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7: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教育实践的收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曦园 素质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会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变革,它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变化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使教育教学从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新课程的精神,注重本土性,就地取材,我校结合校情,以打造劳动实践基地――“曦园”为平台,积极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代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以劳动实践基地为平台,全面实施综合活动新课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新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将结合活动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和体会,以供商榷。
一、立足校本,创建“曦园”,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搭建舞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2007年秋,学校将校园东部通道外一块闲置的空地占地约10亩开辟成集劳动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的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取名为“曦园”。
曦园被划分为六十畦,高一各班把它作为社会实践的班级劳动基地,其余由高一、高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之用。两年来,曦园经细致规划,合理布局,整个园地池圃错落,阡陌纵横,园畦规整,果木扶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2009年初,又开辟了“共青园”,使广大青年教师也积极地投入到农业种植的队伍中来,以身示范,在脑力劳动之余从另一个方面起到育人的效果。
曦园的建成不仅使闲置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了校园的整体美观,同时也填补了本校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以及课题研究的无实践基地的空白,较大程度地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二、依托“曦园”,注重过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提供熔炉
学校除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之外,还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寻求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情趣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利用基地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一)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校根据园地的特点与学科的联系,由学校生物教研组为龙头,成立了课题研发小组,编写了劳动教程《曦园飘香》,通过结合遗传、生物的新陈代谢等等知识与环境的关系开展宣传教育。基于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曦园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由于课题切合实际,符合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又来自于学生真实生活,起到了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或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在实践与体验中,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再者由于时间保证,地点固定,活动正常,制度齐全,师生共同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两年来学生课题获省、市县奖的就有8篇,获奖人数达50人,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按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必须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曦园”刚好为学生全员活动提供了一个大平台。学校以集体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劳动小组由学生自愿组合,各小组结合《曦园飘香》中的种植植物材料进行自由选择种植品种,在政教处的统一管理下,通过苍南黄金柑果业有限公司、温州市田头青农业合作社等单位的帮助以及学校生物组老师具体指导,2008年曦园收获西瓜4000多斤、花菜7000多斤,还有许多丝瓜、白菜、豇豆、大豆、茄子、豌豆、冬瓜、南瓜、玉米等。这样,劳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每个学生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他们除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外,还需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同时,这种劳动集体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教育因素,学生在集体劳动中,会更多地想到集体的劳动效果,集体的荣誉,看到集体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又促进了集体主义意识的形成。
在劳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与欢乐。当前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弱,但他们渴望成功,综合实践活动能满足他们的成就需要,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愿意学习,体验成功,收获快乐。
曦园既是学生实践、培训实用技术的基地,更是提高普及科技兴农意识的试验地。它加强了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又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基本的生产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质,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三、审视“曦园”,反思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之旅永无止境
曦园作为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收获了瓜果蔬菜;更重要的是,还收获了劳动知识、劳动经验以及研究性课题成果。但我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之中时,更应清楚地看到,在基地建设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改进。
(一)在有效指导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进行协同指导,把教师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聘请的农业专家有限,不能全程指导到每个劳动小组,学生只能在自行探索中体验、实践,获得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校内指导师缺乏基本种植实践经验是我们必须改进的问题。
(二)在科教结合“服务三农”方面需要提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将“三农”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教师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尝试将劳动实践基地面向农民,把实践基地办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农技培训站和推广站,发挥服务“三农”、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使新品种、新技术在劳动生产中各有所传,做到“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在作物栽培方面如何兼顾经济收益问题也需要再探讨
劳动实践基地目前主要停留在学生实践活动与学校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基础研究和活动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创新上,没有较好地考虑到经济收益。长期这样会造成资金的投入不足,影响基地建设。以后应该朝双赢的方向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困惑与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继续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薛进立,陈吉万主编.《曦园飘香》.
徽州平民教育实验的关键词,是一个人和两所学校。这个人是陶行知先生的徽州后辈聂圣哲,他服膺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创办了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在21世纪的头十年,聂圣哲在休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实验。这两所学校是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在休宁先后创办的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和德胜平民学校。《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多次报道这两所学校。英国广播公司(BBC)还专程来这两所学校拍摄纪录片《中国学校》,纪录片2008年在BBC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播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木工活是手艺中的“昆曲”
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创办于2003年,至今已十年光景。在这十年当中,这所学校以全新的育人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普遍赞扬。
休宁乡贤、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象先生是著名的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他在初次访问休宁木工学校的时候就赞誉其是“陶行知式的学校”。2005年10月,笔者有幸与吴象先生就木工学校的办学模式共同执笔撰文《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
我们不约而同地联想到徽州先贤、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和他先后创办的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及育才学校,认为这所木工学校也是值得重视的伟大创举。可以预见,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学实践的深入,这所学校将蔚为风气,积极影响整个社会,造福子孙后代。所以称其为创举犹嫌不足,简直可以誉为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为什么呢?木工学校在经济、教育、文化三大方面,引起巨大的反响,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民增收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创了一条从实出发、因地制宜的新路……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木工学校的创造性意义在于:
其一,在经济上,实现了宏观经济层面的县域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的劳动者群体之间的“双赢”。
在宏观经济层面,木工学校的创办,有利于休宁这样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小县发挥林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和发展有一定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林产品加工工业,在引入先进科技和管理的条件下,提升县域经济要素禀赋条件,突破以往单一以输出原料为主的低层次的林业经济,擢升经济品位。
在微观经济层面,此举是转变劳务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掘人力资本的积极尝试。诚如聂圣哲本人的感慨:“木工是所有工匠中最严谨、最富逻辑、技艺最高超的一群,如果把各类手艺都比作演戏,那木工活就是这些手艺中的‘昆曲’,有了木匠的手艺基础,再学习其他行当可谓轻而易举。”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木工,具备了较高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提升,使得他们即使将来不再从事木工职业,也能在其他的行业工种中秉承木工严谨求实、积极创新的工作作风,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其二,在教育上,对改革整个教育体系、改进职业教育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型和榜样,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的教学实践,乃是遵循先哲开出的职业教育的良方,在徽州土地上做出的一次社会实验。木工学校招收休宁农村里能吃苦耐劳的农民子弟,既开设文化知识课程,学习研读《细节决定成败》《致加西亚的信》等励志类书籍,又教授木工专业理论和手艺,更多的时间是实训。学员同时从锯、劈、刨、凿等基本技能学起,学习制作传统家具。39张八仙桌、78张雕花太师椅,是首届“匠士”毕业时献上的“毕业论文”。
进入木工学校的大门,便能醒目地看到学校的校训:“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一点尤为可贵。木工学校不单单努力教授学员专业技能,努力提高劳动素养,还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向学员传播公民教育的理念,希望每个学员除了要做一个好的劳动者,更要做文明人,做好公民。学校把“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这四项朴实无华的标准作为对每个学员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颇具苦心,立意深远。
其三,在文化上,木工学校的理念和实践,是对徽州文化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以儒家学说为根基的传统徽州文化,从某一方面而言是“官本位”的文化。在当地重道轻艺的文化背景中,古代的匠人是入不得士林的。在徽商衰败之后,徽州文化的这种弊端便愈加显现出来。
休宁木工学校的毕业典礼上隆重颁发了“匠士”学位,这在徽州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大学里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如今木匠也能评学位,真正迈入“士林”了。这项创新很不简单,人人皆可为尧舜,行行都能出状元。从这个意义上看,“匠士”学位的颁发,倒是对“官本位”重道轻艺、士农工商等级井然的传统徽州文化的一次不大不小的超越。
时至今日,重温八年前的旧作,回首休宁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十年来的风雨兼程,我们之前从经济、教育、文化三个层面总结的“一石三鸟的伟大创举”之评价到今天也一点没有过时。别开生面的“匠士”毕业论文——八仙桌、太师椅,庄严肃穆的“匠士”学位授予仪式……这些动人的画面将会永远镌刻在徽州平民教育的史册。
学校的理念:“先育人,再教书”
2005年秋天,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按照平民教育的理念,在休宁郊外的兰渡又创办了一所小学——休宁德胜平民学校。那一年的暑假,木工学校的学生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为平民学校的弟弟妹妹义务打制课桌椅。平民学校甫一诞生,就风华正茂,以其更为鲜明的“陶行知式学校”的特色,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尽管因为一些人为的因素,学校后来的发展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甚至流于停滞,但它短短五年的成长足以在徽州甚至中国的平民教育蓝天上画下一道美丽的彩虹。
聂圣哲先生对平民学校倾注了很多心血,在一开始就为这所学校做了精彩的“顶层设计”:平民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休宁及附近偏僻山区最贫苦的家庭。学校向入学学生免费提供食宿、书本和服装。学校同时向家长提出三个附加条件:接受学校“先育人,再教书”的理念;孩子必须“读平民书,做平民事,过平民的生活”;校方不向家长保证孩子毕业后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读书。
平民学校“六年寄宿读书、一切费用全免”的条件对皖南山区贫困家庭而言,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为了寻找、确定最值得救助的对象,平民学校校长张晓琳每年都带着一份从多个渠道收集到的需要救助的孩子的名单,到穷乡僻壤的山村逐个家访。家访的内容一是核实受助家庭的贫困程度,二是调查家庭是否勤劳淳朴,三是确认对方对平民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认同,最后需要家长签署一份承诺书。
平民学校与此前的木工学校一样,都是秉承陶夫子平民教育思想创办的学校,都把“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作为学校的校训。但二者仍然有着不同的特色:木工学校是职业高中层面的学校,平民学校则是一所新型的小学;如果说职业高中的木工学校突出的是实用主义教育的色彩,平民学校则更加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工学团”模式。很多到访过平民学校的人,都对它突出的劳动教育特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民学校一天当中的劳动教育课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清晨6时,平民学校的孩子们起身洗漱,而后便是20分钟的劳动技能训练,有的清洗衣服,有的整理寝室,有的打扫厕所,有的到厨房帮厨……学校对孩子们劳动技能的训练要求严格,哪怕是一项最简单的劳动,在程序上都有细致的规定;每天下午,平民学校还雷打不动地安排了一节劳动课:一二年级的学生打扫卫生、整理校园;三年级的学生种菜、打猪草;四五年级的学生管理菜园、养猪、编竹、补鞋等等。平民学校这般重视劳动教育,乃是希望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动手的能力,通过实践去感受知识、学习知识。这种陶行知式的教育成效极其显著。新生入学不久,家长们很受到孩子身上显著的变化: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整洁卫生,彬彬有礼……
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到2010年,休宁德胜平民学校拥有七亩水田、七分菜园、四亩山场、一个猪圈、一个编竹室、一个缝补室、一个碾米厂、一个木工房、两个洗衣房,学校陆续开设了竹器编织组、养殖组、碾米组、种植组、木工修理组、缝补组等。平民学校师生劳动成果斐然:养了三头猪,其中两头猪重四百多斤;收获油菜籽1400多斤、稻谷7000多斤;编扎扫把200多把;收获的蔬菜丰盛,除了供应本校之外,还专门送到十几里外的木工学校。每年夏秋两季收割油菜和稻子的时节,是孩子们盛大的节日。这些10岁上下的孩子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和光荣。而这些人生的体验,是很多同龄人很少或从未涉及的。
我曾在2009年一个冬日的午后,专程驱车到休宁德胜平民学校访问。那些暖意盎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张晓琳校长亲切地帮小学生们晒被子,孩子们带我们去看他们喂养的小猪和培育的菜园。我在教室的课桌前沉坐良久,我为孩子们一张张充满自信、青春绽放的笑脸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所感动。这不正是陶行知先生畅想和实践的乡村工学团的蓝图吗?
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乡村工学团试验初步计划说明书》中写道:
乡村工学团是一个小工场,一个小学校,一个小社会。这里面包含着生产的意义,长进的意义,平等互助、自卫卫人的意义。它是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产生了一个改造乡村的富有生活力的新细胞。
这是陶夫子的“中国梦”,它在七十多年后的徽州故土悄然实现了。
晓庄之后有育才
因为一些说不清也道不明的原因,2010年年底,休宁地方有关部门决定与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终止合作,对德胜木工学校和德胜平民学校进行改制。相对于木工学校尚能应对危局,平民学校则受到很大的冲击,平民教育体系基本上被。此情此景,对那些造访过平民学校、体验过陶行知先生“中国梦”的人而言,内心深处的酸楚是不言而喻的。
陶行知先生17岁时从万安古城岩下乘船赴杭,他二十多年后写诗回忆当时和父亲在水蓝桥头分别的场景:“我要问芳草上的露水,何处能寻得当年的泪珠?”我想,今晨芳草上的露水何尝不是当年的泪珠呢?
关键词:劳技;实践;劳动热情;劳动经验;劳动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9;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04-01
实践性与创造性是劳技的显著特征,劳技教学始终要基于实践追求创新,让学生主动实践,在亲身实践中体验、领悟和建构劳动知识,提高劳动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积淀劳动素养。本文作者在多年的劳技教学中构建出了一套基于实践与创新的劳技教学三步曲,现以“翻盖垃圾桶”教学为例探讨这套简单实用的教学操作策略。
一、 巧设情境,催生劳动热情
学生劳动情绪的高低影响着劳技教学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动手劳动的热情,教师在劳技教学中巧设情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激活劳动细胞,催生劳动欲望。例如,在教学“翻盖垃圾桶”一课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某市小学劳技创新大赛的现场视频,视频中参赛现场可谓热火朝天,选手们的劳动热情高涨,一个个挥动着小手忙个不停,用巧手制作出了一件件新颖精致的作品。接着,教师把画面锁定在翻盖垃圾桶的比赛现场,引领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翻盖垃圾桶,观看选手演示讲解翻盖垃圾桶的使用原理和特色价值,学生不禁为这么神奇的垃圾桶而惊叹。看到学生对这些有趣的翻盖垃圾桶产生了兴趣,教师就说:“这些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垃圾桶如果能够摆放在我们的教室或者家中的房间内,一定非常不错。”教师的话进一步挑起了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欲望,那些原先怕动手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于是,教师趁机说:“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动手做一个翻盖垃圾桶,相信同学们亲手劳动的成果一定会更有价值。”就这样,学生们的劳动热情被点燃了。劳动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轻松有趣的劳动意境,让他们觉得劳动既好玩又有价值,催生了他们亲手劳动的热情。
二、倾心实践,积累劳动经验
“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引导学生倾心实践是劳技教学的第二步,也是劳技教学的核心环节。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劳技知识、劳技能力的获得与劳动经验的培养需要在动手实践中历练与提升。劳技教学离不开实践,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式的劳技教学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塞西尔认为:“一克的经验抵得上一吨的理论。”劳动经验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宝贵财富,是走向成功之路的捷径。一些学生害怕劳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乏劳动经验,感到劳动烦琐、无趣,从而滋长了厌倦劳动的情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投入与产出往往成正比,劳动经验来自真实而深刻的实践活动,学生倾心投入劳动实践,才会获得有效的劳动经验。为了丰富学生的劳动经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倾心度。在教学“翻盖垃圾桶”一课中,教师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开展合作实践,各学习小组通过观察讨论,模仿视频中选手的作品,探讨出翻盖垃圾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接着,教师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倾心实践,教师鼓励小组之间开展竞争:“同学们,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心灵手巧,看一看哪一小组的作品最成功!”教师的话激励着学生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增强了他们参与劳动的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人人动手操作,在精诚合作中完成了制作任务,获得了宝贵的劳动实践经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劳技教学要基于实践,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知行结合,锻炼和提高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他们才会乐学笃行。
三、 展示碰撞,擦出创新火苗
提高劳动价值的根本在于提高劳动效率,而提高劳动效率的出路在于技术创新。因此,教师要创新劳动技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水平。劳技教学要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宗旨,促使学生不断创新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成果。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创新,教师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舞台,让他们在互动中碰撞,从而摩擦出创新的火苗。例如,在教学“翻盖垃圾桶”一课中,教师着重组织第三个环节的教学――展示碰撞。在学生制作完毕之后,教师在全班开展作品展评活动,让各小组依次展示作品,介绍垃圾桶的特色,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其他小组学生则在观摩和聆听过程中对作品进行点评(评价垃圾桶的优点与缺点),并且提出改M建议。展示平台给学生碰撞思维与交换思想提供机会,有的学生对垃圾桶的造型提出了新的想法,有的学生对垃圾桶的功能进行了完善,有的学生还建议制作成大型的翻盖垃圾桶用于校园垃圾的收纳,以改善校园的环境。在学生充分碰撞之后,教师还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二次制作,以制作出更多先进的翻盖垃圾桶。
四、结束语
实践与创新是劳技教学的灵魂,劳技教学贵在实践中创新。因此,教师在劳技教学中要基于劳动实践,催生学生的劳动热情,点燃学生的创新火种,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提升
自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在2005年、2012年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基于使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长效性以及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南铁道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深化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5年、2012年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分别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内以吴满意、张兵亭、冯素玲、徐梅、王辉和王小云等学者将共青团组织联合其它部门开展的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按其内容可基本分为六大类型:专业实践模式、社会调查模式、公益劳动模式、志愿服务模式、技能竞赛模式和勤工助学模式。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课题调研”模式、湖南科技大学的“334模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知行统一”模式等。在国外,马奇柯等国外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研究,将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分为见习实习模式、社会服务模式、“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劳动教育模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等。在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美国布朗大学的“必修学分”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真实教育”模式等。
2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意义
深化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不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育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高素质和培养全方位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如何使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如何建立和维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如何保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如何实现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远目标,只有解决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四个问题”,增强“四性”,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长效机制。笔者个人认为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存在“四个问题”,增强“四性”:一是解决管理混乱、职责推诿、队伍不健全问题,保证工作长效性;二是解决主题凌乱无序、缺乏规范问题,实现工作目标性;三是解决活动流于形式、效能不高、缺乏考核评价问题,增强工作实效性;四是解决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进而直接推动高职学院团员青年人才培养素质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必能为高职学院大学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必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工作体系和高校育人体系,丰富和发展高职德育理论。
3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
为了解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以一斑窥全豹,获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会谈以及走访等多种形式,并综合假设法、内容分析法等论证方法,于2015年4月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南铁道技术学院主干道、教学楼、公寓楼、田径场附近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即时收回。调查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就读年级等;第二部分是为了解被调查者对共青团社会实践普及情况而设计的题目,涵盖了对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的动机、以何种形式参加、相关兴趣、遇到的困难、提升的能力和活动后的收获等方面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以及对实践的态度以及收获等题目的设计采用封闭式方法,对每一道题都给出几种答案,被调查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第三部分是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开放性题目,旨在探索和提升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的理念。调查问卷随机抽查。在二所高校各个教学楼、田径场、绿荫道、宿舍楼附近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即时收回。整个调查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共收回928份,回收率为92.8%。
4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目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不同的目的与动机,从调查中了解到其动机大致可为以下几项,分别是提升技能、为就业积累经验和服务社会等,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动机以及目的的选项区分度差距不大,有31.5%的学生是为了提升技能素质,有24.2%的学生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有20.7%的学生是为就业做准备使就业更具竞争力,有15.6%学生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其余的0.8%是抱有其他目的。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这是他们参与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有很多学生觉得,无论初衷是出于服务社会或是提升自己的动机,在参与到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这两个目的会相互融合和联系,换句话来说,不同的两个动机会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达成一致。(2)学生参与面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78.2%的学生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其中,4.6%的学生参加过思想类社会实践活动,18.3%的学生参加过文明类社会实践活动,7.2%的学生参加过心理类社会实践活动,35.5%的学生参加过文化类社会实践活动,53.6%的学生参加过职业类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某些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够,积极性也不高。(3)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方式有待提升。一是吸引力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创新,不能吸引多数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如局限于QQ、海报、通知等。三是模式单一,如拘泥于“三下乡”和物质扶贫等传统活动等。四是专业指导不够。如社会实践活动中缺少专业指导老师辅导。(4)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在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哪些问题中,61.3%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年下拨的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较少,其中包括企业勤工俭学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进社区、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项目多,开支经费多,资金投入不足是主要问题。(5)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68.6%的大学生认为,在开展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该帮助联系实践单位,并提供相关专业指导。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除了班主任和大学生辅导员进行活动管理和指导外,很少有任课老师和专业老师参与进来,并开展前期辅导和相关专业指导,这就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5调研思考和建议
5.1优化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方式
一是要在高职院校活动中建立多样式和有效的宣传方式,学院团委应在活动开展前、活动开展中,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站、团委网站、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团委微博、团干QQ群等多种新媒体,并定期进行学生座谈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实践活动心得分享会、典型表彰会等会议,对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集体进行新闻报道,同时将活动中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经验收获进行宣传,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共青团活动的关注率,同时扩大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并将实践活动中的正能量进行传播。二是完善更多层次的动员方案,团委应对学生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层次动员。通过发挥好学生党校、社团联合会、系部团总支、学生支部的作用及影响,各方面都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并以学生干部为模范带头的作用,将学生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亲身经验分享,培育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生与学生的分享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5.2打造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色化、品牌化、多元化机制
一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仅限于常规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类型活动,要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情况,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品牌活动项目。比如,华南理工大院团委与招生办共同举办“宣传华工,感恩母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其优秀毕业生返回所毕业的高中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所获成果等宣传资料,召开感恩座谈会、并发放宣传资料、使用PPT现场展示等方式宣传华南理工大的优势,展示硕果,扩大学校的招生影响力与知晓率。又例如该校的团委与校友办共同举办“感悟梦想,访谈校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不同专业的、不同行业的、不同年龄的杰出校友,展现他们努力拼搏、成长成才的艰苦奋斗历程与对感恩母校的深厚感情,从而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学院建设与自身的发展。根据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再是以往一成不变的活动模式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推进了我们在与活动中的开发,创新的模式,也只有根据当代社会的情况而进行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好地打造出属于自己学校的专职品牌项目,同时在对于学校活动开发的模式中,只有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创新与开发同时进行,才能更为有特色、有质量、有品牌地开展活动,也能更好地将共青团实践活动开展得更为充分。二是将学院的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模式相结合,目前学院开展活动多是以社会实践模式以不变的主体,但是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忽视了大学生具有专业特色的特点,而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专业特色的知识,便能让更多对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从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好地将专业与活动相结合,让活动的模式不在单一,更加具有多元化,并且让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科专业较多,共青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地设计实践内容与形式。像这种带有专业特色机制的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三是将“学分制”融入活动。在建立了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同时,学校应该将考核制度融入其中,实行“学分制”考核制度,是更好地将学生与活动挂钩,可以通过选修课、奖励措施、素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活动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同时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中,完成课堂上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以个人、团队的形式进行拓展,让“学分制”与学生日常的学习挂钩,并有辅导员进行考核,从而将对于共青团的育人机制进行有制度地开展,并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与“学生制”相结合。学院团委每学期向系部开展一次登记,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有登记,有证实,并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融入进学生的大学生档案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具有确定性的依据。
5.3在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活动中建立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共青团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因此在活动中应该建立有效的长期保障机制,比如活动的经费、活动地点的安全性等因素,学院团委应该制定一套体系的保障措施,对于经费的问题除了向学院进行申请之外还可以进行向外来的商家寻求赞助,但是一定要确保赞助的高质量。同时学院团委应该密切地与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共同寻找每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的讨论,研讨,建立一套有系统化、制度化、多元化的保障机制,确保活动的各种问题可以及时地解决,同时关于涉及经费的问题要拓展活动的方式,将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补助向结合。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为活动进行“换血”。
参考文献
[1]罗敏.对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环节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2]梁康建.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思考[J].高校管理,2013(7).
Wang Zengqiang;Chen Kaijun; Yang Weijun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咸阳 712000)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 本文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生产实习为案例,剖析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案。
Abstract: Taking production internship of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analyzed problems in production internship and then put forward measures and case.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械制造 生产实习 职业素养 共盈机制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achinery; production internship; professionalism; total surplus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235-02
0引言
生产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在生产现场以工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工科的多数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次或几次生产现场实习。因此,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解决生产实习中的问题,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值得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诸多一线实训教师研究、探索。本文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陕西工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实习”为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1实践教学的两个平台
陕西工院作为最早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经过60年的发展,学院定位准确,紧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中心的教育特色;明确定位为“教学培训型高校”,逐步形成了“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在实践性教学中,形成了以“精练实用的教学与快捷有效的培训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有两个支撑平台,一个是工业技术中心,另一个是校办实习工厂,工业技术中心以培养基本技能、中级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主要工作目标,校办工厂以系列万能工具磨床的生产、学生的生产实习为主要工作目标。
2专业生产实习中的主要问题
陕西工院机械制造类专业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计划。第一学期进行6周轮换工种(车、铣、钳、磨)技能实训教学,第二学期进行固定工种实训教学,经过固定工种专业实训后,再安排学生下厂进行专业岗位生产实习,也称顶岗实习前的三部曲:轮换工种实训固定工种实训生产实习。轮换工种实训、固定工种实训由工业技术中心组织和安排实施,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生产的基本技能;专业岗位生产实习由学院校办工厂机加工车间实施完成,目的是为顶岗实习夯实基础,在进行顶岗实习时能尽快进入角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生产实习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即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只需进行短期适应培训或不进行培训就能单独进行顶岗生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
2.1 学生对生产车间的性质认识不足车间是生产一线,工人师傅是以完成工时定额为第一要务,工时定额完不成,个人当月的经济收入将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生产计划的配套。所以,部分学生感觉到,在生产实习中工人师傅对其态度比较冷淡,不如在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每天不厌其烦地给其讲解各类知识和手把手地教各种基本技能。由于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解决角色和位置的变化,对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缺少思想准备,就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生产实习时有少部分同学在生产实习的前几天,几乎只站在机床旁边看,或者看一些无关的书籍,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帮助师傅作哪些工作,也不知道如何与工人师傅进行技术和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
2.2 学生期望值过高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一般都经过5~6周的工种轮换实训和3~4周的固定工种实训,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操作技能比较熟练了,生产实习不在话下,希望在生产实习期间大显身手,多干一些较复杂的工件;而工人师傅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特点,刚下厂的几天内,为学生安排一些辅助工作或加工一些简单零件。但学生就觉得师傅小瞧自己、大材小用。表现为:干活吊儿郎当,出工不出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加工出的零件就有废品或代用品,或者出现刀具损坏现象。这样,工人师傅对学生的操作技能产生怀疑,认为这么简单的零件都作不好,就减少让其上岗操作的机会。
例如:我院的数控系0708班同学在生产实习中,在圆柱形零件的一个端面上铣十字直槽,由于分度不准,制作了三件就报废了两件,并损坏铣刀一把,直接经济损失上百元。零件报废后,指导师傅对其操作技能的认可度下降。
2.3 学生专业技能不够扎实,缺乏职业素养根据陕西工院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计划,在第一学期安排基本技能实训150~180学时,第二学期安排专项技能实训90~120学时,生产实习60~120学时。由于基本技能实训的课时总体偏少,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还不具备加工中等难度以上零件的操作技能。遇到稍有难度的零件就不会干,对加工工艺似懂非懂(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还未开设),又缺乏向工人师傅请教和交流的技巧,下厂生产实习的几个周,指导师傅基本不让其上机床操作,甚至出现拒绝上机床操作的个别现象。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也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招收的高职学生都是“80后”,其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较少,基本上没有参加过体力劳动。刚到机加车间,看到地面油污,机器上有油、零件上有油,就会产生怕脏怕累情绪,知难而退,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由于本身的基本操作技能不扎实, 又缺乏职业素养,就间接地加大了学生与工人师傅间的距离,影响生产实习的效果。
2.4 生产实习单位的困难与工业技术中心对口接纳学生生产实习单位是学院校办工厂的机加车间。该车间是一个经济独立核算单位,每人每月的工时定额是260-280小时。因此,在接纳学生生产实习时有“三怕”。一怕出现安全事故,生产实习都是真正的生产过程,由于学生初次参加生产实习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一旦发生事故,车间很难担负起责任;二怕影响生产。因为,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带班的师傅必然要抽出部分精力,一对一的给予指导,车间就担心搞生产实习影响生产,月底完不成生产任务,直接影响工人的经济收入;三怕出废品或损坏刀具。车间给一线工人都有废品率考核指标,如车工、磨工为0.2%,铣工为0.8%,废品率超过部分,要按本工序之前发生的加工工时费用和材料费用总和的40%进行处罚,且在年度考核和年终奖的发放中还有连带处罚。这样就影响了工人师傅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积极性。
3改进措施及建议
3.1 加强教育和管理为了使学生在有限学时的生产实习中,最大限度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应制定严格的管理、教育制度。在下厂生产实习期间,首先由工业技术中心主管领导负责对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的安全、目的、要求、重要性的教育。从思想上让学生对下厂进行生产实习有明确的认识和的目标,做好遇到各种困难的心理准备,知道遇到矛盾如何处理或求助的方法。由车间派一名专职实习教师负责考勤、岗位协调、师生关系协调,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由于学生在生产实习时,还比较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工业技术中心专门委派一名懂理论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负责工艺、刀具、机床、夹具等专业理论知识辅导,解决学生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为学生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2 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
3.2.1 增加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课时实践性教学是高职学生“学习工艺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素质、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生产实习与其他实践环节相链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以机械制造专业实践教学计划为例,见表1所示。
3.2.2 增加实训教学经费投入目前,高职院校都存在实训教学经费不足现象,主要是日常开支投入不足,因为各类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使原本紧张的实训教学经费更显得捉襟见肘。例如:因为铁矿石价格连年大幅上涨,钢材的价格也连年大幅上涨,其它辅助材料也有不小的涨价幅度,势必直接影响到学生练习基本技能的成本,学院应实时增加实训教学经费的投入幅度,增加生产实习费用,目前学院给每名学生制定的生产实习费用5元/天,显然过低。由于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工人师傅发生废品的几率势必加大。另一方面,学生由消耗性实训转变为生产性实习,不用再消耗实习材料给学院节省了材料费。所以,对于高职院,尤其是机械制造类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更应审时度势,加大实训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在实处。
3.2.3 提高基本操作技能经过两轮机加工实训,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到生产车间后上手快,能够较快地和师傅融洽结对,从生产实习中获得收获较多。主要原因就是能较好地协助师傅完成生产任务,并且,出现的废品较少,损坏的刀辅具也少。所以,这类学生是生产车间欢迎的,且能最大限度地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因此,要提高生产实习的效果,关键因素还是要提高高职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这就好像基本功扎实的运动员,就必然会受教练的重点培养,容易成才。
3.3 建立建全校企合作的共盈机制“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是陕西工院长期积淀形成的鲜明办学特色。在学校创建之初,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定要求,建成了校办实习工厂――咸阳机床厂。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品技术含量由低到高,产品结构由简单、单一到系列化,主要功能由单纯承担教学实习任务到既承担教学实习又从事产品生产的发展过程。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校办实习工厂与学院形成教学共同体、利益统一体,校厂同生共长、相辅相成。特别是1999年学院升格以来,学院又进一步明确了校办工厂“既出产品、又育人才”和“以产养教、以教促产”的功能定位,使其成为人才培养和生产经营的“两地、两场”,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高科技产品生产场所和学生职业素质训导场所,构筑“校厂一体”的能力培养平台,营造“产教结合”的能力培养环境,实行“双向互动”的运行管理方式,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为进一步大力推进和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证和软硬件基础。
但是,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中,存在血脉不畅的现象。建议设立“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领导小组,专门研究、协调、指导、制定实训教学、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政策、管理制度、监督机制等。使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明确,只有双方都找到利益的切入点和平衡点,才能有效地调动院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从而真正保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长期、有效合作,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登洁等.高等职业院校数控生产实习方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0,(8).
[2]宋秀兰等.对提高职校《钳工生产实习》课教学质量的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3]刘文等.高校机制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甘肃科技,2010,(2).
[关键词]校本培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
一、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1]。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2]。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3]。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5]。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6]。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7]。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8]。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9]。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5%,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10]。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11]。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12]。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其次,要在培训中培养教师,激发参训的动力。要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让每一位教师通过培训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创造性,体会专业成长的快乐。在校本培训中应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塑造教坛新秀,让教师在主持培训、接受培训的同时看到专业发展的前景,以此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动力。
第三,应完善评价制度,提高培训吸引力。目前,很多校本培训活动的考察类似于考勤,只要参加就行,参加后只要上交规定的“作业”即可,不管培训是否取得了实效,教师是否有收获。这种做法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使校本培训失去了吸引力。应让教师参与到校本培训的计划、实施、总结、评价等各个环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校本培训活动的主人,并实施参与式管理和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以充分培养教师校本培训的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12.
[2]时伟.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84-194.
[3][美]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271.
[4]顾明远,檀传宝.2004: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教师与教师教育[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5]万福.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02,(1):25.
[6]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学习的实践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7.
[7]李水清.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8.
[8][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15.
[9]曹一鸣.校本教研实施方略[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6.
[10]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文件、经验材料汇编[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3-257.
每一幼儿教师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总结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教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幼儿园教师2020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范文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1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现将本年度幼儿教师德育工作总结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经过一学年的德育渗透,我班的孩子已形成了初步的道德观,能判断日常事件的对与错,说话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懂得谦让和尊重劳动者等等。这一切,都归功于我们班安排的系列活动和我们平时的点点滴滴随机的品德行为的培养。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行为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化。
(1)节日活动
一年四季,有不少节日,我国在欢庆节日的同时,利用节日,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如“三·八”节进行爱妈妈教育;“五·一”节进行劳动教育;“十·一”节进行爱国教育等等。
(2)参观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小区风光,认识各种花草。让幼儿了解珍惜人们的劳动,激发幼儿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设施的情感。
(3)娱乐活动
幼儿喜欢看表演,也喜欢参加表演,因此,在娱乐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4)体育活动
幼儿园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这就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教育幼儿团结一致,激发上进心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品德;
(5)“大带小”活动
由大班哥哥姐姐为主角的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最感兴趣了。看着大哥哥姐姐们精神地升旗、敬礼,让孩子感受到国旗的庄严和神圣。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幼儿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团结友爱、和善交往、办事有责任感等优良品质。
二、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极不相同的群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俗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品德个性、习惯、爱好特长,为人处世的态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幼儿家长工作,如家访、、电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接待家长来访等,及时了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情况,向幼儿家长宣传和普及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端正教育观点,促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尽管,我们已初步尝到了收获的喜悦,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教育实践和探索点滴,今后将更深层次地研究幼儿德育的问题,做好德育工作计划,继续寻求幼儿教育整体优化的途径。
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2来到我们的幼儿园做实习的工作,而今实习也是快要结束了,回顾在过去这段实习的日子,我也是有了蛮多的收获,自己也是得到了很多同事们的一个帮助,让我能在幼儿园把老师的这个工作是给做好,和孩子们的一个相处也是特别的开心,我也是对于实习这段期间的工作来做下个人的一个总结。
实习,有老师带我,也是对于我的要求没有像其他的同事那么的高,但是我也是尽力的向优秀的同事去看齐,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的去完成了领导交代的一些任务,既然是学,是工作,那么还是要去做好的,不能由于只是实习的,就觉得混过去就算了,那样对自己,对孩子们都是挺不负责任的。所以我也是积极的去学习,和孩子们的相处,刚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们还不能很好的接受我,但是我也是抱着热情的态度,和他们玩,和他们一起生活,渐渐的熟悉了,他们也是对于我有了认可,然后我也是开始尝试教他们一些东西,慢慢的我也是知道如何和孩子们相处,又树立老师的威严,他们也是愿意听我的,上课的时候,也是和平时会有一些区别,会认真的来听,而不是只顾着玩闹。
从实习里我也是认真的去听其他老师的建议,改善我教学的方法,不断的去优化,认真的做好我的工作,尽责的去为孩子们的成长而努力,他们的进步其实也是见证着我的进步,我做的更好了,那么他们也是会变得更加的优秀,作为老师,我也是知道自己有义务,有责任去把工作给做好,同时我也是在工作上面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今实习的结束,我也是感觉到自己在做这份工作上,有了更多的心得,和刚进入幼儿园时候的自己相比,真的有很大的变化,而今我也是更加的从容去面对孩子们,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把知识教给他们。
当然和优秀的幼师相比,我也是清楚自己的差距,经验是不够的,遇到一些情况,我也是无法去处理,还有如果给我一批新的孩子,来让我教,我也是会很大的压力,毕竟这些孩子们也是熟悉了,所以我也是教的好一些,但是更难一些的工作我也是需要继续的去学,去做,才能是做好的,在今后的工作里面,我要继续的去提升,来把孩子们教好,他们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是要更加的努力,才能把幼儿园的一个教学工作给去做好了。
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3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幼儿园教师工作总结。回顾这学期,忙碌而愉快的工作在我班三位老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园里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这学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思想品德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爱集体,服从分配,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努力求真、求实、求新。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园里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做到耐心、爱心、公平、尊重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一)、教育工作
在教学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要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备好每一节课。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了解幼儿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关注全体幼儿,注重个别教育,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积极地参加公开课和各种竞赛活动。多看对业务有帮助的书籍,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机会与条件,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
根据班上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掌握事物的特征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注意教给幼儿初浅的、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认真备课,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工作。
注意将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每月撰写教育随笔,以提高自身能力与写作能力,3、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认真领会了新《纲要》精神。
4、认真填写周、月计划及各种表格。
5、认真做好特殊儿童的个案记录,做到有分析、有目标、有记录、有反馈。
6、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环节,保证好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二)、保育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让幼儿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教育幼儿关心集体,关心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智慧、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密切联系,听取家长意见,根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纠正幼儿不良的习惯。
1、加强了幼儿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加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使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
2、做好了班级园舍的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地上无灰尘、纸屑,窗明几净,被褥整洁舒适。
3、严格卫生保健制度,按制度要求给各种玩、用具认真地进行清洗消毒工作,保证了玩、用具的卫生、安全使用。
积极配合幼儿园保健医生做好疾病防治和预防接种工作。
4、强化幼儿健康意识,保证了幼儿进餐时心情愉快。
注重培养幼儿好的进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进餐时不打闹讲话,不掉饭粒。
5、勤为幼儿剪指甲,避免抓伤的安全事故发生。
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破坏性行为,教师给予及时的制止,并进行随机教育。
6、加强了幼儿午睡的管理及巡视,保证午睡时室内的空气质量。
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进入午睡室后,不吵闹,尽快入睡,会整理床铺,衣服折叠整齐放好。
7、经过班级教师的共同配合,幼儿的身体及健康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保障每一个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教给了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强化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
不吞食异物,不玩火、水、电,不从高处往下跳,不乱爬高处,不吃生人的东西,不跟生人走,发生危险时,会大声呼救。
2、严格晨检制度,不让幼儿带不安全物品入园。
管理好病儿药品,避免幼儿吃错药。
3、加强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加强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了人到心到,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做好交接班工作,认真填写交班内容。
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4时间总是匆匆,让我来不及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如今静静地回忆这一年来工作中的点滴,心里总会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走来,其中有快乐与烦恼,有失败与成功。但无论怎样我在失败中逐渐成长着,同时又在成长中体验着快乐。快乐是孩子的权利,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则是幼儿教师的职责。和托班孩子相处了半年,对孩子需要快乐的理解更深刻了。带着“让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的信念,我继续向前走着,义无返顾地、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着。下面就这一学年的学习、工作进行总结:
一、参加各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终身学习已是形势所向,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神圣的使命,更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于学习。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在平时工作中,我重视自我学习,经常翻阅一些幼教杂志及各种刊物,了解时事形势。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必须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素质,才能为幼儿园的发展添力。平时我也积极为幼儿园献计献策,尽心尽责地为幼儿园做好每一件事。贯纲的浪潮席卷着大地,只有不断的学习深刻领会新纲要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实践,使幼儿真正受益。本年度我园从新纲要的试行到真正的实施,幼儿园为我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我也牢牢地抓住这些机会,认真地翻阅查找相关的资料,细致地作好笔记,并经常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从中寻找差距。力求完美,精益求精。除此之外,还积极地参加自培活动,认真听取专家对贯纲的认识。并在教研活动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实践的做法,供大家探讨。
二、保教结合,深化教育改革
我努力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兴趣,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通过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等一系列常规,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教育活动中,能根据《规程》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变幼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去“发现”和“创造”。我接手的是托班新生,年龄均为两岁左右。为了让新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使他们活泼愉快地进行集体活动,我们在开学前进行了新生入园调查,从中了解幼儿具体情况,增进与幼儿间感情,争取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我们还开展了家庭问卷,将教师的教育观念隐性地传递给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了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家园共育,产生了颇佳的教育效应和社会效应。刚开始时,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跟本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我亲切地安抚每一位幼儿,午睡时轻轻地拍着他们睡觉,直到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进入梦乡,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关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托班幼儿最重要的是护理工作,我随时注意为幼儿整理衣裤、为流汗幼儿隔毛巾、为生病幼儿喂药……我能耐心与家长交流,共同探讨针对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针对我班孩子刚刚走进幼儿园大家庭这一情况。我们耐心的安慰和真诚的相对才能让孩子意识到幼儿园是我们温暖的家。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上,我们采取循序渐进法,收效显著,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有了可喜的进步。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真正把我们当成他们的亲人,爱园如家。看到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我庆幸这群“皇帝”、“公主”已走出了自己的宫殿,能够和同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给予孩子一份耐心,撒播孩子一片爱心,你会赢取孩子一种信任和拥待。
三、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
教师的职业是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孩子服务。“细微处见真情”是我对家长工作的感受。我和家长交流的方式通常采用、家园联系册、电话以及接送时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内容多为生活中孩子的具体表现、孩子的特点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交流的方法根据家长不同的心理和个性特点,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讲究沟通、交流的艺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要”与“不”:要微笑、要具体、要保持;不呆板、不说白、不间断。微笑可以使彼此有好感;具体的小事来概括孩子的特点,可以使家长佩服老师观察得细致,更加信任教师的工作;保持即定期有联系,特别是孩子表现不稳定时要及时沟通。面对形形的家长,我总是虚心地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耐心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热心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将每项工作做到前面,照顾好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高高兴兴来,愉愉快快走,使每个家长都感到放心、安心。我们给予家长一份权利,得到了家长一份认可。只有家园联合,才能为幼儿创设和谐的成长氛围,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家长会”、“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亲子活动:如庆三.八爱妈妈联欢会、庆国庆迎中秋联欢会、游军山、游滨江公园、我与爷爷奶奶同欢乐”等是教师与家长交流的平台,也是我们老师干好本职工作的有利保证。另外我还发动家长为托儿制作飞盘、沙包,与家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玩具和开展助残活动。
四、工作实绩
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组织、实施有计划,使班级的吃饭常规、收拾玩具、排队等常规初见成效。做为班主任,我深知自己在班中的位置。本年度中,积极参加园渗透课题研究,先后参加课题研究活动评比分获一、二等奖,经验论文《在生活中学习》获一等奖并送省参赛。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搞好班级环境外,还放弃休息时间,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幼儿园的整体环境献技出力,为幼儿园的年度检查圆满顺利献出了绵薄之力。在上半年的教师创编故事比赛中获二等奖,在编排大班毕业典礼比赛中获一等奖。
五、及时反思,寻找工作中的不足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能及时地教导能力差的幼儿,对户外活动的组织有时不够丰富,相对比较乏味,未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及积极性。
即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新学期。在迈向新学期的征途中,我更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勃勃雄心,一种对更大成功的渴望。我将总结经验教训,对不足之处找到补足的途径,把握新时代的机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让每一个孩子从我的手中学到更多,获得更多。
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5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回顾一学期所做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工作:
1、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发展需要投放活动材料,根据主题进展需要设计了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时增减活动材料。
引导幼儿积极认真参与区域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针对幼儿个别差异,兴趣、能力投放了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
2、在主题研习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我们设计了《我是中国人》和《民间艺术》两大主题,从孩子们积极参与程度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受孩子欢迎、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主题活动。
《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通过中秋节、国庆节引发出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的邻国,中国的发展历史,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民族特色;中国之最等等。结合国庆节举办了“幼儿诗歌朗诵表演会”,主题结束开展了“我是中国人”知识竞赛活动,活动让孩子们变得更加大胆自信。家长也惊奇孩子们的巨大进步。在《民间艺术》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到了民俗村,变成了小记者,每人都采访到了不同知识点的内容,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将采访内容编辑成了“民间艺术报”;大家都成了“小老师”,给大家讲解自己采访到的知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开展了学剪窗花、学京剧、画国画、了解书法、研究乐器等活动。最后,孩子们还和父母一起动手制作了乐器,举办了“自制乐器展”。获得大家一致好评。在这两个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了根据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去探究研习,调动了孩子各种感官参与,强调孩子在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过程,从中满足了孩子好奇心,孩子们在愉快的探索活动中快乐地收获,经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运用。我们还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为主题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3、加强浸入式英语教学强度。
在一日活动中老师能很好地把握幼儿心理特点,能用正确的语音和恰当的方法组织活动,把英语教学渗透到每个主题活动中,带班能力不断提高。本期班级幼儿的英语会话水平有较大提高。
4、本学期加强了幼儿阅读、写字、讲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养,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为幼儿准备了:田字格本、数学练习本,充分利用了餐前、离园前这段时间,组织幼儿早期阅读、识字游戏、练习写数字、做算术题等活动。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每期评出一位获胜者,并把奖状张贴在“家园专栏”,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富有感情;讲故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家长工作:
本学期更加注重了和家长的沟通,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位幼儿的思想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建议和意见,更多地组织了丰富多样的家园联谊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如:国庆节“我是中国人”的诗歌表演;和“我是中国人”知识竞赛活动;家长开放日;“幼儿自制乐器展”;新年运动会等。家长对班级工作支持度高,能积极参与园里、班级的各项活动,主动要求多派任务,乐意为班级孩子多做贡献。本学期还发放了班级电话联系表,成立了班级家长委员会5名,家长委员会切实发挥了桥梁作用。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三、卫生保健工作:
本学学期我班更加注重幼儿的身体健康,严格按照我园的卫生消毒制度作好常规工作,卫生程序规范化;加强幼儿体能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对于有的幼儿,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幼儿在拥有健康体质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幼儿能主动作好值日生工作;文明进餐,积极配合保健医生作好各项体检工作。加强消毒工作,杜绝流行病的发生;均本学期班级生病请假孩子少,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在本次“迎新年、运动会”上,我班孩子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单项运动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本学期还加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卫生教育,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帮助几个进餐慢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期孩子们身高体重增长迅速。
四、教师协作:
班级教师在工作中能以班级利益为重,高老师在发现自己怀孕了,身体不太好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工作;在高老师请假,陈老师进班的变更中,大家能及时调整,以致班级工作很快恢复正常。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大家都能及时沟通,定期开班会,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做到了相互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班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