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

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

时间:2023-07-04 17:0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股票投资与投机技巧

第1篇

现在,证券市场上流行着各式各样的理论,似乎都能准确的预测股市走势。但实际上,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理论(今后也不会有)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作为散户,面对众多的理论知识,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在证券市场上做到理性投资,以便获取稳健收益呢?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散户投资者,不仅要学习一些书本上的股票知识,还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前进。股票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这种风险一方面来自于公司、市场和政策等方面,还有一方面来自于投资者本身。

而大量的事实证明,投资者绝大多数的亏损都源于自身的风险。错误地判断股票的价值和买卖时机是造成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散户投资者必须苦练本领,掌握一些必要的股票投资知识。

其次,要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和技巧。无论是长线持有优质的股票,还是中线波段操作,以及短线投机等等,都是可以获取利润的。但每个人的性格和心态各不相同,有的适合做短线,有的适合做中长线。这就要求投资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投资方法,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投资技巧

对于一般散户朋友来说,中长线应该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从概率上讲,只要是交易,就有失败的可能。减少交易相对来说更容易成功一些。

再次,要克服贪婪、恐惧和从众的心理。股市一涨就看高10000点,股市一跌就看低3000点或2000点,这些都是贪婪和恐惧惹的祸,与个人素质的高低无关。

股市有个二八定律,就是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成功,所以要想赚钱,只能做少数人,万万不可从众。我们是散户,但要杜绝散户思维。真正的成功者,在股市里往往感觉很孤独。例如,中石油开出48.6元的天价就是贪婪和从众造成的结果,而近期有投资者在5000点之下割肉则是由恐惧造成的结果。

然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大家都知道,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是肯定要打败仗的。如果在操作上不遵守纪律,随情绪变动等等,必定会亏损累累。而制定的操作纪律,一般有证券投资比例,仓位控制,证券品种选择,短中长线比例配置,止损位和止盈位,以及遇到突发性事件时的应对措施等等。这些操作纪律一经制定,就必须严格遵守,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是在进行理性的投资。

最后,要坦然面对亏损。只能接受盈利而不能接受亏损的人最好不要进入股市,因为这不是你要进的地方。在股市里,涨跌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有涨就有跌,有跌就有涨。

既来之,则安之,无论涨跌,都要以平常心对待。正如谚语所说,你喜欢阳光,就要接受阳光背后的阴影。

作者博客地址blog.省略/50mudong

第2篇

【关键词】 中小投资者;投资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金融投资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不单单满足将自己的财富放在银行获取简单的利息收入,更多的投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线,股票、基金,甚至期货、权证也不再是什么新鲜的玩意了。这些新鲜的投资工具对于我们的资产保值增值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本市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巨大财富诱惑的背后同样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相信很多人都会对上证指数从6124.04的高点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过山车似的发展历历在目。那么该如何利用投资呢?对于中小投资者,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使得投资的风险性剧增。稳定心态,把握投资机会,是中小投资者面对现实情况的一剂良方,在分析中小投资者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以股票市场为例,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应对措施

一、中小投资者的特征

(一)中小投资者定义

根据投资者的主体性质不同,投资者可以分为中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共同基金,信托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及各类公益基金等。中小投资者一般认为就是资本市场上除了机构投资者之外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只要是储蓄资金。这类群体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人数众多,结构分散。(2)中低收入基层的比例较高。(3)资金数量少。(4)相关的金融知识欠缺,投资技巧不高。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指导,增强自身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不仅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也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特点

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数量在整个资本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并不是很大,中小投资者的数量却是巨大的,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中小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中小投资者具有的一些特点,使其投资行为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1.投资行为的“羊群效应”。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主要是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小投资者不是根据信息对股票等一些投资工作进行理性的分析,而是过度依赖舆论,跟随其他人的投资选择,这也是股市中超涨超跌现象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羊群效应”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中小投资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对上市公司进行进行分析。当今的股票市场信息量巨大,真真假假的信息掺杂其中,投资者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并进行分析,这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涉及金融,统计学和数学等方面,中小投资者很难具备这样的能力。对于股票投资对于信息的时效性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这是很难达到的。

(2)信息披露存在缺陷。我国现在一直在致力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信息披露还是做得不是很到位,很多重要的信息并不能及时真实的披露出来,这样中小投资者很难及时根据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由于自身在信息方面的弱势地位,中小投资者更倾向于相信机构投资者的选择,这就造成了从众现象。

2.短线投资,很大的投机性。证券市场的投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投资型,另一类就是投机型。投资行为只要是看好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企业的分红及在长期的价值增值中获得资本利得。这是成熟的投资者偏好的投资方式,投资者的主要会选择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的股票进行长期持有,这样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小。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处在初级阶段,投资者也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他们把资本市场当做一个投机场所,希望通过低买高卖的短线操作获得收益,通过中小投资者的股票持有时间我们就可见一斑。

投资者每只股票的持有时间

资料来源:陈斌《中国股市个人交易者状态调查》,第36页。

3.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购买的股票获得盈利时更倾向于卖出尽早获利,当持有的股亏损时更倾向于长期持有,他们相信亏损是短暂,等着股票的价格一定再会涨上来,这种投资投资行为拉长了熊市向牛市过度的盘整和震荡时间。这种行为也影响了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当股价上涨时,中小投资者倾向于卖出股票,这是股票的供给增加,抑制了股票价格的上涨;下降时,却因为大家的集体持有,延长了起下降的时间,有时候还有可能因为大家的增仓行为使股价上涨,影响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实现。

4.中小投资者欠缺投资技巧。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需要收集大量的公司信息,宏观环境的信息,运用统计学,金融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企业的未来成长性,进行长期的价值投资。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需要一定得专业知识,而不是我国的一些投资者单纯的凭借直觉就可以跑赢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才将近20的时间,还处于初级阶段,证券投资对于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处在一个学习和积累的阶段。在这样一个时期,各个证券公司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开展业务的同时,可以对投资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既作为营销的手段,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途径。投资者的成熟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投资者的培训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证券公司在这方面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二、中小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股市投资是一个全方面的较量,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这场角逐中获得成功。

1.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人性都存在贪婪和侥幸的弱点,在股市中表现的更加特殊。相信很多中小投资者都经历过了05年至08年的快速增长的过程,体验了股市能带给人们的巨大收益。那个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全民炒股的阶段,每个人都是股神,每个人都在挣钱,人们天真的一位股指会一直上涨,自己的财富也能与日俱增。那个时候连老年人都拿钱出来买股票,炒基金。大家被金钱的诱惑蒙蔽了眼睛,物极必反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想不到了,盲目的疯狂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伤痛。

股指从2007年10月的最高点一路直下,到2008年的11月,已经达到1700多点,股民们总结了一句话,“新手套死在山顶,老手套死在山腰,高手磨死在山底”,在这场大灾来临之际,很少有人可以全身而退,损失是可想而知。股票投资一定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对于投资要有节制,对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要有一个止损点,能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及时收手,减少损失。不要在赚钱的时候忘乎所以,在股市投资的过程中,要能够真正控制这个过程,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2.建立健康的投资理念。证券市场中有这样的一个统计,70%的人赔钱,20%的人不赚钱,10%的人赚钱,自从有了股市以来,大家都在寻找一个跑赢大盘的技巧,经过股市将近200年的历史来看,真正的赢家实为少数。股民无限钦佩的大师们,无一不是价值投资者,不见得有超人的操作技巧,但经过股市的长期磨练而具备的投资理念,他们严格遵守市场的规律,对市场进行精准的分析,确定投资组合后严格执行既定的方案,也许在局部的操作他们会有闪失,最终会收获颇丰。

战略定位的清晰和坚定的执行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战略定位的成功远胜于一两场战斗的胜利。在中国的市场上,像上面分析到的中小投资者的特点,投机的氛围浓重,这和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成熟,上市公司的业绩差有一定的关系,逐步建立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随着中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客观的不利因素会逐渐消失,投资者要从自身出发,降低投资的风险,为自己的财富找到安全的升值场所。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精选股票,长期持有”,同样送给中国的投资者,希望中小投资者能仔细体会其中的奥妙。

3.股市投资的技巧

(1)新入市的投资者尽量选择基金进行投资。新入市的投资者缺少相应的投资经验,盲目进行投资风险太大。证券投资基金具备集合理财,专家管理的优势,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专家进行投资,由于投资者在时间、精力和知识技术方面相对于专业的投资专家来说有很大的差距,将资金交给他们是一个很保险的方式。经过实践的检验,这样的投资方式一般能接近大盘指数,甚至高于大盘的增长,这种投资方式是风险相对最小,也不是像储蓄那样没有任何的风险,投资者要结合自己的投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品种,对基金经理的操作能力进行一定得分析,选择好基金公司,挑选好买卖的时机,相信这种投资方式同样能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投资收益。

(2)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长线投资。在股市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经验的投资者可能不能满足于基金的投资收益率,这时投资者可以选择自己进行投资。一定要切记这时的投资还是要建立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这时主题的选择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点很多人都知道,具体的操作就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对宏观经济形势有准确的把握,对政策有很高的敏感性。多关注时事,对于投资会有很大的帮助的。“看大势,挣大钱”就是其中的道理。

另外,一些操作技巧可以借鉴:第一,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的结合,基本面是一支股票上涨的最基本的支撑,技术分析则是对上升或下降空间的一种判断。第二,对成交量的判断。股市上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是假的,成交量不会骗人,只有股价和成交量的同步增长才是大盘上涨的基础,一定要注意分析成交量这个指标。技巧很多,无法穷尽,万变不离其宗,抓住股市的内在本质,才能在股市左右逢源。

4.提高中小投资者自身的经济学修养。证券投资是一项特别的经济活动,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尤其是想在这个市场上有所斩获的投资者,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经济学知识,财政金融知识,同时具备投资理论,理财知识,对于市场上形形的理财产品能够拨开云层,见其本质,要关注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对于微观行业的发展驱使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求比较高。要在市场上取得胜利,就必须下功夫,不是单靠运气就能取得成功,我国的资本市场逐渐成熟,将会推出更多的投资理财产品,投资者一定要有相关的知识,对于这些产品有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这些产品真正为自己服务,而不能迷信营销人员天花乱坠的说辞,自己才是自己财富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鲁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M].第二版.海南出版社,2006

[2]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3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治理

投资是一种有意识的经济行为,投资行为受人们心理意识的调节控制,诸如,投资决策动机、投资收益与预期、投资风险规避等问题,其实质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在投资中的具体表现。在证券投资市场,资金的时间价值表现为对于投资时机的判断和选择,投资具有风险性,投资期越长,投资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就越多,因此证券个体投资者,必须具备足够的投资知识、风险意识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投资者成功的最根本素质。

1证券投资者投资心理误区的集中表现——认识偏差

证券投资者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不由自主地受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如跟庄、推崇股评、高换手率、市场非有效性等,投资者的认知与行为偏差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

人们往往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过度自信是投资者典型而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在牛市的顶峰达到它的最高点,而在熊市的底端达到最低点,过度自信的投资者会过度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的信息,注重那些增强能力自信心的信息,而忽视伤害自信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过度自信是危险的,例如,很多证券投资者不愿意卖出已经发生亏损的股票。卖出等于承认自己决策失误,并伤害自己的自信心。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好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跌,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在大盘进入了真正的底部区域时,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好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买了那只股票,现在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人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人的股票投资往往是失败的。

1.2信息反应的认知偏差

有些投资者对信息存在“过度反应”(over-reaction)和“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两种现象。如果近期的收益朝相反的转变,投资者会错误地相信公司是处于均值回归状态,并且会对近期的消息反应不足。如果投资者得到收益增长的信息,会认为公司正趋于一种增长状态,并且过度地导致过度反应的推理趋势。这些投资者在市场上开始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自我归因低估股票价值的公开信息偏差,对个人的信息过度反映和对公共信息的反映不足,都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持续性和长期反转,他们心理模型的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从头部进入底部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时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作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人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1.3损失厌恶的认知偏差

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的决策时表现出不对称性。人们并非厌恶风险,而是厌恶损失。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损失比盈利显得更让人难以忍受,很多投资者偏爱维持原状。在股票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期损失所打断。短期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在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常感到后悔,而为了避免后悔,又常常做出理。比如死守赔钱的股票,以拖延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把损失兑现。害怕兑现损失就持有亏损股过长的时间。实际上,股票市场随着策划者的建立和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当大多数的被动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和强烈的股市心里场效应迷漫着整个股票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心里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被动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1.4羊群行为的认知偏差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是一种非理,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及各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关系,由于市场上存在羊群行为,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股票,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报价的不连续性和大幅度波动,破坏市场的稳定运行。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股市策划者想要的被动投资者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被动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

由此可见,投资过程反映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最终会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这一偏差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这种反馈环是形成整个股市中著名的牛市和熊市的因素之一。

2证券投资者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调适、塑造

在投资市场上,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要战胜自己,就必须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磨练自己的耐心,具备良好的期望心理,思路敏捷,精练起市,性格坚毅,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对待投资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冷静分析、总结经验,恰如其分地归因,以利再战。

2.1克服贪婪和狂热

投资者一旦被过度的贪婪所控制,手里有钱,就要买,他们不但是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买股票的消息来源,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人在大市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这样的股票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人将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人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情绪比理性更为强烈,贪婪和惧怕常使股价在公司的实质价值附近震荡起伏,购买股票时,不仅需要具备某些会计上和数学上的技巧,更需要投资者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为,独立思考,不受干扰,对国家宏观经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善于捕捉各种细微的动态变化和各种信息,克服投资的贪婪和狂热。投资应具有客观性、周密性和可控性等特点,在股票投资中绝对不能感情用事,投资者既需要了解股票投资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有理智和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地受各种信息的影响,应在对各种资料、行情走势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经过细心比较、研究,再决定投资对象并且入市操作。这样既可避开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少做一些错误决策,又能增加投资获利机会。

2.2勇于承认错误,树立信心

投资者不可能每一个预测和决策都很正确,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承认,市场中总有事情是自己所不了解的。每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都是谦虚、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信心是投资成功的一个起码的条件,投资的自信来自于他的学识,而不是主观期望。作为证券投资者,必须潜心研究投资理论,不断扩展自己的学识,把别人的经验借来,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不为自己的投资失误辩解,而是把每一次失误记录下来,以便下次不犯,每位投资者盘算股票之前,应该对股市做出某些决策性的判断。判断是稳定股票投资的信心,如果犹豫不决,缺乏信心,必将成为股市的牺牲品。投资者投身于股市,要树立信心还需要耐心,如无耐心,后悔、失望、沮丧、冲动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这样失败的机会非常高。投资者必须考虑投资工具的流通性、收益性、成长性。收益性的高低也要依投资者自身的财经需求和其它情况来定,由于成长性与风险相连,投资者还必须考虑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法最好与自己的价值体现,以及性情相一致,以避免与自己的人格特征冲突。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是千百次成功得失中修炼出来的,也是理性判断和实践经验的结果。

2.3培养独立的判断力、自制力

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每位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存在着一种投机的冲动,而投资者必须具备耐心和自我决断力,不应盲从他人建议,而应有自己的判断力。约翰特里思在《金钱的主人》一书中,反复强调“在市场中获得成功没有什么秘决,对于成功的投资者来说有个显著的投资态度也就是说在关键时刻会相当仔细地进行研究,甚至可以说是在显微镜底下进行研究”。反对将成功投资者的成功归因于运气的做法。在证券市场,投资是一项高度技巧性的行为,投资者不要被周围环境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投资一定要自己判断、研究行情,不要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可买时买,须止时止。投资者的自信应建立在一定的投资交易经验和个人能力基础之上。否则,投资者没有根据的作出判断、决策、并且固执己见,那么意味着蛮干,并不是有自信心的表现。投资者必须有自制力。自制力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的意志品质,自制力体现着意志的抑制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恐惧、懒惰、害羞等消极情绪和冲动言行。

2.4培养坚毅的性格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知道投资既能让人赚钱也能让人蚀本的道理,还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从事投资这一行当,一个成功的投资家,需要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精力花在股市分析和技术的提高上以及是否具备坚强的性格,投资者在投资时一定要执着专一、坚守自己的准则,将自己正在进行的投资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实际控制,包括制定投资计划的能力、实际控制的能力、检查结果的能力、合理归因的能力、采取补救措施的能力。切实认识到股票不是储蓄,不仅需要财力,还需要智力和精力,股市既存在收益也存在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成正比,如何趋利避害、顺势而为是一门科学,投资者应该克服追涨时只听利多,赶跌时只听利空的偏执心理,增强对经济环境、股市行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培养坚毅的性格,消除紧张、稳定情绪。能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前的股市形势,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这样的一个既符合股市规律又有利于投资者自身的合理的心理价位不断确立,以确保预测准确,投资成功。

参考文献

1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第5篇

【关键词】 投机性泡沫;过度投机;短期行为;信心;从众行为

一、引言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股灾。从2007年10月16日起,上证综合指数从6124点的制高点一路下滑,跌至2008年10月29日的1665点,一年多的时间里暴跌73%,超过20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总损失占2007年GDP的近八成,甚至多于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纽约证交所。面对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与数据,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看起来很美”的中国股市经历了这样一场不堪回首的灾难?事实上,造成中国股市大跳水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关于中国股市体制缺陷、股权分置、“大小非”解禁时机选择、上市公司治理、股民过度投机、媒体报导不实等等所造成的问题的争论也从未休止。但毫无疑问,中国股市的投机性泡沫问题是08年股灾最大的罪魁祸首之一。本文将从投资者角度入手,着重分析中国股市投机性泡沫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二、过度投机性的表现形式及生成机理

近年来,中国股市的投机性问题正成为众多专家学者不断探讨的热门话题,而所谓的“投机性泡沫”,对于股票市场来讲,就是投资者过度的热情(也可以称为过度的投机)而非与股票内在实际价值相一致的未来预测使得股票价格价暂时维持在较高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市场得以维持高位或是大幅攀升,但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伪高价违背了“商品价格是其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的一般价值规律,这样的市场不仅是不稳定,不合理的,更是十分危险的。而中国股市近年来的表现,也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下文将从对投资与投机的区分、对中国股市短期买卖过于频繁的表现和危害及投资者心理因素对投机性泡沫形成的影响这三方面来逐步说明中国股市存在较为严重的投机性泡沫问题。

1.区分投资与投机

为了进一步清晰地认识中国股市的投机性泡沫问题,我们必须先分清投资与投机。

所谓投资,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牺牲或放弃现在可用于消费的价值以获取未来更大价值的一种经济活动。”在这个定义中,未来的较大收益是其关键所在。在股票市场中,我们可以把投资简单地理解为买进股票,并长期保存以期望能获取较高股利的经济行为。通俗来讲就是长期投资,放长线钓大鱼。而股票投机,在《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利用股票价格的波动,以牟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短期的股票交易活动。其主要特征为:交易的期限短,次数频繁,并具有很大的风险性。”这也就是我们平时熟知的通过不断的买进卖出以赚取股票价差的行为。

从理论上来讲,投资与投机具有明显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购买动机来看,投资的主要目的为获得股息,而投机则主要是为了赚取股票买卖差价。

(2)从股票投资时间长短上来看,投资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较长时间内保留证券,不轻易换手,按期取得资本收益,而投机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股票市场上频繁买入卖出有价证券,投资时间较短。

(3)从所承担的风险上来看,投资的风险与股票实际内在价值及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业绩及创新能力相关联,而投机的风险则直接取决于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

(4)从当事人对本金和预期收益的态度来看,投资者往往不愿承担较大的风险,并希望得到一笔稳定的收入,而投机者却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希望较快地获得可观的收入。

(5)从当事人对股市变化的反应看,投资者希望股市繁荣活跃,但股价相对平稳,而投机者则希望股价大幅波动,以便从中赚取价差。

(6)从当事人对股票发行公司的态度来看,投资者通常较关心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综合指标和长期指标,而投机者则更关注市场短期供求状况及股票的市场价值。

那么是否这样就意味着投机是一种牟取暴利的不正当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呢?显然不是。股票市场中的投机与人们常说的投机倒把有着本质区别。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投机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投资行为,不同的只是它的投资周期较短,且承担风险较大。不仅如此,合理而适度的投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股票的流动性,活跃股票市场。不难理解,适度的投机,即一定数量的短期交易,加速了股票的流通,为股票市场注入了活力。二是反应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投机作为一种价格发现机制,其本质是对公司业绩、发展潜力和未来收益的一种预测,而这种预测也往往与宏观经济形式相适应,并体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而没有投机者,这样的市场反应机制将被大大弱化。某种程度上说,适度投机可以帮助股市很好地执行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职责。三是投机行为能稳定市场价格,调解供求关系。对于投资者,他们往往遵循跌买涨买的原则。根据经济学原理我们知道当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其需求量增加,于是股价回升,从而抑制了股价的进一步下跌;相反,当股票价格大幅攀升时,投资者开始大量抛售手中的股票,于是其供给量上升,从而抑制了股价的过度上涨。四是推动新股发行流通。通常,投资者对于新发新的股票了解程度不高,在投资时往往需要承担较大风险。按照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这样的股票不适于投资。但投机者往往敢于承担较大风险,这样一来,就直接推动了新股的流通,为投机者创造了盈利的可能与空间,也为企业筹措了资金,解决新兴公司的融资问题。当然,适度的投机行为还有防止垄断出现,增加国家财政税收等诸多作用,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可知,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需要尊重企业业绩和创新能力,注重股票内在价值的长期投资,同时活跃市场,促进市场机制发生的适度投机行为也必不可少。但是,一旦市场出现过分注重股票短期价格而非长期价值,盲目而非理性地进行过量的短期买进卖出,就会导致市场风险骤然加大,从而走入过度投机的误区。与此同时股市的前景也会因此而趋于惨淡,甚至是十分危险。而若过度投机长期主导市场,不仅会对股市产生消极影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也有很大的危害。

2.盲目投机的体现及弊端

为了进一步探寻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投机性泡沫的问题,必须先对投资者的行为作进一步区分。上文所述的长期投资与短期博弈即投机是两种最主要的投资策略,而只有在两种不同投资方法的理性结合下才能缔造出一个健康发展的股票市场。但2007-2008年中国股市罕见的股灾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对自身投资理念、投资行为以及所处的投资环境的全面反思。1996年12月5日,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首次用“非理性繁荣”一词形容美国股票市场以及投资者的行为。而这种对市场与投资行为的概述对与中国股市的现状也同样适用。

所谓理性投资,即指在股票市场上能充分认知所处投资环境并最大化利用所得信息,优化选择,合理控制风险的长期价值投资行为。这些投资者往往比较注重基本面分析和企业财务报表、行业特点及盈利能力分析,他们能够忍受市场暂时的缩水,长线持股,从而获得可观的长期收益。同样的,理性投机者也能充分利用资源,通过技术分析方法选股,同时密切关注市场走势、宏观政策走向,研究突发事件的影响。他们往往对市场的价格波动较为敏感,同时较之理性投资者又有较大的风险承受力,以短线交易为主,以期获得可观利益。但现实中,完全的理性投资与投机行为是十分难得的。人们必须面对关键信息如专业的企业研究分析报告的稀缺的困难,同时对于可获得的大量信息如新闻报纸媒体对股市铺天盖地的宣传、所谓的专家的分析推荐以及繁复的企业报表所反应的业绩及发展潜力缺乏一定的甄别判断能力,认知不充分,因而会走入非理的误区。自然,股市中不乏非理性的投资者,他们虽然采用长期投资法,但缺乏正确的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及分析能力,盲目投资,如采用技术分析法选股却长期持股,导致风险骤增,最终被套或是忍痛割肉,蒙受了一定的损失。

但是,在中国股市,更常见的是一些非理性的投机者。他们或是盲目入市,缺乏基本的股票市场投资及企业财务知识,仅凭一时冲动或他人一面之词出资购股,或是无法忍受哪怕一点点市值的缩水,追涨杀跌,过于频繁买进卖出,这些行为非但不能给他们带来应有的收益,反而会增加损失的风险。而这些投资者,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造成中国股市暴涨暴跌,大起大落,成为一个非理性繁荣市场的最大的幕后推手。

而造成中国股市非理性繁荣状况的过度投机性,主要体现在其各项指标上涨速率异常。而股票指数,市盈率,换手率,流通市值,成交金额上升速度过快,是市场过度投机性的一大表现。

(1)股指的大起大落

以上证指数为例:从开盘的100点,在经历了多年的不到1000点与2000点左右的来回波动后,在2007年10月一飞冲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124点,但却又在短短一年内再度跌破2000点,跌幅超过70%。事实上,纵观18年的中国股市,除此之外,上证指数历史上还出现过6次比较大的跌幅:1992年5月~1992年11月从1429点跌至400点,跌幅达72% ;1993年2月~1994年7月从1553点跌至325点,跌幅达79.00% ;1994年9月~1996年1月从1053点跌至512点,跌幅达51.00% ;1997年5月~1999年5月从1510点跌至1047点,跌幅达30.00% ;1999年6月~2000年1月从1756点跌至1361点,跌幅达22.00% ;2001年6月~2005年6月从2245点跌至998点,跌幅达55.00%。

然而这数次较为严重的跌落与07-08年的暴跌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在经历了01-05年沪深两市股指年均16%的负增长后,中国股市在07年终于攀上了顶点。但有句话叫做“涨有多高,跌有多深”,08年的股市大跳水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毫无疑问,中国股市过于的频繁的暴涨暴跌现象,说明其发展已经偏离了理性的轨道,而过度的投机性,是股市大幅波动的罪魁祸首之一。

(2)夸张的换手率

从一个更加直观的角度来看,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现象还体现在其过高的市盈率、换手率、流通市值及成交金额上。下面的一组数据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个事实:

换手率是反映市场投机性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定的换手率能保证股市的健康流通。从表中可以看到,从1993年起,到2008年为止,中国股市的年均换手率接近5倍,这意味着二级市场上的中国股民平均持有一只股票的时间仅为不到三个月时间,而有部分股民在短期内换手率可达到甚至超过2000%,持股时间低于一个月,可见中国股市有多严重的过度投机性。即使是国内部分所谓的长期投资者,也是因为经历了08年股市大跳水后深度被套出于无奈而被迫做长。而对比国外成熟市场的年均换手率,大多低于80%。如纽约证券市场在1992年到2001年间年平均换手率约为65%,伦敦证券市场在1992至2001年间其平均换手率为63.8%,而日本东京股市的年均换手率更是仅在20%-30%之间。可见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必须以合理的换手率为前提,长期投资占主导。极端的短期套利行为不仅增加了投资风险,更会损害股票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3)非理性的市盈率

而与换手率相对应的市盈率,也能很好地反映中国股市的投机性泡沫问题。

市盈率是指在一个考察期内,一般是12个月时间,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比例。其通常用来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指标。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认为该股价格存在泡沫,价值被高估。但是,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发展前景被十分看好,那么目前股票较高的市盈率恰好能准确反映该公司的实际价值。与此同时,市盈率高低的标准也与本国货币的存款利率有着紧密联系。一般来讲,一个成熟的股票市场,其市盈率也必须被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性的范围内。以美国为例,美元的年存款利率在4.75%左右,按此计算,较为合理的市盈率应该维持在1/4.75%=21左右,这也与近年来美国SP500指数市盈率基本吻合。这是因为如果市盈率过高,投资不如存款,大家就会放弃投资而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反之,如果市盈率过低,大家就会把存款取出来进行投资以取得比存款利息高的投资收益。反观中国,10年来平均市盈率近40。在股市达到6000点峰值的2007年10月,其市盈率更是大幅攀升,最高达72倍,远远超过全球主要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但当期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为3.9%左右,按此计算,合理的市盈率应该约为1/3.9%=25.6。而这超过合理市盈率值近两倍的部分也直白地反映出中国股市存在严重的投资性泡沫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07年6000点前夕的A股市盈率排名前5的股票: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10家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高达2306―10109倍。而与如此之高的市盈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每股收益水平(注:每股收益=股票价格÷市盈率)。其中最低的为0.0011元/股,最高的也仅有0.0284元/股。而中国证监会在2008年5月的07年1547家如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42元。这10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水平远远低于平均值。按照国际通行概念,市盈率表示在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收益水平下,投资者能完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如此看来,这10只股票少则需要近两千年,多则上万年才能收回投资。这样荒谬的数据也印证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担忧:在中国股市里市盈率水平过高的股票恰恰是一些经营业绩低下,财务水平很差的股票。这些股票的过分炒作对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隐患。而市盈率的规模大小最能反映市场过度投机性的强弱。对于中国股市来讲,股民往往明显热衷于市盈率与换手率最大的小盘股。这些小盘股较之中盘、大盘股通常股价较低,易炒作易拉抬且业绩也较差。总之所有现象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整体经营业绩优秀的大盘股并不为市场上的众投资者看好,而整体业绩较差的小盘股却因其有较高的未来收益预期而被广大投机者所青睐。这样一来,中国股市过于严重的投机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4)暴涨的流通市值、成交额及新增开户数

此外,过高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额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股市存在较严重的投机泡沫。一般来讲股市市值和一国GDP大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其市场化程度不高,资金融通不够发达,股市市值往往明显低于GDP。而发达国家的股市通常与其GDP持平。美国是个例外,其总市值为GDP的1.29倍。但美国的市值有一定水分。大量外国企业在美国市场挂牌上市。以2007年初统计数据为例:纽交所25万亿美元的总市值中,国外企业市值约为9.6万亿美元,接近其总市值的40%。而反观中国内地,虽然同是股市总市值超过GDP,但其实际情况恰好与美国相反,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由于历史与体制原因,国内大量巨型优质企业并没有在境内上市。所以,当2007年底32万亿元的沪深两市总市值首次超过GDP时,实际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在H股,红筹股回归之前,已有GDP的150%左右。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与发达,机制并不完善,这样庞大的总市值早已超过了其能负载的最大额,股市存在巨大的泡沫。其实,从股市本身来讲,市值大幅增长的原因必定是其内部的供需不平衡。市场的有限造成的供不应求是股价攀升,市值膨胀的根本原因。因此这样高的市值也从侧面反应有相当数量的入市者并未以长期为目标,选择绩优股投资,而是抱着投机的心态想从股市中侥幸分得一杯羹,从而抬高了股价,撑大了市值。这样的特征在2005~2007年尤为明显。2005年股市从998点开始起飞,当年股市流通市值为1.0663万亿元,成交额为3.1665万亿元,到2006年,这两个数值变成了4.2292万亿元和9.0469亿元,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03.19%和285。71%,而07年10月6000点超级牛市的到来也把中国股市流通市值与成交额推上了历史的最高点。其中总市值增长105.83%,而成交额更是史无前例地暴涨407.97%。这些惊人的增长,尤其是成交额的恶性膨胀,紧紧地将中国股市钉在了投机性过度的十字架上。而与此相一致的,是开户数的同步增长。据统计,07年深沪两市A股开户总数达3759万户,是06年新增A股开户数总和308.35万户的12倍。截止到07年底,股票开户总数已达惊人的1.3亿户。这些数据无不体现了中国股市虚胖的病态表征,投机性泡沫确实存在,并且它的破裂已经给中国股市的众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3.心理因素的影响

从前文的论述可知,中国股市投资者存在着严重的非理性投机行为,中国股市投机性过度的问题不容小视。而这些现象背后,除了投资者对所处投资环境不了解,对可获取信息缺乏准确的分析技巧及判断能力外,心理因素也是主导他们过度的投机行为,使市场出现投机性泡沫的一大原因。

(1)投资者过高的信心

众所周知,股票价格的变化来源于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期望。过去的价格增长增加了投资者对于未来收益的期望与信心,于是投资者开始进一步哄抬股价,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促使这种循环不断进行,因而将最初的催化因素进一步放大。这在西方被称作反馈机制,它的产生来源于投资者对未来的高度信心,而近年来中国股市暴涨下众投资者的心理正符合这样一种情形。

2007年10月,当中国股市攀上6124的制高点时,在百度贴吧上有这样一个调查:“您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上证指数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单选题):A非常大;B比较大;C可能;D较小;E非常小;F不确定。”共1960人参与投票,其中选A者共798人,占总投票数的40.72%;选B者共536人,占27.35%;选C者共247人,占12.60%;选D者共105人,占5.36%;选E者共82人,占4.18%;选F者共192人,占9.79%。可以看出,超过六成的投票者对股市继续上涨抱有不小的期望。相反,持较大怀疑态度的投票者仅占总数的不到二十分之一,可见大多数人对当时已走到顶点的中国股市仍有很大信心。而近来在中国调查网上的诸多关于大盘在未来数月的走势调查也反映出中国投资者对未来股市强势反弹,甚至是回到07年的水平有较大信心。而那句“跌有多深,涨有多高”的股市俗语也恰恰是中国股市众多投资者的心情写照。于是,07年面对股指的疯长,仍有为数不少的股民满仓杀入,满载而归;一首改编的《死了都不卖》在网络上走红,表达了股民对股市未来发展的信心。而上文所涉及的开户数短期内暴增,也是股民高度信心的一大表现。

上面的种种事实,说明了公众对股市非同寻常的信心是造成07年股指高涨,非理性投机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投资者将股市看做一个安全而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而忽视了潜在的巨大风险。换句话来说,就是当前的高市值并没有降低对未来收益的平均预期,更没有使投资者意识到实际价值与市值泡沫的落差,于是反馈机制在价格的持续增长中被不断强化。而中国股市的日益严重的投机性泡沫,往往就来源于这种反馈机制。

(2)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在金融市场中又可被称作“羊群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非理。中国股市中,许多股民并无主见,当看到别人开始大量抛售某只股票时便认定其行情见跌,跟着一同抛售;反之亦然。而股市的变化依赖于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于是才会出现股市一涨再涨,跌跌不休的非理性状况。历史证明,从众行为所带来的市场极度亢奋或压抑时期,也往往是其将要经历重大转折的信号,对此投资者需要格外警惕。尽管理性的投资、稳定的收益是每个入市者最美好的愿景,但毕竟不同交易者间信息不对称,分析能力层次不齐以及对预期的不确定性的认知存在差异等问题无法回避,投资者在无法准确清晰地把握市场脉络的情况下,从众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国内媒体的宣传报导和所谓的专家的分析推荐,也造成了大量投资者同时买进卖出同一股票,影响了有效市场的正常供求关系,直接造成股指幅度攀升或下跌,部分股票的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使中国股市投机性泡沫的问题进一步恶化。

三、结论

全文通过对投资与投机行为的区分,并对中国股市股票指数,市盈率,换手率,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及开户人数等指标的观察研究,发现在过去几年内,不注意风险控制,缺乏技术分析的非理性投机主导了中国的股票市场。而通过频繁买卖以赚取价差的短线投机不仅对股市造成较大波动,使市场出现了风险―收益不对称及不以经营业绩的优劣作为选股标准的怪状,也为中国股市后续的股灾埋下隐患。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其对股市的高度信心及自身的从众行为所造成的过度投机使中国股票市场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投机性泡沫问题,即暂时较高的股价和市场的繁荣得以维持主要由于投资者的投机热情而非与实际价值的一致预测。而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必定会造成股市泡沫的破灭,给投资者带来极大损失。这也很好地阐释了中国股市从2005年6月的998点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再到2008年10月的1665点的过山车般的行情。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诊断与治疗:揭示中国的股票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6篇

“让自己的钱帮自己赚钱”,这是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给投资者的肺腑之言。彼得•林奇是美国华尔街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所说的话是股民心中的宝典,他手中的基金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基金。在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公司的资产从2000万美元剧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之一,也因此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

彼得•林奇的成功在于他独特的股票投资理念和技巧,对他来说,投资股票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信念的坚持上,他奉行价值投资哲

学,“投资公司而不是投资股市”,他坚信买股票靠的是“人情通达,世事洞明”。

选股三步走

投资股票和做其他事情一样,做什么、怎么做都要合理安排、有的放矢。彼得•林奇的成功离不开他科学合理的选股步骤和方法,主要可分为三步走。

收集与筛选信息

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重视信息收集与筛选,盲目进行投资无异于赌博。重视信息的习惯有助于投资成功,彼得•林奇曾将自己的业绩归功于勤奋,他一年要走访200家上市公司,阅读700份年度报告,需要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对于选股和交易决策有用的信息,为投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对于下了功夫做过研究的专业人士的建议不妨听听,但是听取并不等于相信,专业人士可能早已改变了想法,只是你并不知道。直接拜访公司是最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虽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设有专门负责投资者关系的部门,但是若是电话咨询,则一般不会得到很有价值的信息,所以彼得•林奇常常直接拜访公司,考察公司经营情况。

彼得•林奇是个典型的技术厌恶者,认为股价是投资者所能找到的最没有价值的信息,投资者应该忽视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不追赶潮流的人才能成为成功的投资者,这一点虽然过于偏激,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却有一定的意义,毕竟技术分析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过于专业化,且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市场走势。

调查研究

彼得•林奇始终认为,仅仅依靠标有股价的图表是没有办法科学投资,对公司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才能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可靠。每天彼得•林奇都会从各种渠道得到大量的信息,经过筛选,对于那些他认为有用的信息,求证信息内容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调研,他了解了公司的真实情况,包括所在行业情况、主营业务情况、经营状态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等等。并且这种调研不是一次,他建议定期核查,以便及时更改决策。

运用市盈率及其他

财务指标

市盈率是彼得•林奇常用的一种工具,他认为市盈率就是增长率,如果一只股票的价格是15元,每股收益是1元,那么市盈率就是15倍,如果市盈率低于增长率,则代表了投资机会的到来。

个人投资者可能无法像机构投资者那样进行详尽的现场调查,所以财务分析显得更加重要,通过财务分析,投资者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成长性和发展计划等相对准确地来判断证券在当前市场价格下的投资价值。“永远不要投资你并不了解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确认公司不会破产。”彼得•林奇一再强调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隐蔽性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没有实际价值高的那部分资产。彼得•林奇非常注重对公司隐蔽性资产的挖掘,他认为在不同的行业中,甚至是在亏损的公司中都会有隐蔽性资产的存在。处于资源行业或拥有大量土地或良好声誉的公司尤其值得挖掘。

六种公司的不同投资策略

通过上述步骤,投资者可能得到了多种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投资对象,这就需要对这些公司进行分类,从公司增长的角度,彼得•林奇将公司分为了六类,针对不同类型公司,实施不同的投资策略。

1、缓慢增长型公司

缓慢增长型公司是指那些增长速度缓慢,没有大起大落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是基于行业因素或公司本身问题,导致的增长较缓。这类公司主要是那些和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行业,如电力行业、资源行业等。

对于这种类型的公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领取股息,彼得•林奇建议:“如果为了其他目的,这种公司还是不要买了。”另外,增长缓慢型公司是个动态的概念,投资这类公司应该密切关注增长拐点的出现。

2、稳健增长型公司

稳健增长型公司是指增长速度高于缓慢增长型公司,但是低于迅速增长型公司的那部分公司,一般是一些像可口可乐或通用这类的大型公司,它们可以奔跑但是速度有限,如果没有意外的经营方面的发展,这类公司会维持一个稳定的增长速度,比如20%~30%。只要在合适的价位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投资者就可以在本金安全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如果想要获取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长期来说,可能性很小。

3、快速增长型公司

快速增长型公司是这几类公司中增长速度最快,且保持一定的持续性的公司,一般它们的规模不大,发展速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较为成功的商业模式,或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规模小,活力强,年增长率在20%~25%之间的公司是彼得•林奇最乐意投资的公司,它们可能会带给投资者10倍、40倍甚至200倍的回报。

彼得•林奇投资这类公司的诀窍是关注公司在不同地方扩张的效果以及公司收益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进行有限度地追高,若市盈率超过40倍就很危险。彼得•林奇曾直接指出在零售业、餐饮业以及其他可以连锁经营的行业,最容易出现可以10~20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的投资对象,它们可以给投资者带来10倍以上的回报。

4、周期起伏型公司

这类公司的增长情况较大程度依赖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随经济周期的起伏而起伏,它的股价变动相对于其基本面变动有越来越提前的趋势,在经济萧条接近尾声时可以给投资者带来2~5倍的收益。典型的周期起伏型行业包括钢铁、化工、装备机械以及一些非必需品产业。投资这类公司,关键在于及时发现该企业萧条或发展的早期迹象,因此,内部消息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部门工作或与它们联系密切是投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5、转型困境型公司

显而易见,这类公司是指陷入经营困境,市场冷淡,暂时还看不到解决问题希望的公司。但是一旦公司经营恢复,它的股价就会很快回升,它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对象,因此,最关键的是看到或预期复苏的可能性,需要密切关注公司的现金、经营业务、债务和债务结构变化等,不要盲目追高。相对而言,公用事业类公司更为安全。

6、资产富裕型公司

这类公司就是上文提到的隐蔽性资产丰富的公司,它们拥有的隐蔽性资产不尽相同,可能是现金、股权或土地,但是可能由于财务处理或一些市场因素导致这类公司长期得不到投资者的关注,股价在一定阶段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一旦重新估值后,它的净资产应该是大于当时的股价,并且经市场认可后,上涨趋势明显。投资这类公司股票,一方面要观察其现在的股票价格的高低,另一方面要考察其隐蔽性资产究竟有哪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判断。因此占有先天优势或做了充分调研的人最具有投资优势。

此外,尽管理由不同,但是彼得•林奇对以下几类公司一直保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主要有:热门行业中的热门公司、被冠以“××第二”的公司、盲目多元化的公司、小道消息肆虐的公司、议价能力差的公司以及名字太过花哨的公司。

当然,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司发展周期是循环的,过去是一种类型,现在是另一种类型,将来可能还会经过多重蜕变。而且,一些公司可能是几种类型的综合体。因此,投资决策前扎实而持续的调研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投资没有万能公式。

投资的两大法则

彼得•林奇作为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曾经营了近1400多种证券,每天大约要买入卖出约1亿美元的股票,更是以高换手率震惊世界,那么他在股票投资的具体操作上又有哪些值得投资者学习的方法呢?

1、买入法则

彼得•林奇的买入方式被人们称为10:1法则,他认为,买入股票的过程就如沙里淘金一样,需要做大量的淘洗工作,10次中能够有1次收获,100次就会有10次收获。这是在告诉投资者,学会研究和跟踪,货比三家,选择熟悉的行业进入,选择熟悉的股票进入,选择熟悉的时机进入,细心和耐心是捞到金子的最佳工具。

此外,彼得•林奇也一直在鼓励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投资的对象,因为人们接触到的有关这些产品和公司的信息是最直接的,也是最真实的。彼得•林奇从妻子女儿的日常消费行为中获益颇丰,在一次与女儿一起采购礼品时,彼得•林奇发现一家名为美体小铺的小店,无论是产品还是氛围都非常有特色,事后他对这家店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发现它的投资价值很高,于是买入并且获得了非常好的收益。他投资的雷米特、盖普、沃尔玛等也都是这样发现的。

2、卖出法则

彼得•林奇经常告诫一些投资者,对于一些有潜力的股票,在恰当的时间买入后,不要轻易卖出,有时候甚至要抵抗住市场卖出预期的压力,建议一般持有时间为两三年。彼得•林奇就曾因为受到卖出气氛的影响,在别人的劝说下,抛出了好几种本可以带来10倍以上收益的股票。

第7篇

一、业绩评估的目的与意义

期货投资组合(或基金)评估是对投资管理人(或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衡量,其主要目的是将具有超凡投资能力的优秀投资管理人鉴别出来。

此外,投资者需要根据投资组合的投资表现,了解其投资组合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投资目标,监测投资管理人的投资策略,为进一步的投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投资顾问需要依据投资组合的表现向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建议;投资管理公司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进行投资风险和绩效的监控。

二、业绩评估的困难性

首先,投资技巧与投资运气的区分。交易帐户的表现是投资管理人技巧与运气的综合反映,很难完全区分。要尽量区分这一点就要选择合适的考察期限。本文建议以周为基本统计单位,以三个月为一个评估期限。

其次,比较基准的选择问题.。中国市场没有农产品指数、也没有有色金属指数(就是有,一个交易帐户既投资大豆又投资铜,也不好比较),再说期货市场存在做空机制,因而比较基准很难统一。从评估实际看,大多数投资管理人倾向于某一稳定的投资风格,而不同投资风格的投资管理人可能受市场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而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本文建议将期货投资管理人分为两类:以投资套利为主单边持仓保证金不超过总资金三分之一的稳健型;以纯投机为主的激进型。

第三、投资目标、投资限制、操作策略、资产配置、风险水平上的不同,使得不同交易帐户之间的业绩不可比。比如,由于投资目标不同,投资管理人所受的投资范围、操作策略等的限制也就不同。

第四、投资管理人操作风格的稳定性。如果出现投资管理人在考察期限内改变操作风格,将会引起收益率的较大波动,而这种波动与通常意义上的市场风险概念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衡量角度的不同、投资组合的分散程度、被评估帐户是否跟投资者其它帐户关联等也会影响业绩的评估。

三、关于投资风险。现资理论认为,投资收益是由投资风险驱动的,相同的投资业绩可能承担的风险并不同,因此,需要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对交易帐户的业绩加以衡量。由于期货投资是资本市场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保证金交易的杠杆原理使得其风险和收益的波动程度大大高于其它投资品种,相应的期货交易帐户的风险管理也有其独有的特性,大家所熟知的证券投资是一个全额保证金的交易方式,投资者需用自有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不能采用透支的方式交易,这样收益率的波动将明显小于保证金交易下的期货投资。反过来说,如何保证期货交易帐户的总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目前国内期货交易所的活跃品种保证金比例多为5%,即便投资者通过期货公司交易增收3个百分点,保证金的比例也仅为8%,大大低于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的资金要求比例。以目前国内期货品种涨跌停板±3%计算,当日单边波动可能造成保证金的理论盈亏为±37.5%(3%÷8%)。相对与股票投资的10%而言可谓放大了3倍有余,所以在对期货交易帐户管理时,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期货投资的安全是很有必要的。期货经纪公司普遍采用保证金占用金额与客户权益之比的方法来反映交易帐户的风险情况,殊不知遇上套利或参与交割的帐户,这个指标就会失真。本文建议改为净持仓(或对反向头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折算)来反映,另外采用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衡量风险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四、关于平均收益率。

现行的平均收益率计算公式有两种:一种是算术平均收益率;另一种是几何平均收益率。几何平均收益率,可以准确地衡量交易帐户的实际收益情况;算术平均收益率一般可以用作对平均收益率的无偏估计,因此,它更多地用在对将来收益率的估计上。五、三大经典风险调整收益衡量方法

由于期货投资与证券投资有类似之处,在进行期货交易帐户评估时可以参照证券投资基金评估的方式。在国外对交易帐户业绩的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按照基准收益率将评价指标分为两类:一类基于CAPM模型,将市场指数作为基准收益率简称为CAPM基准;另一类基于APT模型,以多因素模型决定的期望收益作为基准收益率即APT基准;其中基于CAPM的夏普业绩指数法、特雷诺业绩指数法、詹森业绩指数法应用较为广泛。

1、夏普业绩指数法。夏普业绩指数是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础上的,考察了风险回报与总风险的关系,计算公式如下:S=(Rp―Rf)/σp

其中:S表示夏普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的考察期内的平均收益率,Rf表示考察期内的平均无风险利率,σp表示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它是总风险。

夏普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表现就越好;反之,基金的表现越差。

2、特雷诺业绩指数法。特雷诺认为足够分散化的组合没有非系统性风险,仅有与市场变动差异的系统性风险。因此,他采用基金投资收益率的βp系数作为衡量风险的指标。

T=(Rp―Rf)/βp

其中:T表示特雷诺业绩指数,Rp表示某只基金的投资考察期内的平均收益率,Rf表示考察期内的平均无风险利率,βp表示某只基金的系统风险。

特雷诺业绩指数的含义就是每单位系统风险资产获得的超额报酬(超过无风险利率Rf)。特雷诺业绩指数越大,基金的表现就越好;反之,基金的表现越差。

3、詹森业绩指数法。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詹森系统地提出如何根据CAPM模型所决定的期望收益作为基准收益率评价共同基金业绩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J=Rp―{Rf+βp(Rm―Rf)}

其中:J表示超额收益,被简称为詹森业绩指数;Rm表示评价期内市场的平均回报率;Rm-Rf表示评价期内市场风险的补偿。当J值为正时,表明被评价基金与市场相比较有优越表现;当J值为负时,表明被评价基金的表现与市场相比较整体表现差。根据J值的大小,我们也可以对不同基金进行业绩排序。

六、实用的评估方法

第8篇

P0/E0=[dl/(1+K)+d2/(1+K)2+…+dn/(1+k)”]/EO

二、对我国股票市场理论市盈率的分析

运用理论市盈率指标,我们可以在理论上计算出每一个上市公司的理论市盈率,并有效地去指导投资决策,同时,也可把每一上市公司的理论市盈率进行加总平均,从而得到整个股票市场的整体理论市盈率,当然,这样做比较复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表现要优于整体国民经济的表现,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宏观经济数据计算。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可把整个股票市场分为几大主要板块,各板块的理论市盈率是一个范围区域,然后经过加权平均得到整体理论市盈率。在计算之前, 我们先解决贴现率以及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板块构成问题。首先关于贴现率K,我国2010年3月份发行的3年期凭证式国债的票面年利率为3.73%,那么K 值就应由3.73%附加一定的风险报酬率构成,对我国而言,3%以上的通货膨胀率就要警惕,5%就必须管制物价,那么设定股票长期投资的年收益率为6%还是比较受广大投资者欢迎的,因此估计贴现率K值为6%。其次关于市场的主要板块构成问题。我国是一个经济充满活力的新兴发展中国家, 国内外各界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我国股票市场又是一个新兴市场,上市公司的稀缺性使其比非上市公司拥有更优越的条件和更大发展空间,因此,我国股票市场实质上是一个成长性的市场。例如,一些业绩不佳的国企大盘股,在我国深化国企体制改革以及产业调整、产业升级等大背景下,有望提升业绩水平,再如许多小盘股, 宏观经济向好不仅有助于改善本身原有业务的经营,而且面临着许多高市盈率水平的投资机会,由于规模小,一个高盈利项目可较大地影响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有望大幅提高。根据理论市盈率的大小,在这里把我国主板股票市场主要分为稳定增长板块、高速增长板块和超速增长板块,剔除极少量的不增长板块及亏损板块。

1.稳定增长板块。稳定增长板块的增长率基本上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同步,代表性指数是我国沪深300指数板快。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我国GDP有望在10年间保持8%的高速增长,同时,由于长达10年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都需要用于再投资,但有增加的趋势,在10年后,我们预期国民经济正常增长,正常增长的公司,理论上的价格是不会改变的。这样,我们假定稳定增长板块有代表性的股票,在10年内每年收益递增8%,把每年收益的1/3用于现金分红,在10年后保持零增长并且把每年收益的全部用于现金分红。据理论市盈率公式,此板块有代表性理论市盈率为:

P0/E0=[(E0×1.08/2)/(1+0.06)+…+(EO×1,08m/2)/(1+0,06)m+(E0×1.08。盯)/1,06+(EO×1.08)/1.06+…]/E0=3.7+20.1≈23.8

2.高速增长板块。该板块的增长率在高速增长期内几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在高速增长期过后,预期正常增长。以典型的通讯业为例,我们可认为高速增长板块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在5年内每年保持20%的收益增长率,由于需要更多的再投资把每年收益的1/4用于现金分红。在5年后保持零增长并全部现金分红。这样,此板块的理论市盈率为:

PO/EO=[(EO×1.2/2)/(1+0.06)+…+(E0×1.2/2)/(1+1,065)+(EO×1.2)/1.066+(EO×1.2)/1.06+…]/EO=1.9+31.0≈31.9

3.超速增长板块。这一板块的业绩增长是跳跃性的,增长幅度巨大。微利资产重组股为主构成了这一板块,它们在资产转换、资本运作的预期下,每股收益有望从微利跳到几毛,从而市盈率高者可达上百倍。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难以准确计算这一板块的理论市盈率或者说难以量化。在这里,从市场有效的角度出发,我们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如果一个微利预期资产重组股的市场价格为10元,而目前每股收益为0.2元,那么,其理论市盈率为50。

4.整体理论市盈率。我国股票主板市场主要由以上三大板块构成,经统计,稳定增长板块的权重所占比例为70%,高速增长板块所占比例为20%,超速增长板块所占比例为10%,那么,整体市盈率加权平均为:

PO/E0=23.8 ×0.7+31.9 ×0.2+50×0.1≈30.4

三、理论市盈率在现实中的应用

虽然理论市盈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应用它,我们必须注意理论市盈率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或缺陷。

1.预期收益率在长期内固定不变与实际情况相背。在理论市盈率的计算中,我们假定贴现率一旦估计就是长期不变的。如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在未来面临上涨的压力,随之预期收益率在未来也有上升的趋势。再如,公司处于快速增长期或成熟期,由于风险不同,预期收益率也就不同,在成熟期应高一些。

2.理论市盈率的计算所需数据难以准确得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不完全,许多投资者难以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再者,如何根据已有的历史数据及当前信息去准确估计未来数据,也存在难度与误差,甚至有些情况是难以量化的。例如,我国股票市场上的资产重组、资本运作活动涉及面大,对市盈率水平有重大影响,此类情况准确量化存在很大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估计相关数据时,必须尽可能占有资料、信息,并且需要数据估计的高超技巧、方法与经验。股票投资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估计贴现率K时就是如此,我们在附加风险报酬率时,就充分尊重市场尊重广大投资者的意愿,重点参考了长期国债的收益率。

3.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实际市盈率水平往往与理论市盈率不一样并且波动较大。我国股票市场流通规模还不大,存在着大量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流通或流通性很差的法人股与国家股。上市公司具有稀缺性,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比较充裕并且投机性比较强,从而市场上的实际市盈率水平常高于或低于理论市盈率水平。比如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资金的宽裕情况,在资金宽裕时沪深300指数的实际市盈率水平往往超过25倍甚至高达30倍以上。在资金紧张时沪深300指数的实际市盈率水平降到20倍以下。

4.理论市盈率本身也是起伏不定的。理论市盈率主要由未来的业绩及预期收益率决定并且弹性较大,具体影响因素比较众多。对未来数据的估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相应地理论市盈率也应不断重新计算。尤其是我国股票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受政策面的影响较大,理论市盈率的波动较大。例如,如果我国关于资产重组的政策法规从严要求,对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意愿降低,那么,我国股票市场的理论市盈率就相应下降。

理论市盈率给了我们从市盈率角度科学研判股票投资价值的工具,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实践中,是比较准确有效的。下面以理论市盈率为工具来具体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关于股票市场的合理投资区间问题,有种常见的误解是中国股票的市盈率应该和成熟的美国股票市场看齐,甚至想当然地把全部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和美国的成分指数的市盈率进行比较。但从理论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经济长达10年的可持续高增长,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整体市盈率应该比国外成熟股市的整体实际市盈率高一些。进行国际比较应该口径一致地把蓝筹成分指数市盈率进行对比,也就是说应该拿中国的沪深300指数和美国的标准·普尔500或道·琼斯对比。在我国,上证综指虽然是综合指数但是蓝筹占有绝对的比重,中国使用的指数由于历史习惯原因最常见的就是上证综指,在国际对比中,我们可以把沪深300指数与上证综指的点数适当转换。美国蓝筹成分股指数标准·普尔500以及道·琼斯的实际市盈率波动的大部分时间是-在15 20倍之间,我国的沪深300指数的实际市盈率大部分时间的合理波动范围是20-25倍,这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吻合。可见,与许多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基本上不存在投资价值相反,上证综指3000点左右的实际整体市盈率水平与理论整体市盈率相差不大,还是存在很大的投资价值。如果在股票指数下跌一定幅度后,投资者根据理论市盈率选择买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收益是相当可观的。从经济状况基本上与国民经济状况同步的股票来看,这一类的股票数目虽然不是最多,但是利润与市值占了股票市场的很大比重,其理论市盈率在20-25倍,在市场上的实际市盈率也应在-20-25倍。从极少量的正常增长股票如一些绩优钢铁股来看,由于它们主要从事钢铁业,不能超常发展且周期性强,虽然通过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取得了较好的每股收益,风险较小,但实际市盈率不高。从高成长的软件类、通讯类股票来看,其理论市盈率较高约为30倍,并且波动较大,如果在这些股票下跌一定幅度后,投资买入可获得可观的收益。从2010年来看,沪深300指-数20-25倍市盈率的区间大概为3000-375Q 点,对应的上海综合指数大概是2800点和3500点。

上证综指在现实中波动很大,经济恶化时可在2000点以下,经济景气时又到了6000点,就算是正常波动区间2800-3500点,波动幅度也不小。可见,把握上证综指的波动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广大的投资者和投机者更关心的是上证综指的波动方向和大致时间。影响波动的因素有很多,关键是要把握主要的几个因素,在这里,笔者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认为应综合把握两个主要因素。

1.经济情况预期。从大的方面来说,预期经济情况下走就会导致低估和向下波动,反之则导致向上波动。以2009年和2010年为例,2009年是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的第一年,2008年第四季度GDP为6.8%,2009年第一季度GDP为6.1%是最低的,以后季度的GDP数据都在提高,所以以后的一年中上证综指整体趋势上一直在上涨。其中内在的逻辑是虽然当时的实际经济情况很糟但大家预期未来的经济状况不会更坏反而会越来越好。一般来说上证综指由于预期会超前反应三个月到半年。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最悲观的第四季度,由于大家已经预期到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会达到最坏,所以上证综指提前到08年第四季度就见底开始上涨。再看2010年的情况,追踪分析各个经济数据大家基本都能预期到2010年一季度GDP会比较高,以后的2010年二、三、四季度为避免过热尤其是为了避免房地产业的过热 GDP会下降一些,所以上证综指由于大家的提前预期应该在2009年第四季度做头部区域,事实上也大致上是如此,在2009年的8月初上证综指就见了高点,到了2010年第一季度,上证综指大部分时间还是在3000点以上的头部区域运行但走得比较疲弱,在二季度的四月中旬公布了高速的GDP一季度数据 11.9%以后,上证综指开始破位下行跌破了3000点。用同样的方法来预测以后,至少半年到一年时间上海指数大方向还是下走的,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向上或向下运行的方向比幅度更重要。至于2011年以后,由于世界的主权债务问题以及中国的房地产走向和结构调整问题在目前还不明朗,所以难以预期2011年以及2012年的经济运行方向,这里方法工具有了,就可以追踪分析以后的数据来判断上证综指运行的大方向,如果2011年世界经济还算稳定尤其是世界主权债务问题慢慢得到治理不严重影响我国的出口,同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恢复活力也就是成交量和价格上行,那么2011年上证

综指就会上行,当然也是要提前反应三个月到半年。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预期在市场上的空间上经常有放大效应,也即“超调现象”的经常发生。比如 2008年的下半年,由于恐慌,预期经济情况会很坏,这样大家在黑暗中看不到曙光就纷纷做空市场抛售股票,从而出现了上证综指跌破2000点最低到了 1664点。相反的例子是2007年的10月份,虽然当时政策已经开始收紧,但是大家都预期以后半年内经济继续向好,在半年内还看不到经济出拐点下行的迹象,当时的上证综指冲到了6000点以上。这种超调现象需要注意,显然相对来说,空间很难预测把握也经常超涨超跌,所以时间上的把握更重要,只要能把握住未来三个月到半年的经济运行方向,基本上就能把握住大趋势。

2.货币供求。整体来看,货币供求不直接影响经济运行和上证综指运行的大趋势,但是严重影响经济运行和上证指数运行的节奏、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经济状况预期因素起主导作用,货币供求起重要的次要因素,它会影响上证综指和经济运行的节奏、时间和空间。首先需要澄清的一个误解就是利率提高会打压上证综指。从大的运行方向来看,经济情况和上证综指上行的中期一般伴随着利率的提高,利率的提高主要是结果的反作用力并不起决定作用,因为经济有活力当然对资金的需求提高这就会提高市场利率,同时,政府政策一般是逆经济方向调整,在经济和上证综指上行时伴随着物价的提高政府或央行也会主动调高利率。同理, 经济和股票指数下行的中期会伴随着利率的下降。以2009年和2010年为例,在2008年的第四季度我国政府提出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很快就导致了上证综指开始上行,内在逻辑不是超常的刺激政策直接导致经济运行和上证综指的上行,而是市场预期2009年第一季度由于惯性和超常刺激政策下会是最坏的一季度,所以上证综指就在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上行。再看2010年,实际上从2009年夏天开始我国已经开始收紧银根,央行通过准备金率、央行债券等数量工具不断回收货币,虽然从绝对值上看货币供给相对于正常年份是充裕的但是从环比来看是收紧下行的。在2009年12月份,我国政府决心要把泡末房价的过快上涨遏制下去,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尤其是2套房贷的收紧政策,必然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房地产市场目前对我国经济现实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必然预期2010年二季度开始GDP就会下滑,根据前面讲过的三个月到半年的提前反映,2010年上证综指在传统上经常上涨的一、二季度就很疲弱,这样到了四月中旬公布靓丽的一季度GDP等数据以后,上证综指便开始破位下跌。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如果收紧货币但同时大家预期经济继续惯性环比上行,那么收紧货币就不会立刻产生经济下行的预期,那么上证综指也不会立刻下行而是继续上行。比如2007年的上半年,当时也在不断调高利率和银行准备金率,但是上证综指一路上扬,因为经济数据一直在环比向好,当然到了2008年的上半年,持续的收紧货币最后促成了上证综指的一路下滑,这是经过了不断的货币紧缩最后经济数据开始出现环比下行,就算2008年没有世界金融危机上证综指的运行大方向也是向下。从以上分析以及对照现实的上证综指可以看出,货币供求只有改变了经济运行的趋势以及预期才使得上证综指发生了大方向性的转变。这就提示,在货币政策改变的初期是不会影响经济和上证综指本来的运行方向的,但是,持续反方向的货币政策最后会促成经济运行和大盘指数的拐点出现,这里是促成而不是决定,决定因素还是经济运行本身的规律, 也就是经济波动周期。另外,资金供求也能造成上证综指的超调现象,比如典型的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股,在资金很充裕的时候一线城市的房价可以快速上涨到意想不到的天价,同理也能造成房价和成交量的地量地价。对于银行股和地产股,在资金不断收紧的情况下大家也会看到银行股和地产股的超低价,比如10倍市赢率或 2倍以下市净率的银行股。

参考文献

[1][美]汉姆·列维.投资学[M].任淮秀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美]马歇儿,班赛尔.金融工程[M].1宋蓬明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第9篇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

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

(三)、家庭投资者要及时查明实际遇到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存折丢失、密码被盗等造成的风险,应及时与银行联系挂失;如由于金融诈骗所形成的风险,应及时采取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摧收,直至诉诸法律,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造成的风险,应及时调整修改投资计划和投资方案,如利率下调,就调整储蓄结构;如资本市场不景气,就调整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结构。

结论:家庭投资理财是一项家庭中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周密规划、精心搭理;要科学合理地掌握理财原则,扩大投资渠道,运用各种理财工具,科学组合、分散风险,走出理财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总之,家庭投资理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理财的科学规划,建立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使用家庭的投资资金,提高其投资的收益率,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家庭持有的资金,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家庭投资理财ABC柯静时代金融2004年第11期

2.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董雪梅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第2期

3.家庭投资理财之道薛韬国际市场2001年第11期

4、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第10篇

关键词:家庭投资理财,行为分析,投资收益,投资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理财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家庭投资理财是针对风险进行个人资财的有效投资,以使财富保值、增值,能够抵御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风险,不管是储蓄投资、股票投资,外汇、保险投资,由于投资品种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家庭的资产选择、组合、调整行为均定义为家庭对某一种或某几种资产所产生的需求偏好和投资倾向,本文对家庭的投资理财的这一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对家庭投资理财制胜之道和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家庭投资理财的实践有所帮助。

一、家庭投资理财的选择

(一)、进行家庭投资理财选择的必要性

家庭在投资时,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方式和领域的选择,一般应以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以及相互制约关系为考虑基本点,选择某种或某几种资产,并决定其投人数量与比例。改革开放以前,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投资理财=银行=储蓄所”,个人金融投资给老百姓带来的仅仅是“存钱生利息”。今天的老百姓不但有能力“穿金戴银”,个人可支配的收人也达到了数万元。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在众多的资产选择方式中,及时引导家庭利用资金市场的不景气,以较低的成本筹措社会游资,选择自己适合的方式进行理性投资,就是一种不景气市场条件下的资产选择策略。

如2006年前的中国股市十分低迷,有不少头脑清醒,有远见的投资者,敢以两分的利率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钱和筹集未到期的银行定期存单,他们将存单用于银行的抵押贷款,并将贷款和借来的资金存入银行用于购买股票,由于投资机会把握准确,投资方式选择合适,结果不到一年,2006年下半年股市兴旺,他们购买股票的收益率达到100%,获得了令人咋舌的高回报。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家庭对资产的选择标准大都是以带来近期新的收人或收人相对量的增加。根据财力和能力使投资多元化,但要避免盲目从众投资、借钱投资。金融投资工具大体分为保守型的如银行存款,成长型的如债券、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型的如期货、外汇、房地产等;精专业知识的如邮品、珠宝、古玩、字画等。尽可能地使投资多元化,但切记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发挥个人特长,尽可能多元投资,获得最大收益。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品种

当前,新的投资品种逐渐成为个人投资理财的重笋组成部分。诸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等新兴的个人投资理财工具层出不穷,对现代个人理财投资组合影响很大。现在家庭投资理品种主要有:

1.银行存款。对普通百姓来讲,存款是最基本的投资理财方式。与其它投资方式比较,存款的好处在于:存款品种多样、具有灵活性、具有增值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确定进行储蓄存款后,投资者面临着存款期限结构的选择。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是活期还是定期,在定期存款中,是只存一年还是更长的时间,这主要看将来的收人和支出状况,以及对未来其它更好投资机会的预期和把握。

2.股票投资。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股票(普通股)可以说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工具之一,特别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没有一种公开上市的投资工具比普通股提供更高的报酬。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自有资本而发给股东的人股凭证,是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和股东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己成为家庭投资的重要目标。

3.投资基金。不少人想投资股市,但是不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股票,最理想的方法是委托专家代做投资选择,这种投资方式便是基金。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机构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则进行分散投资,取得收益后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与其它投资工具相比,投资基金的优势是专家管理、规模优

势、分散风险、收益可观。家庭购买投资基金不仅风险小,亦省时省事,是缺少时间和具有专业知识家庭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工具。

4.债券投资。债券介于储蓄和股票之间,较储蓄利息高,比股票风险小,对于有较多闲散资金、中等收人家庭比较适合。债券具有期限固定、还本付息、可转让、收人稳定等特点,深受保守型投资者和老年人的欢迎。

5.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是指房产与地产,亦即房屋和土地这两种财产的统称。由于购置房地产是每个家庭十分重大的投资,所以家庭要投资于房地产应该做好理财计划;合理安排购房资金并随时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以便价格大幅度看涨时,卖出套现获取价差。在各种投资方式中,投资房地产的好处是其能够保值,通货膨胀比较高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时期;并且,可以房地产作抵押,从银行取得贷款;另外,投资房地产可以作为一份家业留给子女。

6.保险投资。所谓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按规定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建立专门的保险基金,采用契约形式,对投保人的意外损失和经济保障需要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保险不仅是一种事前的准备和事后的补救手段,也是一种投资行为。投保人先期交纳的保险费就是这项投资的初始投入;投保人取得了索赔权利之后,一旦灾害事故发生或保障需要,可以从保险公司取得经济补偿,即“投资收益”;保险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只有当灾害或事故发生,造成经济损失后才能取得经济赔偿,若保险期内没有发生有关情况,则保险投资

全部损失。家庭投资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目前,各大保险公司推出的扮资连结或分红等类型寿险品种,使得保险兼具投资和保障双重功能。保险投资在家庭投资活动中不是最重要的,但却是最必要的。

7.期货投资。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交易所进行,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的商品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形式。期货交易分为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两大类,对期货交易的选择要谨慎行事。

8.艺术品投资。在海外,艺术品已与股票、房地产并列为三大投资对象。艺术品与其它投资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投资风险小。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具有极强的保值功能,其市场波动幅度在短期内不很大,所以投资者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安全性强。二是收益率高。艺术品的不可再生性导致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升值功能,所以艺术品投资回报率高。但同时,艺术品投资缺陷也较突出:一是缺乏流动性,一旦购进艺术品,短期内不一定能出手,其购人与售出之间的期限可能长达几年、几十年、上百年,对于资金相对不太宽裕的一般家庭是不现实的。二是一般情况下艺术品的鉴别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不具有鉴定能力的家庭和个人还是谨慎行事。

二、家庭投资理财的组合

不管是金融资产、实物资产,还是实业资产,都有一个合理组合的问题。从持有一种资产到投资于两种以上的资产,从只拥有非系统性的单一资产变成拥有系统性的组合资产,这是我国家庭投资理财行为成熟的重要标志,许多家庭已经认识到具有实际经济价值的家庭投资组合追求的不是单一资产效用的最大化,而是整体资产组合效用的最大化。因为资产间具有替代性与互补性,资产的替代性体现在各种资产间的需求的多少。

相对价格、大众投资偏好,甚至收益预期的变动均可能呈现出彼消此长的关系。资产的互补性表现为一种资产的需求变动会联动地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投资品的需求变动,如住宅和建材、装修业的联动关系等。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不难证明,过多地持有一种资产,将产生逆向效应,持有的效用会下降,成本上升,风险上升,最终导致收益的下降。这不利于家庭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实行资产组合,家庭所获得的资产效用的满足程度要比单一资产大得多,这经常可以从资产的持有成本,交易价格、预期收益、安全程度诸方面得到体现。比如,市场不景气时,一般投资品市场和收藏品市场同时处于不景气状态,但房市、邮市、卡市、币市、股市、黄金首饰、古玩珍宝的市场疲弱程度并不相同,有的低于面值或成本价,有的维持较高的价格,也是有可能的,这时头脑清醒,有鉴别能力的投资者,会及时选择上述形式的资产中,哪些升值潜力大的品种进行组合投资,也会获得可观的效益。我国已有不少家庭不仅可以较自如地运用资产组合的一般投资技巧,在投资项目上注重资产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做到长短结合,品种互补,长期投资与短期投机互为兼顾,并且在市场的进人与退出技巧上亦能自如运用。自有资金与他人资金互相配合,从而使家庭投资理财的效益大力提高。这是效益较佳的资产组合方式。

资产投资需要组合,才能既有效益又避开风险,许多家庭已懂得这一道理,并付诸于自己的投资活动中,但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我们发现,有不少家庭,只是单纯地将增加几种投资品种,缺乏内在联系的“凑合”在了一起,并不考虑资产间如何组合才能做到有比例地相互联系和相互结合。其实资产组合是优化家庭财产结构和资产结构,变短期的低收益资产组合为长期的高收益资产组合的一系列活动。有一部分家庭,以中老年家庭为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资产组合中,投资意识不强,保值的意愿使其资产过份向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集中,比如储蓄可能占银行与金融资产的85%以上,证券投资的比重过小,其家庭的实物资产多选择有较强消费性质的耐用消费品,是一种较典型的低效益资产组合方式;也有的家庭,以年轻夫妇为重要构成部分,其家庭投资又过份向高收益高风险的品种集中,带有明显的追求投机利润的家庭投资组合,如过份投向股票、期货、企业债券、外汇等形式,甚至为贪图高利参与各类社会集资,一旦失手,往往可能血本无归。这也是一种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还有的家庭虽然也认识到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道理,并开始按多品种,多期限组合投资项目,但对投资与投机的双重功能,相互关系,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分割与转换认识不足,以及自有资产与他人资产的关系处理上容易失误,这也是低效益的资产组合方式。

三、家庭投资理财的调整

资产的组合要长期且经常处于效益最大化的状态,资产的组合就不能只是短期的静态剖面,而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是对各种市场因素进行合理预期后,不断修正完善已实施的资产组合方案的过程。所以资产组合实际是一系列变动因素组成的函数,不断进行合理地有效地调整的依据是决定这一函数的基本变量是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家庭在占有信息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组合,信息的无限性与信息占有的有限性间的矛盾始终存在,资本市场的不均衡是经常的,均衡是偶然的瞬间的,这里存在市场预期的困难,此外,政府的干预更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投资市场的政府干预力度较大,有时干预的依据不足,随意性的主观存在,使家庭关注客观经济运行走势的同时,经常要揣测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干预,以此来决定投资组合与调整,比如我国股市的大起大落和其基本运行趋势,经常与政策的干预有关。

资产调整基本反映出家庭对自身拥有资产的均衡预期的要求,家庭在投资调整过程中,决定各种资产相互依存关系并合理构筑自己的资产需求函数时,首先要考虑资产构成的均衡状态,是以市场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产偏好,收益支付能力为依据,从中发现最优的资产构成及实现方式,其次是对资产变动进行合理预期,使效益不仅在短期内符合收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而且在长期运行中,也要使资产的效率最大,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资产选择

与调整理论:资产的组合顺序是,先选择无风险资产,再选择风险和收益都一般的资产,最后追加风险和收益都较高的资产投人,这样的资产调整是按照风险收益的要求进行的,符合资产组合的层次性,系统性要求,这样的资产调整是高效合理的。

确认家庭是投资市场的一个重要主体的地位,认识其投资行为正不断趋于成熟,赋予他们更多的投资品种的选择,尤其是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不同方面拓展渠道和品种是政府从宏观角度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金融资产的多元化提供为例,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在普通股之外,能否考虑增加优先股等种类,能否在现有国债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股票期货,指数期货,债券期货等也不应持拒绝排斥的态度,衍生工具有投机性强、风险大的一面,但管理得法,规范得当,还有降低风险的一面,发达国家对衍生工具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四、家庭投资理财如何获取收益:

现在,不少家庭投资理财收效不理想,有的甚至因投资失误和理财不当而造成严重损失。那么,家庭投资理财,到底如何进行,才能取得预期收益呢?笔者进行了探讨:

(一)、制订投资理财计划坚持“三性原则”—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所谓安全性,将家庭储蓄投向不仅不蚀本、并且购买力不因通货膨胀而降低的途径,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首要原则。所谓收益哇,将家庭储蓄投资之后要有增值,当然盈利越多越好,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根本原则。所谓流动性,即变现性,家庭储蓄资金的运用要考虑其变成现金的能力,也就是说家里急需用这笔钱时能收回来,这是家庭投资理财的条件,如黄金、热门股票、

某些债券、银行存单具有较高的变现性,而房地产、珠宝等不动产、保险金等变现性就较差。

(二)、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家庭投资理财过程中,将涉及金融投资、房地产投资、保险计划等组合投资,因而,首先要了解投资工具的功能和特性,根据个人的投资偏好和家庭资产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大小不同的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等投资工具,制定有效的投资方案,最大限度的规避风险、减少损失。了解国家的时事动向,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投资离不开国家经济背景,宏观经济导向直接制约投资工具性能的发挥和市场获利空间;同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使得投资合法化,不参加非法融资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避税提高收益。

(三)、家庭投资理财要有理性,精心规划,时刻保持冷静头脑。

科学管理如何妥善累积人生各阶段的财富,并且将财富做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是现代家庭必备的理财观。(1)建立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规模通常应该等于3个月或6个月的家庭收入,以防可能出现突发的、出乎预料的应急费用。流动资金的合理投资渠道应是银行的常规性储蓄存款、短期国债等可变现资产。(2)建立教育基金。当今高等教育的成本有着显著的上升趋势,如果现在预测的资金需求在十几年后可能会与实际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得进行长期的资产积累,并保证资产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目前很多理财专家都推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方式,您可以选择一股只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或偏股票型基金,每月定期购买相同金额,通过时间分散风险。(3)建立退休基金。在开始为退休做准备的早期阶段,投资策略应该偏重于收益性,相对也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越接近退休,退休基金的安全性就越发重要,保险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养老型险种投入。

(四)、计算“生活风险忍受度”,量力而投。所谓“生活风险忍受度”是指如果家庭主要收人者发生严重事故,家庭生活所能维持的时间长度。因而对家庭主要收人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大人身保险投保力度,尤其是家里有经济上不能自立的家庭成员,要为其做好一段时间的计划,以免在主要收人者发生意外时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此外,在正常生活过程中也要预留能维持3个月左右的生活开支,然后再选择投资,以备急需之用;同时,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而过度投资。

五、家庭投资理财风险及其规避:

凡是投资都有风险,只是风险的大小不同而己,家庭投资亦如此。家庭投资理财可能遇到的风险: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一旦不利的影响或不利的结果产生将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风险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主要由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如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经济周期的变化等;非系统风险主要由企业或单个资产自身因素导致。家庭投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指因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实施或调整变化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法律风险,指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进行金融投资而形成的风险。市场风险,指因市场变化而造成的风险。机构风险,指因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不善而给投资者带来的风险。诈骗风险,指家庭在投资过程中被人诈骗而形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形成的风险。

(一)建好金融档案。在家庭金融活动频繁的今天,众多的金融信息已经很难仅凭人的大脑就全部记忆清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有的银行存单和其它有价证券被盗或丢失后,却因提供不出有关资料,无法到有关金融机构去挂失;有些股民股票买进卖出都不记账,有关上市公司多次送股后,竟搞不清帐上究竟有多少股票,以至错失了高价位抛出并盈得更多利润的良机;有的将家庭财产或人身意外伤害等保险凭据乱放,一旦真的出了事,却因找不到保险凭单而难以获得保险公司理赔,等等。

只要建立家庭金融挡案,这些问题就完全可以避免。建立家庭金融档案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入档内容。(1)各类银行存款和记账式有价证券存单姓名,账号、所存金额和存款日期及取款密码;(2)股票买卖情况记录;(3)各类保险凭据;(4)个人间相互借款凭据;(5)各种金融信息资料,如银行分档存款利率、国库券发行和兑付信息、股市行情信息等;(6)家庭投资理财方法和增值技艺的资料。其次,掌握入档方法。家庭投资额不多的,可专门用一个小本子记载即可;如投资较多,则应建立正规账册,区别类型,分别将家庭金融内容逐一记入,并将每次金融活动内容一笔笔记清;家庭有电脑的,则可发挥这一优势,将个人家庭金融档案存入电脑,以便随时检索。再次,把握重点问题:入档要及时,不能随便乱放导致金融资料散失;内容要全面,应入档的各种金融内容,都要完全齐备地进入档案;存档要保密,对存单(身份证、个人印章、取款密码等有关家庭金融安全的重要档案资料,要分别存档,电脑建档还应设置密码;资料要纳新,定期清理老资料,存入新资料,使档案任何时候都有投资参照价值;应用要经常,坚持常翻阅,常研究,籍以提高理财本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防止存款到期忘记支取,避免家庭投资利益损失。

(二)、打造个人信用所谓个人信用,即个人向金融机构借贷投资或消费时,所具有的守信还贷纪录。它是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通行证”。目前,居民建立个人金融信用,可采取两种办法:其一,利用银行金融创新机遇证明个人信用。近年来,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贷记卡,持卡者守信还贷,就能建立起个人信用。其二,借助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就为银行和个人提供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通过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咨询、评估及管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中心,为市民申办信用消费提供配套的个人信用报告。广大居民在进行冢庭借贷投资或消费时,应借助这样的中介服务,建立个人信用,取得向多家银行借贷的“通行证”。

(三)、家庭投资者要及时查明实际遇到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存折丢失、密码被盗等造成的风险,应及时与银行联系挂失;如由于金融诈骗所形成的风险,应及时采取多方式、多手段进行摧收,直至诉诸法律,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造成的风险,应及时调整修改投资计划和投资方案,如利率下调,就调整储蓄结构;如资本市场不景气,就调整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结构。

结论:家庭投资理财是一项家庭中的系统工程,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来周密规划、精心搭理;要科学合理地掌握理财原则,扩大投资渠道,运用各种理财工具,科学组合、分散风险,走出理财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应。总之,家庭投资理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加强家庭理财的科学规划,建立适合自身的理财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金融机构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理财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使用家庭的投资资金,提高其投资的收益率,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家庭家庭持有的资金,从而实现家庭财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才能真正使家庭投资理财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家庭投资理财ABC柯静时代金融2004年第11期

2.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董雪梅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年第2期

3.家庭投资理财之道薛韬国际市场2001年第11期

4、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张勤朴上海保险1998年第08期

第11篇

论文摘 要:股指期货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在缺乏金融知识和操作技巧的情况下贸然参与交易,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加强投资者基础知识普及和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了解风险形成环节,提高风险控制自我意识及投资决策水平,不仅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理念,也是股指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引言

适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投资者开辟了新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推动投资理念的转变;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改变投资者结构;回避股市系统风险,促进股价的合理波动,充分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与功能,等等。但是,股指期货也有其风险,保证金机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每日结算制度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期货高于现货市场的敏感性,都给投资者造成了看得见的风险与压力,它为投资者“以小博大”提供可能的同时,投资风险也被同步放大。

2007年10月底,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中国股指期货在制度和技术上的准备已基本完成,推出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股指期货吊足了各路投资者的胃口,他们历兵秣马对股指期货充满了期待,期待在将来的股指期货交易中一显身手赚得个盆满钵满。在股指期货何时推出仍然悬而未决的时候,正是继续做好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的有利时机。

二、股指期货风险何在

股指期货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风险规模大、涉及面广,具有放大性、复杂性、可预防性等特征,股指期货使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弘扬,市场稳定性提高,但是,投资者投资方向一旦出现错误,风险会成倍放大。对于股票投资而言,三四个跌停也许并不会使持有者陷入绝境,但对于股指期货,10%的升跌就会将保证金全部蚀光,满仓操作更有“暴仓”的危险。概括起来,股指期货风险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价格波动。期货市场的投资机会是买卖期货合约的获利机会,市场机会的把握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但是机会是市场预期、分析、判断的产物,存在着不确定性。股指期货作为指数的衍生品与股票市场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连锁反应,股票指数的涨跌决定股指期货的赢亏,股指期货发挥着指引股指现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可能使股票市场波动增大。

2.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将以沪深300指数为交易标的,假设股指期货的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10%,投资者投资500万元的股指期货,只需50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看对了方向,当指数上涨5%时,他的盈利为25万元;同理,如果判断失误,其亏损也会放大10倍,它在放大盈利的同时也放大了亏损,这种以小博大的高杠杆效应是股指期货市场高风险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亏损和股票的浮动盈亏不同,是真金白银的实际进出,一旦被强行平仓,投资者不可能像股票那样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解套”。

3.高流动性。股指期货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的系统风险,但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有着不同于现货交易规则的高流动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参与机构众多;二是T+0的交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投资者可以用少量资金在当日多次交易数倍于面额的合约,再加上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一旦方向做反,稍大的价格波动就可能招致强行平仓,一次亏损就会将以前的盈利和本金消耗殆尽;三是作为期货产品的时间概念与股票不同,一般持有5天以上即算长期,持有期的缩短必然使交易更加频繁。

4.市场风险。股指期货业务中市场风险来源于它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分析都只是预测,存在着与市场价格偏移的可能性。期货交易是一一对应的零和规则,即市场存在多少买方合约就存在多少卖方合约,如果市场中持有合约的买方赚了钱,那么持有合约的卖方肯定就赔了钱,反之亦然。投资者在每一次交易中,不是充当买方就是充当卖方,交易结果除了赚钱就是赔钱,概莫能外。也就是说,期货交易买卖双方必有一方赚钱,一方赔钱,这是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客观原因。

5.机制不健全带来的风险。如果股指期货市场管理法规和机制设计不健全,可能产生流动性、结算、交割等风险,在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初期,可能使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套利有效性下降,导致股指期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小而言之,有的机构不具有期货资格,投资者与其签订经纪合同就不受法律保护;某些投机者利用自身的实力、地位等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活动,使一些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投资者在一些经纪公司或者公司签署合同时,由于不熟悉股指期货各个环节的流程,不熟悉相关法规,对于那些欺诈性条款不能识别而导致风险。

三、加强风险控制教育

股指期货的投资理念、风险控制、交易标的、风险特征和运行规律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大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股指期货知识宣传、普及,有利于帮助投资者尽早熟悉市场、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有利于投资者树立科学的投资观念,理性参与市场。

1.明确游戏规划。股指期货投资者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股指期货产品能否顺利推出、平稳运行、功能发挥、长远发展,投资者风险控制教育以及股指期货知识的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各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制定了“一规则三细则五办法",明确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这是股指期货的基本原则及操作指南,首要的任务是要宣传、普及这些规则、细则、办法。除了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加以普及,也可采取成立培训讲师团、编印各种基础知识读本等形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避免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在对市场缺乏基本判断,对市场风险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参与。

2.突出风险教育。投资者在依据预测提供的入市机会进行交易时存在交易风险,期货交易机会和风险并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些投资者在入市之前不能正视期货交易的风险,热衷于期货交易“以小博大"的市场机制,这需要在投资理念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积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金融期货的特点,客观评估各自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做出科学理性的投资决策。

3.培养理性投资群体。把握机会是获取收益的前提,控制风险是获取收益的保证,投资收益实际上是把握投资机会和控制投资风险的报酬,面对机会和风险,不同投资者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有些投资者缺乏期货交易的常识和风险控制意识,喜欢听信传言跟风而动;有些投资者缺乏自信,在“一慢,二看,三通过"中失去了市场投资机会;有些投资者见涨就买,见跌就卖,一旦出错,就立即砍单,习惯过度交易,热衷于短线交易和满仓交易,没有止损概念,这些非理性投资群体将是期货市场的失败者。风险控制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一批理性投资者,他们对风险投资和资产管理有清晰的认识,面对市场机会和市场风险头脑清醒,习惯于从风险的角度来考察和选择市场机会,每一次交易都能经过缜密的分析、事后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们也会在某次交易中失手,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笑到最后,成为股指期货市场上的赢家。由众多理性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才是理性的市场。

4.注意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风险控制教育既要宣传投资机遇,更要告知市场风险;既要普及证券期货基础知识,又要培训风险控制能力;既要明确金融期货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又要正确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风险防范为重点,深入剖析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使投资者获得启发和教益。初期可将工作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法规政策、交易流程、风险特征等基础知识的普及上,随着投资者对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渐熟悉,可以将培训工作逐渐过渡到交易策略、风险管理和市场研究分析等领域。股指期货对内地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国外的期货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中选取典型案例教育投资者,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

加强风险控制教育,不仅能够普及股指期货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对期货市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风险控制教育能够使投资者、期货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倡导理性参与的意识,为股指期货的成功推出和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为期货市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提高风险自我控制能力

股指期货在交易规则、方式、投资策略等方面与股票、债券、基金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投资商品期货也不尽相同。对广大的证券投资者来说,一定要深入地学习、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以改变业已形成的投资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中小投资者最好能抱着尝试和学习的态度,在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理等方面加强自我约束。机会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充足准备的投资者,才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实际得益者。

1.实力上的判断。每一笔期货交易既是一次赚钱的机会,也是一次冒险。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究竟有多大,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量力而行,才能享受到股指期货交易的乐趣。善于独立分析,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风,在交易中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亏得起赢得起。

2.知识上的准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必须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要有效地把投入资金比例、开仓头寸、止损幅度设置好,如果在知识面和操作技巧没有预先的学习和贮备的情况下贸然参与股指期货,将承受更多更大的风险。深入了解股指期货的基本知识、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期货交易规则、期货交易软件的使用以及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将游戏规则了然于胸后再坦然进入这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市场,将成为期货投资赢亏的关键。

3.心理上的准备。期货合约是一个完全被放大了的市场,对广大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心理上的考验。在指数大起大落,资金大进大出的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投资者出现贪婪、恐惧、急躁等情绪在所难免,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范围内从事股指期货,才可能够在操作中游刃有余,避免出现心理上的崩盘。

4.控制风险的方法。由于每日结算制度的短期资金压力,投资者既要把握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向现货价格回归的特点,又要注意合约到期时的交割问题;既要抛弃股票市场满仓交易的操作习惯,控制好保证金的占用比率,防止强行平仓风险,又要根据交易计划加仓或止损,切忌心存侥幸心理硬扛或在贪婪心理驱使下按倒金字塔方式加仓。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理论上的积累固然重要,也需要投资者在今后的操作实务中善于归纳、总结。

发展股指期货是完善和深化我国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通过风险控制教育,让投资者掌握股指期货的运行规律,了解股指期货的风险特点,这样才能使投资者理性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确保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姜昌武.应对股指期货时代的市场风险.中国证券报,2006.6.29

2.冯子沣.股指期货市场的整体风险性质.证券时报,2007.11.16

第12篇

一、cta的具体内涵及其发展

根据美国《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法》的规定,cta是通过给他人提供商品期货期权相关产品买卖建议和研究报告,亦或是直接客户进行交易从而获取报酬的一种组织。这里的cta并不特指机构,它还可以是个人。法案规定,所有期望注册成为cta的组织都必须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提出申请,提供cftc认为与申请人有关的必要资料和事实,在cftc登记注册,并同时在全国期货业协会(nfa)登记注册,成为nfa的会员。此外,所有cta都必须定期向cftc报告账户交易情况,披露相关信息,接受cffc的监管。

期货投资基金,或者说管理期货(managedfutures)基金,也称作商品交易顾问(commoditytradingadvisors,cta)基金,它是指由专业的资金管理人运用客户委托的资金自主决定投资于全球期货期权市场以获取收益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和分红的一种基金组织形式。cta基金与对冲基金fhedgefund)等同属于非主流投资工具(ahernativeinvestment),是国际期货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近年来养老基金、保险基金、捐赠基金、慈善基金等对非主流投资工具表现出浓厚的投资兴趣,cta的规模也随之急剧膨胀,cta基金在全球期货期权市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日渐显现。

全球期货cta起源于1949年,美国海登斯通证券公司的经纪人理查德·道前(richarddonchian)建立了第一个公开发售的期货基金fmanagedcorn-modifyfundfuturesinc.)。此后,于1965年,唐(dunn)和哈哥特(hargitt)作为商品交易顾问cta建立了第一个著名的管理期货账户,1967年两人第一次把计算机交易系统试用于期货交易。到了1969年,人们开始将商业化的交易系统大量应用于美国期货市场的投机交易中。当时期货投资基金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投资者主要是小额资金客户。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期货投资基金业迎来了它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始了金融期货交易。从此,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期货市场开始转向以金融期货交易为主,为货币和资本市场提供避险工具。这个变化扩大了期货市场的规模和参与群体。美国政府在金融期货推出初期做过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期货市场个人投资者的亏损比例高达90%,这使得他们非常疑惑。经具体研究后发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金融期货推出初期,参与的大多数投资者都是传统的股票与债券投资者,由于这类人还没有真正弄清证券与期货的差别,因而造成了这类客户大面积的亏损。期货实行保证金交易,并且不限制卖空机制,具有高杠杆性以及交易策略的多样化等特点。许多股票投资者根据固有的思维方式长期持有一个期货合约,结果导致爆仓。因此,股票投资者在进行期货交易前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而这种专业性又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因此期货cta这种专业的商品交易顾问逐渐盛行。

1971年管理期货行业协会(managedfuturesassociation)建立,标志着期货投资基金行业的形成;1975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成立,对商品交易顾问(cta)和商品基金经理(cp01的行为进行监管。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期货投资基金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期货交易的品种扩展到债券、货币、指数等各个领域,同时全球新兴的金融市场不断涌现。随着现资组合理论的诞生和投资技术的不断变化,期货投资基金在资产的风险管理与运作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很多机构投资者诸如养老金、信托基金、银行等都开始大量采用期货投资基金作为他们投资组合中的重要部分以达到优化组合分散风险的目的,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期货投资基金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投资领域之一。

二、期货cta的分类及法律规范

传统意义上,cta基金的投资品种仅局限于商品期货。但由于近30年来全球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cta基金已逐渐将其投资领域扩展到了股指期货、外汇期货、国债期货、天气期货以及电力期货等几乎所有期货品种。根据市场参与面和交易方法的不同,cta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程序化交易模式。程序化交易类cta是期货cta基金中最大的组成部分,有超过60%的期货cta是采取程序化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此类cta按照一个通常由计算机系统产生的系统信号来做出交易决策,这种交易决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如果系统长期运作正常,会产生比较稳定的收益。

2.多元化投资模式。多元化cta基金投资的期货合约有时候可达百种之多,涉及的品种也非常多。采用多元化投资模式进行投资的cta仅次于程序化交易模式,有超过700亿美元的资金是采用这类模式。

3.各专项期货品种投资模式。包括金融与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和货币期货这四个专项类别。专项期货品种投资模式的特点是该cta主要投资于某一大类的期货品种,如农产品期货cta主要投资目标是农产品期货品种,并且主要是利用某种套利技巧进行投资。

4.自由式投资模式,又称随意型投资模式。这类cta的投资策略一般建立在基本分析或者关键经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由于他们经常使用个人经验来做出并执行交易决策所以,他们一般只专注于某个他们熟悉的特殊或相关的市场领域。从长期来看,自由式投资产生的风险和收益不够稳定。当然,这类模式现在也是整个期货投资基金行业的组成部分,有超过140亿美元的资金是使用这类模式进行期货期权交易。

从法律上讲,由于期货投资基金中cta的行为可能涉及公众利益,为了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强化主管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美国将传统信托立法的谨慎义务(dutyofcare)和忠实义务(dutyofloyalty)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升华为要求更高的职业诚信义务,要求cta“尽最大的善意或诚意,仅为受托人的利益行事”因此,cta的监管措施更为严厉。

首先是强制性地信息披露义务。依照美国的相关法案规定,每一位注册的cta都必须将其自身所有可能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的

转贴于

相关信息定期或不定期地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受监督,并向社会公开、以使投资者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还对信息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地描述。

其次是严厉禁止cta的欺诈行为和重大错误陈述。《1940年投资顾问法》、《1974年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法》和《2000年商品期货现代化法》中都对此做出明确和细致的规定。

最后是对cta违法行为进行十分严厉地惩罚。美国对违反相关规定的cta将给予非常严厉的处罚,以保证客户资金的安全。如果cta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将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与美国相比,我国期货cta还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cta)试行办法》,规定中国cta业务基本流程及从业人员行为规范。2011年6月开始,中国期货业协会首度组织期货从业人员参加期货投资分析(cta)资格考试,并规定期货公司申请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具备一下条件:“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净资本不低于8000万元”的基本条件;公司最近6个月净资本等风险监管指标要持续符合监管要求;申请期货投资咨询(cta)业务期货公司至少要有1名具有3年以上期货从业经历和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高管人员以及5名具有2年以上期货从业经历和取得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随着中国期货cta业务的正式推广,预计相关法律制度也将逐步完善。

三、期货cta将是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了多年发展壮大,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品种少、规模小、散户占主导依然是困扰中国期货市场快速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较小,散户占主导的格局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企业以及各类机构整体参与的程度偏低。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国内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力度已有较大提高,但我国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仍低于10%。散户占主导往往就会形成追涨杀跌的风气,盈利能力较低,同时会加剧期货市场的波动,难以发挥财富效应。

期货投资基金最为一种专家理财的方式,由期货专家对投资者的期货账户进行跟踪式管理和个性化服务,根据投资者的需要设计各类投资方案,使投资者在承担最小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收益。期货管理账户的存在和发展有两方面作用:首先,期货投资是一项专业化很强的投资活动,比之证券交易更需要专家理财,更需要基金;其次,随着国内期货品种的日渐成熟,在某个品种分析与操盘方面业绩突出的市场人士将日益受到市场关注,这些分析人士和操盘手就是期货基金经理的雏形。

作为期货投资基金的管理者,期货cta是国际期货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因此cta制度的引进和创新也将同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的目标相契合。cta业务将从期货公司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起步,由期货公司设立资产管理部或控股投资公司扮演cta的角色。也是培育专业期货机构投资者的有效路径。这当中期货cta与控股期货公司必须做到在资金管理、部门设置、管理人员雇佣等方面的完全隔离,期货投资交易顾问公司(cta)建立独立的风控部门与风控体系,对单个账户以及总体的经营风险采取监测、识别、预警、风险处置等措施,cta公司使用的是投资者的资金,必须从制度上杜绝期货公司用自有资金做期货。另一方面,当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性障碍正在被逐渐破除,加快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步伐,加强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引入cta业务,并以此为突破口创新期货公司业务模式,发展期货cta业务,打造期货产业集群是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方向。因为cta制度可以让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专业化的手段做专业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