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7:08: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的精神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价值既具有审美价值的一般性涵义,又有其特定的涵义。艺术价值一般包括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认识价值、教育价值、道德价值、娱乐价值等,是以审美价值为主体的多种价值的综合体,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从广义讲,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于艺术活动之中,而且是诸多社会实践活动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狭义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艺术活动中,它是艺术创造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目标。
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是指在艺术的创造和交流过程中,艺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创造过程的实现,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具有强烈的美感特性和社会性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客观属性。在艺术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可以创造审美价值,它体现于人类许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掌握世界、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想追求。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会在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中渗透进审美的因素,创造更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只有艺术活动,才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
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同于其经济价值,但与经济价值有着密切联系。艺术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艺术活动应当也必须生成其经济价值。艺术的经济价值首先是维系其艺术再生产的需要。如果没有充足的经济收入,就不能维持艺术活动的持续生产,而推进艺术活动持续运行的经济动力,最主要的应当来源于艺术生产自身。艺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艺术活动居于整体文化产业的核心的地位,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与艺术相关的其它大部分文化产业类型的活动,均具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成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具有了主体性地位,其间,艺术活动所体现出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代,艺术活动不仅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但是人们又看到,由于艺术的经济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艺术的经济价值所具有的负面作用也愈加体现出来。它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有时又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逐渐放弃了艺术的审美理想,以及作为艺术家的使命感,一味追求其经济利益,致使艺术出现一系列堕落的趋向, 诸如艺术的过分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现象均有所泛滥。因此,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理想而一味追求其经济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
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不同于理性的认知与教育价值。过分强调艺术的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走向偏颇、失去艺术特质及其审美魅力。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曾经在较长的时期里过分强调艺术的上述价值和作用,致使艺术一度成为某种政治理念或政治路线的附庸与传声筒,失去了作为艺术的基本的审美特性,以及娱乐和经济的特性,同时也就失去了对于大众的审美吸引力,大众消费及其艺术活动的衰落自然就是难免的,而其努力追求的认知与教育价值也就微乎其微。无独有偶,20世纪以来西方乃至我国近年来一些自诩为前卫和先锋的现代的艺术中,也不乏这种现象,他们将其作品自称为探索性与实验性艺术,但究其实质,一方面失去了基本的审美价值,同时又赋予其艰涩的、只有他们个人方能阐释的理念,因而在失去大众的同时,也就同时失去了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而其一味强调的理念也就变得比较可笑,认知价值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艺术的各种价值均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联系为一体,离开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其它价值的实现是不现实的。换言之, 艺术只有在实现其基本的审美价值时,其经济价值或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才能同时实现。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经济价值,就会导致艺术的低俗化,甚至堕落,这不仅是对艺术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众精神素质的损害,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害;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对于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过分强调,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脱离大众审美需求,走向衰微与凋敝。
审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之一,它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有的能力, 只有人类才能具有审美能力,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美。正是在人类的长期的发展与繁衍中,人们创造了艺术,同时也创造和丰富了人类的审美意识。而当一些现代艺术家及其理论家在否认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其审美创造之时,他们实际上也就同时否定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人类的审美理想,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应当包括人们的审美创造意识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人的审美领域的不断扩展,人的更多生活领域的审美实现等等。在这一理想不断确立和趋于实现的过程中,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锻造和冶炼自身,而在其间,对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品位的不断提升,正是实现审美理想的主要途径。
人类的审美理想体现了人类各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其一,进取性。它始终具有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特性,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履;其二,进步性。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在其主体上始终表达着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念,其相应的美的艺术创造已经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创造性。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具有不可重复的不断创新的基本特性,正是在其动态和历史的创造过程中,人类持续地提升着自身的创造能力;其四,愉悦性。艺术的美感创造无论是在其形式还是在其内涵上,均体现出令人愉悦的基本特性,这一特性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基本特性之一。以上基本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人类的审美理想应当属于人类的本体属性以及人的本质追求的范畴。
在新的世纪,人们看到,艺术世界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情景。比如,纯粹艺术与各种实用艺术的并存。可以说,更多人类文化的和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具有了艺术的和审美的特质,这正是人类审美意识不断深化的体现;优美的和各种不同范畴的艺术美形式同在,这也充分展示出人类审美创造意识与艺术精神的丰富及深化。
而与其同时,艺术活动也出现一些不和谐音,比如:有的非艺术的文化活动形式纷纷假艺术之名招摇过市,特别是一些根本不具备人的美感需求和艺术特质的所谓“艺术”也要冠以艺术的名义显示自己的存在;一些以表现丑陋为主要目标的艺术样式多了起来,在个别领域或地区甚至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人们承认,在一些艺术美范畴中,例如悲剧、崇高、滑稽等,均有丑的艺术因素的出现,这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必要,而且也是对与艺术美领域及其表现力的丰富与扩充。即使是在有的以表现丑为主旨的艺术作品中,人们也可看到,其间潜隐着对于丑的贬斥与否定,而并非只是对于丑的津津乐道的欣赏。只有极少数艺术品浸满了对于丑的事物貌似客观的表现与激赏,这当然应属于艺术的逆流。事实上,当他们对于艺术的和社会审美活动的意义生发怀疑乃至予以颠覆的同时,他们也就颠覆了属于人类的进步的价值观及其生存理想。
美作为一种价值形态,实质上,它在创造与表现美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是从事艺术审美实践的人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即价值关系。人们创造艺术审美价值的劳动,一方面,必须借助于外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有发现与创造美的素质,即能够从客体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中找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质素,并能够予以创造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活动。不仅人的感受美、创造美的器官的成熟和审美心理基础的奠定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实质就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态中,艺术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土壤。审美价值所独具的特色在于,它既是形象性的,也是超象性的;既是精神和情感的,也是物质和实践的;既是功利的,也是超功利的;既是主观意识的,也是客观的和社会的。艺术的审美价值正是上述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艺术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创造,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核心,艺术活动中的许多方面,均与“美”的创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崇高、壮美、悲、喜、滑稽、丑等审美范畴的创造,均能充分体现其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主体对于形象、典型和意境的营造,则是实现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目标;艺术家对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和形象性表现,更是较深层次的审美价值的创造。在当代,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对许多课题的感悟与思考,均上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对社会与公众具有重要的启示。而在艺术及其审美领域内部,更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追求。自20 世纪以来,属于社会艺术活动的领域及其方式在不断拓展,审美的和艺术的类型也在扩充,这正是艺术活动持续发展和艺术审美价值不断提升的表现。 由于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以及人们理念与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化,促使艺术世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景观,同时也出现一些混沌与迷乱。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人们当会基于审美理想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于以往世纪艺术历程的冷静思索,逐步予以厘清,更加坚信人类审美与艺术活动光明的发展趋向和前景。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宗旨。艺术的全部价值,均是艺术主客体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主体创造的结果;艺术审美价值的生成,更是主体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以富有审美意味的形式建构出不同样式的作品,并通过形象、意境和典型等凝结了人类和世界上具有普遍审美意义的精神质素,其间所充盈的精神性价值即为艺术的审美价值。创造审美价值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活动本身,而且在于以此达到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与世界的关系,提高人的精神品格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体现。主体在创作中,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理想模式渗入其间,使之在创作过程中成为规范总体作品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为作品导航,同时又在作品的最终形式中得到体现。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的审美理想有着特定的时代和民族的特征,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积极的、进取的人生目标的追求,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总是相通的。高尚的审美理想必然导向作品的高雅,低劣的审美情趣势必导向作品的低俗。凡是得以传世的艺术作品,大都在某个方面凸现了主体对于人生或世界某个方面的审美追求,昭示着具有一定社会、时代和民族特色的审美理想。
一、领悟舞蹈艺术文化,促进思想道德提升
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舞蹈艺术自身具有的深厚艺术文化,通过舞蹈外在的表现载体,对人们进行道德层面的渗透和教育。舞蹈艺术通过外在的肢体表现形式,为人们提高强身健体的方式,透过表面的艺术功能,可以发现舞蹈艺术在道德层面的培养教育价值。通过舞蹈艺术,能够将人们内在想表达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来,对个人人格的塑造有着一定的体现,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观念。优秀的舞蹈作品和具有社会价值的舞蹈艺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领悟舞蹈艺术文化,促进思想道德的提升。例如,舞蹈《俏夕阳》,由一组自由的退休老人自发组织的舞蹈,所表现出的则是一种老有所乐,健康向上的乐观精神。通过舞蹈所表现出的艺术价值是巨大的,鼓励老年人应该学会自己创造幸福,积极向上,发挥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关于舞蹈艺术深层次的价值体现中,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在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要将审美和道德教育进行相互结合。舞蹈的艺术审美价值中,体现出的教育功能在于通过肢体表现为媒介,提高舞蹈的感染力,通过抽象艺术进行形象教育,对舞蹈艺术中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充分体现,促进人们对舞蹈艺术蕴含的价值的接收和理解,充分体现舞蹈艺术表现的功能。因此,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通过舞蹈艺术能有效提高审美水平和道德水平。
二、体现德育功能,培养健全品格
群众文化中舞蹈艺术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从古至今对舞蹈艺术的解读中,往往会触及到舞蹈艺术的德育作用,“礼乐诗书”中的“乐”,可以理解为音乐舞蹈艺术,乐者在其理解的过程中,要注重“洁静精微”,即德育。舞蹈艺术的影响教化作用具有潜移默化性,在无形中培养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使心灵得到净化作用。通过舞蹈艺术的感知德育作用下,有助于人们形成真、善、美的健全性格,形成关爱、友善的美好品质,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在舞蹈艺术的德育中,还包括舞蹈自身所具有的品格精神。在舞蹈练习和排练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不断磨练人们的意志,具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十分重要。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提倡发扬能吃苦、不退缩的精神,培养人的逐渐坚强、勇敢的强大内心,坚韧、无畏的精神是舞蹈训练中的重要精神。同时舞蹈艺术的最后呈现,是通过众多人共同的努力成果,因此在舞蹈排练的过程中能够培养人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并在舞蹈排练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唤起创新思维,提高智力开发
群众文化中,舞蹈艺术在思维和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艺术的实践作用,能够提高人们在实践生活中的运动频率和运动节奏,促进大脑发育,有效开发思维的创新。在智力开发中,全面提高人们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增强记忆力,发挥创造力。舞蹈艺术的开展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促进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左右脑发展平衡,提高想象力。据调查表现,经常开展舞蹈艺术活动,对开发人类思维和智力有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艺术中的节奏美、人格美以及艺术美开发舞蹈者心智,促进舞蹈者各种能力的全面进步。另外,通过舞蹈能够有效提高智商和情商,增强各方面的协调性,提高人们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强健体魄,健美塑形
只有保证身体的强健,才能保证工作或生活其他方面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舞蹈艺术进行健身有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寻找一种既健康又有效的健身活动成为很多人的追求,通过舞蹈进行身体各方面的锻炼,能够对肢体的协调性进行有效提高。同时,通过舞蹈健身,能够对肌肉的结构和力量起到一定的改变,加强身体柔韧性,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升健康指数,有效保证身体的运动能力和抗衰老能力。舞蹈艺术是一种有氧运动,在舞蹈过程中,调节身体整体状态,改善大脑皮层,使人们达到一种精神愉悦,促进生活愉快。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中,舞蹈艺术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和特点,发挥出舞蹈艺术独特的功能作用。舞蹈艺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通过对舞蹈艺术文化的领悟,促进思想道德提升;体现德育功能,培养健全品格;唤起创新思维,提高智力开发;强健体魄,健美塑形。舞蹈艺术的任何一个功能都对建设人民精神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提高人们精神世界水平,提升整体幸福指数。
作者:孙晓燕 单位:莒县文化馆
【关键词】艺术发展规律;继承;延续
艺术发展具有其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与必然性。艺术的发展,不是人类随心所欲而推动的。它是而且只能是在对其过去的所有积累予以有效继承的基础上,再加以创造,如此推动发展的。我们今天所见的众多、丰富的艺术现象,它们都不是说有就有,说无就无的。艺术自萌生以后,也便有了其独有的传统范畴和价值体系。而艺术本身是作为一种动态的独立的文化系统而存在的,其要有存在的高质量,就必须要发展。但在促进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防止僵化,停滞的因素出现。即要赋予艺术传统发展的新的活力和生命。其中首要的问题是要认真研究艺术发展的客观继承性问题。
所谓艺术发展的自身历史继承性,是指前代的艺术,总是给后代的艺术以巨大潜在的影响;后代的艺术又总是要继承前代艺术的成果而发展。二者是相互交错、互相影响的关系。没有艺术的继承性,也就不会形成艺术史,不会形成今天我们面对的丰富多样的艺术创造实践行为了。这些都是艺术发展的历史必然。其次,艺术继承的内容具有多元丰富性。对传统的继承,应是多方面的、立体化和系统性的。构成某一事物传统的本身,是呈多元性形态的。艺术传统也一样。概括起来,对艺术文化传统的继承有两方面。一是指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的精神文化,即艺术文化传统中非物质性方面的内容。其具体表现在——第一,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的情感姻缘。也就是说不同种族的人对艺术的省悟和感受是很不相同的,特定而同一种族的人,对其先辈遗留的民族艺术文化是有着先天性的情感脉源关系的,这是一种类似神授的天然情缘。继承艺术文化传统,首先应注重体悟和把握民族艺术的固有情愫底蕴。
第二,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蕴含的精神品性和美学价值。俗话说:千年的河床已变换,万年的流水永不干。同理,在继承艺术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有的内容是永远地让它束之高阁。如当今仍在练习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书法家或篆刻家,多数人是绝对不会再去大量地采集龟壳兽骨等动物骨头来作练习或创作的形象载体和工具了。但传统中的有些东西却是万古流芳而不朽的。就如甲骨文字体本身及其美学价值,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一天,它就不会失去民族艺术永恒的美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所以,在艺术文化传统中万古流芳和后人必须要继承的内容,是艺术文化传统中蕴含的精神品性和美学价值。
此外,具体的个人如要学习艺术文化传统中的某家、某派,也主要是继承学习其对艺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及其在作品中整体凝结出的美学意蕴和品位价值。而不仅是停留在单一地学习某家一招一式的纯技术性的内容层面上。如中国的著名画家李苦禅向齐白石大师学习中国绘画,他学习继承和把握的是齐白石的“人格”,“忠实于艺术之态”、“全面修养”、“创造精神”等高于具体绘画方法之上的精神性的内容,而不仅是“夺得了笔墨造型的规律”。
第三,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丰富多样的艺术门类,即指继承前人创造的如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建筑等具体的艺术表达表现方式。每一具体艺术门类的特有艺术思想、美学价值、构成形式、创作表现手法等,都是前人在长期的艺术创造实践过程中的智慧结晶。这在客观上提供了给后人学习继承艺术、创造发展艺术的条件和可能。不过,艺术发展的历史史命,要求我们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有新的探索、新的创造、新的成就。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继承好艺术文化的传统。
第四,要继承艺术文化传统中带永恒性的主题和题材性内容。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诸多反映和表现人类对自然山川的钟爱、对生命的礼赞、对情爱姻缘的颂歌等永恒主题和题材内容,是反复出现、经久不衰的,它激励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因此,我们应认真地继承发展人类永恒的美好的主题,创作出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艺术和艺术作品。
再次,我们继承艺术传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进艺术自身的不断发展。所以,艺术传统继承的实质是:革新与创造。这是因为,第一,继承与创造同在。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创造是艺术的生命。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关系。没有艺术的革新创造发展,就谈不上很好地继承了艺术传统,不认真地继承艺术传统,也不能有效长地促进艺术的革新与创造。其中,艺术家以什么样的认识水平、心态和具体的方法和继承艺术传统、创造艺术,将直接影响到艺术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所以,艺术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的领悟能力、遵从艺术审美的特质,寻求艺术革新创造、发展的内核,创造出充分体现当代人审美理想、精神风貌的优秀艺术品,以满足人们的审美精神需要。第二,学习继承前人法度,是艺术家为了探索创造自家风格和创造新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家一方面必须树立艺术的创造创新意识。以此作为艺术家主动积极地开展艺术创造实践活动的宗旨和出发点,以求随时不断地去探索至真、至诚的艺术发展的真谛和秘意。另方面具备塑我必先毁我的艺术虔诚的求异创新精神。一个艺术家欲在自我具体的艺术实践历程中,有所创造和建树,需要其有足够的胆识和能力去大胆、开拓性地——既要敢于打破前人的壁垒和既定套路,又要敢于突破自我的框界和“成就”——经营、创造自己的艺术田园。正如贝多芬的名言:“为了获得‘更美’的效果,没有一条规律不可被破坏”。不过,艺术家个体的艺术追求和实践创造,应遵循艺术的自律性原理和艺术他律性原理。即古人云“变法于法度之中”。
最后,艺术继承与创造的总原则和方法。艺术传统既是宝贵的财富,又是沉重的包袱。传统能演化出多各艺术流派的事实,证明传统财富具有潜力性和可变性特征。但艺术流派形成后的因循守旧、陈陈相因,又证明艺术传统的包袱能使人窒息、能阻碍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固守陈法而不思想演变是导致陈陈相因的主要原因。面对前人宠杂多样的艺术现象、形式和内容,如何更好地让其勃兴发展,继承的态度和方法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发展史》,天津人美出版社.
[2](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
[3](英)苏珊·伍德福德编著.《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风格》,译林出版社.
关键词: 艺术价值 道德价值 美善同源 价值综合
艺术的价值构成包含哪几方面?当一个艺术作品,受到肯定并被认为是优秀的时候,我们是依据什么作出判断?是因为它具有审美的功能还是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合乎道德标准的内容呢?换句话说,当我们在鉴赏、评价一个艺术品时,我们所用的是审美标准还是道德标准呢?哪一种标准更符合我们对艺术价值评判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这一问题上,一直是颇有争议的。就整个美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认为文学的艺术价值来源于其道德价值,另一种则认为艺术价值存在于其审美价值,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方面,因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今天还被各执一词的理论家们所认可。但是艺术价值道德论也好,艺术价值审美论也罢,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对文学的健康发展都存在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艺术的目的就在于道德教化吗?
持艺术价值源于道德价值这一观点的一派,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观点可以说是反美学的。在早期他认为“诗歌的最大罪状”是“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很少有例外)的力量”[1],这对城邦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他毫不客气地将诗人逐出了理想国。到晚年,柏拉图文艺观有了很大变化,开始肯定艺术有教育和引导城邦人民的作用,他所理解的“真正的悲剧”是“模仿了最优美最高尚的生活”的,而且“最高尚的剧本只有凭真正的法律才能达到完善”[2]。到这时,柏拉图开始有限度地承认艺术的价值了,不过他是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来肯定艺术的价值的,即艺术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狄德罗也是一个极端的道德价值论者,和柏拉图不同的是,他承认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只是他的艺术价值观充满了道德功利主义的色彩,极度重视和强调文艺改善道德、移风移俗,从而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将文艺的道德价值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认为观众在看“正派”的戏剧时,坏人的道德感会因受到教育而得以提升,当他们走出剧院时就会变得“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所以他充满自信地憧憬:“倘使一切模仿性艺术都树立起一个共同的目标,倘使有一天它们帮助法律引导我们热爱道德而憎恨罪恶,人们将会得到多大的好处!”[3]这是一幅充满自信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蓝图,不管后人如何评说,它确实对以后的文学价值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康德虽然并没有直接谈论文艺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关系,但他的著名论断“美是道德的象征”却用十分抽象的语言为后来者们提供了理论资源。这一论断本身实际是在说,美的创造和欣赏是高度发展的道德水准的象征。他认为:“美使人愉快并提出人人同意的要求,在这场合人的心情同时自觉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超越着单纯对于感官印象的愉受,别的价值也按照着它的判断力的一类似的规准被评价着。”[4]这其实也就是断言对崇高和美的敏感意味着对道德观念的一种强烈感受性。虽然他在这里谈的并不是文艺作品的审美问题,但对文艺审美是同样有效的,从本质上讲这就如同狄德罗的看法,即阅读那些散发出一种伟大正直的道德光彩的作品时,可使灵魂受到一定程度的醇化和昂扬。
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灾难,越来越多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从道德主义理论那里来寻求理论援助,改造日渐颓败的世风,拯救日益沦丧的道德世界。罗斯金就寄希望于艺术来完善人的道德,改良社会的风气。在他看来,优秀的艺术有“完善人的伦理形态”[5]的功能。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认为道德观念和艺术观念是一对近亲,好的文艺作品光芒永存,可以“激发我们追求至善的愿望”[6],所以他也十分强调艺术的道德教化这一社会功能。托尔斯泰在艺术道德价值认同上带有强烈的阶级情感,他反对文艺作为娱乐工具只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认为艺术是对感情的有意传达,只有当它传达的感情被认为是善的并和人生目的相一致时才值得提倡和肯定,因为“艺术所传达的感情价值是根据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而加以评定的,是根据人们从中看到的生活中的善恶而加以评定的”[7]。
这些观点听来都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在艺术的价值构成中,道德价值确实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鲍桑葵认为这种用道德和实用标准来评判艺术的做法,是由于“美的世界同作为实际行动的手段和目的的对象还没有截然分开的”,所以用评价实际行动和目的的对象的方法来评价美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8]鲍氏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艺术道德价值论者看来,道德的善是人生的主要目的,美只是一条通往善的家园的路而已。一旦对善的追求成为艺术的终极目的所在,那么美在善的面前也就失去了美之为美的必然价值。这样一来,艺术就仅仅成了一个用来装载、运输那些道德教条的工具。但整个美学发展史分明告诉我们,美之于人类,远不只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慰藉,在本质上讲,“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9],抛开审美价值而突出道德价值谈艺术是根本不完全的,也是不可能的。
二、艺术价值构成中可以没有道德价值吗?
艺术存在的目的确实不是充当宣传道德教条的工具。但是,直到十八世纪末“浪漫主义”复兴后,才开始有人对“艺术的实质在于其道德教化功能”这一理论假设提出质疑。雪莱认为诗歌并不直接促进道德的善的产生,只有通过想象才可以增进道德的善。他曾在《诗辩》中说:“实现道德善的伟大手段就是想象,诗通过作用于想象这一原因而有助于善这一效果。……因此,一个诗人如果把他的那些通常只产生于自己的时空条件的观念,体现到与自己的时空条件无关的诗的创作中去,那是不对的。由于承担了这种解释效果善的低级任务――他最终还很可能解释的并不完满――他便会丧失参与产生善的原因即想象的光荣。”[10]雪莱反对将诗当作直接的道德工具来使用,但他实际上却并没有像后来的反道德论者那样,完全摒弃传统的文艺道德观的影响,仍然比较隐蔽地留下了一条艺术道德功能论的尾巴――艺术间接地促进善的产生。
彻底具有反叛性的任务要到唯美主义的产生才真正完成。
唯美主义者们都十分厌恶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在他们看来,现实世界中根本没有美,相反到处都充斥着虚伪、狡诈、贪婪和罪恶,人们要想寻找美,只有远离现实到艺术品中。所以他们把美看成了是和社会相脱离的现象,美无关于道德,只存在于艺术形式中,只与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有关。王尔德就竭力推崇张扬“艺术至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理论,认为通过感觉来获得美的享受是生活的最高目的,艺术在他看来因而也就具有了高于一切的地位。他认为:“艺术除了表现自己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和思想有独立的生命一样,而且完全按照艺术自己的种种路线向前发展。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现实的;在一个信仰的时代,艺术不一定是精神的。”[11]既然艺术只表现自己而和别的东西无关,那么也就和道德内容无关了。唯美主义者的这种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无关论的立场是和传统立场完全对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艺术存在的另一个目的。
进入20世纪,在现代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美学理论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这种转型可以说是非常之彻底的,因为美学的根基已不再是曾经给了人类无限自信的理性,而开始转向了非理性。被称为“20世纪西方第一位重要美学家”的克罗齐,在对“艺术即直觉”这一理论进行充分界定后认为,艺术的独立性是不言而喻的,“艺术就其为艺术而言,是离效用、道德以及一切实践的价值而独立的,如果没有这种独立性,艺术的内在价值就无从说起”[12]。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唯美主义者的口号――“为艺术而艺术”的回归和肯定。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艺术也不追求功利目的,因此艺术也就不含有道德内容和道德说教功能。克罗齐不但不承认艺术具有道德价值,反而悲观地认为,艺术根本无力把读者引向道德的善,使人避恶趋善。持这种艺术道德功能怀疑论的人并不在少数,安妮・谢泼德就十分怀疑艺术能改善人的道德品质,她认为:“艺术作品在审美方面出类拔萃,并不能保证它会产生好的道德效果。”并以德国为例,指出这个国家有出类拔萃的艺术、音乐及文学,但这并没有使该国在20世纪30至40年代避免全国性的集体道德堕落。所以最后她得出结论:具有好的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就能够改善其观众的道德品质的理论是值得怀疑的[13]。
反道德价值的理论几乎都认为,美与善的作用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审美需要是人类最高的精神享受,不带有任何功利目的,道德具有实用功利目的,和艺术的内容密切相关,因而真正的美只存在于形式之中,关注艺术内容对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无任何帮助。艺术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满足人的道德需求,它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丰富人类的审美经验,锻炼人类的想象力和智力,无论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都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这些精神性的享受。但问题就在于艺术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在受众对艺术的形式进行审美时,能否保证不道德的内容不会影响人们,败坏他们的审美趣味呢?
三、对我们而言艺术的价值何在?
撇开西方美学传统,单就中国美学史来看,美与善也是不可分割的。据臧克和从字源学角度分析,“美”与“善”两字是同源的,而且“善”与“德”两字又是同义的。因此他认为:“我国古代一切文艺形式,具有明显的、程度不同的实用功能的特质;我国先秦时期关于艺术的品评,往往既是人生功利的,又是观照欣赏的,既有道德层面,又有审美层面。后来相沿的‘文道’之辩,仍然无一不是突出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直至今日,我们这个民族也是比较注重文艺的道德价值、社会效果。”[14]由此可见,艺术的价值既不单纯地体现于道德层面,又并非只体现于审美层面,而是存在于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有机构成中。这两种价值构成成分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道德价值为保障的一种有机并存的艺术价值综合构成体系。
审美活动从根本上看是为了满足人类要求完整而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才产生的,它的目的是构筑起人类的精神家园,使人深刻地体悟到做人的价值、尊严和崇高的使命。但是,审美价值虽然可以满足人的审美欲求,但作为提高人的生存境界的途径,审美并不是唯一有效的,它并不能保证不道德的内容对美的破坏。清人叶燮《原诗・外篇》中有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又如波澜之义,风与水相遭成文而见者也。大之则江湖,小之则池沼,微风鼓动而为波为澜,此天地间自然之文也。然必水之质,空虚明净,坎止流行,而后波澜生焉,方美观耳。若莱之涿者,溷厕之沟渎,遇风而动,其波澜亦犹是也;但扬其秽,曾是云美乎?然则,波澜非能自美也,有江湖池沼之水以为之地,而后波澜为美也。”[15]可见只有以美的形式为基础、善的内容为保障的艺术价值体系才是完善的,就人类现实生存中对艺术的需求事实来看,审美欲望的满足固然是十分强烈的,但人的存在并不像动物那样仅仅是一种作为肉体欲望的存在,而是在肉体的存在之外另有目的,另求意义。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的,这诗意不只是审美的,它还包括“我存在的意义”和“我存在的目的”等内容。审美价值如果没有道德价值的保证,就会走向美的反面,我们在艺术发展史上可以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这些艺术的审美价值最终都由于其道德价值的缺席而丧失了。这样的问题就是那些曾坚持艺术审美价值高于一切的理论家们也是无法回避的。克罗齐的理论就显出了对待艺术道德价值的巨大矛盾,他虽然否定了艺术具有道德责任,但他却无法否认艺术家具有道德责任,他承认:“在任何情形下,艺术独立那一个最高的原则,那一个美学的基础,总不能援引来为虎作伥。一个艺术家在外射他的思想时,如果像不道德的投机者,逢迎读者的不健康的趣味,或是像小贩子在公共场所出画像,都不能援引这最高原则来洗涮罪状,维护自由。”[16]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在艺术价值论中,道德价值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容轻视或者无视。
艺术的作用就在于它能照亮人类的精神家园,它应当关注人类的命运,重视人的生存价值,抵制物欲横流的精神堕落。美与善在艺术作品中不仅是并行不悖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美的艺术也就是道德的艺术,道德的艺术也才是美的艺术,没有道德价值保障的艺术就会显得很苍白,躲进象牙塔中成为一种无用的玩偶,甚至于走向颓废;而没有审美价值作基础的艺术就会变得很乏味,由于其功利目的太强而最终沦为道德(甚至是政治性道德)的工具。近些年来中国的文艺也正是由于忽视了对道德价值的肯定,才出现了艺术精神的疲软,虽有不少艺术家标榜着无功利或超功利的艺术,但实际上他们的作品却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功利,反倒陷入了消极功利主义的泥淖,他们没有把艺术当作提高人的生存境界的工具,借此来呼唤人对自身价值和命运的关注,而是将其变成了换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所以钱中文先生提出了“新理性精神文学论”,并呼吁:“当今的文学艺术,要高扬人文精神。要使人所以为人的羞耻感、同情与怜悯、血性与良知、诚实与公正,不光成为伦理学讨论的课题,同时也应成为文学艺术严重关注的方面。以审美的方式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发展,使人成为人,拯救人的灵魂,这也许是那些有着宽阔胸怀的艺术家忧虑的焦点与立足点。”[17]这一呼吁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18]一文就是对此的一种回应,十分值得创作界和理论界深思。
“善”中包含着多层含义,但对于艺术来讲,善的实现主要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人类求善的目的是人的本体的现实的生成和丰富,为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的实现。这在本质目的上是和审美目的相统一的,道德本身也具有审美的意义。屈原在《离骚》中所谈到的种种德行,从伦理的角度看是“善”,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却是“美”,二者合在一起就是“美德”,它不仅是一种生存境界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审美的对象。对道德的认识和鉴赏也可以唤起人们一种美感享受。2002年3月16日,在春风文艺出版社和《上海文学》编辑部联合举行的朱文颖长篇作品研讨会上,王安忆、蔡翔、张新颖等一批与会的作家和批评家就对时下一些年轻作家作品所表现出的充满自恋、自虐的东西而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拷问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并呼吁:“现在的文学作品不应该仅仅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我们更需要的是发掘出人性中更美好、更光辉的一面。”[19]提倡文学道德价值,主张作家在道德约束下进行创作,塑造美好灵魂是值得肯定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强调文学道德价值时要注意保持文学独立的艺术品格,只能在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来强调艺术的道德价值,绝对不能使艺术沦为政治和道德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405.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13.
[3]狄德罗.狄德罗美学论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38.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201.
[5]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651.
[6]董衡巽.美国十九世纪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47.
[7]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文集(第十四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77.
[8]鲍桑葵.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1985:27.
[9]蒋孔阳.美学新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160.
[10]埃德加・卡里特.走向表现主义的美学[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4.
[11]蒋孔阳.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英法美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214.
[1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26.
[13]安妮・谢泼德.美学――艺术哲学引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210-211.
[14]臧克和.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M].学林出版社,1990:39.
[15]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语[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6]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127-128.
[17]钱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
作者:林学伟 关爽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装置艺术在形式上的特殊性,导致了对其思想本体认知的淡化,从而影响了对其艺术思想深层的有效读取。装置艺术结构的形成,是人们对事物理性认识、感性表现的结果,是意象思想的一种表达:装置艺术应该从了解其精神结构开始,而了解装置艺术的精神结构,不但是我们思想上的进化,更是一种再创造。
精神结构是精神、思想和观念范畴内的,从更深层次上讲,它是一种精神文化,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心理素质、精神面貌、行为准则、审美观念等,是文化的核心。从个人精神层面来说,个人精神层面具有不稳定性,人们固有的视觉识别习惯主要源于视觉的依赖。在复杂的社会里,个人的生长经历,为人的阅历,做人的原则都是不同的,包括思想的教育,由于人们思想的成立是从小建立起来,这也是任何人无法复制的,对装置艺术的理解与创作就随之受这些客观先天的因素所引导与制约。对于艺术来说也就形成了艺术的门派,绘画的风格及装置艺术的精神结构。人们从最初的形似到神似,这种思维观念的转换也体现出它的基本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样的思想不断的发展,并与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得艺术与思想、艺术与生活、思想与生活、个人与社会等一切的沟通。
装置艺术是将不同题材、不同材料,以夸张、简略和排序等表现形式,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实物,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延异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通过主观的艺术处理,使人们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充分的表达出来的形式,是对事物理性的认识欲与感性的表现欲的升华形式。装置艺术的发展如同其它艺术发展的状况一样,都是受当下多种单一与复合的观念所左右的,也受其自身发展经验的积累所促动。一般而言装置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具有现实的可见性和思想置换的随意性。一方面,对装置艺术造型而言,强调“意高于形”,“形随意转”,用这样的手法改变形的原始性来宣扬自己作品的思想,思想是形的灵魂,思想的可见性主要表现在其固有的精神高层结构。
从表面上看,给人没有共轨的视觉感官,其实质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叙述功能,于感觉而言能给人最真切的印象,另一方面,思想置换的客观存在,体现了作品精神思想层面的程度。它们支撑着作品的内涵,这种特征和形式,可使作品更彻底,更有效地改变事物常规逻辑关系。思想控制着作品,作品体现着思想,思想受作品的牵动,就这样互相牵动着,嫁接在彼此之上。
人类文化的发展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衣、食、住所需要的物品和工具,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核心载体,是物质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独具特征的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集合,是装置艺术的创作基础,在这基础之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认识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艺术家们也同样用装置作品来表达自己文化精神、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与文化理念,或是反映这某种社会的现实等等,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形成政治文化精神层面的表达。这是人类新的精神观、价值观、道德观表现出来的主要途径和来源,也将把人类文化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多媒介、多维度和多形态的艺术样式。综合采用雕塑、建筑、政治、音乐、电视等各个不同的文化领域,去进行分解、挪用、重构的艺术处理。
另外,它的意义产生在观念的体验与观众的参与之中,也产生在心理和物理层面的互动之中。在装置艺术中,最主要的是利用好材料来表现作者的观念。
结论
装置艺术的精神结构是在关注内容、题材体现、文化指向、艺术品味、价值定位、情感流向、操作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精神结构的多元繁复的状态。这种摸不到看不见的东西,是要作者根据本人的感觉寻找最恰当的材料去表达,是要观众感受其中并领会内涵。由于创作者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才会有这样把零碎物体组合起来构成一件艺术品的欲望,它是个人经验在场的呈现,可以通过一个艺术作品去解读一个人、一种思想和一些态度。一般说来,装置艺术有它的可变性,精神结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一定时期内,会有一定的思想变化,随着装置艺术本身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那么观众的思维也在随之产生无穷的联想,这也是装置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可以发挥想象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环境、思想进行创作变为艺术,而观众就是让这些装置作品升华的关键,使人身处其中或站在某种角度去体会创作者的心声或有某一点心灵的触碰,让你倍加感动,达到了心灵的沟通。装置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显现出它的含义而展示出来,也是欣赏到了人类基于不同的精神结构所体现的价值内涵。我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其含义不外乎是艺术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但其风格与内涵却是艺术家自身的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源去挖掘装置艺术这块“宝藏”的精神思源。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造型艺术的切合点
传统文化无论在平面还是室内装饰,以及影视传媒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成功的案例,但就此方面有效的理论总结相对滞后,甚至处于边沿化。关于汉代雕刻与现代造型艺术的切合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传统汉代石刻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紧密关系不仅体现在视觉方面,还体现在大众审美心理的潜意识中。而积极审美心理却受制于人们习惯性的审美经验,审美经验其内涵比较广泛,原则上概括为对一切具有审美价值事物的经验,它近一步的受制于审美态度和审美对象,前两者任何一个发生改变,审美经验随之变化。第二,艺术形式的系统相关性和现代艺术门类的不断细化对造型艺术的消极影响与积极作用并存,所以我们在比较中进一步领会挖掘民族文化的精华,有利于现代艺术造型价值的呈现,即可以更好的弘扬中国文化的独立“写意精神”。汉文化的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对现代人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使中国艺术家在进行设计创作中更注重精神内涵方面的追求,这种较高的境界表现在设计作品中便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适当阐释。另外,我们通过大量的实例资料分析,不难发现这种汉文化的一脉相承在现代艺术方面表现的由为突出。作为现代设计的从业者不能就设计而论设计,而应该将设计融入更为广泛的民族文化中去考核衡量,不能孤独地抱残守缺。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传统石雕的设计精要以及它对现代设计和其他姊妹艺术造型的意义,并在有限的知识与遗存资料中找到最大的闪光点为当代所用。
二、启示
针对作品属性的变迁与现代艺术定义的时空关系,我们可以发现,在当时,它们也许只是一件守墓的石兽,起到彰显威仪和警示的作用;而今天,我们将它们看作一件古老的造型艺术精品,用现代的方式和思维对它们进行归类和诠释,这本身就是在生命力延续的截点上做相对静态的主观分析。所以,我们有必要以霍去病墓雕刻的“写意精神”为出发点探究一下汉代雕刻对现代造型艺术的重大启示。首先,传统的汉代石雕对现代造型的研究有历史性的借鉴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汉代的雕刻本身就是优秀的设计作品,为了解一千多年前的文化艺术及生活状态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信息。它的可识别性为我们系统研究造型艺术的发展历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其次,使现代造型的创新思维进一步拓展。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对西方现代设计的判断必然是有误差的,作为艺术从业者,我认为大可以从身边的传统题材中吸取精髓古为今用。比如,我们看到霍去病墓雕刻作品巧妙地借用了自然环境对造型作品的选择性和包容性,深化了其自身表述功能的有效性。再次,就自己对现代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了解而言,汉代雕刻艺术可以为自己的艺术价值判定及专业方向的定位提供一条可操作的模式,当我们从古为今用的角度出发,它就会产生一种超出其本身价值局限的外延含义,从而使这种艺术的时效价值爆发出新的注释,近而延伸其更为强大的艺术张力。现代艺术与传统遗存的内在联系,让我觉得作为现代艺术的从业者应重新判定传统雕刻的价值,从更为宽广的角度和高度审视传统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借鉴助推作用,只有新血液,才能使传统的回归成为可能。
三、结语
现代艺术走向成熟与辉煌的时代特点是其不断走向大众并逐渐提高的积极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当前,设计潮流在文化复兴的时代精神下,我们应该抓住传统的、本土的、民族的文化优势锐意创新,不拘一格的同时,还要做精做细传统文化这一部分设计元素的挖掘工作!但愿中国现代造型艺术在适合自己特色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健,让千年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站在新世纪的潮头,更应该从新的高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从传统文化中抽象出来的“写意精神”,以及类似于“写意精神”的诸多精华必定能为现代艺术和文明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再现中国文化的辉煌。
作者:王媛 单位:商洛学院艺术学院
(一)当代艺术的抽象风格现代社会是以信息科技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简约、时尚成为当代社会人们所追求的风尚,当代艺术作品也显示了当下的时代元素,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当代艺术作品无论从文字还是图像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抽象性,符号的使用是当代艺术作品表现中最常用的一种,将复杂的事物采用艺术加工,抽象成艺术作品,是当代艺术的主要风格。
(二)当代艺术中的复古元素很多当代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作品中过多的抽象和过于超前的创造性进行了反思,于是,当代艺术作品在抽象风格的基础上显示出许多复古元素,也表达了当代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乃至服装设计,到处都可以见到以色彩、图案为主的复古元素的出现。
(三)当代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升华,因此当代艺术也极具现代社会文化价值。传统艺术在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方面极具两极性,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的区分十分明显,而在当代艺术中,艺术的层级界限模糊了,艺术成为民众精神文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另外,当代艺术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各种专门为艺术作品而诞生的经济实体越来越多。
二、当代艺术与动画设计的关系
动画设计是动画片制作的基础,包括动画人物形象设计、场景设计、音乐设计等多个环节。动画设计按照其工作特征来讲属于艺术设计中的一部分,为动画设计作品的表现形式又与美术作品和影视作品类似,可以说动画设计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探讨当代艺术与动画设计的关系,对丰富当代艺术作品、发展动画设计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动画设计中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特点动画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制作动画作品,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资源。动画片是儿童所喜爱的电视作品,因此,动画设计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模式,即动画设计作品力求简洁而色彩丰富,易于儿童理解。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动画设计体现了当代艺术的“抽象风格”,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作品中,懒羊羊的头部以螺旋形代表了丰厚的羊毛,突出了懒羊羊“爱吃”、“小胖子”的特点,在这部动画作品中,无论是动画形象还是动画场景设计,都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却将羊和狼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动画设计是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艺术作品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并且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在信息时代,艺术创作也受到加工处理手段的影响,除了传统的以文学、美术、音乐等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外,电影和电视剧也成为艺术作品的主要形式。而在动画设计中,也不乏当代艺术的元素使用,例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诞生于动画手稿的创作,其中对动画场景的设计无不是借用了许多日本明治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社会元素,并通过服装设计的细节和色彩展现了绘画艺术之美,同时,也介由绘画艺术,使得动画片制作更加丰富,深受青年们喜爱。由此可见,动画设计作品不仅应用了许多当代艺术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当代艺术作品的展示提供基础,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动画设计是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
(三)动画设计与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同性动画设计与当代艺术除了在艺术表达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展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之外,动画设计与当代艺术发展还展现出相同的脉络。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艺术作品具有十分有影响力的社会文化价值,一方面,艺术作品服务于大众而非专门的某个人群;另一方面,艺术作品具有十分明显的经济价值。而动画设计正是当代艺术社会文化价值的表现,很多动画电影不仅对儿童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也为成年人所喜爱,例如《功夫熊猫》、《驯龙高手》等,另外,以动画设计为中心的动画产业链也逐渐发展起来。动画设计将遵循着大众的审美口味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发展,这与当代艺术的发展模式是相同的。
三、对动画设计的几点建议
(一)在动画设计过程中重视艺术手法的使用当代艺术与动画设计的联系,使得动画设计工作者们必须重视在设计过程中有规律的使用某种艺术手法,以展现动画设计的艺术价值,使动画设计成为动画影视和动画周边作品创作的基础,使动画设计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能够更加完整的履行艺术对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责任。
(二)在动画设计中展现艺术精神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提炼和升华,其中蕴含了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感受到当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并且经由艺术作品欣赏产生审美感受,通过评论艺术作品抒发内心的想法,这就是艺术精神的体现。因此,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如何展现动画设计和动画作品的艺术精神,这也是提升动画设计作品质量的根本。
四、总结
一、优化整合少数民族艺术资源
少数民族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体系在中国已有一段历史时期,并取得一定成效,一些民族艺术在这一过程中被经典化。但是也始终存在问题,主要是重视形式而轻视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往往从宣教的目的去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选择,导致在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少数民族艺术主要承载的是宣教和展示的功能,其深层的精神和审美价值被埋没,一些真正体现其艺术精神和价值的艺术并没有进入艺术教育体系。应在尊重少数民族艺术本身价值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提炼,将其中有价值的艺术经过选择和诠释后纳入艺术教育体系。同时,要对一些尚未被经典化的艺术形式提供一些相对稳定的“符号”和“形象”。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和“形象”具有整合性,“形象记忆”最有利于唤起共同情感[1]。一个成熟的民族文化场域或艺术场域应该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符号”和“形象”。形象的暧昧不明会导致民族身份的迷惘和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稳定的“符号”与“形象”会使民族身份和艺术身份都变得清晰、明确。另外,“符号”和“形象”具有通约性,形象符号的表达往往遵循一些共同的形式美学原则,人们可以在对符号的了解和认知中实现“对话”,实现彼此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2)在现代语境下,对少数民族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诠释。对一种文化形态而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是其核心要素。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艺术往往更多地承载着展示功能,一直缺乏对少数民族艺术深层价值的准确认知、选择和诠释。其实少数民族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性本真诉求、与自然共生等生态理念具有一种原生的淳朴、深邃的精神价值,这是少数民族艺术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各少数民族艺术之间尽管在许多方面可能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关爱生态,与各自生存所依的自然环境相适相谐方面,却是极为相同的。”[2]因此对被选择的少数民族艺术形态应进行审视、认知、选择,并从哲学、生态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角度进行阐释,将其中的文化精粹纳入教育体系中,积极地参与价值体系的“构建”和“对话”。如此,对丰富学生的认知能力、价值体系、精神结构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多元价值的融入,有利于促进沟通和交往,能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多元文化视野。在彼此之间的交叉、融合中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理解的关系,这对构建学生和谐的精神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乃至对促进整个社会多民族的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写民族特色与现代性兼备的艺术教育教材
教材是教育思想和知识的载体,编写合适的教材,是实现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开发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在中国的艺术教育教材中,包括在民族院校的艺术教育教材中,少数民族艺术的价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可利用相关教育平台,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真正体现出少数民族艺术价值的教材。当然,艺术教育有多种层次,多种类型,教材编写并非简单之举。因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的学校承载着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和传播的主要功能,可尝试先编写适用于民族院校使用的艺术教育教材。无论哪一种层次和类型,教材编写应遵循这样一些基本理念:首先是价值选择。要通过对不同的少数民族艺术形态进行审视、认知、选择、诠释,将其中的文化精粹,纳入教材体系。使少数民族的艺术真正从文化和精神层面进入艺术教育体系,而不仅仅是为印证文化多样性而出现的华丽的装饰。其次,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上,在重视民族性的同时,也要融入国家性和现代性,传统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碰撞,在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视域融合中,找到阐释的角度和价值。对一些既保持民族原生特质,又成功融入现代性、国际元素的典型个案进行重点介绍。再次,要重视知识表达的话语策略。话语策略的实质,是一种对叙述表达方式的选择。在话语策略上,应该摒弃话语传递中的展示、宣教的思维惯性,转换到以讲故事为核心的叙事策略,让艺术从人物到符号变得真实、感性,让叙事姿态从主观变得客观,将民族艺术鲜活、生动的艺术魅力书写出来,进而增强民族艺术的愉悦感和认同感。最后要重视体现“对话性”。在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教育必将沿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目前艺术教育中一元化的艺术教育对民族学生而言往往缺乏身份认同,民族学生往往感觉自己是一个“陌生化”的“他者”。因此融入丰富、多元的艺术资源,凸显“对话”的艺术教育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身份认同、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少数民族数字化艺术教育资源库及共享服务平台
将经过优化整合的艺术教育资源建立数据库,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也是实现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教育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资源库可分区域进行建设。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建立了区域性艺术资源库,如西北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工作。但就现状而言,相关数据库大多基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传承和保护这一需求而建设,未必完全适应教育需要。所以应该针对教育需求和目标,启动相关项目,将收集、选择的少数民族艺术资源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和价值评估,突破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构建和可视化展示等关键技术,建构、编篡一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资源库”,以真实的文字、数据、图例、影像等完整形态存储相关艺术资源。同时建立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的教育网站,利用INTERMET、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艺术资源的充分共享。形成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教育开发、共享推广为一体的教育开发体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艺术资源进入教育。当然,民族艺术资源的教育开发不是一个简单之举,亦属于百年之计,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但只要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视野,就一定能够走出自己的路子,凸显出它独有的教育优势和特色。(本文来自于《大连民族学院学报》杂志。《大连民族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陈迎辉 单位:大连民族学院 文法学院
关键词:漆画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内涵;发展;创新
1 简述漆画艺术的发展
1978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件外壁有朱红色的涂漆木碗。这件粗糙笨拙,残破不全,外表看来毫无动人之处,微显光泽的小木碗,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古的一件漆器。这说明我国早在7000多年前已经发明漆器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1987年,在浙江姚瑶山遗址发现一件嵌玉的高足朱漆杯。考古说明良诸人已经利用了生漆的胶粘特性,将品质纯正、色泽晶莹的白玉,镶嵌在红色漆杯之上,使之相映成趣,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运用镶嵌技术的漆器,代表了五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末期良诸社会漆艺的高超水平,这时我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已渐趋成熟。漆画脱胎于传统漆器,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精神需求不断的提高,漆器的审美价值进一步发展取代了实用性,真正的变成了纯观赏性的作品,漆画随之产生。根据考古发掘,最早的漆画产生在战国时期,在河南信阳出土的长台关楚墓中有一件乐器,“瑟”,在其上面用了鲜红、暗红、浅黄、黄、褐、绿、蓝、白、金等九种色彩漆彩绘着神龙、蛇、狩猎的场景,这件漆瑟上的漆画,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漆画。中国现代漆画与中国福州的脱胎漆艺是历史继承关系,中国现代漆艺的开创者以李芝卿,雷圭元,沈福文为主,初步建立起现代漆艺的语言表达系统,为中国漆画的产生奠定的坚实的基础。自20世纪20年代起,李芝卿、沈福文、雷元圭先后赴日本、法国修学漆艺。回国后,李芝卿先生将日本的髹漆工艺应用于漆器的生产与制作,并将漆艺纹饰技法制成效果样板,被后来许多漆画家应用于漆画创作,直接推动了中国磨漆画的诞生。1962年,“越南磨漆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在中国美术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深受启迪,中国人似乎开始自觉意识到漆也可用来作画。于是,在雷元圭先生、庞薰琴先生的推荐下,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研究生乔十光、李鸿印到福州脱胎漆器厂学习漆工艺技法。次年,广州美术学院的蔡克振与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朱济赴越南学习磨漆画。1984年中国现代漆画作为独立画种正式进驻“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从此跻身于纯艺术殿堂。“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实质性意义,并非只在于“现代”,而是漆画界终于有人开始从工艺画的“漆画思维”中觉醒,一些漆画家开始接触绘画艺术。“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后,有关漆画展接连不断,无疑给漆画艺术发展带来生机。1986年“首届全国漆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1991年成立了中国漆画研究会,并先后在北京、南京举办了两届会员展,漆画界已拥有了一支经验丰富且人数可观的创作队伍,绘画与漆艺语言的结合,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许多艺术院校也都相继成立漆画专业或作为选修课程,现代漆画创作正在逐渐形成以艺术院校为主体辐射到地区性的业余创作的景观。在21世纪,现代漆画以悠远而精微的漆文化实践和经验积累为依托,立足于纯艺术性实践直面漆画创作中提出新的问题,建设起一种具有独特性、开放性、创造性、现代性的漆画艺术,这是时代的赋予与需求。
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发展的规律。从漆器到漆画的转变,这不仅显示了传统材料媒介的延续实质上也是精神上思想上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变化、观念上的根本变化。
2 漆画的艺术语言
据春秋末年的《考工记》中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可见,自古至今材质都是衬托艺术效果,增添表现形式的艺术手法。现代漆画创作中的入画材料丰富多彩,主要是以漆为重要媒材,以及金、银、螺钿、骨石、招箔等传统漆艺材料,再辅以蛋壳、碳粉、漆粒、招粉、金属丝等等新的装饰材料,再加上各种入漆颜料、油料和稀释剂等,有上百种之多。大漆作为漆画的主要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酸碱、耐高温,防水防潮等优良性能。漆膜坚韧耐磨、光泽含蓄,漆液有极强的附着力,可作为金、银、铜铝、玉石、螺钿、蛋壳、漆粉等辅助材料的黏合剂。精制的大漆纯正、深沉,调入银朱,漆色鲜艳沉稳,配以五彩的螺钿、洁白的蛋壳、闪亮的金银,可大大丰富漆画的色彩。漆液如茶色一样的半透明性色泽,通过对形象不同层次的髹漆打磨,能形成由浅到深、由近至远的空间距离,深沉含蓄,层次分明。漆液与金银混合相映照,可以出现绮丽多变的色彩。漆的黏稠性,可堆塑、刻雕、划填、厚涂以增加漆画的表现力;利用漆性的紧、疲的天然肌理可以给漆画带来特殊趣味;利用漆液的流动可以显示变幻无穷的韵律美。由于漆画自身的包容量及材料的丰富性,漆画的表现技法也丰富多彩。例如,彩绘的典雅富丽,刻漆的单纯明快,嵌漆的华美闪烁,莳绘的斑驳陆离,堆漆的厚重古朴,泼漆的自然流畅,磨漆的神奇变幻,罩漆的深沉含蓄等。据明代黄大成的漆艺专著《髹饰录》记述的漆艺技法有八类百余种。研究和总结前人的漆艺表现技艺,学习和继承最优秀成果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能使作品面貌更具漆的特色。漆画具有绘画与装饰的两重性。漆画应充分发挥其材料的长处,在保持漆画的特点及特定的工艺制作的前提下,注重绘画性与装饰性的结合,这是由于它本身的制作手段和媒介材料的特性所决定的。漆画的特性不在于绘画性和工艺性的孰轻孰重,而在于是否创造性地运用了漆画语言。漆画创作的成功与否,除了掌握材料性能和工艺手段外,更在于其是否有内在的生命和意蕴。漆画相对其他画种而言,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和展示形式,不仅可以使用平面形式,而且还可以使用立体形式甚至是平面和立体结合的架上装置形式;同时天然漆具有极佳的包容性,可以与众多的材料相融合。因此,漆画的装置性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时期,大多数人过于重视眼前实际利益,心态都很浮躁,这就使很多漆画作品忽视漆画艺术的精神内涵,让心眼停留在事物的表面,陶醉于一技一得而无所表现。这是由于作者的主体意识淡薄,不是在艺术的范畴里驾驭材料去构成作品,而是利用技法和材料进行的堆砌,这样的作品缺乏精神内涵。年轻的艺术家往往好奇于材料和技法的精美变幻而过度强调技法,是不可取的。技法不过是因创作的需要、表现的需要而采取的手段,只考虑手段而忽略初衷,就迷失了方向,将艺术进行下去,首先要知道长期下去,自己在做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
3 结合少数民族艺术内涵发展创新
文化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在吸收西方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吸收西方的文化艺术;一方面则强调民族精神,民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少数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其独特的价值,正是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艺术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排拒有融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层精神特质、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既要继承、保护、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又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加强交流、和谐发展;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尊重、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前提下,使各民族饮食习惯、衣着服饰、建筑风格、生产方式、技术技艺、文学艺术、、节日风俗等,得到切实尊重、保护和传承,不断开辟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的漆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艺术语言中审美积淀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内涵。在漆画艺术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等方面的拓展也是很重要的。在注重技法、材料的同时,表现少数民族艺术特点、审美内涵都为漆画艺术题材与艺术技法的创作研究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少数民族艺术有着厚重的历史价值,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形态和环节,可以发掘并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特点及走向。它不仅记录表征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也富含着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丰富信息,一种文化的形态、内容、流变,很多时候和一个民族的起源、特征、变迁、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少数民族艺术本身就是文化,具有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因为与生活很接近,处在文化上游的形态,具有文化宝藏的品格,可以为今天漆画艺术的发展提供精神素材,所以具有文化价值。少数民族艺术还具有社会价值,寄托着少数民族的情感。演绎、欣赏这类文化艺术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增加凝聚力。中华民族都会为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和传承感到自豪。我们可以通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感知到少数民族祖先在历史行进中粗重的呼吸、苦难的、胜利的呼号、奋进的脚步。而这些对当今社会的中华民族无疑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绘画形式当它被人类社会所承认开始,其必然肩负着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责任。现代漆画艺术发展应当从我国优秀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吸收养分,展现漆画艺术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与漆画艺术的结合,一方面为漆画艺术借鉴、融会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创新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力求推陈出新,践行具有地域特色少数民族韵味的漆画艺术风格,拓展材料与技法可延伸性的同时,发掘漆画艺术本源审美内涵的多元性,让漆画艺术继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艺术的文化内涵,再通过少数民族艺术的传承促进漆画艺术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好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把少数民族艺术推向世界,提高漆画的文化价值,让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4 结语
中国漆画发展的短短五十多年中,在高科技、高速度发展的现代信息社会里,漆画艺术的创造性也日趋多元化。漆画要适应当今急剧变革的审美需求和丰富多变的精神世界,应当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使漆画作品内容与形式能鲜明地表达时代特色与时代精神。漆画艺术以独特的材质美、制作美得到很多观赏者的喜爱,努力开拓漆画传递的艺术语言与精神内涵,把现代漆画艺术与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艺术精神相结合,不断发展创新,探索新的技法,体现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和现代美。
参考文献:
[1]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2] 乔十光.漆艺论――传统工艺全集(漆艺卷)[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若不是对艺术博览会的痴迷,董梦阳也许会成为画室中的画师。的确,他办艺术博览会已有十七年之久了。这个被媒体称为艺术北京博览会的掌门人、自称做艺术市场的人,着实令人敬佩。
原以为董梦阳是一个喜欢夸夸其谈的人。访谈中,才知道他很坦率,简洁的语言透着思辨的智慧,还有不记得失的人生态度。
美的标准
董梦阳本在中央美院学美术,可是毕业后他却转做艺术市场。这其间的跨度和难度只有董梦阳最清楚。但他却告诉记者,学习美术的好处在于他知道好的美术以及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尽管美的标准有些复杂,但却使他在做艺术市场时懂得如何引领大家走一条正确、健康的道路。而大方向正确了,做事才不会南辕北辙。
“其实,艺术行业兴于百业之后。”他停顿了一下,也许是瞥见记者诧异的眼光,又继续说道,“艺术是人类精神的需求。艺术市场在未来有无数发展空间,如何让刚刚步入或者已经进入艺术行业的人走对路,这很重要。”
众所周知,艺术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同时也可以保值、增值。但是并非所有的艺术品都能增值。只有好的艺术品才具备收藏价值。因而,无论是做艺术市场的人还是投资者、收藏家,都必须清楚有价值的艺术的标准,及有精准的判断力。
追逐艺术的根
今年9月“艺术北京・经典艺术博览会”在农业展览馆成功举办。相对之前董梦阳以“当代艺术”为策展主题的博览会来说,如今的亮点是传统艺术。当问及为何做这样的转变时,董梦阳立即纠正记者。他表示,不是转变,而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是传承和延续的关系。通过放大对传统艺术的传播来填补曾经的空白,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代艺术。
其实,艺术是需要寻根溯源的。如果没经过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的教育,就直接跳跃到当代艺术,人们在理解和接受当代艺术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譬如西方当代艺术,目前我们的做法是直接把它嫁接过来,硬生生地塞给人们。但是,前期并没有把它的传承过程、发展脉络告之大家,这可能使人们“误解”当代艺术。而长此以往,当代艺术的发展也会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提倡传统经典艺术。”他认为现在,不管是市场还是人,都对传统艺术有需求。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能够读懂的东西。“作为当代的人,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推动、宣传传统艺术。”
下一个艺术低洼地
究竟什么是好的艺术品呢?“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是一个想法和技术完美的结合。”此外,付诸感情的东西,既能打动自己又能打动别人的才有价值,而非机械地模仿。这才是艺术的真谛。
至于说未来哪些艺术品会更有投资价值,“我认为,在当代艺术之前的那些艺术空白,譬如现代艺术包括印象派这类抽象的艺术品,都有增值的可能。”董梦阳很看好印象派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他还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假使中国人看到了印象派,认识了印象派,能把全球的印象派拉高,把全世界的印象派买光。因为印象派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更容易进入人们的家庭、更容易被接受。“不过奇怪的是,西方国家都有印象派的传人或受其影响,而中国却没有,相信未来会出现的。”董梦阳憧憬道。
不投资而收藏
从事艺术这个行业,比起其他投资手段,董梦阳对艺术投资更为熟悉。他也表示做自己喜爱或熟悉的领域效果会更好。不过,他坦言艺术品对他而言,不是投资,而是收藏。“艺术品带给我的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而不是商业目的。收藏自己喜爱的东西,包括古代、现代的,对我来说,没有障碍、没有界限,也没有任何排斥。”
在董梦阳看来,艺术品应该是共享的。当社会更加富足的时候,艺术品更多的还是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和精神的价值,这远远高于它的商业价值。他在心烦、心忧之时,看到自己的收藏品,会变得很平静,有安慰也有愉悦。
其实,艺术没有那么高的门槛。如果喜爱它,你就要不断研究和琢磨它,你就是专家或收藏家,收藏的东西也会不断增值。
TIPS:鉴别印象派
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代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印象派作画讲究科学,是光与色的科学。主要研究光与色的关系,现在的绘画很大一部分都在用印象派的理论,印象派绘画不向古典油画那样精致,主要是画物体在光源照射下的色彩关系,对形体不太在乎。总之印象派是画色彩的。后期的印象派,简单的就是越来越主观,通过自然的颜色来表达主观的感受。印象派画家吸取自然科学家对光学的研究成果,在写生实践中充分正确地表现物体的色彩变化,反映光线、周围环境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看来属于艺术活动的许多东西,如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
洪野荒蛮的时代,面对那不可理解又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已经与动物分手而能运用工具、使用火的原始人,便在原始的自意识中萌发出宗教的意识以及原始艺术的意识。当旧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埋葬死者时,在尸骨的周围安放几只羚羊的角,或黄鹿的角,或几件燧石器,它便已具有了宗教的意识与宗教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时也便有了宗教艺术的萌芽;当山顶洞人在尸体的周围撒上铁矿粉末,以及用这种赤铁矿粉末去染抹各种穿孔的骨坠、兽齿等装饰物时,它也同样具有了宗教艺术的雏形。
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宗教和艺术之所以从诞生之时起,就如孪生兄弟手拉着手地来到人间,其主要原因在于,宗教和艺术都是原始人为了“掌握”世界和“掌握”自己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们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与宗教都起源于原始人的社会实践与混沌意识。在原始时代,原始宗教、原始艺术本身又是原始生产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生产、宗教、艺术往往是三位一体混融在一起的,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本身既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这种实践行为的混融性便决定了思维意识的混沌性。艺术正是这种混融性实践与混沌性思维的产物。
二、什么是宗教艺术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如《圣经》中的洪水神话与伊甸园的故事,佛经中的太子成道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结尾往往要点明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严守教规,或宣扬神佛的神明与智慧。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来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自身融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另外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戏剧、舞蹈等。如音乐,《吕氏春秋·古乐》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葛天氏是传说中的氏族首领,这段配以舞蹈的音乐分为八段:第一段“载民”是歌颂土地恩德的;第二段“玄鸟”歌颂葛天氏部族的图腾;第三段“遂草木”则祈求草木茂盛;第四段“奋五谷”祝愿五谷丰登;第五段“敬天常”崇奉上天;第六段“建帝功”则赞扬天帝的公德无量;第七段“依地德”酬谢土地神祗;第八段“总禽兽之极”祝愿飞禽走兽大量繁衍生殖。这段音乐表明当时的艺术是宗教祭祀仪式、生产活动混融一体的。还有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包括神坛、祭台、教堂寺庙、佛塔等)、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等。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物是最典型的宗教艺术建筑。在清真寺里既能找到浓浓的宗教气氛又能找到宏伟的建筑艺术。伊斯兰伟大先知说:很关爱其仆人,他将大地作为仆人崇拜他的地方。因此,每一位穆斯林当进入任何一座清真寺时都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他认为,在清真寺他是与真主相会,因此他就首先洗净,先涤除人身体外部的污垢,然后诵读古兰经和通过与交言洗涤和纯洁内心世界。因此,所有的穆斯林建筑家和工程师尽其所能将清真寺建得既肃穆又壮观,使仆人与交言时保持更多的精神气氛。
三、宗教艺术的审美价值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没有美,就没有艺术。
宗教的审美价值,主要指宗教借用艺术,并与艺术结为一体的宗教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宗教艺术,一般来说是宗教思想的艺术表现,是宗教教义的外化形式。在宗教艺术中,我们应该了解和处理好宗教性与艺术性的辨证关系。当宗教职能占主导地位时,艺术应保持自己独立的表现,否则它仅成为表达宗教观念的手段,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表情呆滞,缺少个性特征,这类宗教艺术,成为宣扬宗教思想的概念化、图解式的作品,谈不上审美价值。如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宗教艺术作品,他们将世俗精神注入宗教艺术中,在宗教艺术里歌颂人性的崇高和伟大,表达了艺术家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及对现实生活真实性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从艺术本身看,因宗教艺术以形象来表达自身,这就决定了宗教艺术形象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而这种朦胧性和多义性,使宗教艺术形象往往高于抽象教义,超出宗教的思想原型,成为不信宗教人们的审美对象。人们能够从庄严肃穆的本尊大佛身上,看到胸怀宽广、博大精深的智者形象;能够从慈祥的观音菩萨身上,看到贤惠婉丽的女性形象。此外,艺术的美学原则,也使得宗教艺术在表现现实、讴歌人生、肯定人的价值方面,与现实主义艺术具有共通之处,从而给人们带来持久的艺术魅力和美的享受。
摘要:宗教与艺术是一个相互不可分离的混合体,宗教色彩伴随着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宗教艺术的特点是这一艺术不但具备宗教文化,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赋有浓郁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浪漫型艺术;转型;美与丑;现代艺术
一、浪漫型艺术的转型
黑格尔宣布艺术在发展到浪漫型以后将走向终结。艺术有没有终结,以及如何终结曾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但这只是黑格尔意义上的终结,终结只是转型的一种话语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器复制艺术的迅速增值,艺术已深入人类生活并成为人生的一部分。艺术并没有终结,却有艺术史家惊呼“艺术史终结了”。
黑格尔关于艺术发展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系列的观点虽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美学见解,但它是否符合艺术史的实际却值得怀疑。后现代艺术精神的发展,打破了历史决定论的迷梦。艺术所具有的个体创造性,使艺术充满直觉、灵感、偶然与断裂。艺术的转型不是历史的必然,恰恰是历史断裂的呈现。艺术的最高价值并没有高低之分,在艺术的类型之间也不存在孰优孰劣,只存在人的判断力的差异和个人主观兴趣的爱好。艺术史的面貌是由不同的风格组成的,风格来源于时代的精神状况和天才艺术家的独创性。这一独创性以打破旧的束缚,形成新的风格为标志。
继浪漫型艺术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先锋艺术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时代的大潮。20世纪的艺术家们再也不囿于古典艺术概念的束缚,而是采取一种反传统和反常规的艺术观念,同传统的艺术背道而驰。“艺术并没有死亡。结束的只是其作为不断求新的进步过程的历史。”艺术已不纯是诗意的,艺术成了散文形式;艺术不再追求纯美而是呈现丑恶;艺术不仅表现崇高,也表现媚俗;艺术不仅表现现实,更多是表现幻想;艺术的种种悖论在现代艺术中并存。
仔细研究黑格尔以后浪漫主义艺术精神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是现代主义的,第二次是后现代主义的。
先谈第一次转型。浪漫主义精神根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在德国哲人的沉思中则纯化为一种美学原则。有人把浪漫主义概括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尽管法国的卢梭是浪漫主义的直接先驱,德国古典哲学却是哲学领域里的浪漫主义运动,德国人的哲性思维、宗教神秘感的情绪,天生便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叔本华、尼采、狄尔泰、西美尔,在哲学和社会学中使浪漫主义得到新的表达。浪漫主义美学传统张扬这样的价值:人生应是诗意的而不是散文化的,精神生活应该以本真的情感为出发点,人应以自己的灵性作为判断事物的根据,人的直觉和信仰比起知性来,更接近人的真实。科学技术使人和自然分离,人应该与大自然相统一。浪漫主义企图拯救被工业化和数字化所淹没的人的内在灵性智慧。浪漫主义的这一特点和先锋派艺术的追求是一致的,先锋派几乎是浪漫主义美学原则发展的一个必然。英国社会学家伯尼斯·马丁教授对二战以来当代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流变的过程做了研究,将“战后数十年的文化变革视为浪漫主义原则持续发展的产物”。他着重探讨了1960年代末期的“反文化”风潮,认为它是某种至关重要的浪漫主义价值观的突出表现,并在1970年代融入我们的文化机制中。
浪漫主义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现代主义。黑格尔说:“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相应的形式是精神的主体性,也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朱光潜先生在翻译了黑格尔《美学》中的《浪漫型艺术的解体》后评论说:“黑格尔指出浪漫型艺术的基本出发点是主体性原则,这就导致实体性内容的放弃,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和各自独立,内容与形象的分裂,艺术的创作能力和技巧成为艺术的主要因素,为什么运用某一种内容和某一种形式,都听命于偶然和主体的任意幻想。这就是浪漫艺术解体的根本原因”。从诗学的意义上看,现代艺术推崇主体性的绝对自由的观念是浪漫型艺术精神发展的结果。
西里尔·康诺利在1965年出版的《现代运动:英国、法国和美国一百部重要作品,1880—1950》中说:“法国人是现代运动之父,这个运动慢慢移到海峡对岸,然后穿过爱尔兰海,直到美国人最后继承下来,并把他们自己的魔力、极端主义和对异常事物的趣味带人这个运动之中。”赫伯特·里德说:“我们已经看出,当代的变革有着不同的性质:它并不是暗示倒转,甚至倒退的变革,而是解体,是退化,有些人会说是崩溃。它的特点是灾难性的。”这是一个与一切传统猝然决裂的运动,欧洲人五个世纪努力的目标被公然放弃了。在这个时代产生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的作品,如,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立体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些作品以艺术家独特的感觉和情感宣泄方式,以十分怪异而又令人着迷的艺术形式,表现了一个时代和个体的全新的感觉。罗兰·巴特说:“传统的写作崩溃了,从福楼拜到今天的整个文学都成了语言的难题”。一种新的时代的异端风格,成了“想象的博物馆”,构成了文化的地震学。它记录了文学艺术和思想史上的感情变化和转移的过程。时代的更迭稍纵即逝,思想情感的变化层出不穷,历史与现实悠然脱节,传统价值瞬间崩溃,启蒙以来的理性大厦颓然倒塌,过去时代的广大领域化为一片废墟。现代主义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社会风格。这个词语,曾被用来包括各种破坏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激情的运动,它与实验艺术或先锋艺术一起引起了人们的注目,成为20世纪艺术的一个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