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时间:2023-07-04 17:10: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第1篇

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提出了实施立德树人的路径和工作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路径;机制

1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内涵

高职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质上就是解决高职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职学生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关乎国家的发展进程。高职生大多是应试教育成绩标尺下的失利者,不少人就学是无奈选择,高职院校要通过以培养良好品质为根本的德育、以支撑职业生涯发展为重点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和以提升生活品质为重点的人文素养教育,把学生在政治上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业上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每一个学生开启成功多彩的人生之门。

2 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的路径

2.1 课程教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课程育人就是通过课堂、课程、课本等理论教育传授知识,发挥“第一课堂”育人功能。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课程模式改革中。首先,要深化德育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生涯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例如我院思政课“课前一刻钟”(社会新闻事件评论)和“每周播报”(学院身边事点评)就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其次,充分挖掘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和人文精神,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各科教学互相配合补充,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再有,就是抓住高职生实训实习期间与社会、与生产、与岗位实践接触之机,加强职业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例如我院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施行指导教师和实习师傅写实考核,就收到了积极效果。

2.2 实践活动育人,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责任感以及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务必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将实践环节纳人教育教学计划,明确学时学分,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等活动;完善和坚持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广泛开展学雷锋等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联系学校和学生实际,丰富德育载体,打造活动品牌,促进学生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成人、成才、成功。我院多年来坚持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在西安世园会、西安地铁试运营、缓堵保畅“跟我排”等大型活动中积极作为,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学生们在服务他人与奉献社会中磨砺了品质、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升华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2.3 校园文化育人,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要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凝练具有职教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比如我院在长期的铁路办学中,凝练出了“办学不脱轨,育人不离道”的办学理念,这里的“轨”和“道”,既是指的轨道交通这个办学特色,更是指办学要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要立德树人。学院精神中突出“铁的纪律”,这正是来源于铁路的企业文化,这又充分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中得到了体现,保证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利用重大节庆日和仪式,开展爱国主义、礼节礼仪、心理健康、军训汇操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网、电视广播、校报校刊、图书馆校史馆等的建设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宣传学习行业劳动模范、学校优秀毕业生事迹,培养学生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不断丰富现代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

2.4 管理服务育人,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服务都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践行师德育人。孔子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既做“经师”,更为“人师”,关爱每一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当好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其次要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风尚影响教育学生,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积极有效地帮助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奖助学金、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让学生体验到党和国家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增强爱党爱国的热情。

3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构想

3.1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主导机制。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形成以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中坚、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的“三位一体”育人机制。首先,加强对学校思政教育的领导,强化思政人员培训,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强化德育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责任意识。第三,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做好德育成果转化。第四,积极调动学生骨干和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动性。

3.2建立“三育人”协同机制。教书、管理、服务体现了育人工作的全覆盖和内在统一性。专业教师不仅是授业者,还是传道者和解惑者,要充分挖掘学科专业和教学过程中所蕴涵的德育要素,使学生获取知识同时得到德性的滋养。管理和服务育人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事务性工作中,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增强教育实效性。通过相关制度和督导检查,落实专业课教师、专职思政教育工作者、教学辅助人员的育德职责,并进行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切实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3.3 建立“四方面”联动机制。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汇聚起学校、家庭、社会、行业企业四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紧密协作的德育工作网络,使教育互动、互为补充,产生育人整体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

[2]李炳义.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14,(5).

第2篇

回顾江苏省常州市这几年来的工作,我以为,综合改革需要我们整体思维、全局考虑,从义务教育的定位、教育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入手,系统设计各个环节,让义务教育长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动起来,才能形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

教育均衡发展的源头:准确定位义务教育性质,回归教育本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是定位问题,没有准确定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然失去方向,误入歧途。我们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根本任务,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是办合格学校;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是培养合格公民。

一提到“合格”,很容易被认为是低层次、低水平。相比较而言,人们喜欢用“优质”这个词。其实,合格学校的标准并不一定低于优质学校。优质学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同类学校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但其标准往往侧重于某些方面,而合格学校所包含的内容则是全方位的。优质学校的标准往往更具有主观性,且优质一般是相对而言,也就是说,有优质,就有薄弱;而合格学校的标准更具刚性,是一种水平性指标。优质学校的参照系主要在教育的内部,而合格学校的参照系还包括现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办合格学校更强调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责任。更关键的是,在当今应试教育还相当盛行的背景下,学校是否优质的判断,非常容易偏向于升学成绩。现实里,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校,有的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办学条件,如生均面积不达标,没有基本的体育运动场地等,这样的办学条件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要求政府多办合格学校,少提优质学校。

从学校角度来说,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公民。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什么是义务教育?早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就指出:“向每个人提供的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幸福,并成为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要“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从这些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义务教育具有全民性和基础性,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而不是造就精英。

但在现实中,义务教育存在追求优秀、偏离基础、拔高要求的现象,存在强调追求优秀的精英主义价值取向。这种精英取向,既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本质,也给教育非均衡发展埋下了祸根。学业成绩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是课程设置专业化、知识化、教学难度过大造成的:是过分强调了教育的选拔、淘汰和甄别功能造成的。所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重要前提是准确定位义务教育的性质,回归教育本质。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源头。

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整体思维,重建公平的教育体系

教育均衡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学会用综合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去把握、去破解。我们认为,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尤为重要。

一是义务教育不是独立的存在。它的均衡发展有待于其他各类教育的良性发展,有待于建立良好的教育生态。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必须关注义务教育和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其中,高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初中教育的发展。如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为学业成绩不良但有其他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升学机会。又如,将示范性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一方面弱化校际间的应试竞争,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引导初中学生的流向,遏制择校现象,促进生源均衡。值得一提的是,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加强普职教融通,也有助于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常州市正在探索职业教育“3+4”模式,即部分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高中读完3年后,可直接升入普通大学,试图打破职业高中与普通大学之间的壁垒,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为初中毕业生开辟一条成长渠道。

促进教育均衡还应关注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纳入教育均衡发展的范畴。家庭是“人生际遇中的第一所学校”,是人生成长的“摇篮”,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石。立足人文关怀,我们于2011年成立了以服务家庭教育为重要宗旨的教育服务中心,该中心成立后,通过开展常州公开课、举办家长网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及家庭普及现代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并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是处理好义务教育内部的校际关系。把学校间差异当作资源。均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差异,为了扶弱共进,但不是从根本上消除差异,差异会始终存在。不过,我们可以把差异当作资源,利用差异来实现强弱共同发展。基于这个思考,我们在原先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一体式”“合作式”等多元化集团办学模式。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种形式的教育集团已达33个,以放大优质资源,优化学校布局,促进校际间和谐发展。

除了利用差异促进均衡外,还应该突破校际分割的壁垒,探索以资源共享的方式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如建立教师轮岗制度,实现优质师资区域共享;建立教育设施共享机制,相邻学校共享教育设施。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例,单个学校一般无力购置大型劳动技术教育设施,而即便有能力购置,利用率也不高,因此可考虑由政府建设或学校之间共建教育设施。

三是不要忽视微观公平。这是人民群众最为直观的感受。教育公平可以分为宏观公平和微观公平:前者主要指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公平。后者则是指校内和教室内的公平,要求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要求教师公平公正地面向全体学生。微观公平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上,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适得其所、人尽其才地发展。

宏观公平固然重要,但微观公平亦不容忽视,它决定着宏观公平是否落到实处。为推进微观公平,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推进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学校教学和课程改革,建设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的多样化课程;二是推进小班化教学,发挥小班化在实施教学公平中的优势。我们相信,随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政府投入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不断提升,“小班化”将成为今后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成为增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教育均衡发展的挑战:着力解决制约均衡的关键问题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均衡发展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面对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尤其要应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如何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因素是教师队伍。均衡的前提是发展,均衡本身也包含发展。我们不能把均衡变成“平均”,更不能采用“削峰填谷”的做法,把均衡变成对优质校的削弱。所以既要均衡配置师资,加大对弱校注入优秀师资的力度,又要重视整体提升教师素质。除了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外,更要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确保教师高素质。早在1922年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就提出:“必须把全国第一流的人才绝对集中于培养教师的大学里,这件事应作为当宰相的第一要义。”可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师范大学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下滑的趋势。建议加大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吸引优秀学生加入到教师行列来。

二是如何促进学校多元发展?“均衡”不等于“平均”“均等”,不等于让所有学生接受无差别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应该是适合不同学生特点和个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兴趣发展创造条件,而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多元化的教育。早在1997年,英国新工党在第一份白皮书《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中就提出“我们承诺给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这并不意味着提供单一类型的学校教育。我们要鼓励多样化、鼓励学校发展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专业。特色学校——突出技术、语言、运动和艺术——应当成为当地人民和周围学校可以利用的资源”。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教育机会平等不是给所有儿童以相同的教育,而是要尊重儿童的差异,以多样化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追求“有差异的平等”。反观现实,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雷同化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学校之间同质化,在学校内部,千差万别的学生以同样的学习进度学习同样的课程,面对统一的评价。这种现象忽视了学生之间兴趣爱好、智力类型的差异,忽视了国家和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因此,如何通过多元化发展来推进教育均衡,是一个重要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

第3篇

关键词 高职 计算机应用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7 年全国高职院校数为1109 所,而且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由20 世纪90 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逐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合社会需要。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一定的优化与整合,本文就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宽基础的思想首先产生于办学实践的信息反馈。我国的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时,由于当时职业人才紧缺,于是一些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的专业兴起很快,但办过一两届之后就山现了供过于求、无法就业的现象。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技进步的思想及企业生产组织形成的现代化,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会意识的强化,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则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

2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顾小的,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比人更胜一筹,就业机会肯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能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3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由简单的封闭性学习任务引领的学习就达不到综合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的效果。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智力与身心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

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在整个企业的工作(或经营)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还是沿用以前的教材,有的可能有一些小的调整,但一般调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现在的程序设计的教材,尽管现在个人使用的系统早已面向对象了,但还有较多的学校的教材使用的仍是TURBOC,此程序的运行结果是面向用户的,即使学生学会了操作,但与现实的使用却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4课程体系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教育;意义;实施途径

创新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以前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制中,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行为活动。创新具有新颖性、独特性、价值性、高风险性、高回报性等特征。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时代精神之核心,决定着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培养,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一、创新教育及其重要意义

对于高校来说,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方向,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锻炼,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人才创新、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要义,是对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对教育的结构性革新,在新时期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新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新经济的时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涌现并运用于生产及社会生活,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当前的国际竞争已演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科技创新和人才的竞争。只有大力推行创新教育,构建以创新教育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型,最终达到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2、创新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而这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创新教育去实现。同时,创新教育所追寻的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也需要通过素质教育去传递,创新教育有助于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狭隘的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因此,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化,使之不再流于形式。

3、创新教育是学生自身发展与成才的需要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市场经济对于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急需具有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此情形下,创新教育的开展成为学生自身发展和成才的必然需要。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核心素质即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院校特色与创新教育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最直接结合。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实施载体,首先,其人才培养特色是培养工作于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时刻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并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这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才能完成。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教产学研相结合,既保证了教育成果,也为企业的生产效益提供保障,而这也需要创新教育的支撑,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创新型技能人才,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再次,高职院校的学生特色是思想具有活跃多变性,善于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可塑空间大,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潜能,重树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呼唤和需要创新教育,也更适合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和重大使命。

三、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更要落实到实践中,其实施途经应该贯穿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1、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和环境

高职院校作为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主要基地,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把创新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在思想、组织、物质和制度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为创新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构建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学校应该加强对创新教育的舆论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创新舆论导向,让师生理解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为创新教育打造必要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对学生应实行人性化的科学管理,从单纯的教育管理转为对学生的服务与引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校应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打造创新平台,积极支持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创新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身的创新能力。

2、加强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和创新教育的实践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教师应该树立现代教育观,增强创新教育的紧迫感,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教师除了需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具有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能够创新性地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任务,掌握好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的运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教学,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对于学生的创新活动给予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力争成为“双师型”的创新骨干教师。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并将此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从而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保证创新教育的质量。

3、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

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要对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改革。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要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密切相联,合理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设计递进式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要紧密结合,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同时要将专门的创新课程纳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并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向学生传授学科的前沿知识内容,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运用,既要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特别是依托用人单位的需求,强调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技能课程学习;同时要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创新理论和创新思维,培养自身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系统思维、博弈思维等能力,掌握头脑风暴法、自由联想法等创新方法,并积极将创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创新活动。

4、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形成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气氛,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结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认知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兴趣。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仅教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更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有效途径,在课堂上应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动机,保护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灵活运用情景式、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和提问,探究问题的实质。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个性化教育,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升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工作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技能是高职学生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十分重要。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造一流的校内校外实训平台,将实践教学从校园延伸至企业,抓好学生的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环节,让学生在仿真或者现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践学习。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加巩固和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过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也能增强职业意识,发展了自身的创新能力。除了实践教学以外,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社会调研、科技创新等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6、积极推行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最终是要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学校和企业是互利合作的关系。因此推行校企合作,加大教产学研的结合力度,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创新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通过校企合作,一是可以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明确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学校可以相应地优化专业设置,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二是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基地,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通过企业去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创新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柴福洪.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不可或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2]孔晓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实现措施探析[J].学理论,2010(26).

[3]孟繁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18).

[4]时美英.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主要对策及办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5]张朝晖.创新: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建设的必由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EDA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其以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2005年11月7日,《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而应属于技术应用型人才,活动领域应更贴近实践。基于此,高职课程的开设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在分析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准确合理地定位教学目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EDA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途径也应以此为指导思想,明确课程特点、转变思想观念、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教学模式。

一、明确EDA技术课程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思想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这门课程是电子专业整个知识和能力体系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又能强化学生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应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成为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

然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若EDA技术从属于理论教学,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因此,教改的前提是转变思想,EDA技术作为电子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思想上应得到高度重视。应以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革不完善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体现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编排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此,教学内容的编排应尽可能贯彻高职教育的“应用”主旨和特征,科学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必须由易到难,符合认知规律。教学内容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又必须相对稳定,EDA技术的基础知识相对稳定,而对于开发软件和芯片的发展则可谓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中应先给学生一个总体的知识框架和学习脉络,让学生在任何时候对基本知识的把握都是清晰和完整的。此外,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岗位、高职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编排既应融合一些电子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知识结构的需求,又应兼顾一定的知识技术的先进性,努力处理好技术的先进性、前瞻性与实用性、普遍性之间的矛盾,使本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和一定技术先进性等特点。

三、针对课程、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EDA技术这门课程是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类专业基础课的后续课程,如果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学生会倍感困难。同时由于高职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弱,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造成学生听不懂、跟不上,进而厌学。因此在EDA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基础、注重应用,进行案例化教学,同时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两个“三合一”

1.教、学、做三合一。在EDA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努力走“实践―理论―再实践”之路。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的有机配合完成教学目标。

2.理论、实践、产品三合一。这三者合一,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应用,将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产品制作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重点,以掌握知识和技能、制作产品为教学目标,较好地体现“学用一致,知能并举”的教育思想。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含义为:在教学材料和内容上要对真实情境加以描述或典型化处理,在教学方式上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教学目的上侧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运作能力的提高。该教学法不仅包含学生对案例的学习过程,而且包含在学习案例前教师对案例进行编写或选择的过程。

课前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编写或选择适用的教学案例,对案例原始材料进行收集。所编或所选的案例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兼顾目的性、真实性、仿实践性、问题性和典型性等特点。在课堂中,针对实例出现的问题,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以及对问题的见解,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总结和反思。学生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总结,教师最后作简短的点评或补充性、提高性的全面总结。通过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三)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利用“项目”、“实例”、“问题”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准备专业技术内容,而且要研究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教学单元,按照一体化原则进行设计。(2)确定每个单元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3)选定每个单元课程单项实训项目,以实例贯彻单元教学之中。(4)确定演示、实验、实训、实习等内容。(5)引入案例,问题驱动,操作演示,展开知识,讨论问题,总结提高。(6)PPT演示,示范操作,板书补充说明。

四、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

为了突出高职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根据学校的考试管理规定,制定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期中考试时实践考试代替理论考试,从所学的案例中任意抽取一个,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期末考试时,理论教学内容的考核占50%,以试卷的形式考核;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占50%,在EDA实验室上机实际设计作品,以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考卷都从已建立的技能考核试题库中抽取。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而且能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学习新理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

第6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人文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机制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社会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进行宣传教育,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即知识讲座、讲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工程、体育节、学术讲座。发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即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在学校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活动。进行心理咨询、教室宿舍文明活动竞赛等。

二、工科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现状

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现代社会人来说,不但应具备其必要知识,同时应当转化为个人的社会行为准则,融为个人的生活工作修为。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以及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高职工科院校办学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型的操作型人才。部分工科院校只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比如,毕业论文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学生当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张口脏话、沉溺网络、逃课游荡、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现象层出不群。在校院当中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工科高职院校里却寥寥无几。

三、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含义与功能

工科院校较多地强调教育的社会本位功能,长期在狭窄的专业框框内培养人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存在于大学生中的有才无德、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现象,这就需要在工科高职院校中尽快加强“成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学生“成人”了,才有可能“成才”。 “成人”重在思想道德修养,目的是要使他们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成人”教育,就是要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一个明德尚美、遵纪守法的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人。

在工科院校当中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涵意,就是重视做人的道理,以实现精神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人文素质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l)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 (3)遵循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并非是单纯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教育。而应当是培养具有高尚理想道德,高度社会责任和充满人文精神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把人类的教育活动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掌握现代高等技术技能的人才结合起来,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四、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机制和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制订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差,是其教育指导思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含义,用技术“成才”代替了社会“成人”的教育。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于高考的中等偏下生源,是其人文教育低水平起点的先天基础。工科高职院校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课时分配机制,挤压了学院人文素质教育长效发展。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科人文教育机制,必须从理顺高职教育观念入手。以培养先“成人”再“成才”为工科高职院校教育的新理念。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只会操作工具的机械型劳动力,而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会创新、有社会责任的“活人”。从人的头脑深处流淌的思想,才是提高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理念、原则、方式,是构成人的气质和人格的内在因素。人文素质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和“人生哲学”。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才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真谛。

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三成”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

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工科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机制和环境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工科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环境和机制是一个可行设想。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要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对于新生要侧重于说理,使学生不断融合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要有弹性的管理,逐步过渡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当中。例如晚自习课可以允许学生到图书馆中去看书;也允许学生在课外进行社团活动。开展人文化系列讲座:自我成才及学习方法、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心理适调、大学生的恋爱等等,是学校投入较小,学生收获较大,是弥补工科院校教育偏差良方。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往往培养者对被培养者的影响非常的重要。因此,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自觉担任起育人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体现到自己的行动中,真正以优良的工作态度、优质的服务质量、言行举止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时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耀红.人文教育是工科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电力教育,2003(01).

第7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数为1109所,而且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因此计算机应用专业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随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入和计算机专业的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逐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脱节,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合社会需要。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定的优化与整合,本文就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宽基础的思想首先产生于办学实践的信息反馈。我国的职业教育刚刚起步时,由于当时职业人才紧缺,于是一些培养目标比较单一的专业兴起很快,但办过一两届之后就山现了供过于求、无法就业的现象。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技进步的思想及企业生产组织形成的现代化,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会意识的强化,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则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

二、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统计数据(表1)表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位非常需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顾小的,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比人更胜一筹,就业机会肯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能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三、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当前,任务引领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然而不同的学习任务,对职业能力发展的促进程度是不一样的。例如,由简单的封闭性学习任务引领的学习就达不到综合的开放性学习任务的效果。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智力与身心的综合发展的过程,其核心专业课程应当是从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它包含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和工作要求等),但并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简单再现,而是教师将其按照“教育性”要求进行“修正”的结果。

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计划、实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能呈现出该职业的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在整个企业的工作(或经营)大环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实践,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还是沿用以前的教材,有的可能有一些小的调整,但一般调整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现在的程序设计的教材,尽管现在个人使用的系统早已面向对象了,但还有较多的学校的教材使用的仍是TURBOC,此程序的运行结果是面向用户的,即使学生学会了操作,但与现实的使用却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大部分学校的教师是每门课程专人负责制的执行者,每门课程的讲授都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讲授内容既缺乏深度和广度,又缺乏实际应用性;对学生的理解掌握以及本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在上机实践中不是通过上机操作消化前一课程单元所学的知识,而是机械地按照书本上的程序进行输入操作过程,他们对如何编写程序、阅读程序、程序编写的规范、程序的调试与修改程序根本无从知晓,甚至对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也应用不熟。尽管这些学生经过多语言的学习与实践,但最终结果是对程序学习望而生畏,导致走进社会只能从事本专业的最低端层次工作。老师认为学生基础不好,学生认为编程序太难,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尽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大学课程的简化,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性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文档规范、安全性措施、维护管理经验等重要内容基本上没有进入教学;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地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导致学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从而使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少能适应IT行业工作。

四、课程体系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IT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自我知识更新、自我能力发展的素质,这不仅要求为师者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还要让学生明白从事IT行业,必须时时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课程体系中,除了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外,还要注重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建立“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思路比结论更关键,问题比答案更有用,体验比接受更有效”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方式、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分析、整理相关的专业信息,实现专业知识的拓展,将学习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培养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良好习惯。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设置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改革过程中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走适合自己发展之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樱之.职业教育适时而行服务浙江转型升级[N].浙江日报(求学求职·高职特刊),2008-12-10.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实训;模块

中图分类号:TG7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4-0000-02

随着经济和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与网民人数的绝不断攀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学习和网络人才培养在各级、各类教育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流入,对各行各业人才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些非网络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和网络技术打交道,但是他们在职业教育中没有接触任何网络技术方面的知识甚至是动手的机会,可能连网线断了这样的的问题也无从下手。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造就大批的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实践模式必须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

如何针对传统高职教育中网络教学的缺点进行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使各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新的网络教学体系?网络教学如何适应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的技术标准?如何使毕业生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需求?这些都是目前网络技术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一)对提高网络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的研究对提高网络教学水平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增加了网络实训教学这门课;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提高个各专业人才对网络技术的需求

通过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各专业各层次人才能够对网络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提高网络动手能力。

(三)对学生就业意义重大

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亲自搭建网络、亲自动手调试、配置网络,加深对网络原理、协议、标准的认识。通过模块化网络实训基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促进学校品牌的建设

模块化网络实训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师的教学力量;其次,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日渐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二、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一)完成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的目标。第一个层次是实训类别的完备;第二个层次是实训模拟情境的完备;第三个层次是实训功能的完备;第四个层次是实训布局的完备性;第五个层次是效益的完备性;最终建成一个高水平的综合模块化网络实训,在其平台上运行多种实训系统。使实训中心成为满足不同层次教学需要的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二)建设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的原则。为达到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建设的目标,综合考虑近几年IP技术的发展和数据承载网络的发展,在实训教学设计构建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原则:第一,高可靠性;第二,标准性及开放性;第三,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第四,先进性;第五,可管理性;第六,安全性;第七,综合性和统一性;第八,模块化设计;第九,分离式理念。

三、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改革思路

(一)通过将专业分类的方式对各专业对网络技术的不同需求

A类:计算机网络专业

B类:信息相关专业,包括电子商务、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相关专业

C类:其它专业

(二)由于不同专业的知识基础不同,对网络知识的攫取要求也是不一样的,通过模块化细分确定不同总类专业对网络技术的需求

(三)分析各高职类专业网络实训常用模块,将网络实训部分进行模块化分类:网络基础部分、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含服务器搭建、网络维护、设备操作)、路由交换技术实训模块、无线技术实训模块、网络安全与管理(含协议分析、灾难修复、网络攻防)、网络管理实训模块

(四)建立菜单式网络技术实训教学模块,并分析出前驱知识点、适用专业与人员类型、每个模块理论知识基础、实训目的、考核标准、实训条件要求等;

四、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建设需求分析

(一)培养网络技术人才的目标。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本着“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原则,形成了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同时积极开展多种职业技能培训。(二)职业学校的网络人才培养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特性决定了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首先,要实现办学思想的转变;第二,要适应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群众需求来办学。第三,要实行更大范围工学结合。

五、模块化网络实训教学的应用需求

提供真实的网络实训教学环境,满足不同层次实训的需要,提供实训基地配套的实训教学系统,实操技能型实训能在实训基地完成,有效地对实训教学进行管理,解决学生将来就业的通用性问题,模块化网络实训基地和职业教育认证培训结合。

第9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政策的放开,中职学校的生源素质与培养的方向、目标与以往相比之下有了较大变化。以往中职学校的教育是学历教育,学生是中考成绩较好的;而今中职学校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学生大多是中考成绩一般甚至没有参加中考的。面对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应该全面实施新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改变观念、重塑中等职业学校文化氛围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学校精髓的外在体现,是学校文化底蕴的积累,学校发展历程的再现,是学校展望未来的精神追求,是人们信知学校的重要窗口,是学校自我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学校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职业教育起点于现代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起步为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的职业教育。要办好职业教育,首先应该重新对职业教育进行定位,认识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要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创新带动体制、机制乃至学术技能的创新以及观念创新和管理创新来推动职业教育产生质的改变,才能以职业学校的办学格式和标准来开展学校的改革与建设,宣传“拼搏、创新、攀登、奉献”精神,努力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实现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2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重点课程体系

将重点课程建设作为学校课程质量工程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示范作用、辐射作用和拉动作用形成“平台孕育“效应。选择重点建设课程过程中要选好核心课程、考证课程、技能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为了构建重点课程质量平台应建立重点课程质量监控和管理制度,必须进行①情况检查。②听课评课。③中期预查。④终期验收等措施,使重点建设课程成为一个课程建设平台,产生良性循环效果,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孕育出一批特色课程,全面拉动课堂教学改革。

3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变化为主旨,调整专业设置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是学校立校之基、兴校之本。深刻把握专业建设的内涵,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起点,对于建立科学的、规范的课程体系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学校要深入企业、用人单位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和岗位人才需求状况,同时聘请行业领导、企业专家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根据工作任务和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建立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体系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同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和培训模式。做到专业围绕市场而设,学校围绕专业而开,更新课程体系,采用基本素质课、岗位技能课、发展潜能课、项岗实训课的能力中心四块课程体系、建立学校企业基地市场中小型企业的模式和“边教学、边实践、边经营”的教学模式。

4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双轨管理机制

教学质量双轨监控机制是通过完善教学质量的外部监控手段,构建教学质量自我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教学质量管理双轨运行模式。在大力发展和完善教学质量外部管理手段同时、将教学质量管理重心下移,重视将常规变成规范,将规范发展为习惯,钢化制度的建设。如建立学生评教体系、教师评价教师、教学督导。教学行家评价、各种层次的授课活动,建立老师业务档案和与教师聘任制度相结合,建立系列化档案、学生问卷调查逐年积累等等。另一方面制定教学质量自我监控机制,运用教育目标对教学行为的导向作用,促进自我监控,在重点建设课程、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将终点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子目标,制定出详细的完成任务时间表,以便让教师对教学活动和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利用每学期的教学质量分析专题引导教师反思与总结,改进和完善教学效果。

5努力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简单地讲,“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应该是一方面具有专业理论课教师资格,同时又具有技师(或其他高级专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既能教理论课又能教实训课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双师型”的教师。所以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对教师的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制定有效机制的计划,在培训形式上注重普及与提高,实施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的教育体系,提高其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向社会上抛出优秀人才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并积极聘请企业事业单位的工程师和技师到学校做兼职指导教师、建立定点人才、教师实训基地,拨出经费扶持教科研项目,着力提高师资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新型教师内在的动机、好奇心和抱负并在此驱动下解决各种理论与实践的能力问题。增加其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业务综合能力,以此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学历层次,从而真正地培养中职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

6加强中职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目前,中职学校教育考研状况无论是立项课题的研究水平,还是把握、探讨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明显滞后于职教发展的实际需要。要改变这种局面,中职学校不仅要大力宣传教育科研,而且要加强教育科研管理,积极营造学校教育科研氛围。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设置教育研究室,专门负责全校的科研管理,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资,科研信息公布等工作,有专门领导分管科研工作,设立校级学术委员会。负责科研项目审定、评比及确定科研考核结果等事宜。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科研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科研档案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在组织上,制度对开展教研各项工作科研工作给予保障,在全校范围内上下齐心协力做好科研工作,对教学第一线急需解决的难题和理论上存在的困惑都有了一个解决。经常性地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外请专家学者到校给教师作理论讲座和科研报告。这样有利于对学校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起到科研定核、科技强校的作用。

7努力加强中职学校实施创新教育

约翰·奈斯比特和帕特里夏·阿布迪恩曾在他们的著作《大趋势2000》中指出:“在信息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竞争中,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创新将成为一个分水岭和里程碑。”而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服务于产业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为全面提升经济素质而提供素质的劳动力,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应用型的生产管理领域第一线初中级人才。真正要使得职业教育能够有条件落实到技术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来、实践素质的发展上来,必须是职业教育者具有超前创新意识,能掌握现代工业化发展所属的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和技能,必须确保职业教育中生产、服务、管理的投入、必须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大力提倡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努力探索出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核的变通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来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

没有教育评论体系不完善情况下的评论出来的中职院校学生不代表着其全面素质的评论,更不是长远的、社会的评论。文化课考分低一些,但在技能性,社会性和思维的活力及散发性方面的素质有着明显的优势,将这种优势素质焕发和培养发展起来,使一大批原来的“失败者”用新的职业教育评论体系变成为一类充满自信和奋发精神建设者,即:使一大批学生从另外一个渠道发展,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时间观念和诚实守信品质。

8加强创新教育要求中职学校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有新的认识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仍主要是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但对培养目标的素质能力和要求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仅是应当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专业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而且应当由强调专业技能转向强调工作能力,并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这就更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应具有适应岗位职业变化的能力,且有较强的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改革传统的套用普通教育侧重于基础教育能力培养的单一评价学生体系而转变为建立具有以技能特长、创新能力为特别学习能力和技能特色的新型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提出“要加快职业学校的改革,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思想指导下,加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中职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学校的主要管理活动。所以在中职学校里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是改进和完善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控制其办学质量的有效管理途径,也是打造学校品牌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第10篇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技术人才要求的增加,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竞争也日趋激烈,切实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促进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尽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起到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但是近两年来却遇到了较大困难。原因是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首先,超前的择业观念。根据我国“加强第一产,提高第二产,发展第三产”的产业政策,本该有更多的人去爱农学农务农,爱工学工务工,为工农业的现代化贡献力量。但是,很多青年学生、家长和社会在择业观念上却与现实发生了严重差位,有相当多的学生不再选择学农科专业和工科专业,而纷纷拥向第三产业中的一些热门专业,表现出择业观念的超前性。超前的择业观念,使中职学校的招生数量急剧下滑、生源严重不足,学校面临着停办或转向的危机。

第二,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90年代后期是我国经济的转轨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经济转轨能激活我国的经济。但是,经济转轨使企业释放出大量的多余劳动力,从而造成大量的社会失业。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劳动者就业而进行的职业准备教育,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以及学校今后的招生。近几年来,高等院校扩招、社会失业人数剧增、企业用工乏力,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业岗位有限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导致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学生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本想能借以谋得一份理想职业,但当这一目标难以如愿时,自然也就不再选择职教,因而导致近几年来职教缺乏吸引力。

第三,社会追求高学历。 由于我们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对教育结构的战略选择,只能是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但是,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物质承受能力已明显增强,因此,许多家长不希望也不需要孩子过早就业,只希望能多读一些书。而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使众多初中毕业生选择读普通高中,至使职业技术学校“门庭冷落”。

第四,一些理论、舆论负面影响。80年代以来,我国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一直是十分明确的。然而,理论界和舆论界始终对此存有不同观点。但是,如果对某些国外的理论不详加分析地引进来,这很可能构成对我国职教发展的负导向。

二、改革措施

1、转变思想

当我们用传统智力理论去观察中职的学生,就会感到其素质低下;去组织教学,就会感到成效不明显。虽然一直以来,我们也在呼唤:相信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但是,在传统的智力理论下,一方面,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智力理论(智商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智力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进而使学校教育主要以测验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为本位的学习,忽视了其它智力的存在,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才能,因材施教也就无从谈起。而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中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中职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的风格,只要我们在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的智力强项并创设适当的情境,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中职的学生会同样出色。

2、转变理念

理念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上一种行动。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在传统智力理论与评价体系主导下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这一教学理念的必然产物就是不断通过语言、数理逻辑等少数智力相关的知识的考试和筛选,优胜劣汰。一部分人(语言、数理逻辑智力占优的人)获得成功,另一部分人被淘汰。而中职的学生大多是这一教学理念教育下的失败者或亚失败者。如果中职教育继续沿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势必会恶性循环,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从而严重影响教育效果,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阻碍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此,中职教育要从教育理念上,由淘汰式教育向潜能开发的职业素质教育转变。

3、完善课程内容设置

中职教育是培养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使得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在类型上区别开来。

一般教材比较注意学科的体系性,但从认识的原理和信息的接受方式上看,却往往是最与众不同的信息才能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而这种体系也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了信息的不

同特性。干扰了认知者对重要信息的注意力。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应用,把这些重要信息提取出来,必须尽快由书本(教材)为中心,向以实际的应用操作技能为中心转变,充分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对于中职校学生来说,书本知识只是一些前提准备,应该精简和筛选,并且集中在一、二年级学习;相应地,大幅度增加应用技能的操作和训练,有些原理性知识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训练时再加以“补习”,这样不仅使枯燥的、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应用性的支撑点,也使学生对课程的应用性有一个切实的感性认识,提中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重视程度。只要明白了课程的应用意义,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与兴趣就会提中,从而就会主动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即使有些内容教师没有讲到,但这种认识与兴趣会促使学生主动把知识补充得较为完整。

4、改进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的智力结构与生俱来就不相同,他们没有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而都具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有自己的学习风格。结合中职学生多起点、大跨度的现状,中职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弱项与智力强项,张扬个性化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功效。根据学生基础、个性特长,帮助学生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要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解放教师的有限时间,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区别解决问题。

5、完善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常常是因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所以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出于对课程应用性的考虑,与掌握某种技能相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走出校门的学生必然会遇到更新的知识、技术及设备,甚至不到几年,在学校掌握的设备技术可能就会被淘汰,相关技能也就失去了应用价值。而且,庞杂的课程内容全部利用课堂来解决,也几乎是不现实的。这些都要求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计划的自学。

教学设施、设备、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等是职教办学的基本条件,是保证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和必需力量。但由于我国的教育投入不足,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在低水平的条件下运行,教学质量不高,人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进一步拓宽经费渠道,应是未来需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6、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以传统智力理论为支撑,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的测定为主干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虽然简便、易行、好操作,甚至长期以来被认为科学、客观、公正。而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语言和数理/逻辑智力处于劣势,是这一评价体系下的失败者,也可以说是这一评价体系的最大受害者。为此,中职教育应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为主干,最大限度内给学生以肯定。

7、采用适用的考试形式

中职学校的课程考试不同于中考中的课程考试,也不同于普高生的入学考试,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限时完成的规范化试卷是不能准确地评价出这种质量的。对于中职生的考核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内容上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形式上可以考虑化整为零,就是把传统的每学期两次考核,变为结合教学内容不定期多次进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完毕后,即可进行考核。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决定了每一部分知识几乎都以应用为主,因而考核主要侧重于应用能力,变单纯的笔试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当然,对应用能力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基础知识的忽视。基础知识的测试可以在应用能力测试中反映出来,也可以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进行。

参考文献:

[1]教中[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田玉芳.加强学法指导提中学生自学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1)

[3]刘兰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体制研究[J].中等教育研究,2003.(5)[4]祁柱晓.中职创新办学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4)

[5]珍妮特.沃斯 《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98年版P364、P401

第11篇

论文摘要:主要论述了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基础的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课程、教本教材编制、实验实训等环节教学改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建立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必须有别于其他本科、中职类教育,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一是本科教育偏理论知识,高职教育偏实践能力学习;中职教育偏操作能力培养,高职教育着重于高素质、可持续、有潜力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好文章。 

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力的内涵 

笔者认为,这个定义应该解释为:“个体将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精神,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转化、提升工作能力,能完成甚至达到超出预想职业任务的能力。”个体具有某种职业能力,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职业活动,职业能力的大小决定着职业活动效率的高低。从能力结构上看,高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要素、技能要素、精神态度要素等方面。高素质能力与所从事的职业终身联系在一起,不同于普通劳动者,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可持续、可提升性。从心理学关于能力解释的角度来看,这种能力既包含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一般能力,也包含从事特殊工作的能力。 

二、关于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探讨 

1.教学课程的改革 

(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职业方向。在确定培养方式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还依赖于对职业方向的分析。因为专业的面是比较大的,一个专业可能有很多种职业方向。以动漫设计专业来说,职业方向就有很多,如:脚本的编剧、人物设计、动作设计、导演分析等等。但是,这么多方向并不是每个都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我们得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实训条件等选择适合学校的职业方向。 

(2)做好岗位能力分析。岗位能力分析是课程设置改革的关键一步,学校在开设课程之前,可由专业带头人带领一些人负责对本专业所选职业方向做职业能力分析。可通过相应的方法获取该方向职业的综合能力和对应于职业任务的专项能力并加以分析。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一是确定所要分析的岗位工作及其工作结构;二是确定职业工作的各项职责和工作任务;三是说明履行工作职责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执行工作任务所需的专项能力;四是对所确定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3)根据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可以分四步进行:一是明确课程设置的结构,其结构应该由知识结构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素质结构性课程等构成,各阶段需要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二是课程内容和岗位能力标准相联系,即能力标准中哪些知识、技能或素质可以组合成一门课程。三是确定课程中包含的模块的名称、数量、模块之间的联系及其在课程中的位置;审核模块的结构是否保持知识的完整,是否强化学习,是否对实践技能有足够的训练,是否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一般和特殊相结合。四是写出模块说明,说明整体目标是什么,它与其他课程及能力标准有怎样的联系;模块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是什么,学员在其学习环境中掌握哪些知识,可表示他们达到了学习目标;学员在什么条件下学习和接受评估;评估各课程学习结果的最好方式是什么等。另外,课程类型和课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加强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弹性的限选课和选修课。 

2.教本教材的改革 

(1)教材规划的制定。教材规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的设计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教材规划不同,应针对不同专业教材落实到培养高等技术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上。它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的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根据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研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设计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为了教材规划的方便,可以把职业教育教材规划分为通用能力教材规划和专业能力教材规划。 

(2)教材的反复测定与更新。与其他教育教材不同,高职院校课程教材变化随着市场、企业、行业的波动、转变而变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波动性。因此,这就要求教材反复地测定、更新,以求抓住最新动向。为了更好地检查教材是否过时,笔者建议可以成立教材委员会,各专业邀请各方人士帮助检查教材的实践性和时效性。 

3.实验实训的改革 

(1)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从教学计划改革人手,结合专业特点,对学校目标进行全面调整,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全面推行学历证书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双证制。 

(2)建立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全真模拟工厂实践的教学环境,营造实践教学氛围,制定建设和改造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构建学生实验实训实践的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硬件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规范实验项目管理。严格遵守实验教学管理,狠抓实践性教学管理。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职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结构,构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教学模块,规范实验项目管理,制定每个实验项目的长效管理机制。 

(4)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考核应该以技能为主。建立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认证机构与制度。鼓励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术能力和技能考试、测试,鼓励学生参加技能型的比赛和项目开发制作过程。凡是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或参与了大型专业实践活动的并且级别达到要求的,不论何时何地取得,一律予以认同或给予同等课程学分奖励。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创新教育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只要具备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质。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在这场革命中,当务之急是要打破陈旧、僵化的教育观念,勤学、深思,开阔视野,接纳新事物、新观点、新理念,深刻领会创新教育的真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获得的。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合作者,其学习动机、情感、意志对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改革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导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过程。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接受、探究、模仿、体验、协作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上的需求,体现自我价值,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进而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变成创新实践过程。

二、创新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全面发展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师生主体地位与角色互换的问题

融洽的师生关系,自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能为师生营造心情舒畅、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老师能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学生也敢想、敢做,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师生的主体地位与角色互换是教育观念的范畴,这种转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为辅,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师生关系,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桎梏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新教育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由“讲坛上的圣人”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师要善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探讨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中解放出来,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从学习的艰辛与快乐的体验中,激发学习情感,磨练学习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

2.创新与全面发展的问题

求知、开发智力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把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和训练上,加强学科之间的衔接,突出“技术教育”,发展个性及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才是创新教育的目的。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新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新信息,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通过不断地获取并储备新信息,提高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激发创新灵感,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既会产生1+1>2的效果,又可引导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与社会责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