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

时间:2023-07-04 17:08: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线上教学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培养方案;PB;在线上传;输出WORD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PB-based Teaching Training Progra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pproved System

Zhu Fengmei1,Wang Aiwen2,3

(1.Liaoning Finance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2.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China;3.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142,China)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for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In this paper,PB developed a teaching program approved system,the system can be completed by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modification,the ability to output to WORD teaching training programs,the data can be uploaded to the online Timetable system.

Keywords:Training program;PB;Online upload;Output WORD

一、系统设计

实践表明,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来开发一个教学培养方案核定系统,具有代码少、编程效率高、易扩展、易维护的特点,使开发效率和质量大为提高。故在该系统设计时,采用PowerBuilder9.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用Microsoft SQL 2000为后台数据库,来实现教学培养方案核定系统的各种功能。

(一)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基础数据录入与维护:系统中的数据都存储在学院代码表、专业代码表、课程代码表等基本表中。本模块功能可以使用户对系统中的基本数据表进行浏览、查询、增加数据、删除数据、编辑数据、打印数据等操作。

2.培养方案课程信息维护:培养方案的课程信息包括该培养方案课程的类别、模块、课程号、名称、学分、学时、性质、是否为学位课、开设学期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是培养方案的核心信息,是该方案执行的主要依据。对培养方案课程信息的维护可以让用户根据实际对课程信息进行查询、增加、删除、修改,另外可以对已维护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生成WORD版培养方案文件:制定完成的培养方案需要生成WORD版本的电子文档,以便存档和印刷。本系统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模版,将各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统一输出到WORD中,主要使用PB的OLE技术和OFFICE的VBA来实现这一功能。

4.在线上传培养方案数据:各高校目前都有专门的排课系统,排课系统是培养方案的执行者,这就需要就教学培养方案中的数据录入到排课系统中,在没有开发本系统以前是完全依靠教学管理人员手工录入到排课系统中的。手工录入不仅效率低,而且正确性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本系统设计了一个在线上传数据功能,该功能将培养方案中的数据自动上传到排课系统中,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二)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2000,主要包括下列数据表:

(三)系统实现

本系统的用户主要分布在各学院和教务处,为了合理的分配权限,我们在实现时对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对各学院系统将分配给只允许操作本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而对其它专业的则不允许访问,而对于教务处的用户则可以操作全校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为了系统的安全,只有系统DBA才有权限将相关数据在线上传到排课系统中。本系统在实现时有两个实现的关键性技术,一个是生成Word版教学培养方案,另一个是在线上传培养方案数据。

(四)生成WORD版教学培养方案的实现

PB能够让我们轻松地开发出独立的应用程序;它可以操纵众多大型数据库和桌面数据库,支持多种硬件平台。但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打印报表非常不方便,打印函数太少,特别是中国式报表,而且教学培养方案的报表又极其复杂,这样PB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Word制表却非常容易,若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则可取长补短。PB与Word结合的基础是微软的自动化技术(OLE Automation)。根据高等学校对教学培养方案报表的要求,事先编辑好教学培养方案的Word模版,通过OLE将PB和Word模版连接起来,将文件保存为“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结构的新的Word文件。

教学培养方案主要由封面、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学分要求、教学计划等部分组成,其中教学计划部分又包括必修课设置及学分分配表、选修课设置及学分分配表、实践环节设置及学分分配表、课外环节设置及学分分配表、专业学士学位课程一览表,每张表中还包括不同类别和不同模块的课程,对各类别的课程的学分和学时还要进行统计。在Word模版设计时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放置了不同的“标签”,这样就能够将数据准确的输出到指定的位置。

(五)在线上传培养方案数据的实现

在线上传培养方案数据主要是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信息上传到排课系统中,这就涉及具体的排课系统的数据库表的结构,如果数据类型不一样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本系统以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正方教学平台为例,进行数据上传。在PB中对数据库的操作都通过事物进行,系统在默认情况下定义了一个SQLCA事物,这个事物在本系统中用于和本身数据库的连接,如果需要操作另一个数据我们就需要重新定义一个事物,然后利用这个事物对需要上传数据库的连接。

二、结束语

教学培养方案核定系统的实现极大的提高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把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沉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更好的对教学培养方案进行制定和修改,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稳定提高,同时也有助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使高等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有些地方高校在开办工商管理类专业时,并未对该类专业的市场需求与教学规律深入调研了解,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设计的培养方案结构不清晰,也没有充分做好相关教学资源的前期准备,存在受自身的师资限制因人设课等现象,在人才培养环节只管“进口”不管“出口”,因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造成人才的就业困难。为解决现有专业就业情况不佳的问题,地方高校为了保证自身的招生规模,进而采取新开专业的办法,导致专业分得越来越细,如在原有的企业管理等传统专业外,新设有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物业管理。商务策划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众多专业,而各个专业的特色却越来越模糊,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在各专业之间大量交叉重叠,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改变这种状况,地方高校应树立以集群理论为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的“双优化”。

1.专业设置集群优化

地方高校与其他重点大学培养高级精英人才的目标是有区别的,地方高校是以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相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职业经理人是其主要培养目标。而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其知识结构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过于细化的专业设置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因此地方高校有必要对现有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各专业的市场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取优舍劣,对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合理构造适合高校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专业结构。

2.建设资源集群优化

地方高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集群理念为指导,综合利用校内外。国内外资源,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放式协同培养机制。

(1)校企互动制定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不能闭门造册,而应通过校企互动,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邀请地方行业企业专家参加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专题研讨,就联合培养机制。课程体系设置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充分论证,共同拟订切合专业培养要求。方向明确的培养方案。在专业目标定位上,要综合考虑学校自身优势和地方资源,突出学科和专业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上,要强化专业基础教育,再根据市场需求拓宽专业方向。

(2)校企联合创新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可能没有重点大学那样丰富,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要整合各项建设资源,构造大平台。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熟技能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平台上,要通过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学科建设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让校内专任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直接进入参与社会实践;校外兼职导师走进校园,参与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两个平台互相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二、知识结构模块化

如何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以培养职业经理人为培养目标导向,以培养人才应用能力为中心,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关键。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中的职业经理人,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高水平的职业管理能力。在目前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多通过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的设置,构造学生综合知识结构。通过通识教育课,树立人才的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实现人才的“成人”教育;通过专业课和实践教育环节,培养人才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实现人才的“成人”教育。在专业课和实践教育环节的具体课程内容设置上,地方高校要关注相关职业实务工作的基本特质,以培养人才应用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教育。可按功能模块设置课程体系,将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纳入培养方案之中,体现职业岗位能力所要求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人才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基础技能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思维拓展模块的“四分块”构造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构造人才的核心知识体系,注重基本能力培养,又满足人才的个性发展需求,造就人才的综合实力。

1.基础技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构造作为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基础管理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系统管理基础知识。文书写作基础技能等课程群。

2.专业能力模块

这个模块构造人才的核心专业能力。包括按专业素质要求设置的核心课程和根据校内外资源设置的特色课程。

3.专业拓展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构造人才的专业拓展能力,根据行业产业特点不同开设不同的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深化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人才不同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要根据各行业产业未来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知识需求,打造具有超前性的知识结构,以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在现实中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前瞻指导性。

4.思维拓展模块

这是为高级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而开设的课程模块,包括系统思维。领导团队。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课程。

三、教学模式进阶化

按照大平台。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熟技能的培养模式设计理念,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可采用分层递进的阶段式学习与实践模式,将四年本科学习阶段分为理论学习。能力拓展。专业训练的“三进阶”,实现对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1.理论学习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培养人才基本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夯实专业基础为目的的校内理论学习阶段,原则上为两年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教育类和基础技能及专业能力模块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分析。学术讲座以现代化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在理论课程的教学师资配备上,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同时可聘请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

2.能力拓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的专业能力提升与拓展的阶段,原则上为一年时间。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专业拓展和思维拓展模块的相关课程。该阶段教学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采用案例教学。学术沙龙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师资的配备上,要以集群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可采用分专题或分章节安排教学师资的形式,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由一位教师全程讲授的做法,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学术与教学专长。

3.专业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是培养人才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的阶段,原则上为一年时间。该阶段主要通过校内模拟实验。校外社会调研与岗位实践等方式进行,将理论学习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实验与实践中得到运用,使其专业应用能力得到较全面地训练与提升。在专业训练指导上可更多地利用校外资源,实现校内与校外教师相结合,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上三个阶段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也可将三个阶段融合在一起交叉进行。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课堂讲授的单一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通过以下“三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幕课形式的网络在线学习形式对传统的课堂现场讲授产生的巨大冲击。幕课视频可使名师讲堂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幕课视频,自学相关知识,完成练习。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限于课程讲授,而是回答学生问题,修正学生作业。有人认为幕课时代的到来,将使传统的课程讲授方式退出教学讲台,但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幕课形式的翻转课堂全面推广需要健全的网络和充足量的网络设备(如教学网络平台和观看视频的电脑等);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树立高度的自主学习观念;第三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幕课视频制作团队。在目前各项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课堂现场教学还是不可缺少的。但地方高校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课方法,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资源,以.导学观/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师生面对面互动的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可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注重运用专业沙盘演练。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专家讲座。现场参观研讨。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类重综合素质培养的专业群,无论其培养的具体专业方向是什么,都需要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应对未来在实际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有些问题是不能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完全明白的,而且工商管理类专业也会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影响相关理论或规范的改变,如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中的会计学专业,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刚学到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实际中就因准则的修订而发生了变化。因此仅仅靠课内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将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通过课外的学术沙龙。案例分析大赛。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更新。

3.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

第3篇

关键词:大类培养;专业深入;人才培养;化学化工专业

1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科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有效地优化和提升本科教育水平,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类培养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截至2020年,80%以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了大类培养模式。大类培养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本科生教育的主流方式,大类培养能规避学院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以及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等一系列育人环节统一规划,使高校育人工作步入快车道[1-2]。

2大类培养过程中化学化工专业学生深入发展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大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三个专业。但是“在实践中的未完成性、在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中的待完善性”[3],导致大类培养在实施中出现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初入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迅速转变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与引导,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大学授课方式经过微信问卷调研发现:有14.06%的学生不适应大学授课方式,有64.51%的学生比较适应大学授课方式,只有21.43%的学生能适应大学的授课方式,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影响其后续发展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内容不合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化工专业课程偏多偏难,任务繁重,学生只局限于本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等通识课程的了解,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从而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例如在智慧树平台上选课比例较高的“写作与沟通”“音乐鉴赏”的课程。

2.3师生考核评价体系陈旧、单一,不能完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与学生学习潜力

在教学一线的工作中,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PPT或者板书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厌学问题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仍然以期末笔试为主来评估学生学习成效,考核内容拘泥于书本和讲义,忽视其他智力因素,如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大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近期末靠突击复习依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推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办法对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势在必行。

2.4化工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训意识弱化趋势比较严重,导致工科毕业生很难快速胜任企业的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影响学生就业率。究其原因是学校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不完善,使部分研究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实质效果。

3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1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专业选择机会,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固本强基,夯实学生成长基础,太原理工大学成立求实学院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三个相近专业划分为化工大类。在“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下,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末设置20%的学生跨大类重新选择专业,第二学期末设置30%的学生在大类内部选择专业。转专业政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自主测评的意识,在测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思维、自主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针对化工大类人才培养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学习,狠抓学风、教风建设,充分调动教、管、学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3.2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以及教育模式

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的区别在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非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在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而轻基础教育的问题。大类培养的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适应专业的能力,因此须全局考虑在通识教育阶段的课程学时及学分设置。从课程体系看,一年级期间主要修读基础核心课程。化工大类设置相同的或可互认的课程,形成面向化工大类的、与相应专业培养方案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太原理工大学通识课的课程总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2020级新生中增加了“工程伦理”“写作与沟通”和“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三门通识必修课程,同时增加了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等通识选修类课程,将2019版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导论”课程顺延。通过修改培养方案能够让学生跨学科学习,在文学艺术、写作沟通、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既能夯实学生通识基础,又能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3.3设置专业节,增强学生专业荣誉感

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本科生展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学术前沿成就、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专业承担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开拓学生专业选择的视野,提升学生专业决策的格局,学校举办了本科学生专业节。专业节设置了“专业博览会”“专业宣讲会”“实验室开放日”和“线上逛专业”等板块。“专业博览会”上,专业学院通过现场介绍、师生互动、实物展示、卡通招揽等方式全方位向同学们展示其学科建设、专业优势、特色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使学生们广泛了解各专业建设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专业宣讲会”可以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各学院的历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及各专业前景、课程与发展规划,还能聆听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实验室开放日”,可以到感兴趣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参观,参加实验室组织的沙龙活动、实验互动、仪器设备体验等。“线上逛专业”采取线上媒体平台视频播放的形式,由各专业学院录制3min宣传视频,进行专业介绍,带领大家了解专业历史、建设成就、人才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课程特色等。

3.4革新教学评价,激发教师和学生内生动力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调控、激励、发展与导向等重要功能,关涉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4]。大类培养模式下,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为保证教学效果,实行小班教学,同时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引导教师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求实学院革新了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案,对于承担大学一年级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师实行全新的量化评价体系,将督导评价、学生评价、业绩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三类评价各占一定比例,以数字化结果表征教师的授课质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通过过程考核及时跟踪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5完善以及配套的专业实训相关制度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签约合作企业,并对创新设计实验室进行重点投入建设,为学生在校内外创建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和完善化工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化工类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规范科技论文竞赛、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光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模型制作等竞赛的制度,并定期进行各种比赛,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论

化学工程专业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学科,要求教师们发挥一流师资队伍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通过实施大类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重新架构有利于夯实基础与专业深入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教育模式;实行以教学效果为中心的量化评价体系以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让教师回归教学、学生回归学习;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和平台,制定相应的专业实训制度,确保学生专业训练的配套措施,促进其专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牟蕾,杨益新,闫春更,等.高校大类培养改革实践:内容、实施与评价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9(11):70-74.

[2]孙向晨,刘丽华.如何让通识教育真正扎根中国大学——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大学教学,2019(Suppl1):41-46.

[3]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48.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组织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31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2

0 引 言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组织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其目标导向明确,结构有序,协调有意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密切。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是围绕完成高等教育目标而成立的行政服务部门。高校教务管理的流程再造与组织设计,对高校管理的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本文进行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具体如下。

1 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概述

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定义是将教务管理组织的工作流程做出重新思考和彻底翻新,敢于打破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教务管理在降低成本、优化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高校能更好地适应当代信息化教学管理运营的环境。

高校管理者通过借鉴前人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理论,把工作重点放在明确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等方面来改善当前的教务管理。

2 高校教务管理流程的现状和问题

高校教务管理需遵循教学和管理规律,目前高校的教务管理流程是把不同的教学资源组织起来,重视并发挥人的积极性,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将教学管理制度、学科建设、教学计划方案安排实施等教学行政管理方面做出的改善。教务处和院系教务组织组成了教务管理体系,校长是“领头羊”,核心是教务处,各院系是维系日常管理和运行的组织成员。教务管理组织需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和学校教学活动的总体规划制订出合适的教学计划,教务管理具有的职责主要有以下5项。

(1)研究。研究探索教学和教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改课题、改革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都应该以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依据进行。

(2)参谋。对我国教育的政策、方针和发展动向做到及时的掌握,并做好收集国内外高校相关的教育信息和学习先进经验。

(3)行政。教学计划制定、教学任务的安排和落实、专业指导建设、教材建设与组织教学正常运行等行政事务都是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来考评和监控教学的质量。

(4)服务。为教和学生提供教学条件、育人环境等方面的高质量服务,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进行及时的了解,配合师生解决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5)督导。督导需要全程监督检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评估学校教学活动的环节,对教学活动经验进行总结,整改其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性的基础。

纵向来看,教务处是联络上级主管部门、校领导、各院系、全校师生之间的纽带,将各项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实处,将师生对教学工作存在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并整理,对师生不同的需求进行处理;经横向来看,院系平时的琐事和教学组织管理的安排,都和教务处的联系非常密切。教务处这一管理机构,需具备高的业务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及时处理事务性的工作。所以,在高校教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置是重点,需根据每个人的管理能力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

现阶段的教务机构设置的科室多,人员多,分工细,但下属院系的教务员少,

工作多压力大,难以完成任务,常常夜以继日的工作。相关部门亦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使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太细的分工,机构臃肿。其工作是以自己部门的工作目标为中心,并没有对下属院系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制定的规定不利于教学活动,导致管理部门和教务管理岗位之间的管理脱节,所得到信息也都是比较片面的。

(2)管理和结构的层次过多。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的沟通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在传递内部信息的过程中会较为迟缓,一些重要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

(3)教务管理者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大要求,不对其部门的工作做沟通,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重叠、交叉、混乱的现象。

(4)本位主义严重,只关注自己部门的利益,忽略其他部门的利益,使集体的利益受到忽视和损害。

针对以上存在的种种现象,其主要原因不仅是组织设计,还因高校教务教学管理没有一个清晰的流程,使组织的工作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3 高校教务管理的流程再造成功的案例

以民办高校广州商学院为例,学校教务处设立专职的职能部门,如学籍科、考试科、教材科、成绩管理科、教学质量检查科、实践教学科、督导小组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每个科室下面有各院系的教务员支撑,负责材料的收集。采取现代“无纸化”的办公模式,通过QQ软件、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办公等多样化的现代办公工具,及时的传达通知,业务沟通流畅,线上线下服务意识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4 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的建议

第5篇

【关键词】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安徽三联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管、经、艺、文、医、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内第一所民办高校。学校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办学20余年,累计为社会培养人才近60000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生为本,师为根,质量促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近年来以深化实习教学综合改革为抓手,遵循实习教学规律特点,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大力促进产教融合,积极进行实习教学管理体系的重塑和实践探索,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一、遵循教育规律,树立以生为本,抓实实践教学

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坚持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4321”核心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本科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重视,全校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紧紧围绕本科教学基础地位这一主线,强化“抓教学就是抓育人”的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落实改革实践、重视实践育人工作,出台学校政策和方案,加大和深化实习实践改革力度,鼓励实践教学管理改革试验,围绕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积极探索。对教学内容优化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习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探索。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实践教学的目标、环节、方法等要素,学校陆续出台《安徽三联学院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安徽三联学院关于加强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安徽三联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若干规定》《安徽三联学院本科教学实习工作管理规定》等文件,不断加强实习教学及管理的投入,以省校级教科研项目为抓手,聚焦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积极地推动实习教学体系的重塑与改革,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习教学环境。

二、强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突出能力培养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和途径,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关系。积极推进产学研、校地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习实训平台。加强校内实习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实习岗位需求对接网络平台,企业和学生实习需求信息,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学校制定《安徽三联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规范和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与建设。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与惠而浦、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合肥美的、三联交通、上海联岸、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16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大大增强了实习安排的保障性,走出一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色之路。对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来说,积极主动寻求校企合作的机会,打破地域界限,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教育资源,在实习管理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线上线下,分段分治教学管理”的模式改革,即充分结合线下调研走访和线上智能过程管理,根据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期不同阶段任务,分别采取侧重管理,利用管理模式的改革,带来实习成效的提升。

三、有计划分步骤、线上线下结合,推动实践教学体系重塑

学校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实践育人的目标,构建了“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了实习实践课程的质量标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了校内外实习教学资源、实习教学相关制度、师资队伍的实习教学保障体系。从2017届毕业生起,为解决实践教学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改变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按照学校统筹、学院主体、部门联动、分工协作的原则,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实习教学改革,结合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制定了适应实践教学改革发展的教学大纲和实训指导书。在深入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过程中,对省内多数高校进行了调研,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通过综合教学改革、实习教学改革,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启用全国领先的信息化实践平台,通过平台实现实习课程编排到学生个体、实习实践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实习质量大数据反馈,有效改变了过去的实习虚化的问题。另外,平台有效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建优质企业资源库,协同校内、校外多个主体,促进企业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解决了实习课程安排不到位、实习岗位落实不到位、实习过程监管不到位、实习质量保障不到位的困境,构建了实习管理的协同育人平台。以学生实习实践课程落实、过程管理为抓手,以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保障,实现了学习者在实践中学习和能力提升,并通过实习实践全过程数据的有效反馈实现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紧密结合,促进教学改革与产教融合。

四、利用大数据平台,有效服务管理,助力实践教学改革

根据实习管理需要,引入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实习申请与实习信息填报的信息化、过程管理信息化、数据统计信息化。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实习基本信息、学生实习地点签到、学生统一信息管理、学生外出实习突发状况等进行一系列管理,及时应对高校实习阶段给实习管理教师工作带来的不便,及时与外出实习学生、企业导师进行沟通,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一套适合本科实践教学需要的移动实习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实习实训平台,建立过程管理监控的信息化、一体化实施机制,基本实现了实习全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了师生全程互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个专业试点运行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访谈,将九个学院全部纳入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规范化、透明化、信息化的操作和管理,逐步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实习实践过程难以监控、“放羊”的难题。以2020届毕业实习为例,截至2019年10月25日,共有9个学院在平台设置了4170名学生的实习计划任务。其中2016级3329名学生,2017级737名学生,2018级104名学生。累计提交了23618篇周志,有效解决了过程监管难的困境,实习过程管理成效显著。通过实习教学管理改革,实现了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改变了过去实习虚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习课程难编排、岗位难落实、实习过程难监管、实习质量难保障的四大痛点。从对学生实习跟踪观察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应用知识、巩固知识,把书本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企业的锻炼、岗位的实践,从实习前的迷茫到实习中的实践获得感再到实习后的成就感以及自我总结与反思的转变,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加强实习过程的“实化”管理,学生的心智进一步成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提升管理效率,改善实习质量,重塑管理体系

积极引进管理平台,引导和推动了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大力支持信息管理项目的创新实践,利用信息系统加强对实习的全过程管理。通过项目建设,实现实践教学资源规范管理,实现实习实践质量量化管理。1.管理制度和教学规范得到进一步完善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实习实训教学的要求,制定了《安徽三联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若干规定》《安徽三联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安徽三联学院本科教学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安徽三联学院实习实训经费管理办法》《安徽三联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安徽三联学院分散实习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实习实训教学工作规范,对各教学环节进行了明确要求。2.实习管理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通过互联网提高工作效率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实习管理系统而言,不仅畅通了在外实习学生与实习指导老师和管理老师之间的沟通方式,避免了纸质材料的烦琐,也提高了整体实习工作质量与效率。应用信息化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结合云计算技术、构建智能化的实践教育管理平台,将系统应用的结果与之前实习管理模式相比,在管理工作效率方面提升效果明显,不断完善持续改进计划,实习管理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3.学生实习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以往学生实习容易出现“放羊式”现象,学校从实习前调研、动员、过程监管、后期实习评定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做好组织与安排,形成闭环管理,不断强化学生的实习教学质量管理。特别是在应用实习管理系统后,学生使用手机APP,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在实习实践中能快速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师傅的实战指导,并实现跨院校、跨学科、跨专业的沟通分享与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学习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4.教师指导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传统实习管理中教师对实习学生的指导鞭长莫及,学生在校外实习,教师一般以电话、QQ等方式联系,沟通不全面、不及时情况,影响到实习质量。运用实习管理系统后,教师可以通过手机APP及时与学生联系,查看学生岗位落实情况、考勤签到情况以及过程指导方面都会有极大的改变,教师的指导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5.过程管理材料得到进一步完善根据《安徽三联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管理规定》,需做好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管理,包括实习组织领导、实习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指导教师、管理教师职责、学生实习纪律、实习考核、经费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实现全过程管理。在学生实习实训前制订具体方案,明确全过程的安排及时间节点,做到全过程有任务、有监督。制定实纲,编制实习计划,过程管理材料齐全完备,为相关工作提供研究资料。

六、结语

实习实践教学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师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注重实习管理规范化、过程化、信息化、科学化,为学生搭建协同共进的实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境,实现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能力的不断提升。积极响应国家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号召与规定,倡导和推动“边参考、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边执行、边行动”的教育研究方式方法,做好相关调查、问题分析、对策研讨和经验分享,充分重视实习实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摸索了一套适合新建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使得破解实习实践“三难”困境的实践成效得到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向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2]李秀坤,万建,高明生.高校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建设与实践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

[3]王靖,李庆刚.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4]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

[5]王蕊,陆璐.工科专业大学生实习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4(2):72.

第6篇

1、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面临的人才困境

首先,在现行的公益机构中,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基层农技推广新旧力量出现断层,推广队伍专业化水平不足,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其次,部分农业经营机构缺乏对行业内涵的界定,加之涉农服务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人才从业意愿低糜,令机构难以招收符合行业规格的人才,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意识;[3]其三,在岗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对于农技以外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疏于提升,使得国家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失去人才支撑。

2、农业推广硕士对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面临的人才困境,非常直接地对农业推广战线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农业推广硕士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农业推广技能,致力于农村发展服务,能解决生产、管理及建设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设立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求,更应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需求。

二、我国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面临的问题

第一,生源方面。①经费自筹的方式增加了报考者的学习成本,且由于招考对象多为在职人员,时间精力有限,有些潜在生源虽有攻读农推硕士的意愿,却终因力不从心而放弃。②农推硕士招收单位的日益增多,造成争抢生源的现象逐渐激化。③年龄、知识背景以及工作单位性质的差异,令生源的思维能力、对高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参差不齐,就对高校的培养方法与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第二,思想认识方面。部分高校对农业推广硕士的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农推硕士是在职攻读学位,其目的仅在于取得一纸文凭,增加升迁的筹码,因此对其疏于管理,甚至将招收工作当成盈利创收的捷径,从而在思想上降低对学员的要求。第三,培养方案设计方面。部分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仍将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实践性的案例教学,导致农推硕士难以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初衷难以得到实现。第四,培养过程方面。①由于生源为在职人员,致使高校的教学安排难以兼顾每位学员,培养计划有时不得不进行变动,甚至出现学时缩水的现象。②部分教师教学管理不规范,未制定课程大纲、课件和讲义,考试过程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③因时间和空间等原因,部分校内外导师对农推硕士疏于指导,学员也同样缺乏主动性,导师负责制名存实亡。第五,论文研究方面。有些研究生以时间精力不足为借口,跳过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直接进行论文撰写,难以保证质量,且在选题时多选择大而空的内容,未结合生产实践,没有现实意义。

三、完善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基于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体系在生源、思想认识、培养方案设计、培养过程以及论文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质量,从而为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弥补现有的人才缺陷。

1、整合高校、政府资源,保证生源的“量”、“质”

高校应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政府则应以提供学费补贴的方式,为学员以及高校提供一定的求学、办学资金支持;高校必须加大重视力度,在坚持培养标准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政府应当同高校订立共同培养农推硕士的办学协议书,将干部培训同农推硕士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干部任职资格、职务晋升与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进行挂钩;高校应将主要招收对象定位为农村基层中青年村干部、一线科技推广人员以及服务基层的“村官”。

2、端正高校办学态度,提升学位认同感

针对高校自身、学员以及教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认同感较低的现象,高校应当明确农业推广硕士只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又一种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并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严格管理。要加大重视力度,完善培养环节,保证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懂应用、懂管理”的人才,逐渐改变师生偏见,提高学位认同感。4.3兼顾理论与实践,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农业推广硕士的特殊性,决定其教育必然要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充分考虑研究生及农业推广部门的实际需求,将培养内容着重放在农业推广理论、现代农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适应农村发展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的扩展上;要打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培养模式,聘任优秀及推广经验丰富的高级专家担任授课教师,采取“到生产实践中办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

3、规范教学过程,切实保证培养质量

要严格落实学分制,督促在职农推硕士合理安排工学时间;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注重考勤工作,只有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数,方可参加毕业答辩;不断深化任课教师队伍改革,聘任课堂教学成果显著、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采用研讨、报告、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选聘富有责任心,从事过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研究,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悉心指导。

4、完善论文研究环节,切实提高学位含金量

第7篇

一、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呼应

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会更为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悟。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其中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儒家的和谐社会理念、诗教美育思想、谦德思想、义利观等,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充分发掘经典蕴涵的巨大价值,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崇敬心理和高度认同感,并以此方式培育和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显然,实现这一核心任务的前提就是学生要阅读经典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典籍的载体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古至今,主要的载体形式包括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和电子。在当代社会中,文献的载体形式以纸张和电子两种为主。纸张,物美价廉,是文献载体的主导形式。电子,作为文献载体与其它载体最大的不同就是“无形”,需要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的运行和转换来实现阅读。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各有优长,特别是新兴的电子文献以其存储量大、使用方便、易于保存的特点在迅速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对于文献典籍的阅读、使用、收藏方式。怎样使日渐习惯于“读屏”的学生们自觉亲近那古韵幽香的历代文献典籍呢?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顺时而为,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呼应的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文献阅读并体悟其中的精神内涵。第一,课内纸质文献为主与课外电子文献延伸。目前,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仍是纸质文献。它们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虽然各个高校选用的教材会有所区别,但仅就某一学校而言,师生会共同使用同一作者、同一版本的纸质教材和作品选。这种同一性使教师的传授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权威的、指定的纸质文献教材与新兴的、尚在逐步发展的电子文献相比更为准确,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规范化知识体系。电子文献具有的便捷性则提供了阅读的广泛性与丰富性,使学生能在课堂以外依据教师的指导、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身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阅读。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能保证学生获得准确的古代文学知识;一方面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数量。第二,课内深度阅读为核心与课外碎片化阅读为辅助。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仍具有网络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教师的学识见解、人生阅历、个性特点、教学风格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在每次课内讲授时会因时地的不同、阅历的不同、与学生互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精彩。因为具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内引导学生对经典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将自己的学术见解和人生经验融入到对经典的讲解当中,学术前沿性与人文精神合而为一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典籍文献的深刻理解。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碎片化阅读,丰富阅读内容。课内深度阅读为核心与课外碎片化阅读为辅助的阅读方式,将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衔接起来,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数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经典文献。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经典诵读实践活动。除了探索新的阅读方式以外,还要注重突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18年9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为基本对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3]这一指导思想在强调经典诵读工程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尤为重视突出活动的“实践性”。2019年,为了贯彻落实《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下发了关于举办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活动的宗旨在于“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中华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4]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在课内教学中进一步灵活地开展以诵读、书写、讲解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竞赛、展演等方式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学生自觉亲近中华经典、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配合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为先秦至“五四”运动以前的文学,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知识内容的准确性。同时,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有限,不能对某一时期、某一作家、某一作品进行更为深入的讲解。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程。如果说必修课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那么选修课则更易于通过对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度解析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一,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中提出:“支持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必修和选修课程。”[3]通过开设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指导类的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选择。这种公选课既是带有专题研究性质的提高课程,同时又是一门深入浅出的国学知识普及课。以《左传人物选讲》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在选读《左传》原典、分析历史人物的基础上,结合对现实人生的体悟,对学生进行别有特色的学习指导,使其能更为自觉、更为深刻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九重三殿君王事、衣香鬓影女人心、乱世之臣自枯荣、人间悲喜众生相。从君王、女性、臣子、小人物四个视角去分析《左传》中各个阶层形形的人物,观照众生百态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左传》中所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第二,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指出:“加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材、读本等基础资源建设,便于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学习领悟中华经典精髓;重视对中华经典的研究阐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中华经典的内容和传播方式。”[3]在选修课中丰富、充实有关中华经典诵读内容,积极开发中华经典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写中华经典大学教材,使令人心生敬畏的经典作品以平易近人的面目生机勃勃地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结合时展、现实人生对中华经典进行研究阐发,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得到进一步挖掘诠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和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中华经典精髓的同时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的《﹤论语﹥人生课堂》为例。《论语》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典籍,孔子则是万世师表。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论语》中的男主角孔子,既是令人敬仰的“圣人”,又是熟悉的“陌生人”。主讲教师刘冬颖在讲解中跨越了《论语》的篇章限制,将教学内容分为10个部分:孔子的相貌气质、孔子的家世渊源、孔子的求学经历、“圣人”的成长之路、孔子重视服饰礼仪、孔子的饮食之道、孔子的教育智慧、孔门弟子的成材路、孔子的生态理念、孔子的音乐观,突破了语录体散文逻辑性匮乏的缺陷,采取“一以贯之”的方法,把孔子的思想整合起来,重新做了系统性编排和创新性的阐释。作者以《论语》这部经典为基础,并与古今相关文献相互印证,结合经典与考证,还原出一个真实而丰富的魅力孔子,使《论语》的智慧不仅是在文化典籍中熠熠生辉,还成为我们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最佳指引。这样生动的阐释更容易唤起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从而起到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普及中华传统美德的作用。

三、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前的教育形态。2018年4月,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文中指出:“智能环境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已经开始深入影响到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1]在新形势下,要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新时代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只有切实推动高校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变革,才能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关键时期,以引进新技术为基础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育教学创新更具重要意义。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便是顺应“互联网+教育”需求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互联网平台介绍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在学生充分理解之后,再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习题、案例、视频等强化学习。然后把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带到课堂上讨论,对理解不充分的理论进行探讨,对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2]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相互配合来实现。第一,学校要逐步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根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将学校已有的网络课程与逐步引入、设立的慕课课程有机整合成为线上教学的主要基础。第二,通过有的放矢的技术培训,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既要开展校际合作,向慕课、微课建设已取得丰富成果的高校“取经”学习,又要开展校内合作,如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为人文学院教师提供信息技术指导,人文学院教师为计算机学院教师拓展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文理互助、共同进步。通过有计划的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第三,通过建设学分银行和电子学习档案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能够记录、存储学习经历和成果的个人学习账号,逐步建立个人电子学习档案,对学生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的认证与核算,使其通过线上和线下途径获得的学分可以得到积累或转换。同时,被认定的学分,按照学校的标准和程序可累计作为获取学历证书凭证。与线下课程相比,线上课程的评分标准更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性。以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的《中华诗词经典吟唱》为例,该课程的分数权重为:单元测试、单元作业共占50%;课程讨论占10%;考试占40%。在评分标准上突出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视。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充分发掘经典蕴涵的巨大价值,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崇敬心理和高度认同感,并以此方式培育和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当前,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采取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呼应;必修课与选修课相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更丰富、更优质的中华经典资源,并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中国经典中蕴涵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

第8篇

关键词:合作创新;旅游管理;大学生;实践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66-02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专业,为旅游行业培养专业技能熟练,适用性较强的管理人才。基于“合作创新”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与企业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也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解决了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的难题。

一、合作创新的内涵及模式

(一)合作创新的内涵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开展合作而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以实现共同研发目标的一种活动。基于此,本文所提到的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实习基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双向目标。

合作创新理念以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并将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作为前提条件,合作事项具有明确的目标、期限和规则。此外,参与合作的各方必须在整个创新过程中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二)合作创新的模式

基地合作创新模式是高校同企业共同建立创新基地的一种合作创新模式。如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与“黑龙江亚布力雪上亚运村大酒店有限公司”签约,共同协商建立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监督与管理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并对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一模式具有极强的培训功能,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在理论创新水平上接近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探索前沿,掌握最新发展动态,捕捉最新学术信息;另一方面,院校通过学生在实践基地的企业环境中的适应及实操培训历练,能够更加敏锐地找到学科建设与企业对接的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就业渠道。

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基地建设以“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优势互用,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政、企、校三方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强强联合,建立密切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

(一)政府――导向标

政府指导地位的缺失是影响校企深入合作的原因之一。校企合作必须在国家的政策、法规的支持下,依据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共同目标和合作意愿建立紧密联系。政府部门一方面应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经费投入,建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提高项目配套投入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质量;另一方面可出面搭建沟通校校、校研、校企之间的实践基地交流平台。

(二)高校――储备库

高校作为基地合作创新的主体,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为旅游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创新型的管理人才。企业借助校企合作的优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供需配比,并通过工学交替、定向委培和订单式培养模式等来满足自身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企业还可以利用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对企业职工进行教育培训,高校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企业――试验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通过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高等院校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干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旅游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和专业对口就业率,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三、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创新路径

由于旅游企业转制快、人员变动复杂等因素,要保持高校与校外实践基地的稳定性合作,必须运用创新型合作理念,构建共赢驱动机制,从而为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教师教研水平提高及企业良好效益增值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加强产教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旅游教育的快速发展,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界限逐渐模糊,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参加挂职学习,实行理论课程教师与实践课程教师岗位轮换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基础的行业专家担任高校客座教授;引进旅游企业优秀管理人员以增强实践教学力量,调动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意向。另外,学生定岗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应留任于旅游企业,一方面指导并评价学生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实践,提升其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

(二)注重课赛合作模式的交流沟通

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限于丰富知识储备,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而言,急需高校提供能够直接参与、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校企双方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应停滞在简单的走访与宣讲,而应该形成高校洞悉企业,企业需求高校的新局面。

课赛合作模式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创造更多条件,鼓励教师参加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工作,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及企业新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二是高校与企业联合承办大学生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奖励旅游大赛、职场精英大赛以及导游风采大赛等,由高校组织开展竞赛活动,企业出资赞助并奖励获奖选手。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可运用最新的知识体系为实践基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启动研究开放式教学设计

在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同时,根据企业需求校内研究型教学也不容忽视。研究开放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为目的设置的,内容上注重选题的研究性与应用性,不进行深入研究无法直接预估课题结果;形式上实行全方位开放模式,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最终可能出现不同的研究成果。

研究开放式教学采取多人一题,指导教师针对实践基地建设提出研究性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研究型题目并设计方案,探索研究方法,在教师指导下修改方案,最终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来完成自己的研究项目。研究开放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课题研究小组配备实验室,满足其时间自由选择性,通过开放预约管理系统为大学生在课题选择、方案设计、研究室借用及成果提交等环节提供便利条件。研究开放式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够充分使学生主动进行课题研究,增强学术创新能力,同时也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四)利用移动互联网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也将融入新的元素。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可基于iPhone和Android应用程序创建校企合作移动网站,企业和高校师生通过个人手机浏览校企发展最新动态;另外,使用Blackboard组织理论和实践交互教学,在线分享讲座、视频、论坛等;还可以通过举办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优秀实习生交流视频等方式,与实景赛事和优秀实践班形成线上线下结合,进一步提升基地人才的全面发展,推动基地信息化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得以开展的关键性场所, 也是为旅游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储备库。建设一批高效、优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职业能力、展现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训平台。基于合作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是进一步完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创新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静.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D].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施永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9).

[3]艾训儒.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问题及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12,(1).

[4]赵爱华.基于CDIO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研究――以辽东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辽宁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5]陈银霞,纪献兵.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比较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6]邓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J].中国商贸,2014,(14).

第9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70

高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以下简称“3+2”)是指在高等职业院校学习3年,经过转段考核合格,进入本科高校学习2年。五年学习期间,高职高专院校和衔接本科高校联合制订“3+2”人才培养方案,其目标是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2”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教育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国大陆“3+2”教育模式主要受台湾职业教育的影响。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立交桥”式的结构(见图1)。高级职业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基层技术人才,相当于大陆的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学院主要培养应用科学和技术型实用性专业人才,科技大学或技术学院培养应用科学和技术型高级实用技术人才,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图1台湾的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大陆职业教育主要限于专科层次,高职在校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高职毕业生一般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途径完成本科教育。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企业急需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原有教育体系已落后于时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教与普教互相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才培养立交桥(见图2)。

图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目前我国“3+2”试点具体实施情况

2012年江苏省率先进行了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2012年参与的本科高校7所,招生人数923人;2013年参加试点的高校25所,招生人数2490人;2014年参与的高校34所,招生人数3940人;2015年参与的高校43所,招生人数增加至4800人。2013年山东省首次进行“3+2”招生试点,高职高专院校11所,12个专业,衔接本科高校为10所,招生计划1200人。2014年高职院校20所,33个专业,本科高校15所,招生计划2520人。2015年,高职院校46所,75个专业点,本科高校26所,招生计划4980人。从实际实施情况看,每年的招生专业及招生数量在不断增加。

3“3+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3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程序

首先要认真研读教育部与教育厅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文件,吃透文件精神。其次要进行广泛调研。参与“3+2”试点的高职与本科高校要联合到企业、行业展开调研,重点是试点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其所需知识能力的调研,深入分析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并进行分类归纳。最后要研究国内国外专科、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对比。在基础上找准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32“3+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3+2”属于职业教育体系的范畴,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工程型、高层次技术型以及其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3+2”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应紧跟行业发展、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重在培养学术能力,转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改变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体系,重在支撑学生能力发展;素质方面,加强人文素质、价值观、创业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系统掌握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的同时获得个性和谐发展。

33制订“3+2”人才培养方案把握的原则

“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对口”是前提,“贯通”是核心,“分段”是发挥各自的优势,要体现“贯通”这个核心,发挥各自的优势,要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理论、实践能力、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方面有提升与突破。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贯通性原则。高职与本科院校要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体现贯通培养理念。二是可操作性原则。在充分调研企业、研究行业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学段的人才培养定位,各项内容和要求要具体化、可操作、可检验。三是课程适度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知识能力的递进关系,合理安排课程。同时要考虑到分流学生,保证分流学生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四是可持续性原则。既要立足建筑行业现实又要着眼未来发展,既要反映经济社会与科技进步,又要反映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学生的发展潜力打好基础。

34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一是课程设置要以满足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原本科和原高职课程体系进行拆解、适度增删、科学整合。专业课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项目或典型案例等为主体,形成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二是课程内容来自岗位群工作内容。知识体系服务于能力体系,更加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实践技能的训练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活动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科学设计并组织教学活动,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典型工作任务的选择要体现建筑行业特点和先进性、典型性、通用性。四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要参照行业规范标准。要以相关国内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如建造师、监理师等,具体分析其知识与技能,科学确定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付诸教学,在校期间可获得施工员、预算员、监理员等上岗证,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4人才培养方案实施

41组织机构

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成立“3+2”教学指导管理委员会,双方院系主任领衔,具体事务由专业主任负责。

42师资配备

一是要加强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双方教师的交流学习,邀请本科高校教师到高职院校担任一定科目的教学;二是要选拔爱岗敬业、业务能力强的“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3+2”课任教师及辅导员;三是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力争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3教学实施

专业课程采用小班化授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上组织好各种教学活动,教、学、做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并运用多媒体、虚拟仿真等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实训中心的建设,实验实训项目的开设要成体系,要满足学生所从事的岗位需求。

44第二课堂开展方面

组织好第二课堂,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培养大W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等。第二课堂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如组织辩论赛、学霸评选、征文比赛等;组织参加各类比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数学竞赛,识图制图大赛、测量大赛等;同时也要组建各类专业社团,如识图制图社团、测绘地理信息社团、工程造价社团、项目管理沙盘社团等。

参考文献:

[1]祁顺彬,刘凤翰,卢红琴“3+2”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47-49

[2]黄志坚台湾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22):59-6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

第10篇

关键词: 招生制度 现代教育 制度变革

自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探索教育制度的改革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人才,实现民族文化振兴。在招生制度上,国家也出现过几次大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各行业人才需要不断增加,国家放宽招生政策,使很多学生迈进大学的门槛,高校学生人数多了,但高校面临两种危机,一是招生危机,二是就业危机,如何解决这两问题,关键在招生上。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实现教育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人才需要的重要前提。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规模和专业结构,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受高等教育的就业队伍逐渐充实市场需求,这一切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随着各高校自主化招生、办学权力的扩大,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生源逐渐减少,高等学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格局已浮出水面。以前重点高校绝不会担心生源问题,但扩招与自主就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使得这些学校也在不断考虑招生政策的变革问题。重点院校需要好生源、充足的生源,一般院校需要生源支撑学校的发展。

自主招生政策在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试行多年,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可以预见,自主招生将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成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主体。因为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一所大学需要的不是高墙,而是大师与高徒,这些来自招生的选拔制度,高校必须建有具有特色的专业和招生体系,只有招收到优秀的学生充实学校所领先的专业,高校才有持久的发展动力。虽然全国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在此分数线上才可提档录取。各高校还要制定自己的录取分数线,在制定录取分数线上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很多偏远地区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质量低于发达地区,但学生在潜能上有很多优越于发达地区学生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学生一旦找到自己崛起的平台,其潜力就仍是未知数。

在自主招生的前提下,其招生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在目前生源、优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的竞争会出现教育资源失衡现象。高考成绩定终身,重点高校录取的全是高分者,优质生源表面化和集中化,可从重点高校毕业的学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优秀。以分取士的方式已不适合当今的教育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招生应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学校经济基础选择生源。学校不是百宝箱,也不是一个全能的教育机器。

从全世界范围看,各国的招生制度虽然不一样,但从大体上来看主要有“高考制”、“证书制”两种方式。我国主要是高考制,一考定终身。虽然这种考试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作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决定考生一生的命运,虽然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毕竟升入高校的学生人数有限,还有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有很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并不是按自己的专长选择专业的,很多是被招生政策这根指挥棒操纵着。在各校招生政策上,除了要按国家政策规定招生外,只能按固定的分数线和报名人数实施招生工作。

首先,虽然有部分省份的个别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但还是要按国家规定政策招生。要想改变这一状态,为国家培养适合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还应完善监督机制和服务机构,改变以往由招生办决定录取方案,应根据高考考试信息商讨,然后制定招生原则,接受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并将录取整个工作环节公之于社会,接受社会监督。

其次,在招生政策上,改变唯分数定成绩单一的录取方案。高考成绩是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科学的检测方法。因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学科众多,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出现偏科现象,导致高考成绩偏低,虽然过了国家录取线,但难以达到高校自定分数线。若按长久发展看,这些偏科的学生若录取到有学习特长的学科,就定能在大学阶段更好地发挥特长。高校在招生上应进行学科定招生政策,即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依据学科定专业录取分数线,再按学科高考成绩进行综合考察。

最后,入学复试、重新选择专业是进行改革的必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考前报自愿和考后报自愿的报名制度。考前报自愿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一些考生因自愿与实际考试成绩成反比,导致名落孙山,但其考试成绩往往是低于所报自愿高校录取线却高于其他高校录取线。考后报自愿存在稳打稳做的心态,这样所报的自愿和专业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要改变报考的盲目性,使招生更加科学化,在入学后重新调配专业,为有调系、调整专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一次机会。在这次考试中应结合学科命题,兼顾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考试。这样有利于选拔专业研究型人才,适当破除现有高考报名制度存在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刘少雪.从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4,2(2).

[2]边新灿.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脉络、现状和走向――兼论公平和素质作为高考改革的两个坐标[J].浙江社会科学,2012(4).

[3]邓北平.中国高等学校招生优录政策比较研究[J].中国考试,2012(6).

第11篇

教学模式MOOC创新研究MOOC得名于近年来美国兴起的开放性课程,这一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网络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的形式学习想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和内容。MOOC为教育界带来巨大的思维变革,有教学理念、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机制等各个方面。课堂教学中,它主要以建构主义为学习观,通过碎片化的形式进行课堂内容的传递和学习,把学生放在视频学习的主要位置,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指导,通过视频短片、自由讨论、在线辅导和考核等模式进行教学。MOOC以一种席卷世界的浪潮在发展,这种发展形势使得我国的许多高校也加入到尝试和探索当中来,并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合我国发展模式的MOOC。

一、MOOC教学模式内涵

MOOC就是指规模较大的网络开放性在线课程,国内人们通常将其叫做慕课。规模较大有三个层次的意义,一是指MOOC课程的内容较多;二是指MOOC中容纳的学生人数庞大;三是指MOOC课程的影响力较为深远。MOOC课程是一种向所有希望学习到该课程的人员开放的,具有广泛性的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其中的内容。同时,MOOC课程的传播主要借助的是当今分布较为广泛的多媒体设施,通过这一平台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适当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以后的课程内容提供改进方案。

二、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优势

1.MOOC教学模式特点

(1)微视频模式,就是指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提供的一些短小而精悍的知识模块和内容,讲解的教师一般是某一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或学者。

(2)个性化学习,则是指通过MOOC平台提供的一种在线的交流平台上,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与教师的及时沟通等,学习者可根据自己需求,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内容,配置教学资源的模式。

(3)开放性的课程,就是指打破大学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的个人不受来自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地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

2.MOOC教学模式优势

近年来,在各大网站上兴起的公开课课程对于我国的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受益良多。如由“网易”引进的,国外名校的公开课“幸福”“公正”等均取得了点击量上千万的记录。这些视频内容多是将国外名校的课堂内容上传到网络中,学生可以随时学习这些共享的资源。但是MOOC不同于这些形式,它和传统的教学形式有一些类似,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内开课,学习的人员要在这一时间内观看视频和讨论研究。MOOC学习使线下的学习产生向线上学习一样的效果,同时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使得学习更具有成效,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高校MOOC教学模式应用原则

1.共性与个性兼顾原则

将共性和个性相互结合,对于构建课堂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其他的教学模式相比,既有自己独立的特征,又存在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取向。大学生他们的年纪相仿,个性相通,都具有热爱自由,渴望成熟的特征,所以在设计课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他们的实际需求。另外,MOOC教学同样要体现教育教书育人的本质理念,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管理好自己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和帮助。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原则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应当主要突出人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体的说来就是秉持教师为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成员的原则,并且充分考虑两者的利益和需求。

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就是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地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组织,教师展开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考虑一下教师的实际需求和需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教师提供相对来说更加理想的工作环境。另外,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灵活变通的权利,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教学的理解选择恰当的教材,并且可以灵活地教授自己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主体作用则体现在对于学生要给予极大的信任和帮助,做到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以学生的利益为指导,重视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体需要,主张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转变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吸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四、高校教学体系构建中MOOC模式的应用

1.通识课MOOC教学模式构建

(1)教学模式选择。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学习者提供专业以外的知识和价值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在培养“宽基础”的人才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经管类高校,心理学、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公民资质教育等学校现有师资无法开设的课程。对于通识课程的设计一般采用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多层次的互动学习和小组间和合作,灵活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模式设计。通识课需要在直播间内讲授需要的课程,高校中主讲教师根据自己讲授的内容,针对某一学校的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远程听课,并且在每一个远程教室内配一名自己学校的教师,必要的时候组织讨论,进行引导和分析。这里所说的远程听课的高校不限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安排。课程结束之后,直播的视频内容会通过指定的平台进行分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适时的复习,教师也可以及时的和接收相应的作业与课程安排等信息。一般来说,该平台还设立了谈论和答疑的区域,学生可以在这一区域内进行交流和提问,针对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可以相互交流,对于有疑问的内容可以请教师进行一对一回答。

2.选修课MOOC教学模式构建

(1)教学模式选择。与专业课不同,选修课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要宗旨的。教师在选修课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个性为出发点,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这样学生的课程就会更加灵活多样,也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也可以更加完整的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由于选修课具有自己独有的性质,所以就要求具有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统一性。在教学模式上也要求,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之下,与具体的理论基础结合,开发学生已有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在该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选择性的区分,同时根据相应的教学制度的安排,建立起一种适用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体系的建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教学模式设计。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录制好的课程和讲义上传到相应的网络平台上,学生根据其中的内容自行学习,同时组织相应的在线测试和谈论以及答疑等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讲,需要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课程测试、作业提交、在线交流和讨论。课程的评价和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他们提交的作业情况和学习的记录以及测试的分数等确定学生最终的得分。作业评定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完成相应的内容,每一个学生至少需要评定其余的五个学生的测试内容,并且去同学评分的平均数作为该生该次作业的最终得分。另外,当课程安排结束之后,学生需要对教师和本次的课堂内容进行具体的测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管理。由平成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时间等多个可以直接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监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催交作业,群发通知内容等形式进行具体的管理,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具体分工。在这一系统内,教师和学生并不是零交流,而是通过社交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同时还可以定期的与本校教师进行定期交流。

3.专业课MOOC教学模式构建

(1)教学模式选择。总体来看,本文中对于专业课的学习模式主要就是以“课堂为主,线上为辅”的形式进行。依据刺激――反应――强化的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来看,课堂当中教师的讲授尤为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强化和理念的掌握得来的。但是,这也不是指一种单纯的灌输,它强调的是学生内部的心理和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主体理论的认识有了自己的见解,才能更好的主动接受,也就是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构建的思考与线上的辅助学习。

(2)教学模式设计。在以“讲授+探讨”的学习理念下,教授需要在上课之前将学习资料和具体的内容传到教学的平台之上,或者是公共邮箱当中,学生就可以更具这些资料进行查询和预习。对于不懂的内容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进行查阅,如中国知网、数字图书馆等收藏书目较广的平台。如果要进行一些辩论赛或者是其他类似的内容时,学生就可以实现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思考,为自己的主张组织相应的论据,为这类型的比赛做好相应的准备。这就更加有益于学生学习更加系统的知识,同时在用到相应的知识和内容时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

当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对于上课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和为理解的内容分开标注,这时对于那些存在疑问的内容就可以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是通过和同学的交流和教师的建议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认真细致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具体内容。同时,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启示和感悟,可以将它们整理成文,记录在案,并且查阅相关的理论内容和知识结构以公开发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论是线上的内容还是线下的内容都离不开学生和教师的合作与配合,他们是一对互助的关系体。对学生来说,他们通过课上和课下的学习以及交流和讨论的内容等可以进行知识的探讨和交流。对于教师而言,这种通过课堂提问和问题引导的形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教授学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体系,有益于班级整体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五、结语

在当今高校的建设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实地课堂教学。近年来,随着MOOC的出现和在国内外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所以高校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的革新。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形式,教学模式决定了大学的培养目标。不一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出不一样的人才。根据MOOC模式下学习的情况来看,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也能够更加全面和自由地发展,所以,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为实践工作做出具体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若惠.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M].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02).

第12篇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正处于继往开来的发展变革时期,即正处于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观念过渡与转变的阶段。因此,对于建设初期的西安思源学院,在提出的一系列提高办学条件的措施当中,新建一座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便是学院首先考虑到的。

项目概况

西安思源学院是1999年成立的一所民办院校,在建校初期,学院使用的图书馆是一座单层临时用房,它位于实验楼与主教学楼之间,馆舍面积1043m2。现馆内藏有传统纸介质文献32万册,数字化磁介质储存文献50万册,订刊物347种,报纸59种,有阅览室5个。为了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老馆从一开始就将数字化的网络资源作为图书馆建设的重点,目前已拥有西北地区首家“中国数字图书馆西安思源学院分馆”,开创了民办院校数字藏书的先河。现今,思源学院图书馆各部均已实现计算机管理,电子阅览室既可以阅览数字图书,也可以上网查询资料。

然而,老图书馆现有馆舍条件非常艰苦,各处用房都相当紧张入口门厅约50m2,包括借书、咨询、展览、存包等多项功能,在读者到馆的高峰期拥挤不堪,学生们没有一个舒适的图书阅览室,书库虽然全部开架,但狭小的面积使许多图书不得不处之高阁;馆内工作人员流线与读者流线相互交叉;办公用房更是简陋而局促。

伴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西安思源学院提出了更高的办学目标。为此,建设一座学院图书馆新馆,满足全校师生教学科研的需求已追在眉捷。

西安思源学院新图书馆拟建规模12000m2,藏书150万册。新馆选址于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北部,基地大致平坦(图1)。南面是8层高的主教学楼北侧是市郊高低起伏的丘陵,风景秀丽:东侧为6层高的学生宿舍楼群;西面是校足球场:西北处有一个停车场。

对于用地范围,业主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在四周环境的围合下产生的一个区域,因此用地条件比较宽裕,东西约133m,南北最长处约124m,总用地面积约1.3万m2。设计要求图书馆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气势宏伟,富于文化内涵。

设计原则

图书馆建筑作为民用建筑的一种,一方面首先应该满足一般建筑的设计原则,如以功能为主、经济、舒适、因地制宜、与环境相协调、符合规范等原则;但另一方面,考虑到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特殊性,应该有其独特的设计原则。

1.灵活性原则

据专家计算,一个图书馆的使用寿命为50~100年,而适用年限仅为20年,若在设计中注重建筑空间组成的灵活性,将会增加其适用年限。鲍家声教授曾经说过:“使用的灵活性是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常被称为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生命。”现代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是深远的。未来的发展我们无法得知,而图书馆的建造周期往往较长,使用年限更为久远,因而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就要做到灵活多变,达到扩容互换的可能,使图书馆建筑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所谓灵活性是指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必须便于调整,能够满足馆藏图书的扩充计划,并能够应付各种增加的新型服务项目,或功能空间的调整等需求。因此,图书馆建筑的灵活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建筑内部功能的互换性。对图书馆建筑来说,这种互换性主要指阅览室功能与藏书功能之间的互换。这两种功能在大学图书馆中基本上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70%。随着现代图书馆介质的多样化及各校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阅览与藏书两大功能在图书馆建筑当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而建筑的灵活正是针对这种变化提出的。例如:藏阅合一的阅览室内,家具(包括书架和阅览桌椅)应有很大程度的可调整性;阅览区和书架区的任意组合都能让大部分读者获得良好的采光和通风;书库区与阅览区之间应有功能的互换性,阅览区与自习区之间应有功能的互换性等。

②建筑外部空间的可扩展性,即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应有向外部空间扩充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骤增加和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仅通过图书馆内部功能的互换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要求。因此从发展的长远角度,应考虑到图书馆建筑的扩建。

2.高效性原则

印度著名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的第四条定律中指出:“节约读者的时间”,由此可见高效性在图书馆建筑中的重要性。只有一所高效的图书馆才能够对读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里的高效,一方面是指高校图书馆所处的位置便于读者到达,即它的可达性要高,另~方面是指读者进入图书馆内部时,建筑空间及其布局方式应易于了解、掌握,即它的通达性要好。

3.互动性原则

图书馆建筑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它既需要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又需要图书馆学内容的补充。因此,建筑师与图书馆学者之间的默契合作至关重要。一方面,图书馆学者可能对图书馆的功能变化、工艺革新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见解,却苦于无法用建筑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建筑师可能对图书馆的工艺一知半解,或囿于陈旧的模式,却将更多的注意力倾注于建筑学专业范围内的种种尝试。可见,建筑设计人员、图书馆学者在建馆的全过程密切配合、谅解与合作,是建好一座图书馆的重要条件。

设计构思

图书馆作为西安思源学院重点工程之一,是以教学、科研为主,并为全校师生服务的。顺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学院图书馆应设计为便捷、灵活的大开间格局,以形成藏、借、阅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高校图书馆。这是图书馆在设计之初必须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1.基地概况

通过对该项目的实地调研,我们对基地的环境特点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①从校园总平面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基地以南左右严格对称的主教学楼、实验楼与学院大门共同构成了中轴线这一鲜明的校园布局形式。作为校园规划中轴线北端的休止符,新建图书馆不论是从其所处位置,还是建筑本身的性质来说,都充分体现了它是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基地地势平坦,形状为不规则五边形,现作为篮球活动场地使用,西北侧有一座尚在使用中的车库,可自行处理,用地内没有值得保留的树木。基地周边地势起伏较大,

西北低,东南高,相差约4~5m。

③基地的东侧是生活区,主要包括宿舍楼群、餐厅及其它相应的服务设施,南侧为教学区,包括一个3,3m2的主教学楼群、多个阶梯教室和9000m2的实验楼,西侧是运动区。其中南侧的主教学楼和东侧节奏感很强的宿舍楼对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空间围合作用(图2)。

④中轴线上的建筑均采用了红瓦坡屋顶的形式,创造了至今深受好评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建筑,特色鲜明、韵律感强,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成为西安思源学院师生们津津乐道的校园风貌。

因此,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设计所面临的是如何回应在短短几年内形成的强烈的校园文化意象,以及新世纪图书馆所面对的时代要求,即在手法上如何既延续校园文脉,又融入新的创意。

2.基本理念

根据以上基地环境的了解,我们逐步形成了设计构思的一些基本理念:

①图书馆的位置及平面设计必须考虑校园中轴线的布局形式,新建图书馆应对称式布局,建筑的主轴线应与校园中轴线相重合。通过轴线的对应关系,新老建筑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并以此整合校园的空间环境。为此,我们在基地西南角的三岔路口处向北开辟一条南北向的道路,与基地东侧地界呈对称布置,进一步强调这种统一的格局。

②从整个校园规划上来看,基地南侧的主教学楼从建筑的体量、形式及所处位置均体现了它在校园中的主要地位。所以,图书馆在总体布局上应是陪衬式建筑,在外部空间、体量和形式上都要有所收敛(图3)。

③通过总平面图的分析而知,基地南侧教学区和东侧学生生活区是人流的主要方向,因此,图书馆应设置多个出入口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要(图4)。

④基地周围现有建筑都比较规整,地形也较为规整对称,所以设计的图书馆建筑平面也宜以方形体块为主(图5)。

⑤基地地势起伏较大,南侧教学楼地面高出地坪1m多,再加上33m高的建筑体量,对建成的图书馆将一览无余。同时,东侧的学生生活区地势更高,从这里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图书馆的全景。于是建筑在适当部位采用红瓦坡屋顶,使其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协调,并应充分考虑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图6)。

⑥随着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和多元自主化,高校图书馆的使用也由封闭转变为开放。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形成三种不同的公共活动空间: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半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使图书馆更加自然地融入到整个校园的文化当中(图7)。

⑦图书馆的位置由四周环境围合而成,考虑到图书馆的可扩展性,东、西、南三面在图书馆建成后,扩建范围已不大,同时在不影响其对称格局的情况下,我们将北面作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用地。

3.设计成果

基于以上的设计分析与构思,设计方案由逻辑思维逐步转向形象思维,由无形思维转向有形思维,并逐步明晰(图8-14):

①图书馆坐北朝南,严格对称,主要入口设于中轴线上,入口前考虑设置大台阶直通二层,这对于读者进入图书馆可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考虑学院在集会时做主席台使用,在形式上也可烘托图书馆的宏大气势。

②藏阅合一的阅览室分为两大功能体块,南北向布置且相互平行。主要建筑空间柱网为7,5×7,5m,层高4,5m,楼板设计荷载500kg/m2,这样既满足空间使用上的灵活性,又可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它们之间以统一的中庭空间相互联系。楼梯间、卫生间等辅助服务空间布置在中庭的东西两侧。

③500多平方米的报告厅单独设置,位于图书馆建筑主体以外,方便使用和管理,并对平面和结构设计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基于对环境的充分尊重,我们把面积较大且相对独立的学生自习室也单独设置,并与报告厅做对称布局,以强调校园的中轴线,与校园整体规划相统一。

④建筑体量以四层为主,主体南侧为五层,通过建筑高度、入口台阶、红瓦坡屋顶、左右对称的报告厅和自习室,

以及馆前广场的衬托,形成了整个图书馆建筑的视觉中心。

根据上述方案的设计构思,最终确定了图书馆的设计方案。

4.设计原则的运用

在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将灵活性、高效性、互动性三大原则紧密联系,并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始终。

(1)建筑布局的灵活性

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增长率一年为4%~5%,这就意味着16~17年图书就要增加一倍。按照这个发展速度,据我们计算,10年以后西安思源学院所有开架阅览室的书架将趋于饱和,这就要求建筑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本方案考虑到图书馆近期与长远期的发展变化,分别从建筑内、外功能空间布局两个方面提高图书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①阅览室与阅览室之间的功能互换

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设置了多种阅览室,如中文图书阅览室、外文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参考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自习阅览室等。不同的阅览室在内部空间布局、家具的尺寸与布局、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同时由于学校的差异及其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各阅览室在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有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保证各阅览室在今后使用上的功能互换与布局的多样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灵活性(图15)。

当开架阅览室第一次达到饱和时,首先考虑各个开架阅览室藏书空间面积比例的再分配,对这些阅览室的布局从新优化组合。其次要求现有开架阅览室有向邻近其它阅览室扩充的可能,我们可以将主体一层的学生自习阅览室调整为开架阅览(图16b)。

②阅览室与书库之间的功能互换

阅览室与书库之间的功能互换是现代高校图书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阅览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化,要求书库和阅览室之间可相互调整。而在本项目的设计实践中,我们发现,设计任务书中业主没有提出设置书库,而是要求所有图书全部实行开架管理,设置开架阅览室。随着学院图书馆藏书的进一步增加,设置闭架书库将是一个必然。因此,必须考虑阅览室与书库之间的互换性。在方案中我们将所有开架阅览室和今后有可能作为图书贮藏空间的楼板荷载均设置为500kg/m2,一方面考虑目前开架阅览室内家具布局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满足以后阅览室变为书库的可能性。当该学院图书馆开架阅览室藏书空间再次达到饱和时,我们可以将常用书开架,闲滞书闭架,并剔除一些很少使用的图书,将顶层夹层开架阅览室或五层的整个参考阅览室调整为闭架书库,满足图书馆的发展变化(图16c)。

③建筑外部空间的可扩展性

如果若干年后,馆内的藏书继续增长,并又一次达到饱和时,对于图书馆馆舍的扩建将在所难免。本方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这一变化,在基地的北侧预留了一块三角

地,用于图书馆若干年后的扩建需求(图16d、16e)。

(2)建筑的高效性与便捷性

①总体布局的便捷性。西安思源学院图书馆位于学校教学区与学生生活区之间,总体布局合理,位置适当,为在校师生的日常使用提供了便利。

②建筑主要入口的可识别性。图书馆建筑主立面呈对称式布局,中轴线上建筑顶部红瓦坡屋顶,高起的体量,宽大的台阶,高耸的柱廊以及馆前广场的衬托,都突出了整个图书馆建筑的主要入口空间,建筑主体左右两侧的多功能厅和学生自习教室也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建筑的主要入口清晰可辨,读者不需多问,便可轻而易举的到达馆内,因此可识别性很强,提高了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效率。

③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可达性。入口大厅的检索空间使读者一目了然。中庭空间的导向性和核心性很强,读者到馆后很快便可了解馆内的大致情况,不致迷失方向,四周的环廊及两侧的主楼梯使读者往返于各功能空间的路线最短。因此,图书馆具有极强的可达性(图17)。

(3)建筑的互动性

任何一座优秀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应该是建筑师与图书馆员相互配合,充分理解并有完满共识而创作的杰出作品。我们在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中,从项目基地环境调研,方案的设计修改,直至最终定案,一直坚持建筑师与业主(包括馆长和基建部门领导)相互沟通,密切合作的原则,希望

双方的共同努力能够创建出一座高水平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

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约13000m2。

总建筑面积:13009m2

占地面积:4143m2

容积率:1

建筑密度:31.8%

阅览室:11个

网络点:564个

多功能厅:450座

阅览座位:3012座(包括自习教室)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王金祥,张志海怎样利用图书馆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鲍家声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向与设计对策新建筑,2002(6)

4、省略

5、郑振结图书馆建筑研究的新成果――介绍三部图书馆建筑研究的著作建筑师1997(10)

6、鲍家声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