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时间:2023-07-03 17:5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第1篇

其实,只要我们对这道题目的真正含义、命题背景、取材范围、记忆方法等稍加研究,就能找到科学有效的应对之法,并最终能让我们扫除困惑、充满信心、轻取三分。

一、真正含义

关注含义,首先必对这个知识点或考题进行概念界定。这道题称之为“文化常识”,而非“文学常识”;又因它出现在文言文阅读题目中,并取材于文言文阅读文本,故而为求准确,我们当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

什么是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中国古代称谓、习惯、历法、礼仪、科举制度等悠久文化的常识性知识。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化常识、古代文学常识,甚至极少数同学若误以为是文学常识,那么势必在无形中扩大了我们的复习范围,也在较大程度上偏离了对题目内涵及外延的正确理解,也自然会大大增加我们备考复习的任务和难度。

二、命题背景

这道题我们之所以准确地称之为古代文化常识,正是立足于特殊的命题背景的。笼统地说,此题取材于文言文阅读,不可能涉及现当代文化常识,也极少涉及文学常识;具体而言,此题所选文言文主要集中在记叙类文言文中,甚至很多年的文言材料都源自于《二十四史》。而正确分析认识历史类文言文本的写作对象、特定内容、表达特征等,都有利于我们划定符合史传类文言文本所常出现的文化常识知识点。

三、取材范围

就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篇目而言,基本上都是文言文史传类文本,并且更倾向于人物传记。这些倾向于人物传记的文言文本,大多遵循了从姓名籍贯到科举考试,从官职任免到主要政绩,从主要精神品质到最终结局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叙述模式中,所选主要人物都有官职在身,他们既有广泛接触其它官员甚至是面见皇帝的经历,更有接触地方官吏百姓、民情风俗、人文地理等等诸多机会。既如此,该题考查点要出自文本,那么所考文化常识点自然与历法、官职、朝廷机构、科举制度、称谓(含人物、地理、风俗、礼仪等)等密不可分。

以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I卷、Ⅱ卷、Ⅲ卷为例,我们都能发现此种规律。

例如:2016年全国I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 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 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例如:2016年全国Ⅱ卷【答案】D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例如:2016年全国Ⅲ卷【答案】A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 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 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 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综合三套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三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实际有三个选项都与官职有关。我们切不可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或是命题者有意而为。即使是有意,也是有意保持三套试题难度与考查内容的一致性;而不是不约而同地都重点考查到与官职相关的文化常识。理解这一点,还是应该回到这篇文言文文本的取材。《二十四史》是典型的官方历史,亦谓之正史,所记载人物怎么可能是普通百姓?事实上只要对中国正史稍加浏览便知,任何一部正史,无一不是皇族、官吏或反皇权官吏的历史。那么这类文言文本,可能常常必然出现的就是官职、官僚机构、官员交际等或与此相关的文化常识。

虽然如此,但我们断不能以2016年高考试题推断2017年高考也要围绕官职这个核心命题。也许明年的文化常识还会涉及到科举制度、天文历法、风俗习惯、人物称谓等;但无论如何命题,都是这类文言文本所无法避免的古文化常识。

四、复习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尽管是常识,但毕竟是古代的,有些我们可能接触较多,有些我们可能仍然生疏或者根本不了解。从复习方法和能力考查层级而言,建议还是以记忆为主。

但记忆并非死记,也不是滥记,更不是没有系统、没有章法、没有条理地记忆。下面,拟结合文化常识本身的内容特点,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

首先,为保证记忆的有效性、时效性,首先我们务必理解文化常识形成的原因,力求理解性记忆;第二,不是所有的文化常识,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我们要突出对常见文化知识的记忆;第三,在记忆时,我们还要借助具体的情境或语境,文化常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必然渗透于人物及故事的叙述和描写之中;第四,为保证不经常遗忘,我们还要反复记忆易混淆、易错误的文化常识知识点;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分类、要比较、要排序、要联系地记忆和突破。

(一)分类记忆

整体分类:我们可以将史传类文本所常有的文化常识进行分类。例如,出现在文言文本中常见的无非就是科举制度、古代官职、人物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等几个主要文化内容。

除了整体分类,我们还可以进行细致分类。例如,对科举制度,我们可以按照朝代特点或时间顺序分类。

(1)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其它汉代科举制度文化常识还有“征辟”“孝廉”等。

(2)明清科举制度文化常识分类。

例如:“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除此之外还有“乡试”“会试”“殿试”等。

(3)明清科举制度考试结果分类。

例如:“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除此之外,还有“进士”“状元”“会元”“解元”“连中三元”“金榜”“同年”等。

(4)明清科举制度学校分类。

例如“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其它还有“太学”“国子监”“书院”等。

(5)明清科举制度学官分类。

①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②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③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④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⑤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⑥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监祭酒。

⑦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二)比较记忆

比较记忆,适用于易混淆、古今差异大、朝代差异大的古文化常识。

(1)同类比较。

①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②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太傅。

③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中“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2)内部比较。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3)古今比较。如古今纪时的方法。

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i(die)、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附表。

③现化纪时法。23-1点 1-3点 3-5点 5-7点 7-9点 9-11点 11-13点 13-15点 15-17点 17-19点 19-21点 21-23点。

④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三)排序记忆

(1)官职的任免升降。根据任命、提升、调动、贬官、辞官的顺序来记忆。如:①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②除:拜官授职。③擢:提升官职。④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⑤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⑦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⑧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2)二十四节气。根据节气及月份的先后顺序来记忆。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

(四)联系记忆

(1)联系文句。联系文言文中所学的句子来记忆。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琵琶行》的“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的“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的“元丰七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后序》的“德v二年”、《雁荡山》的“祥符中” (“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③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庚子赔款”“”“”。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的“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Y(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的“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的“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 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的“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联系生活。联系现代生活来记忆。

第2篇

1.第一维度:建立以教材复习为主的横坐标(x轴)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2.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巩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3.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段直接进行翻译,既规范又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至于断句,当然也可以拿高考试题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断句训练。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样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如何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有效解读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联系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进行专门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古代诗歌是古代诗人在文言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一些诗句的理解依然要依靠文言基础知识,所以对很多诗歌字面意思的解读都离不开文言翻译的功底。这一点,学生也要特别加以重视。

第3篇

"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鉴赏题。如何鉴赏古诗词、答好高考鉴赏题,这里从五个方面谈点看法。

一、要熟悉重要作家、作品 重要作家、作品都列入了初高中阶段掌握学习的范围,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元稹、杜牧、李商隐,宋代的陆游、苏轼、王安石等人的作品都选入了高中的课本。对于这些名家名作,我们不但要熟悉,尤其要理解这些名作,掌握好写作技巧。因为高考不是离开“教纲”去考学生。纵观近年来高考的古诗词鉴赏题和我们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有着密切的联系。2003年全国高考卷选了王维的《过香积寺》,设题是:“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要做好这道题,关键是你平时对课本中王维的《山居秋瞑》理解了没有?选题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与课本中《山居秋瞑》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相似之处。读懂了课本,何怨解不了此题?再看2004年全国考卷的古诗词鉴赏题,入选的是张籍的《秋思》。设题为“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这道题的设题也没有离开我们的课本。有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我们在课本中接触不少,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漫卷诗书喜欲狂”细节,赵师秀《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等等。就思乡之情的作品,我们接触就更多,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等等。 二、要了解诗词的文体特点和文化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由诗到词,由词到曲,有它自身的特点。像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分为古诗和乐府,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有五律、七律和排律,绝句有五绝和七绝;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曲分为小令和套数;诗的对仗与押韵、律诗的四联名称、词的标题与词牌、曲的宫调与曲牌等知识都应了解。如2003年全国春季考卷,2003年北京考卷都考查了诗歌的体裁知识,两卷分别考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这一常识2003年上海高考卷就涉及到了律诗四联中的“颈联”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了解一些文化常识,特别是诗歌中的一些意象的含义尤其重要。因为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意象的蕴含之意,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双鲤”“鸿雁”代书信、“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等等。2002年全国高考卷考查了“折柳”这一文化常识、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卷考查了“雁”这一文化常识,因此了解流派、风格、意象等文化常识很有必要。 三、要懂得按内容划分诗歌种类 掌握诗歌题材,及时分辨“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赠思乡诗”的类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鉴赏古典诗歌。 写景抒情诗。古人作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感情,寓情于景。2004年高考重庆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梅尧臣的《东溪》,就是从这个方面来考查的。 咏物言志诗。诗人的志向和品质要表达出来,往往寄托在景(物)上,把景(物)作为咏吟的对象。当然,所咏之物要和所表达的志向品质或形似、或神似。因此,一般诗人所咏之物有比较固定的象征义和比喻义。2004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鉴赏题选了苏轼的《红梅》。作这道题就应掌握托物言志诗的特点。 边塞征战诗。古诗人有军旅生活者也不乏其人。他们往往把征战生活、征战的感慨融入诗中,我们也就称这些诗人为“边塞诗人”。他们的诗歌也是高考题入选的范围。2004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选了唐代柳中庸的《征人怨》。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的“马”、“刀”与军旅有关。“关”、“黑山”与边塞有关。掌握了这些知识,做这道题也就不难了。 怀古咏史诗。许多古诗人生活奔波,仕途上或升或迁,多有凭吊,凭吊之时往往对古代的人或事,有缅怀,有感叹。古赤壁、石头城、故国等地,是无数风流人物叱咤风云之地,所以诗人往往把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感触,融入在他的诗歌之中。赏析这类诗歌,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对诗人本身及所处时代都要有所了解。2004年高考上海卷的诗歌鉴赏题选了杜痒的《赤壁》,鉴赏这首怀古咏史诗应该不成问题,因为“赤壁”这个题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 送赠思乡诗。诗人送别亲朋好友不免要赠送诗歌,以表情意。诗人远在他乡,也难免有思乡之情,这种情感也就用诗来表达,高考考这类题也是常见的。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就是赏析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两首思乡诗。2004年高考浙江卷也考了李白的《菩萨蛮》思乡词。

四、要掌握一些鉴赏用语 近年来的高考,古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题逐步转向主观题。2004年各地高考的古诗歌鉴赏题,除北京卷用了客观题外,其他考卷都用主观题。要答好主观题,不掌握一些鉴赏用语,答案就难以做到简明扼要,用语贴切,恰到好处。2003年全国春季高考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要答好这类题,首先要掌握诗歌体裁方面的术语,如:诗、词、曲、律诗、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五言绝句、小令、套数等;其次要掌握好表达诗歌思想内容及感情方面的术语,如: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生活、爱国思乡、伤春闺怨、孤独伤感、惆怅寂寞、恬淡闲适、昂扬激愤、忧国忧民、迷恋思念等。 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是词歌鉴赏的重要内容。诗歌语言鉴赏术语如:平淡、清新、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诗歌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术语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渲染、烘托、映衬、反衬、化用、含蓄、幽默、象征、联想、以动衬静、以乐写哀、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等。如2003年高考上海卷诗歌鉴赏题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青天,作用是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烘托”等术语。2003年北京卷的诗歌鉴赏题(指出赵嘏《江楼感旧》与崔护《题都城南庄》在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要用到“点明主旨、深化意境”等术语。 五、要掌握常见的鉴赏方法 诗的语言是经过诗人锤炼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因此,鉴赏诗歌就得感知妙语,从关键词入手。高考题也多从关键词设题。有一类题叫你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如2003年全国卷设题: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2004年高考福建卷设题:请从三、四句(“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另有一类是叫你赏析关键词,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设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004年高考湖北卷设题: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王湾《次北固山下》),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从以上设题看来,平时读诗应对诗人锤炼的词语多多品味。 除了从关键词入手之外,鉴赏诗歌还应从表达技巧入手。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前文已列出),有的鉴赏题就是从表达技巧设题的。2003年北京春季卷就设了“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样一道题,要答好此题,我们就得从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入手分析。借什么景?抒什么情?诗中写到雁,因为雁是一种候鸟,春秋迁徒,秋天大雁南飞的景象往往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诗中写雁是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再看2004年全国卷设的题(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也应该从表达技巧入手作答。 当然,鉴赏方法还可以从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生平情况、艺术风格及诗歌的标题等方面入手,这里不一一而论。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史上一座重要的知识宝库。高考试卷离不开古典诗歌。

第4篇

一、词义识记不实,需积累

例1: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使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宋书・朱修之列传》)

生译:有了奖赏,有时接收,却最后给下属分了,最终不进入自己口袋,只把抚纳群蛮作为任务。

正译: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

诊断:“饷”、“旋”,是文言中较常见词语,却识记有误。饷:军粮。旋:不久。

例2: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隋书・隐逸传》)

生译:和士开也以他的名声为重,以此讽刺朝廷,被贬为国子祭酒。

正译: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

诊断:“讽”、“擢”识记有误。讽: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擢:选拔,提拔。因为识记不准,意思理解完全南辕北辙。

处方:我们万不可简单地根据今义猜测古义,需要对常见词语作有效归纳和系统积累,追求准确,绝不能似是而非。积累范围: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词汇庞杂繁多,每天积累一点,贵在坚持。

二、句法分析不力,需训练

例3: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仪吉纂《碑传集》)

生译:有个运粮官因为丢弃运送粮食的任务逃跑,他的孙子因为贿赂乞丐进入了判死刑的队伍,先生斥骂他并让他回去。

正译: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诊断:因“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结构复杂,语法分析错误,导致理解偏差很大,由此竟然有贿赂乞丐而判死刑的笑话。主语“其孙”,谓语中心语“乞”,“入死事之列”是“乞”的具体内容,充当宾语。“以赂”是“乞”的具体方式,充当状语。另外,“人死事之列”动词“入”,省略了对象“其”,省略了介词“于”。完整表述应为“其孙以赂乞入其死于事之列”。

例4: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汉书・胡建传》)

生译:主指使仆人射杀被弹劾的渭城令游缴和伤害主人的家奴,胡建上报没有犯什么罪。

正译:盖主指使仆射弹劾(检举揭发)渭城令胡建的游缴伤了盖主的家奴,胡建报奏(游缴是奉行公事)没有犯什么罪。

诊断:“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本句是兼语结构,谓语动词“使”,“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使”的宾语,这是第一层主谓宾结构;“仆射劾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谓语是“劾”,“仆射”是“劾”的主语,“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是“劾”的内容,是“劾”宾语,这是第二层主谓宾结构;“渭城令游缴伤主家奴”的谓语动词是“伤”,“渭城令游缴”是“伤”的主语,“主家奴”是“伤”的对象,即宾语,这是第三层主谓宾结构。此句结构复杂,学生已经不能顾全,再加上对“仆射”、“游缴”这两个历史词汇陌生,必然洋相百出。

处方:阅读文言文要自己着意训练句法分析能力。单句,找句子核心,即谓语,主语和宾语都是谓语直接的搭配对象,状语补语是谓语的直接修饰、限制和不足成分;复杂的单句还要理清多重层次关系,明确彼此的搭配关系,如例4所示。复句,注意关联词语,梳理各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当然,也包括对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识别与句法分析。有意训练多了,句法结构的解读能力自然会提升。

三、语境联系不强,需习惯

仍以例4为例,“主”是个多义词,词性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义有12种之多,从语法位置分析,属于名词,有“君主”、“公主”、“主人”可供参考,联系上下文有“帝姊盖主”、“客藏公主庐”、“盖主怒”、“长公主”词句,可以确定例句中两个“主”都为“长公主”,即“盖主”。

例5: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苏轼《陈公弼传》)

生译:陈公弼亲自在前走,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发射。

正译:(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

诊断:“身居前行”中的“行”可以用作名词“行列,队伍”,也可作动词“行走”。到底以哪种为准?只有联系语境。下文“士皆植立如偶人”,提示了众人都站立不动,排除“行走”,“行”自然理解为“队伍”,“居”也就联系语境理解为“站在”。

处方:文言词词义丰富,语法功能多样,但在具体段落的句中,那往往是唯一的,在选择或推断语义时,必须联系语境。总之,文言学习必须养成联系语境的习惯。

四、文化常识不丰,需拓展

例6: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生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死亡,六年一直在墓旁造房子。

正译: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

诊断:学生缺乏古代丧仪文化知识,所以望文生义,才会将“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理解成“在墓旁造了六年房子”。

例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史记・鸿门宴》)

生译:沛公第二天早晨跟从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到了鸿门。

正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

诊断:“从”是“跟从他人”,还是“使他人跟从”,即“率领”,这主从关系是由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所决定。此时刘邦大小也是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王之一,是汉军主帅,“从”译为“率领”更合适。

处方:文化常识,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具备传统文化知识自然也能提升我们后人对古文的理解力,因此我们要拓展阅读范围,了解古代文化,譬如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等诸多方面,为文言学习提供厚实的背景知识。

作文素材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就是母亲节。在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第5篇

中职学校普通高考语文命题备考一、命题趋势

综观甘肃省2011~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考试大纲三校生高考大纲,文化基础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德育,但各科分值所占比重有所变化。就语文学科来说,2011年和2012年占50分,2013年提高到80分。因此,语文学科命题趋势稳中有变,其变化应该主要体现在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会更广泛,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既有现代文阅读,也会有文言文阅读,对写作能力的考查会包括常见应用文体的写作和片段作文写作。

二、命题范围和题型

根据甘肃省三校生高考大纲的说明,文化基础考试语文科的考试范围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字形、字义;词义、词性、词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辞方法、语句含义、修改病句;文章重点句段、结构层次、表达方式、思路、主题;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正确运用语文综合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和现代文。试题题型包括填空题(主要是名句默写)、选择题、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理解及写作。试题难易度分布情况为较易题约占30%,适中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三、命题特点

根据甘肃省2013年三校生高考考试大纲的规定,结合甘肃省2011年、2012年三校生高考语文命题情况,可以看出语文科的命题范围紧扣考纲,突出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型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语音、字形、修辞、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识记、理解以及准确使用词语、句子的能力。该题最大的特点突是突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命题和生活息息相关。如2011年试题第4题给出一副对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让考生判断对联中隐含的年龄。第9题仿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让考生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一问题。填空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课内名篇名句的识记和课外常用名句的积累。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型重点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意、正确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从文中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文言文阅读题型或者诗歌鉴赏题型重点考查学生读懂文意(诗意),正确理解文言实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写作题型包括常见应用文的纠错、写作以及片段作文的写作。试题难易程度保持适中偏易。

四、备考建议

1.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识记积累

字音:正确认读常用的3500个汉字。要特别重视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复习和练习,掌握辨析多音字的方法,加强积累。

字形:正确书写常用的3500个汉字。要特别重视形近字、义近字、同音字的辨析、练习和积累。

字义:正确理解现代汉语常用词汇的意思,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选用词语(包括成语)。要特别重视近义词和容易误用的成语的辨析、使用。

文学常识:熟悉课本内出现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知识,熟悉常见文学体裁知识。

文化常识:了解课本内涉及的重要且常用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年齡的特殊称谓: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排行的特殊称谓:伯(孟)、仲、叔、季。日期的特殊称谓:朔、望、晦。再如对联的知识: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仄起平收等。

修辞:掌握并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特别是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修辞格。注意区分比喻和比拟,比喻和借代,设问和反问的不同。

名篇名句默写:首先要能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要求学生背诵的名篇名段,教材里要求学生背诵的主要篇目有《诗经·氓》《劝学》《师说》《赤壁赋》《石钟山记》《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长沙》《荷塘月色》;同时课外还要注意积累常用的名句,《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著作中就有许多至今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名言警句,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等,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印发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课外识记。

2.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现代文阅读理解,重点训练学生整体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按照要求从文章中筛选提炼信息和概括归纳要点的能力。文言文阅读理解,有针对性地重点训练学生理解常用文言实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粗通文章大意的能力。重点要复习好教材中选入的文言名篇,如《劝学》《陈情表》《师说》《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诗歌的阅读鉴赏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把握意象特点,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同时要注意理解诗歌表情达意常用的艺术手法。

3.加强正确、规范运用语言的训练

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正确、规范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点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把正确、规范地进行语言表达作为学习重点。正确、规范的表达依赖于平时的语言积累,只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良好的语言感觉,才能达到这一要求。高考试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除了作文考查之外,还会涉及语病辨析,句段仿写以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练习,让学生熟悉常见的语病类型,掌握辨析语病的方法;要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一般特点,如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

4.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

应用文写作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熟悉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和内容,正确书写常见应用文。复习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条据类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借条(欠条、收条)、启事(寻物、招领)。书信类应用文要重视求职信、介绍信、感谢信、表扬信、倡议书、申请书等的写法。

5.加强片段作文的写作训练

第6篇

试卷以2012年高考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为命题主要依据,以2012年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为重要参照,确保了由“旧”向“新”的平稳过渡。全卷六个大题23个小题,考查内容、题型和赋分以及试卷排序的变与不变都在预期之中,既延续了“旧”高考试卷的特点和优势,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变化。

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辨析、病句、文学常识。共15分,5小题。

第1题,考查的是字音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同音字、近音字的辨析,难度较低。其中包括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灵”“磷”“玲”“聆”;多音字的辨析,“担”;平翘舌音的辩证,“宿”“诉”“夙”“素”,“咨”“滋”“芝”“孜”。平时复习注意多音字及近音字的正确读音,答对这道题并不困难。

第2题,考查的是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

本题考查了词语、成语中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渺茫”“寥廓”“萧索”都源自课本,且生活中常见,难度较低。熟记词语、成语的意思,从词源的角度来辨析,平时注意词语、成语的正确书写,对于选对这道题很有帮助。

第3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使用。

词语的正确使用可从词语搭配、感彩、语法、语境等角度来分析。该题主要从词语搭配、语境的角度分析。第1空“个中滋味”是固定搭配,就可以排除A、C、D三项。第4个空要与“悠闲”照应,“逛”“遛”“晃”都不及“踱”效果好。

第4题,考查的是病句辨析。

病句题,高考主要考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本题考查了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三种类型。A项“自然与人”“随风生长”搭配不当;C项缺少谓语“有”;D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引导的是递进关系,应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些美好的社会制度”调换一下。

第5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这是今年《考纲》中的新题型。

2012年湖北卷语文试题基础部分,无论是从题型还是从题量来说,都沿袭了历年高考的传统,可以说变动不大。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增设的文学常识题,也在大家的备考预料之中,因此对基础题,考生们可以说是有备无患。

同时,基础题难度不大,字音字形都没有偏僻字、陌生字,考查的都是常用字;词语选择题迷惑性较大,但只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用排除法就能较快得出答案;病句的考查也是常见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者搭配不当,难度较小;文学常识的考核有一定难度,不少考生可能对意识流小说把握不准,但《孔乙己》是考生熟悉的篇目,对其内容应该熟稔于心,从而得出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在设题时,注重增强与教材的联系,引导中学教学务本求实。第1、2题中考查字音、字形的词语大都出自课文,如《荷塘月色》《沁园春·长沙》《古都的秋》,第5题的文学常识,或源于教材注释、知识短文,或源于名著导读。

第二部分,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共9分,3小题。

第6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善于准确地筛选、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

第7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梳理文章的材料、弄清文章的结构,能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第8题,考查的是归纳、分析、概括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能归纳内容要点,能确认作者的观点,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包括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依据等。

这一部分一般可以分为学术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两类,湖北卷2010年的《中国古代天文》、2011年的《中国建筑的文法》都是学术论文类,今年的《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仍然是学术论文类作品。选文既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又特别彰显了中国哲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考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有裨益。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7小题。

文言文考查,选文由刘义庆《世说新语》选段和刘孝标的注解组合而成。《世说新语》为古记小说的范本,鲁迅称其“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所写人物性格独特,气韵生动。刘孝标注亦为传世之作。命题文本选取二者组合为一,形式新颖别致,内容相得益彰。

第9题,考查的是实词解析,要求考生有一定文言文实词积累和迁移能力,要能把文言文实词放回原文,确定其符合上下文意思的正确解释。

第10题,考查的是文章信息筛选能力。此题先要看清题干,结合事实,注意查找信息要求,有效排除。题目要求找出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全部选项,②④是家人对王湛的了解,⑥为武皇帝的玩笑话。

第11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章分析概括要依据文意,体察细微;把握文章要点要注意逐字逐句查找比对。

第12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要落足于采分点(实词、虚词、句式等),力求字字落实,注意翻译规范。

第7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鉴赏;方法

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也是文学领域里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阅读鉴赏古诗,能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古诗鉴赏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授给学生古诗鉴赏的方法与步骤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步骤。

一、捕捉信息,读懂古诗的表层含义

读懂古诗的表层含义,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基本要求。我们要读懂全诗,就要学会捕捉古诗的有关信息。

1.标题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杜甫的《阁夜》中的“夜”;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郑板桥的《咏竹》;它可能直接点明的是情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作者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轻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3.注释

命题人往往有意识地添加注释,注释有时交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暗示了本诗的思想内容。

4.古诗内容

词义。积累常见的古诗文的名词有助于理解古诗的表层含义。如诗句“扬子江头几问津”,若不理解“津”的含义,诗句的含义就无法理解,这里的“津”就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津”,意为“渡口”。

句式。因为字数的限制,省略和倒装是古诗中常用到的特殊形式,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注意从语法上来对诗句进行调整。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应是“远离故国三千里,幽闭深宫二十年”的省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

技巧。古诗中常用到的一些技巧如借代、谐音、互文等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低头弄莲子”中的“莲”谐音为“怜”“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借代的是容貌姣好的女子。

二、分析意象,体悟古诗的深层含义

鉴赏古代诗歌,在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理解了古诗的表层含义后,要进一步通过诗句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而要准确理解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我们就必须认真研读诗歌中的意象,体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对诗歌意象的解析要注意分析意象本身的特点,挖掘意象背后的内蕴,要注意把握多个意象之间的联系,体会诗人从中表达的感情。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捕捉意象,再从整体上感知解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一艺术形象,即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不外乎这几类: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亲属、名流、友人等)、自然形象(包括植物、动物、地名风物等)、音乐曲调形象等。

所以,我们读完诗歌,就要看诗歌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作者的感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

1.把握一些典型的意象

如杜鹃(杜宇、子规)――啼血、不如归去―纯洁、失意、哀怨、悲凉思归等;孔雀徘徊、鸳鸯戏水――恋偶、和美自在、幸福美满;鸿雁迁徙――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鸿雁传书――寄托情思,充满浪漫色彩;杨花、柳絮、飞蓬、浮萍――身世飘零、萧瑟悲凉、感伤离别等;燕子――历史变迁,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兴亡……

2.关注对意象的修饰性字词或描写,注意意象用法的“特殊性”,比如,诗歌作者常用美丽的意象来表达悲凉的感情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古诗鉴赏重在积累,掌握必备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是提高古诗鉴赏能力的关键,而掌握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步骤是必要前提。在此,希望通过对古诗鉴赏方法和步骤的探究,“授人以渔”,让学生找到古诗鉴赏的切入点,明确古诗鉴赏的方法思路,为学生打开一扇学习探究之窗。

第8篇

部分一线教师表示,虽然目前仍在使用粤教版教材,但必修一至必修五的许多篇目都将不做讲授,因为高考语文考试除了默写之外,并不直接考教材中的内容。如果没有比较实用的课后习题,那么还不如一开始就进行与高考直接相关的语文知识训练。部分学生则表示,采用全国卷考题后,一方面要学习粤教版教材,一方面粤教版教材的练习与高考考纲联系少,只能通过购买各种练习册来加以弥补。学生作业多,疲于应付。

很明显,造成此种困境的原因除了教师、考试等因素之外,粤教材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主要问题是出在了练习系统上。

以古典诗歌为例,2017年的全国卷考试大纲中,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加上之前2016年已有的考查“理解、概括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分值为11分。很明显,这与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值8分有较大的差异。《(2017考试说明)变化分析与解读》中则明确解读,古代诗歌阅读的考查将有两种题型:5选2的多选题;简答题。再比较粤版教材情况,必修一第四单元和必修三第四单元是古典诗歌阅读,课后所有习题类型皆为简答题。练习系统把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集中指向在人文性上,语文的工具性则相对淡化了。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尤其是在使用全国卷的大背景下,如果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不能很好地与高考考纲联系在一起,将使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和学生放弃使用粤教版语文教材,盲目地进行各种短视的练习,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所以说,语文练习的工具性不可偏废,粤版教材的课后习题应当依据新的考纲规定重新进行设计,否则所谈及的“人文”及其他方面都将会因失去最基本的支撑而被架空。

笔者认为,改革课后习题使之与考纲能力要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是切实可行的。以必修三第四单元的《山居秋暝》为例,课后习题可以依据考纲要求相应的设置为三个板块:

1.了解并掌握常的古代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山居秋暝》属于哪种体裁的诗歌,正确的两项是()()

A.近体诗 B.古体诗

C.五言律诗 D.七言绝句

(2)律诗在哪两联要求对仗?请选出两项是()()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3)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二者均属于

(诗歌流派)。

2.分析作品思想感情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了地点、时间、环境,渲染了秋雨后凄清孤独的氛围。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居幽静的环境。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视听结合,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和美好,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喜爱。

D.尾联运用了《楚辞・招隐士》的典故,并反其意而用之。

E.全诗深得《东坡志林》中所讲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之趣旨,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来描写山居所见之景?

(2)试评价“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

第9篇

一、鉴水:讲究“水轻”“茶淡”

陆羽《茶经》中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捡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即“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曹雪芹在运用烹茶用水时不多言陆羽的“三水”。而唯独在雨雪上下工夫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雨雪水是“天泉”,是纯软水。而用软水泡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滋味鲜爽,自然可贵。况且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代好,食用雨雪水更是生活中的常识现象。《红楼梦》中写到了妙玉煎茶用水的情节,她煎茶时非常讲究水质,请看第41回:

——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特意突出妙玉烹茶是用“隔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其意当然是为了让妙玉显示自己的高沽和不同流俗。同时也借妙玉表达自己在鉴水上的主张。刘姥姥认为雨水茶“淡”,宝玉则赞雪水烹茶“轻浮无比”。这里的“淡”和“轻”都是品茶中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这不但需要味觉上的细腻,而且也需要精神上的契合,否则就不能体会。曹雪芹对水的见解代表着清代文人鉴水的倾向。

二、论器:崇尚古道(以古为美)

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无论是饮、还是食。都极看重器具之美。在传统茶文化里,器与道是相通的,因此,历代的茶人对茶具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除了煎茶用水用了一番心思外,那就要算写茶具了。妙玉一口气拿出数种并不常见的珍贵茶具,有“成窑五彩小盖钟”、“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绿玉斗”、“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以及“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的“晋王恺珍玩”的“ban(左分右瓜)瓟斝”和镌着三个垂珠篆字的“点犀qiao(上乔下皿)”。翻遍古今中外的茶具谱,我们还找不到一件茶具能与妙玉所用的茶具相媲美。贾府是国公爷的后代,宝钗是皇商的后代,见识广博,然而在妙玉面前论起茶具来,则显得知识贫乏得很。在《红楼梦》中。妙玉究竟给贾宝玉等三人泡了什么茶并没有说,可见作者的本意并不在茶而在器。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古就是一种美,用古器就是行古道。这正代表了清代文人对茶具的审美倾向。同时,它也表示着陆羽所创立的“因茶择器”原则到了清代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了。

三、择境:注重美感

冯正卿在他的《芥茶笺·茶宜》提出了适宜品茶的十三项条件,如无事,俗务去身,悠闲自得;嘉客,志趣相投。主客两洽;幽坐,心地安逸,环境幽雅;吟诗,激发诗思等。

妙玉可以说是条条具备,四十一回中紧接着贾母饮茶后的着力描写:“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进来,笑道,‘偏你们吃梯已茶呢……”’于是四人一并边说笑一边饮茶。因为是“知己”,妙玉不惜拿出了珍藏了五年的玄墓蟠香寺前,梅花上的雪水来招待。外边的贾母、刘姥姥等人均不在其列。而且因为刘姥姥的到来。妙玉甚至要打水洗地,还要叫提水的小斯将水放在门外。茶是至清至洁之灵物,当然讲究洁净。但妙玉的“洁”实际上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而这恰恰是清代文人茶文化的最为主要的特征。

四、品茗:追求幽趣(以茶示雅)

第10篇

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方式主要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断句题、文言文译题、理解运用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顺畅朗读,掌握文言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翻译句子;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二是由于文本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三是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的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二、文言虚词。在中考中,文言虚词虽不是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3.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链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在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三、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3点:一是务必做到准确,忠实原文,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四、内容理解。要求能在正确领会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在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确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工作。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初中学生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工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默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准确地背诵,还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五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工作。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第11篇

值得欣喜的是,还是在上世纪末,事情有了变化。1999年春,同志在北京“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上劝勉大家:“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并亲自带头撰写古典诗词,如《登黄山偶感》:“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神州万里红。”写得颇为大气,气势磅礴。其中第三四句常被人们广为引用。同志的重要讲话与亲自实践,如同一声春雷,唤得“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国上下,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学习,风起云涌。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新课标也与时俱进地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然据我观察,目前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个人认为尚不能令人满意。很多老师限于自身的认识与水平,对近些年增加了大量篇幅的古诗词内容,颇有微词,认为很不好上。教学时,照抄教参的诗句大意,然后叫学生死记硬背了事。于是乎,学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认为古典诗词难于理解,兴趣骤减。可怜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时还能饶有兴味地诵读几首古典诗词,越到中高年级,兴趣越来越减,以致最后产生厌倦。这就很难谈得上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笔者这些年来,正好对古典诗词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写了几百首(副)的诗联习作,加入了省楹联学会和市诗词学会。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常有意无意地加强了一些古典诗词联的教学与渗透,将此作为一种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将一些做法与体会,阐述如下:

一、自学为主,稍加点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的每一部分都尽量让学生尝试在前。因为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一般都比较浅显。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注意引导学生参照书上注释,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导,学生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

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尝试朗诵,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越俎代庖,实在是不必要的。

这样直接让学生面对古典诗词,用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对于一些疑难焦点,我也不急于揭晓,而是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如《草》一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我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成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两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然而然准确地理解了“荣”与“枯”及整句的意思,体味了诗中所表达的意蕴。

二、加强诵读,引导想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不必要求每首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句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古诗词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辟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所以教师还应该独具匠心,创设各种条件,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填补诗中的空白,感悟体验,来个艺术的再现与再创造,将古诗词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比如熟读了韩愈的《早春》,为了让学生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我启发学生尽力回忆平日到野外看景,远看与近看的不同样子,再读读此句,学生好象身临其境,对诗句也就有了深切的感受。又如《登颧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寥寥十个字,如果让学生仅用白话把它翻译过来,那未免太简单甚至枯燥了,如果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调动他们的已有体验,诗句中蕴含着的深沉感情和深刻哲理,就容易感受和领悟了。

三、学科联系,灵活运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还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育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如《泊般瓜洲》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读地图了解京口、瓜洲及钟山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K“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还可启发学生联系社会课上学到的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知识,感受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与离别家乡的依恋交织于胸的复杂情感,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可多样,有的朗诵,有的吟唱,有的绘画,有的将诗写成书法作品……

古诗词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如学了《江上渔者》知道了“但”字古代常作“只、仅”讲,那么在《出塞》(王昌龄)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但”字理解时,便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四、适当拓宽,教些常识。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基于此认识,我嫌现行教材在古诗词编录上有所不足。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参考《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目录,增选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充实体裁。在现有的五绝、七绝基础上,适度增加五律、七律、乐府诗和各种词牌的词以及简短的文言文的数量,力求丰富多彩、比例适当。2、拓宽题材。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提诗文也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3、根据教材中的古诗寻找同作者、同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4、还可收集与其他白话课文有关的诗篇。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读读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欣赏朱自清的《春》后,读读顾春的《迎春乐》等。5、还可与生活联系,按时令、节日串珠成链,或选学一些描写古代孺子童趣生活的诗文等,不一而足。另外,现在有些孩子家庭条件不错,有时父母会带他们去浏览祖国的名胜风景,这些名胜风景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碑文楹联、诗篇词章佳作如林,数不胜数。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在旅游时做个有心人,请父母一道帮忙收集景区里的诗词联和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逸闻趣事,在实践中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染。

第12篇

关键词:初高中; 文言文; 衔接;

现状:高一学生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

高一文言文教学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语文学习过渡的重要方面。学生虽然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初中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浅易,且教学要求也较低;加之课时充足,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反复朗读、背诵。而高中不少文言文篇幅增长,选材涵盖各朝代,文体兼备,不乏一些晦涩难解的文章,教学要求也有较大提高。加上课时紧张,学生常常很不适应。更严重的是,由于在文言文学习上没有与初中很好地衔接,直接影响学生整体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原因:课程的阶段性导致语言学知识的断层

新课程要求具有阶段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教学。”“语法不作为考试内容。”

初中课标没有具体说明“必要的语法”所包含的范围和对象,教材中也只附录了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和常用关联词语的简表,必然导致初中语法教学的难以保障和落实。“语法不作为考试内容”,中考语法知识的考查只能隐性地进行,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虽或多或少讲授一定的语法知识,但是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语法专项训练较少或根本没有训练;语法教学尺度不统一。而高中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这就导致语言学知识的断层。在这种严重的断层基础上,高中师生在解决诸如文言实词的活用、特殊句式、虚词作用这些问题时,就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困难重重。

措施:“瞻前顾后”,前引后连,做好衔接

1、“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学会新旧联系。例如高一上第五单元《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何厌之有”这一典型宾语前置句,就与初中(八年级)《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句式完全一样。在本单元《勾践灭吴》中,还有“何后之有”一例。在词法句法上,类似的例子大量存在。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获得新知,总结规律,前引后连,举一反三。

2、语法知识补充。

一直以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难点就在语法知识的理解上,而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桑代克的迁移理论认为,知识产生迁移的基础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因而要使学生学好古代汉语语法就得在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教学中可在高中起始阶段介绍词的分类、短语的辨识、句子的结构(成分、主干)等,这样便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性的迁移训练,可以使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法教学实现自然衔接。

如《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不少同学在翻译此句时,译为“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的责任,这与刺伤并杀死了人有什么不同,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兵器的责任。”译后自己读读也觉得别扭,但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划分成分后,学生立刻发现问题出在“于”的宾语上,“于”的宾语应为“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而不是学生翻译时译到“刺人而杀之”就认为这一分句到此结束。而本句并非复句,而是一句复杂的单句,可译为“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的责任,这与刺伤并杀死了人,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兵器的责任’有什么不同?”

3、学习方法指导。

其一,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翻查辞典,根据上下文相关信息来猜读、推断、反复求证、推敲句子大意,力求用现代汉语口头翻译课文,翻译时要直译,有疑惑的地方作出标记。

其二,要求学生使用统一的符号。

从学生一开始接触文言文就要求使用统一的符号,以方便日后的复习。如重点词用“・”,词类活用用“”,古今异义用“”,通假字用“”,固定句式用“____”,特殊句式用“~~~~~”来标识。用符号做书间笔记,重点鲜明,有利于分项积累,巩固重难点,使学生感到条理清楚,熟知每项知识掌握程度,能随时查漏补缺,更有利于复习。

其三,帮助学生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