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总结

中医基础总结

时间:2023-07-04 17:0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总结

第1篇

在整个物理理论框架内部,可以将所有的概念一层层分解,找到更为基本的概念,这些基础概念是整个物理学大厦的基石。这些基础概念是边缘概念,无法进一步用外延性的词语来解释,这些词语就是感觉器官能够感觉到的信号,“位移”是眼睛看到的,“作用”是用手感觉到的。

1科学理论的特点

自然科学理论,其所有的边缘概念都是来自于人体外部感觉器官的信号,比如西医,其观察人体情况,都是用眼睛、耳朵。所以自然科学理论的基本概念都是来自于人体外部感觉器官的信号,这是导致笔者能够理解、认同自然科学理论最重要的原因。总的来看,自然科学理论是人的大脑对来自于手、眼睛等人体外部感觉器官的信号的总结、概括、抽象而形成的理论。

2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来自于身体内部感官信号的总结、概括、抽象而形成的理论。

与物理理论相比,中医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但是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概念如:金、木、水、火、土,阴、阳、邪气、邪风、卫气……是不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的。因为现代的科学家包括普通人,总是试图用所谓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中医理论,他们总是问“什么是气,什么是金、木、水、火、土”,看不到气,也检测不到。所以这导致了中医理论不被认同。但是这就如同要求人们用眼睛看到香味、臭味,用手摸到红色、绿色,这是不可能的,中医理论的基础概念是人脑对来自于身体内部感觉神经的信号。

为了证明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内部感官信号的抽象、总结,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中药的药性。在中医理论中,中药的药性是通过品尝,甚至将药草吃进肚子,从而感受药草的药性。这证明了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内部感觉神经信号的总结。

所以,自然科学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外部感官信号的抽象、总结;中医理论是人的大脑对人身体内部感官信号的总结、抽象。

3展望

本研究所提出的观点首先证明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其次为中医的研究方向指明了道路。中医理论中五行理论为认知科学提供了一个关于“情感”的物理模型,这个“情感物理模型”对于认知科学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构建人脑中知识库模型有很大作用,笔者希望通过进一步对五行理论的研究了解情感与大脑的联系,从而为人脑“知识库”的研究提供益处,为我国自动化程度进行质的飞跃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孟晓宇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案例设置法学习藏象内容时,宜以案例为主进行教学。①根据内容,构思和设计真实性、针对性的案例,或引用名医医案;②实现目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并从案例中总结出脏腑的特性和功能,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和归纳;③检测成效。以新的案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教师最后进行评判和总结。通过本方法使学生对中医独特的辨证体系有初步的认识,对培养学生中医辨证思维有一定促进作用。1.2实验教学法学习气血津液内容时,宜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验方法,如“气能摄血”理论的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中医基础理论的正确性,体验中医抽象理论的科学性,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实验后通过学生的实验总结,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①考试成绩评价。引入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形式,采用理论笔试+现场答辩的形式,其中笔试成绩占60%,答辩成绩占40%;②课后问卷调查评价。自行设计调查表,主要从学习能力、知识理解与掌握、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方面进行调查。采用“是”与“否”二级评价方式,共发放问卷127份,均有效收回。1.4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考试成绩实验班的理论笔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在反映学生中医基础知识应用的答辩环节,实验班的成绩亦明显优于对照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知识掌握,且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实验班对CDIO模式的认同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见表2。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课程,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掌握和理解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由于中医理论对事物的认识、思维模式与方法、概念体系等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对于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技术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来说,不仅文辞艰涩,而且内容精深,涵义难懂,加之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故在教与学方面均有很大难度。所以探讨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成为高等中医药类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CDIO模式是现代工程教育的成熟模式,是“做中学”及“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能很好地实现“学中思”“思中辨”的教学目标,从而形成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和传播知识的能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3.1CDIO模式有助于提升纯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CDIO模式运用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中学”“学中思”“思中辨”,最终使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融会贯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国内研究显示,应用CDIO模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3-5]。考试成绩对比显示,实验班教学质量与效果明显提高,较好地证实了CDIO模式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2CDIO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建构中医思维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应用,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再现,还原理论产生或疾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情境中寻找、发现、学习和应用知识,使理论知识很好地与“实例”相结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对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实验班教学信息反馈表明CDIO模式教学能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知识掌握,且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升。3.3CDIO模式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CDIO教学理念促使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将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教学设计由“灌输知识”转向“引导学习”;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构思、设计、实施与评价课程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扩大视野、积累知识、创新思维、提高理论层次和教学水平的过程,也是CDIO理念的具体体现[6]。通过实施CDIO模式,打造一支理论深厚与专业精湛的创新性师资队伍,这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对学生的成才有潜移默化的正面导向作用[7]。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促使教师从“教会”到“会教”的飞跃,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综上所述,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借鉴CDIO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提供给了新思路、新方法。

第3篇

【关键词】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19―02

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

《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

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脉经》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把脉学理论系统化、完整化。由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脉经》中收载了大量魏晋以前的医学文献。“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它们中有现存的,对其校勘、补遗起到参考对比作用。对那些湮没佚失的古籍脉学著作,在《脉经》中也有所记载,对于研究、考证古典脉学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除了脉学在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学意义之外。其对辨证论治、针灸学等的总结,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王叔和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在针灸上弥补了《内》《难》的不足;总结出脏腑虚实病候在寸口脉法基础上的针刺规律;各种脉象所主症候的针灸治疗;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明确记载了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经络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3 《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3.1 对仲景脉学的总结宋本《伤寒论》卷一的第一、第二两篇文章分别为《平脉法》和《辨脉法》,历代医家一直质疑此两篇非仲景而是叔和所作。要了解仲景的脉学思想,就一定要注意仲景的此两篇内容,才能全面了解仲景脉学的全貌。在《脉经》中王叔和也引用了很多《平脉法》和《辨脉法》的文字。《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中的一些段落出自《平脉法》,由此也说明叔和对仲景脉法的深晓,及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王叔和还将仲景《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大部分,引录到其《脉经》中。基本上约有2/5以上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此可将《脉经》中收录的《伤寒杂病论》内容看成现存最早一种古传本,且保存了仲景的部分佚文。他从病、脉、证、治几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精神。强调脉证合参,将仲景所用治法加以分类比较,非常切合临床应用。这也是研究、校注《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版本。

3.2 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 《脉经》是以脉学为核心、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结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临床治疗学的内容。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以寸、关、尺三部脉象归纳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证,根据脏腑经络辨证,来诊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提出药物治疗、针灸补泻以及饮食生活宜忌。被后世医家有效地应用。在《脉经》第二、六、十卷中,还详细记载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理论,从而补充了内难不足、并强调针灸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3.3 对脉学的丰富与发展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曰:“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王叔和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确立24种脉象,并准确地描述了各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奠定了脉诊指下标准的基础。以后历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均未离开《脉经》基本标准。并归纳出8组相类脉: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浮、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在仔细鉴别脉象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后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皆在王叔和的24种脉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加了牢、长、短而为27种脉象。突破了《内经》三部九候脉法约束,完善了《难经》寸口脉法,总结了分寸、关、尺三部位及脏腑分配原则。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推进了诊脉法在临床的普遍应用。是对内难脉法及仲景脉法的发扬,从而使脉学理论与方法规范化和系统化。

3.4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浮,折方治永乖;以缓为迟,折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遂以“脉学”为核心,著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对于后世在诊断上及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历代都把它作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历史上很多著名医家把《脉经》的内容都引录到自己的著作中去。《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收载有《脉经》内容。后世诊脉者,皆以本书为脉学理论的准绳。唐代太医署、宋代太医局都把《脉经》列为学习中医的基本课程之一。

第4篇

《中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学科的课程,在西医类高职高专院校中,由于课时量少,教学内容牵涉面广,给《中医学》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 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模式不同于西方医学。张登本[1]认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曰思维惯性,是一种被定型化的思维样式、结构和过程,是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可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主要特点着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张虹[2]提出中医学体系中的整体观念有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培养他们善于发现疾病和一切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疾病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疾病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辩证论治有助于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重视个体体质、年龄、性别、地域、时间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整体观念是对人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如《黄帝内经》所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辨证论治是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治的认识。如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咳嗽分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湿阻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肾阴虚等。中医思维方式是学习中医学课程的灵魂,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操作技能的全过程。教师在授课中紧紧围绕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两大特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中医思维方式。

2 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包海燕[3]提出在《中医学》这门课中,首先开启中医神秘面纱,面向初学者的就是中医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故本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基本上奠定了中医学习者们对中医的初步印象及学习基调,并将深刻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第一课,也是后续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指导。专科医学院校的《中医学》课程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内科学等5类学科的知识,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贯穿于《中医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如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阴阳学说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同时也被用来剖析、总结药物的性能、作用;五行学说在治疗疾病时对脏腑用药的指导意义,以及根据五行学说可以针对疾病确立具体的治则治法等。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需要安排充足的学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的讲解务必深入透彻并适当练习临床诊治、用药。使得中医基础理论的讲解不再空洞无物,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3 灵活运用病案分析授课

临床病案详细真实的记录了诊疗的全过程,直观地反映了医生的诊断思路和诊疗方法及用药情况,是临床医学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是学生从学习理论知识到应用理论知识诊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安排学生分组讨论病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辨别诊断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惠翠兰[4]等研究表明病案讨论能以最快速度使学生从理论转向实践,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了临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医传统医案众多,授课教师应在有限的课时内筛选出来最具针对性、与临床教学密切联系的医案进行讲授。具体做法,可以结合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给学生展示病案,并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组织学生分组对病案进行讨论,分析问题。最后,教师听取各组讨论结果,做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病案为核心,以学生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良好的中医学教学方法。

4 以实践教学为依托

第5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探讨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而历数千年不衰。千年来,中医学充分显示了其存在的科学性和价值数,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号召实施课程改革系统工程,而课堂教学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基础》作为中医学理论的入门学科,其中的理论内容较深奥,鉴于这门课程涉及到临床、护理等非中医专业的学生,学生们大多数对中医学的认识比较粗浅。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突出中医理论特色,并不断扩展其内涵,以便于非中医专业学生对中医理论感兴趣,并能较好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

         一、调整教学的内容

         1.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  对教学内容进行三级分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每章内容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级别。要求掌握的内容,教师要重点全面讲授,并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理解的内容,教师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并要求同学们熟悉其中的医学道理;而了解的内容,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整个教学过程要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修订了教学大纲及教学方案  根据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培养方向及目标不同,修订了教学大纲并随之调整了教学内容。同时针对《中医学基础》、《中医学》、《中医护理学》这三门课程中医基础课程的内容之间存在交叉、融合的问题。提出了将这三门中医基础相关课程进行优化整合的新思路,力求通过重新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使这三门课程的联系及分工更为合理,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现已完成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3.坚持对于集体教学内容的研究  多年来,我们中医教研室一直坚持集体教学研究,尤其是近年学生班次、专业的转变频繁,教材的更新,学术的不断发展,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集体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教研室每周集体备课一至二次。坚持学术讨论、相互听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了各种教学工作制度、教学档案,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已经成为习惯。

         二、教学思维的拓展

         近几年,中医学与西医学在学术领域和临床治疗领域的碰撞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二者孰优孰劣的讨论相当的激烈。学生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阐述中医理论知识之外,可适当拓展开来,比较中医西医学在医学理论、疾病诊断和用药治疗中的差异。不回避差异,正视各自的优缺点,科学的对待两者在疾病诊疗中的方式方法。

   三、理论与临床的结合

         笔者多年来一直坚持参与临床医疗诊治工作,认真收集病例及症状资料,以照片、影像等形式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并将临床病案充分结合在理论教学中,让学生能通过实际理解中医理论知识,改变对中医理论晦涩难懂的印象。

第6篇

1 合理化课程设置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探讨人体疾病的临床课程,是中医药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内科病症的中医诊疗方法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生必备的技能知识,因此,课程设置要合理,为学生即将走向临床实训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 中医内科学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共安排10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4时,实训教学24学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将实训教学提高2时,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比例为3:1,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只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同时对理论和实训教学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应用,达到两方面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多元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应用

2.1 理论教学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有太多的机会到医院进行实地实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疾病的临床特点通过教学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是临床课教学的最大难点之一,如果只是照本宣课,不但枯燥,而且学生对疾病的临床特点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制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主要学习目的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对中医内科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内科诊疗为主要讲解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采用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和临床综合辨证思维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内科诊疗方法。

2.1.1 融入名老中医经验,加深学生认识 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适当融入名老中医经验,介绍临床常用的单验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为今后走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在讲解中风、头痛、血证、消渴等这些章节时,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临床典型病例,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和临床失治或误治等经验与教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能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作更深刻的思考与探讨。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比较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迅速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认识水平,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比较深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我们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本身遵训了“实用性”原则,所以部分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没有沿用经典理论,而是借鉴了现今某些名老中医的个人学术经验。又如“痹证”一节即突破传统教材沿用中医经典对痹证风寒湿热几种痹证的分类,采用当代治痹名家朱良春的分类方法,并且部分证型的治疗方药也采用了他的经验[2]。所以讲该病时,我们就可以趁热打铁,更深入介绍老中医治疗痹证的经验用药。这种讲法不但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觉到课本的知识原来离实践几乎就是“零距离”。

2.1.2 熟练基本功,加深学生记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布置课后思考,以便学生复习巩固,并安排下次授课的预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2 实训教学 中医内科学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临床实训联系密切的特点,其诊断治疗除讲究科学性外,还具有高度的经验性、灵活性和技巧性,有时较难言传,常须反复实训、悉心体验才有所悟,因此临床实训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

我们进行临床实训,尽量直观教学,将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熟悉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深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操作,解决课堂不易理解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俗话说“百闻不一见”,如:胸痹,患者以胸部闷疼为主症,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缓解,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学生一见便知,记忆深刻。实训结束,让学生做好实训总结,要求学生开医嘱,开处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见习以听为主的局面,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动手机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不得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教师要及时批改实训报告,及时总结,及时反馈。通过中医内科阶段的实训,提高了中医理论知识和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能力。

3 体会

课程设置要合理,并突出中医特色和中医内科优势。不能只重视理论,轻视临床,更不能只重视临床而忽视理论课的学习,因为理论课的学习是为临床打基础的,如果没有理论课的学习,临床实训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注重能力培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基层社区医院,面对的是病人,需要实实在在的真本领。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重点,诊断与治疗上尤应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内科优势[3]。

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应用,形成师生互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7篇

关键词:中专;《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192-02

中专学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专《中医基础学》是中医基础教学课程,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后期学习影响较大,中专学生由于中医知识积累较少,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加强《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成为中专学校中医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中医基础学》教学要求

1.牢记概念。《中医基础学》教材最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而基本概念是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精讲的方法,对于涉及到的概念重点讲解,例如对于阴阳的概念、脏腑的功能等需要详细介绍,在下次上课之前教师要对上次课中涉及的概念进行复述或者提问。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在最佳时机提出概念让学生记忆。

2.建立中医思维。《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基础理论都是通过长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归纳出来的,要对《中医基础学》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必须让学生了解中医思维方法,通过合理运用中医思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医基本理论,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中医基础学》各章节中体现的中医思维方法进行评析,让学生对中医思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全面了解。例如,在讲述脏腑学说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的思维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此概念不仅是解剖学概念,更是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系统概念。

3.基本技能训练。在《中医基础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辩证方法,例如四诊八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技能。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四诊的类项和意义全面了解,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病人,相互诊断。另外,基本技能训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最终保证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诊断的技能。

4.学以致用。一切理论学习的目的均是为了实践需要,而《中医基础学》中的基本理论、技能均来源于医疗实践,同时又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在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合理应用这些知识,为医疗事业服务。

二、如何提高《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兴趣。《中医基础学》是学习中医的基础课程,对于中专学生而言,学生在入学初期对中医的了解不够,学习动机也不是很明显,在此时培养学生兴趣,不仅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为其他中医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要强调《中医基础学》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中医基础学》是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第二,要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展示中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建立学生发扬中医药学的信心。第三,合理选择历史典故,通过神农尝百草、张仲景坐堂、华佗创麻沸散等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

2.明确教学主次之分。《中医基础学》中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虽然大纲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均要掌握,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要求进行选择性教学,对教学内容详细划分。因为中专学生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的较少,大部分学生主要从事中药的生产、销售,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熟记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于临床技能方面则以够用为标准。通过把握教学关键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学生对实践中需要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帮助。

3.合理调整教材顺序。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蓝本进行的,但是当前《中医基础学》教材中很多相关内容并未联系起来,给教学带来困扰,也阻碍了学生的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重新制定教学顺序。例如,在五行学说版块中包含了其在中医学中应用的知识,但是由于学生还未学习脏腑学说,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鉴于此,教师可以将五行学说的应用放到后面,在讲完脏腑关系之后进行。另外,在《中医基础学》中很多病证具有共性,教师可以将前后教材的病证归纳,让学生形成对共性病证的系统认识。

4.理论联系实践。《中医基础学》作为中医学习的入门科学,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较深,尤其在基础理论方面具有抽象性、整体性和主观性特点,学生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教师需要让深奥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作为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与中医理论有关的现象进行研究,而且自己要不断总结归纳,形成庞大的知识库,在教学中灵活应用。

5.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突破说教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第一,课堂讨论法。针对某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对比教学法。中医和西医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两者之间既存在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教学任务可以通过两者的对比来实现。第三,扮演法。在学习完成之后,分别由学生扮演医生和病人,进行问诊,不仅提高学生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第四,案例法。就是选择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案例可以是以往蕴含医理的典故,也可以是学生常见的病理现象,还可以是临床中常见的病例,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第五,现代化教学。多媒体技术现代教学中应用最广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绘制表格、展示图片、展示案例声像资料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医知识的应用,加深学生印象。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实施,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中医思维和临床技能。提高《中医基础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特点,理顺教材内容,保证教学更加系统化。同时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符萍.浅谈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技纵横,2011,(21).

[2]杨娜.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尝试[J].科技信息,20011,(1).

[3]徐耀琳.多媒体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利弊[J].甘肃中医,2010,(9).

第8篇

关键词:图表法;中医;教学

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目前我国各大西医院校普遍开设了中医学课程。但由于中医学的内容繁杂,理论抽象,且课时数少,对于没有中医学基础的西医专业学生,常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表式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图表教学法将教材化繁为简

目前我校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8版《中医学》,其内容重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综合运用两方面。相对西医理论来说,中医理论原本即抽象难懂,大篇幅的文字表述更让学生觉得艰涩枯燥,图表教学法则是要求教师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各章节的重难点,通过运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克服了文字抽象、拖沓等缺点,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中医护理基础知识的第三节脏腑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张表格,将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一一列出,见表1,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掌握课程的重难点,便于记忆。

2图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只有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的不光是给学生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在反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除了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理解。而图表的运用则可以使抽象的信息更形象、更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运用图表教学不仅可以以表格或流程图的形式展现,更可以用大量生动形象、色彩丰富的图片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例如,在讲授七情致病时,我们选取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图片便于学生理解,讲授悲(忧)伤肺时,学生看到的是林黛玉的图片,老师在此时提问:林黛玉得的是什么病?同学可以很大声的回答:"肺痨!",同时再引导学生林黛玉为什么得肺病,是因为过度的悲伤忧愁伤及肺脏所致;范进中举中范进疯疯癫癫的形象也会让学生轻易的记住"喜伤心"这一知识。而在讲七情对气机影响的时候,我们选用怒发冲冠的女子和吓的尿了裤子的囚犯的图片,让学生深刻的记住了"怒则气上"和"恐则气下"。又如,在讲授中药章节时,因为授课对象并非中医中药专业的学生,学习重点并非记忆大量药物的功效性能,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告诉他们中药不仅仅是植物,很多我们熟悉的动物、矿物以及我们日常吃的食物均可入药,并教会他们这些常用的中药的基本用途以及煎煮服药方法即可,且受条件所限,无法给学生实地实物参观的机会,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收集总结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中药的图片,包括该药物的原始状态(动植物本身)以及制成饮片之后的形态,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让学生在图片出现之后猜测是何种药物。实践证明,运用图片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对中药的理解也更加形象,更好的融入课堂。

3图表教学法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十二经脉的循行与交接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对于课时数极少的护理专业学生,如何让他们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掌握这一知识点,图表的运用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见图1。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出阴经和阳经,再用箭头将其按照循行走向连接,并标出交接部位,这样,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以及流注次序便一目了然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当复杂难懂的理论变为一张简单可视的图表,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使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1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及流注次序图

4图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图表法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总结归纳,每一张图表都是经过教师的多种方式反复考虑, 最后讲解时取其精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这一学习方法,以及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本门课的学习,学生对图表的运用更加熟练,并能学会自己总结归纳的方法,能将图表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一种手段,达到了能力的锻炼。

综上所述,图表教学法不仅挖掘出图表化繁为简的潜在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等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存在差异,其学科属性具有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古代哲学深刻影响、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我国的中学教育目前主要采用直观形象教学法,偏重数理推论,学生们从中学跨越到大学,初次接触到《中基》课程时会遇到一些问题[1]。针对《中基》课程教学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在辩论式教学法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辩论式教学法概述

辩论式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内容归纳为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分析问题,最后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有效表达的一种训练过程[2]。辩论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可以采用标准的辩论赛赛程,辩论赛程看似是一个直线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过程。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还是比赛中与对方辩友辩述过程都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辩论双方需要再次搜集资料进行迅速有效的分析判断,再予以精彩表达。这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所以,通过长期、规范的辩论训练,学生将逐渐具备出色的研究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中基》课程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传统《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手段。大部分学生习惯灌输式教学模式,能认真地听讲,期待从老师的讲述中获得知识。但是,中医学具有特殊的学科属性,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接触过中医学的知识,很难全盘接受《中基》教材上的内容,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抵触,使得《中基》教学愈加难以深入。小部分学生能够接受中医理论,试图通过自学探索中医知识。由于缺乏认知基础,在探索中往往也是徒劳无功的。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命题、学生思辨,既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基》教材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问题,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了学生对中医认知不够的缺陷。辩论式教学法符合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潮流,也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形式之一。《中基》教材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为内容蓝本,用现代白话文表述,采用分章节的编写体例。各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段落之间因果联系、前后连贯,文字表达平铺直叙、侧重说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难以抓住重点、内容枯燥乏味。引入辩论式教学法,以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抓住重点难点、提炼总结辩题,学生围绕辩题积极思考、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再恰当表达。这个过程既可以将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生动化,又可以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老师在学生辩论中发现学生认知上的错误,予以及时引导和纠正,使学生加深对重点内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中基》课程开设对象一般为大学一年级新生,长期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他们基本没有查找文献的习惯。辩论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基》课程教学,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整理论据过程中去查找文献,从大一开始养成查找文献的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查找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3辩论式教学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3.1辩题拟定

根据《中基》课程教学大纲中确定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各专业的特点,拟定辩题、制定学期辩论计划。如《藏象》章节中的五脏是重点内容,中医对五脏的生理功能的认识是难点。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中医与西医对五脏的认识不完全相同。根据以上重点和难点,结合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可以拟定辩题“五脏功能认识更重要还是形态认识更重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明白中医所认识的五脏是“形态功能合一”的概念。

3.2辩论前期准备

学期初,将辩题和辩论计划公布给各班全体学生。委托学习委员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随机分成两个组。每组确定1名组长,再推选出3位辩手,其他同学负责收集资料、整理论据。每场辩题由抽签决定所持立场,确定辩论正反双方。

3.3课堂辩论实施

任课老师担任辩论赛主评委,邀请3位高年级学生担任评委。指定1名学生担任辩论主席,选定1名学生评委兼任计时员。正反双方辩手辩论过程包括立论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4个环节,评委从4个方面给予评分,再结合回答评委提问情况给予附加分。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标准辩论赛赛程计时并适时提醒辩手,评分结果当场公布。双方的辩论成绩是由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得出。

3.4点评与总结

任课老师根据评分结果和选手表现点评和总结本场辩论。首先,点评各组的团结协作情况。再点评每一位选手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文献引用、观点对错等。最后,对《中基》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关于该部分内容理解上的错误,指明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4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辩论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中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是有效的,如何形成体系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辩论赛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扩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也是一个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培养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引入辩论式教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4.1老师拟定辩题需反复斟酌

《中基》课程内容涵盖面较广,拟定辩题时以突出课程大纲中的重点概念为主、以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课程难点内容为目的,不宜涉及医学流派问题、各家学说观点等较难、较偏的内容。

4.2评判标准要重过程轻结论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3]。辩论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评判学生辩论技巧。任课老师要从学生们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辩论表现,去发现学生掌握某方面内容时出现的偏差,及时纠正、积极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中医思维方式。

4.3因材施教促进辩论式教学法的深入开展

遴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主席和组长、选拔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辩手、安排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论据,因材施教、各取所长,让每一位学生在辩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定位,将会有利于辩论式教学法在《中基》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孔沈燕.中医基础理论教育现状分析及革新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6):142-143.

[2]卯明艳.辩论教学法在《护士人文修养》的应用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202-203.

第10篇

   中医传承班相对于普通中医学本科生班具有学 生学习成绩优异,专业思想牢固,师资力量强大,以中 医经典课程作为理论教学的重点,传统中医特色突出 等特点。而《中国医学史》课程自开课以来,一直作为 中医药专业基础课之一其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中医 学的源流J里解中医学的特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基本素质。同时増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巩固中医专业思想,为学习其他中医课程奠定基础 关于怎样开展《中国医学史》教学,各高校该门课程教 师立足本校教学实际,积极进行教改实践,获得了较 多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只是针对普通中 医本科学生,而面向“中医传承班”学生的《中国医学 史》教学经验却鲜有涉及,鉴于此笔者在跟随导师为 “李斯炽班”讲授《中国医学史》课程时随堂听课和指 导下,针对中医传承班的医史教学的讲授内容和授课 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课程定位简洁化

    中医传承班旨在造就一批“通人文、强经典、重传 承”的中医药专门人才,学生本身在入班前就树立了 献身中医之决心。因此《中国医学史》的促进学生热爱 中医,更加稳固专业思想,树立献身中医的决心的教 学目标就可以不再作为重点与之相对应的中医传承 班学生的医史教学和课程定位就应简洁化,但简洁不 代表简单,《中医医学史》融合了医学和人文学科,课 程内容涵盖医药名家、医药名著、医药文化历史、中外 医学交流史以及人类疾病史等模块气所以课程定位 的简洁化目标要求学校和教师做到以下两点(1)简 洁化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科学、有度。一堂课要 侧重解决学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东 西远比整节课从头讲到尾或者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要 实用的多。当然,简洁化的课程需要教师高度化地总 结教学知识,简洁不是简单是明确重点,让学生更好 地接收学习。因而简洁化的背后是教师更认真精要地 备课,学生也要全神贯注地听讲,更多时间启发其独 立发现和思考的能力,这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良好 的促进作用。(2)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引导学生从历史 视角认识和掌握医学发展过程,运用中医的思考方 法启发学生的中医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 学习医学史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之间存在的联 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科 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总之中国医 学史课程的开设,可以使他们尽快了解祖国医学宝 库J果究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历史轨迹和未来广阔的发 展前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学相关知识奠定坚实 基础。

二、中医思维常态化

    重医术更重“中医思维”,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 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过:“好中医不只靠单纯的技 能训练就能培养出来,一名好中医一定是要有‘中医 思维’的,而且临床实践力也很强”。当代中医学生在 科学思维的教育中成长起来,中医理论的思维模式与 他们日常所学或所接触到的现代思维模式不同,这就 成为了当代中医学生学习中医的阻碍,为此对于初入 中医之门的传承班学生来说,转变思维方式,顺利建 立起中医思维模式对于能否学好中医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1中医理论与中医思维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中 医思维贯穿于整个中医学,并指导着中医的理论、诊 断、治则。我们学习中医,只有了解、学习并且灵活运 用中医思维才能掌握中医学的特点及其规律。《中国 医学史》作为中医学入门课程之一其教学是为了达 到补充其他中医类课程未能考虑到的重要中医药知 识的目的。中医学学术体系比较特殊,特征也极其鲜 明,而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 中国医学史的教学目标就是探寻中医学术体系及特 征的形成背景,分析其缘由,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学术 体系和特征的本质、指导意义及研究价值进行了一系 列详细的阐述0从而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中医思维,让 学生深入了解中医学并对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达成 实现中国医学史教学的最终目标,发挥其指导性意 义。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1.传统板书与现代多媒体讲解方式有机地融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料的丰富,实现了 教材内容的多样化,改变了目前教学形式单一化的现 状。如此不仅解决了有限课时与教材内容丰富之间的 矛盾,可以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知识 内容,而且让比较枯燥无味的历史内容变化成以学生 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医学史课的教学彳曽加了学生 们的求知欲以及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上课,多数教 师是坐在电脑前,按照课件按部就班地讲给学生听, 虽然可以在有限课时内教授更多知识,解决了有限课 时与教材丰富之间的矛盾,但是缺少生动的肢体语言 交流,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采用黑板一粉笔一讲授的 教学模式,虽然讲述内容有限,但教师的眼神、面部表 情、肢体语言都是与学生的交流,而且教师板书速度 可以与学生的笔记速度保持一致,书写内容轮廊清晰 完整,便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系统总结于课后掌 握和加深记忆,因此中国医学史教学方式应为二者的 有机结合。

    2. 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教师为主进行医学 史理论阐述和分析力卩之医学史作为考査科目学时的 有限性,《中国医学史》很容易被学生忽视。笔者认为 很有必要将讨论式课堂教学法积极弓I入到《中国医学 史》课堂教学。同时将问题式教学法涵盖其中首先由 师生针对教学单元共同设计问题其次以问题的不同 划分相应的学生讨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进行即时引 导和解疑,最后各问题组学生选代表发言或者辩论, 由教师点评总结并分析难点和重点这样更加有助于 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优势彳吾养学生主 动学习和积极创新的精神进而改善该门课程的教学 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叱。

   3.重视中医医案的作用。中医医案是记录中医临 床实践的一种文字资料。中医医案不仅具有促使学生 认识中医学的发展史,了解历代中医学的发展成就与 特点、医家对中医发展做出的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一种医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 培养和加深学生对中医课的认识。所以将中医医案适 当引入到《中国医学史》教学中所起到的教学作用可 谓事半功倍时由于中医传承班配备的师资力量强 大,授课教师多为资深中医专家,他们就能够将自身 多年总结的中医临床经验和在临床中见到的经典案 例结合医史相关内容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解更有利 于学生接受并理解,为深入学习中医、献身临床打下 基础。

四、考核方式灵活化

    当前高校中国医学史课程的成绩考核方法仍以 传统的试卷考试为主且考核的内容更侧重基础性识 记部分,因而这种衡量方式仅仅使得学生了解中医学 历史梗概,并不能达到该课程最初的教学目标,更不 能适应中医传承班教学要求的需要。笔者认为,制定 考核目标和指标应该从教与学两个角度考虑不但要 考察学生最终掌握该门课程的情况,更要顾及学生平 时主动阅读相关书籍、思考和动手实践获取的医学史 知识,也就是将考核方式设置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考核 并重,将考核成绩分为多个部分,即:曰常课堂的讨论 形成性考核成绩+课下学生自学和对医学史深入理解 的情况+期末开卷考试。为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 能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师可以鼓励学生 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交流,将其课后阅读的通俗易读 的医学史读物的心得体会成绩作为其平时的考核成 绩。期末以开卷为主要形式的考试方式,全方位多方 面考査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将课堂内外及期末考 试的成绩相结合作为学生学习《中国医学史》效果的 检验。

五、教学反馈标准化

    课方法 和手段,即教学反馈。同时,我们知道教学效果的好 坏最终都要以学生的评价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因此, 我们还要建立教学反馈机制。

1.建立形式多样的教学反馈方式。在传统的以书 面文件为主的高校教学评价基础上彳曽加一些其他形 式的教学反馈方式,例如在接受中医教改的每个年级 中挑选一些学生代表,针对中国医学史教学效果开展 座谈会形式的调査工作® ,不但要积极总结好的可以 借鉴的经验,而且也要根据学生代表提出的意见或建 议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不断修正中医教学方法更 好地满足同学们的求知需求真正让《中国医学史》这 门课程起到了解中医历史,建立中医思维的作用。

2. 详细传达反馈内容及结果。目前高等院校对教 学评价结果的反馈仅仅注重分数和排名激师无法得 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更谈不上发扬优 势,改善劣势,故而笔者认为应将学生对教学情况的 评价结果详细传达给教师,以便教师明确教学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

3. 加强教学反馈效果跟踪及验收。教学反馈的最 终目的是促进教学,所以不应仅关注教学评价结果, 更应该将反馈效果的后续情况作为重点,如关注教师 是否根据反馈结果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目标与办法, 是否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并进一步验收教 学质量与整改以前相比是否得到提高等H ,实现“教一 评一教”良性循环局面。

第11篇

关键词:亚健康中医;监测网络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3-0639-02

健康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结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个人的总体感受,每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连、互为因果。而游离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的“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也就应运而生了。但由于亚健康状态尚无器质性损害,而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临床表现多为自觉症状,并呈多样性和不典型性,现代医学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和客观的疗效评价指标,从而给临床诊治和研究带来了困难。

中医学对亚健康早有认识,《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所谓“未病”、“未乱”就是指疾病前状态,或某种疾病的征兆,是质变为疾病的量变积累过程,也就是所说的亚健康状态。现代医学所关注的是人体器质性、病理性改变,而中医学的优势在于它的认识论、方法论更加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其临床干预往往也是对人体“功能态”的诊断和治疗。

针对我国目前亚健康尚无系统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

1 研究要点

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从这一研究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制定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学诊断标准,以四诊和其他诊断方法为基础,选定若干组相应证候群,对有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不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状态的相应人群进行诊断监测,同时研制《社区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亚健康人群社会生活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等相关因素进行亚健康相关性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总结大样本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组织实施办法,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等具体经验,为亚健康监测和中医“治未病”临床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形成行之有效的诊断监测标准,推动亚健康的深入研究。

(2)基于中医证候学基础上亚健康流行特点与趋势,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亚健康监测与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加强我国亚健康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保障,是有效开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状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亚健康概念的内涵,充分发挥中医健康观的优势,通过对亚健康范畴研究,阐明亚健康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亚健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量表。在前期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指标、人体生理功能指标相关性以及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人群的基本特征及中医辨识与分类标准、指标和方法,为进一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个体化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对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症状和中医证候特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科学的监测方法,了解区域亚健康流行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亚健康流行规律和趋势,确定行之有效的监测标准和方法,形成《社区亚健康人群监测标准和监测方法规范》。

(3)基于社区亚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研究在我国起步尚晚,特别是社区亚健康监测方法及监测标准的制定研究,包括亚健康监测标准的信度及科学性研究、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执行性研究等领域存在空白。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系统对于亚健康人群实施监测和预防,基于实践基础上的预防干预手段及效果评价研究对于科研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极具意义和价值。建立亚健康监测网络构架,在已有的预防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设立1~2个省级亚健康监测示范城市。依托各省市健康教育所,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其它相关单位培养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者,亚健康监测及健康管理人员,开展规范化亚健康监测和评价工作。

2 构建思路

按照工作进度的要求,亚健康监测网络的构建工作应分为3个阶段实施,即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监测方案设计阶段;结合中医临床、医学心理学、医学营养学、运动医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评价分析和总结阶段。

2.1 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的亚健康监测方案设计阶段

以中医临床证候学及医学心理学为基础,确定亚健康的诊断监测标准;制定、编制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中医特点的《健康人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基础上,研究亚健康所构成中医证候的特征,选择若干项特定症状和指标,建立、修订和完善亚健康中医证候诊断和监测标准,研究调查问卷和监测模型的信度、效度及灵敏度的评测,同时依托预防监测网络,建立亚健康人群诊断标准、调查程序及筛选方法,制定亚健康状态人群监测采集、管理、质控方法及相关职责;并制定相关人员培训及管理方案。

2.2 结合中医临床 医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基础上的全面监测实施阶段 大样本证候调查队伍的组织、培训和考核;实施大样本调查;建立亚健康人群证候学中医诊断及监测系统;监测方法和修定与完善监测内容

2.3基于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的监测标准和方法统计分析和评价总结阶段 针对我国健康前移战略的目标需求,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在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及其收集方法与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亚健康基础数据库结构、数据收集和数据管理的共性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我国一体化亚健康基础数据库。包括:样本资料收集后的整理工作,样本信度的分析评估工作,亚健康监测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网络运转及管理状况的评估分析工。

2.4 监测方法的研究内容及其拓展 配合第一阶段监测网络的建立,在其工作开展的同时,进行亚健康监测方法的研究工作,例如中西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对比性试验分析及评估,中医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工作,亚健康监测方法的实施及其意义研究等。

第12篇

关键词:伤寒论;多元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71-03

《伤寒论》作为中医学四大经典课之一,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之一。《伤寒论》主要的学术成就,是奠定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课程,要为后期临床各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将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思想、理论、方法等内容让学生真正掌握并能运用,我们认为对学生辨证论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目标和中心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单靠传统课堂的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背的模式是不行的。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在反复学习、训练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和提高。有鉴于此,我们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探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集中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形成一个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训练、实现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能力。

一、中医高等院校《伤寒论》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伤寒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进行了系列研究。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指导思想的研究。《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经典著作,被誉为“经典临床学”,贯穿着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过程。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认为将中医经典理论的教学落实到临床,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课程建设切合本课程的特色。以“教书、教人、教心、教已”,以人为本,立体、开放、互动为教学理念,借助网络为平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以多媒体形式再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现网络学习的互动。

2.变革教学理念的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强调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以往重条文字句意义讲授的教学方法,转变为重六经辨证论治思维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从而为学习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奠定基础。

3.重视临床教学的研究。湖北中医药大学以全国继续教育项目“经方高级研修班”为平台,邀请全国名老中医进行讲学、教学查房,举办“名医查房实录”、“经方班讲座”,并结合全国重点专科的专家查房进行视频实拍。主讲的教师及专家都参与拍摄设计,对病区见习、临床带教等多媒体资料进行整理组织,让学生亲临其境,亲身感受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诊治疾病的过程与效果。加深对原文理解,变深奥枯燥的经文为具体可见的活生生现实。

4.积极倡导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引入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心得写作、命题论文、调查问卷为形式,重视知识、技能、专业思想、医德等综合素质培养与训练,也以此建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注重伤寒论学习兴趣和方法培养。

5.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的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探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集中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形成一个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训练、实现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能力。

二、《伤寒论》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

针对目前《伤寒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多元化教学方法如下:

(一)完善《伤寒论》传统式教学法

以原文为基础进行讲解,是《伤寒论》传统教学的主要形式。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原文进行逐句分析,明确字词的涵义,只有这样,才能正确领会《伤寒论》原文精神,这是掌握《伤寒论》学术思想的先决条件。在分析原文时,一定要结合成书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很多原文即是当时医家临证的真实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仲景的临床辨证及用药规律。通过仲景原文来解释某些疑难字句是理解《伤寒论》原文的重要方法,即所谓“以经解经,以文释文”的分析方法,只有“以仲景文释仲景义”才不会偏离仲景的本意。另外,适当引用历代伤寒注家的注解,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注家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向学生展示《伤寒论》不同流派之间的学术争鸣。在讲解方药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仲景组方配伍的规律。《伤寒论》共计112方,而“组方严密,构思精巧”是仲景用方的特点所在。针对每一味药物,尽可能地启发学生思考仲景为什么要这样用?从而理解每味药物的功效以及不同配伍组方的适应证。通过对原文的层层剖析,使学生逐渐领会仲景原文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当然在分析原文的过程中,要注重的学生的启发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设问的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原文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中。对于教材中有争议的条文,历代注家的观点不一,这时要求教师要联系临床实际加以分析,给学生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解释,尽量做到不偏离原文的精神,也符合临床实际。

(二)建立《伤寒论》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认为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之所用。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案例选择的恰当与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案例选择主要考虑这么几个方面:①教学内容中主要者;②可对相关汤方证起到鉴别作用,具有举一例而通数例的作用;③适合本科生的水平和知识结构,内容太难或太易均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判断、解决,并提出问题。二是班级人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40人,如人数多可采用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作大组交流总结。此外,可采用启发学生思考的课堂案例教学,不进行讨论交流,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大班进行,占学时少,因此,可在整个教学中穿行。PBL教学法具有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的作用,从而可有效地提高《伤寒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学有所得,得而有思,思则有进。我们自2009年以来,开展了部分本科生《伤寒论》PBL教学法,在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学之所用。

(三)建立《伤寒论》病案讨论教学法

1.病例选择。在课前通过在历代名老中医医案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其与学生较为接近的病例,例如桂枝汤证、小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等,记录其主诉、发病、治疗经过及临床表现。如:

【桂枝汤证医案】王某某,女,50岁。主诉:发热一周。

现病史:一周前因受凉,渐起恶寒发热,微汗出,前医以银翘散不效,伴头痛,颈项酸软,鼻塞,干呕,口不渴,二便调。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弱。体温37.50C,皮肤湿润。请说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方药。

【许叔微医案——桂枝汤证】治其乡人吴得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脉关以上浮,关以下弱。

病案与《伤寒论》条文结合,紧贴各证的审证要点,便于学生分析和学习。

2.教学安排。在课前先安排学生预习相关章节,并将病案提前告知学生。学完该章节后,在课堂将选择好的典型病例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围绕其四诊、辨证论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参与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特别是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将学生在病案讨论中的综合表现和个人平时成绩结合起来,列入期终考试成绩的一部分,占20%,改变过去以课堂笔记评定平时成绩的方法。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依据所学篇章理论,从理、法、方、药拟出治疗方案,并与病例已有的治疗进行比较,分析差失。在讨论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激励学生,注意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模糊不清或错误的概念和观点,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学过的中医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确定立法,选择方药,把枯燥的古医籍条文与临床病例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病例讨论的积极性,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对《伤寒论》方证的审证要点、治法、方药、临床应用有了一个全面掌握,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讨论的形式。病案讨论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病案讨论中,学生必须围绕所给的病案,应用所学的中医基础知识,主动思考,并有条理的予以表述,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变单纯的知识灌输为注重能力的培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可以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伤寒论》属于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是中医基础知识与临床诊疗之间的桥梁。病案讨论教学法缩短了课堂理论与临床诊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经典课程的兴趣,和临证思维能力,克服了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单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不良学习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为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基础。病案讨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在病案讨论课前,应认真备课,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较强的引导、组织能力等。同时要加强本学科中西医理论、临床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有效解答学生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师教学和临床诊疗水平,为以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伤寒论》归纳比较教学法

《伤寒论》内容广博,辞深理奥,初学者难以把握重点和要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归纳总结、分类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伤寒论》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可以对症状、类方、类证、煎煮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太阳病篇汗法禁例九条原文,后世称为麻黄九禁,可概括为“咽、淋、疮、衄、血、汗、寒、尺脉迟和尺脉微”。运用这样歌诀化的文字,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伤寒论》教学中,针对常见症状、方证、及治法,进行类证比较、类方比较、类法比较等,有利于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仲景的辨证思路和方法。

(五)建立《伤寒论》研讨式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伤寒论》授课过程中亦不可少。以传统方法讲解原文之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原文涉及的理论问题,并最终通过研究讨论得出正确结论。《伤寒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而当今教学中,重课堂理论讲解而轻临床实践体验的弊端长期存在,研讨式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缺乏临床实践的不足。

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首先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本节课讲解的方证,提出涵盖核心知识点的问题,涵盖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问题的过程应层层深入,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科学的设置问题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证思维能力。

(六)实施方案?摇技术路线图

三、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首次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集中于《伤寒论》课程的教学之中。解决了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同时解决了多元化教学方法之间在同一门课程教学中的协调平衡发展,这是本课题的特色之一。

2.构建了递进式学习、训练、强化提高学生辨治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教学体系。本课题的《伤寒论》课程教学体系,基本贯穿本科生的学习期限。从初始接触中医经典概貌,树立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作为导入,到全面学习掌握和实践,最后结合临床学习,重点提高。整个体系呈中间大,两头小,中间连两头,两头促中间,以实现辨证论治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3.模拟临床的教学手段引入,PBL讨论式方法的引入,《伤寒论》方证辨治训练系统的引入,“中医历代名医医案”的引入。初步实现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教学法、病案讨论法、归纳比较法、研讨分析法、PBL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集中运用到《伤寒论》教学中,形成一个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递进式的学习、训练、实现强化学生辨证论治的思维能力。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将各种教学方法如何有机合理的融合在一起,并相互之间进行较好的衔接。解决好的临床见习机会和提供见习条件。

参考文献:

[1]郑洁萍,邓煊东,郭晓群.以多元化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幼师生多元化智能[J].成才之路,2007,(02).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03).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焦楠.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培养目标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5]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高层论坛.中医思维是中医人才培养关键[J].光明中医,2008,23(12).

[6]邢玉瑞.中医临床思维特点探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9(4).

[7]姜建国.论《伤寒论》的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

[8]梁华龙.刍议“经典著作”与“中医临床基础学”[J].河南中医,20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