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7:5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民间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特别是民族民间艺术样式在境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够,贵州的民族民间艺术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仅靠传统的传承、保护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校园传承具有良好的条件和优势,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打破传统意识,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方文化,增强我们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校园;传承;民间艺术;有效性;互补性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保护方式上相对随意、松散,没有专业的管理、宣传人才和研究机构,受市场经济和文化融合的冲击,有组织的管理、合作及研究迫在眉睫。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有较好的条件和优势,但如何利用好校园的人才队伍、教学条件以及其他的一些优势,需要合理规划,充分论证,同时要很好地结合地方文化团体及引导好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来进行。在中小学,应以宣传为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有哪些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使其从中受到教化和熏陶。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以高校和职业学校为主,这类学校教师专业性强、教学条件好、资金来源广,一般开设有艺术类专业,学生队伍庞大,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直接应用到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事业中来。以安顺学院为例。近年来,安顺学院部分教师开展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发表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论文,申报了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课题,建成了“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和“安顺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收集、记录、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关于蜡染、地戏、屯堡文化方面的研究著作。艺术学院开设了蜡染、木雕、陶艺等特色课程,与“福远蜡染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开设的特色课程可直接到蜡染厂进行实习实训,聘请安顺蜡染艺术方面的民间艺术传承人为艺术学院的特聘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蜡染方面的设计、包装、产品开发、举办作品展等,把当代艺术理念融入到了蜡染设计中。艺术学院音乐专业以布依族文化为基础排练了大型舞蹈,艺术学院与多个地戏、蜡染方面的传承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筹备成立艺术学院的蜡染、木雕实验室。政府正在安顺学院建立安顺博物馆,中国蜡染艺术研究院也即将在安顺学院成立……这些相关研究和工作已有效地推动了安顺蜡染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创新。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安顺蜡染和地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安顺学院培养的部分艺术人才也在毕业后继承了安顺蜡染艺术,创立了自己的蜡染艺术设计公司,加强了蜡染艺术人才队伍,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虽然安顺学院在支持地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及合作力度。比如能直接开设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加大对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人才的培训培养,支持政府和企业做好产品开发等工作。同样,很多贵州省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也在结合学校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这方面工作,特别是职业学校,它的自由度更大,更能直接面对地方文化开办相关的特色专业,输送能直接参与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文化需要传承和保护,更需要发展和多元,多元才能相互吸收借鉴,才能创新突破。贵州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厚重,是贵州的宝贵财富,继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没有政府支持,没有专业的研究人才和研究机构,我们的民族民间艺术将在中国的改革大潮中逐渐萎缩和消亡。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能仅靠传统方式,校园传承更是有益的补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打破传统意识,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方文化,增强我们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让民族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者: 谢朝玺
关键词:脉络;动态;本真转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及脉络分析
民族文化不仅是民族的徽号,更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曾经瑰丽异彩的活态生命的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使中华炎黄子孙能够一代代传承延续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与艺术,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先期问题。在此情境下,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究竟该如何“保护”与“传承”、切入路径的突破点在哪里、“保护”与“传承”的中核又是什么,往往成为鲜少涉及的片域,从而使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表象化的虚热假象之中。
二、突破传承瓶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高等艺术教育的课堂
针对云南独特与丰厚的民族民间艺术及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笔者所在学院将教学体系依托并扎根在这片多元化的少数民族艺术的沃土之上。丰富的少数民族、多样性的活态民俗民间工艺形式、鲜活的多民族文化属性,成为学院教学与研究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系统中传承人因素的子系统结构是由传承人与传承群体共同构成的二元主体结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形态中造型艺术形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传承一向因循严格的师徒口耳相授的传承方式,其形态的最后完成往往非一人能力所及,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直接的依附体应为传承群体。因此,传承人与传承群体的共向发展将成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保护的中核。
截止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设计课堂”活动已成功开展了十二期,这种定期有计划、有步骤地聘请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课堂与师生进行实践交流,有时间保障的现场观摩、学习、实践,能更深层次的触及同学对民间工艺文化的认知能力。该系列活动成为我院专业特色化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云南省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凸显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表现了国家级、省级传承人传承传统文化的风采,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有机结合。通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传承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有助于下一代共享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到民族艺术的学习和传承中,新一代创新型艺术人才亦可不断涌现,这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可起到积极地推导作用。
三、“传承”延伸,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续设计转换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本身始终是一个有时间节点的物象,传承人大都来自民间,往往存在着农忙务农农闲制艺的原生态景象,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原生属性的一种自然展现。如果脱离了这种原生环境,一味讲求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经济模式化,其实是盲从地将民间艺术自然生长的土壤基质进行毁灭性地颠覆。民族民间艺术始终来源于民间,民间的艺术文化哺育了这一传统文化形态的内生性与延续性。特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是民间艺术产生、发展和生存的背景,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基础,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决定、影响了民间艺术的创造动机、样式和存在形态。”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始终要把握一种空间延续上的“层”与“度”。活动本质是让学生在无障碍的环境下与来自民间的传承艺人交流、沟通,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蓬勃的艺术向心力、了解不同工艺的制作流程、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关注度、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力,而非单纯的培养传承艺人。
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将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所接触到民间工艺形式进行设计创意的后续教学拓展。通过学生的兴趣将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形式相结合,天马行空般发挥自己的创意思维,定稿后学生将选择性地进入实验室制作加工自己的作品。这样既使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无形中传承了民间艺术的物态形式,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将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增强了学生主题设计的实战经验。设计成品的完成仍旧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使学生对自己所设计的成果有一个全面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现在社会的设计需求,我们开展了“创意集市”的学生作品市场售卖活动。使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入市场,切身感受设计成果如何与市场需求形成完美的对接,从而使学生反观自己的设计行为与设计理念,形成需求促进求知的良好教学预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符合新的精神诉求,面对对内的社会发展,对外的文化冲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民族性等基本特点决定了对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的探寻不能停留在一个点或是一个层面上。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011(3)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戚序,郭纯.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层”与“度”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4)
The Natural Conversion of the Dynamic of Ven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mmary: For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at are mentioned most and most in-depth are “protection” and “heritage”. However, as to how to “impart” and “inherit” to truly realize the goal of extending traditional folk arts in a lively and real state and make them adapt to many a real condi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there remains representation and unidimensionality. This article tries to put the natural form of art, namely, the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e into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xplore a road for promoting the active-state extension of art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natural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culture through the breakthrough of inherent inheritance bottleneck and the reset of teaching thinking.
Key Words: Venation; Dynamic; Natural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术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美术进行研究,将美术方面的知识与人类文化知识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它不仅研究美术的概念,行为,表现,也研究与美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具有开阔的全球文化视角和人类学视野的研究方法,对人类美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将会加深我们对人类美术创造。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美术人类学的理念去指导学生美术创作实践,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校外教育资源。本文就美术人类学的美术历史观和美术价值观,对现代学校美术教学,如何引用民间艺术做为课程资源进行初步探讨。
一、从美术人类学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民间艺术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而艺术则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生活在地球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的艺术做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既相关联系,又相互影响。美术人类学的历史观既尊重各民族的美术发展历程的独立性,也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的精神素质,反应着质朴的审美观念”。民族民间艺术长期以来及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的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间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带有狂热的宗教崇拜而付出毕生精力的民间艺术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精致富丽的银饰,朴实憨厚的泥塑和豪放粗犷的傩戏面具。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折射出其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是一致的。民间美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她是其它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学生们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同的民间艺术,从小耳濡目染地得到民间艺术熏陶,他们对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十分熟悉,民间艺术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从美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民间美术能为学校美术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民族民间艺术所特有的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目前,在相当程度上都还远不为人所知,这些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未能够引起教育和美术界的足够重视。
二、从美术人类学价值观的视角来把握民间艺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现代美术教育提倡美术教育的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因而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素养,而且还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还包括今天国际上流行的主流视觉文化,同样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美术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今天我们能够领略不同的民间艺术的风采,可以说,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拥有一座独特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在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目,教师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访问民间艺人,领略绚丽的传统民族服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例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傩面具保存最原始最完好的地区,素有“傩戏活化石”、“ 傩文化之乡”之誉,区内建有多座傩面具博物馆、陈列室和民间制作作坊。地方学校再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民间艺术陈列等社会公共资源。傩面具做为傩文化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集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与一身;傩戏面具雕刻,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或夸张或变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气派,它所蕴涵的文化积淀,涉及到宗教、祭祀、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族某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而吻合。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千百年来,民族艺术一直以其绵延不断的传统魅力、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在教学时,力求达到使学生认识民族多元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识美术的特性、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的教学目标,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内在。
总之,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将会趋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双重性的问题,它既要体现以主题民族为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处于半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又要接受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应当挖掘民间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探索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使教育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民族艺术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发挥活力。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民间文化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积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
一、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
农民是农村的核心,是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在不断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农村文化与农民“零距离”,建立一种适合农民的新型农村文化。这种文化理念需要对内在的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和发扬,对外来的文化有效整合、合理利用,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传统的文化大众化、普及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表达,这就是新型的农村文化。
1.发展中的新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在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其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大集体(生产队)活动减少了、社会活动(民间民俗活动)的次数、区域和覆盖面也相对减少,人们的民俗文化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文化的思想、情感、格调需求也要发生变化,原始的农村文化开始与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不相适应,发展中的农村呼唤新型的农村文化。
2.创建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新型的农村文化应产生于农村,流传于民间,与民间生活要相适应。在各民族长期聚居区,特别是各民族农村聚居地有人们通过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产物,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是农村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我们应当沿袭和发展、保护和传承。
在被称为“战鼓之乡”的正定县,流行于东、西杨庄的常山战鼓因其慷慨激昂的气势、灵活多变的队式,弘扬了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充分展示了战鼓之乡的风采,常山战鼓成长为正定县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而其他村街等不同区域的战鼓,其鼓点和节奏又略有不同,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可见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正因为民族、地域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情各异的民间文化艺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彰显区域文化特色,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和发展特色鲜明的符合农民“口味”的农村文化。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嫌弃“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
1.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要。在广大农村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浓,缺乏发展意识,文明、健康意识不强,具有一些传统陋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新风尚、建设乡风文明的要求格格不入。人们甚至错误地将经济的落后与本地的“土”文化等同起来,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崇外思想,甚至否定了乡土传统文化,祖祖辈辈辛苦劳作的文化大餐却被丧失在愚昧落后的文化思想中。其主要原因是传统优秀文化的流失、政府投入不足、管理机制不畅、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和文化发展失去载体。为此,针对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否定传统、完全创新,切莫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要嫌弃优秀传统的“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母体文化,是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特定文化的传承、维护和弘扬是新农村全民利益所在,也是维系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政府与农民“零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已制订《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从法制上为传统文化扬名正身,民间传统文化并不“土”,是真正农民“口味”的文化,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优秀文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在正定这个物华天宝、美丽富饶的民族聚居区,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分布在全县各乡村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以及战鼓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典型的“土”文化。
可喜的是,正定县委、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在正定“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开发等方面做了不少深入细致的工作。从2006年开始,就采取得力措施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保护。首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并由文体局负责对此项工作具体实施,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细致周密卓有成效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坚持四不漏、调查摸底、逐级排查、研究上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民间艺人办培训班,“带徒传艺”和“学艺有成”,创“非遗传习所”者给予奖励,鼓励保护和传承各种优秀的民风民俗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还将常山战鼓纳入到正定首家民办学校弘文学校的教学课堂之中,并计划推广到全县中小学教学。
正定常山战鼓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参加了众多公益性演出。近年来,受北京2008城市奥运文化活动协调小组邀请,参加了中华世纪坛文化广场表演、天安门广场表演、昌平永安文化广场演出以及在西柏坡举行的奥运火炬石家庄站传递等活动,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200多场。从2004年正定县第一届民间文化艺术节至2009年举办第六届鼓王争霸赛和民间文化艺术节为止,举办各级各类民间艺术演艺活动达几百次,鼓手们用雄浑奔放的表演和极具震撼力的鼓声敲出了太平盛世的时代强音,敲出了正定儿女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展现了燕赵鼓乐文化的磅礴气势。县委县政府也曾多次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2010年初,再次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评选100个农村文艺家庭户,100个民间艺术带头人的文化“双百”评选活动,由政府为正定“土”文化传承人评“职称”,为传承人扬名正身,与农民文化人“零距离”,可谓是正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大盛事。
3.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逐步建立,相关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度与措施正在实施。传统民间文化得到国家政府的保护,为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和文化人建立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8年6月份正定县两项非遗项目正定县常山战鼓、正定新城铺高照(中幡)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即正定竹马、正定宋记碗、真定府马家卤鸡、正定腊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项包括元杂剧、赵氏剪纸艺术、刘家卤鸡制作等。目前,石家庄市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中正定县占2项;省级31项中占4项;市级49项中占9项,正定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2008年底正定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山战鼓)”、这是继“全国文化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截止目前,搜集整理了正定县非遗普查线索386项,立项资源360项,包括民间文学54项、传统音乐21项、传统舞蹈32项、传统技艺6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戏剧29项、曲艺5项、生产商贸习俗5项、消费习俗5项、人生礼俗28项、岁时节令8项、传统体育15项、传统医药3项、民间信俗64项、民间知识9项涵盖了15个门类,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正定县已被命名的县级以上优秀传承人40名,其中省级传承人5名、市级优秀传承人4名。县政府分两批公布了“正定龙狮道具制作”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
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进入法制化轨道,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传统文化传承人为骨干,全面建设新农村传统文化,这对保护、传承、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开展新农村新型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三、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星级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我国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遍布村村寨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此为依托,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全面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近几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农村文化品牌。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场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1.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
农村地区有其特殊性,农民的思想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农村中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因此,必须弘扬与人们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低俗文化得到根治。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仅靠当地政府和个人是不够的,应拓展文化开发渠道,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以村和组为依托,开展自己的公益性传统文化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应重视公益性传统文化事业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粮食。同时要坚持继承与发展、实行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新文化的需要。
正定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举办或参加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比赛, 着力打造新农村传统文化品牌。一是鼓王争霸赛,通过比赛,在全县选出“战鼓王和“优秀战鼓手”。2004年在正定镇举办了首届鼓王争霸赛。来自全县农村共50支代表队2000多人参加了比赛。通过这次大赛把正定的战鼓正式搬上了新农村群众文化的舞台。二是举办每年一次的民间文化艺术节,展示各级各类民间艺术,表彰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是开展评选农村文艺家庭户,民间艺术带头人活动,由政府为正定文化传承人扬名正身,分别颁发“带徒传艺奖”“学艺有成奖”“优秀非遗传习带头人“等奖项。
2.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
加强科学研究,合理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规划,形成以集镇为中介的城市文化辐射区,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同时要加强城乡互动,开展各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或者借助经济活动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活动,推进农村集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达到城市经济拉动农村文化发展的目的。
政府牵头,组织有规律性的新农村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促进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的状大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正定县坚持每年举办全县农村文艺汇演、全县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歌手大奖赛、全县书画美术大赛等各种文化赛事,连续举办了7届民间文化节,每年有40余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参加,节目荟萃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受到了广大市民广泛赞誉。尤其是“2010年元宵节河北省花会踩街启动仪式暨正定县第六届民间艺术节”,由河北省文化厅、石家庄市政府、正定县政府主办,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广场隆重举行。此届艺术节以展现燕赵文化为依托,集萃了一批具有地道燕赵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除正定传统的民间花会表演之外,还特别邀请了河北沧州舞狮、昌黎地秧歌、保定寸跷、曲阳擎阁、吴桥杂技独轮车表演等共15支优秀民间花会、文艺表演队伍进行集中展演,内容丰富多样、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河北省民间艺术靓丽风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博得群众阵阵喝彩。通过这些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大大丰富了新农村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而且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教育事业,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
一方面,在农村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推广民间文化。
正定县多途径宣传推广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新农村主导文化的发展。一是举办全县性大规模的农村民间艺术展示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全县各个乡镇村街上千名民间艺人,演出了《常山战鼓》《中幡》《二鬼摔跤》《车子旱船》《特色秧歌》等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将正定的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做了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二是组织新农村民间文艺队伍参赛,常山战鼓等优秀民间艺术在各种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奖。常山战鼓于2010年3月参加了第五届石家庄市鼓王争霸赛暨中国北方鼓乐展示大会,被中国群文学会授予“金鼓王”称号。三是组织大型民间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近几年县政府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大型正定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以此宣传和推广正定的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在2009年迎国庆60华诞群众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中,县政府在全县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2010年5月12日至18日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世博会河北演出周活动获得成功,为正定争得荣誉。2010年6月12日,正定县组织举办了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营造人人了解、人人关注、人人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四是利用现代媒体保护传承民间文化。2007年初开始,我县通过县电视台、政府网站、正定风采报等现代媒体开辟“正定故事”和“村名故事”、“正定文化”等专题栏目,定期向广大市民讲正定的民间故事、村名由来等传统文化。这些举措开辟了正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广阔天地,新农村的农民文化艺人登上舞台,讲农民自己的故事,符合农民“口味”的新农村文化稳步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五是推动民间文化精品生产。重点打造常山战鼓、元杂剧《墙头马上》、柏棠竹马、三角村高跷、新城铺高照(中幡)、赵向荣剪纸等民间文化品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建设民间文化艺术展馆(厅),对民间艺术表演队重新整合、编排、包装,提升其民间文化品牌,对民间文化特色村、民间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建立档案,颁发证书。
另一方面,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应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乡土教材课。
民族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是正定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个特色。如正定教育部门聘请常山战鼓民间艺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培训在校学生常山战鼓专业知识,组织实地教育教学。常山战鼓传承人被聘请组织弘文中学学生战鼓队,通过教学使弘文中学2000多学生都能进行一般战鼓演示,弘文中学战鼓队参加了国家、省、市战鼓表演和比赛。
这些行动弘扬了新农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改变了正定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促进了正定新农村民族文化的新发展。
四、新农村新气象: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1.新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保护应是开放式的,不是封闭式的
通过民间传统文化浓郁的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装扮多彩的新农村,我们要让凝聚着祖辈们几百年的民族文化精神永不停滞地流传就必须保护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文物,保护不是放到博物馆,它是活态的,应该放在民间。但保护它不等于“原封不动”,不是让它停留在原始的阶段而不发展,继承与发展并存,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一定要原汁原味,但民间传统文化的技法、曲段、语言、格调等是可以发展的。多年来,民间艺人、文艺文化工作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力求为新农村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可发展之路,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新农村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与转换
新农村建设把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新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来广泛开展,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并从传统的区域文化传播,追求到省外、国外展示。每到传统节日,新农村的农民击打战鼓、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旱船、讲故事、演戏调曲等,这些活动必将成为新农村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将对城乡文化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新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农村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蒸蒸日上,各地区在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传统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产业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把具有民间特色的农村民间文艺、手工艺、民间习俗、餐饮等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正定县是一个地处平原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县,早就认识到民族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正定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在影视演艺业、文化旅游业、餐饮业等方面有成功的尝试,为我县非遗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既发展了文化产业又促进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如正定东、西杨庄常山战鼓传承人和新城铺高照传承人已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创建了“非遗传习所”,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的村民参加到此项活动中,共计500余人200余家庭参加了常山战鼓的全国比赛和商业性演出年达100多场,人均年创收5000余元,常山战鼓成为当地农民在传统的种养业之外的又一致富途径,作为正定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知名度,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正定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一方面促使了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从地方性知识的形成与构建方式的角度去创作民间美术,实现民间美术理论讲述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因为绝大多数的民间美术均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讲述民间美术与民间群体之间的种种情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添课堂的易懂性。
二、对美术教材的基本基础知识细致梳理
1.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应在课前树立让美术课堂中渗透进民间艺术的技巧和艺术理念。让学生对民间艺术作品产生一定的兴趣。所以,在美术课堂中需要美术教师通过报刊、网络、文献等方式搜集相关民间艺术资料,编辑专门的民间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艺术的创新性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创新体验增加对民间艺术的了解。2.遵循《美术大纲》要求和命题“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原则。首先,我们应清楚民间艺术资源是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此外,学生也要自己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把每一阶段复习的重要知识点写到笔记上。其次是提高悟性。美术基础知识记扎实之后,再结合学习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运用和理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多举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例子,既渗透了民间艺术知识,又加深了艺术资源的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构建开放、综合的新型美术学科体系
我国目前在美术学科上对于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性。过去区域性的特定环境缺乏深度挖掘。为此,依托本土民间艺术资源有助于为民间艺术素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判断能力。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完整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学科教师要积极拓宽美术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民间美术资源与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还是对艺术教学的极好补充和完善。地方高校开展民间美术教学的主要途径应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控制作品的数量,提高对教材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
四、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是增加一些民间美术背景、民间美术作品欣赏的内容,讲解、评价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为学生提供校外民间美术实习基地,请民间工艺师跟学生进行零距离的谈话和交流,通过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取这些方法对民家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制,从而不断拓展实践技法表现;二是拓宽教材编写途径,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将民间美术家丰富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之中。教材成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重要载体,民间美术正是使这种文化与精神得以实现的载体。五、构建评估体系教学评价是对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求新创意思维的发展。
总之,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层次的人才素质要不断探索着民族化的现代艺术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美术教育的教育教学内容要凸显本土化和民族性,用自己的方式使我们的美术事业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仃.民间美术资源与民族绘画携起手来[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10):123-124.
本课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为蓝本开设的高中美术鉴赏研究课例。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但随着工业社会都市化进程加快,外来消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使得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破坏,扎根于乡间的民间艺术进一步势微,特别是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正迅速消逝。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随着传承人的逝去而消亡。因此我们应该醒悟: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濒危的文化需要保护。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本课选取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6个种类: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编织。让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交流展示价值延伸的研究学习。由于我校高一70%的学生住在广州市郊,活动中我倡导让学生接触、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地或社区组织的一些民俗活动进行调查。加强他们热爱以及继承我国民间美术本土文化的信心、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通过师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而提供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自主研究这种开放性的教学观,拓展了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wWW.133229.cOM从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的鉴赏过程中感受相互合作、体验发现的愉悦。本节课将从调查汇报、交流评价、实践临摹三个教学环节来感受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的语言、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鉴赏要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中是对一个人的将来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重要阶段。正是青少年学习运用假设演绎推理法的时期,他们通过简单的象征性概念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并针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内容开动脑筋进行思考。高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影响需要结构的因素之一,就应遵循高中生的心理需要的特点,引导他们追求高品质的艺术审美和美好的生活,追求卓越的文化修养,在丰富多彩的艺术精神的美感中提炼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①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②了解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的关系与图案图腾崇拜的象征意义不仅让学生了解本民族艺术的特点,艺术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③了解中国第一次文化遗产日活动讯息。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②通过多种实践,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③关注社会热点,懂得民间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
民间美术的民族艺术特点,艺术价值,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
五、教学难点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六、教学准备
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民间美术作品实物。
1、将课题分成六个小部分,学生分成六组,由美术课代表、语文课代表、电教课代表负责组合人员。
2、各组负责搜集整理相关部分的材料(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
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4、课前把教师、学生准备的材料布置在教室版面上,营造出直观的中国民俗文化氛围。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分钟)。师: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的概念是相对于专业而言,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作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应该是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
师:经过搜集素材给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一下民间美术有几大类?
生:年画、民间玩具、剪纸、风筝、编织、刺绣、编织等。
(三)展示调查报告。师:通过每个小组课外的调查学习,我们对中国民间美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老师把时间交给同学们,6个调查小组的同学们分别汇报你们有何收获吧?(各组先找两位代表:一位学生作讲解员畅谈、一位播放背景)。
生:分别播放6个小组制作的课件,展示课件中大量的图片资料,小组介绍后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附高一(7)班民间美术调查小组人员:
第一组:年画调查小组背景技术(梁世恒)、解说员(莫甄文)
第二组:民间玩具调查小组背景技术(陈小龙)、解说员(何颖)
第三组:民间剪纸调查小组背景技术(刘启锐)、解说员(吴思韵)
第四组:民间风筝调查小组背景技术(曹淑君)、解说员(何颖)
第五组:民间刺绣调查小组背景技术(张坳敏)、解说员(黄泳军)
第六组:民间编织调查小组背景技术(马家辉)、解说员(黄建莹)
1、年画组。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节时张贴的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美化环境、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我国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为了适应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民俗节日,经长期的社会传承固定下来,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习惯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春节了。据载,早在汉代民间就有在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风俗,以后历代不衰。清代中叶更为盛行,全国各地均有年画,而且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最著名的当数北方的杨柳青年画和南方的桃花坞年画。此外,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广东佛山等都是著名的年画产地。
2、民间玩具组。民间玩具是民间美术中的一个种类。劳人民以自己灵巧的双手,为下一代的成长,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制作出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玩具体现着劳动人民自己的审美情趣,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意念、理想、祝愿与爱心。也是对儿童进行审美和民风民俗培养的教具。主要用于服装、鞋、帽、枕头、帐帘及钱包、香包等布什物。民间刺绣厂一间制作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跳跃感,先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
3、剪纸组。在我国民间美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春节装饰烘托气氛,人门又十分熟悉的民间剪纸,全国各地民间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品种。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民间剪纸是表意性的,讲究构图的整体性、造型手法的适形特点。形象概括简练、虚实对比鲜明、线条规整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大体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南方构图繁茂、精巧秀美。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剪纸除了用于窗花、挂千等起烘托节日气氛之外,剪纸图样还可以用作刺绣的花样,这更反映出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4、风筝组〈5〉刺绣组〈6〉编织组(详略)。
八、评出最佳解说员,最佳解说背景,最佳自创作品以奖励
1、学生进行分组调查,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和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4、通过调查与介绍民间美术,使学生既合作与研究性地了解什麽是民间美术和它的特点,又学会与同学们交流信息、交流思想、提高学习的效率。
5、小结让学生集体思考讨论(2分钟)(加背景音乐)。
6、展示教师课件。
九、鉴赏拓展
师:视频播新闻片段:为唤起全社会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与行动,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文化遗产日。据了解,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里,各地已积极举行了相关的公益活动,如开展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爱我遗产、优化环境”系列活动,举办文化遗产展和民族传统文化展示、专家咨询及文物收藏鉴赏活动等。
思考议一议:如何开展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创新活动?
生:学生集体思考讨论(2分钟)(加背景音乐)。
师:我国民间剪纸中的图形集中了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同学们从尝试制作剪纸中感受一下民间美术的寓意性语言、阴阳表现形式的体会。
生:略。
本课结束,师生再见。
十、课后反思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民间艺术;特色艺术教育
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是大专院校艺术教育。尤其是面向当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院校艺术教育亟需破解的课题。笔者以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艺术教育.要自觉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担负起对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整理.并将其列入教学内容之中,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课程。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选择和责任
对民间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的关系探索,是新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明确指出,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又要努力创造条件.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根据近年在教学中的探索.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合民间艺术的艺术教育必将具有自己的特色。
(一)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需要
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普遍采用国家材授课.致使学校艺术教育与当地实际严重脱节,学生不懂在当地最流行的戏曲剧种,对代表当地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所知甚少。更有甚者,旅游专业、艺术专业毕业生不会唱地方民歌,不会跳民间舞蹈.对当地民风民俗了解不多,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背道而驰。近年来,为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纷纷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丰富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同时,人民大众回归传统文化的呼唤。发展地域特色文化,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工程,推进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进课堂、进机关、进企业,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鉴于这一实际,笔者认为,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当前艺术教育的必然选择.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挖掘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补充到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既与当地发展的现实需要接轨,又形成自己的特色艺术教育体系。
(二)重视民间艺术教学是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需要
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一切艺术形式的“母体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中国传统人文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无可替代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当地人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密不可分.蕴藏着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民间艺术进课堂或组织学习观摩.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作为综合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剧种,以其既有歌、舞、说、唱,又兼容了诗歌、小说、音乐、杂技等多方面的艺术或技术因素。起到了文化审美教育的功效。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一种民间歌舞小场子,其表现形式独特.表演诙谐生动.舞蹈和丑角耍草帽圈的绝活尤具特色经过四百余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外地游客赞不绝口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这一地区民间艺术发展的最高成就组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向民间艺人学习.或是组织欣赏观摩.使学生普遍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对这一文化现象学习研究.对这一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传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上引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能有效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地域文明的了解。
(三)关注优秀民间艺术发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责任
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优秀的民间艺术中.可以看到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踪迹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优秀的民间艺术,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推动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环节近些年来.人们在对建国以来的文化建设进行深刻反思后.普遍认为在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丢失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许多民间艺术被冷落,由于后继无人,已面临失传消失的危险。为此.国家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并于2005年启动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是文化宣传等职能部门和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工作.是挖掘整理原始资料.培养一批爱好者和接班人.以其文化自觉和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来继承弘扬优秀民间艺术艺术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有责任通过艺术教育与地域文化建设的链接.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的途径
艺术教育强调在可生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多种艺术的自然融合是艺术学习的最佳环境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能使艺术学习变得更自然、更容易、更活泼多样。因而.挖掘整理优秀民间艺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教育.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汲取当地民问文艺精华.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民问文艺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任一地区都有几十甚至上百种民间文艺形式.全部涉猎.对学校艺术教育而言,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曾开展了民间艺术挖掘整理工作.各地相继编辑出版了涉及民间艺术各个门类的《民间艺术集成》,基本涵盖了当地民间艺术的精华.收录了原生态民间艺术的重要资料。近年来.一些地区又编辑出版了一些民间文艺专辑。如笔者所在的地区.相继编印了《紫阳民歌专辑》、《岚皋民歌50首》等。艺术教师可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根据培养重点,有侧重的选择本地域的民间艺术精华,编写校本课程。如美术教育类.可侧重挖掘戏曲社火脸谱、彩绘泥塑、石雕剪纸、龙狮灯饰制作等,旅游专业,可挖掘地方民歌、民间舞蹈、民间传说的精华,编写出特色教案.最大限度的体现地域特性.展示独特的艺术教学范例。
(二)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长期以来,由于地域性、民俗性、民间化等因素的影响.民间艺术普遍不被各个时期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基本靠口传和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繁衍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民间艺术珍稀资源,依然为少数民间艺人所掌握,许多技巧绝活,往往难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因而.要充分利用艺术课程的开放性特点.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面对面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某一艺术形式的精髓。这一方面.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大都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如陕西安康的民间歌舞小场子.在1954年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得一等奖后.中央民族学院就邀请两位演员为学生教唱陕南花鼓小调和传授挽草帽圈技巧.为时半年之久.使安康这一“小舞台上的大技巧”走向了全国。以技巧见长的剪纸、泥塑艺术.更需要由民间艺人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的示范传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巧。
(三)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活动。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包括日常生活、情感经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与当地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抓住这一有利因素.把艺术教育与学生个人成长环境联系起来.从其兴趣、需要、情感表达、人际交流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间艺术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调查.挖掘感兴趣的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寻找某些具有明显符号性表现的艺术(如地方戏曲、社火脸谱服装等).与民问艺人或民俗专家讨论它们的符号含义.学习创作具有符号含义的作品。也可组织分组调查.每一组调查一个当地民族民问的艺术,并将这种艺术与该地区的建筑、地理位置、服饰、方言等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模仿该民族的舞蹈和歌唱方式进行表演.加深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则柔;地方高校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4-01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艺术家遗留下来的艺术财富,其次我们要把所掌握的艺术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再次用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段来丰富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我们对古老民间艺术的认识上,它的进步和创新必须要以最原始的艺术动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精心雕琢进入课堂,再由编创者融入不同的艺术编舞技法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为基础的提炼形式,以及大量的艺术语汇和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规范、科学的教学教材。通过民间艺术的语汇、素材、风格、特点将艺术作品运用到教学当中以及舞台当中。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长期居住着藏族、回族、蒙古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也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宝库,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料。这其中,青海特别以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则柔”为最。“则柔”是藏族一种集舞蹈、说唱的古老艺术。
一、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劳作的时候,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上天赋予他们的一切,如在劳作时边跳边唱,对酒当歌,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畏,歌颂正义,歌颂丰收,驱赶邪恶者。每逢各大节日,“则柔”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融入了原生态观念的表演形式,也融入了诙谐的艺术手段。“则柔”在表演过程中场面变化多端,舞蹈动作有时轻盈,有时粗犷,音乐节奏由慢到快,有多种多样的曲调来变化舞蹈的语汇,给人一种内心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从而成为了今天的则柔。
二、“则柔”的表演形式融入了多种艺术语汇,在其表演过程过,有曲调,有歌词,有舞蹈语汇,只有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则柔”这门民间艺术真正的魅力。不同的歌词有着不同的含义,舞蹈随着不同的曲调来刻画舞蹈的动作语汇,动作大多古朴轻盈,保留了最为古老的舞蹈动作样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今我们从“则柔”艺术表演形式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舞蹈语汇和歌曲曲调,它的这种模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则柔”发源地为四川省西康阿坝地区,到了明朝中期则柔流传至贵德下排村,并得到逐步发展和弘扬,“则柔”已有400多年历史。“则柔”在最初只有几个动作和几个曲调,在艺术不断的发展中,到今天“则柔”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曲调更为多样性,广泛流传在藏族艺术文化的前沿。“则柔”分布于青藏高原每一处藏族村落。“则柔”民间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曲调的丰富性,与其它地方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所以“则柔”一直保留着独特的古朴与完整性。
四、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引入到各个艺术教学的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教学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中,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能更好地站在世界的舞台“百花齐放”。在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深我国人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从教学方面来讲,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形象生动的“则柔”舞蹈作品,可以从更深的层面上领略青海藏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主体意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民族舞蹈艺术繁荣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舞蹈“则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藏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民族艺术知识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更深入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魅力、民族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藏族民俗歌舞“则柔”的历史与现状考察[J].曲学,2014(00).
[2]徐绍贵.藏族原生态歌舞“则柔”的审美文化考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1):52-54.
关键词:办学特色 艺术教育 探索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与普通文理科教育相比较,艺术教育本身就已经具备相对的特殊性。但是,高等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规范管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树立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当作学校的根本任务来抓,确立、强化办学特色。
什么是办学特色?现在有句很流行的话:“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精)。”笔者认为,这还不足以表述一个学校的特色,“有”“优”“特(精)”更多地表达了学校办学过程中的项目特色及其强度,难以概括学校的整体特色。“特”,唯一也,学校的唯一性应该来自学校独一无二的办学历史、不可替代的社会贡献。因此,学校的特色应是办学传统的积淀,是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原则、思想,并由此在教育功能的发挥及办学实践中形成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为社会认同的不可替代的学校形象。因此可以说:办学特色是学校必然存在的理由,是在未来教育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地方高等艺术教育如何找准定位强化特色?云南艺术学院办学特色形成和强化的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坚持办学传统,实践办学理念是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
云南作为边疆内陆省份,与内地及沿海地区相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教育基础薄弱,但是,云南民族众多,具有异彩纷呈的多样性文化资源,堪称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向来有“歌舞的海洋”的美誉,各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也特色互异,各有渊源。作为身处这样环境条件下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建立于1959年的云南艺术学院,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的繁荣稳定、社会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艰苦奋斗,从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中汲取养分,在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明确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和“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主,研究、创作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适度兼顾高职高专教育,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地区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的发展定位,强化了“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沉下去,浮起来,为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服务”的办学特色。
民间文化资源是社会文化的最终源泉。云南艺术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室”,后扩大、更名为“民族艺术研究所”,坚持“沉下去”“浮起来”。“沉下去”,就是深入民间,挖掘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充分掌握原汁原味的、鲜活的民族艺术元素。“浮起来”,就是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整理、再创造,充分应用到艺术创作和教学中。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研究活动,将民族民间艺术变成师生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进入了课堂,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转化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由此培养了一大批繁荣创新民族艺术、建设发展地区经济文化需要的人才。可以说,云南艺术学院的历史,就是研究、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为地方培养留得下、用得上、顶得住的高级艺术人才的历史,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有传统,明晰了办学理念,在办学理念的实践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是办学特色的生命力所在
办学特色是必须有迹可寻并取得社会认可的。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地强调“培养人的理性、理智和心灵”。现代大学逐步明确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人才培养及人才功能的发挥为社会发展服务;通过围绕人才培养开展的科研、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教育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生活,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强化找到了源头活水。
云南艺术学院作为一所省属综合艺术院校,明确了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服务,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服务,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需求服务的办学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树立了从地区民族艺术文化资源当中汲取养分做强特色的自觉意识。
(一)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体现办学特色
首先,确定了“专业建设工作必须有利于支持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培养保护、整理、研究、传承、发展以及科学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各类适用的专门人才”①的原则,主动适应云南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制定鼓励政策,加强学科基础建设,构建了素质良好的学科梯队,形成了《云南民族民间仪式戏剧》《云南现代话剧运动史》《云南版画丛论》《云南民族美术简史》《云南洞经音乐》等一系列学术成果。设置了针对地方急需、办学特色突出的艺术设计专业民族民间工艺与设计、舞蹈学专业音乐舞蹈复合型艺术师资、绘画专业数码印刷技术等专业方向。强化了学科专业的民族、区域特色。
其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点、热点、特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从办学理念出发,确立了“尊重传统、懂得民间、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是教学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通过课程改革、调整,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基点”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基点”注重基础的知识架构,强调人才培养的社会普适性和艺术教育整体格局中相同专业的对接;“特点”就是在课程体系中强化注重地方、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和易于发挥学院优势师资、学科优势的课程设置。“特点”强调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和人才定位的特点;“热点”就是关注时代、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关注学术前沿,开设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的课程或课程组,使艺术教育贴近现实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热点”强调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适应能力。在新办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特点”“热点”课程平均比例达到30%左右。
再次,规范教材的选用,加强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特色教材的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质量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完善教材审定、选用制度、规范教材选用的基础上,加大特色教材建设力度。按每年学费收入的1%设立“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类专业教材出版基金”,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教材,资助出版了《云南民族美术学》《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艺术英语》等一系列体现学科、专业课程特色,适用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的艺术类专业系列教材。
(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使教育与社会需要对接、专业实践与经济发展同步、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贯通
首先,学科建设“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承办、参与大型的学术会议及艺术院校的专业会议,如:“第五届华文戏剧节”“美国福特基金会云南原生态音乐国际研讨会”“中国戏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会暨中国戏剧现状学术研讨会”“全国美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全国高等院校学报装帧工作会议”“全国艺术学方法与前景学术研讨会”“全国综合艺术院校交流协作会”“云南省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研讨会”等。
其次,师资建设“走出去”: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提高学历、访问进修。学校与国内外许多艺术院校、团体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请进来”:聘请国外专家、艺术家到校任教,聘请国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院团的30多位专家为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请他们不定期地到学院任教、交流。实现了重点培养与普遍提高相结合。
再次,教学环节“走出去”: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努力使专业教学、专业实践与企业、公司的商业需求结合,如《VI设计》教学与云南客车厂的形象识别需要结合、舞蹈教学实践为地方节庆活动添彩……二是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集中的地区或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开拓第二课堂,使师生直接接触鲜活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向民族民间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田野考察能力,锻炼实践能力,延续、创新民族民间艺术;三是有计划地组织“艺术下乡”;四是鼓励和支持师生参加全国性的比赛和展演,让教学成果和创作作品“走出去”:上至“中国艺术节”“99’昆明国际艺术节”“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春节联欢晚会”“桃李杯”比赛,下至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罗平“菜花节”和普者黑“花脸节”等民族、地方传统节庆活动,都有师生的组织、创作和表演。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深入,近年来,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士、韩国、越南、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都留下了教学交流的足印。“请进来”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项目的红河哈尼族多声部演唱被请进了大学课堂,把民间艺人请来悉心传授彝族栽秧鼓的24种鼓法、鼓舞、云南小三弦的演奏技法……
全方位地“走出去,请进来”,是艺术教育对民族艺术资源扬弃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创新的过程。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推动了教师的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扩大了学术视野,为学校取得了学术话语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实现了对社会文化建设的服务,支持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扩大了学校影响力,提升了自身特色形象和社会认可度。
三、坚持规范办学、科学发展是彰显办学特色的保证
管理规范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要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高等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使规范的管理对学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主体的个性色彩,艺术教育的过程对师生的参与性、操作性要求较高,而教学结果与师生个性禀赋关系密切,客观上必须因材施教,因而教学过程往往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也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感性、个性特点强。这种特殊性往往成为艺术院校轻视科学管理、漠视管理效益的理由,也造成师生对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手段的不适应。因此,浪漫的艺术气质在管理工作上有时就表现为散漫的管理形态。
云南艺术学院自扩招以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学校发展有目标,学科建设有规划,人才培养有质量监控,特色建设有鼓励措施,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多方筹措经费,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教学条件有保障和教学资源管理水平、使用效益的提高;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加大特色课程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学分制的管理机制,实现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互相促进。由于坚持科学发展,使教学条件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需要相符合、教育管理工作与人才成长、艺术教育的规律相符合、教育教学改革与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宗旨相符合。既遵循了教育普遍规律,又突出艺术教育特殊性,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也不断强化,确立了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
如果缺少制度保障,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规模、质量、效益的平衡,结果只能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不合格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亮出的红牌,枉论特色。
应该说,云南艺术学院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改造、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民族民间艺术教材的建设、教学实践的组织实施等方面都特色鲜明,各学科专业以其水平和特色确立了各自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格局中的位置。但是,这些对于一个专业设置齐全的综合院校而言,都只能作为项目特色存在,是办学特色的具体表现、佐证。
办学传统、办学特色的总结和确立,使学校未来的工作目标更明确。目标决定发展方向和水平,“当一所大学创设了这样一个奖项,它就公开表明它最珍视的价值”。②愿每一所学校都珍视传统,在延续传统中正确认识、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出世的人文关怀服务社会,自觉地把办学理念实践于人才培养、科研创作当中,让校园里每一个项目特色都灿若星河,在世界艺术教育格局中,每一个艺术院校都能以其办学特色和学术话语璀璨夺目,并以其教育功能的发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注释:
我国多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化,历史的源远流长成就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的厚重性。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阶段,因此民族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创新价值和政治价值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已成当务之急。面对机遇和挑战,民族民间舞蹈必须作出抉择。本文将以文化产业价值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和建议,以此弥补政府在保护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存在的巨大缺口,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再发展。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产业价值;民间艺术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人教育中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639)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在国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解释一直存在一定争议。《英国大百科全书•15版》提到“即使民族民间舞蹈一般是指各个民族拥有的娱乐、欢快的舞蹈,然而学者们对于它确切的含义存在很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仍然未得到解决”。在国内,《辞海》将其解释为广泛在人民群众中流传,并且具有独特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的传统舞蹈的形式。此外,罗雄岩教授认为“由于中国多民族的属性,在日常生活中,民族通常意义上指代少数民族,所以民族舞蹈常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舞蹈文化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由于舞蹈文化的根可寻、貌可视,因此在多彩多姿的舞蹈中,民族民间舞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性质。舞蹈文化之所以存在于人类文明史的各个阶段,关键在于它保存了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质。它真实地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使得民族民间文化生生不息。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源于德国法兰克福。文化产业在不断的发展中分成“学院派”与“应用派”两个方向。前者通常是从“理解———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界定文化产业,而后者强调经济实践的重要性,主要关注生产与流通、经营与管理、传播与消费等问题。当然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用途,对于文化价值会有不同的界定。其中日本、韩国以“内容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总体概念,英国、澳大利亚等主打“创意产业”的概念。本文将“文化产业”划分为:生产、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主要业务,将利润作为中心,把文化价值的飞跃视为经济价值的社会组织结构。文化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分为:体育舞蹈、文学艺术、体育比赛以及旅游休闲等。舞蹈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具有社会文化的经济特性,一般是指从事舞蹈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舞蹈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社会不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舞蹈的经济属性,将其作为商品和服务来经营,不断创造经济效益,以此来培育专业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机构,培养有意识、高能力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骨干,最终实现民间机构对于国家政府保护民族民间舞蹈的经济和人力等方面的补偿,推动民族民间舞蹈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
谈及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价值,就不得不提到云南、广西、湖南三个旅游大省。正是创造性地将旅游与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结合起来,仿佛瞬间释放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无限能量,两者结合不仅弥补了旅游单一自然景观观光旅游,丰富了旅游的乐趣,而且通过门票收入的反补机制,更好更强地激励舞者去吸收传统的精髓,探索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新方向。经过研究表明,《印象•刘三姐》是集非常浓厚的产业增长性、艺术民族性、效益综合性于一体的成功项目。《印象•刘三姐》采取政府投资扶持与企业资本运作结合、品牌效应与民族艺术价值相结合、综合产业等和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印象•刘三姐》品牌效应带来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企业到阳朔投资,并逐渐形成了“销售—带动旅游文化—房地产增值—商贸—推动就业—产品品牌效应—吸收投资—股份增值”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真正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云南映像》是一台将云南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蹈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其中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服装也保持着少数民族的原汁原味。大量群众本土演员的参与让他们认识到自身文化的重要性,而长年累月的联系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承提供可能。以杨丽萍为首的创作团体几经蛰伏,最终以文化产业价值为突破口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国际性的商业运作不仅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演员,而且强大的品牌推广将一个活力的民族,一个热血的国家呈现在外国人的眼前。与其说是国力的提升,还不如说是民族民间舞蹈巨大的吸引力。湖南张家界经过二十多年的旅游发展,却始终未能突破单一景观旅游的瓶颈。环境保护措施的日益严峻迫使张家界旅游业重新思考新的环境友好型的增长模式,真正推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一项耗资1.2亿元,由天门山景区联合相关合作方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打开了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相关公司在天门上打造了山水剧场,该剧场有2,789个座位,保守估计一年能演出220多场。演出的第一年,按每场上座率1,000多人,258元/人的票价来计算,门票年收入可达1.5亿元。与《印象•刘三姐》模式相同的是,票房成为“狐仙”拉动经济的第一环,逐渐建立的品牌效应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与《云南映像》不同的是,“狐仙”的演员均来自专业院校以及舞蹈机构,无数的演出实践有利于专业机构的专业化发展,保持舞蹈的民族民间特性。
三、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产业价值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节目过于商品化甚至是庸俗化。把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商品或服务来经营,这符合市场规律。但是部分旅游经营者鼠目寸光,紧盯游客的钱包,并非有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思想,将门票定于百余元,这对于初次来旅游的游客无关痛痒,然而这对于怀着仰慕民族民间舞蹈并希望多次观摩的消费者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另外一些旅游开发商节省开支,最大限度获取利润,愚昧地聘用社会青年,由于没有专业的训练使得表演生硬、丧失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美感。与此同时,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并没有经过文化筛选,不分精华与糟粕,以过分追求原始和落后的姿态呈现给游客包含着封建腐朽的表演,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民间舞蹈资源开发的物质化程度不够。民族民间舞蹈虽然种类繁多,给人们带来的永远都是视觉的盛宴,然而在人们享受的同时,民族民间舞蹈却又不过是过眼云烟,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赞美。具体的影像、录像、摄像等资料的录制以及民族民间舞蹈影像资料保留库存的建立都是当务之急。
(三)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产业保护措施不足。在这个崇尚经济的年代,民间艺人的地位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大多拥有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都年事已高,更有甚者还在挣扎温饱问题,没有能力和条件去教授接班人,一些民族民间舞蹈艺术随着这辈民间艺人的消亡而消失殆尽。加之由于思想的局限性,群众对于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缺乏积极性,单纯的政府收集、集中管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将很难保护其文化的传承
四、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措施与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一是必须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性,培养群众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二是政府应该保持民族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申报的力度,加大对民族民间舞蹈资源的抢救、保护、挖掘、整理和利用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执行。建立民族民间舞蹈数据库,统一规划和管理各民族、各地区的舞蹈,充分利用互联网展示平台以及多媒体虚拟展示平台,将民族民间舞蹈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地展现给群众。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协调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如文化局、广播电台、电视台、民委等的工作,重点关注民族民间舞蹈摄影作品、电视、纪录片、广告片、电影的宣传和促销,全面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
(二)规划盈利组织的开发行为。相关部门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过度封建腐朽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宣传,抵制格调低、标新异化,生搬硬套形成的商业化、庸俗化开发。应该从市场和社会道德角度对民族民间舞蹈开发项目进行选择,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让民族民间舞蹈在经济活动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加快民族民间舞蹈产业化进程,采用录像、摄像等方式把民族民间舞蹈真实地记录下来,配上有效解说,制成音像制品,作为文化产业产品进行市场推广,扩大民族民间舞蹈的知名度。
(三)发挥社会的认同效应。一是应该从教育抓起,特别针对中小学生,实施民族民间艺术进学校的政策,制定相适应的教材和科学的教程,从小就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统教育。二是可以将民族民间舞蹈引进社区,与日益发展的群众广场文化相结合,创新出既锻炼身体又普及民间文化的舞蹈,拓宽民间舞蹈的群众基础。三是提高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的地位,肯定其艺术技艺,鼓励其大胆的艺术创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结语
国家产业结构正面临着重大调整,第三产业成为结构调整的重心,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只有将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商品和服务来抓,科学创造其经济价值,以市场机制弥补国家宏观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不足,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使民族文化立于世界之林。
作者:彭玺荧 单位:湖南省中南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明.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J].大众文艺,2009,15:112~113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225~232
[3]郭印.全球化视觉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12:150~152,160
[4]王天英.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新走向[J].神州民俗,2011,2:46~48
[5]谢睁.浅谈民族民间舞价值的开掘[J].魅力中国,2010,32:262
[6]姜磊.浅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知识经济,2010,15:166
[7]韦淑萍.试析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现状[J].神州民俗,2009,2
[8]田金霞.关于张家界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旅游开发的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4:110~112
关键词:民族记忆;文化传承;彝族;艺术档案;保护模式
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 、艺术研究 、文化交流 、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1]参照《艺术档案管理办法》,民族艺术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文学创造,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2]彝族民间艺术档案的开发利用包括音乐、舞蹈、戏曲、曲艺、雕塑、绘画、传统工艺品等档案内容。
1 彝族艺术档案社会价值定位
民族艺术档案具有多样性、本土性、唯一性、丰富性、成套性、历史性、形象性、群众性等特征,其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本土性。彝族艺术档案是能反映彝族文化原始材料和展现彝族文化的实物与过程的历史记录。彝族艺术档案中包含有彝族的历史渊源、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染织服饰、民间工艺、习俗礼仪、歌舞戏剧、等民族记忆,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文学和民俗等多种社会价值。
2 楚雄彝族民间艺术档案保护开发现状
近30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楚雄地区彝族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加上大众传媒的普及,社会成员流动的增强,使得拥有悠久历史的彝族文化不能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维护和支撑着彝族传统生活方式的价值观念也正发生急剧变化,彝族传统社会的农耕文化日趋衰弱,使得传统歌舞活动赖以生存的环境有了较大改变。
2.1 彝族歌舞类艺术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娱乐形式不断丰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使得艺术档案的传承、保护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广大农村,一些颇有造诣的彝族艺人年事已高,加之后继无人,使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急剧消亡。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许多民族艺术处于濒危状况。
2.1.1 羊皮鼓舞。羊皮鼓舞作为一种祭祀性舞蹈有着严格的程序。其传承方式以家族式传承为主,在传带授徒中要举行一个严格传徒仪式来筛选后继人才,许多学徒在这个仪式中落选。羊皮鼓舞的重要传承活动场所――土主庙,大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其文化功能逐渐丧失。根据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楚雄市辖区内尚有土主庙500余处(含遗址),场所较为完整,尚能正常活动的土主庙仅有10余处,对彝族羊皮鼓舞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彝族羊皮鼓舞逐步淡化,已经濒临灭绝。目前,楚雄市境内能够独立完整主持彝族羊皮鼓舞活动的艺人仅30多人,基本掌握舞蹈动作的也不足百人。 [3]
2.1.2 葫芦笙舞。彝族葫芦笙舞曲目众多,目前,楚雄市收集整理有《开场调》《霄夜调》《吃白酒调》《天亮调》《关龙调》等103个曲目,每个曲目各有不同的舞蹈动作,形式上较多保留了原始古朴的艺术特点。葫芦笙的演奏一般多名艺人共同完成,在民间,葫芦笙舞表演队伍称为“班”,大多由一个村组里的人组成,在楚雄市境内经常受邀到各种场合开展活动。传承队伍仅存5班,人数约40人,掌握基本演奏技巧,能够演奏出部分曲目的还有150多人,这部分人大都年龄在50岁以上。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作为传承载体的讨亲嫁娶、起房盖屋等喜庆场合也在大量的减少,加之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传统技艺后继无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岌岌可危,彝族葫芦笙舞也面临逐渐消亡的危险。
2.2 彝族工艺美术类艺术档案。
2.2.1 三街刺绣。彝族先民主要属南诏国的彝族族群,由西迁而来,汉族先民多数是由中原地区迁入。由于三街村先民族源繁多,三街村传统工艺刺绣品品种也就十分繁多,应该说三街的刺绣是三街多民族文化渗透、融合的地方产物。三街刺绣品作为艺术实物档案可分以下几种:服饰如围腰、肚兜、马夹、儿童衣裤;随身饰品如钱夹、烟袋、香囊、挎包、裹背等;床上用品如被面、床单、被套、枕头套等;鞋类如女式拖鞋、男式凉鞋、虎头(绣花)童鞋、裹足鞋、方口鞋、鞋垫;居家装饰如刺壁画、刺书、电视机绣花套、沙发绣花套等。三街刺绣品作为产品在国内主要销往楚雄、昆明等地,国外销往缅甸、毛里求斯。销售方式以自行批发零售为主。单价则根据不同的品种而定,高者可达300元,如壁画;低者20元,如鞋垫。[4]
2.2.2 云龙美工。云龙镇民族民间艺术多姿多彩,随着滇剧、花灯、踩高跷、打捌钱、洞经古乐、书画艺术等各种艺术门类的不断传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到了民国初年,民间工艺的制作极为盛行,经世不衰,至今流传于古镇的民间工艺品制作的种类还有:根艺、编扎、石雕、盆景兰艺、泥塑彩绘、刺绣、木雕、锻造等最具地方民族特色,影响较广,在楚雄州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在云龙镇,各个门类的民间工艺品制作,有普遍的群众基础,且骨干队伍稳定,传承后继有人,作品独具地方特色,民族风情较浓,深受各地客户的喜爱。各级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和指导,进一步挖掘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产品。
2.2.3 彝族雕绘。传统民居的大门都是用木雕刻的,墙上画有壁画。楚雄市口夸村的汝兴寺内花窗、格子门,雕龙刻凤。口夸村建有南、北两座山神庙,墙上的土地、山神像彩画而成,汝兴寺内还塑有观音、送子娘娘、龙王、山神、土地、韦陀、庙马等塑像。位于楚雄市郊苍岭镇紫峨山的布里塔土主庙,土主塑像生动传神,历经数百年而完好,其工艺精湛,在整个云南都不多见,是彝族民间艺术水平的实证。
楚雄市达诺村现存三幢四合院传统民居,始建于清末民初,门面上有各种式样的艺术雕塑(木雕),插头上雕有龙、凤凰、金鸡、莲花、麒麟、绣球等吉祥物。距王建章旧居200米处有其古墓,坐西向东,面水而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占地约210平方米,墓高4.3米,宽7.4米,为青石仿三重檐木结构建筑砌筑,中间设有殿堂,占地4平方米,三面石壁上镶有五块大理石碑,门前立有两棵高浮雕龙抱柱,门框上有石联。檐下、两侧雕刻有龙、凤、马鹿、大象、狮子等瑞兽,以示守灵魂。殿堂距地面1.1米,修有五级台阶。整座墓十分壮观,雕刻精美,且保留了当时一些知名人士的祭文。[5]
3 彝族艺术档案的保护模式
民族民间艺术档案能改变传统档案馆馆藏单一的纵向记录方式,突出艺术档案的多样性优势。面对彝族民间艺术档案保护的严峻形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楚雄州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实施纲要》,楚雄州、市文化部门,对彝族民间艺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抢救保护措施。一方面加大了对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建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队伍。另一方面,开发与保护并举,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加大对该地区的旅游开发,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开发与保护并举,形成旅游业与传统文化宣传保护共同促进的良好态势。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模式。彝族艺术档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保护、利用,可以为彝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00年,经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楚雄市彝族习俗传袭所,专门负责对市辖区内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弘扬、传承、展示工作。2003年,楚雄市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议案,每年财政列支15~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2006年成立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文化的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
开展彝族葫芦舞、大三弦舞、羊皮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制定具体的保护规划,真正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模式,逐步使保护和传承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法制化。2013年底,十二兽舞、羊皮鼓舞作为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名民间艺人申报为羊皮鼓舞云南省民间舞蹈传承人,3名公布为楚雄市市(县)级羊皮鼓舞舞蹈传承人。[6]
3.2 传承人队伍建设模式。信息网络技术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使得原有民族文化传承人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被打破,独立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传承人队伍建设可以定期开展传承活动,培养传承队伍,申报公布各级项目传承人。2014年在楚雄市十二兽舞传承较好的树苴乡建立彝族十二兽舞传承点。通过不断努力,收录、整理了彝族葫芦笙舞曲100多首,两名葫芦笙舞艺人申报为州级传承人,同时在州立民族小学、大过口民族完小分别组建了民族歌舞传承队,并请当地葫芦笙演奏艺人传授技艺,形成了民族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的良好局面。
结合彝族传承文化保护区,建立彝族原生态歌舞文化传承点,集中开展传承活动。在彝族聚居村寨组建彝族葫芦舞文艺队,切实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培训培养工作;积极组织民间文艺队伍参加火把节、马缨花节等传统节日的原生态歌舞展演活动;在彝族聚居乡镇的中小学组建彝族葫芦舞传承队伍,培养彝族歌舞后继人才。2013年,彝族葫芦笙舞申报楚雄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一批市级传承人,并申报一批州级传承人。2014年,楚雄市制定彝族葫芦笙舞传承保护规划,培养一批葫芦笙舞传承队伍,指导开展传承活动。
3.3 旅游开发模式。民族艺术档案具有的多样性、丰富性、独特性、生动性等特征,为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各地旅游经济的开发,提供了信息资源,是地方旅游的支撑。在旅游开发中,利用民族档案对民族文化深入挖掘和整理,可使趋于衰退与消失的民族文化得到复活、振兴,民族文化精华得到锤炼、发扬。民族文化旅游地可借助新理念新方法,依据民族档案的记载,重建、修复和增添新的风景点,让景点重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古蕴,展示出一种绘山川灵秀、育人文精华的旅游文化时尚。[7]
紫溪山西部彝族文化园,园区内建有彝族土主庙、葫芦笙纪念塔、彝门、迎宾石牌坊、摩祖师殿、六祖殿等彝族文化活动场所,成为彝族文化展示区,同时建立了板凳山民族文艺队、紫溪彝村文艺队、西坝河大号队、彝山民族小学彝族文化传承队等队伍,为紫溪山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8]
3.4 档案资源开发模式。
3.4.1收集整理建设。现存彝族档案文献遗产的分散保存不仅破坏了彝族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影响了其资源构建的系统性。将民族档案文献征集到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珍藏,有利于其资源建设的完整性,更好地发掘利用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彝族民间艺术档案的征集方式可参照收集整理毕摩经卷的方式。以每本200元(40至60多页)的价格,以原件格式抄录他们保存的舞谱、画卷等。
3.4.2 编研出版建设。加强彝族艺术档案的研究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档案,建设传承、展示基地。档案部门可以开展彝族十二兽舞、葫芦笙舞、羊皮鼓舞相关彝族饮食、服饰、祭祀等民间文化习俗及彝族民间歌舞艺术研究、收集、挖掘、整理、录音、录像及出版工作。可以整理出版彝族歌舞艺术研究丛书及录音、录像资料,并开展彝族歌舞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使艺术档案的传承、保护和继承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还可依据彝族舞蹈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完善档案,并对档案加工提炼,打造原生态歌舞艺术精品,使其登上现代艺术舞台。
3.4.3 数据库建设。通过广泛开展走访调查工作,认真组织采访、座谈、记录、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把采访调查所拍摄的照片、音像、录音及收藏的实物规范立档,建立数据库。2015年,从楚雄市民族文化专项经费中列出资金重点扶持,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十二兽舞相关资料,建立档案数据库。在注重原生态传承的同时,认真提升其舞蹈艺术水平,积极参加每年彝族马樱花节、彝族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中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原生态歌舞展示活动,切实加大保护宣传力度。
3.5 文化产品市场化运作模式。各级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和指导,进一步挖掘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发适应不同需求的产品,注重拓展旅游工艺品市场。
3.5.1 民族工艺品刺绣。手工刺绣品的制作是一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很高的工艺,它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世代相传,渗透、融合各民族文化并名扬彝州。三街手工刺绣可以作为当地富有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深厚且具特殊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带动山区乡镇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可培育出当地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对三街剪花、自画、刺绣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刺绣厂的建设可以形成分工合作制,集团化计划生产,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 区域音乐文化 保护与传承
区域音乐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历史时间中产生的所有音乐活动事项,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指音乐的内部结构及形态,包括旋律、节奏、调式、演唱(奏)风格等;而外延则指音乐的外部关系,包括创造与享用音乐的个人、群体,以及音乐的民俗、宗教、社会等功能、功用,历史流变、传播等。它意在将区域音乐放置于文化地理学、人类文化学语境中进行考量,使其与自然社会环境的联系更为紧密。我国疆域广袤、民族众多、语言纷繁,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因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差异,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区域音乐文化。2001年国家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做出阐释,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区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民族性格、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小学教育是普及民族文化的基础领地,而中小学音乐教育则是传播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捧及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必然会使区域音乐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播和传承遭受极大冲击。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已成为摆在每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学校层面――转变教育理念、重构教育体系
区域音乐文化在同一个文化群体中,既有历史上形成的共性,又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或不同时代特点遗留给具体乐种(含歌种、乐种、曲种、剧种及综合性乐种等)的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个性。如此,便成就了其涵括民族性、丰富性、多样性、区域性的特点。然而长久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界存在着向西方探求所谓先进音乐教育理论的倾向,忽视了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对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熟视无睹。同时,对西方理念的盲目推崇,造成了对区域音乐文化的误解,认为其“登不得大雅之堂”。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区域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势必影响到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小学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建立民族音乐认同感的基础领地。将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素质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传递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通过中小学教育的课堂导入,让区域音乐文化得以活态呈现,并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记录下来,无疑可以使古老的民族生命记忆得以永久保存和延续。这是日渐淡化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注入主流教育的推进过程,也是对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逐步认知过程,更是具有理性精神与人性发现的民族情怀的融合过程。因而,区域音乐文化进入中小学课堂需要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支撑。首先,学校应该明确义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区域音乐文化方面的责任。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学校管理者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将教育理念提升至重建民族文化的高度,在意识形态上保持对外来文化的客观、冷静,辨识和回避全球化进程对民族文化的不利冲击和消极影响。通过积极传播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效激发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如此方能跨越障碍、冲破壁垒,让区域音乐文化借力于中小学教育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其次,《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对此,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特点,结合历史文化、办学理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艺术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改进教学模式和艺术实践模式,使区域音乐文化资源与学校既定的教育体系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使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切实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教师层面――开拓教学视野、提升职业素养
区域音乐文化是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它从音乐层面上本质地反映出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存样态、审美旨趣、情感寄托等,它以自身独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心灵成长,对于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区域音乐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有责任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所散发的璀璨光芒,感受和领略民族民间音乐所折射的独特魅力,有义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民族音乐文化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良好认同感,在精神层面实现与民族音乐律动的内在对接。首先,中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知识储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大多对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够,身体力行地到民间采集音乐素材的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为了更好地发挥在区域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强化民族审美意识,重视个人理论素养的提升,自觉探究和补充所缺失的那部分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并可通过进修、培训、民间采风、参加艺术展演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加强对民族音乐教育的认知。其次,中小学音乐教师应适时调整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教唱的模式,而应在此基础上,辅之以历史流变、传播概况、演唱方法、风格特点等背景知识的导入,使区域音乐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相互融合,并充分利用现代影像、网络技术等,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区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音乐素材,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教师也可打破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群众艺术馆、民间艺术团体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大课堂中,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参观博物馆、拜访艺人、观摩演出、参与民俗活动等方式,在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植根的土壤与环境中,切身感受乡音乡情,体悟区域音乐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中小学生提高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为传承与创新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三、教材的编订与课程的实施――利用资源优势、体现区域特色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蓝本和主要依据。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音乐教材的编写应“根据《标准》编写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的原则。据此,无论是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亦或是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特色设置,都应充分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在编写和修订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加强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将体现民族精神、凸显区域特色的,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优秀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整合纳入到音乐教材的编订之中。这一点有赖于政府、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通力合作。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组织教育专家、音乐教师、文艺骨干开发课程、编订教材,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富含区域文化特色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打破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教育相互割裂的局面,让义务教育明确介入区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领地。近年来,苏教版音乐教材在这一方面做出了表率和示范。在教材编订和课程设计中,积极纳入“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选择富有江苏地方特色的昆曲、古琴艺术、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等适合中小学生听赏、学唱、演奏的代表性唱段或曲目,编入教材,设计传习。广大音乐教师不仅肩负着传播音乐基础知识的职责,而且承担着教习音乐表演技能的任务。因而,课程设置需要综合考量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设定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同时,在知识普及和音乐欣赏的基础上,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积累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等基础理论,逐步培养和提高演唱、演奏能力。中小学生大多就读于本地,在地域方言和民俗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熟识度。学校可利用这一优势,选择某一极具区域特色的乐种融入课堂教学,并开发针对这一特色课程的系列教材。从文化普及、技艺传承两方面入手,多层面引导中小学生认知和热爱区域音乐文化,坚定保护和传承的决心。首先,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可利用校园广播、多媒体平台定期举办区域音乐专题讲座、民族民间音乐展播等活动;通过艺术长廊、宣传展板设置音乐专栏,普及音乐知识、展示演出剧照及民族乐器照片等,对区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行宣传,使中小学生耳濡目染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氛围之中。其次,课外资源也是强大的知识宝库。通过开展音乐知识竞赛等相关活动,拓宽中小学生的民族音乐知识视野,通过组建合唱团、民乐队等校园音乐团体,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发挥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此外,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交流和互动,定期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园,向社会公众展示和宣传区域音乐文化资源,进而达到反哺社会,营造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的局面。亦可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社团或民间艺人走进校园,通过举办讲座、艺术展演、传授技艺等形式,使中小学生直接接受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从而更加深刻地感悟区域音乐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区域音乐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蕴含了别样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区域音乐文化亦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共有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强调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黄翔鹏先生曾说过:“从历史上的演变过程到现存的音乐实际,中国传统音乐都不是一个狭隘的、全封闭的文化系统。它是在不断的流动、吸收、融合和变易中延续着艺术生命的;同时,它又穿过无数岩石与坚冰的封锁,经历过种种失传威胁,才得以流传至今。”今天,我们强调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同样应该秉持开放、融合的态度。共同的历史文化、共同的地域环境、共同的民俗传统,铸就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国家、民族、家乡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融之于血液、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传统音乐文化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依赖于这种情感,华夏儿女担负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囿于这种情感,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我们要坚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尊重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以冷静求实的态度、兼收并蓄的精神,虚心借鉴和吸纳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如此,才能赋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才能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小学教育作为人类教育的基础阶段,必须首当其冲地担当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并纳入课程体系,使传承内容具体化;适时调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使传承途径多样化;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形成合力,通过艺术实践、校内外合作等多维互动方式,使传承模式立体化。在音乐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师资建设、教材编订及传承有效性等问题,力求探寻符合本学校办学特色和创新发展的改革路径。只有这样,区域音乐文化方能搭载中小学音乐教育之舟而乘风破浪,得到切实的传承和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小学音乐教育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发扬光大增砖添瓦,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光和热。
参考文献
[1] 刘欢,张雅静.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在衡水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音乐时空,2014(17).
[2] 刘瑞芝.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4(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庞婉芳.区域音乐文化资源在广西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探索,2012(5).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