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的审美作用

艺术的审美作用

时间:2023-07-03 17:5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的审美作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的审美作用

第1篇

一、美的形式

从古至今,东西方对“美”的探寻就从未停止过。在古代中国,孔孟儒学对美的论说趋向于把美的概念伦理化,精神化,最终用善统一美(取消美)。英国的温克尔曼从理性主义原则出发提出关于美的观念。沿着理性主义的思路,学者们从古典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和建筑)概括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美的形式原则,如: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和变化、和谐统一。

使用这些形式美原则分析任何一个古典造型艺术作品,几乎都能得到肯定答案。然而,从审美经验来说,这种普遍化、绝对化的形式美原则存在不足。黑格尔说形式美的原则是抽象的原则,它所实现的统一是抽象的,没有生命的不真实的统一。我们应当赞成黑格尔,“在生气贯注的生命里,再往高一级走,在自由的心灵里,这种单纯的整齐一律就要让位给有生命的主体的统一。”①

二、从审美角度探寻艺术美

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艺术为审美服务,这是艺术存在的基础,是艺术的一个根本标志。

1、艺术的本质

从审美个性来说,“美”是由生活在现实中的具有个性特征、自我意识的人来具体创造和体验的;审美经验是非概念的直观感受活动;更进一步来说,个性价值成为一种自觉的基本审美价值。

在人们的生命活动中,社会成员间情感的普遍交流,以及人们不同的生活环境与际遇,形成了审美主体的个性化感受和创作。因而,从生命角度来看,审美是自由的。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都在为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在审美创造和体验中,艺术家们独特的眼光和对生命的感悟比普通人更加深刻,他们所看见的不止是自然与人生的表面,乃是自然与人生的核心。他们眼中的一枝花、一块石、一湾泉水,都是一段诗魂,他们能将这种灵肉一致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现象描写出来,生意跃动,神采奕奕、仿佛如“自然”之真。正因为艺术家对自然与生命独特的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才使艺术的美直达审美者的内心,引起共鸣或遐想。

2、艺术的形式美

艺术形式是艺术意味的外在表现。艺术家们受生活之启发而反映生活,并用贴切的艺术形式反映这绝佳的艺术内容,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创造。诗人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或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宗白华将形式美作为艺术美之首,认为只有通过形式的引入,才能“由美入真”,探入生命节奏的核心。宗白华指出,形式除了有间隔艺术与现实,组织艺术境界外,还有揭示生命真理的作用。艺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把材料象征化、形式化,以表现生命的意境。②

三、艺术美与生命的关系

1、内容上的相互吸引

黑格尔把艺术看作是形式和内容的呈现与展示,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的方式;形式和内容为了表达两者在同一时间的普遍存在,必须充分了解对方,特别是在描绘感官方面的形式和精神上面的内容时。可见,艺术的形式美与生命在内容上是相互吸引的。

另外,艺术的目的是确证人自身。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综合体,作为一个不断生成变化的心理结构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而艺术因确证欣赏者的生活经验而具有审美价值。因而,艺术家创作作品时总是尽可能地将为更多人所共有的生活经验包容到作品中,或是专门写某一类人所熟悉的生活经验。而对欣赏者而言,他们总是热衷于去寻找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似的细节。这是出于人们的本能。

2、内容即本质,形式即表达

没有内容的艺术形式是虚幻的,而没有艺术形式的内容不能成为艺术。艺术中的形式与内容是互补的关系。艺术只有探寻艺术的本质内容即生命,并用妥帖的形式表达,才能成为富含内容的艺术,而形式也将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节奏、旋律、和谐等等都是艺术形式美的体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是生命的表现。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

四、多元语境下的探析

现代社会中,伴随着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艺术成为一种自我体验和自我表现的基本形式。当今,多元文化呈现出十分丰富的视觉特征。多元的内容和自由的形式使艺术的构成形式和审美意识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在今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对艺术有不同的需要。但是,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艺术对于人生最根本的价值,也是它真正的重要性,是为我们的人生开拓一个既非现实也非虚假的有价值、有意味的世界。在这充满艺术创造和审美体验的世界中,我们的人生境界被深入展开了,我们的生命、情感和精神都从中获得超越和提升。”③艺术将带领我们去感受美、感受自由、感受生命。

注释: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中译本,《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第169页

第2篇

关键词:声乐教育;文化审美;教育文化;教育文明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0-02

文化审美是声乐教育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价值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当竞争只是以追求美为终极目的时,声乐教育的诸多问题便得到了解决。通常人们认识的声乐教育,是指以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方式为烘托,以声乐技能和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活动。现代声乐教育越来越多地融合艺术,并不断涌现新的声乐项目,它们在融合艺术方面尤为突出,吸取了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精粹部分,并加以“制作”和“再创造”,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节律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是艺术审美给了这些声乐教育声乐项目以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力。通过与多种艺术的融合,声乐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声乐教育原有的内涵,具备了独立的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了审美、欣赏、娱乐等多重功能,而这种多重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这些声乐所展现的是一种活跃、动态的形象。它们通过流动的线条组成变幻的动态形象、通过的不同姿态传递着情感、通过力量与技巧展示出声乐的节奏与韵律,使这些声乐项目或变幻飘逸、或高贵典雅、或惊险刺激、或热情奔放而独具魅力。这些充分说明这类声乐教育声乐中已表现出艺术的基本特征,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功能。

一、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主体

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能够附注于各种文化形态之上,具有覆盖和跨越整个文化领域的性质。除了专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之外,其他各种文化产品都有可能有条件地进入审美领域,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可能与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密切关系,但它又并不等同于这些文化现象本身。只有教育主体以审美态度来对待某种文化现象时,这种对象才进入文化审美领域。从审美主体方面,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来说,进入审美关系的必要前提是审美态度――即暂时把使用功利等方面的考虑放在一边,专以欣赏的眼光注视音乐,以欣赏的耳朵倾听音乐,在心理上处于一种音乐审美期待状态。

二、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追求

音乐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声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声乐教育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审美主体指从事审美活动的人。审美客体指审美的对象及美的事物。这两者之间构成特定的审美关系,缺一不可。声乐教育审美的过程就是音乐的美作用于主体的感官器官,激发音乐主体的审美活动,进而在情感上产生与客体的美相契合的倾向。

三、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意识

声乐教育审美的实现在象征的意义上就是自由的实现。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审美价值占统治地位的境界,是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艺术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声乐教育审美意识是在声乐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审美者的头脑中能动的反映,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声乐教育美感的产生具有直觉的特征,对美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在审美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性心理等都可以影响美感的发生。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差异也是人的一种解放,同时它又让对象保持它自己的自由和无限,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它的实现才表现为自由。

四、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方法

声乐教育审美作为一种超生物的自由的感觉,是和一个时代价值结构的全部复杂性相对应的复合的感觉。主要表现为声乐教育审美观念和时代、民族、阶级、科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以时代性为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美的事物也在不断的产生和消失,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这种丰富同时也是声乐教育审美的丰富,是自由本身生命力的成长。声乐教育审美的心理结构及其活动方式作为实践的产物是建立形式的基础。审美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等的过程。声乐教育审美分为一般的审美方法和辨证的审美方法。一般的审美方法主要包括感受法、鉴别法、诠释法。以感受法为例,声乐表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造型美,全面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兴趣。辨证审美方法主要包括形与神的审美辨证、情与景的审美辨证、虚与实的审美辨证、曲与直的审美辨证等。声乐教育审美方法的多样化,导致了审美主体认识世界的自由,音乐审美也就愈自由。

五、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形式

声乐教育审美美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声乐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表现了声乐的美。如果声乐教育美没有变化、差异和多样性,那就只有单一,无须交流,也无可交流了,人类也就失去了自由。声乐教育中的美绚丽多姿,但就其基本内容来看,音乐能最充分、最丰富地展现人体美,实践证明,长期参加声乐教育声乐的人各种优美的静态,以及他们之间各种动作和谐的编排与组合,往往综合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由于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繁多,形式多样,各项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的动作技术的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其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给人的美感也不一样。音乐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阳刚美和柔性美两大类,而且绝大多数声乐项目都是融刚性美和柔性美于一体的。此外,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也是声乐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比如,大型的合唱表演时,多名声乐演员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在优雅的乐曲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统一的歌唱,同伸同屈,波浪起伏,就犹如一幅雄伟美丽韵图画,给广大观众以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声乐教育美随着自由的发展,审美主体心灵处在不断充实、丰富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在超越那个它所享受的目的而上升到更高境界的意义上,声乐教育美作为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中介,也恰恰是自由的象征。直觉、创造、愉悦等都是人类自由的主要特点,也是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主要特点,自由是人类生命力的升华,它通过认识和驾御必然性,有意识的按主体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新的动力。

总之,美本身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声乐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声乐教育的美是否被意识到与审美主体是否有健全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有关,及与审美主体的感觉和修养、心境有关。审美主体愈自由,声乐教育美就愈丰富。在声乐教育美的王国里,作为一种和伪价值相对立的真正的价值,审美主体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人的本质――自由。因此,声乐教育美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2]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

第3篇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有曰:“夫水性虚而论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享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1]文中所提到的“质、情、理”和“文、采、辞”等概念,表达的是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两个问题,他辩证地阐述了文艺创作的内容与形式是一个相依相存的统一体的观点。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现今研究“如何处理好绘画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同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以视觉审美为特征的绘画艺术,其形式的作用的确要比其它艺术,如文学等更不容忽视。但作为艺术美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的物质前提,绘画创作中的“情”与“采”也皆举足轻重。

一、“情”是绘画创作的灵魂

这里的“情”,是指作品的“生活真实、真情、思想内容”,此为绘画的艺术内容。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真情的表达。艺术作品是以情动人的,它具有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所有这些功能都是必须通过“情”来打动人而得以实现的。黑格尔在《美学》中讲:“愈是优美的艺术作品,它就愈是具有内容和思想的内在深刻和真实”,“只有心灵生发的仍然继续在心土壤中长着的受过心灵洗礼的东西,只有符合心灵的创造品,才是艺术作品。”[2]没有感情便没有艺术,画中情感,既是外在对象给画家心灵上的感受,也是画家对外界对象的艺术理解和表现。历代成功之作的艺术家无不是善于把握生活中最富表现力的某一侧面的能手。齐白石最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精彩的瞬间物境,营造一种质朴而又充满情趣的乡土气息,其天真烂漫的画风全赖一个“情”字而统摄。画家的心灵是联系自然与艺术的桥梁,从生活到艺术是画家在大自然中找到与感情状态和理想追求相适应的形象、笔墨、色彩等形式语言。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只有通过这些语言,才能停留在一个孕育性瞬间的感情的顶点,才最具有表现力。

其次,是生活真实的感受。画家的主观创造可以赋予艺术作品以无穷的魅力,然而艺术的创造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特色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正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的素养、思想情操既孕育于生活之中,又决定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反过来也影响了他的艺术风格;生活使得艺术作品更实在,不会成为空中楼阁。五代、北宋时期的荆、关、董、巨山水四大家,无不依赖于生活这一源泉。他们开拓了各具特色的山水画技法,皆因来源于中原的崇山和江南秀丽的水乡,荆浩、关仝善写石体坚凝、山峰峭拨、古松苍健的北国风光;而董源、巨然则多画山丘起伏、溪桥掩映、云雾显晦的江南景色。南北两家风格迥异的艺术很显然是对大自然美的写照。

歌德曾经说过一句话:“画家要成功地描绘出一种女性美,只能以他至少在一个活人身上曾经爱过的那种美作为典型。”这句质朴而深刻的话说明了艺术形象对生活真实的依赖关系,生活真实是艺术形象产生的基础,对艺术形象具有制约乃至决定的作用。正如谢赫提出“六法”中的“应物象形”,指的也是艺术造型要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真实地、有感受地表现出艺术的形象。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第一性的东西永远是生活本身。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不仅存在于理想,而且首先寓于现实之中,现实的存在决定了人们的认识。

二、“采”是绘画创作的生命

如果说“情――内容”是绘画作品的灵魂,那么“采――形式”就是它的生命。

所谓“采”,也即“个性表现”,它在绘画创作中表现为笔墨、色彩、笔触、构图等极具个性的绘画语言形式。这里面包含着多种因素,但重要的有两个:一是体现了有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艺术自身特性,如所谓绘画的本性,雕塑的本性等等;二是画家创作的个性表现特征。所谓“个性表现”,既是画家的生活经历、文化阅历等特殊条件所形成的,也是这些条件在作品上的表现形式,作者的气质、学识修养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例如同样是油画笔触的表现,但由于画家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传达出来的个性表现亦全然不同:哈尔斯的宽短块面迅捷而果断,偶尔夹些轻快的笔触,如同乐曲的高音,带动整个画面充满节奏感;莫奈沉醉于碎小笔触的点擦涂抹,产生了一种迷人的色光效果;塞尚追求客观物体的本质结构,像砌砖一块块地排列的笔触,透露出他深刻而执着的个性;梵高喜用激动的情绪带动画笔,厚重的波浪型与水涡般旋动的长线,令人想起他那追求光明生活的耿直性格……十八世纪法国布封所提出来的“风格即人”便是道尽了创作中“个性”的奥妙作用。

从自然信息到艺术信息,画家不单纯只是传达信息的载体,更是一座特殊的加工厂。画家只有使他个人主观方面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对客观自然的美作出为他自己所特有的独创性的发现,他的作品才是更有审美价值的。宋代工笔画《出水芙蓉》、山人、齐白石和潘天寿笔下的荷花,其个性的差异是那么明显!正是这种个性差异使得荷花丰富多彩的美,在绘画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反映,并使欣赏者对荷花的多样的审美趣味得到满足。绘画艺术,它不单纯是技艺的积累,更是艺术家心性和境界的外化,乃至达到一种近乎自然的人生体验。

三、“情”与“采”在绘画创作中相互融合,高度统一

绘画创作的此种个性表现系属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是通过作品的“情――艺术内容”与“采――形式表现”来彰显出画家的艺术表现力和人格魅力。一件能真正体现画家伟大的人格的作品,其“情”与“采”在画家的技艺处理和心性表达的糅合之中是高度统一的。

鲁迅说过:“美术家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但是,惟有一个真诚的艺术家才能体现出他的“人格”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第二生命或生命自身,艺术家只有在自我的不可遏止的冲动下创作,才与他自身的生命相结合。“心灵必须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形式必须是心灵的节奏,就同大宇宙的秩序定律与生命之流动演进不相违背,而同为一体一样。”[3]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画家真挚的感情是艺术的灵魂,而不能坚持艺术个性,孤立地认识和表现自己的感受,定会失去了艺术真诚这一重要品格。

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更有主张:“画有三:一、绝似物象,此欺世盗名之画;二绝不似于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鱼目混珠,也欺世盗名之画;三、唯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强调的是艺术真实绝非生活的真实,也即齐白石先生所概括的“似与不似之间。”这是对神形关系理解得深刻的论述。“似”是客观的依据,“不似”是主观造型的变化,“似而不似”就是物我合一,有“似”而无“不似”就是有物无我,相反则失去了物象的常态特征。坡有首诗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更是说明了艺术创作必须有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因素的结合,任何强调一面而忽略另一面的理论都是难免失之偏颇的。

可见真正的艺术创作应该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善融合,其“艺术内容”与“表现形式”是个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4]绘画创作就是将客观世界与主观精神,将感情与理性,形式与内容,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既是反映了客观生活,又表现出画家情感与鲜明个性的具有感人力量的艺术形象。(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参考文献:

[1] [4]刘勰,著《文心雕龙》[M].远方出版社.2004.(110-111页)

第4篇

一)吴晓邦通俗舞蹈理论概述

“为人生而舞”、“为人民而舞”是吴晓邦先生舞蹈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一生的崇高目标和奋斗准则。吴晓邦先生认为“通俗舞蹈”就是流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型舞蹈,基本特点就在于普及型、日常性、群众性、娱乐型等,其形式简单、内容单纯,符合时尚,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便于老百姓亲身参与。吴晓邦通俗舞蹈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通俗舞蹈的群众基础

从事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民间舞蹈和芭蕾舞的艺术家和教育者应该对通俗舞蹈充分重视。吴晓邦认为,通俗舞蹈是艺术舞蹈的基础,一个社会缺乏通俗舞蹈,艺术舞蹈的发展将失去根基。因为,如果人们没有亲身参与舞蹈的经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通俗舞蹈的耳濡目染,那么对舞台上的艺术舞蹈就必然会产生隔阂,缺乏兴趣,甚至无法领会艺术舞蹈的表现方式和深刻内涵,所以,通俗舞蹈的普及是推动艺术舞蹈发展的重要基础,两者应加强合作,才能共同繁荣。

2、通俗舞蹈教学要注重生活实践,寓教于乐

不管是艺术舞蹈还是通俗舞蹈,它们的生存发展都归根于人民的现实生活。通俗舞蹈只有真正同人民生活血肉相连,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文化秉性中获取优秀品质,碰撞艺术火花,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舞蹈。吴晓邦认为,舞蹈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不以生活为轴心的任何舞蹈学研究,最终将只能是空中楼阁,失去存在的必要。吴晓邦倡导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寓教于乐。他认为,过去我们对于以娱乐作用为主的通俗舞蹈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通俗舞蹈要以娱乐为主,并需要组织者合理引导,发挥必要的教育作用,这样,通俗舞蹈也就得到普及和提高。

3、通俗舞蹈应注重其审美作用

舞蹈美育是以舞蹈艺术为手段的审美教育,它是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吴晓邦十分关注舞蹈美育,他认为舞蹈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使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还要以舞蹈艺术为手段达到创造“美”、传播“美”的最终目的。“学习舞蹈实际就是学习‘美’。这里指的‘美’代表了我们寻求真理,即我们理想的化身。把‘美’作为舞蹈教育的目的,舞蹈就会成为人们情操上的教育。无论是最基本训练教育,编导教育,还是理论教育,都首先要有这个认识。”(参见吴晓邦《舞论续集》,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所以,吴晓邦认为必须注重通俗舞蹈的审美作用,并将通俗舞蹈的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相结合,如果背道而驰,通俗舞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

二)通俗舞蹈理论对高校通俗舞蹈教学的启示

吴晓邦是新舞蹈教育的奠基人,他的很多舞蹈教育理论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但在以前较长一段时期内,其实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一个时代的舞蹈教育积淀之后,人们再回过头去审视他在数十年前提出的观点时,才会印证他提出的观点已然成为现实或逐步成为现实,他的理论和智慧影响了我们数十年,甚至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

1、注重通俗舞蹈教学与艺术舞蹈教学相结合

通俗舞蹈的发展,或转化为艺术舞蹈,或为艺术舞蹈的创造提供新素材、新技巧、新境界。目前中国很多艺术舞蹈都是中国民间舞的升华和延伸,如在很多芭蕾舞、现代舞中我们都能看到华尔兹、爵士、迪斯科、霹雳风格的影子。然而,在我国高校舞蹈教学当中,更多地是把通俗舞蹈与艺术舞蹈教学完全割裂开来,舞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当前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对通俗舞蹈教学与艺术舞蹈教学结合起来,以一定比例安排课程和实践。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甚至可以在大一的阶段,不要将舞蹈类学生盲目地、人为地划分通俗舞蹈和艺术舞蹈两个专业方向,而是让他们集中学习通俗舞蹈和艺术舞蹈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大二甚至大三的时候,再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意向划分主攻专业方向,让学通俗舞蹈的学生更多地了解艺术舞蹈,也让学艺术舞蹈的学生更多地了解通俗舞蹈,了解两者之间的共性,看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在教育资源上实现相互结合,优势互补。

2、注重通俗舞蹈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与当今学院派舞蹈教学相比,吴晓邦的教学体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更加贴近生活。为了让学生搞创作,他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从中寻找创作的素材。吴晓邦的通俗舞蹈教育理论,强调通俗舞蹈教育必须与群众生活相结合,同时在通俗舞蹈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理论的传授,二者是有机的结合体。而长期以来,中国通俗舞蹈教育的教学方法都是以口传身授为主,”在强调教学分工的当代舞蹈教育中,各学科间的天然内在的联系被人们忽略了,各学科往往自行其事,不相往来”(魏传义主编,《艺术教育学》,重庆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舞蹈本来是一种活泼灵动的表现艺术,需要灵感、需要激情、需要创造力,但古板的教学模式束缚了人们的思维,抑制了人们的创造力,所以,我们的通俗舞蹈教学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穿行、交替进行,通俗舞蹈教育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穿插加入形体训练课和创作实习课,使理论课与实践课很好的结合起来,用通俗舞蹈理论指导通俗舞蹈实践的具体环节。

高校通俗舞蹈教学更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高校通俗舞蹈教学是舞蹈教学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说,通过高校通俗舞蹈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马上投入到市场,投入到社会,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大众需求”将成为空谈。

3、注重通俗舞蹈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第5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36-01

审美教育是我国大学生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声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声乐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艺术是以听觉的形式和意象再现生活情境,人们通过视觉表演和听觉来体会声乐中所表现的真实生活。

一、声乐教育概述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份,其特征是在审美中完成教学,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只有当“声”与“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声情并茂。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声乐的审美意象

音乐家在声乐的表现上追求情感和表现的完美统一,音乐的意境使声乐中的歌词、旋律、节奏、表演等成为一种精神形式,一种意向性结构,声乐中所表现的技巧作为时空扩展的精神迹化,是由表演、嗓音、艺术处理和精神内涵共同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声乐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让我们在艺术情感的形式中体悟到真善美,这种转换使整个声乐艺术产生了无穷变化,从而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象。

(二)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

声乐强调运用气息推动声带振动,来进行发声和歌唱。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情感人,营造气氛。从声乐作品上看,这是音乐家内心深处思想境界和艺术情感的真实写照。

(三)声乐艺术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声乐艺术的审美实践活动由构思、表演、再现情感等部分组成。音乐家在艺术的整个表演环节中把提升审美作为主体来进行,声乐作品本身的艺术美、形式美在音乐家表演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进行了完整而充分的想象、发挥和创造。

(四)声乐艺术作品的欣赏性

因为音乐以非语言状态的形式和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艺术风格出现,这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来进行种种想象。欣赏者可以通过视觉,可观地去感受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用自己已有的文学、美学和艺术知识来理解,用自己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声乐作品的意象之美。

三、学生声乐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声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首优秀的歌曲作品不仅仅是直接描绘生活,同时又具有诗意、清冷、沉雄和飘逸。所以,声乐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使它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育教学的审美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的直观认识为基础,上升到理性辨析为指导。

(二)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声乐不仅表达人的思想,并且表达人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声乐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声乐“物我交融”的境界。教师要引导学生,告知声乐作品中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将自然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

(三)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在声乐美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知声乐各种形式美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首先,要求学生在声乐的学习、鉴赏过程中把声乐对美的形象的感知同情绪上的体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其次,鼓励学生创造审美意向,鼓励和推动审美意向的发展,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选择显现的方式,进行声乐艺术的创造。再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掌握收集整理审美经验资料。最后,声乐教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审美心理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四、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审美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审美功能,歌唱只有将技巧与表现完美的结合为一体时,才能成为醉人的乐篇。用悟性和灵气,以一颗充满感情的,一份对万事万物发自内心的爱来表现音乐的美丽。声乐课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努力将声乐课中的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声乐专业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第6篇

一、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统一性

艺术的发展,就是对阻碍发展的、旧的观念的舍弃,以新的观念呼唤人的本性、点燃人们的心灵之火,从而为当今艺术、人们的精神生活灌注新的活力。

二、绘画艺术和谐美体现

如果把人的基本生命需求看做是一种蓬勃的精神活力与抗争的话,那人们对生命形式的基本要求就体现在寻找万物之间的和谐。把和谐美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审美意识。人的基本需要在精神方面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赋予各种感觉耍素以形式,而和谐,就是这种赋予形式的活动的基本原则。从赋予形式这个层面上看,和谐是一种建构、构成。生命形式与生命力的相互关系只是和谐建筑中最基本的东西,完整的艺术形式即影应该是和谐的、构建的,同样的,它也应附有生命活力与表现性表现性不是别的,正是生命力与激情的流露与表达。这也是艺术品的生命。所谓移情冲动,从实质上分析就是生命冲动的体现,是向自然灌注生命的欲望。而抽象冲动则是一种把握生命形式的冲动,是探寻各种形式构成规则的冲动。两者是各种风格类型的艺术的共同基础,不能简单地将其分别与写实的艺术和抽象的艺术相对应。事实上在传统写实艺术中抽象冲动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而抽象艺术中也往往以灌注生命的方式张扬个性,体现生命激情。人只要没有死亡,其以生命冲动为主的基本需要就不会间断,并且以此来推动人的各方面的意识与行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他们的基本需要的推动作用也是并不相同的,因素的不同,有些可能生命冲动占主要部分,有些则是生命形式的冲动占主要部分。其冲动种类与影响的程度,是通过大脑的生理机能来决定的,这些也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等特征所形成的基本原因。

三、绘画基本需求的内在动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到高逐渐升级的,如生理需耍、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与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某一级需要产生并占优势时,即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而那已满足的需要便不再是积极的推动力了。应当说这种理论对于解释一般的意识动机是普遍适用的,但对于审美来说就不十分恰当。主要问题在于审美涉及的是整个人性的实现,其中既有较高的精神层面,也有最基本的生命本能,并不是较高的需要层次所能独立推动的。当然,在一些低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可能产生不了属于较高层次的审美需要,但一旦产生了审美需要,就会调动起整个基本需要,使之为完整人性的实现而发挥动能。在作为意识、行为的动力而发生作用时,两种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又相反相成的,共同构成一种动力合成。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种合成即形成不同的模式,有的人有着特别强的生命冲动,而把握生命形式的冲动则弱一些;有的人把握生命形式的冲动强一些,而生命冲动就显得相对含蓄一些,可能也有的人这两方面相对平衡一些,原则上说,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需要模式。对于一般正常的人来说,两种基本冲动不会只有一方面单独起作用。如果只有一种冲动起作用,失去动力的合成,就会使人或者过于疯狂,或者过于抑郁,从精神病学上说这都是属于病态。而艺术中虽也有反映病态精神的情况,但总的说艺术创作还是正常人的行为,因而任何形式都应是具有动力合成的需要模式的体现。综上所述。在绘画艺术中,不仅仅只是看作品表面形式的完美程度,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内在含义。因此想要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就要注重内在含义的体现,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体会。

作者:许丽杰

第7篇

关键词:影视鉴赏;艺术教育;升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158-01

一、影视鉴赏能够丰富艺术教育的内涵

(一)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

影视艺术是随着影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应运而生的一门技术,最具当代性的艺术形式和最具有技术表现力的一门艺术,打上了深刻的时代内涵。影视鉴赏作为欣赏影视艺术的方式大大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时代内涵。因为影视艺术的兴起必然掀起一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革命:艺术教育从以前的单纯强调审美育、情感教育和精神升华,与影视鉴赏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教育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而丰富其内涵。

(二)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

影视艺术是最年轻的艺术,它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历经千年才发展起来的其他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懂得影视鉴赏的观众可以从丰富多彩的影视作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种类和适宜于个人观赏和品味的作品,这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就是大大扩展了它的文化内涵,使艺术教育具有开放、多彩、生动的文化特征。

(三)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艺术内涵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载体使受教育者获得艺术享受的教育方式。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育主要指文学艺术教育、绘画艺术教育、音乐艺术教育、戏曲艺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影视艺术的兴起随之带来的影视鉴赏的发展,艺术教育的艺术内涵也扩大了。

二、影视鉴赏的发展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功能

影视鉴赏是人们观赏影视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在影视鉴赏的过程中,银屏上丰富而成功的艺术形象、感人至深的生活画面会使观众产生丰富的审美联想,从而受到这样或那样的艺术感染。在影视鉴赏的框架内,艺术教育的功能无疑会有拓展。

(一)拓展艺术教育的艺术功能

影视艺术向观众提供的是生动逼真、直观可感的视觉形象,以及与视觉形象相配合的听觉形象。可以让观众获得清晰而强烈的观赏效果。通过影视鉴赏开展的艺术教育可以帮助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具有树立典型,用真善美去教育观众的作用,具有以艺术形象使观众获得精神上愉悦与满足,借以陶冶情操的审美作用,同时还具有给观众感情上的激动与快乐,修养身心、调剂生活节奏的娱乐功能。

(二)拓展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

在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产生的影视艺术,影视以其独有的特征在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的同时加大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影视艺术的运动特性。

影视艺术是运动的视觉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影视通过蒙太奇分切组合,在运动中寻找画面衔接和转换点,从而产生连贯、对比等效果,发展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艺术整体。因此,在影视运动的特性下来审视艺术教育,要关注艺术教育的发展功能,以运动见长的影视则不同,它大大添加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元素,使发展功能大大扩展。

(三)拓展了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

随着影视艺术的蓬勃发展,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正在显现出来。艺术教育的综合功能来源于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影视艺术的本质属性,影视的综合性首先是艺术上的综合。作为艺术殿堂上的后起之秀,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就是动态的造型艺术,影视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影视科技发展史。在此基础上的艺术教育就加大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三、影视鉴赏提升艺术教育的品味

影视艺术和影视鉴赏的发展不仅给艺术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给艺术教育带来蓬勃生机,也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品味。

艺术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培养健全的人”的一种教育,是一种培养综合性的、创新性的、艺术性的大写的人的问题,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没有艺术教育的参与是不可能达成目标的,艺术教育的加入使得培养大写的人成为可能。

四、结语:影视鉴赏与艺术教育的境界——艺术大观园

影视鉴赏的发展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涵,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功能,提升了艺术教育的品味,在影视鉴赏的推动下,艺术教育正在构筑一个艺术大观园,在这个大观园里能感受到艺术的真谛——求真、向善、唯美。

第8篇

一、摄影艺术中的审美规律

摄影艺术是一门较为年轻的艺术门类,自1839年诞生至今不过160多年。它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对摄影艺术的创新追求,也伴随着与其历经的每个时代的高新科技的发展。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视觉艺术的体系中表现出独有的审美规律,它既有一切审美活动都具备的共同规律,又有别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共同点在于摄影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作品要做到呈现艺术美的效果。这无疑是人类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进行的出发点,就这一点而言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并没有原则上的差别。不同的是,“从事摄影艺术比进行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更接近现实,摄影作品虽不是原型又酷似原型”。摄影艺术在视觉艺术中又属于造型艺术,由于它是瞬间纪实性造像的艺术形式,所以它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有自己特殊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点,摄影艺术才能在艺术殿堂里生存发展。倘若失去这种个性或一味地模仿其他艺术形式,摄影就会走向灭亡。我们将摄影艺术视为视觉艺术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认识和研究的同时,还要将其从中剥离出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有针对性的考察。这样才能避免在探索摄影艺术领域诸多问题时,将其与一般的审美思想混为一谈,导致摄影艺术自身独立性的缺失;又不会失去方向而背离基本的审美规律陷入盲目性。

西方国家在摄影术发明的最初阶段,都是一些画家从事摄影工作,因为摄影术有将影像固定下来的神奇效果,这令画家们欣喜不已。不仅仅是因为物理学家阿拉古在法国众议院提出了“摄影术在人类行为方方面面的运用”。对于画家来说,更有利的是,有了照片作素材,他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地对待特定时空下的景象创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错过最佳的创作时间,也不必经历漫长的等待。英国画家大卫·奥克塔维斯·希尔,在1843年为苏格兰教会成立大会所作的巨幅肖像画就是以大量肖像照片为基础的。后来一些画家尝试将绘画艺术中形式美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摄影作品中,力图使摄影由技术向艺术发展,逐渐摆脱“术”的痕迹。盛行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绘画派摄影,在形成之初,都是模仿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1857年雷特兰创作的《人生之路》是一幅典型的绘画派“仿画”的摄影作品,它的问世标志着摄影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我们在解读这些早期的摄影作品的时候发现,当时的创作者在作品中已经开始用摄影技术描绘心理活动了,并试图传达某种思绪。只是当时没有更多的手法可以借鉴,才不得已地承袭了绘画艺术的种种形式。19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更新,写实派摄影分离出绘画派摄影,发展成了摄影艺术的另一个主流———纪实摄影。绘画派摄影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艺术摄影。从此摄影艺术进入了一条崭新的艺术形式道路。美国摄影家A·斯蒂格利茨当时提出摄影“全在于探索真实”的话题,表明了纪实摄影注重客观现实的特征。此外,也有人认为“摄影艺术就是大自然的精确再现,它也可以给人以美感”,将摄影的真实与美联系在一起。相比纪实摄影形式美服从内容真的审美特征,形式美的运用对追求画面形式性的艺术摄影更加重要。

二、摄影艺术与形式之美

形式美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特征,它是以美的形式、美的规律、美的原则来描绘大自然的视觉物象。它在视觉艺术的各类作品中出现,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我们在欣赏一幅视觉艺术作品和进行作品创作时,或是对艺术品进行审美时,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审视?或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概括起来讲,就是从作品的形式着眼,透过由形式美营造出的优美的视觉效果,进一步解读作品所要传达的创作者的审美经验和哲学思想等信息。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是传达作品内容的外在构成方式。由造型诸因素———光影、线条、色彩等组合而成。它与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然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形式美在摄影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课题。因为形式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与艺术价值的高低。缺少形式美,摄影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没有形式,内容就无法表现。《半农谈影》中曾指出摄影作品中艺术美成立的依据,也表明了半农先生的摄影美学观点关于“造美”的问题:“认识纸上的影像是由形、光、色三元素构成的”。用现代美学中的术语来理解就是摄影美的表现要通过摄影艺术的物化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对形、光、色的审美处理。

世界公认最伟大的风光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一生致力于黑白摄影和暗房制作的研究。他所发明的“区域曝光法”是通过暗房后期处理的过程,扩展或压缩影像,使影像在黑白相纸上形成尽可能丰富细腻的影调。他的作品使人强烈地感受到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月出》和《冬天的日出》是他众多名作中的两幅,分别拍摄于黄昏和清晨时分。为了捕捉预想的光影效果,他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并在拍摄地点等待最佳的时机。在照片拍摄成功后,他又通过暗房里的独门绝活进行复杂的调整和控制,解决从最亮到最暗部位的均匀过渡,还有黑白灰的均衡问题。最终呈现给世人的是影调控制得相当精准的照片,堪称风光摄影的经典之作。《国魂》是鲍昆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完成的一幅作品,为了拍出心目中的长城夜景,他经过几年的思考。后来受国外闪光摄影的启发,想到要用不同颜色的闪光,连续闪射的方法来拍摄,赋予长城以浪漫主义的色彩。决定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光普色序列,近暖远冷地进行闪光,让长城像划破夜空的彩虹。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成功地创作出《国魂》,在摄影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公认为中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三、数码摄影中的创新艺术形式

摄影艺术从早期的借鉴到逐渐成熟要求作品中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发展在艺术摄影中的体现更加显著,也尤为重要。因此,在注意作品内容的同时,必须在艺术形式美上下工夫。而今,进入数字图像时代,数码照相机取代传统相机,解决了许多传统摄影工艺中存在已久的问题。复制和传输图像变得迅速可靠,图像损坏、色彩蜕变等问题轻而易举就得到了解决。更有意义的是,数码图像在电脑系统中很便捷地就能实现无所不能的变化。这种数码摄影和后期图像处理的方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与表现手段。形式美在作品中的变幻可以更加新奇、更具感染力。数字图像产生所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了摄影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是整个视觉艺术的革新。以平面广告为代表的现代艺术设计正朝着影像传播的多媒体趋势前进。

总结:

新的科技也使地域的界限变得模糊,世界范围内的设计得到融合和共荣。视觉艺术形式美在艺术摄影作品中的体现已不仅仅反映摄影作品本身的价值,还涉及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这对摄影艺术的发展和平面艺术设计的创新都十分重要。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帮助我重新审视艺术摄影中形式美的体现,提高解读艺术摄影作品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对能够在艺术摄影作品创作中更好地表现艺术美,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更有指导意义。视觉艺术发展至今,它所包含的视觉艺术美已经成为美学原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对视觉艺术美进行细致分析的时候意识到:艺术美的体现形态正随着整个视觉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形式美作为视觉艺术美的一个表现形态,在艺术摄影领域里有不同以往的表现。形式美的变化正刺激着艺术摄影审美主体的视觉神经,也正推动着艺术摄影迈向更新的创意空间。

第9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 声乐教学

审美教育是我国大学生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声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声乐反映客观现实生活,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艺术是以听觉的形式和意象再现生活情境,人们通过视觉表演和听觉来体会声乐中所表现的真实生活。

一、声乐教育概述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声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份,其特征是在审美中完成教学,其本质是情感教育。而“情”是声乐美感的核心,是歌唱艺术的基本特征,所以,只有当“声”与“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声情并茂。在这样教学中既学会了本领,也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和享受。声乐教学不仅仅只是使学生做到语言清晰、学好呼吸、共鸣达到音质优美,更多的是使他们的演唱风格鲜明,感情表达风度,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全身心的歌唱,时刻要体现审美教育。

二、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1、声乐的审美意象

声乐艺术是以听觉的形式和意象再现生活情境,人们通过视觉表演和听觉来体会声乐中所表现的真实生活。音乐家在声乐的表现上追求情感和表现的完美统一,音乐的意境使声乐中的歌词、旋律、节奏、表演等成为一种精神形式,一种意向性结构,声乐中所表现的技巧作为时空扩展的精神迹化,是由表演、嗓音、艺术处理和精神内涵共同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声乐以其独特的艺术内涵让我们在艺术情感的形式中体悟到真善美,这种转换使整个声乐艺术产生了无穷变化,从而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象。

2、声乐作品的内在情感

声乐强调运用气息推动声带振动,来进行发声和歌唱。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情感人,营造气氛。从声乐作品上来看,这是音乐家内心深处思想境界和艺术情感的真实写照。如独唱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歌曲反映了当时青年挣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情感。歌曲的音乐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特别是“教我如何不想他”依据变化运用了京剧西皮的音调,民族风格更加鲜明。曲作者采用了调性多变的布局,使音乐色彩显得格外丰富。

3、声乐艺术审美创造的再现性

声乐艺术的审美实践活动由构思、表演、再现情感等部分组成。音乐家在艺术的整个表演环节中把提升审美作为主体来进行,声乐作品本身的艺术美、形式美在音乐家表演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进行了完整而充分的想象、发挥和创造。

4、声乐艺术作品的欣赏性

因为音乐以非语言状态的形式和审美创造再现的多种艺术风格出现,这给欣赏者拓展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来进行种种想象。欣赏者可以通过视觉,可观地去感受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用自己已有的文学、美学和艺术知识来理解,用自己的情感去融合、去把握声乐作品的意象之美。

三、学生声乐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1、学生审美兴趣的培养

学生是审美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声乐艺术的审美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探讨、不断创造、不断反思的过程。一首优秀的歌曲作品不仅仅是直接描绘生活,同时又具有诗意、清冷、沉雄和飘逸。如中国古诗词歌曲《杏花天影》、《扬州慢》等曲目,都是古代艺术歌曲。歌曲内容多为写景咏物,同时也有含蓄的表达对国家命运关心的内容。所以,声乐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使它在自我创作的内涵上和教育教学的审美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的直观认识为基础,上升到理性辨析为指导。

2、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声乐不仅表达人的思想,并且表达人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声乐审美情感培养时,要引导他们深入到生活和艺术美的意境中去,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声乐“物我交融”的境界。教师要引导学生,告知声乐作品中美的形式和意境,使他们将自然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做出审美判断。如欣赏《歌唱祖国》,我们所感知到的不只是长度相等的主歌和副歌的组成,而是以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深刻的理性内涵。

3、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在声乐美育教学过程中,不是让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美的形式,而是要让学生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感知声乐各种形式美的神韵和规律,启发他们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首先,要求学生在声乐的学习、鉴赏过程中把声乐对美的形象的感知同情绪上的体验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想象力。当然,这需要审美主体的学生具有一定学识修养和想象,才能真正感受到声乐艺术美的所在。其次,鼓励学生创造审美意向,鼓励和推动审美意向的发展,帮助学生积累审美经验,选择显现的方式,进行声乐艺术的创造。再次,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掌握收集整理审美经验资料。最后,声乐教育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年龄阶段审美心理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四、结束语

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审美为核心,要充分发挥审美功能,歌唱只有将技巧与表现完美的结合为一体时,才能成为醉人的乐篇。用悟性和灵气,以一颗充满感情的,一份对万事万物发自内心的爱来表现音乐的美丽。声乐课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不断挖掘教学过程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努力将声乐课中的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气氛中学习声乐专业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尹楠.声乐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黑河学刊,2011.1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 审美文化 文学

所谓审美,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主观性、形象性等特征进行分析,人们通过审美活动,更好地认知世界、了解世界。促进人与世界、社会与自然之间形成无功利、形象化的关系。但是审美作为逐渐过渡到高级感性阶段的基础活动,必须注重理性化、实效性。因此,审美文化表现了人类在进行文化活动过程中的形象、情感等,充分体现了人类的真、善、美。奠定在现实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更好地体现了生命形态,以超越的精神、情感体验等作为特征,保障各种历史性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活动里包含了文学活动,而审美作为文学的重要本质之一,二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审美文化蕴含于文学活动中。以下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1、文化与文学

在人类开展各项文化活动过程中,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成果,充分体现了人类在文化进程中的共性以及各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加深对文学艺术领域的理解,离不开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类的各种文化活动。而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分析文学,应如要包括如下要素:①作家。在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时,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个人的价值理念、情感体验等,虽然这些特征赋予了个人化倾向,但也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是文化意识与文化导向作用的结果;②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除了作为语言体系以外,还包括了不同层面的结构关系,也是表达心理和情感的重要符号;③读者。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受益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如果读者思想感情能够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则引起强烈的情绪感受,表达了独特的心理现象。而这种共鸣的形成,归结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时期内,读者的意志愿望具有趋同特征,包括相近的人生经历、相关的历史环境等;④世界。这是产生文学的重要外在环境。例如,我国在儒家学说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道德准则;在道家学说中奠定了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所在。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来看,尤其以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为例,其产生的各种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分析如下:首先,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心灵受到了严重的挫伤,甚至对生存充满恐惧,也正是由于人们的理性心理,对社会道德、法理等产生质疑;其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工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构建,但是人文精神失落现象却客观存在;其三,由于各种科技原因、社会原因的影响,再加上人类潜意识中体现的“黑暗王国”倾向,弱化了。在这一背景下,“黑色幽默”发展起来,这是在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一大文学流派,在这种美学环境中,痛苦和滑稽结合起来,即使在幽默中也表达了无尽的恐怖与绝望。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用了大量的变形、拟人、荒诞、夸张等表现手法,在讽刺、嘲笑中反照了世界。

2、审美文化与文学

从我国文学作品的形式来看,充分表达了来自人类智慧的审美性;以狭义的文化角度为出发点,由文学理论体系构成了文化背景、人文价值、文化特征等,同时也体现了生产技术、生产手段、文化特征、人文价值等,是无功利、形象性与情感的有机融合。审美作为人类了解世界、掌握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审美的实际应用来看,具有无功利的倾向,其审美方式也具有形象性特征,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体现审美文化,体现了文学作品参与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类文化创造中的审美性表达。

首先,在鉴赏文学作品过程中,鉴赏者必须超越世俗的眼光,抛去功利和欲望。例如,在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中,期待人们从内心深处摒除利害观念,达到“忘我”、“无己”的境界,实现高度自由,以此实现对“道”的观望与对照。因此,鉴赏作为文艺欣赏的重要条件,也是进行审美的有效途径;其次,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各种丰富的文学形象,体现了文学对世界审美的认知;而文学的发展也恰是读者美感的客观需求。在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一个系统性、客观性的体系。概括来看,文学形象也是通过文艺作品所描述出的具有情感、审美的对象,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富有强烈的审美意义,同时展现了真实、客观的社会生活情境,创造性地体现了现实生形象。 在叙事作品中,应主要包括故事情节、人物活动、场景等;在抒情作品中,则涵盖了诸多生活细节。由于文学形象的内涵广泛、意义丰富,实现了物象性和意味性的融合,赋予文学作品更多的魅力,进而调动人们审美情趣。

另外,对于作品的分析应包含作家和读者两大部分,所有文学的内容都是情感对象、情感活动的最终结果。作家作为创造文学作品的主体,也富有情感性、价值观,而我们常说的以情感人、以景应情等,也是强调文学作品的情感。也就是说,情感对于文学如同血液对于人类,只有拥有情感,才能增强文学艺术的活力。除了在文学作品中表达情感以外,还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渗透情感;虽然人们在从事任何形态活动时都要考虑情感因素,但是也要和认识活动有所区别。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也就是审美情感,是审美形象中表现的主体态度,如喜怒哀乐、痛苦、欢乐、赞美等。同时,情感也成为文学与非文学的分割线,是文学长久生存的根本保障。

由上可见,文学艺术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凭借其特有的功利性、形象性及情感性特征,体现了文化、审美文化与文学之间的独特魅力,对世界进行客观性的审美价值判断,集中表达了人类文化活动中的审美要素,帮助人们丰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朱存明.论艺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2]张晶.审美文化的历史机遇[J].艺术学院学报,2007(3)

[3]舒开智.当前我国审美文化建设面临的三大冲击[J].中州学刊,2010(1)

[4]杨健平.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接受模式的转换[J].学术交流,2011(5)

第11篇

合唱活动的开展对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下,群众歌咏活动的广泛开展,既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陶冶民族精神,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是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

一、合唱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价值

在以消费文化为主流的当今社会,我们一方面要看到现代社会不能缺乏严肃高雅的精英文艺,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通俗化的大众文艺正成为文化市场的主角。群众既需要休闲娱乐、审美价值的提升,也需要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引导。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多元化,人们对文艺作品及其他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当代文化只有多元才能结构和谐,只有文化和谐才能文化繁荣。伴随合唱艺术的普及,合唱艺术在相当程度上顺应了这种社会变化的需求,即从高雅化、经典化向大众化、娱乐化普及。

合唱艺术在当代文化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合唱作为集体艺术,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等方面有着其他音乐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群众在热烈的合唱氛围中促进情感和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带动基层文化的交流,在丰富、活跃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发挥合唱艺术“和”的功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形成对社会文化形态的扩充和共同文化的认同。合唱成为振奋人心、稳定社会的群众艺术形式。

二、合唱艺术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审美作用

合唱艺术是音乐园地的一枝奇葩,是多形式、多音色、多声部、多层次的艺术,是具有较高艺术品位和音乐欣赏价值的艺术形式,这种音乐艺术表演形式本身就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它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情感美的熏陶,因而深深地吸引着热爱歌唱的人们。合唱主题鲜明、参与广泛、普及性强、形式多样,因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广阔的表现范围,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是有较高层次美学内涵的艺术形式。人们在合唱活动中紧密团结、真诚合作,借助于合唱的形式,歌唱真、善、美,提高了人文素质,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因此,合唱在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创建精神文明,弘扬真理,陶冶高尚情操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唱是一门群体声乐艺术。群众通过参与合唱活动,活跃了自身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感情交流,推动了音乐事业的发展。合唱艺术通过心灵的审美感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合唱让人忘记了忧愁,陶冶了情操,滋润了心灵,愉悦了身心,提高了审美能力,让人真正享受到了艺术的快乐,从而提高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下,应让更多的人通过参与合唱活动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素质,引导人们选择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必将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最终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合唱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价值

合唱是一个国家民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之一,也是体现国风国貌的一个方面。合唱本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培养人们集体主义荣誉感和团结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合唱能提高人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是合唱事业发展的基础,合唱多样化的演唱风格,体现出合唱艺术的综合性。通过人们的歌唱,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对艺术活动的热情,选取当地民歌更是珍视文化传承的一种表现,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以及合唱艺术的社会价值。当看到合唱队员手捧歌本专注地歌唱的时候,当听到他们虽苍老却动情而投入地歌唱的时候,当看到他们因为快乐而随歌声起舞的时候,观者才能真正明白什么叫热爱生活,什么叫热爱生命,什么叫百姓心声,也会明白不仅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也才更能深切地感受到群众对合唱的热爱。他们对合唱如此的热爱,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使我们认识到,唱好合唱的同时更要发扬合唱艺术,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所在。

和谐,是人类最高的社会理想,和谐更是合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应创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生活。合唱艺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推广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年来,非职业团队的水平进步明显,他们的演出无论是对演唱者还是观摩者都是一种享受。喜欢合唱的群众越来越多,他们的演唱唱出了健康,唱出了风采,唱出了开朗的胸襟;唱出了友爱、平等;唱出了组织性、纪律性和凝聚力,诠释着先进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赞扬,收到了强烈的艺术审美效果,更富有深邃的思想内涵。

第12篇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环境雕塑,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雕塑艺术,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体现了城市文化,彰显了时代精神。文章仅从尺度、材料、形式等方面对城市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作一些探讨性研究,目的是使城市环境雕塑艺术在创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审美作用。

关键词:城市环境 雕塑艺术 审美特征

城市环境雕塑简称城市雕塑,是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艺术的产物。现代城市雕塑与古代雕塑在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古代雕塑主要服务于宗教,以雕塑为载体宣扬宗教教义,多雕刻于洞窟和寺院之中,没有环境艺术的本质概念。而现代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公共性是现代城市雕塑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也决定了现代城市雕塑在与环境的共生中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古代雕塑的审美特征。

一、尺度与美感

自20世纪中叶始,欧美等国家一些建筑师和艺术家提出了“环境艺术”或“环境意识化”的概念,人和空间的关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对待与环境相关的城市建筑、城市雕塑、壁画、园林等艺术时,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从设计开始就与环境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必须通过建筑与环境要素相协调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也只有与建筑物及其环境在空间尺度上的和谐才能产生美感,这就提出了城市雕塑设计在尺度把握上与建筑环境空间的关系的问题。

首先,整体考察建筑环境及其地面空间面积关系,这是确定城市雕塑尺度的基本前提。空间是由建筑结构体系间的空地形成的,地面空间的长、宽、大、小、方、圆、高、低的形成,直接和建筑物结构体系的布局组合有关,形成规则的几何形地面空间和不规则的自由地面空间两个概念。不论哪种地面空间,都由诸多复杂的地面组织元素构成,如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桥、柱以及栏杆等,它们互相连接,规划出高的、低的、纵的、横的、斜的和彼此交错的地面空间,在视觉上形成各种地面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雕塑的造型与布局,制约着城市雕塑体积的大小,这就要求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顺应各种具体地面结构形态,同建筑的结构逻辑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要巧妙地利用地面上那些必然元素(花坛、草地、水池、台阶、路面)的规律性,使之既不影响地面环境空间结构又能弥补建筑的缺陷,增加环境美感,整体思考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地面空间比例的关系,取得和谐统一的尺度美感。

其次,把握好城市雕塑尺度大小与视距的关系。视距指人们欣赏艺术品的视觉距离。欣赏作品获得的视觉美感一方面靠雕塑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靠视距来调整,才能产生完整的视觉效果,符合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视距的调整有两种方式:一是观赏者的脚步可以前后位移,产生和雕塑远、中、近不同的视觉距离;二是观赏者的位置不变,雕塑的尺度在设计时可考虑其合适的大小变化,最终和固定的观赏点达成协调的最佳的视觉效果。前者是灵活的,适合较开阔的空间环境,而后者是被动的,适合较窄小的空间环境。城市建筑结构不同,地面空间预留也就不同,提供给雕塑家设计的地面空间也就千差万别。面对这些理想或不理想的建筑与地面空间,就要求设计者在追求美也就是和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在尺度大小确定方面既要考虑城市雕塑与地面空间的关系,又要考虑观者视距的需要,对城市雕塑进行整体而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此,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对尺度大小的把握上,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抽象的、绝对的、理想中的尺度比例,要与周围的建筑、地面空间的实际空间和观者的审美心理结合,进行深入研究,试验不同尺寸的效果,遵循“尺度产生美感”这一美学原则。

二、材料与美感

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的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从材料的原始状态来看,材料本身就具有自然之美,加上艺术化的设计与工艺制作,材质美在城市雕塑设计中就更为明显地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城市雕塑具有实体性,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本身便成为城市雕塑作品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材质对城市雕塑来说,其表现力既体现在内容的传达上,又体现在形式的构筑中。作为物质实体的城市雕塑,其材质自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往往通过它的肌理、质感、色彩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审美感受。在城市雕塑所使用的材料中,无论是金属、石材、木材、陶瓷、水泥还是树脂等,这些材料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