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

时间:2023-07-04 17:0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哲学思辨;劳动教育;实践;策略

必须要承认,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和很多学校一样,起初踟蹰不前、裹足“不动”。而促使我们真正“动起来”的,是家长的一次投诉。

我校一二年级周一到周四,下午只有两节课,比其它年级少一节。考虑到孩子较小、放学又早,家校双方都想让孩子早点打扫完卫生回家,我们就依值日表,安排对应孩子的家长,到校带领孩子一起打扫卫生,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快洒扫速度,孩子能早回家;二来可以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给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积极示范和启示。但家长认为,卫生应该由班主任带着学生一起打扫,不应该麻烦家长。并因此投诉。

学校对投诉进行了及时回应,并沟通解决了有关问题,这一事件带给教育者三点启示:(1)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是全员的,不论职位;(2)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是必须的,不论途径;(3)家长对学校劳动教育是有期待的,不论形式。

从学校层面来说,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素质教育政策,深入开展、实施好“劳动教育”。

由教育部、和全国少工委等多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今时已落地一年。这是一份很有分量的文件。但从基层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观察来看,劳动教育蓬勃发展的局面却并未出现。虽有《意见》“落地”,但“劳动教育”在很多学校并没有“动”起来,颇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意味。究其原因,除了《意见》本身的宣传、执行力度存在不足外,还有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

一、现时困难:“动”与“不动”,这是个问题

客观来讲,国家非常重视面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并且有相当长的一段时,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如学工学农、校外实践、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开展是丰富而有效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劳动教育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被软化、在社会被淡化、在实践中被虚化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成为今日常态。如何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变成了“动”还是“不动”的问题。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困难体现在:

(一)学校方面

1.“课”动难。课时紧张,劳动与技术课程推进随意性强,“被调课”现象比较普遍,“开齐上足”成奢侈品;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学科整合力度不够,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2.“师”动难。师资保障能力有限,缺少专职老师,兼职老师不能科学、系统地推进学科建设,专业水平亟待提升。

3.“生”动难。各种文化课学习(补习)、特长(兴趣)培训占用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学生劳动热情持续时间短,“表象性”劳动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实践的观念亟待转变,劳动的习惯和能力亟待培养。

(二)家庭方面

1.思想变动难。一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仍大行其道;二是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宠溺过度,总认为孩子还小,劳动太苦太累,老是借着“等孩子大一些再说”来包办代替。

2.家校齐动难。家长都有自己多种多样的家教理念,要使他们集体认同一个教育理念并实际行动,需要做大量细致而有说服工作。各位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先进、落后之分,水平高低有别,难以均衡。

(三)学生方面

1.劳动学习不足,家长示范太少,学生整体缺少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家长因为客观上没有时间或是主观上轻视劳动,和孩子一起劳动的机会少,对孩子的主动示范也很少。

2.劳动时间不足,劳动实践太少。据一份调查显示:仅以学生每天从事家务劳动平均时间为例,美国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日本为0.4小时,而中国仅为0.2小时,也就是12分钟。时间的绝对不足必然约束、限制孩子的劳动实践,使其在劳动形式上趋于简单重复,缺少多样性。

(四)社会方面

1.寻找基地难。一是区域内的校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建设质量总体不高,二是无偿或低价面向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须依靠学校自身去寻找、协调,制约因素太多,学校往往勉力为之或选择知难而退。

2.整合评价难。及时、有效的评价对激发、保持学生的劳动热情,并逐渐内化为劳动习惯、劳动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当下学生社会层面的劳动,除及学校有组织地进行并实时纳入学生的德行评价之外,其他形式和途径的劳动均处于自发、自觉、自主的状态,没有评价标准,更未与学校现有的评价激励机制形成对接或整合。但由于其自由的活动形式,纳入评价又出现无法掌控过程和效果、无法确立评价主体和标准等实际困难。

3.制度支撑难。劳动教育在实际运行中还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没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约束或是激励相关部门和单位来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活动支持不支持、配合不配合完全凭着个人好恶、社会责任等情绪性因素来支撑,弹性太大,缺乏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力。

二、对症有方:“动”与“不动”,这不是问题

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项目的推进都必须先解决“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三个问题。其中“为什么做”属于思想认识的范畴,必须有坚定而一致的认识和态度。《意见》的出台充分阐释了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将推动《意见》的落实作为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南针”和检验实施劳动教育决心和力度的“试剑石”。

事物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困难在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寻求智源和资源的过程就是寻求办法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得经验的过程。当前,学生缺少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推进劳动教育力度不一、迟疑观望;家长重智轻劳,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热情不高……推进劳动教育困难重重。如何解决?当然是面对具体的问题和困难,有的放矢,统筹推进。具体办法有:

(一)整合三门课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课堂是劳动综合素养培养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我们实现劳动教育的课程是劳动与技术,该课程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突出强调“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统一”“以生活为基本逻辑,组织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此同时,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都有与“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交叉甚至重叠的部分,我们要通过校本化的二次课程开发,实现三门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而集聚优质资源,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

(二)确立三个主体。现时的劳动教育在主体认定上隐约是“双主体”,但同时又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在学科推进上,“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老师是当然的落实主体,但缺少主体责任、评价要约和具体标准。班主任是潜在的落实主体,因为很多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习得和劳动教育实践等工作需要通过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来组织实施,但同样没有主体责任。而从劳动教育的内容设置来看,家务劳动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劳动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也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而这以往是被漏掉的一环。所以我们在加强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确立学科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家长等三方位落实主体,并设定相关责任。

(三)形成三方评价。以往的评价多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且参与主体多是班主任,而标准则是凭着学生参与班级值日是否热情、是否认真、是否主动等定性标准(主观印象)来制定,评价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而同为落实主体的学科教师和家长,失去了评价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评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在这一点上,学校要用规范的形式与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等三方评价主体衔接好并将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形成可操作性量表提前告知,以形成有三方参与的、既重视结果也看中过程、兼具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成长性评价指南。

(四)培养三种意识。即,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技能,更要从培养劳动素养的角度,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牢固树立“劳动光荣,人人参与”的躬行意识、“珍惜劳动成果,勤俭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约意识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意识,努力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集体的事情争着干、家里的事情帮着干、公益的事情抢着干”的氛围,形成风尚。

(五)建好三个基地。基地是夯实常态培养和实现整体提升的有效载体。班级和家庭要基于学生个体在班级(孩子个体在家庭)的义务,分给劳动“责任田”,建好“责任基地”。职能处室基于学生个体价值实现和道德成长的需要,要划出“爱心社区”,建好“小雷锋基地”。学校基于学生劳动实践和整体展示的需要,在校外寻找“试验田”,建成“校外成长基地”。通过上级指导、学校定制、意向调研、签订协议、认可挂牌等程序,将校外基地建设高标纳入学校管理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效能化。

三、务实推动:“动”与“不动”,都不是问题

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在核心素养视域下重视和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既是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固本强基”工程,是“大国工匠”的召唤,也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盼。加强劳动教育,“动”的是从培育劳动素养的角度务实行动,下力气解决“如何尽早动起来”和“如何动得更好”的问题。“不动”的是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谌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抓好“落实相关课程、开展校内劳动、组织校外劳动和鼓励家务劳动”四环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推进校本实施,相关课程“真落实”。课程实施是“本”,要做好四个“一”:做好一个整合,即在有职能处室代表、班主任代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课)学科老师代表、家长和学生代表参与的环境下,把劳动与技术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与科学课程中相似或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校本整合,使课程实施处在学校视野下,增强执行的力度。

开发一本教材,即开发《我爱劳动》校本教材,将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知识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成果评价等内容涵盖其中,并根据低、中、高年龄特点使教材体现阶梯式成长的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行有所获”,教师“教有所倚”“行有所成”。

制订一份意见,即制定基于学校的《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学校劳动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目标和原则定位,在实施中明确工作细节,突出机制保障。

申报一个课题,即通过省级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少先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来推动和保障课程实施,使课程的实施全程都在科学、明晰又正确的路上。

(二)设计劳动岗位,校内劳动“真丰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体验是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设计了三种类型共8个岗位来满足学生需求:

1.责任型岗位。是属于义务性质(任务性)的,人人都要参与。包括:

(1)卫生保洁,主要劳动形式包括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玻璃、清洁区打扫、蛛网清洁、污渍清除等。

(2)班务保持,主要劳动形式有图书整理、讲台整理、桌凳整理、洒扫工具整理、生物角管理等。

2.奉献型岗位。是属于志愿性质,个人有强烈意愿并获得班主任支持即可参与。主要服务岗位包括:

(1)美德美行示范岗,隶属“五小”团队,主要职责是做好学生车辆停放区域的车辆排放、班级饮用水保障、学校平地的卫生保持、卫生环保宣传等。

(2)小雷锋社区,主要职责是做好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开放书吧的管理、低年级班务劳动支持、校前区左右30米卫生维护等。

(3)红领巾绿地,主要职责是学校绿地的杂草拔除、树木花草浇水、为花草树木做名片等。

3.技能展示型岗位。遵循自愿原则,但带有集体组织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包括:

(1)成果展示性的,主要有“我有一块田”种植(园艺)展示(结合科技节)、生活自理能力展示(穿衣、洗红领巾、刷鞋、叠被子、整理图书等)等。

(2)劳动竞赛性的,主要有清洁区打扫(团体)、植树(团队)、水果采摘(团队)、摘菜、手工(擦皮鞋、洗碗、做沙包、钉纽扣、做香包、包粽子、包饺子等)等。

(3)特长展示性的,如编织、缝纫、木工、陶艺等。

(三)聚合区域资源,校外劳动“真常态”。校外劳动有广阔的智源和资源,对加强劳动教育起着“加速度”的作用。我们与素质教育基地合作,组建校外成长基地,通过“学校定制”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素质体验项目中;我们将全国、省、市劳模和校前区的保洁责任人请进校园给学生做国旗下讲话和共上少先队活动课,增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结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和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需要,我们春、秋季各开展一次全员性外出的劳动体验活动,并形成体验报告;结合少先队寻访活动,我们走进家乡创造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区域优质教育和实践体验资源的聚合,校外劳动体验正为劳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成功样本,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插上翅膀。

(四)鼓励家庭参与,家务劳动“真融入”。一个巴掌拍不响,众人划桨开大船。家庭参与是劳动教育是否得到真正重视的“测谎仪”。一方面,我们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和校信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争取和尽量多的家长达成共识,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另一方面,我们借助家长委员会,首先获得他们对学校有关劳动教育家庭实践活动的支持,进而把声音传播向更多的家长;再者,我们明确并公示学校劳动教育安排中有关家庭、家长参与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要求,使家庭真心支持劳动教育,家务劳动真正融入劳动教育。

(五)重视欣赏激励,评价手段“真创新”。及时、恰当的鼓励和欣赏对于激发兴趣、保持热情有着积极而持久的支持作用。而创新评价手段、丰富评价形式更能放大这种效应。一方面,我们继续用好雏鹰奖章、“好少年”评比、“好队员”评比等传统有效评价手段;一方面,我们通过“劳动小能手”“最美小雷锋”“小小劳模”等表彰和给家庭发喜报、家长给孩子发奖状(奖励)等形式,及时发现、欣赏和肯定爱劳动、会劳动、尊重劳动和善于劳动创造的榜样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人人重视劳动、人人参与劳动、人人赞美劳动的积极氛围。

以上为加强劳动教育具体实践中的一些实际探索并施行有效的做法,希望能引发大家讨论和思考。

就在不久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其中,关于劳动意识的培养被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在“实践创新”层面的第一条予以凸显,其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这为务实推动劳动教育在学校层面落地生根再次提供了方向指导和生长沃土。

当然,无论是在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在学校教育行政层面,我们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运用行政力加强资源开发,推动一批校外公共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如何制定督导评价标准,引领区域内的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如何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学科教师推动劳动教育课程专业化实施水平?如何用“规矩”的形式来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施问题?等等。我们相信,伴随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必将为更好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起到助推作用,这都是我们共同关注、期盼和乐见的。

参考文献:

[1]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陶行知.教育的真谛[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陈瑾.“更儿童”的课程:阶梯式课程的深度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冀晓萍.加强中学生劳动教育,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途径: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就《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答本刊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5(17).

[6]瞿德良.用劳动铺就孩子美好的未来:基于儿童终身幸福的“三xin”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5(5).

第2篇

一、 劳动有益于思维发展

这种教育信念的形成源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经历中的长期观察。他发现“那些双手灵巧的儿童,热爱劳动的儿童,能够形成聪明的,好钻研的智慧”。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许不是因为智力原因,而在于他们看不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依存性),而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将其中的环节、步骤、操作之间的依存性展示在儿童面前,有助于儿童注意力的集中与思维活动的激发。苏霍姆林斯基在劳动教育方面突出贡献之一,是他发现了儿童思维生长与劳动教育之间具有相互建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劳动,并非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而且他认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学生有害。“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我在十年期间对140名学生(从7岁到17岁)的智力发展和智力生活进行了观察,这些学生都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去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的。这种缺乏动脑的劳动的情况,在青年人的整个智力面貌上留下了痕迹。”“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在他看来,“思维的本源和刺激就是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因此,他提出利用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劳动,促进儿童发展那些用来发现因果联系、机能联系、时间联系的思维能力,使儿童思维处在不停地运动与持续地探索中。在这种劳动中“信号多次地由手传到脑,又由脑传到手;脑教会了手,手也发展和教了脑”,精细化的劳动操作,从神经生物学意义上与“习得”的心理机制等方面不断促进儿童的思维走向细致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水平,促使儿童的“思维装备”从“单核”升级为“双核”,他强烈推荐我们“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并且欣喜地告诉我们,那些学会了用双手工作孩子的典型特点就是“不断产生新的构思和具有发明创造精神”。

非常可贵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并不是神经生物学家,但他通过长期的经验观察,准确地发现了复杂劳动在智力训练之间的交互关系,并且像一个系统工程师那样,规划出一个全面锻炼思维能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丰富完善学生的精神生活

“劳动从童年起就进入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成了他们的理想,唤起了他们的最深刻的欢乐感――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并没有停滞在思维/智慧的层面上,而是跨进了精神领域。帕夫雷什中学那些小小“设计者、育种者、电工和无线电工”们,在各种各样的创造性劳动中,检验着各种设想和猜测,而从中获得的发现,“能给人以人格尊严的内心感受”,个体的价值在一次次发现中得到切身的体验。那些经历着构思、设计、检验、修改过程、充满失败挫折甚至艰苦的劳动,则“考验着人的性格,锻炼着人的意志”,“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坚持精神、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遇到挫折不气馁的精神”。那些对劳动缺乏兴趣的学生,在辅导员的努力下,劳动激情被唤醒,产生了为自己所做到的事的自豪感。那些迷恋上劳动的学生,在爱上一样东西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精神,特意安排所有的小组都按照自己的独立性原则进行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少年学生都成为劳动者、思考者、探索者,使他们在有趣的、令人鼓舞的创造活动中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各种各样的劳动角落点燃起关于未来的幻想的火花。

“我们的光荣的、艰难的而又扣人心弦的目标,就是在每一个人面前揭示劳动的伟大,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劳动的创造者、诗人和艺术家。”

苏霍姆林斯基清醒地认识到:“紧张的体力劳动从来就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既定意图的手段。”这个既定意图,就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思想品德、智力智慧、审美能力(或创造美)的能力等素质的全面提高。举例来说,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孩子们从创新劳动中获得的感悟,竟然能够从学生的角度,用马克思与但丁的话语写下这样的反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在学业方面,丰富的劳动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的成绩下滑,相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框架中,劳动教育开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点缀,也不是用来调节令人疲倦的课程学习的手段,更不是做做手工那么简单,它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品德、智力、身体、心理的沃土中,并以反哺方式滋养着孩子们的灵魂,涵养着孩子们的智慧,促进着孩子们身心的和谐。

第3篇

一、要重视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习惯的培养

劳动意识即爱劳动,主动参与承担劳动的思想观念;劳动能力即会劳动,掌握了劳动基本技能技巧。我认为,小学生劳动意识就是衣食住行等“自理”的思想观念。即劳动意识和能力要求就包括了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情感和习惯几个基本方面。

1.加强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克服当前小学生懒惰毛病的需要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告诉后人: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

当前有不少小学生“四体不勤”,懒惰成性,既没有劳动意识 ___“不愿干活儿”,也缺乏劳动的技能和习惯___“不会干活儿”,简单的家务劳动、常规的值日劳动,都没有达到起码的要求。

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失当。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裕,家长娇惯溺爱,真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学校教育也有失责之处。首先是素质教育落实不全面,重教学、轻德育;其次是评价机制有问题,要成绩、不要劳动意识、能力。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种现象不解决,将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国家繁荣富强。因此作为学校,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们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

2.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提升孩子觉悟、发展孩子智力的需要

教育家说过:“孩子的才能和天赋的起源在他们的指尖上,形象地说,从他们的手指淌出涓涓细流,汇成创造思想的源泉。”换句话说,不动手不利于动脑。

3.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一个人只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才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孩子自己洗的衣服穿起来才格外小心在意,自己打扫的教室怎舍得乱丢垃圾……劳动将使孩子逐渐树立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果实、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是促进意志品质形成的需要

劳动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意志形成的过程。例如:每天早晨起来自己叠被子,自己打扫卧室,没有坚持的意志力是不可想象的。再如自己洗衣服、擦鞋子、倒垃圾、刷厕所等劳动,没有不怕脏、不怕累的品德是不行的。劳动不仅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孩子从中受到意志品质形成教育。

二、要善于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1.多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劳动首先是孩子情感生活的范畴。只有当劳动给孩子带来快乐时他才渴望先劳动。劳动的快乐越深刻,孩子就越珍惜自己的荣誉,越清楚的在劳动中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荣誉。”比如北方冬季部分高年级的小学生和老师一起戳操场的雪,学校广播站一表扬,孩子们锹铲齐舞,象玩儿似的,活儿一会儿就干完了。劳动的快乐是强大的教育力量,这种力量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

2.真尊重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劳动最光荣,任何劳动都是值得尊敬的。父母和教师都能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就会影响孩子的劳动观。如果孩子看到师长都很尊敬地和保姆、快递员、清洁工打招呼,就使孩子明白一切日常的平凡的劳动在我国都是受尊敬的。

3.肯放手

在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中,不能包办。班主任和家长们认为“孩子小,大人干就行了。”或者认为“学习就够累的了,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是不对的,要想改变孩子对劳动的态度,老师、家长必须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可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安排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4.讲渐进

家务劳动和值日劳动有难有易,开始不要让孩子做复杂劳动,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要求。

5.勤训练

要想培养孩子会劳动,就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劳动任务,如铺床、缝扣子、热饭、洗小件衣物,关教室走廊灯、准备和整理上学用具等,让孩子反复训练,循序渐进。

6.巧帮带

教给小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

一方面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或播放单项劳动视频;另一方面是家长身教言教随机给小学生们讲一些关于生活自理的方法,指导小学生做自我服务的劳动。

三、学校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策略

1.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在构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时,必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要求,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科学纳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采用有效的活动载体

启用好德育“三板块”――开学教育周、班队会、精品活动。

良好的活动载体是实现小学生自我服务劳动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在精品活动设计上要拓宽培养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一是开展小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如举办“小能人比武会――制作水果拚盘”、“谁有一双小巧手――科技作品比赛”;二是开展优秀劳动班级评比和争当“校园环境小卫士”活动;三引导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竞赛活动――开展年级“环保时装秀”、班级“今天我当值日生”、家庭“做爸妈的好帮手”。

3.家校合力并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第4篇

关键词:劳动观教育;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63-02

教育与就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制度实现了由计划体制下“统包统配”向市场体制下“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今天“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了当前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而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育可以通过改变劳动观念来达到解决就业问题的目标。理论与事实都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其中的劳动教育在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更是非常重要的。

一、劳动观教育的内涵

劳动观是指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态度,它主要包括人们对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如何对待劳动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观体现着个人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端正当代大学生劳动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

二、劳动观教育的内容

一切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的,观念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行为的结果,正确的观念是指导我们行动的依据。要使当代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是人的基本需求,就必须加强正确的劳动观教育,逐步教育引导其端正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克服轻视劳动和好逸恶劳的思想。与此同时,要理性平等地看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区别,充分认识到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走向理想目标的根基和动力。还要进一步明确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的重要作用,把劳动由负担变为责任和快乐,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尊重热爱劳动的态度、明确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三、加强劳动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之高等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实境遇中虽然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但笔者认为这些都只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外部条件,而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在以往,有关大学生就业自身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但却忽视了与就业息息相关的观念教育―劳动观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出现的择业期望过高、就业条件攀比、受挫能力较差等问题,职业规划、心理调适是方法,但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是更为根本的核心。加强劳动观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促进扎实就业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了我们今天美好灿烂的生活。社会需要进步就需要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而这些财富的产生来源于劳动的创造。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就是劳动的价值所在。同时,我们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也是通过这样的劳动表现出来的。个人对于社会的意义,就是通过劳动者这个角色反映出来的,个人的价值大小就是通过个人对于社会发展的汗水付出多少,对于人民生活幸福的贡献大小表现出来的。这是我们参与劳动的意义所在,也是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但是劳动创造财富的过程并非轻而易举,只有通过艰苦的劳动实践过程,我们才能领会、掌握各种生产知识,积累劳动生产经验,为不断创新劳动、改造劳动生产方式、提高生产率提供不竭的动力。认识到劳动过程的艰辛,就必须认识到吃苦耐劳精神在劳动生产过程当中的支柱作用,就需要我们自觉培养吃苦耐劳、不图名利甘于寂寞的精神。

目前,有些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当中过分重视人待遇,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还存在不断跳槽的现象。这些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择业过程中过分重视个人所得,忽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加强劳动观教育,使他们能够树立起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明确劳动的深层社会意义所在。帮助大学生理解参与就业的本质是参与社会不同分工的劳动,而劳动的目的和价值应当在于追求更高层次上的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自己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主动就业而不消极待业。正确的劳动观念也能够指导他们在就业过程当中,注重磨炼自己的意志,多注意学习生产技能知识,少注意个人社会地位、金钱所得,多一点吃苦耐劳勤奋踏实,少一点浮躁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2.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劳动乐观精神,提高就业积极性

认为劳动是一种艰苦的活动,这是较为普遍的观念。诚然,劳动在大多数时间里是艰苦的,特别是体力劳动。劳动的艰苦实实在在地表现在诸如采矿、冶金等行业里,这一点必须承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脑力劳动逐渐增多,只有体力劳动是艰苦的观点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的“白领压力”、“假期综合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从事脑力劳动并不轻松。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不可能像傅立叶所希望的那样成为游戏”。然而我们不能这样单纯地理解劳动,把它单方面理解成艰苦活动的观念,不仅与劳动本身的意义不相符合,而且也导致有害的后果,厌恶劳动、鄙视体力劳动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一件事情总有好与不好两个方面,劳动也是如此。人们往往仅看到劳动所带来的艰辛与痛苦,却忽视了劳动可以给人带来的快乐。如果人生不以劳动为支撑,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慌与不安。当劳动被社会或公众所认可的时候,人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劳动带来的快乐、是付出换来回报的享受。因此,我们更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辩证看待劳动意义。树立一种劳动乐观精神,就能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视劳动为痛苦,相应的情绪自然是消极的,参与劳动只能是被动的。如果大学生能够通过教育引导,认识到劳动乐趣所在,就会以乐观的精神状态,主动参与劳动,以积极的心理态度应对择业就业过程当中的各种困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3.加强劳动观教育,建立劳动平等观,促进基层就业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由于劳动力的绝对过剩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大学生择业预期较高、就业条件盲目攀比所导致的相对过剩,主要为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在许多大学生的认识当中,劳动领域的不同分工成为了一种等级区别。有人认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有地位之分、贵贱之别。在劳动岗位的选择上,部分学生不愿参加基层工作岗位,大都喜欢条件、待遇较好的管理类岗位。在职业选择中,许多人往往基于一种身份、等级的考虑,来评价某种职业,因而给择业带来很大的障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经常为此所困扰。相当多的就业者,往往出于所谓“面子”的考虑,而拒绝接受某些职业。

在社会生活中,劳动是有分工的,而且这种分工的区别在当代有扩大的趋势。职业差别是社会分工的直接表现,也是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体现,具有深刻的积极意义。有分工才有差别,有差别才有专门化,才有技能的提高,才有社会个性的基础,无差别的社会只能是死水一潭;有差别才有交换,才有社会合作。劳动的差别,不仅合乎历史的进步,而且也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因而是具有价值的。因为劳动的合理的差别,实现着人的个性,有助于自由个性的发展。加强劳动观教育,明确社会的劳动分工本质,纠正劳动差别认识,消除劳动差别观,建立劳动平等观。大力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基层岗位就业,努力在基层工作中锻炼自身,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加强劳动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促进自主创业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社会的直接生产力,创造性劳动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生活的改善,而且在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才能发挥上都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创造性活动,只有在一种情绪高涨的状态中才能实现,如果单纯视劳动为痛苦,则必定使劳动者处于一种委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所谓创造是难以出现的。加强劳动观教育,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体会劳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建立平等的劳动观,培养起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这些效果还能进一步地激发人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更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业,开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新径。

大学生的劳动观主导着他们在择业、就业过程当中处理各种问题的总体方向。只有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劳动”、“为什么要劳动”的问题,具备了正确的劳动观作为基础,他们才能够正确认识就业的需要,认识自己的劳动在于社会当中的作用,正确认识自我、把握发展定位、积极主动就业;才能更好地把握各种就业信息和机会,在竞争和挫折中不断历练、不断成熟,最终实现更好地就业,跨出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黄济.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刘忠世,王伟然.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劳动观[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Strengthen Labor View Education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JIA Lu-yi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China)

第5篇

马卡连柯(1888~1939)是前苏联优秀的革命作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中,教育工作和文学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卡连柯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的家庭,在他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毕业后就专心从事教育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从1920年到1935年,他先后主持了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也是一个儿童教养院)。他从事教育工作30年,他的大胆的革新工作给苏联教育史增添了新的一页。

·关于集体和集体教育理论

集体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对象是集体,而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集体教育。因此,他把集体和集体教育看成是全部教育理论的首要的和关键的问题。“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什么是集体?马卡连柯明确的提出,真正的集体不是简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而是在自己的面前具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那种集体。集体是有共同目的、共同劳动、共同斗争并在这一共同目的、劳动和斗争的前提下,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社会有机体。他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他指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的时候,这个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马卡连柯认为,全部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在“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原则下进行。

·关于纪律和纪律教育理论

纪律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马卡连柯看来,纪律、纪律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集体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赖于纪律的形成、加强和提高;纪律的形成和提高,有助于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可见,没有纪律,不进行纪律教育,要想建立集体、完善集体、顺利进行集体教育是不可能的。马卡连柯的教育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正是马卡连柯既重视集体和集体教育,又重视纪律和纪律教育的根本原因。

·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理论

劳动、劳动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马卡连柯认为劳动是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中不能没有劳动的成分,现在我们可以将劳动一词替换为实践或者实习,而马卡连柯的劳动又不单纯是我们现在的实习环节,因为他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是对问题少年的教育其劳动实践内容的比重要大一些,马卡连柯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认为在一所学校或像公社那样的特殊教育机构里,学生既是参加生产劳动,也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训练学生的生产技术和劳动本领,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这样,学生既有广博的知识,又有较高的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也有生产技能和生活能力,可以说,已达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

马卡连柯对特殊教育的贡献在《教育诗》中的体现

马卡连柯用它一生去实践的“爱”。在马卡连柯看来什么使他对学童们的爱?是不抛弃不放弃不歧视的爱,不抛弃是谢苗相信世界上没有不能教育好的孩子,只是方法不够得当,谢苗用它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对学童们的教育上去了,《教育诗》虽然是大篇幅在讲孩子们是怎么样一点一点的从无到有的在建设第一、第二教养院,在不断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且是一直在好转中,并不断地好起来。马卡连柯只是在教养院生活的片段中说一些孩子们的教育改善情况,穿插一些孩子们的思想改善状况,从无到有的集体的建立,到后来的只有集体和第一位的就是集体,最后教养院就成了集体的代名词,这是谢苗的一种创造,他让全体的孩子们感到了教养院这个集体的重要性,这种营造力我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一个有着充分无产阶级教育理念指引下才有的结果。特定的历史条件是当时的物资十分的匮乏,马卡连柯和他的教养院面对的最主要的斗争就是食品的供应不足和营房的破旧改造,到1923年搬进第二教养院的时候他们的情况才有所改观,在食物上不再很匮乏,还添置了不少的东西。

第6篇

关键词: STS 技术教育 科学教育 社会教育

在2016年5月的讲话中提到“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现阶段科技创新的实现,要依靠全体公民科技素养的普及和提高。因此在中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与技术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遇到未知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与中学阶段的技术素养的培养息息相关。因此,在中学技术中融入STS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刻不容缓。

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简称。它与传统的单科教育目的不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公民的科学技术素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应用。STS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与所有的学生之间的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重视科学的价值取向,从事任何科学和技术工作的人,应考虑社会影响、社会责任,考虑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结合我国的教育国情,笔者提出几点我国中学实施STS教育的目标:

一、提高科学意识,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科学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在STS教育中进行社会和科技前沿科学教育,充分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了解世界的技术改造。科学教育包含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中能够形成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中学的科学教育既要满足科学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国家、社会和学生对科学教育的需求,最终依托具体的科学教育课程实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收获知识的积累,还要有正确的科学态度,学会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真实的情景、真实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以教师主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意识。科学意识的形成,必须有一定量的科学知识积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知识的积累是科学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最后,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让科学思维变成一种习惯,是科学意识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要教学生“渔”,帮助学生成为“渔夫”。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智力水平上,大部分学生都是一样的,学生的差异源自于教师的教法和教学的内容。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科学意识,能正确地观察事物,用知识创新地解决问题的学生。

二、提高技术意识,培养正确的技术观

我们的中学技术教育起步较早,但在STS教育进入中国前,中国的技术教育主要表现为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新课改后,特别是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技术教育进入大家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和科技革命都促成重大的技术创新,从而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总之,技术是一种创新的人类活动,它是通过知识和资源的利用,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世界的客观现实发生变化。可以说,技术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学生的技术意识,培养正确的技术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提高社会意识,培养正确的社会观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观。社会实践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活动。社会实践和STS教育的结合,体现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阐明了社会实践的意义。

人在社会实践中可以得到教育和发展。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社会意识教育具有明显的特点: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简单,看问题更为片面,自我控制能力弱,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学生内容的社会教育是非常特殊的,首先要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如在学校,学会尊重教师和学生;在家,孝敬父母;在公共场所,要尊重他人,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关心他人。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让学生感受周围的人和事,创造更多的接触和了解社区的机会。

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形成正确的社会观,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社会观。学生社会意识的教育可以通过技术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体验,让学生全面了解社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意识。

四、重视德育教育,培养正确的道德观

2016年下半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都要开设技术课程,并开满课时,安排学生参加一定数量的实践活动。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生缺乏劳动意识,淡漠劳动观念,甚至出现一些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很多地区的学校经常占用技术课,减少技术课时,有的把劳动当做惩罚手段,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家庭,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切实加强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意见》要求,义务阶段要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教育课,高中阶段开好通用技术课,并保证课时。有条件的地区还应该开设技术类课程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STS体验。

第7篇

音乐教学是以音乐艺术的独特形式来实现美育的目的,也是有效加强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途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要通过课堂内外双轮的有机融合来驱动音乐教学素质新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音乐教学;素质教育;课堂内外

音乐教学是用独特的音乐艺术的形式来实现美育教学的目的,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教育功能。还是加强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素质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现发展个人特点个人能力来提高国民素质的,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全面的提升。现如今,承载着美育教学内容的音乐教育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要站在全局性的素质教育视角,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文艺活动为辅,使学生通过美的感知得到美的实践,有理性的审美最终达到自身价值乃至自身修养的升华。

一、抓住课堂教学主线,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音乐是情感的感知艺术形式,必须用以音乐教学来彰显个性情感的表达形式。因此,教师应客观全面地把握教育教学乃至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现、发挥情感教学,努力使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凝情于笔、注情于音,认真斟酌,做到教与学的合理衔接与提高。中学音乐教科书中有着不同民族乐曲的风格和内涵。从其教育的角度: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彩色的中国》、《长江之歌》等等,有歌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歌曲,如《沂蒙山小调》、《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等。这些歌曲都具有思想健康、词曲优美等特点。但是如果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和领会这些作品的思想性及作者意图,找准教育的结合点,那么在整个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板书和适当的教具等手段,组织好、运用好恰当的教学方法用以再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引导、理解和创新,采用最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审美兴趣,使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创造力。关于这一点,主要是抓住课堂教学。音乐课堂毋庸置疑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音乐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美育的普及教育。既然是美育教育,那么,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创设美的环境,学生在美中学,让美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既然是普及教育,那么,全体学生则不论背景与天赋如何都有享受音乐教育的权利。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发展。关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要符合内容的需要:穿着、语言、所表现的动作与所教内容配合协调,这便是“境”与“意”的搭配。例如在教唱七年级教材上册中的《彩色的中国》时,教师应该着装简洁大方,映衬出轻松愉快的心境,然后采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大好河山,地图图片,这样的创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也是具有感染力的,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做到声情并茂,音乐分析要深入浅出,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同时,体态语言如手势、肢体、表情、眼神能巧妙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牵牢课外活动不放松,在多彩的兴趣活动中优化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仅通过有限的音乐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课外文艺活动。这是音乐课的补充和延伸,这里有普及更有提高。音乐是情感艺术,其独特性在于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要组织合唱队、鼓号队、竖笛队等,坚持常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创作、表演及欣赏能力,作为学校应努力创造这样的氛围,除组织音乐知识兴趣小组外,还应创造文明优雅的学习环境或经常性地组织校级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课外休息时间通过广播室开展音乐欣赏是一种可行的好办法。通过“校园百灵鸟十分钟广播”可以使学生欣赏到更多的音乐曲子来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选欣赏曲及健康向上的歌曲,在选曲时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既要安排好教材中的曲子,更要重视穿插好反映正能量的歌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素质的的全面健康提升。让学生在全校性的大环境里感受到贴近自己学习的共性知识从而诱发学生的“触景生情”的感受,进而达成共识。这样,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音乐欣赏,不仅调节了学生课堂学习期间的紧张劳累情绪,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课间音乐值得提倡和丰富内容。学校除安排“六一”儿童节,庆“国庆”等校级的大型文艺汇演之外,还应立足班级以及学生实际开展“微音乐”等多项健康有益的音乐活动,如:班级演讲比赛、演唱会、音乐之星擂台赛以及相声、小品表演赛、地方戏曲展示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微音乐”文艺活动,不仅能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习音乐的情趣,展现学生个体音乐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无疑是音乐教学的一个创新。

三、结语

第8篇

审美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一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功能,但也有密切的联系。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力最强,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在其他四育之中,从而使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以美辅德。

美育可以促进人的道德的形成,达到美与善的结合,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美的教育与美的影响,可以使个体的道德习惯和信念理想构成个体的心理动力,继而转化道德行为,让审美与道德浑然一体。如:通过对自然美的鉴赏,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姿,一股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就会油然而生,进而激励自己为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通过对社会美的鉴赏,感受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从这些美的典型身上,看到真善美必将战胜假丑恶,激励自己更加自觉地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义。这是以美辅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二)以美益智。

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和想象能力,达到美与真的结合,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海洋和艺术宝库中去,促进其掌握知识,把理性内化与自我感知结合起来,把群体的合力结构转化为个体的自由直观,开启和疏通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思维通道。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运用“美学的、直观的”方法研究相对论;麦克斯韦运用对称形式的美的欣赏观纠正了法拉第的电磁理论等。同时,通过美育,在形象生动的直现的感知下,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力稳定,而且能更主动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增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推动他们去进行科学研究。

(三)以美健体。

美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并运用对美的感受,促进体态、体能的协调发展,达到美与健的结合,从而促使学生体态健美的发展。一方面,体魄的健美是人的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训练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健美的身体。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运动,人的内在活力和生命力在形体的敏捷与力度、灵活与协调中充分展示出来,显示出人体特有的朝气、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具有特殊的魅力,透出独有的审美体验。

(四)以美炼人。

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对劳动的审美态度,培养把劳动作为体力与智力游戏来享受的情趣,从而使劳动变成人们的第一生活需要。马克思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美。”[1]美产生于劳动。人们的美的观念和美的创造,最初就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这本身就是美的表现。可以说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美丽的外表形象,也不会产生诸如梵?高的《加歇医生的肖像》、《向日葵》,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等世界名画,更不会有我们今天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通过劳动,提高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也就提高了对审美的认识。而从深层意义上讲,劳动锻炼了人的体魄,美化了人的外表形象,同时也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美化了人的心灵世界。

二、促进人的和谐

和谐之人是一个多种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其中,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保障,审美素质是关键。因此,审美教育实现与否,关系到和谐之人的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和谐之人。具体来说,审美教育所构成的审美素质对人的其他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素质。

美育对陶冶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有着特殊的功效,表现为以美储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这是由美育的情感性特征决定的,人的任何道德行为,都受内心指令的控制,一切道德规范,只有当它成为人们自己的内在信仰和要求之后,才能自觉地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二)文化素质。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作为社会有用之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美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增长见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表现为以美启真。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真理、掌握知识的情感,开发人们的智能。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美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人一旦具备了高度的审美能力,对美就会有着不懈地追求,因而引发出种种想像、联想、幻想和创造的欲望。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简称,身体素质强调健康的体魄,心理素质注重健康的心灵,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美育可以促进这一内在一致性的提升,达到以美促体,以美养心。在美育活动中,人们会因欣赏美、感受美而心情舒畅、心旷神怡,这种心意状态会使人血脉顺畅、经络通达,从而有助于身体康健,体质增强,人们的性格、气质等也会得到塑造,达到身心和谐的美的境界。如:欣赏自然美,大自然胸怀的博大宽广,会强烈地感染于人的内心,使人更加热爱生命,同时让人感到世俗名利的渺小,从而使人摆脱烦恼,心灵净化,趋于高尚。同时,在美育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形体美观念,也将使人们对自身的体能有所认识和感悟,这将有助于体能的开发和形体美的创造,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形体矫健,散发出青春的活力。

三、促进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其核心和实质在于“和”,“和”则为美,其直接表征是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和谐统一最关键的因素是要通过审美教育,特别是要以审美的人生态度,也就是以和谐发展的态度、亲和的态度去对待自身、他人、自然与社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一)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身心关系。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较少地关心自身,极少地关心自身的心理与人格的发展,因而导致精神危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疾患。“如果人类再不更多地关爱自身,特别是关爱自身心理与人格的健康,人类的焦虑症、忧郁症的蔓延将远远超过癌症与艾滋病的危害。”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使自身、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的发展。而心理与人格和谐协调发展的核心是提升人的内在情感力,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五种品格的塑造:一是善 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二是进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三是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四是谦虚,虚怀若谷,言行谨慎;五是淡泊,要淡泊名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眼前与长远,现实与理想的协调统一,不断超越自身的发展状态,这也是实现幸福而完善的人生的必要前提。

(二)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

美育可以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从而建立起一种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是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关爱、宽容和诚信,社会充满冷漠、冲突,甚至仇恨和暴力,那么即便是繁华的都市,也会显得“花无香,鸟无情”,人就如同置身于感情的沙漠之中。因而人类必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从而抛弃人与人是兽性关系的自然主义理解和他人是地狱的灰暗的存在主义理解,建立起人与人是平等友爱的伙伴关系的人道主义理解。这种人道主义理解就是一种审美(同情)的精神,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真正平等、和谐、友爱的关系。

(三)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

美育能使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从而建立起一种审美化的天人关系。众所周知,人类只有一个自然,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并没有把握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对立状态,由恐惧、征服到掠夺、破坏。只是到了新世纪初,人类才逐渐认识并体会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和谐发展关系。而这一认识的最大体现就在于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因为自然是孕育人类之母,人类生存发展之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类与其祖先、子孙后代共有的家园。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由对立走向和谐,由敌对走向审美,从而实现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欣赏绮丽美妙的自然美。美育就是这样以它的特殊“教材”――自然作为审美对象,诱导人自然而然地获得优雅的审美态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

第9篇

课前准备是前提。应该改掉单纯传授技能或以技能为主增加一点知识的单一性备课思想,挖掘教材因素应该有主次、有重点的提高学生美术素质为备课思想,例如让学生临摹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卢昂教堂》组画一课,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初步认识改变用固有色概念去认识色彩现象的习惯。从而发现对象包含的丰富复杂、美丽多彩的环境色、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相应的生理、心理素质为备课思想制定备课方案、准备教具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首先要注意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充分激发自身的多种感觉器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兴趣做某件事,他身心一旦受到激发,大脑及身体的诸多器官就积极活动起来,做事效率就高。素质教育面很广,特别是对艺术课目来说,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况下,才有可能使更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提问题,留悬念激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求趣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愉悦性。当然我们还可以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式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其次我们还要重视教与学的关系,有的教师在作示范画时,只是默默地画,学生听不到老师边画边讲解,这样教与学会脱节。

教学相宜是关键。教与学必须和谐一致,既要突出老师的主导,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给更多的学生当主角有表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例如:可以放一段轻音乐,调动学生听官积极参与边讲边示范,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绘画技能。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两者要紧密结合,针对学生个人的基本素质要区分对待,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美术家苗子,但须人人都有素质的发展,例:上素描课有的学生技能低可以重点突破,有的则可以提高鉴赏力的培养力度等等,采取多样性。再次教学上还要注意循序渐进,俗话说:饭总是一口一口吃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涉及面广、容量大,如水粉静物单元对前后的课题可侧重不同重点,如何组织色彩写生的静物,静物的构图,单色静物写生,关于色彩等等的提高要层次深入,否则会“欲速则不达”。教学中还应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联系,寓德于美,以美辅智,以美促体,以美促劳,如:壁挂编织课,可渗透编织艺术优秀传统的教育和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德熏陶,编织操作的技巧,作品的寓意等智能的提高,在编织制作中使学生动脑,动手得到锻炼促进劳动观念形成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课外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要注意及时小结、总结经验。另外,还应加强美术兴趣小组组织建设,坚持把课堂教学中涌现出的美术素质较高的学生吸收到学校兴趣小组进一步培养,并以此为龙头,增加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参加美术展览的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美育环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美术素质同时树立榜样,这样反过来更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

五个“优化”是保障。要求做到五个优化,即科学化、艺术化、精彩化、多样化、特色化。教学结构科学化,美术教学课堂结构要合理安排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美术教学要合理安排组织,导入新授课、练习巩固、小结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要环环紧扣,使得教学内容多而不乱。有的教师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变化,忽视教学内容,学生在玩中学不到什么,看起来热闹,实际上乱而不知所学,这是很不科学的。教学形式艺术化,因为美术学科有其艺术性,所以教学形式更要美,美,才能引人入胜,学生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艺术形式中更利于高效地发展素质,享受美感的体验,培养艺术情操,在强调结构科学同时理应加强形式的艺术化。教学过程精彩化,教学整个过程要有高低起伏,力求迭起,要处理好动静,快慢,轻重变化与发展。有画龙点晴的闪光点,有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一节绘画课如果只是单纯学生在画,没有评议,没有表演等精彩片断插入,只有平辅直叙,那肯定是枯燥无味,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那必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运用讲授、演示、谈话、观察、比较等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选择最好的去达到最佳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要特色化,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有特色,力求突出学科特点,语言有特色,教学方法、技巧都有独特之处,逐步形成风格,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实现美术教学五个优化,把美术教学搞活,五个优化应相互联系,要体现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在实践中,广大学生的审美知识、能力、水平明显提高,获奖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等次也越来越高。

第10篇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学期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组织师德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市县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1)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2)开展好“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1、安全法制教育(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各班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违法犯罪现象。(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2、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3、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

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孩”教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

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1、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班主任联系座谈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第11篇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这句话是我国古代劳动教育的名言,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教育实践中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授人以技”的重大意义。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只有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只有科学的自学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乃至在中小学整个基础教育活动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惜这点至今仍未能为某些语文教师所充分认识,至少未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关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

多年来,有些地方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不快,师生的负担一直未能减轻,其根源就在于未能认真突出地对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因此,语文学科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的根本保证,是语文教学改革至为重要的课题。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各种技能培养中最为重要的培养。

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文学家、剧作家莱辛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他把它抄给学生,要学生作为学习座右铭。十七世纪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也说过这么一句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关键。

三、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语文学科内容广泛,教学目的复杂,知识体系头绪多,因此,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语文自学能力,能较容易地独立阅读其他学科的教材,阅读各种门类的书籍,这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对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均有帮助,语文学科的基础性正体现在这里。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自学的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语文教师本人要坚定地树立“教学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并把它贯彻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去。

指导学生掌握在离开教师后自己学习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师要相信学生是可以通过老师的教,学会自己的学。要求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排除学生自己不会学的心理障碍,不断排除像带孩子走路时一味只是扶,怕一放就跌,怕跌伤孩子的心理障碍。学生由于教师的“放”而犯了错,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学会自学。离开教师后能自学,就能避免犯不会自学、不能长进的错。

二、要帮助学生树立重视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观念和重视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观念。

学生普遍存在着到学校是接受教育的单纯的、被动的、传统的受教育思想,普遍只重视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受训,不重视自己的学习,更缺乏要学会自己学的观念。所以,我在一接手上语文课时就向学生灌输:“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学会自己学是最根本的学习观念”。通过讲理,如说明我们时代是迅猛发展着的时代,信息激增的时代,要学会生存首先就要学会自学,在学校的时间有限,社会需要知识无穷,学会自学至为重要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自学为上”这种观念,让这种观念扎根并化为学生的自觉要求、自觉行为。这样,语文教学才可事半功倍。只要是科学的、实用的,只要是能联系语文学习实际的,不是生搬硬套的,不是牵强附会的,不是把问题作不必要的复杂化的,不是为讲思想方法而讲思想方法的,教师都可以从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出发,灵活的,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作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学习语文方法得以改进。

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一)、预习的方法。预习是语文学习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学习语文新知识的起点。魏书生老师将初中学段的语文学习内容比喻为一棵“知识树”。分阅读与写作,文言知识、文学常识、汉语基础知识,是四个分枝,每一个分枝又不断繁衍。这个比喻对初中六册语文课内容全面、系统、简括的“描绘”,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前做到心中有数。使他们预知整个初中语文学习的大致内容,以便在今后各个环节的学习中,认识所学内容在整个知识树中的地位,作用、意义。这既利于学生从知识结构中把握知识,又能激励学生自觉地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二)、听课的方法:听课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途径,听课技巧却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学习技巧。可从三方面着手:1、让学生做好物质准备,如笔记本、课本、工具书、练习册等,一律在课前备好。2、做好心理准备,如排除杂念,注意力集中,专心听课。3、采用有效的记忆方法,如用心听,用心记,用心想等。

(三)、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应该充满乐趣,应快速有效。如补漏拾遗,巩固理解,强识博记等有效方法。

(四)、练习应用方法。读书是学习,应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是说练习应用,包括做课后、单元后的思考和练习,考试时试题中的各种练习。练习应用做到:先复习,后答题;认真审题,寻找各种解法、审查答案。

四、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在一切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如何学。

教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这一问题可专题讲,可通过讲课时讲,可在复习和作文评讲时讲、试卷分析时讲,也可通过课外活动时讲。教师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的学法。如在开学的前两周上课,什么课文都不讲,要学生借助字、词典把整册课文通读一遍,像读一部长篇小说一样,从头到尾,然后要他们填一张调查表,如你最喜欢哪一课?哪一道思考题?你认为课本中最难读懂的中哪一课?全书有多少个字不认得,有多少个词不理解等。然后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心理开始上课。这种教法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向自学的路。

五、指导学生总结自己的自学体会,交流学法、学习的经验。

第12篇

    美术教学大致分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紧扣这三大环节。

课前是准备阶段,应该改掉单纯传授技能或以技能为主增加一点知识的单一性备课思想,挖掘教材因素应该有主次、有重点的提高学生美术素质为备课思想,例如让学生临摹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卢昂教堂》组画一课,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初步认识改变用固有色概念去认识色彩现象的习惯。从而发现对象包含的丰富复杂、美丽多彩的环境色、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相应的生理、心理素质为备课思想制定备课方案、准备教具做好课前准备。

课堂上首先要注意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求知、充分激发自身的多种感觉器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活跃课堂气氛,科学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兴趣做某件事,他身心一旦受到激发,大脑及身体的诸多器官就积极活动起来,做事效率就高。素质教育面很广、特别是对教艺术课目来说,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况下,才有可能使更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故事引趣 ,提问题,留悬念激趣,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求趣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愉乐性。当然我们还可以把美术中美而有趣的形象巧妙设计以多媒体式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的能力。

其次我们还要重视教与学的关系,有的教师在作示范画时,只是默默地画,学生听不到老师边画边讲解,这样教与学会脱节。教与学必须和谐一致,既要突出老师的主导,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给更多的学生当主角有表现和锻炼自己的机会,例如:可以放一段轻音乐,调动学生听官积极参与边讲边示范,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提高绘画技能。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应注意因材施教,两者要紧密结合,针对学生各人的基本素质要区分对待,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美术家苗子,但须人人都有素质的发展,例:上素描课有的学生技能低可以重点突破,有的则可以提高鉴赏力的培养力度等等,采取多样性。

再次教学上还要注意循序渐进性,俗话说:饭总是一口一口吃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涉及面广、容量大,如水粉静物单元对前后的课题可侧重不同重点,如何组织色彩写生的静物,静物的构图,单色静物写生,关于色彩等等的提高要层次深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或“停滞不前”的弊病。

教学中还应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联系,寓德于美、以美辅智、以美促体、以美促劳,如:壁挂编织课,可渗透编织艺术优秀传统的教育和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德熏陶,编织操作的技巧,作品的寓意等智能的提高,在编织制作中使学生动脑,动手得到锻炼促进劳动观念形成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课外要注意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要注意及时小结、总结经验。另外还应加强美术兴趣小组组织建设,坚持把课堂教学中涌现出的美术素质较高的学生吸收到学校兴趣小组进一步培养,并以此为龙头,增加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参加美术展览的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美育环境进一步发展学生美术素质同时树立榜样,这样反过来更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开展。

除此之外,本人还力求美术教学的五个优化,即科学化、艺术化、精彩化、多样化、特色化。

教学结构科学化,美术教学课堂结构要合理安排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学生感知、认识、实践,提高几个环节,应目纲清晰,结构谨严。美术教学要合理安排组织,导入新授课、练习巩固、小结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要环环紧扣,使得教学内容多而不乱。有的老师过分追求教学形式变化,忽视教学内容,学生在玩中学不到什么,看起来热闹,实际上乱而不知所学,这是很不科学的。

教学形式艺术化,因为美术学科有其艺术性,所以教学形式更要美,美,才能引人入胜,学生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艺术形式中更利于高效地发展素质,享受美感的体验, 培养艺术情操,在强调结构科学同时理应加强形式的艺术化。

教学过程精彩化,教学整个过程要有高低起伏,力求迭起,要处理好动静,快慢,轻重变化与发展。有画龙点晴的闪光点,有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一节绘画课如果只是单纯学生在画,没有评议,没有表演等精彩片断插入,只有平辅直叙,那肯定是枯燥无味,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的,那必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可以运用讲授、演示、谈话、观察、比较等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选择最好的去达到最佳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要特色化,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有特色,力求突出学科特点,语言有特色,教学方法手段,技巧都有独特之处,逐步形成风格,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实现美术教学五个优化,把美术教学搞活,五个优化应相互联系,要体现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