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中医的基本认识

对中医的基本认识

时间:2023-07-03 17:56: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中医的基本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中医的基本认识

第1篇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一、中医学的哲学问题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

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篇幅:42000余字)

第2篇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问题,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西化式的疏解,所以,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因此,应当认为这些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形式的历史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形成于其文化母体的自在性,而不可能是以任何外来文化所可能进行的解释。西方当代的分析哲学和解释学表明,因为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所限定,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困难重重,并且认为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所以,其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既然如此,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和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以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其中国哲学自在的形式与这些“基本规律”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绝然不同的形式,而且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思维方式的统一⑴。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只能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的结果。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只能在其文化母体中寻求。那么,中医У恼苎Ь烤故鞘裁葱问降?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

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⑵,形而中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对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是哲学反思的重要工作。

因此,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的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有清一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哲学形式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外化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

我们已经把中国哲学暨《易经》中的哲学模式以形而中论的原理进行概括和反思,由于在中医学中主要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保性命者,医道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医学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以对应和中的规律进行对中医学的反思,其表明,在这一方法论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医学哲学的主要规律是: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下面对这三大规律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

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而言,对应和中者,人对应天地而和于中者也。因此,于道、器论之,人是形而中之存在。而人体中之中者,以藏象论之,脾胃也,以五行论之,中土也。以三焦论之,中焦也。而和于中者,人体健康之象也,而离偏于中者,疾病之所出矣!辨证施治者何以谓之?辨证者,由症对应于阴阳、五行、三焦者也;施治者,和于中者也;和者,由治而达者;中者,阴阳、五行、三焦之中者也;和也者,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岁十二节,皆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于主体性而言,阴阳对应和于中者也,阴阳对应者,时空对应之机也,人的形而中者也。所以,于人而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以上的论述在基本的意义上阐明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所以,如果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从而使之阴阳对应成为哲学本体论的依据,那么,我认为“阴阳和中之谓医”。阴阳和中者,医之大用也。“气血之根皆在下,培养在中,发用在上。”(郑寿全:《医理真传·卷三·问病人干咳周身痒者何故》)。“培养在中”者,“黄中通理”者是也。“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牙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治气学郁滞肢体疼痛方·培脾舒肝汤》)“培养在中”“培养于脾”,中之用也。所以,“凡人中气充足,则署邪不能相犯;署气入侵,皆气虚招之也。”(陈士铎《辨证录·卷八·内伤门》)。所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阴阳、五行与三焦辩证而使之和于中者也。和于中者,后天而言,和于脾胃者也,先天而言,和于肾者也,和于脾胃者,血之用也,和于肾者也,气之用也。所以,后天而言,“人以胃气为本。”(李杲《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对中土的认识,历代医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脾为土脏,主乎运水,全身水道,赖脾为通调。”(吴克潜:《大众医药·第二十四章·卫生门·健康要览》),“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沈金鳌《妇科玉尺·卷五·崩漏》),“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李杲《脾胃论·卷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胃受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王纶:《明医杂著·卷一·枳术丸论》)。以哲学思维论中土者,以章虚谷为要,他说:“土本先天太极之廓,为后天万物之母,故通贯四气而主于中也……夫太极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为太极之廓者,成物之道也。以五行该有形,则太极为五行之廓矣。以有形该无形,则土为太极之廓矣。理气有回环,故生成有顺逆耳。……良以阴阳虽判而太极之体即具阴阳之中,四象虽分而太极之体即具四象之内。所以加土称五行者,以表土中即太极之体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环无间者,以太极浑然之气流行乎中也。浑然之气无形而土居四象之中, 通贯四气以显太极之用,故其成物则土为太极之廓而浑然之气即寓于中矣。”(章虚谷:《医门棒喝·太极五行发挥》)。

关于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的概括,使之辨证施治成之所为也,是为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律也。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是以《周易》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医易相通者,哲学思维的统一性也。

三、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由上可知,医易相通是在哲学思维中的统一,因此,作为中医学的文化形式而言,其本质性与中国文化的形式及本质性是统一的。所以,中医学在当展方向的问题,宏观而言,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是统一的,微观而言,是由中医学的自在的规律所决定的,而且与当代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在西医学已经于当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和缺欠的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中国医学的优异之处同时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从问题的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言,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因为从目前西方文化的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医学方面,其更主要的问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哲学方面。应当认为,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劣是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的,这些优劣还要在以后的医学和文化的进步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显然已注意到中医学的优势,但是,除了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上的优势以外,笔者认为,中医学的优势表现在哲学思维上,中医学的成就是中国哲学思维所造成的。因此,正是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统一下所生成的中医学本体论,使中医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人类医学继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参照系。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哲学以来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和对中国哲学的判定的失误,以至于造成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思维方式上的误导,影响了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因此,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的工作,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哲学思维的不同,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从固有的中国文化形式中重视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即中国哲学是以怎样的本体和本体论进行哲学思辩的。尽管西方的形式化的哲学思维造就了西方文化,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乖诘囊孕问交呐Σ⒁源诵问缴系墓槔嗟姆椒?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购捅咎迓劢姓苎急绲摹>芪鞣降男问交恼苎嘉炀土宋鞣轿幕?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沉诵问铰呒墓媛桑ㄐ问郊安问降穆呒肼呒安呒男问绞峭骋坏模?而且不可能从形式到逻辑进行不同文化形式的整合,正如英语和汉语不可能实现在形式到逻辑的统一一样。人类文化的统一首先要求哲学的统一。笔者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文化形式和哲学思维只有在完成时空的形式和方式的还原以后,才有可能完成,这是笔者的“时空统一论”哲学体系所力图完成的工作。

第3篇

[关键词] 金华市居民;中药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1.调查背景

中药是我国医药行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总理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强调要“充分发挥中药和民族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浙江省野生药材分布广泛,栽培药材也相当丰富,产量较大的金华市,占有20%,对金华发展中药治疗有着良好的资源基础。目前,金华市的医疗体系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并已经开始重视中药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市民对于中药在预防治疗疾病方面的认识,对建立完善的中药治疗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调查数据分析

在金华市金东和婺城两个市辖区,按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段分别抽取100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走访、谈话、观察、收集资料和发放调查问卷表等形式开展调查。

2.1医院、医师和民众对待中药的态度值得关注

许多中医师有意、无意的已习惯了西医的治疗诊断,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医院都将西医的诊疗费作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3]。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部分医生都会选用西药,而不会特别的推荐中药用于治疗。而5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相信中医”。但仅有26%的人认为,“如果生了病,愿意首先看中医”。对于药品的选择仅有11.3%的人会首选中药,大多数人选择由医生决定。调查结果如图1,2。

2.2对中药治疗效果的认可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中药的治疗效果还是普遍认同的。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中药的使用非常普遍。相比较而言,一些年轻人往往选用西药治疗疾病。而在一些慢性病和保健方面,大多数民众会首先考虑中药制剂。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中药知识的普及,在日常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尝试一些中药的药膳,也愿意参加一些有关中药养生知识的学习。

2.3对中药特性的调查分析

针对当前中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民众(特别是年轻人)普遍缺乏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和了解。我们课题组对中药的一些特点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人对中药的治疗效果给予肯定,而且认同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药用价值高;但同时觉得中药的剂型偏少,使用不方便,特别是对于急性病的治疗效果较慢。这是造成中药不作为治疗首选药物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见图3.

2.4中药发展前景分析

针对中医药市场现状,我们对民众是否希望中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6.3%的人表示中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一些民间的秘方,在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众希望这些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及传统药方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研究,并加以发展。

在针对中医中药是否具有发展空间上,我们也作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大部分民众还是觉得中医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手段,是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的。

3.对中药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有诸多因素造成人们普遍重西药而轻中药。面对当前中药的现实情况,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对中药的认识和了解

可借鉴日本传统教育模式,在中小学课本中增加中医药的历史渊源、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著名医家的医学成就、以及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前景等知识,为国家培养中医优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利用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开展中药普及教育并发展中药对日常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以增强民众对传统中药的认识和了解。

3.2中西药应和谐并存、共同发展

客观地讲,中、西药各有优势,能不能实现优势互补呢?根据我们调查结果,人们并不认为中药和西药之间存在强烈矛盾。对于慢性病,人们会首先考虑使用中药防病祛患,增强体质;但在一些急病发作时,首选西药尽快减轻自己的痛苦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我们在借用现代医学诊治的同时,结合中医药,促进身体康复,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化,促进中药现代划

中药没有标准,中药传统汤剂无法进行质量控制,这是导致中药难快速发展的直接原因。当今关于中药剂型和药用辅料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更多方便的中药剂型进入临床[4]。例如,中药配方颗粒不但可以省却煎煮过程,又可以保持中药饮片的药效、效能,同时在制取过程中采取现代指纹图谱等先进技术,使中药真正做到安全、高效、方便、可控。随着人类疾病和健康观念的变化,“绿色药品”、“天然保健”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药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4.结论

调查表明,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化是促进中药发展的首要问题,传统中药汤剂的使用方式也使西方患者难以接受和掌握。严重制约了中药的发展,也阻碍了中药的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进程。当今关于中药剂型和药用辅料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更多方便的中药剂型进入临床。随着“十一五”规划在医药领域的大力发展,我国宣布正式启动和部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多种中药入选了基本药物目录,推动了建立中药预防保健体系的进程,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中国人看病带来了福音。

参考文献:

[1]张,张力平.中成药临床使用现状探讨[J].海南医学2003,14(6).

[2]温泽雅,伍耀衡.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的初步报告[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4):278.

第4篇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当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提升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水平,是促进这些传承者们形成深厚中医情感、积极专业态度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职业表现的关键一环。当前,影响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的积淀不够

中医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是以《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异观为哲学基础,并汲取了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理念,有机地结合了对人的整体把握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逐渐形成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因此,中华文化既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又是发展中医理论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在入大学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较少,对传统文化也没有很深的感情积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

2职业前景的认识不清

    2.1诊疗的科学性问题

借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西医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被人们广泛接受;中医学由于未能融合近、现代科技,致使发展较为缓慢。近、现代史上出现了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言论和做法,这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尚未接触临床实践,看到临床疗效的大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

    2.2就业压力的问题

    在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另外,根据我国《执业医师法》的规定,中医专业毕业生只能从事中医类别工作,在国内中医医疗机构数量明显低于西医医疗机构的前提下,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医疗机构中的就业数量颇为有限,这就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3教育内容的部分缺位

    3.1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问题

    现代教育的内容使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方式与学习中医学所需的相去甚远。各种量化指标和现代科学的逻辑,都容易使大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时出现思维逻辑上的困扰。而在当前中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上所采用的中、西医学基础及专业课程几乎对半的设置比例,不仅无助于大学生建立中医思维,更加重了这种困扰的存在。

3.2环境文化的表面化问题

良好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专业认知的影响是专业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当前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大多流于简单化、表面化,以被动接受的宣传为主,能启发主动探求和互动交流的专业文化影响较少见;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个人基本文明行为和才艺发展等的引导为主,能承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独特文化的引导较少见。

建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良好的专业认知不仅可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能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较清晰的整体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将来长远的发展。所以,如何提升学生对中医学的专业认知,是中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针对上述影响,提出几点对策和思考。

4专业认知教育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除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外,还应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医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鉴于经过临床实习的学生对中医学临床疗效和社会价值认识的明显提高,可以组织优秀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与低年级学生的互动交流,以起到提髙学生专业认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专业信心的作用。

5认清当前接受中医高等教育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是:具备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欠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及中医学的思维模式。中医学的文化形态完全不同干现代科学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不脱离客观事物形象的思维模式实现对事物本质、规律和联系的把握,所以决不能运用现代科学文化的认知规律去学习中医学。只有我们认清了大学生的这个基本特点,才能把握好中医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侧重点。

6营造良好的中医学文化氛围

应当广泛开设中国古代哲学等有利干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医思维的讲座及课程。通过邀请名老中医做特色报告,加强课外辅导及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成立各类专业研讨组并由资深教师做好指导等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7课程设置应符合专业认知规律

应当首先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建立中医思维后,开设对比中、西文化的相关课程,循序渐进地开设西医基础和专业课程,使中医专业学生在了解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正确运用中西医不同的诊疗思维模式。

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专业认知,因此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好资深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强化青年教师的中医思维,提升青年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选聘临床的名中医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时,要做好教师间的学术交流、学习及提髙,定期研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开展好集体备课,保证每次授课的质量。

9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效果

第5篇

关键词:临床教学;中医外科学;医学生

中医外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是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外科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临床教学是中医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外科学的一种极为重要的途径。中医学的临床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临床学习的内容庞大但是时间有限;近年来很多学生对外科学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内科学,学习态度散漫等,使得中医外科学的临床教学质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就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临床教学对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性

中医外科学是非常注重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多的二级学科:中医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及疮疡外科等。其中病证类别更是种类繁多,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远远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并诊断、治疗这些疾病。且中医外科学有较多的临床基本操作,如疮疡的切开引流、穴位贴敷、结扎挂线等,也是课堂学习无法完成的。而临床教学不仅仅可以帮助医学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临证观察、辨病辨证以及基本技能操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临证思辨能力,引导医学生探索新的观点及方法[1]。

二、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生的问题。医学生尤其是内科专业的学生对中医外科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平时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善于自主学习和思考,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的重要性[2]。学生的理论基础不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在临床接触患者时感到无从下手,无法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不熟练甚至不会操作所需的临床技能[3]。

2.带教老师的问题。其一,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知识教授过程中多有照本宣科,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4];其二,同学们在每个科室里的轮转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有的带教由于种种原因,对学生的临床教学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由,出科考核没有严格把关,教学的质量存在一定问题[5];其三,中医外科学的内容庞杂,临床教学的方式单一,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佳。总的来说,带教老师的职责及对学生的教学考核方式和内容并没有规范的管理。

三、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中可行的解决方案

1.加强医学生对中医外科学重要性的认识。要提高中医外科学临床教学的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对中医外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中医对如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等专科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中医外科特色的治疗方法是同一领域不可替代的。因此,在临床讲授中医外科时,带教老师可结合各个专科介绍中医药治疗外科疾病的特色,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可结合临床成功案例,进一步强调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6]。此外,严格的出科把关也可激励学生更加深入学习相应知识。相应的技能考核以及难度适中的笔试、严格的考勤工作、定期的提问等,能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质量。

第6篇

论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探讨

有些人总是担心如果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不佳,必然会影响到中医的学术声誉,确实这是存在的。但是要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的疗效,却各有各的见解,总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加深中医自身学术功底的力度,争取达到精深的水准:这要结合对当前的中医临床实践进行观察,在中医人才培养中不断的加深中医的基本功功底,只有底子硬了,对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才有保障。第二,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在不断完善中进行创新:实践出真知,只有结合实际的临床情况,才能灵活的用药,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更好的疗效。第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德医风的培养,从而提高中医的疗效:作为中医临床医生,必须要有较高的医德医风,和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中医药是具有中医特色的一门包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学科学,所以,对中医药文化的内涵进行研究和探讨将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从而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一个中国文化底蕴不足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水准的中医的。

中医的基本理念和现代生命科学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中医中强调阴阳平衡,这与现代系统生物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医中强调天人合一,这与西方现代科学所要求的健康环境因素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中医中强调辨证施治,在西方医学中是通过药物遗传学为每一位病人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病症的药物,中医中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复方论就是现在在西方治疗学中所强调的以各种疗法综合使用的治疗方法。

中国的中医学科已经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危机,这是现代一些中医医生对中医未来发展方向的近忧远虑。确实,在中医行业的市场中,已经出现了被压缩和被挤压的危机,特别是在西医的猛烈攻击之下,中医思维西医化将不可避免的导致科学结构的土崩瓦解,中医最终将会论文一种民间的技艺而已。思维是人的智力活动,在中医学可上,它是这一学科得以生存并发展的重要关键和唯一载体,所以,如果思维偏离或者放弃了其自身的学科方法思维路径来开展业务时,这个学科的根基已经完全动摇且已不保,支撑该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学术支柱也就随之坍塌。在西医市场化迅速普及的状况下,中医学的根基岌岌可危,要让中医得以立足,必须认真的研究和探讨一下中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方法。

要想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必须加强我们中医本身的基本功,同时还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汲取新的知识来为我所用。临诊的时候首先要以中医学术的思维来对病人进行珍视,使用中医的学术和方法来对病人进行观察,用四诊八纲来辩证,从而得出中医对该病人所患的疾病的认识,然后使用中医的学术思维来对该病症指定相应的治疗法则,选择适合的处方用药。我们在现实生活的医疗活动中,某一个病人的求医治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可能会遇上中医的诊治和西医的诊治。我们在使用中医思维对病人的进行诊断的同时,我们不能排除排斥或否定其他学科的诊疗,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对中医的一个补充,以弥补中医的不足之处。在现实的医疗活动中,一定要学会全面思考,无论是在治疗上还是诊断上,一定要有参考有主论,这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须要做到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病人能及时的康复。

第7篇

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的虽是从西方传入东方,但两者共有的特征是不再单纯注重基于还原论的分析,而是从事物的复杂性及系统性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整体,关注事物在环境中的整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以及事物内部,特别是与外部的复杂联系关系,在认识论层次上为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以及医学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提出新思维[1],论述了右脑功能将占有重要地位,但并非因此左脑就不再重要,更不是右脑会替代左脑,而是左右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只是一直不受重视,或属于不重要地位的右脑的功能受到了特殊的重视。从某种角度看,左右脑的分工与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甚至医学有着类似的关系,左右脑之间无障碍的相互合作,对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与医学间的协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

中医学的发展一直是开放胸襟,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基础理论上深入,在技术、实践上发展、提高,使其自身不断获得发展,以满足时展的需要。这个过程使得中医学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不仅在继承的基础上,保留与发展了基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及东方科学建立起来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体系,而且也在创新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基于西方哲学建立起的西方科学所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中医现代化本身就是在尝试着在协同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中医学,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2中医学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中医药信息学能否如同其他生物信息学、资源环境信息学等交叉学科一样,区分中医学所研究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进而通过信息来控制系统的运动呢?

物质、能量与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只是推论,但信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英)在《控制论》中提到:“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并没有明确指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与信息组成,因而,该论断只是推论。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在《复杂适应系统的进化》中认为“可以认为物质,能量(运动)和信息是一起构成宇宙形形、丰富多彩现象的三大基本要素。”辞海中给信息的定义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通常须通过处理和分析来提取。信息和物质、能量是构成系统的三大要素。”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尽管物质、能量与信息密不可分,但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因此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任何系统中信息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

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或是机器自动保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控制论表明信息在系统有目的性的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学自古至今一直是在不断包容中发展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概念的引入不会阻碍其发展,反而有可能促进其发展。中医学虽然没有明确的对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认识,但并非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看作是铁板一块,如对人体精、气、神等的认识,就是将其分别作为非相同的因素认识的。精、气、神不能完全对应物质、能量与信息,但中医学中有对物质、功能与信息的认识是无疑的,只是由于中医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其物质、功能与信息的概念与现代科学所讲的物质、能量、信息相比有更广泛的含意,及更复杂的包含,需要重新认识。

因此,中医药信息是一组特殊信息,其处理方法的研究,有可能促进信息科学方法学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处理方法的进步对促进中医药学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2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

中医药信息是中医药及其子系统存在以及变化的状态。其特征为:相对重视系统时间上的延续变化状态;相对重视系统包含了大量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包括本质在内的现象变化状态;相对重视系统(包括子系统)相互间影响后产生的整体变化状态。

例如:方剂系统呈现的信息包括中药自身经过长期遗传、以及受自然界环境影响,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炮制和配伍,作用于人体后,通过人体整体变化表现出来的包含了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方剂配伍作用的综合状态;中医诊疗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信息包括人体自身经过长期遗传,以及受社会、自然界环境影响形成的,人体内部局部变化所引起的、包含了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整体综合变化状态。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数据是用字符(通常为数字或字母)、算术符号以及描述来表示,这些表示形式应该对其所涉及的每一个数据都有一个明确稳定的含义,从而达到处理与交流的目的。信息要被不同用户组或应用系统所共享,就必须有一致认可的定义。信息必须是明确的,每一个信息要有概念的语义含义(内涵)、概念的全部实例(外延)以及一致认可的表示法。对各类信息概念的正确理解需要依赖于信息分类;对各类信息做出一致认可的表示需要依赖于信息编码。

数字化的中医药信息即中医药数据具有如下特点:大量古汉语成分,难以与现代数据共同处理;名词术语不规范,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数据清洗的困难;数据多为定性,缺少量化表达,使得现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困难;非结构化数据较多,结构化难度较大,给数据分析造成困难;数据内容体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不利于逻辑推理与一般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数据所具有的高维小样本及个性化特征需要特殊处理等。

3以中医药系统信息运动规律及其作用为研究内容

研究中医药及其子系统信息运动规律及其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包含中医药系统及其全部子系统的系统模型,发现、理清中医药及其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其次,要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展开中医药信息学的原理研究,研究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包含了本质的现象信息产生、获取、转化、激活、控制与传播的原理。

图1中医药系统的钻石理论模型(略)

4以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

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就是运用中医学理论与信息科学的原理,把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各系统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中医药及其子系统、以及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运动过程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是以中医理论和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中医药系统(包括子系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基础,不侧重中医药及其子系统实体及其具体结构的改变,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变换的过程,通过信息流动过程特别是干预后产生的综合性反馈信息的存在,使得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按照预定目标实现控制。中医药信息学的方法论遵循了信息学的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揭示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状态之间的信息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中医学更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的运动状态,同时也揭示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的信息规律,对过去人们对中医学所认识的、而现代科学难以理解的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现象,从中医药信息学的角度做出了说明。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为实现中医药海量数据的有效利用,以及中医药信息管理和中医药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5以提高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传播与利用能力为目标

中医药信息整体现象信息获取手段的落后(观察与体验),现象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的困难,经验性知识传播的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说),现象信息中所包含的规律很难发现与总结。因此,在中医药信息利用方面,应开展基于海量数据发现现象信息中隐含规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在中医药信息传播方面,应充分应用新载体与新技术,开展中医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方法学研究,在中医药信息转化方面,应开展基于海量数据的共性规律研究、基于海量数据的特殊知识发现、基于现象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的新途径与方法研究,在中医药信息采集方面,应开展采集信息的数字化、图像化处理相似度比较等研究。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对中医信息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

5.1中医药信息形成的原理中医药信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主体对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部与外部全部关系自然整合后生成的综合现象的认识,具有明显的主客相融的特征,其重要任务就是对不同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载体转化与处理,提高中医药信息学分析和处理中医药信息的能力与效率。

5.2中医药信息获取的原理中医药信息的获取需要经过感知与识别两个过程,而中医药信息是以复合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主客统一特征的现象信息,这种信息已不再单纯是客体本身的信息,而是叠加了主体感知的具有综合特点的现象信息,因而其感知的信息更多地是依赖于体验,而不是观察,仍然具有“感”而不“知”的特性。尽管由于中医药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复杂性,但其感知的现象信息在理论上,仍有可能做到不丢失客体本身现象信息的基本信息,从而基本把握了各系统现象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这是正确认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现象运动规律的基础。中医药信息的获取任务就是要通过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尽可能地实现更全面、更准确、更接近实际地感知在自然状态下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稳定和不稳定联系的全部现象信息的基本信息,并使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分析的形式。

5.3中医药信息识别的原理中医药信息的识别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展开的,建立在“比类取象”理论基础上,对感知信息进行的识别。中医药信息的识别任务就是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建立众多、准确、规范的信息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中医药信息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

5.4中医药信息转化的原理中医药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在所观察的中医药现象信息中发现其特征,即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现象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个性特征集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个别现象信息到经验性知识聚类(整合)的关键环节。中医药信息的转化任务是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集合特征,加速经验性知识形成的实现过程。

5.5中医药信息反馈控制的原理从中医药信息学的角度观察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运动过程可以将其看作是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动态现象信息的运动过程。通过信息的输入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的反馈信息,发现与主体目标间的差异,根据差异,调节输入信息,从而达到控制系统按预定目标进行运动的目的。中医药信息反馈控制的任务就是运用控制论方法,如黑箱方法,分析中医药信息的信息流程、反馈机制和控制原理,从而达到认识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通过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从而调节系统的运动。

6中医药经验性知识激活的原理

中医药经验性知识的激活,就是在系统运动目标引导,通过对经验(知识)的选择、调节和反馈机制的建立,生成相应的策略。其主要任务是要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目的导向的机器学习环境,通过关联分析等方法,建立与目的关联的知识选择模型,并同时建立模型自调节与反馈的算法,以促进中医药经验性知识激活的实现。

7中医药经验性知识传播的原理

知识传播是知识在空间位移与时间延续上交错进行的一种知识流动与转化状态。由于中医药经验性知识自身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其转化亦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即某种知识转化的实现,必须是系统或子系统知识的完整的空间位移和时间延续,才具有实际效用,正是这种知识转化的复杂性使得中医药经验性知识的共享特别困难。中医药经验性知识传播的任务就是要为相关知识的移动提供新的载体及途径,以便“知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同时利用信息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数字化进程及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方法的利用等,加速显性与隐性知识相互间四种转化方式的实现过程,以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播的实现。

第8篇

1临床资料

抽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骨科出院病历护理记录按卫生部关于《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为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其中不合格的护理记录307份、占23.93%。

2结果

见表1。

3缺陷原因分

3.1对中医护理记录认识不足

中医护理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临床有关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进行记录。现由于护理资源相对不足,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大多数是西医专业的护士,对中医理论知识缺乏,对中医护理认识不足。

3.2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肤浅

由于我院的护理人员90%是西医护士,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辨证知识掌握甚少,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中医护理也要依据四诊八纲、节气变化及个体差异来进行辨证施护,有的只是生搬硬套一系列中医词句,结果有的措施并不符合患者病情,从而影响了护理效果。

3.3记录缺乏中医辨证施护内容

有的护理记录中从头到尾没有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完全按照西医护理进行记录。

3.4记录缺乏真实性

主要表现在字迹潦草、简化、涂改、刀刮、修补,不按照规定修改等现象,为力求记录的整洁美观,存在一个人的笔迹完成多个人的护理记录等情况。如记录中描述“患者外出,病情不详”,而体温单相应时间内仍有体温、脉搏、呼吸的绘制。

3.5记录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由于有的护士法律意识淡簿,有的记录不是以实际观察测量得来的信息进行记录而是凭主观的想象来书写记录,有的是提前记录,所以护理记录就会出现漏记,补记,与患者病情严重不符的现象。如一股骨骨折的患者,因卧床未解大便3天,而护理记录单上则是每日大便一次。护理记录不准确,不能为医师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为医疗纠纷埋下了隐患。

3.6记录缺乏功能锻炼的连续性

主要原因是护士只注重临床护理操作,未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记录或记录中未体现功能锻炼由被动至主动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

3.7记录缺乏一致性

由于护理人力不足,护理人员承当着大量的治疗护理工作,加之护士专业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以及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2],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抢救结束后未及时记录,医护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护士与护士之间记录也存在不一致性。

4干预对策

4.1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及技能操作培训

首先对全院护士进行中医相关基础知识培训,采取中西医护理相结合使全院护理人员从观念上转变,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以点带面,从理论到临床,请中医医师和中医护士指导西医护士,正确运用中医术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辨证施护,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学习,目前我院护理人员的辨证施护水平已有明显提高。

4.2注重培养护士的法律意识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护理有人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必须有依法施护的法律意识,因此,为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我们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举办讲座,请医务科进行医疗纠纷事故案例分析,从法律角度来认识纠纷事故发生的原因,并用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4.3加强护理记录质量管理

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控制组人员每月定期、不定期下科室抽查运行中的护理记录或通过夜查房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全院出院患者的病历进行系统的考核,杜绝不合格的病历归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归纳、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4.4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

规范的护理记录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同时又是医疗护理纠纷处理中的法律依据。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云南省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的要求》的标准要求,进一步规范护理记录书写,遵照科学性、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的原则,要求护士病情有变化、发现护理问题、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前后随时记,危重患者重点观察重点记。自相矛盾,含糊其辞的记录不能有[3],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4.5加强医护沟通确保医护记录一致

要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主动和医师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第一手材料,医护信息得到及时交流,及时核对医护记录以保证记录中要求执行的准确性[4],确保护理记录和医疗记录一致。

第9篇

(一)研究时间及对象

研究时间自2010年6月到2011年7月,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2008-2009级巴基斯坦医学本科学历生。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法。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是经过访谈、预调查、评估和调整几个阶段设计而成。

问卷设26个问题项,包括五个主题:一、留学生基本情况,设有3个相关问题项;二、来我校留学的原因,设有1个相关问题项;三、对中医的了解情况,设有10个相关问题项;四、目前在华学习情况,设有8个相关问题项。五、目前在华生活情况,设有4个相关问题项。每个问题不仅提供了多个选项供答题者选择,还提供了开放项让其自由表达观点,且每个问题允许进行多项选择。

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问卷总发放数为50,回收数为50,其中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2%。为了进步了解被调查者对问卷所列问题的理解,我们还对其中的留学生进行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是紧跟调查问卷而设计的,属于半结构式。

二、结果分析

(一)留学生基本情况

来我校的巴基斯坦医学留学生年龄普遍不大,一般在19―25岁之间,大多处于青春期。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般都接受了高中阶段的教育,有定的知识储备。入学时没有汉语基础,没有参加过汉语水平考试。

(二)来我校留学的原因

医生在巴基斯坦是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且是种精英教育。入学门槛高,费用高昂。 般只有经济能力比较好的家庭才能承担。虽然在中国相对门槛降低,费用下降,但仍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支撑。父母的选择是决定留学生选择留学院校的主要因素。问卷中占42%,除此之外,朋友的推荐和学费的低廉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分别占16%和26%。随后的访谈也表明父母是留学院校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不过由于巴基斯坦人热情善于交际,因此朋友对他们了解外部情况,选择留学院校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些留学生就是因为有朋友在这个学校学习,从而选择相同的学校。有趣的是有一部分学生表明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到个外国增长见识,而刚好中国是一个非常临近的国家,所以选择了中国。

(三)对中医的了解情况

在留学生来中国之前,他们对中医基本毫无了解(占57%)或知之甚少(占43%)。当问及他们对中医及中国文化的兴趣时,96%的留学生抱着种宽容,乐于试探的态度。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没有排斥情绪。其中有65%表示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有粗浅的了解并有兴趣进步深入了解,有35%表示虽然目前还不了解,但是有兴趣进行接触了解。对中西医的看法方面。100%的留学生认为西医是主流医学,也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向。78%的留学生对中医持宽容态度,认为值得学习,但是由于教学方面的原因不太容易学习。最有意思的是,还有9%的留学生觉得中医虽然有效但是见效比较慢。不知道这个观点是不是因为在中国受了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印象。在巴基斯坦也有一定数量按摩场所,但规模比较小,39%留学生对此有所耳闻,只有17%表示有相关的按摩体验,并觉得很舒服。70%留学生对针灸和推拿表示出兴趣,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学习和尝试。52%的留学生对进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了解中国文化不是很感兴趣,他们觉得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学业后回国行医,不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太多的了解,目前对中国的了解已经足够了。只有26%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比较浓烈的兴趣,并建议可以提供相关的书籍或vcd供他们了解。100%同学对中国了解比较少,平时除了必要的生活交往,一般对中国文化,环境缺乏近距离接触。100%的留学生对问卷提及的一些常见历史文化景点及常识基本上没有什么了解。目前的中医课程课程学习感觉比较吃力,9%的同学表示虽然能够听懂,但是比其它的课程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虽然在中国留学有段时间,但是57%的留学生都没有自己或朋友接受中医治疗的经历。

(四)目前在华学习情况

17%的学生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对部分中国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太适应。希望能与老师在课后有更多的交流。43%的学生希望教师的英语水平有进步的提高。还有学生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更深入的学习。最好每次上课前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复习。并希望学校在管理方面与他们进行更多的沟通交流。还有部分学生觉得目前的课程任务比较繁重。87%准备学成后回国工作。对未来前景预测比较乐观,但是对回国需要参加的执业医生考试重视和准备不够,大部分满足于拿到毕业文凭即可,主动学习动力不足。英语交流能力强,能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老师,及外籍教师受欢迎的程度很高。喜欢的课程一般受教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大,自主根据目标进行学习计划制定和执行的较少。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五)在华生活情况

9%巴基斯坦留学生与在中国的其他国籍的外国留学生有交往,22%的留学生与外校或中国其他省份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有密切的联系。61%巴基斯坦留学生拥有中国学生作为朋友,相互学习语言。35%的留学生对中国的生活比较适应,30%的留学生不太适应,35%的留学生正在努力适应中。13%的留学生业余生活比较丰富,爱好板球,篮球,逛街,购物,看电影等。87%的留学生业余生活比较单调,生活圈子狭窄。4%与中国当地居民有交流。但由于他们汉语水平不高,所以距实现比较自由的与当地居民交流,融入中国文化生活中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结论

湖南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巴基斯坦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除了给他们开设汉语,西医相关课程外(生理,病理,微生物,生化,解剖,组胚,医学生物学,医学技术,药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流行病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免疫学,寄生物学等),还开设了中医相关课程(如传统医学保健,针灸学,按摩学,中医学等)。招收的留学生基本在本国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进行医学本科层次学习的数理化和生物学基础。

第10篇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但课时非常有限。学生也普遍认为:中医抽象、深奥,难以理解,学习上无从下手,故而兴趣骤减,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结合中医史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并能彰显出中医人文精神的特色。

1结合医学故事讲课,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与信念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学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兴趣与信念。由于中医理论深奥抽象,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即使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因其深奥难懂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笔者体会到,在授课过程中适宜引入中医史上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对学生认识中医学的辉煌历史及中医学这一伟大宝库的博大精深,大有裨益。

中医史上医学家研究与实践的故事,对中医教育和中医学习具有深刻启发和教育意义。陈健安队为,在讲授一些基础理论时,可借用一些典故,插入一些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实际上,中医史上医学家成功时的收获和喜悦、失败后的教训和反思、追求中的艰辛和乐趣、往往具有使人向往的传奇色彩,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故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品味到医学研究的人生价值和情趣,例如,在第一章导论部分,向学生介绍神农尝百草、华佗刮骨疗毒、孙思邈开棺救妇、脉络宁与脑梗死、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等有趣的故事,活跃课堂气氛。授课中要注意穿插一些实例,如中医药在“非典”治疗中所取得的令世界认可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多一种治疗方法,患者的疾病就多一分希望,从而激发学习中医的兴趣与热情。

在介绍医学人物和事件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展示相关图像或影视作品节选等,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阴阳五行学说时,从电视系列片《黄帝内经》中播放应用阴阳五行学说治疗疾病的一组病案。

中医史上的许多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存在一些不科学的观点和内容。在运用时,教师要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勇于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弘扬科学、破除迷信。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结果。只有实事求是,科学地对待中医学理论,才会弱化学生的否定心理,消除中西医两种不同理论在学生认知过程中所产生的对抗,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医史知识讲解,提升学生领悟能力

有效运用中医史知识,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会用中医思维方法学习中医和分析解决医学问题。

西医思维重分析、还原,中医思维重宏观、整体。如对SARS的认识,西医从传染性致病菌入手,夜以继日在实验室寻找,在找到之前,只能对症处理,存在着严重的后遗症。中医则从瘟疫入手,认为SARS乃天地间一种异气,导致人体产生的发热性传染性疾病,治以清瘟解毒,效如桴鼓,彰显中西医之间思维方法之迥异I西医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和观察,中医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生命体验和思维领悟。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也就是说,要想尽办法帮助学生跨越学科障碍与思维障碍,引领学生进行生命体验,以提升学生的领悟力。其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中医史上医学家的发明发现之中吸取智慧。

提升学生领悟力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领会中医学家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中西医学思维方法差异带来的中医学教学问题,需在教学中注意中医思维方法的培养,并遵循中医哲学思维方法。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学会用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来学习中医和分析解决医学问题。例如,在讲解中医学的人体观时,可以讲解中医学家是如何将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地理环境和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病理生理密切联系起来的,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把握取象比类思维方法;在讲解辨证论治,可以讲解中医学家如何以辨证为根本进行诊疗的’让学生把握辨证思维方法。

中医学尊重个体生命体验与思维领悟,强调“独见”、“独悟”、“独明”。在中医临床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操作和个体体验之外,可适当地讲述一些中医史上的典型病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系统,让学生从西医思维方式转换成中医诊疗的思维方法。如在介绍常用方剂中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主治及应用时,简介钱乙如何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温补药物)去掉而变成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3结合医学人文讲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结合中医史来讲授中医学,不仅是让学生在了解中国医学的发生、演变及各历史事件之中,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树立对中医的信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人生智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修养。

相对而论,作为生物医学的西医很少具有人文色彩,而中医的特色就在于它是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综合,具有深厚的人文气息。因此,在西医院校进行中医教学,依然要保持中医人文精神的特色,不能像西医教学那样,只讲医学科学而不讲医学人文。其有效教学模式,就是在中医理论与临床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教育,注重医文互融,培养综合素养。反之,在教学中脱离了医学人文精神,也就肢解了中医学,而碎片化的中医自然也就不是科学,学生会因此而失去对中医的信任、失去学习的兴趣。

中医史上的经典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学科内涵,历代名医对医学人文精神有着深邃的见解,而且具有高尚的道德风范,他们的睿智思想和人文精神可作为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黄帝内经》具有丰富的人道思想,它以形神兼备的观点看待人,并以此作为指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又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就要求,学医者要树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诊治时要一心赴救等,就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范例。讲解中医名家治病的案例,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医生应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掌握基本的技巧与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精神。

结合中医史进行教学,并非让学生记诵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和病例,而是要促使学生去思考围绕这些事件、人物和病例的医学思想,了解中医的人文理念,使学生能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辩证统一起来,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和医学专业的感情。

4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 中药饮片识别 校内教材 设计 编写 教学实践

【分类号】R2-03

在古代,出现许多既精通中医又精通中药的大夫,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精通各种疾病的诊治和中药的应用。但后来的中医药教育,对中医师的要求只停留在中医专业上,造成了中医师不懂药,医药分家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中医药教育要不断地适应国家医疗制度改革,对中医师的要求已不能停留在以往医药分家的培养模式上,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综合技能的中医药人才已成为了现代对中医药教育的更高要求。因此,我校从2014级开始,中医专业的《中药学》课程中开设《中药饮片识别》的实验课程。为指导学生掌握中药饮片识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取得较好效果,笔者主编了《中药饮片识别》实验校内教材。

一、教材特点

由于实验教材建设是高校三大建设之一,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教材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为解决学生基础薄弱、教学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以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饮片性状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理论方法识别中药饮片为原则进行编写。在设计、编写教材时注意:

1、突出实验教材特色。本教材虽定位为中医本科学生的实验教材,但是与

以往的配合理论教学而指导实验、验证理论的实验教材完全不一样。该教材的特色是理论知识贯彻始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教材。因此,在设计、编写时注意把握好基本理论知识度与量、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2、针对学生的知识构成,设计、编写的教材尽量合乎学生的知识层面

由于中医本科课程里没有开设《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

制学》等相关基础及专业的课程,大多数学生仅有中学阶段的生物学常识,中药识别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如何解决中医本科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内容多、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在设计教材时,要简单而易于掌握。于是将教材内容设计分三部分:总论、各论和附录。总论的内容主要介绍中药饮片性状鉴别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各论选取了130多种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应用鉴别理论,介绍其识别方法;附录是对各论的一些补充。三部分内容环环紧扣,从理论入手,理论指导实践。这样从学生的知识构成出发,使理论知识易懂,药材识别实践操作易于掌握,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更易于学习,易于接受。这样才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

3、精选教材内容,合理安排。

在设计、编写该教材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学时情况等原因,将教材内容分基本内容和辅助内容。基本内容:是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辅助内容是指能辅助学生理解鉴别理论和辨认中药饮片的知识内容。在总论部分中药饮片鉴别的理论依据、鉴别的基本方法以及动植物药入药部位的鉴别方法是基本内容,鉴别术语属辅助内容;各论中每个药项下设来源、处方名、饮片(包括炮制品)性状是基本内容;加工炮制是辅助内容,附录部分是辅助内容。有关辅助内容编写有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1)鉴别术语帮助了解中药饮片的特征。中药鉴定的鉴别术语重要是突出介绍中药材性状特征的,但对中药饮片的识别有辅助作用。比如:党参的“狮子盘头”,假如在党参饮片里看到党参根头部分的“狮子盘头”特征,再加上党参饮片其它的鉴别特征,这样就很容易识别到党参饮片了。

2)中药性状特征“气味”和功效的“四气五味”的比较区别。学生学过《中药学》,对中药学中的性味的“四气五味”熟悉,而中药鉴定学中的“气味”与中药的“四气五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药性状的“气味”与中药性味的“四气五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异。前者是中药本身的客观属性,是其“气”与“味”的真实总结;后者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的概括性归纳,是前者的发展,同时又具有药物临床疗效的实际功能。所以,我们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要正确地理解两者,要很好比较区别,绝不能混为一谈。只有理解好中药性状特征“气味”和功效的“四气五味”,才能更好的辨认中药饮片,也更方便分清中药的性状及功效。因此,在附录里加上中药性状“气味”与中药的“四气五味”关系总结表,对帮助学生学习《中药饮片识别》和《中药学》大有裨益。

3)化解炮制后药材饮片识别难点。一些药材经过炮制加工后,形态特征与原药材发生很大的变化,功效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炮制后药材饮片识别是一个难点,如何去化解?使学生克服困难心理,化难为易,甚至迎难而上。教材设计先让学生了解炮制方法,对炮制品的形态特征有较好的认知过程,这样通过认识炮制方法去识别炮制后的饮片特征来化解识别难点。

4)实物彩照便于对照。教材设计拍摄了很多药材饮片的实物彩照,其色彩、形态逼真,突出药材饮片的鉴别特征,能帮助学生对照学习。

二、教学实践

《中药饮片识别》是一门在理论知识贯穿全书,理论指导鉴别实践操作的课程。因此在这一年多新开设这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做到:

1)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重点、难点内容来进行问题设置、讲解分析、探究启发,让学生利于理解,掌握重点内容,化解难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掌握中药饮片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用于饮片鉴别的具体实践。

2)手段形象化。采用文字与药材饮片图片,结合药材饮片立体教学,对识别的药材饮片更形象化,使学生加深记忆。并且从药材饮片的形态、色泽、质地、气味等形状特征,延伸了解与中药功效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将饮片特征和功效联合起来,加深对该药材饮片的理解。

3)方法多样化。如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索[1]。如“入药部位是什么? ”、“有什么形态特征?”、“它的主要功效是什么? ”、“形态特征与功效是否相关性?”这些问题围绕着饮片的识别开展,并有一定的连贯性,较易引起学生兴趣,较之直接讲解叙述枯燥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入药部位为茎的药材饮片,可见节和节间,明显髓部(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加上它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一个药材饮片的特征就呈现出来了;又如补骨脂,有温肾助阳的功效,而它的形状为肾形、颜色黑色。这样以问题突出重点,问题涵盖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记忆,使教学有序可循,轻松而有效。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把中药饮片识别的基本规律与之结合来深化理解、思考和增强记忆,不但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活跃思想,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技能。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也得到同行和专家的好评,学生考试成绩优良。

三、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

《中药饮片识别》是中医专业基础课《中药学》的实践教学内容,该课程是讲授中药饮片的基本特征的课程,是中药学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中药来源、饮片的形状特征、辨识方法和技能。强化学生对中药饮片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常用中药药性的了解,为学习中药学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但由于该课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材,教材的编写还属于探索阶段。编写过程中笔者虽然参考了全国中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中药学》[2]、《中药炮制学》和《中药鉴定学》、《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中药饮片辨识基本技能实训》以及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大纲中的常用中药名录等方面的内容,但难免有遗漏和不妥当的地方。比如对容易混淆的药材饮片,没能突出相似性和不同性的比较,在今后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

在广西“十三五”规划中,多所高校要从“学术理论型”向“专业技术型”转变,如何适应这种转变,设计、编写技能应用性,适合专业技术的校本教材,肯定是一个重要举措。《中药饮片识别》校内教材还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手段,加强专业实践实习与医疗岗位的结合,增强职业指导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不断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晓琴,渠弼,杨来秀,田景民,鞠爱华,鄢长华.生药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2012,(Z3):449-452

[2]钟赣生,张建军.中药饮片辨识基本技能实训[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218

第12篇

西医院校学生是未来医师的主要来源,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中医学知识与技能,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我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本文结合本校中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以此推进探讨解决中医教学矛盾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中医,提高中医教学效果。

1.本校中医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时少,内容多,任务重。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精神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校中医课程面向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学时为考试科70学时,考查科48学时。据粗略统计,中医学教研室07-08年共承担了全校3000多学生近800学时课程,平均每学期约200学时,教学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脏腑生理、经络针灸、治法治则、病因证治药、诊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每一个专题只有几个学时,可教师却要把在中医院校学习几十个学时的内容讲清楚,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1.2 生源特点-缺乏中医背景知识

中医学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此时的学生已经比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这与中医学直觉意向思维模式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而且由于缺乏传统文化或哲学思想的熏陶,造成学生对中医知识感到理解困难,学习热情不高。现时还存在不少社会学者对中医科学性持否定怀疑态度的观点,这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认知态度。

1.3 学习目的不明确

有的同学对于中医学习动机不纯,认为反正以后不会从事中医工作,所以缺乏中医学习热情和兴趣,力求老师少“讲”少“考”,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最终导致考过即忘或考而不过,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4 师本文由收集整理资困难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为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师应该对讲授内容与学时分配进行权衡比较,突出本学科的特色和重点内容。但医学院校的中医教师大多数同时从事医教结合的双重工作,每位教师精力有限、而且资历不同、各有所长,有时难免落入传统中医课堂的模式,或满堂灌,或照本宣科(照powerpoint宣科),以致课堂气氛枯燥呆板, 缺乏教学互动,对学生形成单调刺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难”和学“难”容易成为恶性循环,教师产生敷衍了事的心态,学生则经常抱怨中医“玄”、“难”,故敬而远之,其结果是学生对中医知识囫囵吞枣,不能把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和重点内容,更谈不上运用其中的辨证方法,有效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了。

2.教学对策及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对高等医学院中医教学的调查显示,中医的科学性、文化特征、临床疗效三个问题是学生最为关注的【1】。这些问题虽然不属于教学内容,但它们对于优化中医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就中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2.1 客观认识和评价中医

在课堂上,教师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习兴趣的建立。对于接受西医逻辑思维教育的学生,教师应该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客观评价中医,让学生认识到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长于宏观,西医深入微观,两者各具优势和不足,不可相互取代,更不可随意否定任何一方。避免夸大神化中医的诊治范围和临床疗效,反而助长西学中者的抵制心理。

2.2精选准备,注重知识更新

科学是日新月异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那种认为备一次课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想法是不能适应时展的。教师必须认真充分备好每一堂课。教案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表达方式及时间分配。在此基础上,关注医学发展的新动态、新进展、新观点,结合学科的兼容性及学生的喜好,恰当地融入课堂之中,做到授课既源于教材,又活于教材、高于教材;既保持中医特色,又体现发展动态。

此外,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加强临床实践,把临床经验不断补充到授课内容中去,通过讲解临床病例,使授课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讲授的内容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均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2.3突出重点,授之以渔

由于教材和学时配备不成比例的矛盾,为了顺应课时的缩减调整,如何突出重点是每个中医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针对临床专业学生日后的从业趋势,除着重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突出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以外,尚需侧重讲解富有中医特色的舌诊、脉诊,中药方剂和辨证论治原则,让学生了解从中医学角度诊疗疾病的互补或优势。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更能体现教育的意义。教师在给学生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梳理知识链,特别是章节之间、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有时间多参与临床见习或门诊侍诊,改善远期教学效果。为师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短期学会什么知识、得到多少高分,更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技能,是否具备远期应用的实际能力。

2.4 开展中医第二课堂,营造中医文化氛围

中医是以直觉意象思维为主的整体观辨证思维模式,如果不转变西医的逻辑思维模式是很难理解和学好的。适当开展中医第二课堂活动,宣扬中医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国学氛围,提升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建议根据师资力量情况,开设中医学相关选修课程或讲座,如“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理论”、“循证医学与中医”、“中医食疗与养生”等。通过开展选修课或讲座,拓展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环境,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对中医学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