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与艺术

传统文化与艺术

时间:2023-07-06 17:1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与艺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与艺术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室内艺术设计;融合;创新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的延续是民族得以长期昌盛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精神纽带,通过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分析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强大是以文化传统为基石的。现代室内设计是以建筑文化和理念为指导的,在室内设计中,也应当立足于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涵,吸取传统文化精髓,合理运用于现人室内设计等领域,为现代室内艺术设计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解析

1.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流传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些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凝结了中华儿女的辛勤汗水,包含了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浓厚情感。在传统文化之中,包含了文学、艺术,也包含了风俗、道德,这些综合的中有现代艺术设计所运用的阴阳学说,也有儒家的天人合一、有现代园林设计中欲显而隐、露则浅的艺术理念。在这些深邃的传统文化中,还透露出了等级森严的装饰色彩风格,无一不显露出现代艺术的设计理念。

1.2室内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体系下的室内设计受到现代化潮流的影响,人们观念的革新以及城市化建设加快,逐渐受到了大众的重视,并走向了更加明亮的舞台。在这种形势之下,现代室内艺术设计打破了陈旧的、森严的等级制度,风格更加多元化、形式更加不拘一格,无处不在的显示出奔放的时代气息。但是通过对现代室内艺术设计进行仔细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现代室内艺术设计在不拘一格的设计风潮之下,仍然可以清晰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成为发扬与表现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传统文化在室内艺术设计中的融合

2.1传统思维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我国古代传统思维与思想是由道家与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构成,这些传统的文化思想为我国人民的劳作与奋斗打下了思维与思想的基础。“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理思想,是道家对自然的崇尚与尊重,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也为室内艺术设计理论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实现室内环境与窗外大自然景观的有机统一是室内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许多设计者往往会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完全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机械化的室内设计无法对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进行表现,缺乏灵动性。其次,儒家崇尚谦虚谨慎的为人处事之道,在我国的园林建设中得到了成功运用,这种欲显而隐的意境,使室内艺术设计展现出一种意象之外的境界,使得室内设计更具层次性。

2.2传统装饰与艺术设计的有效融合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主要有分割、切断、通透等六种常用的空间划分形式,现代室内艺术设计中,对虚拟空间分割一直是设计的点睛之笔,这种对古代传统隐晦思想的借鉴,拥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现代室内艺术设计中逐渐运用现实的灯光、家具等材料,取代了屏风、帷幕设计等内容,并对空间装饰设计的层次美,功能美进行了突出,使得室内设计呈现出若隐若现的现代感,实现了现代室内艺术设主地与古代室内设计的有效融合。人们的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革命,现代室内设计中,有一些传承已有的传统装饰元素已逐渐退出了装饰的舞台,一些新形的材料与艺术品逐渐取代了这些传统元素。但是现代室内设计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否认,而是通过提取与重构的过程,使传统元素实现与室内艺术设计的有效融合。例如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隔断,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玻璃窗花与剪纸,具有现代感的新型绘制图案与书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窗格形式,这种传统文化的革新,也使现代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更加丰富。

3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的创新

仅仅依靠简单的模仿与生硬的改变,现代室内艺术设计是无法对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气息进行完整呈现的因此,要实现传统文化室内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创新,设计者首先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刻理解,通过对古代哲学思想理念的全面认识,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根本法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符合传统文化的深刻意境。除此之外,设计者还要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点,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束缚,基于现实,创新室内设计理念。通过对传统思想核心精髓的吸收,寻找现代文化切入点,利用现代科技,创新现代室内艺术设计。同时,以传统文化为指导,重构设计风格,使室内艺术设计归根于抽象化与细腻化的传统文化。

4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室内艺术设计寻找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性与审美思想,将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有效融合与创新,将使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实现和谐共生,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谭秋华.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欧阳尚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4(04):88~89.

第2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的古人在生产与生活中创造出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方面,像思想文化,如孔孟所提倡的道家、儒家等学说;历史遗存,如陶瓷、青铜器、金银器、书法、绘画、玉器等;学术资料,如古典名著、天文算术、农业医学等等。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丰富多样。

陶瓷装饰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华儿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中国的瓷器从古代就开始流向海外,宋代之后,瓷器更是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陶瓷艺术在作为一种价值交换产物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在这一层面上来讲陶瓷艺术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陶瓷制作的工艺从古至今可以说是代代相传,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为了满足人民大众不同的审美要求,生产创作了各式各样的陶瓷产品。可以说陶瓷艺术在世界文化的传递及交流方面起到了一种纽带及桥梁的作用。极大地丰富和繁荣着中国的文化与世界的文化。

陶瓷装饰艺术是陶瓷艺术与陶瓷的完美结合,每件陶瓷都是由造型、装饰与材料三个要素构成,包含着物质与精神的两重文化因素。一件陶瓷作品在实用之外还具有观赏的作用。陶瓷装饰艺术大致归纳起来可以分为颜色釉装饰、釉上彩装饰、釉下青花装饰等等。陶瓷装饰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图案,明艳瑰丽的色彩,独具匠心的工艺,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的陶瓷文化。从一开始的制作到最终的完成它包含着审美、创造与欣赏几个环节。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件完美的陶瓷艺术作品担任着传播陶瓷文化的重任,因此说陶瓷艺术不仅仅是一件蕴含着创作者独特审美情趣的艺术产品,更是一件包含着个人情感在其中的文化产品。中国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装饰纹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们细心感受生活,创作出波浪纹、编织纹,将其以二方连续的方式装饰在陶瓷器皿上。西安半坡遗址的那件彩陶纹盆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他们将点线面有机的结合,装饰纹样的独特审美,从侧面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已经开始对自然和人类有了些许的认识,敢于加进人们的主观想象。

中国陶瓷装饰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绘画类与坯胎装饰类。绘画类又可分为工笔画与写意画,不论是哪种绘画形式都是当时中国绘画艺术发展时期的特征在陶瓷装饰上的表现。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花鸟之所以成熟,是因为那个时期正值唐代花鸟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不论是笔法还是技法都是相当的成熟,气韵生动,自然活泼,体现着当时民间绘画的艺术风格。宋代颇为盛行的陶瓷刻划花装饰也是因为受到了当时时代文化的影响,才会达到一种空间精细的境界。因为这一时期唐代较为流行的花鸟画开始逐渐向精细的工笔画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之后元代的青花艺术、明清时期粉古彩艺术的出现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陶瓷装饰的形式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都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瓷器上的展现。陶瓷装饰艺术也从另一个方面展示了中国文人画所具有的历史性特征,逐步演变成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一种独有的艺术特征。

陶瓷装饰艺术是由人来创作生产的,因此它们在展现客观世界的时候,也同时反映着制作者主观的想法与审美意识,陶瓷装饰艺术展现了人类对于自然对于世界的理解,它带着创作者们独特的审美情趣。陶瓷装饰艺术细腻的向我们展示着中国从古至今的一种人和自然完美统一的一种人文主义理想,任何陶瓷艺术作品上的装饰纹样不管是山水鱼虫或是走兽花鸟又或者是人物,似乎总是在追求着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陶瓷装饰艺术体现着陶瓷工匠们的一种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纯真的内心世界,这正是陶瓷向我们展现的一种人文精神,传递着中华儿女对美好事物及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因此中国陶瓷艺术被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体现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已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陶瓷装饰艺术应当怎样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华以及怎样处理好创新发展与保留传统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是当今许多陶瓷工作者们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当代的陶瓷工作者们应当积极努力,不轻易放弃任何一次有利于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机会,为陶瓷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更加快速而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一代又一代陶瓷艺术工作者们的辛勤努力,陶瓷装饰艺术必将成为一种具有当代审美思想的艺术表达方式。也相信陶瓷装饰艺术的明天会更加的辉煌与灿烂。

第3篇

[摘 要] 经过数千年历史沉淀的历史和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并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及创作。动画作为一种特

>> 浅析动画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萨克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议数字三维动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教练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的重构与融合 浅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浅析中国传统动画电影的传统文化、艺术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回归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创作与设计中的地位与应用 现代动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理念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融合与发展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融合与发展 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思潮的矛盾\融合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的融合与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0-2-7。

⑧ 《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http:///blog/static/37434704200992261528211/,2009-10-22。

⑨ 松林:《愈有民族性,愈有国际性――美术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当代电影》,1985年第2期。

⑩ 孙建军:《中国民间美术》,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参考文献]

[1] 顾建华.中国传统艺术[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卢辅圣.水墨画与后水墨画[J].国画家, 1999(02).

[3] 张晶.中国古代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刘莹(1987― ),女,广东潮州人,香港理工大学硕士,韩山师范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动画与新媒体。

第4篇

关键词:陶瓷艺术 文化审美 融合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积淀,是我们中华儿女无价的瑰宝。随着历史的变迁,虽然部分传统文化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陶瓷作为国家的一项标志(China的本义为瓷器),以它特有的姿态,担任着我国深厚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文化审美观念的宣传使者,向世界各地人民展示着中国美。基于此,本文探讨陶瓷艺术的文化审美,期望促进我国陶瓷艺术的持续发展。

一、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陶瓷的发展时期与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时期几乎是同步的。那个时期,人们对一切事物的审美都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当然陶瓷也不例外地附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给那个时期的人们树立了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在那个社会失控、政治混乱的年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而且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普及,富有中国特色的新教义应运而生,使得心灵空虚的人们获取心灵寄托。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信仰之情,便在陶瓷的塑造上增加了许多佛教色彩的审美观念。如:著名的青花瓷,其主要装饰为莲花,而莲花也是佛教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且我们从塑像或者字画中,常常会看到菩萨、佛祖的底座为莲花宝座(莲花在佛教中的寓意为:神圣、纯洁)。又如高足杯,它的藏语为“噶予域仁”,在喇嘛教中有着十分显著的地位。这样看来,高足杯仿佛是为佛教量身定做的。可见,佛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不仅体现在装饰上,而且体现在造型上,佛教文化对陶瓷艺术审美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书法文化作为一种文字的造型艺术,具备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书法种类:甲骨文、楷书、篆书、隶书、草书等,均可以在陶瓷艺术作品中看到它们的身影,也使得陶瓷更加具备古典美,增强了陶瓷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往往与字画结合(如:屏风、折扇、国画等),陶瓷艺术作品当然也不例外,这与文人墨客喜欢在美好的事物上利用书法来衬托其美(内涵)相契合。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书法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仅体现出字词的美,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素养)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长期单一的书法书写,难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因此,逐渐将陶瓷艺术作品也纳入了表现书法的有效载体。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形成了立体的美感,若只是单纯地将书法作品呈现在白坯上,所产生的观赏价值就如同白纸黑字,然而将书法作品呈现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既能够有效地保留书法艺术的书写效果,而且能够使得其效果立体。通过陶瓷作品颜色的变化,给陶瓷作品带来一种清幽淡雅之美。如清朝皇帝乾隆十分喜爱将自己的诗词作品书写在青花瓷上。传统的书法讲究完美相称,追求和谐美,这也是至今流传下来的书法审美观念。而陶瓷与书法具有相同的美学特征,两者均为形象性、抽象性艺术的代表,其审美不仅仅追求外在美,更加注重将创作者的文化观念及个人情绪等融入其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书法文化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总的来看,两者的有机融合,影响着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

三、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对茶具十分讲究。人们在品茶时,不仅仅注重茶的色香味,而且十分注重茶具的不同体质及造型。中国茶具主要是以陶制或瓷制为主,追溯青瓷茶具的制作时间,可以追溯至晋朝时期,如晋朝时期著名的鸡首壶就是青瓷茶具。随着青瓷逐渐地打开人们的审美领域,人们对茶具的选用,不再停留在盛茶器皿的认知上,更加关注到茶具是否美观(包括外在美和内在文化内涵)。中国人对茶的喜爱不亚于对佛教、书法的喜爱,而且茶文化来源于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任何层次、任何人都能品茶,因此,在陶瓷艺术作品的制作中,增加茶文化的融入,也成为了改变人们陶瓷艺术审美的重要形式。优美内敛的陶瓷结合古色幽香的茶叶,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强烈的文化魅力),或许这也是人们对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结合的审美认知。

四、结语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正如:佛教的传入促使人们对陶瓷艺术审美的改变;具备强烈文化底蕴的书法艺术能够有效地衬托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茶文化拓展了人们对陶瓷艺术的审美领域等。

参考文献:

[1]操维琦,李兴华.大众文化审美视野下的陶瓷艺术发展趋势[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05).

[2]赵彩泉,余华.论析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J].江西社会科学,2012(06).

第5篇

一、印象设计与地域文化

在全球化的21世纪,国际式的设计充斥着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体现了国际式的设计的先进文化观念的同时,不免过于泛滥。起初,工业时代的到来让人们脱离了时空的束缚,人们的生活半径得以扩大,随后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利益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这有力推动了国际式设计的流行。有广泛影响的地域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岁月的锤炼,同时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侵蚀,这引起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如何让做到地域文化和国际式设计的合理共存,是设计者值得研究的方向。独树一帜的闽文化就是文化和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典型案例,其民居建筑在中国建筑界堪称一绝,当你在小巷中看到山墙,像波浪般磅礴的时候,在闽南看到那红彤彤的红砖民居,高高翘起的屋脊,你会为脚下这片土地所体现出来的特有文化而受到感染。地域文化是否能与现代技术保持同行;能否在达到通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要求的同时,使人们更好地感受这一特有的文化魅力,这也是设计者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所在。采用全新的技术,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独特的地域文化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进一步丰富,以便使两者可以融合在一起,并发生交互作用,以进一步丰富设计工作,这也是未来创作实践工作的重点所在。总起来看,现代设计中要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及采用全新的西方设计理念,以使本土的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设计更能体现我国的特色。而且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设计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融合在一起,才是以人为本设计的综合体现。

二、地域性印象设计和传统文化

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传统文化是以某个时间节点来划分的,在此时间节点之前,谓之传统。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昨天相对于今天,是传统;今天相对于明天,是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传统文化被保留下来,而传统文化里落后的部分被人类选择性淘汰。而得以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设计受到了现代艺术和现代科技的双重影响,然而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但仍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踪影。以欧洲海洋文化为例,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全方面扩张行为,既有经济贸易的全球扩张,亦有政治军事的扩张布局,进而为文化的全球扩张奠定基础。扩张文明可谓西方的传统文化,而现代社会“全球化”理念亦是西方扩张文化延续。纵观历史,各地域艺术设计亦深受根植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所影响。在欧洲,积淀了数千年的欧洲文化,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并不亚于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它的标志性参照物就是伦敦的水晶宫、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在美国,虽然没有象欧洲那样厚重的文化积淀,但是殖民文化、移民文化,统而言之的商业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也随处可见。在文化与艺术的演进岁月里,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景:生命力持久而繁荣的文化,都对原有历史文化取积极传承和阐扬态度的文化,譬如古希腊文化对于古埃及文化和两河文化;罗马文化对于古希腊文化,欧洲文艺复兴对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数千年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其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们总生活在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艺术设计的生命源于创新,作为地域性印象设计者,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设计作品,另一方面应怀有继承发展的理念,艺术设计创新根植于传统文化,而非颠覆否定传统文化,如果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联系,那么,现代艺术与设计也将黯然失色,甚至会自我窒息而亡。现代地域性印象设计逐渐趋向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域性印象设计的运用是根据设计对象所要表达的主题或设计人员所偏重的风格的不同而不同的。需要设计者注意的是,现代地域性印象设计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并非机械化的简单拼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是借鉴传统图形或现代符号将它们用在某个主题上,通过对感情思想的表达来达到设计者的初衷。在这一过程中地域性印象设计者对传统文化与现念的把握并非完全均衡的,既可以突出传统为主格调的设计,亦可将现代思想的创新行融入地域印象设计中,并将传统图形用现代的手法和技巧加以演绎。地域性印象设计所根植的传统文化是人们在一个地域长期生活和发展的文化积淀,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把握是其设计作品立足至根基,有助于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更好地用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丰富印象设计的表现能力,使其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翟金英 李春郁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广告设计;结合;文化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广告宣传作用在社会中受到了广泛认可,利用商业广告为企业经营提供支持成为企业重要的经营手段。正因如此,我国的广告产业成为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广告设计研究,利用良好的设计工作提高广告宣传质量就成为了我们广告研究的重要内容。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中,特别是设计创意的启迪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实践应用经验,开展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的结合研究,为现代广告设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1当前传统文化对广告设计实践影响分析

在当前的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对于广告创意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文化与艺术因素两个内容中。

1.1传统文化因素对广告设计影响

在当前的现代广告设计过程中,良好的宣传创意一直是广告质量与宣传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广告制作人员积极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的文化因素,开展了创意研究。在实际的广告设计中,设计者采用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道德文化。在我国的文化传承中,道德性因素是文化组成的重要内核。在当前的广告设计过程中,利用爱国、守信、敬业为主题的创意理念,开展广告设计工作是当前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设计创意理念。这种创意理念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青岛海尔集团的广告设计中,宣传者提出了“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宣传口号,将产品、企业宣传与爱国敬业的传统文化理念进行了结合,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二是伦理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伦理文化内容也是文化的主要特点与组成部分。广告创意设计过程中,利用伦理文化中的良性因素,开展创意工作也是当前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设计方式。例如,在徐福记糖果的电视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家庭伦理文化因素,利用家庭和睦、孝顺父母等伦理文化因素,开展广告设计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三是习俗文化。我国的各类民族习俗与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习俗文化因素开展广告创意宣传,我们经常采用的广告设计方式。如在食品宣传中,经常与春节拜年、节日聚会等传统民俗进行结合,开展广告创意设计。四是历史文化。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是我们文化传承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有品牌的广告宣传中加入历史文化因素,是当前较为常用的广告设计手段。例如,在牛栏山二锅头的广告设计中,一句“百年牛栏山、精品二锅头”很好地提升了商品的文化品位。

1.2传统艺术因素对广告设计的影响

在当前的现代广告设计中,除了传统文化中的文化性因素对广告设计起到了影响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性因素也对广告设计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广告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广告构图、色彩、音乐等艺术元素的影响。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中,利用传统艺术元素提供广告中的艺术特点,是我们广告设计中经常采用的设计方式。这种艺术元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广告构图设计中采用写意性的国画艺术风格;平面广告中采用大红、金色、黑色等传统色彩构成;在电视广告中采用传统民族音乐作为配乐等,都属于这种文化形象的表现。二是艺术表达方式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经常采用较为含蓄的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艺术性创作。这也是我国戏曲艺术与西方戏剧艺术的重要区别。在当前的广告设计中,广告设计者特别是电视广告设计者经常采用这种较为含蓄的戏剧理念进行广告设计,以适应我国社会群体的文化认知。

2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结合以及发展趋势研究

正因在当前的广告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与艺术因素对广告设计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广告设计研究中,我们开展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设计结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点:

2.1以发展性眼光做好结合工作

广告设计工作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创新性特点是其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实际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广告设计创新中以发展性眼光为核心开展创新工作,对于广告设计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发展性眼光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结合中,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发展性要求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良性文化因素,也包括了许多糟粕性的文化内容。在实际的文化研究中,我们结合社会发展过程将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与广告设计结合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当前的广告设计过程而言,这种糟粕的传统文化内容依然存在,是我们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的问题。二是传统文化的再发展眼光。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将传统进行科学性的研究,进行文化再发展并将其与广告设计结合,是广告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模式。例如,在广告设计中,改良传统的戏曲文化,是指可以更好地为现代社会群体接受,进而提供广告的宣传作用,就是很好的广告发展性创新方式。

2.2注意文化地域性区别

在实际的文化创意过程中,地域文化区别一直是我们创意工作必须注意的主要问题。现代的广告宣传工作是一项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商业活动,其对地域性文化差异的注意是我们广告设计与文化结合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之一。这种地域性文化差异,在广告设计工作中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国内地域文化差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地域性的文化差异较为严重。而广告设计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商业行为,必须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例如,在食品广告中,我们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内容,避免因民族习俗等问题造成广告宣传问题的出现。二是国际性文化差异。随着我国经济国家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大型企业的进入以及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严格注意我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地域性差异,是我们做好广告设计的重要保障。这一问题较为明显的案例是麦当劳在我国的广告宣传中,很好地利用春节团圆为广告创意点,在中国的春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工作,提高了广告宣传质量。三是在文化跨越中寻找设计创新理念。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不仅是我们在广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可以为广告设计提供新的创意空间。例如,在广告设计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西方文化精髓,进行新的文化创新并将其利用在广告设计中,对于广告设计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文化运用

一、引言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使创作的自由空间拓展开来。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人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创造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作品。本文着手于传统文化,整合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探讨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的应用问题。

二、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平面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三、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平面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平面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平面设计中去。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第8篇

作为一种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形式的艺术设计,其与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等方面密不可分。但在现阶段,我国艺术教育中模式化倾向比较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设计的实践活动,从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传统文化印记等,导致艺术设计教育没有活力可言,缺乏创新。因此,创新变革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迫在眉睫。同时,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创新,而不是照抄照搬。

1 传统文化概述

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基础,如果失去了文化,则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在我国民族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历史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出现了较大的断层。例如,目前老一辈虽然掌握很多传统文化的精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数越来越少。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中,中年一代是中流砥柱,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却经历了我国文化发展断层时期,尽管了解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是却无法正确认识与体验传统文化。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但他们却出生在文化断层时期,完全不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甚至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必然趋势,同时还应该渗透到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过程中。

2 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

2.1 趋于技能化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目的,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培养、训练学生的技能,使艺术设计教育趋于技能化,这种重技能而忽略人文培养的艺术设计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不相符。然而,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院校日益增多,逐渐削弱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综合性,使专业性逐渐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降低,艺术设计教育的门槛也不断降低,导致招收的艺生综合素质不高。在此状况下,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德才兼备的综合型艺术人才。

2.2 僵硬与机械化教育

艺术设计教育一味地追求技能培养,那么必定造成艺术设计教育发展不断僵硬与机械化。在传统艺术教育中,课堂上是老师一味传授与掌握技能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原本想象力丰富的艺术设计教育课变得枯燥无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课堂学习氛围比较压抑。

2.3 逐渐边缘化

各大高校设置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非课程化,导致其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学校都要开设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在职业与普通高校要将其列为必修课。但是受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出现分离,导致艺术教育模式不够规范化与系统化。

3 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3.1 学生艺术设计理念需要不断加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在考前突击学习考试过关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该专业的学生在考前并未进行艺术设计系统化培训,学生设计概念比较弱。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引用绘画理念对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因而学生思维被禁锢在绘画理念中,设计作业也以素描与笔触为主。而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与道教等文化,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时代特色、体现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

3.2 学生积累的民族文化知识比较弱

某种程度上,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究其原因,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艺术设计课程中,我国传统艺术教学表现少之又少,以西方为主,对传统文化缺乏一定的认知,导致学生无法体会传统艺术的潜在魅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年轻代课老师自身传统文化教学意识比较弱,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常情况下,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其文化基础比较扎实,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例如,我国很多优秀艺术设计者,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出的世界瞩目的作品。因此,在未来设计艺术发展过程中,我国设计者需要从内心加强传统文化的积累。

3.3 不断提高学生艺术设计水平

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都比较被动,通常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设计,作品没有创新,甚至模仿、抄袭别人的艺术作品。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学习了解别人的作品,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转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设计素材积累进行创作,殊不知艺术设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增强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艺术作品的文化审美性,直接决定了其自身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比较强。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作品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精髓。

4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引用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4.1 构建全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

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首先,要创新课程设置理念。在目前新常态经济环境下,该专业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引用国学课程体制,这样不但能够增加该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其次,在现有该专业课程体制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例如,在大一的时候,可以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在二年级时,设置传统文化与民俗特色相关课程;在三年级时,设置孔子、老子及庄子等思想课程。此外,还可以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礼仪与人生哲学等选修课。各大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设置课程,做到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4.2 适时引入传统文化理念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主动观察,发现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并能够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在艺术设计作品创作过程中,引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艺术创作中,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

4.3 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互动,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自己综合阐述自己设计作品的创意,并做出讲评;同学之间相互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作品设计的创意。最后老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吸引力,寓教于乐。

第9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基本特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国人的生活、工作,激励着人们自强不息。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影响,工业化时代的职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面临艰巨的考验。如何让传统文化时代化,成为新的精神力量,见仁见智。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因此,面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重技能轻人文之误区,需以传统文化传承为契机,促进其与职业文化融合,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基本精神的最根本点,是儒、道、法、佛等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的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儒家侧重于人的精神价值,旨在天人合德,尽其心,知其性,在为仁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道家侧重以人合天,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豁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物欲,“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势利导,“循理”、“因资”地举事立功,功成事遂。佛家认为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人只有修炼消除欲望才能达真我,天人合一。三者指出了人的精神指向,旨在强调如何做人,无疑,为现代人的生命栖息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为现代职业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

(二)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道效法天道,奋发有为,积极进取。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其要求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目标,积极入世,修己修身,自觉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地学习,靠自己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同时,要有否极泰来之慧力。能预见事物两端,逆境中看到光明,能够变通变革;顺境中能居安思危,主动把握规律,乘时、应时,才能达到亨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需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自省自修,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张弛有道,才能成功立于天地,有为、有位,实现“内圣外王”。

(三)贵和持中

看重和谐,坚持中道,是深入炎黄子孙骨髓中的精神,也是朴素辩证法在中国人几千年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其强调和谐平和,恰到好处,收放恰如,不走极端。儒家提倡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和睦相;道家追求人与自然,人的身心和谐,遵道而行,率理而动,建立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道德与功利的和谐。这些中庸艺术,都是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为人处世的高明艺术。中庸是要告诫人们做好本分本职工作,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职责,恪守职责,庸要有法,权衡把握利害,平衡各种力量,选择最恰当、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达更高状态。要时中,合乎时宜,把握契机,行为恰切,依时权变,执两用中,才能在职场中获胜。

二、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基本内容

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分属文化下的不同子项,但在现代社会平台下,却能对大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进行一个有机融合。那就是从普识角度,进行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等的泛化融合。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道德是传统文化强调的核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如儒家积极入世,通过反躬内省、存心养性、重学与力行等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求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安守本分,在利与义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守道德底线。如墨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兼相爱,交相利”,德行、言谈、道术全面发展,用科学的实践精神兴利除弊。如道家“依德而行,循道而趋”,如法家“去私心行公义”,以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职业形象。

(二)职业规范

职业规范是指从事职业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无规矩不成方圆,从业者要了解政策,遵守纪律,在利益、信念、目标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儒家的“克己复礼”,“名实相符”,法家的“刑名之学”其旨在强调遵守岗位职责与制度,自觉工作。学道家,“道法自然”,以“无为”的手段去“为”,任其自成其功,才能无不为。学儒家“敏于行讷于言”,不逾越职场规矩,中庸而为,把握分寸,做到“威而不猛”、“泰而不骄”、“和而不流”、“矜而不争”、“欲而不贪”、“

转贴于

乐而不”、“哀而不伤”、“劳而不怨”、“惠而不费”,才能成功地在职场立德、立行、立言。

(三)职业心态

职业心态是从业者对职业活动的心理反应。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不熟悉职业环境,往往视个人心态为职业心态,导致不能更好地胜任职场工作。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优势,教育大学生有由“尽心”而“知性”,由“知性”而“应天”,“乘势待时”,“交相胜,还相用”之心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正确认识自己的德性、能力和优缺点,不妄自尊大、不好高骛远、不妄自菲薄。“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谦逊、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日三省”,学会反省。“外圆内方”,团结合群。“兼相爱交相利”,与人为善,包容合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懂得舍弃,服从大局,在服务、学习、奉献中实现双赢。

三、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融合教育的方法

传统文化与高职生职业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在理念、平台、模式上探索,还需要将传统教育方法推陈出新,才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一)加强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培养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需三重功能:学高、德高、技高。但近年来高职教师队伍德性素质不容乐观。学高为范,师德为上。对学生、同事、工作、社会的态度为教师德性素质基本表现,爱心、责任心、公允心等透视出其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折射出其传统文化积淀,因此,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很重要。如果教师自身传统文化修养不够,其对学生职业素能传习就有莫大的影响。学校应该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教育,让教师积淀传统,熟谙时代,融会贯通,德技双馨,才能在课堂内外有机对学生进行濡染点拨,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二)传承儒家教育理念:“成人”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茶文化元素;室内空间设计;传统文化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室内空间设计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从最初满足人们防风保暖的物质需求逐渐转变为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室内空间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是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茶文化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茶文化的艺术审美价值也得以体现。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者希望通过各种室内装饰和造型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种设计理念主要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将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展现出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室内空间设计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使传统的文化元素扎根于人们的审美意识当中,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茶文化是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基础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茶文化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室内设计同样是艺术的设计,是审美价值的体现。因此,茶文化与室内设计是彼此融合和相互渗透的。室内空间设计是社会文化的体现,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任何室内空间的设计风格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精神内涵,有特定的文化语境,也反映了不同的审美价值和价值观念,是时代特色的展现。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任何设计都与文化密不可分,没有文化,设计无从谈起。设计来自于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印象,从设计中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印记,从历史文化中可以获得设计的灵感。可以说,设计就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设计的基石。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尽管出现了一些新奇的设计作品和设计理念,一些设计者也认为要抛弃传统而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并声称自己的设计毫无传统元素。但是,不可否认,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脱离了文化的设计便没有了存在的可能性。如果说设计完全抛弃传统,那必须要以传统作为衡量标尺,以此作为设计的参照,设计与传统文化还是无法分割的,从设计语言和手法等方面都会对设计者产生一定影响,而传统的审美模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影响设计者的设计心态,使他们的设计作品无形中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元素与内涵。因此,传统文化与空间设计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文化的发展变迁与设计理念是同步存在的,二者彼此影响,相互促进,任何文化都是设计的延伸,任何设计也都是文化的展现。传统文化对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无处不在,任何设计作品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更无法完全脱离于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

2茶文化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先后融入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使中国茶文化更具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茶文化与三大宗教的思想融合,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而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与哲学思想的不断融合中也体现出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1儒家思想融合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和,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儒家思想的这一理念也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种设计中。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儒家思想被充分地融入其中,尤其是茶室的空间设计,将儒家思想运用得十分到位。茶室是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空间,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不仅能够品茶交谈,也能感受茶文化的深厚内涵,获得精神的享受。茶室空间主要是通过设计模仿自然山水,经过加工修饰,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之美,使人们在饮茶中感受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完美境界。此外,儒家的思想理念也在室内空间的装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茶室内的装饰陈设等,如果以书法字画等进行装饰,并配以极具茶文化特色的陈设进行装饰,能够提升茶室的文化气息,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能够使客人的身心获得放松,景物相融,使人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以获得精神的升华。

2.2道家思想融合在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即万物皆空,是超出人类感觉之外的意象符号,不是通过语言和逻辑等方式可以传达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道家思想的抽象性在空间设计中运用的较为广泛,空间设计特点之一就是其抽象性,是将各种视觉符号进行重新的组合,形成更具空间感和艺术性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视觉体验,而且也融入了设计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作品被赋予的思想情感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也是道家思想的形象体现。在中国许多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上,都融入了设计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形成各元素之间的交错、共享,例如将室外的自然风景引入室内,在室内不同的房间引入不同的景致,或者在室内打出隔断,营造更加丰富的风格特色,室内空间更具灵动感,这也是传统道家思想在空间设计上的运用体现。此外,道家思想讲究心境高雅平和,这一理念也被运用到了室内空间设计当中,尤其是在茶馆的室内设计中,整个空间都流露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使人心平气和,舒适闲静。这种空间的设计能使动静、虚实相结合,更强调了自然规律,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力。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意象的文化形态,是集抽象与具象于一体的设计,例如在茶室的设计中经常会用到屏风和竹帘等装饰,这种饰物能够将空间隔断,创设了不同的景色效果,但是又没有完全隔开,有一种半透明的状态,给人以朦胧的意境之美。从传统的茶室设计来看,屏风设计把茶室的不同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巧妙地实现了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也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内涵和审美价值。茶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沿袭,运用传统的手法配以质朴的茶文化装饰,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浓厚的茶室氛围中,品味香茶,感受宁静与愉悦,体会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悠远意境。

3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运用丰富了设计理念,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形象地展示,使空间呈现出简约的意境之美。在空间设计中,除了一些审美价值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被运用到设计当中,例如生活需求、科学知识等,这些因素经过不断的融合,使室内空间设计更具有理性色彩,通过理性需求和情感色彩的融合,最终形成了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优秀的设计作品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抄袭和模仿,而是运用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形式,采用一些夸张和隐喻的手法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他们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使室内空间更具灵动性和感染力。首先,可以将传统茶文化直接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加以运用,这种方式更加直观简约,但是并不代表只是将传统文化照搬过来。在现代茶室等空间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书画作品、屏风隔断、古典家具、门窗等进行室内装饰和空间划分,不仅能够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提升厚重感,而且也能够充分体现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当然,室内空间设计并不是将这些陈设完全堆砌在一起,而要需要根据室内空间设计的风格和理念,进行有选择性地装饰,例如,将书画饰于墙面,将茶具、茶器等装饰在立体的造型上面,从灯、门、窗等处体现茶文化的古韵古香,形成一种浓厚的传统茶文化气息,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能够使人身临其境,给人丰富的思考与想象,提升人的文化熏陶和精神品质。其次,可以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夸张、抽象和变形等方式,提炼出更具审美价值的设计语言融入到室内空间设计中,使传统茶文化元素得到新的突破和应用。现代空间设计是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渗透,以适应现代室内空间设计需要。茶文化内容丰富,茶文化元素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方式也较多,只有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融合点,才能真正营造出茶文化的艺术氛围,使室内空间设计更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总之,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应用中,并不是简单的元素和符号的堆砌,而是深层的精神体现,是文化内涵的延伸。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只有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艺术特点,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得到合理应用,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风貌。从传统茶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来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茶文化元素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既反映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世界的关注,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东方文明的精髓,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内涵特色,结合时展背景,使茶文化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理念相互融合,设计出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空间作品,不仅要积极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特征与内涵,而且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找到传统茶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切入点,在学习国外文化的同时,使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突出瞩目,使中国的室内空间设计更具中国特色,传达出更具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余勇,张亚林.常用陶瓷装饰纹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3]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结[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

[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藤宋尧,米疆源,译.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455.

[5]寇丹.茶中的美与禅———应韩国《茶的世界》杂志特约而作.农业考古,2004(4).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VI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56-01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后世后人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人类今天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人类在文化创造过程中,剔除糟粕,淘汰低俗,保留精华。所以,传统文化不等于落后,能够保留下来并产生积极影响的,自然是精华。这也印证了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适者生存”的普遍规律。糟粕终将被剔除,精华始终被保留,同时也被弘扬光大,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如是,现代生活怎能脱离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随处可见,艺术领域更是如此:史前彩陶、商周青铜、唐诗宋词、明清服饰,以及孔孟之道、庄子学说、程朱理学、中庸之道……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朴素的哲学思想、时尚的美学理念,无时无刻影响着现代生活。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现代VI设计

建立“形象”,是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和趋势。设计可以塑造形象,发挥其视觉形象识别功能,达到应有的商业效应,更能内蕴其文化内涵,准确传达文化精神,从而达到“形”“神”兼备、“表”与“质”的完美统一。VI,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能够展示清晰的“视觉力”结构,通过差异性展示准确地传达企业的独特形象。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认为,美的原则有三条: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创新――承先启后,破旧立新;活用――适身合用,灵活生动。他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以中国圆形古钱与中文“中”字相结合,采用手写标准中文字和大写的“BANK OF CHINA”标准英文字的造型,浑厚、庄重、通达,表现了中国银行的个性和内涵,体现着形式与内涵、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

三、传统文化与VI的关系

VI作为介于艺术品与识别图形之间的特定符号,具有美学和社会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内涵的聚合构成,使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VI设计之中,必定会使VI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VI结合、发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形象,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受艺术与科技双重制约的现代设计,无论如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滋润和影响着现代设计。恰当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在VI设计当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则是树立具有中国特色VI设计形象的要务。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进行再创造,把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把其精神元素融入VI设计之中,表达设计理念,才能更具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同时也更具文化性与生命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长久发展,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作为中国的VI设计事业,更要尊重传统民族文化,突显其独特性,体现其审美心理,反映其内在精神追求。举例予以说明(如:图1)。

第12篇

一、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思想、风俗、精神的总称,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如同理学家思想,是“一本”与“万殊”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一切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礼、乐、射、御、书、数,衍生出了建筑、书法、音乐、绘画、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影响着古人的审美理念,并通过建筑、雕塑、绘画等美术形式得以呈现和发扬,而诸形式的美术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透过这些美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蕴藏其中的思想、精神、情感等人文因素。

二、初中美术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全面开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文化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样的背景下,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关键阶段的初中生,他们的思想意识变得混乱,价值取向迷茫。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思想、精神和追求,具有极强的人文因素,这对处于发展期的青少具有重要导向作用,通过传统文化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健康的人格,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教育形势的需要,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另外,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更有利于青少年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

三、初中美术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增强自身素质

首先,教师应认识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结合新课改精神,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要深度挖倔初中美术课程内容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内容。要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上,引导学生深度认识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升华他们的思想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全面的审美能力。其次,初中美术教师应深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结合美术教育的前沿动态,使自身的美术专业技能水平和人文素质都得到有效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和尝试,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并总结出一般性规律和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能够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思维,为他们美术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大量的古代绘画佳作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中反映了不同历代时期的社会形态、民俗习惯。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古代绘画作品鉴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人文风貌,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传统文化。如,教学《独树一帜的中国画》一课时,让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教师不仅要跟学生讲解其中的绘画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作品所描绘的社会风貌、人文景观,以及作品中的故事,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理解,感受到绘画作品中的内在美,从而有效地提升审美意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运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的手工、剪纸、陶瓷、建筑,都蕴藏着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结的制作方法、材质、图形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如,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通过这些美术形式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开阔他们的视野,升华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体验到各种美的形态,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应深入研究美术课程内容,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的目的、意义和任务,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