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经营决策

生产经营决策

时间:2023-07-04 17:0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经营决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经营决策

第1篇

关键词:统计;内控;管理

现阶段,企业统计控制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使企业统计综合控制功能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得以充分实现和应用,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前统计控制

同志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同志指出“没有调查研究,更没有决策权”。其实,他们强调的都是统计调查的重要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企业统计只有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才能发挥其信息咨询功能,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前统计控制,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它包括建立和完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统计信息预测、决策过程的统计信息支持和决策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等。(一)建立和完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现代企业管理科学认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控制,企业管理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控制过程,要进行控制便离不开信息,因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统计是重要的信息处理手段,尤其是获取数据信息的主要手段。企业统计信息既是企业统计发挥信息功能的载体,也是企业进行统计综合控制的基础。只有全面、系统地收集、加工、利用、储存企业统计信息,才能发挥企业统计的综合控制功能,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统计信息系统。企业统计信息的主体构筑,应当包括统计信息收集子系统,企业信息加工与流转子系统,企业统计信息储存子系统等。企业统计信息收集的客体范围,应当包括企业内部各类生产经营信息和企业外部统计信息。(二)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信息预测企业统计信息预测的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国家近期内的宏观产业政策、调控方向、方针目标、方式方法、控制力度等。第二,近期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同行业的基本生产经营状况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第三,企业决策期内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预测:产品的市场销售及市场占有率,本企业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与竞争能力,产品销售价格,企业所需能源、原材料的市场供求状况、价格变化趋势,主要项目的定额管理水平,职工工资及福利水平及变动、企业生产成本指标及预期走势、目标利润等。(三)做好企业经营决策的统计信息支持首先要有厂、矿级生产经营决策统计支持子系统,该系统是最重要的子系统,主要职能就是为全厂、矿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所必需的各种统计信息,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信息,外部市场信息,企业内部条件信息等。其次是各部门、各车间的管理决策的统计支持子系统。各车间、区队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总目标的要求,制定本车间、区队的具体生产目标。因此,它同样需要企业统计支持,以便掌握有关生产经营信息,制定出既符合企业整体决策要求,又符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生产经营决策。此外,要有科学的工作程序。基本程序应是:第一,企业经营决策者提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内容和目标,第二,企业统计部门为其收集、提供所需的统计信息;第三,企业统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为决策者拟定可供选择的若干经营决策方案,并编写相应的统计分析报告;第四,在充分讨论各经营决策方案的基础上,全面审查、修改评价决策方案;第五,选择其中最佳方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四)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总目标的分解和落实。企业通过生产经营决策所确定的各项总目标,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利润指标等,即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控制指令。而要使这些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层层分解,并严格落实,作为考核分配和奖惩的依据,要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在其分解落实过程中,同样需要统计部门的参与,要变“先干后算”,为“先算后干”,从而促使基层生产单位“谁干谁算”、“边干边算”;变“逼”为“我要干”。

二、做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中统计控制

(一)统计跟踪监控统计跟踪监测的实施,必须运用统计手段和方法,对企业每个部门、单位和环节的生产经营运行结果进行跟踪测量,以便及时弄清每个环节是否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轨道和目标进行运转。(二)稳定性分析以及统计调控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系统运行期间或多或少地会产生波动,只要将其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就不至于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大的影响和损失。这就要求对各部门、各环节的运行过程的波动幅度确定合理的允许范围,以作为波动幅度的控制质量指标。通过统计监测不断观察其波动值和波动方向,当某个环节产生的波动超出了允许范围,需对其实施稳定性分析,使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三)统计分析和控制企业应当利用统计手段,随时把握各生产经营要素的数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对其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始终保持最佳结构,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四)对企业生产经营要素进行统计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也是一个将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科学组合,形成最佳生产能力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过程。因此,必须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要素的利用、组合及变动状况及时进行统计检测、分析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要素统计控制的对象,包括人员、设备、原材料、技术、资金、质量、成本、利润等,对企业生产经营要素进行统计控制,应当包括人员控制、原材料库存控制、资金控制、成本控制、利润控制等具体的企业统计项目和方法。

三、重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事后统计控制

尽管事后统计控制的对象是前一过程的生产经营结果,但是它的控制质量的优劣,则对其下一过程的生产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事后统计控制,可以找出前一过程生产经营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以利于下一循环的改进,反之则会影响下一循环的生产经营。统计核算是企业统计的基本职能。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库存与发放、消耗,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加工与库存,产成品销售,产品质量,劳动消耗,产品成本,资金占用,利润等。当统计核算结果及其它资料产生之后,就要进行统计分析,以检查生产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找出其影响因素和原因,为进一步校正偏差提供方向。这是事后统计控制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对企业下一循环将会有直接影响。最后还应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的统计反馈控制。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统计从传统功能向集信息、分析、监督、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控制功能转换已成必然趋势,而企业统计综合控制功能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实现和应用,将是我国统计工作改革和企业统计职能发挥的重大课题。四、结合实际,浅谈利用统计资源、强化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统计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历史悠久,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统计专业也是世界上很多大学常设的专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统计是既无位又无为,有的统计人员倾注心血和汗水、花费十天半月搞出的一份报表,却被人看成是简单的数字加减、枯燥无味的阿拉伯数字而被束之高阁,从而严重挫伤了统计人员的积极性。有的单位干脆随便找个人,就能干统计,统计的效果可想而知,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特别是随着ERP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甚至有的同志认为“鼠标在手,啥数都有”,提出取消统计岗位。其实,现在有的经济管理学家提出:企业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数据很重要,但数据不会说话。GDP在普通人眼里只是几个阿拉伯数字的简单排列组合;可在专业人员眼里就能看出不少问题,并能写出统计分析报告;而经济学家却能透过数字看出深层次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到我公司的定额管理考核工作,往来业务单据必须规范、原始数据录入必须客观、准确,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干;而数据的整理、统计分析就需要专业管理人员来完成,无论是单耗考核管理工作、预算化管理工作、还是“三体系”整合工作,都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效果如“海市蜃楼”。总而言之,统计无处不在,以上只是笔者根据统计学原理,结合公司近几年的重点工作,谈点个人粗浅看法,如何利用好统计资源加强内部管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俊平.工商管理统计[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1月出彼

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控 采购经营 降低成本

在本钢的企业经营中,财务的管控作用愈来愈显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游采购资源的投入,中间生产环节的管理,到产品的产出、直至产品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强化采购的管控作用。

一、通过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参谋作用实施管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体系的动荡,钢铁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风险。而这些财务风险的存在,如果企业没有及时地分析原因,有效地采取管控措施来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将会引起企业财务风险。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与北营公司重组之后这对于本钢这样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更是如此。针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采购、生产、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等方面存在等风险,有效地采取措施来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从而使本钢企业走出财务困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

首先,要参与公司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管理。作为企业的财务部门应直接参与制定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组织、编写公司财务年度预算、决算,对全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对采购、生产、销售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对生产经营成本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在制定和下达财务经营成本管控指标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更贴近实际和科学合理。

其次,要参与经营决策管理,为经营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比如做好信息收集。这种市场信息的收集不仅要收集采购销售的市场情况,还要对国外国内采购销售信息、钢铁生产信息以及相关行业的信息等进行全面的收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脉搏,在多变的市场中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才能给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再次,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作为财务部门要定期对企业原燃料采购成本、原燃料结算、估价入账情况、应付账款等进行定期的分析,使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对采购成本、原燃料结算、应付帐款支付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经营决策。每月对原燃料结算情况进行一次分析,总结原燃料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已经结算的原燃料核定量和估价入账的差量核对准确及时,对每月与供应商产生的质计量异议和需要降级结算的原燃料都要在会议上进行及时地处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商务纠纷。同时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除此之外,财务部门要力求与采购部门相互配合,财务部门要对采购部提出采购成本控制的理论指导,同时采购部门要对财务部门提供可靠的采购成本数据和技术方案。例如:采购部门每月计划采购数量、采购成本单价、运费、采购资金额度以及计划外采购情况都要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对企业的原燃料采购决策的制订和讨论,必须要财务部门全过程的参与,不能抛开财务部门去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去制定和决策。

二、通过发挥财务部门的中心组织作用实施管控

第一,重视发挥财务部门的宏观指导作用。一个企业的采购成本控制如何,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好坏。比如:本钢板材公司这样的单位,每年原燃料采购总值达400多亿元,那么,每吨采购价格降低1元钱,就是4000万元。而在生产过程需要怎样的精细管理才能节省出4000万元呢?当然,这不是说只抓采购和销售,对生产工艺过程的中间环节就不管了,这也是不对的。但是要抓住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矛盾。企业经营决策领导应让财务部门在原燃料采购中去扮演组织者的角色。

第二,发挥好组织指导作用。要对各生产厂矿进行降成本的业务指导和财务管控宏观指导,强化全公司人员的成本意识,如果企业员工没有成本意识,那么这个企业终究会亏损倒闭。所以,一是指导制定出科学的考核体系,让各个子公司在这个体系下接受严格考核。二是组织全体职工制定出降成本,降费用及挖潜,技术改造措施,保证生产经营指标的完成。

第三,发挥好协调作用。要积极协调各采购部门,围绕成本开展各项工作,要定期地召开成本分析协调会议,对采购价格、销售价格、生产成本、消耗指标、市场形势、质计量异议处理、存货资金管理、企业融资风险、进项税销项税的抵扣情况等,都要进行分析和预测,针对当年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此外,财务部门作为企业降成本的中心组织部门,发挥其积极的组织作用,定期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对采购及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分析和调整。对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整理,提出改进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四、财务管理部门要从核算统计型职能向财务管控型职能转变。要建立健全财务管控相关制度,通过完善的管控机制,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全公司的生产经营、资产管理纳入管控制中,大额资金调度、对外投资、技术改造、提供担保、固定资产出借租赁、资产置换等实施有效管控,从管理上也能堵塞国有资产流失和企业浪费漏洞。

三、通过发挥财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实施管控

本钢要想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做的出色,就必须依靠和发挥财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因为它的工作好坏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制定出一整套审计监督管理制度,来保证本钢经济效益提高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

一是要坚持审计制度。对采购单位的采购情况,订货合同的履行情况,基层单位生产经营状况,成本控制情况,销售部门的销售情况,销售量与销售费用的比率情况,各项费用支出情况等进行全面的审计。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予以纠正,严重问题要依法进行追究,绝不包庇纵容。

第3篇

企业统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如今企业统计立足于向上级和国家上报统计资料,同时编制企业自身的各项统计核算报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传统的统计模式、统计内容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形势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外部环境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统计体系要能够适应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这样才能较好地反映客观实际,才能更好地实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统计工作要不断创新,把工作的重点建立在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上,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使统计收集原始数据、编制统计报表的基础职能,转变为向企业提供生产能力、生产特点、资源配置、产品市场占有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人力资源状况等基础性资料,并依具体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可行性指标,使统计工作真正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企业统计工作的功能

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

1.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统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依据。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它取决于统计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及时性,而企业合理决策的过程就是调查、寻求更多的选择、权衡选择找出最佳方案、决策的执行和监督。企业不但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及同行业的市场信息,还要掌握消费者需求及偏好变化和竞争对手所采取的策略等情况,以便做出相应决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市场需求。只有利用准确的统计信息,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以保持产品生产与产品销售、市场开拓、产品价格、资金投入的协调统一,保证经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掌握主动权,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统计预测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仅掌握当前的市场需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预测市场的发展变化,为下一步的生产提供分析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测的作用是通过企业的行动计划和决策来实现的。企业预测,一方面通过市场环境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市场的潜在需求和发展变化做出预测;另一方面企业统计通过对企业现有及过去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预测将来可能达到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供应状况,推断影响未来供需状况的因素,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可靠资料。

第三,统计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保障。企业统计可以运用各种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通过企业的经营成果指标与生产消耗指标、资金占用指标的对比分析,找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通过报告期指标与计划指标的对比,发现薄弱环节;通过与上期指标、历史最好水平的对比,找出差距及原因;通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及对策。企业领导者可以据此加强内部管理,确定最优的企业生产经营方案,提高经济效益。

2.统计工作是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的有效保证

通过周密的统计工作,企业可以了解和组织所有能调动的资源来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企业在选定生产经营方案之前,采用统计的方法,在调查研究、宏观谋划和预测、决策的基础上,确定该方案实现的目标,编制计划并依此来组织实施。同时企业通过统计计划规划所实施方案的每一步,使得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按企业所要求的目标实现自我约束,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各业务部门、各环节协调一致,为企业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

统计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的应用,提高了对各项成本费用的监督和限制,可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各项费用支出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确保成本目标实现。企业管理者精心编制生产经营责任成本预算,形成责任成本总量控制目标递减的自我控制目标,在这里统计工作发挥着监督与控制的作用。面对国际、国内不断攀高的原料价格,企业管理者利用统计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结合生产指标对企业生产效益进行测算,找出盈亏平衡点,适时进行生产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处于低位水平。

企业统计工作的创新

统计创新的目标是建立以“高科技统计手段、高素质统计人才、高效率统计机制、高质量统计信息”为标志的现代企业统计体系,使统计服务实现价值最大化。

第4篇

加快实施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目的就是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集成整合资源,提高中国烟草的总体竞争实力。

3月底,被称为“二号工程”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项目第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行,同时,围绕网上审批、远程办公的二期工程正在实施。

到目前为止,包括“二号工程”在内,烟草行业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三大系统:一、正在组织实施的“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即“一号工程”;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电子公文的网上报送及内部流转办理;三、正在筹划中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实现烟草全行业的网上交易。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文秘档案处的李印美处长说:“这三大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带动整个烟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同时,也成为实现‘数字烟草’的基础。”

“三统一”实现数据集中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副处长耿刚勇博士介绍,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前几年主抓卷烟工业基础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整个

卷烟工业企业实施了“卷烟工业基础软件”,也就是卷烟工业的ERP系统,这个系统分为13个子系统,覆盖整个卷烟工业的生产和经营的流程,这套系统是烟厂最早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2001年到2002年5月由徐州卷烟厂完成试点后,在20多家烟厂推广了这套软件系统,因此,卷烟工业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就开始了全面的部署和实施。

在销售环节,前几年建设的“销售网建”把所有分公司的销售系统建立起来,并且随着业务模式的改变,销售模式也在改变,比如以前的“访销模式”是访销员到客户所在地进行销售,而现在实现了网上结算,送货上门,并做到了由分公司进行集中配送。“销售网建”希望能实现四句话,即“电话订货,电子结算,网上配货,现代物流”。

“统一网络”是指通过建设一个行业专网把总公司到各个省烟草公司以及省工业公司连接起来,各个地市级及县级公司再由各个省内自己行业的专网连成一个大网。

“统一平台”是以2003年开始建设的“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为标志,耿刚勇说:“通过卷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这个项目的招标,我们确定了IBM的P670和P650为基础的硬件平台,以及IBM的DB2应用服务器、MQ为总平台,把其他的一些老系统整合到这个平台上来。”

“统一数据库”并不是要真正统一到某个具体的数据库上,而是要建立整个自上而下的统一格式的数据库,实现行业内数据的交互。未来,要建一个统一的生产经营数据库,以及将来电子商务的数据库。

“一号工程”实现全程追踪

第5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经营决策;能力财务

报表囊括企业的各类信息,是企业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分析企业各项工作的各类财务数据,可以了解企业的各种能力(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可以检查企业的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可以揭示企业存在的风险,可以考核企业经营责任人的业绩,财务报表能够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其所需信息。最大限度地掌握并发挥财务报表的价值作用,对企业经营决策水平的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为切入点,对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希望借此对企业的经营决策的有所帮助。

一、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指导企业的生产决策,需要考虑生产要素,还需要考虑生产目标,产品要优质、高产,又要低消耗、利润高,一个好的生产决策,需要综合对产品开发、品种、产量、质量、生产工艺、技术改造、生产设备、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产品包装等作出计划与部署。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生产流程中各项生产要素的收支情况,可以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规律,可以掌握生产过程存在的浪费情况。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对生产决策适时进行调整,从而改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1]

(二)财务分析为企业的销售决策提供指导销售决策需要对产品定价、销售渠道、销售方式、销售时间与地点等作出的计划与部署。企业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市场定位是否合理,产品是明星业务、问题业务、金牛业务,还是瘦狗业务?是继续占领市场,扩大销售,还是利用最少的销售费用,售出最多商品?财务分析能够为销售决策提供精确的财务数据依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公司的销售状况,从而使企业对自身销售方面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再结合国家政策、市场行情、企业的生产条件来合理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销售策略。

(三)财务分析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指导企业的资金活动不可避免伴随着风险,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企业的重大筹资、投资决策,如果决策不当,其危害及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使企业管理者了解自身的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可以很容易地预测财务管理中潜在的风险,揭示企业在筹资、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其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达到防范、规避财务风险。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促进企业的财务流程更加规范,提高财务经营管理水平。[2]

(四)财务分析为企业的未来决策提供指导财务分析为企业的未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可以对过去的经营状况进行总结,可以全面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找出未来经营管理的重点和方向,从而制定出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时,企业通过对自身的业务情况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业务改进,循环往复,进而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推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尤其是通过财务分析数据,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偏离未来决策目标的情况,从而可以及时采取行动,作出适当的战略调整,使企业沿着未来目标稳步前进。[3]

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

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财务分析的往往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分析依据的局限性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工作的依据和数据来源,但财务报表数据多以货币计量,反映的是过去,具有滞后性,且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比性,受到人为因素、核算方法、会计方法以及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有财务报表无法反映企业市场形象、服务态度、经营管理理念等非财务信息。财务报表存在局限性,可能不能完整、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分析的结果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

(二)分析指标本身的局限性现行财务分析指标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例如,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我们可以认为周转比率越高越好吗?当然不能,因为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高,除了是因为企业回收账款的速度快,还有可能是因为销售规模减小的同时,应收账款以更大比例的减少造成,并且因为执行紧缩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苛刻,会使得销售规模进一步缩减,企业陷入恶性循环;再如,同样的销售收入、同样的期初期末的情况下,一个应收账款是期初收回,一个是期末收回,这两种情况下,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是相同的,你就不能简单地根据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去判断哪种情况下的回款质量更高。还有存货周转率率高的企业,可不一定就是存货管理的好,可能恰恰因为管理的不好,存在这样那样问题,才导致存货周转率高,比如存货水平低,经常缺货,又或是采购批量太小,次数过于频繁;再者同样的企业同样的存货量,如果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就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导致得出截然不同的两个结论。[5]

(三)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财务分析的目标、对象不同,分析的重点就不同,就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财务报表分析没有统一、标准的分析模式,即使是同一企业,收集相同的信息,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甚至得出相悖的结论。个别财务分析人员,未能真正掌握财务分析方法精髓,在分析过程中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生搬硬套分析指标,将财务分析模式化,或者分析过程随意,财务分析不够深入,浮于表面,认为根据财务分析指标,运用财务分析方法计算得出了结果就完成了,只做了基础工作,体现的仅仅是一堆数字,无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深层次的指导意见。

三、完善财务分析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增加非财务指标提高财务报表数据的及时性、可比性。财务报表数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所以财务报表分析一定要做到及时,及时获得信息,及时分析运用。再者,运用历史分析法对财务指标的价值作出分析,因为财务数据很容易人为的主管操作,但操作方法一般不能造成永久差异,而只是会造成利润的时间差异。运用历史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剔除偶然、异常因素的影响,且一般而言,短期的经营数据对揭示规律也不够准确,我们需要较长时间的数据来总结,因此进行适当的历史分析,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增加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财务分析不能仅仅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还要将非财务信息,如顾客满意度、市场形象、环境报告等引入分析体系,以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结合作出决策。因为当前,企业生产工艺、科技研发、市场形象等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6]

(二)完善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增加财务分析范围我们看事情要全面分析,不能盲人摸象,单一指标只是企业有一方面的反映,不能涵盖企业的全部信息,必须把各项指标综合在一起,进行体系分析。且各项指标之间不是孤立的,某一项指标因素的变动,往往影响其他指标的变动,指标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所以不能只关注单一指标,还应关注其他相关他指标。对于某项指标的评价,只有结合相关指标,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还要尽可能地增加分析范围,除要熟悉企业的内部经营情况,还要深入了解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比如:进行行业分析,了解市场需求,了解竞争对手的状况,帮助企业评估分析自己所处行业的经济地位,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没有有效结合;对宏观经济环境、国家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进行了解,有一定的政策及市场敏感度,帮助企业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作出适当的经济决策,有效的规避风险,抓住机遇。

(三)改进落后财务分析方法,增加财务分析深度企业应改进落后的分析方法、扩充分析模式,这样不仅能规避单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而且能印证财务分析结果,减少错误分析结果对经营决策的不良影响。要深入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报告应该是层次分明的、具有目的性的,要避免模式化、绝对化、形式化。由于各种分析方法,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在分析中需评估分析和选择分析方法,并追踪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并根据执行情况与预计情况的差异,随时做出调整,甄别对待、综合考虑后制定两种以上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7]

第6篇

(一)资金时间价值是企业筹资、投资的主要依据

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资本。筹资是企业资本运作的开始,资金时间价值是指导企业筹资决策的依据,其可以作为评价企业筹资、投资效益的标准。企业在筹资时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在综合考虑资本市场和企业自身情况下,选择筹资的合理时间。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是密切相关的,筹资的资本要及时投资运用,才能有效避免资金的闲置。但是企业往往无法保持筹资和投资时间的一致,这时就要充分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将筹资和投资时间尽量靠拢。企业筹资过程中势必要进行贷款和融资,企业要充分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分析资本需求和债务的条件,确定举债期限。资金时间价值是企业确定资本成本,构建合理资本决策的关键,企业资本成本是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价值的统一。

(二)资金时间价值是评估

企业投资决策的依据企业投资是企业效益增加的主要途径,但是投资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时间价值对企业的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可以评估企业投资方案的合理性,确定投资和回报收益之间的关系。其是动态的投资决策管理过程,可以提高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性。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可以强化企业的投资管理,降低投资的风险,增加资金的时间价值。时间价值管理可以缩短项目的建设周期,在时间上实现企业的收益最大化。企业投资风险的预测是保证投资成功的关键,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投资风险意识,对投资活动进行有效的把握,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资金时间价值是指导

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企业进行相应的投资就是要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和长久发展,资金时间价值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确保企业的投资可以进行正常生产和运营,实现投资利润最大化。资金时间价值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同样重要,其是企业产品价格决策、产品结算政策决策、产品促销价格决策和流动资金周转决策的指导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决策正确性的保障。

二、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创新措施

(一)降低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

因素企业正确的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是资金时间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体现。企业投资的收益在企业资本中的比例是由企业的投资者决定的,而时间价值所关注的是企业在投资周期内如何实现资金收益和资金价值的最大化。同样,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存在各种风险,这些风险包括资金保值的无法预期性、银行利率和汇率的变动、外部无法预测的自然因素等。尤其是在金融产品的投资过程中更要充分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这样才能准确预测投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相应的规避,实现资本收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投资要实现多元化

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对资本和使用具有掌控能力,以保证企业投资的最佳效果。企业可以选择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从不同渠道进行投资,避免单一渠道投资对企业造成的绝对影响。企业可考察不同的投资渠道和类型,将现有的资金分成几个部分,将每一部分投资到不同的渠道中,发挥资金在时间周期内的最大价值,多元化投资是企业避免一次性单一渠道投资风险的有效策略。企业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充分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预案,对可能给企业投资带来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规避,确保企业投资的成功性。

(三)强化资金时间价值

对企业持久发展的作用企业进行一切投资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盈利和持久发展。企业正确的投资决策可以实现企业资本的增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资金时间价值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是企业资本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保证。资本因为其自身价值积累的时间效应,因此投资资本的最大收益要有一定的时间分析,投资者和决策者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耐性,分析企业投资的各种风险。企业资本的投资决策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金时间价值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保持竞争优势。

三、结束语

第7篇

摘 要 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和管理经济的工具,其目的就是为之提供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的价值就将成为会计工作存在的生命。而真对现代企业的领导者、经营管理者来说,只有善于掌握和运用会计信息,才能科学预测和决策,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关键词 会计 信息 价值

一、会计信息的价值

会计信息就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企业、我们中国烟草公司等有价值的会计数据。它一般是通过凭证、账册、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等,以数据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一)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

经营决策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对可供选择的若干方案进行择优而做出的决定。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定量分析,且必须以大量的,多方面的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而会计正好满足了这种提供数据的需要,并且具有提供数据的及时、系统、准确、全面的特点。同时,会计不仅能够提供当期的资料,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且还可以把各种资料加工整理,使之成为企业未来决策所需要的图表和图型等资料,为决策提供永续的丰富资料和数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学科的相互渗透,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方法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信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在不断发展,它不单是反应经济业务的数据,也包括一系列推断、预测、分析等基本情况。会计的经营决策也不仅仅是静止地反映实际,提供数据,而是要利用数据,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每一项方案的计算、预测、分析、比较和推断,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企业领导与管理者择优选取方案。所以经营决策离不开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竞争获胜的保证信息的竞争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存在着三种流,即信息流、人才流、资源流。而信息流不仅对其他两种流起着指导和反馈作用,同时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与控制作用。企业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成本高低、盈利空间多大等等,都需要有大量而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依据,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及其执行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会计信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谁注重了信息的价值,并且充分利用了信息,谁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

二、会计信息的作用

(一)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前提

会计报表是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成果。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计算出一系列的财务指标,从而对企业做出评价。如在财务分析中,计算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盈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指标计算和分析,可以判断企业负债的安全性和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偿还能力;判断企业近期的销售能力、支付能力和资金流进、流出的速度;还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产权比例和投资结构状况等。这些信息,能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者等各自的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投资者对企业做出评价和选择,以便更好地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取得更理想的投资报酬;债权人会做出科学的信贷决策,决定对企业放贷与否;企业经营者会正确评价自身的经营业绩,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做出更有效的估计,对未来经营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二)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预测和决策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事先有周密的设计和规划,否则,就会使企业缺乏在市场经济中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因此,要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如利润、成本、资金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把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等确定下来,还要规划出完成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要完成这些工作,必须以会计信息为依据。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实际资料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预计,推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根据预测所得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以及其他有关信息,再通过专门分析方法做出有效的决策方案。

(三)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的手段

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核算产生会计信息,这些信息又会制约企业经济活动按客观要求和各项预定的目标进行。通过信息反馈,可使决策者在目标计划、指标、标准、定额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如果发生偏差,这种信息就会促使决策者及时加以调整和纠正,重新规范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从而达到控制和管理经济的目的。

(四)会计信息是建立经济责任制的工具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落实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并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这为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要配合经济责任制的开展、落实和完善,及时反馈责任业绩,为责任实体和企业领导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实践证明,有效、实用的会计信息能使企业趋利避害,减少失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辨析

(一)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1.从存在的客观基础上看。财务管理,简称理财,其存在的客观基础是财务活动,它并非自有生产活动就存在,而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到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也即是说,财务管理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并将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消亡而消亡。而会计,只要人类的生产活动存在就将一直存在。它与生产活动共存,因而是万古长青的。

2.从对象上看。会计与财务管理有区别,根本原因就是两者对象的不同。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它的处理对象是价值运动信息。财务管理的目的是根据价值运动规律,为企业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以,其管理的对象就是价值运动自身。显然,价值运动不等同于价值运动信息。对象的区别,使得两者所采取的方法有别,进而使两者显示出不同的特征且必须加以区分开来。尽管不同学科可以研究同一事物,但对象仍有区别,或是事物运动的不同层次,或是事物运动的不同形式。如医学和生物学都研究人,医学研究的是人的肌体,生物学研究的是人肌体的细胞,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两者区分开来。会计与财务管理也一样。不过,要将它们的对象别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信息科学尚未创立之前,人们无法认识到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竟是价值运动信息,尽管人们将其看成是价值运动的有关数据和资料,有别于价值运动本身,但这一认识尚欠深刻,很难找到理论依据。因此难以做出富有说服力的论证。

(二)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会计与财务管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两个不同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就是财务管理离不开由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而会计则要密切跟踪财务活动,捕捉有关资金运动的信息,反转来为财务管理服务。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是进行有关资金筹集供应与运用的意向决定,而会计是为这种意向决定提供情报的。这里所说的提供情报,也就是提供价值运动信息。正是价值运动信息,将两者联系起来。在理论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学科,在实践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会计与财务管理必须相互独立,分别对待。

参考文献:

[1]李云英.浅析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四川有色金属.2002(02).

第8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不足;改进

一、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前瞻性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有大型的、管理手段先进的公司,都非常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定期进行财务分析或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例会。本文旨在结合企业财务分析实际,指出现行企业财务分析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提升财务分析的地位,强化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二、现有企业财务分析的不足

财务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财务人员具备专业财务素养和一定的生产经营综合知识。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分析人员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出来的分析报告常常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其他部门管理者的关注,财务分析变成了仅仅为了分析而分析,例行公事,应付差事;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层和各个管理部门却常常为缺乏决策数据参考而苦恼,财务分析与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严重脱节。现有企业财务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着局限性。基本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首先,这些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无非是取实际数据与历史数据、预算数据、行业平均数据进行对比,而往往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指标或者公式是否合理,是否切合本公司的实际,比对指标是否科学等。其次,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相关资料,忽略了对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人、流出的分析和评价,忽视了企业价值的增加,而片面地沉迷于利润表数字的增大,导致决策者误判形势,错误决策。

2.重历史数据分析,轻前瞻性分析。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更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为未来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而现有财务分析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影响生产经营决策的各个因素的变化等缺乏有意义的分析,失去了财务分析的导航作用。

3.重数据比较,分析不够深入。大部分企业的财务分析,一般而言都是数字描述较多,但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通篇大多是比绝对值的大小,比相对值的大小,有深入一点的,也只是拿某个比率的分子分母比较一下,简单分析一下因素的影响,没有继续深入追究比率大小背后的深层原因,即产、供、销上的问题,没有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或者因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等缺乏了解,结论与生产经营脱节。

4.模式和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

5.缺乏可比性。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的不同期间因为计算指标的口径不一致,财务指标缺乏可比性。

三、现有企业财务分析的改进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根据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模式,静态指标主要是反映历史成本的财务状况,动态指标主要是反映不能直接体现现金质量的收益成果。因此,企业应考虑完善财务报表体系,一是要重视企业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对一些格式报表上无法反映的情况进行说明。二是要尽量完善表外披露模式,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因素等。三是考虑增加专用报表,如对于人力资源、公允价值模式下的财务状况等进行专项报告。

2.财务分析人员应提高职业判断力,加强对生产经营的了解,以便使分析更有针对性。一方面由于对企业生产经营了解不深入,做出的分析不能切中要害;另一方面现在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深入推进,财务人员工作细化、专业化程度加深,每名财务人员不仅对企业生产经营不够了解,对其他同事的工作接触也很少,对财务各个模块的衔接关系所致甚少,因此不能有效的发现问题所在。

3.拓宽财务分析内涵。

(1)基本财务报表数据结合附注内容进行分析。如财务报表中揭示的存货信息,实际上是众多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明细科目汇总而成的,因而在财务分析时,必须结合附注中存货的构成进行分析。

(2)表内分析与表外分析相结合。企业财务经营成果的变化,其起因并非都是财务方面的,更多的是企业非财务性的因素导致的。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都是定量的,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复杂化,使定量标准经常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结合定性标准的应用。

(4)企业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企业经营和理财的过程和效果往往受制于一定的外部环境。

4.专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分析不再局限于每月一次的综合分析,而是将专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在现有月度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如果发现某些项目数据异常,可随时发现,随时分析,形成专项分析报告。在对高度概括的报表数据进行分析时,可针对某一指标的异常变动进行深入挖掘。

5.注重前瞻性分析。前瞻性分析需要了解未来的市场状况、生产经营状况、流动负债尤其是需要到期立即偿还的借款、企业的投资计划、企业现有现金流和未来现金流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是否面临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是否需要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和投资计划等。

6.注重分析的有效性。任何财务分析,到最终要形成有价值的结论、提出改进的建议,并注意跟踪落实建议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对分析结论进行验证,对分析工作不断改进。

第9篇

摘 要 企业的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进行各种经营活动的依据。财务决策的内容涵盖了从经营资金的筹集决策,到投资方案的决策等等内容。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财务决策的职能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财务决策的重要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财务决策 作用 职能 新会计准则 意义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然要深入到市场内部的经济活动中,而企业的财务决策正是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对方向,站稳脚跟的一个重要基础。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性,进而指导企业顺利的进行生产和经营,充分发挥出财务决策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决策的内涵

财务决策,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经营,而经营的而核心在于决策。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决策,包括融资决策,投资决策,流动资金决策等等,所有决策包含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涉及到财务问题。财务决策指的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与企业有关的经营决策中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等信息进行核算和分配,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同时,以实现成本和效益的最佳比为决策的基础,提出各种方案,然后根据综合分析和评价,选择适应企业经营的最佳方案。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财务决策是所有经营决策的一个综合反映指标,企业也必须要充分重视起财务决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其职能的充分实现。

二、财务决策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一)财务决策是加强企业管理预见性的保证

财务决策的宗旨就是利用科学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财务管理中的经营现象对其内在的本质今新疆各分析,确保决策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将表面看起来正确或者错误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防止决策者做出盲目的决策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损失。一个详细的计划,能够减少企业经营中的浪费,反而会使节约大量的增加,可见,科学的财务决策能够防患于未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财务决策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依据

企业财务管理内容中,包括对财务的计划,决策,监督等内容,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以财务决策做基础和依据,包括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的计划方案,制定财务管理的目标,确定融资渠道和资金使用方向等等,都要以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作为基础,因此,财务决策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财务决策是对企业经营决策的评价基础

企业所做出的经营决策,其绝大部分都要涉及到经济效益的问题,比如企业的生产投资,生产决策等等,而这种经营决策通常都是与企业的财务决策相关联的,对同一个经货活动,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往往注重的是不同的测重点,财务决策往往侧重于资产和资金的使用率和盈利的多少,而经营决策却侧重于经营成果的多少,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得是,虽然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财务决策能够对经营决策进行评价和选择,确保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财务决策使企业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

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使资源在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上,实现最佳的配置,发挥出其最大的效力,才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企业的资源价值,体现在其合理的配置上,只有通过企业的财务决策,才能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因为企业资源的配置,从价值形态上来看,其实质就是资金的合理配置,只有资金合理的配置,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我国会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实现了我国与国际会计信息的趋同,实现了我国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长久以来,我国在资本市场的资金使用效率一直很低,在财务约束机制的建设方面,也十分的不健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融资都依赖于银行贷款而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十分不合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融资渠道进行了新的规定,使得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趋于合理,促进了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偏离得以修正。

(二)新会计准则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企业的很多投资决策,尤其是合并决策,通常情况下,都是在合并双方并非完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这就使得合并价格和公允价值的确定产生了很大的主观色彩。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不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价值计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同时不允许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这就限制了同一控制下企业人为操纵合并价格的现象,也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了保障。

(三)新会计准则对流动资金决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中对成本核算的项目和方式都进行了新的规定和完善,提高了企业对现金流量的管理水平,现金在承担着企业偿还债务的责任的同时,也是对投资和股利进行分配的一种支付手段,也是评价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

(四)新会计准则对利益决策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对企业股利的分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的会计准则在利润表的编制方面,打破了以往无法实现收益和损失的确认,使传统分配方法对企业利益分配决策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为实现现资产持有利得列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项目,并且采用单独表示的方法,使利润的组成有了新的变化,使得新时期企业的账面利润,在包括企业自身运营业绩的基础上,也包含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利润产生的影响。

四、会计人员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参与财务决策

(一)加强成本的管理,使会计人员充分参与到财务决策中

第一,加强持本核算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存货和成本的控制,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强调的成本控制多是指事前的控制和事中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成本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从而实现控制成本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二,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其由单纯的核算管理转变为综合型的控制管理,只有这种全过程的控制手段,才是适应新会计准则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管理方法。不断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完善事前和事中的成本控制策略,事后进行有效的分析,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预算机制,会计人员参与投资决策

预算管理是企业实行资金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只有具备完善的预算机制,才是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机制,也是企业法人机构得以完善的基础,也是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只能够每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础。需要会计人员参与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目标进行核算和挥动,将计算结果报告给领导者,为领导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经营决策

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包括长期决策,中期决策和短期决策,其涉及面也涵盖了生产,销售,技术改造等多个方面,由于会计人员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法规等十分的了解,对于市场的发展方向和企业的技术水平也能准确的把握,因此,让会计人员参与到经营决策的制定中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确保经营决策的准确性。

(四)用会计信息为经济预测做基础

作为会计人员,应当能够将各种信息统一到一起,为领导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并且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出准确的预测,根据所收集的会计信息,做出技术和经济上的预测,为领导提供分析方法,使领导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具有充分的了解,探索各种方案,最终做出适合本企业经济发展的决策。

总之,财务决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经营管理中,缺乏对财务决策的重视,无法发挥出其重要的作用。如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也能够越来越认识到财务决策的重要作用,并且充分重视起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加强对财务决策的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以高。

参考文献:

[1]齐琳.浅谈新形式下会计的财务决策职能.魅力中国.2010(08).

[2]陈铸.试论企业财务决策.财经研究.2004(07).

[3]罗晓斌,郑炜.谈财务决策.会计之友.2004(03).

[4]邹家樱,刘泽惠,胡明才.企业财务决策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四川会计.2005(11).

[5]章礼.浅谈企业财务决策的原则和条件.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01).

[6]高霜岩.浅谈新会计准则.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4).

第10篇

关键词: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一、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概述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是通过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的,而成本就是衡量生产耗费补偿的尺度。企业通过商品销售取得收入,提取成本消耗的份额,用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消耗,维持再生产持续进行。所以,成本作为补偿生产消耗的尺度,对企业经营起着关键作用。

企业竞争求生存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企业通过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企业经营处于困境时,降低成本对企业的继续生存尤为重要。

企业的经营决策以降低成本为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建立在以成本为核心的科学分析和计算基础上。

企业经营的持续发展以成本控制为前提。当售价不变,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企业利润才能增加,企业才有能力寻求新的发展。可见,一个企业盈利、生存、发展与成本控制和管理密切相关。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第一,必须根据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第二,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到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企业领导和每个普通职工都担负着成本责任,要求企业领导重视,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第三,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前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有效的成本控制贯穿于企业成本形成的全过程;第四,企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本量利分析原理,结合成本与收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分析计算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第五,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通过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结合,调动企业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二、成本控制与管理在北京BJLC公司中的应用

北京BJLC公司是北京发展新能源项目的一个重要平台,主要以投资经营风力发电为主。随着近几年国内风电项目的迅猛发展,发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节省资源,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运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对公司运营成本加强控制与管理,促进成本管理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由于风力发电在我国近几年才得到大力发展,风电项目运行过程中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国内的发电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成本探讨课题。风电项目在投入正式运行之后,加强运营成本控制与管理是风电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

(一)公司风电项目运行成本分析

    1.风电项目运行成本构成分析

    风电运营企业的成本主要由项目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项目运营期间的贷款利息、管理费用、生产运行人员费用、运行维护费、材料费(备品备件等)及税金构成,其中: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整个运行成本的84%,其他成本占16%。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成本的内部构成比例会发生动态的变化:第一,风电项目贷款的逐年偿还递减,财务费用所占比例会逐步递减;第二,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延长和老化,运行维护费用和材料费(备品备件)所占比例会逐年增加;第三,折旧费用所占比例随着财务费用所占比例递减会反向增加。

2.风电项目运行成本特点分析

    根据成本性态原理,成本按其与业务量的依存关系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随着产品产量(业务量)的增减呈线性变动;固定成本一般在一定产量(业务量)水平上保持相对固定不变。

公司风电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生产的产品是电,消耗的原料主要是风能,由于风能是不计价的,因此风电项目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为零;其成本主要由固定成本构成:包括折旧、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运行维护费用、材料费(备品备件)等项目。可见,公司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是固定成本。

第11篇

一、分析的现状

开滦集团是一家大型煤炭企业,目前的财务分析是由各单位在对其生产等各个环节的特殊因素进行简单分析后,由核算人员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开滦集团在所属单位分析的基础上,以合并数据为基础,考虑市场环境变化后以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提供的各类信息为前提,运用科学适用的方法,逐月对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财务变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集团层面的财务分析报告,按月提交各级领导供其参考决策。

二、存在的问题

开滦集团所属各单位的财务分析目前仍处于基本的财务数据分析对比阶段,对财务核算与管理中反映的有用信息没有深入总结分析,出具的分析报告不能为领导层提供有用、高效的决策依据。

(一)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

由于受各部门之间信息流通及共享程度所限,财务分析仅是财务部门计算加工若干个财务数据、对差异较大的指标进行简要分析。在现实工作中,财务分析应该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到的具体分析工作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而是应该由财务部门协同经营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是各部门相互协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鉴于财务分析由多个部门协同完成,若没有制定相应的机制加以约束和考核,就很难将工作落到实处,财务分析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未能有效揭示问题实质

目前,开滦集团的财务分析只是对重点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与计划和同期进行对比,并没有真正联系公司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致使整个集团的财务分析停留在表面化、数字化的状态,只是简单的数据对比,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导致问题存在的根源,不能对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三)合并数据容易掩盖问题及成效

由于开滦集团下属单位众多,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生产工艺和管理流程,都会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集团层面财务报表的汇总合并一方面比较容易掩盖个别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个别单位先进的管理成效被掩盖,使信息使用者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

(四)注重事后分析没有关注对未来的影响

目前,开滦集团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核算管理系统中的账表为基础,分析了集团公司收入的构成、利润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等,是对经营成果事后进行的分析与评价。开滦集团的财务分析没有通过对各项数据变化的趋势、经营决策的实施效果等进行分析预测,难于实现对企业未来经济运营情况的关注,不能为领导层进行决策提供综合信息。

三、提升质量的途径

在当前煤炭市场日益萧条的经济环境下,开滦集团盈利空间逐年缩窄,如何加强财务分析工作,使其质量不断得以提升,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提出的新要求。

(一)建立机制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

财务分析从理论上来讲是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完成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分析报告。开滦集团应将各业务部门纳入财务分析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析的原则,建立约束考核机制,将责任落实。只有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对成本费用源头、市场变化等各项因素进行深入透彻分析,才能有效揭示实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

(二)关注原始数据对财务分析质量的影响

在进行财务分析前,财务人员应适当关注合并数据的构成及预算、同期等原始数据,尽量避免因数据合并而造成突出问题或取得成效被掩盖的事项发生,进而做到实事求是,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支撑。例如:2015年开滦集团原煤单位电力成本完成15.94元/吨,比预算超支0.89元/吨。通过分析得知:主要原因一是唐山矿B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影响电费支出比预算超支32万元;二是东欢坨矿3月份3086工作面透水造成排水电量增加,影响电费支出比预算超支279万元。但是,通过各单位上报的原煤电力成本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开滦集团所属各单位横向比较电力成本完成差异较大,纵向对比情况也各不相同,而开滦集团合并的数据却没有真正体现出这种差异。

(三)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对经营策略的影响

第1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 市场经济

一、管理会计提升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管理会计是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样,国家不再承担包袱,责权分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企业首先要以盈利为目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去做大做强,才能最终实现社会效益。财务管理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就要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管理职能的外延,把管理与会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管理会计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管理会计的一整套新的理论、方法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会计学科的发展。它的基本职能已不再局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而发展成为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提出多种方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前的规划和事中的控制。管理会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做好当前经营和长期规划的经济前景预测

现代企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销售管理、研究与开发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各种经济资源得到有序的最优配置,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决策规划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管理会计要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模型等多种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规模、投入产出、现金流量、市场调研等经济指标做出较为客观的预测,供企业决策参考。

(二)建立经济指标体系落实经济责任制

在实际工作中,成本控制和责任成本控制最容易跟企业内控制度联系起来,集中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控制、考核评价的职能。管理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采用比价采购、倒推目标成本等方法,把分解后的经济责任指标落实到各个具体部门。建立一整套系统的指标体系,使企业内部各个利润中心职责明确,并对完成的情况,事前、事中和事后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同时,通过必要的调整,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做好筹资工作,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与发展,重要的因素是资金的筹集是否适当和资金的运用是否有效。管理会计通过对资金成本分析比较、筹资效益不确定性的分析和企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分析。选择低风险、低成本的最优筹资方案、确定合理筹资的数量标准,保证企业最低必要资金的需求。一个缺乏资金筹划,缺乏资金管理,不能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造成企业不能正常运转,就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所以在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现金流量的管理。

(四)建立严谨的核算评价体系,加大奖惩力度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会计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责权利相结合,以经济手段奖惩企业各个环节的行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对成本的分析是通过量本利的分析确定成本、业务量与利润的关系,找出成本最低、利润最高、销售量最佳的信息,同时还把机会成本运用到决策之中,使其更合理、更接近实际。因此。预测、决策表现了管理会计系统中侧重发挥预测经济前景和实施经营决策职能的最具能动作用性的一面,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可靠依据。

三、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

要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解决主要矛盾,扎实工作稳步前进,不能求大、求全,特别是不能求虚。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传统会计体制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习惯于流水作业,缺乏创新。二是,不少企业经过产权转换,资产委托人与经营者受各自利益的驱使,经营者注重外界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其重心转移到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三是。理论界对管理会计也停留在借鉴意义层面上的讨论,使不少实务界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概念模糊,彼此难分。

(二)管理会计缺乏信息支持和创新

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实际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推广应用先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会计方法任重而道远。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各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针对企业管理中面临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从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可见,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它既服从于企业管理的总体要求,为其提供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体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在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因而发挥着其他会计手段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简鸿,现代企业管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3]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财会月刊2002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