现有的快速、灵活优势也将丧失,试点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势必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在转制成为村镇银行的诱惑和银监会对村镇银行大股东的限制之间,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人对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可持续发展信心不足,大多持观望态度。
对小额贷款公司差别化定位与发展路径的建议
从上述对我国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情况来看,主要瓶颈在于经营主体的定位模糊、发展前景不明。为此,本文的建议是:在小额贷款公司中区分“商业性”和“公益性”的差别化定位,设计并鼓励不同定位的小额贷款公司走不同的发展路径,只有定位清晰,小额贷款公司才能各司其职,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对“公益性”小额贷款机构的发展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能够真正“扶贫”和“支农”的“公益性”贷款机构显得刻不容缓,而“商业性”贷款公司因为受到逐利的定位限制,难以改变这一现状。
在国际上小额信贷扶贫已有很多比较成功的经验和相对成熟的模式(尤努斯,2006;韩学红,2006;徐忠,2006;吴晓灵、焦瑾璞等,2011)。其中,由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于1983年创立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GB)是业内先驱,在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对象、放贷评估、运作模式、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其经验对我国“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比照目前我国小额贷款试点工作的实践和国际成功案例的相关经验,本文认为在进行“公益性”贷款机构的制度设计时,应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贷款对象应严格限定为农村贫困群体。为此,各地有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订立标准,界定“农村”和“贫困人口”,确定“公益性”贷款机构帮扶和贷款的对象。相应地,“公益性”贷款机构的选址也不应集中在经济发达、金融机构密集的区域,而应在农村、在贫困落后地区。其次,贷款评估应突破传统,解除抵押,建立农民互助组织。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在试点过程中已出现“农户联保”的贷款模式,即由几个农户组成“联保小组”,再由小额贷款公司根据联保小组成员的申请分次发放贷款,联保小组成员之间互负连带保证和还款责任。但我国的“联保模式”仅止步于此,没有形成类似于孟加拉GB模式中的小组和中心等组织,更没有严格的中心会议制度,因而缺乏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帮助以及监督还款等功能。再次,在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模式中应逐步允许存贷并举。从国际小额信贷的经验来看,对于没有储蓄观念的贫困人群来说,要求他们定期、少量储蓄,不仅能帮助贷款机构扩大本金来源、拓展扶贫范围,也是贷款担保的一种方式,更是帮助贫困人群了解储蓄和资本积累方式的手段。例如,格莱珉银行在实践中要求借款者每周向项目存款1元钱,而在发放贷款时农户则需把5%的贷款作为基金扣留(尤努斯,2006)。因为贫困的原因有时并不仅在于没有收入,而在于有少数收入时不善管理。存贷并举能帮助受助人群树立理财观念,是“公益性”贷款机构帮贫助困的一种有效手段。最后,对于“公益性”贷款机构来说,在起步和发展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仍以格莱珉银行为例,其从政府获得的便利条件包括:资金支持(以4%-5%的利息获得政府贷款,累计超过50亿达卡)、法律支持(被允许以非政府组织的形式从事金融活动,并且贷款利率逐步放开)、税收优惠(享受免税的优惠政策)等。对于我国来说,公益性小额信贷事业刚刚起步,很多方面都仍需各级政府继续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扶助。
(二)对“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分步走”发展路径的建议
在目前的试点工作中,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独立商业主体,其资金多来源于各地的骨干民营企业,其贷款的实际投向也多是用于发放中小企业的“商业性”贷款。而从各地试点情况的反馈结果来看,小额贷款公司运营良好,贷款回收率很高(于佳、张韬,2009;徐坚、张文杰,2011),这些实践为“商业性”贷款公司的推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目前对小额贷款公司一步改制成为村镇银行或是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设计相比,采用“小额贷款公司(放贷人)-接受存款公司-有限牌照银行-持牌银行”的“分步走”发展路径更为稳健、合理。以下我们对“接受存款公司”和“有限牌照银行”这两个中间步骤加以说明。首先,放贷人经过若干时间经营,在资本金充足和风险管控系统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可以从中挑选优质企业,允许其开展存款业务,改造成接受存款公司。这样,一方面能使小额贷款公司的灵活性得以保留,另一方面对于接受存款公司,可在单笔存款金额、存款期限等方面设定门槛,在吸收存款总量等方面予以限制,使接受存款公司的经营风险降低,并对经营中出现问题时可能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也有所限制。随后,监管部门可以对“接受存款公司”进行审批,将部分经过长期考验、优质成熟的“接受存款公司”升级成为“有限牌照”的社区银行。上述“分步走”发展路径中,小额贷款公司在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升级中业务范围逐步放开,监管程度环环相扣、更为严格,比直接组建一批民营银行的风险更小、可行性更强。
在本文中,我们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这一试点工作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具有十分深远和积极的意义。虽然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但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了基础。从试点工作中,我们看到:市场中存在广泛的融资需求,民间资本需要充分的释放空间。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小额贷款公司有必要采用差别化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从而在完善我国金融体系,繁荣市场经济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秋叶.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及其前景[J].银行家,2009(9)
2.尤努斯(孟加拉),吴士宏译.穷人的银行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韩学红.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J].银行家,2006(12)
4.徐忠.小额信贷: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启示[J].上海金融,2006(8)
5.吴晓灵,焦瑾璞等.中国小额信贷蓝皮书(2009-2010)[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薪酬
近年来某城市商业银行人才流失较重,究其原因是其薪酬管理制度不合理,难以留住人才。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银行间的竟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某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发展壮大,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其薪酬管理水平,以提升其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某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员工激励方式较单一
目前,某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的一大缺陷就是过分倚重于物质奖励,忽视了精神奖励的作用。绝大多数人认为银行对员工的激励措施主要还是停留在发放年终奖金,激励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偏废。仅有物质激励,没有精神激励,还是达不到激励效果。尤其是在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以后,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率是呈下降趋势的,为了达到相同的激励效果,就必需使用更多的物质资源。
(二)对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激励不足
近年来某城市商业银行流失的人才大部分是在40岁甚至是35岁以下的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许多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认为他们的发展机会小,前途渺茫。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薪酬不高,发展机会少。那些业务骨干和主要管理人员认为,他们为社会和银行创造的价值与银行给他们的薪酬相比是不对等的,没有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其次激励方式主要是发放年终奖金。发放年终奖金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那些业务骨干和主要管理人员更需要的是能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希望得到社会和外界的承认。所以目前某城市商业银行的激励方式对主要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三)员工收人分配缺乏内部公平性
某城市商业银行员工收人分配缺乏内部公平性。首先现有收人差别对不同类别岗位的员工区分不具体。现行的岗位等级工资收人分配制度,虽然拉开了不同级别之间员工的收人差距,但同一职务序列和同一工作年限时段的员工收人基本一样,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收人差别较小,没有将岗位难易程度、员工贡献大小考虑进去,造成内部收人分配在新的平台上的“平均主义”,抹杀了个人人力资本及其价值的区别。其次,在员上考核上资收人部分,基本上都是以员工及其所在部门上一年度的业绩考核结果决定其本年度的考核工资。这种做法,很容易使员工追求短期效应,可能与银行长远发展要求背道而驰。例如,为了追求短期的“业绩”,有的员工不计成本拉存款;有的员工则在年终考核之前,临时凑存款,导致考核前后存款在各商业银行间穿梭流动和大搬家。
(四)福利被忽视
目前某城市商业银行的福利费用较大,但是发挥的激励功效却有限。主要福利且与工资总额挂钩的有:基本养老保险为工资总额的20%,住房公积金为工资总额的30%,基本医疗保险为工资总额的7%,工伤保险0.5%,失业保险2%,生育保险1%,工会经费2%,培训经费1.5%,职工福利费为工资总额的14%,此几项总计达到工资总额的78%。另外,银行还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保险、货币分房等福利。然而,银行和员工都低估了这部分高昂的福利费用;现有的福利计划没有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绩效进行设计,对于整个银行而言是统一的,因此对内缺乏公平性、激励性,对外缺乏竞争力。如:对于年轻的银行员工来讲,他们并不重视长期的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他们更需要的是眼前的现金激励。而银行却没有考虑到他们的需求。
二、完善某城市商业银行薪酬管理的建议
(一)不同类别的员工采用不同的薪酬激励方式
对不同的员工要用不同的激励措施。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明,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之后,才能考虑高层次的需求。工资作为满足低层次需求的保障条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仍是个硬道理。对于职位较低、技能要求不是很高的一般业务操作人员,职业安全保障和工资是他们的第一需要,激励的重点就应放在合理的工资报酬和及时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例如与他们签订相对稳定的期限较长的用工合同,让他们对银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他们对银行的组织承诺度。而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属于银行需要稳住的人才,因为他们本身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较高的业务水平。他们的第一需要已经不再是生存和工作的稳定性。他们更注重的是未来的发展前景、工作的环境、个人才能施展的空间、个人成就能否实现等。因而对这部分员工,银行要充分考虑到其发展成就和成长需要,将未来的长远激励和眼前的短期激励结合起来,采取以发展前景为基础的物质激励,在个体激励和群体激励中找到平杨点,建立一整套的尽可能照顾到其各个层次的多方面需要的激励机制。而不能停留于简单的加薪,虽然薪水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对工作的投入程度。
(二)厚待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
银行为了发展,在薪酬有限的情况下,要有重点地保留重点员工。例如某美国银行在遇到业绩下滑后,在年度工资调整上的思路是:80%的业绩是由20%的精英来完成的,少数业务员工决定了银行的发展。因此采取这样的策略:对高层员工采用高于市场平均值的增长率,对中层员工采取平均市场增长率,对一般员工则保持工资不变。银行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千的薪酬管理是一个甚为敏感的问题。他们在数量上只占到银行员工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但银行对他们的薪酬支付往往要占到银行薪酬总额的大部分。银行里的各种决策,包括薪酬决策,都是由管理层一手作出的,他们必须让员工相信自己没有。因此给这部分高层员工制定出合适的薪酬很重要。除了设计合理的基本薪酬,还应注意各种奖金和福利政策的使用。一般来说,年终奖应是其基本薪酬的1.5-2.5倍。长期奖金在总报酬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其中土要是各种各样的股票选择权计划。此外,不能忽视福利和服务对业务骨于和主要管理人员的激励作用,他们的福利应比大多数其他员工要高。
(三)通过工作评价完善员工收入分配的内部公平性
根据职位分析的结果,形成职位说明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然后再进行职位评估,形成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或系数,以岗定薪,实现薪酬与岗位价值挂钩,逐步实现分配的内部公平。
(四)不同类别的员工业绩考核侧重点不同
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应根据员工类别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指标。对一般的业务操作人员,考核应结合其工作业绩,重在基本的工作技能、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而不是以学历高低和职称高低论工资高低。对管理和技术人员则应结合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重在考核其工作业绩,以激励他们不断开发自身的人力资本为银行的事业服务。
(五)实施弹利计划
既然来工作了就要努力的工作,工作的了一段时间了,我准备好了些工作总结了。
去年是我行实施“超常规、跨跃式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在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支行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坚决贯彻年初支行工作会议所制定的“五个更”的工作思路,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一年来全行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业务经营呈现出超常规的发展态势:
跟往年相比,今年我行发展已走上快车道,各项业务屡创新高,走出了一个发展的上升通道。
(1)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外币对公存款增加成为我行存款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同业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加,这种存款增长速度是过去所没有的。
(2)贷款规模增加,结构不断优化。
(3)经营利润成倍增加。同过去几年的创利水平相比,今年我行的利润水平实现了跨跃式的发展。
(4)中间业务大幅度增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和票据贴现业务也有大幅增长,成为另一个新的利润来源。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功经验:
(一)以业务经营为中心,突出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方位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快速发展。
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抓住重点,积极营销批发业务。年,我行将对公市场细分为“五个一”,即一个港口、一条大道、一个房地产、一批项目及一个信托公司。明确了目标定位后,我们建立了一套反应灵敏、决策快速、攻关有力、服务到位的市场营销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方位拓展市场。具体做法有:提升经营层次,对规模大、要求高的重点优良客户将责任主体提升到业务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直接由行长负责攻关和谈判;组建强有力的攻关小组,把全行攻关能力较强的人员集中起来组成强力攻关小组,对不同特点的企业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组合,集团作战,上下联动,精兵攻坚。突出竞争优势,抓住我行深入推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在服务上大做文章,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大力营销总分行推出的新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方案,争取在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优于他行;行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攻关,保证至少一半的时间用于走访客户,重点客户坚持每月拜访一次,重视改善和提高银企关系。通过不懈的努力,今年我行新争取了一批有价值上档次的客户,如德彦纸业、金桐化学、丰龙水产、厦信国托、海沧医院等重点客户,同时还储备了海沧大道、鹭景湾、出口加工区、国际货柜等一批有潜力的项目,为我行今后两三年的业务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建章建制、科学管理不管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和业务的操作,还是服务质量的提高,都有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我是支行的会计经理,我首先要做的是从内部管理工作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确定每个柜员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做好岗位责任制的细分与量化。细分就是把每项工作进行最大限度地拆解,每个步骤都要有固定经办人员,并形成固定工作模式,对每个柜员负责的工作部分,以签定责任书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不许越权操作,越级办理业务,发挥相互监督机制的作用,以严格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发生。量化就是工作成绩数量化,建立工作积分考核制,工作做得好、表现突出的人员奖励工作积分,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甚至出现差错的人员要扣分,以积分的多少体现每个人工作质量的好坏。随时公布积分情况,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定期按积分情况进行考核,实现良性竞争,调动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主要采取两种学习方式,基础会计制度和技能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重要会计制度和新业务的学习以集中培训为主,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会影响工作积分,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采取轮岗等方式,为柜员学习综合业务知识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柜台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做好工作打好人员基础。最后要注意在工作中一定要按制度办事,杜绝违规操作业务,利用支行会计工作从零开始的有利条件,按规范做好帐务组织和帐务处理,从开业之初就搭建好高新支行会计工作的良好框架,为支行会计工作的达标创优创造有利条件。
二、会计核算与营销并重如果说做好会计管理是会计经理的责任,那积极营销就是会计经理的义务。新时期下的会计工作与以往的旧模式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行长在**年财务会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会计人员客户经理化,指出这比专业客户经理具有不同比拟的优势,身为会计经理必须率先认识到这一点,要高度重视营销工作。该区是重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投资能力强,区内企业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各家银行都在该区设立了支行一级的机构,支行在成立之初,就同时面临极好的发展机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会计经理而言,就意味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比其它银行更加优质和更具特色的服务。我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
一、在宣传上,我认为要组织好柜台宣传工作,使柜台成为我行对外宣传的桥头堡,在宣传中要有针对性,如针对该区企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大力宣传网上银行,积极推荐客户使用网上银行办理业务。为增强宣传效果,争取在营业厅设置网上银行宣传台,安装一台电脑模拟网上银行操作,使客户在办理柜台业务时,能够亲身体验我行网上银行方便快捷的优势,同时这个布置也有利于树立我行高科技银行的品牌形象。另外宣传工作要走出柜台。该区的电脑城经常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要结合这些活动,组织现场开卡,现场办理网上银行等,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
二、在日常服务方面,要严格按规范化服务和限时服务的标准进行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柜台前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不能超过两名。每个柜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不能仅仅满足做一个办理业务的机器,而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为客户排忧解难,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支行会计柜台的服务宗旨是后台为前台服务,所有人为客户服务,力争在客户心目中树立我行精品银行的形象。
第
三、支持和鼓励会计人员走出柜台找客户,挖掘所有潜在的客户资源,对吸存工作做得好的人员予以奖励,增加工作积分,做到全员面向市场。
第
四、要充分利用新系统大前置、大集中的特点,努力收集各种会计信息,做好分析工作,寻找我行的市场定位,研究切实可行的市场开发策略,为行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为支行的业务开拓提供帮助,扩大会计服务的深度。
总之我的会计经理工作宗旨就是时刻牢记四个立行的经营方针,团结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内部管理与控制,安全规范地处理业务,防范风险,控制风险,为支行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开展营销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推行会计人员客户经理化,使支行的柜台成为管理严格、业务规范、营销有力的星级柜台。谢谢大家!
(一)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中小企业相比于大型企业而言,其所特有的优势就在于其具有灵活性和经营规模小,这些优势虽然有助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施,但这优势却在融资活动中呈现出一定的阻碍影响。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所具备的灵活性也就说明了其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收益存在了不确定性,而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信贷风险的加大。再加上中小企业总资产少,抵御经济市场的冲击能力差,这就使得了中小企业所存在的倒闭率增大,所存在的融资风险也不断提高。
(二)国家经济政策方面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相比于其他的大型企业而言,都存在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不稳定等因素。倘若国家在对经济金融政策作出调整,那么就极容易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环境和融资方式带来影响。这时候如果中小企业无法根据政策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整,那么就会给融资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并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企业信贷支持方面
据中国私营企业的市场调研显示,300多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渗透率只有10%左右,虽然信贷的渗透率已得到初步的提升,但依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小企业所获得的信贷支持率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其除了受到国内经济市场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仍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存在资金不足、可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少等融资要素欠缺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工作的开展,金融机构不愿意对中小银行放贷。
二、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提高融资风险管控能力
首先是以风险评估技术标准为依据,对中小企业各项融资行为开展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识别出来的融资隐患,拟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做好风险管理和控制工作。其次是做好融资问题的风险评估和持续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落实各项防范管理策略,实现各项融资行为的风险控制,把融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还要加大财务预算管理、专项资金支出管理等工作的重视力度,从而减少融资行为的随意性,达到规范融资行为,提高资金运作水平的控制目的。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设立专门负责管理中小企业的机构部门,不能让中小企业放任自流,挫败它们发展的积极性。此外,政府还应要从政策入手,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减免部分税收,降低税率,从经济上减轻中小企业压力。另一方面,政府还应构建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本经济市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消除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市场的进入壁垒,让发展前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直接进入证券市场融资。
(三)扩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缺乏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而影响了自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故此,相关金融机构应从融资入手,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融资渠道。首先,金融机构应立足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贷款和审批程序,以满足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应遵循进退结合的信贷原则,对一些财务资金情况良好,具备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不能因其经营规模过小而不给以放贷。其次,金融机构还应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革新,针对一些经营规模小,抵押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出台相应的新型贷款模式和途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自身的金融机构体系,简化办事流程,突出支持地方中小企业,使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支持中小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三、结语
关键词:银行激励约束机制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银行在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
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风险防范机制。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的产权结构决定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可能建立起股份有限公司制下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各级分行的行长由上级行任命,并只对上级行负责,而不是对本级行的干部和员工负责。对分行行长的约束来自上级行,而不是来自本级行内部。但是,来自上级行的约束常常不能及时到位,这使得各级分行的领导层缺乏来自内部与外部的约束。而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贪污腐化等违法违规问题,从而加大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
同时,在现行的委托——关系下,限于银行内部人的干预,目前一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内部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未能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它们对各级行的稽核起不到防范内部人道德风险和控制成本的实质作用。
货款审批权和信贷经营约束。首先,货款审批权高度集中。近几年我国各商业银行总行纷纷强化一级法人管理体制,严格控制授权授信,欠发达地区贷款权限迅速向总行及省分行集中。而且,目前各行发放一笔贷款信贷手续繁琐。其次,信贷经营策略约束。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纷纷调整了经营策略:工行选择对重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农行把优势产业、优良客户作为信贷支持重点;中行实行“四重”战略;建行贷款向大企业、大行业集中。这种信贷资金的集约经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投入的增加。
现阶段银行在激励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激励方式单一。目前,我国银行偏重物质激励,对人们其他方面的需要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主要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的心理需求激励不足。
其次,薪酬和考核制度不合理。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收入水平整体偏低,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员工在收入上差距较大,抑制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员工工资实行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员工个人报酬与工作绩效虽然挂钩,但是两者之间不成比例。
再次,人才激励机制过于僵化。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干部管理制度依然是传统的公务员式的官本位激励体制,采取干部任用制的形式,这与企业管理的要求是相背离的。另外还缺乏完整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培训等方面“人治”较严重,难以为优秀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和环境,不能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
(一)按《公司法》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革
第一,要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庞大,需要降低国有股的份额,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因此,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需要注入较多的民营资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同时,管理层需要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限制,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促进其公司制改革的深化。
第二,要有充实的银行自有资本,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清理不良资产,满足《公司法》的要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造,进而在条件成熟时上市,就必须严格按《公司法》的要求补充资本金,降低资产负债率,以及不良资产比率,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新增不良资产的产生。第三,要理顺银企关系,减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阻力。企业是银行主要的服务对象,企业的经营机制,营运效果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及其资产质量。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也必然要求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并提高其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只有理顺了银企关系,才能在资金借贷上实行双向选择,提高融资效率。要推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公司制改造,就要采取措施改革我国的资金融通体制,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减少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二)在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
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制度。国有商业银行要在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和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合理拉开工资差距。高层经营者的薪酬可以考虑采用年薪制。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可以由董事会或其下属的薪酬委员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年薪制的实施可以对公司经营者产生强烈激励作用,但它仍没有解决经营者行为短期化的问题。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还可考虑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和对经营者实施股票期权制。
坚持差异化激励。商业银行的员工包括多种类型,而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银行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必须讲究原则、方法和技巧,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所以银行应该充分考虑其发展成就和成长需要,将眼前的短期激励和未来的长远激励结合起来,建立一整套的尽可能照顾到其各个层次且多方面需要的激励机制。
(三)构建银行企业文化
构建银行企业文化,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注重银行的长远发展。通过创新企业文化,使员工的人员需要得到满足。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使员工参与到银行的经营管理中,由此把“银行的目标”变成每个银行员工“自己的目标”,在银行员工之间结成科学家倡导的“心理契约”,使银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员工的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高出400元以上,在各行业年平均工资排名中名列前茅。现在作为一个整体,我国商业银行员工已不再满足于初级需要的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的需要的重要性开始凸现,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率呈递减规律。因此,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坚持以发展前景为基础的物质激励,尽可能地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
(四)完善约束机制
在注重激励机制的同时,也应建立起对员工可能出现的利用手中的权力非法谋取个人私利行为进行有效制约的、全方位的、相互补充的、完整的制度化约束体系,这里主要指对信贷人员的约束。首先,适度给予中层信贷管理人员与责任、能力相对称的信贷审批权限,根据其能力、客户信用等级来确定,中层信贷管理人员能力越强、客户信用等级越高,授权其审批金额越大。其次,建立合理的信贷经营管理制度和贷款经营损失责任必究制度。凡贷款发生损失的,应当区分情况追究造成损失的责任归属。最后,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督、上级行派驻信贷监督员、存款大户的监督、行内员工监督、借款人的反监督和公共舆论的终极控制,完善对信贷人员的有效约束。
(五)发挥声誉的激励及约束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会趋于完善,我国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也会出现,而职业经理人市场就是经理人个人声誉的变现场所,它可以为职业经理人带来良好的发展前景和预期收益。经营者之所以非常重视自己的声誉,是因为声誉往往对其长期职业生涯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他在一个企业工作时的声誉不好,那将会影响他将来的求职和发展,甚至断送掉职业生涯。职业经理人市场为经营者所提供的事业成功所带来的职业声誉、社会声誉变现的机会既是激励银行经营者努力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银行经营者的市场力量。
参考文献:
我是***支行的信贷员,调查贷款客户达**位,成功放款**笔,发放贷款达**万元,而且所有贷款均属于正常类贷款。自在信贷路上从零开始的艰辛跋涉。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
面对信贷员这个岗位,开始我还真有些胆怯。从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需要三天两头跑到客户家中,实地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经营信息,调查掌握客户的贷款用途、还款意愿,分析客户的还款能力。这些对于不善与人交流的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起初的一个月里,我总在心里想,把钱放出去还不上怎么办?有时打起了退堂鼓,觉得还是继续干老本行比较好。
支行领导了解到信贷员们的普遍心态后,及时和大家座谈,让大家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说:“还没干就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你们一定会慢慢地喜欢上信贷这个岗位的。”领导的耐心开导和对发展前景的描绘,使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渐渐鼓起了勇气。思想顾虑消除了,整个队伍开始有了活力。我和大家一样,也受到了很大鼓舞,下定决心从零开始学起。
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自学,渐渐地掌握了小额贷款业务和操作流程。
通过支行前期的大力宣传,陆续有一些有需求的客户开始上门咨询,我也迎来了第一位贷款客户。那天,我怀着复杂的心情,与另一名同事坐了一个半小时的公车来到了xx村。这位客户是个农户,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对市场非常了解。在客户家,我作了自我介绍后,便开始按培训时要求的调查顺序逐项询问。由于是第一次与客户进行“营销”交流,加上对xx行业了解不够,心里很紧张,问了不到20分钟,客户突然说:“我不贷了,你们走吧,不就是从你们银行贷点款嘛,跟审犯人似的。”我见状,赶忙解释,可这位农户就是不再配合了。无奈,我与同事扫兴而归,第一次营销就此“流产”。
回去的路上,我翻来覆去地回忆刚才的场景,又问同事的感受是什么。经过分析,我找到了答案:问题不在客户,完全是自己根本不会跟客户交流,不懂对方的需求和困难所在才造成了尴尬局面。
扪心自问,如果总是这样不善于与客户交流沟通,以后谁还敢来找我贷款?不行,必须改,从头练!从此,每天上班后就和同事们一起上街作宣传,与小商户们聊天,练习介绍贷款业务;下班后还走亲访友,介绍银行小额信贷,把他们当成练习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自认为交流技巧有了很大提高。辛劳踏出丰收路
银行小额贷款如何融入当地经济,成了支行信贷工作的重要突破点。我们调查得知:。
开发信用村将是支行以后的重点发展客户,深入了解掌握农户的经营情况和规律,尽快了解行业,是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亲戚找到几户农户,与同事一起实地去了解情况。时间一长,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工作。
文章标题:银行会计经理竞聘演讲辞
各位行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行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不论这次成功与否,我都将获益非浅,对我今后做好本职有很大帮助。我之所以竞聘支行会计经理,是因为我相信自己已经具备担任这项职务的基本条件。我从9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银行会计工作,一步步从基层做起,储蓄、出纳、会计、交换、联行直到会计主管,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和会计管理知识,熟悉各种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在工作中始终严格自律,兢兢业业。在我行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经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我行的各项会计规章制度,能够熟练使用会计操作系统办理各类业务,参加完成了以下工作:营业部筹建,本、汇票业务及电子联行系统的申办与开通运行,帐户管理系统的建立,年终结算,新系统上线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领导对营业部的会计工作进行了组织和协调。这些都为我今后做好会计经理的工作打好了基础。如果行领导任命我为支行的会计经理,我将充分运用我的会计工作经验和会计管理知识,组织、协调和辅导柜员做好支行的会计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原则、诚实正直、廉洁奉公,防范和控制好业务中的各类风险,做好营销服务工作,协助行领导和外勤人员进行业务开拓工作,争取早日使支行成为我行发展的重要支柱。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对支行会计经理工作的一些设想。
一、建章建制、科学管理不管是规章、制度的执行和业务的操作,还是服务质量的提高,都有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我是支行的会计经理,我首先要做的是从内部管理工作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确定每个柜员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做好岗位责任制的细分与量化。细分就是把每项工作进行最大限度地拆解,每个步骤都要有固定经办人员,并形成固定工作模式,对每个柜员负责的工作部分,以签定责任书的形式作出明确规定,不许越权操作,越级办理业务,发挥相互监督机制的作用,以严格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发生。量化就是工作成绩数量化,建立工作积分考核制,工作做得好、表现突出的人员奖励工作积分,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甚至出现差错的人员要扣分,以积分的多少体现每个人工作质量的好坏。随时公布积分情况,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定期按积分情况进行考核,实现良性竞争,调动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工作。主要采取两种学习方式,基础会计制度和技能的学习以自学为主,重要会计制度和新业务的学习以集中培训为主,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会影响工作积分,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采取轮岗等方式,为柜员学习综合业务知识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柜台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做好工作打好人员基础。最后要注意在工作中一定要按制度办事,杜绝违规操作业务,利用支行会计工作从零开始的有利条件,按规范做好帐务组织和帐务处理,从开业之初就搭建好高新支行会计工作的良好框架,为支行会计工作的达标创优创造有利条件。
二、会计核算与营销并重如果说做好会计管理是会计经理的责任,那积极营销就是会计经理的义务。新时期下的会计工作与以往的旧模式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行长在20xx年财务会计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会计人员客户经理化,指出这比专业客户经理具有不同比拟的优势,身为会计经理必须率先认识到这一点,要高度重视营销工作。该区是重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吸引投资能力强,区内企业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各家银行都在该区设立了支行一级的机构,支行在成立之初,就同时面临极好的发展机会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会计经理而言,就意味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比其它银行更加优质和更具特色的服务。我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在宣传上,我认为要组织好柜台宣传工作,使柜台成为我行对外宣传的桥头堡,在宣传中要有针对性,如针对该区企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大力宣传网上银行,积极推荐客户使用网上银行办理业务。为增强宣传效果,争取在营业厅设置网上银行宣传台,安装一台电脑模拟网上银行操作,使客户在办理柜台业务时,能够亲身体验我行网上银行方便快捷的优势,同时这个布置也有利于树立我行高科技银行的品牌形象。另外宣传工作要走出柜台。该区的电脑城经常举办一些大型活动,要结合这些活动,组织现场开卡,现场办理网上银行等,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在日常服务方面,要严格按规范化服务和限时服务的标准进行考核,提高服务效率,在一般情况下每个柜台前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不能超过两名。每个柜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微笑服务,热情服务,不能仅仅满足做一个办理业务的机器,而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努力为客户排忧解难,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支行会计柜台的服务宗旨是后台为前台服务,所有人为客户服务,力争在客户心目中树立我行精品银行的形象。
第三、支持和鼓励会计 人员走出柜台找客户,挖掘所有潜在的客户资源,对吸存工作做得好的人员予以奖励,增加工作积分,做到全员面向市场。
第四、要充分利用新系统大前置、大集中的特点,努力收集各种会计信息,做好分析工作,寻找我行的市场定位,研究切实可行的市场开发策略,为行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为支行的业务开拓提供帮助,扩大会计服务的深度。
(一)信贷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条主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信贷增长预期目标:年全市银行信贷增长预期目标是:存款增长40%左右,余额达到400亿元;贷款增长30%左右,余额达到130亿元。
二、发挥金融杠杆作用,保证信贷投放的总量增长
(一)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和良种良法推广、优质粮食和特色粮食生产的信贷投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电网、公路、沼气、通讯、节水灌溉、塘渠疏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抗震安居和生态移民等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大力支持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继续加大对特色基地建设和畜牧水产养殖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四是支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支持,促进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生产体系。
五是加大对劳务经济的信贷支持。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培训、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提供信贷支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六是加大对扶贫工作的信贷支持。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国开办【】29号),完善扶贫贴息贷款运作模式,努力扩大扶贫贴息贷款的规模和覆盖面,增强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二)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快工业强市步伐
一是依托辖内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围绕铅锌、黄金、水电等“六大主导产业”,精选项目,集中资金支持有一定科技含量、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积极挖掘、培育能够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企业群体。
二是认真贯彻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适合我市中小企业起步和发展的信贷营销手段和融资工具,建立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贷款发放与审批程序,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贷投入。
三是支持循环经济,培育和发展新的支柱产业。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具有陇南特色的绿色食品、白酒、制药、建材、小水电等工业发展。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节能降耗的力度。优先支持缓解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环境污染状况、降低资源消耗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发放技术改造贷款,提高能源、资源和原材料开采和加工效率,鼓励企业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多次使用效率和循环使用效率。
五是大力支持市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贸易和投资外汇收支便利化。
(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把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信贷投入的重点,围绕国家和省、市确定的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灾区基础设施重建等重点建设项目,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和项目发展前景,适时适当地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积极关注和研究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的信贷需求,加强项目分析,确保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合理信贷资金需求。
(四)落实弱势群体的信贷扶持政策,积极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
一是做好金融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改进小额担保贷款管理积极推进创业促进就业的通知》(银发[]238号)要求,及时调整贷款管理办法,对符合要求和条件的其他登记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及零就业家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业。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新增就业岗位吸纳下岗失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小企业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严格落实与高校签订的国家助学贷款合作协议,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符合条件的国家助学贷款及时发放到位。加强与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协调配合,在加强贷款审查和管理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加强在校学生的诚信教育,营造有利于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的信用环境。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做好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提高助学贷款的覆盖面。
(五)积极发展和扩大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以扩大内需为着眼点,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134号),结合当地消费特点和消费市场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消费信贷形式,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推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健康发展。改进和完善汽车贷款担保抵押方式,促进汽车贷款业务健康稳步发展。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扶持力度,支持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拓展消费信贷服务领域,培育和发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新的消费信贷热点。大力推进银商合作,推广银行卡的结算和支付,促进扩大银行卡消费市场。着力培育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开发满足农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支持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活动,活跃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个人购房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31号)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廉租住房建设贷款管理办法》,以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安居工程为重点,加大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满足房地产开发的合理融资需求,增强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302号),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需求的,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合理下浮利率,鼓励合理的住房消费,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合理调配信贷资源配置,大力支持灾区重建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政策,全方位做好全市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
(一)加快农户住房贷款发放力度。农村信用社要以现有小额贷款管理机制为基础,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流程,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进一步便利农户办理住房重建贷款。在财政补助资金、农户自筹资金已经到位并投入建房后,根据建房工程进度和实际资金需要发放,并尽可能加快投放进度,并合理确定农户住房重建贷款的额度、利率、期限及偿还方式,减轻农户前三年的本金偿还压力。
(二)落实好灾区各项优惠政策。发放灾后重建贷款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地震灾前贷款因灾延期偿还的有关政策,对灾前已经发放、灾后不能按期偿还且符合有关政策的各项贷款,在规定宽限期内,继续给予“四不政策”(不催收催缴、不罚息、不作不良记录、不影响借款人继续获得灾区其他信贷支持)优惠。
(三)积极主动参与灾后重建。要围绕灾区重点基础设施、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列入国家重建规划的工农业项目及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及灾区中小企业、因灾失业人员等社会薄弱环节和弱势群体,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促进我市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四、完善信贷管理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一)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人民银行在实施“窗口指导”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根据资源型地区的特点,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源用在更有发展潜力、更有竞争力的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型建材、清洁能源等产业开发上,用在有利于培育和壮大资源开发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上,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二)积极完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体系。一是完善现有信贷管理方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完善现有信贷管理方式,建立符合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控制等制度。在加强信贷管理、集中信贷审批权限的同时,要努力形成符合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信贷营销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二是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把握行业、地区、企业支持的重点。把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以及我市经济发展规划的产业作为支持重点,重点关注能大量吸纳就业、技术含量高、产品有市场、节能降耗、有利于环境保护、能够出口创汇等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符合国家和我市目前积极引导和支持的科技型企业。三是改进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级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鼓励信贷人员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信贷人员的工作绩效,在收入分配上应强调中小企业信贷人员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
(三)进一步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各国有商业性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要适当调整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政策,扩大对县级支行的授权,合理调整农村网点布局,研究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三农”的具体办法。邮政储蓄银行要通过小额信贷渠道将资金返还农村,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村镇银行要发挥机制灵活作用,加大贷款营销,促进贷款增长,着力满足差异化、多样性、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四)落实政银企协作机制。逐步建立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磋商机制,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绩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例会等形式,共同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和银企服务平台。
(五)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