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

时间:2023-07-03 17:5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针灸入门基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针灸入门基础

第1篇

一、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方法及课程设置

1.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与体现

在汉方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上,各医学院校存在偏重医学教育与偏重药学教育两大类。李丹溪等分析了日本15所医学院校,发现前者占33%,后者占66%,进一步分析,发现偏重医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针灸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偏重药学教育的院校重视对汉方植物药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药效机理的理解。如前身为明治针灸大学的明治国际医疗大学,在针灸教学方面颇具特色,1~4年级都有针灸的各种相关课程,包括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大阪大学、独协医科大学等以现代医学教育为主的院校也很重视针灸学习。北海里大学药学部于第三学年下学期开始开设汉方医学教育课,除了东洋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循证之外,其他都是关于汉方药物的课程。

2.汉方医学教育课程内容、教材及教学形式

据统计分析,日本汉方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汉方医学概论、汉方医学史、汉方医学理论与诊断学、针灸学、汉方药学、方剂学、汉方医学循证、方药副作用、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研究、针灸经营管理法规等。汉方医学概论几乎是每个学校均有的课程。系统分析15所医学院校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其中31%课程较为系统,19%以药学课程为主,44%以针灸课程为主,6%仅有概论性课程。以明治国际医疗大学为例,该校开设汉方教育课程时间最长(1~4年级),第一学年时有经络经穴学基础、针灸医学,第二学年时开设有传统针灸诊断学、针灸医学、生活习惯及其预防,第三学年时有运动营养与健康,第四学年有针灸临床实习、针灸经营管理法规、东洋与西洋医学结合的研讨。庆应义塾大学,该校将汉方医学教育分为基础药理学与基础理论两个阶段,并且二者按先后顺序进行。第三学年时有必修课10节,内容以汉方药的基础药理学为中心,并结合现代药理学进行阐释。第四学年有必修课8节,讲授临床如何应用。目前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材正在制定中,授课内容以课堂讲授市售教科书或自编讲义为主,皆重视汉方医学基本理论。还有实习、讲座、研讨等教学形式。《和汉药概论》《入门汉方医学》等教材是很多医学院校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二、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文化如家长,科学如孩童”。中华文化是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土壤,日本岛国文化的外源性特征,使其在文化创造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拿来主义”。基于国际医疗发展方向及日本国内存在的医疗问题,日本医学界对汉方医学教育愈来重视,以将“汉方医学融入医学教育”为重要课题,以各种形式开展的汉方医学教育不断增加。汉方医学教育在日本得到长足发展。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医学生及民众对汉方的认可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在其岛国文化基础上,选择性地吸取中医药学形成的汉方医学与中国本土的中医药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汉方医学教育与国内中医药教育相比,也有其显著的特点。

1.中医药学天生就有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更多地选择、体现了中医药学自然科学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主要以开业医师与药剂师为支撑,受“废医存药”思想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界对中医学理论重视不够,临床治疗以“辨病”为主,轻视“辨证”。与此同时,汉方教育也存在只偏重汉方药与针灸的学习,相当于中国中医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的“东洋医学概论”经常被很多学校学生轻视。从明治国际医疗大学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医学教育主要集中于针灸方面。宫崎大学则只开设了“东方医药处方药物的研究”。

2.汉方医药在日本属于补充、替代医学,日本汉方医学教育重视继续教育,很多院校采取先西后中的“高起点”教育,重视汉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运用,且与理论知识相比,更多地采用重视实践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加强东、西方医学的比较,体现了汉方实用性,但很容易使汉医学被当做是西方医学的替代与补充。纵观日本各医学类院校汉方教育模式,发现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时过少、课程安排不合理、临床见习与实习时间过短等问题。

3.日本汉方医学教育尚未完善,其轻视传统医学理论的教育模式受“废医存药”影响的同时也加强了这种思想,接受目前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模式的医学生也许会推动这种恶性循环。这些从日本国内发表的汉方医学临床研究论文多以中草药药效分析为主、针灸研究主要从西方医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进行、国内很少有关于传统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来。汉方医学教育忽视传统医学基础理论之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只取“方证相应”,墨守成方,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推动了汉方针灸、药物在日本的发展,但也造成了譬如“小柴胡事件”等的恶果。

作者:邓虎 郭晓龙 杨继红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中医学院

第2篇

因为热爱 所以投入

王秋英女士出生在一个华侨家庭里,1960年回国,那时她14岁,在福建从初中一直读到大学。大学期间主修化学工程。她理应成为一位化学工程师,正是中医改变了她的一生,並从中收获无穷。

“我读大学时正好是时期,那时我很喜欢看病,治了很多病。”很多东西说不上为什麽热爱,就像王秋英女士热爱中医,或许,从生下来起,就注定了今後为中医奉献一生。“我大学时看了很多中医方面的书籍,並不断的研究探索。我1969年接触针灸,学习了很多针灸的知识,针灸技术还行,後来我在一工厂上班,治好了一个科长的病。无菌性骨部坏死,当时是极难医治的,我用针灸技术帮他医好。”

後来,王秋英女士成为了一名医生,“医院对我不错,常常安排我到各地交流学习,学术进修,当时遇到了一位知名的老中医,就拜他门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受益匪浅。那段学习的经历是很艰苦的,每天忙得忘了吃饭,中医技术也有了快速的提高。”据王秋英女士介绍,在不断的针灸治疗过程中,发现病人的体质不一,有些身体较弱,不宜用针灸技术治疗。“所以後来我也研究了很多中医药的用法、药效,我得先让病人的体质提高,才能再用针灸技术帮他们治疗。”王秋英女士时刻为病人着想,並想方设法的让病人尽快康复,医者仁心,让人敬佩。

1985年,由於身在香港的父亲身体不适,王秋英女士来到香港,並继续着中医济世利人的使命。“那时我父亲心肌梗塞,病情严重,当地的医生都没有办法,能夠让我父亲康复。我跟他们说,让我试试。”王秋英女士回忆起了为父亲治疗的往事,很是幸运,因为自己对中医及针灸多年的研究与热爱,治好了父亲的病。“但是我很紧张,没办法我只能试一试。最後我医治好了我父亲的病,我很欣慰。”这可谓是一段美好的记忆,也是上天对王秋英女士多年行医救人的关怀,好人总是会有好报。

1996年,王秋英女士在香港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谈到之前很多年的治病经历,王秋英女士感慨的说,“这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你必须热爱,才会不断去学习探索。遇到疑难杂症,我就会不断想办法去医治。印象很清楚的是,有一次一位退伍老兵到我这来看病,他多年顽疾,头部奇痒,痰多。很难治疗,後来我经过多次研究,用小青龙汤把他治好了。”只要有疑难杂症的患者,王秋英女士都会不断研究病情,想法设法,让患者脱离苦海。王秋英女士医术高明,正因此,更加尽心尽力,广伸援手。

也是在那一年,王秋英女士开始接触粉药。“很多疾病我並不是马上就能治好,中医、针灸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而粉药就见效快,且方便。在针灸的基础上,加上粉药的疗效,病情立马好转。”据介绍,粉药来自台湾,在铺助中医治疗中作用显著。

坚持探索 不断前行

王秋英女士对中医学的研究学习从没停止过。“我经常学习各种中医知识,到很多有影响的中医院校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的医学得心应手,帮助更多的人。”“由於缺少锻炼、长时间待在电脑前,现在年轻人的颈椎病也越来越多,我很早之前就专门学习过骨伤科,治好过很多颈椎综合症。”王秋英女士的针灸疗法早就名声在外,“我让他们躺下来,找出移位的小骨头,再针灸医治。”这都是多年针灸行医的功力,深得大家的称讚。

“我医治的很多病,从中医学讲就是受寒的缘故。”王秋英女士解释道,中医学讲究精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人体就是气、形、神的统一体。现在香港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公司、家里、地铁上、哪里都是空调。与大自然的接触就越来越少,寒气就从表至里。“来这里看病的人我就嘱咐他们,不要喝冻的饮品,饮食习惯必须调理好,自身也要缓解压力,心平气和,才能有好的精气神。”这麽快节奏的社会,也产生了许多病症,亚健康、颈椎病......现在的年轻人,更应该多学习有关中医的身体调养。王秋英女士对患者的铮铮热心,正是悬壶济世的典范。 “中医的学习必需先看我国古代伟大的中医著作。中医的四大名著——《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既是中国人治病救人的经典,也是养育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母地。古代的中医技术是很发达的,到现在,这些书仍然是中医学的宝典。中医要想学有所成,都得对其有深入的研究。”王秋英女士自己就是自学成才的标榜,从材料工程系到中医学,成绩斐然,也真因其对中医的热爱和对中医名书的研读。

王秋英女士经过多年来的治病经验,已经有了整套的治病理念。“我研究中医针灸三十多年了,也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治病理念。我现在在研究‘六经辨证’,出自汉代著名医学家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虽然入门很难,但是治病很有效。”

王秋英女士说道,得感谢丈夫多年来对自己医学事业的鼓励和支持。现在,她又有了新的目标,学习“六经辨证”,因为她说,这样又可以医治更多的疑难杂症,可以帮更多的患者脱离苦海。中医,能带给王秋英女士前行的动力。上天总是眷顾勤奋好学的人,而王秋英女士还兼有着那份医者仁心。这份坚持,也将赢得大家的传颂!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83-03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症状复杂多样的常见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持续的心境低落、缺乏为特征,常伴有睡眠异常、食欲及减退等躯体症状。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来自各方的因素和压力使得现代社会抑郁症的患病率正逐年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为11‰,全世界约有15亿抑郁障碍患者,21世纪抑郁症将成为居世界第一位的精神心理疾患[1]。抑郁症可显著影响个体的心身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因抑郁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由于传统及新型抗抑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成瘾性及禁忌证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治疗和依从性,因而发挥中医优势,积极探索中医治疗新方法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一种趋势[2],笔者就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医理论基础及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1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中并无抑郁这一病名,根据抑郁症的临床症状表现,结合古代文献,抑郁症类似于中医学里的郁证、癫病等病症。

11郁证中医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灵枢·本神》说:“愁郁者,气闭塞而不行”。《丹溪心法·六郁》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由此可见郁证的成因主要为七情所伤,情志不遂,或郁怒伤肝,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常,以致肝气郁结而为病,病位主要在肝,可涉及心、脾、肾。

12癫证中医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灵枢·癫狂》 说:“癫疾始发,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景岳全书》说:“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医学入门·癫属喜怒无常》说:“平日能言,癫则沉默;平日不言,癫则,甚则僵仆直视,心常不乐……。”《医家四要·病机约论》 云:“癫疾始发,志意不乐,甚则精神痴呆,言语无伦,而睡于平时,乃邪并于阴也。”故癫病的发生多由思虑太过,所愿不遂,以致肝失调达,脾失健运,痰涎内生,日久则气滞痰结,蒙蔽心窍,发为本证。

根据以上叙述,抑郁症的病因病机当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及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病位主要在肝,还涉及心、脾、肾诸脏,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精神抑郁,惊恐不安,记忆力减退。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瘀血内阻,神明不能内守,则出现精神抑郁,性情急躁,胸胁憋闷胀痛等症状。

2抑郁症的理论基础

21中医肝脏的生理病理特点与抑郁症的关系肝在五行中属木,木性条达,故肝的功能正常时像春天树木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是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经络通利,脏腑器官活动正常和调。由此可见,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闷不舒等症,与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此外需要重视的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调节情志上的作用。总之七情之病多责之于肝,所以治疗抑郁症的关键还在于调理肝脏,使其疏泄功能恢复正常。

22脑为元神之府与抑郁症的关系元神专指脑藏之神,此神与生俱来,为诸神之源,主宰着生命。脑是主宰运用神的器官,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思维、意识、智慧皆出于脑,脑具有主精神思维、感觉、运动、记忆和情志的功能。五脏各有所藏之神,而魂魄意志等不过是脑神在各脏腑的具体表现,诸神又必须总统于脑,因而精神活动有赖于大脑与脏腑、躯体配合共同完成,抑郁证就是在精神异常的同时伴有心、肝、脾、肾等脏腑异常,随后产生相应的躯体症状。所以精神刺激,可引起脑腑气机失调,功能活动受损,轻则失眠健忘、头晕、思维能力减退,重则变得痴呆、愚笨。

23经络学说与抑郁症的关系

231肝经的循行与抑郁症的关系《灵枢·经脉》 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1寸,上踝8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手足三阴经中独有足厥阴肝上达头面,至巅顶,并且与脾经、胃经、胆经关系密切,针刺肝经腧穴,可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胃,从而治疗气郁、[HJ]血郁、痰郁、食郁和湿郁;又因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至为清静,头为诸阳之会,阳盛则热,易扰脑府,足厥阴肝脉上头面至巅顶含有以阴制阳之意,以保持元神之府的清静无扰,所以针刺肝经腧穴,也有醒脑调神,安神定志的作用;并且肝经因交会穴通于任脉,任脉为阴脉之海,又肝经会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肝经腧穴,可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

232督脉与抑郁症的关系《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故本着“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督脉对于与脑有关的神志病有着肯定的治疗作用。《针灸大成》中谈到:“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为之督纲,故名曰海焉。”明确指出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统领诸经,对各经病变均有调整作用,能够调节整体生理病理状态,使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抑郁症主要累及脑、肝、心、脾、肾等脏器,可通过督脉的全身性调节作用,使得各脏器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则脑自宁,神自安。此外,督脉联络诸多脏腑,脑主神明的功能是与五脏六腑分不开的。因此,脑在形神两方面都与五脏六腑特别与心肾有密切联系,而督脉则是完成这种联系的最重要途径,这是因为督脉两络于肾,“贯心入喉”,上通于脑,故可将肾之精、心之神以及其他脏腑之精微上输于脑,养脑益髓,以奉元神。因而,督脉经穴可用于治疗脑部疾患,具有补益脑髓、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作用。

3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优势

31抑郁症的西医治疗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大致分为3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及杂环类抗抑郁剂。临床实践表明目前的抗抑郁剂存在许多问题,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口干、便秘、易激动、运动性焦虑、精神紧张、震颤等消化、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副作用,且长时间服用会导致机体对抗抑郁剂的耐受性,减弱疗效。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抑郁的首选药三环类抗抑郁剂为例,常见有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等,此类药物可以使心情振奋,并有镇静作用,然而其对于植物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植物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常见口干、视物模糊、瞳孔扩大、便秘、排尿困难、性低血压等,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常见心动过速,心电图ST-T段的非特异性改变,严重者可发生传导阻滞或心律紊乱。过量服用可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谵妄、昏睡或昏迷,可能伴有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另外,三环类抗抑郁药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所以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足者使用药物治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3]。

32抑郁症的针灸治疗针灸用于治疗精神科疾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针灸疏肝理气、调神宁心为主的治疗方法,对抑郁性神经症大多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多靶点、整体调整,且无毒副作用及成瘾性等方面。针灸不仅可以迅速缓解情绪低落的主症,还可以通过整体调节作用改善运动、消化、饮食、睡眠等多系统症状,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较好的长期治疗方法。

321单纯针刺高军[4]等以单式手法毫针治疗,选取百会及双侧的神门、太冲、合谷为主穴,然后辨证施治,肝郁气滞加期门、阳陵泉、支沟、内关穴;肝郁化火加膻中、内关、行间、中脘穴;痰湿阻滞加丰隆、足三里、中脘、脾俞穴;肝肾不足加太溪、三阴交、肝俞、肾俞穴。结果临床治愈14 例,显效9 例,有效8 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表明针刺对抑郁症患者有治疗作用。裴音[5]等采用针刺五脏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膈俞治疗抑郁症,结果表明,针刺五脏俞穴能有效地缓解抑郁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总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及愈显率与服用百忧解相当,说明针刺五脏俞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

322电针疗法陈庆[6]等观察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取穴百会、神庭、神门、公孙、太白、太冲,百会、神庭沿头皮成15° ~ 30°进针05~ 08寸,快速捻转1 min,神门直刺约05寸,公孙向太白透刺,太冲直刺约1寸,得气后行导气法1 min,然后接G6805 电针机加电30 min,百会、神庭,神门、公孙、太冲均双加电,采用抗抑郁波型,强度2 ~ 3 V,持续45 min;对照组晨服百忧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表明该种方法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王远征等[7]将60 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主穴取百会、印堂,平刺,得气后应用电针,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对照组服用氟西汀。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 周、4 周、6 周时用HAMD 评分对2 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显示电针组在治疗2 周、4 周后对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因子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23艾灸对于虚寒证的病人,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用艾炷或艾条在某些穴位上如关元、足三里等进行温灸,以达到固本扶正、温经散寒的作用。刘运珠[8]等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患者30 例,治疗组30例中痊愈13 例,占4333%,显效13例,占4333%,有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0例中痊愈8例,占2667%,显效10例,占3333%,有效6例,占20%,无效6例,占20%,总有效率为80%。

324耳穴按压刘延明等[9]将128 例抑郁症病例随机分成3 组,分别采用耳穴按压、针刺和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耳穴选取心、肝、胆、肾、神门。随症加胃、脾、三焦等穴,在心、肝、胆、肾、神门等穴区敏感点,采用王不留行贴敷并按压针刺主穴选百会、膻中、内关、三阴交、太冲。失眠加安眠和神门,心悸或汗多加心俞或厥阴俞,痰热内扰加丰隆或内庭。针刺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太冲穴,后针百会、三阴交、膻中、内关等穴。结果耳穴按压组总有效率为814%,针刺组总有效率

[FL)][HJ][SD1,1][FQ(25*2。175mm,X,DY-W][SQ+1mm][CD=175mm][FL(K8mm]为905%,针刺配合耳穴按压组总有效率为977%。表明针刺配合耳穴按压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325拔罐张慧[10]等应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34例抑郁症患者。以百会、印堂、合谷、内关、心俞、肝俞、三阴交、足三里、期门、气海、血海、中脘为主穴。脏躁加劳宫、神门、曲池,气郁噫气加太冲,奔豚气加膻中,咽喉异物感加天突、膻中、照海,肠鸣腹胀加天枢。肝气郁结加太冲、风池,心脾两虚加脾俞、间使、太阳。采用相应手法调针后,选择心俞、肝俞、足三里、中脘、期门、气海、血海穴位上的针拔入罐内,若病程时间长,留针留罐15 h,若病程时间短,留针留罐1 h,直到出水泡为止。结果34 例患者痊愈19 例,有效15 例,总有效率为100%。表明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4小结

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均有不错的疗效,由此可以看出,针灸治疗抑郁症具备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强、对抑郁症的兼症改善作用比药物可靠、且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尤其对因故不能服药或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副作用的抑郁症患者更适宜。针灸治疗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配合心理暗示,根据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对病情的影响,给予精神上安慰。《灵枢·师傅第二十九》就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记载。要启发患者尽量做到自克、自悟、自解,缓解思想压力,增强其自信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疗效。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操作便捷,适用人群广,疗效明确,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且经济。值得临床参考推广,笔者认为针灸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抑郁症的手段。[KH*1D]

参考文献:

[1]李舜伟重视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37(1):91

[2]刘运珠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3):48~49

[3]王来海,吕路线临床精神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1~251

[4]高军,韩景献在瑞士针刺治疗抑郁症患者34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30(6):506~507

[5]裴音,张捷,陈杰,等针刺王氏五脏俞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6):62~63

[6]陈庆,庄子齐,龙伟芳针刺百会、神庭、神门为主治疗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8):64~66

[7]王远征,淑沙尼克,宋萌,等电针抗抑郁疗效作用特点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33(3):210~213

[8]刘运珠,刘布谷,罗有年,等温针灸夹脊穴治疗抑郁症患者30例疗效观察及对其脑di电波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8,49(11):995~997

第4篇

【关键词】  中医 文献 岭南医学 特点 民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素问·异法方宜论》就认识到“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所聚也”。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由于生活习惯、人群体质的差异,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证候和防治方法有其特殊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医家风格和医疗特色。岭南医学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建成于192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的基础,该校所收藏的民国时期岭南中医文献比较齐全,这部分藏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岭南中医的学术思想和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近年来在整理这部分藏书的同时,总结了这一时期岭南医学文献的特点。

    承前启后,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民国时期,中医著述沿自清代以来的特点,重视对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并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对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籍,不是原本照搬,而是经过系统整理及收集后世各家之说而予以补充,具有一定的革新精神。如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林清珊序云:“仲景书必跳出旁门可读,……先生收回唐宋以后之原书还诸仲景,而仲景不亡。其编曰《读过伤寒论》,不读则拾人牙慧,……是书乃伤寒论之文谰,先生即张仲景之书记,两本书若作一本读,则此解如蔓藤,觉有伤寒论为之前,是书宜今亦宜古。” [1]在近代教育体系确立之后,以一部经典、一家注疏作为教材的传统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适应发展需求,将中医典籍的研究与新式教育体系相结合。对中医理论不仅作系统的整理,而且联系实际,去粗取精,进行发挥和提高。如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务在“博取众说,去其重复,撷其英华,发挥药性之本能,提挈药用之纲要,……又益以各种医书,补其未备,旁及西说,作借镜焉”[2],尽量采用各家之长,以启迪思路。

    注重实践,结合临床总结经验

    岭南医家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不尚空谈。重临床、务实际这是一种优良的医学学风,但这也使岭南医家不擅总结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故在全国范围影响较小。民国时期广东中医学校的兴起,促使老中医总结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如岭南骨伤科素有优良传统,其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以及行之有效的伤科用药著称于世。但近代广东骨伤科名医大多尚武,对医学理论探讨较少,伤科学著作甚少,其丰富的各种理伤手法,或散记载于其他医籍中,或在民间流传,一直未能归纳总结、整理提高。近代岭南著名骨伤科医家管季耀认为:“我中国驳骨一科,其术之妙,其药之效,其技之能,有不驾乎外国者哉?果能于各科之中,合中西医学,舍其短而取其长,细心研究,使我国四千余年至精至微之医药学,发明而广大之。”[3]“因将三世所历试不爽妙要灵方,编成课本,综其大纲,详其节目,俾学者有所循序焉。”[4]于1929年编撰的《伤科学讲义》,把骨伤经验上升为理论,填补了岭南,乃至全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文献编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其编撰形式呈多样化格局,既有专著,如黎庇留的《伤寒论崇正编》、黄公伟的《伤寒切解》、陈伯坛的《读过伤寒论》、萧步丹的《岭南采药录》等;又有教材讲义,如梁翰芬的《诊断学讲义》、管泽球的《外科学讲义》、卢朋著的《药物学讲义》、吕楚白的《儿科学讲义》等等;更有学术期刊,如李仲守主编的《医林一谔》、张阶平主编的《杏林医学》等。可以说,在编撰形式上,突破了原来经学式研究的独尊地位,开始从多种角度、多种思路对古典医籍进行注解和阐述,并借鉴了近代其他学科讲义的一些形式,编写通俗教材或给原文加注释,帮助学生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作为入门阅读之用。如谢泽霖与李近圣合编的《妇科学讲义》,其中第一、二篇在所选录的名家论述之后加上按语。如该书第二章第一节,《素问》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5]之后紧跟按语:“按,经水固有应乎天气之因,而亦能因天气以为病,凡属六所伤者,是外因也。”[5]又如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西药概要讲义》,该书以贺氏治疗学为底本择要节录,详细论述了各种西药的成分、用法、疗效等等,还配有各类术语、药物的英文名。学科门类,基础临床分类清晰

    民国时期的岭南中医文献在学科分类上大致可分为基础、临床、中药、中西汇通等学科门类。基础类又分为中医基础类及西医基础类,如卢朋著的《医学史讲义》、陈汝来的《生理学讲义》、《病理学讲义》、马毅民的《卫生学讲义》等。临床类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如内科有高轩、陈任枚、刘赤选、钟少桃等人分别编写的《温病学讲义》、杨志仁的《内科学讲义》、陈汝来的《杂病学讲义》、李光策、胡镜文分别编写的《金匮讲义》等,外科有管泽球、巫达云分别编写的《外科学讲义》、管季耀的《伤科学讲义》,妇科类有谢泽霖、李近圣、吕楚白、林国铭等分别编写的《妇科学讲义》,儿科有陈汝来的《儿科证治纂要》、吕楚白的《幼科要旨讲义》、《儿科学讲义》、古绍尧的《儿科学讲义》,五官有古绍尧的《喉科学讲义》、梁翰芬的《眼科讲义》,针灸有周仲房、梁慕周分别编写的《针灸学讲义》。中药方剂类有卢朋著为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编写的《药物学》、《方剂学讲义》,邓鹤芝为广州光汉中医学校编写的《方剂学讲义》、以及黄悌君的《药物学》、罗绍祥的《药物学讲义》。中西汇通类有《中西医学比观》、《中西医学全书》等等。

    随着对疾病认识日渐深化,临证经验的更加丰富,各科都有一些专门论述某些病种的著作问世,也使得教材分科更细。例如,儿科对麻疹、痘疹的诊治有进一步的研究,如陈伯坛的《麻疹蠡言》、《痘疹学讲义》、古绍尧的《痘疹证治》,外科对性病也有专论,如管泽球的《花柳学讲义》,且各有自己的见解。

第5篇

[关键词] 奇经八脉;阴维脉;维络;交会穴

[中图分类号] R2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a)-0132-03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function of yin link channel

ZHU Danye MI Feifei LIU Haoyi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Eight extraordinary channels, yin link channel has not been researched comprehensively. The study of its crossing points is not thorough enough for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ory. The authors summarized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related to yin link channel and analysed the effect of the crossing point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yin link channel maintains yin part" in Nanjing. It reveals that the yin link channel and its crossing points have the function of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It enriches the 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ory of yin link channel and provides the guide line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Eight extraordinary channels; Yin link channel; Maintenance and protection function; Crossing point

阴维脉由于古代文献记载少、古文献散佚、无专门穴位、交会穴少等原因,相关研究较少,医家在使用其交会穴时,仅作足三阴经以及任脉穴位使用,并未特别关注阴维脉特别的作用。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古代阴维脉相关权威且疗效被历代医家认可之文献,结合近现代阴维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交会穴临床疗效文献,充实阴维脉经络理论,为临床医生针灸辩证组方提供思路。

1 阴维脉理论研究

在现存可查阅文献中,其名最早见诸于《素问・刺腰痛篇》定位飞扬之脉的文字描述中,“飞阳之脉……,与阴维之会”。《难经・二十八难》则明确指出阴维属奇经八脉之说,认为维脉“维络于身”故名为“维”,提及维脉的功效为“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难经・二十九难》则第一次述及维脉之病症“则怅然失志,不能自持”,提出了“阴维为病苦心痛”之说。后世针灸医书在阴维脉功效病症方面大多遵从内难之言。

在现代阴维脉理论研究中,李鼎教授[1]认为阴维脉之功能为联系各阴经以通于任脉,其不似十四经有升降的特点,而是具有“维络”的特点。

阴维脉之交会穴来自足三阴和任脉,故而其交会穴应在功效上具备“惟络”之特点。而“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人之身体“以平为期”,有溢满必有匮乏,有积蓄之处必有缺少之地,而之所以出现“溢蓄”,乃阴阳不和,经脉不得贯通所致。阴维脉之交会穴,应在功能上具备和阴阳,通经脉以环流灌溉诸经的功能。《难经》之“阴维为病苦心痛”,并不能仅理解为现代医学之心痛,而应该与阴维脉之阴的属性相结合,阴维脉为病,苦人体里、阴之病痛。

2 阴维脉交会穴研究

内难两书皆未曾记载阴维脉相关穴位和经行,《针灸甲乙经》提出了廉泉、天突、期门、腹哀、大横、府舍、筑宾等阴维脉交会穴的定位和主治病症,并定筑宾穴为阴维脉之起点。《十四经发挥》提出了阴维脉循行,在交会穴上依旧为《甲乙经》述及的12穴。《奇经八脉考》在之前12穴基础上加冲门二穴,共14穴。近现代医家则对阴维脉之起点、循行提出了新颖之论。现相关经络腧穴之学科课本,亦遵从阴维脉起筑宾穴,以及《奇经八脉考》之阴维脉循行。

2.1 筑宾穴

足少阴、阴维之会,《素问・腰痛论》专列“飞阳之脉”令人腰痛,治以刺法。《甲乙经》、《外台秘要》记载:“主大疝,绝子,狂癫疾,呕吐”治之以灸。在近现代,筑宾穴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心绞痛,口腔溃疡,五心烦热等疾病的治疗[2],并且在痛风性关节炎[3]、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及听力受损[5]等病症中配合其他穴位一起使用。筑宾穴之功效符合 《灵枢》之记载:“是主肾所生病者,……烦心,心痛……脊股内后廉痛……”,同时符合《脉经・肾足少阴经病证》列举之两耳苦聋、腰痛等症。而它在治疗疝病方面的功效,则与足厥阴之主病相关,其在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疾病的特点则相关于足太阴脾经,在妇科病治疗方面则体现了联系任脉的特点。其治疗狂癫疾病、心绞痛以及皮肤瘙痒之症状,则印证了筑宾穴可以通过阴维脉之“维络”功能维护“君主之官”。

2.2 冲门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此穴名出于《甲乙经》,但该经中未提及冲门穴为阴维脉之交会穴。《普济方・针灸》记载其主寒气腹满、癃泺、身热、腹中积痛、阴疝、乳难、子上冲心,治之以灸,并提及其为足太阴阴维之会。在现代临床研究中多用于治疗腹痛、疝气、带下、崩漏、尿闭、胀痛、中风后遗症、肢厥、痿证(股神经损伤)[6]、足内侧痛[7]等疾患。其主治多符合《灵枢・经脉》之记载,“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胃脘痛,腹胀善噫……是主脾所生病者……烦心……水闭……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然疝病、胀痛与足厥阴相关,其主治亦大多为阴之病、里病且涉及心病,谓之具备“维络”功能未尝不可。

2.3 府舍穴

《甲乙经》记为足太阴、阴维、厥阴之会,且入腹络胸,结心肺,从胁上至肩,比太阴郄,三阴阳明支别,治之以刺灸。《普济方・针灸》谓其主髀中急痛循胁上下抢心,腹满积聚,厥逆霍乱,治之以灸。现代临床研究将府舍穴用于治疗鞘膜积液[8]、治疗泌尿系结石[9]、调整女性内分泌[10]等。其用法符合《灵枢》相关足太阴之病症。参考《甲乙经》记载府舍穴与内脏和阴阳支别的联系,以及其功效与肾经、肝经、任脉之相关性,府舍穴之“维络”功效不言而喻。

2.4 大横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甲乙经》云“大风逆气,多寒善悲,大横主之”,治之以刺灸。《医学入门》云:大横主腹热欲走,太息,四肢不可动,多汗洞泄,大风逆气,多寒善愁。现代临床中大横穴用于治疗婴儿脐疝[11]、尿失禁尿潴留[12]、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13]、内科腹痛[14]、急性阑尾炎[15]、癔症性晕厥[16]等。大横穴除符合脾经之病症“体不能动摇、烦心、溏瘕泄,水闭”外,亦在治疗疝病、晕厥等相关于肝经、肾经,同时涉及到心智疾病的治疗,鉴于阴维脉“维系诸阴而主一身之里”,这从一个侧面亦可推导其为脾经维络三阴经之穴位。

2.5 腹哀穴

足太阴、阴维之会,《甲乙经》云便脓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腹哀主之,治之以刺灸。现代临床除多按照此条目运用腹哀穴外,有运用腹哀穴治疗胆道蛔虫之病案,认为针刺右腹哀穴可明显松弛平滑肌,解痉镇痛,疏肝利胆,促进胆道收缩,使蛔虫退出胆道[17]。另外有利用腹哀穴结合大横穴及任脉等腹部穴位治疗脾肺气虚、心脾两虚和脾肾两虚之虚症,疗效甚佳[18]。这从临床病案角度印证了腹哀穴和大横穴所具备的维络功能。

2.6 期门穴

肝经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普济方・针灸》记载其主妇人产余疾、食饮不下、胸胁支满、目眩足寒、小便难、心切痛、善噫、恶闻酸臭、酸痹腹满、少腹尤痛、太息、贲豚、胁下气上下、胸中有热、目青而呕、霍乱泄痢、、腹大坚不得息、咳嗽、胁下积聚、喘逆卧不安席、时寒热、心大坚、贲豚上下、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而白、喑不能言。后世医家及近现代临床研究也大多承袭上述主治,并增加了乳癖、脏躁、气瘿、顽固性胁痛等病症[19]。其符合《灵枢・经脉》所载“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仰……妇人少腹肿……是主肝所生病者……呕逆,飧泄……遗溺,闭癃”,与《灵枢》所载脾经之食不下、水闭、不能卧等症状相合,其妇科疾病的治疗与任脉病症相合,其病症大多为里证,尤以“心切痛”相扣阴维脉之病症。期门穴作为阴维脉之维络大穴由此可知。

2.7 天突穴

阴维、任脉之会,《甲乙经》治之以刺灸法,《普济方・针灸》记载天突穴主咳逆上气喘、暴喑不能言、及舌下侠青绛脉气、颈有大气、喉痹、咽中干急、不能息、喉中鸣翕翕、寒热颈肿、肩痛胸满、腹皮热衄、气哽心痛、陷疹、头痛面皮赤热、身肉尽不仁,治中风失音,治五噎、黄瘅、醋心多唾、呕吐不止。现代临床研究中,因为天突穴内应肺系,外通气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在治疗呼吸道疾病中亦多为医家采用。在呃逆、冠心病、食道痉挛、食道狭窄、膈肌痉挛、梅核气[20]、癔病失语[21]、功能性失语、甲状腺肿大、神经官能症[22]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多为临床医生采用,起维持阴阳平衡之用。上述天突穴之功效除大部分符合任脉之主治外,身肉尽不仁、黄疸、呕吐等病症符合脾经、肾经、肝经的部分所主生病。且其治疗癔病失语尤其关乎于心神问题,暗合阴维脉之病。

2.8 廉泉穴

阴维任脉之会,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咽喉是经脉循行交会处,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膀胱经间接通于咽喉处,其余经脉直接通过,此处任脉、冲脉循喉咙,络于口唇[23],廉泉穴本身即具备维络诸经的作用。《甲乙经》谓之主舌下肿,难以言,舌纵涎出,治之以刺灸法,可留针。《普济方・针灸》在《甲乙经》的基础上加“咳逆少气、喘息呕沫、禁断上气窘屈胸满”,“口噤舌根急缩、下食难”。近现代临床也大多利用廉泉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小儿脑瘫流涎症、喉返神经损伤、中风失语等病症,一则廉泉穴处于迷走、吞咽神经感觉纤维支配区内,二则《灵枢・根结》谓“少阴结于廉泉”,选择刺灸廉泉穴能够促进肾精之激发,以濡养头面之孔窍。其维络之特点可见一斑。

3 结语

阴维脉之交会穴均位于足三阴经和任脉上,其除具有治疗足三阴经病症及人体里、阴之病痛,在理疗阳经疾病方面亦有明显效果,体现了维脉沟通、平衡阴阳之功效,突出了阴维脉维络,维护诸阴经之功能特点。在临床治疗疾病时,可以根据阴维脉极其交会穴的功能特点,指导取穴,达到治疗维护阴阳平衡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鼎.针灸学释难(增订本)[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84-85.

[2] 张爱林,刘秀玲.筑宾穴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针灸,1998,(3):151-152.

[3] 宣丽华.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486-487.

[4] 郑学良,顾悦喜,黄晖.火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78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2,6(1):23.

[5] 孙德利,刘元亮,方剑乔,等.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卡那霉素中毒性听力损害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1995,20(3):62-65.

[6] 林翠茹.浅谈冲门穴的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9):557.

[7] 于德茹.独取冲门治疗足内侧痛[J].辽宁中医杂志,1997,24(5):189.

[8] 金恩忠.针灸治一例鞘膜积液[J].天津医药杂志,1965,(9):728.

[9] 史春娟.针刺分类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8):21-22.

[10] 周柏华.针刺对女性内分泌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1983,50(1):40.

[11] 何晓琴.艾灸大横治疗婴儿脐疝的临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43.

[12] 王宪利.深刺大横穴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针灸,1994,14(5):42.

[13] 赵文祥.深刺大横穴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A].首届糖尿病(消渴病)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249.

[14] 龚小琦.推拿大横穴治疗内科腹痛的临床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2):53-54.

[15] 张玉甫,杨日和.针刺“膝四、大横”穴治疗急性阑尾炎750例[J].新中医,1985,(3):31-32.

[16] 沈书宇.针刺大横穴治疗癔症性晕厥[J].上海针灸杂志,1989,8(1):23.

[17] 张志武.针刺右腹哀穴治疗胆道蛔虫[J].中国社区医师,1992,6(9):15-16.

[18] 袁民.腹部疗法治疗虚症[A].第十三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经络分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J].2008:59-62.

[19] 丁兆琳,姜揖君.姜揖君教授妙用期门穴临证应用探要[J].中医药学刊,2004,22(1):29-30.

[20] 李玲,贾文旭,施土生.天突穴的临床妙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5):46.

[21] 葛强,高先德.针刺天突穴为主治疗癔病失语15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6):41-42.

[22] 齐立洁.天突穴刺法述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75-76.

第6篇

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成就最显著、影响最深远的部分,也是历史情缘最为深厚的两个文化体。它们都是关涉肉身、灵魂、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都根植于华夏文化的沃土,源于生活的需要。它们相通相融、相得益彰,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典文学的繁荣发展。

1古典文学作品为传统医学提供传播载体

上古之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的认识,还没有形成理性意识,文化呈现原始综合态势,这种态势成为古代孕育各门知识最初的摇篮,中国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的融通关系就是在这种原始态势的影响下孕育起来的。当传统医学还没有从原始综合文化体分离出之前,最早的文学样式民歌、民谣,就已经成为医学的重要文字传播载体。成书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谓是一部以诗传医的早期佳作。《诗经》汇有诗歌305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也较广泛地记录了阴阳、五行、脏腑、疾病、药物、治疗、保健等医学内容。《诗经》记录各种花草约有149种,可以作为药物的约60种,如芣苢,即车前子;蝱,即贝母。其中木本药物约20种,如桐、柏、梨、槐等;虫类药物约90种,如蟾蜍、虿(全蝎)、蛇等。《诗经》对疾病也有了广泛的认识和记录。如《国风•卷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2],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采用歌赋体裁用以解说中医药知识,使诗歌和医理互融,于是枯燥的医学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历史上许多医学古籍本身就是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当我们阅读这些中医古籍时,体验到的是林间漫步的怡然,以及与智慧和自然对话的深邃。譬如现存中国古代第一部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就是以对话文学为体裁编撰的,其开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用古典文学浪漫主义手法陈述了传统医学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医道。

2古典文学作品蕴涵传统医学知识

自《诗经》以来,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涉医内容丰富,几乎涉及中医药各方面的知识。举凡疾病诊疗、中草药知识、针灸,乃至气功、养生之道等等,无一不在古代文学中得到充分的描写。中国古代的士大夫文人大多通晓医道,有些人还亲身从事过医药实践。由于具备医药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因此他们创作的作品中的医药内容,往往有科学或经验的依据,真实可信。先秦时期《左传》、《庄子》、《吕氏春秋》等书都可见到不少医药寓言故事。在《三国演义》、《金瓶梅》、《红楼梦》、《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等名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医学思想更是举世罕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曾多次借用书中人物之口,描写了刘备的痢疾,姜维的心绞痛,司马昭的中风,曹操的头疼等等。文学对医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映出不同时期医学思想在市井的普及情况,也使得文学作品更加再现了生活的真实性。小说《镜花缘》写了17个医方,或为作者李汝珍所自拟,或为民间验方,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清代医家陆以湉《冷庐杂识》[3]尝谓:“《镜花缘》说部征引浩博,所载单方,以之治病辄效。”有人作过统计[4],《红楼梦》涉及疾病114种,方剂45个,药物约120种,书中用大量笔墨描述了弱不禁风的林黛玉的病情和诊断过程,“两弯似蹙非蹙柳叶眉,一双似情非情含情目”的林妹妹在中医看来就是肺肾阴虚。这些有关疾病医疗的描写,不仅从一个侧面着实形象地反映了黛玉的性格和命运,也生动阐述了大量的医理,推动着性格与情节的发展。有的情节甚至直接表达出了作者的医学观点和见解。书中八十三回描述了贾府保健医生王太医给林黛玉的诊疗过程:“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一部《红楼梦》就有如此丰富的医药内容,由一斑而窥全豹,可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医学知识之宏富了。传统医药素材丰富了古典文学的内涵,为古典文学注入了活力,提升了古典文学的社会价值,成为传统医学与古典文学融织的结晶。与此同时,中国古典文学所反映的丰富的医学素材,实质也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传统医学的丰富内容,可以看到传统医学对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传统医学广泛地浸透到不同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行为和风尚。

3传统医学作品承载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学是医学的基础,是习医者必备的文化素养,历代名医无不运用文学来编纂和撰著,以阐明医理。中医学很多宝藏,都保存在历代文献里,通过书面语言保留下来。医学家没有一定的文学水平便不能很好地把它继承下来,更谈不到整理、提高、发扬。可以说凡医学之有成者,无不娴熟于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优美的文字语言,促进医学的发展。中医家历来将文、史、哲作为治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是很难深刻领悟医道的。清代医家陆以湉[5]说:“医非博物不能治疑难之症。”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习医规格》写道:“盖医出于儒”,正说明文学为医学家构筑文化底蕴,文学可以帮助医学家加深对“人”的体验,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医儒不分,由儒而医,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纵观中医发展史上,不少著名医家是从饱读经书的秀才走上医学道路的,在中医史上,医学家兼通医学与文学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而集医、文、史、哲之大成者,不乏其人,如被称为“中医针灸学之祖”的魏晋著名学者皇甫谧,在文史方面很有成就,写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等文史著作,后因病中年瘫痪,愤而学医,所撰《针灸甲乙经》成为针灸学奠基作之一。在这样一部医学巨著里,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哲学观点,他在《针灸甲乙经•精神五脏论》[6]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也。”体现了气是构成万物生命的根源这一哲学观点。东晋著名医学家葛洪精通文学和哲学,他的文学代表作古记小说集《西京杂记》被鲁迅先生称为“意绪秀异,文笔客观”。而他的著名理论著作《抱朴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这部著作不仅论述了神仙、炼丹、符箓等道家思想,其中如《抱朴子内篇•仙药》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更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北宋范仲淹倡导“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人生理想,曾对一部分文人的人生观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事实上有不少文人学士皆通医道。如白居易、苏轼、司马光、沈括、陆游、元好问、蒲松龄、刘鹗等文学家虽不以医名世,他们皆有关于医学的论作。以博学和才情著称的苏轼,就曾写有《人参》[8]一诗:“上党天下脊,辽东真井底。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灵苗此孕毓,肩股或具体。移根到罗浮,越水灌清泚。地殊风雨隔,臭味终祖祢。青桠缀紫萼,圆实堕红米。穷年生意足,黄土手自启。上药无炮制,龁齧尽根柢。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糜身辅吾生,既食首重稽。”诗中生动地描绘了它的形态、特性,介绍其服法和功用。文、医皆通的东坡居士,将诗兴与学识及人生感悟熔为一炉。文学家把在文学中关注生命,崇尚生命的思想转向对医学思想的审视。医学家通过文学艺术来体验病痛、孤寂和疾病的可怕,通过文学作品了解诸如人们抵抗病痛时个人和社会的反应,了解不同的人以及他们在不同的背景下的心理、思想和情绪,从而加深对人的认识。可以说古典文学奠定了医学家坚实的生活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使得传统的医学著作有不少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学性。

4古典文学形象拓展医学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滋生和发育起来的医学和文学都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基础,以整体性思考来认识世界,这使得古典文学与中国传统医学都善于以形象思维作为主要思维模式,即在观察事物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类比等方法进行思维。传统医学思维与古典文学思维的相通性,使得传统医学能够从古典文学中汲取思想营养。古典文学作品都蕴涵着大量的医学内容,且运用了文学的表达方式,使它们具有浓厚的形象思维色彩。如《红楼梦》第七回所写的“冷香丸”,它的配制方法奇特而繁琐[4]:除了各种中西药料以外,还要春夏秋冬四季的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和白梅花花蕊,再取雨水、白露、霜降和小雪4个节气的雨露霜雪调成丸,埋入梨花树根下待用。历代医药典籍并未见“冷香丸”的记载,可见曹雪芹虚构的这种“艺术药名”蕴涵着阴阳相交,天地精华周全之意,体现的是中医天人感应,阴阳合一的观念。透过“冷香丸”的配制过程及药名的取用,无不符合中医之理,并用文学的形象思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奥的中医理论及思维方式,将医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展示在读者面前。蒲松龄构撰的药品戏曲《草木传》也有这样的效果。《草木传》是蒲松龄按照中草药的性味、功效,其中运用生、丑、旦、净等戏剧行当加以演绎,将药物人格化、情节故事化,把中药搬上了舞台,共涉及了经常使用的中草药五百余种。如第五回“灵仙平寇”开场有这样一段描写:“(末扮威灵仙上场引)生长深山,人称俺‘铁脚灵仙’。(诗)驱风壮骨千年健,益胃兴阳巴戟天;若是宣风得气顺,必须用我威灵仙。(白)想我在蕊石山从师学艺,学会了驱逐水风,下得山来,身有微恙,不知如何是好。(唱)那杜仲理腰疼强筋壮骨,鹿角胶补精血益肾有功,川牛膝理膝腿也能补淋,且吃了肉豆蔻止泻温中,再吃些淮山药补脾有益,久服那沉杰香降逆暖宫。”这一节戏文以文学形式,形象地介绍了威灵仙的生长环境和功用,同时还点明了杜仲等6味中药的作用,自然贴切而不着痕迹,这种写作方式可以称作用文学思维方式再现中医知识的科普范例。医学家借助古典文学形象思维的特征,常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各种药物的形态、色泽、性味、功用,有时还把它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或思想感情的寄托,完全让人们从文学的审美角度去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大量形象思维的运用,使深奥抽象的医学理论得以形象生动地展现,为中医加上了可以感知的翅膀。

第7篇

[关键词] 温针疗法;臭氧;髌股疼痛综合征;股四头肌;肌力;耐力指数;肌电信号

[中图分类号] R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0(a)-0083-04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f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LI Min1 YUAN Guiping1 WANG Li2

1.Department of Pain, Taihe Hospital of Shiyan Cit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2.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Shiyan People's Hospital, Hubei Provinc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f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 Methods Total 20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PFPS admitted to Taihe Hospital of Shiyan City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ith 10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rength training, sodium hyaluronate injection, besides thes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injection of ozone into the acupoint of "liángqiū, xīyǎn". The myodynamia of quadriceps femoris and endurance index of quadriceps femoris were tes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 of vastus medialis (vM) and vastus lateralis (vL), pAd-Ad of vM/vL (ΔTBP) was calculated, and the hyaluronic acid (HA) in joint fluid and leukocyte interleukin-1 beta (IL-1β) were detected as well. The Lysholm of knees (LKS) and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joint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degree of pa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cured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ere calculated to apprais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15 days, myodynamia of quadriceps femoris, endurance index of quadriceps femoris and vL of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ere all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while ΔTBP and IL-1β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which also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15 days (P < 0.05). The vM and HA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for 15 day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LKS, VAS, the cured and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Warm 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acupoint injection of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FPS is effective, which has a certain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Warm needling therapy; Ozone;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Quadriceps femoris; Myodynamia; Endurance index;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早期临床表现,感染、髌股关节劳损、外伤及“风、寒、湿”邪外侵膝关节后均会发病[1]。PFPS常见于运动创伤和青少年,特别以女性患者居多,常出现膝前、髌后或髌周疼痛[2]。PFPS多采用保守治疗如足部矫形器支架矫正、髌骨包扎技术、口服镇痛药物、理疗、热疗、针灸、中药外敷等[3]。如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PFPS会发展成KOA而影响到日常生活与工作[4]。本研究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传统医学温针疗法配合“梁丘、膝眼”穴位注射臭氧治疗PFPS,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PFPS患者206例,均为十堰市太和医院疼痛科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3例。常规治疗组男41例,女62例;平均年龄(21.45±5.23)岁;平均病程(129.85±17.85)d;病位:左侧26例,右侧24例,双侧53例。联合治疗组男39例,女64例;平均年龄(22.72±4.97)岁;平均病程(131.74±18.71)d;病位:左侧23例,右侧25例,双侧55例。本研究报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凡符合PFPS诊断标准[5],CT或X线示髌骨外倾或外移、髌骨外侧关节间隙明显小于内侧关节间隙,患者疼痛与下蹲、上下楼梯、跪位、长跑或慢跑、跳跃、长期站立等项目中的任意2项相符,且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疼痛≥2个月者均可纳入。排除标准[6]:继发骨性关节炎;有膝或髌股关节肌肉系统疾病,如髋、膝、踝关节外伤和/或手术者;因神经系手术后随访脱失的或因神经系统异常影响正常步态的。

1.2 方法

常规治疗组肌力训练,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20151206)和维固力(Rottapharm Ltd.,批号:H20090797),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50930)。针刺:行导气手法针刺“梁丘、膝眼、血海、鹤顶、公孙、足三里”穴。针灸治疗结束后用DL-C-BⅡ型超短波电疗仪治疗30 min。以上治疗均每日2次,连续治疗15 d。联合治疗组基础治疗同常规治疗组,但在针刺时将青艾条点燃后插在“足三里”“膝眼”或“血海”穴位针灸针柄上进行温针灸疗,灸疗以青艾条(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燃尽为准。以上治疗均每日2次,连续治疗15 d。温针灸疗法治疗第3天,选“梁丘、膝眼”2穴,用浓度为50 μg/mL臭氧10 mL臭氧穴位注射,视临床效果,3~5 d可重复臭氧穴位注射1次。

1.3 观察指标

采用Biodexsystem 3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治疗前后股四头肌肌力和股四头肌耐力指数[7],用表面肌电图仪记录股内侧肌(vM)和股外侧肌(vL)肌电信号,并计算vM/vL达峰值时限差值(ΔTBP)[8]。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关节腔积液,透明质酸(HA)采用放免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LKS)和VAS评定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并计算总有效率和愈显率评价临床疗效。痊愈:患者关节活动正常,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VAS评分≤1分,75%≤VAS加权值≤100%。显效:关节活动不受限,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VAS评分≤3分,50%≤VAS加权值3分,25%≤VAS加权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股四头肌肌力和股四头肌耐力指数比较

治疗第15天,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和股四头肌耐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第15天股四头肌肌力和股四头肌耐力指数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vM、vL肌电信号及ΔTBP比较

治疗第15天,两组患者vM、vL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ΔT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第15天vL高于常规治疗组,ΔTBP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IL-1β和HA水平比较

治疗第15天,两组患者关节积液中IL-1β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HA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第15天IL-1β含量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H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两组VAS和LKS评分比较

治疗第15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K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第15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LK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第15天,联合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5。

3 讨论

PFPS与髌骨肌力失衡、Q角增大、距下关节内转、髌股关节应力增大、周围肌群弹性减退等密切相关[10]。肌力训练、拉伸、针刺、电疗等保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疼痛和关节功能[11]。中医认为,治疗PFPS的重点应放在培补气血、祛风除湿和温经散寒上,这对修复关节退变及损伤组织、阻止病情加重、恢复关节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经15 d治疗,股四头肌肌力提高,ΔTBP降低,VAS评分明显降低,LKS评分、总有效率和愈显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提示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分析认为,在针刺治疗中选针刺“梁丘、膝眼、血海、鹤顶、公孙、足三里”穴可正中病所,散寒止痛。而在温针疗法时取“足三里”能养血益气以治下肢痿痹;取“血海”能活血,舒筋活络,利通关节[12]。《名医别录》曰:“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医学入门》曰:“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3]故联合治疗组采用温针灸疗,意在取针刺和灸法产生协同作用,针刺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灸法温热效能通过针体将热能传导至关节腔深处,达到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的目的[14]。治疗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而维固力的活性成分硫酸氨基葡萄糖是软骨基质聚多糖链和关节液聚氨基葡萄糖的正常构成成分,口服吸收后可以刺激软骨细胞合成生理性的聚氨基葡萄糖和蛋白聚糖,刺激滑膜细胞合成HA,达到关节、延缓软骨退变及保护关节软骨、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15-17]。臭氧介入治疗的作用机制为氧化、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和局部镇痛。通过“梁丘、膝眼”穴位小剂量注射臭氧,臭氧在局部分解成氧气,提高了局部氧浓度,保障局部组织有氧代谢,抑制炎性反应[18-21],还可起到拮抗炎症因子IL-1β、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静脉回流、减轻局部神经根、邻近韧带炎性水肿及粘连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炎和缓解疼痛的目的[22-23],这也是联合治疗组IL-1β低于常规治疗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沈佳怡,金红婷,徐涛涛,等.补肾活血方联合耳穴疗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3):477-479.

[2] 郑东.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关节镜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19(4):452-453.

[3] 沈国喜,陈水端.应用髌骨包扎技术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J].中国医药指南,2016,11(16):84-85.

[4] 李敏,方伟,穆敬平,等.电针联合中药外敷治疗[J].推拿医学:英文版,2016,13(1):41-45.

[5] 曲绵域,于长降.实用运动医学[M].4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795-801.

[6] 郑光新,蒋长亮,王海山,等.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手术前后表面肌电图的比较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0):1009-1012.

[7] 万盛成,姜南春,姜晓幸,等.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原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5,22(5):663-666.

[8] 薛静,薛燕萍,梁英,等.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神经肌电活动比率与Merchant匹配角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3):265-268.

[9] 周世民,周劭宣.臭氧结合温针治疗髌下脂肪垫炎5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90-891.

[10] 李男,檀志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89-193.

[11] Halabchi Mazaheri R,Seif-Barghi T.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and modifiable intrinsic risk factors;how to actess and address [J]. Asia J Sports Med,2013,4(2):85-100.

[12] 王俊华,徐远红,万超,等.温针疗法灸阳陵泉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3(12):2189-2191.

[13] 孙晓生.《名医别录》六大特点及食疗养生应用[J].新中医,2011,12(3):118-119.

[14] 石海卫,李丽.温针结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6,32(2):41-42.

[15] 陈默,高亮,岳萍,等.温针灸对兔制动引起的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5,12(5):423-426.

[16] 刘勇华,涂萍,周筱琴,等.玻璃酸钠与维固力联合应用治疗膝骨关节炎体会[J].医学信息,2011,24(2):947-948.

[17] 邢煜奎.针刺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6(2):31-33.

[18] 陈振中,陈小勇,姜成龙,等.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问盘突出症[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165-168.

[19] 李海燕,周连军,朱炳,等.医用臭氧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32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95-96.

[20] 刘华,魏爱淳,秦广珍,等.双合汤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兔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A2、前列环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2):25-29.

[21] 马元琛,廖俊星,林祯,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现代医院,2014,14(9):13-14.

[22] 吕岫华,刘伟,艾萍,等.中药复方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5):753-756.

第8篇

张锡纯是晚清著名的医学家,是中西医结合的鼻祖,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他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被誉为“近代中医第一人”,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被称为我国中医界“第一可法之书”,是近代中医最受欢迎的医学著作。所创方剂200多个,有不少方剂至今仍被广为流传,且屡用屡效。

2、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早年入主太医院,后来辞去太医职务,跋山涉水,走遍大江南北,考证古今本草著作成百上千,花费27时间,终于写成震惊中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被达尔文称之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李时珍的卓越成就,被后世誉为“药圣”,被李约瑟誉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晚年所著《濒湖脉学》更是中医脉诊入门的不二神作,至今“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成为中医入门的必读专著。

3、儿科鼻祖:钱乙

钱乙是宋代的太医院丞、翰林医学士,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他一生妙手仁心,终其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践行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被后人誉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另外,钱乙创方也极其精妙,他将张仲景的肾气丸改为六味地黄丸,名流千古,至今广为流传。

4、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杰出的医学家、道士,天资聪明,却不愿入朝为官,终身为科普中医而奋斗。写成的《千金方》(由《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组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医生,全世界第一个用彀树皮煎汤煮粥食用预防脚气病和脚气病的复发,比欧洲人早一千年;全世界首创以砷剂(雄黄等)治疗疟疾病,比英国人用砒霜制成的孚勒氏早一千年。他是悬丝诊脉的发明人,至今无人继承此项绝学。除此之外,他还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人,所著《大医精诚》至今被中医人士家弦户诵,被唐代宗誉为“百代之师”,被宋徽宗敕封为“妙应真人”,被世人尊称为“药王”,而且还是古代名医中,寿命最长的医生。

5、小仙翁:葛洪

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平生有《肘后备急方》传世。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创造性的对狂犬病采取预防措施,是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欧洲免疫学家巴斯德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再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但却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葛洪是全世界第一个记载用青蒿治疗疟疾的人,而且直到千年以后,青蒿素的发明、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都是受到葛洪的学术思想的启发。

6、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用毕生精力写成《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被后世医家奉为“方书之祖”,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最早记载了人工呼吸的操作雏形,比国外早了1600年[1];张仲景首创了药物灌肠法,比西方医学早了上千年。张仲景的学术思想被海内外医学人士学习,被后人誉为“经方大师”“医圣”,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7、外科鼻祖: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医药学家,不仅对中医中药极其娴熟,对于针灸、外科手术更是炉火纯青,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杰出贡献。发明了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手术麻醉的医生,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他在外科手术方面,颇有成就,相传因为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从而被多疑的曹操误以为是在谋害他,于是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结果了华佗,直到曹操最疼爱的儿子曹冲无医可治的时候,才幡然悔悟错杀了华佗。正是因为华佗如此高超的医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另外,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至今仍是养生导引术的必学之术。华佗与张仲景是同一时期的名医,有“南华北张”之说。华佗在民间,被尊为“神医”,名气要比张仲景大很多。再者,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却专门为华佗写有传记,却并没有给张仲景写传记,足见,华佗的医学水平,在东汉末年是最高的。

8、扁鹊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号卢医,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全科医生,著成《黄帝八十一难经》传世。扁鹊的学术成就,至今都是个谜,很多技术都惊为天人,今人听到扁鹊的医学故事后,不是瞠目结舌,就是叹为观止。扁鹊在救治虢国太子的休克假死,成了“起死回生”的神医;在《列子》中记载,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换心,厉害之处在于是给两个活人把心脏对换,而且两个活人依然活着,从换心后出现的症状来看,与现代心脏置换术之后的症状惊人的相似,这应该不是作者凭空猜测的;在《史记》中记载,扁鹊的眼睛能够“视垣一方人”,比现代的CT还厉害。当然,这些还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对于中医诊断学的推进,起到了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对此,司马迁称赞他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

9、医祖:岐黄(岐伯与黄帝)

岐黄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创始人,是中医古代第一个医学团体或者是医生组合。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黄帝和岐伯。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是五帝之首,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黄帝与当时最著名的医官岐伯等人对医学的探讨,被后人整理成《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首,它以生命为中心,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探讨生命规律,创建天人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病治病的原则和技术,包含哲学、天文、气象、物候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第一步围绕生命问题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医几千年难以超越的旷世巨典。而岐伯与黄帝,往往二人并称为“岐黄”,被誉为“医祖”,后世医家也常把“岐黄之术”作为中医的代称。

10、药神:神农

第9篇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差异,其学科属性具有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主要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偏重数理推论,学生们从中学跨越到大学,初次接触到《中基》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问题[1]。针对《中基》课程教学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辩论式教学法概述

辩论式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归纳为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训练过程[2]。辩论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可以采用标准的辩论赛赛程,辩论赛程看似是一个直线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还是比赛中与对方辩友辩述过程都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辩论双方需要再次搜集资料进行迅速有效的分析判断,再予以精彩表达。这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所以,通过长期、规范的辩论训练,学生将逐渐具备出色的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中基》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手段。大部分学生习惯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认真地听讲,期待从老师的讲述中获得知识。但是,中医学具有特殊的学科属性,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的知识,很难全盘接受《中基》教材上的内容,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使得《中基》教学愈加难以深入。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中医理论,试图通过自学探索中医知识。由于缺乏认知基础,在探索中往往也是徒劳无功的。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命题、学生思辨,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基》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问题,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了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够的缺陷。辩论式教学法符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潮流,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形式之一。《中基》教材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为内容蓝本,用现代白话文表述,采用分章节的编写体例。各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段落之间因果联系、前后连贯,文字表达平铺直叙、侧重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难以抓住重点、内容枯燥乏味。引入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难点、提炼总结辩题,学生围绕辩题积极思考、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再恰当表达。这个过程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生动化,又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在学生辩论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予以及时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中基》课程开设对象一般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他们基本没有查找文献的习惯。辩论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基》课程教学,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论据过程中去查找文献,从大一开始养成查找文献的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查找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3辩论式教学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3.1辩题拟定

根据《中基》课程教学大纲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拟定辩题、制定学期辩论计划。如《藏象》章节中的五脏是重点内容,中医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与西医对五脏的认识不完全相同。根据以上重点和难点,结合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可以拟定辩题“五脏功能认识更重要还是形态认识更重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医所认识的五脏是“形态功能合一”的概念。

3.2辩论前期准备

学期初,将辩题和辩论计划公布给各班全体学生。委托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确定1名组长,再推选出3位辩手,其他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论据。每场辩题由抽签决定所持立场,确定辩论正反双方。

3.3课堂辩论实施

任课老师担任辩论赛主评委,邀请3位高年级学生担任评委。指定1名学生担任辩论主席,选定1名学生评委兼任计时员。正反双方辩手辩论过程包括立论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4个环节,评委从4个方面给予评分,再结合回答评委提问情况给予附加分。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标准辩论赛赛程计时并适时提醒辩手,评分结果当场公布。双方的辩论成绩是由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得出。

3.4点评与总结

任课老师根据评分结果和选手表现点评和总结本场辩论。首先,点评各组的团结协作情况。再点评每一位选手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文献引用、观点对错等。最后,对《中基》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该部分内容理解上的错误,指明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辩论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形成体系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4.1老师拟定辩题需反复斟酌

《中基》课程内容涵盖面较广,拟定辩题时以突出课程大纲中的重点概念为主、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难点内容为目的,不宜涉及医学流派问题、各家学说观点等较难、较偏的内容。

4.2评判标准要重过程轻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辩论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评判学生辩论技巧。任课老师要从学生们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表现,去发现学生掌握某方面内容时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

4.3因材施教促进辩论式教学法的深入开展

遴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主席和组长、选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辩手、安排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因材施教、各取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辩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将会有利于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孔沈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及革新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142-143.

[2]卯明艳.辩论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02-203.

第10篇

    2010级中医2班随机作为试验组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2010级针灸涉外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教学。教学模式设计组建合作小组试验班组建8个学习小组,每组7~8人,在不同宿舍中随机抽取,兼顾男女生比例,每组由组员推举或毛遂自荐产生1位具有一定组织调控能力的学生为小组长。搭建问题教学模式基本框架(1)设置课程纵、横向联系问题,促进有效学习迁移。鉴于中医基础理论为学生的中医入门课,所选用的问题不宜过于复杂抽象。一方面设置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内前后纵向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如在上完五脏、六腑内容之后,脏腑关系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与血液相关的脏有哪些?与气的生成相关的脏有哪些?”等。另一方面,对于不同课程的相关知识,教师应恰当运用正向学习迁移,将已有的生理学、解剖学等知识与中医基础理论紧密联系起来,设置课程间横向联系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如讲授中医肝藏血的功能时提问“:联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说说人体最大的藏血器官是什么?其藏血的具体解剖结构在哪?”引导学生从肝血窦组织讨论;讲授中医肾主水时,设置问题:“联系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说说中医肾的升清降浊、蒸腾气化作用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什么功能?”引导学生结合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讨论。通过学习迁移,将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2)设置科研相关问题,培养科研意识。教学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大一学生对科研方法尚知之甚少,科研问题可重点放在与中医基础理论相联系的实验模型制造上。如在学习中医脾和中医病因(六、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后,设置科研造模问题:“请结合脾的功能和常见的病因,谈谈脾虚模型可以怎样制造?”由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最后综合总结。学生参与科研的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教师设置一些简单的科研问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如“:参照《实验药理学》人与大鼠单位质量折算系数,大鼠每日的给药剂量是多少?”学生带着问题研究,不仅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意识,也拓宽了科研思路,培养了动手能力。(3)设置临床相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中发现,学生渴望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进行临床见习,增加对中医理论的感性认识。课题组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背景出发,设计了简单直观的临床实践模式,将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多媒体图片、实地临床见习等方式综合运用,并提出相应的临床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将脏与脏关系失常的证型(心脾两虚证、心肝两虚证等)设计成案例情境,通过PBL教学供学生讨论;或教师提供简单病案,让学生思考讨论其病因、病机、证型等;或用多媒体图片演示瘀血、痰证舌象及部分临床表象,让学生思考中医病理产物的致病特征。也可与相关临床科室联系学生见习,筛选中医基础理论涉及的主要病症,增进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如讲授完心主血脉,可带学生到附属医院观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患者面容,提问:“西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两颊紫黯,为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心其华在面、主血脉功能,对心血瘀阻产生直观认识;见习慢性严重肺病的呼吸困难,提问:“患者的呼吸困难,你考虑与哪些脏的功能失常有关?”启发学生理解肺主气以及肾不纳气的内涵。考试及成绩系统分析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2个班级统一试卷考试,满分为100分。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其中知识运用能力试题占30%左右,部分试题无固定答案,根据学生答题思路而定。为避免主观因素影响过大,宜固定1~2位教学及临床经验较丰富的教师阅卷。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各成绩段的分布情况及不同题型成绩进行分析,成绩比较用U检验。

    问题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对试验班(2010级中医2班)和对照班(2010级针推涉外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2个班考试成绩经非参数1-sample-K-S检验,Asymp.Sig.(2-tailed)均>0.05,说明2班学生考试成绩均符合正态分布。预先给定信度为0.05,查正态分布表,得U0.05=1.96,经统计分析,U=4.497大于U0.05。因此,可以95%的可靠性断定2班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段(80分以上)2010级中医2班占2班总人数的39.7%,2010级针推涉外班占2班总人数的12.9%,前者是后者的3.08倍;中分段(70~79分)及低分段(70分以下)2010级中医2班占2班总人数的14.7%,2010级针推涉外班占2班总人数的32.7%,后者是前者的2.22倍。表明2010级中医2班高分段人数多,低分段人数少,而2010级针推涉外班则相反。从2班考试成绩U检验分析及各分数段人数比较,说明试验班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问题教学模式效果显着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

    讨论

    除了认知特点,学生学习风格亦有不同,有的学生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偏爱问题的直观性,但自主思维能力不足;有的学生喜欢独立钻研,有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偏爱问题的抽象性,但合作意识薄弱。如何更好地发挥不同学习风格者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不足、整体提高学习能力,这是今后教学研究中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此外,本研究中的问题源自教师的设置,就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言仍有不足;教学中发现学生还缺少问的意识,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调动学生的质疑潜能和创新意识也是笔者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作者:吴元洁 王键 周美启 李净 刘晓丽 沈津湛 王正 邵正斌 单位: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11篇

[关键词] 腰痛;铺灸;针刺

[中图分类号] R2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106-03

腰痛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预后尚可,对患者工作、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能为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久坐而缺少运动或久站的人,长时间维持一个,就容易造成腰背部的疼痛,多由于重复性损伤后积累发病。由于这种损害,造成了患者无论是多走、多坐还是多卧,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容易发生腰痛。其发病机制多由于腰部组织局部病变,如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形成以腰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本科室应用铺灸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痛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3年4月来本院诊治的腰痛患者6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腰痛症状。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5岁,平均51.4岁;病程1 d~18年;腰肌劳损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8~64岁,平均50.2岁;病程1 d~17年;腰肌劳损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依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中医内科学》[2]对腰痛的中医证候分型:肾虚型、湿热型、瘀血型、寒湿型。

1.3 纳入标准

①有明显腰痛症状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诊断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②符合上述中医证型中肾虚型、瘀血型、寒湿型;③接受治疗前1个月及治疗中未进行其他治疗;④同意参与研究,并保证配合治疗至疗程结束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中医证型分类中属于湿热型;②不能配合治疗,不能坚持完成本治疗方案;③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对中药、生姜过敏患者和后背皮肤有大面积破溃或严重皮肤病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针刺取穴:参照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2版)]中腰痛的治疗处方:腰阳关、委中、阿是穴、肾俞、大肠俞。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定位并消毒,选用0.35 mm×50 mm毫针,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针刺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每1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 min。5次/周,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铺灸治疗。

1.5.2.1 铺灸材料 将新鲜生姜1500 g洗净、晾干后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打成去汁姜末备用;桑皮纸(长50 cm,宽10 cm);压舌板等。

1.5.2.2 艾柱制作 将艾绒搓成三棱锥形艾炷,艾炷直径如一元硬币的直径,长如患者的中指。

1.5.2.3 铺灸操作过程 在铺灸治疗室(配有通风设备)内,令患者穿着宽松的铺灸治疗衣,俯卧于治疗床上,调整至舒适耐久,充分暴露后背。操作者用指甲沿患者督脉循行路线自大椎穴至S1下做“十”字形标记,用75%的乙醇棉球将标记部位及其周围部位消毒,再用消毒干棉球蘸姜汁将施灸部位涂擦一遍。将铺灸粉(由本科室自配,成分主要是肉桂、麝香、丁香等)3 g均匀撒在标记部位,形成一条粗细均匀的直线。在铺灸粉上覆盖一张桑皮纸,将备好的姜末加热至患者可耐受的温度后铺于桑皮纸上,用压舌板辅助将姜末修整成长方体(宽约 5 cm,厚约1.5 cm,长度自大椎穴至S1),在铺好的姜末两侧铺上浸泡过温热姜汁的纱布。再在铺好的姜末上放置三棱锥形艾炷,首尾紧密相连,艾条长度和姜末的长度相同,状如蛇形,取整条艾柱的头部、尾部和中间点3处做为点燃点,点燃艾柱后任其自燃自灭,艾柱完全燃尽为1壮,燃完1壮换第2壮,连续灸3壮,待3壮艾柱燃尽后移去姜末和艾灰,用毛巾擦净背部即可。灸后,后背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若非采用发泡灸治疗,灸后皮肤起泡,如水泡不大,不需处理,几天后即可自行吸收而愈;水泡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水泡,放出液体,涂擦紫药水,外敷消毒纱布固定即可,避免感染[3]。

1.5.2.4 注意事项 对于惧灸者,医护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不能勉强,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昏、眼花、恶心、心悸、出汗等症状,即为晕灸,多因空腹、疲劳、恐惧、姿势不当、刺激过重等原因所致。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让患者仰卧位休息,注意保暖,给予温开水或温糖水服用,情况严重者需结合现代医学抢救方法处理。灸后嘱患者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饮开水,有助治疗。忌饮茶,因茶能解灸,忌食用生冷瓜果,避风寒。

1.5.2.5 疗程 1次/周,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6 临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疗效。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考,制订中医观察量表进行中医症状改善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前后各证候总分变化。治愈: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等呈阴性,起蹲、弯腰、走动等活动自如不受限。好转: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体征不明显,下肢活动功能略有受限。未愈:症状、体征如故,下肢活动功能等明显受限[4]。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VAS量表是一种临床常用、简单方便的疼痛测量工具,从0分(无痛)到10分(最大程度的疼痛),指数0~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评判自己的疼痛分值。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腰部骨质、关节、软组织病变均可导致疼痛症状出现,腰部肌肉在维持脊柱稳定、腰部活动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力作用及周围环境变化情况下,容易造成损伤,如腰肌劳损多发生于肌肉与骨质连接部位,在外力作用或腰部姿势不当下导致肌肉牵拉伤,周围环境较为寒冷时腰肌痉挛加重,而损伤部位血管相对收缩,炎症分泌物代谢障碍,影响恢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腰痛病多与跌倒损伤、感受外邪、劳欲太过等有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长期腰部姿势不当,感受风寒或久居湿地,风寒水湿之邪侵袭经络,经络气机阻滞等,导致筋肉、络脉受损,气滞而血瘀,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气血亏虚、房劳过度,致肾气不足;腰为肾之府,腰部筋骨不得濡养而致腰部萎软无力、疼痛,即不荣则痛。

针灸治疗中的取穴、操作手法等有着悠久历史,治疗腰痛病效果显著。其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阿是穴为主,辅以艾灸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5]。急慢性腰痛被公认为针灸治疗适应证的一级病谱。临床中关于腰痛的治疗方法报道很多,有体针、电针、温针、腹针、平衡针、长短针、火针、蜂针、穴位注射、热敏灸、艾箱灸、拔罐、推拿、激光、内服药物、药物熏蒸等方法,但是关于铺灸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很少,本科室自2008年开展铺灸疗法至今,积累了较多的临床案例,总结之后发现,铺灸对于腰痛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尤其是对于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

铺灸又称长蛇灸,因其在施灸时必须沿脊柱铺敷药物,形如长蛇,故名长蛇灸。作为中医外治法,在脊柱及椎旁组织上放置药物,以艾灸的方式发挥作用,此治疗方法综合了经络、穴位、中药、艾灸等多种治疗方式为一体[6]。

笔者认为铺灸治疗腰痛效果显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经络、穴位的作用:腰痛主要与肾、督脉、膀胱经有关,铺灸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治疗直达病所。督脉为阳脉之海,统帅全身诸阳经,主要分布于头身正中,诸阴经通过经别合于阳经,因此督脉通于全身经络;膀胱经及其腧穴也是腰痛的主经主穴。②中药的作用:铺灸粉主要由丁香、肉桂等组成,具有芳香透达、温经散寒,痛痹止痛的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姜味辛、性热,有温中、暖脾、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软、燥湿消痰的功效[7]。③艾灸的作用:铺灸主要采用的是艾绒,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捣研碎后去除杂质而成,柔软如绒,故称艾绒。艾绒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柱,易于燃烧,且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记载:“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强调了灸法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灸法的主要功效有:温散寒邪,活血止痛;温阳补虚,回阳固脱;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调摄冲任,回转胎位;降逆下气,平肝潜阳;拔毒泄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8]。

铺灸综合上述功效于一体,既可通又可补,对于寒湿型、肾虚型、瘀血型的腰痛,均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因此,铺灸结合普通针刺治疗腰痛病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经济、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6.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96-500.

[3] 高萍.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4):860.

[4] 李易崇.夹脊穴透刺搓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

[5]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2-213.

[6] 林红,杨殿兴.中医民间灸法绝技[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7:8.

[7] 李录久,刘荣乐.生姜的功效及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56-14657.

第12篇

壮医学是传统的民族医学,但由于历史上社会生产实践背景,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而使壮医没有象其他传统民族医学一样的历史典籍、没有医疗经验和理论升华的典籍文献记录资料,这是这门课的产生的一个背景基础和背景缺陷原由。

二、把握壮医药学“口传心授”的主要传承方式

壮医药学是传统民族医学,必须具备一定符合其规律的传承性方式,由于壮医药学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记录,决定了其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些传承内容主要体现在壮医药主要的医疗理论、药物功用认识、各科疾病诊断经验、治疗经验,壮医药各种特色疗法的经验传承上,是通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壮族自治羁縻及土司制度州县和一般州县(中央)并存,决定壮医药也不是正统的官方中医记录,因而壮医药主要流传在壮族聚居地区讲壮族语言的民间。“口传心授”方式决定了其不可能为繁杂的体系,而多为简洁、实用及经得起考验,这些知识内容是客观的传统壮医药,但多散播在民间,须采集挖掘整理,这是目前壮医药的重要工作。

三、壮医药学没有形成规范文字记录的原由

使壮医药的基础医药知识不系统、直观,而必须借助于壮医药的壮族文化背景进行内容支助、理解、说明;如社会生产水平较低实际和对鬼神信仰的精神实际是壮医“巫医同源、巫医并存”,即是壮医的深远文化背景;如一些画符、念咒、驱鬼、三道公庙等形式中寓含许多壮医药知识内核,如果舍弃了“巫”的形式,那么壮医就怕一无所在了,就否认其历史价值了。又如壮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文化反映着壮医药对流行病预防的重要成就。

四、壮医药社会历史的民俗、民族文化是壮医药经验和成就保留和保存的重要形式

并且这些反映着壮族人民以普及化形式或民俗形式或民族特质文化形式对实践认识到的最重要的壮医药知识、成就的记录和经历代相传的活生生的客观记录;尤其反映了壮医药的保健和预防医药的历史成就。如三月三的五色糯米饭、歌海节、赶圩文化、赶药市习俗,又如抛绣球、点天灯、花山石刻等体育锻炼预防保健形式;这些是壮医普及的预防医学的重要成就。另外,如壮药祛瘴法、群防隔离习俗等壮医药对流行病群防的重要普及知识成就。这些是壮医药传承不依赖文字记录外的较“口传心授”主要传授方式更高形式的开放传承形式,对壮医药很重要的知识尤其适合。

五、一个重要的实际是从壮民族的岭南地域和气候变化实际研究壮医药

这些地域和气候必然影响壮医的生活方式和影响决定着壮民族医药的历史医疗实践活动形式,是形成壮医药的基础。这一方面形成壮医药的生产毒药的基础、使用毒药的本能和历史上培育壮医药的解毒本能;这是壮医药的重要特色之一。故壮药多毒药、壮医善于使用毒药和解毒药,是壮医药的丰富医疗事实和实践经验基础;毒是壮医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最多的疾病,毒也是壮医外科学的实质纲领。由于壮族的地域、气候特色,使壮医“痧”、“瘴”、“毒”、“盅”、“风”、“湿”等地方病突出,并形成壮医疾病谱的基本纲领,且决定壮民外在活动频繁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壮医防治学重要的特色,即较注重外治方法,而内治方法较弱,即以外治为特色,并形成一系列的重要外治的特种技术;如壮医针法、壮医灸法,也催生了优秀的壮医挑治法、壮医刺血疗法和壮医佩药疗法等非常丰富的壮医外治疗法内容。壮医的地域环境特色和气候特点的影响,决定了壮医的发病观。中医的发病是正邪观,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较具普遍的指导意义;而壮医更具体的实践环境是地域特点和气候特色,即南疆之域;邪气炽盛,阳气开泻,正气更易耗损,既表现壮地突出的“痧”、“瘴”、“毒”、“盅”、“风”、“湿”等地方病发病特色,也表现出明显的因虚致病特色,明显正气虚的特色,故壮医发病观表现更为明确病因的即明确而广泛的壮地毒虚病因的“毒虚致病观”。而这一具体的致病观从而决定了壮医治病的最基本原则是“调气”、“解毒”、“补虚”观。以这些治则为基础,去掌握壮医多种治疗方法的实质所在,如壮医针法更重在调气,壮医善用动物药以补虚,壮医更善用解毒药等。

六、壮医药知识保部分存在在中医典籍、地方志等记录当中

中医传统典籍中记录一些壮医药学成功典案或有巫文化特色的案例,壮族地域的地方志记录的壮医药成就、壮医药历史活动,以及诸多中药药典对壮药的记录,就是当今较直接的壮医药知识成就记录。但这些内容较少,不代表壮医药学主体。另外,壮医药学的文献考古工作对壮医药知识的佐证,故文献考证是壮医成就的重要佐证形式,以证明壮医的历史真实性、存在性和历史技术水平,也佐证一些目前中医药技术的起源。诸上所论壮医药各方面的特色提示在壮医药概论教学中,除按现在教材内容分类章节讲授主体形式基础上,在合适的地方也宜穿插一些知识要点的如壮民族文化、民俗、地域特色、民族特异性、自治政府卫生政策、口传心授等主题的专题讲授,以丰富知识背景。

七、在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诸方面的佐证壮医药的存在形式和客观事实后

结合壮族地域气候特点的发病观和疾病谱基础;并在中医药文化渗透基础上和无文字记录便于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上;可以理解壮医理论体系的历史概况,至少应该简捷、易理解、易解释,故形成“三气同步观”、“壮医生理病理观”、“壮医的三道两路观”,以及壮医理论基础上的客观指征如目诊、甲诊、腹诊等壮医的诊断学基础。这些理论隐约可见于壮医的传统历史中,但较多具体成形的壮医理论也只有30年以内,如何理解其历史必然性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但至少相较于中医的观点,其肯定有特异性、民族性和传统性;如“三气同步观”形似中医的“天人相应”观,但在具体的解释病情和说明治疗时使用得更广泛和具体。壮医的“巧坞主神”理论较中医五脏主神更具有壮医特色,也更符合“脑主神明”现代简明之说。“三道二路说”更符合壮族的历史传统,远较中医经络腧穴容易记录,易于口传心授等。了解这些概念的壮族历史地域特色是增加肯定壮医理论的基础,达到本课程教育目的。如上,壮医药医疗实践的地域特点决定的“毒病说”,就说明了壮医基于外邪所致的地方病“痧”、“瘴”、“毒”、“盅”、“风”、“湿”等主要疾病谱,而当今壮医基本理论的建立,如三道两路理论,就补充了壮医基于外邪所致的传统地方病外的壮医杂病辨证体系,即三道病、二路病,也补充了可适用于壮医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儿科等各科杂症辨证。另外,壮医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壮医基本属性,决定着壮医的地位和水平,又决定了其发展状态,如历史上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政策既是促进壮医发展因素又是阻碍壮医发展的因素,决定壮医的总体水平不及中医,但又保持了壮医药特殊方面的先进性,以及壮医药的民族特异性,因而决定了壮医在历史上作用、水平和地位。

八、注重中医药、壮医药的比较研究,肯定壮医药的民族性、特色性和传统性

“壮医药学概论”是壮医药学的入门教程,也是壮医药学各论中引用较多或占较大份量的素材,其份量远较“中医学导论”之于中医学各论中素材多,故其在壮医药学中的地位不光是一门专业思想启蒙教程,更是一门壮医药学知识简编读本,也是其他专业壮医药学的普及读本,在壮医学药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深入了解该课程地域、历史、文化、民俗、民族背景和基础知识,就基本上算得上较具素养的壮医师了,各个方面内容自然延伸、丰满为现在壮医药学各门具体的专业课程,因而,也就很利于更深入的壮医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学习,更有利于树立稳固的壮医学专业思想。如注意以上诸方面线索的知识组合,并注意丰富、丰满医药背景知识,寻找更多的可视教材的支持,注意讲授的技术、艺术,仍不失为内容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的一门课程。

九、学习掌握的壮医药学概论壮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传统性

最终要从各方面理解、说明并落实现在已成型的壮医学的成就和形成基础的理解、认识,坚定对目前成形状态的壮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的认同,更坚定壮医药学专业的专业思想基础。同时为找到壮医药理论和学科建设进一步系统挖掘整理的科学方法,这也是“壮医药学概论”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以达到更好地完成普及壮医药学知识、巩固专业思想、坚定发展壮医药学的教育基础任务,达到科学整理挖掘多门壮医学新的科学教材和更系统的壮医学科学理论。

十、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