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7:57: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融资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融资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8-0070-05
资本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构成。核心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中最稳定的部分,银行可以永久性占用,可以用来吸收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损失,是银行资本的核心。相应地,附属资本不能由银行永久性占有,是银行资本的补充,它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新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同时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
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不仅决定其价值,而且决定其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对于实现商业银行的财务目标和稳健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财务的角度看,资本结构是指资本运动过程中各要素和各环节资本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具体包括筹资过程的资本结构、投资过程的资本结构和分配过程的资本结构。财务理论认为,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本文的研究内容是财务角度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长期资本的融通效率。
一、融资效率概念界定
任何一个经济活动都涉及效率问题,融资也不例外。王广谦(1997)把金融效率定义为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宋文兵(1997)在对股票融资和银行借贷两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时正式使用了融资效率这个概念。他指出,“经济学中的效率概念指的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融资方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包括两个方面:交易效率和配置效率。前者是指该种融资以最低成本为投资者提供金融资源的能力;后者是指其能将稀缺的资本分配给进行最优化生产使用的投资者,相当于托宾提出的功能效率”。
笔者认为,融资活动追求的目标是融资效率的最大化,而效率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来评价。投入即是否能以最少投入获得所需数额的资金,包括人力、财力等要素的投入;产出即是否能用所筹集的资金获得最大产出,如得到收益或增值。
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现状描述性统计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我国银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开放的日益加速,中国的银行体系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其目的是促使国有银行由政策驱动转换为由利润和竞争驱动。目前,一个开放的竞争性的银行体系己初步建立起来,它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支柱,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增长引擎,以地方商业银行和外资开放式银行为补充,而银行上市推动了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表1列示了截至2012年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数额及其构成比例。可以看出,各银行资本规模巨大,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总资本数额居于首位,四大国有银行资本总额在所有上市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中的比例高达68.44%。但是,由于银行业的特点,其资产负债率高达92%以上,相对于巨额的总资本来看权益资本所占份额极少。
进一步考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权益资本及长期债务资本的构成及近些年的变动情况。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的扩充长期资本的途径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发行普通股及内部留存等。
上市商业银行近三年较少采取发行普通股的方式筹集资本,除交通银行、兴业银行股本逐年递增,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在2011年以及民生银行于2012年扩大股本外,其他银行股本规模保持不变。2010—2012年各行获利能力较强,为自身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大量资本金。
2007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危机中,世界银行业是受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美国相关债券风险暴露有限以及监管当局采取的审慎监管政策,我国银行业在危机初期所受的影响较小,2008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仍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随着危机蔓延和向实体经济的渗透,整个宏观经济增长放缓,2009 年是在金融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一年。这一年,全球金融业在应对历史上罕见的危机中艰难跋涉,在我国12家上市商业银行中,6家银行营业收入增长率为负值,2008—2009年,银行通过留存收益增加的权益资本很少,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不足。而且在这两年中,我国中小企业大量倒闭,一些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致使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多数银行在2010年增发了股份以筹集资本。
因为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为吸收存款,所以通过吸取定期存款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金。银行还可以通过发行一般金融债券扩充资本,但相比较而言,各银行更偏好于发行次级债券筹集资金。
2009年、2010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筹集的资金比例大幅下降。2010年,南京银行定期存款增长比例较2009年下降28.82%,北京银行下降23.97%。
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最基本的DEA模型是由查恩斯、库珀和罗兹(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提出的,被称为C2R模型。该模型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然而,由于各决策单元因各种因素影响通常难以在最优规模上运行,使用C2R模型将会导致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混同在一起造成难以区分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班克、查恩斯和库珀(Banker、Charnes和Cooper,1984)提出了C2R模型的改进方法,用以分析规模报酬可变情况下的效率问题,即BC2模型。规模报酬可变的假设使得在计算技术效率时可以去除规模效率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到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可以据此判断决策单元是否规模最优。其中,技术效率用来表明生产单位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使用同样的投入可以扩张出的生产能力;或者说如果取得相同的产出还可以压缩的投入使用量的能力。规模效率,用来表示生产单位的规模收益是否与投入等比例增加。本文采用基于这种改进的DEA模型来进行下面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筛选
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融资现状进行考察后,分析影响银行融资的诸多因素,建立与其融资效率相关的如下输入输出指标体系:
1. 输入指标。
(1)总资产——直观反映上市商业银行的规模,理论上认为银行经营存在规模效益,银行规模大小对其融资难易程度有重要影响。
(2)资产负债率——反映上市商业银行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相对比率,银行运用的财务杠杆效应对其实现价值最大化有重要作用。
(3)营业收入增长率——代表上市商业银行的成长性,处于高速成长中的银行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而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又对银行的稳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综合资本成本——反映上市商业银行为筹集资本所付出的代价,银行改变融资方式时,资本成本也会随之改变,因此,综合资本成本体现了银行对融资渠道的选择。
(5)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的实际价值小于名义价值,因此为比较上市商业银行各年度融资效率的高低,应剔除各期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2. 输出指标。
(1)净资产收益率——表示上市商业银行融资后的盈利能力,反映银行利用所筹集资金为所有者获取报酬的高低。
(2)托宾Q值——表示上市商业银行融资后的资产使用效率,反映银行在既定规模下实现的价值。
各指标计算方法归纳见表2。
(二)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选择样本(即决策单元)实际上就是确定相互比较的参考集。本文选择我国A股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作为参考集,以这14家样本银行2008—2012年财务报表数据作为计算投入和产出指标的依据,对融资效率进行评价。本文数据来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各上市商业银行年报。
(三)结果分析与解释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软件DEAP2.1版本进行运算分析,将计算整理的每项输入与输出指标导入软件,得出2008—2012年14家上市商业银行融资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
当技术效率=1时,表明技术收益不变,即技术效率达到最优;同样,当规模效率=1时,表明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效率达到最优。得出的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效率越高。由上表可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整体融资效率较高。根据表3得出的实证结果,进一步汇总整理后在表4中列示。
通过表3与表4可以看出,虽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普遍较高。但通过对近些年的融资状况进行进一步评价,发现2012年的整体融资效率较2011年及2010年有所下降。此外,2009—2011年,融资技术非有效的银行比规模非有效的银行要多。本文试图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来探究这种现象。
纵观近五年国际经济金融环境,2008年由于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至2009年,随着危机愈演愈烈,全球主要股票市场暴跌,汇率市场波动不安,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金融业在危机中艰难跋涉。从资金投入和救市措施来看,各国投入了大量资源,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走出衰退的泥沼,但各经济体复苏不均衡。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放缓,欧洲债务危机升级蔓延,经济下行风险凸显。截至2012年,世界经济开始进行深度转型与调整,但总体复苏步伐仍然缓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2010—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2%、3.8%、3.2%。
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一系列的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由适度宽松到稳健转变的货币政策。中国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金融业总体保持稳健的运行态势。国内商业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负债规模与经营利润保持稳步增长,资本充足率稳步上升,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中国银行业进入资本监管新时期。
在这种平稳有序的行业运行环境中,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整体融资的技术效率在近五年中略有波动,规模效率在2008—2011年稳中有升,但在2012年降到5年中最低。当经济进入衰退,通胀严重,物价上涨,利率下调,作为银行资本主要来源的吸收存款受到严重限制,体现在融资技术效率的不稳定。并且,在危机的影响下,不良贷款增加,商业银行采取更谨慎的贷款策略,加上政府的有力监管措施及鼓励投资策略,银行资本的利用稳中有升,体现在融资的规模效率指标上,力求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规模收益最优。
规模效率的增加或是减少,均表明未达到最优状态,即商业银行只有当规模收益不变时,规模效率才达到最高。从表5可以看出,2008—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南京银行5家银行均实现了融资规模收益不变(即规模达到最优);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5家银行融资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中国农业银行、民生银行融资规模收益由递增到不变。2010—2012年中14家上市商业银行有5家达到了融资规模收益最优。
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年融资规模及结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多数银行采取了保守的筹资策略,1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融资规模效率状态有10家为不变;另外2家融资规模效率非最优的银行,其融资技术效率也非最优,进一步表明了经济环境对银行融资效率的影响,即当实体经济运行不良时,银行资产的质量将下降,导致融资的效率不高。
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和南京银行2008—2012年的融资效率均达到最优,这5个银行可以维持现有的资本补充战略。中国银行2012年总资产增长率比2011年总资产增长率下降了5.9%,而其融资规模效率由不变变为递增,表明其资本过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中信银行融资状态在几年内一直不乐观,规模效率多处于递增状态,技术效率评价指标系数不高,总资产增长率2012年较2011年下降25.88%,不良贷款较上年增加43.48%,表明其资本没能有效发挥作用,应该补充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以提高其融资效率。中信银行2012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比融资效率较高的工商银行低0.35%,成本收入比较其高出2.95%,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中信银行在2012年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对公司的治理和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中国工商银行采取资本节约型的发展方式和多元可持续的盈利增长格局,该行将资本占用少、附加值高、客户需求大的金融资产服务业务作为战略转型重点,促进了由资产持有大行向资产管理大行的转变。工商银行的经营理念与方式是值得其他商业银行学习与借鉴的。
综上所述,归纳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 虽然商业银行融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宏观与微观、国际与国内等方面,但其所处的实体经济环境对其作用最大。由于我国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加之在近5年中我国经济稳中求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我国银行业在世界上正逐步走向一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融资效率整体较高。
2. 当经济衰退时,银行在此时不应盲目地追求规模扩张,而是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资产质量,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以此来获得较好的融资效率。当经济由衰退步入复苏时,银行可以顺应形势扩充资本,以获得较高的融资技术效率,但由于资本的补充与资产的构建存在时间差,此时的融资规模效率通常不高。应该注意,无论何时,银行资产的质量是其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有利于个体银行自身的发展,对创建良好的金融环境更是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四、对策与建议
综合之前对实证结果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章从以下角度给出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融资效率的相关建议:
(一)保持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
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会为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间接促进银行业市场的不断进步。要不断促进银行融资效率的提高,必须坚定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金融市场建设。
(二)控制利率风险,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变化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而且对于以吸收定期存款为主要可用资本来源的银行来说,它的影响因其存贷结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当利率升高时,在长期存款的存续期内,保有正缺口的银行利润上升更快;而从长期来看,在超过长期存款的存续期以后,保有正缺口的银行利润反而下降更快。当利率下降时,情况则相反。由于我国利率没有实现市场化,银行对于存贷款利率只有一定程度浮动的选择权,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掌握存贷款利率的制定权。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促进我国银行运行模式的健全和其融资效率的提高。
(三)更新经营理念,控制资本规模
商业银行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注意资产的规模与资本的规模同步增加,而不能一味追求规模的过度膨胀。从前面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多数融资规模效率都呈递增状态,说明资本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因此在银行经营的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资产负债结构等因素,将资本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银行资本的稳定高效有序运营。
这一点对国有银行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资本规模已经处于全球范围内的领先水平,若想进一步提高自身融资效率,就要更新经营理念,着眼于资产运营管理。
(四)稳步推进金融创新,通过收入积累资本
在市场经济中,我国商业银行补充外部资本的渠道比较单一、资金来源缺乏。目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定期存款、发行次级债券以及内部留存筹集长期资本。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容量有限并且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而我国一些中等规模银行资本利润率水平远低于国际优秀银行,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推进金融创新,增加中等规模上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调整银行业收入结构,对提高整体利润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提升银行自身资本积累,改善融资速度和质量,帮助银行走出“融资——规模扩大——资本充足率下降——再融资”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雪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4,(1).
[2]刘力昌,冯根福,张道宏等.基于DEA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评价[J].系统工程,2004,(1).
[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金融脱媒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一、引言
国外金融脱媒的大规模兴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引起的。而我国“金融脱媒”一词的出现大约是在10年以前,但是成为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则是最近一两年。金融脱媒是一种金融现象,是“脱离了”银行这个传统的“金融媒介”的资金融通和金融媒介的形式,是资金脱离银行信用的中介或媒介所进行的直接融资现象。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是以银行融资为主导,银行贷款占到国民经济金融融资总量的70%~85%,而非银行融资不到30%(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直接融资的比重偏低,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间接融资,金融风险过于集中在银行体系。到2005年为止,货币市场仅每年新增货款额就达25000亿元,而股票市场一年融资额还不到2000亿元。这样的金融结构既不利于国家的金融安全,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我国的直接融资自身也存在诸多制度缺陷,如股权分置、市场分割、结构失衡、金融创新乏力、审批过度和监管不足并存等等,使得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价格发现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和激励约束功能基本缺失。为了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化解金融风险,国家的宏观政策十分重视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资本市场的功能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全会决定中关于资本市场的论述彻底扫除了关于资本市场边缘化的忧虑。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资本市场的发展发出文件,这是13年来没有过的,标志着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党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逐步实施证券市场的制度改革,包括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基本完成(以2006年10月9日取消股改股票的“G”标记,恢复原有股票的简称为标志)、鼓励大型优质企业国内上市(大盘蓝筹时代的逐步建立,2006年10月27日创世界八个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两地同时上市)、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等的即将推出)、改革发行和交易制度、基金法规体系基本形成、证券监管的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形成价格发现与风险管理并举的直接融资产品结构、强化市场主体约束和优胜劣汰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展QFII等为主体内容的证券业对外开放迅速推进、大力发展企业债权融资市场等等。总之,政府主导的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将大大加快我国金融脱媒的发展进程。
二、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经济的发展决定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服务经济的发展。当一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直接融资将日趋活跃。国外经济学家对150多个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直接融资相对于间接融资就越发达。
1、金融脱媒趋势下优质贷款客户将被资本市场迅速分流。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些业绩优良的大企业通过股票或债券市场融资,并且随着这些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迅速崛起,企业资金调配能力增强,不仅分流了公司客户在银行的存、贷款量,而且开始替代银行提供财务顾问、融资安排等服务,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逐步降低。同时,创业板也将进一步分流优质中小企业贷款。创业板对企业上市的条件较主板市场宽松,一般没有盈利要求,只要求企业有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对企业上市的最低市值规定也较低,适合治理规范、经营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优质客户资源出现进一步的萎缩。直接融资规模的增加对商业银行贷款有着明显的替代效应。
2、金融脱媒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管理的难度。随着优质客户的不断分流,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速度将降低,贷款在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中的比重将下降,信用风险管理的对象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商业银行要增加贷款就必须加大对风险相对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投入力度,市场风险将日益突出。金融脱媒趋势下,存款短期化和贷款长期化而产生的流动性问题和由于利率波动而产生的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加大了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和信用风险控制能力管理的难度,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控制风险。同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将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主要有“总量效应”、“价格效应”和“成本效应”。
三、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挤占了银行传统业务的规模,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可以通过上市完善自身的治理结构、扩大资本来源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市场化的并购活动实现银行业务的迅速扩张,促进金融服务的全面化发展,为银行争取更广大的客户群体。
1、机构大额存款业务的发展机遇。金融脱媒在分流银行储蓄存款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资金将以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自有营运资金存款,登记公司自有资金、清算备付金、验资资金存款等金融机构同业存款以及企业存款的形式回流至商业银行。其中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也越快,规模也越可观。
2、金融脱媒的发展催生商业银行新型的资产业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券商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证券品种日益丰富,证券市值不断扩大,券商以证券质押的形式为客户提供资金,商业银行的证券抵押贷款业务和针对券商融资融券的贷款业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投资者在交易中的流动性和资金需求,商业银行有机会延伸其传统信贷业务优势,为企业收购兼并、企业和券商承销业务、基金公司融资、机构的新股申购业务等提供过桥贷款等其他融资服务。
3、金融脱媒的发展提升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现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已经占到整个业务收入的50%以上。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和投资渠道日益丰富的全新经营环境中,商业银行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资产组合,降低代客理财的投资风险,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吸引力。通过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资产管理、代客理财、开放式基金、投资银行、信息咨询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改善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4、金融脱媒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商业银行管理风险提供了更为丰富、有效的工
具,通过贷款转让、贷款互换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为有效地管理信用风险;通过互换、期权、期货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工具,商业银行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流动性风险。
四、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选择
1、转变经营理念,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大关键问题。在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要积极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改变过去忽视直接融资市场的观念,建立从单纯重视信贷市场到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理念。更新经营理念固然重要,但影响商业银行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商业银行要成功应对金融脱媒,关键是在体制机制和人力资源两方面采取实质性的举措,使内部运作的体制机制能很好地适应脱媒背景下银行转型的需要。同时,造就一支能在新形势下成功进行市场竞争的人才队伍。
一、供应链融资运行模式
供应链将特定的产品生产工序分解到由一个核心企业和若干个节点企业来分工合作完成的程度,作为供应链联盟中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核心企业需要联盟中运行状况相对良好的节点企业提供相对高质量、及时的原材料或者零件用以配合它作为核心的产品生产系统。出于其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不仅关注其自身的财务经济状况和应收应付账款的周期状况,会更多地关注供应链中上游供应商流动资金和财务的状况,因为其合作伙伴的资金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其作为核心企业的成功与否,也直接或者间接决定了供应链中各企业能否在这种供应链中从竞争走向竞合,并达到共赢的目的。
二、供应链融资效益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个体,无论是银行还是供应链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是以自身的盈利为其经济行为的根本出发点的。所以只有当三者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都可以获得效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使这三者产生向心力去维持供应链融资的进行。所以我们要对这三者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的效益进行分析,考虑其中的可行性。
1)银行效益分析(1)供应链融资缓解了银行经营的困境。从整个国内的大环境来说,首先,改革开放使很多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以寻找商机,他们相较于国内金融业而言具有服务好,实力强,资金雄厚,业务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竞争挑战,而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以信贷利息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其次,国内商业银行贷款以大企业、大项目、大客户等为主要目前主要面向目标,这也造成了贷款投放的项目对象重叠、两极化严重等问题,再加其中部分大型企业的非理性投资、不合理扩张因素,使得正在逐步下降的收益率雪上加霜,造成不良贷款占比增加,信贷资金结构不协调程度扩大、信贷风险也正因此高度集聚,而且潜在不良贷款数额也在直线上升。(2)供应链融资提升了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益。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联盟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是依靠核心企业的信誉和核心企业与商业银行在长期交易总掌握的信息。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获得核心企业认可就是凭借企业之间交易形成的信任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使核心企业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地融资帮助。由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使得银行只需通过核心企业就将贷款提供给其他有融资需求的众多节点企业,同之前单一的企业类型的商业贷款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具有贷款规模效应。
2)核心企业效益分析(1)核心企业获得了一个竞争力更强的供应链条。市场经济环境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应经开始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传统的“产—供—销”模式的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竞争将会从简单走向复杂多变的“网络”竞合的过程中,在供应链网络下游中小企业的购销行为中融入银行信用,会增强中小企业的商业信用,进而促进联盟中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强供应链联盟的市场竞争能力。(2)供应链融资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融资全程参与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循环,并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了供应链联盟中核心企业的生产营售等等,通过对供应链的了解,对供应链联盟中的各个节点企业安排提供融资额度;作为核心企业通过压缩自身获得的银行融资增加供应链其他企业可获得的融资额度,从而通过供应链整体增值的部分获得直接收益,以期达到其“低信贷成本融资”甚至“无信贷成本融资”的目标。供应链上的“融资”行为为供应链联盟中的各个节点企业带来了资金的驱动能量,推动了供应链结构中的上下游产品的效益提升可能,提高了核心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供应链联盟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直接或者间接地为核心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亦有效防止了资金出现沉淀和停滞。
3)中小企业效益分析(1)供应链融资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银行贷款,但是担保不足的障碍造成其信贷受限。而供应链融资改变了以往信贷需要不动产作抵押或者求助于其他担保的状况,只需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供应链的整体信誉水平就可以获得商业银行融资,所以融资的成本只包含正常应该支付的银行费用,不再有其他成本发生,并且一定程度上享受到联盟中核心企业在金融信贷体系中所享受的评级优惠,极大程度节点企业节约了融资所需支付的其他成本。(2)供应链融资有利于提高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核心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可以享受较低的银行借款利率,如果他们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同样以低利率获取商业银行的融资贷款,就能极大程度地降低中小企业为融资付出的成本。同时,他们借用在联盟中核心企业本就享有的高额授信度,使节点企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相对简单,进而很大程度的提高了资本融资量。因而对联盟中节点企业来说,供应链融资就很有效地解决了融资难问题,对改善供应链联盟中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和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都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三、供应链的保障机制:供应链的稳定
供应链融资借助供应链联盟中的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来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信用风险以及贷款成本。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供应链自身稳定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供应链的稳定,就没有供应链融资。在理性人假设的前提条件下,所有的企业都会追求最优化效用,在分配机制相对公平合理的情况下受到激励,最大化发挥他们的努力水平,从而使其得以不断提高效用和信用。同时,成员企业需要很高的成本退出原来所处的供应链时,可以通过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威胁策略来实现供应链效应的相对稳定。综合以上两点,供应链是可以长期且高效运行的,这样可以保证供应链融资成功的实施。由于融资的顺畅可以有效优化供应链的整体运作,促进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进一步稳固供应链。
作者:秦宏岩单位:抚顺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制造厂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指的是,银行为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资金融通或信用便利[1]。除了由银行向客户提供直接的资金融通,也能够为客户提供信用保证,以便于客户能够从贸易对方或第三方获取融资。以往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种类繁多,包括进出口押汇、提货担保、打包贷款以及票据贴现,等等。而随着近年来银行业务的发展,涌现出更多的业务种类,例如国际保理、有福费延、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以及出口商业发票贴现,等等。从狭义上来讲,国际贸易融资仅指银行提供与国际贸易结算相关的资金融通给进出口商,即资金支持。其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其是银行的资产业务,为银行向客户提供资金。另一方面指的是有关进出口贸易的业务,其中进出口为贷款对象。从广义上来讲,国际贸易融资指的是与进出口贸易相关商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的资金融通、信用便利以及金融服务的提供。与狭义上的国际贸易融资范围相比,这个定义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扩大化。一方面,银行提供的资金融通不再单一,还包括其他业务,例如信用便利、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银行融资和服务的对象范围被扩大,不再指进出口商双方,进出口商在一个“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也被包含在其中。
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难以实现风险的早期防范。例如贸易融资风险预警模型、快速预警防范制度等相关国内商业银行预警机制的建设并不理想,其中相关风险指标暴露出来的问题尤为突出。例如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等等,风险预警系统的数据基础难以实现真实性与可靠性。其次,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一大问题。尤其是专门的中间机构缺失这一问题更加突出,进而难以明确风险管理的职责,无法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再者,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健全的风险分摊机制。现阶段,一些银行风险分摊机制的建设并不理想,缺乏一个包含总行、存款保险机以及同业的风险分摊体制,从而导致风险分摊体制无法有效处理单个银行存在的流动性清偿现象。
(二)缺乏对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正确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一些中高级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融资贸易业务与资产质量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然而,他们仍然缺少对相关风险的准确识别,无法将具体风险管理方法落实到实处。有些人员还认为,贸易融资是只需要出具单据或开立信用证,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手续费的银行业务,而忽略了在此期间实际资金的作用,认为这一产品完全没有风险存在。有的人则认为,贸易融资业务中的付款承诺具有刚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和操作难度,持保守的态度来面对贸易融资,进而使得业务的正常发展受到限制。
(三)业内缺乏竞争秩序、加大融资业务的风险
我国贸易融资业务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其市场环境的建设方面有待完善,缺乏健全的约束体制。首先,各家银行急于参与到贸易融资业务市场中。其次,贸易融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从而导致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交叉业务相似产品现象,进而形成了愈发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在这一背景之下,各家银行不断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客户,实现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的目的,但却放松了对客户资信与财务状况的审查。比如一些银行进行授信开证时,未收取任何保证金,或者收取的保证金无法不足,而且办理的抵押担保手续不全,这些行为就使得行业管理准则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而使融资业务的风险加剧。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而引发的问题
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环境,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例如质押、信托、货物抵押、担保等,需要依靠法律规范对其进行界定。然而,在我国银行贸易融资业务中相关的金融立法规范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甚至部分业务经常使用不完善的法律规范进行界定,从而导致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不断提升,影响了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三、加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的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与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新业务不断涌现,从而导致与之对应的贸易融资业务类型更加复杂与多样,其潜在风险呈现一个持续增长与变化的态势。现阶段,各家银行在国际业务的竞争中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能力这一方面的提升入手,如果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相对完善,那么,在竞争中必然处于优势地位。关于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散策略
商业银行根据其承担风险性质的不同,对不同风险进行了有效地风险组合,以使其达到最优化。即在最大程度降低总体风险的情况下,实现资产保值或盈利提高的目的,即风险分散策略。一方面,风险分散策略是对贸易融资授信期限的风险给予有效的分散,其一般是指以长短期资金作为参考,对授信业务的期限进行合理组合,确保来源与运用的期限具有对称性与一致性。另一方面,该策略是分散贸易融资产品种类的风险,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散一般是针对统一客户而言的,并为其提供不同贸易融资产组合方式,从而使风险得以有效的分散。
(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抑制策略
对于信用授信、大额授信以及高风险客户而言,风险抑制策略可以有效的控制其风险发生。在审批贸易融资授信额度过程中,银行有其专门的管理规定:对于风险较高的客户,其管理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对其授信一般选择减少或追加停止处理[3]。一旦客户出现信用下降、资金困难的情况,其新增授信就立即停止,并确保贸易融资款项得以及时收回,进而使得对该客户债权的最大损失得以减少。第二,在贸易融资业务中应实施资产抵押、担保金额或担保人的追加策略。对于货权业务无法控制的现象,则需要采取有效方法对被授信人的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发现紧急情况,此时银行需要委托律师来办理保全手续,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三)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转嫁方式
借助担保等手段,对可能出现的损失进行有效的转移,并委派第三方来承担,即风险转嫁。一旦商业银行出现不可避免的贸易融资损失的情况,那么,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风险的转嫁是非常必要的。从根本上来讲,风险转嫁并没有使风险得以缓解,只是将风险的承担者进行了改变,这是其最显著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特征。目前,担保人已经成为大部分商业银行转嫁风险的首选,但是部分商业银行也会通过质押或处置抵押的手段来使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抵消。而针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大部分商业银行采用的风险转嫁方法则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实现风险的转化。
四、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强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意识
目前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的化解与防范,在金融危机中对主要客户所遭受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给予关注。同时还要加强银行系统内的沟通与联系,降低风险排查的难度,并且要对新的业务种类进行挖掘。国际业务部门要加强与风险管理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保证各项风险管理要求得以充分落实,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得以加强。针对金融危机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对风险防范与业务增长的管理进行正确的处理。
(二)强化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评估、建立健全风险决策机制
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应遵循有关原则,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并以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类风险的程度,其中包括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等等。商业银行还需要做好贸易融资风险的评估工作,从而做到对贸易融资风险的定量与定性,有效预测与判断风险的可能性、影响性及其后果,进而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控制,使得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得以及时弥补。
(三)强化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内控制度
目前,贸易融资风险内部控制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使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防范,商业银行要对其覆盖范围进行扩展,完善贸易融资业务风险控制制度,从根本上提高风险防范体系。首先,应加强内部稽核监督机制的建设,确保其具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以此实现内控制度的完善。其次,还要对信息与安全管理进行加强。商业银行应对现代化的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引进和利用,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系统建设,确保其具有灵敏性与可靠性。同时,还要严格管理各种业务档案,加强资料保全制度建设,便于各项业务档案的检查与监督。
(四)加强业务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风险风范意识与能力
作为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主体,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业务水平。由于该业务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必须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其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培养其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为业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计划型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各家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这一业务上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在这一业务上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阻碍了我国银行以及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此,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采用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使风险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为促进我国银行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枢.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探讨[J].国际商务研究,2010(5):47—55.
[2]才金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2008(5):35—37.
1不良资产比例过高。2005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不良贷款比率首次达到8.6%,但是不良贷款分类中的损失类贷款却为4806.8亿元,比2005年第三季度大幅增长了1064亿元。这一方面是因为国有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就承担大量的政策性贷款,大多贷给了经营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最终难以收回;另一方面则与银行的经营管理有关,银行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信贷制度还有很大缺陷,导致商业银行在选择客户方面不能严格按照审批制度进行,关系贷款严重。
2金融创新落后,利润来源单一。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由于受国家控制而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导致其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以存款、贷款、结汇等传统的业务收入为主,金融产品品种非常少,利润来源单一,使其缺乏应有的核心竞争力。
3资本充足率低。200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7.3%,2005年中国银行业行业研究报告),这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最低标准相差甚远。
二、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前后的均衡分析
1金融开放前商业银行的均衡需求量(或产量)以及利润。金融市场开放前,可以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看作是一家超级国有银行,该银行已经完全符合垄断市场的条件,并可以运用垄断市场的模型进行分析。假设该超级国有银行的需求函数取如下线性形式:P=a-Q(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该曲线的斜率为1),且具有不变单位成本C,利用垄断市场下的均衡分析可知,其在垄断金融市场的最优产量和均衡利润为:maxπ=Q(a-Q-C),求关于Q一阶倒数,可以得到该银行的最优需求量为,均衡价格为P=a-1/2(a-c)=1/2(a+c),均衡利润为这个利润就是国有银行在金融市场垄断条件下获得的均衡利润。由以上推导可以看出,在a>c的情况下,国有银行的利润总是为正的。在这种金融垄断的情况下,商业银行是不用担心融资方面问题的,因为每年单居民储蓄存款就达好几万亿。
2金融市场开放后商业银行的均衡需求量以及利润。在金融市场刚刚开放阶段,虽然外资金融机构有资金或是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但毕竟刚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在地缘方面、与政府关系方面或是客户关系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劣势,尤其是国有银行虽然市场地位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有所增强,但政府的隐含担保支持以及一些优惠政策,或对一些外资银行制定限制性措施,使得国有银行在开放之初的金融市场仍占主导地位。我们利用博弈论中的“斯坦克尔伯格”模型进行分析。
在斯坦克尔伯格模型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所以其会首先选择市场份额q1>0&,外资银行观测到q1以后才对自己的市场份额q2>0作出选择。因此,这是一种信息动态博弈过程。
三、金融市场开放后商业银行融资环境分析
由以上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前后的均衡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市场开放后,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主导地位,但必须是在具备“先动优势”的前提下才获得与垄断时候一样的需求量,而利润会要比金融市场开放前的利润低。面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商业银行有必要拓宽其融资渠道以占有应有的市场份额。而金融市场开放后商业银行面临的融资环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1传统的融资市场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融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融资市场主要是由存款市场、同业间借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但是这三种融资市场现在的运行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存款市场虽然仍是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融资方式,但是其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程度,尤其是随着我国股改的顺利完成以及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下,很多机构甚至中小储户都把原先的银行储蓄投到了证券市场,这说明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居民存款,商业银行现在面临变化着而不再稳定的资金来源;同业拆借市场于1993年1月3日开始运行以后,确实解决了商业银行间短期融资的一些需要,但由于融资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偏高,并且无法满足银行长期发展的需要,所以商业银行也不能经常在此市场上进行融资;债券市场虽有所发展,但可交易的尤其面向供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品种较少,导致债券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失衡,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的融资需要。在这种格局A反映在微观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A就表现为银行负债结构单
一、融资渠道偏窄,无法分散其经营风险,一旦出现经营流动性问题,很容易引起市场恐慌甚至发生挤兑风潮。
2外资银行的进入,直接在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进行资金的竞争,融资环境相对恶化。外资银行在中国分支机构的扩张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就明显加速,在上海,截至2005年3月末,外资银行的各项外汇贷款余额首次超过中资银行,如果以总资产而论,则外资银行的资产已占上海银行业的12%,在深圳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说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尤其是在2006年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以后,外资银行会利用在外汇业务、中间业务、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优势,直接与商业银行在资金上进行竞争。同时外资银行信誉好、资金充足、服务和管理相对完善等因素,也使得商业银行在一开始就可能在资金竞争方面处于劣势。加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如果在金融市场资金的竞争上劣于外资银行,那么商业银行很可能面临经营上的困境,严重者还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3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资本项目的对外开放是一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等于拆除了能抵御国际投机的“防火墙”,使我国的金融体系暴露在国际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投机分子的借机炒作。如果我国银行没有多方面的融资渠道,没有很好的抵御外来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可能会重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覆辙。同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利率由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和需求决定。在全面向外资金融机构开放尤其是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以后,谁拥有资金上的优势,谁就可能主导货币的供给与需求,谁就能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处于优势地位。但资金的来源不能单靠政府提供,因为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拓展其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手段。
四、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及策略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要想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处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拓宽其融资渠道,保持资金上的优势,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地域优势,以适应开放后的激烈竞争。
1国家政策性注资。虽然我国正在积极推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但四大商业银行在性质上仍归国家所有,所以国家是有责任帮助其进行坏账剥离或资产重组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融资安排,2005年上半年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由2004年底的13.2%降到8.8%,主要原因是国家为其核销了大约7000亿的不良贷款。可是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其市场地位正逐步加强,单纯靠国家注资的行为也将越来越少。所以国家政策性注资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但商业银行还必须积极寻求其他的融资途径,以摆脱融资渠道太过单一的窘境。
2商业银行要加快股份制改革进程,进行上市融资。这是增强商业银行独立市场地位的最好方法,也是商业银行进行融资很重要的方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代号为“0939”)于2005年10月27日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国务院决定实施国有独资银行改革以后,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备受海内外投资人士的关注。建行上市招股面向全球发售264.86亿股H股,发行比例为12%国际配售244.99亿股,发行总金额约为622亿港元。建行的成功上市融资为其他国有银行的上市融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2006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也都分别成功地在香港和内地上市。随后还有一些国有银行将陆续排队上市融资,这说明我国政府和商业银行已注意到上市融资的好处,并开始主动采取股份制改革的方法来积极应对新的发展需要,同时享受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上市融资的机会和好处。
3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国外战略投资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优化国内银行业机构的股权结构,改变国家股一股独大的僵化局面,还可以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产品,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引入国际知名的股东,还能提升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增加国内银行海外上市与融资的能力,提升国有银行本身的价值。建行上市之初,首先完成了与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的股份首次交割,交割完成后,美国银行和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建设银行9.0%和5.1%的股份;工商银行上市之初,于2005年的9月份与美国高盛集团牵头的投资团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协议投资团将斥资35亿至40亿收购工商银行10%的股份;而在中行上市之初,2005年8月18日,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签署了战略性的投资协议,根据协议规定,苏格兰皇家银行将支付16亿美元认购中国银行5.16%的股份,而投资银行美林和香港富豪李嘉诚将共同出资15亿美元认购该行4.84%的股份,同时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将投资31亿美元收购其另外10%的股份。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引进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国际有名的投资者,对拓宽我国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以及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都很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4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不仅要实行“引进来”的战略,还要积极利用加入WTO的机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到国外的金融市场上去进行融资。据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资银行海外资产总额已达到1638.55亿美元。但中资境外金融机构大多设在香港和澳门地区,真正走向欧美日等发达地区的实际并不多,而且没有形成跨国经营的网络,业务品种也比较单一,严重制约了中资金融机构向纵深方向发展。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强海外市场和业务的拓展,增加在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力度。在国内市场要加大金融债券的创新,发展适合中小投资者的金融债券品种。中国银行于2004年7月7日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总额为100亿美元的10年期固定利率发行人可赎回债券,这是我国金融市场一项很重要的金融创新,中国银行的此举以及随后发行的数百亿的次级债券为补充附属资本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直接提高了其资本充足率,也为中行上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行国际债券从国际市场上进行融资。西方很多投资机构对我国经济长期看好,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如果商业银行能在国际融资市场上发行国际债券如欧洲债券或是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那么其融资量将是不容忽视的,且其稳定性要远远高于国内的资金市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82年在日本发行了第一笔外国债券,从此我国的金融机构便先后在伦敦、香港、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了以日元、美元、马克为币种的金融债券,但总体融资规模比较小,融资的品种也不多,国际债券市场融资方式还有待完善。如果能很好地完善和发展国际融资市场,那么对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以及对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和资本项目的全面开放都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3-80 -03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
(一)外部风险
1.国家政策风险
由于政府政策的调整,企业在经济利益上会和政府产生许多矛盾,从而产生政策风险。国家政策的变化会对相关的产业链产生影响,当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会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当国家对某个产业进行限制时,这个产业链从源头到末端都会受到影响,生产规模缩小。如果银行选取了这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作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核心企业,那么相关的信贷业务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2.金融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这些因素可能会直接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消费者间接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若企业无法偿还贷款,银行就需将质押物进行买卖以减少损失。但处于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质押物种类繁多,而且质押物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当价格处于低俗时就会给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市场风险。
3.法律环境风险
法律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而稳固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开展尚短,国家对其的法律法规仍在调整中,在其调整、修订的过程有可能对供应链的运行产生负面效应,法律环境的变化会使得企业运营出现问题,从而牵涉到商业银行。
4.供应链本身存在的风险
我国对SCM、ERP等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相当成熟,供应链管理的全面普及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由于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对于供应链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尤其是将工作重点放在自身经营上的中小企业,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效率非常低,在遇到一些题时更注意自身利益,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效果,对整个供应链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对供应链融资的发展也产生了阻碍作用。同时,信息平台建设也相对落后,在单证、文件传递、出账、赎货、应收账款确认等环节主要依靠人力或是各个企业独立的操作系统之间完成,这给供应链金融业务增加了很多成本,而且增大了操作风险。而且由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物流企业、银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一致,使得供应链金融所要求的信息共享、物流资金流的对接未能实现,相反带来了贸易环节和融资环节额外的割裂成本。
5.风险管理模式脱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大多尚未独立于传统的信贷风险控制体系,对供应链金融更多的关注于营销阶段,风险控制的核心体系仍未构建。大部分商业银行仍在使用传统信贷业务的评级方法;没有设计专门的审批流程,还是层级审批;未创建专业化的操作平台,操作风险控制缺失,缺乏针对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监管体制,操作不够规范。这样不仅不能发挥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成本优势,而且增加潜在风险隐患。
(二)内部风险
1.人员操作风险
供应链融资业务需要对供应链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行控制,这就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其进行操作才能保证其规范运行。而目前我国严重缺乏供应链操作人才,不规范的人员操作会使得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大为增加。
2.信息传递风险
供应链系统有其虚拟性,并不能够对成员进行有效的约束,成员企业之间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任何微小的信息都可能被加倍放大,这会增加供应链的库存,占用企业资金,增加违约风险。具体来说,最终产品与最终客户的需求之间容易出现偏差,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供应商因此而难以安排生产;下单后,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不利影响就会导致市场出现逆转,销售下降、货物积压、资金短缺,而由于商业银行已经将资金注入供应链,一旦企业出现付款问题,就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3.信用风险
供应链融资业务信用风险包括核心企业信用风险、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风险。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承担一定的担保责任,虽然自己实力较强,但授信不仅要支持其自身,还需要支持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整个供应链的风险很大一部分都将集聚到核心企业,因此一旦核心企业运营出现问题,引发供应链资金流断流,银行的风险也将急剧增大。借款企业一般为围绕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自身信用评级不高,信用风险较大。银行主要通过其与核心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进行授信,并以交易货物为质押物来降低自身风险。但当质押物出现意外情况,如市场价值变化、监管不严、处置不当时,亦将对银行产生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风险主要为监管时责任缺失。由于物流企业充当了商业银行质押物监管人的角色,管理了银行风险的一部分,而物流企业可能会出现因风险管理经验及责任感方面不如银行导致监管疏忽,或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而串谋欺骗银行的行为。这些都将给银行造成巨大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面对外部风险的应对策略
1.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
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府政策时要考虑到其出台的政策对目前经济的影响,和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在如今经济发展并不十分景气的时候,国家需要在供应链融资方面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帮助。国家可以鼓励发展朝阳行业,加强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程度。
2.金融市场有关行业的改善
在金融市场中,与供应链有关的行业需要改善其发展模式,以偿还贷款,使银行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少。但处于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其质押物种类繁多,而且质押物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而波动,当价格处于低俗时就会给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带来市场风险。这就需要整个金融市场相关行业的改善。
3.法律方面的完善
在法律方面我国要做的有很多,比如学习国外建立综合性的担保物权来代替多种担保权益,动产抵押采用统一的登记制度等,使信贷人无需实际占有借款人资产,而享有担保物益变现、易执行的一系列权利。在《刑法》《商业银行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中,从法律内容方面不仅要涉及广泛,也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4.建立供应链融资信息技术平台
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的构建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交易双方文件和数据的电子交换、资金流贴现电子化、第三方供应融资在线响应、端到端供应链融资决策支持。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还处于第一阶段,应当加大该项业务的发展力度,逐步实现业务信息化、网络化,最终达到端到端供应链融资的决策支持。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已经建立供应链融资管理平台,使得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更加有序。
5.合理应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合理的应用风险度量模型将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更具科学性,有利于商业银行供链金融业务的拓展,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商业银行在应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根据融资业务的特性选取最合适的模型。第二,确保模型所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第三,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第四,要注意模型的检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整个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大,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化也较大,因此需要做好模型的检验工作,通过检验发现问题,从而不断调整改善风险度量模型。浦发银行对供应链融资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针对不同的客户为其提供不同的融资方案。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面对内部风险的应对策略
1.培养专业的供应链融资操作团队
供应链融资业务不同于传统融资业务,需要具备专业的融资知识与技能, 以及深层次的从业经验。从事供应链融资, 需要对产品特性进行深入了解, 也需要有卓越的风险分析能力与交易控管能力, 以使银行能够控制供应链融资业务风险。供应链融资的对象多为中小企业,为了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商业银行有必要组建一支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团队。中小企业行为分布广、数量多,这对业务人员的行业知识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因此,银行应挑选学习能力强,素质较高的员工拓展此类业务。同时,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质、高效。
2.在供应链融资授信过程中加强监管
(1)供应链融资授信调查
银行客户经理对供应链融资企业进行授信调查的项目可从行业、供应链、企业内部三个层面进行细化。行业层面:调查融资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状况、相关行业的状况、融资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的情况、企业的竞争优势等。供应链层面: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运营及信用状况、融资企业上下游企业状况、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状况、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整体合作状况、整个供应链的流转状况等。企业内部层面:融资企业的背景状况,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层、企业所有权关系、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同银行的合作情况、经营风险、财务状况调查等。
(2)供应链融资授信审查及审批
授信审查是指银行审查人员对客户经理上报的融资业务进行审查,对融资业务的收益和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风险是否在银行可控范围内,最终收益与所承受的风险是否匹配,并提出授信建议及方案,为授信的审批提供参考。银行授信审查对象包括以融资企业、质押物两个主体。①融资企业:审查融资企业的法人资质,是否具有开展融资业务的资格,审查融资企业的资产、负责、现金流等财务数据,并分析企业的营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审查融资企业的行业前景、产品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力,审查融资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经验、专业素质、战略发展规划等,分析管理层的综合能力;融资企业与相关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合作,防止多头贷款。②质押物审查,主要审查质押的产权,分析质押是否合法;分析质押物的变现能力,预估质押物的变现价值。
对通过审批的融资业务制定授信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授信额度与融资企业的偿债能力及银行的可接受范围匹配;信贷期限与融资企业的资产周转周期相匹配,以实现资金的及时回流;授信产品与银行融资收益相匹配,控制银行融资业务成本;信贷资金用途与企业计划经营相匹配,防止融资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用于其他用途或进行投机。对通过授信审批和确定授信方案的融资业务,上报信贷审批委员会,经过委员会的业审并给出相关建议之后,便可开始执行该融资方案。
3.供应链融资贷后监管
贷后监管从贷款发放开始直到本息完全收回时为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贷后监管除了对融资企业的监管外,还需加强对整个行业、供应链、以及质押物监管,同时应做好相关资料档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裴瑾.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研究[J].学位论文,2010.
[2]韩明辉.供应链金融下的农业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研究[J].会计之友,2010.
[3]祝文峰.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对策建议[N].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0.
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迅速发展,无论是融资平台数量还是融资平台贷款规模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为我国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地方融资平台也遭受到了一定的置疑 ,主要集中在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方面,很多学者都认为应该对其严格控制。笔者认为,尽管地方融资平台存在各种问题,但事实上还是为当地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 用。
如何理性看待和应对这一问题,无疑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O年代,为了给市政建设融资,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专业性投资管理公司等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和专项资金,吸引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危机爆发后 ,平台贷款成为了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投资方式 ,从而迅速膨胀 ,据中金公司研究报告预计,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不含票据)为7.2万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额约3万亿元。
目前,地方融资平台从平台企业类型来划分 ,主要有省级的投融资平台、城市投资建设公司、交通运输类政府投融资平台、各类开发区、园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土地储备中心类公司、财政部门设立的税费中心以及其他类型政府投融资平台。从运作方式看 ,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种类繁多,尤其以土地质押、土地增值预期向银行融资,并通过对储备土地的整治、出让偿还银行贷款这一模式最为典型。从资产质量看,由于贷款以期限长的项目贷款居多,目前还未进入还本高峰期,因而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
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的风险(一)宏观经济方面1.政策性风险。2009年初,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尤其是一些县级政府纷纷成立了融资平台,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而众多的商业银行在政策的鼓励下 ,以及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考核的驱使下,大举进入该领域。在地方政府和银行的积极联姻下,地方融资平台迅速发展 ,负债总计从2008年的1万多亿元上升到2009年中的近10万亿。但随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好转,国内通货膨胀日益严重,再加上融资平台贷款的急剧膨胀,国家开始采取治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行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2.法律风险。地方政府不具备法律许可的贷款资格和担保资格。2006年国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规定 ,各106I现代营销级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在《担保法》规定之外的任何担保行为均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其担保责任无效。另外 ,国家也明文规定不允许将医院、学校等公益性资产作为偿债的保证。这表明,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对融资平台贷款 出具的“还款承诺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
3.政府信用风险。一方面是随着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化,地方政府土地转让收益大幅下滑,在客观上导致财政收入不稳定 ,存在无力偿还地方融资平台到期债务的风险,这个现象在一些偿债能力脆弱的县乡级地方融资平台尤为突出。
另外由于平台贷款期限普遍较长 ,有的甚至可能跨越几届政府任期。由于缺乏硬性约束,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因换届而导致无意愿归还贷款,“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地方融资平台方面
1.资本金来源不实风险。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存在注册资本不实和“垫资”的现象。例如有一些通过与银行、信托合作 ,推出“银信政”信托理财产品,认购投资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股权 ,所筹资金一般被用作项目资本金 ,然后向银行融资,再赎买理财产品;也有以流动资金搭桥贷款充当项 目资本金 ;另外 ,还有通过高估实物出资或出具虚假注册资金证明等手段虚假出资,等等,致使资产负债实际比例过高。
2.项目现金流不足风险。不管是城市广场、道路、环境整治等周期长,现金流低的市政基础设施,还是路桥、地铁、污水处理等,具有稳定的现金流的项目,由于许多都是公益性的项目,同时贷款资金规模很大,如果外部环境一旦发生变化 ,就会导致还款来源的不确定性。
3.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风险。地方融资平台政企不分现象比较普遍。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主要人员往往是政府有关部门人员兼职或政府有关部门指派,责任主体十分模糊,贷款是平台公司,资金使用者是项 目建设单位 ,项目的受益者是政府 ,还款来源主要依赖于项 目附属的土地使用权 出让收入或地方财政补贴收入,地方融资平台在职能定位、财务收支和债权债务方面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一旦实施破产,银行很难行使追索权,平台贷款将面临巨大风险。
(三)商业银行方面
在商业银行方面,首先 ,有些人仍然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将贷款贷给国有企业和政府,个人可以规避道德风险的嫌疑 ,另外 ,地方融资平台项 目普遍存在着期限长,风险相对低的特点,从而使一些银行对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和项 目非常热衷 ;其次,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来说 ,商业银行无法掌控其资金的来源、运用,再加上 ,很多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不公开、不透明;同时,有些商业银行还存在在项目资本金未核实、项 目未完成立项审批或多个项目打包的情况下就放 出贷款 ,为贷后管理埋下隐患,风 险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总量聚集风险。
三、商业银行对策
首先,做好制度方面的安排,把好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准入政策关。
针对地方融资平台涉及范围广、融资需求大、风险暴露缓慢的特点 ,商业银行应恪守“三性”(流动性 安全性、营利性)的原则 ,对其贷款制定行业信贷政策和区域准入政策。
在行业准入方面。应明确支持行业不 良贷款率较低、项目现金流有保证的领域,另外对于政府主导、政府信用担保、项 目本身具有一定现金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谨慎处理 ;在区域选择方面。应该采用重点加强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的制度,制定出人均GDP、市县级财政收入和近三年经济增长率等指标门槛,规定符合条件的才予以准入。
其次,分类指导,把好项 目、客户、产品审查关。
在项 目选择方面 ,商业银行要重点选择对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额较大或比例较高的项 目。如省级重点水利项目,珠三角区域的城际轨道交通项 目、污水管网项目、地铁项目、网络化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等。
在客户选择方面,商业银行要重点支持资产实力比较强、政府重视程度高、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健全、项 目运作规范、业务主管部门专门设立的融资平台企业。对一个城市在同一城建领域有多个投融资企业的,仅可优选其中实力最强的融资企业建立信贷关系。
在融资品种方面,应该积极进行创新。要提供从贷款到债券和票据、从单纯资金投入到全面财务顾问的金融服务,包括探索多元化的结构融资方案、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直投业务等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地方融资平台资金缺口的需求。
最后,加强精细管理,把好信贷风险防范关。
关键词: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一、引言
金融脱媒理论实际上与金融中介理论是密切相关的。所谓金融中介,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是指除了包括了商业银行外,还包括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以的身份通过证券市场为证券投资方和证券融资方提供证券发行、证券交易等服务;而狭义的金融中介就是指商业银行本身,商业银行通过提供存款利息从资金供给方吸收资金,通过收取贷款利息将资金以信用贷款、抵押贷款等形式提供给资金需求方。“金融脱媒”的“媒”实际上就是指金融媒介也就是金融中介,但这里仅仅是指狭义上的金融中介,也就是商业银行。因此,所谓金融脱媒,就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近年来,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脱媒的程度愈发加深,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在金融脱媒的冲击下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是每个商业银行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长期以来,商业作为我国金融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的金融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其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长期居于垄断地位,居民存款、企业贷款首先想到的就是银行,使得商业银行成为我国金融活动的核心。然而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理财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脱媒的现象日趋显著,对商业银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金融脱媒增大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流失
近些年,由于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行业迅猛发展。由于这些新兴的金融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服务上都比传统的商业银行更具优势,因此大量的资金流入到这些企业集团当中,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滋生出了许多庞大的互联网金融集团,像阿里集团旗下的余额宝,蚂蚁金融等互联网理财产品,这些大的企业凭借自身信誉及业务技术优势吸收了大量的民间资本,极大的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大了银行的存贷款流失。除了互联网金融公司,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也给商业银行的存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大型上市公司凭借其良好信誉,自身已经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或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中小型企业也可以通过创业板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这些以前都不得不向商业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大中小型企业,如今都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资金,大大减少了商业银行的贷款。
(二)金融脱媒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比
息差收入一直都是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最主要来源,然而随着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许多大中型企业凭借其自身的信誉,开始绕开银行独自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进行融资,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较以前不断缩小,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始开展一些新的业务来增加收入。这样就使得息差收入的在收入总额中的比重逐渐下降。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越发加深,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所占比重也将会越来越少。
(三)金融脱媒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管理难度
首先,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会导致其风险管理难度的加大。由于资本市场以及金融业的迅猛发展,许多大型的信用良好的优质企业开始自己通过债券市场或者股票市场进行资金的筹集,而不需要或减少了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为了保证其效益,不得不拓展其中小企业的市场业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信用水平远远不如大型优质企业,这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信贷风险。并且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中关于利率、汇率等波动性较大的业务也肯定会显著增加,这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相互作用将会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
其次,客户管理难度增大。金融脱媒过程中,大型优质企业不再仅仅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使得其在与银行交往的过程中地位在不断上升,甚至处于优势地位。最突出的表现便是企业比以往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商业银行一旦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一些特殊需求,不能为其资产增值,不能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这些客户就会选择其他能为其解决问题的银行。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难度增大,对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以及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以往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居民储蓄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存款利率较以前有所降低并且波动性也比较大,使得大量存款开始流向资本市场。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体量身打造符合客户利益的不同的资金投资规划,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重新把资金存款吸引进来从而应对金融脱媒产生的影响。
(二)调整客户结构进行以拓宽投资渠道
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融资渠道变得多样化,许多大型上市公司凭借其良好信誉,自身已经可以通过股票市场发行股票或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来进行融资,从而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款。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以往只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转而积极开拓中小企业市场,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加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使得中小企业市场空间巨大,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市场业务的开发,降低对大型企业的依赖,从而减小金融脱媒所带来的影响。
(三)拓展新的中间业务来提高非利息收入
通过拓展新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优化资金配置,减轻税负,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压缩了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了银行利润。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金融经济联系愈发紧密,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力争在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之前,抢占中间业务市场,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办以电子货币、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个人理财和银行信用为载体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增强自身业务能力,抢占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减少由于金融脱媒带来的冲击。
四、总结
金融脱媒的产生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商业银行应当努力降低这种现象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利用好它所带来的机遇,稳定自身发展。无论金融环境如何变化,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的根据环境的变化,从客户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地进行创新和改革,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在增强风险控制水平的条件下,扩展信贷范围,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成长,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利用自身本土优势,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只有这样我国商业银行才能更好的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在金融市场化、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屹立不倒。(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2、有利于拓宽盈利渠道,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直接融资市场和利率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大型企业融资多样化趋势明显,商业银行与大企业谈判处于明显劣势,大企业的信贷利差逐渐缩小。相比之下,小企业对银行融资的需求强烈,依赖度较高,小企业贷款整体盈利状况较好,贷款平均收益率更高。这固然有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要求,但商业银行与小企业的谈判优势也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小企业的未来发展也会带动商业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加大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投入力度,可以拓宽盈利渠道,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制约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原因
从社会环境方面分析,社会征信体系、社会担保体系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了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从中小企业角度,其素质偏低,企业经营不稳定;信用意识淡薄,存在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落实融资担保难,市场组织和抗风险能力较差等问题,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积极性。从银行角度,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1、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识和经营理念尚未建立。商业银行普遍认为向小企业放贷管理难度大、风险高、成本高,而金额不高。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无论金额大小,都要按照相同的程序操作,从贷前调查到贷款收回整个过程的管理费用基本相同。因此,小企业信贷的管理成本相比大企业较高,从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2、内部制度的缺陷制约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由于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变革,信贷审批权限向上集中,信贷准入条件提高,信贷办理程序复杂繁琐。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层机构的自主能力,使得其在支持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中机动性和灵活性不足,无法满足小企业融资频率高、金额小、期限短、时效块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
3、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商业银行对贷款责任人的考核与责任追究过于严厉,而激励机制却不足。由于商业银行从控制信贷风险角度出发,对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制定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一笔贷款形成不良损失,即使不是信贷人员的主观责任,也要受到一定牵连。由于缺乏科学的信贷考评机制,信贷人员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和责任,却未得到相应的收益和报酬,权责利不匹配,导致信贷人员发放小企业信贷时都十分慎重。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
三、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对策
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意识。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是优化对公业务结构、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摈弃“傍大款”、“垒大户”观点,及时更新经营理念,调整经营策略,真正把小企业信贷业务当作战略性业务来抓,及时选择优秀小企业提前进入,与其建立密切的银企关系,成为稳定的优质客户。
2、合理细分市场,科学把握信贷投向。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要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园区、行业协会、专业市场等小企业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对口衔接,进一步细分市场和客户,积极探索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新模式,搭建供应链融资平台、产业集群平台、网络银行平台、科技产业平台等批量营销平台,实施批量作业营销和产品组合营销。在行业上,选择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鼓励,具有较强生命力和高成长性、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在产业链上,选择处于重要产业链上下游、为绩优大型企业提供配套协作服务的小企业;在客户品质上,重点选择经营有特色、产品有市场、经营效益好、信用等级高、管理较规范、管理人员素质较好的小企业。
3、设立专营机构,抓好流程建设。商业银行要围绕‘专业专注”,以机制建设和能力提升为重点,建立小企业“信贷工厂”,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管理专业化、审批流程化、产品标准化、贷后专门化,全面提升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速度。“信贷工厂”是按照专业、专注原则,实行专业分工,突出专业技能和岗位责任,将市场营销和信贷业务中后台相分离,实现中后台业务集中,此模式一方面增强客户经理金融服务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另一方面有效控制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论文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也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改革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宏观经济环境及其调控格局的变化,随着我国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的日期日益临近,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如何更快更强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破”与“立”两大难题
长期以来,金融改革在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相对滞后,而金融改革中又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最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权结构单一,管理体制落后、僵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国有银行在商业化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基本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其特征表现为:一是产权结构单一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到目前为止,均是国家独资的单一产权结构。尽管目前国家已派出监事会进驻国有商业银行,但仍然难以发挥理想的监督效果。二是治理结构落后。行政化管理是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一大特征,其机构设置均是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其内部也是按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形成了一套牢不可破的“官本位”制度。这种落后的治理结构,使其运作效率大大低于公司型治理结构的效率。导致其服务优质客户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金融产品创新动力减弱,从而使国有商业银行运作效率低下。
(二)资本充足率不高,依然存在高风险。近年来,国家采取了若干重大的改革和政策措施,来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1997年调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所得税税率,从55%的所得税外加7%的调节税下调至一般工商企业的33%的税率,提高了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积累一部分资本金的能力。1998年国家财政向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补充了2700亿元资本金,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了显著的提高。2003年底,中央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金,拉开了内部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的序幕。上述举措,无疑对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极大的帮助。然而,与国际准则要求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总体上还依然偏低,远未达到8%的法定最低要求,高风险依然存在。
(三)不良资产包袱重,业务经营乏力。据专家测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应保持在5%以下。这一比例的高低与国家宏观经济周期及宏观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远远高于5%,1995年为21.4%,以后逐年有所增加,2000年末为29.2%。2001年底,虽通过努力,不良贷款比例净下降3.81个百分点,但仍高达25.4%,大大高于国际警戒线的水平。由于不良资产包袱过重,其大部分精力花在不良贷款的化解上,而业务经营日益乏力,盈利水平较低。如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账面利润共计230亿元,以资产总额计算,资产利润率只有0.21%,与国际水平相差5-6倍多。这些利润都是为提足呆账准备之前的利润,如果按国际接轨的方法,即把呆账准备提足,那么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将是负值。
(四)服务功能趋同,缺乏金融创新优势。多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扩宽自己的业务服务范围,改善服务功能,无疑相比于过去的专业银行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与跨国银行集团,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表外业务服务空间狭窄,占业务收入较小。据测算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仍然不到10%,与国外银行40%~50%比例相差甚远。国际银行也不全单纯是经营传统理念上的银行业务,而实质上是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公司,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几乎是合三为一,其业务服务功能齐全。这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当然是望尘莫及,且受到自身的体制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限制,金融创新能力不强。
(五)机构庞大,经营战线过长,管理乏力。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专业银行演变而来,机构基本上是按行政区划分设置,工行、中行、建行机构延伸至县城,少数延伸至乡镇,农行几乎将机构都设立到了乡镇。尽管近几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采取了一些缩减机构、裁撤冗员的积极步骤,但仍未改变经营战线过长、管理乏力的境况。这暴露在因宏观经济的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越来越大,贫困落后的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方,经济快速增长,这势必要求对金融资源的调整分配。
(六)科技服务手段落后,资源配置低下。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对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革命,是世界市场经济各国共同重视的发展战略。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化、网络化水平还处于一个低水平发展阶段,这主要表现为分散化、小型化、重复化、短期化和单一化等特点。各国有银行的网络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等还未真正发挥占领市场的作用。至今,国内还没有完善的企业征信评价系统、个人征信系统等,许多宝贵的客户信息资源流失到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配置资源方面也显得落后,如重复购建计算机硬件,在机型、网络技术等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形成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等“四统一”。
(七)负债过于依赖公众存款,经营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负债)于公众存款占比重仍在80%左右,且居民储蓄存款呈迅猛增长势头,据统计,2003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8%。这一方面反映居民投资渠道不多,对股票证券市场投资信心不足,选择商业银行确保安全;另一方面反映我国商业银行依然把吸收公众存款作为融资的主渠道。国有商业银行对资金的运用主要是贷款,业务收入主要是存贷利差,深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虽然近年来混业经营的呼声很高,但短期内实行混业经营的可能性较小。
(八)内控水平落后,缺乏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从国有商业银行多年来的内审情况分析,其内控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暴露出案件和风险的发生。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内控水平落后,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内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主要处于手工操作或是手工操作的电子化模拟阶段,如电子报表系统。风险管理的内容大多还只是简单的比例管理;所采用的数据大多是静态数据(财务数据);采用的分析方法也主要是账面价值分析法,而较少采用市场价值分析法;分析的重点主要针对信用风险,特别是对信贷风险的分析。而国外商业银行对内部风险的管理,充分考虑风险的组合多样化效果。在管理方法的选择上,强调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将各类风险的管理纳入统一的管理框架与标准之下。在技术方面,国外商业银行已能充分适应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并且正在开发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风险管理系统。
(九)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激励约束机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发展,不断地吸收了一批较高层次的专家级经营管理队伍,一般员工文化素质也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日显对金融业高级管理人才大量需求的迫切性,如金融工程管理人才。金融工程是与金融创新紧密相连的,正如国外经济学家所言“金融工程是金融创新的生命线”。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从人事任免到业绩考核,仍在较大程度上停留在行政管理方法上。人才使用重视不够,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此外,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轨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造成了近几年出现一些优秀的人才流失现象。
上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诸多问题,加之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约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法人治理结构、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改革措施,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破”与“立”,既要加快步伐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考虑中国的国情。因此,我们必须持慎重的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的探索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之路。
二、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策思路
加快和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需要。目前,以中央对两家国有银行的注资为起点,新一轮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启动,预计一系列围绕国有银行改革的举措必然会相继推出,并将使国有银行改革成为2004年中国金融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笔者认为,要搞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必须通过五大途径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步伐,从“行政指挥型”转变为“机构服务型”。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其重点是建立保障资本价值最大化和明确所有者、经营者的权、责、利关系的机制。同时从组织结构上进行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竞争和发展的机构服务体系。国家与国有商业银行是单纯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一切按公司法则行事,国有商业银行要对国家所有者负责,维护国家的利益。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者,应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经营根本目标,必须在权、责、利三个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国家应尊重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即使是必要的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也应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行事,确保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依法行政。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从形式上分为董事会、执行层和监事会等,形成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有利于提高所有者对银行的监督效率,降低监督的成本。
(二)要大力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发挥股权融资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为配合国有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调整国有商业银行融资结构是一项积极的举措。国有商业银行应仿效国外商业银行融资的做法,重视发挥股权融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应重视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工作后,上市是必然的趋势。上市有利于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如何上市,目前存在两种看法,一是先部分上市,然后创造条件整体上市;另一种是一步到位,实行整体上市。
(三)要尽快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问题,建立和健全银行经营运作安全控制体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严重阻碍着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解决这一顽症。一是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和表外业务风险实行全面监测和考核,督促其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应运用好国家现有的优惠政策,改善审慎经营,增强自我消化风险的能力。应注重对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的准确分类,实施分类分户管理,并据此按照审慎会计原则提足损失准备金,做实利润账,讲求资本充足。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切实落实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新增贷款质量。四是要加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推进不良资产的处置。五是要加大资产保全力度,依法处置不良资产。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虽然普遍重视信贷资产的保全工作,但与要求实现的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因此,要更进一步发挥信贷资产保全部门的作用,加大不良资产回收与处置力度。
(四)要加快研究制定混业经营策略,及时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随着金融的防火墙逐渐被推倒,混业经营已是大的趋势。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适应与外资银行竞争的需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问题,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研究的课题。受我国金融企业法律和其它客观环境的制约,虽然还不能马上从分业经营转变为混业经营,但从知识积累和人才储备来看,应是我国金融业内人士的着眼点,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先。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参与证券、保险业的合作,熟悉证券、保险业的运作机制,大胆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市场流动性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
一、 引言
李杨、张晓晶(2015)引用主席于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讲话:“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特征。
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前的上升周期带来的经济增长,致使人们忽略了经济不平衡以及金融创新所携带的高杠杆率所隐藏的风险(李杨和张晓晶,2015)。商业银行是金融创新造成风险的首要冲击者,全部的资金都要通过商业银行进行结算流转,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保持商业银行合理的流动性水平,规避和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对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极易诱发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而造成金融系统的不稳定。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流动性风险引发系统风险的最好例证。金融危机动摇了经济稳定的根基,也引发了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持续关注。
全球金融危C凸显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廖岷,2009)。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而,一个全面的衡量和管理最佳流动性水平的风险管理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巴塞尔Ⅲ针对金融危机的情况专门提出了新的关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指标(BCBS,2010):LCR(流动性覆盖率)和NFSR(净稳定资金比例)。LCR是巴塞尔协议Ⅲ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专门做出的改革,主要用来保证商业银行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资产,以满足未来30日流动性的需求。LCR的提出提高了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回旋空间和抗冲击能力,切断了传导到其他金融机构的可能性,其对银行业的监管细则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这些改变推动着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NFCR推动着银行流动性管理转向长期负债,如稳定的存款和中长期债券等。监管新规的不断出台推动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断前行。
流动性风险溢价比信用违约成本要高,对于长期的高收益证券尤为明显。商业银行在不断追求收益的时候使得其流动性越来越少。实际上流动性有一个真正的成本,而且它比从信用风险预期损失大(Ericsson & Renault,2006)。Aspachs等(2005)、Acharya和Naqvi(2012)认为商业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是高度扭曲的,并且期限错配会造成短期内流动性的匮乏。孙清,陈靖元(2011)通过构建资产负债的引力模型,试图解决资产和负债不同期限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问题。选择从资产端的市场流动性和负债端融资流动性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遵循了国际上最新的流行方法,如Drig?`和Socol(2009)与Topaloglou(2015)等学者在研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时,都是从商业银行的资产端的市场流动性和负债端融资流动性切入的。
金融危机以来暴露出来的流动性问题,已经说明了流动性风险的危害,并且引起了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并给予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后的棘手问题。本文安排如下:第二章讨论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结构变化;第三章分析经济新常态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构成的挑战;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结构变化
流动性风险是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如何正确匹配资产负债流动性的匹配问题,主要包括资产端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负债端的融资流动性风险。而流动性风险是系统性风险的主要诱因之一。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不能割断资产与负债的联系。特别是2014年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出台以来,随着监管的更加严格,更应从总体和结构上把握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新来源和变化。
1. 中国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风险。一直以来,我国M2增速处在高位,宏观流动性比较充裕,中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足。从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来看,我国商业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整体流动性风险处于稳定水平上。流动性比例总体保持在40%以上,远高于25%的监管标准,但其波动也较为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流动性比例出现了较大的降幅。2009年~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形势向好,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保持稳定水平。自2012年起,随着经济增长减缓,流动性比例有所上升,但在2013第三季度,受“钱荒”事件的影响,流动性比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前四年的平均水平,整体流动性风险处于可控范围。2014年,央行两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非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利率水平保持在相对低位,2013年第四季度~2014年第三季度,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处于上升趋势,流动性风险下降。
总体上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比总体宽裕,但是流动性风险依然存在于商业银行体系当中。Drehmann和Nikolaou(2009)等学者的研究认为流动性会突然枯竭,流动性风险会突然加大,因而单纯的保证总量充裕无法真正消除流动性风险。
2. 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流动性风险。资产方的市场流动性风险主要存在于资产结构和资产期限上,传统的敞口分析通常会忽略结构上的变化与不同,当市场流动性出现超预期的恶化和枯竭时,银行的资产会更难在金融市场上变现,使得银行资产流行性迅速下降。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主要有净贷款、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同业资产、债券投资等。从流动性来分,商业银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性资产和非流动性资产。现金、超额准备金、短期同业资产、可交易的证券和短期贷款等都属于流动性资产。中长期贷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等属于非流动性资产。不同性质的资产面临着不同的市场流动性风险。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在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中占比最多的是净贷款。贷款的流动性较差,潜在的市场流动性风险较高,2009年~2014年,商业银行净贷款增速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商业银行一直在控制市场流动性风险较高的贷款项目的增速。商业银行的净贷款增速从2009年的38%降到2014年的12%,w现出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变化比较大的还有同业资产。2010年同业资产缩水严重,主要在于央行多次上调准备金率,造成同业拆借资金紧张。同业拆借利率受市场影响比较明显,波动比较频繁,若发生流动性危机,商业银行就会难以在同业市场进行借款,给同业拆借市场带来流动性风险。政府债券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中占比较小,主要是因为其盈利性较差,但其良好的流动性和无风险特征受到商业银行青睐,因而商业银行需要在盈利性和流动性上进行权衡,因此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商业银行总体资产结构看,流动资产中的现金和存放中央款项是呈现增加趋势,同业拆借市场中的流动性从资产方看保持平稳态势,因而商业银行的市场流动性风险较小。
3. 商业银行负债端面临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的负债方通常作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融资流动性的直接体现,因而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来说,商业银行的负债端显现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可能更为重要。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方的主要构成有存款,短期借款和商业银行发行的债券等。商业银行资产方的债权是商业银行负债端的债务。从融资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区分潜在的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存款是商业银行最稳定和最有效的资金来源,是其融资流动性的保障。从2010年起,商业银行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也逐渐的增加短期借款的持有数量。短期借款的增加减少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加了短期的融资流动性,但恶化了期限错配问题,长远来看不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长期资金的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融资流动性风险,长期债券和中长期存款都是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稳定资金来源。尽管会增加商业银行成本,但对于商业银行减少融资流动性风险,减少挤兑发生的可能性,都有巨大的作用。所以,近些年长期资金的不断增加,为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提供了资金保障。
通过分析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融资流动性风险可知,融资流动性风险较市场流动性风险暴露充分,融资流动性风险要大;大型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较为合理,面临的市场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风险较低;中小银行过于依赖同业拆借市场,融资流动性风险要大于大型商业银行。
三、 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构成的挑战
经济新常态特征的主要特征是经济下行,但金融环境复杂化,利率市场化等制度的变化也都是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张晓晶,2015)。新常态导致的新变化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测算、评估、管理等带来一系列挑战,因此,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强关注是新常态的要求。
1. 宏观经济下行增加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不确定性。余斌、吴振宇(2014)总结经济新常态特征时认为经济下行并趋于稳定是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宏观经济下行的时候,信用违约逐渐增多,银行坏账增多,部分银行开始惜贷,从而使得流动性需求越来越多,但此时流动性供给不断减少。Minsky(2008)、Davidson(2002)、BCBS (2008,2010)和Nikolaou(2009)都论述了宏观经济对流动性的影响。对于大型国有银行来说,流动性风险管理背后有国家信用的隐形担保,所以会助长此类银行过于追求利润而忽略了风险的存在。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率近些年来持续下降,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构成了挑战。宏观经济下行会使得其他风险转化成为流动性风险。Drig?`和Socol(2009)认为金融机构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会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更大的风险。外部环境对银行的负面影响在增大。潘敏和张依茹(2012)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证明了这个观点。
流动性风险具有自我强化的特点,在经济下行时尤为明显。在银行业出现危机之时,流动性风险往往会给予银行最致命一击。宏观经济环境变差会导致资本外逃,加剧资金流动的波动。商业银行在面临资本外逃时往往无计可施,而资本外逃也会引发“羊群效应”。“巴林银行事件”和“雷曼兄弟”倒闭说明了忽视流动性风险后果是严重的。
2. 金融环境变化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复杂化。金融脱媒导致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受到冲击,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在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积聚着风险;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流动性风险的暴露,也加速了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速度。金融危机以来的金融环境复杂化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复杂化。
经济新常态下的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构成了新的挑战,在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可能不会出现问题,但过度膨胀的同时在不断积聚风险。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存在着价值减少的情况,如果贷款出现违约或者展期,则意味着商业银行目前持有的尚未资产证券化的非流动资产不再受市场欢迎,变得难以继续资产证券化,银行的流动性难以为继。对于金融市场上的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来说,如果价格波动过于激烈,尤其是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证券化资产就会被抛售。市场流动性因此出现萎缩,甚至枯竭。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上也参与了交易,市场流动性出现的风险会传导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其中的机理在于,抛售行为使得资产价格下浮更快,价格持续下跌会加剧资产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四、 结论
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充裕,但资产端和负债端分别存在潜在的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融资流动性风险。从市场流动性风险看,大型商业银行由于盈利渠道广,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拥有较多的优质资产;中小银行盈利渠道少,因而同业存放较多,但保持了灵活性。从融资流动性风险看,大型商业银行持有较多的稳定的资金,并且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中小银行融资更多的是通过同业拆借的方式,在金融环境复杂化和金融脱媒加速的今天,中小银行面临更多的融资流动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资产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都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我国经济处在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中,央行和O管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监管时应重点关注:(1)宏观经济波动的时候,流动性风险极易由利率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转变而来,因为信贷市场、利率市场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同时,需要同时防范利率风险、信贷风险等风险。(2)流动性风险具有资产负债结构特征,同时流动性风险也会根据宏观经济波动和流动性变化而变化,因而仔细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变化,区别发现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及时的补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3)资产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会促使金融创新,金融创新要在合理的监管范围内进行。监管部门应对有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金融创新进行动态监管,以便及时做出对策,防止流动性突然枯竭,诱发流动性危机。
参考文献:
[1] 李扬,张晓晶.“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J].经济研究,2015,(5):4-19.
[2] 廖岷.从全球金融危机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J].西部金融,2009,(1):33-35.
[3] 刘志洋,宋玉颖.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J].南开经济研究,2015,(1):131-143.
[4] 孙清,陈靖元.基于引力模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经济问题,2011,(6):82-85.
[5] 张晓晶.试论中国宏观调控新常态[J].经济学动态,2015,(4):12-22.
[6] 余斌,吴振宇.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J].改革,2014,(11):17-25.
[7] 潘敏,张依茹.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研究――基于股权结构异质性的视角[J].财贸经济,2012,(10):57-65.
[8] 张超英.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经济学意义的再认识[J].财贸经济,2002,(11):17-20.
[9] 刘琪林,李富有.资产证券化与银行资产流动性、盈利水平及风险水平[J].金融论坛,2013,(5):35-44.
[10] 黄小军.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银行家,2014,(12):86-91.
[11] Aaron M, Armstrong J, Zelmer M.An Overview of Risk Management at Canadian Banks[J].Bank of Canada Financial System Review,2007,10(1):39-47.
[12] Acharya V, Naqvi H.The seeds of a crisis: A theory of bank liquidity and risk taking over the business cycl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2,106(2):349-36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日本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与东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协调研究”(项目号:13BGJ042)。
关键词:商业银行;贸易金融;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逐渐增多,在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时,大多数企业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这便有了贸易融资的存在,它可以帮助企业顺利扩大贸易活动,提升企业的规模及经营范围。此外,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贸易融资获得丰厚的收益,很多资金回收时,周期较短,并且有助于银行有效利用资金,收取一定手续费的同时,还会通过对企业自己支持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不仅在国内,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不少相关的国际结算环节也是银行围绕的重点内容,银行还会对很多进出口商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但是相比银行的传统业务而言,贸易融资的风险较大。由此可见,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分析探讨商业银行如何抵御各种风险对于银行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应当对商业银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并且探寻一定的对策以供商业银行在今后开展的贸易融资业务中有效防范风险,帮助商业银行获得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空间。
1.贸易融资概述
早在《巴塞尔协议》中,便对贸易融资进行过专门的论述,贸易融资存在与商品交易中,是一种资产融资行为,主要针对银行而言,将一定的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为商品交易提供资金,例如商品交易中涉及的存货问题、预付款问题及应收账款问题等。它有别于一般性的贷款业务,贸易融资自身具有显著的特点,首先其面对的主客体相对更加复杂,很多贸易融资的当事人都是进出口商,因此这些当事人还有境外、境内之分,并且当事人可能会跨地域。但是通常情况下,贸易背景在融资业务中是相对固定而具体的,商业单据及金融单据也是相互依附的。在贸易融资过程中,主要依靠企业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除了一般性的贷款业务需要考虑信用、市场等风险外,贸易融资还需要考虑国际贸易中的汇率及利率风险等因素。
2.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2.1现状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贸易融资业务便已经在我国起源,直到全球化盛行后,我国进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国际业务量才开始逐年攀升,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现阶段,我国的国内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主要涉及的业务包括国际保理、出口商业发展融资、打包贷款、进口开证等多个领域,这些业务都趋向于传统贸易融资业务。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日渐成熟,也有很多福费廷等业务开始加大运用力度。当然现阶段我国融资业务发展正在趋向于成熟,但是很多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更加高效的贸易融资绩效相比,其中差距还很大。
2.2现阶段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风险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因此控制风险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人甚至认为,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无需实际资金,只是虚拟货币,因此对贸易融资的风险意识过于淡薄,并且仍然按照传统的授信方法开展工作。无论是产品的理念,还是授信方法,我国的中资银行通常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与贸易融资贷款采取相同的运作方式。之所以我国的银行都按照保守的做法来应对贸易融资业务,主要原因是国内银行无法控制国际贸易中供应链上的资金流、物流及信息流,并且缺乏必要的识别风险意识,如果在第一还款来源不能得到准确掌握的前提条件下,第二还款来源是否充足便应当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除此之外,很多从业人员会带着国内传统业务思维应对贸易融资,他们缺乏必要的知识去认识贸易融资业务在国际范围内的特点,在营销手段方面更新不及时,很多从事贸易融资的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久而久之,势必会导致商业银行流失一定的业务量。其次,业务创新速度慢。贸易融资业务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银行业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很多金融衍生产品及零售银行业务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融资方式上,因此从融资方式上来看,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创新意识,并且可以实现的功能较少,品种相对匮乏。缺乏创新意识势必会导致,新产品问世的频率低,很多业务都按照传统的操作模式进行,大多数融资产品依然主要通过银行信用完成,产品创新速度很慢,特别是很多汇款方式结算领域。近几年,赊销方式仍然是主要的贸易结算方式,占所有结算方式的七成左右,之后还会采取信用证、单托收等其他结算方式。而国际结算方式是汇款方式采取的主要形式。对于银行来说,目前在汇款结算中多担任的更多是付款操作者的角色,在融资方面的业务开展情况非常有限。而我国在贸易融资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并且所开展的业务品种很少,很多业务开展的规模很小。但是正因为如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方面还有很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遇。此外,我国关于贸易融资方面的法律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供今后贸易融资过程中约束双方行为,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策略探讨
3.1建立融资后追踪管理法律制度
在贸易融资过程中,势必会有承担风险的可能性,因此监控风险成为必要程序,特别是当监测到存在风险信号时,融资后追踪管理法律制度将根据危机的严重程度,依照相关法律制度及时采取决策和措施。因此,对于法律制度的制定,需要银监会及相关立法部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这样才能有效将追踪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日常追踪管理时,可以首先将资金账户进行监管,密切监控债务人、担保人的资金流转情况,将监控范围扩展至银行客户的上下游企业。银行内部可以针对客户的等级进行划分,对于一些重点对象,为了保证资金安全性,可以专门成立追踪管理小组重点追踪。
3.2确立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信息查询平台
商业银行如果能够在贸易融资业务开展前,便准确掌握客户信息,可以大大提升审查工作的效果,因此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并且将信息查询平台公布成为很多商业银行从事审查工作的有效途径。作为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开展中,无论是前期审查工作,还是融资后的追踪管理工作,都需要掌握更加准确、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这是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的重要依据。为此,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的方法,将银企、企业间的信息通过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数据的透明度。建立一个信息披露查询平台,可以与现阶段实行的抵押登记部门工作相结合,并且将相关数据信息公示,方便贸易融资当事人可以查询检索,实现信息共享。
3.3提高贸易融资业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贸易融资业务的从业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贸易融资工作的相关流程,熟知业务开展中的注意事项和风险评估工作。商业银行可以定期为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加强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当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强化与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熟知贸易融资业务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且具有证据意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注意保全资料。将业务部门与风险相对集中的部门人员作为业务培训的核心,可以在银行内部成立专门的法律事务部门,或在重要部门配备专业的法律事务人员,将贸易融资业务精通的从业人员与法律事务人员相互扶持,发挥各自优势和长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应当严格按照业务开展的流畅及法律制度进行,有效方法可能出现的风险。尽力避免出现难以收回融资款的情况,如果一旦发生,应当及时应对,拿起法律武器,行使自身的诉权,不可拖延至催要无果后,再寻找法律途径,最终因为时间时限问题,或融资方经营等原因,导致判决无法执行,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结语
近几年,我国的贸易总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贸易总量持续攀升的势头下,我国的贸易融资市场也具备了发展的潜力,贸易融资在我国的商业银行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势必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果风险成真,会给银行带来损失,影响自身的良性经营,由此可见,有效管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细化、完善相关制度,不断深化研究现阶段我国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抵御风险,为我国贸易融资市场的飞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一萍 单位:渤海银行滨海分行
参考文献:
[1]金欢阳.温州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5,12:66-67.
[2]应海芬,林键.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J].企业研究,2014,1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