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设工程管理方向

建设工程管理方向

时间:2023-06-30 17:2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设工程管理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设工程管理方向

第1篇

截至2003年底,我国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本专科层次的院校共有212所,其中可以招收本科生的院校有143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工程管理一直隶属于土木工程专业大类,1998年专业调整后,改属管理大类。目前,工程管理专业的主管部门是教育部,由建设部代管。而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亦由教育部牵头负责。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创立于1997年,由我国著名的建筑经济与管理专家刘长滨教授携手原土木工程系管理教研室主任著名工程项目管理专家丛培经教授共同创立,在吸纳了原土木工程系管理教研室教师的基础上稳步发展。从1997年开始招收管理工程专业本科生,1998年根据国家专业调整更名为工程管理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2004年开始招收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

二、对工程管理的理解

1.工程的理解

人们对“工程”一词的理解有泛化的趋势,比如211工程、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希望工程等。归结起来,一般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将自然资源最佳地转化为结构、机械、产品、系统和过程以造福人类的活动;第二种含义是上述活动的结果,例如长江大桥、青藏铁路等;第三种含义是从上述活动和实践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并吸收有关科学技术而形成的学科———工程学科。中国工程院目前包含的工程种类有17种:机械工程、运载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矿业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农业工程、轻纺工程、环境工程、医药工程、卫生工程。

2.管理的理解

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只有共同劳动才能产生生产力,而共同劳动是一种多人之间的协作行为,多人之间的共同劳动就可以进行分工,从而发挥各个个体的比较优势,这种多人之间的群体协作需要协调与指挥———即是管理,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多人的共同劳动就具备了单个个体不具备的功能。但是共同劳动的效率与效益取决于管理,管理是多人多种生产要素能否具备规模经济的关键。管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强化和发展。分工的细化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源配置越来越复杂,生产各环节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这些都要求更高水平和更大强度的管理。管理是个多维的复合体,管理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经历了经验管理与管理理论萌芽、古典管理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异常活跃,众多的学者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各树一帜,建立了许多管理理论学派,形成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分散化。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热带的丛林”。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主要包括以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数理学派、交流中心学派等。在实践领域中,企业文化反映了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价值观,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同的企业文化反映了人们对管理实践的不同认识。比如海尔响亮地打出“海尔,中国造”的口号,联想提出“世界的联想”,TCL要做“世界级的企业”,而诺基亚则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可见,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3.工程管理的理解

狭义的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建设工程管理,而建设工程的业务主要是以项目的方式展开的,所以有的专家和学者建议工程管理专业改称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包括建设前的项目策划等前期的管理和建设实施过程中对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等管理以及建成后对工程实体的维护运营等的物业或设施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是指建设工程全寿命的管理,包括前期的策划与管理、实施期的管理和使用期的管理。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管理使项目增值,包括为工程建设增值和为工程使用增值。建设工程管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建设工程的实践活动一般是一次性的活动,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需要多种学科多个领域的专门知识,涉及众多人的利益,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正在向高、大、精、深方向发展。

4.工程管理教育的理解

工程管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既掌握工程技术又具有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工程管理教育不是简单的工程教育加管理教育。工程管理的课程是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把工程技术内容和管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教学内容是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有了工科教育背景,再单独学一些管理学课程并不等于工程管理教育。只有将工程技术和管理的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才能发挥1+1>2的效应。工程管理人员与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相比,要同时具备实施工程技术项目和进行专业化管理的能力,并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国际工程管理方向和物业管理方向等五个方向。从单个工程项目的实践来看,工程实践可以分为核心的形成工程产品的过程,为核心过程提供服务的辅工作过程以及在前两者之上的管理过程。作为工程管理者要取得1+1+1+1>4的效果,必须将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不仅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更应该要求教师有广阔的视野,要求教师首先融会贯通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囿于自己的狭窄领域。

三、对工程管理专业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框架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可以避开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2.SW分析

从上述[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培养结构体系可见,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strength)在于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知识领域宽广,视野广。工程管理专业的劣势(weakness)在于博而不精,抓不住重点,不知所云。我校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三年级还不知道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内容,总觉得工程管理专业不如土木工程、给水排水等专业目标明确。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优势在于有工程技术作为依托,背靠建设类的专门院校,各个工程技术专业我校基本齐全,有可以利用的工程技术资源。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还为北京市建设领域培育了成千上万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目前正活跃于北京市建设领域,也为我校人才的培养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系资本,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场地和平台。但是,资源只是潜在的优势,潜在的资源能否转化为效益,主要依靠能力的发挥,资源需要通过能力去实现增值,能力只有通过使用资源创造价值才能体现。

3.OT分析

由于我国还处于原始资本积累阶段,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尚有巨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在我国工程实践活动中,企业对工程管理人员需求旺盛,尤其是中高层工程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极为匮乏。根据中国工程院的调查结果,认为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人才组成结构失衡和专业失衡同时存在。组成结构失衡表现在低层次人才相对过剩,而掌握先进知识、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水平人才相对缺乏。专业结构失衡则表现在当前工程管理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某些行业领域人才资源相对充足,而另一些行业领域人才资源严重匮乏。基本建设行业的工程管理人才属于较为充足的行业。尽管在项目管理组织中,工程技术、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计算机应用和工程法律法规等领域的工作都是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承担,如工程技术、估价师、律师、合同工程师等,但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各种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和职能工作之间越来越趋向于相互交叉,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分工和协作关系。所以,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必须交叉和多样化,即项目管理者必须对各种职能工作有很深的了解,而各职能人员或参与项目的各种技术人员也必须了解项目管理,不能“隔行如隔山”。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上互相参透,能力上互相补充的管理群体。这就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四、实践教学不足及其对策

1.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足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是普遍突出的问题。学生在未接受专业教育前,对工程实践过程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缺乏基本和全局性的概念。由于过于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而缺乏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缺少对实际问题的真切体验,妨碍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目前,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入学教育、专业认识实习、各门课程的大作业、毕业论文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等。从教学实践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之间确实脱节,对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缺乏。

2.实践教学不足的对策

对实践教学不足的对策,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沈阳建筑大学齐宝库教授创立和总结的教学经验。沈阳建筑大学齐宝库教授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创立了“三明治”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认为,实际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才能获得。基于这种认识,以齐宝库教授为首的教学团队大胆尝试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方面教学资源的“三明治”教学模式。即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首先在校内通过课堂教学学习五个学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到工程项目工地实践一个学期,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其余专业课和做毕业设计(论文)。“三明治”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企业的临时雇员,以项目经理助理或工程技术人员助手的身份参加工程管理工作。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带回学校学习,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使学生在就业前受到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高等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在工程制图、工程设计、施工测量、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受到了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业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2)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工程实践中,学生们作为企业的临时雇员,既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又要参与工程和企业管理工作。这样学生们得到了锻炼,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工程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高。

(3)充分发挥了社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实行“三明治”教学模式后,学生有机会深入到有关企业。这些企业能够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使企业认识到培养人才既是学校的任务,也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样就调动了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了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潜能,弥补了学校办学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作为对“三明治”教学模式的改进,笔者认为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配备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实习加以指导。

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要求

1.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人类社会正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由于IT技术的迅速发展,IT技术在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已经形成相应的产业,目前IT技术正在深刻地改造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由于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目前又面临信息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可以通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建筑业和基本建设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其主要反映在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应用的观念上,也反映在有关知识管理以及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在产业与产业之间,由于建筑业的特性,目前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较差,使建筑业相对其他产业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数字鸿沟。

2.建设工程信息化的要求

建设工程信息化是指建设工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开发和应用。建设工程信息化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信息化,为建筑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建设工程信息化包括软件、硬件、组织件和教育件四个要素,其中软件和硬件由信息产业提供,组织件涉及政府和企业的互动,而教育件作用的发挥则依靠教育部门。

(1)建设工程信息化要求人才具备信息意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教授认为,人的因素是信息化成败的关键。认为“充分理解信息在社会经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和物资、能源一样当做重要的资源来看待,这种认识和自觉性可以称为信息意识。现代化的人必须具备信息意识,它是人的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乌家培教授认为“管理可以说是一种信息再生过程,它从管理主体收集信息开始,经过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存储和传递,产生信息的决策信息,施效于管理客体,又得到反馈信息而汇集于另一轮收集的信息中,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可见,管理和信息化密切相关。

(2)建设工程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转变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软件的商品化,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IT装备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将重点放在计算机干不了的专业学习上,比如项目系统分析、工程活动逻辑关系安排、实施方案的拟定、比较和评价、管理程序的制定、报告系统和文档系统的建立、工作过程中的协调、沟通和激励等。可见,IT技术推动的信息化要求教学模式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思想、应用的能力上。同时,信息化通过网络连接为任何实践、任何地点、任何人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途径。信息化建设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以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特别是交互式动化演示以及虚拟现实的功能,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汲取知识的效率。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课堂面授和网络教学、实时与异步式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信息化鼓励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信息化建设使得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学生在课后可按照自己的安排、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点播课件、开展虚拟实验,循序渐进地学习和复习。通过IT技术可以将工程实践的现场连接到课堂,也可以将其他高校的教学连接到本课堂;可以将各种研讨会、各种资料和网址连接进入课堂。信息化建设为教学提供了直接交流的良好空间和条件。教师与同行的交流,可不断的更新知识和开阔视野;通过教师答疑、作业管理、在线测评等交互学习环节实现答疑解惑、及时反馈信息,促进了师生沟通;学生之间通过专题小组、聊天广场等进行讨论交流,积极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开展合作化的协作学习。网络为师生的互动提供了条件,信息化技术也为情景化教学的创设提供了条件,为创设仿真的实验室提供了条件。

第2篇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延伸,发展至今,已形成以工程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管理体制。实践证明,现行建设工程管理体制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建设市场体系、提高建设工程投资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发展的观点看,我国建设工程管理还有待于不断改革、发展和创新。本文拟在分析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和变迁动因的基础上,探讨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以打破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安排思想僵化、解决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供应不足的问题。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变迁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6个步骤。从1953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推行建设单位为主的甲、乙、丙三方制的苏联模式和指挥部方式的2个步骤的自行组建阶段。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03年,经历了推行招标投标制和工程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BJY085)。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亦即第6步,以2003年《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和2004年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为标志。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因分析

制度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源稀缺导致相对价格的提高,潜在获利机会的出现,以及资源供求的环境条件变化和其他制度体系的变迁,都可能引起新制度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度变迁的发生。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制度变迁是政治经济体制变革、利益诉求、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立法保障共同作用的结果。

2.1 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是变迁的外在推动力制度变迁是一个错综复杂、边际调整的过程,大的制度环境决定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及其变迁,一系列制度变迁也促使制度环境不断改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发生的。在以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原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乏力和低效率不断凸现,为适应转轨时期的经济环境就必须对原有的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进行改革。20世纪80~90年代末期的“三项制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又迫切需要不断完善“三项制度”,创新现有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2.2 经济利益的追求是变迁的内部动因

诺斯有关制度变迁模型的基本假定为: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任何一项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都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人们依据成本――收益分析权衡和选择的结果。制度变迁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一种情况是创新改变了潜在收益;另一种情况是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变迁变得合算。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制度变迁也遵循成本――收益的原则,只有当通过制度变迁的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项目各参与方才可能有进行变迁的冲动。

2.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变迁的前提条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制度的变化是的一个基本命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项目管理体制不断创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能在部分范围内发生规模报酬递增,从而使得建立更为复杂的经济组织形式变得有利可图;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的进步使得交易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科学技术和建筑事业的不断进步,工程功能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技术性、系统性越来越强;对项目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市场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交易难度也就越来越大,交易效率越来越低,从而促使社会分工的演进和项目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2.4 立法是变迁的保障条件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社会性,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关系到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有时还与其他方面的利益相关。一种制度的扬弃和一种新制度的诞生总意味着资源上的重新配置、利益上的重新分配,因此,当一项重大的、全新的、影响大的制度诞生时,应该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实施。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推行DBB方式,在1926年的公共建筑法中作了强制执行DBB的规定。英国在推行PFI模式的过程中也相应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国建筑业中工程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等最重要的制度创新都是以立法为保障,并且我国已颁布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这些法律初步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促进建设领域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分析

几十年制度变迁的实践证明,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符合建筑业社会化大生产和建筑施工的特点,适应市场经济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并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关键环节

相对其它行业管理工作而言,农村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更具约束性。农配网建设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工程,建设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其未来发展,将科学技术全面带入农配网建设项目中,同时结合农村电网的特征来有效提高农配电网建设管理效果,如此一来,农村配电网建设才能按我们期望的方向进一步得到良好发展。鉴于此,笔者主要针对江西省范围农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1.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其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配电网投资占据比例较为偏少,使得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中出现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以及高中低压配网设备没能跟上经济发展脚步导致未能及时更新,以至于农配网建设中不符合其标准结构。其二:居民用电需求还未与现代经济接轨,导致用户供电及用电量不稳定,其次农配网结构不是很坚固,供电容载量相对规定要求来说偏小;线路载面较细以至于线路之间互供能力不达标,导致设备过负荷甚至造成停电现象,而检修停电时间在全部停电时间中占据比例最大。其三:农配电网的电线损坏率持严重上升现象,造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少部分地区为了逃避缴纳电费而采取窃电行为;②对电线损坏情况管理不当以及居民对自家用电情况没有充分进行检查了解,甚至不会想到这方面的事由;③用电计量抄表设备年数已久,使得低压集抄台区运行不稳定,设备落后的问题更是导致电业工作人员的抄表数据不详细等情况发生;④农村配电网发展步伐缓慢,建设中也遇到多重困难,对现代化电力网建设或改造等管理的认知度不够,导致问题的形成未能及时去解决,这种想象普遍发生在农村地区。其次,在电网建设中,大家都着重对主网的建设,从而忽视了对农网的建设和改造。总之,当下对农配电网建设工作的管理较为宽松粗略,而农配电网改造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建设没能持续性发展下去。国家对于“节能”很感兴趣也很重视,但是降损节能工程却得不到相应的支持,电网降损效益若是得不到社会及大家的支持,且良性循环机制也未能得到相关建立,那么一些有效措施也将受到限制无法将其有效推广和实施。

2.全面提高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水平

近几年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得到大力支持,更是使我国建设坚强电网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得到加快。但若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在项目施工前存在了诸多问题,如:项目计划、工程设计等前期工作。因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不少不确定的因素产生,虽然国家是农配网升级改造工程的总策划,但是工程的具体实施情况却是由当地供电部门进行建设的,其中地区环境的区别和居民思想的问题都会使农配网建设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而为了处理项目实施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规划、招标等),相关工作人员都需积极结合运用配电网工程的管理系统。就目前我国农配网建设情况来看,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以至于在农村电网工程建设中使电网结构没有实现最标准化的设计,而电网结构设计未能达标将产生一系列的成本浪费及路线上的漏洞,甚至对工程的资金造成影响及导致建设不能在预期竣工,即使在建设完工后对结算环节也会带来不小麻烦。因此,想要整体提高农配网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第一要做的就是强化不同部门单位及群众对农配网建设和改造共工作的重视及认知度;其次对项目施工质量进一步加强,拟定相关切实有效的项目计划和对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及法规进行完善,实现管理工作上的精细化。以上对于农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同时列举了一系列相应的解决措施。

3.做好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

3.1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以强化

一些发达国家对于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是尤为重视的,同时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行业。因此,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是否能按照规划及设计意图来实现其优质的质量是有着严格要求,而为了使农配电网的建设及改造工程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需要各个单位对农配电网及改造工程不同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另外,因为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相关系统研究和相关行业实践起步稍稍偏迟,导致对项目管理人才的专业培养也相对较为落后,而且江西省农村数量不胜少数,在实际的农配电网建设工程中更是会出现建设或改造工程量大但工期短的情况,尤其是在实际施工中遇到这些问题,相关人员为了赶工期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现象发生,倘若农配电网建设出现了大小不等的质量问题,那么日后对人民的生活将带来严重影响。

3.2实施精细化管理

在管理工作上完全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来进行管理,针对工程中的各个因素都需实施“全过程无缝隙”的管理,建立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此外,还需严格要求员工遵守技术规范以及操作规章,对工程每个阶段的工艺都要进一步加以优化,避免出现任何细节上的质量问题,如此才能达到整个工程的高质量目标。在管理工作上实现精细化再到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最后整个工程的建设必将达到预想目标,而实施精细化管理更是为实现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建设工期等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

3.3日后的发展观念加以创新就目前市场经济发展速度来看,使得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起来,而若想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打下一片天地,最为关键的是在发展观念上加以创新,“行为由观念支配、思维来决定出路”,引用先进的观念必然会形成先进的管理行为。所以相关人员可以依据农配电网建设工程的特点来成立相关机构,要求现场施工检查小组务必保证施工的质量,其次积极配合相关监理人员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监督检查。还可建立完善的安全及质量保护体制,务必对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起到保障作用。另外,不管是在工程资源配置上、项目经理选聘上、以及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上都需根据市场化要求去运作,更要通过多行业领域的合作及多形式的联合来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作用,由简单的对抗性竞争转变为合作性竞争,而这更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共同点之一[2]。

3.4加强农配电网工程的质量管理

要使农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首先我们可以从对相关承包商的资质审查以及施工质量和材料控制上为管理出发点,其次对施工中间验收及竣工验收工作加以强化,最后务必实行监理制度并签订相关工程质量保证合同条款以及实行问责制度等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另外,考虑到县供电公司进行农配电网工程的施工点地势复杂多变,管理难度也相对加大。因此,我省县供电公司专门成立了相关配电网工程管理办公室,对员工进行专业训练,同时结合国网ERP系统上线建立项目库,对工程管理以及施工标准进行完善,切实把好工程质量这关。

3.5保证农配电网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性

第一、对项目设计部门的业务水平加以强化,全面提高项目设计的整体质量。应从实行质量管理体系为出发点,其次要求第三方与内部审核管理一并监督勘测设计人员的工作,并要求其根据相关项目设计规定进行分析及设计工作。另外,对设计和造价的培训应层次性进行加强,从而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新的技术和工艺,以此来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此外对于奖惩制度务必明确责任制,做到奖罚分明是对员工工作最基础的尊重,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人员的道德水准及综合素质。第二、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成本加以严格控制,以及对设计进行金额限制要求。强化设计工作人员对整个工程建设的造价认识,要求他们对项目费用进行全面统筹分析,做到合理规划项目的每个阶段和资金的投入方向,从而真正有效控制到项目的投资金额,以免造成因无计划而使施工过程中出现盲目浪费现象。第三、合理科学性的审查整个项目的施工工作,减少因设计不合理而对施工后续工作造成重复性修改的情况发生,更是浪费了不必要的资金及拖延了整个工期,使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也随着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乃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配电网工程的建设则是保证我国农村得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施工项目。因此,为了做好农村配电网的建设,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认真的态度,务必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解决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村配电网建设工程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使农村得以实现现代化配电网建设。

作者:蒋超 华繁荣 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鹰潭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 跟踪回访,创新工作

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建设工程领域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以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已经形成规模,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工程监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水平较高的监理人才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监理经验。当前我国仍不断地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来完善我们的工程监理制度,丰富壮大工程监理实践经验。

二、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展望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已被社会各界认同和接受,但实事求是地讲,我国监理行业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工程管理仍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为了达到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预期效果,使其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已经提出我国的监理工作范围向全过程、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不能仅限于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还需要在监理行业大力改革创新,推陈出新,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监理行业,制定先进的监理标准和规范。目前,工程监理跟踪回访工作仍然是个空白,是工程监理服务工作创新的努力方向之一。

我国已经加入WTO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监理企业一定会迈向国际与外国同行按照同一规则同台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先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实现领导未来的宏伟愿望。展望未来,我们的监理企业不但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向国外输出劳动,服务,知识,智慧,还要输出工程管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引领未来。

三、工程监理回访工作的内容及其作用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已经明确规定了工程质量实行总监理工程师终身负责制,这就是监理企业切实做好工程回访的法律依据。这里所说的监理工程回访工作是指:工程投入使用后,监理企业对曾经监理的工程使用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跟踪调查回访,了解业主的满意度,检查工程是否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如有问题及时协调处理,以免延误时机使事态扩大,把损失降到最小。但是按照我国现行的监理制度,工程保修结束后监理工作即告完成合同义务,对于后期跟踪回访工作仍然是一片空白,没有具体要求和规定。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发生工程使用阶段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甚至出现建筑物倒塌的案例,国内工程质量也是事故频发,这样情况下,监理企业通过做好跟踪回访工作可以真正了解工程质量的实际情况,和业主沟通了解问题实质原因,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好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取得业主的理解,增进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可以维护监理行业的社会声誉、诚实信用和公正性;可以增加和宣扬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避免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导致社会灾难,因此开启工程监理回访之创新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做好监理跟踪回访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无论在管理理论和工作方法上,还是在业务内容和工作程序上,与国外的建设项目管理都是基本相同的,我们的服务水平也正在向发达国家工程管理水平看齐。但是我们的监理行业要改革要发展壮大,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开启工程监理回访之创新工作便是其中之一。本人认为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利于提升工程监理企业竞争实力,发展监理业务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完善的今天,监理企业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监理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走向国际,必须通过提高服务水平、更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范围、大胆创新服务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实力,谁能为市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谁就能成长为真正的强者。监理企业若能够主动做好跟踪回访工作就能赢得业主的理解和信任,进而赢得市场、发展自己的监理业务,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

② 有利于增进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我国的监理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监理企业用自己

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信息为建设单位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监理

服务力求周到完善,做到尽职尽责。监理企业通过做好工程跟踪回

访,做好工程后期服务,就能赢得广大业主的好评,进而赢得社会

理解和尊重,这样我们监理行业发展壮大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③有利于增强监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我们的监理企业已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标志之一便是企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监理企业既是自身的企业,也是市场的企业,更是社会的企业,企业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国家社会负责,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社会。工程监理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关系到政府的安居工程,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监理企业通过做好工程跟踪回访工作,敢于承担义务和责任,树立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④有利于走向国际、超越国外同行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加入WTO,为了与发达国家工程管理竞争,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也正不但深入,这对监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理行业必须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大力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⑤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因为存在各种复杂的因素,建设工程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世界范围内每年都出现建筑物倒塌导致群死群伤的恶性事件,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工程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因此通过切实做好工程监理的跟踪回访工作,及时全面的了解工程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问题得以及时快速的解决,最大程度的减少因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社会灾难,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

五、如何做好工程监理跟踪回访工作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切实做好工程监理跟踪回访工作呢?这里凭着本人的浅显认识,只做简要说明:

①、设立监理企业跟踪回访部门

监理企业设立工程监理跟踪回访部门,制定企业跟踪回访制度,制定有关记录表格,并设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查阅已建工程和业主联系,并安排人员和日程以及跟踪回访具体内容。

② 建立工程监理跟踪回访档案

在企业档案室增设监理跟踪回访档案,负责收集、处理、存储、分类跟踪回访信息,并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建立企业跟踪回访数据库,以便查阅和共享。

③建立工程跟踪回访问题处理机制

监理工程跟踪回访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加强监理服务的手段,目的和重要性此前已经论述,关键在于如何实事求是地把该项工作做好,因此,监理企业内部还要建立问题处理机制,把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归纳总结,力求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项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结束语

我国监理行业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的监理行业迫切需要改革发展壮大,一方面要虚心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强化自主创新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超越自己超越国外同行,开启工程监理回访之创新工作便是迈出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 建设工程监理概论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建筑业也发展的越来越大,逐渐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非常重大成绩的同时,建筑工程科学的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同样的存在一些缺点。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这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考验。通过我国的各个省份的调查中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项目经理管项目、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和借用资质经营的项目管理模式。

1.1 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模式

项目经理的工程管理模式是企业将工程项目全权交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有着所有的管理权限,包括机械、财力、人力、材料。项目经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不会承担法律风险,这部分风险由企业来承担,同时企业会从项目盈利中抽取一定的费用。

1.2 企业自身项目管理模式

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在企业获得的建设项目后,通过公司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分包给各个项目经理,这种分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盈利,有利于划分企业的权、责、利,保证了企业对建筑项目的管理。这种建筑企业自身的项目管理在国际上统称为集约化项目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收益。

1.3 借用资质经营项目管理模式

我国规定,不具有资质的企业不能招标超过其资质的建筑工程项目,有些没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为了能够拿到一些超过其资质的建筑工程项目,可以借用其他具有其资质的建筑企业的资质去招标,并且付给资质企业相应的费用,这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和资质的企业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种有资质的建筑企业也要承担一定本工程项目风险。

2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问题

2.1 我国的建筑工程分包问题

中国的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必须承包与企业单位资质相应的建筑工程项目,但是在现实的建筑行业内,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层层分包的现象尤为盛行,造成建筑市场混乱。一些不符合资质的小型承包商就利用这种不合法的手段承包工程项目。这些不符合资质的小型承包商由于层层分包,必须降低成本,经常会偷工减料,并且聘用一些没有技术资格的技术员去施工,就造成了施工工艺不符合规定要求。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过关,给人民带了很大的隐患和风险。

2.2 我国的建筑工程信息化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也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并且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也有一些缺点。首先,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没有达到理想的应用效果。第二,中国现在没有自主形成像国外发达国家的那样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建筑企业发展也逐渐靠近国家化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企业化管理模式的不同,现在我们的大多数建筑企业更多的看重自己的经营利润而忽视未来的企业发展,所以建筑企业没有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还有中国的建筑行业软件公司为了赢得市场,经常会出现不顾建筑工程管理软件是否符合科学,尽可能满足客服的想法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中国的建筑行业软件的泛滥并且没有体现软件的科学合理性。

2.3 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需要有专业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实施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是中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程度普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的法律缺乏对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的规定,所以,一般建设项目管理人员都是固定的。同时中国很多的资质考试都是关于监理、承包商管理人员的,所以这部分管理人员教育程度偏高,但是业主方面的项目刮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就被忽视。

2.4 忽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对将要建设的建筑工程,在经济上、技术上和其他方面进行调研、评估比较以及预测建筑工程建成后的社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可以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个基础,在合作经营合同、银行贷款、工程设计等方面提供了保证和基础资料。但现阶段许多投资者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普遍不重视,造成了投资者盲目投资,给企业经济、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以后的建设工程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 完善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法律对承包和分包的规定

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的非标准项目管理比较混乱,造成了一些法律规定以外的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给建筑市场带来了不好的风气。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强制性,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建筑市场体系。同时当地政府部门的监督和调查作用应该也给予充分发挥。我国的法律要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不合法分包等影响很大不规范行为打击,澄清了每一方的责任和义务,改进实施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建筑市场。

3.2 加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中国进入WTO以后,中国的建筑业也逐步向国际化发展方向,因此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也进入国际化市场。为了能在国际化市场立足,必须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化。在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有以下优点:首先,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数据网络,就可以管理数据的方便传输,资源共享等优点,可以减少项目管理中的错误。其次,可以对建筑材料、机械、人员等成本进行信息化管理,方便项目经理管理和监督成本。如果出现工程方面的各种费用和成本问题,可以使工程项目经理及时的了解到,并且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给与解决。最后,帮助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上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有效的管理,落实岗位和责任,强化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这样不仅节省了项目经理的工作量而且还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

3.3 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施工企业都面临这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要定期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先进管理知识的理解,不断的跟进社会的发展。第二,实施有效的成绩考核制度。为了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水平提高,可以定期的检查在各方面工作的能力、素质、知识水平,对于有些不具备从业工作的管理人员取消其工作执业资格,这样可以激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积极的提高自身的各种技术水平和素质水平。最后,也要鼓励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跟上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只有让他们不断的更新创新意识,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润,有利于中国的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建筑行业实现国家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给予充分发挥的科学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实现建筑公司最大化利润,同时我们要关注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弊端,并且就这些弊端,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与解决,才能使得中国建筑行业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一理.赣南森工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探讨[J].林业建设,2007,8(05):14-16.

[2]顾耀臣.建筑工程管理CM制方法的优越性[J].建设监理,1994,11(01):36-38.

[3]尚春静,刘长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J].建筑经济,2004(08),7(09):41-43.

[4]敖华.监理制:建筑工程管理的新举措[J].发展,1997,8(09):19-21.

[5]单兆江.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筑工程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4):65-66.

第6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接轨

引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进步,对于国内监理行业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参与施工的人员以及单位众多,这也使得当前的监理行业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工程行业的需求。如何提升工程监理工作的水准与力度,也成为了行业内部从业者重点思考的问题,而将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妥善地处理这类问题。

1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的可行性研究

1.1针对的对象一致

对于服务对象而言,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都是由建设单位委派,对建设工程项目实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其都是服务于建设单位,监管的对象都是参与项目设计以及施工的企业。项目管理更着重于对设计规划、招标以及协调做出管理,同时还应对监理单位做出管理;工程监理主要负责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期间的施工效果、建设品质、施工周期等方面的监管。相对而言,项目管理比工程监理负责的范围要大。

1.2管理目的一致

1.2.1工期管理对于一项工程量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利用工期管理能够将各项施工资源合理地做出分配,从而确保施工作业能够顺利实行。以项目品质管理作为根基,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在指定的期限内按时完工,从而保障建设单位的预期收益。无论是工程监理,或者是项目管理,都是通过自身的工作内容来达到这一目的,另外还可以依据施工作业的实际状况,随时地对施工工艺、施工计划等内容做出调整,继而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因此,对于工期管理这项内容而言,两者拥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也为接轨提供了基础。

1.2.2成本控制在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如想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可以利用制订成本预算、预估的办法,从而合理分配建设单位的各项资金,以预防浪费成本的状况发生,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而工程监理可以从实际成本支出与设定成本支出中间的差别做出分析,继而查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相关负责人做出处罚。尽管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办法存在差别,然而从结果分析,其目的性是一致的。

1.2.3品质管控目前,建设行业的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工程项目品质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可以直接决定项目的最终收益。因此,在施工前制订出细致的施工作业计划,并对施工地全方位调研,同时引进先进施工设备和学习高级施工工艺等,都能够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品质。然而分析后发现,尽管已经使用了非常全面的项目管理手段,依旧会有一些无法确定的隐患出现,这也给建筑项目的品质带来了干扰。而工程监理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做出有效的监管,发现品质问题或是安全隐患,能够直接介入,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如此便可以在根源上处理掉品质隐患。同时,这也体现了两者接轨的必要性。

2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结构办法分析

2.1创建起健全的法律条例

当前,尽管我们国家建设工程行业已经在积极推动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之间的结构,但是效果依旧不够明显。大部分企业还处在研究起步时期。如果想要快速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并且有效地落实到建设工程项目之中,为提升施工品质、增加施工周期做出贡献,还应通过创建起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情况,加快相关法规制订的推进,同时针对于市场快速的进步,还应该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的顺利接轨提供基础。

2.2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准入标准提高

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高效融合,需要依托于建设行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因此,提高管理门槛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建设项目管理行业,对于管理单位的要求较低,各项制度规范也不健全,这对于建设行业的进步是非常不益的。所以,唯有尽快地建立起管理行业的准入标准,才可以将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实行接轨。

2.3提升人力资源培育力度

不论是在项目管理中,还是工程监理过程中,人力资源培育都是关键环节,只有保证管理人员或者监理人员达到一定的技能素养,才能够将两者顺利地结合在一起。最近这些年,建设行业已经愈来愈重视工程监理的作用,因此人才培养制度也变得慢慢健全。尽管项目管理和人才监理目的一致,共同点较多,已经拥有接轨的先决条件,然而,其在工作细节上依旧存有比较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唯有提升人力资源培育力度,增加复合型管理人员的数量,让其既能够熟知项目管理细则,也明白工程监理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状况,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才能够达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真正目的。复合型人才也是两者完成接轨的必要条件。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应用型、 培养模式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raining is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ve basic knowledge economy and law, obtain the engineer basic training, and has a certain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enior talents.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chool training plan, stressing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and exploration, and make the training mode of school more reasonable and perfect.

Key word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ed,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如何办好这一新专业,从而有效地为国家、社会培养工程建设和房地产事业建设与发展所需的高级专业管理人才,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结合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的办学实践,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目标

鉴于南昌商学院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工程类学生的特点,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活泼好动的特性,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全面开花,面面俱到,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南昌商学院是江西农业大学与亨通房地产合作办学,因此,我认为可以从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来培养我们南昌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如下目标:

了解到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熟悉工程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熟悉工程建设施工全过程的进度、成本、质量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同时熟悉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程序和合同管理;

熟悉工程概算文件的组成及编制方法,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造价管理(或建筑工程概预算)能力;熟悉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金融、投资、估价和经纪等基本业务;

掌握监理工程师工作的职责和程序,具有准确、精练的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外语达到四级以上,具有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的能力和听说能力。

三、课程设置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性以及学校的特色,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3.1理论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统计学、运筹学、工程经济学、计算机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材料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工程施工与成本控制等。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工程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实践方面

工程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几大类,其中实习环节质量最难控制。与其它专业相比,实习环节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显得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实践做基础,后续课程的学习都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目前,企业一般不愿接受学生进行实习,校内实践场所和条件又非常有限,实习环节经常流于形式。为妥善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我校可以与本地大型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亨通房地产公司)、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以保证学生实习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3.2.1认知实习

认识实习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各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及作用,了解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对工程建设和管理建立初步的认识,为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做准备。通过认识实习,让学生了解工程的生产实际,熟悉工程建设、施工以及运行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增加学生的工程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为将来参加工作后能尽快地适应工程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3.2.2生产实习

参观在建工程,调查了解施工生产的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弄清各工程的工艺流程和相互衔接及制约关系。学习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的方法和经验。参加实际工程的招标(业主方)或投标(承包商方)某些操作环节。如业主方的资格预审、编制标底、开标、评标、签约等等:包商方的现场踏勘、标前会议、投标决策、编制投标书等等。实习前安排现场工程师进行集中短期教学、现场验证性或演示性教学, 实践结束后, 工程人员与教师联合组织学生的生产实践答疑交流会。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通过实习反映的意见和工程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或实习提出的意见, 甚至可以邀请工程管理人员参与教学大纲制订的优化, 使其贴近工程实践, 实现以习促教。通过实践资料的积累, 为相关课程的案例教学建立典型案例素材库, 加强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储备与共享。

3.2.3毕业实习

1)实际工程标底的编制或投标报价的编制.

2)参加实际工程的监理工作。

3)参加实际工程的合同管理工作。

4)参加实际工程的其它工程管理工作。

5)参加工程定额的测定、修编、编制等工作。

同时本专业教学大纲也已安排相应的课程的实践,实习活动,比如:测量实习,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等相应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就业方向

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决定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五大方向。

4.1工程项目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4.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 4.3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初步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 4.4国际工程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初步具有国际工程项目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等全过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及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4.5物业管理方向 该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初步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包括:物业的财务管理、空间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管理能力,物业维护管理及物业交易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完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必将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效益和效率,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创建工程管理特色专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任宏等:《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展望》,《高等建筑教育》2001年第2期。

2.陈春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 增刊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常用模式;发展方向

引言

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中,对工程建设模式的要求必定会提高,对我国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给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我国工程管理带来一大挑战,因为我国要做已有的基础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建设项目在给进行,其技术与复杂度都相对的提高,对我国现有的技术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有得到发展,从而在工程建设中的先机。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为了实现项目的目标,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规划,以起到控制、调节和组织安排等作用的管理工作。

1、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是在某个工程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性管理方式。工程项目的生产过程有别于工业化的大规模、大批量生产,也有别于市场上企业或部门中的行政过程,属于单独性生产。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一旦出现失误则很难纠正,进而将造成严重的损失。

2、工程管理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工程项目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具有相关职能的单位、必要的资源和时间等,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高效、合理地整合工程的方方面面,一切以整体效率为基准。因此,项目建设一定要有预期标准,才能具备非常明确的实施目标,包括完整的工作合同期限、工程质量标准,项目的终止时间和目标的实现时间等。

3、工程管理具有生命周期短的特点

综合管理项目的全过程被称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每个阶段相互联系,因此,对整个生命周期进行集成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常用模式

1、设计―招标―建造(Design -Bid -Build)模式

DBB 模式是一种由业主与设计单位(建筑师或者工程师)签订专业的服务合同,委托其进行前期策划、研究等相关工作的管理模式,工程的质量和进度都必须按照描述的要求和原则进行,整体形式较为简单。

在 DBB 模式约束下,各个阶段必须依次执行,故管理方法较成熟。DBB 模式具有如下优势:工程项目的实施要按照先设计再最后进行建设的流程依次进行,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较为成熟;设计方、施工方独立分别完成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任务,各方分工明确,互不影响且责任到位;实际的图纸在招投标之前就已经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费用业主心知肚明。缺点主要为:设计与施工相分离,不利于工程事故的责任划分,较难实现设计施工的整合和优化;项目的进行周期长,管理费用较高。

2、设计―――建造(Design -Build,DB)模式

DB 模式是指在项目的最初阶段,业主发出竞标公告,请几家具有资格的承包商竞标,各承包商提出设计方案并给出初步的费用预算,最后业主进行选择,中标的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一定条件下,DB 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业主和承包商密切合作;能够有效控制成本;便于进度控制、缩短工期;风险责任单一。但是 DB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业主对设计缺乏控制,承包商的作用被放大;承包商承担风险大;业主在招标时描述是否完善和全面明确对建筑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出现时间较短,没有专门的险种予以保护。

3、建筑工程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CM)模式

CM 模式是指将建设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执行,进行分段设计、招标、施工,促使施工尽早开始,以达到加快建设进度的目的。CM 模式一般分为型和非型(或风险型)两种。型 CM 模式是指业主与 CM 单位签订咨询服务的相关合同,同时与各承包商签订施工的相关合同,CM 单位根据业主与各个承包商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的进行工程管理。非型 CM 模式中,业主不与施工承包商签订工程施工相关的合同,业主对于工程投资不进行直接控制,因此,业主为了降低风险,通常要求在 CM 合同中预先确定一个最大工程价格(GMP),超过部分须由 CM 单位承担。

4、设计一采购一建设(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模式

EPC 模式是指项目决策阶段之后,经过设计和招标,业主委托一家工程公司进行的从设计到采购最后建造的总承包一种管理模式。EPC 模式有以下的优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全部交付给总承包商,业主只需负责整体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提高效率;总承包商可以发挥主动性,利用自身先进的管理经验创造更高的效益和价值;设计变更次数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工期较短;EPC 模式采用的是总价合同,项目的最终价格和工期有很大程度的确定性。与之相应,EPC 模式也有其缺点:业主无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的过程控制,主动性差;总承包商对整个项目的成本、工期和质量全权负责,承担的压力和风险比较大。

三、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过多地依赖和崇拜国外模式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也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过程,各项工作都逐渐走向了成熟与完善,但是其中有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法与理论时,对国外一些企业个人的做法显得过于崇拜,忽视了国内外情况的差异性,从而一味的照套、照搬国外做法,出现了很多适得其反的问题。

2、执业资格要求与行业实际有差距

就当前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工程项目建造师的要求与定位与实际需求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距,在知识体系等层面存在着大而空、虚而杂、全而乱得情况,再者在职业建造师的职业机制建设上同样存在真很多的政策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导致管理组织乏力,最终使得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上显著增大,总体的实施效果变差等等。

四、工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方向

随着经济多样化的发展以及对工程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的工程管理项目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迈向国际化。因为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的工程管理项目模式正在不断的改变,并朝着多元化、成本低、管理模式先进的方向发展,以致力于我国的建设项目的发展,以此为我国的经济工程建设作出有效的贡献。

第9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系统 ; 信息化建设;建设管理;城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建设的服务和管理机构是城市建设主管部门, 参与城市建设的机构部门和人员提供快速、有效和富有秩序的服务与规范化的管理是其基本职责。众多环节构成了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 建设主管部门下属各级职能部门承担了这些环节上的管理和服务职责。

一、现场管理要做足

(1)重点是管理好监理队伍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监督和控制者之一就是监理,施工质量全靠监理工作才能做得好,是保证工程,稳定完成,完成预期任务的重点。现场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监督好监理们的作业情况。

(2)持续学习,负好责任

只有监理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保证行动的实施。一开始我们要组织召开好工程项目的第一次监理会议,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必须与会,审查监理部人员、办公设备是否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组织监理学习各类纪律制度和《建设工程廉政纪律》,重抓监理的行为规范。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工作程序、规章制度、现场应急预案都是要监理深刻理解和运用的理论要求,认真解读本工程监理合同中细化和量化的考核条款,明确职责和义务,为现场管理提供足够的理论知识。

城市建设工程设计

按照决定了的规划、项目、厂址和设计任务书的条件.预先制定的建筑工程图样和方式。需要协调好各种设施设计的相互作用,还要考虑城市建设、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材料供应、工程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评价一个建筑工程的条件.要从实用、经济、稳固、美观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来深入考虑。此外还与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技术材料、习惯风俗、环境温度紧密相关,新时代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而建筑工程设计也因为物质材料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有了新的物质手段,使建筑工程设计水平日新月异,建筑类型也各式各样。

(1)划分建设工程设计的阶段

依照深度确定或划分设计阶段和可行性研究的阶段的做法。依照我国当下的规定,可行性研究按一个阶段进行。和国外的初步可行性内容差不多,其深度只需满足计划决策部门确定项目和审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就行。按照这个要求,设计阶段的划分仍应按原国家建委《关于颁发试行(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的通知》执行。小型建设项目(包括民用建筑),按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一个半阶段进行设计。只需提供设计方案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可直接开展施工图设计。一般工程建建设单位同意后可直接开展施工图设计。正常情况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民用建筑),进行设计的都在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这两个阶段的时候。设计文件要分别作出,施工图的设计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批准。

(2)建设工程组织总设计

全面安排开发建设工作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指导一个规模比较大,具有多个施工单位共同合作建设的多元化开发项目。开展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编制年度开发计划,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与各施工及协作单位签订经济合同。多个单位工程组成了一个开发项目(除单项工程外);配套设施有市政道路、给排水、通风电力、排水处理、热力、煤气、绿化园林等,施工由建安工程和其它专项工程。工程建设的顺序和相应的进场施工时间需要编制一个完整的工程组织总设计进行控制和指挥、组织协调。通过编制工程组织总设计,相应的建设方案是根据开发项目的各种具体条件而制定。规定箍工时间、顺序、制定技术组织措施,根据工期要求和建设内容在开工之前,准备落实现场施工所需电、水、场地、道路等建设条件;经过编制工程组织总设计,事先做好准备和预防措施可以预计实际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把工程的施工和设计、经济和技术,配套工程和主体工程及具体设施工程和每个施工单位的工程安排相互结合,协调好施工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施工单位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低下,也相对增加了施工过程中协调各专业工作的难度,这也是问题产生的重点。

根据主观因素分析,因为承担较多的工作可以令施工单位谋取到更多的利益,相反却导致施工工序的遗漏,发生个人因素问题,进而加大了综合控制的复杂性。

(1)影响施工组织的方向分析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因为在实践中会受到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都是因为这些调整而造成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的变化。从全面来分析,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动态方案,在现场作业中,应联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尽早准备相关的动态管理措施,使工程质量的程度不受施工组织方案的多变而影响。

(2)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分析

每种施工都有自己的技术要求和空间位置,若在技术方面疏忽大意,尤其在部分交叉位置的环节上考虑不足,一定也会出问题。每栋建筑物均由自己专门的产品,每一项设备、管线均具有固定的要求,各式各样,从而加大了各专业间存在冲突及不可调和的可能性,不利于城市建设工程的开展。

四、质量控制措施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实施

(1)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控制

利用最小的投资成本,在预期的时间内,获取与工程质量标准相符的施工项目是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出工程施工的全面情形衡量,确立与实际需要相符的质量指标,务必符合三大要求的协调,才能实现所有的控制目标。

(2)加强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针对性的法律培训对建设工程施工及监理单位尤为重要,技术指标及岗位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是施工现场管理者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施工单位构建内部人员的培训及教育机制需要正确的引导,特别是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慢慢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重点解决当前部分施工工程管理粗放、职责混乱、权责不清、放任自如等问题,采用招标的形式,加以构建项目法人的责任机制,保证城市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增强施工现场的指导与管理,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与能力,逐步加强施工人员的能力素养。

(3)实行否决制度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否决制度应贯穿在项目部门管理城市建设工程的施工中。使各环节的任务稳妥落成,使各项目的领队达成共识,再将指挥部的操作要求及精神贯彻落实于项目部门的各个人员。在实施的过程中,每天的施工项目部门都应严格杜绝质量缺乏的施工进度选取倒计时方法全面分解进度节点。此外,还应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冲刺各节点前,应大力监督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要求现场实物和技术材料的同步进行,避免由于进度过快而引致资料不同步的事情出现。同一时间,增加施工现场的检阅次数,严格实施施工质量的否决制度,加强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工作,保证全部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最后总结出,经过科学的方法和团队的配合,完全可以保证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使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各职能最大限度发挥出自己岗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玉.对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浙江310006

第10篇

Abstract: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practice teaching, put practice teaching run through the whole learning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stag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goal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pays equal attention to practice teaching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gradually forms relatively complet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teaching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practice, focus o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practice, combination and graduation design,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training and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关键词: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63-02

0 引言

2003年4月,辽东学院申请试办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为配合辽宁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贯彻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内容,构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接受到更新的知识、学到更前沿或更实用的技术,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值得深入探讨。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

工程管理专业以建设工程的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是工学与管理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专业。按照辽东学院确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建设工程管理公司及造价、投资咨询等中介机构,从事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为实现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要求,将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专业学习过程的始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1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 我国正处在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宁“五点一线”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因此,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技术素养,要成为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去实现,所以,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1.2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成理论教学只是达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培养预期目标的一部分。实践教学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否实现。从工程管理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除了个别专业基础课外,其余全都规定了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实践教学纲要中明确规定: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教师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没做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1.3 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辽东学院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质量的提升,也离不开毕业学生工作能力。学生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技能和执业能力,在社会上就是一项宝贵的无形资产资源。社会对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只有一个核心指标,就是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因此,未来专业办学应在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方向的基础上,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以强化技能训练为重点,保持专业已有的优势。要使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正确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摆正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法与质量,构建适合工程管理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重。从2003级学生入校时起,我们就着手探索建立相对完整、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跟踪工程管理人才需求的类型,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努力使实践教学目标更贴近工程实践。其中在构建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时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打造特色”为指导方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2.1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实践教学一般是指教学实验、专项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解决学生“怎么做”的问题。

就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执业能力的训练和提升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三个阶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检验,建立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强调理论的应用,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对每个阶段不仅要充分保证教学时间,而且要创造特定的条件,包括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实验室及规范化的管理来作保证。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的教学体系中,除了学校的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专业课平台、方向课程外,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初步确定了的思路是:制定向实践教学倾斜的政策,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观念,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组织和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工程领域执业资格考试并执业,来获取实践教学第一手资料,逐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从而建立起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课程实践为补充,毕业设计为重点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体系。具体实践方案如下:

2.1.1 课内实践 即基础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中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土木建筑工程概论》等实践教学。包含在理论课内的实验和实践,随专业课程同时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巩固理论教学内容,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任务。

2.1.2 教学实习 即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通过专业教学实习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主要集中在每年实践学期,一般用3周时间。根据工程管理工作的特点,开设《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测量学实习》、《工程管理生产实习》、《专业社会实践》、《土建工程估价实习》、《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到施工现场去参观,对主体结构、基础、施工技术与组织等建立感性认识,到工程建设相关单位调研,看懂实习工程对象的建筑及结构施工图,并绘制施工图,根据施工图,编制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技能。

2.1.3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即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训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工程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训练。这是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或走向各种工作岗位的桥梁和纽带。为此,要求学生根据实习岗位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确立毕业设计题目,并从实习中获得相关资料,完成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并日后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延伸 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近几年的办学中,还尝试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来培养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教师科研人力和精力不足的制约要素,而且在科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自我创造的能力。要求部分学生平时参与教师或生产企业的科研全过程,并能提供相应的科研和产学研成果。

3 实践教学实施后效果

为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并且深受企(事)业单位欢迎,我们组织学生到校内外实习基地进行相关教学实习,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应用能力的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及工程造价方向在分别在校内实践课程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了专业实习。

3.1 校内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实践能力的训练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共享4个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1086平方米,设备总价值约75.98万元。现正使用的实验室为:建筑模型与材料展示实验室,拥有民用、工业建筑模型;基础、梁、柱模板及配筋实例;部分构造示例;部分建筑材料实物;建筑效果图等。可以基本满足《工程管理概论》、《土木建筑工程概论》、《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等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建材实验室可以满足《工程力学》等课程的需要。两个机房和即将配备的相关软件,可以基本满足《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CAD》、《土建工程估价》、《安装工程估价》、《市政、园林工程估价》、《图形算量软件应用》等课程实践教学需要。同时安排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讲解,使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3.2 校外工程领域综合实践能力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管理专业先后与丹东佰阳房地产开发公司、丹东沿江开发区建设总公司、辽宁长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丹东国际工程咨询研究中心等12家公司进行广泛合作,初步建立起实习实践基地,基本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践的需要,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已与这些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把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不同学期分别安排教学进程。其优点在于:

3.2.1 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实习或在毕业设计阶段就具有上岗能力,学生在实习直接面向工程建设一线,在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单位、和社会中介部门等单位得到了应用。

3.2.2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具有选择工作的自由,一些课程如《工程管理生产实习》、《工程管理毕业实习》、《工程管理毕业设计》的在制定教学纲要和内容时,进行充分论证,设置多个实践方向,并加大实践课程难度。

3.2.3 跟踪市场需求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按照符合工程管理的发展实际和专业教学规律,设置实践教学内容。近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加大,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对相关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体现出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目标。为此,我们在实践课程上以工程图纸为线索,以工程管理为核心开展各门实践课程的设置。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应该说,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开设较晚,开办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但通过改革和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土建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四年)培养目标和方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成虎.工程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11篇

关键词:工程临理;现状;发展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指的是工程法人代表聘用监理单位来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监控与管理。自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监理制度以来,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建设工程管理水平,以及工程质量及安全性的提高。当前,我国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项目也逐渐增多,人们对监理工作的开展及发挥出的作用也日益重视。然而,由于工程建立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整个行业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导致现阶段的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存在不少问题,对工程监理行业及建设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自从开始推行工程监理制度,国内的监理行业主要经历了准备、试点、稳步发展以及全面推广这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1缺乏健全且完善的监理机构

由于我国工程监理方面的经验不足,因而在建设工程领域,依旧采取落后的监理机制,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其次,没有对建设工程的监理项目做出明确规定,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不够重视这一工作,导致监理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其三,我国未能制定与建设工程监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无法为监理人员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使得施工企业缺失管理的基础,导致施工风险的发生。

1.2收费水平不高,给监理企业的发展造成制约

与建筑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及工程设计行业相比,监理行业的收费水平比较低,人均产值均为前者的1/3左右。在此种形式下,监理企业就无法顺利招聘到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复合型人才,进而大大降低建设工程的监理质量及效果。此外,由于收费水平不高,导致监理企业无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大多数的监理企业只得选择保本经营的模式,企业领导阶层将生产经营作为工作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不够重视或是无暇顾及。

1.3工程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建设工程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主要体现在监理工程师实践经验不足,不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质量及数量均无法充分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

具体分析,监理工程师作为复合型管理人才,其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2]。现阶段,我国工程监理人员主要来自施工单位、各大院校、科学研究所以及勘察设计单位等,来源较为广泛,然而,由于其法律及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将组织协调、监督及管理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对监理工作的成效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建设工程监理队伍中,存在人员素质严重参差不齐的情况,除了持有上岗证的监理人员以外,还包括没有获得上岗证,甚至未能通过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工作人员;有的监理队伍中还有刚毕业的学生,退休的外聘人员,以及下岗的编外人员等,他们往往是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后,便开展监理工作,这对建设工程的监理水平以及工程整体质量均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1.4监理招投标的实施引发恶性竞争

自从在建设工程监理中实施招投标策略以来,不少监理企业纷纷采取价格竞争的方法,导致收取的监理费用比规定的收费标准低不少。另外,大部分建设企业在选择监理单位时,并没有对其工作资质及工作人员素质进行仔细考察,而是将其提出的监理费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在此种情况下,一些监理单位为能中标,互相进行压降,导致低价恶性竞争的发生,危害到了市场的稳定性。

2.促进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发展的有效对策

2.1加大监理机构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工程监理制度

经调查研究得知,加大监理机构的建设力度为落实施工监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建设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应对监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来,通过紧跟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步伐,对企业内部的制度进行改革与调整,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工程监理工作中的难点及不足之处,促进监理制度的完善,并适当提高监理挝坏淖既朊偶饕约凹嗬砣嗽钡娜斡帽曜迹从而不断完善工程的建立工作[3]。

2.2制定并出台监理行业新的收费标准

政府相关部门需从市场当前形势出发,制定并出台监理行业新的收费标准,对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以及工程设计、勘察、施工及维护等阶段的收费标准及具体的工作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于建立企业而言,其应当严格执行新的规定及标准,如出现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则给予严厉惩治。此外,以新的监理行业收费标准为依据,采取菜单式的工程计价方法,将监理及其他服务项目的收费计价法分为以下两种:①市场调节价:主要应用于服务内容与规定不符,或投资规模没有达到标准的工程项目;②政府指导价:主要应用于投资额超过3千万元的工程项目。其中,菜单式的工程计价法将工程咨询、监理等服务各个阶段的工作特定综合考虑在内,充分联系了服务的内容与价格,并采用物理模型将各级段的价格关系表达出来,并对各阶段的价格进行统一于规范[4]。

2.3加强监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监理工程师为建设工程监理工作开展的基础与关键所在,其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更是对监理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工程管理人员应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一套培训机制,在向工作人员讲解有关监理及管理方面知识的同时,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力度,在促进监理人员专业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使其树立起强有力的责任感。此外,建设工程企业还可与高校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大专业对口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对监理工作人员的待遇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

2.4制定科学合理的投标报价

监理单位应当借助投标方案来吸引建设企业,力争中标。在制定投标方案时,应注意确保中标以后,监理单位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利润,报价过低过高均不可取,如果报价过低,监理单位的利润就会有所下降;报价过高则会拉低中标的概率,因此,需制定合理的投标报价。为实现这一目标,投标单位就应当组织投标小组,组内成员除了需了解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以外,还应充分掌握经营成本核算及技术等知识[5]。在报价之前,投标单位需对招标文件、图纸以及技术规范等进行仔细阅读,并且还需对工程现场的交通及地理等条件展开深入调查,对工程重难点进行全面了解,再以此为依据,制定出合理的监理投标方案。

3.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监理属于一项专业性强的综合型工作,其在促进工程施工质量及工程效益提高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因此,建设工程企业应充分意识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监理企业则需加大监理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强监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投标报价,从而充分提高工程监理成效,为监理行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蒋庆文. 国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23):231.

[2]蒋晓东.关于我国工程监理业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15(25):164.

[3]戴爱军.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初探[J].建设监理,2013,11(08):3-6.

第12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校内实践基地

1 引言

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是伴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至今,全国己有300 多所普通高校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我校于2000年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多年来,在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2003)》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办学基础和优势,在工程管理本科教育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考虑社会用人需求和工程建设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我们针对应用性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订立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创建了多层面的实践教学环境。

2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管理能力;编制招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相关能力;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标底、报价和决算的能力的,从事项目投融资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在培养方案上,工程管理专业贯彻了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思路,突出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4 个平台的教学,但这个培养方案主要存在厚基础的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转化之间的矛盾、宽口径与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化的矛盾等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别于研究型院校,其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改进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实践训练,形成了明确的办学定位和较鲜明的特色。本专业紧紧把握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这一教学特色,不但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基本素质,更要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力求学生在四年时间里完成从理论向实践的过渡,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使学生达到一毕业上岗就能胜任工程招投标、投融资、造价管理、施工管理等工作。

2.2 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

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着重在技能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必然成为高等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包括项目管理、造价管理)学习之前,首先要熟悉建设工程项目的建筑过程,具备熟练的识图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建筑施工图及项目的组织实施能力,进而初步具备工程造价能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能力。以上技术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单纯的依靠课堂讲授是肯定行不通的,培养学生技术应用性能力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离不开实践环节,离不开实践基地。

根据上述的应用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我们可以将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定为:工程计价能力、施工技术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及项目评估能力(见图6)。

图1 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能力

2.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根据社会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科学知识、思维方法、操作技能等传递给学生,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考虑,让学生去创造、去设计,创造性地提高其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造性。

构建紧扣核心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性工程管理人才的根本保证。

图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3 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环境体系

工程管理专业的职业针对性强,教学(理论、实践)内容必须充分考虑行业需求,满足应用性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紧紧围绕应用性工程管理人才的核心能力来构建,进而指导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环境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由于校外实训基地受到气候、项目的不确定性、施工工期等因素的困扰,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将成为实践课程的切实保障,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担当主要角色。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组成及其所承担的实践课程见图3“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体系”。

图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体系

4 工程管理专业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施

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除了要设置合理的实践课程,还必须建设有特色、多层面的实践教学环境,以便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之一是实践性强。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掌握专业最新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实训基地是关键条件之一。并且,在建设部与教育部联合组织对国内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证中,具备实验室、实训基地是达标必备条件之一,这同时也是本科评估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