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7:09: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理财方法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细分;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66-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5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种建立在委托―关系基础上的个性化和综合化的服务活动,具体指商业银行理财专家根据个人客户所处的生活阶段、财务状况、理财价值观和投资目标,结合客户的收入、消费、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态度偏好等特征,帮助客户分析资产管理和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通过合理的多元化的投资组合降低或规避风险,形成一套以个人资产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的、使客户达到预期生活质量的个人理财规划。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等具体的专业化的服务来实现个人理财[1]。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很快,但种种因素导致其绩效不佳。《2009年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中提到:2008年国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和展期等现象。笔者个人认为:这些除了与金融危机、国内宏观经济有很大关系外,还与个人理财产品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和设计过程及目标的盲目性有直接联系。本文基于“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理念,分析商业银行成功营销的前提――个人理财市场细分,然后选择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定位,继而设计适合于不同客户群的个性化理财产品。
二、市场细分理论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细分技术
(一)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是指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客观特征的差异性,把某类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成若干消费者群体,使每个具有类似需求和特征的群体形成一个子市场[2]。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差异性和企业资源的有限性。每个顾客对于一个产品的需求、欲望及购买行为是多元的,这为市场细分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企业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企业要将有限的资源定位于有利可图的目标市场,制定合理的竞争战略,以取得和增强竞争优势,这就是所谓的“以客户和需求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这个定位的过程只能有市场细分来实现[3]。
现代的市场细分方法主要有单一标准法(单一因素进行分析)、主导因素排列法(最主要的因素分析)、综合标准法(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进行分析)、系列因素法(因素是多项的,也是有一定顺序的,按照因素的主次顺序分析)。本文采用综合标准法对客户群重要特征的分析实现市场细分目标。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细分技术
很多实现客户细分的技术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聚类分析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主成分分析技术、拟和分析技术、因素分析技术等。考虑到涉及个人理财产品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客户的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及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本文利用综合因素法进行分析,实现技术采用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来构建客户结构,进行市场细分。
1.聚类分析概述。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又称群分析、点群分析和簇群分析等,是依据研究对象的个体特征,按照一定的类定义准则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聚类后同一类别的数据尽可能地聚集在一起,而不同的数据尽量分离。聚类分析方法主要有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密度方法、基于网络方法和基于模型方法,在经济、管理、社会学、医学等领域市场细分过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前景[4]。对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领域,聚类分析可以把市场划分为不同特征的客户群,群间差异显著,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的客户群设计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2.K-Means聚类基本原理。本文利用了聚类分析中的K-Means聚类来进行划分的。K-Means聚类法(K-means Clustering),又称快速聚类法,其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按照一定方法选取一批凝聚点(聚心),再让样本向最近的凝聚点凝聚,形成初始分类,然后再按最近距离原则修改不合理的分类,直到合理位置[5]。
三、数据分析处理
(一)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的挖掘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群的不同需求模式和理财需求偏好,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有个人理财需求的居民为受测群体,采用随机的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有关个人理财需求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有效率为95%。
(二)数据相关分析和整合
调查问卷涉及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月均收入、职业、所处的人生阶段、理财必要性、理财价值观、理财目标、投资经验、理财决策、风险偏好、选择的投资工具、理财最关注的因素和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首要期望等13个指标。基于对市场细分的贡献度大小,本文选择年龄、受教育程度、月均收入、职业、所处的人生阶段、理财价值观、理财目标、理财决策、风险偏好、选择的投资工具等10个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所处的人生阶段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理财价值观、理财目标、理财决策和投资工具选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为了避免同类变量的重复“贡献”,所以剔除年龄、理财目标、理财决策、投资工具选择四个指标,并对剩余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分析。
(三)个人理财市场细分
在K―Means聚类分析过程中,不断调整K值,通过不断检验,最终确定K值为4,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
1.潜力型客户。大多数是处于单身阶段的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收入在1000元以下,理财价值观多处于先享受型,他们倾向于把大部分的选择性支出投入到当前消费上,以提升当前的生活水平。在理财工具方面,多倾向于收益固定、风险较小的货币性理财工具或者债券型理财工作,属于保守类投资者。目前这类客户因其所处的阶段和环境使得他们的理财需求有限,但是他们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文化修养对于理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很好的规划。随着工作收入的增加,其所投资的理财工具将会多元化,更容易接受新型的、收益风险比较高的理财工具。
2.关注型客户。大多数处于单身或者家庭形成期(建立家庭生养子女)阶段,多数是月收入达到3000~5000左右的公司职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为本科或者大专。此类客户的理财价值观多属于先享受型①或者购房型②,理财风险态度属于偏好类型,能把选择性支出积极地投入到股票、外汇、黄金和衍生品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领域,取得高收益。同时,此类客户还买房贷寿险、短期储蓄险等保险来取得相应保障。
3.战略型客户。处于家庭成熟期(子女长大就学到子女独立)的高层管理人员等高收入人群,收入多为5000元以上,是这四类客户中收入最高的,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和本科。此类客户的理财价值观是以子女为中心,以定/活期存款、中长期投资基金、蓝筹股、债券、教育基金和黄金等作为投资工具,他们更注重多元化投资和投资工具收益的平衡,属于中庸稳健型的群体。他们投资理念比较开放,能够承受较大的风险,在综合评价各种投资组合收益的基础上能都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4.稳定型客户。多处于家庭衰老期(子女成家到家庭消失)阶段,收入很高,教育背景为本科为主,多工作于公务员、老师等稳定行业。此类客户的理财价值观为后享受型,把大多数选择性支出用于退休规划,多投资于债券(以国债为主)、稳定收益的基金、保险、储蓄、结构性理财产品等保守型理财产品,以求得稳定收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类客户投资理念比较保守,承受风险能力较弱,属于比较保守型的群体。
四、结论
根据“帕累托法则”,也称为“二八法则”:20%的高端客户给银行创造了80%的利润,这些客户理财需求旺盛,是银行中间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6]。同时由于银行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门槛较高,所以本文市场细分结果中的战略客户称为优质客户(VIP客户),关注客户称为次优客户,潜力和稳定客户称为一般客户。银行应根据各类客户的不同理财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一是要重点关注优质客户,利用跟踪式的理财服务和增值服务来锁定这一目标群体,设计收益和风险最佳平衡的理财产品,使风险处于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及时了解银行理财服务是否与客户所期望的相符合,慎重考虑客户的反馈意见;根据需求的个性化,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理财规划,维系好和这类客户的关系,实现客户和商业银行的双赢。
二是对于次优客户,商业银行应及时用各种渠道给此类客户发送有效的理财信息,和他们分享理财经验;根据其理财目标和承受能力,提供合理的生活理财计划和高收益的投资计划;在某个程度上适当给与他们费用方面的优惠,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是一般客户的理财需求因收入状况或者所处的周期等原因受到抑制,其中潜力型客户群是商业银行很重要的市场机遇,他们有可能成为商业银行未来的优质或者次优客户,所以目前对这类客户的一般业务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大力宣传理财产品和理财理念,不断提高和巩固银行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使商业银行取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稳定型客户非常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所以他们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质量和产品收益要求非常高。商业银行应结合此类客户现在的理财情况,给他们提供固定收益、至少保本的理财产品和高质量的合理的退休规划等理财服务,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优质服务,给银行树立好的形象,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本文的分析样本范围有限,地域性比较强,所以市场细分的客户群体特征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客户,商业银行应根据本区域的人口结构特征、自己的经营特点、业务现状和实力程度等各种因素来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营销计划,设计具体有效的符合本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的理财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欢.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3.
[2]周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5.
[3]林功实.个人投资理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21-327.
[4]魏敏,田蕾.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差异性分析[J].金融论坛.2006(10):42-47.
[5]William F.Sharpe. A Simplified Model for Portfolio
Analysis[J]. Management Science.1963,9(2):398-412.
[6]Zvi Bodie.Thoughts on the Future:Life-cycle Inves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3(1):24-29.
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调查内容:投资理财观念
调查方式:全球投资者调查
x月x日,全球知名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的全球投资者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认为今年以及未来2019年内,中国将提供最好的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资机会,美国和加拿大排名第二。中国投资者预计今年股市将触底反弹,68%的投资者认为,经历了让人失望的2019年后,今年市场将会呈现上涨趋势,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去年的11%。43%的中国投资者认为,今年以及今后2019年内,中国将提供最好的股票投资机会。
不过,仍然有72%的中国投资者对于A股表现出担忧。他们认为,房地产泡沫破裂和出口下滑将是市场最大的威胁,其次是经济放缓的风险。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中国经济展现出的稳固基本面和乐观的长期增长前景,这是投资者提高预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健康发展和增长的市场。”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王一文表示。
调查显示,x3%的中国投资者计划在20xx年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4x%计划采取更加激进的投资策略。大多数中国投资者计划20xx年将投资重点同时锁定在股票和固定收益产品。其中,持有最大资产规模的投资者在股票投资方面拥有最强烈的投资意愿。而贵金属、房地产、股票被认为在20xx年以及未来2019年将拥有前三名的表现,非金属类大宗商品紧随其后。
本次调查还发现,中国投资者目前将他们74%的资产投资国内市场。这一比例预计在未来2019年将有所下降。在谈及未来2019年间计划时,投资者预计会将67%的资产投资于国内市场,并计划将33%的资产投入到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对境外市场缺乏了解是中国投资者不愿意投资海外市场的首要原因,其次的原因分别为汇率对投资回报的冲销,以及监管门槛对境外投资的限制。
王一文表示:“调查显示,对于刚刚开始涉足海外市场的中国投资者而言,他们还是更愿意把钱放在离自己更近的地方,但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更丰富的资产类别及海外市场,以更好地防范风险。”
调查显示,中国投资者在投资方面愈加成熟,对于多元化投资产品的兴趣也日益上升。共同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诸多关注。73%的中国投资者目前拥有共同基金投资,此外,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计划x年内投资共同基金。他们预计,在未来x年内会在资产组合中配置更多的共同基金。
中国投资者理财观念的调查报告二一、内容摘要
当今社会,在技术以及信息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同时,选择怎样的理财方式也是他们考虑的一个重要点;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理财对他们以后的发展和生活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理财过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文就是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
二、调查背景和目的
1、调查背景
大学期间我们参加了网络营销能力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是以诸葛理财”平台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在线数据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有效调查数据撰写调查分析报告以此来对大学生的网络营销能力进行评比。
2、调查目的
通过此次的调查,一方面了解一下大学生在理财方面的理财意识、理财观念及理财行为,同时也了解一下大学生对于诸葛理财的了解有多少。发现在校大学生在理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让大学生能够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理财生活。
三、调查基本信息
1.2019年4月1日—2019年5月11日
2.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四、问卷调查分析
1、问卷题目设计思路
(1)题目
关于你是否成为理财大师的问卷调查
(2)设计思路
对在校大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此问卷分析以此来了解在校大学生投资理财的经济现状以及对诸葛理财的认识。
2、调查数据结果统计分析
(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50%的大学生对于个人理财业务的了解程度一般,32%的人是不了解,9%的人的了解;
(2)34%的人的理财目的是合理安排收支,23%的人是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其他的占了33%;
(3)68%的人对于诸葛理财不了解,只有5%的人对诸葛理财有了解,27%的人是有一定的了解;
(4)通过调查问卷统计,21%的人选择用银行存款的投资方式,16%使用理财,炒股和购买基金国债分别占了13%。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最偏好最首选的理财方式就是储蓄;
(5)35%的人认为风险太大是影响他们理财的重要因素,26%的人认为影响他们理财的原因是对理财产品不了解,23%的人则是认为理财的收益率低,16%的人认为影响他们理财的原因是缺乏专业知识;
(6)在调查中发现68%的人不会选择诸葛理财进行理财;
4、问题及解决方法
(1)此次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诸葛理财了解不多
解决方法:通过正当的方法对诸葛理财进行宣传,提高影响力,同时从自身出发,多做出一些对理财者有利的方案,扩大理财用户数量。
(2)大多数人的消费不理性以及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单一
解决方法:有些人的钱都花费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且对钱的消费安排不合理,所以我建议大学生应该制定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3)大多数人对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技能缺乏。
解决方法:首先大学生自己平时应该多注意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加大理财知识相关的宣传力度,使学生们了解怎样理性消费和理性的理财,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消费习惯,用所了解的知识去指导自己消费理财。
五、总结
1、成就
此次调查的对象大多都是我身边的同学朋友,让我了解了她们投资理财的一些看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的关于理财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会经常沟通,相互讨论、探讨对于投资理财的一些想法观点,共同学习,互相进步。
2、不足
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不够全面,有些不合理,还有就是调查的人数有点偏少,且是自己第一次做调查问卷,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够完美。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97-02[ZW(N]
[作者简介]王一羽(1984―),女,河南南阳人,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助教。
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财学课程现状
时至今日,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个人金融理财行业进程的不断加快,让许多人对理财专业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在面对如此需求的条件下,国内各大高校也纷纷陆续开设了涉及理财学专业的各类相关课程,对在校大学生专门进行理财学内容的相关教育。但是,大多院校开设的理财学课程名不副实,美其名曰“理财学”,其实却对学生讲授的是会计学或金融学的专业知识,完全不能按照理财学学科的学术性质进行教学及科研活动。截止到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理财学相关专业课程,还没有出现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明文规定。现阶段理财学在高等院校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财学的相关课程设计极不合理,知识结构存在不科学的分配。详细分析来看,目前在相关课程设计中还是将会计学的教育内容组合调整后来作为课程的授课基础。例如,一些高级会计学的内容是会计专业必修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对于理财学的相关课程来讲,是没有必要设置的。而有关于金融学及投资学的相关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想要学习理财学的学生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类课程却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分量极少。
二是现有高校内部教授理财学专业的教师,多大数都毕业于相关会计学专业,由于学科知识体系的不同致使这部分教师缺乏现财学需要的金融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等相关知识,这从根本上阻碍了理财学学科的发展。
二、理财学课程开设的主要构思
首先,应该将该学科的专业课程内容建设规划好,传授学生有用的理财学知识和较为适宜的理财学专业技能,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为教学目的之一。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刚刚学习这门专业课程的时候,都抱着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让自己迅速发财致富的目的,而真正的理财学是一门关于教授学生如何管理财富的课程,它所传授和研究的是如何使资金在现代社会中保值、增值并得到较高的增涨率的问题,是为了使学习该课程者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理财是建立在健康的理财观念和可持续的资金增值的层面上的,并不能够使人一夜致富。其次,在理财学的课程设置上,要深入吸取现代金融学、现代经济学、法律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使理财学的教学活动与社会以及政治、经济、金融等大环境相互融合,构成适合现代人理财理念的创新学科。
最后,授课重点内容要分清主次,主要以企业理财为主,方便学生就业,兼顾个人理财的技巧,使授课内容贴近学生的需求同时,又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
这里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企业理财的授课内容,企业理财在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知识授课体系,其中不乏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果,这部分内容,在引入国内后有经过近三十年的整理汇总,并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获得了世界公认的丰硕教学成果。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主要授课方向是高校理财学专业课程中值得肯定的。但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理财已经成为了人们备受重视的一个方向,个人财产的飞速增长,使人们对个人理财,如股票期货投资、房地产投资、银行金融投资、基金保险投资、黄金外币投资等方面的内容,都已经不再陌生了。由于与现实结合较为紧密,大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非常感兴趣。具中国大学生就业统计网2015年统计,2014年全国的金融及会计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中,以开设个人理财内容为公司运营方向的大学生公司占22.7%,以这部分知识为辅助授课内容的理财学课程设计计划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三、理财学教学改革的内容
首先,我们从理财学的基础内容进行入手。理财顾名思义,可以分为如何理与财,这其中包括理财的目的、理财的方法和理财的环境三个板块,从“财”和“理财”的内在含义展开,可以让学生简单明了的明白,理财就是以人为的方式,科学合理的对资金进行利用安排与增值保值的管理。所管理的对象“财”其实就是可兑现的资金,通过这部分使学生明白合理的操作资金就可以通过资金的流动,来达到增值保值科学理财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明确当前的理财环境,这里的理财环境主要指的是,大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和财税环境等,分析这些环境的影响并使用一定的理财手段,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环境因素,来达到科学理财的目的。这里的理财目的可以分为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两个部分,这需要授课教师在传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适当举例帮助学生分清企业理财的方法以及明确个人理财的目标。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需要把与课程相互交叉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融合进来,做好为中期教导学生进行如何预测、如何分析、如何预算、如何选择、如何掌控的科学理财方法的前期铺垫,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引入相关的财务知识,让学生可以详细的掌握到财务分析的理论。
其次,从理财的观念进行专业教学的深入。这部分可以分为资金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与报酬,融资成本与杠杆三个板块。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理财学的课程授课内容紧紧围绕资金管理保值增值的教学主线,同时协助学生完善个人的理财观。上述三个板块与理财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理财针对的是对资金流动的科学管理,这里需要树立的第一个观念就是时间金钱价值观,这一观念的核心是认为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量是不同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资金始终处于一个逐利的再循环中,如果资金进入到这样一个大循环中它就会获得一个收益率,得到增长反之资金就是一个变相贬值的过程。在此观点的前提下,投资风险与报酬观念就是资金逐利的成与败,当投资去追求更高的收益时,风险与失败几率也就越大。投资是需要资金支持的,那么融资成本与杠杆观念就成为了大部分企业理财时必须的内容了,企业融资是需要成本的这里需要学生明确,在理财学中需要把融资部分进行重点考虑,投资的收益与融资的成本,是不能颠倒的。
最后,是针对理财的内容进行精选。这里可将授课内容分为,企业营运资金平衡最优策略,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与评价,企业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搭配选择,收益分配与相关利益主体关系协调这五个板块。在进行这五个板块的授课设计时,需要教师考虑到理财活动牵涉的投资、融资和分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又可分为,理财活动的基本思想,理财学的方法和理财学的相关理论三个层次进行具体阐述。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步骤,让学生全方位的对理财学的相关知识有了详细的认识,使学生明确了现实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转的相关问题,以及资金所归属的类别和其基本管理思想和方法,同时也达成了对高等院校理财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AHP模型;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6-1428(2009)02-0079-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三十多年的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持有的财富量不断增加。与此相伴随的是,居民对金融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近几年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迅猛发展。据社科院金融所理财评价与设计课题组的数字表明。2007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呈现爆发性的增长,在2007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发行了1760只,均远超过2006年的水平。
由于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仍属于新兴业务,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风险控制、服务渠道多样化以及服务方式快捷化方面等都存在诸多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投诉率较高,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质量满意度不高。然而,商业银行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从而难以准确地评价并发现理财服务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个人理财服务质量加以改进。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就成为提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和业务竞争力的关键。本文正是基于此,在运用前期调研成果和层次分析法(AHP模型)的基础上,力图开发设计出一个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尽快提升个人理财服务质量,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
1、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其中运用最广同时也较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层次分析法(即AHP模型)。该模型是上世纪70年代初匹兹堡大学萨迪教授提出,它能有效地将那些复杂、模糊不清的相互关系转化为定量分析。本文正是利用AHP模型的此项优点对以往仅偏重定性研究的个人理财服务质量问题进行定量研究。
2、评价原则。
由于服务本身不同于一般有形产品,其独具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和易逝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也是如此,为了使得评价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在评价指标构建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原则: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指标的设计均以客户在理财服务中的感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全面性的原则,主要指标的设计基于SERVQUAL模型,但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客户关注度较高的收益性因素;三是客观性原则,各项指标的设计均在进行市场调研和SERVQUAL模型的基础上,并运用德尔菲方法对指标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3、评价过程。
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因素复杂多变,主要遵循先定性分析再定量排序后综合评价的整体思路,对影响个人理财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先定性后定量最后再定性修正的基本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评价过程是一个不断加以完善的循环过程。这主要是由于客户的理财需求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同时,由于商业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1、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上述方法和原则,本文提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如下表1。
上表中。有形性因素主要衡量有形设施、设备与服务人员的仪表等;可靠性因素主要衡量服务的可信度、一致性,以及能够可靠准确地提供所承诺的服务的能力:响应性主要衡量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协助顾客与提供快速服务的意愿强度;保证性主要衡量服务人员具有执行服务所需要的知识以及能够获得顾客的信任和信心的程度;移情性主要衡量服务人员设身处地地为顾客着想并对顾客给予特殊的关怀的强度:收益性主要衡量客户通过购买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水平高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8年初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这也连累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运作,使得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幅下降,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运作凸现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前期市场调研中使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正,使其能够全面反映并评价商业银行理财服务中隐藏的风险及其处置情况。具体在表1中体现为,增加了C5“理财产品运作信息披露程度”子指标、C10“客户投诉途径完备性”、C18“理财产品的风险溢价率”。
2、评价模型的结构。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本文构建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主要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目标层A、中间层B、C和最低层D。目标层体现了评价目的,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中间层分为两个子层,即评价因素子层B和评价子指标子层C。最低层D为被评价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中心D1和D2。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不再提供模型的结构图,但表1中也清晰地体现了主要的层次结构。
3、指标权重的确定。
从表1中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较多,这使得其相对重要性(权重)不能仅靠经验获得,而需要借助科学方法定量导出。层次分析法中的两两判断矩阵方法,为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用工具。在层次分析法中,因素或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按1-9的比例标度进行赋值。如果前者与后者的重要性之比为a,则后者与前者的重要性为其倒数。这样,对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因素,下一层次中受支配的子指标就构成了若干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由于篇幅的限制,最低层D1和D2对C1-C18的判断矩阵略去。采用特征根法解算两两判断矩阵,需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CR要求均小于0.1才能满足判断矩阵整体一致性的要求。表3至表9中的一致性比例CR值均满足一致性检验要求。表明两两判断矩阵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成立,判断矩阵构建合理。
4、评价模型的确立。
当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后,评价模型就可确立。
从评价因素的权重分布来分析,有形性、可靠性和保证性的权重较大,表明这三个因素是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关键指标。从各项子指标的权重分布来分析,“理财产品的保本收益率”、“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服务恪守承诺”、“服务区域布局”四个子指标的权重较大,表明这四个子指标是影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二级指标,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时要重点加强在理财产品收益、服务人员的素质、服务承诺履行和服务区域布局方面的管理以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00-03
民族学院是唯一在内地开办的高等学校,面向、服务,建校五十六年来为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我校藏族学生具有个性质朴、刻苦勤奋和内向等特点,他们是社会与经济发展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质及能力状况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而大学期间是藏族大学生学习个人理财知识的黄金时间,具备基本理财意识、拥有良好理财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对藏族大学生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笔者对民族学院就读的藏族大学生的理财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一)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民族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分为经管专业与非经管专业)的200名藏族学生,并从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200名藏族学生(其中男生115名、女生85名)来自大中城市32人,来自城镇59人,来自农牧区109人。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现状的调查方法包括两种: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首先,随机选择大约15名学生进行初步访谈,目的是了解我校藏族大学生理财的心理特征、在校期间理财状况、个人理财行为导向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理财调查问卷。本次藏族大学生理财现状调查问卷共发放了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份(已剔除填写不规范问卷),有效回收比例为93%,回收有效问卷数覆盖全校不同学院的在校藏族学生,其中经管专业占42%,非经管专业占58%,不同专业调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二)调查结果及成因分析
1.藏族大学生经济来源渠道单一,经济状况差异明显、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较大。藏族大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地区和农牧区,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我校藏族学生的资金来源除父母提供以外,还包括学校各种困难补助、国家开发银行的助学贷款、学校奖学金及社会奖学金、亲友资助、打工收入等等。本次问卷调查中藏族大学生经济来源的结果显示:我校90.6%的藏族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生活费来源在两个以上的藏族大学生只占34.5%;有8.6%的大学生能依靠自己获得部分收入,完全依靠自己勤工俭学、打工解决经济来源的藏族大学生只有1名。综上,我校藏族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父母,渠道较单一。相对汉族大学生,藏族学生独立谋生能力相对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藏族学生汉语能力比较弱,远离家乡到内地求学,多数是第一次离开,对内地环境适应过程较长,较难利用兼职缓解其经济压力。
2.理财意识淡薄、没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经济独立意识差。在进行个人理财访谈时,几乎所有藏族大学生都提出了“我无财可理”,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学生只需做到收支平衡即可,殊不知,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强化自己的理财观念,收支平衡正是学生理财的基本要求,有70%的藏族大学生知道“开源节流”这一基本的理财理念,但是对于“个人理财”的概念并不能准确表述,甚至有34%的学生认为“理财就是攒钱”。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还显示:非经管专业的藏族大学生有64%认为理财是毕业有收入之后的事,此比率在经管专业学生是41%。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藏族大学生在内地求学,受以往就业传统的影响,学习动机相对内地生源学生小,对学习重要性及其对就业影响的认识不够。而我校在对经管专业区内班学生的开课计划中,涉及“个人理财”、“财商”的课程极少,非经管专业基本无相关课程,再加上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和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解上的一些障碍,直接影响藏族大学生对理财观的建立。即使有渴求掌握理财知识的藏族大学生也存在理财知识匮乏、理财技能薄弱的现象。
3.支出没有计划、无记账习惯,消费结构不合理。参与本次调查的200名大学生,来自大中城市32人,来自大中城市(如拉萨、日喀则等市)占16%,来自城镇的学生占29.5%,来自农牧区占54.5%,由于农区、牧区藏族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并不富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的平均月支出在500元之内的有31人,占15.5%;500元~1 000元的126人,占63%;1 000元~2 000元的有34人,占17%;2 000元以上的有9人,占总人数的4.5%。在消费支出结构包括5项,分别是饮食、日用品、通讯、网络、交际和学习支出。经管与非经管专业学生在5项支出中的比率差别不大,其中饮食和日用品是维持生活的必须支出,具有刚性,占主要部分。但是通讯和交际支出比例明显过高,这与藏族大学生注重友情有关,而学习支出比例明显偏低,甚至有些学生此项目消费为0,说明部分大学生尚未认清自己的责任和位置,显示出消费结构不合理的特点。在是否记账方面,非经管专业有记账习惯的仅占其总人数的11%;而经管专业有43%的同学会将日常消费记账,还有同学甚至编制预算,对于此项目的回答可能与学生的专业有关。综合记账比率,无记账习惯的同学出现“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大,具体表现是:收支不平衡,在月末或学期末时需要借钱,甚至借钱买票返家。
4.不了解大学生理财渠道与方式,风险意识淡薄。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非经管专业没有学生选择理财产品投资,经管专业有5%的藏族大学生通过多种投资方式理财,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余额宝)、股票,其中投资额度2 000以下的占87%,2 000元以上的占13%。适合大学生投资理财的方式包括银行存款、商业保险、股票、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风险各有大小,出于稳健性的考虑,股票由于风险大并不适合在校大学生,银行理财产品由于起点高,大学生难以投资,其他几种均适合在校大学生。但是进行投资的藏族大学生中,有56%的学生无法列举或列举不全这些理财方式,也无法分析其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将闲散资金投资于货币基金――余额宝,也无法说清楚其“七日年化收益率”的含义,这反映了藏族大学生在投资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未提前了解、分析理财方式与渠道、风险与收益,这样的投资对个人理财能力的提高影响甚微。
二、提高藏族大学生个人理财能力的建议
1.加强家庭与学校教育,使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理财观、金钱观,提高“财商”。对藏族大学生的理财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首先,家庭要发挥对大学生个人理财和消费教育应有的教育职能,将藏族大学生视为“理性的经济人”,重视理财教育,让大学生明确理财是人生的必修课。家长要以身作则,用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行为来影响孩子,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人格基础上建立起巨大的财富,才能建立起金钱的财富。家长要教大学生认识金钱的重要性与作用,如果理性地对待金钱、如何去赚钱以及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何理性的“花钱”,使他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由于我校藏族学生远离家乡求学,家长通常会担心孩子受苦,而一次性给学生巨额生活费,学生如果理财能力不强、消费无计划,很可能出现花钱无度,甚至挥霍、浪费。因此家长应针对孩子的特点决定生活费的支付方式及金额,让孩子逐步学习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金钱,怎样通过自己的安排使收支平衡。第二,学校也应在加强对藏族大学生“四观”教育,让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宗教观的基础上,大学生在拥有“知识财富”的同时,也要拥有理财观念和“财商”,具体做法包括:在新生教育时,应增加理财教育,进入大学之后,无论时间上还是金钱上相对高中有了更大自由,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在有限的金钱限度内,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学会把知识变成财富和管理财富的技能,使自己在学校实现财务自由。
2.进行理财课程建设与改革,进行消费道德引导。藏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状况与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内地求学藏族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活状态。因此,对于即将步入经济社会的当代藏族大学生,理财应是他们的人生必修课。让藏族大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理财方法,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的全方位教育。目前民族学院开设的涉及理财的课程仅有《财务管理》、《公司理财》、《ERP沙盘模拟经营》等,涉及的专业主要是经管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等,这对于全校数千名藏族大学生的理财知识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设全校性的理财类选修课就非常必要,如《理财学》、《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学》、《创业常识与沙盘模拟经营》、《消费经济学》等,这些理财课程既有一定的知识性又有实用性,可以通过开设这些选修课,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个人理财理论知识与方法技巧,利用有限的财富和理财知识,合理安排收入与支出,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全面提升学生对个人理财和消费道德的理论认识。
3.提高藏族大学生理财兴趣,应注重实践教育,通过多样化方式营造学校理财氛围。由于我校藏族学生在高中之前都在自治区读书,而的基础教育较内地落后,农牧区尤其如此,有些藏族大学生汉语能力不强、学习基础较差,来到内地后,接触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同学,在学业上表现出学识浅薄、成绩不佳、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等特征。因此,对藏族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必须结合其特点进行,与其他少数民族相似,藏族大学生擅长于形象思维,因此学校应注重利用多样化的方式营造学校理财氛围,这些措施包括:组织“校园理财知识竞赛”、“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网络虚拟投资大赛”、“理财读书笔记交流会”等活动;请有关个人理财专家、优秀校友走进大学校园,开展个人理财讲座,高屋建瓴地给学生介绍个人理财以及消费道德的新思想、新成果,还可请专业银行理财人员讲述银行卡的功能,合理使用银行卡理财的技巧等;在校园播放有关理财的电影,如《解构企业》、《华尔街》、《硅谷传奇》、《优势合作》等。此外,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的情况,有些藏族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及选听相关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财知识,但是却不敢进行投资活动,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实践经验太少,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实践理财教育,提升藏族学生的自信。具体方法包括:第一,利用学校的自治区重点会计实验室进行理财训练、指导个人理财规划;第二,针对藏族大学生就业地主要为的特点,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让他们了解自身的特点及努力方向,合理安排大学的时间和金钱,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以理财教育带动就业,防止学生盲目创业;第三,组织以个人理财教育为主题的参观、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等活动,尤其是对于贫困藏族学生,提供相关勤工俭学岗位,既能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又能让他们融入社会,提高工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理财实践能力,为今后就业、服务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琳.大学生个人独立收入状况的实证分析――以某高校本科生为例[J].中国建设教育,2009,(3).
【关键词】高等学校 效益理财 评价体系
从2001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等学校规模迅速扩张,资金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自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地改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大众化阶段。在高等学校规模迅速膨胀的过程中,高等学校也出现了新的突出的问题,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等学校银行贷款达到3800亿元。比如吉林大学因欠银行贷款达30个亿,每年偿还贷款利息2亿以上,学校财务已具有极高的财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同时很多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浪费严重,条块分割,资产不能进行有效整和,学校预算与资产管理脱节,资产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下。同时一些高等学校不重视财务的科学管理,形成财务运行的低效,大部分高等学校不重视财务的效益管理和分析,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实现科学决策。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改革和加强财务的宏观管理,实行财务的效益评价,实施效益理财,促使高等学校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的内涵
高等学校财务的效益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国家提出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观念从“教育福利化”到“教育产业”到“教育质量”;教育体制从单一所有到多元并存;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教育结构从数量型到规模效益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内部财务管理的机制已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所以,高等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在市场经济下,高等学校财务已由“出纳型”的体制转变为“管理型”的体制,分析决策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而近年来,高校的迅速扩张、负债经营,导致财务风险激增。因此,高校自身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重视财务风险的度量和评价,必须树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财理念,树立人人是理财者,个个讲效益的观念。
二、高等学校效益理财体系的建立
1、高等学校效益理财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和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高等学校财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效益为中心,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强化财务管理,提高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推动高等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效益理财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们按效益为核心的管理要求,从“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效果、资金成绩”四个方面,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与16个一级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具体指标见表1。
3、效益理财评价方法
(1)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又称比重评分法,综合评分法在高等学校财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首先是按照高等学校财务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是建立评价模型:确定标准比率,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分(权重系数),确定最高比例和最低比例,得分评价,比例的计算,综合评分值的计算,对案例进行评价。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种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对决策行为、方案和决策对象进行评价和选择,并对它们进行优劣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宣的决策依据。其一,使用AHP法确定多指标的权重系数,第一步就是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指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它也是由若干位管理专家进行判定的。其二,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计算AHP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据此,利用排序方法,可以算得各指标重要性的排序。其三,进行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时,需要保持判断的一致性。
(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某种目的对一事物作出综合决策的方法。这里首先要对事物、现象进行了解、分析,然后建立适于分析评价这一现象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确定相应的评价集,对因素集进行一级综合比较,利用各因素的权向量,采用适当的算子求出模糊变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级乃至多级综合评判,将最后一级的评判结果进行归一处理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到最后的结果。
4、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综合评价方法
高等学校财务的效益评价方法有很多,对高等学校的财务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借鉴上述三种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方法。并综合各方面因素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量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弥补沃尔比重分析法在技术上的缺陷,分别规定上限和下限,上限按1.5倍计算,下限按0分计算,不计负分。对于指标C1相对比率越高,负效应越大,采用相对比率的倒数计算,即采用1/P的值来计算。采用德尔法确定A、B、C、D权重系数T:t1为0.2、t2为0.2、T3为0.2、t4为0.4。
构建运算公式u1=A・E
U1=(P1P2P3P4P5)・100=(a1a2a3a4a5)
通过上述计算后,财务综合考核评估后,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发扬差距,找出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的改进和加强管理。同时,也可将各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正确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比较,将财务管理的思想融进评价指标之中,进行科学决策,搞好效益理财,树立科学发展观,使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走向健康的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道路。
三、促进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的配套措施
1、树立效益理财观念
人们普遍认为,则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筹集和投入更大规模的资金并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对财政支出的效益重视程度不够。应当通过高等学校效益评估活动有效的促使各部门认识到效益的重要性,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应当从观念上逐步做到自觉地将追求公共支出效益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高等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高等学校自身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重视财务风险的度量和评价,必须树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财理念,树立人人是理财者,个个讲效益的观念。
2、构建高效的效益理财组织结构
效益理财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及其理财效率高低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是提高理财能力的机制保障。面对复杂与动态化的理财环境,高校应寻求一种拥有高效的组织结构,能够使理财组织对理财环境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的变化,迅速而经济地做出反应。我们建议构建无边界的理财组织。无边界的理财组织结构是指其横向理财活动之间、纵向理财组织层级之间以及与外部理财环境的边界不由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制的一种组织结构。其中理财组织结构的横向边界是由理财活动的专门化与部门化导致的,理财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理财风险管理也是高校理财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其他部门如教学、科研部门密切相关,高校系统整体应该人人具有理财管理意识,同时财务理财管理人员通过工作的扩大化与多样化,可以掌握较多的横向知识及技能,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理财组织的纵向边界是由理财组织划分不同层次所导致的,需要财务利益相关者参与理财决策和理财风险管理决策,集思广益,调动从董事会成员,财务系统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的理财风险控制的积极性,使理财风险管理成为理财系统全员自觉自愿的行动。实施财务价值链管理,取消理财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边界。实施理财价值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客户市场需求,调动其理财风险管理的积极性,较快获取理财市场的有关信息,并能快速经济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加强高等学校效益评价的能力建设
随着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效益评价应当成为财政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各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尽快熟悉和掌握效益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无论是资料数据的收集还是评估工作的本身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广泛合作,在进行高等学校效益评价过程中大力吸纳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
4、重视高等学校的社会效益
因为高等学校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和量化高等学校的社会效益,所以理论界和实务界在高等学校财务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上都很少涉及。但这类指标恰恰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因为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高等学校主要的功能是“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学生质量、教师质量、管理服务人员质量、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社会声誉这五个指标最能检验高等学校财务支出的效果,是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的最终体现。而西方国家对这些非财务指标都有科学的评价方法。所以,必须改革和重新设计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社会效益的评价机制,搞好高等学校的社会效益评价。
总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实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益,综合反映了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科学的财务效益评价体系,对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冯浩: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冯浩、储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新型监管制度设计[J].湖北大学学报,2007(3).
[3] 周武:试论高等学校预算管理[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理财观现状分析理财观现状思考
一、大学生理财观现状
1、理财观念层面。(1)金钱观方面,大部分同学理财观较为正确,认为金钱很重要但也不能代表生活的所有。(2)消费观方面,大部分同学缺乏理性的消费观,消费缺乏计划性,较为盲目且易冲动。(3)投资观方面,大部分同学了解投资知识较少,有学习的兴趣但觉得目前投资尚早且投资形式单一。(4)创业观方面,大部分同学知道并希望创业,但是不知道创业的方式和方法,无从实施。
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对金钱、财富及财富创造的认识和理解匮乏,对金钱观、消费观、投资观、创业观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片面的认识。
2.理财知识层面。(1)总体来看,大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了解了一些理财知识,但是相当零星且不深入。大部分了解的知识为课本中提到的如市场经济、市场运行规律、商品经济、货币流通等,于财务、投资知识所知甚少。(2)大学生对于理财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片面。大部分同学知道理财的重要性,想学会理财,但是不知道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少部分同学认为理财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做为时尚早;另外存在部分同学认为理财只对财富多的人适用而对于大学生来讲无财可理。
3.理财能力层面。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的理财实践能力较差。大学生的市场调查力和分析力以及创业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二、理财现状的形成原因
1.客观因素。(1)我国传统文化经济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以及“德本财末”的思想为中国主流思想,这种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念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影响了成长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财富观,束缚了他们创新、竞争能力的发展。 (2)家庭教育的影响。首先,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美德教育,没有提及对子女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其次,中国家庭历来重积蓄节约而轻消费。“节俭”是一种理财方式但是节俭过度却抑制了“开源”,抑制了投资。最后,由于我国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的心愿是让儿女顺利步入高等学府,因此对子女的消费缺乏限制和指导。 (3)学校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模式一直都是应试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方法、内容常围绕着统一考试进行,理财教育不是升学考试的内容,因而理财教育欠缺。即使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理财教育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了大学生理财意识和能力的缺失。(4)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公众渴求财富和理财能力缺失的矛盾不断激化。理财能力的缺失导致人们在消费、投资、创业的过程中常常受阻,影响了良好经济活动环境的形成。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社会的环境,国民的观念等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使他们理财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
2.主观因素。大学生本身思维方式的误区也限制了其理财能力的发展。其一,认为对金钱的追求是人的本能,理财能力与生俱来,无需培养与开发。其二,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理财能力会自然提高。其三,“钱是万恶之首”的看法,缺乏对财富本质以及理财开发的理解,导致了学习、实践缺少自觉性、主动性。 (1)大学生对于理财的专业知识所知较少,所以难免有盲目消费的现象。(2)大学生性格较为冲动,易受促销、广告以及其他周围环境的影响,消费有时有随机性和不合理性。(3)大学生消费资金来源是家庭,所以对金钱的把握度没有掌握好。购买无用商品以及无实际意义的请客聚餐情况较多且支出较大。
三、大学生理财观现状的思考
1.理财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息息相关。正确理财是大学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必备因素,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财商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影响大学生成才的另一重要因素。智商是活动成功的前提条件;情商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财商是活动的结果和制约因素。“三商”交互作用,综合反映了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素质,是制约大学生成才的三大因素。智商、情商的开发早已受到重视并已取得成果,而理财意识和能力的开发还未形成共识。
2.大学生理财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物质文明需要的要求。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的培养无疑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大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财富观和财富创造观能够使他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开拓进取,合法地创造财富,真正懂得享受财富。
3.大学生理财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对未来建设的社会主体――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理财观念、全面的财富知识、娴熟的驾驭货币和资本运动规律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4.大学生理财教育与教育。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能够从事经济建设的人才,而理财是经济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理财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又一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淑姣 孟庆鸿:给大学新生的礼物――理财[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
[2]许爱青: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理财教育《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金融创新;混业经营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财富管理业务,是目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个人理财是指管理自己的财富,进而提高财富效能的活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个人理财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市场供给体系已经形成,各家银行都建立了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专门部门、柜台,配备了专业人员,提供一对一的个人理财服务。不少银行建立了电子网络体系和客户服务平台,提供个人理财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客户群。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个人理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007年4月2日,渣打、汇丰、花旗和东亚四家外资银行在中国首次以法人银行的身份经营,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在各项业务方面展开竞争。此外,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一些具备相当实力的大公司设立的附属财务公司也开始提供各具特色的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投资理财需求,从而成为商业银行有力的竞争对手。
伴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有关个人理财业务的法律规范也日益推出。2005至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陆续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等管理规范,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了系统的界定和规范,以实现个人理财业务“规范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完善并举”的监管原则。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分析
中外资银行都以品牌塑造为主,着力打造具有极强延续性和包容性的理财品牌。各大银行不但在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类型上力求种类和期限形式的多样化,而且不断将新的创新理念应用到产品设计中,将理财新产品的设计与市场的变化密切结合。
据统计,截至2009年1月,共有54家商业银行(43家中资银行、11家外资银行)向市场投放了5093个个人理财产品,国内同业各家银行共发行3716款浮动收益型产品和1377款保证收益型产品,市场占比分别为73%和27%。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内部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严重同质化,业务停留在较低层次。与之相应的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功能相对单一,复合性产品少。产品之间界限分明,缺乏相互联系,从而导致产品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整体竞争力不够。这种产品结构导致较低的定价能力,很多中资银行发售的外汇理财产品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以国际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将外汇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到外资银行进行平盘,因此,不论中资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
2 外部障碍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经营的金融政策与体制,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都是严格分开经营的。分业经营的体制虽有利于规避金融风险,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空间。完整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征信制度的长期缺失、个人所得税制度与财产申报制度的不健全,使银行与居民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引发“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给银行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我国利率并未完全市场化,银行没有定价权,其控制成本、收益和风险能力较弱,更难以界定投资者的收益和风险,理财业务的操作风险较大。此外,我国在理财市场的监管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资金门槛、业务限制等多个方面的监管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竞争条件事实上的不平等,进而引起金融秩序的混乱。
三、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内部机制
(1)加强个人理财业务创新
为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动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对现行投资业务进行优化组合,拓宽业务的范围,分散风险,更好地满足客户要求,在保持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发掘新的潜在客户;加强对金融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等的收集,并采用多样化的咨询方式完善理财信息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合理有效地进行个人理财;大力创新服务模式,改变以柜台服务为主的传统模式,促进服务人员与客户的有效、平等交流;增强现代科技、高新技术在个人理财业务的推广和应用方面的使用,以技术创新促进理财业务创新。同时,健全和完善理财业务全过程的规范性及有关工作人员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并且要对理财人员所经办的业务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2)实行差异化服务战略和品牌战略
商业银行应进行市场细分,实行差异化服务战略,针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和服务,使银行服务由统一化、大众化向层次化、专业化转变,从而实现“差异化服务”。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选择与银行的目的和形象保持一致的目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确立有效的品牌传播策略,加强品牌形象管理。
(3)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个人理财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分支主管其掌握销售管理技巧,能更加具体的制定分支行的促销方法,使高层领导的掌握个人理财服务的特点,了解同业、市场的基本情况,协助前线更加有效的开展促销活动,使理财客户经理全面掌握主要业务知识、个人银行服务系统、个人理财分析系统、客户服务及销售技巧和投资理财分析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使一般员工了解个人理财服务的业务范围、特色、优点,知晓一些宣传推广活动介绍,以及员工协助银行对外宣传的方法。
2 构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1)营造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应树立“法不明文禁止即为允许”的监管理念,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创新,提出一整套最能满足服务要求的解决方案,营造出一个鼓励创新的法制环境。而我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层应该建立一个鼓励创新的统一标准和制度保障,使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的监管符合于市场需求,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改变金融界长期存在“金融产品无专利”现象,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减少模仿,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降低保护金融产品创新的难度,提高创新者的受益。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中美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2日
一、引言
个人理财是指商业银行向零售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活动。西方一些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早,形成了规模化经营,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多元并且理财人员的专业化程度高。中国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受历史遗留问题及经济因素的影响发展较晚,理财业务市场许多制度不够完善和成熟。
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有目共睹,羡煞旁人,国际金融才俊趋之若鹜,尤其是其个人理财业务更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业内首屈一指。而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相比之下则有些花容失色。因此,本文将致力于研究中美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比较两国在此业务上的差距,并研究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进而分析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下,这些差距的走向,针对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二、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对比分析
(一)产品比较
1、种类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还停留在咨询、建议或者方案设计上,只是基于储蓄功能的扩展,将存贷款产品进行简单的组合,或只提供较初级的咨询服务,涉及房地产、债券、股票、基金等投资品种的业务较少,尚未将客户的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需求与各种金融工具捆绑起来。同时,理财产品同质性明显,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美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产品和服务已趋于多元化。只要客户有需求,银行都可以尽可能提供。美国允许混业经营,其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集合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公司等于一体,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理财产品自然也与我国大有不同,包括理财投资建议、个人税务筹划、个人现金资产管理、财富遗产规划等。
美国的个人理财产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对客户的家庭资产、收入支出深入了解来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可以实现不同客户的不同计划。而国内的理财服务由于缺乏整体构想,其个人理财种类的开发也就局限在对客户资产的处理。
2、期限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是一年之内的短期理财产品,这对银行来说,容易导致客户资源的流失。通过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部分理财产品来分析。从表1可知,这些产品主要是追逐短期的收益,且都有起始的门槛金额限制,收入低的人可能永远都接触不到某些产品;年轻的工作一族积蓄较少,某些理财也是望尘莫及。(表1)
纵观各行,理财产品的起始金额大都在5万元以上,这种客户群一般是定位在工作一年以后,生活还算宽裕的工作人群;起始20万元、30万元这种的理财,目标定位是成功人士或者退休人士。
相比之下,美国的理财业务就比较全面合理,其理财产品涵盖了一个人的一生,不同阶段都相应有不同的理财服务。美国的金融专家说:个人理财业务,应当以人为核心,产品的设计要围绕着人来进行,而不是产品本身。这也正是我国与美国理财业务之间的差距。(表2)
(二)经营理念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起步较晚,1996~2001年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开展简单的金融服务。2001年后,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外资银行逐渐介入,我国的理财产品便日渐丰富,但仍以销售理财为主,且大多商业银行对客户群不进行细分,缺乏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经营理念。然而美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经营理念早已从产品销售转化为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面、个性化、“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三)专业人才比较。国内的理财经理大都是由商业银行内部选拔而来,他们是工作中的优秀人员,相对于其他人员确实在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美国商业银行理财顾问还有很大的差距,并且也无法满足国内投资者的预期和期望。加之在分业经营的制度下,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人员无法为客户提供集储蓄、信贷、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全方面的金融服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美国商业银行中,大部分的理财顾问都有专业的资格证书或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成为理财专业人士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历练,他们普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极强的综合素质,对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走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具有极强的洞悉预见能力,同时又知晓客户的心理,善用营销技巧,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这些专业的理财顾问团队,不仅提高了个人理财业务的社会认知度,同时更加快了理财行业的发展。
三、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距分析
(一)经营法规。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营法规的不同:美国实行混业经营,而我国实行分业经营。虽然经历几次金融危机,银行与证券、信托基金等分分合合,但美国仍然实行混业经营,其主要形式是金融控股公司,这样便会使其经营和服务范围更广,多种业务、多个品种和多种方式同时交叉进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更多样化。
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够成熟,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不能从事信托投资、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业务,这便从根本上束缚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其产品创新和丰富受到极大地影响。
(二)两国商业银行发展程度。21世纪以来,美国商业银行朝全能银行和全球化银行的方向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通过不断的兼并和收购,迅速成长为银行集团,且与集团旗下的投资公司及保险公司密切合作,整合业务,开发综合化的金融产品,扩大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此外,美国商业银行还迅速的实践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向全球市场迈进,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些银行集团不仅有美国国内的市场作支撑,更依靠着全球市场这个广阔的海洋。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不甚合理,对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认识程度尚欠缺,产品体系的建设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的理财需求,硬件设备的落后会制约自助式理财的发展,而软实力的差距更阻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无法与客户的需求同步发展,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前进的步伐。
(三)理财教育。美国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完善的理财教育。在美国,理财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对象为未成年人的少儿教育,主要目的是使孩子们懂得借钱、增值等理念;第二,针对普通投资者开展的大众教育,向广大群众普及理财知识,提高他们的理财技能;第三,专业教育,即在大学开展理财教育,向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亦或是对一些理财人员的再教育。这些都为美国繁荣的理财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由于家庭观念的影响,大多中小学生在消费能力和理财能力上欠缺;大众在理财方面技能也不高,一般都是由理财人员引导;高校的理财教育也存在倒挂的现象,经济名校也只在金融研究生专业下设了与个人理财相关的财务、税务和保险等方面的研究,或是开设理财规划方向的在职研究生培训计划。这不仅阻碍了当前理财市场的发展,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四、对策建议
(一)开展多元化的产品创新。首先,要将客户群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对银行的理财产品有更准确的产品定位。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也迥然不同,因此根据客户的职业、性别、年龄、收入、资产状况等划分出不同的理财产品特点,并据此开发出适合不同客户群的理财产品;其次,可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基金等的合作,扩大产品的生命线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商业银行可以将文化底蕴融入到理财产品当中,实现个性化服务,塑造独特品牌,避免同质性。
(二)速度和质量双管齐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以5年为一个度量周期,假设以2004~2008年为第一期,2009~2013年为第二期。据统计,第二期比第一期的贷款增加了2.65倍,而理财产品增加了5.26倍。其中,2013年的1~5月,中国的理财产品首次超过贷款总额,高达4.66万亿元,而贷款总额仅有4.2万亿元。但我们也要严防其发展速度过快而带来的一些问题,严格监控其中可能出现的庞氏骗局等。
(三)培养专业化理财人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因此,设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十分必要。专业知识强、综合素养高的理财人员才能为投资者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立体理财服务,才能给理财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另外,无论在上岗前还是在从业中,都应该不断地进行业务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主要参考文献:
[1]邓群.中美个人理财业务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11.
个人理财 实训教学 探讨 实践
高职高专《个人理财实务》是为适应金融服务领域第一线需要的银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理财经理、客户经理等岗位群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开设,主要培养面向各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具有现资理财观念,能够综合运用理财知识对处于经济社会中的个人和家庭进行理财规划的能力。通过对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学生调查了解,多数学生对理财投资期望高但对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偏低,学习能动性较差,但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较强。
一、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1.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是在岗位调研及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完成金融服务领域一线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理财服务岗位群的工作内容确定教学内容;以个人理财服务岗位及理财规划的操作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配备理财实训中心和证券实训中心的软硬件设备的金融综合实训室作为教学场所;以“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运用任务驱动法、情境模拟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教学组织和实施。
2.课程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取
本课程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如大堂经理岗位分析:熟悉银行所有的理财产品和业务流程,具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具有营销各种银行理财产品的能力等)和具体工作过程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来设计和选取,主要是针对金融服务领域一线岗位群的理财服务岗位,学生在理财的工作任务中需要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来设计和选取,教学实施过程则是突出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构建。
二、课程实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1.实训教学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实训教学内容的组织以个人理财为主线,以个人理财规划流程的实训操作为导向,首先引入个人理财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主要理财领域的各理财产品的操作实务,在强化包括证券、保险、银行、房地产等理财产品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单项的理财规划的技能训练以及进行综合的理财规划的技能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力求融“教、学、做”于一体,强调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职业技能的提高,着重体现教学内容组织的模块性和实际操作的简单实用性。
2.实训教学的实施
以课程教学内容中的证券产品理财规划的“任务2.2证券交易实务”的教学为例,如何通过五步骤的学习过程来开展具体的实训教学的。
(1)工作任务导入
①设置情境导入问题
具体做法:通过证券交易实务的案例的导入,提出问题以及学习任务。
②明确学习目标
能独立完成证券交易的操作流程;能按交易规则完成证券交易。
③具体任务
同时,对任务进行描述,明确学习任务中应知、应懂、应会的知识和技能。
(2)任务的实施
①任务的具体分析、引导和启发
例如进行模拟开户时首先要懂得网上证券分析软件的下载和使用,如何通过证券分析软件的应用学会相关的交易知识等。
②任务实施内容
软件下载及使用、实地证券账户及网上模拟账户的开立、选择证券产品进行模拟交易。
③任务实施方式
小组完成,证券公司实地调查、校内金融实训室、网络收集等获取相关资料和知识。
④任务实施要求
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模式掌握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并将任务实施的过程以及结果形成文档、PPT以及报告等形式。
(3)成果的展示
①展示实施成果
文档、PPT或报告,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②进行模拟操作
小组成员进行模拟证券账户的开立以及进行证券模拟交易的操作。
③提交实训报告
提交小组以及个人的实训报告。
(4)任务实施的归纳和总结
①设疑
学生对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以及对别的小组在演示成果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疑问,要求展示小组成员解答。
②讨论
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和师生的讨论互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支持的数据和事实等论据。
③评价启发
教师分别对小组的学习成果做评价。一是对知识目标的评价,侧重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二是对能力目标的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侧重于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三是针对学习效果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不足进行点评,通过出现的问题启发和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④归纳总结
老师根据任务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导入学习情境应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该部分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系统讲授,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过程的应用。
小组将实施任务的整个过程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对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书面的实训报告再次进行修订后提交。
(5)能力目标的提升
主要是对任务能力目标反复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操作水平。主要内容有:网上证券交易软件的运用和熟练操作;强化证券模拟交易的操作;进行任务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技能的拓展训练,例如通过模拟交易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证券产品的理财规划。
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模式的运用
1.任务驱动法
例如,以具体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为主线,让学生以个人顾客身份去银行咨询业务,以得到最直观的对理财的认识;经过导入任务及知识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交替进行各种真实业务背景下的操作和训练,做到学和做合一,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评价、测试,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展开,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理财规划的基础知识。
2.案例教学法
通过贴近生活的、生动的、系列的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领会。而系列理财规划案例的分析和练习,更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案例教学实际上也是对项目教学法的补充。对于项目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往往通过大量项目以外的案例进行补充,使理论教学和实践紧紧相连。
3.情景式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有置身于实际的感受,本课程所使用的金融实训中心按金融机构客户理财工作室的实际环境格局布置,形成了全真化理财业务环境。课程实践所用的各类实训材料都来自金融机构,包括客户信息分析表、客户理财规划表等,保证学生在学校实践的就是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通过以上方法为学生模拟出了金融机构理财岗位真实工作环境及氛围,从而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如教学中我们安排的“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财”,让学生自由组队,设计理财产品并模拟市场将产品推介给客户。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分工合作、积极思考,既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精神、演讲口才和自信心,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4.角色体验法
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包括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客户角色,包括让学生扮演不同金融机构的客户理财经理等。角色扮演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四、结束语
不但要教好每一堂课,还要保证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也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一线老师的职责所在。通过个人理财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学习成就感等都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教学上,通过工作任务驱动,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要求,以教学实践为纽带,运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机融合,通过学习和反复实操,不但使学生毕业时能够适应金融机构业务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并且也改善传统实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同时也为金融专业其他课程的实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彭新媛,史新浩.“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商业会计,2012,11(22).
[2]韩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会计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3]卫海英.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的高职《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5(684).
(一)传统的教材体例编写模式,不利于课程开发和教学课程的开发与教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高职教材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技能训练、教学组织、学习活动及学生认知过程的集中体现。而现有大多数《个人理财》教材内容都是按章、节等传统的编写体例组织内容,存在文字多、形式单一、呆板。高职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方面均弱于本科生,没有按照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来设计的教材内容,无法激起高职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用说吸引他们主动地学习了。教师面对这样的教材,还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搜集各种资料来进行备课和设计教学活动项目,这种教材本身也阻碍了高职教师运用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网络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没有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适用性不强为了现代大学生提供通识人生技能的理财教育,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此课程做为公共选修课程在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中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开设,在帮助大学生学习并掌握现财基本技能,培养风险意识,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和合理理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学生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基础。《个人理财》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金融专业多门学科,知识点多而泛。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层次上参差不齐,学习就有相当的难度。现有的教材,大多理论性强,操作性弱,很难找到一本适合非金融专业的理财教材,不利于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材和拼接。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无法满足教学和社会培训的需要。
二、高职《个人理财》教材编写思路
(一)模块化的教材内容设计笔者对《个人理财》教材的内容进行解构重组,将内容分为认知个人理财、个人理财投资工具和个人理财规划操作实务三大模块。认知个人理财模块介绍个人理财基础知识;个人理财投资工具模块介绍各种理财产品的运用、风险和收益;个人理财规划操作实务模块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理财产品进行单项或综合理财规划的能力。第一、二个模块是第三个模块的基础,第三个模块是前两个模块的实际运用,从而形成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内容设计。这种设计可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材和拼接,增强了教材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既方便老师组织教学,又可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既可作为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又可作为其他非金融专业的选修课程或通识课程教材。重构后的教材内容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二)任务驱动型的教材体例设计,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新颖的编写体例可引领课堂教学。《个人理财》教材可采用项目加任务的编写体例。每个学习项目以描述本项目的“学习情形”和“学习环境”的“项目情境”开始,在每个学习项目中下设若干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开始都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任务目标;以“任务引入”布置一个任务或一个案例导入教学内容,开阔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使教师的导入法教学更容易展开;以“必备基础知识”围绕任务介绍基本的理论和规则;以“任务实施”介绍解决或完成任务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在每个项目中还配备了“项目活动”、“项目训练”等内容,并为了开拓学生知识视野、提升知识技能设计“项目延伸”栏目。这种体例设计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法。具体体例如下表所示:为提高学习兴趣,在教材中设计了“知识链接”、“经典语录”、“注意事项”,“新手指南”、“网上资源”等小栏目。在理论部分的叙述不要有过多的文字描述,主要以各种表格和流程图为主,说明操作的流程和操作步骤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达到启发思维、讲解透彻、轻松活泼、简单易懂的效果。任务驱动型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以任务为载体,以任务实施的过程为主线,将知识点穿插到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任务驱动型教材一般是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从而构建知识体系,并完成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教学。
(三)教材编写人员的多元化,把握行业领域的发展动向编写一本高质量的高职教材,编写团队的人员组成至关重要。教材的编写团队一般均由教师组成,而专职教师参与实践工作的机会较少,编写教材较难脱离传统教材的框架体系,并且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行业领先知识。《个人理财》教材的编写团队中应有金融行业专家或员工的参与,会使得教材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得到很好体现。教师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行业专家或员工则来自实践一线,了解行业中的最新业务、最新流程。因此,这样的编写团队发挥了教师和行业员工的优势互补作用,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统一。高职教育要面向职业岗位,要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教材内容必须贴近实务,注重知识的组合、扩张和链接,并提供准确、充分、翔实的工作资料,保证学习内容和企业需求的高度一致,缩短职业教育与实践的距离,即缩短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职业适应期,培养立即能用得上的技术。在教学内容设计还要贯彻“双证制”要求,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有效结合,将专业与就业、课程与职业资格有效地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双证书”上岗。
三、基于上述编写思路和框架的高职《个人理财》课程的教学策略
鉴于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操作性强、与当今经济和金融现象联系非常紧密的特点,本课程要以任务驱动为教学设计的重心,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学生任务驱动、自主授课、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这种强调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与《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高度契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财能力。
(一)感知———理论学习———模拟操作的三步任务驱动法例如,在银行理财这个项目中的教学中,以具体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运作为主线,首先,让学生以个人顾客身份去商业银行理财岗位进行调查业务咨询,得到对银行各种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业务的流程的感性认识;其次,再围绕任务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再次,运用基础知识,对现有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了各种真实业务背景下的模拟操作和训练,做到学和做合一。这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展开,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理财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流程。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其进行资料收集、信息分析的能力,同时还可提高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等综合素质,从而逐步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标准。
(二)角色扮演,加深岗位技能的理解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理财产品推荐会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市场调查、分组讨论的基础上,组成一个理财小组。通过让学生扮演金融机构的理财经理和不同类型的客户角色来练习岗位技能。角色扮演将枯燥的程序描述转变为生动的课堂游戏,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解决理财工作实际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工作方法和程序,达到掌握技能、增加经验的目的。
(三)利用理财软件,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目前,各大金融财经网站,如工商银行、新浪等网站都提供理财计算器;多牛网、叩富网等证券网站提供模拟炒股等网络理财软件。教师可利用这些软件,配合学生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关个人理财知识的移动学习、在线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在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主动性以及个性化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加速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提高学习效果。此外,为了调动学习兴趣,可邀请金融行业的理财经理将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以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掌握理财领域的最新市场信息。
关键词:个人理财;商业银行;对策建议
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观念深入人心,银行理财产品日渐风靡,成为居民理财越来越重要的渠道之一。据统计,截至2008年共有39家商业银行推出2404款个人理财产品,同比增加108%,银监会公布的全年理财产品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2007年有26家银行发行了1158款理财产品,全年销售额为4000亿元。而在2005年则仅有593款理财产品发行,全年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额仅为2000亿元。理财业务在银行全部业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以工商银行为例,其2008年的财务报表显示,当年的理财产品销售额达1185亿元,同比增长近1.6倍,理财业务佣金收入达到50.89亿元,同比增长310%,占其非利息业务收入的35.4%。由此可见,个人理财作为一项重要和新兴的业务发展迅猛,也正因为此,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尽管近年来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但总体来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在银行利润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全部收入的比率仅为8%左右,理财收入的比率更低,而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理财收入一般占经营收入的40%到50%。并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所占比率少,以中国银行2008年的销售业绩为例,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低收益甚至没有直接收益的货币型、债券型基金在全行代销基金产品中占了很大份额,直接导致“份额增、效益减”的非正常现象的发生,并直接影响了中间业务收入目标的实现。
(二)理财产品品种少,差异化不足
相比国外理财市场的1000多个品种,我国商业银行公布的中间业务品种仅有260多种,而实际能够运用的品种却很少,个人理财品种则更少。对于个人客户而言,目前典型的人民币产品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理财计划、股票买卖、交易所债券买卖及基金、信托产品等。虽然各家银行推出的产品名目繁多,但其实质却大同小异,在理财产品的设计或提供的服务上差别不大,无法满足不同的客户的需求。而西方商业银行则更重视理财产品的品牌和特色,强调个性化服务。
(二)业务人员及网点层次较低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其从业人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应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销售人员众多,但高素质的专业理财师却很少。全行业内获得“个人理财业务从业资格证书”的从事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虽然不少,但持有AFP或CFP资格证书的人员仍然十分短缺,其中实际从事理财工作的专业理财师尤为缺少。高素质专业理财队伍建设的滞后制约了业务的发展,很容易造成理财产品的不当销售。造成提供的个人理财服务基本上还是转账、、代收代付、通存通兑等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简单业务,无法像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那样给客户提供真正让客户获得增值收益的综合性理财服务和理财产品品种。另外,销售产品的网点虽然多,但高品质的财富网点很少。高品质的财富网点数量的不足,不利于吸引个人高端客户,直接导致了理财业务提升的渠道堵塞。
(三)重产品销售,轻售后服务
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规范的理财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相关人员在售后服务各环节中的职责界定不清,导致产品信息披露不及时、不透明,客户投诉应对渠道不畅,影响了客户满意度,加大了基层营销产品的难度。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造成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风险很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同时银行对个人客户设定的准入条件也较为严格,客户必须完成繁杂的业务手续,也会使得客户产生不满情绪。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缺陷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仍然停留在以产品销售为中心上,还没有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尽管各银行纷纷建立各自的理财中心,也拥有不同的品牌,但其业务范围大多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服务。
根据服务管理理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要受到消费者价值、操作和技术系统、雇员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缺陷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消费者观念的制约。随着居民收入和个人财富的迅速增长,个人理财的需求应该是很大的,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个人理财的实际需求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居民历来有高储蓄低消费的价值偏好。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理财意识,不愿意把自己的财产委托给他人打理。此外,居民对个人理财的内涵及业务流程不了解,对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缺乏认同感也是造成理财业务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其次,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业务运作透明度低。虽然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及时披露理财产品的经营情况,但在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银行基本不涉及理财产品的运作情况,仅在其营业网点上简单通报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动情况,公布到期兑付的通知。此外从理财产品的运作来看,各商业银行总行在设计出理财产品后,会将相应的募集指标分配给各分支行,由分支行负责宣传和销售。因此,各分支行并不完全清楚产品的具体经营运作情况,也就很难向客户做出具体的解释说明。
第三,服务策略与创新方面的欠缺。长期以来,由于受外部环境、经济政治体制、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是一种单调的、不成熟的理财业务。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银行体系的金融创新虽然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仍然面临着金融创新层次较低、产品科技含量少、创新范围狭窄、创新业务运用效果差,尤其是中间业务方面的创新更为滞后。个人理财产品同质性大,差异不明显,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
(一)确立清晰的市场定位
清晰的市场定位有利于银行更准确的找到业务的发展方向,最大化企业的利润。以汇丰银行为例,其将目标客户定位在那些有钱却低调的的富人,尽管有花旗等世界级大银行与之竞争,但由于定位准确,汇丰私人银行通过全方位的财务顾问服务,帮助客户增加财务的私密性,节省收益、利息和遗产的相关纳税支出,自由支配财产并减少投资与融资的成本。并且通过建立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客户信息管理制度,在不同层面但始终清晰一致的努力之下,汇丰银行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建立营销服务的差别化战略
国外很多银行通过实施客户关系营销,建立起银行与客户的联系平台,明确掌握每一位客户的资料,了解不同客户的不同理财需求,甚至准确地计算出每一位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显示出较高的工作效率。此外,按照结构进行差别化营销,根据对客户的差异化分析,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这些无不体现出国外银行的高水准服务。
(三)对个人客户实行分层次服务
很多国外银行对针对客户个人财务状况的不同,对中高端客户和大众客户进行分层次服务。不少国外银行还设有专门的个人理财部门,客户可以与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对于优质客户,要为其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及各种优惠措施,打造差别化的竞争优势吸引客户,从而更紧密地维系客户,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客户经理往往会详细了解其客户对理财品种的流动性、投资期限、税收以及特殊投资偏好等多方面的需求,向客户推荐最适合的理财服务。对于普通客户则推出低门槛的理财产品,制定大众化的理财业务菜单,维护潜在的中高端客户。此外,国外银行还推出一系列非金融类的增值服务,其服务的细致和多样性,延伸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涵,提高了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
四、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对现有银行制度进行清理整合,梳理规范业务和管理流程,对岗责体系进行明晰和细化,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平台,发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的作用。实现管理科学化,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运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做好理财人员后备人员储备,引进优胜劣汰机制,打造高素质的理财专业队伍。明确理财人员职责,将理财人员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理财业务纳入经营绩效考核,提高理财产品计价比重,逐步向全面产品计价过渡等考核方法的改进,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其次,提高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素质。理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仅要对市场熟悉,还应具备金融、投资、资本、贸易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商品和投资衍生工具为客户提供服务。应把加强专业理财师队伍的建设,提高理财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作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要重视金融理财师的培训工作。充分认识金融理财师培训和认证工作的重要性,使理财业务发展与专业人员培训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稳步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客户经理培训体系,全方位地对客户经理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客户经理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以不断更新客户经理的金融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需要。
第三,促进信息技术进步,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外资银行都拥有一套完备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这种系统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系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积极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最后,通过有效监管推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不同于法人业务的监管方式,必须符合个人业务发展的特点。银行监管部门首先要督促商业银行根据银监会相关法令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体系,按照以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性监管,重点要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市场准入、销售环节和内部管理的监管。深入分析个人理财业务各类风险的关键之处,研究制定相关的风险评估标准及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商业银行做出风险提示,促进业务的规范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黄万才.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金融论坛,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