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7:5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文化传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所流传下来的精华,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与精神所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教师在授课时,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文化传承,让青少年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二、开发课本素材,渗透传统文化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也是让学生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1.鉴赏古诗文,发掘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展示诗人希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归园田居》时强调诗人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在教《劝学》《师说》时阐释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受到情操陶冶、心灵熏陶,更热爱祖国灿烂文化,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自主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素质教育要求,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
2.品味现代文,挖掘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是重要的构成部分,间接或直接地阐明了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掘现代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如生活习俗、传统节日、忠孝观念等,并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巧妙渗透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三、开展课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开展校外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还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因此,要全面运用课外时间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定期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请相关专业老师来进行讲授。
2.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
比如举行诗歌朗诵大会,让学生积累知识,并能从中锻炼自己;开展古诗词默写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而古诗词书法比赛中的获奖作品也可以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用来营造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一举数得;开展成语故事比赛,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自己所了解的成语背后的故事讲述出来,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故事背后寓意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
用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观看《朗读者》,享受经典文化视听盛宴。
四、借助节日习俗,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习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才能期望他们延续这些传统。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也可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弘扬民族文化。
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传统戏曲文化育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12年以来,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以青少年喜爱的动漫形式推广普及传统戏曲文化:编辑动漫版《小学生学戏曲》、《幼儿版戏曲动漫画册》等教辅读本;捐赠书籍和20万套戏曲动漫光盘;活动中建立“一送一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化平台覆盖近170万学生、对千名艺术类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了培训。2014年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计划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湖南模式)在全国10~15个省推广,力争2~3年覆盖全国。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对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在湖南、海南、武汉等地相继开展后,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学校教师与孩子们的热烈追捧。为青少年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开辟了有效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等主流媒体先后多次对活动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优秀戏曲文化的传承仅仅通过记录、保护和传承人之间的延续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繁荣,必须要做到文化与教育相结合,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动漫为载体,将戏曲文化引进校园,通俗易懂地诠释、表现和传播优秀戏曲文化。通过全面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全民普及、全民推广、全民传承。
研发“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
2006年,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抢救、整理、传承“中国地方戏曲精品折子戏”》的提案,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谢勇提出《关于为抢救、整理、传承精品折子戏建立保护基地》的建议。文化部在答复中指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途径,使优秀传统表演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并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进行宣传和传播,使地方戏曲与新的时代相融合。”为提升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南省探索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性地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新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桥梁,成功研创出一种深受孩子喜爱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动画。经过7年的锤炼,湖南动漫湘军创造和推出了原汁原味的本土品牌《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并获得文化部扶持资金以及全国30强动漫创意品牌(2012年)、中国原创手机动漫大赛银奖等殊荣。“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现已成为全国具有独特性、唯一性的品牌。
建议推广“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手段普及传承到青少年中,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范围广、影响大,应该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
1.政府组织文化、教育专家对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就阶段性的必修、选修分别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界定。制定从幼儿园到大学等不同阶段的课程、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将传统文化学习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采取动画寓教于乐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融入相应课程。
2.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专项事业经费。整合文化资源进入学校,开展学校教育资源与文化艺术素质两大培训。借鉴“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的经验,在文学、书法、绘画、民间技艺等相关领域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手段,创新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及传播方式。
3.对“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动画制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将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京剧、秦腔、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性戏曲进行创造性地普及推广。通过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化传承品牌和大众普及方式。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20世纪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价值评价是有分歧的。21世纪以来,新的文化形态不断生成,文化态势比以往更加严峻和复杂,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共存、相互交织的局面,对文化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会代表主要就以下4个方面讨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传承问题。
1.传统文化的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传统文化是指在传统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形成、传承、分享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农业社会中形成的文化系统,而文化传统是指在传统文化的系统里,那些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挑选出来并加以继承,阐释、创造性转换的要素。传统文化是文化形态学、文化分类学意义上的概念,与现代文化相区别;而文化传统重在讲文化发展观,文化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基于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历史维度上的概念。
2.传统文化的价值
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在当代仍然有生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认为:传统文化在教育思想、管理及道德方面均有可借鉴的价值。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如若追求其原创性,则必须要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
石中英提出:传统文化对校正今天学校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有重要价值。今天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或错位。价值观的核心是怎么对待人我关系,怎么对待得失,怎么对待物质和精神等。现代社会把自我放在集体的前面,导致个人主义膨胀、自我中心日益泛滥。学生今天学习的价值、发展的价值在于获取未来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获得更高的舒适度。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学生更需要的是怎样驾驭这些外在的东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讲怎样做人(人怎么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生与死、苦与乐、得与失)、怎样做事。儒家如此,道家和禅宗也是如此。传统文化拒绝承认孤立的、抽象的和原子的自我概念,把自我放在伦理关系里面来考察和关怀。在传统文化中,自我不是独立的实体,而是关系性的存在。我们的自我在经验和实践层面上是各种关系的一个中心,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伦理的坚守,我们才能获得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意义。因此,传统文化在纠正现代自我概念过于褊狭的毛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治疗、心理治疗的作用。人们阅读传统经典的最大收获是对自身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传统经典著作中最能够打动我们的文字也是那些能够触发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文字。
3.学校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1)学校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石中英教授、广东大学的王卫东教授认为:学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是强大的。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博士认为:对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是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学校对学生着重进行的是现代知识的教育,所以很多传统的东西并不是靠学校教育就能实现传承的,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
(2)如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授认为:应全面、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传统文化中讲辈分、讲等级、讲官本位的思想对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有消极影响,学校应努力克服它的消极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王本陆教授在回答我们是否需要传统文化这一问题时指出,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中的一个“板块”,应予以保留。王本陆认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涉及一个选择标准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持有的立场是兼顾以下三个方面。即传承功能、育人功能与社会利益。他同时提出,传统文化是作为知识体系(门类)进入学校还是作为生活方式进入学校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中山大学黄崴教授强调指出: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存等方面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筛选。
有学者从适应性角度讨论传统文化的继承性,他们认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就是精华的,不适应的就是糟粕的。黄崴认为:讨论传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现代,不能与现代割裂。在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方面,石中英认为;二者都是资源,取舍的标准是怎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怎么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怎么有利于培养理想的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互补的,是建构自我的不同模式。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李政涛引用了钱穆先生的话:对历史要怀有温情和敬意。为什么把“温情”而不是把“敬意”放在前面?李政涛认为,因为“敬意”可能会导向敬而远之、敬畏,所以我们更需要“温情”。为什么不用“激情”?因为“激情”容易丧失理智,且不能长久。“温情”即温和、温润、温暖:温和之心能贴近人心、贴近传统;温润、温暖之心能感动人心、润化人心。在探讨我们和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关系时李政涛认为:在讨论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重建今天。我们创建怎样的今天,就是在重建未来的怎样的传统。广西师范大学高金岭教授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金子,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发光的金子。
(3)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和途径
广西师范学院李强老师引用了涂友光先生的话:国学经典的学习就是要灌输,灌输的对象应是低龄的孩子。涂友光借助牛胃的反刍理论说明,将经典灌输给低龄的孩子,被灌输经典的人会在具有反思能力的阶段体会经典,在更高的掌握阶段应用经典。
宁波大学陶志琼教授身体力行、满腔热忱地传播传统文化。在她看来,对少年儿童来说,传统经典的学习是要靠灌输的。她倡导“素读”的方式: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
这种做法的终极目标体现在积累上,在蒙童时期输入大量的文字,以期达到将来厚积薄发的效果。
大部分研究生代表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对于文化的传承应采取浸润或濡染的方式,而不是强制、灌输的方式。
宁波大学孙玉丽教授从微观课堂的视角出发,倡导通过建构课堂审美文化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她认为,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反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北京师范大学王晨博士在介绍了美国两种名著阅读方式(大众化、精英化)后,提出了关于中国经典名著阅读的几个问题:对进入教育中的经典的解释方式是忠实于传统还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生活;对于经典的教育传播方式,应该是大众化的普及性解说和商业化运作还是精英性、传承性和文化性的陶冶,抑或探寻两者结合的可能性?
石中英认为,教育的途径有多少,文化传承的途径就有多少。学校原来即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传承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做人诚实、勤奋等。我们今天倡导的是有计划地加大传承传统文化的力度: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从建筑、制度到活动(如书法、绘画、武术、诗歌),多渠道地体现传统文化的因素。
(4)中小学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王卫东教授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在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接受性差;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在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教育内容流于肤浅;没有充分运用根本的教育途径,方法流于形式。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对于文化传统传承的实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不够;中小学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教师的文化知识修养难以胜任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缺乏外部应有的保障等。为此,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中小学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实效性。比如;端正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态度,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文化修养,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社区及家庭的教育资源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谭细龙教授对当前传统礼仪教育的丢失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当前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缺失进行了反思,并指出了原因,一是对礼仪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二是教材建设的藩盾《优秀的传统礼仪没有反映到教育内容中来,如《弟了规》、《三字经》等,三是教师的素质存在问题。他指出,在早期教育中应通过制度规范加强礼仪教育。
4.关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前,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衰变甚至失传的危险。代表一致认为;应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的选择上,受现代化推动和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群体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常常采取被动接受改变的态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少数民族的成员不愿意接受本民族的文化。大家一致认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核心在于使民族价值观在年轻一代心中得以传承与树立。在主流文化的广泛影响下,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在于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通过科学合理地设置反映民族特色的课程,营造多元民族文化共存共荣、互利互惠、不断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环境。
二、关于学校文化建设
中国现代学校制度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是从西方引进的,已有百年的历史。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学校形成了与现代社会演化相一致的文化气质。与会代表从更宏大的视角探讨了学校文化建设问题。
1.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主要有两类见解:一类见解认为“学校文化建设”这一说法需要进一步推敲。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认为,学校文化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生成”出来的。学校文化具有内生性,是生成的产物。也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是在追求中产生的。学校文化是通过设定一种追求的文化并最终转化为学校文化实践的过程。另一类见解认为,学校文化是建设出来的提法并没有问题,关键是这种建设必须借助适合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来进行。
2.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处理好的各种关系
(1)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第一,制度与文化关系的复杂性。华东师范大学唐玉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教授认为:文化和制度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制度不能简单地覆盖文化,文化反过来也不能忽略制度。第二,对制度本身的探讨。制度有三个层面:制度的精神层面、制度的文本层面、制度的操作层面。有代表认为,很多制度在文本层面是完美的,但其操作层面却往往与其精神层面、文本层面相背离。第三,制度与执行的文化关联。有代表认为,制度的执行实际上也是文化。不同的制度下具有不同的制度执行的文化。第四,制度对学校文化的制约。制度与文化本来不是对立的,制度是为文化服务的,但现在两者间却出现了一种紧张的局面,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文化建设的瓶颈。北京教科院蔡歆通过学校评估、课程改革等具体的实例说明了制度对文化的制约。对于导致这种紧张局面的原因代表们也进行了讨论。
(2)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唐玉光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郑航教授等认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既复杂又微妙。目前的总体情况是,学校文化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调控太多,学校文化居于弱势地位,被社会文化所左右。
(3)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唐玉光、郑航、冯建军等认为,学校文化建设除了要考虑宏观层面的问题外,还要思考微观层面的问题。在同样的宏观文化的背景下,为什么不同学校的学校文化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实际上意味着学校在文化建设中虽然不能不顾及宏观环境,但在微观领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4)移植与创新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借鉴,但并不能进行简单的移植;必须在此过程中进行创造,以生成更加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
3.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
石中英认为,学校要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促进文化交流与对话,达到文化理解与文化共识。张新平认为,学校应建立相对宽松、平等协作、关注个人权利实现,关心社会公共利益的文化。冯建军提出;学校应该建构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现代学校精神文化,并在这一精神
文化的指引下,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使制度体现人文关怀;重建学校环境的文化内涵,建设生态式的校园。
4.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武汉大学程斯辉教授指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出现了“五重五轻”的倾向;重外化,轻内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变化,轻进化重强化,轻感化重物化,轻人化。这些倾向已开始影响学校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文化建设者进行认真的反思。
李政涛认为:处于文化转型时期的学校面临的困难有,第一,学校对已往文化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认识不清。第二,把旧的文化纳入到新的文化范圈内需要有一个转化,校长不知道怎样转化既能体现传统文化的思想,又能体现当代人的追求。
5.学校文化建设的方略
(1)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
程斯辉认为,由于文化、人、国家均有复杂性,所以提出学校文化建设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统筹兼顾。冯建军进一步指如,学校文化建设的统筹兼顾要有层次性,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的统筹兼顾并不完全一样。唐玉光认为,还需要考虑统筹兼顾的可行性,他担心在统筹兼顾的过程中学校文化被异化。河南大学林德全博士表述了与统筹兼顾非常相近的观点,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考虑共同与差异、主流与边缘、发展与稳定、外形与内力、提升与引入五个方面的统一。
(2)学校文化建设中最为迫切的工作
唐玉光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最为迫切的工作是要把学校长期生成的文化梳理出来,看看哪些文化是积极的,哪些文化是消极的。马健生教授提出了要思考学校规模扩张后新建的校区或学校与原有学校文化的关系。冯建军教授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阶段性,所以在不同的阶段,统筹兼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各不相同。
李政涛提出:在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学校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方面要突出自主、自觉,特别要突出生命自觉。教育者当然要有价值自觉,同时要把这样的核心价值传递给学生。方式可以多样,可以灌输,也可以在讨论、对话中生成。
(3)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司洪昌博士提出,鉴于学校制度化建设尚未完成的现状,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的制度建设。也有代表提出,要通过制度与文化协商的办法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程斯辉提出,应通过选择和改造的方法来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一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意义
1 研究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现实意义
历年来,蒙古族音乐都在中国的音乐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人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使得传统的音乐受到遗弃。同时,传统的老一辈艺人不断的去世,大部分的传统音乐已经没有原来的面貌,失去了其本来定的面貌。在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发现现阶段传统音乐的现状。很多的优秀文化得不到有效的传播,随着老一辈艺人的辞世,许多的传统音乐没有继承人进行相关传承,也没有相关的一些机构对这些传统的文化进行补救式的传承,只是依靠一些音乐的爱好者和传统的艺人对传统的音乐进行默默的坚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缺失使得一些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流失,给传统文化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同时,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进行传承的过程中还是采用较为落后的手段,一般就是对徒弟进行口头上的言传身教,这样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势,可以保留传统音乐的本来面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这种方式是较为私密性的方式,一般只是对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进行传授,是一种不开放的传授方式,这样就局限了传统的文化传承,使得其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影响。
2 蒙古族传统音乐研究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音乐的一些弊端不断地显现出来,毕竟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地进步,传统音乐因为更新的速度较慢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较为落后的情况。因此,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传统文化不认同的思想,甚至是排斥和抵制。认为传统的音乐是落后的、不开放的、较为愚昧的音乐。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传统都有其必要存在的因素,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得到传承本身肯定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发展中也不断地出现音乐方面的非常优秀的作品。任何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传统的文化也不例外,本身来讲传统的音乐还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不断地吸收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成果,使得传统文化得到非常重要的发展。同时,在进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传统文化的底线,保持着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各代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其中存在着相当多的精华,只要加以变革就能够成为被大众接受的非常优秀的音乐,因此在进行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 传统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 与马存在着共鸣
在蒙古族中马是非常神圣的存在,是蒙古族的圣物。在蒙古族的发展工程中,不论是在内蒙古的周边还是在草原的内部,都有着对马的无限推崇,其本身的许多民谣和传统的音乐也是存在这许多对马的歌颂和表达。同时,通过蒙古的服饰和乐器也可以看出蒙古人民对马的喜爱。比如蒙古族的人民喜欢用带有马图样的饰品,他们的乐器也有很多的涉及到马的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马头琴了,这个是蒙古族的代表乐器,据现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在蒙古建国的时候就存在宫廷的乐队中,是蒙古族较为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一般来讲,马头琴由马骨组成琴干,在琴箱上面蒙上一层马皮,用来演奏的琴弦和琴弓都是有马尾制成,虽然只有两个弦索但是却能够发出较为空灵悠扬的琴声,表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表现的形式也较为丰富多彩,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演奏方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共鸣,因此在以游牧为主较为粗犷的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应该是较为容易得到传播。同时,蒙古族对于马的推崇还表现在其本身的文化上,在蒙古族的传统故事和童谣上,很多都是和马有关的内容,有关于马的传说在蒙古族的古典故事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比例,包括蒙古族的童谣中也是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马的传说。
2 与其自身的游牧文化紧密结合
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同于中原的文化,是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国来讲,蒙古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传统音乐中,蒙古族的音乐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时期是非常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化成就,在音乐的表达上较为悠扬,充分的表现出草原民族对自由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相较于传统的中原文化来讲,更加的能够激发人们心中对自由的渴望。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将本民族的风俗人情和传统民俗很好的融入到了其传统的音乐中去,是自己情感最真挚的表达。在蒙古的传统音乐中,许多的音乐曲调是非常的优美的,在音乐的情怀上主要是表达对自己民族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兄弟的情感。草原的游牧生活相对来说是较为寂寞和较为枯燥的,所以蒙古族的传统音乐是无数的游牧人民在孤单寂寞的时候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中了解这些底层人民最真实的情感表达,这样的真情流露更加的能够表现出音乐的内涵。本身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就是需要投入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文化传承才有意义,传统的蒙古文化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融入了非常多的情感在其中,因此这样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传承并且应该不断的进行传承的。
三 目前蒙古族传统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1 传承方式较为落后
在现阶段来讲,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般来讲传统音乐的传承是采用师徒的方式进行的,不像现代的文化传播是采用较为集中的大规模授课的方式,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较容易造成传统的音乐传承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身来讲这种传播的方式在一些方面的发展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播的群体有限,有些真正有天赋学习传统音乐的人员因为传承方式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进行学习,而那些不一定有兴趣的人员却因为家族的压力或者是各种原因不得不对传统的音乐进行学习。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新兴事物的基础,如果没有兴趣就算是学习的再好也无济于事,但是传统的音乐却因为本身传承方面的问题使得传统的音乐在传承上不能真正的得到大规模的传播,这是限制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了解才会造成误解,因为自身的一些弊端使得传统的文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积极悲剧的事实。
2 在进行发展传承的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音乐也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关的改进。毕竟社会的进步也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还是值得传统的文化进行借鉴的。闭关自守会限制自身的发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显然有些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采用传统的传承方式按部就班的进行传承和发扬,但是时代使得人们的各种思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音乐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再适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发展中的与时俱进是非常重要的。
3 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稍显欠缺
目前来讲,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国家在制定各项的规章制度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本身就不像物质遗产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它只是相关的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产形式本身在保护上就会存在一些较为不便的因素,这个度很难较为清晰的把握。如果国家干预的太多,就会使传统的文化遭受一定的冲击,失去本来的内涵,如果干预的过少就会起不到较为良好的保护效果,所以国家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也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无形的遗产,在传承的方式和方法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都是其保护的时候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四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
1 大力发展学校教育
音乐的教育对于音乐的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蒙古族音乐的传承基本上是靠口头传授的方式,在传承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不可否认还是有其自身的优势存在的,毕竟这种方式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上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对于这种方式也应该加以改进,要与时代进行结合,积极的引进现代的教育理念,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发扬。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采用学校的教育,可以很好的聚集较为优秀的资源使得一些人才得以被发现。因为以往的家族或者是师徒的传播方式因为本身的范围很小,非常有可能造成真正的人才或者是有天赋的人员不能学习这些传统的音乐。而学校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讲就较为广泛,它不仅可以面向社会召集一些对传统音乐较为感兴趣和有天赋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普及,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文化的传播手段。
2 积极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
每一种音乐的传承都有自己的途径和手段,顺着自己的轨迹不断的发展。但是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发展中也要不断的吸取一些新鲜的元素对传统的音乐加以改进,积极的和时代进行结合。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许多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已经较为束缚现阶段的传统音乐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传统的音乐传承者应该不断的根据时代的特点对传统的音乐进行改进,保留其中重要的内涵和精华,对其中较为落后的部分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较为完整的传播,也可以对其中较为落后的东西加以改进,使得传统文化保持较为长久的活力。
一、基本情况
望松街道境内有始建于民国初期的黄家大院及始建于清代的吴弄古建筑群。黄家大院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民国初期续建,占地面积为646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2平方米。现保存较完整的只有楼房3座,1986年被列为松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是“七间”也称百寿厅,均围绕“寿”字为主题,牛腿和雀替上108个篆体寿字,无一雷同。吴弄古建筑群位于吴弄村,建筑群始建于清代,15幢古民居较完整地保留着清代至民国时期民居建筑风格,粉墙黛瓦,高耸的马头墙,错落有致,散发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二、农村传统文化概况
松阳县望松街道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地域特色非常鲜明,古村落、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散布各行政村。2008年松阳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望松街道不断挖掘非遗资源,共收集资源线索153条,普查项目101项,基本掌握了辖区内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望松街道下辖的吴弄村文化底蕴丰厚,2003年,松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吴弄村为县级历史文化村;2012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收录国家《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
吴弄村较为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文化有:舞龙灯、闹鱼灯(翻新亭)、鳌鱼灯(桂花亭)、民间小调等。吴弄民间习俗有大年三十祭拜社公,正月初一叶氏后代祭拜先祖等活动。望松街道民间传统节气大致有春节(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代代相传。斗转星移,传统的民间岁时习俗依然如旧。
三、农村传统文化保护现状
1.初步形成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先后出台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对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2.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申报。望松街道开展了《制豆腐皮》《石雕》《古沉木根雕》《晒红烟及加工技艺》《驱邪巫画》《吴弄社公祭祀》《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申报工作。经过评选,吴弄村2015年获浙江省第三批非遗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传统晒红烟及加工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豆腐皮制作技艺》、《黄家大院木雕技艺》列入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岗后村王客妹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3.注重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针对传统文化的多样性,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保护措施,特别是“活保护”措施。搭建非遗传承基地,在松阳城北小学建立太极传承基地,每星期上一堂太极教学课,并聘请专业老师授课。在吴弄村晒红烟陈列馆展出晒红烟实物、制作器具、种植、加工流程以及销售、烟具、烟俗等内容。开展晒红烟制作体验、演示活动,吸引游客,宣传松阳,提高松阳晒红烟知名度。
四、存在的问题
1.欠发达地区区位劣势明显。松阳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六个重点扶持的欠发达县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历史和交通等多方面原因,松阳县非遗项目虽多,却是多数分布于偏远山区和革命老区,面临着薪火失传的困境,欠发达地区的区位劣势限制了我县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2.非遗传承的年轻化转变。非遗传承的关键是传承人,而现今的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传承人不断老去,而年轻人却不愿意去学习,培养新的年轻的传承人已是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重中之重。
3.专业技术人员力量欠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工作量大、涉及面宽、专业性强,除了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还要有一支业务精、善管理且较稳定的工作队伍。基层从事的非遗者多为半路出家,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尤其在乡镇一级,多数文化员身兼数职,导致许多工作流于表面,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4.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经过2008年非遗普查,我县共收集有价值的非遗线索2121条,然而现在县级非遗名录项目仅63项,还有众多富有价值的非遗项目未被包装整理。乡镇人手不足,挖掘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县的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滞后。
五、对策建议
1.夯实基础,大力建设“四大体系”。逐步建立资源、名录、传承人、传承基地四大体系,搭建非遗保护整体框架。一是完善非遗资源普查体系,在非遗普查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并整理挖掘重点项目,争取每年挖掘包装一个好项目;二是搭建四级名录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体系完善,争取有价值的非遗项目上等级;三是搭建代表性传承人四级体系,完善传承人梯队,培养一批年轻传承人;四是扩大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立足现有的传承基地积极开展传习活动,新建一批非遗传承基地。
2.统筹协调,大力落实“四大保障”。逐步落实政策、组织、设施、资金四大保障,建筑非遗保护强力后盾。一是落实政策保障,从政策制度上保证非遗保护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二是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组建松阳县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库;三是强化设施保障,以县非遗馆为龙头,乡镇非遗展陈室为辐射,搭建非遗展演展示平台;四是确保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传统文化 价值观念
如今,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高中历史课程本身具有突出的人文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质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教育理念陈旧落伍、专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原因,一些老师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造成传统文化教育薄弱甚至缺失,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教学内容本身就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不但需要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实,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情感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分析、思考、判断等综合能力。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历史课堂,让学生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体验高尚积极的情感,领悟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髓,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外在要求,而且是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强大的兼容性,把历史研究的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对于人类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兼收并蓄,学科内容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能。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建议。
(一)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高中历史新课程以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原则,重构了历史知识内容体系,增强了历史课程的时代感,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这些丰富历史课程内容与大量的课程资源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中,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部分内容不但是学生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历史知识,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教学“百家争鸣”这一内容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含义外,还要让学生通过对《孔子讲学图》的观察,对于孔子的为人形成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延伸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让学生初步理解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奠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丰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育教学实践创造了很大便利。一些多媒体、投影仪、互联网等设备手段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程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感知生动形象的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参与教学活动,手脑并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例如,教学“”内容时,由于学生对内容不太熟悉,设计了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的方式,通过播放网络上下载的有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首先对于有直观的认知,了解发生的社会背景、原因及结果。由于视频资料形象、生动、直观,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眼脑并用,思考的启示,体会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反抗侵略压迫的民族精神的灵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
由于高中历史新课程在传统的历史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密切了与现实的联系,实现了古今贯通,增加了对于历史学科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克服了传统历史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的弊端,使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有了用武之地。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丰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
例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增加了很多专题内容,“历史文化遗产”内容部分,增加了“探索历史奥秘”,这部分知识是很多高中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了解一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与认识,在碰撞中加深理解,形成独特的体验,训练思维能力,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实现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供了可能。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通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民族精神的感染中,不断丰富历史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大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汪霞萍.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D].苏州大学,2011.
[关键词] 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2-0047-04
一、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08年1月23日,、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场面非常火爆。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透露:初步统计,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参观的人数是没有免费开放时的5倍到15倍①,现在这个人数还大有增加的趋势。以重庆市为例,今年首个清明假日,著名的三峡博物馆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据《重庆晨报》报道,4月4日当天,三峡博物馆接待了8000多位参观者,到下午两点,人民广场上还弯弯曲曲排着两条“长龙”,排队人数近1万。因为是节假日,在参观人群中,普通市民最多,大部分是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参观,他们耐心地听解说员讲解,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大家都知道,博物馆中的展品大多数是历史文物,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参观,可以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要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仅仅通过观赏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地学习、接受教育。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不够,广大的中小学生仅仅从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课程中学习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对于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的学校甚至成了纯粹追求升学率的场所。许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欠缺和文学功底的匮乏。2003年,重庆市组织了一次青少年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②,这次调查共发出500份问卷,却只收回292份(占58.4%),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漠不关心或者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却自认为水平有限不敢作答。通过对交回问卷的分析,调查者发现被调查者对有关爱国主义的人、物、事的回答平均正确率达53.92%,尤其是课本里出现的、社会上广泛流传的问题内容正确率可高达92.47%;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典故等的回答平均正确率为24.02%,对相关传统处世知识的回答平均正确率为28.08%,对相关立志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为29.86%。可见,中小学生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野相当狭窄,这种状况实在令担忧。因此,在中小学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1.文化
文化的内涵复杂,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据说已有二百多种,但至今国内外尚无公认的定义。研究各种文化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文化最广义的理解:“文化”跟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产品的总和。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③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分为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而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不仅以外在物质载体的经典文献、制度、文物等有形的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无形的主体形式存在着。尤其是后者,通常称为“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集体无意识”等。因此,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作为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稳定的传统文化一旦生成,它对于置身这一文化之中的个体的生存就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像血脉一样构成人存在的灵魂。
当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轻视农、工、商而仅仅强调“学而优则仕”;讲究“官为本位,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轻视妇女的社会地位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它积极的一面出发,从它可取的教育功能方面出发来阐述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类的教育是以文化传承和培养塑造下一代为其不变的使命。有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承性。传承什么?传承文化,传承人类文明,传承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④所以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或教育的功能。概括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教育是把人类创造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就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使他们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教育创造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它蕴含在所培养的人才之中,同时也蕴含在所创造的物化的知识中。因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它是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同时,教育又离不开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例如中国古代教育是在古代封建文化的土壤中展开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举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是封建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拔制度结合在一起,影响中国教育上千年。
2.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考察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教育具有政教合一的传统;有重伦理道德的传统;有重视基本知识传授的传统;有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这些传统当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促进其发展。此时的教育就要承担起传授传统文化、强化国民民族认同感的责任。
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获成功,得到了国内外如潮的好评,其关键因素就是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极大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丽画卷,其轴心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良传统。据媒体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热,市民纷纷购买国学书籍,希望更多地了解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位市民对记者说:“看过奥运开幕式才真正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髓需要加深理解。”奥运会开幕式吸引了许多孩子和家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向往。看了开幕式,许多孩子对于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充满了好奇。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掀起了一股“读经热”,江西、湖南、重庆、深圳等地出现了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私塾”,这些“现代私塾”里教的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说明传统文化正在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育部批准的“京剧进校园”以及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都充分说明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教育展现给学生,学生需要通过教育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文明。
3.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撇开教育谈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撇开中国传统文化谈教育都是不对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共处于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它们交互作用,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因。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文化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化模式和文化内容正是通过教育传播才得以保存、发展。教育者如果善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教育手段的话,则会产生较明显的教育效果。
四、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经验体系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在中小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与骄傲。可以这样说,人们头脑里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得越多,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越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元素和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有利于使学生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2.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否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多种文化并存并且激荡发展,我国有部分青少年盲目的崇拜西方的社会制度,崇拜西方的一切,从而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在学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必然可以使他们正确的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对西方的文化加以辨别吸收。同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担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现代化,从而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3.有利于树立顽强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今部分中小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其自杀问题、犯罪(暴力)问题,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或网络上见到。而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各种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是教育他们开拓进取、百折不挠、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最好素材。这不仅可以教育广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还可以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善于创造,积极创新,杜绝虚度光阴和轻生现象。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都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死的鲜明态度。反过来想想今天的中小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真的是很痛心疾首。所以在他们中间开展有关于这些渗透着生命意识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顽强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4.有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免费开放博物馆的通知强调,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对于调节社会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推动我们中华民族更加文明和繁荣昌盛。
注释
①http://news.省略/focus/2008-03/31/content_7888679.htm
②都进学,李必勤等:《关于新世纪青年群体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报告》,《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2期
③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④刘智远,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客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设计;培养
一、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系
1.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职能与任务
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与任务之一,高职院校也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职能,守护、传承、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将其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一大批社会需要的创意人才。
2.艺术设计人才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美术创作,大力发展平面、外观、工艺美术、雕塑、服装及展览设计,提升设计创意能力和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地区积极创建以创新驱动的创意产业园区,各个行业、不同方面的设计人才需求巨大,需要高校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载体培养创意设计人才,全面提高未来设计师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实现传统文化走向市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3.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专业内涵的有效路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艺术设计和艺术设计教育激烈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必然演变成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竞争。专业内涵建设需要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注重专业文化内功的积淀,追求教育品质。这需要我们立足中国文化,借鉴国际趋势与专业知识精要,融入创造价值和设计文化,构建本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的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2011年统计显示,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在校生人数744万余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设计、视觉传达、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影视动画等设计专业,但缺乏院校自身的个性与特色,与本科院校之间也缺乏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培养目标、规格与岗位相互重叠,与本土文化结合不足,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
2.课程体系重技能而轻文化,缺乏传统文化的融入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都不长,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受到西方包豪斯设计教学体系和当代观念艺术的影响,在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教育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各校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存在“趋同”现象,课程设置中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专业、轻通识,传统文化融入不够深入等现象。设计专业很少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各种增强人文素质修养的选修课程,没有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使得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更难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学生创意能力不强,缺乏职业文化素养
由于近几年的扩招,部分学生绘画基础不牢固,文化基础差。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走形式,教学过程缺乏恪守职业精神道德的融入,忽略了文化思考,以及对过度包装、图形剽窃、违法广告等设计的视觉污染缺乏自我反省和社会责任感。
三、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文化传承创新的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树立传承中华文化的创新理念,结合国际设计教育的经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创意,提高艺术修养,在日常设计、学习中养成自觉的习惯。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要立足中国文化,融入创意产业、创造价值,在参考国外设计院校课程的基础上,结合专业与岗位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注重中国传统艺术中相关美学思想、设计理论的研究,适当加入文学、建筑、国画、书法、音乐等传统艺术语言课程或具有地方艺术特色的课程,构筑一个“厚文化”的教学理论框架,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民族意识、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艺术设计类专业除了要设立艺术基础课程外,还要设置较为宽泛的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范畴,培养学生的跨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设计与医学、物理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课程,或文学、音乐、电影艺术、中西文化价值评析等相关门类的课程,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商业设计实践或者国(境)外交流,以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参考文献:
[1]余雁.创意产业化发展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探究.艺术研究,2010(1).
【关键词】彝族传统文化 继承 保护模式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模式
传统模式。根据文化功能论的观点,文化总是为人类的某种需要服务的,其延续性便是传承性,而不是保护性,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无功利条件下的传承,其特点是娱乐性为主的精神生活。体现为无功利性和集体无意识性。
无功利性,人们在举行婚俗、丧葬和过节日的过程中经历的是一种精神活动,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情感和娱乐,而不是为赚钱或谋取利益。如阿西里西村的赛马和磨磨秋就是一种无功利的生活方式。大家聚集在一起看赛马,打磨秋,此类赛马活动中虽有物质奖励,但这种报酬是大家一起主动凑起来的钱,以鼓励比赛者,具有一种意义象征。丧礼和婚礼更是无功利的生活,是一种换取精神满足感的消费活动。所以,传统意义的文化传承是一种带有娱乐性、无功利性的文化延续。
集体无意识性,关于传统文化在村落里的传承模式是集体无意识性是不难理解的。许多传统文化的表现模式都是集体性的,并且大家都很积极和主动,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如火把节,无需刻意组织,白天大家都主动聚集在一起摔跤、跳舞、赛马等,晚上则点火把围着山水转。一种传统文化的形成,都是一个集体参与的结果,且成为该集体的生活模式,也是展现该集体观念和思想的途径。
现代模式。随着传统文化消失的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赢得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进而形成了以政府行为为主导、法律意识为导向、资金投入为形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模式。笔者将这种模式界定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模式,其特点是具有功利性和有意识性。
功利性。这里的功利对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当地政府,一是传统文化持有者。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动力一方面希望借助“非物活动”获取国家资金投入搞建设,争取政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当地传统文化,开发旅游资源,增加当地政府收入。从文化持有者来讲,因传统文化持有者稀缺,或者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开始弱化或消失,当地政府和专家学者在关注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唤醒了文化持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同时也激起了他们文化传承的功利性。
有意识性。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在政府主导下又有两种表现:一种是行政模式,一种是传承人模式。前者以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开发文化资源,获取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后者则是把文化产业专利化,由专利人(传承人)来传承和享受该文化资源。不论政府保护模式还是传承人模式都是经过一系列有意识有目的地规划进行的行为。
阿西里西村彝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阿西里西彝族村寨的文化现状。阿西里西村的文化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彝语为主要载体的彝族传统文化;二是以汉语为传播媒介的现代文化;三是以彝汉双语为诠释工具的基督教文化。彝族在贵州历史上建立过持续时间最长、独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政权。因承行完善的“则溪政权制度”①,历史上彝族文化一直是黔西北的主流文化,随着公元1664年阿哲部水西土司政权的最后瓦解,黔西北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彝族政权制度彻底崩溃,彝族文化赖以强势运行的政权基础不复存在。随着大量汉族的迁入,彝族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稀释,消融,形成如今彝族传统文化分布的孤岛格局。阿西里西村的彝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语言,所有村民在村寨日常活动中均使用彝语进行交流;文字,村寨有四个熟谙彝族文字的毕摩;以彝族酒礼歌为代表的彝族婚嫁文化;以彝族铃铛舞为代表的丧葬文化;以彝族撮泰吉为代表的原始戏剧文化;以《阿西里西》和撒麻舞为代表的彝族歌舞文化;以赛马和磨磨秋为代表的彝族体育文化;以彝族火把节和十月年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其中撮泰吉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铃铛舞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西里西村是贵州彝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村寨之一。
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传承模式。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传承模式。从阿西里西村的相关文化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在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主导性角色。随着近年来相关文化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西里西村逐渐具有了全国甚至全球意义的文化象征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恒久动力,如果没有政府持续的关注与支持,阿西里西村必然像距它不远的其他彝族村寨一样完全基督化。阿西里西村的彝族文化在其他村寨也能找到,幸运的是阿西里西村最早搭上了政府政治宣传的文化交流车,成为历届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宣传时的权威文化选择。
另一方面,以利益为主导的文化保护模式。在阿西里西村,基督教和彝族传统文化一直处于持续的博弈过程中,政府对彝族传统文化的长期介入使得彝族文化没有完全消亡,并和基督教文化以年龄人群为界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2005年赫章县政府请55岁的村民苏朝到县上编导《铃铛舞》,参加广州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最高“山花奖”后,政府奖励苏朝2万元钱,从此后苏朝就再没去过教堂。苏朝在阿西里西村组织了彝族传统文化《铃铛舞》和《撮泰吉》表演队,这是一支松散结合的村民表演队,无演出时大家各忙各的事,有演出时则在苏朝的组织下共同排练表演。为了组织这个队伍,苏朝自掏腰包3280元置办了《撮泰吉》演出服,经费来源于2005年苏朝为赫章县文化局编导“铃铛舞”获全国大奖后的奖励。笔者称苏朝为“文化工头”,他是能发现自身文化价值并有能力将其转变为经济效益的为数不多的乡土人才。
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模式的选择之路
传统文化存续的村寨须是具有文化自生能力的相对闭合空间,或处于一个相对广域的传统文化区中。简言之,就是地理位置偏远,生存环境艰苦,现代文明无法发挥它的全球化优势。就具体的文化空间村寨而言,此时的传统文化既是“基本形貌”,也是“次级形貌”,传统文化具备脆弱而有效的的文化生态系统。另外,如村寨地理位置好,生存环境优良,传统文化村寨存续的必备条件便是须处于一个相对广域的文化区,广域文化区的传统文化可聚合与现代文化相调适的能量。现代中国最成功的旅游民族村寨,如云南西双版纳的橄榄坝傣族民族村寨、贵州的千户苗寨等地均如此。
事实上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无论如何封闭的民族村寨都将被全球化的大潮所席卷,只不过是时间先后的问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只有调适和消亡两种选择,而调适的唯一选择就是村寨依托。事实证明,任何完全背离村寨依托的商业或慈善文化传承都不可能长久,但以村寨为依托的文化传承又必须以文化收益为动力,这就取决于以政府或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的外力及以村寨文化精英为主体的内力。除了内外力,村寨传统文化还必须有一个能够将其支撑起来进行长期文化展演或传播的支点,这个支点要么是旅游化了的村寨本身,要么是离村寨较近的旅游景点。
文化的特点决定了传统文化只能是一个具有时间惯习和空间阈限特点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系统中的相对静态部分,文化保护是一种基于文化认知的群体实践行为。对处于具体生境的民众来说,文化是“固有”的,没有传统与非传统之分,所有他者的文化保护行为都将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理论预设和先验的烙印,从而置文化保护者于文化救赎者的尴尬境地。因此,加强对文化所有者文化自觉的培养便成为文化保护的关键,从文化的他者救赎到自我发展是文化保护唯一可行和有效的选择。
结语
彝族传统文化是彝族人长期生产生活过程形成的习俗、信仰、观念等,其表现形式为舞蹈表演、演唱和仪式等。贵州彝族传统村落阿西里西村的三种文化表现模式被选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间接推动了该村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中政府激发了传统文化所有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培养是延续文化的基础。村落文化精英在文化保护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同时,传统文化所有者在文化实践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最终导致无法阻挡地文化自我调适和变迁。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是在适当的利益为内动力的基础上,由政府、专家和民间文化精英为主导,群众参与为基础,复苏文化生命力。
【作者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毕节学院彝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黔西北濒危彝族钞本文献整理和研究”的第二个子课题“黔西北濒危彝族文献依托的彝族村寨传统文化保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ZD010】
【注释】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和教育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家庭教育先于学校和社会这两种教育,是它们的基石,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要在家庭教育中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历经千百年的积淀而成的,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还包含道教、法家、阴阳家等文化形态。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含古代的曲、赋、诗、词、国画、对联等。家庭教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有可能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的认识并且结合教育现状从各方面入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一、在家庭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可能性
第一,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会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基础,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石。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家庭教育作为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的基础,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就是家庭,孩子首先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家庭是个人发展的摇篮,塑造一个人的最好的地方。家庭理应作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家庭教育必然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传统文化是否能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对个人的成长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第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以及现在社会对家庭教育和传统的文化的重视。《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文化是透过教育的方式扩散到社会中并产生影响的。作为教育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家庭教育,不管从法律或是孩子的全方位发展来看,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都应该融入传统文化。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这一趋势表现在很多方面,201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的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弘扬正能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曾说,文化的兴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支撑。没有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展,就不能完成中国梦,中华民族能够创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第三、家庭对传统的文化的传承有其独有的优势。首先,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普遍性的和长久性的。家庭生活中长辈对于晚辈的影响是最普遍的,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的灌输是会伴随孩子一生的,也会影响到他对下一代的教育。其次,家庭给子女的教育具有渗透性。这种教育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中,透过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言传身教慢慢渗透到子女的思想和行为中去。这种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是其它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没办法比拟的。第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具有亲和性和权威性。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细致入微的,同时我们在无法自立生活时依赖家长的供给和照料。这种依赖使子女对父母和长辈有更多的信任,因此,父母和长辈的教育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第四、家庭教育历史悠久。家庭教育对子女产生教育和影响比其他形式的教育要早,自从有家庭就会有家庭教育。我们所知道的有关这种教育形式的典故有很多,岳母刺字、曾子杀猪、孟母三迁。家庭教育是从古至今一直有的一种形式,传统文化以这种方式在家庭成员中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就是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二、怎样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它既包括好的部分又包括不好的部分,我们要传承的传统文化是其好的那部分,也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族精神价值内涵的精华所在、精神所在、气魄所在。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只适合当时的社会条件而不适合现在的社会甚至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这些,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选择那些有生命力的适应现实社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例如,当我们讲到儒家思想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想到“三纲五常”,其实儒家的有很多思想是现在社会的需要的。孔子关于人的德行方面讲仁、义,主张仁者爱人,具体到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这种观点和现在社会的各类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是一样的。
2、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小开始,着重培养孩子养成优秀的品德
我们是非常注重家庭教养的国家,一个人的举止谈吐、待人接物、人生价值观都能表现出这个人的家教。家庭是塑造一个人最好的地方。家庭教育更多的时候是在教人形成个体自身的修养和价值观。家庭教育首先应该教孩子怎么做人,这种教育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当孩子形成自己的价值理念以后,要再想做出改变就很难了。所以,对孩子的品德培养要从小开始,要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分。孔子曾说过:“一个有学问修养的人,要修养身心,实现他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大体上要分成三个阶段:“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这三个阶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这与我们经常说的“要做事,先做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孩子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之前,让他们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管是对自身的思想状态还是对社会关系的处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正面的指导作用。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要在孩子能够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不能为其带来负担。在孩子学习认字的时候充分的运用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书籍,选择孩子能够理解,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良好性格、良好家教的内容解释给他听,让小孩们在认字的过程中接触到这些带有优秀传统的文化,接受它的熏陶。在孩子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让其背诵一些简短的文字和优美的片段,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教育意义还能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他小时候学习到的这些知识随着他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会逐渐表露出来,形成孩子们特有的文化气质。
3、为人父母者要以身作则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家长是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家长的处世为人会悄无声息的影响着孩子对事情的判断。一般来说,温暖、充满爱心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是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上行下效”。当要求孩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家长要先亲力亲为做到这些,在子女跟前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想必大家很熟悉一则公益广告:孩子学习妈妈的行为,为妈妈洗脚。它就是要告诉我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毫无疑问的影响着其子女,一句“妈妈洗脚”不只是孩子的模仿,也象征着传统美德的传承。因此,在外来文化不断引进的现在,我们要端正态度,在坚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优秀的文化因子,不断地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加新的内涵。只有立足于我们自己的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更加形象全面的教育孩子,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才能全面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
4、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既要坚持与时俱进,也要注意忠于原典
这两方面看起来貌似存在矛盾,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选择还是应该注重这两点的。有些经典的事例拿到现在的情况中可能对孩子的教育意义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有些故事所承载的寓意受到质疑。比如孔融让梨,我们一直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要学会谦让,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提出质疑,那么,我们不妨转变思维,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孩子们学会分享。相应的,有些成语、谚语的意思往往被歪曲理解,有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解,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应该摒弃这些错误的解释,从原典出发,正确引导。就像我们通常说的“以德报怨”,教育我们要有宽大的胸襟,对有负于我们的人也要施以恩德。其实,原文是“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如果要以德报怨,那我们拿什么来报德呢?其实孔子认为要“以直报怨”,就是用公平坦率、光明磊落的人格,正确对待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和有负于自己的人。而不是一味的献出恩德去面对已有负于你的人。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的。我们的父母给我们教育和影响,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有家庭和孩子,我们也会给我们的孩子教育和影响。当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地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时,传统文化就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也会越来越繁荣昌盛。
作者:杨雪松 单位:渤海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双语教育;蒙古族传统文化;文化负载
一、蒙汉双语教育中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认识与态度
(一)教师的认识与态度
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决定双语教育传承文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师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文化意识,对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认同感。但是,事实上蒙汉双语教师对于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问题认识不够深入,对文化的自觉性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认识与态度
现代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程度,因为学生是蒙汉双语教育中的最大受益者。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和掌握蒙古语是有必要的,但是只限于能和本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并不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大部分的同学对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民族艺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希望在双语教育中学习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社会历史、语言文学和传统科学等。这对传统文化的负载也是有一定推动影响的。
二、完善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负载的途径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
蒙古民族负载传统文化在双语教育中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双语教学、校园建设、自编教材和团体活动。双语教学指用蒙古族语言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载入课堂,通过对蒙古族语言和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蒙古族文化。校园建设包括显性文化建设和隐形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指物质文化建设。指通过宣传栏等方式来宣传民族文化。学校的隐形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隐形文化通过精神和制度方面传达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自编教材是指蒙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用蒙古语独立编写的教材,包括蒙古族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包括蒙古民族歌舞表演,用蒙古语讲故事大赛以及演讲比赛和蒙古民族传统游戏等课外活动。
(二)双语教育中以蒙古语言为载体负载蒙古族文化
蒙古族传统文化需要双语教育来传承,而蒙汉双语教育是以语言作为载体的,在蒙汉双语教育中用蒙古语作为母语进行语言文化习得,然后学习主流文化,在蒙汉双语教育中使二者的冲突减少,更好地完成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的教学任务和教学使命,最大限度的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实现蒙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因此,蒙汉双语教育是促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最重要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
三、实现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的目标
(一)在多元化社会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在当今多元化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蒙古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相互碰撞,一方面,汉民族文化中有蒙古族文化的影子,另一方面,蒙古民族文化通常会吸收较多汉民族文化的因子,我国双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蒙汉兼通的双语双文化的人才,要具备包含多元文化在内的社交能力,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学习主流文化。在学习主流文化和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在多元化社会中的交际能力,把握正确的方向,促进民族融合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刻的理解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现蒙古民族与汉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社会中,不仅要求能够利用自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融进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同时也能利用学到的汉民族文化知识融入主流社会,增强自我竞争的能力,不至于丧失蒙古民族文化知识而被民族所抛弃。
(二)传承蒙古民族优秀的文化
蒙古族学生了解和学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可以通过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校园教育,使蒙古民族本土文化进入校园,培养学生自身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于蒙古民族生活在比较特殊的游牧生活环境中,在蒙汉双语教育中培养蒙古民族的人文社会知识和自然地理,培养蒙古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蒙古族同学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有效的传承蒙古民族优秀文化,从而实施蒙汉双语教育的重要目标。蒙古民族有着灿烂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有着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现代学校在蒙古民族地区普遍建立,蒙古民族文化受到汉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在学校教育中逐渐地减少,甚至有些学校已经不再设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其实,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蒙古文化在其他领域仍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蒙古民族成员对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有独特的情感,蒙古民族文化拥有得天独厚的地方性价值。
(三)实现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就是指对国家符号与国家共同体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历史文化的接纳而产生的自豪感、对自己所属的族群和集体无意识的承认而产生的归属感、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政治身份认可而产生的忠诚感。不同的少数民族承认和接受中华民族公共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演变,虽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但是都在一个具有多元地理区域和生存空间中。在多民族国家,公民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坚定的信念、历史文化的积淀、价值观和国家主权认同感,蒙汉双语文化基因在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实施并传承,通过独特的蒙汉双语教材和蒙汉兼通人才的教师,让蒙古族学生进入学校这个校园后,能够体验到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民族自豪感,逐渐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博弈。
四、蒙汉双语教育负载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任务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变迁,中华文明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前进。蒙汉双语教育之所以能够达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统一,是因为蒙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完全没有阻碍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发展中的威胁,蒙汉双语文化蕴含多样化生命而存在。蒙汉双语教育的功能是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是去消除这种差异的存在。而是应该去保护这种差异,才能达到蒙汉教育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自觉意识的提高。
五、充分保障蒙汉双语教育的实施
蒙汉双语教育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双语教育实施的开支保障,以及整个关于实施蒙汉双语科学和完整的管理机构,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一)建立蒙汉双语教育文化负载的评价体系
内蒙古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应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奖励在评优及绩效工资等方面传承蒙汉文化的蒙汉双语教师,奖励在团体活动中传承蒙古民族文化成绩出色的学生。奖励在双语教育文化负载实施中取得明显效果的学校。
(二)协调蒙汉双语教育的主管部门
国家民委、政府、教育厅等部门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协作,通过对群众的愿望、社会的需要而做出的策略建构,营造“良好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运用校园文化形成蒙汉双语的文化氛围,创建蒙汉民族语言文化多层次的平台,设立专门的蒙汉双语教学管理部门,创立蒙汉双语的教学团队,安排专职的蒙汉兼通人才从事教学科研,增强蒙汉双语教育的专业性和特殊性。逐渐建立蒙汉双语教育中蒙古民族传统文化负载保障机制。
关键词:传统节日认同;文化安全;国内;唐人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58-02
一、传统节日认同与民族文化安全
(一)关于传统节日认同
我国作为世界上节日最多的国家之一,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最重要的节日有四个: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传统节日认同是指对于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归属和情感态度。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民族的民众,无论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会自觉自愿地将身心回归到节日文化活动中,我国每年春节人潮滚滚的春运大军便是例证。传统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体节日文化。
(二)传统节日认同的文化安全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大力弘扬这一民族重要文化对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维系文化安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十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传统节日的渊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诗词、民间谚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汇集起来,大体上构成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民众通过周而复始的节庆不断地给传统的民族文化节日增添新内容,以此来传递、继承与发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遗产的重成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感叹中国的“端午”被韩国“端”走了,也让国人真正意识到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迫切性。我国传统节日的发展经过千年的积淀,融入了中华儿女的情感,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国内与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传统节日行为
按自然时序,我国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时进行传统教育、传统仪式、传统表演等活动来庆祝节日。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民间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这一时段都是春节的范畴。人们大多在春节时期进行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贴春联和门神、吃年夜饭、放爆竹、吃元宵、闹花灯等等节日活动。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五个节气,主要风俗有:踏青、扫墓、放风筝、植树等。端午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活动主要有:佩饰、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赛龙舟等等。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吃月饼和赏月。
(二)传统节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华人华侨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同样重视祖国的传统节日。在传统时令不约而同地聚合,举办具有鲜明中华文化印记的庆祝活动,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海外华子很多是生活在异文化社会的华人,尤其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过春节时仍然要按照国内的习惯包饺子、吃汤圆或面条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户华侨总会通过举办龙舞、太极拳、杂技、游行等活动来庆祝每年度的春节,形成了南京町独特的“唐人街”春节氛围[1]。
(三)关于海内外的比较:传统节日认同有差异
1.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淡化”
近年来,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传统节日被人们所淡化甚至被遗忘,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中国社会调查所于2011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大学生不能说出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较差[2]。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内涵的日益丧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丰满严整的体系凋落得只剩时间意义上的空壳[3],以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春节为例,如今国内节庆的仪式不断减少,甚至于代表着团圆祥和的年夜饭也被逐渐搬到饭店。
2.唐人街“选择性同化”下的传统习俗记忆与节日认同[4]
“除旧历元旦贺岁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节令,侨社经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国人深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影响,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袭了国内的模式。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唐人街逐渐摆脱传统模式,华侨们接受当地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习俗,积极地融入主流美利坚文化,他们也会忘情地投入到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
但事实证明,经过了一个世纪有余的发展,华人文化并未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完全“洋化”,这是因为美国华人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具主动性的角色,采取了“选择性同化”的文化适应策略。每逢传统节日,舞狮子、踩高跷、耍龙灯、走旱船等传统庆祝方式还会照旧在唐人街上演并广受欢迎。
三、从海内外传统节日认同比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华人们为庆祝节日在异域进行传统节日活动,岁时节庆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续,反观国内传统节庆却日趋“淡化”,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国内和唐人街对比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以下三方面。
(一)传统节日认同意识的强化与民族文化安全
传统节日的认同强弱对民族文化安全产生重大的影响,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归属和认同感对华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这种较强认同感在唐人街华人们对重大节日的隆重庆祝中得以充分体现。相比之下,现今国内的情况不容乐观,传统节庆逐渐“淡化”。有些国人混淆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名称,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也普遍较差。
(二)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与民族文化安全
通过沿袭传统节庆活动重新赢得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风俗的重视,将鲜活的民族文化从逐渐“淡化”的现状中复苏,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于国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对比我国国内和唐人街,可以发现华侨华人对传统习俗的记忆,主要源于对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的民族节日、生活、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继承。在传统节日之际进行节庆活动,如春节时期贴春联、放爆竹;清明节之际植树、放风筝;端午节插艾蒿、赛龙舟;中秋节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通过传统节日行为,实现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最终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维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与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维护起着积极作用。浓浓的节日庆祝彰显民族的特色,华侨们从而会获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强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传统民族节庆文化在海内外得以枝繁叶茂。华人们通过民族节庆活动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达出来,使岁时节庆等民俗精髓在异域得以存续。
在心理共振的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对我们身心的洗礼,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略传统活动的风采,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对传统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去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总结
我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日之际,海内外人们都会通过节庆活动来进行庆祝。按自然时序,国内人们会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进行节日庆祝。而唐人街的华人华侨们同样在异域存续祖国的传统节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情怀。
相比之下,近年来,国内传统节日认同日益“淡化”过节完全没有了过节的气氛。在比较国内和唐人街传统节日认同差异之后,探究出其内在原因并找出强化文化认同的要素,本文总结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讨传统节日的认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构建。
第一,通过强化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树立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节庆文化当作准则和责任心的表现,从而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过传统节日行为的沿袭,在整个社会形成传统节庆文化氛围和熏陶环境,使得人人过节、知节,从而将民族文化安全的维系意识根植国人的心中,保护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还是我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接受传统文化,从而发自内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识,维系民族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小荣.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的传承与认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曲爱香,张丽霞.青少年传统节日文化熏陶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学术论坛,2012(3).
[3]顾宗侠.论传统节日的民族认同功能[D].大连:辽宁大学,2012.
[4]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J].文化遗产,2008(1).
[5]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G].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610-611.
[6]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J].学术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J].思想战线,2008(4).
[9]王萌.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J].时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中国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赵东玉.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