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感教学论文

语感教学论文

时间:2022-10-21 05:20:26

语感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文感

长期以来,脱离生活实践、以知识传承为中心、机械化的语言教学,导致语文教学始终缺乏大气、灵气和神气。语感教学的出现,使语文教学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向,一定程度上匡正了语文教学的单一化目标,但基于言语学基础的语感教学,因其先天具有的局部性、非操作性缺陷,而不能真正改变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语文教育哲学、读解学、阅读心理学、教育体验论、教学协同论等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语文新课改的推行,文感教学理论出现,并与语感教学一同构成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一、文感教学——语文教学破冰之旅

文感是基于多种理论并借鉴语感研究的成功经验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在一定文化背景中,通过长期的读写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文本直接快速感悟与理解的心智技能。与语感教学在语言习得上侧重对言语作品的感知相比,文感教学侧重对言语作品的领悟;与语感教学更关注言语作品的局部相比,文感教学更关心言语作品的整体。文感教学的提出解决了语感教学无法解决的语文教育系列问题,可以说,文感教学是语感教学的继承与超越。

(一)文感教学对文本阅读的突破。目前,语感教学论者,虽然强调了语感中心说,提出了阅读教学生活化、对象性、同步性、感受性、实践性五个原则,努力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但在课堂实施中他们不但没有批判,甚至还遵循传统的基于语码交际理论的教学模式,由点到面展开教学。如此就使语感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自能阅读”的教学理想以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对阅读教学的定位,我们认为要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达到无需教师教便自能学习的目标,就必须突破单纯的由点到面的直线型训练传统,而要从面出发,以面带点,根据面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点加以深挖。仅着眼于文本言语表现的语感教学理论与实践并不能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而由文体感、文化感、语体感、整体感和全息感构成的文感则为这种教学要求提供了上位理论的支撑。并且,基于文感稳定性、个体性、选择性和积累性的特征,相应的文感教学为这种教学要求的落实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文感教学从文本的整体出发,以品味鉴赏为主,整体调动学生的知识积淀,全面发挥学生的经验积累,使学生快速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并从中获取阅读经典文本的精神享受。

(二)文感教学使写作教学升华。审视当前的写作教学,一方面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从落笔,另一方面是教师面对作文教学无所适从。仅停留于对言语的感觉、直觉层面的语感教学,缺乏对学生言语的宏观意识及整体思维的培养,因此,难以培养学生写作所需要的文体感、语境感与整体感。正如刘勰所言:“故博塞之文,借巧悦来;虽前驱有功,而后援难继。少既无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删;乃多少之并惑,何研蚩之能制乎?”语感教学运用于写作教学便容易步入这样的困境。

文感教学的提出为写作教学构建了一个基于言语意识及言语思维培养的理论框架,推动着写作教学朝高效低耗的方向迈进。这表现在文感教学侧重对言语作品的领悟及整体意义的建构,能够促使学生的语体感、文体感、文化感、全息感、整体感得到充分的培养。而语体感的获得能够使学生达成行文言语得体的目标;文体感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达到写而有体、文脉贯通的要求;文化感的拥有能够增添学生习作丰富的人文内涵;全息感及整体感的具备则使得学生行文逻辑缜密,浑然天成。由此,文感越强,学生理解接受能力越突出,知识运用水平也越高,写作能力也由此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体验理论——文感教学的成功之道

如前所述,文感教学是基于诸多现论提出的,每一种理论并不简单地对应于文感教学的某个方面,它们经常起到多元综合的作用。这里我们主要就体验理论来阐述文感教学,演绎其策略。

(一)体验:文感的基石。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体验(experience)一词最初应用于哲学、心理学领域,因其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又被引入至对学习和教育的思考。如杜威从实用主义的哲学观出发认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皮亚杰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将体验与学习过程的同化和顺应联系起来。我国新课程改革后,体验一词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研究,裴娣娜、张华等都对体验有过概念界定,并且《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课程新理念时也对体验反复强调。我们根据学者们对体验概念的多种解读,结合教育的实际,曾对体验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的经历。体验与经验密切相关,它是个人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对世界的一种创造性的感悟、理解和意义建构,是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客体时所感受到的无穷意味的心灵战栗。体验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某种行动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由此,体验也构成了文感的基石,或者说离开体验就很难有文感的生成。文感之“感”就是文本解读活动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而产生的文化认同、经验同构、知识互通。

(二)文感教学:基于体验的心灵教学。文感是一个人对文本的领悟与直觉把握。文感的深刻性、广阔性、敏锐性、审美性都与个体后天的阅读分不开,也与个体经常性接触的文本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人们爱看什么文章,对什么文章把握比较到位,一般是和其长期的阅读生活经验积累、阅读体验积累密切相关的。因此,文感和体验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文感教学本质上属于一种心灵的历程,即一种内在的教育,但它不是虚无空灵的,而是可以反复通过某些外显的形式来实现。陈旧落后的语文教学经常忽略学生独特的个性气质和生活经验。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强调体验,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个性与知识经验的尊重,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解读,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基于此,文感教学论者特别重视读写教学的整体性,即便是为了对知识进行分类掌握,也需要确保每个知识点的全息性,保证学生能够以联系的观点、立体化的系统进行学习。构成文本解读的网状结构。在这一网状结构上,充满着学生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激活得越充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并逐步由感知层面进入到领悟层面。因此,文感教学还十分重视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体验、感悟及意义的解构与重构,从而帮助学生走出机械接受知识的沼泽,体现学生在文本解读中的个性价值,促使学生的心灵在读解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三读三动——基于体验的文感教学实施策略

这里所说的“三读三动”是指初读感知、再读品味、三读领悟与动手制作、动手表演、动手仿写,它们相互对应交叉,共同构成了阅读教学的薪模式。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体验,都是一种虚拟基础上的体验,它们是对生活的反射与模拟。基于体验的文感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开展虚拟体验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文感,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文本解读,从而帮助学生深入领悟文本,形成新的文感。

(一)感知、品味与领悟:整体阅读的三个体验层阶。语感教学所注重的文本阅读,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语感品质、提升言语品味”,它虽然使语文跳出了机械的知识教学,但同时也使得文本阅读的作用基本停留在对文本肢解式的词句感觉层面上。相对于语感教学,文感教学所注重的阅读立足于文本整体,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感、文化感、语体感、整体感和全息感。因此,文感教学更注重基于学生个体体验的阅读,即在阅读中注重学生对文本整体的感知、品味与领悟,而它们反映了体验的三个层阶。体验学习论者认为,理解开始于两种对立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即注意抽象或具体事物,一种是使体验深入内心并依赖概念解释和符号描述的认知过程,即领悟过程;另一种是通过依靠真实具体的东西来感觉直接经验的过程,即感知过程。将感知与领悟运用于文本阅读,则可以这样进行区分:感知是对文本的直接反应,停留于感觉层面,因此对文本的感知将随着上下文的阅读视角变化(即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遗忘旧内容产生新内容;领悟是对文本的抽象层面的理解与领会,对文本的领悟可以进行言语表达、用于交流,而且领悟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长时间保存于大脑之中。例如语感能力强但没有一定思辨能力的人阅读理论著作,则将仅会有对文本的感知,没有对文本的领悟,而感知转瞬即逝,因此,尽管拥有语感,但是仍难以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把握。感知与领悟两者之间为品味,品味是对文本的仔细体会,它其实是一种具体的阅读行为,而非阅读的结果,品味可以贯穿阅读活动的始终,我们之所以要将其介于感知与领悟之间,作为阅读体验的中间层阶,是要说明它在学生阅读力提升与文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同时,这也说明品味本身具有程度上的差异,一个人对于文本的初读,称领略则可,称品味则为时尚早;而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定的认识后,再来深读文本,仍称品味,则显然体现不出学生鉴赏审美与二度创作的价值。因此,将品味设为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时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阅读教学构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三读”,主要是让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不仅停留于感觉层面的语码感知,更应进入抽象思维领域的整体领悟。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缜密性、批判性成为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与新课改配套的教材也选用了大量能够引发思考的、哲理性强的文章,尤其在高中阶段,这类文章的选用更是普遍。阅读这类文章,仅凭知识的传授是不行的。即使介入语感也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整体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升华到思维层面的领悟,即深入体悟文本的精神内涵和情感世界,从而获得基于个人文本体验的独特价值。:

第2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策略实施的现状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听课状态及听课效果,教师只是把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一一向学生传授,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并不太关注,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学生课堂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师与学生要在课下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谈心、交心、交朋友的方式来切实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并指导学生解决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让学生在无顾虑的良好状态下步入课堂学习之中,在与教师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并思考问题,实现教学目标与情感价值的有效结合和统一。

二、情感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注重培养并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情感策略在英语课堂中得到很好的实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让他们通过英语学习来实现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英语学习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1.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处在青春期且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制订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计划,并在实施教学计划与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或播放多媒体视频的方式来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一堂新课的开始变得与以往不同。2.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表达情感。有些教师不知该如何表达情感并与学生进行学习互动与交流,所以一堂课显得气氛沉闷而无生气。改变这一课堂现状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心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进行互动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或竞赛的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与学生的隔阂,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不要挖苦讽刺,而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和独立地思考问题,让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而热烈,这样的课堂效率自然会达到预期。3.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情感策略的合理转化。通过教学实践与摸索,我们发现学生的情感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只要教学方法正确,教学手段合理且具有创新性,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就会很快被激发出来,学习情绪也会随之变得高涨。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英语故事或把课文内容编排成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来亲自体验并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并运用英语口语来表达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使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却不背离教学目标与方向。

作者:肖静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三中学

第3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4篇

进行感恩教育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感恩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语文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以外,在塑造学生人格、促进生命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也应担起增强学生感恩意识的责任。

二、对中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意义

“感恩”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加强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外,还要让他们具有以“感恩”为主的道德品质。

1.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

包括感恩在内的道德素质是个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有所不同,很多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及自控能力较差,会有一些不良习惯,如迟到、旷课、厌学、不尊重他人,甚至有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发生。因此,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个体。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握好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注重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为社会培养更多道德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

2.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

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如今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来说,仍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正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中职学生将是我国未来建设力量的主力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高低、成为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中职学校除了教会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学生连基本的感恩意识都没有,将来是很难成为社会合格的从业者的。语文教学既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生命个体完善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情感,贯彻感恩教育,为学生建立“精神”账户。

3.符合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求

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以感恩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把感恩教育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了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职语文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的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和引导。

(1)挖掘养育之恩。

教材中很多课文都从多角度去表达亲情,诠释了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从《我的母亲》中可以看到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在困境中,是坚强的母亲和“我们”一起渡过难关;从《一碗阳春荞麦面》中,可以看到母亲对于两个孩子的关爱,课文中浓浓的亲情时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2)体悟家国之爱。

祖国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安栖之所,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祖国。从《药》中可以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雷雨》反映了当时激烈的社会和阶级矛盾,从《荷花淀》中可以看到祖国的儿女是如何击退敌人、保家卫国的。

(3)感受社会温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博大的胸怀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时要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在学习《职业》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感恩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以“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否则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语文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和熏陶。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熏陶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陶更为重要”,所以要通过学生自己理解并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1)在朗读中体验感恩之情。

大部分适合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具有情感真挚的特点,语言都体现着“自然之美”,适宜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课文中真挚的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恩、知恩,用声音把作品中的形象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老舍的《我的母亲》,通篇文章语言朴素亲切,通过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表现母爱的伟大。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母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的形式,选择与文章类型相应的音乐种类,让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体悟课文中的情感。音乐与朗读的最佳配合可以让学生自然地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朗读等都是可行的手段。

(2)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恩。

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教学方法,通过情景设置,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讲解《我的母亲》一文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满文军的歌曲视频《懂你》,歌声蕴涵母亲对于子女深沉的爱,学生们边听边看,歌曲配合MV画面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出强烈共鸣,达到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恩教育的目的。除了播放音乐渲染气氛以外,也可以给学生观看图片。在《我的母亲》课程结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下载以“感恩”为主题的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教师朗诵一段话“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他乡打工的血汗是望子成龙的梦想……怀着感恩的心生活,感恩父母,感谢生命”。教师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3.坚持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感恩教育

(1)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心灵上的独白与洗礼,在灵魂深处进行反思与回望。教师可以布置有关感恩题材的作文,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知恩报恩,使学生能够领会父母养育之爱、教师教诲之情、同学帮助之情、祖国的培养之恩、大自然的馈赠之恩,学生通过思考,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2)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课,利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播放一些感恩为主题的影片、纪录片、图片等,再配合语文教师的启发性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心灵得到震撼,感恩得到升华。教师可以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形式自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从而受到激发而主动探寻答案、寻找真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感恩、实践感恩。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写一张贺卡,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在国庆节可以组织感恩祖国的征文比赛,劳动节、七一建党等节日组织手抄报比赛,或者是办好宣传栏等。在这些节日的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些语文活动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感恩教育。

4.从语文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践行感恩之道

课堂教学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只是局限在学校内部。教师要不断创造机会,将学习延伸到实践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将“感恩”外化为行动,将教育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行”的过程去体验和实践。语文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以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参加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自觉践行感恩行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真正理解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培养、老师的付出、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5.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无时无刻地都在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发性、导向性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语文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建设校园文化中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积极参与到优化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充满温馨气息、向上舆论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始终陶冶在良好的风气和氛围中,不知不觉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协助并参与到学校、各种团体举办的感恩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中,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够经常性的受到启发、得到启示。

四、小结

第5篇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育界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从上世纪30年代,“语感”就受到不少语文教育专家的关注,并一度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感”作为“教学目标”多次出现。自此,语感培养俨然作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成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应该得到强化。一方面,“语感”从概念诞生伊始就确定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叶圣陶就曾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吕叔湘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1]另一方面,伴随着语文教学实践与改革的起起落落,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语感”的理论热情未减。

值得反思的是,一种长久占据舆论层面、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现象本身却是一个问题。它警醒着我们,在其毋庸置疑的吁求背后,掩藏着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的困惑。许多年来,语感的培养如同“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举步维艰。

造成语感培养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层面,语感的定义杂多,言人人殊,影响了语感理论的层递渐进式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具体操作层面也乏善可陈。许多一线教师反映,语感理论虽好,然而过虚过空,无法操作,充其量注意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罢了。而有一些学生似乎并没经过特别的指导,也能获得良好的语感。教师无从下手的疑惑与学生意外所得的收获,是语感培养失控的体现。

二、 语感培养的定位误差

要解决语感培养的困惑,把语感培养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更新观念,给予语感培养一个恰当的目标定位,是首要的问题。

1.语感是一种语言习惯,是语言活动的附属产品。语言是语感的主体,语感是言语活动者在运用语言时对语言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感受。它具有直观性、整体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并伴随着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情感体验等。没有语言活动和语言经验,语感就不复存在。不唯语文教学,任何语言活动都有语感的刺激与反应,存在着语感训练的潜在可能性。不同之处在于,语文教学提供一种规范的言说范式,集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体现于一系列正确、规范、流利的具体的言说行为。没有规范的言说内容与形式的落实,语感的训练将落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语感是对思维的引领。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具有互动互构的动态关系。对于母语而言,语言的训练就是思维的训练。言语序列本身具有逻辑关系和思维顺序。思维训练的成熟状态,应体现出良好的语感状态:一层意思未说完,另一层意思已蓄势待发。语感培养,不能越过思维的训练,尤其不能脱离语言思维的训练。良好的语感是语言思维成熟后水到渠成的结果。语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母语熟练思维的主要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训练学生运用母语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把这种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充分融入到言语训练之中,成为言语行为的范式,久而久之,达到不假思索的直觉思维的地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3.语感是对意义的选择与预判。洪堡特指出:“显然,语言形式关键在于使意义真正渗透入语音,使感知言语的听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其意义,而摈弃所有与意义无关的东西,并且使语音仅仅根据意义得到限定。”[2]在感知言语的过程中,语感具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意义的性质或功能。人们不是首先听到作为物理现象的语音,然后通过身体器官与思维的内部转换,翻译为某种意义,而是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听”出了它的意义。同样的道理,良好的语感也是在想到意义的同时,发出语音的,甚至在听与说之前,良好的语感已先行设定了意义与声音的范围与走向。因此,即便零乱、不连贯的话语行为,也能让人大致领会的它的意义。意义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是良好语感得以形成、做出正确预判的前提。

因此,言说的规范、思维的锻练与意义的掌握有着远比语感训练更直接、更实在的目标追求,也有着远比语感训练更具体的、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更便于操作与评价的教学步骤与程序。

三、 语感培养的定位策略

语感培养的目标定位是策略性的,而非技术性的。这不仅由于形成良好的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因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3],明显带有“无意识”、“直觉”等非理性特征。语文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内容与任务。但语感本身具有整体混沌性,语感的形成总体上表现为渐进的过程,目前尚不能划分出具体的层级,与语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相对应,只能笼统地提出一个终极性的总目标。语文教学是一种有意识的师生双边活动,本质上似乎与无意识、非理性等因素无关。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去自觉地、有意识地促进无意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不理智的。语感培养目标设定的价值意义在于,让我们充分注意到语文学习或语言习得中无意识、非理性以及语言自身因素的重要性。

语感的提出,应合于人类对语言深入研究探索的最新成果。20世纪以来,关于语言的思考一直是西方人文学科的中心话题,几乎波及人文学界各个领域。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是思想与意义的载体,是人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认知客观世界的工具。工具性、符号化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与传统语言观技术理性主义的观点不同,20世纪哲学领域发生的“语言学转向”,把对语言的思考与探索推向哲学的高度,语言不再仅仅是思维的工具和表象的符码系统,而具有了本体论意义。语言不再是人类生存辅的工具和符号,语言建构了世界,也建构了我们自己。维特根斯坦说:“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4]海德格尔在批判传统语言观的基础上,将语言与存在和人联系起来。他说:“语言是存在之家”[5],人与存在相遇在语言之中。语言以敞亮、遮蔽、展开的方式呈现世界,使各个存在者呈现出来,成其所是,从而把整个世界带到人的面前。人说话,人不是言说的主体,而是因为语言说话,人不可能在语言之外从本质整体上把握语言。因此,不是人说话,而是语言说人。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的,语言给予人一种对于世界特有的态度或世界观。语言是人的存在状态,支配着人的生存方式。语言的道说是存在自身的本体显露。人唯有栖居于语言的居所,方可受语言庇护,守护人类家园。与人生活的实际意义相比,语言的道说是先行的。这种先行的道说,是对言说行为一种沉默的召唤,处于前语言状态。它是人类对于人类自身与世界存在状态的先行领会与先行理解,人类存在的历史寓于其中。对于个体而言,这种先行的前语言状态,就是语感。它不再是对语言文字符号单纯的感受,而是对自身存在与世界意义的先行领会与理解。一个人的语感,是这个人整体生存状态的潜在呈现。

叶圣陶先生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6]没有对自身生活先行的“留意”与“真实的经验”,语感就不会形成。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用质朴的话语就把语感与人生存感的密切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学习,面对的不仅仅是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材料,而是寓于我们自身的生存之中,面对整个世界;语感的培养,也不单纯是训练对语言的感觉,而是基于切己的生存感,提高自我的世界观。“语言是存在之家”,在语言中,栖居并守护着一个民族存在的历史,也蕴涵和浓缩着一个人存在的整个世界。语言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就是让我们学会在语言中倾听历史与世界的言说,学会倾听语言所道说出来的人类文明与我们自身对于世界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王尚文.语感管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4).

[4]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第6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应充分注意和重视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首先,对于情感,我们不能简单地看着一种一般的心理品质。作为主体对于自己所认识和所做的事以及所持态度的体验,它几乎和一切心理品质相伴随,感知与观察、理解与思维都不可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情感活动。情感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它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学生正处于一种情感迷茫状态,这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一般来说,这种情感迷茫状态从初中开始出现,到高中阶段便十分明显。伴随着青春期的开始,封闭型的心理状态把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被人理解的欲望同时带来了,而社会、家长、自身的压力及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名目众多的各种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都使这种情感迷茫(或称饥饿)状态无法回避。如果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保证他们的情感得到良好的发展。

第三,从课程的本质特征来说,语文课与别的自然学科的课不同,它与情感教育的联系很紧密。它兼有认知训练和非认知训练两方面的内容,因而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如同情心,利他精神,祖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想象能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所说的情感教育绝不等同于传统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思想的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而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意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中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与政治思想及美育有着很重要的联系。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这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无疑和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和教学方法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

进行情感教育,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教学内容方面

高中的1至6册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涉及到情感教育。这些课文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第一类,表达对祖国、故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土地》、《荷花淀》、《故乡的榕树》等。第二类,表现一种至爱亲情。如《项脊轩志》、《祭妹文》等。第三类,表现忠贞不渝的爱情作品,如《与妻书》、《荷花淀》、《孔雀东南飞》等。还有其它的如表现气节的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对第一类篇目,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流于疏漏,只照本宣科讲一些应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大道理。依据学生这时期的心理特征,对说教式的大道理是很容易反感的,常常把这类课的学习与一些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同起来。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心理,讲述一些古今典型事例。如:现阶段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年轻学子,名人回报祖国的具体行动、言语及落叶归根的想法等。讲清楚作为一个公民为什么应热爱祖国,热爱故土和人民的道理,切忌只讲大话。这样,再结合读、讲、写,学生接受起来是不会有抵触情绪的。

对第二类篇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紧扣课文的内容,仍要辅以大量的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可抓住现阶段中学生的逆反思想和心理,他们同父母的所谓隔膜、代沟问题,把中华民族瞻养父母的传统思想,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之情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树立一种美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思想。

第三类篇目,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我们想着重谈谈的问题。面对这类课文,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等着瞧他怎样讲”的心理。过去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多有忌讳,往往顾左右而言他,轻描淡写地一晃而过。这种“回避或禁锢”的作法,反而加深了他们对爱情的兴趣,以及对爱情的涉足与尝试。这对中学生的健康的情感教育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的看法是,现代传媒及文艺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成熟早,中学生早恋也似乎成了一种风气。那么何不抓住这类课文来一个“借题发挥”正确引导呢?如果中学生走入社会没有爱情方面的知识,没有正确的爱情道德观,就很难正确对待爱情。因此,语文老师应转变教育思想,不视爱情问题为禁区,针对中学生身心及思想行为特点,引导中学生小心踏入这片圣洁的土地。因而在上这一类课文时,我们不应回避爱情这个字眼。如讲到《荷花淀》的爱情内容,用爱情故事里奏出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赞歌感化学生。讲《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明了爱情表现出的崇高美德:真诚、挚爱,负责和奉献精神。讲《与妻书》时,阐明国家和小家的关系,从作者令人动容的娓娓叙述中表现出对妻子对国家的挚热浓情。这样,结合课文我们一方面讲清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的爱情,一方面以大量的早恋导致学业失败的实例(当然也不回避早恋成功的实例,但一定要强调它们的比例)讲清什么是所谓的爱情。与此同时再进行两次关于早恋的讨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要求有定论,但教师要归纳总结,谈清自己的看法,晓之以理,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效果是很明显的。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前面笔者已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实践问题。它对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它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一颗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广博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联系似乎更紧,它几乎可说是一个纯知识的问题。而博爱、宽阔、敏锐的心则涉及到一个教师的人品修养。中学生时期的心理特征是敏感而不稳定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一触即发的丰富情感,但又缺乏足够的自持力。他们希望在老师、同学面前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要求老师尊重、信任、理解他们。他们憧憬将来成为有价值的人,更期望人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存在。但由于处境不同,加上个性的差异,有很多学生在渴望认同的同时又怕失败,怕被拒绝否定。这种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感和渴望人理解的欲望,使教师的态度上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而这种影响也许是终生的。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差生,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态度,应竭尽全力理解自己的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动摇、徘徊时,要给以鼓励。对学生的思想要透彻地了解、掌握,工作应反复做。学生的一些活动,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认真的引导。这引导应把它看作是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要在对学生深入细致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因人而异的耐心指导。对学生的每一点健康的情感内省和表达给予充分肯定,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帮助那些还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的学生从情感的天地中走出来。让学生在讲、读、写、说中成为更加乐观,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利他精神和广泛同情心的人,从而建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质。

第7篇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第一条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理想和信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除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外,也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道德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

一、听

听,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若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会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1.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爱国主义演讲。由学生或老师收集、精选感人的爱国故事,每天指派一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代表,在每节语文课前的三分钟演讲爱国英雄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学习爱国英雄的崇高精神。

2.借助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诗文。教师从网上下载优美的诗文,在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上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高尚的理想与信念。

二、说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运用调动学生“说”的手段。各种形式的演讲、辩论活动是学生自我抒发,获得爱国主义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

途径一:演讲。可以由教师指定一些题目,如“我心目中的爱国英雄”“爱国英雄教育了我”等,由学生收集材料,做好演讲的准备。专门留出两节课时间,让学生代表走在讲台演讲,屈原、文天祥、这些古今英雄人物都是很好的演讲素材。在学生激情澎湃的演讲中,不仅演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全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得到升华。

途径二:辩论。如学了《木兰诗》一课后,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给出正、反论题,一个是“爱国英雄女子不如男”,另一个是“爱国英雄女子未必不如男”,交由两组学生进行辩论,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三、读

读,就是在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之中有许多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或朗读,或默读,或分段读,或分角色读,在读中品析作品的内容,品味文中的感情,从而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读古代诗文,品爱国主义情怀。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有大量写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杰出科学成就的。阅读《核舟记》,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人精湛的技艺,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表现了一些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杰出人物。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可以让学生对唐雎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的精神加深认识,在崇敬与感动中陶冶情操。

初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文还有许多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阅读《望天门山》(李白)、《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等,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

2.读现代诗文,品爱国主义情怀。初中教材中的《我爱这土地》可以让学生品味作者艾青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沉痛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愈强烈的深沉情感;《谁是最可爱的人》记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三个典型事例,赞扬了战士们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法国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这些作品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

四、写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

一、情感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完善学生人格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多新颖别致、脍炙人口,往往集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人性之美于一体。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通过饱满的热情营造积极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摒弃消极情感,激发健康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传播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觉悟,完善学生的人格。

   (二) 情感教育有利于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欲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教师将人的情感规律应用于日常教学,融入真善美的情感因素,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吸收,由“厌学”转到“乐学”。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既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兴趣的原动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情感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根据笔者的从教经历,现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尊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对于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应给与积极引导;对于符合学习目标的兴趣应进一步培养。教师的精力不单单只投入在课堂,课余也应多关心学生,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可以多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如写作组、书法组等,并鼓励学生拿出好作品去参赛,去展览;如朗诵组、情景剧表演组可以进行公开演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让学生收获快乐。

   (二)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情感,这也是情感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提升自己理论修养的同时,更应加大情感投入,把情感备课作为自己的一份追求,收获作为教师的最大乐趣。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既是老师的,也是学生的,学生之所以产生厌学情绪,很大的原因是以往的教师多半采取“满堂灌”教学方式,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其中,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数都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变被动为主动,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喜怒哀乐。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循循善诱,也应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感受自然的力量,感悟生活真谛。通过课外实践,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拓宽了,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也就更为真切了。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也要加强情感投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仕容.也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新课程学习下.2011(11)

[2]王恩发.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运用情感因素.学苑教育.2011(04)

[3]褚瑜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新课程学习下.2011(12)

姓名/刘晓凤???性别/女????出生年/1966.10????籍贯/吉林?白城????? 学历本科 民族蒙古族

文章署名单位/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九中学?????主要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第9篇

绪言: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教育活动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情感因素的行为。情感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当中,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当前开设语文专业的高职大学已经变少,语文学科也不再受学校领导的重视,这使得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被挫伤。所以,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专业备受排挤的现象,笔者将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明确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探索一条适合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语文教学思路。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在教育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情绪和情感,通过分析和改进,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身心愉悦,并在思想道德上提高一个层次。情感教育通过在教育中尊重和重视学生的情感和社会品性,发展他们自我控制的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以及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积极的态度,并形成独立和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就是说,情感教育的核心是以情动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证他们的创造性不被抹杀的同时,将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吸收的生动的养分,通过多方面的情感渗透,让学生自觉地学习,自主地调节自己内心的情绪,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和人生。

情感教育涉及的学科众多,比如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都多少包含着情感教育的内容。但是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情感教育有所不同,具有本身的特点。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通过语文教学互动,经过情感渗透,使学生与文章的主人公或者是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情感体验,顺利完成语文教学活动,并将在语文课堂上的理解和对语文课文的感悟带入到生活当中去,习惯用积极健康的态度看生活。

二、当前高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现状

1.实用功利主义对高职情感教育存在着较大影响。

不知何时开始,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不再是教书育人,而是应付考试,将学习变成一种负担。受到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支配,高职教育已经逐渐偏离了它的基本方向,高职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想象力和创造力遭到了无情的扼杀,他们的专业技能分数可能会变得非常高,但是生活却变得单调无味,他们远离自然,对生活的了解不再是通过真心去感受,而是变得越来越功利。可以说,现在的高职教育将学生当作机器去培养,过分追求分数,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人性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学校对学生缺乏人文主义关怀,使得学生逐渐成为高智商、低情商的人。

2.低级趣味化倾向对高职情感教育的冲击。

在我国逐渐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们对“利”欲和“情”欲看的越来越重,但是随之而来的不只是思想上的解放,更多地是对利欲和情欲的过度释放和追求,对金钱的追求让人们忽略了忠义和孝道,对欲望的追求使人忘记了尊严和人格,如今,享乐主义已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道德伦理体系,也对高职情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这种文化大环境并不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越来越重视享乐,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远大的人生目标,丢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情感教育观的扭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关系的反应,需要贯穿在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但是当前的高职教育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价值功能已经被严重的扭曲,学校对于学生不仅仅是教会他们知识的地方,他们更应该在这里学会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多年来,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大纲到课堂实践,并没有对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过分地关注,导致高职院校的情感教育仅仅是流于形式,依然不被教师和学生重视。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1.深刻挖掘语文课本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对文章的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中主人公的心情进行仔细揣摩,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出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领悟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主人公在故事中的心情。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并在体会的过程中对人生的价值进行思考。

2.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唤醒学生共鸣。

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并且对文章内容有所感悟,真正融入到作品当中去,体验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也只有融入到作品当中去,才能跟文章的作者产生共鸣,无论是作品中体现的悲伤之情还是欣喜之情,学生都能更好地明白这些情感出自哪里,为何会这样,在文章情感的召唤下得到心灵的精华和升华,并且达到全身心的震撼。

3.教师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当中去,需要用丰富真诚的情感去感动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去打动学生,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让学生领悟的更多,从低迷的情绪中缓解过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第10篇

关键词: 高中 语文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逐渐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开始追求精神文明,而情感的需求又是人们在追求精神文明时的重要需求内容,所以,情感教育成为当代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怎样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又将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呢?这些都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内涵

情感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心理体验,它通过表情、行为、语言等形式有效地表达出来。一般来说,情感包括对他人的依赖、喜爱、关心等积极的心理体验,还包括厌烦、讨厌、孤独等一些消极的心理体验。在情感教育的领域中,它主要是积极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人生观等,是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心理情感的重要教育活动。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以对认知、理智、科学等知识的获得与智力的训练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和培养学生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心学生对学习环境与生活的感知情况。所以说,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较为活跃、情感较为敏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薄弱,希望得到师长、朋友的关心与爱护,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那么,学生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或者发生情感淡漠、人际关系处理不良、面对挫折时退缩等消极的情况,这些都是严重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应该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压力与消极情绪的疏导,使他们走出情感困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目标就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可知,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灵活的教学手段渗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语文知识结构、正确地对待语文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充分融入真情实感,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情感教育还顺应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文化品质的要求,使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1.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开展真情表达活动。高中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已经逐渐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那么,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就要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比如,在讲解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老师请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小组探讨文章的大致内容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进过思考,说出答案: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的追忆与哀悼,表达了作者对“三・一八”惨案的愤怒。我抓住学生沉浸在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中这个时机,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三・一八”惨案的相关图片、影音文件等展示给学生,再配以生动的、富有感情的语言,使学生的思想感情随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变化,同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慨。我再充分地利用资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现在社会,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表达感激。

2.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进行教学,引起学生的共鸣。高中语文课文很多是作者根据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或者就是通过实际的生活经验进行书写的。这样的文章通俗易懂,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文章,以文章中的一些小的感情作为出发点,充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在潜意识中接受情感教育。

3.巧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情感。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就要以富有感情的语言,灵活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编织的情感网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情感、品质。

比如,在讲解古文《赤壁赋》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有关赤壁和作者苏轼的图片,还将影视作品中有关三国赤壁战争的片段播放给学生欣赏,使学生在欣赏影片、图片的过程中,了解《赤壁赋》的写作背景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作者对受到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我在学生了解了文章的感情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作者怎样表达自己向往田园生活的,作者为什么又悲伤起来……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将自己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中,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同时,经过我的正确引导,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各种感想,培养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单单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与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而且要渗透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情感的洗礼,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慢慢养成体会真善美,表达各种美好感情的个性,使他们在拥有丰富情感的同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昭峰.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6).

[2]高焕成.情动于衷,美满心胸――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1,(05).

第11篇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朗读是感受语言、训练语言的基本方式。

一、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感受语感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朗读不仅能规范学生的口语,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果学生朗读时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就无法体会作者的感情,产生不了共鸣,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朗读是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在阅读课上要用有效的方法去训练学生。

1.备读是指导、训练学生读的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精心备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示范读并指导学生读。教师备读,是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的过程,是教育者先接受教育的过程。要让学生直接感受,教师首先要直接感受。只有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时,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恰当地点拨,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备课时,尤其要注重备“范读”。因为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

2.加强朗读示范。教师通过录音带表情示范性朗读,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到朗读是一种的享受,产生朗读的冲动,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精彩范读能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引起共鸣,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学会一些朗读方法和技巧。还能使不同的内容,通过完美的语言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语感。

3.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中可以组织自由读、默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齐读、同桌互评读、指读、模仿读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即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学生在朗读过程还能品言中之意,悟言中之理,感言中之情,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4.朗读技巧的训练。停顿、轻重、快慢、语气是朗读技巧的四大要点。掌握了朗读技巧,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例如,《鸟的天堂》这一课,其中有一句:“真是一株大树。”抽读学生时,有的学生把重音落在“真是”上,有的学生把重音落在“大”字上,显而易见,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为完全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理解了应重读“一株”,对榕树之“大”的体会也更深了,增强了语感,理解了文意。朗读技巧的训练,既是读得流利的需要,也是提高声音的表现力的需要,增强了语感理解了文意的需要。

二、课文讲读中的朗读,感悟语感

1.朗读比较法。引导学生将调整后的语句与原型进行比较朗读。在比较中朗读,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感。如《狼和小羊》一课,将“我怎么可能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改成“我是不可能把您喝的水弄脏的。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虽然它们表达的感情意思一样,但通过朗读比较,学生便逐渐悟出它们表达的感情不一样,培养了语感。

2.鉴赏词句,抓重点词、重点句朗读。体味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如在《荷花》一课,我着重强调“冒”“有的有的”等词语让学生反复品读,在学生的脑海里不仅出现荷花的动态美,而且也能体会荷花的那种千姿百态、洁白无暇、清丽脱俗的品质。

3.带着问题读。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特别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的朗读,读着、读着,学生体会了文字的内容,对桂林山水喜爱之情的语气就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了,增强了语感。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培养 语感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其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主体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把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这样必然使充满旺盛活力的语言文字变得苍白无力,不能较好地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学起来也是毫无兴趣、索然寡味。学生语感能力得不到有效的训练,语感素质得不到提高,这势必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水平,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应把语感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多读多记,积淀语感

我国传统阅读教学重视语言的积累,强调博览,熟读成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熟读有助于正确理解,有助于感受形象、语言的美,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得心应手,意到笔随。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文更应要求儿童熟读成诵,这是一条为前人所证明的积累语言和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语感能力的培养在儿童时代尤为重要,正如郭沫若所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注重加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有感性的积累才有理性的妙悟。

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增强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的基本训练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反复朗读课文能体验到文章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当然朗读是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进行。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激起学生对语言文字鲜明的“内心视像”,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浮现画面,引导学生正确地感知语言文字,促成其“内心视像”的形成。特别对那些难于言传的词句,更要通过朗读来意会,感受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如《可爱的草塘》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象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这段文字写得很美,应以一种惊叹、抒情的语调去朗读,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轻重缓急。第一句突出草塘之大之美,如置身于海洋的感受。第二句写的浪花(绿色的草浪)的颜色和动态变化,要读出动感,前缓后急。且边读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又大又美的绿色海浪,微风中,碧浪涌动,向远方延伸,这是一幅多么美妙令人神往的画啊,置身此景中,赞叹之情有之,喜爱之情有之。可见,通过有感情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力,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三、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训练语感

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合理联想,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语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焦急”、“耐心”这两个词语,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如到车站接亲人(外婆或爸妈),你提早等候在车站,可是未到时间或车晚点了,这是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引导,学生即能顿悟到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了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这就准确地反映了老奶奶对热爱和怀念的感情。

四、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获得语感

阅读教学中讲究阅读技巧,可以让学生容易理解课文,从而获得语感。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其表层意义很好理解,但是要真正读懂这句话,把握其所蕴涵的深刻含义及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就得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品词析句才行。老师要善于启发,巧于点拨,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剖析。“天空”本来是一望无际广阔高远的,给人一种心胸开阔、自由舒展的感受。而此句中的“天空”一词,前面用了三个方位短语加以修饰、限制,使得这天空是有形的,是被可怕的高墙围住的很小的一块。这里的,“高墙”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指封建制度,封建规矩。他们生活在封建家庭里,生活在高墙之中,不能接触到外面广阔的世界,如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所以,这三个词一步一步形象地写出了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很狭窄,知识很少。教师应启发学生联系上文或结合背景资料体会到,在此有“我”对闰土的赞美,对高墙外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厌恶和不满。这看似简单明白的一句话,却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味。我们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语感,进行语感训练,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激流中,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