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进乡村

传统文化进乡村

时间:2023-07-03 17:5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进乡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进乡村

第1篇

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乡村文化发源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传承发展主要凭借着乡村社会的世代相袭。我国乡村社会目前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城镇化正在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也同时缩小和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整体规模。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市场化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侵蚀显示出城镇化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乡村文化与其传统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流变的根源。随着乡村形态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对封闭性状态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承载的传统乡村文化也在逐渐消亡。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中国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大量乡镇和村庄开始衰败消失,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蚀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全面萎缩。城市文化在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影响着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改革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则是相当稳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乡社会格局。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根深蒂固,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否定,使乡村文化处于一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和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绝对优势凌驾在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受到轻视,甚至被扭曲和否定,这进一步扩大了既有的城乡差异的范围。以城市文化为标准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结果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衰败,并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方转移。人口流动使农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开始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都与乡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节庆仪式也与农业生产节律相一致。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衰减,乡土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改变,与乡村劳作相联系的民间文化的不到有效传承。长期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中国乡村文化趋于畸形化发展,致使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疏离,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选择,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也必然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一种互动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进入乡村的行为带动了包括经济、技术、资金、人员、设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将其附着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载体之上,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语境下重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的提炼和再现,要根据原有的乡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种迥异于城市拥挤与充满人造环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会再现。在旅游体验中,人们表面在消费的是乡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备的形式和功能,实际则更关注的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这甚至成了驱动乡村旅游的核心动力,旅游地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服务和物质商品而消费地方文化。人们在亲自体验乡村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传统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对其有着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方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融入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价值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高艳娟,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J].唯实,2014,(6):67-70

[2] 王太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17-19.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构建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3):137

[5] 李佳。乡土文化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1-73.

[6] 李陪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9页。

第3篇

宣德村蚌扎自然村位于勐先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哈尼族村民小组。一进蚌扎,只见整个村庄掩映在青山下,曲折宁静的栈道围着村子蜿蜒伸展,碧绿清澈的河水环绕村庄流淌,屹立四周的竜树林静静诉说着过往……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无不彰显着美丽乡村的绚丽多彩。

蚌扎是一个具有独特民族文化的村落,是哈尼族民风民俗保存较完整的寨子。近年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及民族团结试验示范村寨建设,蚌扎村民小组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民族文化提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弘扬特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保护对象也是发展资源。

“蚌扎民族文化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美丽乡村这个称号名副其实。”宣德村副主任、蚌扎组村民陈明旺听到自己所在的村子即将打造哈尼纺织小镇时高兴地合不拢嘴。他告诉我们:“近年来,蚌扎从传统的农业村庄向“民族文化型”美丽乡村转变,蚌扎在美丽乡村与民族团结示范建设过程中,围绕蚌扎哈尼族民族文化这一核心,及周围村寨、自然山水风光为载体,以茶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风水文化及蚌扎村哈尼族的“蚌扎文化”为特色建设蚌扎,不仅传承和保护了哈尼文化,也激发了广大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和热情,通过项目建设,村内长期淤塞的沟渠得以疏浚,垃圾乱堆乱放的状况得以治理,通过村内排水沟的治理、改造,不仅改善了水利设施环境,同时也清除了垃圾,有效治理了村庄内的脏、乱、差环境;村庄的绿化亮化工程,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同时也净化了空气,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村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蚌扎村民小组的哈尼族,当地俗称布都族,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积累中,形成的以茶文化和哈尼民俗文化为代表的“蚌扎文化”,是宁洱哈尼族的一个缩影,也是普洱茶文化的典型代表。蚌扎至今仍传承着民族民间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有自己的语言,饮食习俗,自纺自织自染自绣的服饰,有独具民族特色的婚嫁丧葬习俗,祭竜神、祭茶神等。

祭祀礼俗。蚌扎至今还保留上原始古朴的民族传统节日“苦努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哈尼人便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往“竜树林”祭拜竜村及白鹇鸟,哈尼“阿布漠比”念着咒语,请求竜村年年都长出茂密的新叶来,迎接更多的白鹇鸟,给哈尼人带来吉祥、幸福和丰收。

服饰文化。哈尼人善于织染上布,纺线不用纺车,亦不用专门时间,哈尼妇女自织自染,所织的土布结构紧密,构图丰富。哈尼妇女心灵手巧,人人能够刺绣美丽的花边图案。哈尼族人穿着用布多为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男子多穿藏青色或深蓝色棉布对襟上衣和大裤裆折腰裤,青布裹头。女子服饰因自称和住地不同而异。“豪尼”女子穿青色棉布满看对襟双扣上衣,长至膝盖,下摆左右开口至腰部,后腰间系皱布,胸前上端镶绣彩色滚边,满肩进缝有红、黄、绿几种颜色的花纹;富有人家用白银做纽扣,左右胸襟饰以银花红缨,系筒裙;蓝布包头、布包头的边上绣棉线,后端边上绣有红、黄、绿色花纹;未婚女子腰系白腰带,婚后改系蓝腰带。“碧约”女子身穿长衣和自织自染自做的藏青色棉布筒裙,挂项圈,喜戴流苏耳坠、银镯,腰系白色和粉红色的围腰;未婚女子头戴青布小帽,已婚者发辩缠于顶,并改青布小帽为青布包头,小帽和包头布上均镶银泡料珠。“西摩络”妇女身穿青衣,无纽扣而钉线排银泡,腰系白短裙青布包头。哈尼族男女从早到晚一般多赤足,节日及做客穿自做的南面布鞋,并用青布包脚。

茶文化。哈尼人有种茶、制茶、喝茶的传统,茶是哈尼人饮食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生活中离不开茶,红百喜事需要茶,喜庆节日要喝茶,“喝门”来了要敬茶,哈尼人热情好客,都能喝上一杯哈尼人亲自制作的茶。

蚌扎哈尼族“三道茶”民俗保留得比较完整。首道茶(薄荷茶),二道茶(绿茶),三道茶(炒茶),哈尼族常说:“一喝薄荷茶,常绿不老,清香四溢;二喝绿茶,喝希望,喝幸福;三喝炒茶,喝丰收喜悦,喝人生百味。”这就是哈尼族喝三道茶之说法。

文物古迹。蚌扎小组为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保护与发掘文物古迹,建设了160平方米的文化室,在农户家收集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诸如:石磨,弹棉花弹弓,婚嫁服饰,竹编针线箩,饭箩,织布机等,集中到文化室展示古老的哈尼传统文化,使小小文化室成为文物古迹的博物馆。

下阶段,蚌扎小组将围绕民族团结试验示范区建设, 强化乡风文明及民主法治,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村居环境;将按照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标准和工作思路,把蚌扎小组建设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独特的哈尼生态旅游文明村寨。

第4篇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蝣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第5篇

2015年2月,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博物馆条例》。《条例》规范了博物馆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程序,要求加强藏品尤其是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禁止博物馆获得来源不明或不合法的藏品。

2016年2月24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会议强调,一要重在保护,对存在重大险情的文物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推进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等。二要强化管理和执法,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三要合理适度利用,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等。四要加大政策支持,鼓励民间文物合法收藏,针对彩塑壁画等保护实施一批重点科技示范工程等。五要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

2016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物事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振兴传统技艺 守护文化遗产

2014年12月,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戏曲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部署加强戏曲保护与传承,支持戏曲剧本创作和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等工作。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传统体育比赛等民族民俗活动。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纲要》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

推动校园教育 弘扬传统文化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强调要传承建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鼓励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加强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将民族优秀文化列入学科专业,开展教学和研究,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浸润学生心田。进一步办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要在高校内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创新文化产品 传播中国品牌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部署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区域特色的发展潜力,促进生活“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产品。

第6篇

盐池县盐林路被装扮一新。

在10公里长的街道,140个贴有法治文化标语和广告的灯箱颇为醒目,就连路旁的公交汽车站的广告灯箱,也被换上了法治文化宣传画――跳跃的红绿相间的底色,抓人眼球。

变化的不止一条街。

由自然风景石、深浮雕、线雕组成的,内容涉及古代著名法典、历代法家人物和传说的36米长的法治文化墙和展示有经典断案故事的46米长的全汉白玉法治文化长廊让新建的法治文化广场成为盐池县城的新景。

这两处是盐池县“法治文化建设年”的重要工程,它们也被寄予了更高的愿景――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构建法治盐池。

和文广部门合作,培育了盐州艺术团、城关街道夕阳红艺术团、大水坑中老年文艺协会、王乐井乡官滩村艺术团、青山乡民间说唱团、麻黄山乡平台村艺术团6家民间法治文艺团队。先后投入创作经费2 万元,组织民间艺术团队创作法治文艺节目。青山乡民间说唱团编排的《十劝人》《陕北说书司法宣传》等法治文艺节目以特有的说唱形式多次在各乡村进行演出。所到之处,都获得了当地百姓最热烈的掌声。

通过秦腔、眉户剧、书法、绘画、舞蹈、雕塑等形式,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环境文化结合起来,创作成内容极为丰富的法治文化作品。县公安局举办了“禁止、远离、珍惜生命”专场文艺演出;县文广局开展了“法制宣传电影进乡村”等活动。

探索开展“法律双六进活动”:在法律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的同时进一步将法律渗入到集贸市场、宗教场所、娱乐场所、工地、个体工商户、文化广场。

把“法律进学校”活动作为“六五”普法的重中之重。针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趋突出的状况,安排县教体局及时调整补充了各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要求各中小学认真贯彻法制教育“四落实”,结合中小学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据了解,截至目前,法制课受教育人数达6万余人(次)。

盐池县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多彩的“法治文化建设年”。

第7篇

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大力发扬中华民族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相对比较薄弱,农民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我国传统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分布广泛,文化内涵深厚,具有支持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因此,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合理利用农村现有的传统民俗资源,把传统民俗资源打造成农村发展经济的优势,打造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充分发掘传统生产工艺,发展实体经济,以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江西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其中许多传统民俗资源具有产品开发的重要价值。进贤文港的制笔生产工艺民俗就是其中之一。进贤县文港镇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具有制笔的悠久历史,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文港传统制笔工艺闻名遐迩,唐代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光照临川之笔”的赞美(文港原属古临川县管辖)。新时期以来,进贤县文港镇充分利用制笔的特色工艺民俗,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用品生产营销基地”。文港的“一支笔”,成为文港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名片”。到2012年,文港镇制笔企业发展到3000多家,毛笔、钢笔、水笔、中性笔产销量达17.5亿支,实现总产值35.83亿元。全镇从事文化用品产业的劳动力17500.人,占劳力总数的70%,在外经销人员1万多人,文港镇则因为传统制笔产业成为全国特色鲜明的工贸大镇。除了进贤县文港制笔之外,江西还有生产文房四宝的悠久历史和特色工艺,象铅山县连四纸、婺源县龙尾砚和星子县金星砚、婺源县徽墨等这些传统民俗文化瑰宝将发扬光大并形成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建成以后,将形成具有传统民俗特色的文房四宝产品,既传承了传统民俗文化,扩大知名度,又将给当地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发挥传统民俗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把传统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如充分挖掘江西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并成功上演的大型历史风情歌舞《神奇赣鄱》,惊艳了所有观众。九江以展示九江本土的民俗饮食、工艺、文化产品为核心,打造“九江民俗文化产业园”,把传统民俗文化和文化产业经营结合起来,将九江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小吃、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风情在园区集中展示。

2013年南昌举办民俗文化节进行民俗文化展示。赣南采茶戏、乐安蛋雕、青花瓷乐、瓷板画工艺展、瑞金竹编一一亮相古老的赣鄱民俗历经千百年历史的洗礼,依然光芒万丈,向大众呈现赣鄱大地的奇特魅力。这些依附于传统民俗文化而打造的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生命力,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拓展了视野,带动了农村生产,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发展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特色乡村旅游业,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群众在当地就业、增加收入。近年来,江西利用其“风景这边独好”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形成了江西民俗旅游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江西形成了具有以吉安、抚州等地为代表的赣中古村落及建筑群,以赣南客家为代表的围楼建筑群和以婺源为代表的徽派古村落及建筑群,这些古村及其古建筑群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史,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如有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乐安流坑村、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古村落群、安义千年古村落、吉安漠陂古村、杨村燕翼围等古村落和古建筑群,特别是婺源古村落的建筑,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近年来,这些古村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以婺源为例,2012年全县以开展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839万人次,门票收入2.14亿元,综合收入43亿元,占GDP比重达47.2%。目前,江西全省积极开发利用本地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可见,发展传统民俗文化旅游,不但让农民在家门口致富,还使得传统农村成为农民宜业宜居的新家园,成为现代江西的重要名片。

二、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当前我国许多农村社会具有传承着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在丰厚的传统民俗之中。这些优秀传统民俗在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道德约束、民间教化、凝聚人心的作用,这些传统美德已经深入人心。在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在农村社会中的独特作用,感受农村淳朴的民风,弘扬农村社会正气,增加正能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积极发挥传统民俗节目活动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岁时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所谓岁时节日,就是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有固定的节期和特定民俗活动的时日。它们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节日,体现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传统节日是维系社会人际关系和谐、增强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传统节日往往伴随着丰富的庆典、集会、娱乐、游戏活动,如正月拜年、元宵舞龙观灯、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活动。这些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不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助于人们调整情绪、鼓舞精神,从而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也更加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利用传统民俗文娱活动的力量,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我国传统民俗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以各种娱乐的方式进行表达,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比如被誉之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南丰傩舞,。原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历经改革创新,逐渐演变成为南丰乡间的民间舞蹈。在南丰,上百个傩班出坊春节期间进行跳傩,送福迎祥,娱神娱人,联络族众,和谐邻里。乡民又将傩舞、傩仪与戏曲演出、灯彩游艺、民俗礼仪等结合起来,纵情欢愉,宣泄情感,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满足了广大群众对美好未来的企盼,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利用农村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认同和教化功能。农村源远流长的村史、富有历史感的建筑和文物、流传悠久的历史人物等,其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往往胜过那些华丽但空洞的道德说教。如民间的祭祖活动就鲜明地体现了古代“孝”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孝”不仅体现在对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长辈的孝顺。“百善孝为先”,对于我们在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上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孝”文化是有积极作用的。在江西,被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的乐平,有着数量众多、艺术绚丽、风格独特的戏台建筑,因此乐平也被称为“赣剧之乡”。传统社会的乐平人不但利用戏台唱戏来丰富生活,还把戏台唱戏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唱戏的戏文都是弘扬正义、扬善罚恶、倡导儿女孝顺的内容;戏台建筑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楹联和匾额、戏文人物浮雕,不但工艺精湛,增添了古戏台的风采,而且寓意深长,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增进了农村社会的团结。“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传统社会的生活事象,具有民心凝聚和向心功能,是中国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如传统民俗中的民间信仰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意义就在于对普通百姓进行道德教化,通过民间信仰文化丰富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进而影响社会群体的道德意识、人际交往和生活习惯。这些优秀传统民俗可以重塑现代农村的文化价值观念,为基层党委政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积极氛围。

三、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有效化解乡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同志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_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以“和谐”为主题的中华文化精神,积淀了极为丰厚的优秀民俗文化遗产。民俗的作用就是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的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的进行。推进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貌与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传统民俗、传统习惯并没有消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生活。受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我国农村依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人们之间的礼俗、人情难于轻易改变。民俗是社会规范的重要方面,推进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化解农村矛盾,还需要考虑到当地风俗,照顾到乡村人情。近年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有效化解农村社会矛盾,既需要法律的手段和行政的低限度实施,也要发挥传统民俗的力量。农村社会治理的事实证明,通过灵活地处理民问风俗与法律和行政的冲突,赋予了法律和行政以某种具体的乡土性很浓的人文关怀,回应人们的现实需求,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经验告诉我们,传统民俗与现行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有效配合、相辅相成,能够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传统民俗是深深积淀于社会中的传统意识,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和表达形式。推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重视具有传统民俗文化在制订村规民约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水平。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民俗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并广泛根植于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日常观念之中。

民俗文化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深入总结在广大农村社会中具有正面影响力的传统道德观念,并将其转化为乡规民约,使传统优秀道德成为村民自觉的行为规范,把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当前,江西各地积极利用本地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中的正能量,制定了许多村规民约,有效地维护了村民的利益,化解了农村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促进了农村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如资溪县将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活动的有关要求写进“村规民约”,营造了优美、洁净、文明的人居环境¨;星子县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看荣辱,新余市渝水区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看美德;宜黄县则把村规民约上挂历,把村规民约印在挂历上,让老百姓天天都能看到,规范了村民行为,对争做文明村民可起到积极作用。从这些村规民约我们可以看到,优秀传统民俗不仅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传统民俗文化起作用并非来自它的强制性或威慑感,而是来源于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秩序的安全感、家族血缘的亲近感、共同文化的认同感。江西众多的民间村规民约出于培育乡里、邻里和睦相处的亲近感的愿望,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四、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是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精神保障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民俗是千百年来民众所创造的知识和认知系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一种文化模式,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贴近民众生活、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中国广大民众的立身之本,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赓续不断的源泉,应该成为当代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之一。“吉祥”一直都是中国人的共同观念和人生祈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吉祥心理根深蒂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中国人都会从最乐观的方面去积极思考,在困境中获得平衡的心态,期望最好的结果。如中国的年画,吉祥是年画表现的主题。年画欢乐、诙谐、幽默、吉庆、红火、热烈,充满着蓬勃的生命活力与乐观主义精神,显示着鲜明的民族性格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刚毅自信、艰苦卓绝、勤劳质朴、向往美好、富于理想、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无不在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中反映出来。在庐陵古民居装饰中,祈福纳吉包括招财进宝、延年益寿、交合化育、功名利禄、大福大贵等内容,如“龙凤呈祥”、“凤穿牡丹”、“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福寿双全”、“八仙庆寿”、“三星高照”、“五子登科”、“加官进爵”等。在赣南客家民居建筑中,随处可见有各种符号文字和吉祥图案等,特别是古村落的民居建筑其门楼上的砖雕、大门两边的对联、厅堂歇檐两侧或厢房山墙上镶嵌的砖刻家训格言等等,所有这些几乎全是儒雅的汉字文化和耕读历史传统的表象,这些喜闻乐见的朴素语言蕴含了丰富的意义,表达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人生精神的关注,对生生不息、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生活品质的追求。人们不仅通过绘画和雕刻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通过匾额、楹联、家训等无处不在的文字,浸泡在吉祥的祝福之中。它们是雕刻的宝库、书画的海洋,人们以这种独特的形式,书写着心中的期盼,传达着人生希望。这些传统年画和民居建筑所蕴含的道德价值理想和人生精神,是我国构建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江西自古商业气氛浓厚,到明清时期形成了在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江右商帮。江右商帮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商业文化传统,其中有“讲究信用”、“和气生财”、“艰苦创业”“团结互助”和“回报家乡”等优秀美德。江西商人吃苦耐劳,极为讲究职业道德,如浮梁商人朱文炽在经营茶叶时,每当出售的新茶过期后,他在与人交易的契约上均注明了“陈茶”二字,以示不欺。

第8篇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央视纪录片频道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最近十分火。我一口气将七集全部看完,还意犹味尽。这档节目确实做得非常成功,很好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模式,整部片子唯美真实,充满了人情味,让观众看到了久违的人们对大自然馈赠的珍惜和情感,摄影更是此部片子的一大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诚意面对食物,精心烹饪,然后有感情地把菜端上桌子,给心爱的人,这是厨房和美食的秘密。一位澳门76岁老阿婆和老伴儿做了50年虾酱,老伴儿去世了,老阿婆自己默默制作虾酱,食物里满是对老伴儿的怀念。其实,这就是节目想告诉我们的,有感情的东西才是美食。

每一道美食背后,都包含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关于食物朴素而精彩的故事,通过美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

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美食专栏作家。1965年生于安徽灵璧,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他的美食理念:“美食不是技术,绝对来自民间”,做纪录片的理念:“摆事实,不讲道理”。

看完了陈晓卿的资料,对于此片在摄影上的成就也就有了完美的答案——只有具备极高美学修养和热爱生活的导演才能做出如此专业的片子。陈晓卿说一部好看的片子决定于题材、预算和创作者,三者缺一不可。此部片子的题材关于“吃”,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必然会受到关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更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然也。这样想来,《舌尖上的中国》能出自这样的团队之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给我们诠释了一个精彩的美食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有许多方面,希望有更多更广的传统题材展现在观众面前,诸如:历史、自然地理、旅游、文化、宗教礼仪、文房书画、收藏等等,希冀中国未来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导演和专业的团队,带给国人更加好看的作品,摒弃商业利益,更多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眼球,更能净化和感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让我们感恩于祖先并且热爱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

相信只有这样的节目才纯净、质朴、感动,才更有生命力,为观众所喜爱。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最近,网络上火爆流传着一部介绍中国各个民族地区的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趁着今天心思不定,就打开了网络,好好欣赏一下。的确,通过这部记录片,我还是全面的了解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美食,很多看了都说好想吃遍中国。不仅仅从美食上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也从人文上给予自己内心不少的震撼。

从开始大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我都看的津津有味。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深层的含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一个习俗,甚至是一种信仰。美食,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留给我们伟大的财富,比如家传秘方。美食除了满足我们的温饱之外,还让我们享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好。整个记录片,我们可以看到拍摄的取景都是在郊外或者乡村,尤其是在云南的香格里拉,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似乎生活在钢精水泥包围的大城市人群,渐渐的迷失了生活的本质,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事业或者理想,绝大部分是为了赚钱,赚钱的高低成为了衡量我们成败的标准。看着影片里乡村人们单纯的生后,相比较大城市的日夜奔波与勾心斗角,很让人开始怀念家乡。离开家乡久了,总有种味道让人嘴馋,这种味道让背井离乡的人在外总是流连忘返,也许这就是家乡的味道。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的亲和力,生活的平淡却趣味十足。可是现实中,我们的生活已经远离了大自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与环境的污染,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当我们走进乡村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我们一种安静舒适的亲和力,能安抚我们浮躁凌乱乃至受伤的心。当你走进宽阔的田野中,生活的许多烦恼顿时消失的无隐无踪,平时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一下子都变得舒坦。当人类在破坏大自然的同时,本质上也就是在消灭自己。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是人类生存永久不变的话题。

第9篇

藏家工艺促发展

松潘县川主寺镇传子沟村曾经是松潘县出名的贫困村,如今,传子沟村已经摆脱困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荣获过“省级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省级自然生态村”、“全国最佳文明村镇”创建村等荣誉称号。从传统的种植、放牧转向旅游,传子沟村的蜕变让人眼前一亮。

为建设“精品旅游村寨”,传子沟村新建了停车场、观景台等,统一打造房屋外观,对厨房、卫生间进行全新改造,村民们开起了藏家乐,做起了小生意,接待前来旅游的客人。阿坝州红祥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传子沟村的村办企业,主要生产唐卡、披肩等。村支书龙波塔说:“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把传子沟村建设成为民族旅游产品开发、制作、销售基地,全州精品旅游建设亮点村寨和全国藏区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2年,传子沟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下一步,传子沟村将成立一个唐卡画院,将其建设成为集唐卡展览、研讨、培训、收藏、销售为一体的民族文化开发机构,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研制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非遗传承为亮点

菜园村的村民们弹起土琵琶,敲起瓷碟,唱起“南坪小调”《迎宾》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作为“南坪小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九寨沟县永丰乡菜园村选择乡村旅游作为自身发展的道路,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搬上了旅游产业的舞台。

2010年开始,菜园村推行“联户经营”,村民们以抱团发展的方式齐头并进。从农牧业为主的村庄转变为以乡村旅游为主的新型村庄,菜园村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和依托九寨沟景区,利用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旅游示范村。

张新华夫妻俩经营的农家乐“台子坝农庄”是传统的汉族样式木楼,仅三年时间就收回了50多万元的投资成本。“客人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两万元,人手不够时还要请乡亲们帮忙。”张新华高兴地说。

灾后重建新羌寨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走进白石羌寨,四处彰显着古羌族的建筑风格,宛如由巨大的白石雕刻而成的古堡,艺术价值得到完美的展现。羌家特色饭菜飘香,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随处可赏――谁能想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这里曾损毁严重、满目疮痍。

第10篇

关键词:白鹿原;乡村社会;人物形象

小说《白鹿原》实的代表作品,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是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小说描写的是原汁原味的陕西农村生活,刻画的是在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色人物具有典型的陕北高原的黄土气息。故事时间跨度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初期叙述了白鹿两家百余年的经历,其间既有兴旺时的和平宁静,也有政权动荡时的悲惨凄凉。既有对政权的反抗又有无奈与顺从。

白嘉轩是一位中国传统农民的代表,从穿着到思想都保持着传统。他热爱劳动也最能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劳动时,他浑身的骨节都在咯咯作响。白家创业模式,蕴藏在代代相传的“钱匣儿故事”当中:老大拔锅倒灶败家,老二以诚实劳动换取生存一文一文积累财富立业兴家发家后恩怨化解结晶成为“金不换”的勤俭节约信条。他骨子里是从他的父辈和最敬重的朱先生那里学来的绵延几千年的儒家传统道德。白嘉轩作为白鹿两姓的族长,他治家的核心是仁、义,他信奉“学为好人”。对待长工鹿三以及族人,白嘉轩是仁义的,这“仁义”多是建立在同情的基础上的;对待仇人鹿子霖和黑娃,白嘉轩是宽容、忍让的,但这宽容也只是维护其利益和地位的方式。

一、作为族长的白嘉轩

作为族长的白嘉轩念念不忘家族的使命,不断反思人生总结教训,带领大家渡过一次次危机。小说第一章开篇“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传宗接代是关乎一个家族能否繁衍的头等大事,白家几世单传,当第六房女人和他父亲接连去世后,白嘉轩和他母亲发生了分歧。母亲一直认定媳妇就是一张破旧了的糊窗纸,撕了就应该尽快重新糊上一张完好的。而白嘉轩以孝为重父慈子孝的札数,不愿急于续弦。反映了白嘉轩骨子里的无后为大的生育观念,直到仙草的到来给他生了三男一女后他才觉得腰杆直了。白嘉轩笔直的腰杆代表了传统文化性格。

白嘉轩想创办学堂不全是为了两个儿子就读方便,只是觉得现在应该由他来促成此举。这首先是白嘉轩天生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责任心其次他内心深处想做一个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敬重的贵人,如果能创办学堂他的名字将与祠堂和学堂一样不朽。确实如此学堂建好后他的地位已经无人能代替,同时也受到了“圣人”朱先生的大加赞赏。

在闹“白狼”事件中白嘉轩一宣布修补破残围墙的动议,就得到一哇声的响应。成功地修复围墙不仅有效地阻遏了白狼的侵扰,增加了安全感,也使白嘉轩确切地验证了自己在白鹿村作为族长的权威和号召力,从此更加自信。

二、作为地主的白嘉轩

从社会结构而言,白嘉轩和鹿三是主仆关系,但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又是那般的接近,几乎不分主仆,几乎都对儒家的伦理观念完全认同。白嘉轩孺进青草说:“叫黑娃明早上就去上学。给徐先生的五升麦子由我这儿灌。先生的饭也由我管了。桌子不用搬,跟马驹骡驹伙一张方桌,带上一个独凳儿就行了。”鹿三嘲笑说:“那个慌慌鬼一生就的庄稼坯子,念啥书哩!”“穷汉生壮元,富家多纨绔。你可不要把娃娃料就了,我看黑娃倒很灵聪哩!”白嘉轩笑着说,“日 后黑娃真的把书念成了,弄个七品五品的,我也脸上光彩哩!”白嘉轩从槽边转过身走到鹿三当面:“三哥,你看我那个小女儿灵灵心疼不心疼?”鹿三说:“心疼。”白嘉轩说:“给你认个干女儿你收不收?”鹿三惊奇地睁大了不大灵活的黑眼睛,随之微低了头,捏弄着烟锅,脑子里顿时紧张地转动起来,综合,对比,肯定,否定,一时拿不定主意。白嘉轩诚恳地说:“我们三人商量过了,想跟你结这门干亲。后的 “交农”事件,本来是白嘉轩想带头起事。只因鹿子霖领着田福贤堵在门口不得去县里,时势和机运却促成了鹿三人生历程中的一次壮举就是鹿三带人大闹县政府。鹿三回到白鹿村,白嘉轩在街门口迎接他,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三哥!你是人!” 白嘉轩对人的最高评价,也是他自己内心的誓词。

三、以德报怨人性的闪光点

被土匪黑娃打折腰杆和儿子白孝文的堕落。白嘉轩是一直关照鹿三一家老小生计的东家,也曾经极力主张并且资助黑娃上学,但是黑娃还足亲率土匪弟兄凶残地打断象征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一白嘉轩的笔直腰杆,给自嘉车T造成了很人的身体伤痛。白孝文是白嘉轩精心培养且一心想使其成为主持族内外事务的族长继承人,他却与白鹿村“坏女人”田小娥的引诱,此事的败露,使得在白鹿村德高望重的老族长的威信和脸面几乎丧失殆尽,此事对白嘉轩的精神打击与伤害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前者是最信任老伙计老朋兄弟的大儿子所为之事,后者是自己最看重的亲生骨肉所做之事;前者是身体的摧残与伤害,后者是精神的打击与伤害,加上最疼爱女儿白灵的英年早逝,可谓全身心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都是伤,都是痛。但刚强的乡村老族长自嘉轩,依然最后以释然的笑容博大而宽厚的胸怀原谅了他们的过错、愚昧、残忍,欣然地接纳了浪子的回头。正如《论语・子路》中所言:“刚、毅、木、讷,近矣仁”,这就是那种寡言少语但具有刚强、

果决与朴质品格的中国老父亲的形象,他们一生历经了无数次社会风雨的洗礼与考验,又平日在枯燥而繁重劳动中的饱经生活的沧桑,并且都一次次承受了种种磨难的打击,甚至因为艰难的生存而累死屈死,但是为了家庭的生计和整个家族的荣誉,仍然坚守一份做人的尊严,最终还是坚韧地挺过来。他们不仅是乡土世界中一群普通的农民,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脊梁的象征。

整部小说以白嘉轩为主线,刻画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财主鹿子霖、关中大儒朱先生、乡医冷先生、长工鹿三以及他们子女,小说通过白嘉轩和鹿子霖性格共性与个性的描写,塑造出典型的陕北乡村人物形象,反映了农民的苦与悲;通过人物命运的变迁来展示民族历史的演变。主人公白嘉轩作为族长他是家族宗法社会的坚定捍卫者,从他身上既反映了固执迂腐的一面,也看到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坚守。他以其毕生坚守的信念向世人传递出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黄建国.论《白鹿原》的生命意识[J].小说评论,2004.05。

[2]余蕾.《白鹿原》人物形象结构解读[J].湖南社会科学,2004.03。

[3]曹书文.《白鹿原》:男权文化的经典文本[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3。

[4]张恒学.白鹿,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理想的象征--再论实的《白鹿原》[J].当代文坛,2001.02。

[5]高玉.论《白鹿原》对阶级模式的超越[J].理论学刊,2002 03。

[6]梅勇桂;梅术光.白嘉轩与儒家文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7]宗慧坚.白嘉轩的腰杆――试析《白鹿原》主人公白嘉轩的主要性格特征[J].语文学刊,2011.20。

第11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在全县开展大雅文化“七进”活动,大力弘扬“有容乃大、和美为雅、刚毅自强、奋勇争先”的大雅文化核心理念,大雅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不断影响力。

二、活动内容

大雅文化“七进”活动是指大雅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景区、进社区、进小区。

(一)大雅文化“进机关”

1.将大雅文化列入本乡镇学习计划,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传统文化研究者、土专家等专题讲解大雅文化内涵、历史文化渊源等。定期开展“青春讲堂”学习班,学唱传唱中国大雅家园主题系列歌曲。

2.各单位各部门办公场所及、街道悬挂幅标语,营造大雅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电子显示屏等大力宣传大雅文化内涵,广泛并规范使用中国大雅家园标识。(责任人:

(二)大雅文化“进农村”

1.在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建设上,各村在村委会办公室悬挂标语,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大力宣传大雅文化内涵、历史文化渊源,广泛并规范使用中国大雅家园标识。(责任人:各村驻片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

2.以培育大雅文明风尚为目标,深入开展“三下乡”、全民阅读、全民健身、“五好文明户”、模范人物评选等活动,努力推进“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的文明乡村建设。(责任人:各村驻片领导、驻村干部、村组干部)

3.在全镇12个村深入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鼓励农民自编自创、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教育,全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打造1个具有特色的文艺精品,努力争创文化品牌。(责任人:)

(三)大雅文化“进景区”

1.以“一堂一湖三山五环”为载体,将大雅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彰显大雅文化魅力。(责任人:)

2.坚持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传播大雅文化,充分发挥景区游客中心、标识标牌、游客手册、游客须知、解说词、宣传碟、门票等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融入大雅文化元素,使九龙山旅游景区成为宣传大雅文化的有效载体。(责任人:)

第12篇

关键词:乡土美术;课堂教学; 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27-01

乡土美术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承传性的民间美术,它往往与特定的乡土文化联系在一起,对于该区域生长的人们更具乡土意义,更容易产生无限的思乡情怀和爱国热情。美术教学虽不是美术创作,但他们也有相似之处,既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心,也要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湘西自治州的基础美术教育,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民族与文化优势,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民间美术,学会观察,学会利用,巧妙地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契机,引导学生的兴趣,适时地增设弹性课程,从当地的乡土文化中进行乡土美术教学探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开发农村自然风光资源,使美术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湘西自然风光瑰丽,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因此,在特色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寻美,在取材中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农村田野风光是学生写生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野、溪流、农舍、树木各具特色。这时带领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便在学生的手下诞生了……从授课效果看,这样的课往往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同学们不但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又锻炼了技法技能,同时又能得到了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学习兴趣大增。在锻炼捕捉创作素材能力的同时,又加强了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参悟,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以建筑为载体开发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渗透传统文化的学习

翻开美术教材,我们不难找到关于建筑的内容,从撕纸拼贴到绘画到欣赏,真可谓形式多样,但教材中的内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比较遥远,而且不能表现出我们当地一些建筑的特色,所以学生对于本地的建筑仍旧是比较陌生的。湘西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吊脚楼,表现了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反映了湘西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能力。这些都是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深刻教育意义的建筑,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装饰于一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方文化底蕴。灵活多样地将这些地方资源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去,除了让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外,还组织学生亲自走进这些平时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用眼睛观看,用心灵触摸,让学生在多样化表现的方法中进一步感知艺术背后的文化内涵,认识先辈们创造的珍贵的美术文化,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气息的作品。

三、开发民间工艺美术,彰显民族艺术特色

湘西是工艺美术之乡,蜡染、土家织锦、根雕、剪纸、苗绣等都是极富特色的地方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这都是很好的地方课程资源。通过参观、拍摄、采访、欣赏、创作等手段对民间工艺进行了解和学习,把这些地域特色的文化引用到我们美术教学中,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更好的服务于课程改革。

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乡村的经济发展、文化氛围和信息科学技术更换的速度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乡村的乡土人文,民间美术,地域风情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让本土的民间美术走进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与民族文化认同感

乡土美术是中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美术与艺术设计的渊源和基础,是构筑国家、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搜集、整理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学校美术教育,做了明确的表述和要求,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和乡土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常锐伦教授曾说:“作为教育的导向,应该使下一代公民树立起牢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根。乡土美术是本地各民族历史积淀的文化造型载体,乡土美术教材所进行的教育正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乡土美术的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才能立于世界之林,从而培养热爱乡土美术文化的感情,使维系民族情感的‘根’深深地扎于学生心中。热爱乡土的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而地方特色正是体验人类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之所在。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介绍乡土美术及各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美术,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及观察世界的特殊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保持与继承本土特色文化的同时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

(二)有利于推动美术教育的健康全面发展

美国作家约翰・来思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说:“我们的社会高科技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民间艺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就连乡村音乐的流行也是对电子音乐的一种反映。”乡土美术的创作,是一种真诚的思想感情的流露,使情与美结合为一体,而无浮华与虚饰,其审美创造是情与美、善与美、用于美的统一,这也就是乡土美术审美价值的魅力所在。乡土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与其说学习乡土美术是在学习一种文化现象,不如说学习乡土民间美术是在教学生学会怎样理解中国的劳动人民,怎样理解中国劳动人民在苦难重重的生活环境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如果不理解这些,那你就不上热爱他们。现在我们的中学生,尤其是条件较优越环境的中学生,缺乏的正是这样一种情感。

表现生活中真善美为特征的意念造型手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习惯的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酸甜苦辣可能都有,然而在他们的作品中,却极少有痛苦和伤痕的表现,总是表达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有力的情怀。这种人文关怀,正好适合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和人格修养,张扬文化精神,增强自信心,激发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通过乡土美术课程教学,例如制作剪纸、织锦、编织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念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容量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崇尚境界,调节并补偿了现代化教育引发出的人伦精神需求失衡。让乡土美术走进基础美术教育的课堂,是对学生教育情感缺失的一种补偿,有利于推动美术教育全免的、健康的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徐特立也十分强调乡土美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他说:“哪怕是一个小村子,抬头看,就有人,低头看,就有地。这虽然是局部的大地,而把它作为教学上研究的出发点,就已经足够了。尤其是与学生的生活直接利害关系的地方,不仅易于认识,而且能认识得特别深刻。”总之,农村美术课程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开发潜力,以乡土美术作为农村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开发和利用好当地的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必定会给农村美术教育开辟一条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新的发展道路。相信不久的将来,气势恢宏的风雨桥、吊脚楼、凤凰古城、芙蓉古镇、土家织锦、苗族刺绣、湘西凿纸刻花、根雕艺术都能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弘扬和传承湘西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