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时间:2023-07-04 17:08:03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第1篇

关键词:培养 学习兴趣 主要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与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关,还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只是解决了学生“学”的问题,而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做”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家庭的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最突出的表现是写作业马虎、爱玩,可见他们对玩很感兴趣,要把他们从玩中拉到学习上来,强拉硬扯是不行的。教师应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对学习产生兴趣。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摆在家长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浅谈培养兴趣的途径。

一、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前提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主动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一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会自主自愿地学习。

怎样科学地引导孩子养成习惯呢?按照教育专家的观点,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什么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呢?如培养孩子爱画画的习惯,今天画一只小狗,明天画小狗在玩耍,增加画青草或草地,后天在草地上画几棵树,再后天在天上画白云太阳。这样一天一天增加,画画的好习惯就自然地养成了。克服坏习惯怎么用减法呢?如孩子特别好动,坐不住,这是不好的习惯。一位细心的母亲观察发现,儿子在学习过程中,没做几分钟就离开书桌,喝水、吃东西、上厕所。按照一般的逻辑,家长会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掉这一不好的习惯,但这位母亲没有这么做,而是在第二天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在学习前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学习过程中稍微减少活动的次数,并不断暗示孩子:“你做得到”。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减少了中断学习的次数;过了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点,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完全克服学习过程中好动的问题,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

二、科学引导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幼儿处于对事物的认知阶段,好奇心比较强,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有的孩子把玩具都拆成零件,有的孩子不停地问为什么。家长很可能认为孩子淘气、捣乱、不懂事,并对孩子予以批评、不理睬的态度。这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苗的成长,挫伤孩子探索求知的热情。所以,家长要充分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并予以科学的引导。另外,家长在回答孩子提问时也不可敷衍了事,如果孩子发现家长在敷衍他,以后不懂的问题就不会再提问了。

三、培养自信心是建立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

实践证明,如果孩子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与快乐,那么他们一定会喜欢上学习。如有的孩子喜欢舞蹈,可能他天生就喜欢身体随着音乐节奏舞动,也可能是教师经常表扬他。那么,怎样才能使学习变为快乐的事呢?核心就是多表扬,少批评。教师要学会用放大镜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不断予以表扬。有些父母的口头禅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渐渐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甚至产生自卑感。孩子如果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但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们。总之,成人要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有能力学好这些内容,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培养兴趣,进而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四、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有力支撑

外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样,良好的外部坏境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也起到决定性因素。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勤奋学习的好榜样,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家长一边督促孩子努力学习,一边自己又通宵达旦地打牌玩游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肯定不言而喻。而如果家长能在闲暇时刻读书品茗,并在家庭中多布置一些好书,让孩子随处可见,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有积极主动的意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第2篇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初中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第3篇

关键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効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59-01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贪玩,而忽视了对学习的认识。从而没有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好像成为他们管吃、管住的旅店,一个个孩子就像“野猫子”一样,整天浸泡在玩耍之中不想回家。但是学生的天职就是努力学习,学习是孩子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就要正确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把他们的目标转到学习上,使之努力学习,在学习上有所认识、更新。并且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发挥本质的潜力,突出其优点。我们应对不同样的人,不同的学习,不同的心理态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技巧来引导他们,正确辅导他们的学习。古代学者早就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让他们多善于动脑,采取不同策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就是完成任务,不从根本上了解到学习知识以后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缺乏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像有些学生一样,上课等于坐板凳,坐下来一节课就行了,而后,作业也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就是应付差事完成任务。其余的不管,学没学到知识那是另一回事,对于这样的一些孩子,做家长的不能正面催促学习,父母的催促会让孩子反感,此时他不喜欢父母干涉他的生活,凡是喜欢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侧面去教育,引导他们,当然你可以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讲给孩子们听。

二、要讲究学习方法

孩子在白天学习时间长了,大脑已经疲劳,根据对黑猩猩的实验,黑猩猩学习一小时,便很不厌烦,小孩子也是如此,所以家长不要立刻逼他做功课,让他去玩一会儿,这样恢复体力,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不会使孩子对学习感到厌烦,相反他还会喜欢学习。进而可以买一些课外的书籍如故事会、猜谜语、讲笑话、闲聊都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和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感情、句子、问题的良好渠道。在孩子当中遇到问题时就因该鼓励他,当然,这样会使孩子充满信心,让他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获得的知识就越牢固,当孩子完成作业时,就因该表扬,使他有学习的动力,会使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更加勤奋、认真,当然可以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来奖赏他。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可以在没上的课程前,让他先预习,让他大致的掌握其内容,这样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思想并知道如何组织起来,阅读一遍,使他的阅读提高一倍,并提高辩解、理解能力,这样上课以后也会使轻松一些,并且能听懂其真正的内容,也就不会惧怕学习,学懂后,就越学越爱学。可以买一些专题训练之类的书,让他去做,让他在这些专题中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从而也掌握了学习技巧,提高了学习技能,加快了学习速度,让他反复应用,使学习技能逐渐发展成熟,就意味着学习方法得当。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学习成绩。

三、怎样让孩子主动去学习

在孩子的学习中,我们要多以问题的形式,让他们充满在问题当中,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让他们去发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会让他面临问题不惧畏,勇于克服困难,也使他们会学习,怎样去学习,从而就提高了孩子的思维能力。自然学习成绩也就大大提高,就像摘苹果似的一些事一样,当他去摘一个伸手就能够摘着的苹果,就毫无意义,就是吃起来也无味,而要让他摘一些摘不着的,让他去跳起来摘,这样的一些例子,我们可以运用到他的学习中,让他感到这是辛苦的果实。这样他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不断提高。对于每一位孩子,我们要洞察其心理,个人爱好,都是要了解的,只要了解其心理特点,就可以对症下药,能正确引导,使他把目标转移到学习当中,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的确定,孩子才能静下心来,去认真学习,这样,把心神放到学习中去,才会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提高成绩也就不在话下。

四、培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第4篇

    孩子七岁了,个性比较强,根据这两个月来,总结了孩子的学习习惯,配合学校在家里进行教育,针对性的列出了以下了几点:

    第一,陪伴孩子学习。

    在孩子做作业时,特别是在听写拼音、生字、数学题或检查背诵时,放下手里的活与孩子一道完成家庭学习任务。

    第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她应尽的义务。

    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观念,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同以后个人的前途和职业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孩子吃不用愁,穿不用愁,唯一的事情就是书读好了。我们还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讲述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怎样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样,孩子对学习的愿望就会增强而且持久。

    第三,引导孩子认识知识的用途。

    怎样向孩子表述知识的用途呢?对于学英语,可以这样举例:学了英语可以上网冲浪,或者可以给澳大利亚或英国的小朋友发电子邮件,和他们聊天交流。给孩子讲故事,把孩子吸引到知识的海洋里。

    第四,配合学校,把孩子培养好。

    同学校联系是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我们都有关爱孩子之心,积极参加学校家长会和家长学校和老师进行交流。

    第五,定期检查孩子的书包。

    我称过孩子的书包,重7.5斤。打开书包发现里面书本、卷子、学具、废纸等胡乱叠放,让孩子找一件物品,她要翻腾一阵儿。于是,我有意识地检查孩子书包,并建议孩子把物品归类摆放,按课表安排准备学习用具。这样,孩子慢慢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从而也在生活自理方面取得不小的进步。

    第六,安排好时间和空间。

    孩子应该有一个作息时间表,平时的作息时间应与周六和周日有所不同。在家里孩子应该有一个使她感到舒服的学习地方。

    第七,制定学习计划。

    对孩子学习的关心要有所行动,制定学习计划是行动之一。要帮助孩子确定重点和目标。多和别的家长交流。

第5篇

【关键词】幼儿,学习兴趣,培养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一件基本情趣状态,它可以驱使人们去行动,见物有感谓之“兴”,心有所感而乐此不疲谓之“趣”。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的成功往往来自于执着的追求,来源于他们在孩童时代的兴趣与爱好。

2.兴趣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地去探索,去学习,并能产生惊人的毅力和勤奋,使其以专注的精力,忘我的精神从事这项活动。由此可见,兴趣的产生,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的影响是起决定性因素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孩子对画画感兴趣,他就会不停的“创作”,并且乐此不疲。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自己之所以被人们崇拜,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顺着兴趣做了一点科学探索而已”。所以,由此可见,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成长是很重要的。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要达到“学习就是一种快乐”的境界,这正如打鱼一样,你给孩子一条鱼,他吃完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如果你给他一张网教他自己如何捕鱼,但是,捕鱼的过程是枯燥痛苦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培养他们捕鱼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愿意捕鱼,也就不用担心鱼吃完了!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3.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

培养幼儿的兴趣,一定要针对幼儿兴趣的特点,否则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幼儿兴趣有哪些特点呢?

3.1 幼儿兴趣的特点。①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兴趣会随着实践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不久前还很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已近“靠边站”,让位给其它更感兴趣的事物了。②有一定的可塑性。只有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③有一定的广阔性。孩子的兴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事物”,只是由于经过外界环境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不同而已。

3.2 幼儿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孩子在3-5岁时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什么?”他们所问的问题千奇百怪,无所不问,家长往往被他们问得张口结舌,就不耐烦地说自己头疼,不愿意被孩子缠的没完没了,就把他们交给电视机和录像了。其实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长面对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应该耐心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解释,引导孩子看专门给幼儿看的“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对一些物质现象有感性的认识。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其实他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不能忽略从小对他们的教育。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2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一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这种态度严重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打消了孩子学习兴趣。所以,作为家长,不要小气自己的赞美之词,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学;弊端;解决途径

很多家长认为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是对孩子能力的一种培养和提高,实则是一种短视的表现。本文根据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对这种倾向的弊端以及如何改正弊端进行几点浅谈和分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学习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则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很多老师会通过给幼儿讲解一些小故事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发展现状下,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扼杀。很多幼儿教育机构甚至打着提前学习小学教学内容的口号作为自己的特色进行宣传,很多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约而同地加入了这支队伍。

2.阻碍了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教育中,会有很多手工环节,游戏环节以及幼儿之间的合作环节。这些环节旨在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幼儿之间的相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虽然没有小学知识学习那样直观,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幼儿教育是孩子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启蒙时期,如果幼儿教育者不能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用小学的教学来取代幼儿教育,那么孩子的非智力能力可能就不会得到开发。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内向而不敢发言,与同学之间相处不和谐,这些都与幼儿教育的缺失有关。

3.忽略了孩子的长远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及品行。如果没有幼儿教育,孩子进入小学乃至以后的中学,就会变成纯粹的学习容器。例如,很多时候,幼儿教育老师会让学生进行团体游戏,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幼儿教育中,老师会安排幼儿进行模仿或者是跟着老师一起做手工,培养幼儿的手脑并用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在幼儿阶段养成的,也是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的活动。因此,忽略幼儿教育,赶追小学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短视的教育行为。

二、解决方法

为了改善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弊端,需要广大幼儿教师在研究弊端的基础上改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老师要把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放在重点位置,而不是教学内容和任务,比如,在学习简单的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举一反三的反馈学习,让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愿意学习数学,而不是对数学知识感到反感或逃避。在老师给幼儿讲故事的情节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设置悬念,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并可以培养幼儿对故事的复述能力,多鼓励幼儿在大家面前发言等,这些都能够培养幼儿对知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这些都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影响。再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能是一些简单的制作,老师一定要注重让幼儿自己去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让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幼儿细心观察、耐心动手的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的手脑并用协调能力。

在游戏环节中,老师要注重对幼儿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还要注重孩子之间友谊的培养,使幼儿受到的教育是高效的、有收获的、快乐的。孩子的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教育,不要过分注重幼儿对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而是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注重对孩子的幼儿教育,让孩子在有一个快乐童年生活的同时,培养起积极的学习态度,浓重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会如何融入集体、与人交往,如何实践动手。当孩子回到家里时,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等进行一定的监督和帮助,和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的幼儿教育与开发,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幼儿教育与小学学习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应试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虽然没有小学知识学习那样直接和效果明显,但是却能够在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上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幼儿教育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习惯以及品行基础。

如果说小学知识是高楼大厦,那么幼儿教育就是根基,根基不牢,高楼大厦很容易受到撼动,甚至倒塌。因此,切不可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是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需要一致明确的共识。

第7篇

【摘 要】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很多老师都怕上数学课,因为学生对数学不敢兴趣,觉得学数学枯燥无味。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帮助、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探索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呕吐和恶心,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相反,他就会乐于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想到这句话,不由让我想到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很多老师都怕上数学课,因为学生对数学不敢兴趣,觉得学数学枯燥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呢?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帮助、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

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例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可能是他乐意用五彩的蜡笔在纸上涂抹,看着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延伸、扩展,他的思维、想象也跟着任意遨游、旋转;也可能是老师经常表扬他,虽然他画得并不怎么样。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质,孩子的兴趣往往有自己的独特性。孩子兴趣的发展和表现,往往是他天赋和素质的先兆。老师要经常问一问孩子的兴趣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不断发展兴趣。以学习为快乐。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老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与学生交朋友。实践证明,小学生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门学科。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并理解他们,对学生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小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家人对其照顾不够,这些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爱”,以师生的感情,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对学习的胜任感,直接影响学习兴趣。有了对学习的胜任感,应能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有些学生学习很吃力。教师要及时帮助这部分学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课外不仅进行必要的辅导,而且还要注重课内的辅导,表扬鼓励,树立信心。当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学习没有兴趣,灰心丧气时,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寻找他们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鼓励,从而激发上进心,努力学习。

二、发挥课堂优势,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开学初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首先,要引导学会看图,主要看图中都有什么,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其次是引导学会从图中找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刚开始预习对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我们可以慢慢教给学生看的方法,让学生由幼儿园那种单纯的图面意思理解向发现信息层面转变。等掌握了方法就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

当然,在课堂上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还要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在实验的过程中,始终以欣赏、激励的目光对待学生,让孩子感到自豪,内心充满幸福感。比如用赞许、表扬、抚摸、奖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学习。第二,加强行为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突出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化,即认识向行为的转化;从行为向习惯的转化。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孩子,工作要更耐心。他们由不良习惯转到正确行为,既需要提高认识,又需要行为矫正,特别是需要孩子的意志努力和家长的严格训练。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地学生的学习习惯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第8篇

〔关键词〕电子琴兴趣培养方法教学方式

一、电子琴教育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电子琴,包含丰富的音色,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很多电子琴还可以对音色进行编辑或改变,丰富的音色和灵活的音色变化,正是电子琴演奏的特点之一。自动伴奏是电子琴演奏另一大特点,它是由各种仿真打击乐器自动演奏的,是一种人工设计的循环逻辑音型自动演奏装置。自动节奏不仅为音乐的进行提供了稳定、准确的节奏律动,而且活跃了音乐的节奏和情绪,使音乐变得更为丰富。

由于儿童在弹奏电子琴时必须要手弹键盘,耳朵听音色和节奏的变化,眼睛看乐谱,脑子想音乐画面等,这就发挥了孩子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及其全身多种器官的配合运动,刺激了他们脑细胞的发育,再加上电子琴表现力丰富,孩子会更努力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就可以使孩子的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听辨能力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将为儿童接受基础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学习任何一件乐器都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其中也包含电子琴。孩子必须持之以恒的不断反复练习,并要在学习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有时必须通过有效而枯燥的练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习的意志力,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自觉性和踏实学习的精神。因此无论孩子长大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从小学习演奏电子琴都会对他们的未来和事业起着我们所想不到的而常常又是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子琴学习不仅是掌握音乐和演奏技巧的练习过程,而且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培养方法的正确运用是儿童电子琴教学的核心问题

兴趣是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原动力。如果儿童在学习电子琴过程中出现兴趣低的情况,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且长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等学习坏习惯,还将会影响其他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挥。通常对自发学习有兴趣的孩子的观察,在上课时会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演奏,并能主动提出问题,有极强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他们不需要家长更多的去监督,能自觉地学琴和练琴。相反,有部分孩子,他们学琴并不出于自愿,或是对某件乐器有兴趣的基础上,他们的家长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与其他家的孩子互相攀比成绩的心态下,安排自己孩子也加入到学琴大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是在不自觉情况下接受的,这等于在他们的生活中增添了一项与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活动内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着,不得不承认这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件包袱,心理产生一种不小的负累。因此,对于这一部分孩子我们更要注重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否则,将非常难地把学习坚持下来。他们更需要老师、家长们利用电子琴音色丰富、节奏变的特性,多给他们听他们耳熟能详的电子琴乐曲,激发他们对学习乐器、学习音乐的兴趣及热情,逐渐使他们从被动的学琴状态中解脱并释放出来,变成不仅乐意学音乐,乐意练琴,而且越弹越有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对电子琴产生情感。

1.适当的激励。任何人做事都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正面的肯定就是激励,尤其儿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他们对于激励的需求比成人会更为强烈。只有不断地正面激励儿童,才能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觉地接受电子琴教育。著名美国教育家杰罗姆・洛温塔尔认为,“鼓励”之于学生犹如“水”之于花草,非常重要。他的教育原则是:永远都会考虑学生有什么可能性,而不是总想着他们不可能做到什么。因此,作为施教者就必须要采取种种方式来激励学生,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奖励,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这种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1)评价激励法。在电子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同一学习程度的孩子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观摩各自的演奏,要求孩子说出自己的优点及不足的地方,教师通过强调孩子的优点激励孩子,使孩子更自信,学习更有动力。

(2)展演激励法。尽量为学生创造较多的舞台实践机会,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苦尽甘来”的舞台表现中创造的“辉煌”,又可以让家长参与,进行广泛交流。家长和老师之间、家长和家长通过交流,可以从中获取较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模式等信息,经过仔细权衡后,可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激烈孩子的做法。这种展演激烈法,对唤起儿童学琴兴趣,激发学习的情绪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学生的学琴实践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自信心的培养。电子琴学习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取决于外界给他们创造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看其自身能否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否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而动力,决心,勇气又来自于孩子的“自信”。因此,帮助孩子确立“自信”,便是激发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根据观察,比较容易掌握的技巧练习和乐曲,一般不会造成儿童学琴兴趣的低落和情绪上的波动。低潮通常发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又难以摆脱困难的环节。而这也是他们需要下苦功夫练琴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像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需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准确的表达音乐的内容,不断地聆听与调整自己的演奏,找出难点,然后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此时,应该采用放慢速度练习,分手练习,分段练习等方式,尽可能地缩短练习的时间,使他们得以闯过难关。攻克难关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能行。一旦感受到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他们会由衷的兴奋,这样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这种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把信心和勇气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意识的产生会在他们性格成长上打下良好的根基。

3.趣味性的教学。寓教于乐,是教师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要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要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趣味性”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热情,因此,上课的时候,老师有声有色又有具体的形象,学生就会产生愉。比如在教授电子琴曲《云雀》和《四小天鹅》这类型演奏时,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音乐要表现的形象,并通过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示范弹奏动作标准规范,演奏出的音乐生动鲜明,学生就会对乐曲产生兴趣;老师主动和学生一起跟着电子琴音乐节奏的律动边唱边跳,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老师像父母一样去关心学生,他们就会觉得很温暖。总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电子琴音色、节奏多变的特性,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喜爱的电子琴乐曲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活动过程中,既要严格又要耐心地教育学生,要像朋友一样地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样才会达到实际的效果。此外,老师还应该注意启发式地教学方式,运用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幼儿的语言教学。

二、科学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儿童电子琴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既然电子琴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努力探索增进儿童兴趣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下面三种形式:

1.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教学方式

(1)教学的过程要动静结合。儿童电子琴教学中的难题是要解决他们好动,坐不住,心不在焉的种种问题。“静”是指端端正正地坐着练琴,“动”是跟着老师一起跟着音乐互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程度的加深,逐渐可以增加“静”而减少“动”,最后过渡到以“静”代“动”。

(2)课堂的安排要劳逸结合。教师应该把握好上课时间,根据儿童的年龄计划好上课时间。年龄越小,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安排上课的时间就应相对缩短。教师绝对不能不顾及孩子年龄的大小,统一把上课时间定为45分钟。年龄较小的孩子若是坐不住,上课中间还可以让他们稍稍休息一下,让学生适度休息后继续上课,使他们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坐得稳一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根据每个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去相应地逐步延长,即使是坐不住的学生也要给他休息的时间,以缓和脑力和视力及肌肉的疲劳。

(3)课程的安排要“枯燥”与“乐趣”相结合。长时间的基本功练习和难度稍高的练习,会使幼儿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不愿意练,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教师在说明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变换花样,可以利用电子琴节奏多样的特点,变换不同的节奏型练习同一首练习曲。

(4)弹唱相结合的课堂练习。学生在练琴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投入的情况,音乐不够夸张,没有线条感等等,要使丰富的语言占据他们的大脑,使他们兴奋,感兴趣,使乐曲变“活”,坚持“有谱无琴”的练习方式。

2.多方辅导的教学方式。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开导,启发和训练,但是,由于家庭是孩子学琴,练琴的主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训练方式和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学琴的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必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最了解孩子的永远都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儿童电子琴教学不仅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还需要父母与老师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从而达到共同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

课后,没有老师的监督辅导,父母承担起辅导监督的责任,是儿童进步的重要因素。教师一般每周只安排一两次课,离开课堂后,都是要依靠父母来积极监督和辅导孩子练琴。辅导本身就是配合教师教学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有的父母以为找到了一个好的老师,自己就可以完全放任不用教育,把孩子全部交给了老师,这样孩子就难以取得相应的进步。父母平时要注意从学习细节抓起,注重培养孩子自觉、勤动脑的练琴习惯,同时帮助孩子找出不好的行为习惯,提醒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把练琴作为一种自觉的内心需要,勤学苦练,发挥他们最大的智慧潜力。

综上所述,儿童电子琴教育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陶冶他们的性情,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儿童电子琴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培养他们学习电子琴的兴趣。为了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应该采取适合儿童的学习方法和引导方法,使他们爱学;根据儿童初学阶段的特点,因人而异,采用多种方式,科学施教,因材施教,同时父母应该全力配合教师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大儿童电子琴教育的力度,培养儿童对电子琴的兴趣和情感,开启儿童智慧的宝库,创造儿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①《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研究》吴跃跃著,湖南大学出版社

②《音乐教学论》尹红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9篇

争做合格家长征文稿范文-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管教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我作为一名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比别人更胜一筹。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我接触过各种各样性格不一的学生,也看过许多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籍。所以在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有一些可行之处。 一、耐心教育促进孩子兴趣生成 孩子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培养。我作为一名家长十分注重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因为在我这一代,父母大多数生育了五、六个儿女,他们只能管我们的吃、穿,根本没有时间教我们学习,更谈不上培养孩子兴趣。所以,我要在我儿子身上补上这一课。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和爱好,让他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记得在我儿子读一年级时,他的业余时间很多,作业基本上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我在他放学时,让他参加了县体委办的武术班,起到了强身健体,增强了免疫能力,身体炼得棒棒的。但是学习武术是比较苦的,每天下午放学都要训练两个小时,天黑才能回家。记得有一次,我早早地来到体委,看他们练习,老师叫学生“倒立”要求数到“一百下”才可以下来。我儿子“正倒立”觉得比较轻松,数到“一百下”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可是,老师又要求学生“反倒立”也要数到“一百下”,刚开始时,我儿子数到“八十下”,就数不下去了,一边流泪,一边问:“老师,我可以下来吗?”老师说:“不可以”。我儿子又接着说:“我坚持不下来了。”老师说:“老师相信你,你能够坚持做完的。”我儿子终于数到“一百”,脸上露出了笑容。从这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只要家长注重培养。故在今后教育儿子方面,我总是这样说:“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儿子在我的引导下,从不缺席武术班的训练,而且能够坚持做完老师布置的动作,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他的身体素质比其他同伴更好,这就是我对孩子兴趣培养的第一个起点。 二、正确引导选择孩子有价值的兴趣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征求儿子的意见,让他选择他所感兴趣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他感兴趣的事,他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这在我儿子身上得到了体现。我儿子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对写毛笔字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写了一段时间,觉得枯燥无味,写的字又不见长进,想打退场鼓,我跟他讲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并时常说给他听:“宝剑锋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严格要求他,利用业余时间与他同练,终于战胜了他自己,没有妥协。在每年春节和他过十周年生日时,他亲自动手写对联。这在他那年龄是一件比较难的事,让他感到成功喜悦,也更加增强了他对书法的爱好。所以作为家长在对待孩子兴趣方面,不能单只给孩子一支笔、一本书,而应该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树立信心帮助孩子建立兴趣持久性 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注意儿子的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如他先前学过的武术,有时间不经常练习,而让它“靠边站”。我就利用早晨锻炼的时间,让他先跑步,再温习一下原来在武术班所学的动作,活动手脚.这样,他在学校这几年运动会中都取得了名次,这与他参加过武术兴趣班培训是分不开的。 另外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会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让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记得有一段时间,我迷恋看电视剧,没有花时间督促他,他每天要练习的书法也不练了,而且把几天写字的积累在一天完成,敷衍了事,.我发现“苗头”不对了,停下不看了,及时督促他。并加以指导,这样又见长进。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自觉性很不强,更谈不上持之以恒,所以作为家长不能一时心血来潮,时而管时而不管。这样,就将事与愿违,不便于培养孩子。但对待孩子也不要过分,看到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要及时鼓励及发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我在孩子学书法时,就做到把孩子的作品保存下来,常拿出来让他自己看看,自己比较,体验进步,树立信心。还在适当的场合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能力。 四、支持孩子促使孩子兴趣广泛性 孩子的兴趣就好像孩子的胃一样,生来就已经准备好接受任何“食物”,只是由于经过外界环境长期潜默的熏陶,而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的兴趣程度不同而已。家长引导孩子爱读书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孩子一旦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燃起求知的智慧之火。这样,你就会为孩子的成功铺设一条阳光道路。我坚持做到每天晚上看完新闻联播,一同和孩子看四十分钟书,养成孩子这种习惯,并且与他沟通,谈论书中的知识,如看《水浒传》,问他有哪些人物,你喜欢上哪位人物。培养孩子读书兴趣,可以改变孩子的气质,也可以培养孩子高尚心灵,作为家长都要竭尽全力去挖掘孩子的兴趣,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氛围。 此外我还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促使孩子主动积极接受兴趣,我在培养儿子学习电子琴这一事上,就采纳了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铃木的做法,开始时让孩子看别人弹琴,不谈学琴的事,让他看久了,听多了,就产生了好奇心,想别人能弹,我也会弹,跃跃欲试的模样,我还不让他去摸琴,而是要求他,静下心来,坐在琴旁,慢慢地引导他,激发他,让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让他开始学弹琴。这种做既不勉强孩子,使孩子产生厌误心情,而是让孩子乐于接受。 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我儿子养成了多种兴趣爱好。我想在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受益不浅.所以,家长应该经常主动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兴趣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开阔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进而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时代的进步,对我们下一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如何培养孩子高素质这一个问题,是家长们应该担负的使命。

争做合格家长征文稿范文-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第10篇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16-01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这足以说明读书的重要。经常阅读课外书的学生,知识面往往宽一些,理解能力强一些。反之,那些常年不读课外书的学生,知识面窄一些,理解能力弱一些。而兴趣则是通向阅读的向导,爱迪生正是因为对发明有着无穷无尽的兴趣,才在日后发明了白炽灯,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名垂青史。达芬奇正是因为对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才在后来写成了《物种起源》这部奇书,奠定了其在生物界的翘楚地位。只有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它才能引导你在知识的乐园里遨游。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精心挑选读物

在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初期,家长对给孩子阅读的书刊一定要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情节生动、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中外现代、当代童话,古今中外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诗歌散文,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科幻小说等。家长要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书内容,千万不能把书硬塞给孩子。

二、营造良好氛围

良好的读书氛围会为孩子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比如作为教师,在讲完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他最近读过的好书,并用生动的语言大致介绍一下书中的内容,最后还要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有兴趣自己课外去找这本书来读一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和写作。

作为家长,由于孩子们通常都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他们喜欢热闹,这也是孩子们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所以要培养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家长不妨陪孩子一起来阅读一本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其实这和孩子小时候要我们在睡觉前给他们讲故事一样。所不同的是这次由我们指导着他来阅读。阅读时可以让孩子们大声的朗读,我们在一旁对读音、断句、语调等加以指导就可以了。如果家长能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阅读计划,并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和他们一起开展阅读活动,将会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也能进一步深化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同时,要坚持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和他一起分析、讨论。这些都会慢慢地使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会自己主动找书来读了。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变得更加浓厚,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三、掌握阅读方法

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书,正确的阅读方法十分重要,老师和家长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遇到精彩的语句要记录和积累下来,使孩子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词汇,感受故事的情节,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

四、养成良好习惯

一是养成查阅的习惯。对于难以理解的生僻字词。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及时查阅工具书,以加强理解。二是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要做到边读边思,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三是养成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每读一本书,都要鼓励孩子把阅读心得以文字或其他的形式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让孩子充分体验读书的乐趣。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我们应当努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不断创新,尽力为他们开辟充满童趣的阅读空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授有效的读书方法,使其终身受益。通过阅读,不仅能够获得各种知识,而且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参考文献

[1]张东敏.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 科学教育,2011,01:8-9.

第11篇

一、要重视培养幼儿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热爱学习,就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对于衔接班的孩子来说,要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显然有些太深奥,成人应了解儿童的需要,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就会对它产生特别的注意,对该事物观察敏锐、记忆牢固、思维活跃,兴趣可引导人发觉自己的潜能,甚至超越能力极限。俗话说:“好的兴趣影响孩子一生。”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浓厚的兴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内驱力,把兴趣的兴奋点作为倾听的切入口,捕捉孩子的兴趣所在,激发他们的倾听兴趣。孩子能具有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就能为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当然,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家长也要引起重视。首先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在家庭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从小不懂事,什么事情都由父母包办。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独立的空间,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和空间。其次,家长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父母应努力开拓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还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进行探讨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合理,都要给孩子一个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

二、要注重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特别是早期阅读,幼儿园要在课程安排上加入了这一方面的训练,这会为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做好准备。首先,要将早期阅读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如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都可以渗透早期阅读,引领幼儿走进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对于一些益智方面的读物,要加强对幼儿的启发、引导,培养幼儿多动脑筋,善思考的良好品质,既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满足了幼儿对游戏的渴望,又很好地融入了早期阅读的内容。

当然,良好的看书、用书习惯离不开幼儿家长的培养,家长朋友们在此期间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看书或规定一个看书时间让孩子逐步养成读书好习惯,孩子将终身受益。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读书的榜样。如果父母在闲暇时经常看看书,孩子不同程度地会对书产生兴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要为幼儿筛选合适的阅读材料。对于没有鉴别能力的幼儿来说,我们要为他们把好第一关。选择合适的材料是幼儿早期阅读的基础,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图书。

三、要重视培养幼儿专心倾听的习惯

学会倾听是一种很重要、很好的学习方法。刚入学的幼儿注意力持久性差,听不出重点,幼儿园老师要想很多办法来吸引孩子,强调重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倾听兴趣,特别是大班幼儿爱听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童话、故事和寓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人物和事件,常使他们全身心倾注。其次,可以运用小组方式,引导幼儿探究、学习和倾听。大班幼儿已经逐渐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他们学习交流,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活动氛围。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为了让孩子很快地适应老师的教学,我们也可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练习幼儿听的习惯。家长可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孩子听完故事后,可以提几个问题考考他,或者让他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一遍故事等,这样既检查了他的倾听情况,又发展了孩子的语言,一举两得。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幼儿倾听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要重视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珍藏,为孩子包办一切,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们什么。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孩子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温驯的工具是会被社会所淘汰的。而幼儿时期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幼儿园方面应注重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按要求准时入园,不迟到,知道有事有病时要请假;能够将自带的衣物整齐地收放在固定的地方;学会与同伴合作,认真完成值日生工作等。当然,在培养幼儿独立性方面一定要因材施教,因为幼儿独立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

当然,幼儿的独立能力并不是只在幼儿园中经过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他们生活中更多的时间是在家里,因此,我们需要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和家长统一思想,以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要让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劳动,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当父母回家了,为他们拿拿拖鞋;吃饭时,发发碗筷;父母在扫地、洗衣时,可以帮忙拿拿簸箕、肥皂之类的东西。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我们父母可以及时的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谢谢!”“你真棒!”等,既培养了孩子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又会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第12篇

学习使人聪明。那么,作为小学低段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呢?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证明: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地运用好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概括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孩子多动手、勤思考的好习惯。

1 结合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因地制宜地运用好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而低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如一年级教材中“了解生活中的数”一节,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不仅正确地数出10以内的数,而且认识了100以内各数的大小,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的心情。又如学习实践活动《小小商店》一节时,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文具店亲自用人民币购物,使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了计算方法,体验到数学是源出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1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呢?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乏味的,难以理解的。那么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活动中理解概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如在教学体会时间“1分能干什么”时,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1分我能干些什么。再如在教学测量长度这一章节中,带领孩子们到操场自己去测、去量,容易感受到什么工具测什么物体的长度较合适,并用什么单位。实践证明,联系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更利于孩子们的学习。

2.2 恰当、合理地运用教、学具,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育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学有所获。而低段的孩子们爱玩、坐不住,想他们在教室里乖乖地学40分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能活跃学习氛围,培养孩子多动手的好习惯。而计数器就是一个很好的直观形象的教具,恰当合理运用于教学中,能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真正让孩子们爱学习,就必须切实做到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培养孩子勤思考的好习惯。正像一位孩子所说:学数学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