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理由

传统文化的理由

时间:2023-07-03 17:5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理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理由

第1篇

江x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0、3

单 位

xx区xx小学

e-mail

th_xxi@kt250.com

参加培训信息

时间

xx、x

联系

电话

单位

xx区教师进修学校

地点

xx市第xx中学

手机

8756xxx

题目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总结汇报课)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综合实践

实践时间

xx、x

基本

内容

描述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是一门基于moodle(魔灯)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取了网下全班参与,网上试验并进的方法,还初步尝试了跨地域、跨校际三校网络协作学习的实施方式。该课程的总结汇报课设计了三大环节:1、回顾导入,自主畅谈——学生根据课件自由回顾“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综合课程四个篇章的开展历程。2、汇报成果,反思评价——台上同学“七仙”(七个小组)过海,各显神通,展示和分享各自研究的收获。他们汇报成果的形式主要为以下两种:演说式——借助ppt宣讲。实践式——传承传统文化表演。台下同学则需大胆提问,积极评价,于相互交流中发生思维碰撞,共享智慧,学会反思,学会评价。汇报和互动完毕,学生当场用彩色糖果投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五个优胜小组奖3、总结深化,拓展延伸——教师小结并明确后继评价:在moodle课程上投票产生小组优秀成员。

材料列表

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此项由广州试验区项目办填写)

有 √无

教学设计方案

有 √无

实践报告

有 √无

课堂实录

有 √无

其他材料说明

1《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说课录像

2《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演示课件

3《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完整系列

单位推荐意见及理由

盖章

区级执行机构意见

盖章

市级执行机构意见

盖章

省级执行机构

盖章

第2篇

那是由巧克力制成的缩小版兵马俑一号坑,却并非简单地“复制”,吸引人们目光的除了壮观,还在于每一个秦俑都戴着一顶圣诞帽。在一些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巧克力圣诞秦俑军团呼唤人们勿忘关注传统节日”成为了主题。

据说,酒店的饼房师傅们觉得“很多市民现在盲目地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却丢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这让人很痛心和遗憾,”因此他们才发愿打造出这样一份作品,希望提醒人们“应该将我国几千年厚重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承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洋节和中国传统节日如何会被置于取舍、争位的关系中?

过别人的节,娱自己的乐

有关应不应该过洋节日的争论,几乎每年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前后都会出现。

在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看来,“一到中国人蜂拥过圣诞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一些忧虑。引发忧虑的根源在于中国人怕年轻一代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丧失热情,忘记了自己文化的根基”。面对洋节日引发的越来越热闹的狂欢景象以及越来越多“冲上前”的年轻人,不支持者往往正是带着这样的忧虑。

但有趣的是,同样身为舶来洋节日,母亲节、父亲节却从未遭遇质疑,原因恐怕并不难猜:这样的节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是有所契合的。而对时下许多年轻人来说,在母亲节、父亲节那一天给父母打个电话、送一份礼物也不是稀奇的事,不过是因为少了外在的狂欢包装,看起来似乎不如圣诞节之类的受宠。

实际上,就算没有特定的节日,孩子们也会给父母送礼物、常常打电话,只不过节日的存在为做这些事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理由。就像小时候未曾流行母亲节时,三八节就是给妈妈买一枝康乃馨的理由所在。

从这个角度理解,那些带来狂欢景象的洋节便不再有“威胁”之错了,因为它们不过都是一个“理由”,何况人们也没有因为它们的存在就忘记了中秋团圆、清明祭祖等等。

倒不如将中国的传统节日与狂欢的洋节做个对比。

比如七夕与情人节。提起七夕,大家都知道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传说中的鹊桥相会也只能在传说中待着,然后便没了然后,地上的人们始终只能做无趣的“围观者”。而情人节从一开始,便是实实在在用花、巧克力以及各种礼物“堆砌”爱意的存在,是每一个有爱的人都得以参与的存在。

一静一动,一个围观一个参与便是它们最大的区别。有人这样总结道:“中国传统节日是个名词,通常严肃、庄重;洋节日则是个动词,代表互动、好玩儿。”因此,哪个更能吸引人们尤其是为年轻人所向,不言自明。

至于文化“入侵”,在万圣节扮鬼脸要糖果、圣诞节大呼“Merry Christmas”的年轻人,恐怕并没有多少真的了解为什么要要糖、圣诞是为谁而过,倒是出现在圣诞前夜――平安夜里的那个取义“平平安安”的大红苹果,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圣诞礼物。

人们并不在乎那是谁的节日,人们只需要一个轻松玩耍的理由。对更小的孩子来说,唯一的担心恐怕只是家里没有烟囱,圣诞老爷爷该怎么进来送礼物。

商业的盛宴

与狂欢热度互推互助的,是越来越成熟的节日商业运作。因有万圣节游行而涨价的乐园门票,价高却仍被预约、排队的圣诞大餐,情人节奔走在送花途中的店小二们,都是洋节升温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需要礼物、需要玩乐、需要聚餐,洋节的外向性、分享性注定它们更容易进行商业化运作,何况还有许多西方的成熟模式可以借鉴。而对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来说,比如春节,尽管同样有聚餐的需求,选择在外聚餐的人们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却常是排除外人打扰的内向式的:一家人坐在一起,边吃饭边看春晚足矣。

细细数来,如此“饮食化”的传统节日并不少,对年轻人来说,总是多了些无趣。何况在物质生活丰足的当下,吃一顿好的早已不是值得人翘首以盼的大事。那个节会不会放假反倒才是关注点所在。

所谓中国传统节日的冷局面,其实是被诸多因素影响的,而并非因为有了洋节才如此。

比起一味地担忧,倒不如看看近些年越来越火的七夕节。当被商家寻觅到“中国情人节”的爆点后,七夕的热度便直线上升了。由此带来的自然是更多的关注,七夕“乞巧”的风俗便也“重现江湖”为人所知了。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教育 人文科学 弘扬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有着丰富沉淀和积累的古老文化。我们当代中国人,不但要掌握现代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建设四化的重任。语文教学正是担负着这样的使命,有着承前启后的伟大作用。

语文是其它学科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在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并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以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培养正确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正飞速发展,信息化正日渐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新的教学模式正逐步取代落后的观念;现代社会对学生的熏陶使他们有可能更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所有这些,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能因为所达到的目是使学生接受古老文化而无所动,我们应努力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学生了解、掌握、运用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有可能与世界先进教学理论接轨。我们可以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运用综合手段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新的教育理念在召唤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把时间还给学生的呼声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些学校成功的范例也值得我们广大教师去借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一定有出色的效果。

广大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殊不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教会学生判断是非曲直并帮助他们找到相应的处理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适合本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了。对于古人学习方法可取之处,我们还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拿来为己用。更重要的还是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能够独立行走,而不要老师步步搀扶。学习语文如此,其它学科亦如此。

二、教会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搞好语文教学要有丰富、广泛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有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本领。这里,我们不妨重温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对于外来文化可以如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亦可如此。那些好的,对学生形成美好心灵、美好品格的东西,我们尽可以放心交给学生;对于封建的,腐朽的文化,我们则要求学生寻其不是,以作反面教材。这是我们的目的之一,也是我们运用中华传统美德来规范学生,提高素质的手段和方法。

三、用中国历史中动人故事打动学生,激起学习兴趣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不乏文人学士刻苦用功,终有成就的故事。这是我们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有理由让它发扬光大,在我们的子孙后代中引以为鉴。另外,学生对于这种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很感兴趣,比起枯燥说教来更有实效。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丰富的教材,把学生吸引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上来。这不但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形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又使他们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产生渴求心理,增强他们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四、在以上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掌握民族文化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叶问2》 中国功夫 二次定位 中国文化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45-01

由著名导演叶伟信、著名武术指导洪金宝和著名功夫演员甄子丹携手打造的《叶问2》,自4月27日上映以来,“票房口碑双丰收”,成为了华语电影近年少见的佳作。作为一部功夫电影,《叶问2》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本身恰当的商业营销策略、演员到位的表演技术等因素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将中国功夫由竞技层升华为中国文化精神,成功地实现了对中国功夫电影的二次定位。

一、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而功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功夫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指出:“中国文化以刚健有为为纲。”刚健有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方面。自强不息就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这不仅是中国功夫在动作风格上刚健有力、积极向上的特点体现,也是习武者从个体的人格独立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揭示;而厚德载物更是对中国文化容纳吸收特点的总结。而另一方面,受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又具有整体和谐的特点,追求“合”,而缺乏斗。同西方竞技武术的的快、猛、狠重击打武术效果相比,中国功夫更讲求以柔克刚和“点到为止”,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在太极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儒家文化的主导下,中国武术也强调“礼”和“仁”的精神,以服人为上策,打人为下策,杀人为最下策。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功夫是处处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

二、功夫电影的二次定位:由竞技层面升华为中国文化精神

功夫电影是中国电影文化的特有类型,它同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理念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人独特的电影表意方式。自从电影《卧虎藏龙》在2000年登上奥斯卡领奖台后,似乎雷同的影片被大量复制,《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影片相继上映,却没有实现期待中的成功,而《叶问2》却获得全面丰收,笔者以为《叶问2》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对功夫电影进行了深刻的二次定位。

二次定位是营销学中一种常见的市场定位方式,是对销路少、市场反应差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旨在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增长与活力。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的武术电影似乎形成一些共有的特质:巨额投资、巨星云集、制作精良、画面亮丽和造势宣传,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单一空洞的内容、雷同的表现手法、轮番上阵的几位大牌明星、高科技多于拳脚的技术手段等。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了观众对中国功夫电影的审美疲劳。在电影表现手法中,中国功夫总是作为一种竞技技术而存在,没有升华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动力。而《叶问2》正是打破了这一困顿的局面,把中国功夫由竞技层面升为了中国文化精神,从而实现了功夫电影的一次飞跃。

三、《叶问2》影片角色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

武术需要精神,而角色需要灵魂。武术精神需要一个特定的角色来阐释,这个重任便落到了主人公叶问身上。相对于《叶问1》,由于家境等外部条件的巨大变化,主人公的性格也有了层次,在《叶问2》中,甄子丹的文戏更趋于内敛,兼有为生活所迫的逆来顺受和宗师隐者的虚怀若谷。正是英雄人物的去英雄化,让观众更真实地了解和感受了英雄人物的平凡生活,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和共鸣。

在《叶问2》中,主人公穷困潦倒,见了学生总是尴尬地笑着说“先交学费,先交学费”,而当弟子黄粱在外面招惹了不必要的麻烦时,他先礼后兵,既不暴躁也不纵容弟子,而是对其循循善诱;当他面对当地老大洪震南无理挑衅之时,仍敢于上门理论,不卑不亢;面对西方拳王与英国政府恶意挑衅时,他也会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而战斗……他重视亲情。在与洪震南在书房打斗那场戏中,他用亲情感化了洪震南“是拼个胜负重要,还是和家人吃饭重要”;他竭尽全力在不公正的拳赛中打倒拳王龙卷风之时,他所想到的不是掌声与荣誉,而是回到家里去看望妻儿。他战斗的理由很简单,仅仅是为了帮中国能赢得世界的尊重出一份力,他战胜西洋拳王后的陈述“人地位有高下之别,而人的人格却无贵贱之分”, 赢得的不仅是华人的掌声,还有洋人的欢呼……功夫在这里已不是单纯的视觉冲击,它更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适时而发,自然而不做作。

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叶问身上寄托了编剧与导演的中国文化理想,传统文化中的刚健自强、厚德载物,追求“礼”“仁”等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叶问一直所坚守的信念,中国武术不只为格斗而存在,它的更大意义是它体现了中国人传统文化的精神,刚健、包容而和谐。这也是《叶问2》的高明之处:成功地实现了功夫电影的二次定位,由竞技层面上升为中国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秦子来,夏卫中.中华民族的武术传统内涵[J].湖北体育科技,2004.

第5篇

现如今,整个世界的教育边界越来越模糊和淡化,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国家的教育资讯、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进行交流、对话的幅度和程度不断加剧,这必将推动整个世界的教育走向大融合。这也意味着,想要“关起门来”搞教育是不切实际也是行不通的,甚或会阻碍自身的健康发展。那么,作为具有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民族而言,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该以何种方式勾勒出一幅国际化的愿景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大瑰宝,其中存在的诸多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应该要成为我们基础教育的“文化素材”。既然,我们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甚至独特而持久的一种资源,它就应该成为我们基础教育进行深入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如果深入思考一下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一点:既然它是经过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东西,在大淘洗中既承继了各种宝贵的文化,又充分见证了它的存在是符合整个民族的“秉性和气质”的。那么,既然我们已经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和先决条件,我们就应该充分尊重其意义和价值,让其成为我们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一大宝库。

当然,仅仅以尊重、理解或一知半解的方式去解读传统文化是不够的,也是不负责任的。毕竟,在若干年的文化积淀中,因各种文化“存活”受制于特定的环境和朝代等因素,这就使得体系如此庞大的文化体系中的各种文化元素是错综复杂的,甚至是千头万绪的。而基础教育想要以此为平台和载体进行国际化视野下的深入挖掘和激发潜在的生命活力,我们就不得不对之进行必要的研究、区分、加工、尝试、反馈和调整等,甚至可能还要面临“走歪路、走错路”的风险和挑战。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板可以参照或模仿,这注定我们在实际行走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困境和险境。但是,如果我们有了某种决心,有了这种在教育格局大框架下教育共融的的思考,我们的基础教育要走出国际化道路,就应该在对传统文化有所取舍的基础上迈步、前行。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适切部分”成了我们基础教育的有力“后台”的话,那无疑会大大地丰富我们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会让师生由内而外地得到滋养和润泽,同时也有助于净化我们的校园,让教育变得更加的清新和清澈。言语至此,笔者心中不免有种顾虑和担忧,如果我们仅仅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部资源和载体的话,是否会暴露出“一叶障目”的隐患呢?要知道,眼下世界发展步伐极具迅速,而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一大“助力器”,自然逃离不了其影响和作用。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也就是说,当我们着手研究基础教育到底择取什么样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也要不断地聚焦教育前沿的“风向”和“风速”,以便我们在做具体研究的过程中眼光是明亮的、视野是开阔的,而不至于走进改革的死胡同。我想,只有将人类的需要和自身特点加以整合,并把准教育规律的脉搏,我们的基础教育才有可能在世界格局下有所起色,甚至经得起推敲和考验。

我们的基础教育之所以是“基础教育”,可能就体现在“基础”二字,何为基础?最为根本、紧要的成分。那么,我们在进行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地稳扎稳打,把“基础”打扎实了,然后再慢慢地加快步伐和提升改革的力度。我想,这项工程是福佑子孙的事业,我们在打破格局、打开视野的同时,也要坚定一种信念和理想,那就是,只有大家精诚合作、同舟共济,我们的基础教育才有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托举下,走向国际化,走出国际化道路,甚至让整个民族多一个强大而持久的理由和途径。当然,这绝非朝夕之功可为,也不是仅凭幻想和等待可以梦想为现实的,而是需要每一个教育人士,乃至每一个具有民族之魂的人士为之不懈付出和努力的,相信:只要我们真的下定决心了,谨慎地迈出关键性的一步,我们的目标就不是纸上谈兵,而眼前也会不断闪烁希望的光芒。

第6篇

拜读了摩罗老师的《让传统文化经典重回中小学课堂》(《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后,感触颇多,浅思疏虑,斗胆妄议,不当之处见笑于方家。

一、传统文化经典不存在“重回”的问题

现行的中小学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也不少,但是重视程度不够,开掘利用的效果不好。 以高中段语文必修五册为例。人教版选文共98篇,古诗文44篇 ,占总数近45﹪,平均每册8.8篇;鲁教版平均每册6篇;苏教版每册平均7篇,此外,在选修课上还有单独开设《论语》《唐诗宋词》《史记》等。

遗憾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客观上,基础教育已经变成升学的选拔教育,使中小学教育的工具性、功利色彩浓厚,人文内涵淡化,实质上近似于一种缺乏人文精神的纯粹的重复性的职业训练。语文课某种程度上更像古代汉语课,这些经典的古诗文以词句串讲、翻译等形式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而对于人文思想内涵老师不求甚解,学生不甚了了。

作为一个语文一线教师,我的理解是,如何开掘、利用好我们课本现有的传统文化材料,如何能让学校、老师、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都有所提高,这应该是我们首先最应该重视、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及其他。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再多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也只会变成形式上的多发几本书、徒增学生负担而已。你就是把那些先哲们重新推到课堂上亲自去教,效果也不值得期待。如果上面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那么,顺理成章,课堂内外传统文化经典只是多少的问题,不存在“重回”的问题了。

二、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进课堂的操作性值得认真思考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卷帙浩如烟海,经典汗牛充栋。那么,哪些经典进课堂,进多少,什么标准,经典中历史性的与时代相矛盾的内容和思想怎么看待。这些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又一个大问题。儒、墨、道、法等家先哲们的主张,或是传统技艺上琴、棋、书、画等,各有所长,很难说那家、那种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同理,我也不认为那一部经典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经典”的思想在课堂上“百花齐放”才能引领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语文素养。当然,应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学生时间和知识面需求等方面的特点,尽量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精选篇目学习,而不是抱着一派、一家、一本学到底。

其次,“让传统文化经典‘重回’中小学课堂”的理由很多,诸如“用先民的智慧给莘莘学子打下精神的底子”,传承传统文化,德育教育等不胜枚举,也都很有说服力。正如陈思和老师所说的,语文是关涉到“人之为人”的理念的灌输和启发,是关注人性之爱和心灵健康的对其他学科有“支撑”意义的母亲式的教育。当前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要让我们的孩子勇敢地走上社会,他们也很需要接受掌握竞争技能的父亲式的教育,而这在当前教育的大背景下,你不得不承认是占主导地位的。 所以,摩罗老师提出的“至少应该有一半课时用来学习中国古代传统经典”的建议,如果你了解当下语文学科在学校、学生心中的地位的话,你会失望;如果你了解当下语文写作教学和学生白话文习作水平的有多差的话,你会近于绝望。过去的已经过去,正如现在常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但我们也无法回到那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纯天然的时代了。“传统文化经典”的文言的表达方式再好,现在或将来也不会是我们社会的主要表达方式了。我们更需要做的是领悟和传承传统经典的思想内涵,切实提高白话文的阅读表达能力,这毕竟是现在社会也是面向未来的人与人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

最后,宏扬传统文化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没有问题。但喊口号是一回事,实践又是一回事。因为现代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如果传统文化不能成为社会风尚,不能成为全民共识,仅靠中小学课堂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回到家里、社会,看到的却是“尔诈我虞,营私舞弊”,其成效就不值得期待。正如有学者提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化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其实是将传统文化遗失的责任,转嫁给了无辜的孩童。恰恰相反,当前最需要学习传统文化,需要强化其意识的,应是决策者和执行者,应是整个社会”。否则,传统文化经典教育可能将是镜花水月,看上去很美!

三、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当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源头活水,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补充。当代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很大影响,当然,西学东渐如同佛教一样,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也将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与传统文化对立的。没有必要总是拿出“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的态度来。关于“话语权”,我和摩罗老师的理解稍有不同,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能否拥有话语权,能否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单是由自己语言文化(软实力)决定的,相反,往往是有了话语权才有了自己的文化、利益,自己语言文化的发扬光大。美国人说英语,你能说美国人在国际社会没有话语权,没有维护自己的利益吗?美国人肯定没有英国人更有“传统文化”,但英国人也没有美国人更有“当代文化”。清末时,我们有“自己的语言”,我们的传统文化基础肯定要比现在厚实的多,但能说清末时,我们在国际社会要比现在更有话语权吗?传统文化只是我们文化财富这条线上非常重要、非常宝贵的一大段儿而已,但它不是解决一切问题、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好地开掘、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而创造出承继先哲智慧的,体现民族精神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化。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习惯 美术

我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史上多种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的总体体现;是由中华文明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的文化;是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优良文化。美术教育的发展,反映了社会文化、经济,思想观念不断发生了变化。在美术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同样看到我国的传统艺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的被边缘化。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现在开始注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宏扬了。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怎样才能做到传统与现代并进?既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让学生融入现代美学?令人遗憾的是还有很多美术教师只强调学习书本知识,不去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由于我们教育的忽视,传统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小。本人经过多年探索,取得了些许心得,现将其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教学准备阶段让传统文化先入为主

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我除了熟悉教学大纲对教材的要求外,着重考虑的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哪些联系。习俗指在一定地理范围或民族中长时间所形成的约定俗成。他们经过世代的相传,慢慢的就变成了习惯。习俗对各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让学生了解各地方的一些习俗,让他们感受到习俗形成的历史,探究它们能够保留下来的理由。习俗有比较稳定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在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让学生了解一些民族习俗,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热爱。训练学生用各种手段来进行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生活的细节都有艺术,有使人进步的内涵。进而去品赏其艺术美。

二、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传统文化的特点具体结合教学实例进行教学

传统文化具有四个明显特点,1.世世代代的相传。中国传统的文化在有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一些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许有一些改变,但是大体上是没有中断的,总的来说是具有延续性的。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3.具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我国传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精深”是说我国传统文化是高深莫测的。传统文化是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并保留到现在的、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本人在教学《桥》这一课时,本节课的大纲要求是“运用立体结构进行纸桥梁模型的制作”。本人在对学生们进行纸质立体构成进行指导的同时对学生们进行如下引导:桥梁的建造在我国古代就是一门娴熟的技术了。赵州桥可以说是代表之作。赵州桥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像这样的拱桥,欧洲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根据史书记载,我国秦代就可以建造桥梁了。通过对桥梁的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的探索,激发学生对桥梁的热情。再来进行纸质立体构建的尝试,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在扩展。让学生加强教材的感性认识。在课堂上本人展示了课前在图书馆、网上查找的资料,各种具有特色的桥,比如桥洞最多的桥;最古老的桥;最早的十字桥……让学生大大的增加自已创造各型桥梁模型的欲望。让学生运用常用工具,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纸质桥梁模型的设计、制作。

三、在课堂小结环节中加强知识拓展,延续传统文化的教育

为了使本节课更加精彩,让学生对本堂课的映象更加深刻。最后我给大家说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在一次战争中,有一个设计人员亲手炸掉了他自己设计的一座大桥。1937年发生之后,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作出了一个惊醒世人的决定——在钱塘江大桥的建设中在桥墩上留下了一个大洞。在开桥的第一天,桥里面就先埋了炸药,这在古今中外是空前绝后的了。11月16日茅以升得到政府的命令:如果杭州丢失,就要炸毁钱塘江大桥。1937年12月31日下午1点,茅以升最终接到命令:炸掉大桥。下午5点,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来,引线被点燃了。随着一声巨响,钱塘江大桥落入江中。人们不会忘记钱塘江大桥的这一段惨痛经历。有一位学生想为他唱一首桥的歌曲,表达了大家对先人的敬佩之心,将课堂的效果推向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家都很熟悉。让同学们感受同志豪迈情怀的同时,切切实实的认识到桥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之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等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去。现在多数学生只喜欢年轻时尚,把传统的东西认为是过时的东西。对于这些现象,我认为只有运用多种方法,在各种场合下让轻年人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如果到处散发的是国外所谓的时尚,那么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将会走向虚无。并且会从量变转向质变。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以为我们应该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的同时,挖掘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将美术知识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其产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欣赏,感受我国五千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

总之,美术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载体,通过美术传递感情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行为。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宝贵的教育资源。吸收历史长河中的精华,通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美术知识,还完成了对学生的成人教育、爱国教育。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多角度、多元化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利用美术所独有的文化传承性,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在美术课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呈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的艺术价值,激发出学生对于我国美术遗产珍惜的情怀和热爱民间文化的情感,让高中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

第8篇

读了钱江先生主编的《百人千书》,感激、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心底里冒出一句话:向钱江先生和他的团队致敬。

《百人千书》包括了《书目初编》和《书影选编》两个分册,是钱江先生和他的团队,对从1898年到1949年间,无锡教育著作,尤其是教材的整体性搜集和梳理。他们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又借助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历时三年,搜集了2080种无锡教育著作,查核了这些著作的编著者、译著者和校对人等共400多。他们又对这些著作,从编撰出版的时间、教育著作的内容、学段、学科,编创者的职业、人物关系、学术背景,以及著作的特点和对当今的影响等多个维度,作了全面、具体、深入的梳理、分析。这是一项研究,是一项工程,其艰辛和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其研究的品质和态度是值得大书的,值得大家学习的。

我深以为,这项工程填补了无锡教育史,乃至更大区域范围研究上的一个空白,形成了历史上无锡教育专著的地图,而且形成了一个谱系。说其是地图,因为他们对教育著作的地域、内容、人物格局作了梳理,清晰、明确;说其是谱系,是因为他们还对教育著作的来龙去脉等一些关系作了分析,勾勒出诞生与发展走向的图景。这项工程,不仅影响当今无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推动课程教材教学改革、创新,而且也对苏派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苏派教育为此丰富了不少,特色鲜明了不少。

透过这些,钱江先生他们的研究,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和独特的价值。这些意义和价值用一句话来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那就是:做一个对自己文化家底的明白人。自己的文化家底,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知道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家底,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是做一个明白人最基本然而又是最重要的要求。遗憾的是,当下还有不少糊涂人,对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家底不清楚。不清楚,感情上便多少会被打折扣,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也会慢慢淡去。对自己的文化家底了解,实质是对自己的灵魂,对自己的精神家园负责任、求自觉的表现。

无锡的教育著作,是无锡教育人,甚至是整个无锡人的文化家底。钱江先生他们的这项工程,正是通过寻找资料,来寻找理由,缩短古今的精神距离,消解精神对话的隔阂,增厚现代人进行精神创造的文化内涵。阅读这些书目,我们仿佛看到了无锡那段历史的教育图景,触摸到无锡那段历史的教育文化的脉动,进而反观当下:如今,我们该做什么?怎么做?究竟为什么要做?当然,钱江先生他们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从当年的教育著作中找到源头,也找到办法,在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中做我们应该做的,而且要做得比过去更好。

如果对无锡的教育著作作些剖析,我们会得到以下重要启示。其一,课程、教材建设要深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中,但又得持开放的心态。无论是《蒙学全书》,还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丛书》,无论是中华文库、中国文化史丛书,还是新时代史地丛书、黎明乡村教育丛书,等等,都是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长出来,但又与世界教育的潮流相呼应。无锡的教育在历史上就是开放的,面向世界的。今天,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坚守自己的文化,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向世界开放。其二,教材建设必须以课程为背景,建立课程概念。钱江先生在他的自序中说:江苏无锡三等公学堂为适应1922年的新学制,参与了新学制教科书的编写;三十年代初期,又参与了“新课程标准”和“修订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写。那时的教科书编写就有了课程的语境,因而视野比较开阔,定位也比较准确。如今的教材编写怎能忽略课程呢?教材是课程的一种形态,也是课程的载体,今天的教材理当应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其三,教师和具有资格的大家都能编写教材。他们是教材的创造者,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更应勇敢地破除、编写教材的神秘感,增强自信,在教材的研究与创造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不过,历史还告诉我们,教科书又是那些“大家”们编写的。钱江先生说:他们中间不少是著名的大家,久负盛名。他们将自己的教育心得、实践智慧、理论学术化作文字,存入了历史。大家与“大家”们的合作,教材才会更加繁荣。其四,教材应形成自己的特色。《蒙学读本全书》由俞复、丁宝书等执笔,丁宝书绘图、杜嗣程缮写,有书画文三绝之称。特色是教材质量和水平的应有之义,也是教材能存活与发展的生命。所谓特色,还包括教材的品种,教材所指向的知识领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无锡就有了被译为《海国妙喻》的《伊索寓言》,有《中国寓言初编》《锡金乡土地理》,甚至还有《农具学》《法律医学》等。不同领域的教材,也反映了那时各种各类教育都在发展,以及教材所起的推动作用。以上只是对我体会的初步概括。仅就这初步概括来看,钱江先生他们对今天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做了一件大事、重要的事、好事。

谢谢钱江先生和他的团队,建议该项研究继续深入,让我们大家都做自己文化家底的明白人,去继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成尚荣,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0013)

第9篇

【关键词】中国动画;叙事伦理;传统文化;文化理性

动画电影的观影对象主要以未成年人和陪同他们的家长为主,虽然近年出现了一些以成人为消费目标而创作的动漫作品,但就国内院线而言,当前以未成年者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故事片少之又少,从数量、质量上都不足以吸引他们进入电影院。因此,从小在电视动画熏陶出来的观看习惯,使动画电影几乎成为唯一能够让未成年群体进入影院的电影类型,这个潜在的极其庞大的消费群体是近年中国动画电影投资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动画电影主要接受群体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片种来看,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建构更为迫切、更具有现实意义,当下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对叙事伦理的认识不足,影响了电影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的设置。

一、叙事伦理对儿童动画电影的重要性

叙事作为一种必然需要创作主体介入的活动,天然地存在着伦理构建功能,“阅读理论提醒我们,叙述者展开劝说意在对读者的世界观造成影响,这种影响在伦理上绝不是中立的,而是或隐或显地引出一种对世界和读者的价值重估。在这种意义上,叙述以其对伦理判断的要求而从属于伦理领域。”1叙事以文本为中介,给受众呈现了在不同的空间、时间里可能发生的千姿百态的人生遭遇,这些叙事弥补丰富了受众人生经历的局限性,让人们在叙述者的引导下,观摩文本中人物的悲喜人生,将之汇集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中不断总结反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既有的人生经验、处世理念。电影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电影的银幕更像一面镜子,当观众坐在黑暗封闭的电影院里凝神关注银幕上呈现的影像时,仿佛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所说的处于婴儿时期的人,银幕中所呈现的人物故事情境如同镜像一般,延伸了观众的自我想象,观众随着银幕中人物经历或悲或喜,连带着想象秩序中自我的延伸,在这种情感的互动中,将自己与电影叙事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同构关系,“放映发生于一个封闭的空间,而待在里面的人,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得到(或者根本不去认识),都像是被拴住、俘获或征服了”。2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其个性和对社会性认知在教育、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此阶段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3现实生活中的见闻直接构成了儿童的感性经验,作为儿童青睐的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动画片无疑是儿童获取感性经验的重要来源之一。当动画电影以影像形式与儿童相遇,动画电影中的人物经历、处理事情的方式就会与他们已然建构的经验冲突、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个性发展、社会性认知的形成。因此,电影叙事伦理对儿童较之于成年人的影响更为深刻。动画电影是公认的具有“全家欢”功能的电影类型,虽然以儿童为主要观影对象,但儿童能否进电影院观影的决定权主要取决于为他们提供消费的成人。与电视动画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儿童可以在家里独自观看电视,而儿童观看动画电影是由成人陪同的。当成人在观看动画电影时感到故事乏味,或者意识到电影中所传递出的伦理价值观与自己对儿童的教育相悖时,观影的不适感会影响成人今后是否愿意继续承担儿童的这种娱乐消费。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一种电影类型是否能够良性发展,经济收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真人版电影与动画电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观众对真人版的某一种类型电影厌弃之后,会有大量的其他电影类型供其选择,而动画电影本身就包括了爱情/伦理/奇幻/灾难等各种类型题材,不同题材的故事类型局限在“动画”这一类型之下,形成了动画电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殊状态。从动画电影的长久发展上考量,绝对不能像一些低口碑高票房的真人版电影那样,以非常态叙事搏人眼球,吸引话题炒作,以“赚一把就跑”的心态来操作动画电影的发行,否则会把一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观影群体再次赶回电视机前,赶到进口动画电影那里。

二、被利用与滥用的传统文化叙事错位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构成包括外显的物质层面与内隐的精神层面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中国传统文化外显的物质层面纷繁驳杂、包罗万象:民风民俗、方言土语、服饰特色、地域生活方式、各种艺术创作等等,这些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特点的物质呈现,在日趋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性景观,区隔了“地球村”同一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显示出有别于他国的差异化色彩。内隐的精神层面主要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主:儒家元典精神以“仁爱”为核心,提倡人们应当以君子的标准来修身修心,修身、齐家、济世是人们无论处于顺境逆境都要秉承的生活准则,只有不慕功名富贵、以强烈的责任感承担社会义务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社会的楷模;佛教文化提倡以“无我”的精神普度众生,奉行“菩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准则,看重善恶因缘的果报对众生六道轮回的影响,从因果报应角度提倡“众善奉行,众恶莫做”的行为规范;道家文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之“道”,以“无为”为准则修养身心,从而达到身心的绝对自由状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外显内容相比,内隐的精神层面是中华民族能够历经数千年的波折依然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许多传统文化的物质呈现是以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为基础而产生的,在外显的物质层面之下包裹的是深邃幽远的精神内涵,表里相互依存。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向来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资源宝库,其原因在于:首先,这些文化资源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依然广为传播没有断流,许多文化的内核已然内化为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其强盛的生命力使之具有天然的广告效应;其次,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认知潮流的感召下,与众不同的民族风情会使电影呈现出独特风格,从而满足观众奇观化的观赏兴趣,因此,电影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掘取人物和素材是长久以来的趋势。从早期引起世界关注的中国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到《宝莲灯》、2015年重燃中国动画电影信心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6年的《大鱼海棠》、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借助网络动漫的粉丝效应而制作的《万万没想到》等电影,情节构思的源头或一些动画形象的设置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经典名著或寓言故事,甚至美国也借中国传统文化之东风,拍摄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吸引观众已然成为当下诸多动画电影的构思方向。

对于儿童来说,动画电影中表现的传统文化物质层面便是对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银幕上传统人物形象、传统故事的传播,既是电影借用传统文化资源提高票房的利用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借用电影这个娱乐资源传播的过程,如果运用得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是,在众多动画电影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之名拍摄、宣传并引起观众观影兴趣的表象下,我们不得不看到这种热烈场面下的缺憾,这些电影所呈现的大多是传统文化的外显物质层面,对内隐的精神层面的内容触及不多,甚至有的动画电影只是简单罗列了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审美内涵与传统文化精神完全无关甚至相悖,对传统文化资源不走心的滥用现象比比皆是。从电影符号学角度来看,影像符号包括能指与所指,能指即这些在银幕上呈现的人物形象,所指是指这些人物所承载的意义。这些动画形象经由情节叙事而承载了一定的文化理念,观众对动画形象的接受,正是对其背后承载的文化理念的认识与认可的接受过程。当下的一些动画电影只是将传统文化资源当作赚取票房的噱头,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认识的动力,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表现上苍白无力甚至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背道而驰。当前的一些中国动画电影,频繁出现传统人物形象,这些经典形象本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他们的名字本身就伴随着意蕴丰富的先文本而存在的,但是,一些动画电影中的传统人物形象只是一个个几乎没有意义的走马灯式的能指符号呈现,却没有形成具有所指意义的后文本。莎士比亚认为,在创作中哪怕一只麻雀的死,也自有天意。电影人物形象的设置应当能够推进故事发展,有益于主题的表现。而这种只是简单的传统文化人物单一的能指符号陈列,因为失去了本可以意义丰富的所指意义,除了能够在电影宣传时增加一点传统文化意蕴丰富的表象,受众在观影的接受环节只觉得动画形象的设置多余,毫无意义,儿童在观看时由于人物形象众多会不知所云,莫名其妙。这不仅表现出电影编导在叙事能力上的欠缺,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不求甚解的态度。当下中国的许多电影生产者,将传统文化当作电影随用随取、用之不竭的免费资源,既可套用现成的人物或故事展开拼贴、颠覆、解构,不必再费周章寻找素材,降低了编写故事的难度;又可借助这些广为人知的文化资源吸引潜在的巨大受众群,以传播传统文化的噱头唤起受众的文化情怀,降低了传播成本;还可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金字招牌,完全照搬传统人物、情节可说是传承传统文化,随便拼贴解构可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借此提升所拍摄作品的文化品位。而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无论是所谓的传承或反思,电影制作者自身就不求甚解,甚至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些文化资源真正的内涵价值。电影在消费传统文化资源时,创作者应当对传统文化予以充分的认知与尊重。电影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吸引受众、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途径,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无节制地滥用,仅仅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吸引受众的有效传播手段,而丝毫没有在故事构思、形象表现上做出了解传统文化的努力,在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其文化精神的剥离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仅仅被作为娱乐化、消费化的对象,这既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消耗、对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解构毁坏,也是电影行业涸泽而渔的短视行径,在不断地打着传统文化情怀的幌子吸引受众观影赚取利益之后,过度的消费将引起受众的情怀疲劳,伤害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包括电影本身的发展。

三、文化理性与个体价值认知的叙事错位

理性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思维能力,人类借助理性的思维,才能够既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也不凭感性冲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判断、分析、综合、推理等方式理智客观地分析事物,调整自己的认知,确定行为规范;与理性相对的是反理性,反理性主张个人意志的自由,反对道德规范等对人类的约束,认同个人凭借感觉选择行为方向的合理性。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经过不同时代主流思想的改造扬弃,更注重的是个体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无论儒家对君子修身、齐家、济世的行为规范,还是佛家的“普度众生”、道家的“道法自然”,强调的都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个人的需求欲望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特别是儒释文化,认为个体应当以群体利益为重,应当为了群体、他人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儒家的“舍生取义”、佛家的“以身饲虎”所表达的都是这种理念,凡是不符合这种文化规范的行为都被剔除在理法之外。而一些如“尊贤而容众,嘉善而不能”(《论语子张》)这样关注个体价值、容许生命千姿百态的传统元典精神被逐渐边缘化,逐渐流落于乡野之中,成为世俗化的民间认知。随着新时期国门的打开,各种文化思潮蜂拥而至,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对理性主义的解构,使中国人接触到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迥异的新的文化观念,意识到追求个体利益、个人幸福的合理性、合法性。然而,在反拨传统文化轻视个体利益的极端认知的同时,一些人却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趋于对个体价值的无限认同,忽略了人作为社会群体、宇宙自然中的一员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创作角度而言,艺术表达了人类生存的多元化价值选择,不同的文本伦理预设会涉及不同的文本主体,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叙事,由此会走向不同的价值体系,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不再单一狭隘,能够在一定的范围里对一些异于常人的行为观念予以理解。“小说之所以为小说,不在于它有能力对世界作出明晰、简洁的判断,相反,那些模糊、暧昧、昏暗、未明的区域,更值得小说家流连和着墨。对于小说而言,它要探究和追问的是存在之谜,是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的难题。它所表现的,是永远存在着争议、处于两难境遇的生活。”4这种艺术创作理念正是保持艺术千姿百态、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也是能够吸引众多受众流连于艺术中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种创作理念在创作动画电影时应当慎之又慎,作为主要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受众群体的电影类型,动画电影的故事叙述应当注意相对单纯的正向的价值观呈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儿童阶段是确立社会自我意识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个体会显著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5在观看动画电影时,动画形象的生动别致、情节叙事的超越现实性,会使儿童沉浸在娱乐的愉悦感当中,而电影中最容易唤起儿童情感认同的,必然是电影创作者浓墨重彩烘托出的主人公,作为电影叙事的中心人物,主人公处于情感组织的核心地位,整部电影的叙事,观众都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去观察、体验、理解,因此,电影中的主人公处于叙事伦理合法化的优势地位。在这种虚构的叙事情境中,儿童会更深地融入银幕的镜像当中,不由自主地与电影中的主人公一起欢乐和悲伤,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中应对困境的行为方式、对事物的价值判断会被儿童不由自主地认同、模仿,内化为自我意识。

如果从相同的事件的不同角度来审视人们的行为观念,与事件有关的不同个体基于自己的角度,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观念赋予必然的合理化解释,然而站在更多个体生存的角度,有些行为的实施就不再具有合法合理性。在个体价值与社会群体价值发生冲突时,从个人角度来看,服从社会群体规范必然会损及个体利益,社会群体价值规范对于个体行为的约束是不合理甚至是反人性的。但人类的生存是基于社会化的基础之上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独立生存,在个体的自由意志与行为方式严重危害群体利益时,个体意志与行为必然会受到群体规则的限制约束,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在遭遇群体生存危机时,应当忽略个体利益,甚至褒扬献出个体生命的行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这种基于群体生存的角度对个体意志与行为的约束就是文化理性。文化理性要求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基于一种“共情”的心态约束自己的行为,限制个体在追求个体价值时危害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利益,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是西方社会的“公民意识”,都是为了能够实现人类群体生存延续而形成的“共情”的伦理规范。当前的一些中国动画电影,过于强调人物的个体价值,对电影中不顾社会规则的感性行为赋予合法性叙述,从叙事学角度看,电影的主人公处于故事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事件的发言者,具有将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合理化改造的先天优势:基于个体角度而言,只要出发点是善意的,那么事件性质就无所谓对错了,遵从自己的感性意识就是正确的。然而,当我们跳出这个极端个人化的叙述角度,理性地运用客观视角就会很轻易地发现,无论个人出发点如何无私、充满善意,如果这种行为可预见性地危及社会群体的生存,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反道德伦理的。叙事学家托多洛夫所说:“二百年以来,浪漫派以及他们不可胜数的继承者都争先恐后地重复说:文学就是在自身找到目的的语言。现在是回到(重新回到)我们也许永远不会忘记的明显事实上的时候了,文学是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向真理与道德的话语。”6人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动物,正是因为人类具有限制感性冲动的高度理性,理性能够让个体充分意识到个人生存与群体利益息息相关,能够在感性冲动之时预见到个体行为对群体生存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何如此行事、如此处世的理由,每个人的理由也都符合人情或者伦理,无可无不可,无是也无非,既无善恶之对立,也无因果之究竟;然而,正是这些‘无罪之罪’、这些‘通常之人情’,共同制造了一个旷世悲剧。”7而当前的一些影视剧,却在不断地强化这种“通常之人情”的“无罪之罪”,用极端强调个体价值的叙事,讴歌以爱的名义毁灭社会、践踏他人利益的合理合法性。这种以权威者叙事的方式讲述的违背社会伦理的故事,对处于心理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而言,他们没有足够的阅历理解人类生存的多元化价值选择,更多地是在权威叙事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在儿童确立社会自我意识这个最重要的时期,培养儿童的“共情”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儿童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恰当地抑制个人的欲望,学会在群体利益和个体价值发生冲突时理性地判断分析,理解为了整体社会的良性发展,有时会损失个体利益的必要性。这一点,无论是宫崎骏经典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天空之城》,还是好莱坞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疯狂动物城》,中国动画《大圣归来》《妈妈咪鸭》都反复呈现了这种观念,电影中的主人公在不断克服外部的困难的同时,也跳出了狭隘的个体局限,获得心灵的成长,这种心灵的成长恰恰与儿童社会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相契合。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社会现实,我们尊重个人价值多元的选择权利,但价值体系的多元并不意味着对群体利益的蔑视和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因此,在动画电影的叙事中,要充分考虑到传播对象的非成年特征,故事的叙事伦理应当保持充分的文化理性,而不仅仅是为了标新立异而进行极端的叙事。结语从动画电影的接受角度来看,作为一个以儿童为主要消费对象的电影类型,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是创作者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虽然颠覆、解构、重构是推进艺术形式不断发展的重要理念,但这种探索在以未成年人为主的电影类型中应当慎用。在全球化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传媒方式,必然承载着经济、文化、政治等功能,电影发掘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同,汲取现念的侧重点的不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文化身份的定位,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处理问题的方式。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既是电影为了经济利益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也是传统文化借用电影传三四线城市观众的观影需求变得不仅可见,而且清晰了。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最终的受益者,市场和观众通过这种视角的挪移,或可实现互利共赢的理想局面。

第10篇

20世纪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作为文明象征的礼仪,在近代遭受了严重且持久的毁坏和打击。取而代之的是“西学东渐”,自 “五四”以来,西化成为一种潮流。西方潮流的侵袭和国人对传统礼仪文化彻底的自我否定,造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断裂。

文质彬彬曾经是我们的形象,传统节日是我们的归属,但在100年的时间里,我们渐渐地模糊了自己的标识,迷失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归属。社会在失范,而国人开始感到焦虑。

如同先生所说,无论是“戊戌”维新变法、还是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和“现代化”对立起来。把中国的传统礼仪当作了“现代化”的敌人,使人们认为中国传统礼仪这套旧东西都没有用了。

但我们遗失的礼仪却在韩国、日本、香港、台湾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与延续。一百年过去了,传统并没有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而事实上西方的文化也没有最终解决我们的问题。国人开始反省并重新省视我们的传统,礼仪仅仅只是束缚和糟粕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些传统的节日,延续着国人共同的情感和归属;生老嫁娶的祖宗礼仪,以神圣庄严的仪式让人们体会孝道、情谊和责任;温良恭俭的行为方式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更多的和谐……

虽然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传统礼仪中的很多东西已经不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消逝,但优秀的传统是有生命力的,即便遭受打击和摧毁,也必然会因为某种需要而重生。当然,传统的并不都是精华。我们可以从古代的礼仪文化中找到它们合理的内核,然后摸索出适应当代生活的形式。社会一直在变,现代社会生活已经与古代社会的生活完全迥异,将古代的仪式强加于现代的生活是不现实的。我们的任务在于充分挖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而非拘谨于形式。《礼记》说,礼的最高境界是“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德才是礼的内核。

所以,我们不主张简单的复古,或一味地鼓吹古代礼仪,但在对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之后,进行重塑,使传统中的精华在现代文明中得到良好的承接,却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重建一个共同遵守的礼仪秩序是必然趋势。有生命力的传统承载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认同并给予我们归属感,我们没有理由抛弃,相反,它应该成为新礼仪秩序的支点。而既然历史已经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同样没有理由拒绝外来文化的精华。“和而不同”,本身就是我们文化的内涵。重塑的礼仪秩序,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体系,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政府的提倡与扶持是重要的,但一定不是强制。毕竟在价值多元化的选择中,民众的选择是自发和自由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面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如何让传统成为民众选择的偏好,并进一步结合好的传统与好的现代,结合民族的经典与西方的经典。

第11篇

试问出卷人,为何要将两组词语分开来写?为何要打上代表无穷无尽的省略号?为何要将它们视为“敌我双方”?

Why do you write two groups of words separately? Why should we put the ellipsis on behalf of the endless? Why should they be regarded as "both sides"?

难道你同多数人一样,认为它们根本就是对立的,是水与火一样界线分明的吗?其实,这大可不必。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也大可不必为了这样的理由而排斥他国文化吧!的确,在有些人看来,外来文化很荒唐,让人费解:一些青年人情愿在迪厅里疯狂地摇滚,也不愿在家中“卧看牵牛织女星”。

Do you think, like most people, that they are fundamentally opposite, and that water and fire are equally divided? In fact, this is not necessary. It is undeniable that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but there is no need to exclude other cultures for such reasons! Indeed, in some people's eyes, foreign culture is absurd and puzzling: some young people prefer to rock crazily in the disco, rather than "lie and watch the morning glory Vega" at home.

当更多的新词丽句、“舶来品”充斥我们的视野,充斥我们的耳膜,匆匆走进我们的生活时,我们应持什么态度呢?是排斥,还是努力让外来文化与自己的文化相容?其实答案很明白,真正的开放应该是全方位的开放:物质的、精神的,是包容并收。诚然,外来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但这并不是我们排斥别国文化的理由,更不是不相容的根本原因。

What attitude should we take when more neologisms and "foreign products" fill our vision, our eardrums and our lives? Is it rejection or trying to make foreign cultures compatible with their own? In fact, the answer is very clear. The real openness should be all-round: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clusive and inclusive.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many dross in foreign cultures, but this is not the reason why we exclude other cultures, let alone the root cause of incompatibility.

当然,我不是针对大多数人的,更不是针对出卷人的,而是针对那些“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排斥别国文化的人。须知,中外文化本来是一家。谁说不相容?!

Of course, I am not aiming at most people, not even at the writers, but at those who "insist on the green mountain and never relax" and always reject other culture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are one. Who says it's incompatible?!

第12篇

12月4日,中国珠算正式被批准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是,早已退出我们的文化阵地,甚至退出寻常人生活圈的算盘,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有人甚至呼吁让珠算重返课堂。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珠算申遗成功,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精魂,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传承珠算不能依赖重返课堂。

然而当“云”遇上“计算”,注定会迸发出一个巨大的梦想,随之出现的开放性源代码的免费移动计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囊括各种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平台,这样的新教育技术,改变着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着学生的生存方式,改变着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着教育的科研范式。

早在10年前就被清出小学教材的珠算,虽然是中国的国粹,值得我们大力弘扬。但是,我们要看到算盘本身的缺陷。尽管被比喻为“古老的计算机”,但是它毕竟不是计算机。

尽管珠算对于锻炼左右脑很有帮助,但是,珠算功能单一、身躯笨重、使用单调,无法与现代化的计算手段相比,再说,小学高段已经允许带计算器进课堂进行复杂的小数点后的多位数运算、大数目的繁琐的运算,而算盘在这方面是没有优势的,是注定被淘汰的。

再者,让珠算重返课堂,有人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要说,弘扬传统文化,却未必要让珠算进课堂。尽管珠海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但是,这不能成为它重返课堂的理由,特别是在当前学生课业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弘扬这种文化,就要借助现代技术,创新算盘的时尚元素,让算盘的精髓融化在游戏中,让孩子像爱玩游戏一样爱上算盘。另外,也可以让孩子在课外选择读珠心算班,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选择,而不应该抱残守缺,把珠算硬塞给孩子。

“三下五去二,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当我们还在怀念着以前的珠算口诀的时候,我们可以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唱;也可以把对算盘的各部分名称、用途,在数学课本上展示一下,让学生对我们的这项国粹有系统的了解;也可以在课外兴趣班中,引导学生参与珠算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数和位值的概念。但是,不能逆历史潮流,将珠算硬性塞进小学课堂。

珠算重返课堂,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