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时间:2023-07-04 17:08: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护理的基础知识

第1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系统思考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160-02

目前,随着人们对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医护理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不断增强。中医护理是中医药学科组成的重要部分,人文主义浓厚,理论体系独特。不论是现实意义还是长远价值,护理操作技术的简便性、实用性以及养生方法的悠久性,都把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这一任务推到医疗护士工作的战略高度上。

中医护理发展的任务和目标在于提升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重视中医药学科技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实施护两个重要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促进中西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中医护理也同其它临床护理一样,既充满了机遇,又充满了挑战。

1 中医护理操作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较好,但总体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普及程度不够。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较多的是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技术。临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开展明显不如护理工作者对其它技术的掌握,并且开展比较多的科室大都集中在大型综合型医院的针灸推拿科、呼吸科以及妇科。

2 中医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

2.1中医护理人员配备不够

由于大部分的中医护理操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需要留守在病人的身边完成,除去主班、治疗的护士,中医护理人员严重不足。这与中医护理的性质相关。所以,要想解决好护理人力资源不充足的现象,各相关医院应当按照各个护理岗位任务的不同,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强度的不同,所需护理技术水平有差异等因素进行合理编配,按需设立岗位,分层使用人力资源:改良医院输液体制,节约人力资源,把护士的时间留给患者,使更多的护士有效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促进中医护理质量的提高,提升中医护理的人文内涵。

2.2临床中医护理操作的实施受约

其主要问题之一即临床上缺少相关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医嘱。护士条例规定执业护士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医生不开医嘱,护士就无法实施这些技术操作。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加强与医生的合作联系,使医生下达相关遗嘱,,医护合作首先在重点中医科室开展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突出其特色。同时,建议卫生相应部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护士实施此操作技术的权利及义务更加明确,更好的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3优化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3.1加强中医科的基础知识训练,扎实理论基础

医务工作者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可以开展相关培训班、加强医护合作、与中医护理相关的人员均可参加培训,要求对中医准段、中医基础、方剂学、中药学等科目有了进一步了解。编写相关书籍,形式由个人自学、科室集中、全员集中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培训,随后护理部组织考核,通过相应的强化培训,促进护理工作者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为提高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推行适合各个公立医院的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内容涵盖中医护理操作考核与示范、中医基础知识训练,中医护理查房,并提高落实程度,记录入册。相关科室制定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培训计划。

3.2 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展现优势特色

中医护理操作具备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见效快、适用范围广的特点,但临床由于普及力度不够、护理工作者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不够,使中医护理推行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应当确定目标、制定详细的培训课程和考核计划,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常用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各科室常规开展适合本科室的中医护理操作,并搜集病例及完善相应登记。Uifan各科室操作物品及操作盘。护理部应统一规定,各科室建立常见中医操作盘,分别为艾条灸法、耳针法、穴位按摩、拔火罐、湿敷、刮痧、熏洗、涂药。加强常用中医护理用具完善配备,不断规范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部组织有相关技术的骨干护理带头人、护士长不管加强专业技术训练,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话的操作流程,为本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示范。不断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总之,随着积极和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变化,人们对保健养生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护理人文主义特色浓厚,护理理论古老又先进、操作技术简便实用、养生方法历史悠久,在现在和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中,中医护理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社区护理的开展,促使护理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从公立医院发展到各省社区及家庭,并且广泛应用与中医护理操作中,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的中医护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护理工作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需加强与医生的合作,各科室应该协调医护配合,普及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广大中医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探索和努力,大力推广优化中医护理技能,不断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瑾华.积极推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临床使用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3035-3036

[2]王杰俊,杨郁文,汪丽娟,等.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1):1020-1022

[3]贺霞,蒋谷芬,彭丽丽,等.我院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探讨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17(4):139-140

第2篇

1.1对象

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各科室护理人员

1.2项目

经过科学评估,病种适宜,易于掌握的项目。如中药灌肠、中药口腔护理、穴位注射、、拔罐、耳穴埋豆、中药熏洗、足浴等。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和病人自身情况选择2~3项适宜技术实施。

1.3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每2个月末在试点科室发放一次调查表,主要是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的护理人员。共发放132份,回收132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涉及护理学历、职称、专业、有无中医护理基础、此前对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观点、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后的感受。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

在当次参加试点的132名护理人员中,均为女性,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7.55±9.27)岁。其中中专学历70人,占53;大专学历46人,占35%;本科学历16人,占12%。西医护理101占77%,中医护理31人,占23%。

2.2统计结果

见表1

2.3分析

2.3.1职称均数为(1.83±0.63),即护理人员职称主要分布在初级以内,无职称和中级职称者占少部分。

2.3.2年龄平均(37.15±8.74)岁,平均年龄全都在35岁以上,可适当补充扩编更年轻化的护理力量。

2.3.3学历均数为(1.20±0.36),即中专学历护理人员占多数,大专及本科学历依次减少,护理队伍学历有待提高。

2.3.4专业得出均值(1.91±0.71),说明西医护理专业人员占院内护理人员的大多数,中医护理专业人员缺乏。

2.3.5中医护理基础调查的结果均数为(1.76±0.48),说明许多护理人员都没有中医护理基础,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2.3.6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前后看法推广前的看法是(1.77±0.45),推广后的看法是(1.18±0.38),说明护理人员的看法有所转变,从一般迟疑被动到比较理解响应,是一种积极的反馈效果。

3思考及对策

3.1成效

从护理人员在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前后比较来看,有良性的推广意义,护理人员接受、病患家属也接受。护理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增长了西医常规护理之外的技能和知识,在临床效果中体会到成就感,护理工作得到了认可和提升;病患和家属得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体验和实惠,满意度和信任度有所提高。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都依赖于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中医护理技术在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2不足

3.2.1护理队伍先天不足由于我国的护理教育长期以中专教育为主体,而且大部分接受的是西医护理教育知识,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偏低,尤以基层医院突出,中医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只有少部分护理人员有过中医护理专业学习。大部分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三基”掌握较差,缺乏学习中医知识的主动性,护理知识体系单一、老化,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发和发展。

3.2.2对中医护理技术认识不够在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前,许多护理人员和其他职工对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不熟悉,对其认识也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基层中医院,长期以来存在“重医疗、轻护理、护理从属于医疗”的现象,认为护士能打好针、发好药、做好日常护理就行,很少问津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开展情况;加之领导重视不够,也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3.3对策

3.3.1熟练掌握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重要手段,是中医院有别于西医院的根本特征所以要加强中医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从后天弥补护理队伍的不足。①利用医院现有的中医力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及规范化的医护理技术的学习和培训;②“请进来,走出去”选派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请其他中医护理技术开展较好的医院来我院交流指导支持;③定期进行中医护理技术的竞赛、抽查、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适时进行效果评价;④适当引进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充实中医力量。

3.3.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中医护理文化内涵及影响力①全院上下提高认识,院科两级领导大力支持,积极营造中医护理文化的内环境;②主动加强与医生沟通,在医生的配合指导下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及病人自身特点,更好地开展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③做好宣传,创新载体,布置中医文化长廊,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既可以病养身心,还能体现中医医院的特点;④构建中医文化框架,如设计创作有明显中医特色的院徽、院歌,既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理念,又可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小结

第3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一、我国现代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科研知识及护理管理为最终目的[1],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护理教育关注的热点。沈宁等[2]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是临床护理、护理研究、护理教育能力。李小妹等[3]根据我国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的临床疾病护理人员培养目标,提出了应通过增加我国护理人员的科研和教学职能的方式来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因此,我国护理人员的培养应以能提供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咨询、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人才,形成新时期下中医护理转型的开拓型力量。徐燕等[1]提出,护理人员教育为具有护理教育、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预防保健、临床和康复护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李英等[4]提出,护理人员教育应成为医院及周边服务社区护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和后备军。

二、贵州省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是发展贵州省中医护理事业的先决条件,只有培养出高素质、高经验的创新型人才,才是贵州省中医护理事业发展壮大的关键[5]。当前由于贵州省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理念起步较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培养目标还不够明确

由于中医护理学科内涵模糊,贵州省还未完全形成独立、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很难清楚的划分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阶段性目标,未能清晰明确的在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中突显中医医护的特点,大多数的中医护理人才不能讲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到实践工作中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贵州省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工作诸多方面不能展现处中医护理区别于西医的特色与长处。

(二)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贵州省的护理教育起步较其他发达地区晚一些,因此贵州省在护理教育领域基本上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护士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都直接借鉴或模仿西医护理教育体系。经调查发现,贵州省的护理教育主要存在着课程设置偏向于西化,且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等现象,致使中医护理本科教育体系西化倾向严重。

(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突出

目前,贵州省现行的中医护理规范教学中没有能突出中医护理的专业特色,而只是简单的将中医培养体系简单的压缩成为中医护理的标准,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过于简单,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没有一套完整的阐述中医护理知识的专业体系。此外,课程设置较为重复,未能将中西医护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这不仅加重了中医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导致了护理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中医护理专业的专业特色。

三、贵州省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一)应以体现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为发展趋势

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注重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的职业特性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中医护理为特色,保证知识层次规格,培养基础知识宽、专业能力强、人文素养深、职业水平高的多元复合型人才,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按照人才规格满足社会的需要,组织满足学生就业的教学培训,使实用性与适应性并重,构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型[6]。

(二)应以中医传承与护理技能培育为发展趋势

贵州省应在临床护理培养中围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结合当代先进西医诊疗护理技术,以“学习、思考、塑身、实践”为重点,将我国的传统中医学理论以及中医护理理论通过深入的实践活动得到系统、全面的整理,开发出具有以贵州省为代表性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满足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培养,开拓实践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中医护理的过程中验证中医护理的专业独特性,传承中医护理的特色,以讲带干,在丰富学生中医护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其主观兴趣意识,从而推动贵州省中医传承和护理技能培育的步伐。

(三)应以教学内容与执业能力融合为发展趋势

专业基础和理论技术体系的构建需要尊崇“强化知识、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满足就业岗位的基础上,对中医护理人员实践能力的考核将成为下一步贵州省中医护理医师考核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强化教师对学员的培训引领作用,在日常的专业知识学习中加入实践目标的考核机制,通过实践锻炼,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的操作流程,使实践能力培养常态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穿插、设计相应的实践内容,并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探索实施“双证书”制度。

参考文献

[1] 徐燕,张广秀.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培训目标及实施.护士进修杂志,1997;12(10):15-16.

[2] 沈宁,顾询.我国本科护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2):683-686.

[3] 李小妹,顾炜.优化本科护理课程结构的策略与方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18-121.

[4] 李英,万宏伟.改革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建立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37-238.

[5] 范宇莹,赵士斌,郭盈.护理本科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10;24(5):1151一1153.

第4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教学

《中医护理》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及其护理技术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其特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适应高职院校护理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既具有现代护理理念,又有中医护理观念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护理人才,以满足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紧扣中医护理基本理论和护理技术,不断尝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更新观念提高师生认识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现代护理模式需要一批既具有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同时又能熟练运用中医独特护理技术和方法的复合型护理人才。因而,学好中医护理尤为重要。2011年《中医护理》又被纳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范围,虽所占比例较小,但仍要求学生掌握适量的中医护理知识【1】。因此,广大教师和学生务必更新观念,深刻认识到学习中医护理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中医专业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注重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相互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特点及就业方向,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学习中医护理。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指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认真学习。

二、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

中医护理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理论、传统操作技术及常见病的辨证施护等方面。为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上应着重突出“中医”和“护理”两大特色,力求达到两者的有机融合。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如下:1)绪论:介绍中医学及护理发展简史,并着重讲解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2)中医基础、中医护理理论:重点讲授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常见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四诊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辨证方法以及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防治原则等;3)传统操作技术:讲解并示教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传统操作技能;4.常见病的辨证施护:举例讲解内、外、妇、儿科常见病的辨证要点、护理措施等。

三、调动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

心理学家认为,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与教师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亦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力。而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是如此。绪论课是学生接触中医护理的第一节课,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开始,故认真上好绪论课对提高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所以,介绍中医学及护理发展简史时,可适时引用中医经典著作中的一些简明扼要,对护理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原文和典故。如用“神农尝百草”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自信心;引用《灵枢•五味》中“肝病禁辛,脾病禁酸……”说明饮食护理的重要性;用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立了“五禽戏”,开创了我国保健体操的先河【2】;孙思邈首创葱管“导尿术”等生动典型的经典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的主观能动性。

四、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中医护理教学的核心,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理论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深奥,可选择讲授法、讨论法和多媒体教学法。如讲授舌诊相关内容时,用多媒体投影呈现正常舌象和大量病理舌象,可使教学内容更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亦便于学生理解。学生间相互望舌、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技能。传统操作技术,如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演练法和临床见习等。先用多媒体放映示教片,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再由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示范操作,强调注意事项等,最后学生分组,互相扮演医生和患者,模拟操作练习。在学生练习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错误操作、手法及时纠正、指导。技能操作练习既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护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加深对理论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常见病的辨证施护则结合临床典型病例,采用病例讨论、启发式、比较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如讲解感冒一病时,列举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43岁,于一天前因受凉,自感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咳嗽,痰稀薄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以辛温解表,祛风散寒;饮食护理上用生姜葱白汤热服,使微汗出,疏散风寒。病例2,患者,男性,27岁,发热,头痛,鼻塞流黄稠涕,口渴欲饮,咽喉肿痛,咳嗽,痰黄黏稠,舌红苔黄,脉浮数。方用银翘散加减,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饮食上可适量饮用西瓜汁和绿豆汤等。两者同属感冒,但引导同学展开讨论、分析比较,理解同一疾病不同的证候,在护理原则及措施上就不同,即所谓的“同病异护”。同样列举病例,引导同学讨论,启发同学理解不同的疾病,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只要出现证候相同,便可采用同一护理原则及措施,即所谓的“异病同护”。采用典型病例教学,寓所教理论于病例之中,具体、生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3】。在今后的中医护理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勇于创新,把中医的“整体观念”及“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同现代护理中“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相融合,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作者:徐旭 单位: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礼娟.以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优化中医护理教学方法[J].中国中医药,2012,10(24):87-88

第5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093-01

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近年来中医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对中医护理的理论、临床、科研及教学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当前中医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简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专家与同行参考。

1 中医护理现存的问题

1.1 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不是很明确: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中,明确指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据中医护理防重于治,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中的作用,突出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护,加强中西医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护理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对中医护理界的厚望,中医护理界的各级领导应该抓住机遇,有所创新,有所飞跃,使中医护理保持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1.2 整体护理缺乏中医特色:

现代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两者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证候难辨。导致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在工作中。我们观察到手术相关科室的护士在中医整体护理方面尤其显得不足。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更为注重西医护理常规。未能在情志。服药时间、方法。饮食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真正做到辨证施护。

1.3 中医护理专业人才短缺:

学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中医护理人才最初来源于中专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医护理临床的护理人员,通过她们不懈的努力,为中医护理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现在她们绝大多数已退休。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国内外护理界对中医护理的期望不断增高。中医护理教育层次的提高是当务之急。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尤其高等护理教育,教师来源主要是中医院校的医师和西医护理学院的老师,教中医护理对他们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教材虽几经修改,仍严重滞后于临床。因此急需一批中医高等护理院校毕业的护士,经临床严格训练后,再进入教学水平高的院校或送到国外护理学院进修,作为中医教育、科研的主力。同时中医医院的护士既要掌握西医护理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又要掌握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年学制肯定不够用。另外应考虑在西医高等护校毕业生中招收一些定向中医护理研究生,以培养一批护理科研、教育、临床的高级人才。

1.4 中医护理技术不能充分运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经济实用、创伤小、无痛苦、见效快、易接受等特点。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也体现了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为一体的护理管理模式。深受百姓喜爱。中医护理技术所包含的按摩术、刮痧术、针灸术、拔罐术、熏洗术、药熨术等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但随着公民法制意识增强。临床医学分科细化。临床诊疗规范中严格限定护理人员的治疗行为应当“遵照医嘱”进行。医生不开医嘱。护理人员无法进行。目前临床上针灸按摩操作主要由针灸按摩医师实施。护士不进行操作,这更严重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

2 解决的对策

2.1 加强中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是发展中医护理事业的前提。培养具有一定外语水平、高学历、高素质、有临床经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中医护理发展壮大的关键。目前的问题是,不仅中医护理人才严重缺乏。连中医护理人员也严重缺乏。因此。培养中医护理人才首先要从补充中医护理人员做起。高等院校要扩大中医护理生源的招收。要增强师资力量。培养一支优秀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各大医院也要不等不靠,加大中医护理人员的招聘比例。护理部要针对护士中专教育所学中医知识有限的情况。把在职人员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纳入到继续教育计划中。尤其是针对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应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中医知识滚动式培训,聘请中医护理专家讲课。同时,还要抓好中医骨干护士的梯队建设。定期把优秀的业务骨干送到上级医院“回炉”深造。提高护理水平。

2.2 规范中医护理文件的书写要求: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是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实行辨证旋护的真实记录。我们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定期开展典型病历分析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经验,从而提高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水平。并由护理部组织专人按照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进行随机抽查和终末质量评价。要求护理记录使用中医术语描述病情变化,内容既完善又简明扼要。客观、真实地记录病情及诊疗过程。防止护理文件缺陷引起法律纠纷。

2.3 推动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的融合:

中医护理管理者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探讨中医护理发展的空间,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医学,突出中医辨证施护。借鉴现代整体护理的PDCA循环模式。明确中医护理应通过“四诊”收集病人资料。根据资料辨证分析。提出护理措施。实施有计划的辨证施护。例如:在围手术期的饮食指导上,通常的方法是指导患者饮食要清洁、新鲜,不偏食,注意饮食有节、营养丰富、软硬冷热适宜。根据中医整体护理的观点。还要注意做到根据不同的病证进行饮食指导。例如。围手术期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但方法各有不同。血中有热型患者饮食以清热补血为主,如藕片、梨汁、鱼类以及蔬菜,忌食辛辣动火之品;气虚者则以补气为主,可食桂圆、红枣、鸡汤等;气血两虚者可食山药、大枣、龙眼肉以补气养血。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工作的范畴已由单纯疾病护理向全面的预防保健护理拓展,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以更符合人性化护理的优势,受到医务界的肯定和广泛推崇。综观中医护理的发展历程,有艰难的起步,有间断的辉煌和低谷、有不断的起伏和发展。想要抓住机遇,达到可持续性发展,尚有许多值得思考、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敏.队中医护理发展前景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07.5

[2] 顾娟,蒋颖.浅谈中医护理反战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中医药.2007.12

[3] 张广清.中医护理现状及科研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2.4

[4] 冯运华.中医护理优势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4)

第6篇

一、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管理

加强病区护理管理,在我院护理部的领导下以创“二甲”医院护理要求为目标,保障护理安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做好我科护士的量化和绩效考核工作,加强增收节支,创造护理经济价值。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3、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到位,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4、加强重危病人的管理,把重危病人作为科室晨会及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做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5、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6、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护理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7、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

1.组织新入科护士学习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正确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和具体措施等。

2.进一步完善分组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流程,发挥责任组长作用,真正落实床位护士对分管病人的治疗性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改善服务态度、提倡文明服务、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落实健康教育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3加强护士分层管理,明确各层责任护士的任职资格与职责,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动态分工,实行人人分管病人,确保责任组长在内的每位护士分管病人≤8人;既强调高年资护士对危重病人的管理,又强调人人参与生活护理,做到护士分层不分等。

4结合专科特点,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细节,开展特色,确立优质专科护理服务品牌。

5完善内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资料,逐步推行健康宣教病人或家属签名确认制。

6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广泛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护理服务工作

三、规范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1、完善、健全、实施中医护理常规。积极开展专科专病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指导。

2、以《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为指导,制订中医知识技能培训计划,抓好护士中医“三基”培训,重点是西医毕业护士的中医基础知识、技能培训,中医文化学习,提高护士中医理论及技能水平,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开展扎实基础3、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

四、加强护士业务培训

1、严格落实三基三严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具体措施:

1)、组织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

2)、制定我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并组织学习。

3)、制定中医业务学习计划,中医技能操作计划,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计划,并准备好课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并进行考核,记录成绩。

4)、护理查房时提问护士,内容为中医护理常规,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

5)、利用科晨会提问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及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6)、每月举行一次中医护理查房,指导做好危重病人的中医护理,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

7)、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

仪器的使用,加强急救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2、抓好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对进入的每一位实习同学,都要给予科室的岗前培训,并制定实习生带教计划,予以专科知识讲课,进行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护理体温单的绘制及护理记录的书写,合格后方可离科。

五、今年护理工作目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级、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护理“三基”“三严”检查质量合格率100%

4.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100%

5.护理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100%

6.急救药械管理完好率100%,

7.急救药械质量检查合格率100%

8.消毒隔离质量合格率100%

9.一人一针一管一用灭菌执行率100%

10病区管理合格率100%

11、住院后患者压疮发生率0(难免压疮除外)

第7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优质;护理服务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1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50-02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为实施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者,患者为护理工作的服从与接受者。优质护理服务是以人为中心,有针对性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为贯彻落实当前卫生部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内容,我院开展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特色,强化基础护理,同时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护理的安全有效,给予人民群众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从中医护理技术入手,对科室实施的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总结分析,现将其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中医妇科病房的100例患者,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工作要求,于我院中医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所设床位共100张,医护人员共25人,均为女性,年龄为22-47岁,平均年龄为34±1.2岁。职称:护士10人,护理师4人,主管护师5人,副主任护师6人。学历:中专6人,大专11人,本科8人。

1.2方法

1.2.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由护理部人员进行指导,护士长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相关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内容、护士条例以及其他相关会议内容。让大家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功能的工作性质、意义、目的以及具体措施正确理解掌握。同时护士长与护士人员进行耐心沟通交流,对各级人员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广泛征询,引导医护人员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与护理模式,在实施护理工作中,应以患者为中心,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创新。

1.2.2加强培训,提高患者自身素质在护士长的组织引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护理学、沟通学以及中医妇科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在科室内,给予患者基础护理操作,给予患者中医操作的培训以及示范,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基础知识,同时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修养水平。

1.2.3落实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完善规定各个护理班次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流程,同时对不同岗位的护理人员职责进行细分。同时根据相关医院临床流程的基础,同时与中医妇科的专科特色进行结合,所有护士均参与讨论,根据妇科常见的崩漏、妊娠恶阻、胎动不安3种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病种常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让大家在工作中有章可循。

1.2.4以人为本,辩证施护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以“以人文本,天人合一”为原则实施整体护理,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以标本兼治、正护反护、异病同护、标本缓急等原则对患者实施护理。同时对患者的自理能力实施评价对于术后第1天、危重以及Ⅰ级护理患者由当班护理人员给予基础护理工作;Ⅱ级护理、术后恢复期患者可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完成个人生活护理。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包括给予患者养生、生活习惯、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内容;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发给患者一些具体书面文字,将讲解与文字相结合,便于患者掌握了解,利于患者接受、理解。

1.2.5人性化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规范患者入院至出院者一系列的护理流程,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关怀、安慰,真诚相待,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针对其不合理要求,用微笑以及耐心化解矛盾,赢得患者的信任,创造和谐、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中,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

1.2.6与同仁进行经验交流以及运用临床旁护理车医院为各个病房配制了多台床旁护理车,便于进行车旁护理。护理人员根据自己所负责班次患者所需的用品放在护理车上,这样可提高对患者实施护理的效率。同时选派资历深的患者可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方面,同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1.3评价方法

1.3.1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医院监察室对随机抽取的20名患者根据我院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病区环境、服务态度以及护士技术等各项指标,评分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级别。

1.3.2病区护理质量评价每季度护理部组织,各个病区护士长进行交叉检查;每月由片区护士长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交叉检查,抽查内容主要为: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病区环境以及基础护理等。每天对护士长查房情况进行调查夜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自理能力1级患者生活护理落实率为92%,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出院患者的满意度为86%,康复指导率、知晓率、健康教育指导率均高达100%,医护人员工作到位负责。3讨论

3.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及给予患者最佳服务的关键在于给予患者良好的服务态度。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将中医“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理念更好与实践相结合[1]。随着当前中医健康理论知识的不断宣传普及,以及实施中医治疗中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其具有见效快、创伤小、收费低以及简单操作等特点。同时患者较易接受,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2]。

3.2在中医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细分医护人员的具体职责,不同时间段不同患者负责,保证患者在任何时候出现任何问题都可找到护士,便于对患者出现的异常病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施治疗[3]。选取一些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理人员负责对危重、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及时有效发现患者现存以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整体护理满意度[4]。

3.3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水平实施有效地责任制护理后,将传统的流水式处理医嘱的护理模式,白班护理人员不需对整个病区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掌握,只需对自己所负责的患者实施护理,便于提高临床护理效率,护理人员有更充足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特点,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5]。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中医护理质量。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行为和态度,提高当前护理质量,其关键在于提供最佳服务。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可将中医作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中医健康知识,且在中医护理过程中不需使用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其具有见效快、创伤小、收费低、简便易行等特点。同时该手术方法较易被患者所接受,在实施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当前临床护理水平以及质量[6]。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特色护理与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给予患者全面实施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对患者实施辩证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中医保健知识宣传,起到强身健体功效,减少疾病并发症出现,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将祖国医学发扬以及传承。根据当前中医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但在实施过程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发展。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不仅应将现代中医护理的特点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同时应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其不足,不断改进,推进当前我国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7]。参考文献

[1]刘萍.中医病房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实施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3):106-107.

[2]罗贤慧.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10):329-330.

[3]程维芬,邹学敏,应水仙.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357-358.

[4]梁彩虹.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412-413.

[5]王红梅.中医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特色优势[J].北京中医药,2012,31(12):951-952.

第8篇

[关键词]现状;中医;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8-0052-0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大了在各个医学研究中的经济投入,很多的新式医学研究开始不断涌现出来,而且现有的医学模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就包括越来越现代化的中医内科护理学,中医内科护理学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它的发展却一直在停滞,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入,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发展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一、中医内科护理发展的现状

虽然现在的中医内科护理已经有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及发展,但是在很多现实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漏洞,这些漏洞直接影响着中医内科护理的发展,因此这些漏洞与不足急需填补与解决。

现代医学倡导的以患者为治疗中心进行系统的、全身心的以及相对较为整体的护理理念与中医内科护理的理念是没有出入的,是完全能够契合的。中医内科护理其实从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已经有了深厚的理论以及实践基础,而中医内科护理理论作为中医学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还是临床过程之中非常重要的恢复手段,近二十年以来,国家之间的医学交流层次上了一个台阶,西方的医学技术与中医进行了互补交流,整个医学系统更加完整。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医学急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中医内科护理也还需改善和进步。

(一)中医内科护理专业人员匮乏

虽然我国现在的整个医学系统相对已经较为完善,而且从医人员也在大幅度增加,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中医医学人员却非常之少,只占到所有医学人员比例的9%。现在的很多医学专业学校大部分都是以教授西方医学为主要内容,中医医学的教学内容非常少,所以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员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中医内科护理人员。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大医院中的护理人员中的92%都是学习西方医学出身,对中医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手法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不足,对中医内科护理中常用的针灸、药透等等护理方法的运用很不熟练。

因此,中醫内科护理人员的匮乏是目前中医护理发展的一大阻碍,人员的匮乏直接导致了中医内科护理的地位始终不能提升,医学护理也会因此不完善,出现明显的短板。

(二)中医内科护理人员操作自由性不足

在现在的绝大部分医院之中,很多能够实施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实际护理过程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比如说经常用到的穴位按摩、中药敷贴以及拔罐等等,由于很多医院沿用了较为老式的护理制度,导致这些中医内科护理方法失去了作的灵活性。总体来说,利用中医内科护理来恢复患者的过程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中医内科护理的实际运用不容乐观。

(三)中医内科护理创新匮乏、制度老化

现存的中医内科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潭死水,由于护理人员无法进行大量的中医内科护理,因此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没有方法去通过自身的认识以及护理过程的问题解决并去创新中医内科护理技术,即便是专业的中医内科护理创新研发人员,也是因为缺少临床的实际经验而事倍功半,而中医内科护理的制度固守也导致了这项技术不能将制度作为依托来发展,因此制度的老化也使得中医内科护理技术发展缓慢。

二、中医内科护理的未来展望

中医内科护理技术作为一项非常实用的医学护理技术,保证这项技术的长远的发展以及长足的进步是每一个从事医学人员无可厚非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中医内科护理需要一些实际的、有效的改善。

(一)提升中医内科护理的医学地位

首先,将中医内科护理技术提升到首要的医学护理技术的地位上来,让所有的医学人员都能认识到中医内科护理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效用,卫生部门以及立法部门应该尽早制定一些保护中医护理学术方面的规定及法律,提升中医护理人员的使命感,改变医学人员对中医护理学的传统观念。

(二)增加中医内科护理人员的数量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医护理学也是一样,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复兴这一行业,因此,医学院校要尽量扩充自身中医护理学的规模,培养出更多的热爱中医医学的人才,为中医内科护理学助力。

而且医院都应该从自身的中医内科护理方面下工夫,减少西方医学护理的从业人员,抽调出一部分对中医内科护理医学感兴趣的人来学习或者熟知中医内科护理医学,使得他们能够逐渐成长为有经验操作中医内科护理技术,有能力胜任中医内科护理学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一同壮大中医内科护理。

(三)大力发展中医内科护理事业,对医学制度进行改革

现在的西方医学护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护理技术的绝大部分,所以这样不平衡的分配比例是非常畸形的,为了医学护理事业的平衡发展,为了壮大中医护理医学,就需要医学护理在开始教学的时候就渗透规模性的中医内科护理知识,让未来的医学人员拥有一定的中医护理基础。而且需要从制度上进行改革,为中医医学护理事业制定适当的制度倾斜,以发展中医护理学。

总之,只有从多方面一齐对中国内科护理事业进行改进,从制度上进行科学适当的改革,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内科护理人才,才能够使中医内科护理事业更上一层楼。

作者:田亚丽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中医;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2-0043-03

中医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中医文化和培养中医临床技师的双重任务。如何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医师,成为目前中医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中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其本身就是“高等”与“职业教育”两词的综合体,涵盖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人才培养定位。因此,中医高等职业教育既不是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也不是过去高等中医药专科教育,而是一种全新的中医药教育方式[1]。依据国际教育标准(ISCED)的分类方式,中医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属于“职业准备”的教育范畴,其人才培养定位不是专科医师,也不是科研能手,而是能够从事中医药服务事业的专业人员。中医护理、中医保健、中医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社会需求量逐年剧增,这为中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从业岗位,也明确了中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要求,就是培养具有一定中医药理论基础和熟练医疗保健技能的合格毕业生,从而为中医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设置等提供依据。

二、中医高职实训模块的设置

中医实训是以中医理论课程为指导,以中医实训基地为平台,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医技能力为教学目的的教学环节。与普通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实训课程不同的是,高职实训课程以实用、熟练、模拟为标准,力求学生通过实训在理解中医理论教学知识点的同时,能娴熟的进行医疗保健各类技能的正确操作,达到毕业就能从事相关工作的教学要求。根据课程设置,将实训分成中医文化及基础知识模块、中药识药鉴别与煎煮模块、中医护理及急救模块、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模块、中医社区实习模块等五大模块,并实施实训单独考核评定的机制,确保实训课程的培养质量,避免以往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训考核的弊端。

(一)中医文化及基础知识模块

中医的学习首先是中医文化的传承,中医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中医文化底蕴的培养。中医文化及基础知识模块以中医传统文化概论、五运六气选读、古诗词赏析等文化积淀课程和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等中医理论课程为主线,以学校运气教学基地为平台,通过节气气候特点图片展、诗词创作大赛、运气推演罗盘制作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了解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在实际医疗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实践课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运气作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在生活中凝练的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性的总结,以及其对现实生活中人类健康维护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中药识药鉴别与煎煮模块

随着国家对中药及中药保健食品的大力开发,很多药食同源的食材与中药,以其特有的四性五味对不同体质的人群的重要保健作用,已逐渐被大众所认识。让学生认药识药是运用药食调节人体的基础,同时针对目前医药市场中药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中药鉴别也尤为重要,而药物的正确煎煮方法也是影响药效发挥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中药识药鉴别与煎煮模块,以中药学、中药鉴别学、方剂与中成药等课程为主线,以学校七星百草园教学基地、模拟药房、方剂实训室等为平台,从药物的生长环境、药物种属分类、采摘季节、入药部位到药物炮制处理、真假药物鉴别、不同药物煎煮方法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训练。经过一年的实训环节,学生在完成学业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后,能快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满足了医疗服务机构及药企对中医高职学生工作能力的需求。

(三)中医护理及急救模块

对于中医高职学生而言,护理与急救是其专业技能中重要的一环,中医特色护理是中医服务岗位的技能要求,而中医急救则是医疗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本模块,以中医模拟实训室为平台,将中医护理学、中医急救学等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实训的每个环节,从不同级别病人饮食、饮水、卫生及保健、心肺复苏等多方面进行训练,并针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病、哮喘病等临床常见病病人护理进行实战考核,以加强学生对护理与急救知识要点的掌握。

(四)中医针灸推拿实训模块

中医针灸与推拿是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和保健方法,尤其是对于高职类中医学生而言,特色的外治法是学生从 事医疗服务的主要手段。因此,该模块将中医按摩手法、艾灸方法、刮痧操作、微波理疗等医疗技能作为重要的实训点。以经络腧穴、推拿手法等课程为主线,以模拟病房为平台,采用模拟病人和互换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主,学生间可以通过互换体验式方法练习手法,感受治疗效果,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病人的方式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达到实训教学的训练目的。

(五)中医社区实习模块

经过模拟医院的系统训练,学生全面掌握了规范的医疗服务技能,实战是检验和加深记忆的最佳方式。因此,学校与多个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医疗实习可以通过实战,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也进一步了解自身医疗技能有待提高的方面。实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实习的典型录像在班级内展示,以微课的形式开展讨论和学习,并进一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完善实训效果。

三、模块管理及考评机制

(一)实训课程独立开设

目前大部分中医高职教学中,理论课时由原来的70%下调至50%,实训课由30%上调至50%,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2]。以往的实训课程都是与理论课融合在一起的,每门课程均分为理论课与实训课,这样的教学优势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实训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而中医高等职业教育,不是要培养中医的理论研究人员和临床专科医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就要加大中医高职课程的改革,将中医实训课单独开设,形成一个由浅到深成系统的训练机制,在整体教学课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实训课程的整合。目前长春中医药大学将中医高职教育中的实训课程独立,以模块的形式开展教学,其优势是将实训形成体系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不能与理论教学相脱节,一定要保证实践教学有理论知识点的支撑,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二)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

形成性评价考核方式是适用于实训课程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对实训每个操作点的针对性评价。在实训课程独立开设伊始,课程组将每学时教学任务中的重要操作点进行赋分和标准制定,同时在实训过程中,每名指导教师负责对10~15名学生的操作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每学期将每单元成绩综合后占本课程成绩的80%,加入期末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占20%,总分作为学生一学期实训课程的最终分数。这种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让学生更注重日常实训环节的实训效果,提高了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四、社会及用人单位综合评价

通过整合中医实训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学生实训课程的管理,学生的医疗技能有了快速的提高。2015年6月,采用实训课程模块化培养的第一批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学校跟踪式开展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和意见反馈的调研工作,并与传统实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进行了对比。用人单位中有区级的社区服务中心、健康保健及管理机构、私营及个体中医门诊等,基本满意度达92.3%,较2012年调研的基本满意度74.6%高出近20个百分点。首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投入工作的状态方面给予了很高评价,一致反映毕业生掌握了很多常用的诊疗技能,能用按摩、刮痧等简单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与认同,能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及保健。其次,用人单位反馈,本届毕业生工作中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大大提高,能运用医学知识为患者解答常见医疗问题。第三,学生在参加工作后有较强的自信心,较以往学生能更快的适应医疗服务工作。综上,学生通过实训课程的训练,有了熟练的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就拥有了从业的信心,也能够从容的对待服务对象,同时全面的医疗技能也赢得了被服务人群的认同。

参 考 文 献

[1]余甘霖.中医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医教育,2005(2):68-71.

[2]王录军,姬水英,牛菲,等.中医药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4):128-130.

On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Modul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Qin, Su Xin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substantial distinc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orientation from ordinary higher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of the file spirit of“Decision on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issu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2014, and the education idea of“six melting, eight together”, TCM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curriculum reform from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providing the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new method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第10篇

医生招聘网权威2018山东青岛即墨区医疗岗招聘医护人员34人考试笔试通知,更多2018山东青岛即墨区医疗岗招聘医护人员34人考试笔试通知相关信息请访问医生招聘网。 【导语】2018山东青岛即墨区医疗岗招聘医护人员34人考试笔试通知原内容已如下,供大家查阅!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青岛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试行)》(青人社发〔2017〕3号)、《关于做好2018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字〔2017〕65号)等文件要求以及省、市有关规定,2018年即墨区部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48人(详见《2018年即墨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现公告如下: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

初级岗位参加全省统一笔试,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综合、卫生和教育三大类,各类均考一科。综合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卫生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按医疗、药学、检验、中医、护理五类分别命题;教育类考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和教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30%和70%。

笔试采取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笔试地点在笔试准考证注明。

笔试时间:2018年3月18日

综合类:9:00-11:30

教育类、卫生类:14:00-16:30

笔试地点见《准考证》

笔试采取百分制计分。根据招聘岗位和考试情况确定笔试合格分数线。在笔试合格分数线以上,由高分到低分按规定比例依次确定进入面试人选。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

第11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发展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模式也随着跟着变化,护理模式变成了一种以现代护理为指导,全面贯彻护理程序的工作模式,护理模式的中心由以前以疾病为中心变成以患者为中心。这与中医中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观念是相统一的。急诊科是医院中抢救任务最繁重,也是危、急、重症最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我们应该把中西医理论结合起�碓擞玫郊闭锪俅补ぷ髦校�这样可以使护理措施更加完善和有效化,也能更加全面的去观察和了解病情,病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护理。现将运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内涵

在医学中,笔者认为中西医在本质以及内涵上其实是一样的,而护理作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也可以通过中西医的结合来进行对护理工作的优化。“天人合一”是中医医学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主要指的是中医重视人体内外的统一,并注重人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中医理念下的护理工作,根据病人的体制,年龄以及病发季节等的不同,会调整护理的方案。这种方式符合人体的健康需求,因为它的中心思想是强调整体调整和个性化护理。而伴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出现和发展,西医在更多的医学领域被广泛的应用,西医护理主要是注重对病发症状的做针对性的有效护理。科学的发展对于西医医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是西医中最重要的特点。西医作为一种有步骤的动态的护理程序,首先需要对护理的对象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也就是病人的病情,进行一套全面的护理方案,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正,达到医生护理效果的作用。而本文所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需要将中医的护理理论与西医的动态护理程序相互结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全面,动态化的护理过程。

2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

2.1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

在西医的就诊过程中,通过观察皮肤巩膜黄染及大便颜色来判断胆道梗阻的程度;通过对病人瞳孔的观察,能够判断出病人的颅脑损伤状况;通过对病人的呼吸进行检查,能够发现病人的呼吸系统是否正常;在中医护理中,注重整体,并通常是以四诊法对病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结果,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发病时间,不同的发病人群,不同的病因采取适合的护理方案。在病情观察的这一环节,在运用通常的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中医中脉象以及舌像的检查,就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病情进行鉴定,不仅使得病情的鉴定更加准确,还对病情的发展等有一个全面的预测,做到防患未然。中西医结合观察病情,在发挥自身的各自长处的同时,还能够克服掉各自的短处,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应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心理护理

由于急诊科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他们的特点大多是以重、急、危为主,情绪不稳定,易怒、沮丧、烦躁、更有甚者抑郁,恐惧。所以,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西医护理心理学观点与中医“七情”致病的学说,对病人精神状态的分析、观察及护理措施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和各自特色。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不同的情志调节和心理护理,来使病人身心尽可能达到最佳的康复状态。如对慢性病患者,让其知道“七情”致病的道理,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恐伤肾、思伤脾”等等,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防止过分激动或者兴奋,肝病患者不应易怒,肺病患者应保持乐观等等,对患有不治之症的或者危重患者,不能告诉其真实的病情,以免让患者失望造成恐慌。总之,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人的心理变化与人体的气血,脏腑的阴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2.3中西医结合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使护理的方法和手段得以丰富,最常见的比如刮痧对于高热病人的降温作用非常明显等。而在西医护理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新技术的应用,比如一些新型的医学材料的应用,新型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器官移植术后的护理,这些方面的发展都是中医不能够涉及的。把中西医结合运用到治疗的过程中,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提高现在医疗效果。在抢救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除了采用西医抢救措施,还可以同时配合中医的针刺人中、涌泉、十宣等穴位。

第12篇

[关键词]便血;远血;情志护理

便血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多因外邪入里、饮食劳倦、情志内伤等所致。根据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胃肠实热和脾胃虚寒2型。《济生方・便血评治》对便血的病因作了简要的论述:“夫大便下血者,多因过饱、饮酒过度、房室劳损、荣卫气虚、风冷易入、邪热易蕴,留注大肠则为下血”。《三因方・便血论治》记载,大便下血有“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等不同情况。中医临床上根据不同情况把便血区・别为“远血”“近血”。如便后下血或血液与粪便混下而呈漆黑色的,称为“远血”;先血后便,色鲜红或暗红色者,称为“近血”。“远血”多为上消化道出血,“近血”则多为结肠或直肠等部位出血。由于患者病因、体质等不同即便同一“远血”或“近血”,其表现的症候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必须根据辩证的原则进行治疗和护理。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介绍

1.1.1病例1:患者男性,34岁,入院前4天因酗酒,即出现黑便如漆黑色,伴头晕乏力,呕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量约200ml,伴心慌、气短、纳呆、嗳气、泛酸、口苦口干,面色苍白,舌红、舌苔黄腻,脉细数,脉率100次/分,血压90/60mmhg。

1.1.2病例2:患者女性,57岁,一周前因劳累过度,饮食不节而出现上腹不适,胃纳不佳,不思饮食,大便色黑,量中等,伴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查血色素仅为4克,舌淡无华,脉细无力。患者素有“远血”病史。

1.2辩证分析以上两例患者同有“远血”黑粪之症,但前者因过饮醇酒,以致蕴生湿热,胃肠血络损伤而致血溢,其嗳气、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等症,均为湿热中阻之象,但失血过多,又必然导致气血亏耗,故治法以凉血止血为主,益气摄血为辅。后者年龄较高,并素有“远血”病史,发病由于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劳倦伤脾,则脾运失职、通血无权,以致络伤血溢而见黑粪,出血后,则气血亏虚,其头晕、乏力、心悸,舌淡无华、脉细无力,无一非脾胃虚弱、气虚两亏之象,故以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为治。其治法用药则与前例不尽相同。

1.3临证护理

1.3.1湿热蕴结证:予以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疲劳。注意观察便血的时间、量、色、质,如继续排出柏油样便,血压下降,脉细而数,呼吸急促,表示出血未停,要多加关心。【1】若出现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说明有虚脱的可能,应立即采取措施,做好抢求准备工作。

1.3.2脾胃虚寒证:患者素体虚弱,予以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之邪。【1】若出血初止,不可大意,仍需加强观察,如出现突然腹痛加剧拒按,心慌,四肢湿冷,脉细数,为大出血的征象,要立即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便血者从生活起居方面多加照顾关心,出血期间嘱患者平卧在床上大小便,不要用力,以免增加腹内压力,便后用温水帮助擦洗干净,肛周涂以油脂以保护皮肤,及时记录血的量、性质、颜色、时间,并留取标本送检。配合针刺中脘、百会、足三里、三阴交、脾俞、梁门等穴位。也可选用耳针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以达到健脾止血之效。若经保守治疗24小时以上血仍不止,或合并其他疾病,应考虑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

1.4情志护理可因出血而感到心情紧张、忧虑急躁,故需体贴、关心、安慰患者,避免不良刺激,以免情志内伤而影响气血运行。【1】

1.4.1湿热蕴结证: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消除紧张、恐惧、忧虑、烦恼的心理。

1.4.2脾胃虚寒证:从生活起居方面多加照顾关心,告知注意事项,若出血不止应考虑手术治疗,做好术前指导。

1.5饮食调护如便血量较多者,应予禁食,血止或出血减少者给予清淡、易消化、少渣、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量多餐。忌炙、煎炸、油腻、过热、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5.1湿热蕴结证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酒烟,出血期宜给软烂少渣,易消化食物。平时常吃一些绿豆百合汤,鲜藕汁加食盐,各种果汁、菜汤、杏仁、茶、柿饼、黑木耳等具有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品。【2】因实热证患者常口渴,可用生地、地榆、侧柏叶各10g,煎煮代茶饮,冷服清热止渴。便血是痔的主要症状,而痔出血与大便干燥关系密切,如大肠热结可服清热凉血通便药,平进多吃清祛火的蔬菜,减少便秘的发生,并使大便软化易解、便血可止。

1.5.2脾胃虚寒证脾虚者则要加强营养,饮食上以高热量为主,饮食不宜过凉,忌食生冷瓜果,以防伤脾,宜少食多餐。

1.6病情观察

1.6.1遵医嘱给予输液,以便及时静脉用药及补充血容量。大量出血时,应遵医嘱及时配血、备血,配合抢救。

1.6.2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末梢循环、尿量及大便的颜色、性质、量等变化,并详细记录。

1.6.3根据便血及患者的一般情况估计出血量,及时报告医师。

1.6.4患者便血初止,切不可疏忽大意,还需严密观察,如突然头昏、心慌、口渴、烦躁不安、面色白、柏油样便、血压下降(收缩压低于90mmhg)、脉细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并做好记录。

1.6.5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擦净,肛周可用三石散外扑或涂油脂类软膏,宜减少血液、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1.6.6如需手术治疗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1.7健康教育

1.7.1保持情绪乐观,避免情志过激,减少便血的诱发因素。

1.7.2起居有常,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操、太极拳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随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1】

1.7.3饮食有节,宜清淡、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戒烟酒,忌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长期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

1.7.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门诊随访。反复黑便时,要警惕消化道恶性肿瘤,应及时就医。

2结果

运用辩证的原则对两例远血虚实病症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个体化护理,两例患者均恢复较快。第一例男性患者住院10天,大便饮血试验连续三次阴性,胃纳转佳,二便调,面色转润,情志畅,病愈出院。第二例女性患者,住院期间虽便血较轻,但由于素体脾胃虚弱,下血时有反复,经调治数周后,专以调理脾胃为主,药疗与食疗兼行,渐至胃纳正常,精神转佳,也较快康复出院。

3讨论

3.1辨证施护定义辨证施护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3.2密切观察病情至关重要对于出血病人尤其在对出血较重病例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其神色、脉搏及其体征的变化,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如看到病人面色苍白、舌淡无华,神志不安,并见血压下降趋势者,即为虚脱之兆,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遵医嘱采取急救措施。这种情况,在便血病例中并不少见,如上述第一例男性患者由于不重视医嘱和劝告,入院第二天凌晨自行如厕发生晕厥症状,由于准备充分,抢救及时,随即平复。

3.3注意安定病人情志,加强情志护理便血病人出血较多时,常烦躁不安,心怀恐惧,情绪紧张或意志消沉,这些都是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因素。护理人员应在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善言劝慰,耐心疏导,设法消除不良刺激,使病人情绪安定,安心治疗。如第一例患者进院后因病情较重,出血一时不止,病人及家属都十分恐慌、忧虑;第二例患者,由于体质虚弱,便血反复,以致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通过因势利导,分别采取针对性的解释、安慰、疏导、鼓励等措施,终使病人及家属情绪得以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4注意病人的饮食调护“远血”出于上消化道,故更需重视饮食护理,如便血量较多者,应予禁食,血止或出血减少者给予清淡、易消化、少渣、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并少量多餐。如:米汤、菜汤、鸡蛋汤、果汁、豆浆等,忌炙、煎炸、油腻、过热、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因肥腻不利于消化,辛辣能刺激胃肠而扰动血络。出血止后,先宜软食为主,如糯米稀粥、烂面条、烂饭之类,以调养脾胃。并根据病症虚实予以不同的饮食调护。【2】湿热内蕴者,可以用苡米、赤豆等煮粥或煨汤,因赤豆、苡米性皆偏凉,有清热利湿作用。脾胃虚寒者,可用山药粥、莲子羹等,山药、莲子性味甘平,均有补脾益气的作用。患者情绪稳定,进入恢复期,可与平时一样进食,但应教育病人饮食有节,食物仍以清淡为主,忌食生冷、难化之物,以免重伤脾胃,使病复发。对于脾胃虚弱、运化较差的病人,可令少吃多餐、缓缓调理,特别对有吸烟、饮酒嗜好者,要告知他们吸烟、饮酒对胃肠病的危害性,规劝他们戒烟酒。

4小结

辨证和施护在护理疾病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辨证施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医护理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原则。中医护理人员应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遵循中医辨证理论及其方法,并在辩证施护过程中,掌握辨别病症中的寒、热、虚、实等中医基础知识,密切配合医生治疗。开展中医辩证护理,是中医护理工作不断取得完善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护理常规[M].第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