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7:0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节能技术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技术集成理论
(一)技术集成的基本概念
技术集成是一种普遍的、长期的、重要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是人类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以及技术日益复杂的必然产物。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arco Iansiti教授认为,技术集成是对那些在研究阶段被开发出的、并将在开发阶段中被采用的一系列技术的研究、评价和精炼过程,是一种更有效的创新管理方法和规程。
现有对技术集成的研究大体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技术主线,即把技术集成看作是产品开发的技术路线,是对现有技术的整合过程,这方面的研究被称为技术集成在技术层次上的研究;另一条是管理主线,即把技术集成看作是一种技术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通过研究管理变革以达到适应和促进集成开发方式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被称为技术集成在管理层次上的研究。
上述两个层次构成了现有技术集成的理论体系。技术层次是基础,对技术集成的研究正是从这个层次开始的;管理层次随着对技术集成认识的深入而逐渐扩展到市场、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而丰富了技术集成理论。与这两个层次相对应的分别是狭义和广义的技术集成。
(二)技术集成与系统论
技术集成是典型的系统集成,基于系统观的技术集成以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作为依据,将技术集成中涉及的知识分为三类:元件知识、建构知识、接口知识,而以知识为视角的技术集成创新理论正是技术集成研究的基础和特色。
技术集成的路径包含逻辑维和知识维两个维度。逻辑维表示技术集成由系统建构和系统集成两个阶段的工作组成,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先后关系,系统建构先于系统集成;知识维表示技术集成过程中不同阶段主要涉及到的知识,在系统建构阶段涉及到的知识主要是元件知识和建构知识,在系统集成阶段所用到的知识主要是接口知识。
由于系统是普遍存在的,而技术集成是典型的建立新系统的过程,因此包括知识划分和实现路径等在内的技术集成理论也具有普遍性。不论在哪个行业,不管是否意识到,运用技术集成理论都将实现系统性的创新,不同的只是所对应的具体知识内容有所不同。
二、建筑节能技术路线集成的必然趋势
(一)技术要素不断丰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节能的技术要素也在不断地丰富。一方面,技术层次的实体要素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另一方面,管理层次的软体要素也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在过去大量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往往对技术层次的要素研究得比较多,而对管理层次的要素研究得比较少。对前者的研究主要是由建筑技术领域的科研人员完成,对后者的研究则主要是由政府管理部门和管理类研究人员完成,两个研究部分的衔接与整合也并不理想。即便是采用了较为综合的专业委员会形式,但在系统性整合方面也未取得理想的进展。因此,基于更精细化节能目标驱动下的技术路线集成就是技术要素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路线交叉不断密集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节能技术路线之间的交叉正在不断密集。面对日益复杂的建筑功能和日益庞大的能耗需求,单一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难以有效控制建筑能耗,而只有依靠多种技术路线的紧密衔接与配合才能取得进一步的节能成效。以往我们对建筑节能技术系统的研究较多的是关注单个的、具体的技术途径,较少关注这些技术途径之间的联系方式和结构关系,这限制了系统要素和的贡献的增加(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减少),而仅仅停留在了系统各个要素贡献的简单总和。
(三)应用导向不断增强
技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因此只有将建筑节能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建筑节能的技术研发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价值。同时,建筑节能的具体实践需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技术集成研究,建筑节能工作是在具体目标引领下的具体实践,这一实践也包含了大量的创新,离开了实际应用作为创新的导向,势必严重制约建筑节能的技术开发与管理发展。由于建筑节能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庞大且又需要实际应用的技术系统。因此,建筑节能技术集成是实现以应用为导向的技术研发的必然途径。
三、建筑节能技术路线集成的基本模型
(一)要素组成
从要素组成(元件知识)来看,建筑节能技术系统包括单纯意义上(狭义)与节能相关的建筑设计技术(如朝向的选择、体形系数的控制、窗墙比的设定、采光与通风的考虑等)、建筑物理技术(保温、隔热等)、建筑构造技术(构造节点设计等)、建筑设备技术(机械通风、自动控制等)、建筑施工技术(材料选用、安装方法等)等技术层次要素,也包括广泛意义上(广义)与节能相关的节能标准、研发体系、法规保障、政策激励、市场监管、教育推广等管理层次要素。这里讨论的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的集成属于广义的技术集成研究,即在进行技术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扩展到管理层次的综合性研究。
(二)结构关系
从结构关系(建构与接口)来看,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与组成部分之间、组成部分与系统之间、组成部分内在各子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如良好的自然采光设计有利于减少照明能耗,但带来较多的辐射热能,从而增加空调能耗;还有方案设计与实际施工的衔接问题、审批管理与检测验收的对应问题以及政策激励与市场培育问题等等。因此,不同的结构方式使得系统的整体效能大不相同,科学合理的系统内在联系方式将使得系统的总体效能大于各个组成部分效能的简单相加。
(三)系统功能性
从系统的功能性来看,系统在与其外部环境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系统的性质、能力和目的,建筑节能技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性(目的)是在不损失使用舒适度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效。例如,为了减少空调的能耗,曾经出现过整个建筑形态极为封闭的设计倾向,由于大幅减少了外窗的面积,因此有效控制了建筑空调的能耗。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建筑使用者中出现了大量的“空调综合症”,最终使得建筑节能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性受到了破坏。建筑是人类的空间艺术,节能技术不能以损失空间的基本使用和艺术享受为代价来减少能耗,这就如同不能以增加建筑能耗作为享受空间艺术的代价一样。
四、建筑节能技术路线集成的实现途径
(一)要素集成途径
1、加强技术层次研发平台的集成与创新
应通过搭建节能技术的科研平台和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科研投入和集成技术创新,结合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围绕建筑节能应用的技术难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示范,加快成熟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例如开展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适用技术集成、建筑高效用能设备智能和能效优化控制管理系统、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建筑结合应用技术集成、建筑能耗统计分析研究与建筑能耗模拟计算及分析评估软件研究等。
2、加强管理层次法规保障与技术标准的完善
在法规保障方面,要在不断完善建筑节能相关国家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适合各区域特点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例如建立和完善建筑物能耗统计体系和方法,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等;在技术标准方面,要在深化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合各区域气候特征、资源状况、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例如配套完善相应的设计标准、应用规范、节点图集、设计软件、检测评估、施工验收、产品标准、工程造价及配套定额等内容。
(二)结构集成途径
1、技术层次与技术层次之间的集成
注重优化建筑方案、改进护、改进空调通风、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其他节能技术路线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注重统筹技术施工、材料应用及设备安装、监理检测等节能环节之间相互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密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领域之间的相互衔接。
2、技术层次与管理层次之间的集成
一是要加强技术研发与技术标准之间的紧密结合,例如对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适用技术集成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应尽快通过试点实践逐步完善成为相应的技术标准;二是加强技术标准与法律规范之间的紧密结合,例如在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标准制定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基础数据平台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进而在法律层面制定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管理的相关政策;三是加强技术应用与市场培育之间的紧密结合,如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
3、管理层次与管理层次之间的集成
管理层次本身也需要优化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作用,即对法律法规、组织保障、政府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进行有效集成。一方面应当加强法律法规与组织保障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工作构架,使得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在实施与执行过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机制条件和组织保障;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培育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研究制定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培育发展建筑节能服务市场、配套完善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合同能源管理创新等措施,不断探索管理层次结构关系的再优化。
(三)功能性集成途径
1、强化系统运行的过程控制
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系统整体功能性的提升,就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的系统整体而言,加强节能技术路线系统运行过程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增值实现和实施成本的相对降低。就具体工作而言,应当依据有关法规要求,依托建筑业项目管理流程,依法实施审查、监督与处置,构建多层次、多方位、属地化、网格化的建筑节能监管网络,加大建筑节能执法监管力度,使建筑节能推进形成依法管理的科学构架,确保建筑节能法规、标准、规划的全面实施。
2、优化系统外部的生态环境
建筑所处的基本外部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劣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客观条件,很难想象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的条件下,建筑节能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以大型城市为例,大型城市建筑节能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白天热岛效应强于夜间,无风条件下热岛效应强于有风条件。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不断优化城乡结构,控制城市规模,保持足够的城市区域蒸发面积,加强市区范围内自然通风的引导与控制,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并注重改善城市整体的水、气、声、光、热、绿化、能源等系统的生态运行状况,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在原有系统效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促进系统自身完善的可持续
相关的教育、培训与宣传等工作有利于系统自身完善的可持续,也是促进系统整体功能性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包括加强建筑节能知识宣传与普及,强调建筑节能与健康舒适相结合的社会导向,树立人均建筑能耗的观念;加强建筑节能专业技术的教育培训,可在学校范围内开设相关课程,还应在执业管理中强化节能技术要求,并注重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材料供应、设备安装、装饰工程、咨询服务等领域提倡节能产品和节能指导及节能服务,引导市场节能型消费;加强节能政策和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同时不断促进符合各区域特征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开展有关节能标准的检测、评估、认定与标识工作。
五、展望
从时间维来看,分为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与此对应的是增量控制和存量挖潜。由于节能改造涉及众多管理部门且相应投入的节能改造经费有限以及当前能源市场价格机制不合理等因素,因此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管理为主线的建筑节能技术集成研究。从类型维来看,分为居住建筑节能和公共建筑节能。公共建筑节能技术的集成应将重点放在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促进公共建筑转型等方面。同时,基于“部分时间、部分空间”的居住建筑能源消费方式和太阳能一体化技术路线也应在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的集成中予以重点研究和应用。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的集成创新也必将成为绿色建筑发展和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有机组成和科学实现途径。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节能材料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全球能源供应紧张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也在探寻走节约型经济建设的路线。随着全球现代科技进步,资源需求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全球各国都面临着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而由于能源发展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建设的的速度,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能源供应的增长速度只有经济增长的3成,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我国必须在各个建设领域推行节能技术,既有效建设能源消耗、缓解能源供应紧张,也为能源用户降低使用费用。而众所周知,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筑能耗通常在国内能源总消耗量的三成至四成的水平。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确定涉及到不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着重分析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一些因素,并提出如何做好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1 建筑节能设计时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建筑节能的理念于近年来方兴未艾,有关技术标准及监督机制还未完善。为了使得建筑物建设项目参建方对于建筑节能设计及施工能有依据,住建部等有关部门编制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强制执行。比如在建筑物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节能设计理念,包括有关的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选用,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本文的建筑节能更多地关注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
1.1 被动式节能与主动式节能建筑的区别
所谓的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非机械设备等手段来减小建筑物能源消耗量的节能技术,通常是通过建筑设计的手段达到节能目的,如合理设置建筑朝向、阳台位置、遮阳设置,采用建筑围护结构或自然通风口设计等手段来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采暖通风等,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标。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是相对被动式节能技术而言的,一言以概之,主动式技术则是借助机械电气设备等为建筑物提高采暖、通风、空调等环境控制的工程技术,而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就是通过优化主动式建筑技术的能源使用方式、提高能源使用率的方式来降低建筑能耗。
1.2 室内热环境技术标准的选择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取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温为 26℃。按照此标准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需降温的时间,要保证室内热舒适度必须使用空调等主动调节手段。但是通过对热舒适的全面考虑,笔者认为 26℃的室内设计计温标准有待商榷。舒适的热环境使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得以保障。综合考虑建筑设计节能的热环境质量的效益,建筑热环境质量分成两个等级 : 一级标准为舒适标准,二级标准为可居住标准。在充分利用被动式建筑节能调节手段的基础上,如果把 26℃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指标提升至 28℃甚至 30℃,将对建筑节能产生极为巨大的意义。这样,在更多的时间都可以使用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进行建筑设计节能,按少使用空调甚至不使用空调考虑,极大的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1.3 窗墙比的合理设计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指标。单一朝向外窗 ( 门 ) 面积和墙面积 ( 含窗面积 ) 的比值一般称窗墙面积比。计算时以建筑的立面图为标准,窗墙比中的墙指一层室内地坪线至屋面高度线之间的墙体(不包括女儿墙高度和踢脚高度)。窗户节能在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远比其他围护构件墙体和屋顶多得多,窗户节能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温差导热、太阳辐射得热、空气渗透、通风、采光等功能方面。基于对窗户在使用空调等主动式节能调节手段时能量交流过大的问题,《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 居住建筑的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过大。同时对各朝向房间不同窗墙比的窗户传热系数作了规定,再根据传热系数选取符合规定的窗户类型。
1.4 护材料与构造的节能设计
非采光护结构主要包括外墙和屋顶,外墙和屋顶的室内外温差传热对建筑设计节能影响较大。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如何,主要与以下两个数据有关:热阻(R)与蓄热系数(S)。一般来说,提高热阻,即降低传热系数 (K),可以降低室内外热传递速度,当室内热环境优于室外时,可以减少由于使用空调等主动式节能调节手段所消耗的能源。但是当室内环境舒适度不如室外环境时,这样就会延长室内通过能量交换获得较好热环境所需时间,一定程度会增加建筑能耗。虽然这些节能措施的初衷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实际情况的,但是在当今居住建筑市场,立面效果往往是居住建筑销售情况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如果建筑均以浅色饰面作为外立面颜色,势必导致居住建筑立面特点不够突出;至于其他的屋顶及外墙的节能措施,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居住建筑造价,给开发商增加经济压力,同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2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分析
在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材料投资成本与建筑物使用时的建筑能耗的成本。而考虑建筑物使用时的能源消耗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各方面性能尤其是节能性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当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种类繁多,包括行星的化学建材、建筑装饰材料、墙体保温隔热型材料和各种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的门窗等。很显然,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过程可以看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但由于我国自身技术水平落后,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大多是国外进口的,由此带来巨大的投资成本,因此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面临较大的困难。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在能源消耗、使用寿命、科技含量和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从长远来看,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成本相对更低,而由于市场价格再短期内较高,其投资成本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因此,需要有关研究机构加大科研力度,创新地研究出节能性好、污染少、成本低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可以契合我国的国情及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 结语
建筑节能的概念已经面世就广受人们的关注,并很快得到了世人的广泛应用,从应用效果来看,建筑节能技术为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作出了重大的支持,创造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代社会人们的面临能源供应压力越来越大,需要通过降低建筑能耗来降低社会能源总消耗量,降低人们的生活成本。发展建筑节能技术还需要关注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加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为建筑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也为人们创造更好的家居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玲.新建库俄铁路建筑节能设计[J]. 铁道建筑. 2012(07)
1燃气节能技术的应用概述
明确燃气节能技术的基本应用以及工作的核心方向,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制度创新和建设事业改革的关键点。在燃气节能技术理念之中基本的宗旨是全面的降低能耗,并且很好的遵循节能技术的基本标准,对周围的环境实现有效的控制。在工业设计之中实现节能减排,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环境发展的切实需求,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更好的运用其中剩余的能源,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现在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优质燃料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特别是其对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城市燃气的气源主要包括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事业,全国城市燃气的气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天然气将逐步取代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成为城市的主气源。所以在天然气转换工程中应全面分析现有输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更新改造和加强巡查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管网、设备、燃具,既考虑转换的安全性,又严格控制转换工程的投资;尽量减少转换工程对燃气用户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利用率。
2制定完善的燃气节能管理制度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应当结合当前燃气节能技术的基本情况,提升工作措施的执行力度。此外还应当建立起高效以及完善的管理政策,对于企业的控制和各项方案的实施管理,应当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政策和措施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很好的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的义务方向,在节能性技术措施的制定过程之中,应当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进行方案的整理和改良,同时还应当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不断的增强和提升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控制的力度,为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针对方案以及制度报告的编写,应当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同时增强对法律制度的分析和研究,在符合工作基本环节的基础上,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燃气节能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保证燃气节能技术的稳步实施。
3加强输送管道管理
常态之下的天然气是气态,其有体积大并且密度小的特征,所以管道输送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方式。我国制定了从管材生产、设备制造到勘察没计、施工安装、生产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标准和规范,但是,由于输气管道建设起步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通常情况之下针对管道的设计应当将压缩机以及输气管道等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另外还应当注意输送过程当中气量较大、压力较高并且输送距离较长的特征。加强全过程的管理,保证安全性和经济型,并且还应当保证不间断的输送。针对管道的设计和运行还应当遵循用户需求的波动性以及气源产生的均衡性等特征,从根本上保证供应的稳定性,不断的实现对自控系统的完善,进而最大程度之上减少损耗且提升利用效率。
作者:张丽单位:太原天然气有限公司
关键词:节能技术建筑设计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在建筑行业,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出于经济上利益的考虑,节约能耗费用,而是为了根本上减少能耗,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取节能技术将是以后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已经成为各个层面的共识, 随着强制标准的实施,各种节能技术将被应用到实际中。结合中外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趋势,谈下自己的认识。
一、新型的节能核心思想
严格控制单项建筑维护结构(如外墙、外窗、屋顶)的最低保温隔热指标,转化为对建筑物真正的能量消耗量的控制,达到严格有效的能耗控制。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中央空调系统采用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节能门窗、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快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物的利用。
二、建筑节能技术新趋势
(一)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成未来建筑节能新趋势。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一直以来是建筑行业的重要领域,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太阳能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集照明、供电等功用为一体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将成为未来建筑节能的新趋势。通过设计在建筑物的外层安装可折叠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供室内电灯、电器和厨房使用。 白天,阳光照射在太阳电池组件上,光能被太阳电池组件转换为电能,通过控制器储存于蓄电池中。太阳能光电应用系统普遍适用于住宅、广场、道路等照明,通常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外侧等,以便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既节约空间,又节约能源。
(二)利用新技术对建筑进行保温隔热是建筑节能的趋势。目前外墙体外保温系统所具备的保温隔热功能是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集保温、防水和装饰功能于一体,适用于新建工业和民用建筑,也适用于旧楼的节能改造。在各项技术中,外墙体外保温是新兴的保温技术,就是将保温材料置于主体围护结构的外侧,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冬夏两季室内外温差而造成的能源损失问题,它代表了我国节能保温技术的发展方向。外墙体外保温不会产生“热桥”、“冷桥”。因此,具有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冬天,当室内的热量经过墙体保温材料时会被隔绝保存下来,而当室内温度降下来墙体内的热量又会释放出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在夏天外墙体外保温同样会阻止太阳的辐射和外部热量传入室内。从而使建筑物室内环境“冬暖夏凉”,住宅的室内环境和物理性能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了暖气、空调的投资费用和使用费用。
(三)严格控制建筑耗能的标准,确保节能技术的应用。建筑物的耗能标准必须注重环保理念,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往往造成很大的浪费。科学设置建筑的耗能标准将有利于节能降耗的实施。制定并严格建筑能耗的标准已经成为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在建筑设计或者房屋后期的装修过程中,我们应从建筑物能耗各个环节上严格控制、有效节能。在设计中有些国家已经规定建筑最低标准的平均保温值。比如德国规定的是外墙 热传导系数 U0.35w/m2k,外窗 热传导系数U1.3 w/m2k,屋面 热传导系数U0.25 w/m2k,地下室外墙 热传导系数U0.35 w/m2k。只有满足建筑节能规范的标准才有可能得到建设批准。节约夏季制冷能耗,控制建筑外墙的热穿透系数的最高允许值,或计算证明建筑物的制冷负荷不超过标准。控制建筑的气密性和通风换气量,同时规定住宅要有满足卫生,健康要求的最低通风换气量(功能),要求有足够的开启扇面积和方便的开启调节表置。另外,在设计中建筑中尽可能避免冷桥构造。如果不可避免,应在建筑热损失计算中考虑。在实际中,鼓励使用高效低温锅炉、中央供暖系统安装自动调节装置等,这些已经成为建筑节能的普遍措施。
(四)在建筑中充分利用新能源,从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新能源的利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人们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使太阳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太阳能,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都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太阳热水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具备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太阳热水器的功能,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因构造简单、造价低,已经得到较广泛应用,其设计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已有可供参考的设计手册;应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目前已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目前处于样机研制和实验研究阶段。但从总体而言,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技术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较低,仍需要继续深入广泛地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 节能 室内外温差
Abstract: the study shows that Chinese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mount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1970 s from 10% at the end of the rise to 27.6% in recent years, China's total energy about 25% ~ 40%. In the world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energy problem increasingly urgent,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growing today, the energy saving of the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design of indoor and outdoo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房屋能源消耗又占我国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建筑节能的呼声在不断高涨。但我国对建筑节能研究的认识和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状态。单位面积能源消耗指标是发达国家的2-3倍,而我国的人均能源占有指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对能源应该更加珍惜。但我国也有着传统的节能经验,如依山傍水选址建造房屋,北方建造四合院房屋以避风保温,南方建造阁楼式房屋以通风散热,这样最大限度地遵循了自然规律。这种冬暖夏凉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理念,也是凝结在房屋建筑节能技术领域中的一项智慧结晶。建造节能房屋是一项技术复杂、又跨越到多学科领域的系统科学,它既贯穿于建造过程中的各个实施阶段,又受到一定的地域性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才能体现节能效果、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因地制宜,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建筑节能建造技术措施和使用管理措施,才能达到最佳节能目的。
二、 节能建筑的设计关键所在
(1) 设计是贯彻节能技术标准、规范的关键环节。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前承业主建设意图,后接具体的施工建设,在我国基本建设程序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通过图纸表现出业主的建设意图,又系统化了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后续施工最为关键的依据。工程实践证明,项目功能是否实现基本取决于设计,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或考虑不周,必然造成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是按图施工、按图监理;业主单位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业主单位一般对相关节能设计的各技术标准、规范知之甚少。因此真正能理解并贯彻节能设计标准、规范要求的非设计单位莫属,这为发展节能建筑提供了先天条件。
(2) 设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节能建筑发展观。
要树立正确的节能建筑发展观。工程实践证明,基于我国国情,相当一部分的低技术策略也能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关键是如何因地制宜、关注那些替代的适宜技术与方法、有没有花费必要的精力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等。为此英国著名建筑师邓斯特认为:节能住宅的关键之处在于“智能设计”,即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法,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他所强调的“智能”也意味着“挖空心思”寻求简单有效的节能方法。虽然节能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节能产品、节能材料的应用,但站在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如果没有相应的工程需求,就不能促进节能材料、产品的研究开发。节能建筑与节能产品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而且工程实践也不断证明,不少项目的特殊需求却成为节能材料、节能产品研发的推动力。
三、 房屋建筑实施过程中的节能知识
房屋建筑节能既是一项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自然科学中多学科知识的汇集,同时又贯穿于建造实施过程中的各个实施阶段。只有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采取不同的节能技术措施,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1) 选址过程中的节能知识
房屋的选址是节能技术的首要条件。选址时主要是从地理位置、区域位置、方位、气侯特点、地质条件等几方面来加以考虑。一般是选在地质条件好、土层较厚、地下水充足、靠近湿地湖泊森林的地段。应尽量避开西北主导风侵袭的地方,夏季宜面临西南主导风的方向,以便室内通风散热换气快。而地处土层厚、地下水深、森林湖泊湿地,可以最大限度地调节小区的局部区域室外气候,降低污染,净化空气,减小日温差和年温差的变化,是最理想的节能房屋建筑地质条件。
(2) 规划阶段朝向、间距布置的节能知识
规划阶段也是房屋节能的必要环节。首先朝向要选择当地的最佳朝向,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一般在北方,朝向是正南偏东15℃为最佳。要依山傍水,要依物傍绿制造人为绿地植被,少规划硬化的场地,多规划绿地场地。居住、办公的地方应布置在主导风的上游,房屋间距要符合采光通风设计标准。要远离易污染、易爆、易辐射物,不得宜间距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室外的场区应多设计成绿化或种植灌木来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室内空气的影响,例如:美国白宫草坪广场采用绿化广场来调节室外空气质量,从而影响调节室内空气温度质量。
(3) 设计阶段选择节能体型,结构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本文从建筑绿色节能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着手,对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建筑围护结构、建筑采暖系统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节能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对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效果,降低能源消耗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绿色节能;节能技术;工民建施工;应用分析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建筑工程规模也日益扩大化,但与之对应的高能源消耗也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建筑施工能源消耗量大约占发达国家建筑施工能源消耗量的四倍左右,由此可见,绿色节能技术在我国工民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绿色节能技术在工民建筑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调节大气环境变化
当前,煤炭是我国建筑采暖所用的主要能源类型,大约占建筑采暖能源总量的75%,据调查资料显示,1吨标准煤炭燃烧后产生的SO2、CO2、CO以及粉尘量分别为19.8kg、24kg、406kg、4.2kg。现阶段,我国建筑每年采暖燃煤所释放的SO2总量约为300万吨,释放的CO2总量约为1.9亿吨。以CO2为主的大气温室气体,致使全球气温回升、环境酸化,是多种细菌传染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开展建筑绿色节能,能够有效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建筑能源消耗量,增强建筑节能效果。
(二)建筑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
一般来讲,室内热环境能够对人体的冷热平衡产生影响。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节能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热环境,使其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调查资料显示,与非节能建筑相比,节能建筑屋顶保温与外墙保温能力大约比其高1.5~3倍,窗户保温能力大约比其高1.3~1.6倍,而节能建筑在采暖方面的能源消耗仅占普通建筑的1/2左右,同时,绿色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较高,也能够有效的调节冬季建筑室内的热环境温度。
(三)工民建施工中采用绿色节能技术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一,我国能源资源紧缺。能源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节约能源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第二,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结构,其中仅建筑冬季采暖用煤就占75%以,建筑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均衡性决定了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第三,我国建筑领域能源消耗总量大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25%以上,能源资源的生产速度严重低于建筑能源消耗的速度,鉴于此,必须加快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工作的开展;第四,开展建筑绿色节能设计施工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二、我国建筑绿色节能技术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未建立完整法律配套措施
一方面,虽然我国在几年前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但因缺乏有力的节能管控措施,致使节能组织相关单位不重视,造成建筑节能工作进度迟缓;另一方面,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配套体系不完善,如缺乏对冬暖夏热、冬冷夏凉区域相关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缺乏建筑空调系统与采暖系统等相关的节能技术施工标准,缺乏具体的《民用建筑合理用能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二)建筑行业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节能环保意识不强
与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相比,我国至少落后几十年,从建筑节能设计到建筑节能技术施工,都未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的施行理念,绿色节能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手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普遍存在专业素养差、节能环保意识淡薄的情况,加之建筑施工方的现场监管人员对节能施工技术、材料等的了解度不高,致使盲目施工、质量监管漏洞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有些绿色节能进口材料,就因未严格按照工民建施工技术标准操作,造成节能效果受损。
(三)建筑市场绿色节能材料紧缺
在建筑市场中,因新型绿色节能环保材料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供应量较普通材料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节能材料环保材料推广力度欠缺,市场应用技术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部分环保材料未被正式列入工程建设使用标准中,致使其使用范围受限;另一方面,未建立起完善的建筑能耗评估标准,建筑消费群体对新型绿色节能材料的了解面少,进而也导致建筑方使用节能环保材料的积极性不高。
三、绿色节能技术在工民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一)优化建筑节能规划设计方案
参照建筑节能设计原则,需尽可能减少建筑群体的外表面积,合理控制好建筑体型系数值,减小单位建筑空间内热失散面积数值。通常来讲,降低建筑群体体型系数值的方法主要为如下几种:
第一,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层数,将建筑高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第二,尽可能增大建筑进深值,缩减建筑物的面宽值;第三,建筑体型尽可能统一;第四,延伸建筑体型长度,重视建筑群体的整体造型规整性。
(二)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施工分析
1、建筑外墙节能施工技术分析
工民建筑外墙保温系统通常由饰面层、保温层、防护层及粘结层等四部分组成,普遍应用于混凝土多孔砖、粘土多孔砖及钢筋混凝土等外墙施工中。建筑外墙保温施工所选材料应为导热系数小且不易燃烧的材料;建筑保温层必须设有护面层。在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可选择保温层挂装法、保温砂浆抹灰法以及保温制品内贴法等施工技术手法。
2、屋面节能施工技术分析
通常来讲,建筑屋面的热惰性指标(D)与传热系数指标(K)需满足如下值,当D≥3.0时,K≤1.0W/(m3・K);当K≤1.0W/(m3・K)时,D≥2.5。
对于工民建筑中的坡屋面,必须设置保温隔热层。若坡屋面使用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则保温层设置在基层上侧方的位置;若坡屋面使用的材料为轻钢结构,则屋面保温层可设置在下侧位置或者基层上侧位置。
对于工民建筑中的平屋面找坡,可选择水泥加混凝土碎料、轻集料混凝土等材料做实铺处理。
(三)建筑采暖系统绿色节能技术施工
建筑采暖系统节能措施主要分为如下几点:
第一,选择合适的建筑采暖设备,提高建筑采暖的运行效率,加强供暖管道的保温管理,以有效提高建筑外部管道的供暖输送效率;第二,为减少建筑采暖能源消耗,增强建筑采暖系统的热效率,可大力推广集中供暖方案;第三,针对当前城镇建筑供暖现状,可积极推广以热量分户为主的采暖收费方案,提高消费群体的节能意识。
结语
在工民建筑中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对促进建筑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建筑企业要了解绿色节能技术的实质意义,全面掌握不同建筑位置节能技术的应用重点,积极推广使用新型绿色节能技术,以期减少建筑能源消耗,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勇. 节能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之友,2013,(10)
[2]王正涛,汪琰珂. 节能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
[3]于涛. 对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4,(31)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 围护结构采暖供热系统太阳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节能的含义
所谓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
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能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目前已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建筑能耗所占比例还将不断上升。它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是主要的民生能耗。因此节约能源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在城乡建设过程中,由于节能意识不强,执行标准不力,我国建筑能耗高、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建筑节能工作整体水平比较低,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开展建筑节能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三、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节能主要包括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和采暖供热系统节能两大个方面。
(一)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面等三大方面。
1.墙体节能技术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所以墙体的节能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能。墙体节能有以下两个途径:a.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建筑保温分为建筑内保温和建筑外保温两种。建筑内保温就是在建筑外墙的内表面上加设保温材料,再在其上粉刷、涂料等,其优点是墙体内表面不用加强防水层,构造处理简单,保温材料可以免受室外雨水的影响,是一种简单且效果很好的建筑保温方式。建筑外保温是在外墙外表面上做保温材料,覆以防水层,再设外墙装修的构造方法,其优点多。首先其保温层设在外表面,可以有效的保护外墙砌体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小墙体应力损害;其次外保温对建筑柱、梁、墙角等敏感部位处理容易,可以减少热桥的产生,并可避免内表面结露;再次围护结构内侧为重质砌体,有较高的热容性,可以减少室温的波动。b.建筑隔热节能设计夏季太阳辐射强度很大,室外气温高,热量由室外通过墙体传入室内,因此为避免室内热量的增加,要把外界的热量尽可能隔绝,需要相应的隔热技术。墙体的隔热技术主要有:采用传热能力低的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等);采用通风外墙;利用空气流动带走外界热量;采用复合外墙(加隔热材料),提高外墙隔热能力。
2.门窗的节能技术a.通风式节能玻璃幕墙通风式节能环保幕墙与传统普通幕墙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双层结构、具有通风换气的功能,隔热、隔声、节能、环保。
b.设置遮阳设施设置遮阳设施,考虑空调设备的位置。减少阳光直接辐射屋顶、墙、窗及透过窗户进入室内,可采用外廊、阳台、挑檐、遮阳板、热反射窗帘等遮阳措施。c.断热节能铝合金门窗断热节能铝合金门窗的主要材料是断热铝合金型材和节能玻璃。断热铝合金型材将铝合金型材分成两部分,内侧的型材部分起主要支撑作用和安装配件;外侧的型材部分主要组成向外闭合,担负外侧玻璃密封、金属护板和安装配件等的作用。两部分型材之间用热导率较低的非金属材料连接,形成断热桥,有效减少通过铝型材的热量传导。
d.隔热节能的Low-E玻璃Low-E玻璃(Low Emissivity Coated Glass),又称恒温玻璃。Low-E玻璃具有可通过可见光而阻挡远红外线(人体所感受的热即是远红外线)透过玻璃的特性。
Low-E玻璃在冬天可让室内温度升高。太阳短波红外线穿透Low-E玻璃后,晒到室内物体上反射回的长波红外线(热量)被Low-E玻璃留在室内;室内暖气空调产生的热(主要是长波红外线)被Low-E玻璃阻挡在室内,所以说Low-E玻璃具有极佳的保温性能。
Low-E玻璃在夏天可避免室内温度升高。Low-E玻璃可阻挡室外道路、建筑物等反射的长波红外线(热)进入室内;如果窗外再安装卷帘,可以抵挡90%太阳的短波红外线入侵室内。
3.屋面节能技术住宅的顶层,由于夏天太阳直射时间长,使屋面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造成与顶层室内大温差,通过屋面的热传递引起室内温度升高,造成空调负荷增加,因此在屋面采取一些隔热措施来减少通过屋顶的传热量,这就是屋面隔热技术。常用的几种节能屋面是:高效保温材料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砂保温屋面、倒置型保温屋面和绿化节能屋顶。坡屋顶为便于设置保温层,可以在坡顶内铺钉玻璃棉毡或岩棉毡,或者在天棚上铺设上述绝热材料。
(二)采暖供热系统节能
1.地板采暖技术地板采暖技术是采用低温辐射地板采暖的水源热泵,它比传统的立式暖气片加热效率更高。由于地板辐射采暖的室温分布合理,在舒适感相同的前提下,室内设计温度可以比对流采暖设计温度降低2~3℃,减少了热消耗,因此比传统的采暖方式要节约能源20~30%。
2.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技术太阳能空调热水系统技术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热水,可全年提供生活用热(采暖及热水),夏天还可以用热水作为能源,推动一种两级吸收式制冷机制冷、供空调使用、采用太阳能能空调热水系统可避免采用常规不可再生能源,达到节能环保之目的。
四、建筑节能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1.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比重高。建筑能耗是指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电梯等方面的能耗。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1996年中国建筑年消耗303亿t标准煤,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4%,到2001年已达到3.76亿t,占能源消耗总量的27.6%,年增长比率为5‰,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2. 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比例较低。大城市工作好一些,中小城市依然薄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等尚未启动。
3. 建筑节能还缺乏足够技术支撑。一是节能技术和产品可选性不足,少数地方对新技术、新产品存在垄断;二是技术标准还需完善,施工验收和检测工作尚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
五、结束语
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规划、设计、施工、材料、物理、暖通空调、使用维护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它的推进需要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从业单位共同努力。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趋利避害,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样我国的建筑节能才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 常茹 李岩 《建筑节能概论》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10
[2] 韩轩 《建筑节能设计与材料选用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2.6
关键词:建筑现状节能措施规划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Abstract: sav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today is not only the people to the hot issues, is also overcome the current or future resources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And from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of single it involv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is various, this paper mainly to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energy saving measur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planning design palisade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筑节能现状
近年来建筑节能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大约20亿m2的建筑总量,在这个时期新建建筑以及原有400亿m2存量建筑是否节能,不仅关系到能否缓解我国能源供求的紧张状况,而且还关系到全球的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1]。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
2 建筑节能应采取的措施
2.1节能建筑规划设计
2.1.1 合理的建筑布局及朝向
采取合理的建筑群布置,合理确定房屋间距与布局的形式。居住小区的建筑规划布置宜采用南低北高的设计原则。在规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的主要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一般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宜使主要居室朝向南偏东15°至偏西15°范围,但不宜超出南偏东45°至偏西30°范围。因为同样形状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如对一个长宽比为4∶1的建筑物,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约增加70%[2]。在建筑物内布置空调房间时,还应尽量避免布置在东西朝向或东西墙上有窗户的房间以及平屋顶的顶层房间。为了组织好房间的自然通风,引风入室并能形成一定的风速,房屋朝向要力求接近夏季主导风向,并合理选择房间开口位置和面积,积极地采取各种通风构造措施。
2.1.2 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
体形系数的定义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F与其所包围的体积V之比值,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其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研究表明: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2.5%。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建筑物的体形设计应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夏热冬冷地区条式建筑居住建筑体形系数≤0.35,点式建筑≤0.40。夏热冬暖地区,单元式、通廊式建筑居住建筑体形系数≤0.35,塔式住宅≤0.40。[3]
2.2 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
改善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直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据有关资料介绍,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每增大1W/M2•K,在其他工况不变条件下,空调系统设计计算负荷增加近30%[3]。所以改善建筑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首要措施。
2.2.1 门窗的节能技术措施
门窗是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面积约占建筑外维护结构面积的 30%,其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 2/3,其中传热损失为 1/3。所以门窗是外维护结构节能的重点。
2.2.2 外墙的节能技术措施
2.2.2.1 采用新型、环保、节能的复合墙体
由于外墙在整个外包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对传热的影响也最大,使用环保、节能型保温材料能承担增大热阻的功能,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在传统墙体的基础上增设一层保温材料,组合而成多层复合墙体,是提高墙体保温隔热性能的重要措施。外墙的保温系统有外墙外保温系统、外墙内保温系统、复合外保温系统。目前常采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详见《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71-2006]。
2.2.2.2 采用新型、环保、节能的自保温墙体
自保温墙体即是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外墙体系。构成墙体的材料不但有变废为宝、净化环境、减少污染的优点,还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保温隔热性能好的特点;所砌筑的墙体不但可用于横墙承重和框架填充墙的房屋,不同厚度的墙体,还可满足不同气候区建筑节能标准。
2.2.3 屋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2.2.3.1屋顶采用保温材料
屋顶在整个外包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对顶层房间来说,却是比例最大的围护结构,而且水平面的太阳辐射远远大于垂直墙面,屋顶的保温隔热设计类似于外墙。屋面保温可采用板材、块材或整体现喷聚氨脂保温层等。
2.2.3.2 隔离太阳辐射热
隔离太阳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可采用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种植屋面应根据地域、气候、建筑环境、建筑功能等条件,选择相适应的屋面构造形式。2.2.4 楼地面的节能技术措施
2.3综合评定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根据建筑物所处城市的气候分区,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即屋顶及外墙的传热系数K和热惰性指标D、外窗的的综合遮阳系数Sw等)应符合相应地区的建筑节能规范要求.但节能建筑有时不能同时满足所有这些刚性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不断调整设计参数并计算能耗,最终达到所设计建筑全年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这里所说的参照建筑是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以及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与所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体形系数、窗墙比等重要参数应符合规范中的刚性规定。
3 结论
通过采取以上几种节能技术措施,再配有较高专业素质施工队伍,以建筑节能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进行建筑节能施工,保证节能建筑工程的质量,必定可以获得显著的节能效果。全国各个地区如果都能严格地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到2020年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建造和使用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要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目标定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耗能;措施支持;节能市场
一、我国建筑建材市场现状
我国建材(钢材、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年生产耗能达1.6亿tce,占全国能耗13%左右,仅以占全国人口的14%的采暖人口计,每年用于采暖的能源高达1.3亿tce以上,占采暖地区总能耗的20%,占全国能源消费的12%。可见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相当低的。目前,据有关资料显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能耗量很大,存在着严重的效率低下造成的浪费问题。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美国的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而美国已经是世界能耗的大国了。而在北京执行新的能耗标准之后,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仍达到20kg标准煤/平方米,远高于相同气候条件下欧美国家住宅建筑。在国内,建筑能耗占了全国能耗的32%。我国既有的近400亿m2的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但只有5 000~6 000万m2是节能建筑,尚不足3%,即97%的房屋属于高耗能建筑。预测在未来的15年即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m2建筑。
二、某些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情况
(一)美国政府建筑节能措施
美国政府很注重从税收上来促进建筑节能,1978年能源税法规定住宅节能改造可享受10%一15%的税收减免,1992年颁布能源政策法,2001年的安全法案规定超过国际节能标准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可享受税收减免。 2003年颁布减免能源税政策,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对达到“能源之星”要求的项目和满足2000工ECC的产品免除一定税金,及美国部分州针对不同情况减免税收。
该国政府还支持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的发展,并把这种支持作为促进节能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政策措施。美国政府对ESCO的有利政策主要包括:政府颁布的若干能源审计的标准;各州政府关于电力公司进行综合资源规划(工即)的法案(ESCO参与其中的机会);199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有关联邦政府的所有办公楼宇至2005年节能30%的目标的议案。
(二)日本政府建筑节能措施
日本政府于1980年开始征收电力开发税和石油税,税收用于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列入节能产品目录的节能设备减免税收。将热电联产(CHP)作为21世纪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设施,鼓励银行、财团对三联供系统出资、融资,部分减免税。对节能设备投资和技术开发项目给予低息、贴息贷款和贷款担保,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政策措施,以日本最为完备。1994年在通行省推行700户住宅用光发电系统,由政府给予90万日元/kW的补贴。1997年推行的“万户屋顶”的太阳能利用项目提供设备津贴。为安装太阳能的讲题补贴50%。对因采用节能技术使成本提高的商品补贴。
三、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
1986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筑物设计在保证室内合理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妥善确定建筑体形和朝向、改进围护结构、选择低耗能设施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等综合措施,减少照明、采暖和制冷的能耗;凡新建采暖住宅以及公共建筑,应当统一规划,采用集中供热”。同年8月1日颁布了第一部建筑节能技术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1988年又颁布了《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与推广节能建筑的意见》,紧接着1990年的《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993年的《民用建筑热工技术规范》和《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1994年的《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1996年实施修改后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1年的《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3年的《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示范工程。2000年2月建设部以部长令的形式《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鼓励发展节能墙体、节能门窗、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太阳能和地热能利用技术、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空调制冷节能技术等新型建筑节能技术,在新建居住建筑中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收费。2007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从立法上改变了以往重视工业、交通节能而较忽视建筑节能的状态。
四、政府干预下建筑节能政策的有效性
(一)完善立法体系
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的立法依然是空白,没有独立的法规,具有可操作性的也仅仅是建设部颁布的一些关于民用建筑节能的一些规章,其法律地位较低,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加强强制性标准实施与监管的力度很难达到既定要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在法律层面上,建筑节能依然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当前对于政府部门最重要的是从内容和结构上完善建筑节能的法规体系。
(二)建立相应的管理执法机构
因为建筑节能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协调工作量大,应建立国家的协调管理机构,由其对国家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做总体部署和协调,并单独安排建筑节能资金,专项用于旧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供暖收费制度的改革以及建筑节能政策的制订和技术调研、科研开发、试点示范等。另外,国家有必要建立建筑节能产品的评估认证制度,建立推广和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规范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市场,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创新。
(三)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在制定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时候,要考虑到经济激励政策的针对性,保证经济激励的有效性。针对不同行为主体、不同类型的建筑节能技术适时调整经济激励政策。激励政策也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节能技术的进步、社会的意识提高、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只有重视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针对性,我们才能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才能真正调动各方节能主体的积极性。
(四)关注技术创新和利用程度
建筑节能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科研课题之一,已成为世界性的大潮流,正引导着多方面的建筑技术、产品和组织发生重大变化。将建筑节能作为技术攻关的重要内容纳入科技规划,重点解决建筑节能中的系统优化和关键、共性技术,提供高效、低能耗、高可靠性的供热、采暖、热计量、变流量热力管网输配技术,以及节能、经济、环保、安全的新型墙体材料,建立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认证制度,规范节能技术、产品市场;建立推广与限制、淘汰公布制度和管理办法,推动建筑节能技术、产品创新。
五、结语
实现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政府层面的节能措施支持是保证这一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提出政策建议,对完善我国建筑节能市场、促进整个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意识 建筑施工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能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保证,必须保证能源的有效利用。然而社会中能源分为可再生不可再生的,可再生是无穷尽的,但是应用的不是很多,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是能被耗尽的,这是人类应用最多的能源,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支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一旦被耗尽就很难再去应用了。因此,要节约能源的使用,同时要去开发新的能源。建筑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所有的都离不开建筑,这是人居住的家园,同时也是比较耗能源的地方,有的建筑并不是直接耗能源的,但是所使用的材料确是很耗能源的,没有能源的支持,难以做成材料,难以应用到建筑设施上,据统计,建筑能耗占能耗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如此大的能耗,直接影响着能源的应用,对不可再生能源来说,如果利用不当的话是很不利,一旦被浪费就难以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国是能源的消耗最大的国家,也是建筑施工最多的国家,节约在建筑施工中能源是很重要的,如果让浪费的能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同时开发新能源在建筑物的使用,也是一种巨大的投资。我国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积极发展能源在建筑施工的应用,要让能源得到有效地利用,合理的应用。让我国从能源消耗的大国变成节能的大国,也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的局势,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极大的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促进我国节约能源的发展,增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1、我国节约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基本上每天都在有建筑物的建成,每个城市地方都能看到高高的大厦,一排排的建筑房屋,每年建起的房屋面积 超过发达国家所有的建筑面积总和,但是能耗确是这些国家中消耗最多的国家,建筑在能耗方面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具有相当大的距离,一些技术处于发展和试验阶段,很不成熟。 工程的管理松散,没有人去重视能耗的降低,也就无法去降低材料的成本降低,浪费材料就是对材料成本的增加,也就无法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并不是偷工减料,偷工减料是对单位工程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卑鄙的表现,是要受到人民和社会舆论的谴责的,节约能源是一种发展的眼光,是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一些企业缺乏专门的人才,也没有节约的意识,不善于合理的节约能耗,让不能使用的东西变成能被利用的东西,变废为宝,同时也没有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缺乏相关的人才技术人员,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比美。国家的一些工程施工在节约能耗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还不是很完善,极大的不利于能源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对于新能源的应用,投入的成本还不是很多,比起发达国家差的很远。对一些新能源、新技术缺乏一定的优惠政策,无法让绿色建筑获得经济效益,使得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只能在实验室中获得,无法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一些建筑尽管采用新技术、新能源,但是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不利于当前社会的发展。一些建筑无法做到因地适宜,不同的施工位置,采用不同的施工方式,而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设计,施工。一些设计人员节能意识没有提高,设计的绿色建筑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和实体建筑有一定的差距,应用到建筑物起步到一定的效果,无法将一些不能利用的能源转化新的能源,如沼气能源的转化。使得有些能源白白的被浪费。在我国节能的建筑不是很多,节能意识在建筑中的利用还不是很发达,能源的利用率还比较低,绿色意识比较淡薄,但是我国处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节约意识会越重视的,新材料、新技术也会逐渐的应用到建筑行业中的,设计、施工也会逐渐去推广这些新东西的,极大的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2.1太阳能节能技术
太阳能是世界能源最安全、最丰富、最干净的能源,可以实现零污染的能源,太阳能也是在建筑行业应用最多的能源,并能发挥很好的节能意识的效果。太阳能可以用于发电,一般在楼顶中安装很多的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通过一定的蓄电设备储存起来,通过与室内连接的电线相同提供到供电设备上,很好的用于室内的照明、电器的动力源。将太阳能转化电能极大的利用了太阳能,使得屋顶也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太阳能还可以很好的转化成热能,以供室内的取暖和供热,用过太阳能热水器,很好的实现太阳能的利用,而节约了燃料的消耗,可以供日常的供热需求。同时太阳光线也是很好的能源,极大的满足室内的采光问题,通过室内的设备,可以很好的去利用太阳光线,自动调节室内的光线,在节能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太阳能利用要结合具体的地理位置,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很大,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北方,由于冬季相当寒冷,利用太阳能时,要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效果,改进供暖设备,充分提到太阳能的利用效果。
2.2地源热泵能源的节能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变得很高,空调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了家户里面,可以很好的控制能源,但是空调确实很消耗的能源的,尤其是公司里的中央空调的应用。因此开发地源热泵技术,通过一定的设备连接到地表,利用地面表层的储存的热量,进行自动的调节。室内的温差变化很大,很不稳定,利用地表以下的温度来调节使得室内温度很稳定,不会变化太大。利用地源热泵能源可以有效地降低能耗,可以发挥环保作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同时该技术很容易去维修和管理,安全性很高。
2.3屋面节能技术
建筑面积中,屋面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去应用屋面面积体现的很重要。通过采用屋面保温措施,可以很好体现隔热,可以方面的调节室内的温度,降低整体的能耗。在铺设时,采用,热导系数低的,比容小的、吸水性低的保温材料放置到屋面和防水层间,可以有效地进行隔热处理。高分子材料也会屋面节能贡献者自己的力量,吸水率低、轻质高强的挤塑聚苯板也是很好的保温材料,可以实现能耗的降低。
2.4墙体节能技术
关键词:绿色理念;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随着绿色理念提出,我国相继出台多个文件围绕绿色建筑标准对城市建设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在政策指引下,众多城市在优化建筑格局方面加大了对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力度,从建筑的布局、外观、密度等方面重新调整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成效。部分地区在实际绿色建筑改造施工时,出现了规划不合理,与城市整体发展格局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最终建筑的人类宜居度和整体环保性不尽如人意,造成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突破口在于节能环保,要对城市建筑进行绿色规划,而不仅限于外观层面的改变,否则,建筑设计则无法体现出绿色理念和节能环保的作用和价值。
1设计原则
1.1居住需求
建筑设计采取节能理念和绿色理念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等需求提供宜居环境,这一目标决定了城市建设的第一原则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只有遵循人类居住需求原则,才能使设计发挥现实作用。在绿色节能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时,应同步考虑人性化设计,比如在商业区规划中,应考虑人们的交通出行、饮食生活、购物娱乐等需求进行一体化设计,努力提升其在商业区的生产生活舒适度。
1.2节能环保
在绿色理念下,节能环保既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原则,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需遵循的核心要求。设计师在制定建筑方案时,需从建筑物的外观到内部、局部到整体进行绿色节能元素的思考和替换。同时,还需充分整合现有节能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建筑设计的节能实用度和利用率。比如在建筑物外墙设计时,可在房顶或空旷的区域内安装多个太阳能板,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外墙提供照明和保温功能,从而减少对电能、泡沫保温材料等资源的浪费,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见图1)。
2设计内容
2.1选材与施工
绿色理念下的建筑选材与施工十分重要,其是绿色建筑的建造基础。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节能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材料使用不当,消耗的资源与节省下的资源反差较大,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故需在选材上严格把关,采用一些产品标准合格、绿色无公害的材料进行建筑设计(见表1)。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优先对建筑项目的现场作业区、生活区、管理区进行明确区分,并采取有效环保措施对施工中造成的额外环境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等进行处理,减少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2.2使用与保护
绿色建筑的正常运营阶段是能耗最高、产生废弃物污染最多的时期,因此设计者应对绿色建筑的整个投入使用阶段负责,及时对建筑物进行保护或整修。从节能上分析,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资源与能源消耗主要分为业主消耗和公共消耗两种情况,因此可由业主和物业公司达成使用与保护共识,共同承担减少建筑物资源与能源消耗的责任,以达到有效节能、节源效果。
3设计现存问题
3.1绿色节能意识仍较薄弱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虽然绿色环保元素越来越多,融入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技术也越来越广泛,但在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者的绿色节能意识仍然较为薄弱,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扩大绿化面积、设计复古建筑元素等层面,而忽略了减少能耗、使用环保材料等改造手段。部分设计者对绿色建筑和规划节能的区别缺乏了解,平时较少参观和学习其他环保型城市的建筑节能设计思路和方案,不利于绿色理念的宣传和渗透。
3.2节能资源与技术有待引进
对于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建筑行业而言,调整以往的建筑设计模式,立足绿色理念开展建筑节能设计工作是响应国家绿色节能、低碳环保政策的必要举措。但是多年来在城市建设中,考虑成本利益和预期效益的因素仍然靠前,而使用环保材料、构筑生态人文环境的因素则较为靠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节能环保材料和技术尚未全面推广与渗透,使用这些资源和技术需要前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成本,比如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需要创建发电厂、购置电热板,故相关部门和设计者便会弱化对此类资源和技术的使用。
3.3建筑设计缺乏整体性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给建筑行业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规模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建筑行业的整体资源与能源消耗量也在上升。高消耗、低使用率成为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其根本原因主要与对绿色节能理念重视程度不够。建筑行业虽然对城市中的住宅区、商业区以及老旧区域进行了改造,但在改造设计中较少融入绿色建筑设计元素,反而侧重于让城市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故城市建筑的整体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比如在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较少考虑室内节能元素,室内空间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都呈现出绿色理念缺失的问题,从而影响人类对环境舒适度的需求,未能体现出设计的整体性、宜居性和环保性原则。
3.4绿色建筑设计监管较薄弱
通常情况下,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不仅需要设计者的细致规划,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全方位监管。部分地区在城市建设中,存在对节能材料偷工减料、技术运用不够等问题,主要原因与地方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有关。长久以来,部分地区相关部门尚未更新经济低碳、绿色环保理念,致使在政策法规、建筑设计激励政策以及评估中的监管政策落实上有所缺漏,城市建筑规划节能设计中的监管工作缺位现象较为明显,给绿色节能要求的融入造成了管理上的阻碍。
4设计优化对策
4.1注重对绿色理念的宣传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建筑绿色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对周边建筑物设计的绿色节能要求愈加严格,但部分设计者在城市建设中存在绿色理念缺失的问题。建筑行业需要增强设计者贯彻绿色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平时多集中组织一些绿色建筑分析会、研讨会,或者到周边环保型城市集中进行参观,并就设计理念与当地的设计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强化设计者对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程度。
4.2加强对节能资源和技术的开发
1)科学引入可再生资源设计者为深入贯彻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需科学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量,如风力资源。当前城市中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但也伴随产生通风及采光问题。传统的空调设计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资源,而且还会污染环境,不能满足绿色节能的需求。对此,可在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中引入风能资源,使其代替传统空调设计,从而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能。2)合理引进先进技术在绿色理念下,设计者对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考虑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杭州科技馆设计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生态节能技术,比如风能转化技术、地源热泵技术、雨水回收技术等,既降低了建筑设计环节的资源能耗,又合理利用资源回收技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被评为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对绿色建筑设计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见图2)。
4.3重视建筑整体设计
1)位置和布局我国领土辽阔,人员分布十分广泛,因此建筑设计应考虑到南北方、东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和人员分布特点,确定地区建筑物的位置和布局。具体来看,设计者需从各地建筑文化差异性出发,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建筑风格,确定建筑位置。比如在北方,冬天气温较低,故建筑设计需充分利用太阳能,保证建筑物室内温度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满足北方民众的生活宜居需求。而南方地区夏季气候较为炎热,因此在建筑布局规划中,可根据风向的变化规律选择建筑位置,进而缓解南方建筑室内的湿热难题。2)外部公共空间在绿色理念下,建筑外部公共空间设计也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环节。众所周知,建筑物外部空间品质会影响最终的节能效果,故设计者需根据建筑物的外观特点和空间结构进行绿色规划。比如可在商业办公区域的适当种植绿色植物,扩大公共绿化面积,以缓解大众办公疲劳、商业区建筑物温度过高。同时,绿色植物的大面积种植还能减少商业区的噪声,阻挡部分紫外线照射,提升人类办公生活的宜居度,实现建筑绿色节能目标。
4.4健全绿色建筑管理体系
1)健全建筑监管的政策法规从宏观层面上,政府与相关部门需注意加强对建筑监管体系设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建立明确的惩罚机制,对于随意改变或降低绿色建筑标准或等级的,实行责任到人的追究制度。在建筑选材与使用阶段,应不定期进行质量抽查,确保材料的绿色安全。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细化政策法规中的相关内容,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等理念进行合理定义,针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建筑材料、建筑规格、环保评估标准等细节内容进行详细区分和规定,为建筑企业解决节能设计问题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2)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在建筑节能设计中,还需要建筑企业完善自身技术标准体系,按照有关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开展节能设计。以吴中太湖新城地下商业建筑的技术标准为例,从单体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地下空间充分利用、绿化面积开发与保护、优化建筑布局等指标上进行逐项技术标准确定。与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专业指标对比可知,苏州建筑物的节能节源利用项目共有19项,整体节能效果较好。其他地区在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时也可参考这一评价标准,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
5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基于城市整体格局、预期运营效益等多重因素,重新对城市建筑进行节能化设计,使其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化要求,确保建筑与环境协调,保证城市资源与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李来进.绿色建筑下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应用策略探讨[J].居舍,2021(8):87-88.
[2]任怀堂.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措施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91-93.
[3]魏玉婷.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初探[J].硅谷,2019(19):193-194.
[4]王俊杰,何磊.节能理念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21,28(9):249-250.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建筑行业迎来一段极好的发展时期,工程的项目无论是在数量还是种类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增多,然而由于建筑行业的能源利用率低,使得能源浪费问题日渐突出。为降低我国建筑行业的能源资源浪费,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效益,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阶段必须要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应用。针对我国目前建筑电气设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情况,从而将电气节能技术更好的应用于电气工程的实践中。
2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设计中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现状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较晚,节能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建筑节能方面尚未形成明确的行业标准。同时政府方面虽然对于建筑能耗有较高的关注,但对于建筑节能也缺乏明确的定义,国内建筑行业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也是良莠不齐的状态。建筑节能技术缺少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电气设计中建筑节能的施工也难以有效地展开,国内多数的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技术仍局限于建筑照明方面,而对于其他方面如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等缺少深入的设计研究。
3建筑节能技术基本原则
3.1建筑节能技术应当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在应用建筑节能技术时,应当保证建筑的基本功能不被影响,在保证日常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以及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现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一目标。同时也应考虑部分现代化设计的实际需求,对于功能不同的建筑主体应当采用符合其要求的建筑节能方式。在电气设计中运用节能化技术时,避免因盲目使用建筑节能技术而导致的照明问题或者是其他的建筑功能问题,使得建筑无法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1]。
3.2建筑节能技术应当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在进行建筑节能化的电气设计时,不仅应当考虑建筑节能的效果,更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设计时应当注意企业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的资金投入,尽量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不会因此而受损。如果由于建筑节能方面的施工费用过高而超出企业预期的资金投入,企业的投资开发成本由此提高,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则会使建筑节能技术难以得到建筑行业的支持,并且很难在建筑行业中推广和发展。因而,电气设计中的建筑节能化是必须要满足经济行的基础原则,从而确保在进行建筑电气化设计时会有更多的企业乐于把建筑节能技术纳入考虑范围。
3.3建筑节能技术应当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应当依托于当前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水平,并根据建筑的主体功能以及要求进行具体的施工,即在确保建筑节能技术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建筑技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科学合理,从而在施工上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或者是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建筑电气设计中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4.1建筑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在建筑能耗当中,尤以空调能耗所占比重最多,因而空调系统的建筑节能化将是电气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目前国内的空调系统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往往存在较多的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高能耗问题。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必须要及时同建筑工程的项目施工部门进行交流,依据施工主体的功能类型以及实际需要,选择正确的空调设计方案,对于空调系统的结构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并依据建筑物各处对于温湿度以及通风情况的实际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并且尽量选用节能效果较好的空调设备,对于空调系统所需要的电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分配,以确保建筑技能技术在电气设计中的实际效用得以发挥。
4.2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照明中的实际应用
照明作为最基本的建筑功能之一,人们对其使用的高频率和高依赖性使得照明系统的节能化也有重要的意义。照明系统遍布于建筑主体的各个角落,因而实现照明系统节能化的工作也较为繁琐。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度,可以充分考虑自然光源的利用,对建筑所能接受的光照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自然光源进行采集和利用,在减少电力能源使用的前提下实现照明的效果[2]。而在室内灯具的选择上,则应尽量符合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的要求和规范,通过将灯具的照明光源以及照明的亮度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并结合照明场所实际需要的光线亮度来选择,尽量选用低能耗且寿命较长的灯具为佳。
4.3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动力设备中的应用
由于建筑行业所使用的的动力设备基本上是由产品的生产厂家直接供应,若要实现动力设备的节能化,则必须要从其运行方面着手。在设计动力设备的运行系统和结构布局时,应当尽量避免动力设备发生空载运行的情况,以减少动力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必要的的能源损耗。在动力设备的结构布局方面,应当依据建筑的主体功能以及其整体动力设备运行情况,对于电力设备分布进行相应的完善,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供应。而对于在某些时间段该区域的动力设备在实际暂停运行时,建筑的电力管理系统应当停止对其电力的供应。大多数的动力设备在进行启动时会引起建筑供电网路的电压波动,从而浪费了一部分的启动电能,通过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设备的软启动从而减少电能的浪费。
4.4建筑节能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建筑的配电系统方面,通过将建筑主体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预估计算,可以选择适当的输电线缆和科学合理的供电方式,从而实现建筑系统在供配电方面的节能化设计。如在线缆的选择上,可以在计算输电线路中所需要的的电流和电压数值后,尽量选择阻抗更低的线缆以降低电流在输电线路当中的损耗,而在进行配电方案的设计时,则应当尽量做到供电系统的平衡,供配电机房应当尽量选择距动力设备较近的地方,从而缩短配电室与动力设备的输变电距离[3]。而在建筑的电力传输方面,则需要对输变电线路作出相应的节能化布局。在进行电力输送线路的设计和制定时,应当尽量保证电力线路全面覆盖和控制输电线路的距离。通过对建筑系统各部分对于电力资源的实际需求情况以及建筑的主体构造进行通盘考虑,尽量缩短线缆的实际长度,降低电流在线路传输中由于阻抗以及距离而出现的损耗,以实现输变电线路节能化设计。
5结语
随着国内节能意识的提高,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中逐渐普及,其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研发,并且逐渐规范化和系统化,建筑节能技术在今后也将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李行权 单位:杭州兴达电器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初晓飞.建筑节能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0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