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的主要思想

中医的主要思想

时间:2023-07-04 17:08: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的主要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的主要思想

第1篇

【关键词】 名老中医经验;冠心病;证候要素;贝叶斯网络

名老中医辨证规律的研究是继承与发扬中医学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从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入手,通过建立冠心病心绞痛名老中医诊疗数据库,运用贝叶斯网络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证候要素及所属症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发掘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规律,探索中医传承的新模式及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临床资料来源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子课题:陈可冀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任继学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李培生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颜德馨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赵冠英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沈宝藩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张学文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共收集冠心病医案115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37例;年龄37~73岁,平均(58.4±10.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1年,平均(4±2.56)年。前瞻性病例51例,回顾性病例64例。

1.2 诊断标准

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会专题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1.3 病例入选标准

符合诊断的稳定性心绞痛、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

1.4 病例排除标准

①伴有重度心律失常、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为Ⅲ、Ⅳ级者)、脑梗死(急性期)、重度肺功能不全等急性疾病者;②合并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按ICD-10诊断规范,“心绞痛”为次要诊断的病例;④未控制的高血压(1周内静息偶测血压≥160/95 mm Hg)。

1.5 研究方法

1.5.1 数据预处理 按照《中医诊断学》[2]、《中医药学名词》[3]将中医证候、症状进行规范使之统一,如:“阳气不足,痰瘀阻滞证”、“胸阳不足,痰瘀阻滞证”与“阳虚,痰瘀交阻证”均统一为“阳虚血瘀痰阻证”,“食欲不振”、“纳少”、“纳差”与“纳呆”均统一为“食欲减退”。将复合症状分解为单个症状,如将“口渴多饮”分解为“口渴”、“多饮”;将证候分解为最小证候形式,如“气虚血瘀”、分解为“气虚”、“血瘀”。

1.5.2 质量控制及数据挖掘方法 以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历115份建立SQL2000数据库,数据由2人2机分别录入,最后经审核校对与原始病历一致。运用Excel软件统计频数、频率,运用Weka3.4数据挖掘软件对证候要素-症状关系进行贝叶斯网络分析。

2 结果

2.1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

115例冠心病心绞痛病案中证候要素组合形式从单证到5证共有21种组合形式,其中五证以上组合情况见表1。

2.2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常见证候要素提取

本研究以出现频率大于5%为标准提取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中常见证候要素,以能覆盖临床常见病证的95%为目标,提取结果为: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血虚、气滞,肝郁不是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证候要素。见表2。表1 115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证候要素组合情况表 表2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中常见证候要素

2.3 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证候要素诊断研究

本研究中,名老中医所关注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共有74个,运用贝叶斯网络从原始数据出发发现证候要素与症状间的因果关系,并用概率定量表示这些因果关系的强度,以P值0.5为界判定证候要素的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提高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果如下。①血瘀。主要症状:紫默舌(0.636)、口唇青紫(0.628);次要症状:胸痛(0.466)、脉弦(0.461)。②痰浊。主要症状:腻苔(0.755);次要症状:脉滑(0.573)、厚苔(0.155)。③气虚。主要症状:乏力(0.782)、气短(0.621);次要症状:脉细(0.542)、脉弱(0.421)。④阳虚。主要症状:脉迟(0.69)、畏寒(0.643);次要症状:脉沉(0.595)、气短(0.595)、自汗(0.31)、乏力(0.262)。⑤阴虚。主要症状:红舌(0.75)、脉细(0.721);次要症状:口干(0.558)、少苔(0.212)、脉数(0.173)、裂纹舌(0.058)、盗汗(0.058)。⑥内热。主要症状:红舌(0.864)、黄苔(0.609);次要症状:口干(0.438)、口苦(0.427)、便干(0.136)、多食(0.136)、易饥(0.136)、喜饮(0.136)。⑦血虚。主要症状:淡白舌(0.688)、面色白(0.639);次要症状:脉弱(0.562)。⑧气滞。主要症状:胸闷(0.917)、胸痛(0.75);次要症状:脉涩(0.583)、脉弦(0.25)。

3 讨论

常用证候要素提取可反映名老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病机特点的认识。本研究根据“证候要素”[4]理论提取到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8个证候要素,按其病性分为实性要素和虚性要素,反映了本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为主,其中血瘀在92.17%的患者中出现,成为冠心病心绞痛最主要的病理因素。陈可冀院士对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揭示了瘀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因素相关,存在于整个病理过程中[5]。本研究结果和微观研究相吻合,提示针对瘀血的治疗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关键环节。

贝叶斯网络是指基于概率分析、图论的一种不确定性知识的表达和推理的模型。直观上讲,贝叶斯网络表现为一个赋值的复杂因果关系网络图,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变量,即一个事件,各变量之间的弧表示事件发生的直接因果关系。它能直接从数据出发获取知识,从数据中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用概率定量表示这些因果关系的强度,表示出定性知识和定量知识。

本研究通过实时采集名老中医诊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信息,形成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数据库,运用贝叶斯网络提取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病案证候要素相关症状,并以条件概率的形式表示出各相关症状在名老中医辨证中的贡献度,反映了证候诊断的实质,将名老中医辨证经验转化成了定量表示的知识,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名老中医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应证组合特征: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组合最多的形式是三证组合(47.83%),其次是二证组合(41.74%),虚证最少(6.07%),虚实夹杂证最多(72.17%),尤以虚实夹杂的二、三证组合常见。单证只出现血瘀证,二证组合以血瘀+X(其他证候要素)最多(81.25%),三证组合以血瘀+痰浊+X最多(72.73%),四证组合为气虚+血瘀+痰浊+X。气虚痰浊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候,阳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虚血瘀痰阻证、血瘀痰阻证和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候。

名老中医证候要素研究的意义在于:证候要素是证候的最小单位,它以解析的方式展现名老中医辨证过程,由源到流,条分缕析,有助于全面理解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以量化的证候要素去组合证候,不仅具有规范性,更增加了辨证的灵活性,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374-1375.

[2]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01.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463.

第2篇

调查采用自我评价和专家领导评价两种方式,就医德医风、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了评价。调查主要涉及了13个省市中医医疗部位的1114名中医药成人教育毕业生。1114人中有副主任医师67人(16.5%)、主治医师617人(47.5%)、医师398人(34.2%)、未填职称者32人(1.4%)。1114人中,有51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得以破格晋升职称。

2评价结果

2•1总体得分情况

1114名成人教育毕业的中医师在临床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方面的平均得分为86.10,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57.4分,全距为42.6,标准差为7.0。自评得分为87.1分,略高于他评得分85.1分。

2•2自评得分情况

13项指标自评得分的排列顺序为:职业思想、中医四诊、辅助检查、常见病诊断、完成工作量、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病历书写、急重症处理、常见病治疗、业务管理、临床带教、疑难病诊治、临床科研。有2项的得分在90分以上,最高一项职业思想得分为98.42,最低一项临床科研得分为61.40,两者相差达38.08分。各分项指标的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分职业思想和中医四诊两项指标为60分,其他均为40分。全距分别为60和40。各项指标得分的标准差除职业思想外均在10以上,临床科研一项的标准差达到了20.86,说明各项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较大。

2•3他评得分情况

13项指标他评得分的排列顺序为:职业思想、中医四诊、辅助检查、常见病诊断、完成工作量、急重症处理、病历书写、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常见病治疗、业务管理、临床带教、疑难病诊治、临床科研。最高一项职业思想得分为98.44,最低一项临床科研得分为64.52,两者相差达33.92分;其余各项指标得分均为80多分。各分项指标的最高分为满分100分,最低分职业思想和辅助检查为60分,其他均为40分。全距分别为60和40。各项指标得分的标准差除职业思想外均在10以上,临床科研一项的标准差达到了20.11,各项指标得分的离散程度也较大,说明个体间的得分差别较大。自评得分和他评得分相比较,各项都略高,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只是在对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自评和他评得分的排列顺序相差2位。具有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对自身的评价基本上是客观的,能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2•4不同职称中医师得分比较由表4可见,不管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职称越高,得分也越高。高级职称与中级职称中医师的得分相差达4.1分,中级职称中医师与初级职称中医师相差2.5分。从分项指标得分看,高级职称中医师主要在中医四诊、疑难病诊治、临床带教、临床科研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得分较高。

3分析及讨论

从总体上看,成人教育毕业的中医师基本能够适应临床中医工作的需要,具有一定的中医临床能力,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和传统中医教育形式培养的中医师相比,均处于劣势,存在一些问题。

3•1具有良好的职业思想

“职业思想”是1114名中医师在评价中唯一一项得分超过90分的指标。说明他们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热爱中医临床工作,能热心为病人服务。

3•2能够完成中医临床工作

中医四诊、常见病诊断、常见病治疗、疑难病诊治是衡量中医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具有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在这四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在85分左右。中医四诊一项的得分接近90分,与本科中医毕业生和师带徒中医师相差不大,表明他们具备了完成中医临床工作的能力。

3•3病房管理工作需要提高

病历书写、辅助检查、急重症处理、业务管理可以看作是与病房管理能力有关的指标。成人教育学历的中医师在这四个方面的得分虽然也在80分以上,但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中医师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与成人教育的临床实习工作不太规范,学生缺乏相应的训练有关。

3•4加强继续教育

成人教育的毕业生由于存在明显的不足,更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但调查表明,成人教育毕业生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得分较低,其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强化对成人教育毕业生的在职培训,对他们提出教育的要求,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3篇

随着医学发展的逐渐深入,当前疾病医学逐渐出现向健康医学转变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地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传统中医“治未病”思想恰好契合于当前这种健康理念。“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传变。本文就中医“治未病”思想,追溯其源流,综述其现代研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现代中医治未病事业作抛砖引玉之用。

1 理论研究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论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灵枢・逆顺》亦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可见,治未病是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为开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先河。《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为防止病邪的侵害,告诫人们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的小金丹方“服十粒,无疫干也”,更是开创了药物预防之先例。

蓝氏[1]对中医“治未病”的源流进行疏理,认为《内经》是治未病理论的奠基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叶天士《温热论》在治未病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上均有新发展。边氏[2]则从五脏相关的角度探讨治未病的临床意义。

张仲景注重与临床结合,故而比较偏重于“有病早治”、“既病防变”。《金匮要略》中的《脏腑经络先后病》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这段论述是张仲景治未病“既病防变”思想的集中体现。另外,在本书中多处论述体现了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如《血痹虚劳病》篇“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既曰平人,是病象未显,但脉象已改变,从脉象改变上揣知其人有虚劳。《胸痹心痛短气病》篇:“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平人无寒热表证,若有短气不足息的见症,就应预知其有里实。《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风水尚未发,但从上气喘躁等症状推测病者欲作风水,即先以汗法治之。

《伤寒论》于六经病篇之后,设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从而示人疾病初愈,应慎起居、节饮食、勿作劳,做好疾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作,以收全功。这段论述体现了“防其复发”的治未病思想。

故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内经》、《难经》基础上,对治未病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现代卫生学角度而言,汉前基本上处于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阶段,《金匮要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三级预防(病残预防)观念。

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虽注重温病治疗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但对险恶危急之证则强调客邪早逐的原则,以消除致病的根本原因。如邪入营分而见斑疹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以防邪陷入里,造成内闭外脱之险证。同时,叶天士强调先证用药的原则,如“烦渴烦热,舌心干,四边色红,中心或黄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气热烁津,急用凉隔散,散其无形之热。”本病虽在上焦,但三焦同治,注重泻下,釜底抽薪,以防无形邪热积于肠腑和肠中糟粕相结而成阳明腑实之证,故清下合用以及早截断病势。“先安未受邪之地”,则更突出了叶天士治未病防其传变的思想。叶天士根据患者体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法,如对素体阳气不足者,治疗时注意顾护阳气,“湿盛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也?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对于素体阴虚者,则指出“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即患者体质不同,则用药有别。

喻嘉言《医门法律・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未雨绸缪之计。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反复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均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均包含了治未病的思想。

现代医家在古代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术理论观点,对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认识。姜氏等[3]着重探讨了“治未病”的含义,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几个方面。胡氏等[4]对《易经》与《内经》的“治未病”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观是《内经》防治学说的精髓,总称之为“治未病”,而其源盖出于《易经》,并具体比较分析了《易经》的防患未然与《内经》的未病先防、《易经》的不药而愈与《内经》的既病防变的思想。毕氏[5]从熵理论阐明熵病与未病的一致性,分析熵病的病机,说明调理熵的变化以防病治病的重要性,强调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先进性。张氏等[6]对《内经》“治未病”理论与亚健康状态的防治进行了理论探讨,总结分析出“治未病”指导治疗尚未发生疾病,而人体阴阳平衡已出现偏差的“亚健康”状态时,重视整体调节,注重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应用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保持健康无病。认为努力探讨传统中医药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原则和办法,开展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柴氏等[7]分析了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原因,阐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及其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建议要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尤其是中医的全科医生。一二级医院应以全科医生为主,不宜过细分科;着重培养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矫治,更多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体系,体现“形神统一”观,使更多的心理、情感、思维等问题在萌芽状态得以解决。还要建立、健全医学气象预报、环境医学检测等,防患于未然。庞氏[8]将“治未病”在中医肿瘤学中的应用与西医肿瘤学的三级预防结合研究,认识到在西医学肿瘤病的控制战略中,癌症的三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是病因学说的预防,也就是在癌症未发病前预防其发病;二级预防,是指已经癌变则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第三级预防是预防其复发转移。可以看出,现代医学的肿瘤病三级预防战略,与中医的治未病的未病之前的摄生养慎,已病后的及时治疗、防其传变以及瘥后防止复发的理论大有暗合之处。故而,“治未病”思想对肿瘤病临床、用药、调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程氏等[9]以中医“治未病”预防思想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对针刺及艾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作了初步研究,得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现代主张的三级预防概念十分相似,以及古人“治未病”十分倚赖于针灸疗法,但在具体应用中,艾灸应用则多于针刺应用的结论。从而加深了对针灸治未病这一理论的系统性理解,以期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使之具有更积极的指导意义。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中医治未病理论思想进行了现掘和理解,对我们的中医治未病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临床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医治未病理论契合于现代中医预防医学、亚健康状态的医疗保障的临床实践,其应用正逐渐推广开来。龚氏[10]对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性与临床滞后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改变现状的方法,包括改变陈旧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引进高新技术、提高诊察技能,开展临床科研、设立未病专科等设想。王氏[11]在阐述“治未病”理论含义及临床指导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治未病”理论在临床实践中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思想观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其二,诊察手段局限落后,缺少客观检测依据;其三,宏观辨证的意义常被忽略,应有作用不能发挥;其四,临床科研落后,不能促进“治未病”临床实践。并针对主要困难,提出设想建立“亚疾病”概念,推动“治未病”理论的深人发展,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无病有证的治疗。李氏等[12]认识到“逆针灸”作为“治未病”主要手段之一,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并对此作了详细综述。周氏等[13]综述总结了灸法“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情况,提出灸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王氏等[14]研究指出中医学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其积极参与到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对解决未来13亿中国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问题以及中医药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时,在进行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使中医治未病理论在实践研究中有了可循途径[15-20]。

在具体疾病的治疗方面,治未病思想同样在指导治疗方面意义深远。董氏[21]从临床与理论结合的角度出发就温病高热中治未病学说的具体应用作了探讨,提出了温病高热急症的治疗除采用顺应性疗法的同时采用“治未病”的方法。主张“卫气同治、气分早下、三宝早用、气营血三联”等具体治法。王氏等[22]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以扶正为主,补肾为辅,扶本固肾,对症治疗,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陈氏等[23]根据多年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经验及SARS继发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特点,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对股骨头坏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医中药的辨证用药,可以减轻术后下肢肿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形成,而运用适当的中医传统锻炼方法,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力和髋关节功能,为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及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孙氏[24]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就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强调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胰岛素抵抗治疗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陈氏[25]根据多年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经验及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特点,认为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对糖尿病性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今年年初,在广东省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已经显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中医“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康复”三个层次,贯穿疾病隐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的全过程这样的功能定位,将治未病中心分为三个板块:“体质辨识体检中心”、“健康调养咨询门诊”和“传统疗法中心”。三个部分以中医体质学说为主线,相互贯穿,相互补充,环环相扣。这为我们应用中医体质学说“治未病”实践的广阔前景开创了良好的开端。

总之,随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在当今人口老龄化、疾病医疗负担加重为基础的广泛社会问题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的医疗策略和服务模式成为众望所归。中医“治未病”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积累总结了大量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手段,中医应抓住机遇,适应变化,拓展自身生存的空间。

3 参考文献

[1]蓝毓营.“治未病”源流述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9):48-49.

[2]边玉麟.五脏相关治未病临床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2):145.

[3]姜惟,童园园.“治未病”的含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4):209-210.

[4]胡永信,于亚丽.对《易经》与《内经》“治未病”的比较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7-9.

[5]毕鸿雁.熵理论与中医“治未病”[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53-354.

[6]张景明,陈震霖.亚健康的防治与《内经》治未病理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20-21.

[7]柴可夫,钱俊文.“治未病”学术思想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指导意义[J].甘肃中医,2002,15(5):5-7.

[8]庞德湘.《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与肿瘤病学三级预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3):171-173.

[9]程洁,李忠仁.针灸治未病的古代文献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4(3):49-51.

[10]龚婕宁.“治未病”理论的超前性与临床滞后的改变[J].中医药学刊,2003,21(1):132-133.

[11]王红梅.“治未病”理论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探微[J].中医药学刊,2004,22(9):1671-1672.

[12]李晓泓,李辉,翟景慧.逆针灸在治未病中的意义及其应用特点[J].中医药学刊,2003,21(5):651-652.

[13]周鹏,赵仓焕.浅谈灸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65-866.

[14]王琦,董静,吴宏东,等.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实践健康促进[J].中医药通报,2006,5(3):1-4.

[15]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16]王东坡,王琦.论体质分类研究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6):374-376.

[17]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上)[J].中医杂志,2006,47(4):250-252.

[18]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J].中医杂志,2006,47(5):329-331.

[19]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20]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21]董少群.“治未病”在温病高热急症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16(5):6-7.

[22]王永梅,符林春.从“治未病”入手论治艾滋病[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12-13.

[23]陈卫衡,刘道兵,张强.从中医“治未病”理论探讨继发性股骨头坏死的防治[J].中医杂志,2004,45(4):317.

[24]孙云霞.试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预防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中的应用[J].甘肃中医,2006,19(10):5-6.

第4篇

2000余年以来,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及诊疗思维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自后西医传入中国以来,中医“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言论便不绝于耳,给中医的发展和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辨证论治思想、整体观念等中医基本思维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也很难确立,成为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障碍。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中国哲学知识的匮乏。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中医的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熏陶,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贯穿中西医的比较,以达到正本清源。

1弥补中国古代哲学知识的匮乏突破入门难的瓶颈

要准确理解一门学科的真正内涵,必须具备必要的上源知识。所谓上源知识,指一门学科的学术思想产生、形成的知识源头,是学习、研究、应用该学科前提。中医学的上源知识体系包括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体系。在古代,自然科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存在于哲学体系之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药物的性味归经理论、方剂的配伍理论等,无不是建立在哲学体系之下的。离开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指导,中医学就失去了根本和精髓,就只是一堆松散的原始经验[1]。因此,中国哲学正是认知中医的上源知识,是认知中医的法门,也是中医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的。而在目前的中医研究、教学过程中,非但不重视反而排斥哲学,甚至将其视为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古之习医者,多先研习释、道、儒等流派的经典著作,然后再研习医学专著。具备了良好的上源知识基础后,“迁移”更快,入门容易,对中医的理解、掌握更为准确和迅速,大大地提高了成材率,缩短了成长周期。北宋时期的名相赵普有句名言,“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民间亦有“秀才学医,笼里捉鸡”、“秀才习医生,只用一五更”之说,讲的都是这一道理。因此学习中医学,中国哲学是必修的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2]。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曾言:“医者诚能深于哲学,其诊病之际,直如饮上池之水,能洞鉴病源,毫无差谬。”[3]可见,中国哲学不仅是中医学入门之砖,更是晋阶之法。今之教育,从幼儿开始,已难觅古典哲学教育的踪影,中学阶段又多以数理化为重点,到了大学阶段学,分析—还原的思维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学生对阴阳、五行、经络等概念是异常陌生的,接受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思维非常困难,整体思维、辩证论治思想很难确立,更遑论牢固。到毕业之时,相当一部分还在中医门槛之外。及至硕博士研究生阶段,不但未及时补上中国哲学知识的空白,反而普遍用西医的手段来研究中医,与传统中医方向渐行渐远。难怪一些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不无感慨地讲道,现在中医院校的硕博士教育实际上是培养了一批“中医的掘墓人”。这些现象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哲学基础知识的熏陶,普遍存在源头知识的欠缺。解决这种“入门难”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改革中医教育模式,及时补上中国哲学这一课。

2注重古典哲学的熏陶首重道家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包括道、儒、释三家。起源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道家文化。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象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4],敏锐地洞察到中华文明以道家为根基的实质。道家对中国哲学、政治思想、科学、艺术以及医学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中医的产生、形成以及发展,植根于以道家文化为根基的土壤之上[5]。比如以道家的道气论、无为论、辩证观、直觉思维、气化理论等哲学思想为基础,《黄帝内经》建立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则正是基于道家“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的思想而建立的;根据“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治疗疾病应根据病邪的性质特点、停留部位、病势的发展以及正气驱邪的趋向等因素,顺应其势,从最近的途径以驱邪外出,达到最短时间内治愈疾病,以免扰乱更多脏腑[6]。在治则方面又提出了“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乱而治未乱”的治疗原则。诸如此类的例子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因此,王礼贤指出:道家哲学乃中医之根。中医理论不仅以道家哲学为根基,其代表著作《黄帝内经》本身更可作为一部道家学术之发挥的著作来读[7]。因此,要读懂中医学的基本内涵,具备一定的道学基础知识是必须的。例如,和法是方剂学“八法”中难理解的治法。道学中的“和”有4层含义:一是从事物规律上讲,“中”即为“正道”,为自然必由之路;二是从事物变化上讲,“和”即为度;三是从空间上讲,“中和”含有“生化”之义;四是从时机上讲,强调“不得己”而为之。据此,可将“和法”分为狭义和广义、相对和法三种。狭义和法指的是和解少阳;广义和法则包括表多种治法的组合的“生化”过程;而相对和法则指和法使用的度[8]。因此,在入门之前,粗读一些诸如《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著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亦可有意识地将一些道家基本思想贯穿进来。学习的目的不求至精至深,但求得其大旨,目的是帮助理解中医有关问题的基本内涵和来龙去脉。

3站在哲学的高度进行中西医的比较

以前的两千余年,中国的医学体系中,中医独存独盛;而后,中西并存,以中医为主;及至今日,西医渐占上风,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一些学者(主要指西医学者,也包括部分非正统中医学者)常以西医的观点来评判中医的观点、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得出不能准确反映中医本来面貌甚至歪曲中医中药的说法,更有甚者提出“废除中医”的极端论断。如此大环境下,中医的生存、发展空间逐渐受到挤压,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医者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就业问题等,都是不容逃避的现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时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的吕炳奎就曾针对当时中医现状沉痛表示:“现在的中医院,除少数坚持以中医为主的方向外,大部分已经名不副实了,名义上还是中医医院,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中西医结合医院,只是在门诊上用点中药,病房已经完全西化或半西化了。”60年后的今天,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更盛。反映到中医学教育的问题上,绝大部分学生入校前对中医缺乏了解,入校后缺乏兴趣和动力,毕业后就业困难。这种恶性循环对未来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摆在中医教学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是要让他们认清中西医各自的思维特点,各自的长短处所在,并从长远的眼光看待世界医学体系格局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刘泰逢教授曾撰文指出“中西医学的基本差异在于其哲学基础的差异”[9]。因此,应该站在历史和未来的角度,从哲学高度进行中西医的比较,并将其贯彻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不同环节,循序渐进地实施,强调长时间的熏陶,力图扭转认识上的漩涡。

从哲学源头来看,西医源于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力图通过明确的范畴和思维掌握各个事物间的细微规律;而中医学起源于东方哲学,主要发源于中国,属于大陆性文明,强调无区别,注意寻求普遍真理,寻找事物的总规律[10]。二者在研究对象的层面、研究的方法、方向等各个方面都迥然不同。西医支持生命的物质层面,认为生命由组织结构和物质元素组成,其规律系实体之间的规律,具有稳定性,需要用分析—还原的方法获得。认知过程中,借助现代化技术和方法,依次从个体水平、脏器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逐步展开。中医则支持生命运行的自然整体层面,认为生命的规律系自然的整体运动关系的规律,具有变易性和包容性,需要依靠体察和领悟,用综合的方法来认识和获得。

西医对人体的研究注重部分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强调定量分析。虽然对人体的结构—功能—物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由于不关心整体,所以忽略了人体疾病的心理—环境—社会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医则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之间是广泛联系而密不可分的,脱离整体的部分是毫无意义的,人体发病以及疾病的预防和心理—环境—社会等外界环境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这种联系不能完全量化,故而注重定性分析。其缺点是不能从更细微的层面反映生命的本质。因此,二者各具优缺点。西医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取代中医的,中医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独立性。当西医发展碰到瓶颈时,中医的思维方法可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化学药物虽然结构、代谢、作用靶点等清楚明了,但随着化学成分越分越细,毒性也越来越大,运用中医方剂“和”的思想,运用药物之间“毒力共振”的思想[11],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医和西医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问题。鉴于这一点,有人提出了“系统医学”的观点。这种观点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把人体看做有机整体,深入研究环境信息和基因组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发病机理,建立系统分析和预测疾病的发生和转归[12]。其实质是整合二者的优缺点,从更深的层次实现了中西医的沟通,实现二者的互补,可能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从以上的分析看来,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角度,中医的存在和发展,都具备自身的合理性。通过中西医的哲学比较,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衰亡论”的悲观情绪,在一定范围内纠正学生中的“西医依附观”,为中医的薪火相传留下“火种”。

第5篇

关键词:治未病;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期;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9.1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05-1093-02

艾滋病为20世纪新生疾病,因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人类及社会危害极大。目前,AIDS的治疗目标主要有二:①病毒学目标,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载量;②免疫学目标,获得免疫功能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目前西药主要是作用于病毒学目标的,HAART疗法通过对HIV生活周期的不同干预,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其特点是病毒载量下降迅速,但同时存在着服药程序复杂严格、停药后病毒载量急剧反弹、严重毒副反应、大量耐药毒株出现、部分病人免疫功能未改善、生活质量差等弱点,因此主要用于HIV感染的后期及发病期(CD4细胞低于200/mm3)。而病人在出现西药适应症之前的较长时间内西医西药难有作为,这就为中医药早期干预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

1 “治未病”思想的特色

“治未病”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意义,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①树立整体观,考虑到人体内部各个脏器间的相互影响也要考虑到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②预防疾病的传变,其重点在于辨证论治,掌握疾病的发病规律,采用果断有效的方法,截断病势的去路;③积极应用药物进行防治,达到身避邪气和增强正气的目的;④改变人体的内环境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中医对艾滋病的研究现状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CD4细胞数量减少与功能降低,继而发生多系统、多器官、多病原体的复合感染(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为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一系列病理综合征。

2.1 艾滋病的中医病症范畴艾滋病是人体感受了“疫毒”,“疫毒”之邪易克伐正气,加重脏腑虚损,又多致虚劳转化为逆证;脏腑气血亏虚,功能失调,则每常导致病理产物(如痰浊、瘀血)形成,并产生“瘕”、“积聚”等病理产物。

2.2 艾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人体感受毒邪之后发病与否,则取决于正气强弱,正气强者可不发病,或仅呈带毒状态;正气虚者则毒邪乘虚而入发为艾滋病。由于疫毒深重,病发多直入营血,然后由里出表,一如伏气温病。此外,本病潜伏期长,病势凶顽而缠绵,继温热证之后,往往先伤肺的气阴,然后深入肺心肝肾诸脏,渐见虚损征象;同时邪毒兼痰结滞经脉而出现瘰疠。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脾气日衰,肝血耗伤,邪毒与痰瘀结滞日甚,可出现瘕包块以及失荣等病症。病至终末期,多因邪盛正衰,阴涸液竭、阳气脱绝而死。

2.3 艾滋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由于HIV/AIDS致病过程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中医辨治本病应辨病分期与辨证相结合。也有学者以辨证为主,结合辨病分期。如对艾滋病的防治应采取四型三期疗法进行治疗。

3 确立从治未病入手早期干预艾滋病的理论体系

3.1 根据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特点 确立中医早期干预原则 整体调节: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人体患病后,在艾滋病早期干预阶段也要宏观观察,发挥中医优势。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从中医学辨证论治角度来看,在无症状HIV 感染期运用中医药治疗势在必行。

扶正祛邪:根据艾滋病正虚邪实的病机,采用扶正祛邪的干预原则,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清除病邪的侵袭和伤害,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

补肾固本:“肾”是“先天之本”、“五脏阴阳之本”。艾滋病病程缠绵,耗伤肾精,日久导致肾精匮乏,因此,治未病不忘补肾。

3.2 根据艾滋病人的病机特点 确立相应的干预方法 生活起居规律: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与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的周期性变化保持同步进行,就会顺应自然而保全真气,如果长期生活起居没有规律,必然使免疫力下降。

精神调摄:中医治疗疾病历来重视精神调节,情志的变化对病情的影响有两方面,情绪积极乐观就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反之情绪消沉,悲观失望,或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所以患者需要心理安慰、帮助和疏导,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才有利于治疗。

饮食调摄: 饮食有节包括3点:①节制,即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②节律,指饮食要定时定量。③禁忌,即是饮食要所禁忌。

加强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防止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华佗创造的五禽戏及后世的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药物治疗:经过现代药理研究,很多中药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的作用,药物治疗通过调节机体抗病防卫机制,以达到抗HIV感染和消除病毒的目的,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

3.3 分析艾滋病各期特点 确立早期干预的切入点 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加以归纳 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为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艾滋病的临床各期特点各不相同,急性感染期,正邪相搏,尚能抗邪,此期症状类似于外感病的表现,治宜清解透热;无症状潜伏期正邪相当,正邪斗争进入相斥阶段,但是正气逐渐被耗损,阴阳、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都日渐失调,此期患者可以无症状或者仅表现一些轻微的症状,治宜益气扶正,清热透邪;艾滋病期正不胜邪,正气虚弱,各种病邪乘虚而入,致正虚邪实,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诸不足,或因虚留瘀,因虚致痰,痰瘀互结,消耗正气,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至正气极端衰退,此期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治宜益气养血,清热解毒。

“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学防治疾病的重要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后代医家不断地丰富其内容并指导临床实践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中医药专家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已有一定经验,并在中成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用“治未病”的思想指导艾滋病治疗的在理论上还缺乏系统的总结,因此,从参考文献中总结治未病思想对艾滋病治疗的指导作用,并形成有关于“治未病”思想指导艾滋病治疗的系统性理论以指导临床治疗,其意义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晓梅.490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及证候学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4):38-39.

[2] 谢世平.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思路 [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17):1-3.

[3] 尤松鑫.艾滋病中医证治概述 [J].江苏中医,1999,20(3):3-5.

第6篇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治未病;防治思路;中医师;娄多峰;虚邪瘀理论;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主要以小关节病变引起肢体畸形、关节滑膜炎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是造成我国人群劳动力丧失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于该病的现状,不仅是医学难题,也是社会难题之一,并引起了社会、医家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因此,对该病积极进行早期的防治是当务之急,然而关于该病的防治思路尚未有重大突破。娄多峰教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的“虚邪瘀”理论,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弘扬了中医药治疗该病特色与优势。“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对预防医学理论的概括,经过历代医家、学者的不断探索、研究和总结,使这一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对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一思想使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为一体的疾病综合防治方法和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理论”有迥然不同之处,对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本文就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防治ra进行探讨。

1 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与优势

“治未病”一词,源自《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至今已有2 000年余,现代部分医家将“治未病”原则奉为医务工作者的最高境界,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预防理论。“治未病”之“治”和“治疗”之“治”意义不同,前者有“治理”“治节”,即顺应自然之意,就是人们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少得病或不得病的目的。娄多峰教授历来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并结合自己60余年临床经验,将“治未病”防治的理论概括为:未病即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及疾病未复之意;“治未病”思想以健康为核心,未病养生而防患未然;欲病救萌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而防其传变,病后调摄以防其复发。“治未病”预防保健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原则,并以健康为核心,贯穿始终,积极主动的开展防治结合的养生和预防保健理念。总而言之,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干预。据此,娄多峰教授提出具体措施包括未病先防,治未病;已病早治,扶正祛邪;既病防变,医疗干预;瘥后防复,择时防发等4方面[3]。娄多峰教授的这一医学预防思想,不仅体现了我国“以预防为主,防治中心前移”卫生方针的转变理念,又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在理论上开创了天人相应、三级分层、辨体施防等传统医学预防理念;在方法上有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多种防治疾病之法。这些丰富的“自然疗法”,拥有天然、无害、可长期运用等特点,彰显了中医学预防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2 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现代医学的认识 ra是一种主要以小关节病变引起肢体畸形、关节滑膜炎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关节滑膜等慢性炎症,进而侵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及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及关节囊的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为特征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ra发病率为0.30%~0.50%,初步统计我国患者有360~600万,多见于30~50岁的人群,此阶段的发病率高达0.30%~3.00%,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发病原因主要有:①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可能是ra发病的主要诱因。有研究提出,eb病毒gp110糖蛋白和结核分枝杆菌的65kd热休克蛋白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1等亚型的氨基酸序列有着共同的排列,经过“分子模拟”引发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进而诱发ra的发生。此外,a型链球菌可能是ra发病的一个常见刺激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产生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②遗传因素:有学者在交叉选择性双胞胎研究中提出,异卵双生子患病率为3.50%,单卵双生子为12.30%~15.4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

a与ra发病有密切的关联。有实验证明,hla和hla以外的部分基因被证明与ra的发病有关[4],并提示ra具有家族聚集性[5]。③性激素:调查显示,ra患者男女比例为1∶2~1∶4,更年期女性患者明显多于同龄男性和老年女性。而女性在妊娠后症状会减轻,提示可能和该病患者体内雌雄激素的变化有关。实验模型显示,雄性鼠发病率低,雌鼠对关节炎的敏感性高,然而雄鼠用β-雌二醇处理后的表现与雌鼠无异同,说明ra发病与性激素有密切的关系[6]。④其他因素:行为因素与环境因素,如产后、病后、外伤、劳累、吸烟、饮酒及寒冷、潮湿、精神刺激等也是ra的重要诱发因素[7]。上述发病因素如何产生自身免疫过程尚不清楚,目前关于ra的发病机制主要假说有:①分子模拟:此学说认为,病原体自身的某些成分和抗原有相似之处,因而对病原体产生的抗体可能会损伤自身组织。②表位扩展:该病发病的早期,患者仅检测到少数的抗体,随着疾病进展,逐渐产生了多种自身抗体。即b细胞或t细胞在免疫应答时的表位扩张。③模糊识别:由于hla可能分别结合不同抗原,同样抗原可结合不同的抗体,这种模糊识别的现象,会引起hla-dr4/1或其他ⅱ类hla基因人群发病。④其他:近年来,部分学者发现该病与破骨细胞相关因子﹙rankl)也有一定的关联性[8]。

2.2 娄多峰教授对ra的认识 娄多峰教授将该病的病因归纳为正虚、邪侵、瘀血三个方面,又称为“虚邪瘀”理论[9]。一为正气亏虚,指人体正气不足及脏腑经络等功能不足、失调,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先天禀赋不足;②劳逸失度;③大病、重病后及产后。二为外邪侵袭,即六之邪侵袭人体。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①季节气候影响;②居住环境欠佳;③起居调摄不慎。三为痰瘀气滞,主要和以下因素相关:①七情所伤;②跌仆所伤;③饮食不节。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瘀气滞三者关系相互影响。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病因,有的患者可由某一单独因素致病,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同时致病,但其病因总括为虚、邪、瘀这三个方面。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病因理论是对该病复杂病因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医学审证求因的结果,比较全面地揭示了该病的病因本质。此外,娄多峰教授还强调[3],正气亏虚是该病发病的内在因素,起关键作用。正虚有气血亏虚、脏腑虚衰、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等方面。邪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为在强调正虚的同时,邪气致病同样具有重要性,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痰瘀是该病的病理关键。即痰瘀阻滞致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至闭塞不通,是本病发病过程中的必然转归。从整体来看,“虚邪瘀”理论高度概括了该病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并指出,尽管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也仅仅只是该病的现象、表象,其真正的本质是“虚邪瘀”,这也是该病的基本病机。 3 娄多峰教授“治未病”思想防治ra的思路

3.1 未病先防,“治未病”思想 ra属中医学“痹病”范畴。娄多峰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ra病因总结为虚、邪、瘀,并指出该病病因虽复杂,但总括不出这三个方面。虚即正气亏虚,不能抗邪致痹病;邪即邪气侵袭,主要是指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为病;瘀即瘀血痰浊,七情、跌仆外伤、饮食所伤可形成瘀血、瘀浊。因此,提出ra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进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即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就有五禽戏。近年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功能锻炼法都为广大群众所喜受。②因时制宜,遵循自然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顺应自然,避风、御寒、防潮湿。冬季应注意保暖。③陶冶情志。ra的发生、发展与精神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情志内伤亦可引起气血阴阳失调,使外邪易于入侵。④劳逸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患者以工人、农民较多,表明过度劳累易导致本病的发生。所以,要劳逸结合,避免发病。⑤合理膳食,加强营养。研究显示,ra患者常营养不良或瘦弱。因此,注意调整饮食,搭配合理,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2 已病早治,扶正祛邪,坚持“五早”方针

对该病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受益、早康复,是“治欲病”之原则。在中医方面,娄多峰教授认为,该病初期或发作期主要为“邪实候”,也称“邪实痹”,并将其分为风痹、寒痹、湿痹及热痹4型。分别给予祛风活血、散寒除湿,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风散寒通络、祛湿健脾及清热解毒、凉血通络等治法

并提出只要辨证准确,针对病因,用多层次、多属性、多途径的治疗方法,如外敷、针灸、推拿及必要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对症治疗等。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及优势并与西医学相结合,进行系统的治疗,才能缓解、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3 既病防变,医疗干预,控制病情发展 ra迁延日久,常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因此要把握该病传变规律,将其控制在局部,阻止传变深的层次,即是“安其未病,防其所传”。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局部和整体相结合,治疗和调养、治标与治本相互兼顾,并将中医治病求本、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等思想贯穿始终。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理论体现了ra的现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及趋势,并提出早期及有预见性的合理治疗,防治疾病的发展及传变,体现了中医学“既病防变,标本兼治”的思想[10]。

3.4 瘥后防复,防微杜渐 在临床上ra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前者常以急性发作及复发等方式出现,缓解期即是稳定、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不是疾病完全康复。所以,愈后防复是任重而道远的,要加强防范意识,坚持服药,合理膳食,精神舒畅,劳逸结合,顺应自然规律,以增强免疫力,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疾病的复发。

4 结 语

所谓“病初易治、病久难愈”。因此,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积极提倡“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的三级预防思想体系,使“治未病”思想有全新的内涵与广阔的前景。从这一思想出发,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同时综合治疗,防止病情演化,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的质量,是临床治疗ra的一条新途径。娄多峰教授的“虚邪瘀”理论,以虚为本,邪侵为标;风寒湿邪是基础,痰瘀阻滞为关键,并依此辨证制订治法,不仅发扬了《内经》“治未病”理论的重要思想,而且突出了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转移的战略要求,更有效地预防ra的发生、发展及愈后的复发。

5 参考文献

[1] 李宁,王拥军,施杞.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11):64-65.

[2] 李泽佳,宋敏,唐宝明.基于“治未病”思想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治思路[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64-66.

[3]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4] 范晶晶,姜波,张朝朋.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3(22):120.

[5] bax m, van heemst j, huizinga t, et al.genetic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what have we learned[j].immunogenetics,2011,63(8):459-466.

[6] 陈桂敏,代林刚,贺金.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92-295.

[7] mcinnes i,schett g.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 atoid arthritis[j].n engl j med,2011,365(23):2205-2219.

[8] 袁慧慧,赵文明.rankl 信号通路与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41(2):52-56.

第7篇

中医学,指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历代医家及通过不断深入地探索与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对疾病与健康的认识。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名老中医之所以能称为名医就是他们的见解比常人要高明、经验要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本质化,与浩古板的古籍文献相比,他们的经验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1]。建立为名老中医建档不仅可以让我们研究与继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更能传承他们默默耕耘,人类健康倾其毕生心血的精神。

2.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途径方法

2.1全面收集资料

为了全面、地收集名老中医的活动资料,我们采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原始资料。首先,我们收集了关于老中医个人生平履历的资料,包括名老中医家庭提供的名老中医的读书笔记,生活日记、文稿、诗词书画和信件墨宝、题词、讲话稿、照片、录像带、磁带等;从人事档案收集名老中医各时期的履历表、党团组织关系材料、政治头衔、职称评定、聘任立功、嘉奖、受处分、离退休资料等。其次,我们收集到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从病人处获得的病人病历;从学生处获得的临床医案学生笔记和医药心得等记载名老中医诊疗思路、辨证处方、个人用药特色及诊疗注意事项;从名老中医工作单位采集住院病房查房制度,专家会诊、专家门诊、主持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申请书及合同书、学术著作;拜访名老中医本人得到、行医日记、论文、讲学讲稿、本人从师带徒经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名老中医社会活动与社会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组织的考察意见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的各界的贺词,贺信、发言,证件、致言、照片等;参加中医科研学术交流的邀请书、照片,各种荣誉证书,证章,报刊、杂志期刊上发表的具有评价性的文章和照片。通过互联网获取名老中医相关资料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影音技术进步飞速,为名老中医经验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更多便利。

2.2系统地构建档案

为了使名老中医的档案切实地作用于医学研究工作,我们建立了系统的档案方便科研人员查阅有关资料。主要方法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制了各种专题目录以及创建档案数据库。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对收集到的中医活档案进行规范化理管理加工,实现档案材料的系统化,将名中医的有关档案资料结集出版,出书论著,编撰融文化性、思想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文稿。撰写名中医临迹的文章,把名中医的随诊心得和经验方法编写成中医科普文章,并定期举办名中医资料展等。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做好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中医学继承人培养工作。我院的“医馨”中医工作室已经组织举办了两届名老中医中医档案展览会,同时结合院史展览,把名中医与医院的开创结合宣传,用于年轻的医务人员和来院参观考察人员的宣传介绍新进职工的教育普及,使他们加深对中医的认识及医院的了解。此外参考赵小玲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2]我们还利用了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建立名老中医档案数据库,方便科研人员检索名中医档案信息。我院现已通过内部信息网建立了一个规范、高效、开放的信息平台,方便各科医生快速地查找所需档案资料。

3.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教育与科研的价值

3.1当代名老中医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是联系中医传统和现展的灵魂,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能丰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还能推动中国中医药学术进步;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3]。目前名老中医的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等形式,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对中医药经验传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各种传承形式并不完善,甚至有“传而不承”的迹象,传承质量有待提高[4]。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加强了对中医药体系的发掘和回收,丰富中医学教育资源和形式。第二,帮助青年医生端正学习态度,能激励更多青年人学习中医,促进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并且通过中医档案帮助青年学习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风范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超的医学技能。第三,加大了整个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教力度。中医学的发扬光大必须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中医学又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众凝聚力以及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民族文化传播和弘扬发展的重要载体。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有利于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针对社会不同群体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

3.2医药科研成果是国家的国宝之一,中医学科研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中医药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更加扩充了这一资源库。在发展中医药科研事业中,充分利用名老中医档案,将传统的科研模式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积极为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5]。

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教育的贡献体现在:第一,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为中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经验支持。如我院眼科的实习医生们将赵明辉老师平时诊治病人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与药房等均做统计分析与总结筛选,编制成一整套档案资料,在平时门诊时对于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病人大部分的治疗方法都借鉴了这一档案。第二,通过对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保护和传承了中医目前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为进一步发展和利用这些中医学诊疗技术奠定基础。第三,充分发掘名老中医档案,再借助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将现代实验和科研模式相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名老中医档案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仲景学术传承班 专业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60-01

1 巩固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专业思想的重要性

正确牢固的专业思想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在学期间学习中医药的兴趣,还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基础业务素质紧密相关,是在校大学生根据培养方案主动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中医技能的内在动力。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是在我校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等本科专业二年级在校生中,通过自愿报名,学校考核(结合平时成绩、统一考试成绩、集中面试)等环节,选拨出成绩优异、思维敏捷、热爱中医药事业、对中医学具有较高悟性的优秀学生进入该班。由于该传承班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需要进一步巩固其专业思想,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目的。

2 在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方法

2.1 使学生明确仲景学术传承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

设立仲景学术传承班是为了培养具有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及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具有坚定中医职业信仰、中医诊病的思维方式;具有熟练运用中医传统方法诊疗各科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能力;具有对仲景学说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的中医传承人才而做出的积极探索。该班的培养模式坚持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借鉴名中医成才之路,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的规律,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配备,加强课外实践及辅导等“精英化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在该传承班的学生选拔和入学阶段,我们重点进行了专业思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该班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培养模式,在初始阶段建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医精髓,传承仲景学术思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专业思想。

2.2 树立相关教职工全员、全程参与教育的理念

仲景班学生虽然是选拔自不同的专业的优秀学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任务减轻了,从培养目的上看,而是更重了。需要相关的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全员、全程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强化了本科生导师制,邀请行业主管部门的专家和社会上的知名学者共同担任班主任,选聘各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在日常学习中分组带教。注重做好教室、宿舍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中医文化氛围,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细节中,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感受到中医思想。

2.3 划分不同阶段,提出专业思想教育的侧重点

将大学五年统一规划,按照专业学习从易到难、从浅入深、从理论到实践的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将专业思想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在低年级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引导其坚定自身的职业信念;在中年级专业知识学习阶段,引导其提高自身对专业的执着追求;在高年级实践技能锻炼阶段,引导其强化自身在实际工作中的事业心。通过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切入点,使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能学习和专业思想树立相辅相成。

2.4 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中医思维

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方面的内容。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教育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结构体系来设置课程,加强中医基础课程、中医临床课程、中医经典课程、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技能课程的学习。与同专业普通本科相比较,仲景班中医基础课程模块学时为504,占总学时比例的13%,普通本科为414,占13%;中医临床课程模块学时为420,占总学时比例的11%,普通本科为368,占11%;中医经典课程模块学时为770,占总学时比例的20%,普通本科为342,占10%;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学时为342,占总学时比例的9%,普通本科为162,占5%;传统技能课程模块学时为572,占总学时比例的15%,普通本科为326,占10%;同时掌握好中西课程的比例以及西医课程开设的时机,将必要的西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的学习安排在中医教育的后半个阶段,有效的帮助学生完整地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2.5 创新培养模式,促进管理、考核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仲景学术传承班的日常管理由教学师资力量较强的基础医学院主要负责,由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和第三临床医学院协助管理,选派学校教学督导团的资深教师担任该班学生兼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和管理;教学模式实行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不再实行弹性学年和自主选课;教学内容方面:理论课程突出精读,临床课程突出案例分析,实训课程突出实际操作;在学业考核上:增加了诵读,读书心得,中药的认、采、制、用等实训技能,跟师见习心得、医案整理和临床经验总结等环节的考评。

2.6 注重师资选配,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

在现代化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中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重点在于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唯一载体,而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我们选聘校内、外基础理论、临床水平有一定造诣的中医师担任仲景学术传承班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导师;同时,建立名家讲座学术平台,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医对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开展中医讲座,在课堂教学、实习教学、课外讲座的过程中,以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骄人的业务成就、高尚的个人品质、独特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作用,筑牢学生的专业思想。

2.7 增加实践教学,突出实践的强化作用

中医起源于临床实践,传承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思维模式的培养更需要不断的临床实践。只有让学生尽早走进临床实践、尽早体验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专业思想教育才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把仲景学术传承班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临床实践以继承和熟练掌握中医传统理法方药为主,以师带徒作为临床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从学生入班即开始实施边教学边实践的模式,施行导师制。将学生2~3人编为一组,由一名导师带教;2~3个月进行一次轮换;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跟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学习,协助导师处理部分临床工作。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学生能在实践中感悟中医理论、观察中医疗效,从而对中医药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继承中医药学术精华。

第9篇

【关键词】亚健康;未病学;养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的变化,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人类的健康理念发生了转变,健康被赋予新的内涵。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1亚健康的基本概念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痠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西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自80年代被前苏联学者称为“第三状态”这个新概念以来,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并将其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出现各种不健康的问题,有可能向疾病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身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人体生命活力和功能的低下状态,不仅表现在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的低下,也包含了心理状态的不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低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尚无确切的病变的客观指征,但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亚健康在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和多方面不良影响,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中医药历来重视治未病,对亚健康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医疗过程中显示了肯定的疗效优势。

2中医学的“未病”学说

中医学的健康观念是“天人相应”和“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及外界社会之间及其体内阴阳和谐的动态平衡。受时代所限中医学的术语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早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学经典《内经》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和“治未病”的观念,如《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未病”、“未乱”就是产生疾病前之状态或征兆,是质变成为疾病的量变过程,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亚健康则应属“未病”、“欲病”层次。中医“未病学”的医学思想,其主要体现于治病之未成、治其未传、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可见中医学是极其重视养生的。

3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未病观的异同

“未病”的概念是与“已病”的概念相对而言,即非已具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亦非无病,而是指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疾病前态或征兆。因此未病学主要讨论的是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疾病的转变或转归期等的机体变化。其宗旨可概括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中医“未病”的内涵应当是包括了亚健康状态在内的所有机体阴阳失调但尚未至病的状态。

中医学认为,亚健康形成的主要机理与中医“三因”学说密切相关,其成因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原因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或正气耗伤。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亚健康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和社会压力加重、饮食不规律、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睡眠不足和自然衰老等,并指出人类疾病的50%是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亚健康产生的认识是相近的。

第10篇

【关键词】中医药 预防保健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325-01

养生保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对保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经验,两千多年前的《黄帝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养生保健的先河,历朝历代的众多医、佛、道家亦对养生之道作过深刻而详细的发掘与论述,现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养生理论。再结合丰富的中药资源,使中医养生保健更显得朴素而神秘。养生一词,最初出自《管子》,表达的是保养生命以达长寿的意思。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健康及长寿是人们一贯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愿望,故此养生保健文化才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养生的理念遍布全世界[1]。中医药养生荟萃了我国人民经年积累的多种防病健身的方法,综合了儒、道、佛与诸子百家的精华,堪称我国之瑰宝。中医药养生学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愈后防复,这一思想也是符合现代养生的潮流趋势、体显了绿色保健的养生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各种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而滋生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亚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呈大幅上升之势。成为危害广大民众健康的主要杀手[2]。同时,医疗费用的恶性膨胀亦引起了严重的医疗危机,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我国最为热点的社会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对养生保健充满空前的热情。我们对中医药养生保健理念作如下的总结:

1 治未病养生保健理念

在《黄帝内经》里最先提出“治未病”的应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是治病方法中最为高剂的一种境界,也是中医养生理论精华之所在。治未病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于养生的真正目的所在。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的形成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初步创建了中医养生的理论雏形,后经众多医家的发展及补充,逐渐走向完善。这和21世纪我国医学目的调整方向是一致的,治未病成为了最符合时展趋势且具成本效应的医疗发展方式。我国的医改政策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积极推广治未病中医体系的建设[3]。

2 气血的调理养生保健理念

《黄帝内经》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气,为不断运动着的对人体行使充养功能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灵枢・决气》中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是来自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人体的五脏六腑、皮毛、经骨等一切组织,若没有血的滋养,所有的生理功能将不能正常进行[4]。《灵枢・本神》中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这说明了人体的本源是起始于精;液为人体所有正常水液之总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维持皆与其有关,它分遍布于脏腑组织中,出入于经脉,环流于全身,与血液一起承担这濡养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气血的充盈和正常疏布,其中一种物质出现虚实不平衡都将影响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转[5]。

3 整体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而统一的整体,养生即是对人体的一种整体干预,人们应顺应自然四季的变化,是形体和精神的关系统一调和,使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成为适应环境变化的统一体,使人体形成天人合一、内外一致的最佳状态。中医整体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①天人合一观: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相处。天人合一养生方法具体内容有:春夏季以养阳为主,秋冬季节以养阴为主、根据自身特点适当调整阴阳平衡,顺时起居,夏秋晚睡早起,冬春早睡晚起等[6]。②形神整体观:中医认为形和神是人体物质和功能的基础。形神共养是中医形神整体养生观的主要方法,具体阐述有调畅情志、形神共养、保养真气等。③人身整体观: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是围绕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的。在脏腑功能活动过程中,十二脏腑还通过经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协调脏腑功能是养生的中药内容。

4 辩证养生保健理念

中医辨证养生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形神共养、正要制邪。动则养形,静则养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要素,形和神互相依存,不能独活,因此中医养生强调形神共养。正气为人体之根本,可以外避邪气入侵。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状况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外邪入侵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养生强调正要制邪,疾病即无法发声。《灵枢・剌法论》中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思想都体现了正邪关系在养生中的应用。辨证养生原则总体上是体现厉害关系相互转变的思想。

5 小结

养生保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中医药正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其实践基础是先民们经过长达几千年的生活、生产积累总结出的养生经验。值得我们更进一步的发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533.

[2] 董永刚.浅谈中医治未病是新世纪的健康模式[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8,4(1):32.

[3]王前.李约瑟对中国传统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52~58.

[4]邢玉瑞.黄帝黄帝内经理论与方法论[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l~194.

第11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管理;难点;对策

中医护理工作要紧贴中医治疗实际、与时俱进、注重患者护理体验[1]。我院在认识到中医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医护理难点,并采取了针对性解决措施,切实提升了综合护理管理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名护士,通过护理管理小组测评及护士之间互评,服务思想合格11人、重点环节护理合格9人、护理事件防控合格8人。另选我院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3.8±4.2)岁,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6例、满意27例、不满意7例。

1.2 方法

成立中医护理管理小组,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其护理工作资料、观察日常护理工作情况[2],讨论护理工作难点,根据护理难点实际采取解决对策[3]。

1.3 评价标准

护士护理工作评价:开展护理管理小组测评及护士之间互评,了解每名护士在改善中医护理管理工作后服务思想、重点护理环节工作、护理事件防控能力合格情况[4]。

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环境、操作技术、教育指导、心理舒适、生理舒适进行调查,单项20分,百分制评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及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5]。

1.4 数据处理

本次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卡方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P

2 结果

2.1 护理难点与对策

护理难点:①护士护理思想管理。护士没有以患者为工作中心,过分注重对治疗工作的配合,而没有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因而护患思想存在差异和冲突。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和管理是提升护士综合技能、素质的关键,仅关注护士工作管理,而无暇顾及护士终身教育,会影响护理水平。③重点环节护理管理。中医临床护理工作有一些特殊环节需要重点管理,若不对护士进行重点环节护理培训教育、强化重点环节护理监督管理工作,就会引发护患纠纷、降低护理水平。④护理管理体系缺陷。若不根据临床实际建立和完善工作监督、考核体系,就难以提升护理效率及综合水平。

护理管理对策:①注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安排全体护士定期接受系统的护理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强化护士护理知识的同时,使其熟练掌握最新护理技能,并鼓励护士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护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②强化护理思想教育。通过集中思想教育及与其他医院的定期交流,让护士真正认识到护理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时刻以职业道德及护理规则约束自己,彻底转变护理态度。③完善护理管理体系。结合治疗需求及护理工作现状,建立更合理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合理安排查房工作及日常护理考核工作,定期总结阶段性工作成果、分析需要改进的工作,循序渐进地完善管理体系。

2.2 护士护理工作评价

3 讨论

中医护理服务是临床治疗的主要辅助工作,也是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就医体验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服务竞争愈演愈烈,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都正向现代化管理的方向发展[6]。中医护理工作本身又一定独特性,需要综合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全面支撑,这就对新时期的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7~8]。

我院结合新时期中医护理背景及我院实际护理现状,成立中医护理管理小组,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其护理工作资料、观察日常护理工作情况,讨论护理工作难点,分析发现中医护理难点主要是护士思想管理与人才培养、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及护理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几个方面。在认识到中医护理工作的难点所在之后,我院采取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强化了护士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护理思想教育工作,并结合我院实际状况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管理工作改革后,护士服务思想、重点环节护理、护理事件防控合格率分别为100%、95%、100%,均得到了明显提升(P

参考文献:

[1] 段亚平,熊江艳,谢红等.贵州省中医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护士配置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0-312.

[2] 柏亚妹,王秋琴,徐桂华等.护理管理中的思维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4):89-90,97.

[3] 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

[4] 高雅杰,马骏.PDCA循环法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493-1494.

[5] 李小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医护理文化建设[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20-122.

[6] 张井宣.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111-112.

第12篇

中医院员工中,青年员工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员工的思想比较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有着极为明显的个性特点,能够为中医院的发展注入新鲜的动力。青年员工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承担着中医院发展建设的重任。青年员工容易受到外来信息以及思想的影响,思想认识发生偏转,出现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的思想,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因此必须要加强中医院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强化中医院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医疗改革不断推进,这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改工作中应积极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其实现持续的发展。中医院必须要积极加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年员工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及实质都科学地把握,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进而促进中医院医疗水平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中医院改革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内容,能够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也是中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推进,中医院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提高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强化青年员工思想政治觉悟时,也应让青年员工在工作中主动服务,转变他们的服务理念,使其成长为中医院发展的带头人,充分发挥青年员工的个性特点以及智慧,为中医院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助于中医院医疗队伍素质水平的提升。中医院医疗队伍中员工的素质水平将决定着中医院整体治疗效果,反映着中医院的竞争能力以及形象[2]。当前中医院中,青年员工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职业道德、思想以及文化素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因此要提高青年员工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整合中医院的理念以及文化,提升自己的职业自豪感,努力成为中医院发展中的主力军。

2 强化中医院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2.1明确教育重点,优化教育内容

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中医院青年员工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等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加。中医院中很多青年员工都在医疗护理的第一线工作,他们将是中医院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为了提高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须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为青年员工提供精神支持。积极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竞争意识、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服务宗旨、医德医风等教育[3],充分发挥模仿作用,对青年的心灵进行塑造,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持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以及方法教育青年员工,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青年员工的热情,强化凝聚力,为中医院的持续发展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讲求奉献、遵守医德,发展成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为中医院发展做出贡献。

2.2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强化实践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将活动作为重要载体,依据青年员工的思维以及年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满足时代需要,通过青年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可以举办青年员工岗位技能比赛、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4],让青年员工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并接受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变得更加具体、生动,能够极大的提高青年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以及效果的实现。还可以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青年文明服务活动相结合,提高青年员工的职业技能以及思想道德,使其在工作中更加规范,实现优质服务。强化青年员工的服务意识,培育青年典型,充分发挥榜?幼饔茫?做到爱岗敬业,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的技艺,成长为中医院的主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与时俱进,提高青年运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2.3优化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中医院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提高对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青年员工的思想观念以及主张等逐渐多元化,对物质利益比较看重。因此在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克服形式主义的情况,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的教育方法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分层次引导,结合中医院实际,依据青年员工的实际情况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触及青年员工的兴奋点,帮助青年员工处理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谈心沟通,实现思想上的共鸣。思想政治教育中,还需要理解、尊重员工,对青年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研究新方法,青年员工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可以通过党政工团共同管理的形式,实现多样化的教育,提高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青年员工能够有效的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医患关系以及付出索取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主人翁意识以及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为中医院的发展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4加强医院人文文化建设,强化员工思想管理

要实现医院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通过文化潜移默化的感染青年员工,进一步强化其思想管理,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中医院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文化,积极鼓励医务人员,提高其凝聚力,强化医务人员对中医院内部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使命感,能够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医院要制定长期的文化建设规划,从建筑风格、诊疗环境、装潢等入手,凸显中医药文化,体现出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同时基层中医院应开展多样化的中医文化活动,比如举办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现场进行小二推拿、中药封包、中医体质辨识等[6],使青年工作人员的生活得以丰富,并积极宣传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医院文化宣传的过程中优化青年员工的思想认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顺利实现。

2.5加强医院纪检监察,优化青年队伍建设

在中医院中,由于青年员工的资历比较浅,缺少话语权,因此在收受红包等方面机会并不多,但是为了避免长期耳濡目染在思想上产生不良影响,就需要加强医院的纪检监察,及时深入到青年员工身边,防患于未然[7]。强化思想渗透,把握好青年员工的思想认识,特别是仓管、购销等人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将其思想牢固在正确的认识方向上。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做好渗透工作,党员干部要做好榜样工作,及时与青年员工沟通,交换工作的体会,使青年员工在工作中更加规范、严谨。在监督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渗透,如果存在青年员工与医药代表等接触过密,外出吃喝等情况就需要及时制止,如果青年员工处于医院中药岗位上还需要及时对岗位进行调整,做好隔离工作,使青年员工始终保持廉洁的思想认识。同时维护青年员工的合法收入,完善绩效工资、加班、节假日补贴等,提高工资标准,减少贪婪心理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