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7:57: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辩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本虚标实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可归入“痰饮”“水肿”“喘证”“心悸”“怔忡”等病证中。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心水”的概念,并认为“心水”的主证为短气、喘促、下肢或全身浮肿、不能平卧、烦躁等症状,这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相似。
1 病因病机
历代医家对慢性心力衰竭病机的认识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本虚标实。正如《内经》中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此可知正虚是形成本病的基础,而正虚在本病表现为心气虚、心阳虚,并涉及肺脾肾等与水液输布相关的脏腑;标实则为瘀血水停。
心气虚是形成心力衰竭的始因,心气虚则心主血脉的功能障碍,导致气血瘀阻,而中医讲“血不利则为水”,气血瘀阻致人体形成水湿、痰浊等病理产物。以上病理产物进一步损伤心阳,致心阳虚,心阳有温煦、推动的作用,心阳虚则气血津液不能布散全身,故心阳虚衰是心力衰竭的根本病机。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为标,气血水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心衰加重[1]。心衰的病位在心,而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可出现心脾同病,心肺同病及心肾同病的病症。气虚血瘀是贯穿心衰的始终,其中气虚是心衰发生的基本病机;水饮则是在气虚血瘀日久的情况下出现,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在心气虚的前提下,影响人体阴阳平衡,致阴阳失和。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今阴阳失衡,故而出现心力衰竭[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由胃、脾、肺、肾、肠、膀胱等脏腑共同协作而完成,也必须以三焦这个人体气、水升降出入的枢纽为通道才能实现。由此心衰的病机可概括为心气心阳虚,三焦失利,气水代谢障碍,水不循常道而形成痰饮水湿,痰饮水湿继续影响心气心阳,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3]。
总的来说,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心阳虚,标实为瘀血水停,病位在心而不独在心,关乎肺脾肾等脏。
2 辨证分型
各医家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很多辩证分型。其中段艳锋等[4]通过对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辩证分析得出本病可分为4型,其中以气虚痰瘀、气虚证、心阳虚衰的证型为主,而气阴两虚型占的比例相对较小。蔡辉等[5]对近20年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心衰的证候类型及分布规律。证候类型共计24种,其中所占比例大于10%的有阳虚、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证。张艳等[6]将心衰分为早期辩证和中晚期辩证,其中早期以正气虚为主,辩证分为心气亏虚证和气阴两虚证;而中晚期则本虚与标实并见,辩证包括气虚血瘀水停证、水气凌心证、心阳虚衰、阴竭阳脱证。
临床的辩证虽然不同,但基本与心衰的病机相符,主要是心气虚、心阳虚、瘀血、水停为病因,导致的临床症候。
3 辨证施治
临床医生根据辩证分型及自己的临证经验治疗,在心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林凯旋等[7]通过对12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进行中医和西医对照治疗,其采用自拟方心衰Ⅰ号(组成:党参15g,三七10g,丹参20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麦冬15g,黄芪20g)加减,通过观察心衰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判断疗效,其中中医组心功能显著提高的占32.4%,有效的占61.8%,高于西医治疗组的31.6%和59.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组有显著疗效的占36.7%,有效的占61.8%,仍然明显高于西医组的33.3%和54.4%。由此得出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治疗心衰有明显疗效。肖艳等[8]将扶阳法应用于心衰,中药汤剂以破格救心汤(附子30-200克,最大用至3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高丽参10-30克,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磁石粉各30克,麝香0.5克)为基础方,并根据辩证酌加小青龙汤、真武汤、五苓散等汤方,结果患者的尿量明显增多,气促肢肿明显减轻,心衰症状明显减轻。郭维琴教授[9]根据临床经验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是心衰的主要病机,并总结出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方(党参15g,生黄芪20g,泽兰15g,车前子15-30g,猪苓15-30g,茯苓15-30g,葶苈子15g,丹参20g,红花10g),在此方的基础上辩证分析进行药物加减,如咳嗽喘息不能卧者家紫苏子,白果炙麻黄等,弱碱阳虚明显、畏寒肢冷,则加菟丝子、补骨脂、仙茅等。典型病例分析示患者原喘息不能平卧,心悸,上下肢浮肿,口唇发绀,纳差,经过上述心衰基础方加减治疗后,患者喘憋明显缓解,胸闷气短心悸明显减轻,双下肢浮肿减轻。症状改善明显,由此可见在辩证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对心衰治疗确实有效。李静君等[10]将临床符合心衰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余为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苓桂术甘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8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50%;中药汤剂组治疗前LVEF%为35.2±10.0,治疗后为57.1±8.0,西医组治疗前LVEF%为36.1±9.0,治疗后为46.5±9.6,中药组也高于西医组,且经统计学处理P
分析上述文献可以发现,益气、活血、利水等方法均对慢性心衰有良好的治疗左右,但正如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论》中所谈到的关于诊治疾病的要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心衰的治疗也应无论应用何种方剂治疗必须是在辩证明确的基础上,根据其本虚标实的病机施治。
4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且各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基本一致,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临床基本也是根据此病机进行分型治疗。但应清楚中医治疗是个性化的治疗,不应拘泥于上述分型,更不应将患者病症强归于某一型。所以如何把慢性心衰的证型更加细化,治疗更加因人而异是我们医生将要面临的问题。此外,单纯中医治疗疗效确实可以肯定,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必将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小明,张健,马向丽.浅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3):5-6.
[2] 李晓娜,徐厚谦.心力衰竭病机探讨[J].光明中医,2009,24(4):637-638.
[3] 华新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机的三焦观[J].光明中医,2010,25(11):1963-1964.
[4] 段艳锋,吴晓新.151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963-964.
[5] 蔡辉,毛静远,王强,崔小磊,王恒和,王贤良,刘洪伟,李国政,张富亮.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辩证规律的文献分析[J].四川中医,2011,29(7):22-25.
[6] 张艳,宫丽鸿,于睿,刘晓蕾,王辰.浅谈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康复治疗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1,28(2):131-132.
[7] 林凯旋,缪灿铭,麦美琪,李雪山,安辉.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11):2132-2133.
[8] 肖艳,梁海龙,张敏州.扶阳法治疗心衰的临床体会[J].新中医,2010,42(12):136-137.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8―0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受限(呼吸困难和疲乏)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也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理论的不断更新,心衰的治疗也不断进步,特别是中西医的联合应用在心衰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长期以来,人们直观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合用,其实这是很不理性的看法,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中西药简单的联用,而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辩证结合。中医的两大基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经历了几千年考验的辩证唯物理论,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下就笔者对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简单论述,以飨读者。
1 急性心衰 急则治其标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的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伴有心排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和组织充血,以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可由于收缩性或舒张不全、心律异常,或由于前后负荷的不匹配所致。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强迫、面色苍白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其多属中医厥证、脱证范畴,患者病久心肾阳气不足,心阳宗气外泄,心阳虚脱,神明失于温煦,失其主宰作用,患者出现神志淡漠,但欲寐,甚者昏迷不醒;心阳不能助肺宣行,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喘不宁等症候,病位主要集中在心肺肾三脏。可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本病急性期病变主要集中在心肺两脏,病理基础-中医的病机集中在本虚标实上(心气虚为主,痰、瘀、水内停为标,本虚为主,且多兼夹阳虚,这和西医的急性心衰心功能减弱,容量负荷加重,肺水肿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认识方法不同而已。认识到此,治疗也就明确了:祛其邪实,治其本虚。西医的经典强心利尿扩血管本质也就在于此,在临床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时,辩证加用中成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相关指标,参附、参脉,黄芪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中成药制剂,大剂量静脉应用可起到升压强心作用,这些是以被大量临床及实验证实的。事实上,在急性期汤药也是可行的(如果有条件),笔者曾治疗一例心衰患者,辩证为喘脱,肺肾不足者,应用张锡纯的参赭镇气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观的说,心衰急性期的治疗就目前来看还是以西医为主,这不仅仅是西药的药效及相关的护理工作得当,而且也是经过实践证实的。中医药在急性期应用的普及,有待更好更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的出现。目前的益气养阴(参麦)和益气温阳(参附)及活血化瘀的丹参等虽说有益于疾病的好转,但远远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好,问题在哪里呢?可能和目前我们的制剂水平等因素有关,但还应该看到,心衰时病理基础认识的单一性制约了我们的思路,好像一说心衰就是阳虚、阴虚,事实上还有很多一部分是痰热、肝风等标实证为主,这就要求更多的中成药制剂得出台。在笔者看来,单纯的补气,兼加温阳或养阴是不够的,观张锡纯“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 虚极,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之脱兆。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汗出。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复制最效”;徐灵胎亦云“龙得天地元阳之气以生,。。。。。。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不敛邪气。”由此看来,收敛正气在急性期的应用是必要的。在中成药的急性心衰应用的研究领域,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复方合剂的研究,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临床效应应该是很可观的。
2 慢性心衰 缓则治其本
2.1识病因,究病机。心衰是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临床过程中,我们所见到的心衰的临床症状是多样化的,如何从这么多症状中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患者的证,是真正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的关键。纵观近些年有关心衰的治疗方案,可以说西医领域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心脏血流动力学到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可以说,有关心衰的认识在目前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支持的条件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恶化的背后,存在者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心室重塑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调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等)。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有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如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TII),醛固酮,其他如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a( TNF-a)等,在心力衰竭患者均有循环水平或组织水平的升高。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在于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和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应用正性肌力药刺激心肌收缩、以及应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室射血阻抗一些治疗措施,在初期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却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而且有些药物还能引起猝死。而改善心肌重塑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虽在早期对血流动力血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但长期应用却能明显改善心肌生物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此在治疗上提出了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特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中医就有关心衰的认识,可以说古代就有,只是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罢了,《华佗中脏精》有云;“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燥”。宋《三因方.水肿》:“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伤寒明理论》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可见,无论是其临床征候还是治疗及病机,中医都是有记载的。就目前来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气虚是心衰患者的本质并贯穿该病始终,阳虚、阴虚是兼证,在此基础上出现痰饮、瘀血。整个疾病是本虚标实。中医药的临床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可惜的是,好像大家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到如何证实某个药物治疗心衰的机制方面,而且是研究的越来越深刻,这对于讲究辩证的中医来说,笔者认为是不理性的。中医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讲究的是辩证的和整体观,在临床过程中,特别强调辩证,只有辩证好了,才能方从法出,而法也是从证立,如果连证都辩不出来,那还谈什么论治呢,就象西医一样,没有明确诊断,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2.2遵循证,讲辩证。心衰的西医治疗,目前来说应该是比较叫明确的,大量的实验及临床证实了能够改善心脏重塑的药物(ACEI,BBS等)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根据临床的不同表现,可辩证选用利尿剂、强心剂等。心衰的中医治疗,首要一点就是要遵中医的理论体系,这是很重要的一条,如果说把辨病作为中医治疗心衰的重点,可以说是难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只有把握了心衰临床症状的病机才能对证处理,取得理想的效果。①心衰是临床多个中医疾病的综合,虽说目前也有心衰的辩证分型,但我们在临床过程中可以看到,真正像书中描述的症候是很少能完全配上的,这就要求中医学者把握其精髓,在临床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辩证的水平,积累经验,辩证取药。如前所述心衰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就其临床表现,分属中医的水肿、心悸、肺胀等病,这就要求我们在辩证过程中抛开心衰的固定辩证思维,讲求辩证,比如一个呼吸科的患者,长期慢支的病史,突然出现胸闷气促,难以平卧,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脉弦,我们就不能无知的去遵什么心衰要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说了,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开些治疗肺系的疾病,如苇茎汤等反而会取得很好临床效果。也许有些学者认为中医没有像西医那样得到大量临床及实验的证实是不可靠、不科学的,作为辩证处方的中医药其本上决定了它不肯能像西药那样定量做临床研究,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在这方面的不可比拟性,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就是很好的证据,如果患者症状都不能缓解,再谈其他什么就是空话了。②.心衰总属本虚标实,气虚为主,痰瘀为标,兼夹阴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治病必求于本”。何谓本,阴阳也,故善治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心衰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虽无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心衰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目前的观点多倾向于阳虚多。而且从心的功能上来讲似乎也是这样的。心为阳中之阳,属火主血,且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人体生命活动有赖心阳的温煦和推动。心之阳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瘀阻,脏腑失于濡养,功能活动失调,进而产生血瘀水停,出现临床的一系列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心功能不全与中医心气虚无力推动血脉,心阳虚无以鼓动温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心气虚的基础上患者原有体质的差异导致患者出现起阳虚为主或其阴虚为主的临床表现。痰瘀为标,心衰患者无论表现分属那种中医疾病,从其病机来看,都会有痰瘀的出现,只是时间和多少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开药时有意识的加用一些活血祛痰之药。当然这也是要在辩证的基础上才选的,也就是辩证和辨病结合,选些临床经过实践和实验有效的药(如丹参、毛冬青、三七,川芎等)。这里有一点要强调,我们讲辨病不是说这个病人是冠心病心衰就大量运用活血药,这是临床常见的误区,动不动就桃仁、川芎、丹参、降香、元胡索之类,也不管患者是寒是热,结果是血没活反而伤及其它脏器,西医讲循证医学,其实中医何尝不是呢。病人出现了气喘是肾虚不纳气,还是肺实不宣发,抑或是肝气不舒,木反侮金?只有抓住了疾病病机,才能辩证处方。针对心衰的临床表现,我们要分清楚什么导致了痰瘀,是气虚,是阴虚还是阳虚,气虚就补气活血,阴虚就养阴益气,气血充足自然水到渠成,阳虚久温阳活血,总之,抓主证是关键,很简单的例子,一个肺热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大便干,胸闷等症,我们抓住了肺热的关键,只用一味黄芩(清金丸)就行了,伤寒金很多方就是在于此,症候变化了,只要简单的几味药,抓住关键(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就能解决问题。
结语:心衰的治疗,特别是中医药治疗是目前放在广大医生(特别是中医师)面前的问题,有关西医的治疗目前已经比较明确,但中医治疗领域可以说还很不足,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临床医师缺乏敏锐的辩证思维,落进了固定思维的羁绊,这对于讲求辩证和整体观的中医来说是很大的障碍,事实上,观西医近些年发展(循证医学、高血压的个体化,大内科人才的培养等)都是中医辩证和整体观的运用,广大中医药爱好者,只有真正理解了中医者两大理论,才会真正实现中西医结合。
关键词:针灸 理法方穴 辩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55-02
张仲景在其著作中,倡导六经辨证,创造性的总结出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临床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上都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中医能够治愈疾病,“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所在。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
《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日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可见,我们在应用针灸治疗疾病时亦需要通过辨证论治方可完成,而理、法、方、穴是针灸治病中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用针灸理论诊疗疾病的过程,分为理、法、方、穴四步。理即辩证,是立法的基础和依据;法是在理的指导下制定的治疗方法,是指导选方用穴的原则;而方承“理”、“法”,由“理”、“法”而立方,下及组成针灸处方的穴位——方和穴是理、法的体现。
1 理、法
理,即辩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四诊收集到的病情资料进行辨别、分析、综合,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从而得出疾病的证候诊断结论的方法。这就是以后立法的基础和依据,是诊治疾病的第一步。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通过病因作用于病位,产生病理改变而表现为病证,发展为病势的过程。中医认识疾病又是通过病证去分析病理,确立病位,寻求病因的过程,亦即“辩证”的过程。中医辩证分析疾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辩证纲领,对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病位、病性、邪正斗争盛衰和病证类别的总印象的八纲辩证方法;有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对四诊所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确定脏腑证型的脏腑辩证方法;此外,还有源于《伤寒论》的针对外感病的六经辩证,以及其他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病因辩证和经络辩证等,其中经络辩证对针灸治疗尤为重要。在治疗疾病时根据不同的疾病、病人、环境等选择合适的辩证方法,以得出正确的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所以辩证,也就是“理”,是诊治疾病的基础和依据。
法,是针对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对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方法而言。治法需从属于一定的治疗法则,故治病需以理定则,以则制法。这就要用各种辩证的诊断方法,明确疾病的性质、病因、病变部位以及体质强弱、正邪的盛衰等,通过分析归纳定出治疗法则。《素问》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这就说明应掌握病机,追求类属而立法。具体到针灸治病,是根据八纲的理论,结合疾病的病位、病性而确定治疗大法:用针法,还是灸法,或是针灸并用;用补法,还是泻法,或是补泻兼施。另外,还有学者[1]提出补、泻、温、清、汗、通、消、升、降、合十法。举例:合法,指阴阳相合,多在机体阴阳不调的时候用。其特点有二:一是在阴阳经或阴阳脏腑或阴阳部位上同时选穴,以达到调整阴阳使之相合,如气血不合选足三里和三阴交相配,心肾不交选心俞与肾俞相配等;二是在身体的阴阳对称部位选穴,如治足内翻或外翻选照海与申脉相配,治肝脾不调选阳陵泉与阴陵泉等。从广义上讲,针灸治病总的方法是调整阴阳,但合法所说的调整阴阳是有所专治的,不可混为一谈。
2 方、穴
方,即针灸处方;穴即组成针灸处方的穴位。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犹如方和药,相互依存,故以“方药”并称。针灸处方是由穴位组成,但不一定或不仅是几个穴位功能的总和。不同穴位通过相互配合、促进和制约,可以使某些功能增强,也可减轻或消除一些无关或不利的作用。针灸处方是通过辩证、立法后所确立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最后一步。针灸处方很多,体现的治法也不尽相同。针灸处方又有其特点,就是与刺灸法密切相关,没有刺灸法的密切配合,处方不一定能达到效果,甚至出现不好的作用。
针灸处方的组成是选穴、配穴、针灸措施和补泻手法的结合。选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主穴是在处方中起主导作用的穴位,是针对主证、主症或主病而选用,应该每次必取,而且重点施术,配穴则酌情选用。选穴的原则一般有局部取穴、远部取穴、辩证取穴、随证取穴、特定穴取穴。选穴是配穴的基础、前提和先决条件。配穴的目的在于加强腧穴之间的协同作用,相辅相成,提高疗效。配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具体配穴时应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有方有法,以法统方。常用的配穴方法有:按部配穴法中的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以及按经配穴法中的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子母经配穴法、交会经配穴法。另外还有俞募配穴法、原络配穴法等。
在临床上,组成针灸处方的腧穴有主次之分,施术也有先后之分。《灵枢·始终篇》曰:“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调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说明施术的先后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尽相同。而且“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例如实热证一般只针不灸,而虚寒证应少针多灸。针刺的深浅不同,其功效也有不同。《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灵枢·始终篇》曰:“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补泻手法不同,治疗效果也有异。如汗证,先补合谷,次泻复溜,可以发汗;反之则可以止汗。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中“理、法、方、穴”是一环扣一环的,密不可分。临床上多根据病机、确立治法、选择相应的主方,在此基础上,结合兼挟症酌情加减配穴,以便更适宜病情的需要,从而提高疗效。临床针灸医师理解和掌握“理、法、方、穴”,对针灸治病是非常重要的。
1共性和个性一般关系的体现
有人将共性与个性比喻成一组彩色铅笔,共性是用于书写、绘画的铅笔,个性是颜色不同。还可把共性与个性比喻成一棵树,共性是整棵树,个性好比树叶、树枝,每片树叶、每根树枝都反映整体信息。
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两者的辩证关系是,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共性和个性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中医学的重要特征是辨证论治,体现了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过程,它是个性与共性矛盾的展开。
2.1辩证论治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中医辨证论治所得的具体证候,是共性与个性特征的统一体。这种治疗观念和思路,在治人与治病的关系上,更重视人;在整体与局部、机能与形质关系的处理上,更重视整体和机能;在对病变共性和个性的关注上,更重视共性。由于个性特征的产生往往与个体对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的个性化反应及体质因素密切相关,故辨证诊断的重点是对个体的个性化特征、个性产生原因和机制进行辨析,最终使个体的多样性个性特征在证候的整体诊断中得到更高层次的统一。要想全面掌握个性特征,在收集表象信息时,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临床观察,收集些能够反映个性特征的表现;同时,在治疗时除要针对共性特征外,还应特别注意对个性特征的调整。中医临床常常在经方或验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治疗,其中作为处方基础的经方或验方的药物、药量等主要针对共性特征,而加减的药物、药量等主要针对个性特征。对个体特征的掌握往往是辨证论治水平的最好体现。
在中医辨证中有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及六经八纲辨证,由于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符合温病病情变化规律,故用作温病的辨证纲领确实有利于温病的治疗。然而,这仅是辨证个性方面的发展,个性并不能代替共性,所以只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不要六经辨证;或主张只要六经辨证,不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而脏贿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十分紧密,既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完全等同的。
2.2中医宏现辩证与微观辩证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医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这8种辨证方法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特点,是历代医家总结自身临床经验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统称为宏观辨证。1986年,沈自尹教授首次明确提出“微观辨证”概念。危北海指出微观辨证主要是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对各类中医证型病人进行内在的生理、生化、病理和免疫微生物等各方面客观征象的检查分析,旨在深入阐明证候内在机理,探讨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客观定量化指标。郭振球认为微观辨证是以中医经典辨证为向导,结合现代新科技,深入到细胞化学、神经递质、激素、免疫乃至基因调节,以阐明病症传变规律的一种辨证方法。“微观辨证”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手段,是中医宏观四诊的深化和扩展,对“证”的诊断起辅助作用。微观辨证不能独立于宏观辨证存在,而应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
2.3中医的诊断与治疗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虽然突出个性,但离不开共性。这种个性表现为个人化、个性化、个病化。个人化指这个人所处的环境、综合素质、各脏腑机能等;个性化指个人的世界观、心理状态、性格、饮食习惯、嗜好等;个病化指个人的病有什么特点,和他的个性、个人状况有什么联系,如因果关系等。虽然这些因素和联系是模糊的,但它对我们运用模糊思维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决定性作用。如冠心病病因多种多样,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病因组合,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些病因组合可以变化,各病因在某个病人身上的主次位置也不固定,只有把握病人个性,才能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2.4西医学习也要掌握共性与个性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47-02
护理学与医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循证护理是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是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因为循证讲究的是实证,所以在开展具体的护理工作时,不能单凭临床经验和惯常方法来单方面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应该遵循科学的实证原则,客观、仔细、认真、全面的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1 什么是循证护理和中医护理[4]
循证护理英文名为evidence-based nursing,简称EBN,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护理理念。循证医学注重的是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证据,其目的是把传统的以经验为主的护理朝着科学化的现代护理发展,核心是从病人个体出发,运用科学、合理、明智、谨慎、客观的最佳依据来做出对病人最有利的决策。在开展循证护理时,考虑点应该包括病人的实际情况、医务人员的素质技能、以及目前可以达到的最佳护理条件三方面。
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思想,这些思想在今天的中医临床护理中依然受用,很多辩证护理方法如刮痧疗法、熏蒸法、推拿法、拔罐法等现在依然在使用。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医药著作,而中医护理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中医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个人卫生护理、环境护理等都有相关记录。现代中医护理正是在传统中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整体护理体系。
2 中医护理的特色之处
中医护理独具特色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内外医学人士的认同,中医护理不仅仅是一种医学护理病人的方法,其中还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里面,所以中医护理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说,中医护理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整体观念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实行的是辩证护理,获取病人信息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治疗和护理的方面是结合患者整体的功能状态对疾病的部位、性质、原因及发展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医治护理。中医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中医护理能够在今天的医学护理中依然保持自己的独特地位,这和不断实践、改进、完善是分不开的。将传统的中医医学护理理念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整合,经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管理和安排,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实践和检验,这些是促进中医护理事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3 循证护理在特色中医护理发展中的作用
3.1 循证护理可以深化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
中医护理讲究的是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是一个整体,以经络为纽带内脏、外在的四肢、身体穴位、关节等连在一起,形成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补充的整体。而且中医还讲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人得了疾病与自身和周围环境都是相关的,对病人病情的治疗与护理也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循证医学也是重视整体观念,工作的出发点要“以人为本”,用最好的、最先进的医疗手段为病人服务,从患者实际出发,要求根据科学证据来实施工作,收集正真有利于患者的证据,整体上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二者的观念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循证护理更多的注重人本思想和科学证据,因此在开展中医护理工作时,运用循证医学可以加深中医护理的作用和指导思想。
3.2循证护理可以促进中医护理科学、全面、专业的发展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注重实施辩证治疗,通过的是四珍法收集病人资料,然后在根据病人整体的身体状况和表现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一种疾病在进行治疗护理时往往是从整体和系统出发,考虑的方面包括内脏、经络及穴位外,还有外在的治疗水平、自然社会因素,如在护理病人时要注意药物、饮食、情感等的全面护理。因此,总的来说中医护理就是一种整体护理、全面护理的护理行为。循证护理以真实、科学的证据作为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这点是中医护理理念中比较薄弱的,因此在开展中医护理时可以运用循证护理的这种观念,将中医辩证护理的观点与科学的证据和方法联系起来,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全面、专业的发展。
3.3循证护理可以促进中医现行护理方法的转变
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医护理中虽然传统的方法流传下来的较多,但是很多的中医护理方法凭的是经验,或多或少都存在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问题,所以正确管理中医护理方法、促进临床实践活动的安全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也称实证护理,这种护理观念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循证护理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学、准确、讲究证据,这是传统中医护理较为薄弱的方面。将循证护理运用到中医护理中,可以促进中医临床护理方法的优化和完善,而且对护士的素质也有更好的培训和提升。护士在工作中会更多的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针对临床实际,辩证、批判、全面的看待问题,在实施护理工作时自觉地寻求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手段,做到护理工作有据可循、有据可依、有据可证,推动中医临川护理方法的转变,促进中医护理工作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4 结语
循证护理是以科学技术和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模式,讲究的是实证护理,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要求护理人员讲究科学证据,细心、认真、明智的思考问题,不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笼统的实施护理工作,要结合患者实际的病情、当前的医疗环境及患者具体的要求来开展护理,在临床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促进中医护理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雅娟. 浅谈循证护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 2010,9:2481-2482
[2] 蒋志娟,周 琦,马秋平. 循证护理有利于特色中医护理发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12,6(12):1566-1567
[3] 王凌玲. 循证护理对特色中医护理发展的帮助. 临床合理用药. 2013,8,6(8):171
[4] 陶虹江,陈 俐. 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发展的作用探讨. 江苏中医药. 2011,43(10):81-82
[5] 陈燕菊. 循证护理有利于特色中医护理的发展. 临床医学工程. 2010,11,17(11):118
[6] 徐凤霞. 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当代护士. 2004,2:1-2
以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人体解剖学”课程为例。同样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研究对象,西医学强调的是物质概念的实体性,这种建立在近代生物学基础之上的,以实验、分析、归纳逻辑为主的思维方式与学生从小建立的思维模式接近,易于被接受和理解。而中医学的五脏并非解剖实体,在中医学的脏象学说中蕴含了“取象比类”、“整体观念”等思维方式,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理论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认可。两门课程同时开设,学生一学期对比下来,只能对中医理论、概念更加的彷徨、难以接受。中医思维的缺失势必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中医理论的精髓,临证时缺乏“圆机活法”的灵感,处方用药只能停留在死板的复制上,面对疾病找不到较好地解决办法。
在中医理论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好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事半功倍。方法论则是对具体的科学方法的概括和总结,从更抽象的层面上来把握方法的性质、发展规律及其价值。[6]通过对《中医学方法论》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可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研究和哲学反思,激发学生对中医学习的感悟性,使学生建立起中医固有的思维模式,以指导临床实践。以下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医学方法论》课程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剖析气、阴阳、五行等核心方法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直接影响,诸如气、阴阳、五行等,既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命题。因其与儒家、道家等思想有着割不断的文化渊源,故《中医学方法论》课程从《易经》、《庄子》、《老子》等古代典籍中探求气、阴阳、五行这一核心方法论产生的根源,并与《内经》等历代医籍相联系,层层深入探寻其中奥秘。
了解中西文化上的根本差异中西医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他们在观念形态、致知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医学方法论》这门课程将从中西医产生的历史背景、地域因素、文化内涵、科学范式、认知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各个不同层面上揭示中西医的异同之处,让学生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及医学的差异,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医的特色所在。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几千年,是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普遍的思维方式。在《中医学方法论》课程设置上将提炼出“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经验思维”等多种中医的思维方式,从概念、特点到临床应用,与学生共同探讨并建立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增强对辨证论治的理解与运用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将辩证思维从各种中医思维方式中提取出来,作为专题重点讲授。首先分析探讨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其次重点讲授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辨证论治方法,如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等,了解每一种辨证方法的源流、内容和意义;最后将中医的辩证思维与具体辨证论治方法相结合分步骤、分层次进行论述。在增强学生对辨证论治方法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中医辩证思维的领会与运用。
讨论中医临床从望、闻、问、切四诊资料的搜集到分析判断进行辨证及最后做出决策处方用药,这一过程中的相关思维方法。努力挖掘、整理出中医对疑难病症诊治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医案的兴趣,使学生建立起中医临床思维。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是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和从事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基础。中医未来的发展寄希望于中医的教育,因此,在中医的高等教育中应遵循中医学发展的固有规律,更加重视大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中医学方法论》课程可帮助学生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医学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提升中医理论水平,并为学生建立中医思维以及在中医思维指导下进行中医临床实践和科研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肾病综合征在中医中归属于“水肿”的范畴,主要是由于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所致,特别是以气虚、脾肾阳虚为主,患者多表现为低蛋白血症、蛋白尿、水肿等,同时还可并发静脉血栓、感染等。中医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统一,并指出疾病的发作,是邪正斗争、阴阳失调的过程,不仅与机体自身有关系,同时与环境、自然也存在较大的关联。鉴于此,本文结合本病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辩证护理,旨在提高中医护理针对性,更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均来自山东省栖霞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满足口腔感染等诊断标准,选取64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49.2±3.3)岁;观察组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8.4±4.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肾病综合征临床对症治疗和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似乎。
1.2.1 情志调护 情志变化可致脏腑受损,引发疾病,正如《内经》中提到:“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1]。因该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病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致使患者表现出焦虑、悲观、恐惧的心理。这势必会给治疗带来较大的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应当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及性格特征进行了解,拟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此外,加强患者情志纾解,帮助他们放松心情,正确看到病情和临床治疗,树立起治疗的信心。
1.2.2 饮食调护 ①肝肾阴虚证:叮嘱患者家属,多为患者提供滋阴食物,例如,枸杞山萸肉粥,粥更易消化,枸杞则具有滋补肝肾之效,山萸肉则可达到滋阴补肾的作用。②外感风热证:给予患者赤小豆鲤鱼汤或者赤小豆粥等辛凉解表的食物,其中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之效,鲤鱼则可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蛋白质。③脾肾阳虚证:需以健脾温肾为主,若患者表现为肾阳不足,则当以温肾阳为主,可多食用枸杞、桑葚等;若患者表现为脾阳不足,则多食用芡实、山药,帮助利水渗湿,改善食欲[2]。④脾肾气虚症:若患者表现为脾虚,则应多食用薏苡仁和砂仁,取其健脾、利水、暖胃的功效;若患者表现为肾气不足,则多食用芡实、枸杞,芡实可有效控制尿蛋白,枸杞则具有补肾的功效。除此之外,还应当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果,尤其是黄瓜、冬瓜、胡萝卜、黄花菜等具有利尿功效的蔬菜。
1.2.3 感染护理 脏腑经络与口腔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若出现脏腑病变的情况,那么多通常是从患者口腔开始出现变化,而口腔的病变也会对脏腑经络造成损伤。故需对患者的口腔黏膜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有口腔溃疡的情况出现,必须及时作出及时的处理。在中医中口腔溃疡属于“口糜”等范畴,治疗当辨明虚实,故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辨证治疗。若口腔黏膜溃疡处呈纤维鲜红色,且同时表现出烧灼痛感等症状,这类患者属于热炽盛之证;若患者溃疡处表现为灰白色或者淡红色,同时伴随有不痛或者轻微的疼痛等症状,则属于阴虚火旺之证[3]。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情况调配呋喃西林液进行含漱,每日2次;另可采用五倍子、青黛以及冰片研磨成粉,按照相应比例调配后敷在患处,每日3-5次。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经测血常规指标正常,即WBC测定结果显示为(4.0×109-10.0×109)/L;有效:经测血常规指标正常,即WBC测定结果显示为(4.0×109-10.0×109)/L;但患者仍然表现出头疼、流涕等症状,但并未出现发热症状;无效:经测血常规指标显示异常,即WBC测定结果≥10.0×109/L,且同时伴随有口腔溃疡、咽喉疼痛等症状,并未得到任何缓解。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对照组32例患者中,11例有效,16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32例患者中,19例有效,1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关键词】中医 辩证分型 冠心病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58-01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年老肾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肾、脾诸脏具有密切联系[1],临床见本病多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常在心气、心阳、心血、心阴不足或肝、脾、肾失调的基础上,兼有痰浊、气滞、血瘀、寒凝等病变,产生“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的表现。由于中医对于冠心病的病机认识不同,可根据具体症状分为多种症型,因此临床用药会不同。我院自近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方法对8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81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脑梗死、精神疾患等患者。81例患者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47~83岁,平均63.9岁;病程1~15年,平均7.6年;基础疾病中原发性高血压59例,高脂血症32例,糖尿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本组患者均无中药治疗史。
1.2 治疗方法 瞩患者常规服用西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根据患者具体病症不同辩证施治如下:(1)胸阳痹阻 证见心痛彻背,每因受寒诱发,胸闷,心悸气短,畏寒肢冷,舌苔淡白,脉弦紧。治宜散寒通阳,活血宣痹。方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药物用瓜萎皮、薤白、附片、桂枝、檀香、丹参、红花、细辛。(2)心脉淤阻 证见心胸、两胁刺痛,心悸不宁,气短,舌质见淤点或淤斑,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加减,药物用柴胡、赤芍、枳壳、当归、川芎、生地、桃仁、红花、川牛膝、延胡索、甘草。(3)痰浊壅塞 证见胸闷痛,形体肥胖,心悸,气短,肢倦,乏力,舌苔厚腻,脉滑。治宜化痰泄浊,宣痹开结。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物用全瓜蒌、薤白、半夏、陈皮、茯苓、丹参、竹茹、莱菔子、炙甘草。(4)气阴两虚 证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口干少津,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结代。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减,药物用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玉竹、当归、川芎、丹参、白芍、炙甘草。(5)脾肾阳虚 证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自汗,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治宜温补脾肾,活血通脉。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物用附片、桂枝、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黄芪、党参、白术、丹参、肉桂。以上水煎服,每日1剂,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胸闷、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见ST段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胸闷、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检查见ST段较前回升,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无改善,心电图检查无变化。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本组81例患者显效5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显效率为71.6%,效果十分理想。
2.2 不良反应 本组患者出现腹泻1例,恶心1例,经调整用药后消失。
3 讨论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心脏骤停(猝死)。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冠心病发病率在老年人各类心脏病的发病率中居首位,死亡率也居首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为多。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一般认为与年龄、性别、高脂蛋白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职业、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2]。中医认为冠心病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为年老体衰,心脾肾气血阴阳亏损;外因为阴寒侵入、饮食失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最终导致心血运行受阻,心脉痹阻,脉道不通,不通则痛而致胸痹、胸痛[3]。
早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中即有“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的记载,而《灵枢・厥论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上述症状,颇似今日之心绞痛及心肌梗死。根据中医对冠心病患者的辩证不同可分为不同治法,主要有宣阳通痹、补气益血、活血化瘀、温阳滋肾、养血安神、清热宣痹、化痰通络等法。笔者根据临床常见冠心病类型将患者大致分为胸阳痹阻、心脉淤阻、痰浊壅塞、气阴两虚、脾肾阳虚五型,基本上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均可归类于其中一类,或夹杂其余一种或多种,临症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施用,这样才能够药与病符、丝丝入扣,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4周的治疗后,观察本组病例治疗效果,显效5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显效率为71.6%,效果十分理想。2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可能跟药量过大有关,调整用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持续治疗。
参考文献
[1] 高俊杰,王肖龙,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0,15(4):145―147.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一氧化氮; 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6-0152-02
冠心病(CHD)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可归纳为“胸痹、心痛”的范畴,它不仅是临床最常见的多发性心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心内科的疑难病症,其中发病率与致死率极高,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已构成严重危害。冠心病患者,大部分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因此,冠心病实际上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致使血流受阻时,即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诱发胸闷、心绞痛等症状,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始动因素就是血管内皮功能紊乱[1],一氧化氮(NO)作为内皮分泌的血管舒张因子,对心血管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生化指标,是预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检测血清NO在CHD不同中医证型的水平,可以为CHD的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因此中医症候客观化的研究不断成为热点。现就近年对血清NO水平与冠心病中医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NO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与血浆NO及NOS的关系息息相关[2]。NO由NOS催化L-精氨酸生成,它在体内的作用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舒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与黏附、抑制细胞凋亡与增生、抗炎等,同时还具有调节血管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的功能。其作为一种内皮源血管舒张因子(EDRF),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细胞作为合成NO最主要的细胞,通过分泌此种EDRF来调节血管基础张力,大量研究报道,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可以准确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3]。此外,内皮细胞的病理损伤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闭塞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始动环节[4]。由于eNOS自身功能降低或合成减少,导致NO水平也随着下降,最后不能维持正常的血管紧张性及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血管紧张性升高,严重时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并诱发急性心肌梗死[5]。因此,以血清NO、NOS作为监测指标,不仅可以间接反映血管内皮的损伤情况,还可以间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另外,NO可通过cGMP(环磷酸鸟苷)诱导机制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减少胶原纤维以及弹力纤维的产生,并进一步防止动脉粥样斑块和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随着对NO生理功能以及NO与冠心病发病机制关系的不断研究,那么通过把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相结合,可以逐步揭示冠心病中医证型的客观物质基础,有助于临床进行更为精确的辩证论治。
2 辨证分型研究
关于冠心病的辩证分型尚不完全统一,其分型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行业学会标准,以及教材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将冠心病分为: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血瘀阻,心气虚弱,心肾阴虚以及心肾阳虚六型。1994年,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把心气虚弱、心肾阳虚、心肾阴虚、寒凝心脉、痰浊内阻、心血瘀阻等6个证型归纳为冠心病的中医证候。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进行修订,将心绞痛分为八个证型:阴寒凝滞,阳气虚衰,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气滞血瘀,痰阻心脉,心血瘀阻。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提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标准以本虚和标实为基础,其中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等证为主;标实则以痰浊为主,并包括:痰浊偏寒,痰浊偏热,痰浊气滞,痰浊血瘀四型[9]。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以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气滞型、痰浊型、血瘀型、寒凝型、阳脱型等,作为修订后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标准[10]。新版《中医内科学》[11]中把冠心病分为七个证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亏损,寒凝心脉,气滞心胸,痰浊闭阻,瘀血痹阻等。于厚波[12]研究该病时,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火亢盛、气滞血瘀、气痰凝滞、心血瘀阻等八型进行辩治。李洁等[13]提出本病分型为:正气亏虚,瘀血阻滞型;阳虚寒凝,瘀血内阻型;心肾阴虚,瘀血阻络型;肝郁气滞,心脉瘀阻型;瘀血痰浊,阻滞心脉型。马龙[14]通过辨证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分为以下三型:中气不足,痰浊阻滞,气滞血瘀。韩丽华等[15]按照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将此病分为八个证型:气虚血瘀型,血虚血瘀型,肝肾阴虚型,气滞血瘀型,寒凝气滞型,肝胆瘀滞型,痰浊血瘀型,亡阳欲脱型。高慧政[16]在对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时,通过辨证将患者分为以下五种证型: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寒凝心脉证,痰浊雍塞证,心血瘀阻证。由此可见,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临床医生及研究者多依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辨证。
3 NO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传统医学对NO水平相关性的研究,主要将患者按辨证分型,探讨NO水平能否为传统医学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发现冠心病不同证型的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肖艳平等[17]将165例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雍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6型,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冠心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NO水平,结果示冠心病患者各组血清NO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阴寒凝滞型>阳气虚衰型>心血瘀阻型>痰浊雍塞型,说明冠心病患者NO水平显著降低与痰浊雍塞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辩证的指标。刘淑娟[18]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将住院和门诊的13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气虚血瘀型以及气阴两虚型四型,NO值比较结果示:冠心病组各型NO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心血瘀阻型>痰阻心脉型>气阴两虚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NO水平最低,表明冠心病中阴虚型受损最重,并且这一客观指标可以作为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依据。张家辉等[19]研究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NO水平的关系,发现血清NO水平依次为正常对照组>心阴虚证、心气虚证>心血瘀证,提示血清NO水平降低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含量显著降低与冠心病瘀血有关。刘镇等[20]对16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NO水平,发现各证型冠心病组均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表明NO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
4 问题与展望
冠心病患者NO含量的高低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就是既往研究冠心病的辨证分型缺乏统一的标准,多数专家大都依赖于自身经验制定,多不规范,所以样本资料辨证分型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并且缺乏可比性,从而导致研究可重复性低。其次,是既往研究的样本数量偏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误差大、可靠性低,应该在大范围内做大样本的研究。另外,冠心病患者常常为多种西医疾病共存,并且中医病证也常有多种症候兼夹的合并证型,所以多种病变使得体内化学物质的水平变化变得复杂化,导致研究结果各异。最后,由于研究指标缺乏特异性与敏感性,所以只能反映中医辨证实质的某一方面,无法揭示一个有机整体的变化规律。NO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疾病的状态,但是由于西医学与中医学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医疗体系,那么西医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中医证型就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其实验室检测指标也并不一定都与该病的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所以就有研究者得出NO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的结论,表明现阶段该项研究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辩证分型是中医防病治病的关键,抓住证候这一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就能够带动中医理论、临床疗效、证候本质研究的进展,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只要加强中医辨证分型的规范化,建立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加大样本量,缩小研究病历的差异性,并且探寻特异性及敏感性的客观指标,就一定能探索出更科学更先进的冠心病证候客观化的研究方法,从而促进中医学在治疗冠心病的领域中开辟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Forstermann U,Munzel T.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 vascular diseasc:from marvel to menace[J].Circulation,2006,113(13):1708-1714.
[2]王峰,高超,何美安,等.冠心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活力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22(6):419-421.
[3]Landmesser U,Hornig B,Drexler H.Endothelial function: acritical determinant in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2004,109(21 suppl1):1127-1133.
[4]邓正华,邓剑,向成玉,等.冠心病患者血浆NO和ET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3):388-389.
[5]Pinto V L,Brunini T M,Ferraz M R,et al D epres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ole of nitric oxid[J].Cardiovasc Hematol Agents Med Chem,2008,6(2):142-149.
[6]陈佑邦,丁泽民,干祖望,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9.
[7]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41.
[8].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11-513.
[9]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小组.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病中医辨证试行标准[S].中医杂志,1980,21(8):4-6.
[10]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冠心病的中医辩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1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1-5.
[12]于厚波.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中医辨证施治[J].黑龙江医学,2005,29(6):479.
[13]李洁,解品启.从瘀论治冠心病心绞痛[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2):179-180.
[14]马龙.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100例[J].河南中医药学院,2008,23(2):1-3.
[15]韩丽华,朱照军,孙建芝.辩证冠心病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9,41(4):15-16.
[16]高慧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0例[J].中医中药,2009,10(28):71.
[17]肖艳平,刘卫平,徐采云,等.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NO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19-220.
[18]刘淑娟.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与血管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19]张家辉,张秋燕,李定祥,等.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NO、ET关系的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3):158-159.
上海港联门诊部,上海 200122
[摘要] 中医的“阴阳”是一门哲学术语,是一种方法论。中医能治好病决非偶然,中医治病的科学性,就在于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活血化瘀”来净化人体的血液,让人体的组织细胞浸浴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与周边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吸收营养,排出废物,从而组织细胞逐步地来调整和修复自身的功能及时空代谢,使疾病渐渐消失。中医“阴阳”的核心理论是细胞代谢这一命题成立,那么,中医就具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
关键词 ] 中医理论;阴阳学说;细胞代谢;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R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184-03
[作者简介] 戴元涛(1941-),男,汉族,江苏阜宁,大专,主要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
1 中医的理论核心是“阴阳”
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是古人对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医学中的阴阳理论,则是一种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阴阳的对立与统一、消长与转化的规律,来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概括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
1.1 在解剖方面
《灵枢·寿夭刚柔篇》曰: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1.2 在生理方面
《素问·空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代表物质的储藏;阳代表机体能量的活动,能卫外固守的作用。
1.3 在病理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等等。
1.4 在诊断方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5 在治疗方面
泻有余,补不足,以调整平衡阴阳为原则,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等等[1]。
阴阳既是中医的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中医的阴阳是站在宏观的高度把人体归纳为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来涵盖人体的一切生命现象。也就是说,把一个复杂的生命现象的辩证关系简单化,只用阴阳或阴中之阳、阳中之阴变化万千的辩证方法,来涵盖人体运动中的一切生命现象。中医的阴阳理论,这是古人理性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内在包含着丰富的中医基础科学知识。然而我们却没有沿着前人知识的理性指引,进入现代科研大门,而是在门外徘徊,就目前我国中医的现状,仍是墨守成规,依附于传统的由阴阳理论到阴阳理论,而无独立于传统之外的知识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
2 中医理论缺少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
中医理论就是多层面地论述人体生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然而从整体观的哲学层面出发,认为自然界是大周天,人体是小周天,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提倡起居有常,因时之序才能保持健康。外感六,内伤七情则生病,视人体脏俯组织、四肢百骸通过经络构成一体,治病无论用针,施药都着眼於整体,辩证论治,治病必求其本,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提倡以情治情的心理治疗方法等。
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医理论不可能去研究生命实体,即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元素。所以在中医的“阴阳”、“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等都不能准确地表明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的具置和过程,诊断都不是建立在理化基础之上[2]。
总的说来,在细节上是不精确的,有的是笼统的、模糊的,多数只有病人的自我感觉,缺少客观标准,这就是中医理论的不足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十六世纪塞尔维特和十七世纪初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的创立,使生理学在实验基础上变为科学,到十八世纪病理学开始发展,随着显微镜在医学上的应用和细胞学说的建立,十九世纪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之后德国病理学家维尔肖提出,细胞只有来自细胞的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为人体生命实体找到了微观结构,从而证实了自然界中所有生物体和人类的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近代在生命科学中对细胞的研究,包括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的分化和干细胞的研究,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的衰老和细胞的死亡等[3]。
通过对细胞生物的综合研究,从而对构成生命实体的基本元素的认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对疾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找到了依据。
3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功能
在地球上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和人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对细胞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
①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②细胞具有独立完整的代谢体系,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生命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⑤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作为祖国医学,中医本身就是研究人的生命过程,包括生殖、生长、发育、衰老、死亡,还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一系列的生命现象,都不可能离开构成人体生命最小单位—细胞的新陈代谢全过程。中医理论应当接纳这个共识,来拓宽和发展自身的理论。要传承中医,要发扬中医,要推进中医现代化,只有将中医的理论核心,由原来人体的无形事物“阴阳”转移到人体的有形实体—细胞上来。
如果把中医理论在微观上从细胞层面上来加以思考,运用细胞时空代谢学说来破译中医基础理论,及在中医古籍书刊中凡是提到中医“阴阳”核心理论的,就运用近代细胞学的新陈代谢来加以破译,关于这方面,本人已作过尝试,并指导临床。如果这一点成为现实,那么古老的祖国医学核心元素,决不是抽象的、模糊的无形事物,而是有形的、具体的、客观的具有生命的实体—细胞。
4 中医的“阴阳”就是细胞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体自我更新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过程,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生命体不断地将体内自生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称为异化作用。在物质合成时,即在同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在物质分解时,即在异化过程中,则释放出能量,因此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同时进行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4]。任何物质都蕴藏着一定的能量,所以说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的产生。任何能量的转换也必然伴有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是同时进行,它们是相反相成、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两个生理过程[5]。
细胞是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即内环境中。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和脑脊液,是细胞直接浸浴的场所。然而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要的养料,也直接由内环境所供应,细胞的代谢产物又是先排到内环境中,内环境中各项理化因素都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称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臟腑组织细胞生命体正常代谢活动的条件。是自由生命体的生态家园及生命体的健康保证。
在内环境中,人体最重要的体液是血液,血液作为细胞外液的组成部分,是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盈于密闭的心血管系统中,并在心脏“泵”作用下循环不已,在完整的生命体内,起着运输物质、联系各臟腑组织器管的代谢功能及维持内环境中的理化性质,如碳水化合物、营养物质、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细胞等稳态性[6]。如果血液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那么臟腑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也随之产生变化。因此,临床血液检测就成为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一旦有某种不利因素干扰生命体的正常代谢,就会使内环境血液的理化因素失去稳定状态,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紊乱,轻则将自我修复,保持动态平衡,重则产生疾病,严重时则危及生命。
5 辩证论治的核心是调整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的臟腑组织都分别由相同种类的细胞群体的结合,细胞是浸浴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的稳态是生命体细胞的生存条件,是臟腑组织器管新陈代谢的生态家园。由此看来,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稳态是不容改变的,它将随时随地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稳态一旦改变,必然影响生命体细胞的生存条件,久而久之,改变细胞的时空代谢,同时也导致臟腑组织器管生理功能的紊乱而引起疾病。在治疗上无论是应用什么方法,只要把内环境中的理化因素由异常转化为正常,保持动态平衡,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病讲辩证论治,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讲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如对待外感发热的病人,运用中医治疗,只要辩证论治准确,方法对头,一般在24 h内发热就会退净[7]。如本人在二十多年前收治一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小病员,高热不退后出现痉挛和嗜睡、脑电图异常,当时我只用了白虎汤合荆防败毒散加减变化,处方三剂,半小时服一次,每次30 mL,在24 h内高热退净,一周后脑电图恢复正常。之后,像这种疾病是屡试屡效。经化验,白虎汤合荆防败毒散并没有抑制嗜神经病毒的作用,哪又为什么能治好乙型脑炎呢?原因是,中医用药是以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升浮(发散)降沉(下行通利)活血化瘀来治疗疾病的。通过中药的四气(温热寒凉)来平衡细胞外液的寒热温差。通过中药不同性味的辛、甘、酸、苦、咸注入细胞外液中(即内环境中),从而净化和平衡细胞外液的生态环境,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达到细胞内容物的稳态,平衡机体的酸碱度。由于乙脑患者高热迟迟不退,是气分热加血分热,所以用白虎汤合荆防败毒散加减变化,用苦寒、甘寒等中药进行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活血化瘀,而且半小时服药一次,连续进行[8]。这样,细胞外液的温度就渐渐下降,患者的高热也渐渐退净,血液得到净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变,病毒也由此失去生存条件,疾病也就治愈。
综上所述,中医开具的处方不外乎五种性味—辛、甘、酸、苦、咸的混合,这五种性味也是人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五种元素。医生在开处方前通过对病人的望、闻、问、切,把不同症候群归纳起来,再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进行辩证论治,根据药物五种性味在脏腑中的归经来处方用药,不论其中药方大小多少,但少则是一种性味,多则是五种性味的混合,不同的处方则体现各种性味的不同侧重,病人服用后,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将五种性味注入人体的血液中,即人体细胞的外液环境中,这样,周边的组织细胞就根据自身的需求从中吸收有益的性味,来营养和修复自己,然后对那些多余或不需要的性味最终由自身的细胞外液周而复始地运转来排出体外,以保持人体内环境溶液处于净化平衡状态。所以中医是能治疗各种疾病的。如对于肿瘤疾病的治疗也同样如此,因为形成肿瘤的概念有两点:①在单位体积中组织细胞的个体细胞体积增大;②在单位体积中组织细胞的细胞个数增多,这样就形成了组织占位,这种占位多伴是组织细胞的时空代谢失调,因为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所合成蛋白质的质量、数量、种类都有所差异,在恶性肿瘤中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也会产生变化。对于它的治疗,只有改变组织细胞的时空代谢,把组织细胞的时空代谢由异常代谢转化为正常代谢,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中医治病的科学性就在于中药能净化人体的血液,让人体的组织细胞浸浴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与周边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吸收营养,排出废物,从而,组织细胞逐步地来调整和修复自身的功能及时空代谢,使疾病渐渐消失。近十余年来,我就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来指导临床,如对甲状腺瘤、小叶增生、子宫肌瘤、肾上腺瘤、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肺癌、肝癌、胃癌等进行治疗,有的肿瘤消失、有的腹水退净、有的肝硬化消失、有的糖尿病胰岛被激活、有的取得良好效果,有的能延长生命。对于有的病人细胞的时空代谢不能逆转、组织细胞坏死的则死亡。
我们不妨对上文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一番归纳、就得出中医就具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①在宏观上中医有阴阳学说的辩证关系;②在微观上有构成人体生命最小单位的生命实体—细胞。然而,细胞的时空代谢,又成为阴阳学说论理关系的基本元素。像这样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无形到有形,在理论上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中医理论体系。
[
参考文献]
[1]素问.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4.978-7-1171-7045-1.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4.978-7-1171-7045-1.
[3]王建伟,陈瑶,韩峰,等.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病灶伴蛋壳样钙化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3):358-361.
[4]贾春华.中医理论思辨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7):441-443.
[5]连冬花.系统科学视域中的中医理论及其创新[J].系统科学学报,2009,17(4):46-49.
[6]董向辉,戴汝为.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中医理论[J].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58-1463,1478.
[7]刘带,李锐锋.论中医理论中的系统整体性思想[J].系统科学学报,2009,17(3):90-93.
关键词: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作为基层中医院,是支撑中医医疗体系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城乡居民大量的中医诊疗任务。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坐落于黄鹤楼脚下,建院60年来始终坚持鲜明的中医特色,为全区中医药事业的龙头单位。2011年医院在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的同时,将传统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护理工作,大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真正享受到了"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1制度扶持与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基础
1.1为促进中医护理服务水平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中医护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1]。我院遵照相关文件精神,2011年制订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相关制度,并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将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种类、数量、效果评价等指标列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
1.2技术培训是中医护理开展的前提与基础 我院虽为中医院,但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人员并不多。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理论培训,每月进行一次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训练,每个护理人员都必须通过理论考试,并熟练掌握每一项中医护理操作。
大多数护理人员的中医知识是从临床培训中获得,就存在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缺乏系统性的问题。要推进中医护理的发展,必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能力和质量[2]。我院从各科选派求知欲强的护理骨干,轮流到省、市级中医医院培训进修,将学习到的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推广应用,并负责培训其他护理人员。
2个性化强显效快是中医护理运用广泛的关键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讲究辩证施护,个性化强,技术形式灵活多样、实施简便,收效快而显著,在基层中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患者认可度极高,是促使临床运用广泛的关键。
2.1中医护理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应注意辩证施护,充分彰显其个性化 我院开展的所有项目中,以中药外敷使用最为广泛、最受患者欢迎。根据不同的病症,中药外敷所用的药物不同。内科有盗汗方,儿科有高热方、口疮方、腹泻方、化痰方,中医骨伤科有接骨方、外伤方等十几种外敷处方。每一种外敷药在给不同的患者使用时,会根据患者当时的状况对药物的组成及剂量进行调整,实施过程简便、效果明显。
2.2实施过程中发挥中医护理形式多样的优势 一种症状通过中医护理可有多种方法减轻患者痛苦。如腹部外敷芒硝,芒硝有清热消肿软坚的功效,减轻腹内炎症及肠壁水肿,缩短腹胀持续时间。护士会交患者如何止住打嗝,按压内关穴及合谷穴,打嗝很快止住,患者下次可以自行处理,就会感到中医技术的神奇和有效,就会愿意接受中医技术。
2.3探索新方法,开展新技术研究,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3] 如儿科护理组探索用藿香、佩兰等中药熏蒸的新方法进行病房空气消毒。这些中药在熏蒸时气味芬芳,达到消毒效果且对人体无副作用,与化学或物理手段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4],深受患儿家长欢迎。内科将中药膏剂用于压疮患者的护理,中药足浴用于糖尿病足、痛风的护理,疗效都非常显著。
3多方受益是中医护理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运用得到快速发展,患者、护理人员、医院均从中受益,为中医护理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中医护理在临床推广应用,对减少抗生素的用量,优化给药途径和治疗方法,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日常护理中,融入中医整体观及辩证施护理念,如若为七情所伤,则以健康指导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界的一致性[5],不紧能使药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蕴含的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也使患者倍感护理服务的周到和温馨,随着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医疗护理服务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中医护理服务存在很大的需求空间[6]。
5结论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大力推广,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体现了中医药服务特色,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和可得性的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在老年病、慢性病、孕产妇、0~7岁儿童、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构建中西医护理优势互补、广泛应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医护理模式。医院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开拓中医护理服务项目,打造专业中医护理团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需求,推进中医护理的全面、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远,唐玲,李野.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32-3434.
[2]皋忠岚.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全科护理,2013,11(24):2275-2276.
[3]张勇勤.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5):108-111.
[4]沈斌英,胡顺琴.三种消毒方式对儿科病房空气消毒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4):1320-1322.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中医中药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所选患者依据ICHD-II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偏头痛,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在22-50岁之间,病程在1-15年之间;中医内科辩证分型有肝肾阳虚型18例,肝郁气滞型24例,风阳上扰型12例,瘀阻脑络型30例。排除有心脑肾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排除近期脑外伤患者。
2治疗方法
依据不同的中医辩证类型,针对性给予中医中药治疗[2]。
2.1肝肾阳虚型偏头痛
此型偏头痛,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干,舌苔少且红,脉细弱,腰酸痛,膝无力。中医辩证施治主要补气滋阴养阳,采用滋补肝肾汤。该汤药主要包含方药有山药、枸杞子、丹皮、天麻、熟地、山茱英、白蒺藜及茯苓。依据病情还可以适当加减,胃胀不消化加佛手、山楂等;气虚加黄芪当归;头痛剧烈加全蝎、醋元胡等。
2.2风阳上扰型偏头痛
此型偏头痛,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伴胸部胀痛,口干苦,舌红,烦躁不能入睡。中医辨证施治主要通络祛风,平肝潜阳,采用天麻钩藤汤。该汤药主要包含方药有天麻、钩藤、生石决、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可根据病情进行适当加减,头痛甚且迁延不愈的加牡蛎、珍珠母、全蝎末等;伴恶性呕吐患者加陈皮、法夏。
2.3肝郁气滞型偏头痛
此型偏头痛,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恶性呕吐,舌淡红或暗红,脉玄而有力。中医辨证施治主要疏肝理气,解郁止痛,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该汤药主要包含方药有:炒柴胡、法半夏、炒白芍、白术、制香附、炒积壳、川芍、厚朴、吴茱英、炙甘草等。根据病情进行适当加减,伴恶心眩晕耳鸣者加天麻及钩藤。
2.4瘀阻脑络型偏头痛
此型偏头痛,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部位固定,伴恶性呕吐,烦躁,舌暗紫,脉弦涩。中医辨证施治主要行气通络,活血化瘀,采用血府逐瘀汤。该汤药主要方药有红花、牛膝、当归、桃仁、地龙、柴胡、枳壳、生地、川芎、赤芍、甘草及桔梗。根据病情适当加减,睡眠较差者加大麻及钩藤;肾虚者加枸杞子及仙灵脾;全身乏力加黄芪。
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状体征积分,评估临床疗效:控制,即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未复发;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反降低了50%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降低小于20%。
3结果
84例偏头痛患者,控制有42例(50%),显效有38例(45.2%),无效有4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较好。
4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神经血管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偏头痛一旦发生,难以治愈,仅能进行对症控制处理。偏头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工作学习,相当部分患者因此疾病耽误学习工作。世界卫生组织将严重偏头痛等同于四肢瘫痪、严重精神疾病和痴呆,是所有疾病中致残率最高的慢性疾病。多年来,专科医务人员就偏头痛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治疗进行大量研究,以期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病痛。其中现代中医学亦作了不少研究。中医认为偏头痛发病机制为肝阳上亢,清阳不升,浊邪侵袭,清窍失养。采用合适的方药治疗,对该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药物本身不良反应较少,药物费用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