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的教育意义

劳动的教育意义

时间:2023-07-03 17:5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的教育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的教育意义

第1篇

一、裴斯泰洛齐生平简介

约翰·海因里希·裴斯泰洛齐是世界影响巨大的伟大的民主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他生活的年代正值瑞士社会处于封建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在家庭、学校中有民主进步倾向的教师及法国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裴氏成为一个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者,他在青少年时便立志要献身于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的事业,并为此奉献自己的一切。

二、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思想

1、实验和著述活动

裴氏自大学毕业后,就开办“新庄示范农场”,他试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农业种植示范实验,改善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结果实验失败。裴氏以不折不挠的精神总结失败教训,苦苦思索,选择—条通过教育贫苦儿童的手段,用教育的方法去提高人民生活、改良社会的道路。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他从1774年开办新庄贫儿教养院开始,直至1825年伊弗东学院关闭为止,前后用了50年左右的时间,分别在新庄、斯坦斯、布格道夫和伊弗东等地,结合教育实践,坚持不懈地长期进行教育实验,作教育演讲,宣传新教育观,推广民主教育制度,同时还以惊人毅力,在接受前人和当代科研新成就的基础上,以求知探索精神,寻找教育规律,开拓教育理论新领域。

2、裴斯泰洛齐的劳动教育理论

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不是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来的,但真正付诸实践把二者的结合看作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却是他的功劳。

裴氏重视劳动教育,视之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裴氏所说的劳动教育包括:身体器官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手工职业训练,以及其它一切有实践技能训练意义的教育。裴氏认为,劳动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德、智、体(心、手、脑)的统一体。他从儿童个性发展的角度提出,教育不仅是向儿童传授知识并发展他们的智力的过程,还必须是发展他们的手艺、活动技巧的过程,以及发展他们的道德、德性、心性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培养有智慧、能思想、能实干的道德完善的人。他从当时瑞士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突出强调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指出,劳动教育是发展儿童劳作能力的民众教育所必需,也是对儿童进行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早在新庄时期,他就开始试验,每天既教儿童手工劳动和园艺劳动,又进行初等文化知识如读写算的教学。他认识到由于发展了孩子们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必然能给他们以后谋生的手段。因此他更深刻地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放在教育心理化的基本原则下来进行,他深信这样一来,必将在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中发挥真正作用。教老结合思想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对社会改革和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将推动教育的面貌、人的发展出现崭新的一面。

裴氏还根据教育心理化原则,对劳动教育应如何实施和进行提出了看法。劳动教育的最简单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关节活动,家庭实施最早的劳动教育,就应从手、臂、腿等的关节活动锻炼开始,并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原则,从关节活动,逐步扩展到全身的复杂的体力活动。裴氏还提出家庭中的劳动教育应以家庭生活为教育中心,实施生活教育。他认为,意志的锻炼是人类才能的中心问题,也是其幸福的源泉。他把意志这个非智力因素突出地放在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看到家庭从儿童幼小时起,有意识培养吃苦耐劳、顽强奋斗、持之以恒进行劳动的意志力,会激发他们主动进取精神,而这是儿童的才能发展和将来能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的重要保证。

由于时代的局限,裴斯泰洛齐提倡的教劳结合没有反映大工业生产发展趋势,两者间的结合是机械的而不是有机的。但他通过长期实践,随着认识的逐步深化,较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儿童能力全面发展上的意义,以及提出教劳结合是未来新教育的基本途径,这个思想是难能可贵的。

三、现实意义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对我国目前学校存在的教劳脱离现象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规则的趋利原则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功利主义的泛滥,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性还没有来得及对社会出现的种种现象作出思考,一是思维中的陈旧观念“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传统管年根深蒂固,因此,导致了教育中出现了只学习不做事的现象。家境优越、社会富有、时代进步为当代学生提供了优越的成长条件,但部分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出现了好逸恶劳的不良发展倾向。有人说这种倾向的形成责任在于家庭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这不无道理,但学校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学校一味抓升学率,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开设了劳动课,但往往被一些考试科目挤占,而有些学校则干脆不开课。此外,劳动在一些学校被个别老师扭曲异化成惩罚“问题”学生的手段,导致更多学生对正常劳动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进而躲避、厌恶劳动。劳动教育中的“好逸恶劳可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观。它对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是非判断上,更表现在实践行为上。

第2篇

本文作者:杜国庆 李平安 单位: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拓展、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及城乡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有其科学意义。

一、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从理论上讲,经济意义着重体现在能够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上,而职业教育能够深入到农村、山村,从教育层次上讲,它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教育数量,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教育质量。根据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解说,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出科技的巨大作用,用公式表示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培训与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的贴合点越来越近,部分职业院校开始校企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受训者直接了解最新操作技术情况,接触最新操作设备,真正达到了技能与知识相一致的目的,开发了现有资源,形成了巨大经济效益。职业教育深入进农村,使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率增大,有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得到更多的经济回报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建设。

二、职业教育推动着新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我国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每年还有新增农村劳动力600多万人,进城务工人员已占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一线从业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中85%以上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80%人员没受过职业技术培训。可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上占优势,但质量上还存在严重不适合社会需求的一面,因为贴合市场需求的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这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引导,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能。通过职业教育使新型农村劳动力全面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影响农村经济建设。此外,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使农村建设出现更多的知识型人才,激发农村潜在的市场,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通过职业培训,强化了技能,了解了农业以外的技术行业,把技术的思想引入到了农业生产中,促进着农业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还可以培养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开发与改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参加到乡村建设当中,走进致富之路;再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的参与,更需要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村劳动力来强化技能,对其进行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进而,新型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三、职业教育加速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一个热门话题,是世界瞩目的重要问题,是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同样是职业走向专业化并到一定历史阶段后必定会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要实现城市化,就必须以城市化人口比重、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扩大等为主要标志。事实上,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推进劳动者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劳动者朝哪个方向转化的问题。其一,农村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人群希望实现自我,去适合自己展示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促进了农村技术人口从农村地区逐步迁移往城市地区。反过来,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人口后,促使城市人口比重很大程度提升,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其二,在第一方面的引导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无形中辐射了农村经济建设,使农村的小城镇逐步攀升,又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其三,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下,农村劳动力接受新技术、新技能的同时,也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城市化进程。法国学者菲利普•潘什梅尔(Phillipepinchemel)认为,评价一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指标,称为城市化指数,计算公式为:城市化指数=(地区城市人口密度/农村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全国总人口)×100%。由此可见,目前在受教育层次增多尤其是职业教育深化的大环境下,城市人口密度攀升,农村人口密度降低,城市人口相对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要高、要快,所以我国城市化指数又不断提高之势。一定意义上职业教育加速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总之,职业教育的科技意义重大,在实际中更应着力推广职业教育,使它给社会带来更巨大的效应,促使职业教育强起来。同时,更应加强城乡间的技术交流,认真解决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实践型、专业型和创新型农村劳动力人才不断涌现,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3篇

关键词: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现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幼儿教育思想见解深刻,兼容中西,积极创新,理论简约,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主张,这些主张不仅给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给目前的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认为幼儿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把儿童看做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七八点钟的太阳,因此他非常注重幼儿教育,大力倡导在社会上普及幼儿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很重要,幼儿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他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凡人生的需要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其意思是儿童六岁之前的教育直接决定未来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当时的他大力呼吁社会有志之士创建幼稚园,开启幼儿启蒙。

2.重视对幼儿发展全面教育

陶行知认为幼儿的教育需要全面发展,他提出的幼儿发展包括四部分的内容,即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幼儿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劳动教育。在幼儿的健康教育上,他一再强调幼儿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它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颇有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味道。他认为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卫生常识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此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在幼儿的科学教育上,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与一个国家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他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他的这一思想和现代教育科技兴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先生的思想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上,他认为“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即使一个人满腹学问和本领,如无道德一切白费,因此他十分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培养,还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即“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合一、真善美合一”。在幼儿的劳动教育上,陶行知强调“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的认知中,真正的劳动必须是在劳力上劳心,用心以制力,也就是寓教于实践中。陶行知的幼儿全面教育思想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原始鼻祖,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重视幼儿园教材教法

陶行知认为幼儿园教材必须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必须体现出童真童趣,必须和生活接轨,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即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教育,幼儿才能真正从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他反对强灌输死读书的现象,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面对个性发展不同的幼儿时,要根据其心理特点和爱好兴趣不同对待,坚决杜绝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强迫性学习。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即使放在现在,对幼儿的学习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为他觉得幼儿教育的失败,不仅是孩子本身的教育失败,而且是整个教育大环境的失败。

4.倡导中国式的幼儿园

20世纪初,国内开始兴办幼稚园,生搬硬套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模式,陶行知当时就指出国内幼稚园的三大弊端,即外国病、花钱病和富贵病,认为国内的幼稚园孩子都唱外文歌,弹外国的钢琴,学外国的舞蹈,花钱还很多,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上得起幼稚园,多数孩子得不到学前教育。因此他倡导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幼稚园,要面向全社会所有幼儿,即平民化,还要根据旧中国贫穷落伍的国情,创办省钱的幼稚园,让贫困人家的孩子也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他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很多地方出现的“天价幼儿园”来讲,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学前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的幼儿园数量逐年增加,在城市农村中大力普及。在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儿的各项发展指标,强调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一方针政策正好是陶行知因材施教的体现。陶行知因材施教的思想对于当下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近年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某些幼儿园出现了洋化病和贵族病,双语幼儿园层出不穷,社会上的外语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天价幼儿园网络媒体是时有报道,如此弊端很有必要借鉴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陶行知的平民化省钱式的幼儿园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之,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还有很多,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一针见血,具有远瞻性和先进性。他提出的很多教育主张,不但对当时的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时下21世纪的幼儿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他对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他的幼儿教育思想非常值得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许琼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3.

[2]周颖.陶行知农村幼儿教育的思想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3]祝正龙.湖北省幼儿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第4篇

——进贤县张公镇中心学校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动实践意义重大。为此,我校在县教体局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把劳动课程纳入校本科研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场地建设为载体,认真实施劳动教育,具体做法是:

一、多招并举,建立劳动实践场所

1、以校园土地资源为依托,搭建学生劳动平台。

近年来,我们对全镇各校的校园空地进行调查丈量并有效地整合,组织师生开垦利用,有的种起了蔬菜,有的种起了花生。有的栽种了果树,各个学校利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使学校创收增收,为学校办学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以校外农业企业相联系,建立劳动合作关系。

为更好地拓展户外劳动场所,让广大学生有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我们通过镇政府搭桥牵线,与学校周边两大农业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让企业生产基地成为我校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一是与张公镇生态葡萄园进行合作,定期组织学生为他们剪枝、打叶、扫地块、摘葡萄、打包包装。二是与红壤研究所的农业场进行合作,我们派师生学习他们企业的劳动技术,然后按照企业的要求和布置,为他们的茶场摘茶叶,洗茶叶;为桔场培土、摘桔、过秤、包装,为杨梅场除草、摘梅。

3、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开辟新型劳动场所。

近日里,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得到了镇党委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镇领导为发展学生劳动实践场所,从张庙学校围墙外划拨了三亩土地供我校师生建设蔬菜基地,指派了附近农民为我们作技术指导并帮助我们翻耕土地,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增进我校师生的劳动实践,改善我校师生生活将有着重大意义。

二、以劳辅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为更好地增进学生的劳动实践效果,有效地发挥劳动实践的教育作用,使这一工作常态化,持续化,我校一方面成立了“学校劳动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下设劳动教研组和学科组,分班级依场地划出劳动片区,各片区指定责任人和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设立了劳动实践评价机制和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制订了《劳动奖惩办法》、《劳动安全制度》、《劳动课程岗位职责》,要求做到“工作有计划,阶段有总结,过程有记载,活动有安排”。

2、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课程的设计与管理,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力求达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取乐,以劳益美的综合教育效果。为此,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对每一次实践要精心设制,认真安排,严格实施。一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学生在劳动中欣赏劳动的成果,感悟劳动的伟大,认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义,在劳动中培养勤奋,陶冶情操,感受光荣。二是要从教育为农的高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实用技术,同时要结合其他课程的教学实践,启迪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增长学生的知识;三是要充分发挥劳动课的运动功能,把握劳逸结合,劳思结合的规律,达到让学生强身健体的效果;四是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快乐情趣,让学生在劳动的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劳动的果实里品尝喜悦;五是要在劳动实践中设计曲线美、形象美、节奏美、成功美的动态情形,从而增进学生“美”的认识。

第5篇

在《劳动中的公平》一文中,对于校园劳动教育中公平性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回想校园中,从搬、发教材,到日常教室及校园清扫,再到诸如除草等集体劳动,其实无一不涉及有关人性和公平性的辩证思考。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举过一个提水的例子:“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筋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虽然他是用此例来类比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的力量是不相同的,在这里不妨回归其本来的意义,劳动教育的意义亦是在于让学生适度发展,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劳动中成功的乐趣。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并确定这个度,找到合适的路径帮助孩子找到劳动中的乐趣和成就。

首先,教师要亲身参与到孩子们这项活动之中,既要有教师的视野,将整个集体劳动的整个过程收纳于心,就像一台可以随时移动、不时调整焦点的摄像机,将其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愉快的细节、不足的地方等如实地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有孩子的视角,对这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劳动过程中的辛劳和汗水,在整个过程中还要不间断地与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谈话。

其次,我始终认为,劳动中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而我们所追求的公平性,其评判的尺度也并非掌握在教师手中,而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如果教师盲目相信自己的权威,“确信”自己可以公平地分派劳动任务,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来代替集体做决定,那这种霸道和专权是不符合教育原则的,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的。因此,劳动任务的分配应该是由孩子们决定的、愿意接受的,并乐于承担其结果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告知孩子们这项拔草任务的必要内容,比如规定的时间、除草范围、所需工具,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等,然后由孩子们推选劳动小组的负责人,让负责人再去与组员协商分解任务,将任务分到每个人身上。教师在小组分工过程中做好倾听,除非某项分工的确不够合理,否则尽量少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最后,孩子们分好小组、确定好每个人的任务之后,教师适时出现,根据本班孩子的兴趣爱好用游戏的方式来编排这项劳动,可以编一个童话故事,让藏身于地上和砖缝的小草变成小朋友需要去保护的精灵或者要被消灭的妖怪,充分启发儿童的想象力,让这样一场劳动变得更富有诗意;或者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玩的网络游戏,比如摩尔庄园等,让拔草变成他们团队需要完成的一项游戏任务,还可以让小组之间公平对决,进行较量,这样就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团结、协作,并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当然,在劳动任务全部结束之后的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将之前的童话故事或者游戏任务代入其中,弱化那种硬性的量化评价结果――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而是让孩子们将故事或者游戏进行到底,为我们共同的故事或共同的游戏设计美好的结局,再总结收获,将故事的激励或者游戏的快乐持续下去。

总之,教师要在劳动教育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掌握好自己的分寸,既要做不随意指挥、不轻易发表意见的“隐形人”,又要做一个融入孩子间共同经历劳动的“小矮人”,更要做一个富于爱心和幻想、充满智慧的“设计师”。劳动教育要基于儿童的天性,正如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那样,“儿童是易受冲动的人,他们的全部兴趣都在今天的快乐和满足上”。在劳动中,让学生得到与教师、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快乐,共同劳动,共同享受休息,共同体会劳动成就。我想,这样一种以共同体验、集体主义来取代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也许更为符合我们对于公平性的追求吧!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刘长悦)

第6篇

一、资本与劳动的区别是其相互作用的前提

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家都承认资本与劳动的相互作用:资本离不开劳动(即使是资本家本人的劳动),劳动也离不开资本(即使是劳动者本人的资本),两者只有结合起来,现实的生产过程才会出现和进行下去。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家也都承认资本与劳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首先,资本转化为劳动。资本家预付工人一笔货币,工人用它来购买生活资料维持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存,并再生产出劳动力来。此外,资本家可以进行一定的教育投资,提高工人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劳动力。其次,劳动也可以转化为资本。按马克思的说法,劳动可以创造出新的财富和剩余产品,资本家把这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新的资本;资本是积累起来的劳动,是劳动的物化,是死劳动。古典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否定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但他们也认为,工人可以通过勤奋工作,挣更多的收入,将一部分积累起来转化为资本。但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因此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家肯定都会否定劳动就是资本、资本就是劳动这种直接的同一性,他们肯定不会接受劳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这类取消了资本与劳动对立、消除了两者的边界、混淆了两种含义的“混乱的”概念。尽管亚当•斯密等人也经常把劳动力或人本身纳入资本的范畴,尽管马克思也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将成为最大财富的说法,但他们在原则上均坚持资本与劳动的本质区别,取消这一区别,也就等于抽掉了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这些理论大厦就会轰然倒地。

二、劳动和资本各自的历史发展

1.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发展

在农业文明时代,物质生产劳动主要是一种以体力为主的简单劳动,知识在其中的作用很有限:直接生产劳动者固然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很低,就是专门从事智力工作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人和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宗教和哲学等非实用性的、“形而上”的研究,自然科学极不发达,即算有,也很少运用于直接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在工业文明时代,知识成为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具体表现为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即以机器体系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工具的发展和使用,因此谁能够拥有这些先进的生产工具,谁就掌握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谁就会在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占就业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仍然从事简单劳动,成为机器体系中的一个被动的环节。虽然全部简单劳动之总和在整个生产体系中(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工业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但单个工人的劳动则是无足轻重的,因此在没有组成工会之前,单个的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十分被动和软弱的地位,资本与劳动的区分和对立就是建立在这种历史状况的基础上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时代的劳动可以归结为一种旧式的劳动,两者的区别在于,少数人所创造的知识在农业文明时代还没有应用于直接生产过程,而在工业文明中得到了应用,但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总劳动结构中,两者都以简单劳动为主,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占劳动人口的绝对多数。信息和知识文明时代,则出现了一种新的劳动形态,这时的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运用,以至劳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已由简单劳动者变为复杂劳动者、由蓝领工人变为白领工人;不是少数人的智力和知识及作为其物化的生产工具,而是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和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成为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力量。这种新型劳动的出现,使它的对立面,即资本也改变了自己的形态。

2.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发展

20世纪中叶,传统的以物质资本为主导原则的经济学受到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难解之谜的强烈挑战。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计算,从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快于物质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大量的估计数字表明,国民收入的增长比国民资源的增长要快……与用于产生收入的土地、实际劳动量和再生产性资本的数量三者结合起来的数量相比,美国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速度要高得多。而且,最近几十年间,从一个商业周期到另一个商业周期,两个增长之差变得越来越大。”比如,尽管美国农业的投入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加,而产出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那么,这个巨大的差值、差率和差额是怎样产生呢?

(2)库兹涅茨之谜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发现,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资本形成的速度却相对下降了。这就是说,相对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美国的净资本形成却在减少。例如,美国资本与产出之比,1869~1888年间是3.2∶1,1909~1928年间是3.6∶1,而1946~1955年间却只是2.5∶1“。换言之,在最近几十年中,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中由资产所创造出来的份额从大约45%降至25%,而在劳动工时相对降低的情况下,归于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却由55%提高到75%。那么,这部分贡献是怎样产生的呢?

(3)工人收入增长之谜20世纪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工人实际收入水平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与此同时,劳动工时却大大缩短了:1900年~1920年,工作时间减少37%,而收入却增长34%;1920年~1940年,工作时间减少20%,而收入却增长35%;1940年~1970年,工作时间减少了17%,而实际收入增长了37%。从1900年至1909年期间,雇员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约占55%,而在1970年则占了75%。与此相反,财产所有者收入从24%降至8%,租金收入从9%降至3%,净利息从5.5%降至4%。当然可以用工人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的让步这种政治原因来加以解释,但除此以外,还有没有纯经济原因在起作用?

(4)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缩短之谜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个人收入差别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当然可以用累进税制和公共转移支付等第二次分配来加以解释,但是否有更加深层的原因和必然性呢?舒尔茨等人认为,以上这些谜团,绝不能仅仅用资金的投入,也不能用就业人数和劳动工时的增加来解释,而只能用“人力资源质量的改进”来解释。这就是说,高质量的劳动力“、知识、技术、有关工作机会的信息以及移民方面的投资”的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舒尔茨等人将这种新型劳动力称之为“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为什么要把高质量的劳动力称为“人力资本”,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呢?原因如下:第一,同物质资本一样,人的知识、技能等质量因素的形成和维持都要花费成本,这一成本要高于形成和维持普通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费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的简单劳动力只需很少的费用就能维持,但高质量的劳动力则需要接受长期的教育和培训,而教育和培训需要较多的投资。自20世纪以来,各国政府和劳动者本人花费在教育上的投资在不断增长。美国劳工教育资本存量,按1956年美元价值计算,在1930~1957年间由1800亿美元上升到5350亿美元。第二,同物质资本一样,人们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是为了获得将来更大的收益而放弃了眼前消费和眼前收入,这种投资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机会成本比较高,比如为了完成大学教育,就必须放弃不上大学而马上就业获得的收入。相对而言,简单的劳动力则不具备这种特征。第三,与物质资本一样,知识、技能、智慧、创造力等等具有稀缺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求大于供,可以获得较好的价格。与此相反,简单劳动力则不具有稀缺性,且供大于求,在价格谈判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第四,与物质资本一样,高质量劳动力具有较大的生产效率,能够创造较多的财富,因而理所当然也应得到较高的收入。与此相反,简单劳动力则只有较低的生产效率,因此收入也较少。由于有了人力资本的理论,上述经济之谜都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理解:从1929年~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0%来自教育,而工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收入分配差别缩小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国外有关专家曾研究过教育对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的作用,认为相对于未受教育的人来说,小学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生产率43%,中学教育能提高108%,大学教育能提高300%。换句话说,大学毕业者的劳动生产率是未受过教育者的4倍,是受过小学教育者的2.8倍,是受过中学教育者的2倍。

3.人力资本的定义

人力资本,由于它主要通过教育途径而形成和获得,因而又可以称之为教育资本;由于它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知识,因而又可称之为信息资本、知识资本;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因而又可称之为精神资本、无形资本;由于它与体力、简单劳动力的区别,因而又可以称之为智力资本。在所有这些称号中,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最为贴近,在全世界也叫得最响,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育资本、精神资本、无形资本、信息资本、智力资本等概念都只是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形式和外部特征,知识资本则反映了人力资本的内容;第二,信息经济、信息时代、信息文明等概念,作为工业经济、工业时代、工业文明之后的过渡阶段,被知识经济、知识时代、知识文明所取代,知识、知识经济又把信息、信息经济扬弃地包含于自身之中。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生产力和财富,整个经济都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使用、交换和分配的基础上。现在可以正式对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加以定义了。

(1)人力资本是指“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萨洛,1970),是“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的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他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M.M.麦塔,1976)。我国学者李建民将人力资本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上述定义突出了人力资本两个最基本的特征:第一,它是人的“知识、技术及能力”等质量因素,而不是体力等简单劳动力;第二,它不是泛指一切知识、技术和能力,而特指“具有经济价值”的、“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2)狭义的、直接的人力资本是指具有直接市场价值和经济意义的知识、技术和才能;广义的、间接的人力资本是指一切直接或间接、现实或潜在地具有市场价值和经济意义的知识、技术和才能。具体而言,狭义的、直接的人力资本是指已进入市场或者马上能够进行市场运作的、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和才能。一般来说,这些知识、技术和才能或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经济可行性,能够取得直接的产出、增值和利润,或者拥有相当的市场需求和顾客群。这是它们成为人力资本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仅仅具有客观条件还不够——由于人力资本直接存在于人身上,与它的主体、所有者有直接的同一性,是直接为它的所有者带来经济利益的,因此如果所有者本人没有关于人力资本的自我意识、没有把它投入运营并获取利润的市场观念、没有基本的运营能力,那么这些知识、技术和才能对它的所有者来说,就不具有资本的意义。可见,知识、技术和才能的所有者本身的产权意识、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是构成人力资本的主观条件。否则,这些知识、技术和才能就会被他人(比如传统意义上的资本家)当做简单劳动力加以廉价使用,并因此而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这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剥削。广义的、潜在的人力资本,指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不具备,很难或暂时不能进入市场、不能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不具备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和才能。或者说,在这种知识、技术和才能与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之间,有太多中间环节,以至它们只具有间接经济价值,因此又可以叫做间接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固然肯定是人的知识、技术和才能,但并非一切知识、技术和才能都直接具有人力资本的意义。比如许多哲学、宗教、道德、艺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并不能带来直接的产出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知识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也往往是赔本的。但不能说它们就不重要或根本不具有人力资本的意义,因为第一,这些知识是那些实用型知识的理论基础或精神背景,从历史上看,后者大都是从前者中分化出来的;第二,这些知识、智慧从整体上提高了人的基本素质、扩展了人的视野和精神境界、熏陶了人的气质和情操,从而间接地提高了人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第三,随着人的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些知识作为商品也会赢得越来越多的顾客和消费者,从而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实际上,凡是成了经典的哲学、宗教、艺术和理论科学作品,都是畅销书、常销书,只不过他们的作者已经享受不到其带来的经济利益罢了。

对人力资本作这种区分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意义:人们在对人力资本进行运营时,要进行深刻的市场分析,选择那些在现阶段具有市场需求并能够运用于直接生产过程的知识、技术和才能加以运营,以获取近期的经济利益,同时也要投资于那些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大价值的知识、技术和才能的生产,以获取远期的经济利益。不论对于一个国家,或是对于一个企业,还是对我们每一个个人,都必须确立这样一种人力资本的发展战略。

4.人力资本的构成

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和才能”,可以发现它们是由以下四个基本方面组成的:

(1)经营管理性人力资本。这一部分人力资本,在早期资本主义阶段,隐匿在物质资本概念中,后来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叫做“企业家才能”,也可以简称为“管理资本”、“结构资本”,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沟通、领导、指挥、协调、控制、市场分析、价格谈判等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才能。无论是在传统工业经济中,还是在知识经济中,这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

(2)科技性人力资本。这是整个人力资本的内核部分,也即狭义的“知识资本”,是直接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及经济效益的科学知识、专利、生产技术和工艺、劳动技能等。在工业经济时代,这部分资本隐匿在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等概念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它们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本应是美术教学的核心功能,但这一功能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往往被技能教学掩盖。文章对情感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及其实施方法作一些思考。

一、初中美术课堂融入情感教育工作的意义

初中美术的情感教育是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是通过美术课堂,将思想、道德等知识融入美术教学,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美术技巧,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同时,在情感教育不断渗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面对社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美好的体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情感教育和美术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任务,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可以快速成长,成为一名心理素质、行为素质均较好的社会劳动者。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

1.培养教师优秀的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教师良好的形象与爱岗敬业的精神,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自身的行为作为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教化学生,使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姿态面对人和事。同时,教师良好的教学风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谨言慎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情感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需要将情感教育融入美术教学,给予学生美的享受、爱的温暖,使学生可以在被慢慢感染的过程中形成优秀的品德,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多媒体图文设计、完善的授课语言安排、仔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自身服装的搭配等细节,影响学生对美的看法,并且以一种无形的情感动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这对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有装点居室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使学生将生活中的废品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物品,如牛奶盒、塑料袋、易拉罐等,使学生不仅养成节约的习惯,还可以发现生活中蕴含的美,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感悟生活。

2.注意挖掘情感素材,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初中美术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情感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发掘具有情感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材所蕴含的情感教育价值,获得自身的感悟。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涉及爱国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习惯等内容的章节比较多,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使情感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如,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劳动——人类创造力源泉》比较适用于指导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现在一些学生娇生惯养,无法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没有端正的劳动态度。所以教师可以美术教学为途径,穿插一些以劳动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另外,九年级教材中有《中国美术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价值》一章,教师通过讲解美术历史,可以顺利地进行爱国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美术名作让学生欣赏,使学生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受到历史人文精神的感染,努力提升自己,从而达到美育与德育结合的目的。

3.利用丰富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热情的心态接受身边积极的因素,最终形成较高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展览或者动手制作,使学生亲身体验民间美术作品,如年画、窗花、剪纸等,使学生可以从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艺术魅力,并且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如,各种形状和不同图案的灯笼兼具照明作用和美观性,而刺绣则可以使穿着和美丽相统一,等等。另外,九年级下册《蓝白之美》一章中详细介绍了南通的蓝印花布,教师需要强调蓝印花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民族服饰,还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望。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民群众热爱生活的感情,从而受到鼓舞,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生活。结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用比较缓和的方式落实情感教育。目前,一些初中的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比较生硬、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影响了学校情感教育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培养优秀的素养、注意挖掘情感素材、利用丰富的第二课堂等方法,将情感教育内容融入日常的美术教学,使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美术水平的同时养成美好的品德,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作者:沙拥军 单位:江苏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素质.中国校外教育,2010(23).

第8篇

Abstrac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battle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middle-level professional laborers. However, the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goes from bad to worse at presen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is paper, taking this as a research, unfolds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weak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trying to solve to be conducive to transform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关键词: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ttitude to labor; labor education; labor awareness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初中级劳动者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自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中职学生在校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识不强,顶岗实习期间不愿吃苦,怕累怕脏,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1 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班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来。而那些只要完成细琐任务的学生在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后,就会站在一旁等组内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上来帮忙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一点都得不到体现。

1.2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些学生在值日时会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范围打扫之后,就丢下劳动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负责的区域到底干不干净,干净程度如何,劳动委员有没有检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扫;即便打扫完了,劳动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摆放整齐,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自己又懒得动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别人帮忙,就装作忘记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问起的时候,他就装作一脸无辜的样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记了。

1.3 以己度人,推己及物 有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将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不做,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自己的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有的学生临时任务安排时,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种种表现只是中职学生平时劳动表现中的一个个缩影,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势在必行。

2 加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1 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就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得社会各个层面对职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的,伴随着他们的只“苦、累、脏、差”,就是在厂里干活的。正是社会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觉得来职业学校念书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在亲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谈及自己的学校,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纵自己,就会更不利于职业教育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适应未来的职业活动,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能力的发挥和行为的结果[1]。而且现代社会特别提倡劳动者的素质,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在高的技术水平也无济于事。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性教育,其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自身的劳动素质紧密相关。

因此,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才能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2],而劳动教育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美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改变懒惰的劳动习惯,塑造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 学生娇生惯养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并且许多家庭都是合二为一,孩子作为两个家庭的独苗,自然是家里的宝贝,这些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动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劳动”。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不爱、不肯劳动的坏习惯。

3.2 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劳动教育会被写入计划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打扫之后,保证校园的干净整洁,再利用中间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学校将学校的卫生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学生就更没有机会在学校参加劳动了,让劳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3.3 教育方式错误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

4 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劳动意识的措施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要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多渠道展开劳动认识教育

4.1.1 学校层面 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除了在时间上要给以充分的保障外,还需要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具有劳动氛围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做专题宣传,班会课上做专题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同时,还需要在实训车间张贴有关“劳动最光荣”的宣传标语,悬挂“劳动模范”的光辉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时候,无声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 学生层面 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擅长到擅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手脑并举,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学生在自身层面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认识:劳动是个人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其次,应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开评价,及时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自己尽快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改正自己。 4.1.3 社会层面 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了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诞生的教育,是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而服务的。其次,帮助学生搞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只不过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4.2 多载体深化劳动教育

4.2.1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从个人角度来讲,通过对个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2]。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

4.2.2 礼仪周活动塑造学生 劳动礼仪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量的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目的和意义:劳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实施学生劳动礼仪周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主人翁意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因此,深入开展劳动礼仪周活动,落实并做好劳动礼仪周活动,使得劳动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4.2.3 榜样带动学生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对劳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之后,老师必要的引导示范则起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3]。”中国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所以,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并没有降低老师的身份,反而给学生以无言的鼓励与鞭策,同时,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2.4 竞赛提升学生 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开展竞赛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情操。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4],适时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劳动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兴.当代中职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思考[N],2010-8-3.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9篇

本学期将以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班级实际,与各位副班主任紧密合作,从点点滴滴做起,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和要求

1、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自护的意识与能力。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密切配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班级工作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和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班级风貌,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争当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常规教育方面:

1、充分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内每周开展安全教育课,以督促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加强教育。

2、低年级的学生自护意识还比较弱,所以教师要不断通过讲解、反复强调,在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以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4、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节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5、在班级卫生方面,首先培养学生的维护意识,引导他们爱护校园一草一木,班级的角角落落。其次指导学生开展检查督促工作,每天请同学来做检查员,让卫生不太好的同学协助检查员工作。再次,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劳动方法,培养爱劳动、会劳动的意识。

(二)学会学习方面:

1、作为低年级教师,要从学生点滴的学习行为开始指导。不管是读书、写字还是听课习惯,都要指导到位,监督到位,以便学生尽快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习的保障,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学生会有激励和约束作用,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几条课堂堂规,并严格落实,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奖惩的意义。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三)班级环境方面: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在教室布置方面,可以设立“童年书吧(图书角)”、“攀登之星”、“童年读书墙(把学生读过的书名自己涂画下来,张贴在墙上)”。

2、班级环境除了教室布置外,内在的氛围也很重要。努力培养学生爱书、读书的兴趣,使班级形成浓浓的书香环境要从学生入学开始渗透。通过评比、奖励等措施,养成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1、爱校、爱班教育,了解校园及班级的意义。

2、引导学生开展基本的常规活动。

3、加强安全教育。

4、学会植树造林的意识。

四月

1、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2、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五月

1、运用评比、奖励机制强化常规训练。

2、运用评比、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3、围绕班级工作,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六月

1、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期末考试。

第10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当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农村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不足和缺失无疑是重要因素。在针对成人的教育中,职业型教育(简称职业教育)面向的人群更加大众,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和发挥的影响更为重要。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环境下职业教育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并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实际情况与目标差距还很大,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或者选择劳动密集型行业,他们并不具备现代文明所提倡的法制意识、卫生意识、公共责任以及生态环保等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农民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可以说,科学素养的不足,拖缓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农村劳动人口中,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不到5%,中国农村仍有半数人口仅为初中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仍占相当比例。因此,要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状况

1.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1)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城乡差距依然相当显著,职业教育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于农村的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当前中国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整体偏低,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有利于其由农民转型为城镇居民,有利于城镇化的进展。(3)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解决中国的“农业”问题具有直接意义。广大农民虽然世代耕作,但是农业的现代化变革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教育的开展可以提高农民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2.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反思

职业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毋庸置疑,但是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无论在办学思想还是办学方法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不能满足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1)当前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中最核心的就是就业率的问题。以就业来招揽生源,以生源来创造效益。这种思想在市场经济下本无可厚非,但教育本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承载着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同样不能例外,当前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学指导思想缺乏全盘统筹,体现出过度的功利性,无法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势形成有效互动、双赢共进的效果。(2)当前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内容是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新农民的标准为“有文化、懂技术”,仅仅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显然不能提供合格而全面的教育服务。(3)目前,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模式大多与普通学校基本一致,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没有突出职业学校的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与市场的深度结合,没有形成校企双方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的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机制。

三、国外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状况

1.美国――开展最早、重视立法

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拥有较为完善的法规体系和规章制度。早在1862年,美国颁布了职业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它不仅是美国的首部关于职业教育的立法,也开创了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立法的先例。1917年,美国又实行了《史密斯・休士法》。该法的核心是在全美所有的普通中学开展职业教育,由政府出资负责职业教师的培训工作。较之《摩雷尔法》,《史密斯・休士法》的意义更加深远,它将美国所有的普通中学变成了具有职业教育内容且提供了财政资助的综合学校。这项政策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包括农、工、商、家政等各个领域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英国――网络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统一的职业资格

网络技术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是英国职业教育方面最为显著的特征。以职业技术培训网为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智力优势,并且可以形成多层次、多类型、方式灵活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在网络化培训的基础之上,英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制度层面上规范了培训的内容和考核的标准,使得接受职业教育者的水平得到保证。通过实施职业教育领域这些意义深远的改革,提高了受训者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

3.日本――重视职业教育基础设施

日本职业教育的开展吸取了英国和美国的优点及特长。立法上,早在1947年就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并在80年代普及了高中教育的同时,还积极推行一套职业训练制度,支持并引导各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各种岗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适应现代化工业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方面,日本将计算机系统、卫星系统等现代化装置作为职业教育的普遍手段,大大提高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此外,日本还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实习场地,使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得以充分发展。

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措施及创新途径

1.通过国家立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关于企业类的营利性单位已具有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但是中国的职业院校属于非营利性事业单位,缺乏在法律层面的产权界定和运行制度。目前仅有管理规章和管理文件,基本没有涉及非营利性组织的产权和组织构架,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立法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才能使职业教育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发挥重要作用。

2.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混合提供

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这种单一化的提供模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在探索建立职业院校的校董制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混合提供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职业教育应吸收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但是,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向社会开放的原则应是有限度、有次序的。职业教育同其他教育类型有着显著的差别,比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或普通教育之间的内涵和性质均不相同。因此政府应独立建设职业教育准入制度,通过此制度规范职业教育的准入资格和准入范围。这样既可以保证职业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又可以调动社会资本来发展职业教育。

3.推动职业教育中人才结构和培养模式的调整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的人才结构和培养模式基本是以劳动技能培训为主,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无法承担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担当智慧支持的使命和作用。因此,新农村建设视角下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创新,应牢牢把握服务“三农”的方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尽快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本土化以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社会职业岗位体系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围绕社会所需职业岗位能力,并充分考虑未来职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体系;要注意及时补充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并根据有关行业和领域的国际规范、国际标准来修订现行的教学内容;要加强外语教学,增设国际文化、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内容;要在加大技术基础课程比重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一个“基础宽、技能精、针对性强、适应面广”的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第11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8.186

慢性酒精中毒是由于患者长期嗜酒出现以大脑皮层抑制为主的一种慢性疾病, 可导致神经及消化系统等多方面的机体损害[1], 慢性酒精性中毒人群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而且喝酒时间越长, 该人群糖耐量异常就越年轻化。本研究将借助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以达到降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率的目标, 现对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基层医疗单位2014年1~12月诊治的、并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慢性酒精中毒合并糖尿病患者10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所有患者均在医师的告知下自愿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以协助本研究的开展。两组患者均符合WHO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排除患有精神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胃肠道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 伴有酒精慢性中毒, 饮酒年限均>10年。其中, 观察组患者男41例, 女14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8.71±4.39)岁, 糖尿病病程2~6年, 平均病程(3.17±1.07)年, 从事脑力劳动14例, 体力劳动41例, 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者29例, 高中以上者26例;对照组患者男40例, 女13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58.27±4.11)岁, 糖尿病病程2~5年, 平均病程(3.13±1.12)年, 从事脑力劳动13例, 体力劳动40例, 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者28例, 高中以上者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等常规措施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制定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 并定期跟踪随访和指导。首先需要对本院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 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相关知识水平, 掌握良好的医、护、患交流技巧与健康教育技能, 再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2], 其措施包括:①制定计划。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特点并结合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家庭情况, 制定有效、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明确长短期目标,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训练, 坚定戒酒的决心;②院内实施。在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宣传报道、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等方法让患者充分认识到酒精中毒的危害性, 引发患者对饮酒的厌恶和悔意。同时积极询问和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 并主动与其进行交流, 对于教育中出现的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护理者需要及时进行疏导以保证患者心态平稳。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戒酒后可能出现的身体症状, 使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③出院随访。待患者出院后, 定期随访指导患者避开或减少朋友聚餐活动, 鼓励其参加文娱体育活动, 或者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当患者遇到心理压力或挫折时, 需要给予患者倾诉的机会, 并指导家属协调配合治疗。随访治疗3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在自觉减少饮酒、精神状态以及空腹血糖值变化方面的改善情况, 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角度来评定受评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饮酒情况及精神状态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自觉减少饮酒患者48例, 减少有效率高达87.27%, 而对照组自觉减少饮酒患者共23例, 减少有效率仅为43.40%(χ2=10.21, P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均明显下降, 并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更高,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比较 教育干预前两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教育干预后,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并发症发生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小结

第12篇

关键词:语音 审美意义 体育教学

1,体育教师语音美化的理论依据

体育教学过程中,演讲、口令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所采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手段。教学讲解在达到传授运动技术、运动方法、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等目的的同时,也应力求使其自身成为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且具有审美性。本文着重对体育教师教学演讲语言、口令的物质外壳――语音进行审美方面的探讨。

1.1语音形式茭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

声音是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之一,声音的美具有形式美的基本特征。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声音虽然不单独具备语言表达思想的直接性和准确性,但却以其音质、音色、音高、音量等自然属性表达相应的情感象征意义。正是基于声音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人类才能用声音来制造音乐。音乐也是一种“语言”。声音作品因其是乐曲与语言文字的结合,所以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任何语言文字都难以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十分准确的阐释,因此声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极大的张扬。

1.2语音形式美是体育教学主体美的重要构成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构成体育教师个体美的品德、修养、知识、风度、运动技能水平集中体现在体育教学上,也就是体现在体育教师的劳动中。体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体结合,是一种智能体能转化的艺术。体育教师劳动美既体现为其劳动产品的美,又体现为其劳动过程的美。体育教师的产品――学生(运动能力、体育知识、竞赛成绩、思想品质等)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产品。这种劳动产品的美是体育教师智慧和力量的创造,是体育教师呕心沥血的结晶。而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面对劳动对象所运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展示了教师劳动过程美。在体育教师劳动过程美中,最重要的构成网子是教学演讲美:而在教学演讲美中,最重要的构成因子是教师语言美。从以往教育美的研究成果看,大部分的专著、论文对教师语言美这一课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每每论及教师语言美时,着眼点大都偏重于体育教师语言的科学性、简练准确性、思想性、逻辑性、规范性,即使是谈到艺术性也往往以动作示范美、情感美、形象美、幽默美为其主要特征,讲到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形式美的不多,其实教师语音的形式美十分重要。比如:语调的抑扬高低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而语调声调的变化必须依赖于语音的不同表相。扬,象征惊异、欢欣、愤慨、呼唤等情感;抑,象征感叹、祈使、压抑、肯定等情感;高,象征激昂、热烈、兴奋等情感;低,象征平静、悲伤等情感。又如:语速和节奏产生的韵律美不但有助于教师情感的表达和重点的强调,更直接影响着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思维活动。如:学生在上体育舞蹈课与上球类课教师的讲解、口令的语调大不相同,又如:学生在练习长跑时的不同阶段教师的口令语调又大不相同,等等,这一切的和谐美都和语音的美密切相连。试想一位教师的语音如果沙哑、嘶裂、刺耳甚至失声,那么又谈何教师的语言美呢?缺少了教师语言美,教学主体美必然黯然失色。

另外,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无论体育教学演讲、口令的内容美还是教学演讲、口令的形式美,其审美价值到底如何。虽然与教师的主观性及文体的客观性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最终是取决于接受者的接受程度。有资料记载,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曾经通过许多实验,总结出这样的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这个公式显示了声音在信息的传送(授课)与接受(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2,体育教师语音美化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