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3-07-04 17:0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1篇

硬逼,是父母常用的方法之一,他们认为习惯成自然,孩子学得久了,就会生出兴趣来。其实恰恰相反,由于反复的让孩子学,孩子反而会产生一种对读书的厌倦,对学习的反感。这倒是父母没想到的。

让孩子学习,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饥饿”的状态,有了这种“饥饿”的刺激,孩子学习的“食欲”也会大增的。这种“饥饿状态”的创造,一方面不可强迫孩子学习,再有不可让学习时间过长,要分散学习。这也好比成人看书,借的书往往比买的书有用,因为借的书要还,所以看得更细更快,而买的书是自己的,什么时候都可以看,甚至可能根本不看。我们的孩子和成人一样,需要“饥饿”,只要父母狠下心来,与自己的溺爱和纵容相抗,就能培养出孩子力争上游的勇气与信心。

当父母希望孩子学些什么时,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给他们刺激,激发强烈的兴趣,使学习成为孩子一种自觉自愿的事。那样,做父母的也就尽可以不必那样累、那样辛苦、那样煞费苦心,结果却可能好得多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那么,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当孩子把奶瓶反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的时候,当孩子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此时,大人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

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例如,当孩子问“鸟儿晚上睡在哪里”时,你不必直接回答,你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鸟儿在晚上的可能去处;当孩子问“黄色和蓝色颜料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你不要简单地告知“会变成绿色”,你可以说:“是啊,那究竟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以此来引导孩子去试验,去思考,让孩子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

能否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是呵护孩子好奇心的关键。父母如果经常给孩子下达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那么孩子会感到总是在一种有压力的环境之中,他们便会将思考问题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久而久之,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殆尽。因此,对于强制性的智力作业,要少些再少些。

二、为孩子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例如,孩子一般都爱听故事,不管是老师或父母讲故事,还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放故事,孩子们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当你讲小人书中的故事时,你会发现孩子常常是一边听一边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主动要求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父母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因势利导,适当教孩子认认字,不要求孩子写,更不要求孩子记这些字,只要他们能认识,能把一个小故事读下来就行。孩子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会有一天,父母发现,孩子已经能很连贯地把书上的故事琅琅上口地读出来。当孩子在阅读课外书刊时,家长可利用读物内容,作为与孩子对话的内容。这样,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可以不时地受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与习惯。

三、带孩子到大自然、社会中去,开阔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可带孩子去观察小树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夏天带孩子去游泳、爬山;秋天带他们去观察树叶的变化;冬天又可引导他们去观察人们衣着的变化,看雪花纷飞的景象。孩子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家长最好还能指导他们参加一些实践,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搞发芽的试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些小动物。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启发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鼓励他们阅读有关图书,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到书中找答案。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第2篇

一、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不畏惧你的数学课堂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二、给予肯定,多些鼓励,让课堂成为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小学生普遍具有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应在课堂上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因为我们的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鼓励。我们平时上课时,要经常对学生这样评价:“讲得好”、“做得正确”“读得非常好”等等。这些,学生都认为是一种荣誉、一种信任。因此,我们对任何一个学生都要尽可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叫学生上黑板板演,有的教师在判断正误时,在错题后直接打上鲜红的“×”;但有教师不怎么做,他们在某个错的步骤下面画上“ ”,而对其它对的步骤仍打“√”。这第二种做法,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对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引起重视。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积极的鼓励,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和对待自己的错误。便于学生积极的去订正错误,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去学习的做法。

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迸射智慧的火花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数学问题的产生离不开数学情境。在讲解几何初步知识――“线段”时,我引用了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创设一个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有一只小狗,在离它50米的地方有一根肉骨头,小狗想要吃到肉骨头,试想一下,它会怎么样去接近这根骨头。

生:直奔过去。

生:箭一样的速度狂奔过去。

……

师:同学们想一想,小狗为什么不绕个圈子然后再去吃骨头呢?为什么它每次都会直奔过去呢?这是为什么呢?

生:小狗直奔过去能够快一些吃到骨头。

师:真聪明!为什么一直奔过去能够快些吃到呢?

生:一直过去跑得路程近。

师:因为小狗都知道直奔过去路程近。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同一平面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培训学生思维能力。

四、动手实践,让学生“手脚并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它力求变革传统的被动性接受式的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他主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试图突出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知活动,使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丰富数学课外活动,为兴趣的培养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3篇

学习使人聪明。那么,作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呢?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地运用好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概括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孩子多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

1 结合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地运用好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而低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如一年级教材中“了解生活中的数”一节,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不仅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而且认识了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的心情。又如学习实践活动《小小商店》一节时,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文具店亲自用人民币购物,使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了计算方法,体验到数学是源出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1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呢?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乏味的,难以理解的。那么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活动中理解概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如在教学体会时间“1分能干什么”时,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1分我能干些什么。再如在教学测量长度这一章节中,带领孩子们到操场自己去测、去量,容易感受到什么工具测什么物体的长度较合适,并用什么单位。实践证明,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更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2 恰当、合理地运用教、学具,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育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学有所获。而低段的孩子们爱玩、坐不住,想他们在教室里乖乖地学40分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能活跃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多动手的好习惯。而计数器就是一个很好的直观形象的教具,恰当合理运用于教学中,能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正让孩子们爱学习,就必须切实做到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培养孩子勤思考的好习惯。正像一位孩子所说:学数学真有意思!

第4篇

关键词:物理学;实验;积极性;兴趣;物理思维

物理难学吗?回答众说纷纭。物理难教吗?回答更是大相径庭。焦塞姆说:“最好的老师,是让孩子知道他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孩子自身的感悟,而以孩子为主体是重中之重,是教与学的根本。若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想学、乐学、会学,那么学好和教好物理就不是困难的事了。而纵观历史的成功者,哪一个不是深爱自己的事业呢?

一、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目标

1.使所有孩子的爱好、特长、兴趣、个性都得到最和谐、最有效的发展,把情感与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2.要开发智力,就必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使孩子感到学习虽艰苦却愉悦。要注重教学的艺术性、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共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课堂感情要真挚,教态可亲。课后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家庭关系,尊重和信任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位孩子,对学困生更要多付出应有的情感。这样孩子才会把老师当作挚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真话告诉老师。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感情冲动期,比较容易出现喜欢哪位老师就努力学习他教的课程,而讨厌哪位老师就放弃他教的这门功课的学习。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孩子想学、乐于跟你学。孩子真正学进来了,也就是俗话说的你已把他领进了门,还愁什么?

三、有效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初中课本对物理学有这样一句描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是物理学的根本,也是优势。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各种实验教学是有理论根据的,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的。中学教科书中的实验多为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无论是哪一种实验都有利于培养孩子对物理的兴趣和情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物理思维,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每一种感官获得更多直接经验和感性认知。打好基础,以便孩子很好地认识物理现象,感悟物理规律,掌握物理知识,进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运用物理实验来培养孩子对物理课的喜爱之情。

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努力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激发孩子的创新热情与创新精神是新形势下物理新课改的目的。教师主要的责任是想尽方法,使孩子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孩子的能力开发和智力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5篇

新世纪、新要求,传统育儿方法也必须进行升级处理,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培养孩子呢?下面将我的育儿心得体会整理如下,供大家一起来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

从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中感受,他是否有礼貌、诚实、爱心等方面来教育。

要培养他有公德心,并且做父母的还要给予支持,并加以赞美,让他知道施恩受惠能让人更快乐,但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孩子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二、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习惯与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安排一些孩子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让孩子去做,然后对孩子给予赞扬和肯定。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绩,又受到了父母中肯的表扬,便会热情洋溢地去做每一件事,并愿意去尝试做一些比较难的事情。当孩子在"小事"中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便会对自己逐渐充满了信心。

习惯成自然,我们针对身边的小事,跟孩子做一些约定,比如和孩子约定看电视的时间、方式和内容等等。标准不必过高,但需持之以恒,对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在很多人心目中,总觉得孩子还小,笨手笨脚,什么事也做不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需要孩子分担责任,比如说,大人先出门,孩子后出门就必须让他学会关门窗、电源等等,告诉他不关窗,万一下雨,雨水就会从窗户飘进来,不关门,怕小偷进屋拿东西,关闭电源能节约用电,让他知道事情不做好的不良后果与做好的区别;批评事情而不是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你做的这件事,妈妈喜欢或不喜欢,让孩子有行使选择的权利,其实是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生活中,大人们常常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要求,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如果父母过分地强求,甚至是强制性地使孩子服从,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与父母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能使孩子认识自我,对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谈到孩子的兴趣,我们自然的想起那些"兴趣班、特长班",觉得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等等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往往好多的孩子是在父母的要求之下,不得不参加那些培训班,硬着头皮做练习,完全不是孩子的兴趣。事实上,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小孩身上自发的部分,而家长与老师起着一个促进作用,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广泛兴趣,并加以培养。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在孩子做完家庭作业的时候,我就给他朗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故事,或者是儿歌、或者是谜语,不但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他的阅读兴趣。还提出一些故事中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如果他不懂就再朗读一遍或给予适当的提示,让他养成读书、爱思考的习惯,这个方法收益颇佳,不仅扩大了他的词汇量,而且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丰富了他的情感。现在,沛新还自己编一些谜语让我们来猜呢!

适当的玩一些亲子游戏,给孩子一些鼓励,细心聆听他们的需求,并经常保持与老师沟通,以及老师与父母对孩子信任,也能让孩子的信心倍增,轻松学习,乐观向上。

四、制定学习计划和拥有平常心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孩子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定时学习,让习惯成自然,尽可能帮助孩子消化老师教的新知识,而不是给孩子施加额外太多学习压力,对于孩子的考试成绩,我认为不要反映太大,无论好与差,都要以平常心对待,正确的引导孩子面对的得与失。鼓励与赞美的话是孩子学习过程中学习动力,这是我深切体会到的;我们从没有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批评她,而是帮助他查找原因,会告诉他认真答题获得满分,老师和家长一定会感到十分骄傲的。如果是因为字没写好扣分,就会提醒她,你是学生,字一定要写好,写端正,每次在考试前或考后我们都会对他说,"沛新,加油!你是最棒的!"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物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力,然而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能收获一些快乐和甜蜜,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总之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已,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

第6篇

一、孩子入学前应做好的准备工作

(一)、身体方面的准备。孩子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教师也向孩子传授知识,但同小学的上课,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而且学习也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孩子在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学习)。但孩子一上小学,学习就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社会义务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每天都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这要有较强的精力和耐力,需要有健康的体魄。

(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爷爷奶奶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学习生活中,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学会生存。

(3)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懂得爱护和学会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会削铅笔等。

(4)培养孩子服务性劳动的能力。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总爱问个“为什么”,都想知道,都想懂得、这就是对事物感兴趣及求知欲的表现。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和从事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又是书本。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孩子听,这是很有益处的。

2、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兴趣是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而学习好还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马马虎虎。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上课、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做小动作,而是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等。所以,入学前要培养教育孩子在做好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老师会严格督促他们,在家里,需要家长的督促。他们一放学回到家,就要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做作业的时候,坐姿要端正,要一心一意,不能让他们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这样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将来功课多了就无法按时完成,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写完作业,要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看一下课表是否有体育课,注意第二天的穿着。平时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多给他买一些课外书,多让他知道一些科普知识、法制知识、安全知识。

(四)、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首要任务是“成人”,其次才是“成才”。做个品德高尚的人是对全校师生提出的要求。我们应要求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在活动与交往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请等);要求孩子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友好相处,平等相处,平等待人,不逞强、不霸道,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打架骂人;教育孩子关心和爱护集体,遵守班级的纪律;培养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品德。

(五)、教育孩子热爱学校和教师。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正规教育的专门机构,也是他们度过宝贵学习时光的地方。只有让孩子热爱未来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他们才能生动活泼地成长。为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以十分高兴、愉快的口吻,向孩子描述有趣的学校生活和学习活动;向孩子介绍学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带孩子到附近的学校参观,熟悉学校的环境,以便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与向往,使之产生急于学习,乐于上学的愿望,以避免惧怕上学的消极心理。教师,是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不仅是学生的道德教员也是生活的导师。

二、小学一年级教师应做好的工作

1、教师要和蔼可亲,具有亲和力。教师的微笑面对、耐心教育会使刚入学的孩子消除紧张感,使他们热爱教师、乐于上学。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向孩子们讲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孩子们明确在校一日常规,并用常规来引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自身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3、拼音教学游戏化。从汉语拼音学习来讲,的确有点单调枯燥。就一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讲,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都已经学习过拼音,拼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缺少了吸引力,因此教师要通过游戏带动吸引每个孩子的注意力,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参与到每个课堂学习环节中去。

第7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重要性;方法;途径

在当今社会,幼儿英语得到很大的重视,很多幼儿园也开始了双语教学工作。3-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关键期,让幼儿在语言发育时期就接触英语,同时用两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幼儿语言发展有很大好处。幼儿在启蒙阶段,是否能对英语感兴趣,将会为他一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孩子在乐中学,趣中学,是决定孩子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家长对幼儿园开展英语是十分支持的态度,不管是英语实验班还是英语兴趣班,英语字母、图片、动画碟片都能引起家长的热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英语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趋重要。但是多数家长在孩子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对学习英语产生恐惧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家长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孩子失去游戏和发展能力的时间。如何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呢?

1 注重听力的培养

1.1 想办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激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

1.2 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听一些相关的知识,调动孩子听英语的兴趣。通过听录音磁带,带领幼儿听纯正的英语,培养孩子的听力和音感。

2 大胆说英语的能力

2.1 精心钻研教材,多创设情景教学。根据幼儿爱活动、爱模仿、爱说、爱唱、爱跳、爱表演的特点,结合教材给幼儿创设活动情境。

2.2 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

2.3 课堂用语都尽量使用英语,给孩子提供说英语的环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让学生在看看、说说、唱唱、玩玩、做做中增加对语言的感受,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标准的语音语调读英语的能力

3.1 授课与游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轻松易学。如:角色表演、单词接龙、拼单词比赛等。

第8篇

【关键词】孩子们美术 实践能力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26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求知欲旺盛,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所以在孩子们教育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们接受正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美术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仅仅要带领孩子们认识美术,感受美术,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从中有所收获、有所M步。作为美术老师,要帮助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培养实践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和科技都飞速发展的社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我们要在幼儿阶段就为孩子们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孩子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孩子们养成实践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

一、培养并且帮助孩子们保持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园阶段,要想让小朋友主动地接受某种事物,就必须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作为幼儿老师,我们在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保持和维护好孩子们对任何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大部分小孩子对于新鲜事物都是有很重的好奇心理和探究的兴趣,老师应该帮助孩子们保持和培养这种积极的好奇心理和浓厚的探究兴趣,而不是按照死板的教条把孩子们规划在框架之内。很多幼儿老师总是认为孩子们不应该做这件事,做那件事不对,做这件事的方法不正确,不应该对那件事感兴趣,就这样总是扼杀孩子们对其他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将孩子们只能安放在大人认为正确的应该做的事情范围之内,切断了孩子们对外界事物旺盛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从而导致了一些孩子们童真心性的泯灭。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有很多孩子在美术课上自己进行“创作”,老师只看见孩子们画的一些凌乱的线条就认为孩子们是在瞎画,从而会打断孩子们甚至批评他们,其实这样会打断孩子们的思路,甚至会压制孩子们的天赋。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先画完,就会发现他们的画在线条、构图或者色彩方面会有让人惊喜的地方,这个时候对孩子们进行表扬会帮助孩子们保持和维护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孩子们美术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帮助孩子们培养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帮助孩子们维护和保持这种兴趣,让孩子们能够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对美术课程感兴趣。只有有了这种学习兴趣,孩子们才会自觉主动地接受美术课程,才会愿意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二、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在孩子们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孩子们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让孩子们主动进行学习。老师在教授孩子们美术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孩子们主动接触美术,只有孩子们自觉主动的去接触和感受,孩子们才会更愿意对美术课程有所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自然会帮助孩子们提高实践能力,帮助孩子们有所收获。另外在日常美术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多引导孩子们积极动手,能让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就让孩子们自己亲自去操作练习。比如说美术学习中的手工部分,老师要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兴趣,又能锻炼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究出来的,只有找到最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才会更加愿意学习,才会学得更好。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因为孩子们和老师的差别而各有不同,但有的方法确实都适用的,比如说老师要多对孩子们进行鼓励表扬,由于幼儿孩子们的性格特点,老师多多鼓励表扬孩子们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他们更喜欢学习,这样才有利于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寻找老师和孩子们相处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孩子们得到更多指导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日积月累,这就要求老师要找到与孩子们相处的最佳状态,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简单的来说就是老师一定要和孩子们相处融洽,并且还要对孩子们具有威慑力,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的听话,才能认真地学习。

首先,要求从老师自身做起,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要想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和正确的指导,就要和孩子们从心理上成为朋友,保持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让孩子们从心理上真正的接受老师,只有老师和孩子们的关系融洽,孩子们才会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得到更多的帮助。师生关系融洽,老师才有机会增加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之间通过交流可以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帮助,孩子们通过老师的指挥,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才会有更充足的学习动力,通过老师的帮助指正,孩子们才可以得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9篇

1、幼小衔接提高孩子们的素质培养

中国的教育方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当然如今随着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有着一定的提升,所以也逐渐地认识到了。有很多的家长们都想要效仿西方培养孩子的教育方法,更注重他们的素质培养了。幼儿教育阶段就是孩子们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而在进入小学前的幼小衔接就是首当其冲。

2、幼小衔接对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儿童教育

在孩子们从学前教育班到上小学教育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幼小衔接的过渡,幼小衔接之间的过渡往往显得十分的重要。孩子们要进行在一个状态上的根本改变,从玩的状态转换到开始学习的状态中去,而这之间的幼小衔接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不至于产生厌学的情绪,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

3、幼小衔接加快孩子们的适应能力

既然是一个幼小衔接的过程,那么孩子们从玩耍的学前教育状态过渡到小学学习状态中去,必然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进行良好的幼小衔接能够让孩子们更快地适应学习,根据他们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出学习的兴趣,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吸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一、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使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书法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课堂上,歪头、歪脖的,斜卧的,五指包笔、手腕内钩等不良书写姿势随处可见,在这样的姿势下很容易让孩子们变成近视眼并养成耸肩、驼背等不良毛病,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而且,对孩子们写好汉字、写美汉字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让孩子们拥有一个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写字姿势挂图悬挂于教室前面,让孩子们能够时刻对照挂图纠正自己的姿势,是否做到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握笔是否做到了“捏、托、垫、靠”,是否做到了“掌竖、指实、掌虚”。我们应该时刻提醒孩子们纠正不良的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姿势,我在教学中还专门设立“姿势优秀学生”的评选,每节课由一两名姿势优秀的学生做小老师,评选班级“姿势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奖品就是老师给孩子签名、老师示范的例字等等。通过竞争做小老师、学生评价学生等形式,让孩子们饶有兴趣地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孩子们也会为得到老师的“真迹”而感到高兴,从而不断地提高孩子们对学习书法的兴趣。

二、养成细心观察、认真比较的好习惯,培养孩子们做好精细活的能力

学习书法的方式无外乎摹、临、创这三个步骤,其中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不二门径。而书法的临摹又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要把汉字临摹好,就必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在临帖的时候,只顾低头蛮写,没有任何的思考,这样一种“抄帖”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使孩子们无法对书法进行理解,使书法学习得不到进步,慢慢地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孩子们思考,让孩子们在自主自觉的思考中获得成功,只有这样不断地深入进去,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面对一个汉字,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观察,明白不同笔画的长、短、粗、细,明白字形结构的宽、窄、收、放,正所谓“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在临写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字和碑帖上的字进行比较,发现自己还没有正确表现的地方,及时进行纠正。通过这样的反复观察和辨别,不断提高临摹能力和表现能力。这样,既能够培养孩子们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又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还能够培养孩子们对学习书法的持久兴趣。

三、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书法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她的造型、线条、意境、情趣无不流露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来,一件件书法精品背后的感人故事包含的人格美、情趣美以及文化内涵,一个个鲜活的书法家那或伟大、或洒脱、或执著的伟大人格,无不让我们书法学习者感怀、追慕、向往。我们进行书法教学,要养成孩子们良好的审美习惯,就要通过讲书法家的故事、欣赏品评名作、感受书法艺术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用一种虔诚的心态来学习书法,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感受祖国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书法教学进课堂以后,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

第11篇

美术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绘画兴趣小组是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反映出一所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的程度。而绘画兴趣小组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特别在小学,绘画兴趣小组的开展,不但能丰富校园的艺术文化生活, 还更能发掘孩子的潜力,促进孩子美术特长发展,而且它在孩子的个性成长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活动的开展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效果的进行,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和艺术冲击力,才能将绘画兴趣小组开展得丰富多彩、使绘画兴趣小组活动成为孩子学习艺术的乐园。

一、使孩子了解兴趣教学开发意图,有效的开展活动

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的绘画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观。 参加成员由孩子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某些孩子因好奇而选择了美术兴趣小组,这可能与他自己个人的素质、性格和能力不相符,这往往是由于这些孩子对该小组的内容和特点不了解而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兴趣爱好而随意选择的。对于这些孩子,则需要帮助他们对该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爱好。

二、通过活动内容的安排,发展绘画兴趣小组的基础动力

绘画兴趣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大约20名左右。不要求多,要求达到精,活动固定,通常每周两次, 活动制度化。使孩子了解一些简单的绘画常识知识,(绘画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常见绘画方法)。 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指导孩子从事绘画创作,以校园中的好人好事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旋律,创作出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一定的艺术品味的作品。组织孩子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每星期四的下午大课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绘画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绘画教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绘画学习无关的事。 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爱护绘画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通过开展美术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孩子们交往的兴趣。

为了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绘画的方法,提高绘画的水平,在绘画教学活动中,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绘画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活动既可提高孩子们的绘画水平,又可加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在各种节日里我都在校园内举办了有主题绘画活动。整个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完成。孩子是学习与活动的主体,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孩子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型、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通过这种寓教于活动之中的美术教学形式,使绘画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运动。合作交流形式的绘画活动在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兴趣小组特有的教学活动形式与理念为孩子们的美术学习注入了新的方式,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四、通过各种形式的美术展赛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定期举办孩子作品展览,每月举办一次兴趣小组成员美术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绘画兴趣小组活动在培养孩子绘画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同时,可以通过展示、比赛、表演等各种形式展示孩子们的所学,为孩子们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作为教师则要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孩子的一些佳作可以在校内展出以起到示范作用。对于一些才华出众、个性鲜明的孩子,提供条件为他们举办联展和个展,努力培养出色的艺术人才。绘画比赛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到一定的时期,可以让孩子举行美术比赛,通过训练比赛,能够促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通过训练比赛,孩子快速、准确、熟练的技能。

五、组织观摩实践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美术素养。

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求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里的美术素养就是指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兴趣小组的美术教育主要通过观摩来实施,我设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全校孩子参观美展,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感知。参观展览前,多介绍背景知识。参观中,边看边讲边记边画。使教学与观摩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得以受益。比如,我们组织孩子野外写生与爱家乡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通过写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达到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教育目的。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绘画水平与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入社会,增加孩子们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认识社会的经验。

六、走入社会,寻找资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遵循孩子认知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内容的选择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孩子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以画室为主,结合多媒体、室外活动。 配置活动使用相关教具、工具、材料; 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设置辅助课程; 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店文化馆、科技馆、名胜古迹、街道等地参观、活动,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孩子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

七、这学期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二周:讲解简笔画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周:简笔画造型原理

第四周:简笔画练习

第五周:简笔画练习

第六周:儿童画的意义、名称

第七周:儿童画练习

第八周:儿童画练习

第九周:简笔画、儿童画比赛、展示、评价

第十周;国画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周;国画的用笔用色方法

第十二周:练习熊猫

第十三周:蟹的练习

第十四周:竹子的画法

第十五周:青蛙的画法

第十六周:素描基础知识

第十七周:用笔方法及线条的练习

第十八周:物体的方法及透视现象

第12篇

一、当前社会教育动向与少儿阅览室的构建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战略目标指出,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有鉴于此,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少儿阅览室的构建应分为二大区域:即静态区域和动态区域。静态区域以阅读(包括网络阅读)为主要表现形式;动态区域则以组织各类型的社会活动为表现。阅读藏书的构建可由思想道德教育、文艺和社科三大类型的图书和期刊组成。购书、刊时,应及时接受社会教育信息之反馈,切实、及时地满足小读者们的需求。网络阅读应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所阅读的网络信息可囊括诸如德育、文教、科普、游戏等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多种内容,尽可能地避免小读者们去搜索那些无益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信息。社会活动形式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这里,特别值得推荐的是南京图书馆少儿阅览室推出的争当“小小图书管理员”的活动,小读者们在参与管理图书的社会实践中,不仅可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或期间及时发现其需求的欠缺,进而提出改进的办法,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也可使小读者们体悟到图书管理者工作的艰辛,以便今后更好地配合管理员的工作,将少儿阅览室办得更好。

二、把握社会教育动向,提高少儿阅读兴趣及创造能力

国际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要缩小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教育之间的差距,除及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外,还应结合国内国情、民情实施创新教育。少儿阅览室作为教育的另一基地,应积极地配合学校和家长,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阅读兴趣,努力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1.学习兴趣与阅读兴趣的培养

由于现在社会、学校对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因此无形中给孩子们增添了不小的学习压力,在学校和家长的巨大压力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往往会下降,阅读通常也成为了负担,繁重的科目学习已使孩子们几乎无暇去阅读课外读物,从而导致少儿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严重不足,而事实是见多识广更能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能力,书刊及网络信息对于个人不但有休闲娱乐的价值,还有开发自我潜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功能,因此,少儿阅览室的管理者可加强与学校和家长的联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强化少儿阅览室的功用,具体举措:建立网络联系平台,与学校和家长对话,及时了解小读者们的学习需求,并提供相关服务;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培养和提高孩子们学习、阅读的兴趣;书刊等信息的罗列不仅须注重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与全球化,而且也要重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弘扬;施实奖励办法,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先导,是启迪中小学生智慧、提高学习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成才的前提,只有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少儿阅览室才能形成优质服务的良性循环。

2.提高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科学精神是贯穿于一切科学活动、一切科学探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准则。而创造能力则是一种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能力,也是一种以探索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精神,二者密不可分。

第一,少儿阅览室应采用开架、开放式管理,尽可能地提高小读者们的自主阅读及学习能力,倡导孩子们质疑并鼓励孩子们在书中自己寻求答案。具备怀疑精神,不仅可以辨伪去妄,更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现,这是培养孩子们创造能力重要的一歩。且孩子们在自寻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随着问题的不断被解决,获取了充分的自信,从而激发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造能力。

第二,少儿阅览室应采用多媒体技术,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们播放图文并茂的动漫、电影名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碟片等,为孩子们提供活跃、形象的阅读服务,以促进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及创新意识的发展,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第三,少儿阅览室应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强化孩子们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孩子们在逐步形成创新意识的同时不断体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使课外阅读及见闻的知识成为课内所学知识的有益巩固和补充,以促进课堂教学、家庭教育,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其创造能力。

人们的创造力,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驱动力。因而,少儿阅览室应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不断推动其创造力的提升,切实将服务工作做到位。

三、关注社会教育动向,重视少儿阅览室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不仅是针对青少年,也是面向大众的,只是有所侧重点。育人者必高于人,作为少儿阅览室的管理者应具备比一般图书管理员更高的综合素质,由于二者的服务对象不同,因而所具备的服务专长也有所不同。在少儿阅览室工作的管理者,除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信息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现代化技术素质和创新素质外,还应掌握儿童心理学、审美学、音乐、书画技艺及外语等多类课目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