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7:0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审美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审美经验;审美;感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28-01
一、审美经验及其一般规定
一般而言,审美经验是指人在现实和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觉,是审美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经验和感受,是一个逐渐展开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他是经验的一种状态,但无疑他是一种特殊的,完美的经验。审美经验离不开感觉和知觉,它与审美感知是密切相关的,由于审美经验参与,对美的欣赏一般无需思考而直接作出判断。
二、经验的本性与审美的生成
审美经验与一般的日常经验不可截然分开,但一般经验却被遮蔽于日常生活中,只有经过审美化才能成为审美经验。而且,指向艺术与指向自然的审美经验也是有有区别的,“而正好不容忽视的是:审美经验在这里(指自然)正如我们所观察多的那样,没有像在艺术作品面前那样纯”。阿恩海姆强调接受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主动性,在他看来,欣赏者的激动的参与状态,才是真正的艺术经验。同时,经验要成为审美的,还必须与认识的经验,道德的经验向区分。因为,审美的经验具有不同。
美感不同于生理,生理是一种占有,它以对象的消失为满足,是一种片面的感觉,而美感则是让对象自由存在,在本性上是非功利性的,是一种自由而完整的感觉。同时,审美经验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如此,它有一个自身的构建,发生过程!审美经验的构建以艺术创作或鉴赏活动为基础,但创作于鉴赏也不是主体的随心所欲,它们都必须合乎艺术自身的道。审美经验即是对作品自身经验,也是对艺术之道的把握,也即审美经验有作品区敞开艺术自身。
经验的本性的显现,离不开对各式概念和形而上学的克服。而对主体论,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解构,是审美经验得以生成的前提!经验的审美化是一种生成性的,他不仅涉及视觉,听觉,还与触觉,味觉与嗅觉等相关联,而且还涉及到各种感觉之间的打通与互相。
三、作品的审美生成与审美经验
不同于传统美学与艺术哲学对艺术家的强调,现代艺术更看重对作品的审美生成的问题。作品自身的存在时是审美生成的前提,“作品是可以进行客观研究的,是学校的或者非学校的分析练习和解释练习锁瞄准的对象。而且,谈论作品,这已经是谈论审美对象了”。同时,作品也不是一个外在于欣赏与审美的对象世界。作品是存在的,也是生成的,这是作品得以审美敞开的前提。审美者在本性上是此在,即在世界之中存在,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而且,作品与受众或审美者都处于世界之中,它们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能用主客二分的一般认识论去经验作品。
对艺术而言,无论是作为仪式还是娱乐,艺术都责成人们参与,加入其洪流,进入最佳状态,感觉良好。人们陶醉于艺术的审美时,审美的主客体交融在一起。但是,这种主客体之融为一体,并非是一种现在的自然给予,他即使审美生成的前提,也是审美生成的结果。
那么,作品的审美生成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生成既不是主动的生成,也不是被动的生成,而是相互生成。也就是说,不管是作品还是审美者,都不能在主被动的意义上来把握,他们相互敞开自身,并发生存在的论上关系。而且,这种相互生成克服了形形的偏见和形而上学。
相互生成的游戏表明,审美生成了审美对象或作品,而审美对象或作品也生成了审美。作为一个自为的世界,作品即敞开自身,也有此敞开审美者的的审美经验。同时审美者也是既敞开自己的审美经验,有敞开一个作品的世界。“但是,艺术作品并不是任意的东西,或如同人们所说的虚构的东西。”
同时,并不是任何对作品的审美观照,都能敞开或经验到作品自身,尽管审美对作品的显现或许是多元的。当然,这个所说的审美经验,不是一般所说的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让基于主观二分的认识论。
在本性上,这种审美经验是外在与认识的,尽管他们之间或许还有不少联系。然而,审美经验并不同于一般日常经验。虽然,艺术似乎是人人都熟悉的,它们广泛地存在于公共场所,教堂和住宅里,摆在或挂在陈列馆和展览厅中,为了展出的需要,艺术作品还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然而,在所有这些繁忙折腾中,我们能遇到作品本身吗?在日常经验与科学认识中,我们不可能遭遇到作品自身,也不可能形成审美经验。
关键词:教学艺术 审美性 审美素养
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价值,艺术则具有不可忽视的通过教学过程体现的教育价值。教学活动和艺术活动同属人类的创造性劳动形式,教学的创造性决定了它的艺术性。
教学艺术的正式提出,首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他在其《大教学论》一书中说:《大教学论》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全人类的全部艺术。”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力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所以教学艺术的本质特性也必然是审美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教学艺术活动必然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学艺术活动必然是能够真正体现美的活动,必然是师生高度追求美的活动。所以,审美性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没有教学美的存在,没有使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就谈不上教学艺术的体现。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学艺术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都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
教学艺术具有激情夺魄的魅力,这是教师有意识地按照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教学的结果。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本身成了审美的对象。教学艺术美的最大特点是对人心灵的影响。面对充满浓郁的美的气氛的教学活动,学生会沉浸在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活动之中,在体味教学的艺术影响的同时,默默地接受着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情趣。由此,他们的视野拓宽了,人生的台基加高了。他们在欢愉的心境中开发了认知、记忆和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虽然他们对教学艺术美的心理反映各异,但从教师的富于哲理的又饱含艺术趣味的教学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明确了人身的价值和自身的责任。他们与学习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明确了,愿望和信心都增加了。正如有人所说:听上海特级教师于漪的语文课,知识会像涓涓的流水,伴随着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的学生也说,听于老师的文学课是一种美的享受,一堂课往往几年、十几年不忘,它不光影响着自己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自己的品德的培养,未来工作的选择,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正形象地说明了,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使教学具备了神奇的综合魅力,给学生带来了审美感受,并引发了学生心底的审美效应,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统一
教学艺术的内在美主要是教学本身的各要素具有科学美。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但它不是指大自然的美的景色,而是指潜藏在感性美之后的理性美,并为理智所能领悟的自然界内在结构所显示的和谐、秩序、简单、统一的美,是审美者通过理解、想象、逻辑思维所体验到的美。教学各要素的科学美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清晰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性。我国学者提出的审美化教学论认为,要使教学内容逻辑清晰化,必须首先使教学内容知识点清晰化。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就是该学科知识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基础,即概念或原理。教学活动中的不成功的例子,多数是由于呈现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而造成的。教学活动中概念的教学不到位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阐述不清晰,学生就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完美的逻辑图式,因而就难以顺利地完成信息的逻辑加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就无法调动起来。教学内容的逻辑清晰化除了一门学科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外,教师还要注意不同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清晰化。另外教学艺术的内在美还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清晰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孤立地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法或形成教学评价。
教学艺术的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诸如诙谐幽默,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快的板书板图美;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衔接自然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等等。
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曾说:“充实之谓美”。可见,教学艺术对美的追求不应流于形式,只有以内在精神美为根本追求,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教学艺术才会焕发出整体美的风采。
(三)教学艺术的审美性与教育性是紧密结合的
审美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不同,因而其审美情趣也就大不相同。所以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看到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而忽视其审美意义。在他们看来,除文学、美术、音乐等传统的美育学科外,其它学科的教学基本上与美无关,无美可言,这是一种狭隘的教学审美观。有的教师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美的成分,为美而美,不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这是一种唯美主义的教学审美观。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教育价值应当是有机统一的。离开了教学艺术的教育价值,其审美性就没有生命力了。因为教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仅仅是充分地发挥其教育价值的有效手段。所以,审美价值不过是教学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没有它就难称其为教学艺术,而有了它,也未必就是教学艺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曾经指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不是为了引起笑声,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学中的趣味性应该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而不是诱使他们把问题撇在一边。
二、教师的审美素养
教师的审美素养由教师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两方面构成。
(一)教师的教学审美观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教师的审美观在教学领域内具体表现为教学审美观。所谓教学审美观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美的理性认识,是对教学审美现象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审美趣味、教学审美理想和教学审美标准。教学审美趣味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种具有审美性质的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和兴趣,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审美能力的发展水平,反映了教师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所达到的程度。教师审美理想指的是教师对美的教学境界的一种观念和蓝图,它体现着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创造的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和创造教学艺术的热情,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教学而努力。教学审美标准是衡量和评价教学现象的美丑及其审美价值高低的尺度。教学审美标准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学审美过程中的理想因素,它是教学审美主体对教学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由教学审美经验上升到教学审美理想的结果。教学审美标准为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所规定,又不断受到人们的教学审美实践的检验和修正。一般说来,每个教师都具有自己的教学审美观。作为教学艺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审美观直接影响教学艺术创造的性质和价值。正确而高尚的教学审美观对于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促进意义;反之,错误而庸俗的教学审美观则会阻碍教学艺术美的创造和发展。
(二)教师的审美能力与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审美能力即人们感受、鉴赏乃至创造各种美好事物并将之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作为人类独创的教学活动,其各个要素以及各个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所以,教学领域理应成为充分展示美的重要场所。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能否发掘、展示这多姿多彩的美,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如果缺乏起码的审美能力,就会对教学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无动于衷,或熟视无睹,或充耳不闻;而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则会经常以艺术的态度对待教学,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学,从而易于发现教学中的丰富多样的美。教师的审美能力还直接影响到教学艺术的创造。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差别,可能不是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或道德水平,而在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优秀教师的教学中,往往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资源,他们都能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陶冶品格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教学艺术美的创造与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而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与完善则有赖于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对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感知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进而积累有关美学知识,使自己对美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达到不仅能够欣赏美、领悟美,而且能够创造美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孙美兰.艺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
[3]李宇升,张谦.教育艺术比较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8.
[4]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9.
1949 年后研究鲍姆嘉滕的学者当中,时间较早且影响巨大的应该首推朱光潜先生。他的《西方美学史》设置专章研究鲍姆嘉滕,其内容不可谓不详尽。但是,受制于当时主导性美学观念,朱先生在具体论述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回避了鲍姆嘉滕的美学定义,在误用第二手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这个不确切的论断,从而在中国当代美学观中大大突出了“美”的位置,为后人将美学误解为“美的学问”提供了不恰当的历史根据。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不符合鲍姆嘉滕美学观本义的论断却成了中国当代主导性美学观,许多影响巨大的美学论着都不加反思地采纳了朱光潜先生的论断,导致了一系列值得批判反思的理论后果。比如,李泽厚先生就采纳了这个观点并做了一点修改,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说法:“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他出版于1989 年的《美学四讲》集中体现了这种美学观:四讲分别是“美学”“美”“美感”和“艺术”;除了第一章是对于美学观的讨论之外,二、三、四章清楚地显示了一种美学模式,即“美 -美感 - 艺术”。
笔者认为,如果不从学术史的角度对鲍姆嘉滕的美学观进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中国美学必将长期陷入理论泥潭而难以自拔。
朱光潜对鲍姆嘉滕美学定义的误解与忽视鲍姆嘉滕之所以被后人称为“美学之父”,是因为他最早在 1735 年就提出了“审美学”(即感性学),并在 1750 年出版的《美学》第一卷中进行了更加详尽的论证。后人研究鲍姆嘉滕的美学理论,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他的美学定义。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开辟专节介绍鲍姆嘉滕的美学思想,其核心内容当然要涉及鲍姆嘉滕的美学观。但是,令人颇为费解的是,朱光潜没有直接介绍《美学》开宗明义的美学定义,而是引用了如下一段较长的文字,我们不妨抄录如下: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正确,指教导怎样以正确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高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高级认识论的逻辑学的任务;美,指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是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即作为低级认识论的美学的任务。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感性认识的完善”实际上指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引者)朱光潜特别注明,这段引文是转引自赫特纳的《德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卷 2 第 4 章的引文,也就是说,朱光潜并没有去检查鲍姆嘉滕的原着,而是转引了二手文献。紧接着这段转引的文字,朱光潜得出了一个结论:“从此可见,美学虽说作为一种认识论提出的,同时也就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
今天看来,朱光潜的这个结论实在是做得过于匆忙了,原因至少有如下三个:第一,所使用的文献有欠准确。核对鲍姆嘉滕的《美学》可知,朱光潜所转引的赫特纳的那段话是拼接三句话而成的,并非鲍姆嘉滕《美学》一书的原文。其中,第一句对应的是鲍姆嘉滕《美学》的第 14 节:“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单就它本身来看),这就是美;与此相反的就是感性认识的不完善,这就是丑。”此后的两句话则出处不明,待查。
第二,翻译不确切,把关键性的“美学的目的”误译为“美学的对象”,引起了较大混乱。国内学者对鲍姆嘉滕《美学》第 14 节已经有过两种翻译,第一种是简明的译文: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据此,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这是应当避免的。
李醒尘的译文与朱光潜的译文差别更大:美学的目的是使感性认识本身得以完善,并且还应避免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即丑。
两种译文的主语都是“美学的目的”,而不是“美学的对象”。为了谨慎起见,笔者依据德国学者出版于2007 年的拉丁语 - 德语对照版鲍姆嘉滕《美学》,将这句话试译如下: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就是美;而缺少它,就是不完善,这就是丑。
撇开细微的差别可以断言:鲍姆嘉滕《美学》第 14 节所讲的是“美学的目的”——美学这门学科的意义或价值,它远远不同于朱光潜所理解的“美学的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与“对象”之间无疑有着巨大差别。
如果说上述两个原因属于文献选择和翻译方面的缺陷的话,那么,第三个原因则是不恰当的学术策略。
我们不妨设问: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文献来把握鲍姆嘉滕的美学观?根据笔者的理解,美学观也就是美学的定义(或“工作性定义”),鲍姆嘉滕的美学定义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我们重点分析的文献。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朱光潜却回避了鲍姆嘉滕的美学定义,他的《西方美学史》竟然对此只字不提。
客观地说,朱光潜比较熟悉《美学》,比如他在《西方美学史》的相关部分引用了《美学》的第 18 小节;尤其重要的是,他还曾经翻译过鲍姆嘉滕《美学》开宗明义的那个着名的美学定义。我们且看他对鲍姆嘉滕美学定义的翻译:
美学(美的艺术的理论,低级知识的理论,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比推理的艺术)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
应该说,这个翻译比较准确,后来的翻译基本上与此近似。我们不妨比较另外两种翻译。第一种是简明的译文: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这位译者在所翻译的《美学》一书的“前言”中介绍,他是“根据一本权威的德文译本翻译的”,但没有具体提供该版本的译者姓名、出版社和出版日期等相关学术信息。
译者简明认真细致地分析了这个美学定义所包含的内容,笔者觉得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自由艺术”,即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几何、哲学、天文学等“艺术”的那些“美的艺术”,包括演说术、诗、绘画和音乐等,鲍姆嘉滕提出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第二个要点是“低级认识”或“感性认识”,二者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与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沃尔夫的“高级认识”(即理性认识)相对的一种感性认识,鲍姆嘉滕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第三个要点是“思维”。
鲍姆嘉滕提出,美学除了研究前两者之外,还要研究人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应该是“美的”“与理性类似的”,鲍姆嘉滕也将之称为“艺术”——这种意义上的“艺术”与前面提到的“自由艺术”完全是两码事。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这个定义与名词性的“美”(即所谓的“美的本质”意义上的“美”)根本无关,鲍姆嘉滕所使用的“美的”那个修饰语,所修饰的只不过是“思维”,也就是说,是用来描述那种很恰当的、很高明的思维方式。根据笔者的理解,这些“美的思维”包括鲍姆嘉滕所说的“仔细地选材”“分明的条理安排”和“寻求恰当的表达”等。
在这里,最容易引起误解、同时也是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鲍姆嘉滕所说的“低级认识能力”——它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
鲍姆嘉滕明确指出,他的“哲理诗学”“是指导感性谈论以臻于完善的科学”,而“哲理诗学”“先行假定诗人有一种低级认识能力”。这说明,所谓的“低级认识能力”是诗人的作诗能力。鲍姆嘉滕既然那么痴迷于诗歌,就不可能在否定意义上来使用“低级”这个修饰语。根据当时的学术背景和鲍姆嘉滕的相关论述可知,与“低级”对应的所谓“高级”认识能力,就是“领悟真理的”逻辑能力,也就是当时理性主义哲学所强调的“理性”。以沃尔夫、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在当时占据着思想界的主导地位,所以,鲍姆嘉滕才小心翼翼、略带调侃地提出:“哲学家们还可以有机会——而且不无很大报酬——去探讨一下方法,借此改进低级认识能力,增强它们,而且更成功地应用它们以造福于全世界”;他相信:“有一种有效的科学,它能够指导低级认识能力从感性方面认识事物。”
简言之,在鲍姆嘉滕看来,人类具有一种不同于逻辑认识能力的感性认识能力;这种能力的典型代表就是诗人的作诗能力——诗人正是凭借这种能力才创造出了“富有诗意的表象”或“唤起情感的表象”。
哲学家们绝对不应该忽视这种能力;恰恰相反,鲍姆嘉滕认为应该找到适当的方法来“改进低级认识能力,增强它们”。针对当时现有学科的缺陷,他尝试着创立一个新的学科——“一种有效的科学”——来认认真真地研究这种能力,来“改进低级认识能力,增强它们”,从而“指导低级认识能力从感性方面认识事物”——这就是青年鲍姆嘉滕的学术意图和努力方向。
鲍姆嘉滕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特贡献。他指出,希腊哲学家和教会的神学者都慎重地区别过“感性事物”和“理性事物”;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并不把二者“等量齐观”,相反,他们“敬重远离感觉(从而,远离形象)的事物”。我们今天也知道,柏拉图正是这种倾向的典型代表,他的理念式的“美本身”不但远离具体的“美的事物”如漂亮的少女、美丽的鲜花等,而且是感觉器官根本无法把握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柏拉图的美学其实是“反感性”的,是与鲍姆嘉滕的“感性学”格格不入的。有鉴于此,鲍姆嘉滕大胆地提出了他那天才般的论断,让一个崭新的学科冲破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独霸天下的局面而腾空出世:理性事物应该凭高级认识能力作为逻辑学对象去认识,而感性事物 [ 应该凭低级认识能力去认识 ] 则属于知觉的科学,或感性学(Aesthetic)。
鲍姆嘉滕的思想脉络可以简单地概括如下:高级认识能力——理性事物——逻辑学、低级认识能力——感性事物——感性学
综观鲍姆嘉滕三个美学定义会发现,“低级认识能力”是鲍姆嘉滕的关注核心,所谓的“低级认识论”正是研究这种能力的理论,鲍姆嘉滕将之称为“感性学”。因此,鲍姆嘉滕的“感性学”其实是“低级认识能力学”。因此,如何准确地理解“低级认识能力”成为我们正确理解鲍姆嘉滕美学的关键。
笔者认为,鲍姆嘉滕“哲理诗学”所讨论的“作诗能力”就是他所谓的“低级认识能力”。在评价这种能力时,我们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应该将之纳入国内通行的认识论哲学所确定的“认识过程”来理解。按照 1949 年后通行的认识论模式,学术界一般将认识过程概括为“从低级的感性认识到高级的理性认识”,因此,鲍姆嘉滕的“低级认识能力”的真正意义一直以来都被遮蔽了。第二,我们应该将“作诗能力”与维科的“诗性智慧”联系起来进行解读。按照维科的理论,“诗性智慧”是一种有别于“理性智慧”的独特智慧,以之为基础的作诗能力、读诗能力绝不是一种“低级的认识能力”,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能力甚至很“高级”,甚至高得远远超过能够达到“理性认识”的所谓的“高级认识能力”。因为受制于当代中国主导性的认识论框架,中国当代美学曲解了“认识”一词,从而偏离了鲍姆嘉滕美学的重心“认识能力”,以至于我国美学论着很少认真研究“审美能力”这样的关键词。
“审美”(the aesthetic)的确切含义:美学之门朱光潜之所以得出“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这个没有历史根据的论断,主要是受制于 1950 年代“第一次美学大讨论”:学者们当时争执不下的核心问题是所谓的“美的本质”,似乎这是“美学”的唯一问题,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美”与“美学”的关联,似乎就意味着取消了美学,这在当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简言之,英语术语 Aesthetics 传入中国后至少出现了三种译法:艳丽学,审美学,美学。其中,第三种译法最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误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问”,从而将“美”与“美学”之间的关系误解为一种天然的、必然的关系。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从整个 20 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实际来看,“美学”这个译法大行其道,由望文生义造成的误解泛滥成灾;不少学者认识到这种弊端之后,在 20 世纪末开始采用“审美学”或“感性学”的译法来补偏救弊。不过“,艳丽学”则完全绝迹了——笔者并不认为“艳丽学”是一个恰当的译法,但是它的好处就是提醒学术界:所谓的“美学”与那个“美”字并无必然联系,将“美的本质”视为美学的第一问题或核心问题可能是非常危险的理论陷阱。
作为一个独立的现代人文学科,美学孕育、发生、发展在西方。它不仅与西方的哲学思想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而且与西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相关。单纯从语言表述的角度来说,西方语言比汉语更加富有逻辑性,词性的变化标志更加明显,因此更容易将理论问题解释清晰。如果有人仅仅根据思维方式与语言的血脉关系就断言,汉语不太适合理论思维甚至进一步怀疑汉语美学的理论性,我们当然难以同意这样的极端观点;但是,本文最基本的观点是:汉语由于缺乏明显的词性标志,无法清清楚楚地区分一些成对的术语,从而导致很多不必要的误解。我们这里尝试着追本溯源,以英语术语为参照来清理美学的本义及其关键词,试图找到美学的真正门径。
美学的英语术语 aesthetics 由作为词根的形容词 aesthetic 加上表示学科的后缀 s 复合而成。这就意味着,美学的门径就是对于 aesthetic 这个词根的准确理解。按照通常的解释,aesthetic 是个形容词,它主要有个义项,一是“审美的”,另外一个是“感性的”。
西方学术界也似乎有着同样的思考,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在形容词前面加上定冠词 the,该词就转化成了名词。所以,西方学术界出现了“the aesthetic”这个比较常见的术语。比如,国际着名的《劳特里奇美学指南》的第 16 章就以此为题,它开门见山地指出:“审美”这个术语最初由 18 世纪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滕所使用,用来指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所得到的认知,也就是感性知识。他后来用它来指代各种感觉器官对于美的知觉,特别是对于艺术美的知觉。康德继承了这个用法并将这个术语运用到对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判断上。最近,这个概念再次扩大了内涵,它不但用来修饰判断或评价,而且也用来限定属性、态度、体验和愉悦或价值,它的运用也不仅仅局限于美。
审美的领域也比审美上令人愉悦的艺术品领域要更加宽广:我们也可审美地体验自然。……本章将首要地聚焦于审美属性和审美体验,关注人们在感知这种属性或产生这种体验时,是否涉及一种特殊的态度。简言之,审美态度、审美属性与审美体验这些概念是相互界定的概念。
这段话言简意赅,涵盖了西方美学从鲍姆嘉滕直至当代自然美学(或环境美学)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给我们透露的学术信息非常丰富,主要有两方面:一、“审美”绝不仅仅与“美”或“艺术”相关,特别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崇高”就与“美”无关,而是与“美”并列的一种审美形态;二、要想准备理解“审美”的含义,最佳的途径就是解释它作为形容词所修饰(或限定)的那些美学核心术语(或范畴),诸如审美态度、审美属性、审美体验等——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些术语的内涵,我们就理解了“审美”这个词的内涵。也就是说,包括“审美”在内的这些美学术语其实是一个“家族”——美学术语家族,其内涵就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的关系那样,必须互相界定。比如说,只有通过“丈夫”才能界定“妻子”,反之亦然;只有通过“兄长”才能界定“弟妹”,也就是说,美学术语所包含的内涵不是一种柏拉图式“本质性”定义,而是维特根斯坦哲学所说的“关系属性”。考虑到这些概念的“互相界定性”隐含着一种“诠释循环”,《劳特里奇美学指南》“审美”一章的作者从“审美属性”开始本章的讨论。笔者认为,这种理论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一旦我们理解了审美态度、审美属性、审美体验等术语,“审美”一词的内涵就不难理解了;而一旦我们把握了“审美”的确切含义,它与“美”“艺术”的关系就不难把握了;最终,我们就会更加深切地把握“美学”作为“审美学”的确切含义——笔者坚信,上述思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远远胜过恪守柏拉图式的“美的本质”、时时刻刻围绕着“美”来展开美学思考的那种美学门径——西方古代、中世纪美学与现代美学之间的历史分野就在于此。简言之,将柏拉图式的“美的本质”问题转化为“审美”问题,才是鲍姆嘉滕对美学的最大贡献,尽管他远远没有实现他学术上的雄心壮志。
纵观整个美学史会发现,美学曾经先后讲过希腊语、拉丁语、德语、法语、英语等,20 世纪之初开始尝试着讲汉语。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的组词方式和表达方式独具特色,从而使得汉语美学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混乱:没有明确标志的词性变化,使得汉语美学无法清晰地区分名词“美”与形容词“美的”,进而无法区分“美的对象”与“审美对象”;混淆了“美”与“审美对象”之后,又衍生出“美感”特别是“美感经验”这样内涵混乱的术语;按照动宾词组的思维习惯将“审美的”(即“感性的”)拆解为动宾词组“审 - 美”,导致一部分汉语美学固守“美的本质”这样的古希腊形而上学命题而无法进入“审美对象”这样的现代美学视野;追求简洁的表达传统使得汉语美学将“审美教育”简称为“美育”(即美的教育),从而严重曲解了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的根本意义。汉语美学的独特贡献在于凸显了“审美的”与一般“感性的”之间的区别,使得汉语美学有可能更清醒地研究美学的阿基米德点;同时,由动宾词组“审 -美”衍生出来的“审 - 丑”则有助于美学解释现代艺术。但是,这些根源于汉语语言特点的理论混乱使得汉语美学长期陷入理论窘境,严重制约着中国美学与国际美学的对话交流。
简论作为中国美学研究方法的“反译”已经有许多着名学者谈论过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笔者认为,美学研究可以视为安身立命的一门“手艺”,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做法。笔者的做法是“古今中西的互动诠释”——理想的美学形态(今)、中国美学(中、古)与西方美学(西)的“互动诠释”。
上述方法所隐含的前提是中西美学的平等对话。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直到目前为止,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之间的平等对话依然是一个学术梦想,甚至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想;无可争辩的事实依然是:我们目前依然必须大量引进西方美学,而中国当代美学被西方引进的情况则凤毛麟角。
引进西方美学的主要方式是翻译,也就是将西语美学翻译成汉语美学。有鉴于此,笔者这里尝试着提出一种方向相反的研究方法——“反译”,也就是把我们汉语美学中的关键词尝试着翻译回到它所来自的语言,至少是国际美学通用的工作语言英语,看看这中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异或歧义。试举一例。上文已经提到,汉语美学的关键词“审美”本来译自英语的 aesthetic,但是,受到汉语动宾词组组词方式的习惯性影响,汉语美学通常将“审美”理解为一个动宾词组——“审 - 美”,意思是“欣赏美”。
为了检验我们的理解与接受是否准确,“反译”法就会发生重要作用:把“欣赏美”翻译成英语,一般的表达将是如下一个短语:to appreciate beauty。仅仅从直观上来看,这个短语与 aesthetic 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从“翻译”到“反译”,就会很容易地发现中西美学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歧义,就会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理论混乱。
关键词 体育舞蹈 青少年 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834-4 文献标识码:A
1体育舞蹈的含义及其展现美的特征
1.1体育舞蹈的含义
体育舞蹈也叫做“国际标准交谊舞”或“国标舞”,它主要将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起来,以男女相互结合组成一对舞伴,在音乐旋律的伴奏下共同完成既定的舞蹈动作并通过艺术表现力展现出不同风格、不同高度水平的舞蹈表演。
1.2体育舞蹈展现美的特征
(1)形体美。形体美包括形态美、姿态美、气质美,体育舞蹈中形体美主要表现在赏心悦目的身体形态和优美协调的姿态,体育舞蹈选手要求身体外形匀称与动作的协调。
(2)音乐美。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以声表情的艺术。舞蹈从来都离不开音乐,体育舞蹈也少不了音乐。
(3)服饰美。服饰从设计上来说,必须最大限度地适应舞蹈表演的需要,要轻便合体,实战自如没适应各种幅度的动作。
(4)动作美。体育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就是通过体育舞蹈的技术动作,舞者运用内部力量巧妙地与外部力量相结合控制着身体动作。
2体育舞蹈对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的意义
2.1体育舞蹈培养青少年健康审美观,提高青少年对美的认识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通过美学理论和审美活动来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他们的重要心理特征是认知能力提高,对生活有理想、有朝气、富于青春。在此期间进行的审美教育,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2体育舞蹈通过不同风格的体育舞蹈音乐塑造青少年良好的性情
体育舞蹈的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的。音乐增加了舞蹈的感染力,体育舞蹈中的舞种不同则音乐感染力也有所不同,有的优雅华丽、有的激情热烈、有的舒缓人心。
2.3体育舞蹈培养青少年创造美的能力
很多青少年学生的审美感知模糊、迟钝,更有些学生产生扭曲的审美感知,不在强刺激下不会有所反应,不够疯狂不能使他动情,患着“艺术维生素”缺乏症。而体育舞蹈是男女交际的舞蹈,男女的舞步不同,男舞者协调稳健的体态与女舞者匀称有致、曲线优美的形体,形成了刚柔并济美妙的和谐统一画面,给人一种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整体美的享受。
3体育舞蹈对培养青少年审美能力的方法
3.1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培养青少年对形体美、动作美的认识
体育舞蹈的练习过程是严格要求站姿和动作,在舞蹈练习过程中不断地练习,潜移默化地使青少年的身体姿态端庄优雅,行为举止得到改善,体育舞蹈的舞蹈动作舒展大方、优雅,青少年不仅可以使自己身体姿态得到完善、动作举止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对形体美和动作美得到正确的认识。
3.2通过对体育舞蹈不同音乐的欣赏,培养青少年的情感美
体育舞蹈分为不同类型节奏的音乐:舒缓优美、缠绵抒情、欢乐活泼、热情奔放。例如华尔兹的音乐优雅舒缓,可以使青少年紧张的情绪和感情得到舒缓;而恰恰、牛仔的音乐欢快热情,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斗牛则有鼓舞、振奋人心的作用。在练习中不断提高青少年对不同音乐风格和节奏的感受与理解,使青少年产生愉快放松的情感。从而在运动中逐渐地培养青少年的情感审美。
3.3通过体育舞蹈表演,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体育舞蹈比赛是以舞池的形式进行,很多不同类型的选手和观众观看比赛,此外,体育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通过参加比赛、排练、演出等等活动,许多青少年克服了内向、胆小、害羞等胆怯的不良心理,增强了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4通过对体育舞蹈服饰的了解,培养青少年对美的鉴赏能力
青少年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通过了解体育舞蹈服饰特征对国际文化有所认识,这样就能够增强青少年对体育舞蹈整体认识,把舞蹈中所蕴含的“美”完整地体现出来,培养他们形成举止美、形体美,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此外,青少年通过对舞蹈服饰的观察和学习,也增强了其对生活中服饰美的认识,把对舞蹈服饰和日常生活服饰的审美能力融合起来,提高了对生活地自信心。
4结论
体育舞蹈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使得他们的形体、动作、气质、服饰更加协调优美,而且塑造了他们良好的性情,培养了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良好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在体育舞蹈学习中要通过大众传媒以及家庭审美能力的教育以达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而在舞蹈练习中应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认识及鉴赏能力。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艺术科学的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硬地把古人留下的文字进行抄录,拼凑出来的,而是从前人和今人的艺术实践经验中总结研究升华出来的。
众所周知,舞蹈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体动作艺术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舞蹈艺术审美规律的一门科学,舞蹈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舞蹈审美学。它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创造和鉴赏的科学,是舞蹈与美学交融的一门新兴学科。
舞蹈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家和舞蹈作品都不应也不可能独立于它所属的社会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所以,若不研究舞蹈自律与他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地、完整地把握舞蹈的审美本质。
作为舞蹈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舞蹈美学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及相对界定自己的研究范畴。无疑,舞蹈美学是把舞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舞蹈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根源、形态,自然就是舞蹈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物化,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所以,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当然是舞蹈美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舞蹈不仅是舞蹈美学研究的对象,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审美对象。它之所以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对象,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反映。实际上,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本身也是在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中呈现出来的,研究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的特殊点当然也是舞蹈美学研究范畴之中的重要之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美学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个已然的存在物,通过这一存在去把握其形式美,把握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握其真善美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生成过程,去把握其审美创造、其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其生成过程中的美的传统等等。
吴晓邦先生说的好:“谈美最好从美感说起,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舞蹈美感?我认为,舞蹈美感实质上就是舞蹈的审美意识。它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指广义的舞蹈美感,包括舞蹈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诸如舞蹈的审美观念、趣味、能力、理想和审美感受等等:另一种含义是狭义的舞蹈美感,即专指舞蹈的审美感受,即舞蹈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们,在创作与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这种舞蹈的审美感受,是舞蹈审美意识的核心所在。舞蹈的审美意识,也属于人们社会意识的一种,它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没有舞蹈艺术的存在,也就没有关感可言。要认识舞蹈审美意识的来源和本性,就必然要涉及到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舞蹈美,以及舞蹈的本质与审美规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舞蹈的审美,在心理学上来说,也是属于心理感觉与知觉的认识活动。费尔巴哈与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曾从哲学上肯定了美感是通由感觉器官对客观现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恰巧又是对自己的认识,即人在客观对象上看到了自身,看到了人的情感和生活,于是产生出审美的愉快。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认识的根源,无疑是在感性认识里面,但美感认识毕竟与感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而且舞蹈的美感与一切美感乃至人类的一切意识现象一样,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由此,我们看到舞蹈审美意识(美感)是对舞蹈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就其反映的内容或感受的形式来说,也是人们舞蹈艺术实践的产物,它的内容与特性,是取决于舞蹈审美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取决于一定历史社会舞蹈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它所特有的把握社会现实的审美感知方式,是产生和建立在人类舞蹈文化漫长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之上的。原始社会时期的舞蹈,有其萌芽状态的舞蹈审美意识,这与欲望满足后的、狩猎饱食后的欢乐交织在一起,但它常常被束缚在感觉本身而缺乏想象、理解的自由活动,这是远不能与当今舞蹈多样化发展的高水平的舞蹈审美意识相比的。今天,我们通过舞蹈的审美对象感知到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内容、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社会美育意义。就审美意识来说,它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舞蹈审美意识与一般文化意识、宗教意识、科学意识、伦理道德意识之间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也必然要联系到舞蹈审美观念上真善美的关系舞蹈审美感受的反映特点――社会功利性与心理感受的特殊性――感性、理性以及情与理的统一等,还有舞蹈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异,舞蹈美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舞蹈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舞蹈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等等……都需要我们联系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实践,去做深入一步的研究。至于舞蹈美,我认为它是属于人工创造的美。舞蹈的美和各类艺术美一样,它包括舞蹈内容的美和形式的美,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而形成其特有的美,它就是舞蹈艺术形象的美。
舞蹈内容的美(包括审美情感、趣味、理想、观念等)是舞蹈家对自然与社会生活审美属性的审美意识的集中显现,它与舞蹈的形式美(包括舞姿、动态、音律、服饰、线条、色彩、构图等等)应是水融在一起的。不过舞蹈又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艺术,因此,要重视舞蹈形式美在舞蹈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形式美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然而在重视舞蹈形式美的同时,不可忽视舞蹈的内容美仍然在舞蹈审美中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看来,他们的审美创造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即都努力追求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优秀舞蹈作品的美,我们无不是从完美的、真实的人物形象中直观感受到的。所以,从舞蹈美的全部内涵来作总体上的审视,舞蹈的美,可以说美在形象。当然,舞蹈形象的美,是舞蹈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统一,融化在人物形象塑造之中,熔铸出性格鲜明、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称之为‘美感’。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它的审美创造过程。我认为,舞蹈审美创造的一般规律,可以简述为:审美感受――审美发现――审美意象――审美形象。即舞蹈创作者以审美眼光和心灵,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审美感受,发现并选择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美;进入形象思维的系列加工,从而熔铸出舞蹈艺术美的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它浸透着舞蹈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审美感情、趣味和理想 舞蹈审美鉴赏的一般规律是:舞蹈形象的审美感受――审美意象的感知――审美情感的进发与共鸣――审美形象的评判,即舞蹈欣赏者,从对舞蹈形象的直观感觉、印象开始,进而产生联想,想象,感知审美对象的意象所在,激发自身审美情感,从而作出对该作品的审美评价。舞蹈家从生活情感、想象――形象,即情、意、形,换句话说,从内心到外形。而从观众欣赏角度来说,就恰恰相反,观众是要通过形、意、情来感受的,从外形到立意而获得情的感受,即从外到内。从这里我们看到舞蹈形象是审美创造与鉴赏的核心与集中点。如何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塑造出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舞蹈审美形象,是舞蹈家们孜孜以求的。舞蹈形象是舞蹈意象的物化形态,它决非是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或直接再现与翻版,自然形象是经过意象而转化为舞蹈形象的。所以,舞蹈的审美意象,实际上成为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也即是舞蹈形象思维的核心部分。舞蹈审美意象,就是舞蹈家审美心灵里的意中之象。具体说来,即是第一自然或社会事物,被舞蹈家感知,产生心理表象,经过与同一事物相关的表象积累,产生了对该事物的观念之后,创作者不仅不脱离原来事物的感性表象,而是联系各种相关的感性材料,展开舞蹈形象思维活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泛化、深化给该事物表象染上情绪色彩,注入了主观情感内容,使客观事物的表象与主观的情、意相结合,于是在舞蹈创作者心目中,逐渐形成饱含思想、情感、意趣,表现为精神境界的舞蹈审美意象。也就是说,舞蹈的审美意象是在一定的表象基础上,经过形象思维过程的一系列意识加工,伴随观念的不断深化,情感的凝聚,而有选择地对于那些最能显示主题、人物性格的侧面,紧抓不舍,并使这些表象特别突出出来.强化起来.使之越来越鲜明、丰富、凝练,而成为饱含审美情趣、理想的舞蹈意象。如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舞蹈作品《雀之灵》的经验告诉我们了舞蹈审美意象的突出作用。作品从孔雀的原生形态和舞姿的雕塑感,以及绚丽生辉的孔雀服饰和独具特色的傣家民间音乐旋律,使演员自我爱怜的陶醉,特别是通过她灵动的手指给予孔雀头千姿百态的造型,注入了杨丽萍主观思想的情意,使之融为一体,她突出的强化了孔雀的“表象”,从自然形象――舞蹈意象――升华为舞蹈审美形象。人们从观赏《雀之灵》中,感受到鲜明、生动、丰富、动人心魄的独特的舞蹈人物形象和傣族民间舞蹈的柔美、轻盈、平稳的时空意境,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力来呈现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舞蹈从原生态中提取,塑造了孔雀的形象,古朴、醇厚与自然浑为一体,追求一种任凭时光穿梭,生命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在不知不觉的舞姿变化中象征着图腾,舞段采用剪影的方式静态地制造出远古的空间感。着力于动作的张力和意识的外延,寻找一种腾空的漂浮感。杨丽萍独创的那种雕塑感生发出来的,具有闪烁,生动的舞蹈动作,更是民族舞中所鲜见的。用“形神兼备”来赞誉《雀之灵》是似乎还不够的,杨丽萍那着魔般5的手臂有节奏、有层次的节节律动,分明超出了孔雀的机敏、矫健,反映的是人类对精致完美、灵动自由的不懈追求。给人们以强烈的舞蹈美的感染,带来了鼓舞力量,具有现代意识和富有个性的民族精神,《雀之灵》是一个成功的当代民间舞蹈精品,获得了很高的审美价值。通过美学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我深深地感到,从审美角度对舞蹈的审美与创作活动,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将有效地从艺术理论到实践,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是作品赋有生命力、立体感、艺术性和时代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美是生活,美在心灵。美时时刻刻存在于人民生活中,存在于人民的心灵里。美是舞蹈艺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只有不断地从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式来营造、开拓舞蹈审美文化的新天地,才能让人民从舞蹈审美愉悦中,享受时代的新生活,才能让舞蹈成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的形象标志。
(作者单位:郑州师专音乐系)
一、形式美和功能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科种类较多,涵盖了室内、景观、城市规划等,若是要细谈,每一种学科都有其独有的美学思想和设计美的标准。但万变不离其宗,设计美学的形式美和功能美是两项永恒的标准。这两项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美学内涵,例如形式美,其中包含的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形式美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项必须接受世人检验的设计,它一旦将一件作品付诸实践,其直接的受众就是它的使用者们,而这些使用者也理所当然的是这件作品的评审者,这些评审者们审美各不相同,对美学的认识也程度各异。由于其使用的体验和视觉的感受使得他们大都只能从形式美和功能美的角度进行评审,因此形式美和功能美也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的重点考虑方面。初学设计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形式与功能无法有效统一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初学设计的时候容易将形式美与功能美割裂开来理解,未能认识这两者其中的联系,于是在设计时将其中一项作为做要思考的方面而忽视了两者本质上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事实。尤其是在初次接触大型的建筑设计时,大部分设计初学者会绞尽脑汁地去进行外观的造型设计,在形式美善做足了功夫却对功能考虑欠缺,或是出现将人体工程学等理论等直接运用到细部的设计却无法将形式美进行统一,因此到一次设计的最后也不明白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当然这种问题出现也是十分正常的,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对设计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因为无论是形式美还是功能美都有着深厚的美学内涵,只是对它们进行表面的理解和认识是无法对两者进行把握的。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学习中设计者应当更加深入的去学习形式美和功能美的内在美学理论,方能在设计时实现对两者的熟练运用和有机统一,并通过自己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和思考将设计美学丰富的内涵用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达,使受众能够轻松地理解环境艺术设计中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美学内涵。
二、技术美和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其实技术美和艺术美、形式美和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相似的,只是评审的侧重不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审美角度,简言之艺术美和形式美其实都属于倾向感性审美的方向,而技术美和功能美更倾向于理性审美,其中艺术美和形式美、技术美和功能美的区别应该是前者是从设计者们的角度出发对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评审,而后者是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受众角度出发去评审一件作品。艺术美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作品中多体现为造型,色彩等艺术语言,而非一些设计语言,这些语言在一件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更多的是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从而带给受众的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就起源而言技术美要早得多,在人们还没有对技术美有太多认识的时代却早已对艺术美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初学设计时所出现的问题正好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在初学设计时设计者还没有将自己从多年来的受众角色转化成设计角色,所以在那时候出现的造型问题应属于形式美的范畴而非艺术美的范畴。技术美的概念是在人们对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技术落后的时代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十分有限,掌握和运用是当时的时代趋势,并不是说那个时代就没有技术美,而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将其划入美学范畴进行研究,技术美和功能美在理性审美范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特别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一件作品的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受技术的影响,技术的采用有其非常严谨的科学根据,因此,技术美又常常和科学美放在一起讨论。技术美相较于科学美更侧重于材料工艺方面的内容,其结果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上体现为建造技术和建材运用等方面,也正是由于对技术美的不懈追求才产生了高技派等举世闻名的设计流派。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得技术美的语言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理解,让技术美不再只是被当做形式美的的载体存在,而是一种有着独特的评审标准的美学语言。
三、结语
设计美学体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一定要深入的对设计美学进行研究学习,真正理解掌握设计美学的内涵,将这些内涵运用到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去,才能在作品中实现形式美与功能美的辩证统一,达到艺术美和技术美的有机结合,使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既能够被设计者和设计师们所认同,也能够让作品的受众感受到来自设计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伍星 田艺龙 刘谦益 单位:兰州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美术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羡的能力,因此,美术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注重美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作用
1.审美教育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进而热爱美、热爱生活。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则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眼睛也即是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它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慢慢提升。要提高审美能力,就要接受美的教育与熏陶。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在美术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美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辨别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由于缺乏辨别能力,不易分辨出美丑,从而走上歧途。通过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地接受美的事物,摈弃丑的、恶的事物。
三、美术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1.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人是审美的动物,最重要的是能够发现美、欣赏美,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身边的美,形成对美的感受力、直觉力,也就是对事物的不同特征比如色彩、形状、张力、光线、质感、肌理等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但是生活中的美需要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学生不懂得发现美、欣赏美,也就不可能进行审美创造。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教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作品,对其进行欣赏与分析,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线条在素描中除了用来勾勒轮廓,还是表现出作品形体与质感的素,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优秀作品能加深学生对线条这一造型因素的理解与感受。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是不同的,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能分清简单的色彩,但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能感受出不同色彩之间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造型因素,进而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
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欣赏美的能力后,紧接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学生的欣赏力提高到学生的感悟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美的能力,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感知对象的积极的态度与体验,使学生从欣赏美发展到愉悦的态度与体验。比如欣赏油画作品《父亲》时,在了解中国农民纯朴善良的性格,了解了作品本身的语言技巧及油画本身的特性,甚至了解了艺术家罗中立的生活时代及创作时的精神状态的基础上,可以让审美主体克服一看到此画就厌恶的感觉,并被作品表现出的巨大的感染力所震慑。这时,也就自然地流露出对作品的审美情感了,使审美客体成为审美者个人的心灵感悟,从而加深审美者的感悟力。
四、关于审美教育的建议
1.发挥课堂教学的魅力
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美术教学具有特有的魅力。如果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课堂教学形式和方式迎合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且使学生从中领悟美术的特殊价值,很自然地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通过引导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德国古典学家康德说:“鉴赏是关联着想象力的自由的合规律性的对于对象的判定能力。”意思是说对于美的欣赏,离不开自由的合规律性的想象。欣赏课上要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提高认识。丰富、生动、新异的想象力的培养,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想象的热情,提高艺术欣赏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为培养创造力打下基础。
2.重视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
陶冶是无时无处不在的教育方法 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止限于课堂之上.而应该通过课外活动,把这种美术教育渗透生活中,让它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从而陶冶情操。
艺术美,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而艺术形象则是艺术家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的产物,它本身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具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良好的品德,实际上是与客观存在息息相关的,而陶冶的方法,则是借助外界环境影响学生的方法。其特点是潜移默化,是在无“声”无“形”中感染学生,使他们感受到什么,从而“移”人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中。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富于感彩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培养崇高理想.完善人格和美好品德。重视课外活动.为美的陶冶创造空间,创造机会,教师应做到如下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从身边的形象和行为表现上发现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画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尝试把生活中的行为美、形象美表现在笔端,为美术课积累素材。
第二,引导学生逐步深刻认识美的内涵,改变从表面上或某个局部认识美的片面观念,形成真、善、美一体化的认识.即内容与形式,表现与内涵在美上的统一而完美的展现。例如:希腊著名的雕塑家米洛的维纳斯像,是一颗人类艺术的明珠,绝不可用庸俗的眼光去看待。丰富的想象及创造性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九年级的雕塑课,农村学生是不可能用橡皮泥来做雕塑练习的。但是可以利用农村的条件来上,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玩“泥巴”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泥泥”游戏开始讲雕塑课,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美术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正欣赏到美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结语
在美术教育中,老师们要充分了解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对审美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方芳 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知识经济2011年04期
[2]李霞 让文学形象永留儿童心中[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年02期
一、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关键词】民俗特色 幼儿 审美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12-02
民俗特色是开展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其形式生动、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能够提高幼儿审美的兴趣,并且在民俗特色的学习和了解中,对于美的事物以活动、技巧、声音、图画、手艺等多种途径呈现,能够唤起幼儿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尤其是让孩子们亲自感悟民间艺术的魅力,能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一、利用民俗特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
要想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要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动情、生情,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民俗特色可以说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印上了浓浓的民俗文化烙印。直到成长到幼儿阶段,孩子已经对美的事物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唤醒和培训其审美感知能力,为将来发现美、欣赏没和创造美奠定基础。在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民俗特色来引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增强对美的情感。例如每年的各个节日,人们的服装、饰品、舞蹈、戏剧等都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表现。但是由于幼儿的感知能力有限,无法对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作品产生较深的认识。在这里,教师可以把目光瞄向乡土气息上,比如土地、山河、草木、播种、耕地、劳作、收获等,还有幼儿经常看的见的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引导幼儿去感知美,增强爱美之心、陶冶情操。
二、利用民间艺术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我国人民智慧的表现,展示了古代人们在创造历史中,与大自然搏斗、融合,出现的群体性的艺术,民间艺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创造者的思想和感情,它对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起到了很大作用。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许多已经流失,有许多民间艺术被人们误解或者忽略而没有得到传承。在幼儿审美教育中,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幼儿所乐于接受的,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审美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有计划的、有选择的将当地健康的、向上的、文明的民间艺术引进幼儿的感知和审美教育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独特性魅力,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美的事物。例如“剪纸”,其属于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作,通过人的创新思维模式,将脑海中想象的画面通过不规则的图形展示出来,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像独特而有趣的动植物描述这都是幼儿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剪纸的技法、造型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如“泥塑”,民间泥塑和民间剪纸都属于同一种民间艺术类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审美教育素材,像孙悟空、猪八戒、哪吒等泥塑题材,都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培养生动例子,将这些人物形象的形态、神态、精神、性格、智慧以及情操等以泥塑的方式结合教师对其历史故事的讲解,能够极大地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除此以外,民间艺术相对来说属于一种自然纯真的艺术形态,其造型甚至是创作者随心所欲的结构,这种造型意识和幼儿的形象思维模式正好吻合,幼儿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不加矫饰且不成熟的,他们多是直接用质朴的心灵去感受眼中的世界。所以,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看见他们在作品的造型上的夸张和不协调,这也是他们天真率性的表现。幼儿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将形象多变、不拘一格的民间艺术融合进幼儿的审美教育中,能够调动幼儿的审美意趣和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民间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了解民间美术,学习的民间美术的技巧,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例如“国画”,喜上眉梢、骏马图、清明上河图、松鹤延年等等图画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吗,教师通过讲述它们的象征意义能够唤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述他们的绘画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特色的典型,其造型多姿、色彩多样、材料多变、肌理生动,蕴含的美术价值非常深刻,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再如民间工艺,其包含了塑 、勒、刻、剪、粘等多种技法,有关于色彩的调配、刻画的方法、装裱的形式、泥塑的选料、模具的制作、工具的造型等等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而总结出来的技术工艺,这些在课本上是很难学到的,需要模型、设色、机构设计都多方面知识讲解和学习,并且还涉及到许多细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奋斗不息的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意思,引进民间美术来丰富课堂教学,这样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内容丰富有趣,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拉近。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家乡的民间美术品,带领幼儿观看民间艺术品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现实观察和实践,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中了解民族民间美术品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从而学会欣赏民间美术。这样让幼儿体会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感受民间美术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从而培养其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情怀,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总之,我国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民俗特色文化,对于幼儿审美教育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地方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特色素材,根据当地民俗活动特点,设计审美教育方案,让幼儿通过对民俗特色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其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的意识,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静.审美感知:儿童美育第一步[J]. 大众文艺. 2010(15)
【关键词】 形式美与艺术美 概念 法则 关系
美,在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同的课题。设计艺术中的形式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效地传达了人们对于美的认识,人们对美的概括与表达。究竟什么是艺术美与形式美?本文从形式美的产生、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的特征、形式美在设计艺术中各个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形式美对艺术设计的重要影响和具体的体现。
1 形式美与艺术美的概述
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它决非纯粹自然的事物。社会实践的历史积淀使形式所涵盖的社会生活内容渐渐凝结在构成形式美的感性材料及其组合规律上,事物的形式或美的形式就演变为独立存在的形式美。失去了具体社会内容制约的形式美,比其他形态的美更富于表现性、装饰性、抽象性、单纯性和象征性。形式美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的有规律的组合所表现出的美。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如形状、色彩、线条等,当这些质料以一定的规律组合,变形成了形式上的美。这些规律包括了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人们认识到形式美的这种能够引起美感的特殊作用之后,就自觉地对美的事物的外在特征进行规律性的抽象概括,逐渐认识了形式美的法则,并依照这个法则进行美的创造,在自觉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形式美的法则的内容。形式美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的事物的外部形式,是人们对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的高度概括和自觉运用的结果。所以说形式美的根源是生活实践。
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根据实际生活的体验、认识,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具体可感而又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情境。形象性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艺术美,实际上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各种美丽因素的融合,即艺术美包括它所再现的客体的美,也包括它所表现的艺术家的主观世界的美,即艺术家的思想、情操、理想所构成的美。同时艺术美也包括艺术内容的美、艺术的形象美、形式美。艺术美是美的最高形式。
2 艺术美的产生及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产生本质上是源于艺术设计的最本质的目的。美,形式美是源于社会实践的,设计同样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萌生出来的,设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设计反映的是社会现实存在的现象,只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融进了自己的思维,通过艺术的美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是能够反映一定社会现实的。形式美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和掌握各感性质料的特性,并对其形成的联系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得出来的。
形式美的法则有: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这一法则体现了自然和人类的生存原则。大千世界,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和生命;而没有统一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所谓变化就不可能存在,最终只能导致混乱与衰亡。在艺术上人的艺术感受是有统一性的,艺术作品也必须具有变化和统一性,才能更好地为人所理解和欣赏。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完美形态,对称的视觉感受是庄严,秩序,安静,平和。对称是有机生命的完美的形式体现,如:人、各种动物大多都是对称的形态,普遍地存在于自然界当中,所以在设计时间中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对称具有完全对称和近似对称两种形式。所谓完全对称是指绝对的对称,所谓近似对称是指构图整体呈对称趋势,构成要素局部是有变化的。均衡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它来源于自然事物在力的状态下稳定存在的视觉感受,所以均衡是力与量的视觉平衡。在设计中是设计要素在总体配比中的平衡统一,是利用设计要素的虚实,气势,量感等相互呼应和协调的整体效果。它的形式体现主要是在有机的布局中掌握画面的重心。节奏与韵律:这是“任何物体的诸元素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而这些元素之间,具有可以认识的关系”。节奏,是画面中同一种元素运动所形成的运动感;韵律,是有规律的节奏经过扩展和变化所产生的流动的美。节奏与韵律本质上是一致的。
3 艺术美与形式美的不同
艺术美涵盖了形式美。艺术美是指经过人的主观塑造后把自然的物象艺术处理,从而达到美观的效果。形式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吴冠中融合中西画的审美观而提出具有独特的现代审美观念形式的一种艺术美感。艺术美不是同等于现实中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现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它不仅包含在艺术美中,其本身也是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艺术美――无论哪种美术形象,它们都不是与生活完全等同的,而是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的结果,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因此,人们称这种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
形式美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①语言元素(点、线、面、体、色)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②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③语言规则(变化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美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如何表现,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说,艺术美不在于描绘一张美丽的面孔,而在于美丽地描绘一张面孔。形式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都有着广泛的体现,形式美渗透到了设计艺术的各个领域,我们今后的设计创作过程中,要客观地、能动地运用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以便创作出更美、更有用的、赋予形式美的佳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幼儿;审美教育;审美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53-02
在我国,审美教育是有着优良传统的,早在商代,乐、舞的知识技能就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内容,西周的文艺中,乐更被看成修养应世的工具。当时就有“礼所以修其外,乐所以修其内”的提法。固然,当时乐所以被重视,是更侧重它的道德作用,出于稳定当时政治制度的需要。但是,从孔子听“韶”乐后,“三日不知肉味”的反应也可以看出,那时已懂得乐的审美价值和陶冶作用。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即感受和领会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它受到人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生活经验、知识修养、社会地位的影响,也受到时代风尚、民族传统和区域的影响。要使现代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就需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培养和教育,然而对幼儿的审美教育尤其重要。
一、审美教育对幼儿具有特殊意义
审美教育必须从幼儿阶段开始,还不仅仅是因为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审美教育关系着未来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素质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它的特殊意义还在于以下三点:
(一)审美教育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易为幼儿理解和接受
幼儿思维形象、具体、自制力差,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常受情感和兴趣的支配,就是以美的事物和具体鲜明的形象进行教育的,它具有具体形象性与可感知性的特点,又是依靠情感来打开审美者心灵大门的,它容易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感情上的共鸣,使幼儿在轻松自如、没有压抑和强制的情况下,在主动的感受美的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因此,最容易为幼儿所理解的接受。
(二)幼儿期是人的艺术才能开始显露的时期,艺术教育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幼儿期儿童的视觉,听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和艺术形象的识别力以及记忆能力也较好,应不失时机地向幼儿进行艺术才能的培养。在培养幼儿艺术才能时,既要看到幼儿艺术素质的个别差异,也要看到幼儿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因此,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同时也不应忽略对具有特殊才能幼儿的早期发现、及时培养,否则,再好的素质也会衰退和被埋没。
二、幼儿审美教育的任务
(一)培养幼儿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初步的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就是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调动幼儿感受美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首先应培养他们注意美、喜欢美,并引导他们去认识美和追求美。教师可以先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发现美,从对声音、颜色、形状、气味的感知中辨别出售以人愉悦的成分;从对人行为的观察中得到对良好行为的好感。
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还应培养幼儿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虽然幼儿的审美教育还是处在启蒙阶段,也应培养幼儿运用美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最初步的萌芽意识。如对服饰美感受的同时,教育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仪表美、行为美。
(二)教给幼儿粗浅的艺术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初步的创造力
艺术活动在幼儿审美教育中具有突出地位。艺术形象对人们的感染力是现实美所不能代替的。艺术为幼儿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美的境界。艺术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社会功能,从艺术一进入孩子们的生活就开始发挥着作用。幼儿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着对周围事物,甚至对整个生活的态度。
然而,要发展起一定水平的欣赏艺术的能力,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在艺术上有一定修养。因此,教给幼儿艺术活动最初步的、简单的知识技能,是使幼儿感受、理解、欣赏艺术,发展艺术创造力的基础。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创造力,是发展幼儿创造才能的重要方面。纪儿的艺术活动,如音乐、舞蹈、绘画、手工及诗歌、童话等,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幼儿从中得到感受,他们总是想表达出来,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成人在这些艺术活动中给予恰当地支持、鼓励和引导,不仅对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且由于能力的迁移,习惯的美成,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自信心和独立精神,也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
(一)艺术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的内容种类很多,主要是音乐、舞蹈、美术、文学。其他像电影、电视、木偶戏、杂技表演等综合艺术,通过组织幼儿欣赏也能成为幼儿审美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音乐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它是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唱歌、舞蹈和音乐游戏、欣赏歌曲或乐曲以及打击乐器等。其中,唱歌是基本内容。
音乐教育的各项内容,以它动听音乐、优美的曲调、鲜明的节奏、生活的形象和动态等特殊的艺术魅力,赢得幼儿喜爱,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认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音乐还能启发人的智慧。因此,它在幼儿审美教育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要求是: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的粗浅知识与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
[关键词]舞蹈动作 艺术 舞蹈欣赏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77-01
一、何为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在观看舞蹈演出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也是一个感觉和理解、认识和体验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通过欣赏舞蹈,观众可以认识舞蹈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欣赏舞蹈美的动态、形象、韵律、动作、技巧、表情和音乐下,自我陶冶、自我调高、自我教育。
观众在舞蹈欣赏时,通常也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些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可以使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得到补充、完整、生动和鲜明。最终,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体会到生活深刻的意义。
二、舞蹈欣赏活动的构成条件和需经历的心理过程
观众要想顺利和正常地进行舞蹈欣赏,一定的主观条件是必须具备的。自身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舞蹈知识,了解、遵循欣赏舞蹈艺术的规律,还要具有一定的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体会到舞蹈的真正意义。
构成舞蹈欣赏活动,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欣赏主体,即欣赏舞蹈作品的人,也就是观众;欣赏客体,是指被欣赏的舞蹈作品;欣赏中介,是指舞蹈审美实践。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舞蹈欣赏活动就构成了。对喜欢欣赏舞蹈作品的人来说,欣赏舞蹈属于一种高艺术上的视听觉享受。
舞蹈欣赏活动需要经历的心理过程有三个:第一,对舞蹈作品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当舞蹈作品开始在舞台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舞蹈者的人体自然结构美和舞蹈者所表现出美的动作和韵律。第二,由舞蹈作品流动的动态人体形象的感觉所引起的体验、联想而进入想象。当舞蹈表演步步展开时,观众会慢慢融汇到舞蹈中,被舞蹈动作所感染,观众自身的经验和感情积累随之调动起来,从而开始想象。第三是,通过对流动人体形象的想象、内蕴的探究而得到领悟。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栩栩如生的画面,万千的形态,生动、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象,深深触动观赏者得灵魂。第三层被称为鉴赏者审美过程中的最高层次了,大家常说的进入了“意境”也就是指它了。它被柏拉图称之为对美本身的瞻仰,被尼采称之为“酒神的狂欢”,被马斯洛称之为“高峰体验”。总之,舞蹈审美必须品味其动作,赏析其画面,深入其意境,只有经过了这三种境界,舞蹈欣赏者才能真正地领略到艺术的风光。
三、如何培养舞蹈的欣赏能力
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千差万别。同一舞蹈,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见解。若不懂得如何去欣赏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舞蹈,就无法感受舞蹈的真谛,这的确让人觉得有些惋惜。而对舞蹈的欣赏能力并不是先天的,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学习和训练,从而得到提高。所以,培养舞蹈欣赏者的欣赏能力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观众需要不断地融入社会实践。因为舞蹈来源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提炼。所以,一个人要想领会到舞蹈艺术的真谛,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生活体会。
其次,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知识和提高文化修养。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换句话说,一个人若具备文化知识和舞蹈基本理论,他就能感受和体味到舞蹈的真谛。
最后,多参与各种欣赏活动。要想拥有一双能够欣赏美的眼睛,人们有必要去参加各种舞蹈欣赏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艺术形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四、欣赏舞蹈的社会作用
优美的舞蹈不仅可以激发欣赏者心中的美感,还可以促进欣赏者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审美水平的提高。现将欣赏舞蹈的作用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舞蹈欣赏具有审美教育作用。舞蹈艺术被称为是审美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舞蹈欣赏,人的情操在欣赏舞蹈中受到陶冶,人的思想也得到提升。舞蹈作为一种人体动作艺术,它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舞蹈欣赏者。总之,欣赏舞蹈不仅能陶冶人们思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人们的全面发展。
舞蹈欣赏的专业艺术教育作用。舞蹈属于一种美的创造,它包含着无穷的艺术之美。人们通过不断的领悟、探究和欣赏舞蹈艺术作品的美和美的构成技法,其舞蹈欣赏力会随着提高。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人们进行舞蹈表演和创作。而对从事舞蹈专业的人员来说,欣赏舞蹈也就是在舞蹈中接受教育,舞蹈者的眼界也得到了开阔,丰富其舞蹈艺术。因此,正确、科学地进行欣赏舞蹈,既有助于促进舞蹈者对舞蹈的创作,又助于提高其表演素质,推动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
五、结论
舞蹈欣赏,被称为一种高级的精神审美活动,对观众和舞蹈艺术家,社会活动和舞蹈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舞蹈活动的价值也通过舞蹈欣赏实现。舞蹈欣赏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真正地欣赏舞蹈,才能真正地感受和体味舞蹈的真谛。此外,在欣赏舞蹈作品时,需用心体会和感受舞蹈的美,培养一双“具有高度审美意识的好眼睛”。
【参考文献】
[1]柯童.舞蹈艺术欣赏[J].剧影月报,2009(03).
[2]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