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7:09: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字中的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3年12月,以“传承汉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的全国汉字输入大赛在河南落下帷幕。
决赛现场,选手们一人一机坐定,进行连续文本、离散文本、混合文本、古典文本的输入。参赛选手可选择使用五笔输入法或拼音输入法。最后,来自辽宁的34岁银行职员王士辉凭借五笔输入法以每分钟输入175字的速度获得冠军。
赛事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该项赛事提高汉字电脑输入的质量和效率,让人们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科学地运用汉字、准确地理解汉字、发自内心地热爱汉字,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汉字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氛围。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正是由于电脑输入取代了手写,才导致“提笔忘字”现象的出现。
为了避免这一趋势恶化,唤醒人们对汉字的热情,2013年暑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由央视主播主考,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上下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节目中还设置了成人参与的现场体验团。令人感到尴尬的是,成人们提笔忘字情况严重:“熨帖”一词,体验团中只有一人写对;“癞蛤蟆”一词,七成的人写错了。
该节目一播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自己究竟还会写几个汉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自己“会念不会写,会写也写得很难看”;有人说自己“习惯了拼音打字,输入法会自动生成成语等词汇,把传统文化都忘记了”;还有人痛定思痛,表示要多看看《现代汉语词典》。
同时,如何继承汉字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成为讨论的热点。
汉字传承真的遭遇危机了吗?汉字输入大赛顾问李栋恒认为,参赛选手的出色发挥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结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则认为,汉字并未遭遇危机,而是人们的书写能力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键盘也好,其他方式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它承载中华文化的功用。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坚持规范地使用汉字,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
蔡 畅: “提笔忘字”令人羞愧。
高科技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汉字也遭到了挑战。当下,人们普遍轻视书写,懈怠练字,认为生僻字、不常用的字不认识也无妨,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对此充满羞愧。
是汉字勾勒出汉唐盛世魏晋遗风,编织起华胥幻境旧蕴变迁;汉字于不动声色中展示铮铮铁骨,一如含蓄却又不失傲骨的中国魂。对于温存于墨香之中的一笔一画,我们应牢记掌握,更应熟练使用。
黄泽阳:“提笔忘字”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现象。
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阅读、写作电子化方便快捷的优势必然会压缩纸质阅读与书写的空间,不习惯提笔临纸是科技与生活变革带来的必然现象。看到能认得、打字能打正确,日常生活、工作便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对提笔忘字,我们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马悦倩: 顺应发展,寻找契机,传承汉字。
信息交流的工具越便捷越好用,电脑汉字输入法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然而“用进废退”,长期不用笔书写,使汉字的字形、笔画在我们的脑中变得模糊。
科技冲击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从中找寻新的契机,以顺应科技的发展。汉字输入大赛、汉字听写大会这类活动就是一个突破口,激发人们对汉字的热情,进而对汉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在键盘上飞舞的手指略停一停,拿起笔,好好品味汉字、品味文化。
马世媛: 守护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
近年来,汉字危机问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有人痛斥电脑和网络剥夺了人们的书写能力,有人甚至呼吁要恢复繁体字。汉字危机折射出的其实是传统文化的危机,除了提笔忘字现象,当下的青少年中,有多少人将四大名著全看过了?在热衷过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以同样的热情对待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社会上不乏呼喊守护传统文化的人,却少有人拿出实际行动。文化的薪火相传,并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社会不缺言论,缺身体力行。
唤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
汉字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而今,科技的发展正冲击着这项传统文化。
在电脑输入普及的时代,如何传承汉字?或许我们更应注重汉字的“字外之功”――了解形声、会意、象形等汉字的构造艺术,重新发现汉字的独特美。而大众传媒也应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通过节目展现汉字的形状美、文化美,激活人们对汉字的情感。
正如某位同学所说,汉字危机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在学校里,传授母语知识的语文学科地位不高;社会上,传统技艺无人传承,传统习俗渐渐被人淡忘。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代代相传,首先要对它们心存敬畏。
好在,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到北京高考改革出台的增加语文学科总分的方案,全社会都开始关注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文化传承。我们正可借由此事,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东阳中学 郑中南
笔者认为成就文化类好节目的有效途径,可以用创新的文化传承方式,借助电视媒体的创新传播优势,撷英中国传统文化,树立节目品牌影响力,打造中国好节目。
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电脑的发明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键盘打字,手写能力开始下降。我们的汉字手写正面临前所未的挑战,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李挺表示:“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是中央电视台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有所担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就是在新的传播状态、传播形式下,我们对传播中华文化的一种探索,是承担这个责任的具体表现。”
通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成功得到了一些启示:
1.创新电视传媒为传承文化的新方式。
人类固有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文献记载、教育、口传身授。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需要我们透过文化表象思索的课题。我们应该千方百计的去倡导传承人树立开阔的胸襟和开放的意识,全力创新方法思路,扩大传承传播的范围,更大更多地做好传承工作,使得包括汉字在内的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
电视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文化载体,以其普及性、大众性、形象性、包容性、权威性的特点,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发挥了独特优势。电视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优良媒介,肩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
电视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使得传统文化也正成为众多电视媒体的选择,学界对于电视媒介承担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了基本的认同,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目前电视传承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传统文化在电视传播中的边缘化、传统文化在电视传播中的异化、主持人低俗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等。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出现可谓是号准了电视媒介传承传统文化的脉,既兼顾传统文化电视传承的传播要素,又避免目前电视传承文化所存在的问题,使它在众多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节目里异军突起、声名大振。
所谓兼顾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承传播要素,主要包括:传播者,指电视媒介从业人员,包括记者、编导、播音员等;传播内容,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庸思维方式、积极价值取向、理想人格风范、高尚道德情操、高雅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传播对象指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所谓避免了目前电视传承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避免了异化情况出现在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中。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是以游戏形式来牵引大众的文化脾胃,也有别于说教式的灌输,它是通过听写的方式将节目聚焦于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避免了主持人低俗化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以确保不因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高低造成对节目的整体影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邀请国内语言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考官,节目中主持人和专家学者一起来分析解读汉字、了解认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2.赛制模式的引入,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形式。
正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美国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以亲民性、大众化、接地气为特色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正是通过电视赛制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本土化、原创性地用听写比赛竞争的方式来认识汉字、解读汉字、传承汉字文化。
第一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采用三级赛制,一共13场比赛,邀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在内地接受教育的港澳台学生组队参加。初赛获胜的160位选手形成32支代表队,每4个队为一组进行8场复赛。复赛产生8队40位选手进入半决赛。两场半决赛产生两队10位进入决赛的选手。所有未进入决赛的30支代表队中表现最佳的一名选手将进行一场附加赛,争夺最后5个进入决赛的名额,在15位选手的最终决赛中,胜出者即为听写大会的冠军。
由于第一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高收视率、高人气、好口碑,使得参加第二季的选手人数有望达到2000万人,这样的涵盖面和规模无论是对学校的识字教育,还是对大众生活都有广泛积极的社会意义。
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张伯江也撰文表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在电视节目中是一项创举,更是对全民语言文化社会生活具有教育意义和启发意义的重要行动。”
创新电视媒体的优势传播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档节目缺少了目前高收视率综艺节目的基本元素:没有炫丽的舞台效果、没有明星加盟、非强势播出平台、节目中的中学生选手没有话题可以炒作、播出时间上更正面遭遇《中国好声音》。但事实证明,常规的综艺节目思路被打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总决赛时的收视率高达2.6%,有超过1.2亿的观众收看,超过了之前最热门的《中国好声音》的总决赛收视率。
《中国语文》副主编、研究员刘丹青教授接受采访时就说道:“《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播出,就引起电视观众的极大热情和积极反响,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确实有对汉字书写的深厚情怀,是一种一激就活的巨大能量;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整体创意和运行方式相当可取,能如此有效地激活这种热情和能量。”
解读刘丹青教授所认可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运行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该节目优势传播的三大特色:
1.跨频道、并机播出产生1+1>2的传播效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播出方面兼顾了质与量,时间跨度从2013年8月2日到10月18日,节目时长为120分钟,共播出13期。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立即引发全民自检,微博话题迅速登顶热门榜、点击率高达18万余次;节目播出6小时内节目微博话题排名第一,超越《中国好声音》、《快乐大本营》、《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多档高收视娱乐节目,初出茅庐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炮走红。
随着观众强烈的参与欲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节节攀升,一度获得全国第二的收视率。仅播出两期之后,央视科教频道就将其提到了黄金档播出,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更是打破惯例,在每周二晚跟进播出。随后央视一套更进一步,选择与央视十套在周五的黄金档并机直播,另外两个频道还分别安排了节目的重播,至使节目产生出1+1>2的轰动传播效果。
2.“病毒式传播”成为推波助澜的传播动力。
对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走红,央视文艺中心文艺部主任金越认为是“病毒式传播”起了作用:“看到不会写的字,你会去问身边的同事、家人和朋友,这种深度的介入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参与,保证了它的传播效力。”
所谓病毒式传播是一种网络营销的常用手段,利用口碑传播的原理,让“口碑效应”像病毒一样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病毒式营销是基于用户实质诉求的一种传播方式,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成功的病毒式营销,总会勾起人们愿意将其分享给他人的欲望,让大家告诉大家,通过别人为你宣传,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万计的受众。
3.多媒体合作、新媒体参与达到最广泛的社会传播效果。
应该说受众接受观念的变化,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媒体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应该适应移动化、多媒体化以及便携化的发展趋势,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以受众为核心,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并注重跨媒体合作。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2013年8月开播以来数百家媒体高度关注、数千万网民全城热议、海内外华人鼎力支持,“汉字书写”成为整个暑期的热门词汇,这项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已经化作全民共同行动。各类专题报道近300篇,覆盖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
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消息呈爆炸式出现,百度搜索高达42万条,截至总决赛播出前,相关词条数目已达360万余条。网友参与话题、留言、转发总量从第一期的27000余条持续飙升到总决赛节目播出前超过100万条。
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倡议书的场合越来越多,倡议书有利于倡议者交代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相信写倡议书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中华传统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倡议书1中华中学的同学们:
大家好!曾有一位伟人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今日,我们应当这样说:忘记传统文化,就等于精神的灭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立国之基,立身之本,是我们屹立民族之林的一块丰碑。在新时代的背景,我们青年更应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立论简明,倡议的对象感明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于今,对我们青少年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思想观念而言,仁义礼智信是我们塑造良好思想品格的标准对人文精神,墨子所提倡的锲而不舍,治学专一,借助外力”是我们求学途中的灯塔;对道德规范而言,《弟子规》的“守考悌,次见闻”、《礼记》中“君子如切如磋”都是找们立身成人的良师益友,其中展现的永久魅力从不过时,深深吸引着曾经与现在的中华儿女。
(此段善于化大为小,从熟悉的名言入手,去触摸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但要注意引用出处的准确性:锲而不舍《出自《荀子劝学》》,如切如磋出自《诗经》,《论语》中曾引用)
这样的思想精髓从不拘泥于古籍经注的汉字中,生活中也处处体现。公共交通上,你是否时常听到提醒“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是否对旁边经过的师长礼貌问好,而不是低头默默走过?你是否对长辈的意见洗耳恭听,对同龄人的处境设身着想?如果没有,那么请从现在,从小事上,从自己做起。
(此段在上段基础上进一层阐述传统文化的活力,用三个有生活气息的例举让传统文化真实可感;让“从我做起”的倡议具体可行)
时代在不断进步的,对于一种传统文化、美德,不同的时代舆论会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为老人让座是我们以前所提倡的,目的是关爱老人的身体健康,而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重重,步履匆忙,脸色疲倦,一定程度上也需被让座来休息。于是我们见到身背LED灯,上写“无需让座”的硬核老汉,他的体谅理解,对后辈的关照,何尝不是一种新型文化与美德呢?所以对于传统之化,我们既要躬行,又要结合时代创新。
(此段巧妙在于用小例子阐释大道理,与很多空泛说大道理的作文相比,就显得更真实鲜活亲近,因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放眼全球,许多人类问题也受传统文化的启发,可用不同的思维途经解决。“精准扶贫”便反映了仁爱与团结的中国传统智慧,有深远的时代意义。所以,我们要提炼出其具时代价值的意义,使世界人民受益。
(此段如能加上“一带一路”及“丝路精神”等内容就更好,阐释其中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化理念,倡导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使命感)
谨此,我们倡议全校的同学: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从自己做起。为达此目标,我们向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以传统美德为明镜,反照自身品德修养,尽量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成为“正人君子”,莫为“梁上小人”。
其二,以传统思想为座右铭,激励自身不断努力进取。如对学习吃力的同学,可以《礼记》一言为志: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其三,在日常交往,社交媒体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向外界传播创新传统文化,做时代主人。
(以上三点建议体现倡议书要求,完成写作的任务驱动,从修身正己到治学、处世践行,层次清晰,而且扣合了倡议书对象是高中生的特点)
如能做到躬行传统文化,发掘时代精髓,则可像宋代张载所说“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同样亦可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从引用中仿出佳句,“为传统赋新知,为时代谋底蕴”,凝练而又扣题。可做标题,比原标题更典雅)
中华中学校学生会
20__年12月
中华传统倡议书2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3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
汉字是中华文明之魂、生命的符号,也是先祖以无穷智慧创造的、世间独有的文化传播工具。
汉字揭示了人生奥秘、宇宙规律,解读民族意识、感悟民族和谐都离不开汉字;表明人与人、人与自然(天地、动物、植物、矿物)以及人与暗物质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智慧的`符号来表达。
汉字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从形、音、意各个方面已日臻完善,点、横、竖、撇、捺笔划中蕴含着自然的哲理与警示。中华各族人民的和谐与繁荣,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与充满灵性、象征诗性的汉字息息相关。为了敬惜文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特向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发出以下倡议:
一、充分认识敬惜汉字的重大意义。
敬惜汉字就是礼敬先祖、尊重和继承民族的创造精神;敬惜汉字就是传承文明、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敬惜汉字就是净化心灵、传承孝道、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美德。
二、充分认识学好汉字的重要性。
学好汉字,从圣人古训到先贤名言,从《惜字训》到佛家经典均有论述。汉字为世间至宝,国之遗产。她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者富、富者善、病者康。学好汉字,必能使人聪明睿智、福寿康宁,现身获其寿之五福,后裔得伊训之百祥。在科学技术、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以回归自然、关爱环境的心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之瑰宝――汉字,以符合自然之道的方式学好汉字,认真领会,准确把握。
三、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敬惜汉字的美德。
我们应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的行为中,对有汉字的书籍、纸张、袋子以及各种物品等,均不可乱扔乱抛。可回收利用的送往回收站,无法回收的可焚化后埋于净处。切不可以书作枕、作凳、垫物;以报纸当铺坐、塞墙孔、包鞋、包物;以字纸擦物品、当手纸,甚至将汉字踩踏于脚下等。有条件者可建惜字炉,正确焚化之。
四、国家提出以德治国,要构建和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为我们倡导敬惜汉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契机。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一定要敬重、珍爱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正确使用汉字,尽可能避免错别字,不以拼音取代汉字。同时,要严禁乱写乱画,特别是不要在文物古迹上乱题乱写,保护好国家文物。
我们强烈呼吁:
1、把汉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以保护中华古国仅存的汉字体系;
2、设立“汉字日”,以号召全民敬惜汉字;
3、国家应立法规范汉字的使用、保护。
让汉字这块人类瑰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全国各族同胞、海外侨胞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的行为当中,以实际行动敬惜汉字,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倡议人:____
日期:__年__月__日
中华传统倡议书4广大的青年大学生朋友们:
几年来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颁布与推广,国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近些年韩国申请端午节、中医、活字印刷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毫无疑问民族传统文化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保护和维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增强意识从我身边做起,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提高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以及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多了解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二、从我做起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一方面多向亲朋好友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与学校和学生会各部门联系,定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或者班会,并且可以出版一些期刊杂志分发给同学们,让我们的大学中形成一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有经济条件的同学还可以组成类似旅游观光社团,到一些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郁的地方去旅游观光,如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或者天津北京等地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并且真正激起同学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致力保护的决心。
总之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礼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正走向非常尴尬的境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更是迫在眉睫,所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加入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分微薄之力。
中华传统倡议书5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同学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归属感,引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思考。对此大连理工大学化机1401小组开展“修德”活动,促进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向更深层次发展,让同学们从国学的至善至理箴言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更好的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
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其负有更深的传承意义。德是古代君子所遵守的内心底线,德是古代君子的标签,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中华文明五千年,人民以德养育家庭赡养父母,臣子以德报效祖国。中华民族因德的可以传承,所以德必然会作为一种文化继续传承下去。道德是一个人的自身修养,是反映一个人品质的镜子,照出一个人真实的.面貌;道德是人类建立美好生活的基础,没有了道德,人类就没有了核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有德,以此我们才可以是国家更加的昌盛。
我们知道修德是重要的,并且是必要的。修德,它绝对不是深山老林中的老朽之人才应追求的,在新时期,对于这个国家最新鲜最活跃的血液——大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大学生应行动起来,日常主动反思总结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不足,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此我们组织“修德”活动,提出如下倡议:
一、内修君子之心;孔子说这样的圣人都要每日三次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何况是涉世未深的我们,需要我们对自己反省的地方有很多,有时问题的答案不在其他,而就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这也是我们旗帜活动中修德手环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对自己每日行为的反省能让我们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就像新教徒所说的:自助者天助也!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被称为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指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提取的意象符号,这种意象符号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认同,融合着中国人厚重的历史社会集体潜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国家尊严的体现,是民族利益的文化符号。在国际范围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因为我们国家的日渐强盛被赋予了严肃、庄重、神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在世界艺术文化之林中,以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散发出耀目的光芒。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人物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将传统人物造型艺术与现代人物造型设计关联,促使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发挥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古老、厚重的中国文化呈献给世界的珍贵的财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比如文化范畴内的中国传统元素有: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中国书法、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 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茶、中药、四大发明、观音像、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古筝、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云纹)、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也是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佛、道、儒、法宝、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禅宗等,这些精神性的文化元素的传承是隐性的,贯穿于中国文化精神发展的始终。
自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行业中的应用日渐繁荣。如北京奥运会上对于“中国印”的应用,在对于中国文字的现代化解读中,融入了中国书法、舞蹈、绘画等元素,将古老的中国用崭新的方式带上世界舞台。北京奥运的火炬上是中国传统的“祥云”图案,这种图案历时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如今盛开在世界盛会的舞台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复兴镀上了一层神秘的风采。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越来越多的被借鉴,比如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中,无论是人物角色还是场景运用,都具有浓厚的中国风格,美国文化强大软实力标志之一的好莱坞,也不可避免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产生迷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成功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如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比较少。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1.汉字元素
中国汉字是传统文化元素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中国的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形象魅力,它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字体。通过象形、会意等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中国汉字具有图形、符号的特点,这使它具有独特的装饰能力。中国汉字的造型、结构、音调都使汉字成为一种独特的美丽存。中国汉字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造型不同,但其装饰性特点贯穿始终。甲骨文、篆、隶、楷、行、草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在服装设计中,汉代的篆书时常被作为图案符号,按照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规律排列。服装设计者将水墨、书法、笔触等等中华文字艺术的特点融合,积极、完美的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设计观念融合。
2.图形元素
除了汉字元素,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中还有很多丰富的图形元素,比如新石器时期彩陶艺术上的“人面鱼纹、水纹、波浪纹”,夏商周时期青铜艺术上的“兽面纹、云雷纹”,唐代金银器上的“连珠团花纹”,宋元瓷器上的“青花”等等,这些图形元素都可以被应用于人物造型设计中。如现代的设计师在人物面部设计中运用“人面鱼纹”图案,产生了神秘、奇异的艺术效果;还有设计师将“青花”图案用于人体彩绘,使古老的图案产生崭新的生命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图形资源是富饶而又丰足的,这些图形在发展和演变中,沿着传承的脉络找寻多彩的变化,维持了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策略运用
在人物形象设计中,我们要积极、巧妙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理解的前提下,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促成“中国式人物形象设计”的产生。 在运用的过程中,要采用辩证的方式,对于传统文化元素提炼精髓,去除陈腐。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媒介,承担起将中国文化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
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数先人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这些文化内容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内涵也在传统文化的代代传承中得以保留。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信息获取的渠道越来越广,娱乐方式变得多重化,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语文教学逐渐蜕变成了获取高分的工具。在这种双重冲击下,学生对流行音乐开口即唱,但是却无法背出字字珠玑的古诗文;对西方国家的节日热情似火,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却不知是何时,有何庆祝意义……这种种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因素呢?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呢?
一、接近文化故事,体味文化
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赋予传统文化无限的生命和内涵。但是这些内涵对于现代缺乏人生经历、人生经验的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而且文化虽广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深奥性。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说,这些内容多且难。荀子在其《劝学》中曾明确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为了能够将传统文化教给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日常教学中的点滴时间进行文化渗透。比如,我会在每个月为学生确定一个文化主题,如“孝”,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文化主题自主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搜集与之相关的故事,最后组织学生利用每天语文课前的三分钟讲述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孝”的故事,一天一个学生,这样一个月全班学生都可以轮一次。在这短短的三分钟积累中,学生可以在一个月内掌握我国的“二十四孝”故事,对“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故事有深刻的理解,树立起“孝”的意识,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趣味汉字,体验文化
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文化学科和语言学科。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语文的文化性和语言性渗透文化因素。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汉语的美妙和汉字的文化意蕴,我常常会利用学生的汉字书写进行文化训练。比如,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常常问我这个字为什么要这样写,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向学生介绍“六书”,让学生明白汉字的构字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关于这些文字的起源,了解这些汉字的发展历程,并搜集汉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趣闻。以“女”字旁的汉字为例,许多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尽管一些汉字带有“女”字旁,但是这些汉字里的“女”却有不同的意味。像“姬”这一姓氏,出自黄帝出生所在地,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这一姓氏具有高贵性,这也与“女”这一偏旁密不可分。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地位远远高于男性地位,带有“女”字旁的字多为褒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父系社会的到来,“女”作为邪恶的代表,其所组合的字大多含有贬义,像“奸”“妄”“妒”等。通过这种对汉字的训练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正确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律,还可以从中窥探汉字所蕴含的文化,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水平。
三、亲近古文,领略文化
古诗文是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我们不妨利用古诗文中已有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比如,在古诗词中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的,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此时我们不妨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王昌龄的《出塞》、岳飞的《满江红》等爱国诗词引入其中,在这浓浓的爱国氛围中激发?W生的拳拳爱国之情。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承的重担,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以此使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关键词:室内软装设计;传统文化元素;有效应用
0 前言
室内软装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室内软装设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软装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创新,将中国文化中所沉淀的传统元素发扬与传承。[1]如今,传统元素也逐渐被人们所喜爱,所以设计师们在对室内软装设计时需要将传统元素融入其中。近几年,对个性化空间追求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这也正是设计者们将传统元素融入室内软装设计中的主要原因,使得传统文化元素自身独特的魅力受到更多的关注。
1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
1.1 汉字
汉字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在软装设计上能够显示出独特的魅力。通过汉字本身,可以在室内空间中营造出浓重的文化气息,如果在室内增加诗歌挂画,会使得整个室内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除此之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使用汉字图案来装饰室内,如寿、福、禄等汉字,它们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2]由于中国人对对称平衡有着一种特殊的好感,“四平八稳式”是我国传统对均衡对称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为了寻求和谐、平安、吉庆,往往利用一些汉字图形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例如,在室内装饰中常见的“出入平安”“家和万事兴”“五福捧寿”等汉字图形,分别以“寿”“安”“和”为中心基点,很好地体现出了均衡与对称之美。再如,小、北、双、丰、兆等汉字都是根据均衡、对称的形式法则创造而来的,汉字不仅是汉字图形的装饰元素,还是汉字图形装饰的主要元素,汉字图形装饰是以汉字元素为中心的。因此,汉字元素在形式上给人一种均衡、对称的视觉审美观感,还能够给予人一种愉悦的心理,同时还能彰显出祥和、圆满的寓意。
1.2 图案
图案也可称为纹样,它是中国文明智慧的集中体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图案也得到了创新发展。图案已经被人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室内软装设计中,传统的装饰图案能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并能够凸显出室内质感,同时体现出屋主的气质。例如,在室内的家具中采用宗教中的万字纹图案进行雕花设计;在家具的边角还可以使用马蹄形的图案;还有在室内贴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不但可以突出房屋主人高贵的品质,还能够体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此外,随着潮流时代的发展,彩绘工艺也能够将中国古典的图案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给予人良好的视觉体验,使得彩绘也逐渐被应用于室内软装设计中。
1.3 色彩
室内设计逐渐倾向于使用中国传统的色彩,如白色、红色、黄色、青色,每一种色彩都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象征意义。白色象征着纯洁、美好,是一种宁静与自由的体现;红色象征生机、活跃、热情、鲜艳、充满生命力,是喜庆与不朽的代表;黄色是帝王之色,给予人一种明亮、崇高的感觉,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青色代表生命、年轻,给人以雅感、没有事俗喧嚣的安静。在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使用我国传统的色彩,因为在目前很多人把室内装饰的风格定位为中式风格,然而在中式室内设计中往往以红色为主要的色彩,如红色的窗帘、被子等,这些色彩均能有效地凸显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应用。
1.4 传统工艺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不断地创造,传统的工艺变得越来越多。例如,刺绣、剪纸、壁画等,这些精美的工艺作品都凝结了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智慧,而且它们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2]将传统的工艺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也可体现出其独特的魅力,犹如壁画工艺,可以体现出某个领域的独特文化,还能给人一种审美的情趣,是传承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手段。再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剪纸工艺的应用也十分普遍,剪纸工艺在色彩与材料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在门窗装饰中使用剪纸工艺,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好的视觉效果。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将我国传统的字画、家具、玉器、古玩、陶器等这些工艺作品直接作为室内装饰品来使用,因为其本身就是艺术品,能够增加室内的中国传统体元素的韵味,让室内设计风格更加符合人们的追求,体现出时代感。
2 结语
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效地融合于现代室内设计文化,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室内文化气息。将汉字、图案、色彩、工艺等传统的文化运用其中,不仅仅凸显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也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多一份保护与坚守,我们的文化之树,才能枝繁叶茂;懂得创新与发展,我们的文化之河才有细水长流。不让传统文化凋零,需要我们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使其生根发芽,蔚然成荫。
中国汉字书写面临严重传承危机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在2014年8月27日发表题为《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的报道称,每周有亿万中国人在电视机前收看一档青少年角逐“汉字英雄”称号的节目。为了准备一次比赛,不少选手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字典。
报道称,关于这些汉字的拼写知识,现在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在中国各地都出现了在没有电脑帮助的情况下,人们想不起怎么书写本国语言文字的问题。如今,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
中国教育部希望孩子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如何书写汉字。书写汉字的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生现在必须学习这些内容,这样长大以后才不会忘记。
(摘自 《参考消息》,有删改)
素材解读
读完这则材料,心里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外媒的报道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如今,在国内,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为了角逐“汉字英雄”,要花上几个月时间研究字典,学习汉字结构,看似可以理解,实则可见日常学习工作中对汉字书写的忽视。痛心之余,我们应静下心来反思。究其原因,一方面归因于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导致人们书写机会减少;另一方面是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汉字及其书写的重要性,更显示了人们对汉字背后文明与文化的漠视。“汉字书写危机”也暴露了我国基础教育的缺失:过于重视分数,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熟悉汉字,喜爱汉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文明的坚守与薪火相传。
适用话题
汉字书写危机 热爱民族文化 文化素养
文化传承
节日的凋零背后是文化传承挑战
白靖利
每当一些传统节日到来,就有人感叹节日的凋零:“中秋节沦为月饼节,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在传统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其实节日中的各种习俗,追根溯源,基本都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体现。随着世易时移,其中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得以发扬。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赛龙舟包粽子等。也有一部分习俗,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产生了变化,甚至被替换掉。如近年来,重阳节逐渐变为老人节。而古代的中秋迎寒、祭月等仪式,恐怕现在已没有人知道了。
客观地说,当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确实堪忧,不少极具文化底蕴的传统礼节、仪式逐渐被遗忘。这需要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努力宣扬,也仰赖普通公众的坚守。让人遗憾的是,不少地方政府、企业,把对于文化的传承变成了肤浅地发展“节日经济”。这种做法,非但没有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使其失去了灵魂和内涵。
(摘自《山东商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当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堪忧,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节日文化凋零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日益凋敝、衰落的现状,比如亲情的逐渐疏离,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遗忘,“文化味”越来越淡等。当然,文化传承本身就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了解节日文化背后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补充节日的文化理念,尽可能地挖掘出与时代契合的节日现代内涵。因为文化不但要传承,还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根深叶茂。对文化有发展地坚守,才能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不会被遗忘与流失。这种坚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只有把文化的种子种进国人的心田,才能让其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适用话题
有发展地坚守 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
百名艺人坚守皮影戏 平均年龄已达65岁
彭 磊 付磊磊
如今,位于天门竟陵中街的豪城影戏馆,是天门仅存的两个皮影戏馆,而像江先平这样的皮影戏艺人,天门有百人。百位民间艺人,平均年龄达到65岁。正如江先平常说的,“玩不了多少年了”。在天门,最年轻的皮影戏艺人叫朱丽,今年也已39岁。
市皮影艺术协会每年都会排练几部新戏,但市场的反应不是很好,吸引新戏迷的效果并不理想。戏是新戏,但创作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网络、电视。市皮影戏省级传承人肖木宣说,几十年前,一场皮影戏可赚20元的演出费,人均收入可达3元,而当时农村最吃香的木工一天才赚1.3元。
他认为,对于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在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还应适应市场,走市场化之路,通过改变表演方式、声光效果来迎合观众口味。
(摘自2014年7月21日《湖北日报》, 有删改)
素材解读
如今,皮影戏这一宝贵的地方剧种正面临着人员老化、后继乏人、市场不景气的尴尬境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多方努力 ,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要想让这一优秀的文化品种得以传承下去,不仅需要老一代艺人的坚守,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大家形成合力,才能让这一剧种发展下去,不再岌岌可危。不断汲取新鲜血液,也是皮影文化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皮影艺术协会每年都会排练几部新戏。这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发展的必然。尽管创作速度比不过网络、电视,但是不断创新,是传统文化赢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适用话题
坚守 创新 文化保护 生存与发展
爱上老行当的年轻人
一些历史悠久的老行当,因为其发展落后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面临淘汰。在效率第一的都市文化中,大多数时候我们似乎只能唏嘘于老行当的日渐湮灭……可是,却有这样的三位年轻人,虽然身处的行业都已有千年历史,但他们爱上了这些老行当。
“80后新一代中医”高荣荣,能用英语和外国学生讲中医,会针灸、拔罐和推筋导络,也学过打针、输液和做外科手术……每一天,她的微博会收到上百条粉丝问诊信息,自媒体成了她向人们传递古老中医学的平台。李子,是西安土生土长的27岁男生,现在已经成为大家所熟知的80后皮影艺人,也获得了老艺人的认同。未来,他希望能去国外办皮影剧社,让古老的艺术历久弥新。勺子,设计师出身。2013年年底,勺子把家从北京搬迁至景德镇,专注古法烧瓷。
这群年轻人,爱上了老行当,并且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让这些老行当不仅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更美。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希望所在。
(摘自《北京晨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
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之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华儿女传承着中华文明。如今,中华文明中一些传承上百年,甚至千年的老行当正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保护和传承这些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大家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比如高荣荣们,正在做着自己的努力。他们的执着和热诚感动了大家,也将影响和带动着更多人的参与和付出。给这些老行当不断地融入新的血液,加入新的元素,才能让它们焕发新的活力。
适用话题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的历史悠久,茶文化丰富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之一,发展经历了从象形到表意的演变一直沿用至今。汉字的形象结构包涵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观念等内容。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到楷书再到活字印刷术宋体字的产生发展,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逐步完善和规范。茶叶快速发展盛行的唐朝和宋朝也正是书法盛行的时期,茶文化和汉字都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茶叶与书法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上,中国书法艺术意韵与诗意与茶文化的古朴意境十分契合,因此汉字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茶产品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到茶叶包装对提高竞争力的影响,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结合应用于茶叶包装设计。将汉字设计融入到书法设计中,不仅通过汉字意境彰显茶叶的文化意境,而且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因此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欢迎。
茶叶包装设计对茶叶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能向消费者展现茶文化的历史积淀。目前市场上茶叶包装主要是对图形、文字和材质的设计:在图形的设计上通常是结合山水国画来表现茶叶包装的意境;文字设计上以汉字运用为主,而更多的则是兼具传达性与形式美的中国传统书法的运用,书法与茶叶都是古代文人心之所向,因而作为茶叶包装既能体现茶叶的民族性又能展现历史性;材质上主要是纸盒、木盒和金属盒为主,这类材质便于运输又能设计成各种造型。包装设计通过文字和图案传达信息。汉字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汉字基本笔画变形、笔画增减、重组等方式来实现。汉字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主要有两种运用方式:一种是对茶叶包装名称进行设计,另一种是作为装饰茶叶包装的汉字设计;和三种表现形式:汉字图形化、书法字体和印刷字体。茶产品市场上包装样式繁多,要想快速吸引消费者眼球,就需要有亮点。消费者在挑选茶叶时最关注的是茶叶的品种,市场上也有很多将茶叶品种名称作为包装的重点设计要素,因而许多茶叶包装上将文字作为重点设计对象和视觉中心。文字不仅直接明了,而且能迅速将茶叶的信息直观的展现给消费者。这类对茶叶包装名称的汉字设计大多以书法字体和印刷字体为主。印刷字体识别性强,但设计出来的效果不及书法字体的意韵,而印刷字体更多地使用于产品文字说明中,因而书法字体的运用在茶叶包装设计上更加广泛。书法字体种类较多,主要有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每种字体都有不同的特征,对字体造型经过提炼与设计,运用于不同包装上产生不同风格,可以更好地表现茶叶的韵味。在将茶叶名称进行图形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兼具文字的识别性。例如吴裕泰的茉莉英豪花茶礼盒,包装上以“茉莉英豪”行书字体来表现,用笔流畅、充满柔雅之美,左边则是对印刷字体“裕泰香”笔画进行重新设计,与花茶细腻清香的口感相得益彰。书法字体的线条粗细和行笔干湿浓淡变化多样,有着其强的表现力,经过设计处理的汉字能更好的展现茶叶包装的形式美。汉字具有很强的传达性,除了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还能起到装饰效果。汉字设计不仅用于茶叶包装名称之外,还用作茶叶包装的装饰部分。这类茶叶包装包含的汉字设计分为汉字图形化、书法字体和印刷字体。汉字图形化是保持汉字的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汉字笔画进行夸张、变形、色彩搭配、结合图形等设计方法。例如陈幼坚先生设计的“茶语”系列包装是运用汉字图形化的表现方式,包装以绿色为主色调,将“茶语”二字与茶杯的图形结合,组成正负形的汉字图形,文字与茶具造型的相结合呈现出茶叶品牌的艺术底蕴。汉字图形化设计时,设计者大多采用这种文字与图形融合的设计方式,突出茶叶包装的识别性。陈幼坚设计的另一套系列包装“兰亭茶叙”,除了茶叶名称使用书法字体之外,包装的背景图案也用到楷书,楷书整齐一律而又不拘谨,静中有动,给人一种稳定、庄重的视觉感受,楷书字体的造型、长短的变化,整个画面的轻重节奏感,都经过严密地设计,来展示这个品牌的文化品质。汉字作为包装的装饰图案背景出现,通常是在已有字体的基础上进行局部变形,以营造符合茶叶包装独特风格。
随着文化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包装的要求也随之改变。市场上以汉字设计为主的茶叶包装越来越多的受到欢迎,这说明汉字设计仍然有着广泛的前景。茶叶包装设计需要关注到茶叶的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汉字与其他传统元素融入包装设计中,能提升包装的设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突显民族特色,区别于国外茶叶包装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研习和了解茶叶相关内容,了解茶叶的分类、口感等茶叶知识,能准确把握茶叶的定位。汉字设计不仅能准确传达、快速信息,同时也能唤起人们对字体视觉样式新的意识感受。目前的汉字设计主要是将汉字进行视觉化的再设计,没有与汉字内在的文化内涵与茶文化相结合,因而也需要设计师能充分了解和掌握传统书法和各种印刷字体的书写技法和特征,理解汉字的设计思维,创作新的字体形式,并且能合理使用汉字设计来展现茶叶的风格和特色,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这样才能使茶叶包装更加多元,也能使文字设计在包装设计中展现汉字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作者:江晶晶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1汉字概述及特征
放眼全球的语言文字历史之上,汉字之所以经过数千年依然可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汉语言文字拥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具有非常强的自由组合能力,而且可以以最为简练的文字来传达数量十分庞大的信息,每一个汉语言文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和十分丰富的情感,汉字是一种用来记录和传承中华古典文化的载体工具,其早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字,蕴含了很浓厚的情感以及文化的附加价值。立足于现代设计工作的角度来看,汉字是可以为人们带来直观的视觉影响的诸多工具之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并将其价值在设计过程之中得以体现。立足于汉字“形”的角度而言,汉字是由点、竖、横、捺、钩等诸多笔画构成的,也正是这些简单元素进行自由组合才形成了变化无穷的汉字。立足于汉字“意”的角度而言,汉字的外形产生了汉字型方面的含义,也赋予了汉字丰富的情感文化内涵,带给人们十分丰富的联想。换句话说,汉字这样“形”与“意”两相交互的特点,可以完成两者一者到又一者的转换工作,从而成功的通过文字来直观的传递视觉信息。
2结构汉字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意义
(1)结构汉字扩大了汉字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价值。结构汉字所具有的设计方面的价值主要在于可以将汉字作为传递信息的一个载体工具,对汉字进行重组等操作之后使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在设计过程之中进行应用,而汉字的组成结构从各个角度而言都有很强的美感。对结构汉字进行研究主要是对汉字构成的合理结构、文字的外形和文字的含义之间的精炼、每两个或每几个字之间的联系等进行分析探索,结构汉字所使用的主要设计思路就是将某些既定的汉字元素进行分解、拆分、自由拼合等方式,来根据自身所需要传递出的信息来构造自己所需要的汉字。在汉字应用与广告设计工作的过程之中,加入了适量的现代因素来针对汉字进行重构,从而给予汉字全新的含义以及外形,以尽可能最为简单的外在体现形式来表达其自身深层次的含义,将汉字进行重新构建来进一步表达汉字的内涵,并且为汉字加入一些新的含义,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现代设计理念两相结合,从而在设计过程之中凸显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2)结构汉字丰富了汉字的文化承载意义。在我国数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之中,人们最先开创出的就是使用各类富有深意的图形来完成信息的交流以及保存工作,而汉字正是由其发展而来的。汉字所富有的并不只是文化底蕴,还在我国数千年的文化背景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对汉字的含义以及汉字的历史进行探索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一种尊重和弘扬。
3结构汉字在广告设计中的创意表现
(1)意象同构。“意象同构”一词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意”与“象”两者的有机结合。意象,一般意义上指的是表意的主观之象,是可以被我们所直观感受到的。意象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主观意义上的“意”以及立足于客观角度的“象”,可是意和象二者的地位却又并不是完全对等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意象的“意”地位相对较高,处于一个主导的位置,“象”则是地位较低,处于一个附属的位置。自从汉字被开创出来正式使用至今,自始至终都是以符号的方式来传递着各种信息,“意象同构”就是一句汉字的“意”而后融入一部分“象”的成分,从而成功的对汉字进行意象化的设计。意象可以表达的信息并不仅仅局限在单个的汉字,还可以是短语或者是句子。意象表现这一表现手法的主要特征是:不管怎样将汉字进行重新构建,都需要将汉字本身的意作为核心进行操作,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形象的手段来表述字的含义,借此来提升汉字或者是短语对人们产生的情感方面的影响。(2)拆散重构。对汉字进行图形创意的设计是针对汉字的外在形态、构成汉字的各种笔画以及各种组成方式等诸多方面来进行探索。汉字从整体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汉字、部件、笔画这三个方面。汉字是三个层次之中最高的层次,部件则是中间的一个层次,笔画相对而言是最为低级的。部件处于过渡层次,部件是构成现代汉字最为基础而又独立的基本单位。在构成汉字的3个层次之中,部件起到的是一个中枢的作用,也是构成汉字形体的一个核心。
4结语
中国汉字是我国人民数千年来智慧凝结而成的产物,也是艺术创作工作者的设计灵感以及思想的源泉,唯有回到一个文明的起点,追溯一个文明最为根本的传统文化,才可以设计出符合一个民族历史的作品,这也恰恰是民族设计的精髓所在,要怎样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图形应用到设计工作之中,尤其是怎样将汉字应用到现如今的广告设计之中也还是一个尚待研究的课题。在图像化迅猛发展的如今,将结构汉字当作是一种记载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来进行研究,发掘结构汉字其本身所拥有的文化内涵,而后将其成功的应用到广告设计工作之中,甚至更进一步的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如果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对汉字内部含义的理解,从而寻找更多的和汉字有关的灵感,然后抓住灵感进行创作并将之发扬光大,这样才可以开创出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广告设计方式,如此才可以在世界设计史上添上属于我国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杨雪 黄守政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科技艺术学院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继承;现状;策略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较多,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人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从中找寻到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是未来祖国的希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必然要求,片面的吸收外来文化而忽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不可取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存在些许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形式单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频率较高,但是除此之外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活动及内容较少,无法很好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非常局限。其次,教学方法亟待创新。古诗文教学难度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教师的引导方法与教学思路没有及时进行拓宽,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明显,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时期,教师应非常明确教学的主旨与目标,按部就班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利,这些都应在实践教学中加以改进。
2小学语文教学中继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1重视基础教学,从汉字文化继承开始
传统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古诗词、文言文、戏曲,因而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应从基础开始,不要拘泥于形式。汉字是民族的瑰宝,它的演变过程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古代文人的智慧,它是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的基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汉字文化教学着手,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趣味。汉字变化多种多样,通过基础偏旁部首的整合都能很好的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进行文字演变的展示(如下图),鼓励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可以通过笔画的增减来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博大精深。如“人”字加一横就是“大”,“大”加一横就是“天”、“夫”等等,诸如此类的汉字非常之多,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字典,拓宽学生对汉字的认知。
2.2重视氛围营造,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如古诗词、插图等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展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词与白话文不同,学生理解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来营造较好的氛围,让学生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下,更好的融入古诗文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中国古典音乐,将每一首古诗当做一个故事来讲解,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环境下感受到作者诗中蕴含的深情厚谊。如古诗《悯农》,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农民种植作物的辛苦,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粮食、尊重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条件允许的话,语文课上可组织学生进行画国画,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古诗文中的情境呈现在纸上,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韵味。
2.3以教材为中心
语文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轴线,即便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也不能偏离教材。现下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制都经过了反复的研究与筛选,它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多种需求,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及选择来进行深度开发,从中挑选出适宜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材料。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如爱国机智的王二小、聪明的华佗与司马光、勤奋好学的王冕、坐井观天的青蛙、骄傲的空缺等等,透过这些角色的分析,学生可以很好的进行反思与学习,学会明辨是非,树立勤奋好学、戒骄戒躁、爱国奉献等优良的品质。
2.4拓宽教学思路,将课堂进行延伸
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年龄与识字量的影响,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都需要通过大人的辅助才能实现。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适宜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如定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读本,教师可在校内图书馆中借出读本来填充传统知识的空缺,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寓言故事》、《西游记》、《成语大全》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故事中主人翁的事迹来学到一些较好的品质,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
2.5教学生活化,弘扬区域文化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稳定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在小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充分延伸到课外学习中,鼓励学生课余品读鉴赏传统文化。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王安石《元日》这首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春节文化给学生进行渗透讲解,人们喜欢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也独具文化氛围。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集中表现在人们对节日的尊重与喜爱。
3小结
传统文化的形成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与积累,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较多的文化精髓与人文情怀,通过传统文化的继承,小学生可以更好的树立科学的三观,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教学工作者应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性的加以改进与创新,改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的进行新思想、新方法的吸收与接纳,真正的发挥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品质优秀、道德高尚、文化水平较高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02).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汉字书写危机的成因与对策,成因:1.丧失了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2.现代科技对汉字书写的冲击;3.未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的作用。对策:1.唤醒人们对汉字的敬畏之心;2.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的作用。
【关键词】
文化 根魂 汉字 书写 危机 成因 对策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规范、端正、整洁、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但是,我们的写字教学充满危机。因此,找出汉字书写危机的原因,同时寻求其对策,势在必行。
一、汉字书写危机的成因
汉字书写危机的成因是复杂的、多样的。
1.丧失了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
语文专家王晓龙指出:“如今,汉字书写之所以表现出更明显的危机,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已逐渐丧失了对汉字文化的敬畏之心。”时下,不少人字迹潦草散乱,笔画不规范,结构不工整,活像一个丑八怪。错别字连篇,还不知羞耻,字写错了,也不想改正,这就是失去了对文字的敬畏。这就好比待人接物一样,你敬人一尺,人家敬你一丈。你不敬畏人家,自然会远你而去。
2.现代科技对汉字书写的冲击
对于汉字书写来说,现代科技是把双刃剑。
2.1 电子字典、词典快捷、方便而不留痕迹
对汉字的掌握和书写,如“藏”“肇”等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使用传统的纸质字典,改为使用电子字典、电子词典,虽然快捷而又方便。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没有思维过程,几乎在学生脑里不留痕迹,影响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发展。
2.2 机笔的使用,冲击着传统的汉字书写。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使用机笔,用电脑打字,在手机上发短讯。用传统笔――钢笔、毛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不习惯。因此,“提笔忘字”在所难免。
俗话说:读十遍不如抄写一遍。传统书写,用手一笔一画地书写,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中形成特殊印记。再则长期坚持手写对人的心境、性格、意志、耐力和神经系统稳定性也是极好的锻炼。相反,使用机笔输入,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神经产生不了刺激作用,在大脑的语言中枢系统中也就无法形成这种特殊的印记 ,从而造成了提笔忘字的现象。
2.3 网络语言挑战传统母语。
“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这是一个小学生日记中的一句话,句中“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很流行的网络语。还有,“584”表示“我发誓”、“酱紫”表示“这样子”等,学生作文中的网络语言,弄得老师都哭笑不得,“真是杯具”!
教育部王登峰先生告诫学生:“最好让网络语言‘留’在网络里,离开网络后还是尽快‘转换频道’为好。”
3.未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主阵地沦陷了,其后果将不可想象。
3.1 生字教学被视为“小儿科”
生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重点,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生字教学被视为“小儿科”,教学的重心放在阅读理解和习作上,“习字”课边缘化,不按国家课程设置,一周单立一节写字课,或者课表上单立了,实际操作上又走样。加上一道道“减负令”,也让老师无形中戴着镣铐跳舞。教师不敢大胆抓,学生的书写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说得好:“汉字教学并非‘小儿科’,即使到了高中,生字、生词的学习仍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3.2 教材与师资不能满足写字教学的需要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我们一无“巧妇”,二无“米”。写字教学没有按一门课程单立,归属于语文课程,也就是说,没有单独的体系,没有详尽的评价标准。加上现行写字教材并不十分规范。更加糟糕的是没有专职的写字教师。由于国家多年来盲目地学校升级,大学扩招,导致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质量每况愈下,根本不能满足写字教学的需要。。
二、汉字书写危机的对策
对策一:唤醒人们对汉字的敬畏之心。
著名语言学家郝铭鉴说,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魂”。在这方块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哲理、诗意和审美情趣,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在认识传统文化之于整个民族的重大意义之时,唤醒人们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寻找回那荡然无存的对汉字的敬畏之心,是避免汉字书写危机的良策。
对策二: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
“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与会学者达成共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也是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物是死的,人是活的。电脑只不过是一门技术,一种工具。只要我们保持对母语的那份深厚的情感,挖掘出汉字中蕴藏着的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内涵,“从娃娃抓起”,让小孩子从小学写规范汉字,培养对文字的崇敬与热爱,堂堂正正做中国人,方方正正写中国字。心中有“字”,用“心”去写字,加上勤学苦练,何愁不成正果。
对策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一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要强化学校教育,引起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足够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写字当作一门必修课,制定写字课程标准,组织专家编写教材。把写字教育象推广普通话一样重视,把写字教育当作教师一项必备的基本功,把写字教育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同时要加强写字师资队伍建设,冲破师资短缺这一制约写字教育的瓶颈。
三、结 语
让我们以作家王蒙的话:“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作为本文的结语,告诫人们不做新时代的新文盲。
【参考文献】
【1】陈坤一.北京太庙前启动“万人书画”感作二首
关键词:中国元素;艺术设计;应用
1中国艺术设计现状
随着我国的发展和在世界舞台上的活跃,世界逐渐认识到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中国制造和中国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对我国艺术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步进入到良好发展时期,设计过程中不仅重视技术和思想的创新,还开始关注对文化思想的引入和个性化设计风格的呈现。但是对我国当前艺术设计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虽然部分设计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设计风格和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然而纵观发展现状,发现现存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仍然有所不足,无法突出设计工作的民族特色,而这也是导致我国艺术设计工作呈现出落后发展态势,无法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因素。
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1在汉字和书法方面的应用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并且汉字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从汉字角度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在开展现代艺术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汉字的造字方式与艺术设计进行有机整合,一方面突出艺术设计的艺术效果,一方面也保证艺术设计的思想内涵。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将“中”和古钱币形式有机结合,突出了中国银行的性质和特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也融合了传统文化思想,图像既是“京”字的变形,也能够看出是一个奔跑中的运动员,一目了然却又寓意深刻,是现代艺术设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在不断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造型意识,在一撇一捺中蕴含着一定的艺术气息。书法艺术将汉字文化的艺术性提升到较高的层次上,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形式。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工作中,要想凸显设计的文化内涵,也应该探索将书法艺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合理应用草书、行书、楷书和小篆、甲骨文等不同的书法形式,作为重要的现代装饰艺术,促使现代装饰艺术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2传统图像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图像元素,如水墨画、传统图案纹样和民间艺术品中都存在不同的图像元素,合理应用其加强现代艺术设计工作能够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优化,并彰显出一定的艺术价值,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良好传承提供重要的保障。以水墨画中图案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为例,水墨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讲求“通意”,不会对透视比例问题斤斤计较,更加注重不可规范的形式美,实现了对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全面突破,对意境表现出强烈的追求。水墨画艺术作品对空间的应用、在虚实层面的解析和考量以及对阴阳关系的处理等,都是现代艺术设计师应该注意吸收和借鉴的内容。
2.3在色彩方面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色彩艺术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合理应用色彩文化元素能够促使现代艺术设计呈现出一定的中国特色,表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汉族传统文化的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好红、黄、青、绿等颜色,忌讳白、黑色的传统,而蒙古族则更为喜欢橘黄、蓝色和绿色,同样对黑白较为抵触,藏族人则特别喜爱白色,认为白色是尊贵的象征,朝鲜族对白色、粉红色、粉绿色等情有独钟,可见不同民族传统文化中对色彩的喜好和解读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将传统文化中的色彩文化元素应用到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不同民族的颜色风格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不同民族对色彩文化元素的理解和感悟对色彩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应用,保证所设计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能够与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相吻合,凸显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全面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视,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措施,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逐步彰显出民族性和个性化特征,真正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效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使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工作在新时期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中圣.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4(3).
[2]沟睿.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