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

时间:2023-07-04 17:0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基础理论体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医基础理论体质

第1篇

关键词:中医特色管理;专科管理;风险控制;应用

中医保健理念在儿童的专科管理中具有其独有的途径和优势,可通过辨证论治、体质分析、饮食调养、起居调摄、中医适宜技术等方法改善小儿机体状况[1]。为进一步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新生儿病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儿科专科管理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探讨了当代中医特色管理理念在新生儿诊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2~9月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2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男65例,女60例。对照组男63例,女62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专科管理:①评估新生儿综合情况,评估内容包括新生儿基本情况、体格检查结果、喂养状况、睡眠状况、家属心理状态等,新生儿基本情况有胎龄、体重、简要病史等。②对新生儿出现的常见生理现象进行指导或干预管理,如生理性黄疸、体重下降、乳腺肿大等。③实施喂养指导、皮肤黏膜管理、疾病指导等管理项目。观察组在常规专科管理内容实施的同时,辅以中医特色管理理念。①构建中医基础管理理念,参与观察组新生儿管理的医务人员定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学习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方法、体质分析方法、饮食管理及营养管理理念等。②在对观察组实施专科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掌握其体质体征,再结合中医饮食管理、季节特点等实施营养学管理。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研究对象,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适当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或药物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新生儿的专科管理效果,包括风险控制、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机体抵抗力管理等项目,各项目管理质量分为优、良、差等。统计两组新生儿家属对管理方案的控制与责任、职业发展、多学科协作等方面进行满意度自评,各项目满分均为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的专科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风险控制、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机体抵抗力管理等方面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家属对专科管理方案在控制与责任、自身职业发展、多学科协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学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体质辨证分型等进行了概况总结。其生理特点主要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能发展健全[2-3],但在另一方面,小儿的机体无论生理功能还是形态结构,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阶段[4]。在病理生理方面,小儿机体尚未完全成熟,生理结构和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御邪能力较弱,容易被外邪所伤[5]。与成年人群相比,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对于医学治疗及管理的反应都更为灵敏[6]。小儿的体质形成情况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7]。先天禀赋是影响体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在依据。后天的生活环境因素、日常调护因素、疾病因素、医药因素等都对小儿体质产生一定的影响[8]。因此,在新生儿群体中,也存在形态各异、饮食偏好差异、体质差异明显的情况。在同样的生长环境和致病条件下,新生儿也会存在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机体抵抗力等方面的差异。中医学辨证管理理念认为,小儿的体质特点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疾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辨证理念和整体论提倡要针对不同个体,因人制宜,以人文本,防病治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宗旨,是根据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通过中医适宜技术的合理运用,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为从管理角度探讨中医特色管理理念在新生儿诊疗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科室在实施常规专科管理方案的同时,构建了中医特色管理理念。为提升医务人员的中医药专科管理素养,对参与观察组新生儿管理的医务人员定期接受中医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培训,学习中医对人体健康的评价方法、体质分析方法、饮食管理及营养管理理念等。随后,在对观察组实施专科管理的过程中,首先为研究对象进行辨证分型,掌握其体质体征,再结合中医饮食管理、季节特点等实施营养学管理。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研究对象,根据辨证分型结果,适当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或药物进行调整。两组的专科管理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无论在风险控制管理还是在小儿的身体发育管理、智力发育管理中,中医特色管理方案的应用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相关检测指标的综合结果也显示,中医特色管理方法能够提升被管理对象的机体抵抗能力,从病理生理学上提升其抵御疾病的能力。与此同时,医务人员在实践中接触到了相关的中医药管理学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的知识,将其运用于医学管理实践中后,更加有助于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并实现了多学科协作,家属对于优化后的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的接受度和依从性也较高。

参考文献

[1]杨金昭,李双彤.刘彦岭教授基于调神理论推拿治疗小儿湿疹经验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21,36(1):50-54.

[2]王洋,郑夏楠,李灿东.浅谈儿科“治未病”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医药通报,2017,16(5):44-46.

[3]闫永彬,马淑霞,任献青,等.基于“热饮”理论之清肺蠲饮汤治疗小儿肺炎热饮阻肺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4):510-511.

[4]张显,刘芳.六经体质理论在儿科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3):11-13.

[5]闻亮,汪灏.个体化营养教育在0~6岁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419-421.

[6]刘娜娜,孙源,陈佳,等.消瘦儿童104例中医体质特征参数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2):859-861.

[7]叶绮娜,卢焯明,张刚.291例岭南地区小儿中医体质类型分析及调养建议[J].中医药通报,2020,19(4):57-60.

第2篇

【关键词】PBL;中医养生学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54-01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传统的中医修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实用科学。其主要讲授的是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及具体的养生方法,以怎样的方式来讲授这门课程,既体现其传统医学的特色,保证中医多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又保持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值得教研人员探索。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讲座式教学是把传统讲座式教学与现代 PBL 教学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1】,把其进入中医养生学的教学当中,既兼顾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保证了学生的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1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开展的情况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最早由1969年加拿大的 McMaster 大学的美 国 神 经 学 教 授 Howard Barrows在医学教育中首创【2】,经过30多年理论与实践的集合,现已成为国际流行的医学教育模式,并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但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学的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简单的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被动学习的方式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作为引导,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从多种途径寻找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方法并从中获取知识的模式,其方式可以有图书馆阅读、网络搜索、集体讨论、相互协作来分析、解决问题。这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高层次教学境界,学生不仅增加了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而且培养了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受益终生。但是,由于作为PBL 教学的主体的学生

在进行自我导向性学习的时候,易因为经验不足而造成自主构建的知识体系存在欠缺性和不系统性,这从另一方面对教师的引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扬长避短的发挥其优势是我们教学培养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2 PBL 讲座式教学在中医养生教学中的应用

PBL 讲座式教学,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出最恰当的问题,以问题推动学习过程的深入,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归纳教学信息参与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兼顾教学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监控主导作用。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过去多采用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学生通过书本死记硬背,但是具体应用技能较差,而学生一旦在生活中或进入病案实践阶段,就会出现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病案应用相脱节的现象。采用PBL讲座法教学可以督促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点并与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中医养生中涉及到的中医理论及治疗方法有许多,属于本科二、三年级的选修课程,学生在学习本门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可以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对养生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引下进行讨论、研究,最终提出治疗方案,整个讨论、研究的过程,就是学生复习以往课程、综合运用中医知识和逻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体质养生为例,教学分为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收集信息。在前一次授课结束时,请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并在两天后以请课代表收集学生对将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兴趣点及知识难点等。将这些信息作为教师设计问题、取舍教学内容的依据。第二步,课前准备。课前三天将教学提纲和几个与授课重要内容相关的问题通知给学生,让他们自主的通过充分利用以前学习的规划教材、图书馆、互联网的资源,搜集资料研究问题,如查阅人体的体质形成的机制、划分类型、不同体质的治疗原则(如调养气血,调理阴阳)、治疗方法(如环境养生、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气功养生)等资料,做好背景知识的准备。开拓视野,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围绕问题“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是什么” “如何对不良体质进行养生”寻找答案,准备课堂发言。第三步,课初引导。教师介绍体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归纳总结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然后教师由此指出体质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 、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淤血质、特禀质)、,引出本次授课的中心内容“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第四步,课堂主体。引导学生复习不同体质不同的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特点,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推导出不同类型体质的养生方法(如环境养生、精神养生、饮食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气功养生),并根据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作系统的课堂发言及讨论。第五步,课终总结。教师在通过多媒体课件系统的将不同体质的特点、形成原因、治疗原则、养生方法等课堂内容加以总结串讲,并留出课堂时间给学生进行答疑。最后,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作为课后作业三天后上交。第六步,课后反馈。课后学生对开放性作业如有疑问疑问,可引导其复习相关知识,并坚持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根据上交的作业分析教学效果;作业批阅后发还给学生并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对教学大纲、课前问题及授课内容进行调整。

PBL 教学方法在现代中西方教学中占有去足轻重的地位,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掌握并运用知识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开发,并大大增加了其获得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但在传入我国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讲座式教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长期以来学生多、教师少、教学资源不足,而 PBL 教学发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并对师资和教学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适合大班教学【3】。PBL 讲座式教学将二者进行了很好的同和,初步解决了两种的矛盾,既兼顾到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又发挥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性学习潜能的开发,非常适合我国教学体质的改革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邓其跃,陈鹏慧,阮怀珍. PBL 讲座式教学在神经系统功能教学中的应用局,解手术学杂.2012,21(6):693-694

第3篇

【关键词】:亚健康;治未病;中医体质

【中图分类号】R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082-2

随着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命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医学的发展顺应了这一潮流,对疾病的策略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治疗疾病转向预防保健,当今医学的主题是预防疾病,特别是亚健康人群及老年人群的健康保障尤为重要。正如分子医学家海瑟汀(william Haseltine)说:“我们正进入一个未病先知的新纪元,医药将从治疗转为以预防为主”。

理想的健康状态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均处于良好状态[1]。前苏联学着Berkman首先发现并提出了“第三状态”,将介于第一种状态(健康态)和第二种状态(疾病态)之间的状态称之为“第三状态”。之后人们相继提出了亚健康态、前病态等概念[2]。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也有人称之为“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机能或代谢机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3]。广义的亚健康状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较多的主诉症状,但客观检查无阳性发现,类似于前病未病态;另一种是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有潜在病理信息[4],类似于潜病未病态。心理社会因素[5-6]、不良个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环境因素均与亚健康息息相关[7];过度紧张、过强压力、反复挫折、过分疲劳、环境污染等都是形成亚健康的重要原因[8]。

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9],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日本有关疲劳的专题调查研究表明,表示正感到“非常疲劳”的竟高达6O%,其中因工作量大、家务重、精神紧张的占44%,还有不少人说不出原因。俄罗斯约有1/4的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法国把它视之为“人类的新传染病”[10]。据有关研究资料提示:CFS发生率至少在0.2~0.4;最多见的发病年龄为20~45岁;在儿童最普遍的发病年龄为13~15岁,但也有更低年龄段的儿童发病;CFS在女性中的发生率是男性的2倍;CFS影响着所有种族的人群[11]。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经超过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0%~70%。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飞机调度员、学校教师、企业经理、汽车驾驶员、警察、学生、少年、知识分子等都是亚健康状态的多发人群[12-13]。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14]。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就阐述过这样的思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且特别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其“未病”的概念即包含着“亚健康状态”。[15]“治未病”学术思想既有广义的内涵又有狭义的内涵,其广义的概念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等五方面的内容。“未生”相当于健康未病态,指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状态;“未成”包括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前者指机体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但还没有临床表现,后者指机体中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出现了先兆症状和特征,但还未具备确诊疾病的条件;“未发”指发作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的缓解期,以及疾病的潜伏期;“未传”指传变未病态;“瘥后防复”指疾病新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的虚弱阶段。其狭义的概念则仅仅指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16-17]。中医把亚健康概括为: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虽呈现出阴阳失调,但尚未达到已病的标准,是处于健康与已病之间的阴阳失调临界态。相当于“微病”、“欲病”、“萌芽”、未病中的“先兆”等状态,即属于“未病”的狭义概念。

“治其未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养生防病方法。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发生的根本方法,其主张从四时阴阳、饮食起居、体育运动、精神情志、药物调理等方面全面调节,亦是对人体养生之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持久过度的情绪反应,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十分重要的环节[18],亚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的阴阳失衡所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强调“形神合一”,重视精神情志、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所以防治亚健康不仅要重视精神休养和提高心理素质,还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稳定思想情绪[19]。

“治未病”的思想,在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的养生防病实践中也越来越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现今,“未病”和“已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通过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会检查出很多所谓“未病”人的“已病”现状。这就警示我们一定要树立“治未病”的思想,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影响人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产生病变的类型与疾病传变转归都具有某种倾向性。匡氏认为体质要素具有遗传性、相对稳定性、可预测性、可变性、转化性、相关复合性、可测量性、可验证性等特性[20]。

亚健康状态是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21-22]。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强弱及心理素质等机体反应性与亚健康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原因之一,也是中医体质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医体质学的形、气、神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种形神合一、心身统一的医学观及人体观,对于正确认识亚健康状态这一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的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辨证认为亚健康状态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劳逸损伤、七情内伤等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23],亚健康的症状表现,几乎肝、心、脾、肺、肾五脏都有涉及,其主要表现为疲劳,临床表现以虚证为主,虚中夹实,而脏腑气机失调是关键,所以病机以心脾两虚或肝郁气滞为主,亦有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肝肾不足、痰湿内生、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证型[24]。根据体质的辨证分型来研究亚健康的防治是今后研究的一大课题。王氏认为中医体质可分为9种基本类型[25]。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体体征、常见表现、心理体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有特定的发病倾向。贺氏等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2268例观察对象进行调研,归纳不同职业、嗜好、年龄群体的体质差异[26]。王氏通过调查,观察到男女体质有不同特点[27]。何氏等对2267例观察对象的调研表明,人群的体质构成与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季节时令有明显关系,从体质调研角度分析阐发了中医因时因地制宜的合理性[28]。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易感性,不同的症状表现,不同的生理功能紊乱程度。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的优势在于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29-30]。体质学说经历代医家的不断阐发而成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辨别易感人群,调整改善体质状态,降低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这是中医体质学说所要达到的“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由此看出,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标志着对疾病的策略从治疗向预防转变,从有病求“医”变成“预防为主”。医学应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疾病”的科学[31]。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改善病理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治未病”理论的精髓: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32]。其思想理论的建立与普及,将使医学从长期以来只“治已病”的消极局面中解放出来,象战争的上策是“不战而胜”那样,把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最终实现“不医而治”的境界。所以“治未病”理论及体质学说是对当今人类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Porth CM.Pathophysiology Concepts of Altered Heath States[M].Philadelphia,Pa:Lippincott,5th ed,2002:3-16.

[2] 王德坤.对亚健康人群脑功能活动状态的分析[J].山西中医,2002,18(5):47-49.

[3] 王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4] 郑秋浦,段留法.亚健康研究现状[J].保健医学杂志,2003,5(2):67-70.

[5] Buchwald D,Herrell R,Ashton S,et a1.A twin study of chronic fatigue[J].Psychosom Med,2001,63 (3):936―943.

[6] Hashimoto N,Kuraishi Y,Yokose T,et a1.Chronic fatigue sydrome――51 cases in the Jik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J].Nippon Rinsho,1992,5O(11):2653―2664.

[7] 杨继军,董进洲,佘延芬.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之我见[J].福建中医药,

2003,34(2):43.

[8] 何以蓓,寿芳,张秀峰.亚健康的中医认识及防治措施[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6):13-14.

[9] 孙宪民,任平.关于亚健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

2(8):1255-1256.

[10] 靳丽.亚健康目前研究的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16.

[11] Working Group of the Royal Australasian College of Physician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linical practive guidelines-2002[J].Med J Aust,2002,176(1):23―561.

[12] 布明德,刘秀芬.谈亚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养生,2001,(10):9-10.

[13] 杨振中,张军丽.浅谈“亚健康”及其辨证施膳[J].中国社会医学,2003,

9(1):1.

[14] 赵瑞芹,宋振峰,王硕.中国居民亚健康水平的分析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2001,(1):48-49.

[15] 袁嘉丽,李庆生,王焕校.中医邪正发病学说与免疫及微生态平衡相关性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3,21(1);60,76.

[16] 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38.

[17] 王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137.

[18] 张丽萍.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调治思路探讨[J].陕西中医,2003,24(6):530-531.

[19] 许军,王庆等.亚健康的评价[J].中华临床医药,2003,4(8):1-2.

[20] 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66.

[21] 何裕民.关于亚健康――一个新领域命名的商讨[J].医学与哲学,2000,21(6):47-48.

[22] 何裕民.次(亚)健康状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6):5―8.

[23] 姚亚南.中医学与“亚健康”状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4(1):56.

[24] 武维屏,边永军.亚健康状态的中医治疗[J].中医杂志,2000,41(4):

56.

[25] 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4(28):1-8.

[26] 贺明,严清,吴亦樵.体质差异的社会学调查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6,(9):48-50.

[27] 王莉,何裕民.男女体质特点及其异同的研究――附2967例流调资料的模糊识别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2):7-9.

[28] 何裕民,高钦颖.从体质调研结果探讨因时因地治宜治则[J].中医杂志,1986,27(5):47-50.

[29] 王琦.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2):1―4.

[30] 靳琦.王琦“辨体一辨病一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41―45.

第4篇

[关键词] 中医体质理论;大学生;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 R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2(a)-0074-04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XU Yangcai1 WU Zhikun1 ZHANG Cai2 GONG Bomin1 LI Jixia3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2.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Shanghai 201203,China;3.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benefit that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fitness,humanistic quality and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medicine theory,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test system lacks the index of reacting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adaptability,and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 has the character of harmonization between soma and spirit,the "overall concept",just can make up for the inadequacy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ysical test projects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and strengthen the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after testing,to improve the current system of students' physique health test and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The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CM;College student;Physical health

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改变着我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导致我们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很多现代文明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肥胖等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关注国民健康,寻求促进国民体质健康状态是国家的重要工作。而大学生体质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的体质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近20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在不断下降,而肥胖率在持续增加,视力也在不断下降,心理状态更不容乐观。最近国内大学接连发生室友之间投毒、杀害等恶劣事件,无不影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峻。针对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国家也推进了很多改善措施,先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央7号文件”的政策或举措出台,但是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还没遏制住下降的趋势,体质健康水平还在继续滑坡。探寻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途径成为教育系统、体育系统、运动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且随着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其体质健康状态,缺少能全面反应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更缺乏后期的干预措施。中医体质理论恰巧可以弥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不足,全面反映大学生心身健康状态,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选取相应的中医养生措施,进而改善大学生心身健康状态。

1 中医体质理论概述

中医体质学是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人类个体健康状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与亚健康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健康-亚健康-疾病的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运动养生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在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即人的身体素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是个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外部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表现为形态、结构、功能、心性、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机体差异性,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以及病变过程的倾向性。

中医体质学认为:中医体质是强调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遗传和后天调养两个基本因素。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基础是先天因素,很大程度上体质类型的转变与差异性还取决于后天因素的影响。另外,中医还强调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表明个体体质特征是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体特征,即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形神合一”的生命观[2]。体质的形成是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转化的,从而使得体质的调节与转化成为可能。根据机体生理功能,有针对性的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进行调整,纠正或改善某些偏颇体质状态,达到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以减少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缓发病,达到阴阳平衡状态,这就是中医养生的“辨体施养”原则。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医家从不同角度对体质类型进行了划分,但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历代中医文献中有气体、气质、素质、体质等不同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颁布了9分法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医体质类型分别为血瘀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气虚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平和体质。其中平和质表示个体身体健康、心理健全,具有较强的适应外界环境、社会环境的能力,其余8类体质则属于偏颇质,即个体处于疾病或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分类为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类型相关疾病预防和治疗、运动养生、健康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医体质分类趋于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根据个体的体质类型,遵循“辨体施养”的原则制定中医运动养生方案,调整人体体质的偏颇状态,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2 中医体质理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1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能有效反应大学生心身健康状态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基于中医体质理论,它是我国规范和指导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第一部规范文件,旨在为中医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健康管理、运动养生提供理论依据,使中医体质分类更规范、更科学。而中医体质理论秉承“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界、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统一,空气中弥漫的尘埃,自来水中的重金属便是人类破坏自然之后所得到的反馈;人类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治或乱对人体的影响亦很大。中医体质理论遵循整体观念,认为人为一个有机整体,注重“心身统一”“形神具备”,反对过分安逸,强调四肢要适当运动,强调心神安宁,认为心为一身之主宰,心神安定,则五脏六腑皆安定;若心神不宁,则五脏不安,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心神,也就是现代所谓的心理活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方法涵盖了反映人的心理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中医体质类型判定能够较全面的反应大学生的心身状态。现行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缺乏反应大学生心身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项目,将中医体质类型测试项目纳入其中,从而形成完善的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全面反应学生的心身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中医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中医养生方式,调整偏颇体质,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2.2 中医体质理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就是将体育终身化,即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一直保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和学习体育技能至关重要。提升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促使其在步入社会后继续保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形成良好的体育认知和坚持不懈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志品质,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保证身心健康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贡献。高校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后一环,也是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最重要的一环,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重要时间段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3]。如何让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对大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理念的教育势在必行。而终身保持健康状态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人们对生命、健康有清醒正确地认识,还要学会调养身体,维护健康的方法,而且要付诸实践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中医养生就是为人的生命健康长寿保驾护航,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中医养生的知识,将来走出校园后,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法与手段保养身体。中医体质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综合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可以调整。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养生手段,调整偏颇体质,防病于未然。运动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部分,也遵循“辨体施养”的原则,例如湿热体质的学生适合爆发性的运动项目,而气虚体质的学生则应该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项目。掌握有效的维护身体健康的运动方法,并根据自身体质特征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对维护身体健康,形成健康意识,对于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3 中医体质理论为大学生运动养生提供依据

统计数据提示,大学生人群中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4]。当代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经济、家庭、社会压力,以及不规律的学习生活方式,均会导致大学生们体质下降。近20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也提示大学生体质状况每况愈下。大学生担负着未来社会的建设重任,他们的身体素质关系民族的未来。如何提高他们的体质,成为教育界、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医养生提倡“辨体施养”,按照人体的体质类型选择养生方法,调整偏颇体质,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现在常用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有运动锻炼、情志调摄、中药调理、饮食调养、起居调护、四季养生、经络养生等,因此,体质辨识的方法成了个性化运动养生的工具。根据个体体质类型选择合适的运动养生方法,调整偏颇体质为平和体质,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应用体质辨识,客观地评价自身的体质类型,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已获取个人将来可能出现的发病倾向信息。生命在于运动。个体身心健康与运动紧密相关。一是,运动养生可以有效干预个体亚健康状态,提升身心健康水平。二是,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促进病体的康复、提升体质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和运动养生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应用中医体质理论为大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养生方法,能更及时、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运动炼和完善饮食结构、生活起居、情志调摄等来调整偏颇体质状态,达到体魄强健,为个性化的运动养生提供了依据。

中医体质理论在治未病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能较好地体现因人制宜、因体施养的思想,在大学生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中医体质理论应用于大学生运动养生过程中满足了其治未病的需求。中医体质理论在运动养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偏颇体质的运动调养上,指导各类偏颇体质更科学的运动养生。例如,阳虚体质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耐夏不耐冬等主要特征。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阳虚体质的人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每天选择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佳的时机,进行户外运动锻炼,不宜于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阳虚体质的人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以提高肌肉力量、爆发力锻炼等可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中医体质理论方法能有效的指导各类偏颇体质者的运动调养,从而达到阴平阳秘、身心健康。

2.4 中医体质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通过相互作用,而逐渐升华和形成的心理潜质、能力、特点、品行的综合。大学生在校期间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如何评价与干预大学生心理素质也是高校教育团队不断寻求的内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仅包含身体的健康,还应包含心理的健康。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缺乏反应大学生心理状态的指标。中医体质理论注重“形神合一”“心身统一”,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是一个相互依赖、彼此影响的整体,两者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的精神活动依赖于其生理功能,生理活动出现异常,会影响机体心理状态;并且异常的心理活动可以引起情志变化,进而导致脏腑紊乱。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制定的中医体质类型判定涵盖了对人体心理状态的评价。而中医养生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中医养生方法,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气郁体质的人群可以选择户外的、大强度、娱乐性、群体性的运动项目,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所以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养生方法能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变忧虑焦躁情绪,更好的适应环境、展现自我,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并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的良好心理品质。另外,中医体质理论的整体观念要求个体和环境合理的融合达到一种协同促进的状态。要达到个体与环境和谐统一,即个体对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和生活需要具有较高的应付和适应能力,个体要不断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同时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身的需要,从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中医体质理论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综合性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中医体质理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特质,外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人文素质是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引导个体人际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准则,对其政治素质、文化修养和精神素养等具有巨大影响力。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它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质量上的软肋[5],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空间。这一问题已逐渐为教育专家和高校所深切关注,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壮大,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中医文化与中医养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中医体质理论,是研究人体体质特征、体质生理、体质病理特点,进而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理论体系。所以中医体质理论属于中医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养生遵循“辨体施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体质类型,选择恰当的养生方式保持增进健康。中医养生在衍生、发展的进程中受到儒、佛、道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结合阴阳、八卦、太极、五行、脏腑、经络等理论,融传统艺术、民俗、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体系。通过培养学生中医养生的意识,进而改善心身状态,防病治病,增强体质,保证健康。在大学生中推广中医体质理论,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中医养生意识与手段,对增加学生中医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的知识,提高其人文素质也大有裨益。

3 结语

大学生体质连续下降,肥胖率不断攀升,慢性病不断滋生,心理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大学生心身健康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大学生又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只有大学生健康了,才能保证将来我们的社会和谐的发展与进步。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体质类型辨识与中医养生,不仅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具有增强其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目前实施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一方面缺乏反应大学生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的指标,另一方面缺乏有效干预措施。而中医体质理论与运动养生可以弥补其不足。笔者建议将现行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增加中医体质类型测试,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体质测试新体系,并依据“辨体施养”的原则,对不同体质状态的个体开具综合运动养生方案,一方面构建了新型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还加强了测试后期的干预和指导,从而全面的促进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2.

[2] 张彩,吴志坤,徐仰才,等.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 22(6):12-14.

[3] 伪.大学生也应重养生[J].食品与健康,2010,(11):24.

[4] 林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15-16.

[5] 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7(6):102-104.

[6] 邱男,徐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体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4):614-618.

[7] 蔡增亮,龚博敏,吴志坤,等.中医体质理论融入中医药院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中医教育,2015,34(3):5-8.

[8] 杨俊丽,郭文海,李海涛,等.中医体质辨识与亚健康调控[J].中医药学报,2013,41(3):12-13.

[9] 邱新萍,王洪,魏青,等.基于脏腑相关理论的亚健康状态中医体质辨识思路初探[J].中医临床研究,2016,8(9):8-10.

[10] 邸洁,朱燕波.中医体质干预研究现状及展望[J].天津中t药,2014,31(5):314-317.

[11] 陈善平,张中江,潘秀刚,等.学校体育政策态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110-115.

[12] 董跃春,谭华,宋宗佩.建设终身体育社会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2016,36(4):51-60.

[13] 马逸奎,毛世玉.中医体质分型理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5):138-139.

[14] 孟强,谭晓华,刘乐,等.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28-130.

[15] 吴志坤,张彩,徐仰才,等.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9):598-601.

[16] 刘阳,海维芳,艾东明.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7):71-72.

[17] 周鹏.终身体育思想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1):126-128.

[18] 刘晨,冯德琳.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4):347-349.

[19] 孔增强.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5):51-54.

[20] 龚玲,张大均,王金良.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与评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3):86-92.

第5篇

1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首先,构建一种学说的方法与这种学说的方法是两码事,尤其是对那些实践理性非常强的理论来说更是如此,即便两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前者是“生我”问题,后者是“我生”问题。打个通俗的比喻,前者是如何生孩子的问题,生孩子的方法可以是自然怀孕,也可以是人工辅助技术;后者是生出来的孩子用什么方法认识和变革这个世界的问题。由此可见,某事物的方法与造就该事物的方法是不同的。同理,构建中医学的方法与中医学的方法也应是不同的。

其次,取象比类是构建中医学的方法,而非中医学的方法,即不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什么是取象比类呢?取象比类也叫“援物比类”,是类比法在中医学中的独特称谓。所谓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在科技的发现和发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仿生学就是类比法的典型运用。中医学怎么借助取象比类来构建中医学理论呢?中医学将人体的物质基础、组织结构、生理、病理、致病因素以及药物(即中药)等与宇宙自然的精气、阴阳、五行进行比较归类,构建起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血、津、液、神等物质基础,人体形体组织结构、生理病理以及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五行归位,相应地,精气神的统一体——人也就随之具备了与宇宙自然中的精气、阴阳、五行一样的功能运化。譬如阴阳,原指日光的向背,向光为阳,背光为阴,而向光处温暖、明亮,背光处寒冷、晦暗,如此将自然界中所有具有温暖、明亮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阳”,将所有具有寒冷、晦暗的事物和现象都归为“阴”。五行原指“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中5种基本的物质形态,逐渐抽象而指这5种物质所具有的属性。“木曰曲直”,原指树木具有生长、屈曲、柔和的特性,引申为生长、生发、调达、舒畅的性质和作用,具备该种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归为“木”,等等。而关于人体生命系统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形神功能运化理论的有机组合就是中医学理论。

最后,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是在观察、实际操作基础上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的产物,其理论体系主要是借助中国哲学,即精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而构建起来的,其中取象比类法在理论的构建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中医学理论一经建立起来,取象比类在中医实践中就退居幕后了。中医学的方法,主要的应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方法,即中医诊病疗疾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的不是取象比类,而是在主要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归纳和演绎交互融通的系统方法。在中医医疗实践活动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总是追究和比类所观察搜集到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五行归类”和“阴阳属性”了,而是直接应用已经由取象比类构建好了的“中医学理论”。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不须再取象比类一番判定为“肝病”,而是直接利用已有的中医理论定性为“肝病”。就像西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现代解剖学基础上的,解剖法是形成西医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实践西医活动时,并不须每每进行解剖。

综上所述,类比法主要是构建中医学理论的方法,而不是中医学的方法。

2取象比类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医学的影响

正因为主要通过取象比类法等引入了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才构建起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取象比类法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构建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取象比类就没有中医学。

作为归属于类比法的取象比类法,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思维进程来看,类比推理主要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其前提和结论通常都是关于个别事物对象的断定;二是类别推理的结论不是一定可靠的。其原因在于类比推理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结论所断定的内容是前提中所没有的。因此,运用类比法进行推理时,前提为真时,结论却未必真。一般来说,要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地多。二是前提中所提供的相同属性或相似属性与类推属性之间的关系要尽量密切,这种关系越接近本质上的联系,类比结论的可靠性就越高;相反,如果仅仅是事物之间表面上的某种相同或相似,那么犯“机械类比”的程度就要高出许多。

从形式上看,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通过取象比类构建中医学的大前提,人体生命现象是小前提,中医理论则是结论。表面上看,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而且大前提的科学性也尚待证实。因此,单单从类比推理的特点来说,既然中医学的理论主要是经由类比“精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因而其就具有或然性,即不一定正确可靠,换句话说,中医学有错误,最起码是有错误的可能!这种推论是任何一名中医药的拥护者都不可能接受的!难道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医药竟然是伪科学?非科学?难道中医教育竟是在进行伪科学教育?而这也是那些攻击、非难、质疑、讥笑中医药的人所欢欣鼓舞的!

事实并非如此!中医学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中医学借中国哲学的精气学说等构建中医基础理论,只是一种偶合。这些学说也可以说是一种范式,一种模型,正好可以利用来作为中医学说理的工具。它们当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人体生命现象,但没关系。不合乎实际的,不能有效进行说理的,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比如五脏可以配五行,但并没有五方,于是提出了“中”,没有五季,构建了“长夏”。“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就是根据实践对“诸花皆升”的修正。而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一种学说就是一个研究纲领,它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其中,硬核是纲领的基本假设,是核心理论,改变硬核就是放弃纲领。保护带由各种辅助假设和初始条件组成,其功能是保护纲领免于被证伪。当纲领与观察、实验相矛盾时,要调整辅助假设以保护硬核。保护带的调整方向有二:一是导致进步的问题转换,二是导致退化的问题转换。前者说明纲领是成功的,后者说明纲领是不成功的。但即使是一个退化的纲领,也不意味着一旦被证伪就立即失效,它仍可以继续抵挡很长时间,只有当一个更好的理论出现以后才能被抛弃。从“纲领”看中医,我们认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象气血、经络理论等就是中医学研究纲领的硬核,而较为形象的概念、具体的经验性的科学陈述则是它的保护带。正是保护带较强的科学性保护了中医学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根据是什么?是实践,是发展。中医学经过几千年实践的冲淘洗涤,特别是建国几十年来的文献搜集整理、科学研究等,已经抛弃了其中绝大多数荒诞不经、不科学、不文明的成分。换句话说,由于长期的实践冲刷,中医学中的经验陈述不断得以精炼,真理性强的经验陈述得以保留,而较差的则不断被剔除,从而使其较为形象的、具体陈述的科学性不断增强,不断向科学陈述逼近。

第6篇

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关键词】 病因;邪气;邪;中医基础理论

Abstract: Pathogeny indicates all irregular and abnormal factors, the perverse trend is one part of pathogeny, mainly pointing to the six abnormal kinds of natural factors and such exopathy as pestilence. Both can exist separately of the human body, also can enter the human body, becoming pathogenic factors. The perverse trend is the pathogenic factor too if it goes into the human body, otherwise not. Those not causing disease are not pathogenic factors, but they are causa morbi if causing disease.

Key words: causa morbi; perverse trend; irregularity; TCM basic theory

笔者曾以“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为题,对中医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行过讨论,认为致病因素是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是导致疾病的原因;邪气是六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病邪,不能泛指一切致病因素,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1]。另外,笔者在掘文“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2]中提及邪气、病因、致病因素三者的概念与关系,认为“比较一下邪气、病因、致病因素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三者所描述的都是致病因素,仿佛这三者是同一的。而事实上,这三者是有差距的,根据笔者的理解,致病因素包含的内容较广泛,包含了所有的邪气与病因,也就是说邪气与病因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而病因是已经引起疾病的,也是已经进入人体被人体感受的致病因素。邪气可以是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未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可以是已经被人感受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未被人感受的致病因素。而且,中医论述邪气时主要是指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致病因素,如六、七情、饮食、劳逸等等,很少包括外伤、寄生虫之类。可见,邪气与病因都包含在致病因素之中,两者有交叉,有相同和有不相同的地方。根据这个理解,在论述邪气与病因的概念时,不能笼统地称之为‘又称致病因素’、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只是说:“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今日复习之,觉得似仍有不当之处,尤其是“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与“邪气与病因是致病因素的一部分”之命题,有欠妥当,故再论之。

1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概念

1.1 邪与邪气的概念

“邪,不正当,不正派。如邪说;改邪归正。《书·大禹谟》:‘去邪勿疑’。邪,中医学上指一切致病因素为邪。《急就篇》卷四:“灸刺和药逐去邪。”。“邪气,中医学名词。指六以及疫疠之气等外邪。邪气和邪的含义,有所不同,邪气一般指外感病邪,而邪则既包括外邪,又统指一切致病因素”。[3]这里《辞海》对“邪”与“邪气”的概念作了定义,并对“邪”与“邪气”的概念作区别,这种区别,笔者完全认同,但论及概念时,似有些疑问,笔者认为,邪属不正当、不正派,从中医病因学说的角度来看,邪则应以认为不正当、不正常的的因素,也就一切不正常的因素称为“邪”。而邪气则是“邪”中也即一切不正常的因素当中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因素,而且一般指外受之因素,如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等,很少包括外伤、寄生虫之类,故邪气不能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1.2 致病因素与病因的概念

致病因素,顾名思义,即是导致疾病的因素。病因,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所谓病因,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同时又指出:“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七版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认为,“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又称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诸如六气异常、疠气传染、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持重努伤、跌仆金刃、外伤及虫兽所伤等,均可成为病因而导致发病。”而笔者认为,病因,顾名思义,就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医学源流论·病同因别论》:“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十分明确地阐明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即人有病,导致这个病的原因称为病因。

两者的概念严格来讲,以中医病因学说或中医发病学的角度看,病因与致病因素两者都已经涵盖了正气的因素。一个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与致病的“邪”两个方面,是由于“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且在邪正斗争中,通常“正”起决定作用,“邪”至多只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并非导致疾病的原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致病因素、病因与“邪气”、“邪”有了明显的不同。

2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的关系

病因、致病因素、邪气、邪是中医病因学说乃至发病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也必须予以界定,其关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历代中医名家鲜有论述者。

笔者以为邪属不正当、不正常的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人体以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疾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乃至病因。邪气存在对于人体尚有一定的相对性,六气变六(六气异常),必须是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即太过与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变化过于急骤,而且又碰上了人体正气虚弱,进入人体,打破阴阳动态平衡,导致人体疾病发生,变成了六,而对人体正气旺盛,体质强之人,邪可能进不了人体,它仍是六气,甚或进了人体,未能打破阴阳动态平衡,未能导致疾病发生,也只能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存在于体内。

邪气一般指外感之邪,是邪的一部分,这部分邪主要是指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看不见摸不着,或者是害人无声息的邪,如六气异常、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等。邪气既是邪的一部分,也与邪一样,可以存在于人体之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人体疾病,而成为致病因素乃致病因。邪气与邪一样,其存在对于人体也有一定的相对性。

邪与邪气都可以独立存在于人体之外,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如果最终引起疾病,则又成为病因。

致病因素,顾名思义,即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它是邪(包括邪气)在一定条件下进入体内,潜伏在体内的因素,它在一定条件下,打破阴阳动态平衡,导致疾病发生时,就成为病因,一种致病因素在不同的个体内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疾病不是唯一的,可能是几种病机不同的病证,譬如体质不同,从化不同,病证不同,几种致病因素可能同时存在,导致疾病时可能是一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也可能是几种致病因素的作用,最后导致某一疾病的发生,这时这一种致病因素或几种致病因素加上体质因素,就成了病因。

而病因,根据《医学源流论》“人之所苦谓之病,致此病者谓之因”[4]、“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3]的论述,病因是已经引起疾病的,也是已经进入人体被人体感受的因素,与邪(邪气)可以是已经引起疾病的因素,也可以是未引起疾病的因素,可以是已经被人感受的因素,也可以是未被人感受的因素明显不同,致病因素是已经被人感受的因素,没有体质变化的因素,也可能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有了体质变化的因素,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来说致病因素是多元的,而病因相对是比较单一的。邪包含了邪气、致病因素与病因,进入人体的邪气有可能成为致病因素,只有致病因素才可能成为病因。邪气与致病因素有交叉重叠之处,邪气与病因也如此。

3 结语

如上所述,邪是一切不正常、不正当的因素,邪气是邪的一部分,主要指六气异常以及疫疠之气等外感因素。两者可以独立于人体而存在,也可以进入人体,成为可能导致疾病的因素,即致病因素,邪(邪气)进入人体是致病因素,未进入人体不是致病因素。未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不是病因,已经引起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因。

中医学由于产生的时代久远,使用语言的差异,引用的是古代哲学,概念表述与今人不同等等原因,中医学中有许多概念表述是不确切的。《素问·调经论》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之邪,严格意义上讲,或许解释成致病因素更为贴切些。

【参考文献】

[1]张光霁.浅论中医病因、邪气、邪的概念及相互关系[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8.

[2]张光霁.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04.

第7篇

【关键词】中医;减肥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75-01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越来越多,减肥话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随着气温的升高,衣衫渐薄,很多爱美人士更加为身上的赘肉发愁了。谈到减肥人们想到最多的节食和运动,但是这些方法往往很难坚持,甚至单纯这些方法有时还未必见效。

中国传统医术是中华灿烂文明里非常博大精深的一个部分,她有东方般的神奇色彩,也有着传奇般的实际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中医与减肥的话题。

根据我们接诊的减肥对象来看,我们把肥胖分为四型,每种肥胖有各自不同的减肥方式。胃热痰郁型:

特点:肌肉结实、容易口渴、食量大、爱吃冷饮。

减肥方法:多补充青菜、瓜果等含凉性食物;临床上常用清胃热的泻药(大黄、芒硝、石决明等),让他加速代谢,利用排便方法来降火气。此外也可以借助耳针或者针灸神门穴使胃肠蠕动减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长胃排空时间,促进机体脂肪代谢,消耗积存的脂肪,达到减肥的目的。

效果:36%-38%的肥胖者属于该型,且以男性居多,减肥效果好,有些人半年能够减10公斤,且复胖率不高。

肝郁气滞型

特点:郁闷叹气,失眠多梦,容易紧张、烦躁、疲劳,女性容易月经失调。

减肥方法:放松心情,多喝玫瑰花茶、桂华茶,多泡澡。中医认为肝是调节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运作失调,造成肥胖,该类型类似自律神经失调,约一半的女生都属这型的。

效果:通过口服逍遥丸,针灸太冲穴、太溪穴等穴位,配合药膳营养、芳香推拿、调畅情志,一般45天可以减肥2-3公斤。

脾虚湿阻型

特点:肌肉松弛、容易疲劳、全身无力、四肢浮肿、食欲差、产后居多。

减肥方法:可补充利水排出的食物如薏仁、红豆等,针灸足三里、三阴交等可以减少身体水分制造及排水的穴位为主,另外多运动肌肉。

效果:这类病人约占减肥门诊的27-30%,多数脾系统功能较差,使用上述方法再使用强化脾脏功能的药物口服都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肝肾两虚型

特点:患者通常在50岁以上,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少吃体重也会上升。

减肥方法:治疗重点是补肝肾,口服六味地黄丸、何首乌、女贞子等中药,日常生活中可用黑豆、黄豆等有健脾效果的杂粮煮饭当营养早餐,用枸杞子泡茶。针灸中腕、关元、三阴交等穴位以调整肝肾功能,稍微增加运动量,每天慢跑20分钟。

效果:这种类型的患者约占22%,男女都有,多数是更年期及50岁后,脏腑机能减弱,身体功能衰退,加上荷尔蒙减少,新陈代谢缓慢,减肥效果一般不理想。

总结

现在的肥胖患者越来越多,中医减肥的方法也很多。一是通过针灸调体质,找到需要加强、刺激的穴位进行调整,火旺的要降火,气虚的要补气,局部肥胖者还要加强局部针灸,使局部代谢活跃起来。二是通过药浴调理代谢,对症瘦身,根据不同体质和体型可用不同药材做成药浴包。中广体型者需要防风、荆芥、连翘、麻黄、山栀、大黄等药材制成的要浴包;虚胖型的要用防己、黄芪、白术等药材制成的药浴包;下肢浮肿型的则要用附子、茯苓和白芍等制成的药浴包。药浴泡澡可促进新陈代谢,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瘦身的目的。三是通过推拿放松经络,根据瘦身者的体质属性挑选金、木、水、火、土适合的精油进行背部穴位的推拿按摩。四是通过药膳吃着变瘦,中医调理不是只能吃那苦得让你流泪的中药,将中药材与美食相结合制成与体质相符的药膳,才是养生瘦身的最好方法。

总之,减肥过程中节食是关键的,锻炼运动是必要的,配合中医手段才能够更显效。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 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第9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 临床路径 阑尾炎 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56-02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肠痈患者286例,其中:男性157例,女性129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8岁,气滞血瘀型151例,瘀滞化热型61例,热毒炽盛型64例,治愈280例,好转6例。将286例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路径组和对照组各143例,实验组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创面、病种、体质性况等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均静脉抗感染治疗3-5天,配合中药热敷、理疗、换药。

1.2.1 路径组 根据疾病的特征制定中医临床路径流程表,由科主任、经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临床路径研究小组。在对以往病例对比分析和对患者的反复调查基础上,制定相应的临床路径,编制统一的观察记录表格。对全科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知识培训,要求熟悉观察方式及标准,严格按路径设定的时间、内容进行工作,由责任护士全程负责、辅助护士协助,护士长随机进行检查评价。

1.2.2 对照组 按常规护理要求,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渗血渗液、疼痛、肠蠕动恢复情况、排尿障碍等不适的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两组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和V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恢复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路径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路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

2.2.1 入院时介绍 环境、床位医生及护士、病友、作息时间、探视时间等。

2.2.2 入院当天 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搜集资料,辨明患者的证型。介绍术前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完成术前辅助检查。

2.2.3 术前 疾病知识:病因、诱因、症状、体征、心理护理、中医手术方法、、消毒、麻醉、术中配合、术前准备、饮食调护等。

2.2.4 术日 肠道准备,做好术前准备与护理。

2.2.5 术日 (术后)安置,卧床指导,饮食调护,排尿方法,排便要求,利尿穴按摩;进行疼痛评估,指导减轻伤口疼痛方法。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痛药或针刺止痛,取穴足三里、阑尾穴、阿是穴,以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2.2.6 术后1天 中药换药配合指导。

2.2.7 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及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肠粘连。

2.2.8 饮食调护 术后第一天可进流质,古人曰:“病得其养”。饮食除了热毒炽盛型外,均给病人一些消热解毒的流汁。恢复期用健脾益气之品,忌食辛辣油腻厚味,高热的病人多给高热量和富于营养易消化的软食。

2.2.9 健康教育 恢复期应避免饮食不节、劳损过度及情志失常,教导病人适寒温适劳逸。体现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为以人为中心的全面护理特点。

3 讨论

3.1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随着临床路径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他已越来越成为促进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显示,应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对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护理,手术后并发症的恢复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

3.2 积极推广中医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中真正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很少,中医基础理论匮乏。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开展,可以促使护士主动学习相关中医护理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相关的专科疾病知识。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活动,全面提高护士对中医理论、中医护理、中医健康教育等的认知度,提升中医护士的专业价值。

3.3 规范临床中医护理行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实施过程中科内人员全员参与,总结实施效果,提出改进意见;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组长负责建议的收集与整理;护理部对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改进与创新的建议或计划作出评估,并责成病区或小组具体落实。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护理的规范行为,使得中医护理朝更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28

中图分类号:R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110-02

器官移植是将器官整体或局部从供体移植到受体,以重建病变器官生理功能的治疗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内科疾病主要依靠药物的治疗途径,已成为临床治疗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新生医学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如自身排斥反应及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现代医学尚无有效解决方法。中医辨证论治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将中医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医学发展紧密联系,研究和解决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难题,能够发挥自身优势。

1 器官移植技术与中医基础理论的关系

早在古代,我国就有器官移植设想的记载。《列子・汤问》云:“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扁鹊谓公扈曰:‘汝志强而气弱,故足于谋而寡于断,齐婴志弱而气强,故少于虑而伤于专。若换汝之心,则均于善矣。’扁鹊饮二人毒酒,迷死三日,剖胸探心,易而置之,投以神药,即悟,如初,二人辞归。”由此可知,器官移植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即有萌芽。《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又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在中医理论体系下的人体各脏腑器官,均受之于父母媾精结胎成形。而对于外源性器官的来源及性质问题,中医经典古籍无相关记载,更未对外源器官功能异常的病因病机进行相关分析[1]。

器官移植在中医体系里无相关理论阐述的重要原因,归根到底在于中西医自然观、方法论的本质差异[2]。中医学体系建立在“元气论”的基础上,采用“象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医学重整体、强调辨证论治的基本特征;而西方医学体系建立在原子论、还原论的基础上,决定了西医学重视局部、强调解剖的基本特征。因中医所认识的生理、病理并非建立在解剖

结构上,所以,不可能把本来不属于解剖结构的生理、病理套用到以解剖结构为基础的理论上去。在以往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往往将供体器官视为自身器官,但因患者本身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体质,以及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的不良反应,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病机特点。所以,从中医重视功能的角度分析,根据临床证候学特点,应将移入的器官与正常器官在功能差异上进行对比,可能会对相关理论的创新有所指导。

器官移植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可以成为探究中医藏象、经络理论与实体器官相关性的有力工具。有观点认为,从经络理论入手可以探讨器官移植后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3];亦有报道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反向探讨了“心肾相交”的关系[4],以及通过排异反应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理病理机制[5]。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及对相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复杂性科学对中医的研究日趋兴起,会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创新注入新活力,而中医理论体系的创新反过来也将有力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2 辨证论治

2.1 肾移植术后

脏腑虚损,肾气衰微,浊毒瘀血内停,加之手术耗损气血、损伤络脉,而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更加重了气血损伤,故肾移植术后基本病机以肾气亏虚为本,瘀血内阻为标。对此可从下列证型辨治。

2.1.1 气虚血瘀证 患者素体肾气衰微,加之手术更耗伤正气,术后气虚无力行血,故而成瘀,证见发热、腰酸腹痛、下腹坠胀、少尿、面黑、舌质紫黯、脉弦涩等。血瘀发热予桃仁承气汤或血府逐瘀汤;瘀血少尿予益气养血、化瘀利尿通淋之剂,药用丹参、当归、赤芍、益母草、马鞭草、刘寄奴、小蓟、白茅根、生地黄、牡丹皮、黄柏、当归、大黄、瞿麦、石韦、甘草梢等。

2.1.2 脾肾两虚证 因供体肾本身非己所有,加之长期免疫抑制剂毒性作用,导致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耗损脾气,使脾肾两虚,证见肢冷、少尿浮肿、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沉细乏力。可予温胆汤治其标,真武汤、加味寿胎丸治其本。

2.1.3 气血亏虚证 肾病日久终致脾肾同衰,气血生化无源;久病耗伤气血,食欲不振则气血更虚,证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腹胀、足膝无力,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方以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加减。

2.2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术前肝失调达与疏泄,横犯脾胃,复因手术损伤经络,肝郁血瘀,或邪毒留恋而致毒瘀壅滞,肝郁不疏,克于脾土,故肝血瘀阻、脾虚气滞为肝移植术后的基本病机特点[6]。对此可分以下证型辨治。

2.2.1 肝胆湿热,瘀血内阻证 肝移植术后,湿热毒邪内生,迫及肝胆,损伤胆络,煎熬胆液,化生腐浊泥沙,阻塞胆络,证见黄疸、全身浮肿、腹大如鼓、大便油黑、舌苔黄厚腻、脉细数。治疗上,前期以清热利湿、解毒化浊、疏泄肝胆为主,药用茵陈、生地黄、秦艽、车前草、甘草、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黄芩、黄连、黄柏、生大黄等;后期以活血化瘀、疏利肝胆为法,药用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芥子、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王不留行、路路通、丝瓜络、柴胡、黄芪等。

2.2.2 脾虚气滞,肝脾不调证 术前肝病迁延,久病必虚,加之手术损伤,机体衰弱,尤以脾气亏虚明显,证见面色萎黄、消瘦、乏力倦怠、舟状腹、纳差、脘腹胀闷、便溏不爽、胁肋胀满疼痛、情志抑郁不舒、或喜叹息、或心烦急躁易怒、面色晦黯等。治以疏肝实脾,重用柴胡、白芍、黄芪、党参、太子参、麸炒白术、薏苡仁、山药、鸡内金等以调和肝脾、化湿助运,少佐清热解毒之品。

2.3 抗排斥药物不良反应

抗排斥药物在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排斥作用的同时,也会导致诸如免疫功能低下、肾毒性、感染、诱发肿瘤等不良反应。中药具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使供受体两者相适应,纠正应用免疫抑制剂所致不良反应,以建立新稳态。近年来,运用中药配合免疫抑制剂综合治疗在临床已取得一定效果。如免疫抑制剂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药毒损伤人体气血津液,伤及五脏六腑,毒邪内蕴,肝肾亏损所致,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虚劳”范畴。遵“虚则补之”“治病求本”原则,可用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补骨脂、鹿角胶等。

肾移植术后患者因长期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自身免疫力低下,体质较为虚弱,故邪毒极易入侵。肾藏精,为封藏为本,肾虚则封藏失职,湿停热郁而化浊,故有些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对此,可采用补肾化浊之法,药用黄芪、山萸肉、杜仲、黄柏等。

3 小结

器官移植能有效解决终末期器质性病变的难题,但对器官移植术后器官功能不全、排异反应等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不甚理想。中医具有重视整体和功能的特点,在器官移植相关疾病的有效运用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与此同时,器官移植给中医带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继承创新提供了机遇。总之,中医理论要发展,需要冲破西医认为生理病理都建立在解剖结构上这一狭隘观点的桎梏,从实际出发,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背景下,以更宽广的视野拓展出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何金森,刘若兰,卢莎,等.肾移植角度质疑肾为先天之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1,3(4):214-215.

[2] 陈小平.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M]//张宗明.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3-34.

[3] 陈新淦.对器官移植者中医经络研究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6, 47(8):571-572.

[4] 徐志伟,张进,张明.从心肾相关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中医理论内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32(5):1-4.

[5] 严兴科,王宇,张广全,等.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与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03,24(4):378-380.

[6] 潘淼,孙百军,袁红霞.乙肝后肝硬化肝移植术后中医证型转化规律初探[J].光明中医,2009,24(2):199-200.

第1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60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71-02《中医养生学》是以研究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及促进疾病康复为主的一门实用学科,我校自2011年设立中医美容专业,正式开设这么课程,由于本课程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哲学思想之精髓,又有现代科学思想,既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理论,又有极其丰富的各种养生技术方法及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康复,为本课程粉讲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门课程较全面的讲授给学生是我们教师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改变了原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运用了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获得了较好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启发―互动式教学法的意义

传统中医教育多采用被动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意识性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采取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都非常有好处,并能真正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这是一种积极的双向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1]

2课堂教学以启发式为主,强调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采取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案例,对比,提问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是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兴趣将这门课程学习下去[2]。根据《中医养生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体质养生,五脏养生,两大块核心内容,在传授体质养生内容时,笔者先针对同学所关注的皮肤问题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为啥有的人皮肤非常好,肤如凝脂,不用花很多钱去买化妆品,一年四季皮肤都非常有光泽,有的人皮肤干燥,尤其到了秋冬季节,天天离不开油腻,滋润的护肤品,而有些人是油性皮肤,终年毛孔粗大,油光满面,时不时脸上长斑,痘痘,令人烦恼不堪。此问题一出,大家纷纷议论,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迫不及待想知道原因,这样更加有利于他们投入到学习课程内容中。通过启发,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中医养生内容博大精深,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富有激情、生动有趣的口头语言,通俗易懂的板面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传授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思想更容易融入课堂思维,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启发。同时设置恰当的启发式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进一步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解答“体质养生要点”的问题时,要求同学们学会如何进行体质的分类,每种体质的临床表现,结合人群体质特点在日常生活,饮食,四季变化,时辰等方面进行养生,同时强调中医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结合五脏养生的特点,从情志,运动,着装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思考,启发式问题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探讨知识的过程。

3课堂教学增加互动,实现师生双向交流

由于现在许多中职生在中小学是班里的“问题生”,当这些分散的“问题生”聚集到中职学校后,就成了一个不小的群体,而这些小群体普遍存在厌学心理。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习方式不当等等。进入中职校后,面对全新的知识,刚开始感觉新鲜,但稍长时间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则缺乏学习的毅力和信心,逐渐放弃学习。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在课堂中增加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泼课堂气氛,使知识学得更巩固。如在学到体质养生师,笔者让同学进行了角色扮演,一个扮演医生,老师扮演患者,进行问诊,之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辨别“患者”体质及养生方案。在整个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总结。总结是认识升华的保证,好的总结能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对讨论问题的认识,促进问题与能力的内化。这样有效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保证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对知识有了更加形象和深刻的认识,极大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对本学科的发展方向与前沿动态有正确认识,还要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有整体的把握,并具有很强的分析归纳和应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主导课堂,当好“导演”组织“演员”参与表演,保证课堂互动顺利进行。实践证明,启发―互动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可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

4启发―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实践课程的开展

传统的养生教学只是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互动实践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因素,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增加学生实践的实践。对于养生技能的讲授,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必须结合行业需求,增强实习动手的机会,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如以痰湿体质养生为例,说明启发―互动式教学法在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中运用:痰湿体质主见于肥胖人群,易产生“三高”和代谢综合征,该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启发学生要注意观察,询问患者的生活方式,并给与相应的养生指导。在介绍该体质的饮食养生指导方案时,让学生亲自制作药膳,体验制作的过程,从而加深理解。同时在介绍起居养生方面,通过带领学生亲自到操场练习一些中医养生的体育项目,如五禽戏,太极拳等等传统养生功法,增强学生的精、气、神,掌握引导,行气运动的本领,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

将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中医养生学的教学过程中,它不仅能激发了学生对于中医养生学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中医养生学课程的学习与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探索中取得了显著地效果。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创新教学方法,并勇于尝试,切实为培养全方面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2篇

1透彻解析中药药性理论,加强中医思维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主要内容,各从其不同方面来解释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这些理论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无数次的人体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其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毋庸置疑,现在有很多的中医药学者试图采用现代仪器来证实和进一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的奥妙。中药与西药不同,不能单纯从现代医学的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来解释中药的功效与应用。中药必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即便是制成中成药也不能完全脱离其根本的药性理论来应用,如小建中汤由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这几味中药中除芍药药性为微寒,但用酒炒后寒凉之性已极其微弱,其余几味中药都为温性,可推断该方剂的药性为温性,即使被制成小建中颗粒剂,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时也应当是属于虚寒型的才可以应用,如属于湿热型则绝非所宜。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掌握中药基础理论的重要性,时刻保持中医思维,是学好中药的关键,避免临床应用中药时只看药物作用,不分药性寒热,不辨患者体质寒热虚实的胡乱应用。其次在授课时逐条逐句的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临床作用、临床指导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讲解清楚,尤其是四气与五味,四气、五味是阐明中药疗效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既要让学生掌握它的一般作用及规律,又要掌握四气与五味的复杂性,采用总结归纳、举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条分缕析地进行讲解,避免死记硬背带来功效应用的混淆。气味相同,作用类似,如紫苏与生姜气味均为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两者均可发散风寒。气味不同,作用有异,气同味不同或味同气不同,则作用亦不同,如白芷与饴糖其气均为温性,但白芷为辛味具有发散风寒之功效,饴糖为甘味,具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之效;另外薄荷为辛味但其性属凉,具发散风热之效,与白芷同为辛味,但功效有别。一气兼多味药物的功用有多种,如苍术辛、苦,温。辛温能发散风寒,苦温能燥湿,归脾胃经,能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掌握了药性理论的基本规律,为以后学好每一味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药物气味对阐述中药功效非常重要,但其只能概括出药物的一般作用规律,不能具体指出药物作用的部位,而归经、升降浮沉理论弥补了四气、五味的不足,基本指出了药物在人体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的作用和作用趋向及主治证。因此,阐明药物功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四者有机联系起来,才能具体得出某一药物的功能与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在中药学的教学中,要深入透彻地讲解中药药性理论,才能在以后讲解各论中药时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甚至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部分中药,降低授课压力,也为以后学习中医学其它专业课程树立牢固的中医思维。

2以中药药性理论为主线,解释功效与临床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功效、主治证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中药药性理论是对功效与临床应用的概括总结,在教学中不论是讲每类药的概述,还是单味中药,都可以从药性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病因病机及主治,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将中药药性理论与功效、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融会贯通,例如:麻黄,辛、苦,温,归肺、膀胱经[1],因辛能发散,苦能降泄,温能胜寒,入肺、膀胱经走一身之肌表,故能发散肌表之风寒,风寒除,腠理开,汗自出,表自解,故有发汗解表之功。适用于风寒外袭,腠理闭塞,卫外之气郁内不能宣发于外,体温不达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等风寒表实证;因其能辛散苦泄,温通宣肺,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职,故善宣肺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之要药;又因其能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疏通水道,下输膀胱,以助利尿之功,故能利水消肿,用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风水水肿,小便不利者。通过系统性,一环扣一环的讲述,启发学生从性味、归经引出功效,从功效引出主治证,反过来,从主治证推出功效,从功效推出性味和归经,运用中医思维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3引入中医医案,运用中医思维分析如何用药

中药是中医师治病的法宝,中药的应用必须在中医师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应用,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理过程,在选用中药时要考虑到病证的寒热虚实及气血阴阳的盛衰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学习中药学课程时即使将中药的功效、应用、使用注意等都背下来,也不能在临床上游刃有余的应用中药。因此,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中医医案来讲解,如讲祛风湿药时引入保定市首届名中医邢国献主任医案[2]:患者,女,35岁,中学教师,2014年5月16日初诊,肢体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2个月,以双腕、双肘、双踝关节肿胀疼痛为主,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后僵硬缓解,全身不适,乏力,酸困,双腕、双肘、双踝关节肿胀明显,有压痛,双踝关节跟腱部可见风湿结节,舌红苔黄,脉浮。辨证为风湿热瘀凝滞关节。治以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方用祛湿捻痛方加减:羌活15g,独活15g,川芎10g,牛膝15g,威灵仙20g,秦艽10g,豨签草30g,红花10g,黄芪30g,赤芍15g,薏苡仁30g。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2014年5月24日复诊,患者关节肿胀减轻,仍疼痛,晨起僵硬,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上方加透骨草15g,骨碎补15g,血竭2g(研冲)。10剂,水煎服,药渣热敷患处。2014年6月5日复诊,疼痛消除,守上方继服半月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分析邢国献主任治疗风湿除用羌活、独活、秦艽、豨莶草、透骨草这几味祛风湿药之外,还用到了川芎、牛膝、红花、骨碎补、血竭这几味活血化瘀药,同时也加用了黄芪来补气养血,其治疗用药印证了古代中医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3]“养血可以祛风”[4],同时针对关节肿胀疼痛,施以赤芍、薏苡仁清热消肿,方药中牛膝、透骨草、骨碎补又可补肝肾、强筋骨,以防肝肾不足。通过分析这则病案使学生不仅对风湿病多采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补养阴血等治疗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也为以后临床用药养成运用中医思维来选择药物的习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避免出现临证用药将功效或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简单堆砌的现象。因此,采用医案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体会借鉴医家治病救人的丰富经验,培养临证知常达变的能力,为其将来步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5]。

4深入浅出,将中医文化融入课堂

既要深入,又要浅出,似乎矛盾,实际是辨证的统一。“深入”是要求教师对教材所涉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的熟练度。“浅出”则要求教师把自己理解和消化过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形象比喻法,借用“国老”———封建国王的和事佬,来形容有“调和诸药”作用的甘草;用“将军”———威震三军的统帅来形容功大力强的大黄,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对学习中药的兴趣,加深对这些药物性能的理解;将传说与故事等中医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如人参,枸杞子、黄连、女贞子、三七的传说,车前草、当归、何首乌、刘寄奴、杜仲等药名的由来,山药、玄参、延胡索等药名的变迁等;将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与中药的功效、应用相结合,如“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说明灵芝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玄胡就会松”指出了玄胡索(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知母、贝母、款冬花,咳嗽神仙一把抓”指出三药均有止咳作用,“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表明二药有截疟之效,可用于治疗疟疾。这些传说、故事、民间谚语等中医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药时既感到了趣味性,又体会到了中药的实用性。中医文化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使得生命能够繁衍不息,代代相传,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是每一位中医青年的责任与使命[6]。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时刻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在现代人对中医药的应用尚未完全获释的大环境下能够增强信心,加强对中医药的学习与研究,以期在以后的中医职业生涯中,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文化与理论来阐明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中医思维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药学得以传承与发扬的根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影响,运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使用中药,才能更准确地体现中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中药学的授课中必须时刻灌输中医药理论及中医药文化,学生才能在以后的临床中应用中药不被西药化,才能将病人的疾病作为一个整体来辨证论治,从而获得药到病除的治疗效果。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中药饮片与生药材辨识,中药动物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进一步拓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与素材。

参考文献

[1]陈蔚文,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2:36.

[2]杨树国,邢国献.邢国献主任辨治风湿痹证经验拾萃[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40.

[3]李中梓.医宗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4.

[4]张景岳,刘孝培,邱宗志.景岳全书•杂证谟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19-20.

[5]林怡,戴铭.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应用医案教学法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