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本思维原理

中医基本思维原理

时间:2023-07-04 17:0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本思维原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本思维原理

第1篇

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

一、中医学的哲学问题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

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篇幅:42000余字)

第2篇

中医原创思维定义存在的问题

界定中医原创思维,是一项相当棘手和难度很大的工作。除了要概括其定义,还必须改变长期因循的理论定势,需要沟通众多自我生发的孤立观点,区分几个外延不甚清晰的基本概念。

1理论定势的偏向需要纠正

理论定势偏向其一,中医原创思维是哲学命题,认定思维活动只是单纯的认识活动。此等认识的结论,大都缘于中医学同哲学的思维功能基本一致,认为思维活动只是认识万物和宇宙自身。尽管认知功能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是思维的功能还有指导实践和规范行为、梳理层次结构与构建实践规则,创造价值与进行评价的功能。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曾说,中医学不仅体现了认识论上的知识论,更是实践论。换句话说,中医原创思维,不是为了认识而去认识,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其二,中医原创思维与中国其他传统学科思维具有共同性,通过对中国传统农学、天学、物候等学科的思维进行解析,能够从外部间接了解中医原创思维。笔者认为,从思维发生的认知基础与基本特征,如天道自然、天人相应等认识的逻辑起点来看,这一思路并无不当。但基础和特征并非思维本身,中医学与其他学科的根本界限不应忽视。中医学是以人体生命现象及其调控法则为对象,要认识的是生命的机制与原理,要解决的是辨证论治的实际问题,故中医原创思维与其他学科思维大相径庭。

2见仁见智的理论认识需要通约

通约,是数学上的一个术语。科学哲学在表述属性或本质相同的两种事物关系时,常常称之为“可通约”。关于中医原创思维的定义,当代不少学者都有论及。如王琦[2]认为:“中医原创思维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刘天君[3]提出“具象思维是中医学基本的思维形式”。王永炎[4]主张原创思维具有“特有”、“与众不同”、“创造性”3个属性,“科学与人文交融”、“天人相应、调心与调身并重”两大特点。刘长林[5]曾指出,中医原创思维应以象思维为主导;“象”作为思维单元,是中国思想文化,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思维方式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比较各家观点,突出共性,体现个性。研究者应当反思:为何上述研究的对象均有“象”的因素?各类研究之间有何联系,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如果这些结论的孤立情况难以打破,无法体现中医原创思维的全面内涵,设法找出的共同的结构、共同的要素怎么能涵盖中医原创思维的全部活动而形成统一的定义?

3模糊的理论概念需要澄清

思维、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模式,这几个理论概念常常干扰我们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准确把握。对方法、方式、模式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认识差异很大。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中,三者是否能够剥离开来单独加以研究?比如,辨证论治是方法,还是方式,抑或是模式?只有明确了中医原创思维这个上位概念的定义,才能对上述的若干概念加以澄清。

中医原创思维定义的基本要求

厘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就是如何加以定义并确立规则。笔者认为,中医原创思维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

1充分展现中国原创文化底蕴

刘长林[6]曾说,中国原创的思维方式,其认识论基础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以时为正”。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中,侧重于时间维度,并基于此来统摄空间,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对于自然整体生命状态的本质描述。中医原创思维的认识对象,是生命过程中的现象与运动、原理与规律,调整的是生命不断生成演化的动力与状态,应充分体现中国原创的文化内涵。

2充分容纳中医学术史上的原生意识活动

所谓原生,就是在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生成,不加任何外界干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临床实践,不断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丰富与完善。这一过程就是中医原创思维的生发过程。在当前,必须从学术发展的时间维度,来思考中医原创思维的界定问题。同时,在共时条件下,对中医原创思维进行深刻描述。

3充分发掘中医原创思维的普遍特征

对于中医学思维活动的特征,必须从面向临床实践的视角加以总结和归纳。有文字记载的中医学思维,大约出现在公元5000年之前的黄帝时代。直到公元100年左右的汉和帝时代,才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4种模式进行总结,也就是医经、经方、神仙与房中4个流派特征。如《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发掘中医原创思维的普遍特征,是界定其涵义的基本要求。

4充分考虑中医原创思维的创造特性

鲜活的中医原创思维,更加充分地体现在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与规范过程中。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次思维活动的革新,都会带来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进步。从临床处方论治视角来看,每一次面对病患都是思维创造的开始。因此,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的总结及其对临床指导与规范作用、临床层面创新意识活动程序的描述,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等方面,也应在中医原创思维定义中得到体现。

中医原创思维的结构性要素及定义的表述

中医原创思维,同其他思维活动一样,都具备符号—语言、秩序—规律、程序—规则3个最主要的结构性要素。

1符号—语言要素

思维活动是自始至终在符号或语言媒介中运作的思维活动。无论符号表述一种意象涵义还是抽象涵义,其总是作为一种指代流动于思维过程当中。中医原创思维关注的是一种称之为“象”的符号,涵括了物象的自然整体、不加切割的全部信息。“象”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思维活动单元。“象”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主客相融“感”的结果。中医学大多数的思维活动,都是以“象”为媒介发生的。如自然之象有天象、气象、阴阳五行之象等,人体之象有脉象、舌象,以及证候之象等。由于“象”本身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以至于“大一”和“小一”均难以超越其表征的范围。“象”又是作为意识活动主体的人,以及外界环境信息两相交融的综合反映。因此中医原创思维是在认识与调整人体生命状态时,将人体信息表征“象”化,并在实践中具体加以传递、交流和运用的意识活动。

2秩序—规律要素

思维活动本身就是从混沌或无序中发现或建构秩序的意识活动。中医原创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以人类生命运动、现象的秩序与规律为解释中心的意识活动,是指导临床实践并促使临床行为与诊疗技术规范化与有序化的意识活动,也是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促使价值模式和尺度标准化和有序化的意识活动。客观地说,中医原创思维决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层次与结构,后者反映了前者的认知历史过程。中医原创思维也决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价值取向,后者反映了前者的秩序与规律。

3程序—规则要素

第3篇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从医学开始,医学最终要归于哲学。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产生于2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它们各自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以及所依赖的哲学理论有很大差异。

1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知识大都来自直接的感受和领悟。中国的哲学家们将直接认识的东西视为哲学思维的出发点,在一个连续审视过程之中,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还是浑然一体的,因此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往往只作提示而并不明确。中国哲学注重“天人合一”,也就是“形神合一”,这与西方哲学所强调“天人二分”是不同的。儒家主流观点认为天人合一表现为“天人相通”,道家认为道生万物,人应该法道于自然,追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境界。在中国哲学里,主体与客体是一体的,所以中国哲学的语言不是很明晰,它们不表示任何演绎推理的概念。中医学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没有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从而带有传统文化烙印和浓厚的思辨色彩。中医学从诞生开始便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西医在古代也曾包容在自然哲学母体之中,随着解剖和实验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西医学逐渐从自然哲学和文化母体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哲学之于医学的作用在于方向性的指导,而不应做具体细节的规定。但是,由于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太过密切,导致了中医学中的许多规定是为了迁就哲学而做出的,已经偏离了客观实际。中医学不但将中国古代的精气、阴阳和五行等哲学知识作为理论构建的指导思想,而且直接参与该理论的形成,将这些哲学中的概念、原理、思维方法用于解释各种生命现象,直接将这些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移植于所构建的医学理论之中,渗透于中医学的所有领域和各个知识层面,与相关的中医学知识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认识方式和表述有其特殊性,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主体因素,是从认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和定义对象的。在唯科学主义者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中医学认识对象的时候,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象”是中医观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如面象、舌象、脉象等,不同于西医学与主体无关的脏器,中医的“象”是从医生体验的角度来界定的。“体验”和“感悟”是中医思维中重要特征,古代医家均强调“心悟”、“心法”等直觉体验。“医者,意也”,深刻反映了中医的思维特点。中医认识事物的过程实际上是对事物规律性的抽象过程,包含着医生自身的某些素质,如经验、理性认识能力甚至情感因素等内容。总而言之,中医学在观察过程中,过多地渗透了主体的因素。但是,归根到底,这种表述方式是对患者疾病信息的反映,是一种唯物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因为其语言表述上带有主观色彩就断然否定其理论的客观本质,就对其科学性产生怀疑。系统化的中医理论是古代医家在当时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当时哲学、思维科学、天文、地理、气象、物候等诸多学科的先进成果,对当时临床实践的一次大的理论总结。它的形成与发展由始至终都贯穿着实践的作用。中医学形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发展,从而形成了现在比较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便体现了这一点。《黄帝内经》的形成,并不是单纯靠人们的想象,而是以实践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医学理论。通过实践,发现并确定了人体主要生命体征,如心搏、呼吸及神等;通过实践,揭示生命奥秘;通过实践,探求治病规律及方法。

2西方文化、西方哲学对西医学的影响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以商业为其经济基础,希腊爱琴海地区,航海条件优越。数学和数理运算成为商业往来的核算工具,商人强调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因而西方的世界观强调不依附于他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理性思维,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西方哲学认为“心物二分”,强调主体和个体的独立性和二元性,笛卡尔哲学提出精神界和物质界是2个平等而又彼此独立的世界,认为精神界和物质界是可以分割开来的。黑格尔说过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近代哲学的出发点。这一理论推广而来,西方哲学将主体和客体对立开来,形成身心、主客的理念,坚信人是世界的最高力量,个体的发展是最终的目的。与东方哲学相反,西方哲学强调人定胜天或控制自然。西医学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其实验充分运用了理化、数学的方法,重视逻辑推理和分析证明。而对于人体的认识,从系统、器官、组织的研究逐步深入细胞、分子、基因等细微结构,同时对各种结构都有其理化性质的描述和精确定量的数学刻划。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注重体验、直觉和悟性,这种思维方式是立体的、混沌的、意象的和体验的。天人二分则是以理性的方式、明确的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来探究客观事物中的本质规律,因此这种思维是“线性的”、“量化的”、“严密的”和“理性的”。虽然西医理论的构建过程也是在其哲学思想支配下完成的,但是就西医学理论的构建而言,哲学仅仅作为指导思想,指引着医学科学家沿着正确的轨道,完成其科学研究,构建其相关理论。哲学的概念及原理不直接参与西医学理论的构建,更不会将相关的哲学概念及其理论作为医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3不同的哲学理论指导下的中、西医学各自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人重关系、经验和感悟,以间接的思维方式把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其关系;西方人重分析、实验和验证,以直接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二者构成不同的知识体系。中医是整体的、联系的,注重关系;西医是分析的、还原的,注重实体。中医是和合性思维,认为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态、稳态、和合态就是健康;西医则主要是对抗性思维,即通过对抗性治疗,杀灭致病因素,从而达到健康状态。中医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合轻分、重用轻体、重时轻空、重悟轻测及重道轻技的特征。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生命的精神层面、功能层面、整体层面和动态层面,体现在对生命复杂现象的整体把握上,体现在未病先防的预防观念、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及重视正气、自稳自组自调节的治疗原则上。西医则在生命的物质层面、结构层面、个体层面和静态层面,以及对生命现象的知性观测、数理分析和微观把握及对病因、病理、病位等物质性指标的精确把握上,对疾病病灶的定位、定量的准确消除上占有优势。

第4篇

类比思维是指古人在对自然界观察的基础上,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征的事物划为类,并在类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推导,确定不同类间的联系,使知识在不同类间迁移的一种思维形式。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为中医类比思维。中医类比思维则是从天人合一的前提出发,根据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现象来推论人体的功能活动、病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治。

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三种[1]:(1)比类:比类是在对自然界直接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现象或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其联系起来归为一类的方法。(2)类推:类推是在比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知识的扩展,类可以涵盖更多的事物,具有推演的特征或功能。可以从作为前提的类、模型或命题推演出另一类的属性。(3)比附:比附就是在不同的类之间建立某种必然性的联系,表现为对类的一种表象的理解。上述三种基本形式,是类比思维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在运用中密不可分,统一于类比思维之中。

类比思维的特点,首先类比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做横向的运动,即从个别走向个别,从具体走向具体。这种横向思维所涉及的两端事物之间完全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并无任何本质上的和知识上的类属关系。其次是思维的联想性。由于在类比思维中不受任何的边际约束,因此它可以跨越种类界限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但有一定相似性的物像之间建立联系。所以类比思维的可靠性很小,创造性大,能够充分发挥思维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引导人们发现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问题。

2类比思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影响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及方法论基础中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对正常人体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论中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对疾病的认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部分,现分述如下。

2.1对藏象理论的影响首先中医学将人体五脏六腑与形体官窍,生理心理活动,乃至自然界的物象联系起来,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构成了中医学的藏象系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肾藏象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其次借用类比思维对脏腑生理功能进行认识。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脏腑系统与社会系统相类比,不仅说明五脏六腑是统一的整体,同时也阐述了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地位。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另外,在藏象理论中,五脏、六腑、奇恒之腑都具有自己的生理特点,而对这些生理特点的认识,同样是通过类比思维来完成的。总之,类比思维贯穿于整个藏象理论之中。

2.2对经络理论及气血运行的影响经络学说也是中医学的一部分。经络理论的构建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如经络数定为十二,就是从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推理而来,《素问・阴阳别论》说:“人有四经,十二从……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同时,关于经脉中气血的多少以及气血的运行也运用了类比思维。《内经》将十二经脉与十二经水相对应类比,借河流之大小,水量之多少,源流之长短远近来说明十二经脉之气血的多少。并且借用气候变化对江河之水的影响,来类比六邪气对经脉气血的影响,指出:“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焯泽……”。

2.3对病因理论的影响中医学的病因理论是极其丰富和全面的,一般人们将其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其他病因三个部分。其中外感六病因的认识,主要就是通过类比思维而来的。

六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以风邪为例,人们是观察到自然界的风,善行数变,轻扬上行,并能动摇树木,因此当病人感受外邪后,出现头疼,恶风,汗出,游走性关节疼,游走性瘙痒等与自然界风的特性相类似的症状时,就认为是感受了风邪的缘故。

2.4对治则的影响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治病求本的确立,就是因为认为阴阳是天地万物变化生杀的根本,由此而推出阴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故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是:“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

因势利导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原则,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式加以治疗。而其中所涉及的种种病势也多是采用类比思维的方法加以推论的。如《灵枢・逆顺肥瘦》所云:“临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此言气之滑涩,血之清浊,行之逆顺也”。

3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类比法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的哪个部分,都可以看到类比法的痕迹。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类比法自身特点的缺陷性,只注意到两个事物表面的相似之处,就将其作为推理的前提,从而作出荒唐的推理,这对中医学的发展将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类比思维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构建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它有力的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也阻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运用类比思维时要遵守一个原则,即两个事物一定要在其成为同类现象的水平上进行类比。

第5篇

    1 诠释学的原理与方法

    1.1 诠释学的内涵

    诠释学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流派,随着海德格尔 的“本体论”而出现,由伽达默尔建立起诠释学哲学 经过发展,目前已演变成众多的诠释学体系,如体验 诠释学(狄尔泰)结构主义诠释学(利科尔)解构主 义诠释学(迭里达)等〜从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 程,对诠释学的基本内涵可做出大致的定义:诠释学 从词源上至少包含3个要素,即理解、解释(含翻译) 和应甩传统诠释学把这3个要素称之为技巧,即理 解的技巧(subtilitas intelligendi)解释的技巧(sub- tilitas ex plicandi)和应用的技巧(subtilitas appli- candi)因此,诠释学的主要环节应包括理解、解释、 应用和实践。

    

    1.2 诠释学在中医学的引入

    20世纪80年代,西方诠释学进入到中国并逐渐 在我国学术界发展起來随着这种世界性哲学思潮 在中国哲学领域的蔓延,中国诠释学的研究已经拓 展到对西方诠释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哲 学以及其他哲学之间关系的研究由于学者对诠释的多元化发展[4]随着中国诠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传 统理论的现代化构建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医学作为一个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 科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自古 就有注释经典的传统和经验,与诠释学有着相当密 切的关系,这使得诠释学在中医学继承和创新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可行性。因此,中医诠释学研 究作为中医理论建构的现代研究的分支自然应运而 生,它是对中医理论研究特色思维方法的哲学审 视,是通过现代诠释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理 解和解释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中医理论理解和 诠释方法的系统理论。中医诠释学研究是在中医文 献学特别是训诂学、注释学等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方 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诠释学理论产生的,目前尚处 于起步阶段。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 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 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 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 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 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 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 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 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 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 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 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 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 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 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 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 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 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 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 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 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 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 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 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 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 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 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 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 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 1. 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 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 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 嗽、心悸、头痛、眩最胃痛水月中等,也有部分病名与 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 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 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 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 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 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 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 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 实外虚” “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 3个基本特 征[7]

    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 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 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 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

    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 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 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 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 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 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 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 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m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 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 释_,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 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 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 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 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 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 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 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 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 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 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 

    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 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 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 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 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 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 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 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 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 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 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 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 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 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 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 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 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 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 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 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 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 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 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 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 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 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 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 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 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 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

    近现代除进 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 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 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 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 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 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 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 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 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 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 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 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 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 脏躁、髓海蓄血、肝枳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 痹等

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 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 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 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 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 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 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 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 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 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 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 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 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 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 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 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 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 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 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 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 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 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 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 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 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 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 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 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一具 象一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 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 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 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 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 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 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 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 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 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 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 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 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 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 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 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 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 作性

  

    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 “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 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 甩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 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 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 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 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 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 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 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 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 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 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 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 

    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 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 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 “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 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 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 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 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 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 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 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 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 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 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 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 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 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 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

此外,又如“肺热叶焦” “宿痰伏饮” “心肾相 交” “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 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 如,“扬汤止沸” “增水行舟” “釜底抽薪” “逆流挽 舟” “提壶揭盖” “引火归原” “利湿退黄”等治疗方 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 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 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 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 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 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 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 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 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 和精髓。

    3.2 研习原著,勤于临证

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 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 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 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 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 理论 。

第6篇

关键词:中医院校 统计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000-00

t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科研中的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应用性学科[1]。作为医学高等院校的必修课,医学统计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统计分析能力以及统计的思维,培养从随机现象中发现本质规律,在具有不确定性结果的事物中通过数据的偶然性解释内在的规律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医学统计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医领域的科研人员逐步认识到从数量角度探求中医现象的重要性[2]。为了适应发展的要求,培养临床与科研并举的现代合格中医药高级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和提高医学统计学的教学质量。但是与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迫切要求相矛盾的是学生对医学统计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医院校的有些学生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数学基础很薄弱。而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以及复杂的公式,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畏难的情绪,学习兴趣不高。实践发现弱化对于公式的讲解,侧重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应用条件的判断将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作者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出发,谈谈在统计学中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与同行交流。

一、 丰富教学的内容

1、 增加模拟实验

医学统计学中的有些概念比较抽象,理论比较复杂,对于很多初次接触统计学的医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很多的原理涉及到复杂的公式,对于医学生来说只要会去应用就行了,不需要知道其数学上推导证明的过程。但是这就会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疑惑。为了解释学生的疑惑而又避免进入枯燥数学证明的介绍。,我们应用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开发的用于模拟随机现象和随机试验的计算机软件,将很多的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机模拟现实实验的方式来展示证明其所体现的规律性,并且将模拟实验的结果通过动画、图片来展示,由此将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直观化、简单化、具体化,增加了课堂的交互性,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对具体公式和原理生硬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学生也因此产生了对医学统计学的兴趣[3]。比如在介绍中心极限定理的时候,通过模拟从正态和各种非正态总体中进行抽样,考察样本均数的分布规律以及与样本量的关系。使得学生非常直观的体会和把握到了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相比传统的讲解方式,学习效率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2、 将SPSS软件融入到理论的教学中

SPSS软件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是很多非统计专业人士在进行统计工作时经常使用的软件,其具有界面友好、易于上手的特点,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非常得力的工具。但是在医学统计教学过程中,一般理论课与SPSS软件课是分开开设的。人为的割裂两者的联系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使得不论是理论课还是软件的实践课,都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脱离了理论课的讲解,易使SPSS软件的教学脱离了统计学基础而成为软件的使用说明。很难使学生对软件的正确使用有深入的理解。造成学生一学就会、一用就错;能用但是用不对的现象。同时,一般的理论课中常常更加侧重于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更加专注于对于公式和理论原理的学习,不禁会有同学有这样的疑惑,这样的复杂公式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应用的,该如何去计算,是否需要对公式进行记忆等问题。对于统计学来讲,它属于应用数学,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相比较了解公式的推导由来,更加重要的是理解公式和原理的含义以及如何利用其原来来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介绍理论的同时,适时的引入SPSS软件的操作步骤,可以帮助学生从繁杂的公式记忆和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其注意力转移到对统计学方法的应用条件的理解和对统计结果的判断上,角色从计算的执行者转变成为对结果的决策者。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统计学解决问题后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引入名人轶事、统计幽默增加教学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统计方法和理论的介绍始终是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的内容决定了他不像文科的有些专业那么生动有趣充满故事性。为了改变学生对于统计学学习的认识,将统计学方法的介绍由枯燥乏味转向生动有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理论授课中有所侧重地将统计的名人轶事和统计幽默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讲解统计方法之前,可以先介绍与该方法诞生有关的统计学家从事研究工作的轶事,以及该方法的诞生背景和过程,既丰富了授课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加了故事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假设检验的时候可以由经典的《女士品茶》的故事引入。在介绍t分布的时候,可以介绍Gosset的背景以及为何谦虚的使用student的笔名发表文章的故事。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时通过统计幽默和名人名言来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绪论中引入南丁格尔的名言“如果你想测量上帝的旨意,那你必须要学好统计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 加强知识点的联系

1、应用思维导图联系知识点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过“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医学统计学也不例外[4]。统计学的分析方法繁多,根据不同的资料类型、样本量、设计类型、数据结构与数据特征会有很多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每一种统计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前提,某一适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统计分析方法随之改变。同时,有些统计分析方法之间还存在相互的联系。比如完全随机设计两组定量资料的比较,可以采用tz验、也可以进行方差分析或者回归分析,并且他们的结论是等价的。但是教材的分章编写,割裂了知识点的关联性,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一听就会,但是一用就错,越听越糊涂的现象。造成同学们经常误用统计学方法的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厘清不同概念和统计学方法之间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以及在选择统计学方法时的思考顺序关系。为此,我们在进行知识点归纳的时候引入思维导图,将繁杂、零碎的知识点、统计方法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其之间的层次关系和思维顺序关系,实现概念表征和思考顺序的可视化[5]。将统计学的知识点转变成一本有迹可循的工作指南。这种可视化能够使学生从一种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思考问题,进而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思维能力。大大降低的统计方法的误用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很多同学表示看完思维导图以后也不觉得统计学有多难了,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引很容易就能选择出正确的统计方法。比如,我们在总结卡方检验的时候,可以构建这样的思维导图,首先可以把资料分为四格表资料、还是R*C表资料,如果是四格表资料,再根据使用条件可以把方法分为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

三、 尝试不同的教学形式

1、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有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最先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兴起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6]。案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创造、多方面的寻求答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变得生动有趣。由于目前所采用的教材中多数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研究的实例,中医院校的学生感觉到统计学方法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紧密。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中医专业背景从中医期刊中将相关医学科研或临床案例应用于教学,尤其甄选出中医有关的经典案例,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撰写分析报告等方式,将统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结合中医专业学生的需求,我们适时增加了中医专业学生将来进行科研时会用到的方法。比如我们在讲授试验设计的时候增加了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设计和方剂配伍正交设计的内容。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合理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可以帮助提高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医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更好地调动了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

四、 改变考核形式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1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2对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思考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2.1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定位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2.2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几点思考

(1)系统学习中医课程,早期建立中医知识架构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2)重视中医临床技能的早期培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3)继承师承教育,发展院校教育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4)中医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第8篇

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要的目标。创新教育就是教育主体在吸取传统教育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对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是传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教育观念上说,创新教育以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为价值取向。从培养目标上说,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的开拓性、创造性和个性。从教学内容上说,创新教育重视知识的活学活用,强调学生到社会中去,密切联系社会。从教学方法上说,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觉地学,重视启发式,重视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从教学形式上说,创新教育强调教学过程的随机性。创新教育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点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精神。

(2)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顺利地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新为目标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流畅性,即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设想,对一个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思路;思维的变通性,即能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及时调整自己或别人已有的设想;思维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即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有新意。

(3)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是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发明新成果。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还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激发创造意识,而且能促使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重点是培养学生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等。

二、高等中医院校实行创新教育的目的和特征

科学的进步,来自于继承与创新,来自于比较和发现,中医亦然。经历了几千年发展的中医,逐渐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体系是暂时性的东西,因为体系产生于人的精神的永恒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但是,假定一切矛盾一下子永远消除了,那么我们就会达到所谓绝对真理,世界历史就会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四卷第216页)。因此,“凡是特别重视体系的人,都可以成为相当保守的人”。时代在发展,疾病谱在改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日益提高,中医药学同样需要发展才能适应和面对。这就要求从事中医药的专业人士不仅要能继承这一伟大宝库,而且更要能具有创造性地予以发展。作为培养中医专业人才的高等中医院校,首先应当责无旁贷地承担这一重任,然而现行高等中医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中医人才现实是既不能很好地继承也没能有所发展,呈现的两大弊端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

(1)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只注重传授知识,追求的是“知识积累”与“知识继承”,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得不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方法陈旧,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不够,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死记硬背现象严重。僵化的教学方法,泯灭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进取性,失去自信心和创造力。其结果是机械性吸收能力和重复性记忆能力较强,而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较差。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目前中医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模仿西医的教学模式设立的,体系的内容既不符合中医学的内在规律,又不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改变中医教学的现状,实行创新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完成的“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对中医现代化的定义:中医现代化是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满足时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和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只有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调整研究思路,中医才能实现突破。按照中医学文化的规律实施教学,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医学人才是在高等中医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目的和特征。

三、七年制学生是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

未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以精英教育为主体,才能造就理论扎实、中医药创新意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高级中医药人才。我国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即是以此为目标而创办的,自1991年试办以来,取得的成绩是肯定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l)没有摆脱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多沿袭5年制的方法,课程结构不甚合理,许多内容重复,分割;(2)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不合理,临床基本功训练不够;(3)教材建设较滞后,教学方式较单一,中医主干课的内容没有得到强化,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未能及时反映进来等等。七年制培养目标定位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其培养模式是“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整体优化,基础宽厚,注重素质,面向临床”。因此,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全面落实好其培养模式,就只有开展创新教育。在七年制学生中开展创新教育是目前高等中医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

第9篇

关键词:中医现代化;传统思维方式;中医意象思维;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4-0010-03

1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中医现代化进程中,深刻理解中医思维方式是关键,而中医意象思维是最为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意象思维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从中国传统思维入手,厘清中医意象思维发生发展的脉络,对于中医现代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学术价值与迫切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研究,从来都不应仅仅局限在医学的范畴之内,而应将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思维方式的演变共同纳入研究范围[1]。

中国哲学往往使用形象性的符号与概念及直觉类比的方式来认识和表达对象世界的意义,形成了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思维、直觉思维,变易思维,借此基础,中医发展出意象思维,它包含着医家基于传统思维方式对人体生理、病理、病因和病机等认识[2]。

1.1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是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相类似、相通并且统一。《易传》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整体思维的初期表现。

儒家在确立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上,充分体现了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倾向,孔子把“仁”当作一个整体的道德目标与原则,并长期坚持不懈的追求与实践。比如,“予欲无言”,“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孔子这里就是以天象告诫人们的行为要依循天道。再比如,“苟志于仁,无恶也”(《论语•里仁》),体现出儒家的思维是以“仁”为本的整体性的统一。

道家在确立宇宙的本源与自然运动变化规律上更清晰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倾向,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家代表作《老子》中就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也是认为天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局部与细节无不体现着整体,比如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秭稗”等。

1.2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人在认识事物时,既不执着于语言概念与判断,更不完全依赖于西方人崇尚的逻辑推理,而是采用“心悟”“顿悟”的直觉思维。

儒家哲学主要探讨的领域为人的道德及其境界,儒家提出了一种认知方式:反观。思孟学派就提出了“反身而诚”的思维方式。想要认知“诚”这个“天之道”,不能从外在世界入手,必须从认识外在世界的主体――自我入手去体认“诚”;再有,荀子也提出了“虚壹而静”的静观认知方式,静观就是保持内心的清静虚明的认识方法,这是获得灵感直觉的保障,即在认识过程中去除杂念,保持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这样就能使心灵处于清明状态,从而映出天道。

道家主张体认大道,那么,老子认为应如何去认识“道”呢?他认为,人们须经过“涤除玄览”(《老子》第10章)的方法,即只有清除杂念,反观内照,让心灵虚空,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如何“涤除玄览”呢?就要“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12章》)。

庄子认为,只要保持虚静空明状态,就能反映万物,而这种静明的直觉叫做“心斋”。庄子还提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认为头脑的意识范围是有限的,要认知大道、与道合一需“心斋”“坐忘”,通过此直觉思维方式而臻于大道。

1.3 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变易思维 中国古人观察世界的习惯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动态的思维方式,这就是传统的变易思维方式。所谓变易思维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一切事物的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的哲学家们都把宇宙看成变动不止的过程,孔子就曾说过:“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他把自然界的变化看成是一个如江河之水流动的连续过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而《易传》更是明确的把宇宙规定为一个运动变化的大过程。《周易•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认为变性是宇宙的本质,天地万物都随时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

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也认为,“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其内部总是包含着阴阳对立的两种势力,正是这两种对立力量的推动,产生了万事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老子还提出“反者道之动”的观点,说明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是其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BT(3+1]2 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生命上的推演[BT)]

在古代,东西方的哲学家,都倾向于借助形象的比喻来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用“象征”的方法表达人生宇宙的根本原理,比如老子以“婴儿”来比喻道的境界,《易•系辞》也说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颐,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立象以尽意”“托象以明义”,不仅把“阴阳”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而且把阴阳当成描述、解释宇宙生命一切现象的模型方法[3]。

那么,为什么古老的类比、象征的方法,在中国演变成了中医意象思维,完好地保留了古老的形象思维?是因为传统哲学中的思维方式渗透到中医里去观察生命现象与疾病现象,其认知结果自然产生,使中医意象思维成为中医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其核心概念“气”、“阴阳”只能用“心悟”来把握,而无法用逻辑分析来推理证明,其相关的重要概念例如:五行、气血、脏腑、经络、三焦等概念等都是意象概念。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整套与西医学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象思维,包括意象思维、应象思维、法象思维和表象思维[4]。

整体观是中医的一种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和治疗等所有的领域中。其中,《内经》正是以天地人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藏象、脉象、舌象、神之象等理论学说并长期有效地指导着医疗实践,以“象思维”为核心,利用图像,构建理论框架,展现治法精妙[5]。

取象比类的中医意象思维体现了直觉体悟的认知方法。由取象比类所建立的脏象、经络学说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说明不是由实证方法得出的,其中,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之“象”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

中医用于类比之“象”是动态、变易之象,中医用变易思维说明人体生命运动变化过程。比如,《素问•玉版论要》说:“道之至数……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中医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治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变易思维的原则,使主观认识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变易过程。

随着世界整体医学观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世界新技术成就、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会在未来的医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医要现代化,必须时刻注意把相关域外学科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能做到较好的融合[6]。中医学的发展不在抛弃其中国哲学的内核以及建立在此内核之上的取象比类而走向现代自然科学,而在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更加精致化[7]。中医意象思维正是以根源于统一整体的、直觉感悟的及动态变易的传统思维方式,以类比、象征的方法为中介,同时以“意”为灵机,把握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其往往倾向于对生命现象、疾病现象、诊治、养生进行整体、动态的思考,重视心智的悟解,忽略逻辑的推理,是中医最为独特也是最具学术探讨价值的思维方式之一;而开展中医思维方法的研究,以继承、移植、创新为指导,建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方法论体系,是中医学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关键[8]。

参考文献:

[1]王乐,谢晴宇,孟庆刚.中国古代哲学影响下的中医思维方式[C].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46~49.

[2]曹美莹,王 东.略论“医者,意也”[J].光明中医,2001,16(4):13~15.

[3]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

[4]吕爱平.论应象思维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573~1574.

[5]聂伟.小议取类比象思维方法在认识重要功效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28.

[6]刘亮.“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者[J].医学与哲学,2007,28(10):61.

[7]王鹏伟.中医学与取象比类[J].吉林中医药,2009,29(7):573~575.

第10篇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中西医融合;西医中化;现代中医学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研究,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因为,中医学由于受闭关自守政策以及师徒传承模式、四大经典理论等因素的影响,在学术上常常是坐井观天,只知其然,不问其所以然。思维方式显得既陈旧、又僵化,根本无法引入国外新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尤其是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思维方式等。因此,传统中医学已经显得非常陈旧。而作为当前主要的中医现代化方法中西医结合研究,却由于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始终结而不合。甚至有导致中医西化之嫌,故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怀疑。这使得政府和国民用不同方式方法,都投入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关注。所以,探讨中医现代化的方法,是摆在中医药学工作者面前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探索中医现代化的方法,事关中医药学的未来和命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调整或重新确立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才能拯救中医,才能使中医达到现代化。为此,笔者提出用逆向思维,以中医理论思想去研究西医西药的西医中化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现论述于下。

1 西医中化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西医中化之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医现代化,而中医学的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传统的中医学变成一门现代科学,这样就能与现代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互交流、相互带动,从而获得活力与进步,进而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再创辉煌;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建功立业。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方法和各项标准,来重新整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保持中医哲理学的优势及精髓,替换陈旧的思想、方法和内容;填补现代医学解剖、生物及化学理论知识;引入现代哲学思想,强化哲理与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等。这样,才能让中医与时代同步,才能把中医学变成一门现代学科。可见,中医学的现代化,其本质,又是对传统中医的深入化,也就是要以中医哲学理论为核心,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为参考,对传统中医学的基础医学理论进行具体化、西医化。确切地说,也就是对西医学理论体系进行的中医化,就是吸取西医学的医理,继承中医药学的哲理,就是要运用中医思维研究西医、应用西药,把西医西药中医化,而不是目前的中医西化性研究方法。故称之为西医中化。因为西医学已经拥有或具备了很完备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思维方法,更具备了医学生理、解剖、生化等人体科学的现代最新认识,与中医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目标和体系相比,只差未融入哲学思想,没有和哲学相结合或相渗透,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与研究方法。所以,只要我们把中医西化的中西结合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改变思维和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对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全面而系统性的西医中化式西中结合研究方法,就能保持中医学原有的哲学性基本特色,又可防止把中医真正被西化;既能充实中医的医学理论内涵,又能使中医学兼具各种优点于一身,使中医学达到真正的现代化。试想,中化后的西医学,和传统西医学还一样吗?同样,西化后的中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一样吗?那么是该称作现代医学,还是该称它为现代中医学呢?因此,把中医理论具体化、深入化;把西医理论哲理化、系统化,使中医哲学思想之理论精髓与现代西医学理论相互交融,使哲理与医理之间、哲学名词与医学名词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把传统中医学理论变成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可把它称为现代中医学。从而,就能实现中医的现代化、科学化。这是最简捷、最合理、最容易的中医现代化方法,而且这样建立的医学理论体系,兼有中、西医二者的各种优点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因而西化也变成了现代中医学的又一大特色,但中医并没有完全变成西医,它仍有着自己哲学思维之特点。这就正符合一些专家的思想。例如,陈镜合在《现代中医之路》中说:“现代中医是指以中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它既不同于不懂得西医的传统中医,更不同于以西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它是源于传统又超出传统,来自中医又超出中医;是以‘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为指导,按‘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原则……。”其中,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切入点和核心,正就是西医中化,也就是西医哲化,从而拉开了中医研究西医西药的序幕,引导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 西医中化是中、西医学发展的转折点

发展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必然性历史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传统中医学之理论与临床,面临着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之发展,相协调和相同步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要让中医进行现代化。因此,在党和政府以及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学的现代化工作,不断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以中西医结合为代表的中医现代化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无论在中医的教育、医疗、科研以及中药制剂方面,很大程度上都采用了以西医学为特征的现代各种科学或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这使中医之理论思维与实践方法、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中医人才既具备了较高的综合技术,又具备了西医学、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丰富的综合知识。这些便为我们进行中医学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基本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1]。那么,接下来,中医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该是什么呢?是中医药学的完全西化吗?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西医学的未来发展。目前,西医学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细胞理论产生到现在才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已经深入发展到了分子水平。那么如果再发展几百年,它将会深入到什么程度;将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呢?未来的医学将是个什么样呢?可以预测,再有一百年左右,现代西医学在微观领域的认识和发展将会达到极点或顶点,那时,它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各种理论,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因此,其发展方向或发展结局与古代的医学一样,必将被迫由微观转向宏观;其科研和思维方法也将由分析式转向综合式;由还原论转向整体论;由具体化转向抽象化。可见,这种规律、这种模式,同远古时期之医学及中医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这一方式,也是任何一门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模式。所以说,我们中医学如果能提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规律,把微观与宏观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研究,协调发展,积极吸取西医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与成果,再按自己的体系和思维进行宏观的综合整理与哲学研究,用不了50年,就可以赶在西医学的前面,并站在西医学的肩上;必将会成为世界医学的先锋;成为时代科学的楷模;为人类医学的全面进步和自身理论的迅速发展作出贡献。否则,等到西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认识到了中医医哲融合之科学性与优越性,并吸收或仿照之。那么中医也将会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虽生长于国内,却开花于外国。到那时,传统中医学将会被彻底遗弃,彻底被外国医学替代掉;到那时,中国人可能又不得不到国外去学习现代中医了。由此可见,未来中、西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体系,都需要的是现代中医学这种体系模式。只要我们用西医中化理论和方法,进行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能跨入中医现代化的第二进程之中,也就能使中西医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西医中化利于体现中医内涵的特点与科学性

现代中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体系一样,都由哲学和医学两大部分组成,但传统中医学的哲学理论属古代哲学,医学也属古代之解剖、生理和药学等理论内容;同时还有古代其他自然和社会学科理论。虽然特别重视哲学思维与宏观抽象思维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却忽视了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但还是古代医学与古代所有学科的大综合。有学者认为:中医因其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而不能现代化,也无法现代化。那么试想:中医学中的这种抽象性理论与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古人凭空想象的完全抽象,还是以医学规律及概念为基础,而进行的医理哲学化之抽象性认识呢?显然是后者,是我们的古人,在对当时的人体解剖及生理规律认识比较全面的基础之上,又运用了哲学原理和思想,进行的一种医学原理之抽象性解释和描述。并非是哲学概念的随意引入,也并非是无根无据的创造发明;既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这就表明:中医学的抽象性名词对其现代化毫无影响。况且,现代中医学的哲学理论应属于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综合体,医学部分却属多学科渗透的现代之生理解剖、生物、数理和化学等综合性理论知识;思维方式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是直观与抽象的融合,是模糊与具体的兼具。其体系是以医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哲学思维之应用,因而是医学与现代所有学科的大综合与渗透体。然而,西医学的理论仅仅是医学与现代生理解剖、生物、数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理论,却没有渗入哲学理论,思维模式也仅仅是微观领域的直观、机械方式。因而就是医学与现代多种学科交融的小综合。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现代中医学含有更全面、更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也具有很全面、很先进的思维方式方法。因此说它才适合于人体科学之复杂与综合的特性。其体系具有似中(医)非中,似西(医)非西,比(传统)中(医)更深,比西更广的特点。所以,从体系上说,中医学比西医更科学更完善[2]。可见,现代中医学的体系模式,是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具有前途和生命力的学科模式。由此看来,中医学是正宗的科学!只不过还停留在古代科学、近代科学水平罢了。因为,科学是发展的,所以,医学也是发展的;科学都是有历史的,那么医学就没有历史了吗?而一些中医药学的医盲们,要么说中医不是科学,要么说是经验医学等,这些说法,真是荒唐。

4 西医中化有利于西药的中药化

西医西药是从化学合成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但到现在却还包含了各种生物制品;天然动、植、矿物成分;微生物制品;基因制品等,也能够变中药为西药。从而显示了极大的兼容性与开放性,为其取得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中医中药为何也不按此思维方法,把所有的西药按中医的理论、思维、概念、机制、用法进行抽象化和系统化整理与研究,从而,中化成中药,为我们中医的临床实践建功立业!如阿托品及其他M胆碱受体阻断药,可概括为性温,味辛,归肺、胃、心经;有温中散寒,理气燥湿,祛风止痛,回阳救逆之功效;从而可仿照附子、细辛、干姜等温里类中药的用法应用于临床,既能扩展阿托品的应用范围(治疗冻疮或感冒及风湿等),还能深化附子、细辛等中药的治疗范围(治疗泌尿系病或急救及改善微循环等)。同时,还为认识与研究这些中药的毒副作用提供了参考,更为西医理论的中医化和中医理论的西医化奠定基础。又如异搏定及其他钙拮抗药,可概括为性寒,味苦,归心、肝(即脑)经;有定惊安神,缓急止痛,平肝潜阳,活血通脉之功效;故可仿照羚羊角、天麻、决明子、冰片等平肝息风类中药的用法应用于临床。同样,既能扩展异搏定的治疗范围(治疗惊风或头痛),也能增加羚羊角、冰片等中药的应用范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中药本来也是化学合成工业的先驱,如:发酵业的神曲,炼丹术中的丹药;并且,中医中药从产生就非常重视不断增加自己的药物种类,如:藏红花、西洋参、血竭、冰片等都属于外来引进之品种。回顾中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无不与其药物的发展相适应、相关联。只可惜,由于闭关自守思想的束缚,中医一直没有吸收西药的一个品种,曾有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开创了西药中用的先河,然而,后学者却简单地理解为中药与西药的相互配合,即中西医结合。从而,把中药与西药隔离开来,把中医药学引入了歧途,导致了中医中药学的畸形发展。所以,我们要利用中医药理论,吸收并中医化自然界各种能治病的物质,丰富和增添自己的药品成员,完善和发展现代中医药物学,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化。因此,未来的药物学,都应当是资源共享性的,即中医可以按中医方法应用西药和其他各种药物(包括:藏药);西医也可以按西医理论应用中药和其他各种药物。因为,任何一种医学,它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故其结构、功能和代谢也应当是一样的。因而,凡是能够治疗人体疾病的物质——即药物,其具有的治疗范围与作用机制一定是客观的、是固定不变的规律或真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或者是藏医,都能够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认识和理解其药理机制、药物性质与功效等,自然就可以按自身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所以说医分中、西、藏……而药物却是世界通用的。这如同人类的食物一样,虽有中餐、西餐之分,但仅仅是加工与未加工,中式加工方法与西式加工方法的区别,然其成分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淀粉,离不开小麦、玉米、大豆等,自然它也是世界通用的。

5 西医中化的作用及意义

西医中化使传统西医理论与临床,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和提高,使西医能客观、正确地认识中医学整体联系观等理论的科学性,既促进了中医同时向纵、横两个方向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西医学自身的发展。因为,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的两法治病,无关于学术上的中西医结合[3]。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表面上的共存,并非是实质性的细胞水平上的整合;仅仅是中国患者得到了另一种治疗方法,而中国中医学并没有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甚至,使中医学有被彻底西化之危险。所以,寻找中、西医学新的结合点,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4]。相反,西医中化的方法,却能使传统中医吸收到现代医学之各种理论与思维,使传统中医学跃居于现代医学之列,也能使传统中药理论与剂型科学地吸收现代医药学理论与剂型之特色,为中医药学的理论内涵,又增添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还能使中医药学的宏观理论具备现代医学微观理论的根基,使中医药学中的基础医学(西医)理论得到宏观性综合。综上所述,西医中化既能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又能防止彻底把中医西化。既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医融合之转变,又实现了研究中医向中医研究之转变,还实现了由中医西化向西医中化之转变。同时,西医中化的思想和方法,无论是对中医的现展,还是对西医的未来发展,乃至现代其他自然学科的未来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的“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的成功,“终将引进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中化西医的思想,正是要让西医走到中医医学与哲学相结合性多维辨证论治的道路上来;正是要提示和引导所有的学科理论,都应当与哲学理论相互交融,并以哲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体系模式或研究方法。可见,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越所有学科常规单纯而直观研究方法及理念的学科体系性革命!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医药工作者,要从中医学之医学和哲学两大支柱体系入手,运用现代思维与传统东方哲理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与临床两大方面,把中医学现代化,把西医学中医化,既全面又深入地整理和提高中医理论体系,最终达到中西医学两大理论、两大思想的恰当融合。才能使中医学脱离危机,得到发展,从而使中医学真正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为此,笔者即将出版《中化西医》一书,以便更详细地介绍这种思想和理论,介绍这种方法与临床。

参考文献

1 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中医杂志,2007,48(8):742.

2 中国中医药报社.哲眼看中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

第11篇

本文对中医手法教学进行了回顾和探讨,总结出教学质量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根本原因在于“就手法而学习手法”的传统“经验式”的教学模式。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引入现代物理学中的力学概念。在手法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安排和设计好教学内容,这将为手法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手法 力学 教学

手法是推拿和骨伤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推拿手法学》是针灸推拿专业和骨伤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学生对手法学习、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好坏,将直接对本学科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体专业素质的高低。因此,手法教学是推拿和骨伤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我们在手法的教学和临床带教过程中,深切地感到传统手法的教学模式只是一种纯粹“继承”式的学习,所培养的学生根本无法将手法医术发扬光大,换言之,传统手法的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不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力,打不开思路,找不到“将手法医术发扬光大”的方法,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学生思维的愚笨,而是整个教学模式根本就没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节,没有给学生必需的启发和提示。我们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发现在手法教学过程中全面引入现代物理学中的力学概念,将把手法的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1 传统手法教学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中医药院校的手法课教学里,内容上都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一指禅推、按、揉、扌衮、扳、拔伸、推等教学计划所要求的传统经典手法,主要是掌握手法的术式结构和临床运用,熟悉这些基本手法所派生的其他手法,辅助学习端、提、接、劈等其他各家各派的手法,教学的方式也都是沿袭老师先讲授手法的动作要领、再进行示范动作表演、同学再在课堂上进行手法练习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完、学生练完,手法也就学完了。这只是一种“就手法而学习手法”的传统“经验式”的手法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动作模仿式”的学习,毫无创造性可言!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这种教学状况,流传了几千年的祖国传统手法医学将永远停滞不前,一代复一代的继承,不会也不可能向前发展。虽然有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深感这种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刻板、机械和陈腐,做出过各种努力试图去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比如把教学地点放在临床上或手法实验室里,或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等,但其本质并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学观念没有质的改变,我们不能够只是教授给学生“经验式”的知识,不能够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像“工匠”式的操作就行了,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明白和理解手法的作用原理和作用效应,才能让学生对手法的学习提高到一个深的层次。

手法教学要突破几千年来的教学模式,使手法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就必须从根本上跳出“就手法而学习手法”的传统“经验式”的手法教学模式,运用现代的思维方式来剖析其作用原理和生物力学效应,运用现代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对古老的中医传统手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够让这门古老的祖国医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并与世界手法医学接轨。

2 对突破传统手法教学模式的思考

要使手法传统医术与现代科学完美结合,就必须在整个手法教学过程中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根据近年来医学界对手法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西方医学对手法的认识观念,我们认为手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手法作用于人体,以力为作用特征[1]”。因此,可以把“力”的概念作为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手法医学的桥梁和纽带。力学,横跨于手法医学和现代科学之间,力学概念的全面引入,可能为我们研究手法医学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推拿界有一句至理名言,曰“其疗法的独特性在世界医学中独树一帜[2]”,但多年来,我们对其“独树一帜”的理解好像紧紧停留在一种感觉和模糊的认识上,对其“独特之处”并没有十分明确和清醒的认识,几乎所有的手法医学工作者都明显感觉到了其治疗方式的与众不同之处,但都不能明确指出它为什么与众不同,其“独特之处”到底在哪儿?综观整个医学体系,不同学科治疗疾病的手段各不相同,内科医生用药,外科医生用刀,针灸医生用针,心理医生用语言,就是手法医学是以“力”为手段来治疗疾病的,手法的运用过程就是一个“力”的运用过程,手法的治疗原理其实就是力学效应。当然,这种效应不应该仅仅单纯地理解为现代物理学上的力学效应,它还应该包括生物力学效应。

力作用于人体可以产生各种反应或效应,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包括血液循环的改变、各种神经反射的出现、肌肉的运动和变形、骨关节位移、胃肠道的蠕动、内分泌的平衡以及精神心理活动的改变等各个方面。现代力学研究对象是物体,将其研究方法运用于生物体研究,在某些环节可能有不尽合理之处,但这并不妨碍力学概念在手法教学时的引入,因为这毕竟是一条手法医学与现代科学接轨的必由之路,不足之处仅在于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能够完全诠释手法医学的精妙之处,原因和错误不是现代物理学的笨拙和肤浅,而是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人与物体毕竟是不可完全划等号的两件事物,人有精神和心理,而物体则没有[3]。

3 力在手法量效关系研究中的作用

手法的量效关系历来都是手法医学界争论的焦点话题,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手法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基本性问题,但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为至今仍有许多基本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亟待解决,要了解手法的量效关系,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手法的量效关系又是手法医学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手法医学要现代化,就必须认真对其加以分析和研究。量效关系的研究是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长期以来对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之所以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根本原因在于多年来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手段来对手法医学进行研究。力学概念的引入,将为手法量效关系的研究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和启示。

手法教学历来都十分注重和强调力、能和信息的渗透性,但多年来对其渗透性并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依靠医生和病人的一种感觉,这不符合现代中医医学的发展趋势。自古以来,中医自外向内都有皮毛、络脉、筋肉、经脉、骨骼和脏腑之分,手法的作用效应到了人体的什么位置层次,应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划分和衡量标准,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对手法的操作规程进行客观量化,是正确运用手法和产生疗效的关键所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力学正好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不失为解决手法作用层次的突破口。

4 力学概念在教学中的运用

4.1 力学基本概念的学习 手法教学中力学概念的引入,首先应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学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刚体、力、力矩、张力、变形、平衡、位移、旋转、自由度、笛卡尔坐标系等,还应该介绍力学的一些基本要术,比如力的大小和方向、作用点、时间、长度等,与之相关的还有向量、质量、速度、加速度、频率和固有频率等等。这一章节的内容应在学习具体的手法之前作为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力学概念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学习生物力学的知识。课时数以两节课左右为宜,可以结合其他的物理学知识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如果在教学计划中有安排手法的力学分析课,则需要在这一阶段增加学习力学分析图和力学计算公式的内容,为学生掌握手法的力学作用方式、有效力和无效力打下基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手法的动作要领和用力技巧。

生物力学是研究力或能量作用于生物体、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时力的运动和形式的一门科学。在物理学概念基础上,结合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学习一些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比如动力型位移、静力型位移、张力型位移、生理性载荷、病理性载荷、功能性载荷、组织结构力学、剪切力、拉伸力和压缩力等等。而刚体生物力学主要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这两个部分,无论哪一个方面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各自独立的研究内容和评价标准体系。在生物力学中,移位、载荷、阻力和时间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四个概念均可以用现代物理学方法对其研究和分析,但学生要了解其中的一项内容,就必须了解其他三项内容,其关系密不可分。这一部分可以结合疾病和临床进行分析和讲解,将增加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兴趣。在学习这些概念和关系的时候,最好是将其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结合起来讲解,比如,可以将位移与骨关节、位移与脊柱、变形与肌肉组织等相结合,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一章节的内容也应在学习手法之前作为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其课时数可以考虑安排二至四节为宜。

4.2 运用力学知识对手法进行分析,促进手法教学质的飞跃 物理学概念和生物力学概念的学习,仅仅是为分析手法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生物力学效应奠定基础。在学习手法时,应重点讲解手法的生物力学效应、手法的作用原理和实质。例如,各种外力造成的骨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错位(错缝),肌肉组织形态的变形、神经传导的主阻滞、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内分泌平衡和胃肠道蠕动加强等方面。老师在讲解每一个手法时,都应该画出手法的力学分析图谱,对手法的有效力、无效力进行分析,通过力学分析来剖析手法的作用实质,加强有效力的运用,剔除手法中的无效力,并通过这一途径来帮助学生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中医古老的手法,认识手法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从而更合理、更高效地运用手法来解决临床问题。

在手法教学中引入力学概念来对手法进行分析,并不是力学概念引入手法教学的终极目的。通过运用力学知识对手法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从力学角度来对古老手法进行改革,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手法的创新能力,创造出新的手法,结合临床培养学生手法的再组合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思维从不同角度对古老手法进行全新的认识和思考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将为培养高素质的手法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步骤,也为古老的手法医学走向世界并与现代医学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应穿插在每一个具体的手法中进行讲解,对每一个手法都应进行生物力学效应、手法的作用原理和实质分析,这将实质性地提高学生对手法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掌握手法的操作方法是进一步学习手法的基础和前提,故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应在学生掌握手法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传统的手法教学内容是学习手法的概念、动作要领、注意事项、分类、功效及主治和临床运用等几个方面,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考虑增加手法的力学特性和生物力学效应这两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对传统手法教学模式的认识是:老师是将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知识原封不动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只能被动地“继承”前辈们的经验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手法创新能力,很难打破常规去产生和创造出具有临床现实意义的新的手法,也不可能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去重新设计和组合手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将现代物理学的力学概念引入到手法教学中,只要合理恰当地安排和设计好教学内容,这将对手法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严隽陶.推拿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6.

第12篇

【关键词】中医理论;痰瘀同治;精神疾患;方法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现代临床医学将精神类疾病分为若干个分支项目,其中包括:抑郁症、狂躁症、青春期精神疾患、强迫症、老年痴呆症、癫痫等。而目前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大多是采用西医诊治的方法进行,将精神类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理采用同种方法进行诊治,将治疗的关键环节放在患者大脑的治疗方面。我院在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观察之后,决定对患者采用中医诊断治疗的方法,采用痰瘀同治方法对患者的淤血和痰进行排除,恢复患者全身经脉气血顺畅,以治疗心、肝、头部以及血管经络作为缓解周身气血瘀滞、达到舒经活络功效的主要手段。本文就我院2011年采用痰瘀同治理论治疗精神疾患的研究性课题进行分析,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本院2011年3月――2011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32例精神类疾病患者采用痰瘀同治方法进行治疗,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27-49周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6±5.2周岁。患者主要精神疾患的种类包括:抑郁症、狂躁症、青春期精神综合症、痴呆症等,患者基本体征表现为:精神失常、性格多变、语言能力出现障碍、心烦意乱、狂躁不安等。对患者基本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患者面色多显黯淡、舌苔出现青紫色、弦脉滑而有力,有患者狂呼不止,一部分患者在又表现为大便干燥、赤黄,味腥臭,有长期淤积滞涩,患者痰液粘稠,且呼吸频促。

1.2方法根据本院结合中医理论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采用痰瘀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中药治疗为主,针灸疗法辅助,行血通络,化痰除湿。对患者进行中药调配:桃仁12g,竹茹12g,海石30g,大黄30g,丹参30g,柴胡8g,菖蒲12g,礞石10g,生甘草10g,琥珀另包5g,郁金5g,枳实10g,姜半夏10g。中药的调配主要是对患者痰液瘀滞进行疏通,达到疏通化瘀的功效,所有中药采用煎服的方式,每日1副,每副2次,早晚各服用1次,14天为1个用药周期,先对患者进行2周期的中药用药观察,对患者疗效进行分析。

在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痰阻塞的同时,需要加以施行针灸辅助治疗,使患者周身经络通畅,首先采用针灸穴位治疗,分别对患者的内关、风府、后溪、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入中施以毫针,患者在针灸过程中保持留置针时间在20-30min之内,并且可以再运针2次。此外,为了确保患者血流顺畅,达到静脉舒畅,还需要对患者大隐静脉进行放血处理,可以使用三棱针锥刺患者大隐静脉,放血量在50-120ml左右,阳陵泉锥刺放血20-50ml,待患者针灸结束之后,患者进行休息静养。患者在治疗期间必须严格配合中药的服用流程,并且不宜饮食过于辛辣、油腻,要多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进行生理盐水的补充,患者在服药期间建议服用流体或半流体食物,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够配合药物对体内淤血和痰液的顺利排出。通过观察,患者在用药3-7d内逐渐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的情况,且患者直接排出带有黑色粘稠物的痰液,痰液排出量在7d后逐渐减少,患者大便由干燥赤黄逐渐转变为黑色粘稠,带有刺激性恶臭。患者在调养期间的饮食需要进行合理搭配,建议患者家属烹制稀粥,可以适当加入红枣、花生等,便于补充患者体力,同时患者出现黑色大便和痰液的同时,可以采用适当的营养进行调养,做到祛痰调气,医护人员在此期间要多观察患者的基本体征,并做好病历记录。

1.3疗效评价对精神疾病患者基于中医理论角度施以痰瘀同治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精神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标准》对患者的治愈情况进行效果评级: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5-28d内,精神逐渐恢复清醒,神志清晰,有一定的判断力,对患者基本体征进行观察,患者舌苔逐渐恢复红润,弦脉有力,且患者排便正常,无痰液淤积;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15-28d内,精神有所恢复,有自我意识,并且能够做到基本的判断,情绪调控得以恢复,患者基本体征表现为舌苔出现淡红且湿润,弦脉趋于稳定,排便规律,便秘情况初步得到缓解;无效:患者精神状况无恢复,精神疾患病征并未消失。

2结果

对本院32例患者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施以痰瘀同治方法,患者在治疗28d内得到一定的恢复,其中26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神志基本达到恢复,且患者已经拥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力和思维能力,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28d后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间歇性精神紊乱情况,通过后续辅助药物治疗,患者在50d左右有一定恢复,患者基本意识得到恢复,具有一定的判断力;2例患者由于精神类疾病发病时间在3年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后改为西医脑部损失配合精神性药物治疗。痰瘀同治对精神疾患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8%,对患者进行后续随访观察,患者并未出现反复性精神性疾病的发作,且配合精神类药物进行日常控制,没有出现明显的排斥反应。

3讨论

目前对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大多是采用西医诊治的方法进行,将精神类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理采用同种方法进行诊治,将治疗的关键环节放在患者大脑的治疗方面,而本研究采用痰瘀同治法对32例患者治疗后,3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3.8%,对26例痊愈患者进行3-12个月随访,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病情复发,疗效较为稳定,充分显示出痰瘀同治法对精神疾患临床有着显著的疗效,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柯志颖.“痰”病证治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2]刘兴方.痰瘀同治、解毒通络法治疗1、2级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挖掘及疗效观察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韩学杰.痰瘀同治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999,05:212-2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