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53: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阴阳学说,高职语文,阐释
1.阴阳学说是什么
阴阳学说首先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内容包括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与转化。除此之外,阴阳学说还与天文、历法等具体学科相结合,成为各门具体学科的理论基础。阴阳的概念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范畴,战国末期才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阴阳学说作为一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医学作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一枝奇葩,同样受到了阴阳学说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前提。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那么,医学专业的高职语文课程是否可以对阴阳学说进行阐释呢?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呢?从根本上讲,中医学与文字学、文学都起源于远古先民的劳动实践,这就决定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阴阳学说既属于中医学范畴,又属于汉语言文字学、汉语言文学的范畴。这样,便可从语文视角对其进行阐释,成为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2.医学专业高职语文对阴阳学说的阐释
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工具学科。中医学和语文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学,并且中医学的发展是受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学影响的。没用充分发展的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就没有生动准确的中医学表述。反之,中医学的文字与文学表述,是对汉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学的阐释。正是有了中医学的各种概念,才使得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学更加丰富、更加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而使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得以再一次显现。
无论是哲学还是中医学,都没有对阴阳二字的本义进行阐述,因此,高职语文对阴阳学说的阐释可以从字源入手,用汉语言文字学的知识进行阐释。
首先对“阴”字进行解析。阴的繁体字写作陰,而陰的本字是侌。金文的侌写作,这是象形文字。而此字又分上下结构:上部分是“含”,包含,下部分是云层。那么,侌的本义就是天空多云,没有阳光。现在常说的阴暗、阴晦就是使用了这个意义。侌的籀文(即石鼓文)则写成:上面是日(太阳),下面是云。云在太阳下面,表示云层遮挡了阳光。篆文的侌承续了金文的字形。当“侌”作为单纯的字件后,金文 再加“阜”(山地) 另造“陰”代替,表示山地背阳的北坡,此时,阴的意义又增加了一个。陰的篆文 基本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 将篆文的阜 写成左耳旁 ,将篆文的侌 写成 。此时,陰的形象已基本定型。俗体楷书阴用月(夜晚的月光)代替正体楷书“陰”的“侌”。这就是阴字的演变史。由此可知,阴的原始意义包括昏暗无光和阴坡(水之南,山之北)。其中,侌是声旁,左耳刀是形旁。对阳的解释同样采用这种方法,不再赘述。我们发现阴阳二字的演变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时期。而且阴阳的原始意义就是对立的,这正是阴阳学说理论的根本。
阴阳的本义解析之后,要对四象进行阐释,因为四象在中医学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正是易与中医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体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是在易经预测学中,即老百姓所说的六爻。四象指老阴、老阳、少阴、和少阳。那么,四象的理论与中医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呢?在《黄帝内经》中写道:“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黄昏至合夜,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阳也。”中医学的人体经络学说更是发展了阴阳学说,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都蕴含了阴阳的概念。阳初生为少阳,阳盛为阳明,阳盛到极点为太阳;阳盛到极点就会向阴转化,变成少阴,阴盛为太阴,阴到极点为厥阴,厥阴转化为少阳。这里还可以对厥字等进行文字学的阐述。
这就是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对阴阳学说的阐释,把阴阳学说具体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语文教学内容。阴阳与四象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为进一步学好中医学打下了基础。另外,很多关于阴阳学说的具有文学色彩的古文献资料也可编入教学内容,称为医学专业高职语文课的素材。
3.阐释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阴阳学说的阐释,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准确地理解阴阳学说的内涵。阴阳学说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只有知其根本才能很好地理解这一理论,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搜集整理有关阴阳学说的各种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把抽象的阴阳理论与具体的学科联系起来,特别是中医学中的阴阳理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能力会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医理论的系统把握,而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其次,有助于医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诚然,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是以学好专业知识为主,以掌握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才能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然而,这不等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不学习语文或者不学好语文,因为高职语文的作用是一种长效机制,它对初中起点学生的人格形成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本论文的优势在于:把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专业课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就非常好的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如果把这种方法推广开来,就会使学生更好地从语文课中获益。
最后,使高职语文成为中医学的得力助手。我国的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汉字的认知,还是语义的理解,以及对中医学体系化的认识等,都存在较多主客观障碍。中医学是以汉语言文字作为载体的,因此,只有疏通文意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玄化奥秘。中医学与语文之间的特殊关系,使高职语文成为医学专业中具有特别优势的工具学科,成为中医学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如果承认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并且承认中国文化的形式具有独立性──中医学也因此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形式,那么,对生成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自在的哲学反思──哲学的承诺和推定的统一并进行推定的结果。生成文化的历史和逻辑只能是历史和逻辑在文化形式中的统一。所以,对生成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推定,只能是由文化所承诺的哲学──哲学所能推定的文化形式在哲学形式上的统一。哲学在文化母体的自在性,使其被文化所承诺和推定,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所承诺的哲学进行推定。以西方哲学进行的推定,只是一种比较意义上的诠释,哲学的比较不具有本体论承诺和推定的统一性,本体是自身的逻辑推定。尤其是西方哲学在当代的进展产生了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其理路表明的逻辑和形式对思维的限定,使对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运用产生了严格的限定。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被语言和文字及形式逻辑所限定,就其文化形式内部所进行的历史文本的解释──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既然对自在的文化的解释呈现出重重困难,使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原理和学科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用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中国哲学自在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与这些“基本规律”(例如辩证法)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统一。因此,就中国哲学的研究而言,只能用承诺推定法进行哲学的外化。承诺推定法表明的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产生的结果。
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以哲学的承诺和推定法进行的研究。由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只能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寻求,所以,这种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研究还必然包括:中医学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形式的?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同时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统一论》⑴的哲学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承诺推定法的研究反思,发现在中国文化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成熟的科学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用哲学的承诺推定法把《易经》的思维方式外化为哲学的形式。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⑵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及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就成为承诺和推定中医哲学的基本工作。
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清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中国哲学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承诺和推定并以外化的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
笔者以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所作的概括,就是上述研究方法的结果。既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中论的统一,那么,中医学在形而中论哲学思维中生成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形式、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对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意义之所在就成为中医哲学研究的重要的价值论承诺。
《周易》和《道德经》及《内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哲学发展及对中医学的继续进步将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已在近年的中国文化热中显见端倪。笔者在对人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中,结合西方哲学中的问题,以哲学的承诺推定法对《周易》的道器之论之承诺,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形而中论的哲学认为,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以形作为主体认识、并区分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人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和者也,因此,人是存在的形而中者。人以时空的方式建立起对形的认识,因此,形而中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建立在时空的本体论基础上,并且与中医学的时空观统一。所以,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能很好的解决一系列重大的中医学哲学问题。
二、医易相通
随着世界学术界对《周易》研究的关注,“医易相通”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哲学命题,在当代尤为引起重视。“医易相通”的承诺表明,其不朽的意义和学术魅力发生于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和推定。“医易相通”概括了易学的哲学思维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基本特点,其不但表现出易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说明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一以贯之的哲学内涵。显然,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分析都表明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易学哲学性质。《周易》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制式,表明其哲学思维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就医学的作用和价值而言,中医和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特点表明了其起源于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从对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及其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不同,使其各自承诺不同的价值及推定出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对主体存在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其对生命形式本体的认同形成不同的医学观念,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并表明在历史形式中和由此产生的现实问题──中医和西医展现在历史中的不同的逻辑理路和学科建构。
然而,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存在而言,就哲学的层次上推定人类的存在形式,不能不认为虽然有西方自然科学近三百年来的主导和促进,但是,人类就基本的存在问题而言,尤其是生命的本质性问题,还是作为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困扰着人们的理性。近现代表现出所谓的人类进步绝大部分是在其表象上,而不是表现在人类生存本质上的进步,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是在其自为的异化形式下存在,对人类的理性的理想形式而言,自为的对自在的超越──自为的达到生命的更高的存在形式──实现自为自在的生命存在形式,显然,人类的存在现状表明,人类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当西方科学模式对人们所期望解决的终极关怀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又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时,人们已经显得彷惶不安,尤其是自然科学产生的负面价值引起人们的反思时,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应运而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表明的对理性否定的坚决性已经成为困惑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的重大问题。一些思想家把力图走出误区的方法寄托于中国文化时,中国的《周易》就不失时机的又一次成为显学。对中医哲学的研究而言,面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当企图再以西方哲学的制式推定中国文化时,无疑是当头棒喝。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中医哲学研究而言,许多学者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医易相通”的古老命题。所以“易学热”也把中医哲学带入其中。但是,就其以“医易相通”为命题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却令人倍感失望,因为其产生的结论,无不带有西方哲学的“前见”。问题表明,因为《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中医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性,使之用西方哲学的制式不可能正确的推定中医哲学。中医哲学由《周易》的哲学制式所推定,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
显然,后现代主义表现出的西方哲学的多元性及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对理性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当代中国,也随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哲学、科学和宗教以各自的价值承诺带给人们存在方式的异化。以《周易》为基础的中国哲学的一以贯之,不但使“医易相通”,而且使《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相通、《周易》与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可以说,综观人类文明的几大形式,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像中国文明那样能够锦延不绝,持续发展并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西方哲学表明,就哲学问题及其表现出的多元性而言,西方哲学家们在近代和当代由于他们内在哲学传统思维形式的形式化限定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无能为力,最终以据斥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终结。然而,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伴随着其造类存在的异化在当代使人们终于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学思维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尽管《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是,由于西方哲学及科学和宗教是对存在形式化的结果,所以,不能将《周易》与西方文化及哲学作简单的类比,例如我们看到的把《周易》比附为科学或者把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认定为在《周易》中早已有之那样。形而中论表明,《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其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这方面,同样不能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作简单的比附。对西方哲学的形式化而言,《周易》哲学是内化的,因此,把《周易》哲学作为明确的形式外化出来,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周易》哲学的外化将带来人类哲学及存在形式的空前革命。
《周易》和中医学的学科形式表明,其属于不同的知识形式和结构,之所以称为“医易相通”,是指其作为共同的哲学本体而言的,具体讲,《周易》的哲学思维是中医学的基础,易道广大使中医学与《周易》在“道”的层次上相通。因此,对道的理解问题成为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这属于哲学层次的问题,在中国的学术史中被历代学者所重视,在基本方面提高了《周易》群经之首的学术地位,但是,在西学倡兴的当代,则带来了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以《周易》为首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和相互的哲学承诺,成为人类文化交融中的问题,尤其是人类发现其自身历史的和社会的、群体的和个体的行为方式所引起的价值失衡,使之把自身的本质作为反思的对象时,以《周易》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又一次为人类提供了她深沉的思想。
所有人类存在的问题表明,其中最重要的,能引发出其他所有问题的都应归结为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问题,“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和哲学的截然不同的本体观──而西方哲学对终极关怀的无能为力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已经充分的暴露无遗。中医学家、道家及道教学者在对“医易相通”的基础上和以自身的医疗及修炼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生命科学关于人的本质和应达到的存在方式,解决了终极关怀问题。中国的生命科学表明,“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和推定与《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终极关怀的价值论承诺的统一,是“医易相通”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于“医易相通”的基本原理,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张介宾的论述简要而精到的指出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他说:“宾偿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务成务,知来常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学到知羞,方克渐悟。方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身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骇。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又说:“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赅医易,理之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奇一偶;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也。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乎一与二也”、“予故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学医不知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抑熟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医,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羹不食,可惜了错过了此生。然则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简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
上论表明,张介宾非常精练的总结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把医学和易学在天地万物存在的基本层次上统一起来,使之形成易体医用、体用不二的一元论哲学思维,是中国哲学和医学上的重要思想。
总结前人在“医易相通”方面的研究,应当认为《周易》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是重大的。《周易》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其具体影响了中医学的脏腑理论、经络理论、阴阳气血理论、病理病机理论、诊断理论、治疗理论、方剂学和本草理论。而在当代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具体运用──“气功”理论成功的运用易理,可以作为“医易相通”最好说明。
以当代的哲学观推定“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必然要求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次分析《周易》对中医学的影响。《周易》的阴阳之论表明,阴阳之道是时间和空间产生的并由主体承诺和推定的形式,其表明本体是时空的阴阳变化生成的存在。阴阳之道的推定是主体所能发现本体存在之为存在的基本方式。就本体而言,《易传》认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所以,阴阳能对人体的存在发生生命的本质性作用是因为时空的本体性,而这种本体性作用与主体性方式的正确统一,是在主体的形而中的方式性中产生的正确推定。形而中的方式性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的命题承诺和推定。人作为一种存在,本身是属于《周易》哲学推定的哪一种形式呢?人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人的存在方式成为哲学所关心的也必须给预回答的主体论哲学承诺和形式推定的重要问题。但在《周易》哲学中,是不作为问题的,因为结论已经内化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承诺之中。所以。对应于西方哲学的主体论承诺而言,《周易》对这一问题没有作出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因此,在研究关于人的主体性的中医学中推定这一与《周易》相关的哲学问题,对今天的人类哲学而言是重要的。我认为,《周易》的哲学模式表明,从“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承诺的主体论作出的形式推定,说明了人的主体形式既不属于形上之道,也不属于形下之器,而是属于形而中,即形而中者谓之人。所以,主体被形而中所承诺──人是形而中者也。所谓的形而中者,以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而言,是指人的存在的时空层次和主体意识时空能力的对应和中,通过主体时空方式所能把握主体自身存在和客体存在的形而中的方式,即通过主体的形而中实现对存在──主在和客在的正确认识。
“医易相通”是中国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命题。“医易相通”的形而中论哲学推定,使主体的生命存在形式成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内容。形而中者谓之人的主体论形式推定,使人的存在是形而中的方式,主体将通过对时空的形而中的方式性实现主体的价值。主体能够适应时空层次,并通过时空阴阳的形而中的自作而把握存在,从而超越生命的时空形式。这是形而中论哲学承诺的生命科学原理。形而中者谓之卦──形而中者谓之人的统一,从而解决了认识论的主体性问题。形而中论哲学表明的认识论本质是:人没有独立的主体性,客观实在也没有独立的客体性,自为是自在的自为,而自在也是自为的自在,世界的时空统一性要求人类把握的世界要成为人在其中的世界,因此,对客观的存在而言,绝没有独立性可言,人的主观存在也绝没有独立性,因此,在方法论上的建构,《周易》之卦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形而中论推定的人的存在形式,是形而中的方式性的──-而不是西方哲学的形而下的形式性的存在。因此,以形而中的方式性把握世界,是《周易》对人类哲学发展作出的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贡献,其由形而中的主体方式承诺和推定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生命科学将成为人类科学的终极形式。
在“医易相通”中,以阴阳的概念范畴承诺了哲学认识论。《易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阴阳的推定成为中国哲学中的基本概念范畴。在中国文化中,阴阳范畴的具体应用,可谓一以贯之。在中医哲学中,阴阳承诺了哲学本体论的逻辑推定和主体论的形式推定。例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等等。张介宾认为:“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类经附翼·求正录·真阴论》);石寿棠认为:“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为父”(《医源·阴阳互根论》);吴谦等认为:“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郑寿全认为:“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医理真传》卷二·阳虚证问答目录)柯琴认为:“阴阳互为其根,阳中无阴,谓之孤阳;阴中无阳,便是死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一·伤寒总论》)等等。从上面众多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阴阳概念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相当广泛而重要,并且在逻辑上是自恰的。如果阴阳的推定方式对人的生命形式的作用是自律的,那么,形而中论哲学的对应和中的推定方式,将使这一自律由主体的自为而实现。这是“医易相通”承诺的中国生命科学自在性的表现。
三、形而中论与中医学
如果把《周易》作为群经之首,那么,中国的哲学原理就应当被《周易》所包容。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的形式化,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周易》之“卦”的研究而推定为哲学形式的──形而中论是对“卦”的时空本质性研究并以“形而中者谓之卦”的命题产生的哲学原理。关于“形而中者谓之卦”,我已多次进行论证⑴,在这里再简单的作一介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思维以时空方式生成对存在的认识,中国哲学是以“卦”作为方式的,其中所表明的认识论原理是形而中的方式。这就是说,“卦”是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方式──存在与思维的对应和中,“卦”是“道”、“器”的对应和中者也。因此,笔者认为“形而中者谓之卦”,这是中国哲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重要表现形式。就人存在的本质性而言,因“卦”承诺了主体论及其形式推定,所以,以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就有形而中者谓之人的推定。形而中者谓之人的哲学推定表明,主体的对应和中是外化并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是由形而中论哲学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及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而实现的。
笔者在关于《周易》的研究方面,从认识论的角度把“卦”的哲学内涵归结为“形而中者谓之卦”,“卦”的形式为阴阳爻表示的“时”和“空”,由此使“卦”无所不包,“卦”作为万物即形而上的方式和形而下的形式的中和性,推定出“卦”之上的形而上,即“道”,已是方式的存在,而不是形式的存在,由此理解《易》的“太极”,才能推定“太极”承诺的本体。把“太极”以“太极图”和“八卦图”统一的推定,都出于形而中论的哲学推定。具体讲,在“卦”之下,即“器”,是“形式”化所把握的与主体对应的存在,“卦”之上的“太极”或“无”是不能与主体的形式对应的因此是用“方式”所能把握的存在,“卦”是“形式”和“方式”的“中”,“卦”是以“中”的方式推定出“形上”和“形下”的主体形式,因此,方式性的把握本体,即本体不能作为形式推定的存在,本体只能以时空进行方式性的即和中的推定,即以“中”的方式推定形上之道。下面简单的讨论形而中论的几个基本问题。超级秘书网
作者:宋耀新 常存库 李忠原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儒家思想,《新校正黄帝针灸甲乙经序》说:“通天地曰儒,通天地不通人曰技”,因此,儒学实质上包含了古人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等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诸多综合知识,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思维理念,是我国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在宋代,由于推行废武尚文的政策,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和突出,加之统治者对医学的特殊推崇,因而,儒士本身便把医学看作是格物致知的理性途径,从而出现儒与医广泛的联系与融合,形成了儒而知医,儒而兼医,甚或弃儒从医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特殊文化现象[4]。儒家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医乃仁术”的命题。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以及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等都阐释了人命至贵,“医乃仁术”的思想[5]。“医乃仁术”贯穿于中医文化的全部过程,是中国医德的宝贵传统,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医的哲学思想
中医学产生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古代社会,它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为指导,穷极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观的哲理,其医学模式为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属经验医学。在理性认识层次和思维方式上,以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为指导,采用直接领悟和取类比象方法,具有不过分注重物质实体,而重视整体联系,动态思辨,如“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天人相应,行神合一”,既讲辨病,又讲辨证。中医学以实践为基础,融汇了自然、社会、生物、心理的多学科的知识和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指导着千百年来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学认为医学之理即易学之理,“医易相通”是也。《周易》是中医的重要哲学基础,《黄帝内经》即是在阴阳思想和象数思维方式上继承《周易》而成。形成于周代的易学,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本土化哲学思维,为中国古代哲学观点之集大成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实用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启蒙和推进作用,成为了中医药理论的源头活水[6]。而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它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而人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也就强调了整体性的原则。所以在中医学体系里,人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与世界万物都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基础[7]。中医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家思想,道家哲学是中医理论的不易根基[8]。道家哲学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从宇宙生成规律出发,探究世界的学派,致力于对天道人道的认知,对天地万物存在的省察,用认知来指导人的生命活动,以期达之于人之生命的和谐及其与天地的和谐。在丰富的道家思想中其中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中医学的哲学理论,首先是崇尚自然的思想,老子曾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就是说自然界是有自身规律的,它不受人们主观意志而改变,强调人们要顺其自然,适应自然,这样才能改造自然。所以古代道家不但潜心研究天体五运六气的规律,还对地理环境对人类健康疾病的影响有着很深的探究,最后经过不断的比较与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诊治法则;其次是强调清静无为的思想,所谓:“致虚极,守静笃。”[9]就是倡导做事情要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就要求必须保持清静,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有序化,而人体的经气运行才会正常。再次是注重实践的思想,要顺乎自然,要求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勇于实践,这是中医学始终遵循的原则;最后是注重养生、追求长寿的思想,强调了只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所有这些思想都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了诸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整体观、联系观、时空观、矛盾观、系统观、调控观、社会观、生命观、疾病观、辨证观、治疗观、思维观、实践观、认知观等众多特定内容[10],这些内容对理解人生、社会、自然、宇宙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认真地学习和领会这些思想,并要懂得取舍,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医学,从而指导我们学习中医的方法,致使中医哲学在中医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视中医内涵,尊重中医规律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学术,而且还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所以要想熟练掌握这门学问,就必须对它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然而在医学教育的历史长河里中医教育发展却是历经磨难,尤其是在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以后,中医学开始被怀疑甚至取缔,直到今天中医教育仍然受到一部分人的歧视。究其原因就是对中医学的认识不够,因此限制了中医及其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学习中医首先要正本清源,树立牢固信念。关于对中医学是否科学之争已经讨论多年,近来又有一些人在网上公然宣传应该让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的举动,虽然最后是以一场闹剧收场,但是涉及人数有上万人,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人之中还有曾受过多年中医教育的人士。不管上面这些事实是讨论也好,还是闹剧也罢,它最终的结果都会动摇人心,甚至会影响现代中医教育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要积极面对和给予解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正本清源,牢固树立学生学习中医的坚定信念,培养真正的中医药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中医药院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中医中药知识为核心,兼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明确培养目标,按照中医学特有的规律,制定符合中医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特别要让学生充分理解中西医学术上的本质差别,掌握各自的优缺点,并懂得取舍,尤其要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伟大成就和诊疗优势,要培养学生信守中医、热爱中医的理念,从而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其次要服从中医理论体系,尊重中医的规律。中医学是我国独有的一门医学类应用学科,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其独具特色而且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现在不能为现代医学所诠释,但这正是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所在。中医学只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是因为其在独特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能够防病治病,历史可以证明这一点。作为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与规律,中医学也不例外,只不过中医学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比较复杂,没有深厚的哲学知识和感悟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很难予以理解掌握的,所以有人提出学习中医必须要延长学制。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服从中医学的特殊规律,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按照中医学“早临床、多临床”等原则进行教学安排。所以我们在中医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符合规律,不要单纯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完美,要不断地加强学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树立掌握和提高临床技能为目标的教学观念。从而让学生在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下学好中医,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结语
中医学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担着解国人之病痛的重任,对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因为中医学本身的科学动力及其繁衍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历史,更应该把中医学的精髓给予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当然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时代,作为一门科学,中医学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医理论和中医方法的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只有当中医学本身取得长足发展和飞跃进步的时候,中医才能等到应有的尊重,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加辉煌。
关键词:盲校;中医藏象学说;教学策略
一、藏象学说在盲校中医教学中的重要性
1.藏象学说在中医学的重要地位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通“脏”,又有藏之意,即为藏于人体内部之脏腑,象即表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学说的内容,就是描述脏腑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形诸于体外的各种征象,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可以说是中医学的生理学和病理学,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最基本内容之一。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体好比一辆汽车,藏象学说就是研究这辆汽车的各个零件的位置、形状、作用和正常与否的表现,只有清楚了上面的内容,维修工人才能根据各种表现判断出汽车的哪个零件出了问题,才能做出正确的维修。所以只有学好了藏象学说,才能加深对临床疾病各病因病机的认识,指导临床的处方用药,提高理、法、方、药的连贯性。
2.藏象学说对盲生学习中医按摩专业的重要意义
中医推拿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形式多样的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盲生学习推拿按摩,要有一定的中医学基础,尤其是藏象学说的知识,如此才能认识人体内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对临床表现进行系统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才能处方施治。因为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若脏腑不和,则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皮肉筋骨失去濡养以致肢体病变。《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说明各种病变与脏腑息息相关,互为因果。所以作为按摩的理论基础,藏象学说一直以来都作为必考内容出现在考取按摩师资格证的理论内容当中,足以看得出其重要性。
二、盲生学习中医藏象学说存在的问题
中医理论基础是盲生学习中医保健按摩临床各科的基础,只有理解了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清楚,才能指导临床的处方用药。笔者从事中医理论教学十余年,发现盲生在学习中医理论时存在下面问题:
1.视力缺陷导致盲生认知事物比较单一片面
由于盲生视力障碍,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单一、片面,正如“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大象的某个部位,就以为是整头大象的形状,容易以偏概全。例如,在学习肝脏的功能时,盲生知道肝脏的结构里有很多血窦,能贮藏血液,所以对“肝藏血”的功能很好理解,但对于“肝主疏泄”的功能他们就难以理解肝脏怎么会跟情志变化扯上关系。而脏腑间的联系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如心脏跟肝脏,一个在胸腔,另一个在腹腔,它们之间究竟是怎么联系的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
2.盲生生活经验的缺乏影响了对藏象学说的理解
生活经验的缺乏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对藏象学说的理解。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视觉观察得到的信息对盲生来讲都比较难理解。如,讲到六腑的功能,胃有“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即能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学生因为视力障碍,不能通过观看视频了解胃如何把食物研磨成食糜的过程,所以对初步消化的标准没有概念。但如果教师告诉盲生食物初步消化成食糜的样子就像早餐吃的粥一样,盲生就能马上反应过来,明白胃的功能就是把食物磨成像粥一样的东西。又如,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其中的“清”和“浊”盲生也因为生活经验的缺乏很难理解,我们可以跟盲生举吃甘蔗的例子,当甘蔗经过咀嚼就能分离出甘甜的蔗汁和蔗渣,把蔗汁吞下去和把蔗渣吐出来的过程就是泌别清浊的过程,像这样如果用一些盲生熟悉的例子去解释,他们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教师在举例说明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盲生熟悉的生活例子,避免选盲生不熟悉不了解的生活例子,以免使他们越学越糊涂。
3.盲生对部分中西医的概念混淆不清,没有形成中医思维
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内容古朴而抽象,其中一些概念与现今不尽相同,容易造成盲生的混淆。且由于现代西医发展迅速,很多学生没有接触中医之前已经接受了西医的模式,尤其是盲生,本来的生活经验较少,对自然万物的变化比起普通学生更难理解,更容易先入为主,常会以西医的思维去理解中医学,造成概念不清,难易理解。教学中,盲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中医说脾是‘后天之本’,不能缺少,而西医却说脾即使手术切除,也不会危及生命;中医说肾虚会影响,而西医明明说肾是一个泌尿器官,只有一个肾也没问题,这到底谁说了算?”诸如这些问题都是因为盲生没有搞清楚中西医的区别,没有用中医思维去学习中医。
如何提高学生对藏象学说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因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体会谈谈盲校中医藏象学说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三、盲校中医藏象学说的教学策略
1.强调以中医思维去学习藏象学说,分清中西医学的同名脏器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这是因为器官是西医学的解剖学概念,而脏腑在中医学里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中医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几个西医器官的功能;一个西医器官的功能,可能分散在几个中医脏腑的功能之中。因此,不能把中医学的脏腑与西医解剖学的同名器官混同起来,要注意区别理解。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如,前面学生提出“中医说脾是‘后天之本’,不能缺少,而西医却说脾即使手术切除,也不会危及生命,到底谁说了算?”的问题,教师在讲授时要向学生解释:中医的脾与西医的脾脏同名,但两者的含义和本质却有很大的区别。中医的脾具有“主运化”的功能,即脾具有把水谷转化为精微,并把精微物质吸收、转运到全身的生理功能。这个功能相当于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即对食物进行彻底的消化吸收。就是因为脾具有运化的功能,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可见中医的脾是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在西医里,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若脾脏功能亢进或外伤致脾破裂时,可以手术把它切除,人并不会因为没有脾脏而无法生存。可见,虽然中医脏腑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器官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
通过对中西医学的不同观点进行比较,使得学生能从本质上分清两者的区别,为中医正名,加强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相信中医才有可能学好中医。所以,在讲授中医藏象学说时一定要强调以中医思维去学习中医,不能因为名称相同而混淆。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方法讲述藏象学说中各脏腑的功能和
关系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是学习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脏腑的生理功能,并理论联系实际,解释临床的生理病理现象,是教学的重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藏象学说的特点,在藏象学说里,处处体现整体观念。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讲授才能让学生明白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脏腑间的关系呢?可以用比喻的方法。下面以肝为例子加以说明。
如,在《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也就是把肝比作智勇的将军,学生一定会对这样的比喻很感兴趣。在介绍肝的功能前,先让学生想象将军给人什么印象,举学生熟悉的例子,如《三国演义》里的张飞,学生归纳出他既勇敢善战,但又容易脾气暴躁,武断独行的典型形象。为什么把肝比作将军呢?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特点就好像将军行军打仗时的性格,所向披靡,不能受到任何的阻挡,一定要顺着他的意思勇往直前,一旦受到抑郁阻挡,就会出现各种的病理状况。而肝藏血的功能就更加形象了。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位大将军打了胜仗,君王当然会大大有赏,人体内的君主就是心,所以为了安抚这位大将军,作为君主的心会把一部分的财富赏赐给他,在生理功能上即把一部分的血液分给肝,让肝能藏血,让肝的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发挥。一旦君主分给将军的赏赐不多,即心分给肝的血不足,将军就会造反,肝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通过比喻的方法,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既能把肝的生理功能特点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同时脏腑间的关系也能生动地说明,学生在很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也很牢固。
同样,其他的脏腑也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说明它们的功能,如,心在人体如同一国的君主,所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由心主宰;肺比如宰相,能辅佐心治理调节一身的气血;脾和胃好像米谷的仓库,能贮藏和消化食物,并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一个国家,既需要统筹一切的君主,又要辅助的大臣,还要懂得行军打仗的将军以及专门负责后勤粮草的官员,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理功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3.结合生活常识和现象帮助盲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中医学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多现象都反映了一定的中医知识。我们在讲授脏腑功能时,可以适当引用一些与中医理论内容有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对其进行
阐述。
如,很多学生被青春痘所困扰,虽然他们视力障碍,但也不能阻挡他们的爱美之心,尤其是一些女学生,常为满脸的青春痘苦恼不已。抓住他们这种心理,在介绍肺的生理联系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肺在体合皮与大肠相表里这两方面考虑,想想怎么才能使皮肤润泽光滑。经过讨论,就可以得出要想皮肤好,就一定要保持大便的通畅,这与现在所流行的排毒说法是一致的。同时,还可以建议学生注意日常的保健,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运动,多吃白色的食物,如杏仁、银耳等来提升肺的功能。很多学生经过亲身试验,发现青春痘真的明显减少了,认同中医的同时对中医的理论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又如,在介绍肾的生理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家里的长辈上了年纪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长辈们会有走路或上楼梯气喘、冬天衣服比年轻人穿得多、头发花白、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夜尿频多、容易骨折等现象。通过对临床现象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肾中精气由盈转亏,这都与肾的功能减退密切相关。这样比起单纯枯燥地介绍更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肾的功能,并且培养了学生善用理论知识解释临床现象的能力。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中医理论的讲授方式,盲生学会了举一反三,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懂得运用中医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情况。譬如教师可以继续以上面的例子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思考对于老年人出现上面的症状,如何预防或者减轻呢?学生很快就能融会贯通,马上能想到用补肾的方法,如,吃一些黑色入肾经的食物,如黑豆、首乌等,或者中药杜仲、断续等。
总之,适当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解释脏腑功能,中医的理、法、方、药就能一气呵成地被连贯在一起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引经据典,挖掘藏象学说的文化底蕴,培养盲生的中医文化素养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更,有不少医学专著面世的同时,也有很多宝贵的资料被时代的变更所掩埋,尤其是到了近代(后),西方医学的大量传入,对中医的冲击很大,很多珍贵的药方都已失传,造成了中医断层的情况,现存的一些古籍也残缺不全,大大影响了后人对原文专著的理解。
正是由于中医学历史悠久,正如醇香的美酒宜慢慢品尝,学习中医学也应细嚼慢咽,多了解以往各医学著作的精髓,体验其中的文化底蕴,从而培养自身的中医文化素养。所以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教师适当地引经据典,让学生能原汁原味地理解当中的含义。
如,在讲授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时,会引用“治痿独取阳明”这一治疗原则,该论点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痿论》:“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治痿独取阳明”是强调脾胃在治疗痿证中的作用。跟学生介绍时可以举临床“重症肌无力”这种病来说明。此病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肌肉进行性无力,属于中医“痿证”的范畴,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中医会用大量的补脾药物如黄芪、党参来治疗,收到很好的疗效。结合临床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古文中引用的观点,使得所讲的内容更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时由于言简意赅,容易上口,学生记忆比一般的白话文要容易得多,脱口成章,也更有中医的文化底蕴。
由于我们的学生是视力障碍,所用的现行盲文没有音调,造成读音的不准,从而影响到对字词的理解,即听完一段古文,但完全不明白它讲什么,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词语进行分析,告诉学生这个是什么字,如,前面提到的“痿”,是中医的病名,即“痿证”,指四肢肌肉萎缩,运动不利的一类病证,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结合《古典医著》《医古文》等学科的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量的医学经典句子,加深对藏象学说的理解。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授中医藏象学说的时候要积极帮助盲生以中医的思维模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不能把中西医两者相混淆,还要结合盲生生活实际,列举盲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中医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让盲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学好中医藏象学说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成为品.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国盲文书社,2007-09.
[2]成为品.实用正常人体学.北京:中国盲文书社,2007-09.
[3]杨毅,王恩.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教学体会.时珍国医国药,2008(05).
[4]王全年,孙广仁.中医藏象多元意义的解读[N].中国中医药报,2006.
[5]潘玉瑞.中医“藏象”教学拟问.中等医学教育,1996(02).
[6]张立侠.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中医药报,2006-09-18.
[7]周训蓉.中医“肾精化生脑髓”理论在延缓衰老中的应用.中医药信息,2006(04).
[8]王今觉.谈“望目辨证“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01).
【关键词】 中医运气学;时间医学;相关性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中医运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其根源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时间医学属于现代医学概念,然而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研究的时间生理学与时间病理学与阴阳、五运六气,四时时令,时辰规律,人体生理,病理等息息相关。
本文将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 中医运气
1.1 中医运气学简介 中医运气,即中医五运六气的简称。古代医家根据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天干以定“运”;根据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地支以定“气”。前人结合五行生克理论,推断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运用天干地支等符号作为演绎工具,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黄帝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统称为运气七篇,构成了五运六气学说的理论基础。古人云: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五运六气与人体疾病的关系 每年天干地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肾病、骨病较多为其特点。
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初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暮春初夏;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夏季;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暮夏初秋;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秋冬之间;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严冬。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
2 时间医学
时间医学的概念是现代医学根据时间的规律提出来的,但是早在2500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和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古人所谓“天人相应”等理论其实就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1]。
在中医学中,医家非常善于把握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现代人把这种治疗手段称为时间医学。时间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物节律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
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也有许多吻合点。研究发现某些与疼痛有关的基因以及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在某一时辰总是有较多的表达,人们发现了这一规律并把它运用于临床。
时间医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生理变化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时间与人体病理变化的关系。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总是集中在某些有规律的年份,集中在某年中的某季或某月,集中在某月中的某旬或某日,集中在某日中的昼、夜或某时发生;有些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总是在某个时间段效果要好一些;有些疾病的死亡率总是在某个年份、某个季节或某个时辰较高。这就是时间病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病理学的基础则是时间生理学。
时间医学的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对于去除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时间医学的目的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在生理节律处于低峰期时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扰,同时主动地维系不宜破坏的自然节律,维护自身健康[2]。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应它的变化并及时调节自己,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才可以使自己的身体不断维持动态的平衡,从而健康永驻,延年益寿。
3 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
从上述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五运六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间医学模式。五运六气学说以系统的方法,把人体放到天文(日月五星)、气象(风寒暑湿燥火)、地理环境(东南西北中)及物候(五谷、五果、五畜、五虫)的自然环境背景中进行考察,把古天文、历法、气象、物候、生物、医学、数理逻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把疾病流行周期与天文历法统一起来,以时间为辅线,以五运阴阳调控运转机制为纲,建立了以五运六气历法、干支序列形式的系统控制程序,形成了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因此五运六气学属于时间医学的重要范畴,是时间医学不可分割的体系。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 王某,性别男,于1958年扭伤,1979年腰痛加重。
分析:病者扭伤年为戊戌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而腰痛加剧时为己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容易产生因太阴湿化太过反施于厥阴,使厥阴风化,反施于太阳而致腰痛。因此可以初步得出腰痛之所以于1979年加重很可能与1958年的扭伤有关系。
4.2 案例二 白某,性别男,1950年9月20日午时出生,牙齿痛1年多,1985年加重。
分析:齿属肾,《内经》曰:太阴湿化施于太阳。此人出生于庚午年四之气,主气与客气均为太阴湿土。而1985年为乙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故更显太阴湿土太过,造成太阴湿化太过施于太阳,使太阳寒而湿,故齿痛。
5 讨论
在当代,时间医学在生物节律及其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产生这些节律的环境背景和生物节律与外部环境的周期性变化的相关性缺乏探讨。时间医学在五运六气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五运六气无论是在丰富的时间内容方面,还是在具有系统论思想的独特的时间医学模式方面,都对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现代时间医学的研究应当充分重视中医运气学的研究,借鉴其中的思想,探讨五运六气时间医学模式的优点,从而逐步使自己完善起来。
参考文献
简介了现代生态医学及其三层次即宏观、微观、分子生态医学,并就中医学的有关理论与现代医学微生态理论进行了比较。对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理论,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物系统的功能,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不是伪科学。
【关键词】 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 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 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 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 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 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 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 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 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 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 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 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 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 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 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 der 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 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 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 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6]向近敏.分子生态学,第1版[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关键词:中医全科医学 教育内容 模式探讨
全科医学是一门重点服务于社区、家庭,其有效整合了预防学、临床学、康复学及人文社会学的核心内容,是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科。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加强全科医疗体系的建设,以解决医疗用的快速上涨与大众对优质且廉价的卫生保健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分化。而相对其他国家,我国全科医学建设的起步较晚。我国中医医学具有群众广泛的应用性基础,中医医学具有整体角度的治疗理念,其治疗过程简便、效果安全可靠、成本低廉、耐时间检验等典型特点,而且极为符合“低耗高效”的医疗策略,因此,对中医全科医学的大力发展是很符合目前的国情,故笔者深入且全面的探讨了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内容及模式,巨细如下:
一、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内容
回顾中医学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很容易发现中医全科医学在医疗服务的理念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高度且内容极为丰富。其主导“预、疗、养”的中医学方面思想,通过应用个性化的中医诊疗原则,同时还融合了西医临床中各个专科的典型特点,而且也基本符合了全科医学的基本要求,所以,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会涉及很多方面。针对这些个性特点,本文分析整理的关于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会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一)预防保健
在近些年来,预防医学已得到迅速的应用发展,尤其在大量严重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后,政府和社会持续在不断地加大经济和精力的投入,以期努力构建出完善的疾病预防机制,以保障公众的卫生健康。中医学上有大量的临床实践性试验,指导普通群众要以预防疾病为核心基础观念,而且建立的预防体系已在我国临床卫生医学中发挥着显著的功能。中医学往往更加注重个体卫生疾病的预防。中医学预防保健较易被理解、被接受,因此,在学校中开展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应高效融合现代及西医预防医学方面的医学理念及关键性内容,使之形成一门极具中医学特色的保健预防学科。
(二)基础性疾病诊疗
中医医疗服务时的基本对象是普通病患。在中医全科医生诊疗时,其会以患者的家庭、社区背景、地位等多角度去察看并解决其个人卫生健康和所患疾病等相关性问题,同时,还会积极给予个体化的中医服务。中医学上往往会根据病症实施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等形式的辨证性施治手段。中医全科医学对于慢性病症、老年病症、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临床治疗都具有鲜明疗效,可大范围普及开展非药物疗法。故在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中要涉及基础性疾病诊疗的教学内容。
(三)慢性疾病管理
慢性疾病包括一系列不传染他人却也不能自行治愈、还需长期接受综合性干预及施治的疾病。中医全科医学可为患者提供一些列综合性、持续性的特色医疗服务。中医主要的学术思想是防患于未然,这一思想会贯穿防治病的全过程,从而彰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意义。中医学在治疗慢性的疾病过程中,多采用防护保健、全面诊疗、促进康复、预后养生等干预管理措施,进而提高群众生存质量。所以,在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中要对慢性疾病管理的内容进行全面教学。
(四)康复与养生
中医康复是指在理论指导下,通过给予职业化按摩、针灸、推拿、火罐及中药调理等康复技能,积极组织需要进行康复的对象与其家属及社区一同参加,改善身心健康,恢复精神面貌,改善并逐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相对专业康复,中医康复多为非药物或自然疗法,且具有方法众多、费用低廉、简便易行及服务广泛等优势,最关键的是康复与养生的效果好、群众基础大,极易得到推广应用,所以,中医全科医学教育应适应这些社区性医疗服务工作的优势特点,有机结合现代及西医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给予互相渗透,坚持发展中医康复的优势特色,这将是中医康复与养生教育的未来趋势。
二、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我国目前的中医全科医学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多误区和不足。中医全科医师和助理的人员数量偏少,实践实验性教学模式的开展相对较匮乏,以及在中医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现针对这些问题对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模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改善教育模式
建议院校多开设中医全科医学,设立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广泛招收对中医全科医学感兴趣的学生。院校培养的中医全科优秀医师,可促进医疗人员的学历结构提高改善,以为可续化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医全科医教育中确立临床实践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中主要改善的地方有:规范梳理教学内容、完善实践课程的大纲;建立实践化教学平台、组建远程网络化教学平台、规范实践操作中基本及特殊性技能;建立实验教学基地;完善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方法;制定新型教学制度、管理完善综合测评体系。
(二)培训教学规范化
培训主要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为其能更快更适应中医全科医疗工作而举办的。在接触实践工作前,必须严格通过规范化的专业培训,从而获得合格证书,取得从业资格。这些都是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体系。
三、讨论
顺应当今医学发展的主潮流,中医全科医学的教育内容及模式不断吸收融合传统医学的优势特点。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中医学院校或培训机构应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知识点,并有重点地进行吸收,以满足日后中医学科的发展及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现代疗养学主要研究疗养因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防治结合,侧重于“防”。西方的治疗医学模式处理的主要是健康与疾病关系问题,偏重于“治”;而中医学讲究的“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观点,无时不体现在现代疗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二者关系密切。疗养最早应追源至人类利用自然治疗因素的医疗活动开始,按其实践活动和认识的程度和水平,可分为感性疗养学时期、经验疗养学时期、科学疗养学时期、近代疗养学时期和现代疗养学时期等5个时期。
1中医学为感性和经验时期疗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远古的人类医疗保健活动至公元前6世纪为感性疗养学时期。该期的疗养实践主要表现为自发的个体健身医疗活动:如晒太阳健身,利用热矿泉浸洗治病,用烧热的石块和砂土局部热疗,以消除病痛。这些都可看作原始古老的疗养方法,通过人体对其接触的直观感觉与效果,以此决定何时采用何种方法健身或治病。以上与中医学主要靠经验获得的事实完全一致。
从公元前4-5世纪至16世纪为经验疗养学时期,主要表现为有文字记载的疗养实践活动。我国远在四千年之前,就有利用自然理化因子祛病强身的记述。古书《淮南子·修务训》中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的记载。早在公元前4-5世纪成书的《黄帝内经》就说上占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废百岁乃去。”这是长期疗养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约写于500年前的《水经注》一书,也提出用温泉水沐浴、煮饭的健身方法。汉代名医华佗、唐代的孙思邈、金元时代的刘完素、明代的李时珍等医药大家,对矿泉、海水、气候、医疗、体育等健身治病的作用都有较多的论述。在“三因制宜”的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利用天然中草药防治疾病,针灸、气功、按摩推拿、太极拳、内养功、五禽戏、食疗药膳、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等多种自然疗法也应运而生。中医学对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和自愈能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对现代预防保健工作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中医学对科学时期和近代疗养学发展的贡献少有突破
从17世纪至19世纪进入科学疗养时期以来,伴随物理学、化学及实验生理学和微生物科学的兴起,对光、电等人工疗养因子研究进人,甚至对水疗、泥疗的分析也深入到某特定元素的水平。到近代疗养学时期(20世纪上、中叶),苏联医学家把“神经一体液作用机理假说”引入疗养学,对疗养因子对人体作用机理的研究成果也构成了现代疗养学的专科理论基础。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主要以康复疗养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疗养院,促进了疗养学完整体系的建立。
而此期,正值我国国力日渐衰弱且遭受外来侵略不断,我国中医学的对疗养学的贡献完全被西方医学的光芒所掩盖,疗养学也未在我国成为一门专业。
3中医学仍能为现代疗养学的发展提供指导,两者结合可促进共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类居住环境的日益恶化,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的不仅仅是身体疾病,心理疾病和亚健康巳经成为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进而导致身体疾病,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传统医学的主要原则恰恰包含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养、有节、注重形体锻炼、谨和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叱“不治已病治未病”也隐含了“三级预防”概念的美好愿望。
当前,中医学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并不能掩盖其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对现代疗养学的指导作用。于此相对应,我国从事疗养学应用与科研工作的主要阵地——疗养院的发展较医院也有巨大差距,多数西医医师“不屑于”从事疗养事业,也许这也正给了中医学和疗养学进一步结合的契机,要促进其共同发展,扩大传统医学的应用范围和效果,推进疗养学的理论创新,完善疗养学的理论体系。
作者:钟伟 青岛第一疗养院,266071
1 毒邪学说的发展概况
毒邪作为中医病因学说之一,从《内经》时代开始,即已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有充实与发展。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临床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传统毒邪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大量的研究成果面世,内容包括毒邪的界定、历史沿革、病邪性质、致病特点、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近3年来,有关文献主要集中在毒邪致病的机制探讨方面。毒邪学说已成为现代病因学与治疗学研究中新的视点与热点。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毒邪学说经历了兴起、昌盛,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甚至有悄然沉寂之势。究其原因,涉及了从中医疾病观到当代疾病谱变化的方方面面。
2 毒邪学说的困境与分析
2.1 与疾病可知、可治理论的矛盾 《内经》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缔造了中医学的疾病观。目前大家所公认的“疾病可知、可治观”,即由《灵枢》的“拔刺雪污论”发展而来。《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由“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论”奠定的“疾病可治、可知观”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在2 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累累硕果。但疾病的可知是有限制的,受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疾病的可治性是有条件的,要受到患者机体的承受能力、依从性、疾病的发展阶段、医者的专业水平、医疗技术的现状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即全面地论述了影响疾病可治性的诸多因素。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更是从医家、病家、旁人、药中、煎药5个方面总结了100种影响疾病治疗的不当言行。随着时代的发展,诊断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在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疾病的不可知、不可治,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忽略了这些因素,来考察毒邪学说的作用,会发现毒邪学说对临床缺乏有效指导,一种对实践没有有效指导作用的理论,当然不会被看作好的理论。
2.2 辨证论治体系的缺失 纵观中医学2 000余年发展史,一种学说的确立,均以相对完善的理法方药体系,亦即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为标志。以温病学为例,其学说萌芽于《内经》、《难经》、《伤寒论》,发展于唐宋元明,形成于清。其形成即以叶天士《外感温热病篇》确定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为标志。而《中医脑病学》不能脱离《中医内科学》独立,正是因为其辨证论治体系还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体系。一种产生于临床实践的中医学说,只有当其可以据之以立法、组方、遣药,即指导实践时,才可称作完善。毒邪学说在理论上已基本完备,毒邪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沿革、病因病机演变、临床特征、涵盖的疾病种类与预后等已阐明。但确定为毒邪致病后,应采用何种治则治法,选用何方,或如何组方,方中如何加减用药,基本上是空白。这也是导致毒邪学说逐渐没落的重要原因。
2.3 涵盖疾病谱的难治性 毒邪学说涉及的疾病范围广,种类多,涵盖了内外妇儿各科,有广义疾病范畴如心系疾病、恶性肿瘤,常见病、多发病如急性脑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少见病、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斯蒂尔病,危重急症如急性心肌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还包括放射性肺炎、化疗毒副作用、运动性疲劳等难以归类的疾病,总数超过100种。上述疾病,或多或少的具备迁延性、复杂性、难治性、致残性、致死性等特征,无论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在治疗这些疾病时都有束手无策的无奈感,其中很多疾病根本不存在治愈标准。 3 毒邪学说的前景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诊疗技术的进步,人类寿命的延长,疾病谱的改变,医学观念的改变,新的疾病、新的医学难题不断涌现。新的医疗实践,提出了诸多全新的问题,中医学理论在认识、分析、解决新问题方面的不足难以回避。虽然毒邪学说存在诸多不足,却因临床实际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甚至有泛滥的趋势。要规范毒邪学说的发展,拓展辨证论治的适用范围和能力,应当为毒邪学说准确定位并将之有机融入中医基础理论中。
3.1 毒邪的中医病因病机定位 目前比较公认的看法,毒邪有内外之分。一般认为外毒指由外而来,侵袭机体并造成毒害的一类病邪。内毒是指由内而生之毒,系因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失常,使机体内的生理产物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内毒多在疾病过程中产生,既能加重原有病情,又能产生新的病证,多标志着疾病进入危重阶段[1]。因而外毒可归入外邪中疫疠之邪的范畴,内毒可与痰、瘀并列作为特殊的内生病邪。虽然毒邪可由六化生,或与痰、瘀并见,但多同时具备猛烈性、火热性、传染性、特异性、顽固性5个特性[2]中的3个以上,且毒邪决定着病情的发展方向与预后,因而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更符合临床实际。外毒致病,多损伤皮肉筋脉,并出现神志异常,与肺、心、肝关系密切。内毒之生,多与肺之宣肃、脾之运化、肾之开合异常密切,故应主责肺、脾、肾三脏。
3.2 中医治疗学研究 毒邪为病,其治当以祛除毒邪为主,兼以扶正。故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分别适用于不同阶段,但吐法当今近于不用,温补二法在毒邪炽盛时有助邪之弊,故祛毒治法,以汗、和、下、消、清为常用,其中汗、下使毒邪有出路,和、消、清可认为是广义的解毒法。有了治则治法的指导,进一步应探讨针对毒邪为病的方药,虽然关于具体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丰富,但在普适性方面不足。今后的研究,首先应整理具有解毒祛毒功效的中药,因《神农本草经》朴实有验,可从此入手。其次,整理发掘具有解毒作用的方剂。但毒邪学说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超越西医具体疾病的藩篱,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出现如同王清任诸逐瘀汤之与瘀血学说的系列方剂。
4 小结
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20多年间,毒邪学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获得了长足进步,为当代中医药辨治层出不穷的疑难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但毒邪学说的理论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当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理法方药体系真正构筑起来的时候,中医药学防治疾病将再获利器。
【参考文献】
引言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色之一。文献显示,西医各科各级医师80%以上临床使用中医药,75%以上的医师使用中医药的原因是临床需要。因此,西医院校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知识及技能。
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需要学生有深厚的中医基本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经验,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授课方法,常常使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和消化,课下花很多工夫去反复思考,思考不得,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渗透式”最早是由杨振宁于1982年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他提到,美国提倡“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其特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往往还不大清楚,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渗透式教学(strategy-based instruction简称SBI法),即在某一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培养某种能力的教学中渗透着与之相关的其他能力培养,并能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实力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渗透式教学的优点是:①注重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立体性知识结构;②注重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③注重能力的相通性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④渗透式教学基本模式不仅包括知识渗透,还包含能力渗透。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广泛应用于数学、英语、物理及医学教学中有学者指出,医学是一门整体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提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使用渗透式教学法有助于西医院校学生在较短学时中掌握中医临床思路和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利用中医药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一、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界定与内容
所谓实践渗透式教学法(strategy-based practical instruction简称SBPI法)是指在中医学教学中采用临床实践渗透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使临床情境、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践技能渗透进课程之中,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于基础理论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中医药的根本目的。该法主要包括四个交叉互动式教学模块和一个加强模块。四种交叉互动式模块是指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采取专题讲座、理论讲述、药味竞猜、模拟诊室四种模块授课,将临床实践情境和临床实用知识渗透进理论课程之中。临床技能加强模块是指根据学生需求安排学时,教授学生中医应用技能,包括刮痧、拔罐、按摩等。
二、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首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前提和背景。西医院校的中医学内容繁多,学时较少,成为教学的主要矛盾之一;中医学理论的抽象性与临床应用目的形成矛 盾;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与中医学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共同作用,形成了恶性循环。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一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注重把临床实践情境渗透进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口才、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生互动,有效解决中医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中医学理论虽然抽象,但它的朴素辩证唯物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密切相关,中药、针灸、刮痧、按摩等中医疗法遍布于美容、食疗、养生、健身等时下流行的各个领域,为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优势条件。临床实践情境、临床思维、临床实践技能渗透进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目的服务,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第三,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因其融入了互动式教学、情景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等多种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传统教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枯燥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对中医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认知化,如何既能够满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又能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将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
三、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模式构建
(一)模式构建基本原则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是,充分研究渗透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及发展,结合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的特点,建立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模式。
1.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注重中医理论基础的讲解,忽视中医实践的渗透,因此,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达不到中医学教学师生互动的和谐状态。在模式构建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中医临床实践而忽视中医理论的贯通,往往会背离中医学教学的初衷,因此,要本着中医理论基础与中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实践渗透的同时,应以中医理论知识为根本,由浅人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并能逐渐了解、熟悉、深人临床情境。
2.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的原则
对学生,提倡“因材施教”,对不同的知识点,也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法。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主要以讲授法为主;中药部分的学习,采用开心辞典模式,给出药味的主要特点和形态,竞猜药味,其中主要运用了比较教学法;在方剂的学习中,采用模拟诊室的形式,让学生针对真实的临床病例模拟诊室情境,要求学生模仿医生和患者的角色。“患者”叙述病情,“医生”引导询问病史、分析病情、给出诊治方案,教师在一旁引导、提问,揭示应当掌握的知识点,整个过程同时运用了情景教学法、病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西医院校中医学的课程安排课时数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要掌握大量中医学知识并不容易,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中,课上诊室情境模拟以及药味竞猜都离不开课下的精心准备。在课外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知识,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他们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也会得到相应锻炼和提高。
4.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原则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自由展示,充分讨论,自主分析。授之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教学模式的实施
采用专题讲座、理论讲述、药味竞猜、模拟诊室四种交叉互动模块,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中医临床实践意义。比如,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开辟“中医与哲学”,“中医与生活”,“中医与美容”,“中医与保健”,“神奇的经络”等专题讲座;对于中药部分的学习穿插“中药竞猜”‘采用开心词典模式,给出药物的特性,让学生分组竞猜,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巩固所学知识;对于辨证及方剂部分的学习可以采用模拟诊室的模块,给学生布置病例,学生可以自行查找资料,在课上模拟诊室情景,分组讨论,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渗透式实践教法加强模块,教授学生针灸、刮痧、拔罐、按摩等中医技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中医学教学产生相应的实用价值。
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材和教学中,还没有运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先例。不同教师讲解时的技巧仍是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关键。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理解的难点在于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学说、经络学说;热点在于辨证论治和方剂,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适合运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进行讲解,其中专题讲座、模拟诊室模块是最典型的实践渗透式教学方式。
1.利用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实践融合于中医基础理论之中
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学晦涩难懂的中医基本理论与中医实践相结合,从生活出发,从实践出发,从时下流行的事物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由简入繁,由浅入深。在该模块的设置过程中必须清楚一点,让学生感兴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理论内容、中医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并加以强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减轻课下负担,达到大纲要求。
2.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再现诊室真实情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中医的临床思维是最难建立的,髙等院校的中医专业学生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养成这种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呈现诊室真实情境,可以使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通过反复强化、讨论、分析、总结、充实、提高,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接轨。
四、实践渗透式教学法教学过程的实现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多媒体在实践渗透式教学法中的运用
实践渗透式教学法可以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使用电脑设计的中药开心辞典程序及诊室情境模拟办动画多媒体教学可以完美呈现实践渗透式教学法的优势。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课程制作软件。
(二)制作电脑程序和课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其一,在中药开心辞典程序中,要建立题库,并使题目分组,可以随机抽取与组合,题目要灵活多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如资金充裕,可以设立闯关题库,对获胜一组给予中医科普或经典读物以资鼓励。其二,在诊室情境模拟…也动画制作过程中,在关键环节,比如关键症状、体征或医生的处理上随时可控,使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可在暂停时段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表见解,教师在一旁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
五、结语
【关键词】 内经 核心理念 学术探讨
最近有缘赴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参加 “《黄帝内经》学术研讨会”,东道主组织了颇有意义的争鸣论坛,其中有一个议题即是“《内经》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争鸣踊跃,仁智互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是气﹑道﹑德。“气”是万物的本体,“道”是万物本体的原理,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德”是对“道”的一种感悟。
2.认为是气化理论。“气”是事物的组成本体,“气化”即是气的运动所产生的种种变化,中医学用气化理论诠解人体的生理病理,调节气化是防治疾病的基本法则。
3.认为是以阳气为主导的阴阳理论。阴阳学说作为一种哲学概念被引进中医学之后,成为中医学认识自然和人体的工具而贯穿于全部理论体系之中。在《内经》的阴阳学说中主张阳为主,阴为从,强调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认为是整体系统的观念。中医学用整体系统的观点对大千世界的复杂事物和现象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使世界万物变得有序化,并以此认识人的生命活动,指导疾病的防治,这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
5.认为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强调众生﹑尊生﹑保生。一部《黄帝内经》就是先人们关爱生命,维护生命,令其健康长寿的经典。
以上诸说,各有道理,引起学者们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思考。
查历代中医文献,历代医学家对此问题也曾经作过思考。金代张子和认为“《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即以“气血流通”为《内经》的核心理念。人以气血为本,气血和则健,气血逆则病,治疗大法就是调节气血,养生也无非是调养气血。明代张介宾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内经》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义,此其最要者也。”即以阳气为人身之本,人体的气化,依靠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生化不息。张介宾认为关于阳气的理论(所谓“生生之气”)是《内经》理论的核心。近代恽铁樵认为《内经》全书的总纲领是“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此“一”指“天”,即自然界。“人”与“天”的和谐应是关乎“恒”(不病)与“奇”(疾病)的关键,所谓“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方药中先生从《内经》论及中医学,认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恒动观,理论基础是气化论,对生理病理的基本认识是脏象论,说理工具是阴阳五行学说,先生之说系统全面,鞭辟入理。裘沛然先生认为“中医理论的光辉特色——天人相参思想”,也是《内经》理论的精髓。古今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剖析和勾勒了《内经》乃至整个中医学的核心理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笔者认为,我们在讨论“《内经》的核心理念”问题之前,当先审思一下《内经》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汇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命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一句话,《内经》是一部探索生命活动规律及维护生命健康的著作。既然《内经》是一部研究生命科学的书,那么,所谓“核心理念”就是《内经》对生命的基本认识。
《内经》对生命的基本认识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天人合一”,“形神一体”。
从哲学上讲,人类生命是天地演化的产物,生命源于自然。《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古代医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的产生不是来自超自然的神,人类生命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来自自然天地阴阳之气交感和合而生成,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生命观。《内经》还认为,人类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现象的最高存在形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灵枢·玉版》说:“人者,天地之镇也。”万物之中,人的生命最宝贵。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进而提出“人与天地相参”的观点。《内经》作者在先秦“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对人类生命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作了深刻的探索,并贯穿于整个理论体系的始终。近代学者钱穆先生曾经说过:“‘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若要问华夏几千年传统文化中最具实用性,影响最深远的内容,无疑是中医学。它以独一无二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福及国人数千年。在捍卫人类健康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科学价值。作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中医学基础》全面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1],是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但是,对学科基础本就不佳的中职生来说,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内容显得深奥且枯燥,极易产生畏难心理、丧失学习兴趣。在国家大力提倡“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的当下,中职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必须要走革新教法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个人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彰显中医理论特色,不断扩展其内涵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夯实理论基础和强化操作技能。
拓宽思维,调整内容
西医快,中医慢?西医副作用大,中医副作用小?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言论。作为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与中医学的激烈碰撞从未停止。关于二者孰优孰劣,至今未有定论。学生对此也极为关注、兴趣颇浓。而这恰恰正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兴趣支点。所以,教师可拓宽授课思维,在传授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适时把中、西医学在基础理论、病症诊断、临床治疗中的差异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但能满足其好奇心理,更能让学生科学辨证地看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异同。
根据重要性和实用性,结合大纲要求,将教材内容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类。仅需了解的教材内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学;要求理解的内容,教师要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让学生熟知其中的医学原理,不作深挖、不加难度本文由收集整理;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系统地全方位讲解,力求学生能抓住重点、全面过手。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的指导思想不可或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优先。另外,针对《中医护理学》、《中医学》、《中医学基础》三门课程内容之间知识交叉、内容重复的现状,有必要优化整合这三门中医基础课程,使其知识内容上的联系及分工更加合理化,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创新。
创新教法,多元施教
“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告诉我们: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少变化,学生定然会有单调刻板、兴趣日减之感,最终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是活跃课堂、提升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笔者在多年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将启发引导法、归纳总结法、分组讨论法、、趣味记忆法、寓教于乐法、中西合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中医素质,提高学习水平有明显效果。比如用名句“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印证“思为脾之志、思伤脾”,用典故“范进中举”来说明“喜为心之志、喜伤心 ”,这种寓教于乐自然能让学生一点就通且过目不忘;比如在讲解“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时,向学生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者相邻即是相生,相隔即是相克,学生很容易记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识记麻黄汤的四味主药:甘草、麻黄、桂枝、杏仁时,依其谐音,把它翻译成“干妈贵姓”,这样的趣味记忆相信学生想忘记都难。
善用资源,形成合力
由于中医学基础是一门纯理论学科,基本没有实验课程的相关安排。这是导致学生兴趣流失、信心缺乏的根本原因[2]。在实际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对中医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独立分析、创思维新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可用课外兴趣小组、图书室开放阅读等载体向学生开设《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食疗学》《中药学》等多门选修课程,让学生能较全面了解中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