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毕业设计设计方法

毕业设计设计方法

时间:2023-07-06 17:1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毕业设计设计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毕业设计设计方法

第1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 评价方法 相对分值

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教育过程,也是对学生素质的一次全面检查。正由于毕业设计在工科高等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因而毕业设计质量便成为了学位授予资格审定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难以绝对量化,因而,探索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成为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纵观对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结果不难发现,现在的研究大多定位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研究具体评价方法者甚少。作者将通过本文力求找到一种较为合理的评价方法。

一、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方法基本大同小异,即由指导教师评价、评阅教师评价、答辩教师评价3部分组成。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题目选择、文献检索与综合运用、设计方案及设计计算、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外文资料翻译、答辩现场表现等。由于指导教师、答辩教师和评审教师的审视角度不同,其评价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总体评价中所占的权重也有所不同,通常是指导教师评分占40%,答辩教师评分占40%,评审教师评分占20%。在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评价时各类教师均需对被评审的设计者进行打分,这种打分看似合理,但其主观性极强。为了减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中的弊端,广东工业大学崔颖、王力钢老师进行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研究”,采用模糊集理论进行综合评判,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尽可能地删除主观成分,以实现对毕业设计质量评价过程和结果进行量化描述,此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此方法是建立在评价教师所给出的结果客观、公正、合理的基础之上。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评价教师所掌握的评价尺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教师的给分总体偏高,而有些教师总体偏低,甚至有些师德低下的教师,为了提高个人所指导学生的成绩而恶意给高分,评价其他教师指导的学生时恶意给低分,这就造成了设计质量相近的同学由于不同教师指导而成绩存在着差异,长期以往,则会影响学生进行设计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甚至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目前评价中采用的绝对分值法无法解决此问题。

二、相对分值法评价可减少人为差异

受到工业测试中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概念及本院学生评教系统评教结果计算方法的启示,结合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二八法则,笔者认为采用相对分值法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价结果的相对合理性,消除不同评价人员个人习惯及恶意评分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某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不可能全部优秀,但如果某位指导教师恶意抬高自己学生的分数,对自己学生的评价均在90分以上,而此教师在对其他教师的学生进行评价时评价分数却在70分甚至60分左右,与此同时,其他教师的评价分数相对公正、合理,则在该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分数便相对高于实际情况。如果采用相对分值法进行评价时,则可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其评价方法为,每名教师给出自己所评价学生的绝对分后,再求出这些学生的平均分数,以学生个人分数除以平均分即为学生的相对分数。以二八法则进行判断,相对分数在1.0左右的同学,设计质量应为中等,高出1.0越多,说明设计质量越高。如此以来,不论哪位教师指导的学生,其设计质量的高低自然就排出了顺序。指导教师、答辩教师、评阅教师均采用相对分值法给出评价结果后,再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学生所得相对总分数,结合设计质量总体情况便可给出课程的成绩。

三、结论

由于各个高校的层次、性质和类型不同,制定统一的“国标型”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及办法是不现实的,又由于毕业设计的评价与课程考试不同,难以全面量化评价内容,主观评价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情况下,虽然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难以做到绝对公正、合理,但采用相对分值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由于个人评价标准不同或恶意评价带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相对合理。

参考文献

[1]焦恩璋,陈惠明,刘英,郁昊.对理工科类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崔颖,王力钢.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第2篇

多位一体毕业设计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一、引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过程。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可以系统地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学习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以便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但近几年,特别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淡化,质量也逐渐下滑,甚至遭到很多大学生的抵触。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多个角度采取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本文以工科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提出了采用“多位一体”方法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原因分析

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下降的问题,各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出现。经过分析,这里面既有体制方面的,也有毕业设计参与者本身的问题。体制问题造成的短期内难以解决,不在本文研究的范围,如高校扩招,学生和教师数量激增,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水平都有所下降,这是深层次的客观原因。本文从毕业设计各环节自身着手研究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学生就业压力大,使得大部分同学急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四处面试,疲于奔命,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而找到实习机会的学生,为了能够最终留下来,也无法对毕业设计投入更大的精力。

2.毕业设计课题多数是教师虚拟的,设计的内容与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差距较大,学生感觉毕业设计对工作没有帮助,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做毕业设计。

3.参加考研的同学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考研准备,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发生了冲突。

4.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各有所长,但是往往各自为战,在某些领域的指导不够专业。

5.还有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毕业设计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因此,对毕业设计抱有抵触情绪。

学生对毕业设计思想上不够重视,这是内因,也是主要原因。选题恰当与否、毕业设计如何开展这些应该是外因,只有恰当地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多位一体”的主要措施

找到问题的所在,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分类指导、团队指导、产学研结合、科学选题、毕业设计提前等手段,设计了一个“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从而提高就业质量;同时也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丰富了教学内容。

1.加强选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要具有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创新性。尽量从科研项目、生产现场提炼课题,并有一定的理论性。每个课题必须要经过集体讨论筛选并形成选题库。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利用学生工作实习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加压,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考研的学生采取错时进行毕业设计。

4.发挥各位老师专业特长,进行联合指导;打破学生与老师间单一附属关系,发挥每位老师的专业特长,对相关课题的学生进行交叉指导。各位指导老师除完成各自学生的指导工作外,对一些专业问题进行专门集中指导。

5.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自然形成一个小组,由指导教师指定一位组长负责跟踪每位同学的毕业设计工作动态,协助教师督促每位同学及时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另外,不同教师指导的学生如果研究领域或者方向有类似的,可以进行不定期的学术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多位一体”的实施效果

经过两届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多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各项措施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形成了一个多渠道的选题模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毕业设计课题库。每位老师在平时的科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会及时进行总结、提炼,更新到课题库内,对陈旧的课题及时淘汰,实现了真题真做。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引起学生重视毕业设计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学生会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

电气专业的颜诗洋同学一开始选题是指导老师自拟课题,与其实习单位的工作关系较远,后来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其实习内容自主选题。其实习单位正在给南京卫岗乳液开发一个恒压供水的项目,安排他参与完成。该生将毕业设计和工作实习结合起来,投入很大精力,不仅顺利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毕业设计(论文)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

2.对情况各异的学生形成一套分类指导的制度。大部分同学的毕业设计是按照正常的时间节点按部就班的进行。但是,一部分同学由于很早就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他们希望毕业设计和他们的工作内容相类似,我们就及时与其工作单位联系,由其实习单位指定一位专家与我们的老师共同指导、把关,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有部分同学考研,按正常步骤做毕业设计时间无法保证,针对这样的情况,指导教师特意安排学生利用考研的间隙,如寒假、复试前后等时间段,集中进行毕业设计,化解了毕业设计与考虑之间的冲突。

电气专业的王磊(B07071093)和翁俊辉(B07071115)经过与老师沟通,从课题库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后,将毕业设计的软硬件提前至第七学期期末进行。在这期间由于暂时没有就业压力的干扰,他们的精力都投入到软硬件的设计中,不但完成任务书既定的目标,他们还自己完成了一些像网络通信、模糊控制等一定难度的内容,完成了一个完整小型的项目的控制,有了这些实战经验后,两位同学的个人简历就更加充实了,在后来的应聘过程中,两位同学在专业上的特长就显现出来了,以至于多家用人单位争相聘用。

自动化专业的庄凯(B07072017)因为考研时间与毕业设计时间发生冲突,经过研究,决定给他早下任务,熟悉课题,充分利用寒假完成文献检索、开题报告、软硬件初步设计等工作,指导教师在寒假期间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使其有充分时间做考研准备。在研究生考试结束后复试之前的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完成软硬件的最后调试工作,使系统完善,由于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该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内容,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并且顺利地考上了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生。这种模式对考研的学生来说效果比较好。

3.形成了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指导团队。术业有专攻,各位老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毕业设计过程中软硬件设计更加的准确和专业。

例如,学生在绘制电路板上存在困难,由相关老师重点给相关同学进行辅导。在PLC或者现场总线通信方面的问题,由这方面经验丰富老师进行集中指导。这样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仅有自己的老师进行日常性指导,还能够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指导老师和部分同学借助该项目的研究平台,积极地开展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教改和科研论文、专著。

5.形成了一批可靠稳固的校企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了多个就业渠道。

6.为学生考研解决了时间冲突的问题,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为毕业设计赢得了时间,保证了设计的质量。我院的考研上线率连年创新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

“多位一体”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摸索,虽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进行分类指导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易掌握,这一点必须与班级的辅导员进一步沟通,切实掌握好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

2.改革后,毕业设计进行的时间点会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发生冲突,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毕业设计的进行,尤其是需要实验室支持的情况。这一点必须取得学校有关部分的支持。

3.受科研条件的限制,毕业设计课题库的更新滞后,这一点需要指导教师抽出一部分时间及时地更新课题库。

4.校企合作单位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选题和开展。今后应更加着力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对象的质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自主选题,主动接受任务。

5.学生在单位实习阶段的毕业设计管理较弱。指导教师难以实施有效监督。这一点可以在学校和单位建立双导师制度,加强沟通,严格把关。

6.教师进行联合指导时,分工不够明确,容易造成重复指导,或者指导力度不够。这一点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明确各自的职责,定期做好指导记录。

参考文献:

[1]孙文彬.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5).

[2]范立南.工科类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7,(04).

[3]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和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1).

第3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成人教育;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职的人员。在经历了近30年的不断研究、发展、改良之后,现在的成人教育方法和学科体系已经日益成熟。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核心思想的指导下,为帮助更多的在职人员通过学习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各种成教专业应运而生并产生了明显积极的作用。

而在成人教育中设置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在系统地传授核心课程中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设计和提供有效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理论和应用的结合点,最终通过实践提高在工作中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理解、使用和掌控能力,培养学生自身的动手编程能力,为他们未来职业水平的发展上升提供一个阶梯。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如果说平时的课程小实验是定点射击训练,那么最终的毕业设计就是一次全面的练兵。由于成人学生具有诸多区别于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的特点,在毕业设计环节中需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的“练兵计划”,从而既使课本理论知识尽可能全面地应用到设计中,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作用和实践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位老师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践的全方位努力下,本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入选为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2成教本科生源和特点分析

我系招收的成教本科专业学生都毕业于国家各类正规专科院校,其中有一半左右具有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学历,也有很多在专科阶段学的是电子、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少数学生的学历背景是和计算机完全不相关的文科专业等。他们的年龄通常在20~30多岁,90%以上是在职参加学习,且来自各行各业,均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但是只有大约一半的人从事着与计算机软硬件直接相关的工作。

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和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从总体上看,和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相比,成教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但是学习目标明确(多数是为了积累知识,少数是因为工作原因,有必要系统了解某些计算机知识)。因此尤其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合理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达成的目标。

第二,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贫乏。在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之后,能够迅速地将理论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这一点在那些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三,之前的专业背景差别较大,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基础扎实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3年的成教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也必然有明显的差别,并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

第四,现有工作性质和内容各种各样,一部分学生工作中对计算机的使用仅限于文字处理等最简单的阶段。

第五,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也参差不齐。

3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和方法

考虑到学生的上述特点,我们认为,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内容,做到既能够体现理论学习成果,又能够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要人性化地适当照顾到学生的工作生活状况。基于此,在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我们总结提出了“以导向性为核心,强调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路,并不断进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毕业设计指导流程

为了让一个毕业班的所有同学在8~12个月内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工作,在时间安排上,我们将指导工作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在内容安排上为每个阶段分配了不同的工作重点。

3.1.1第一阶段:论文选题导向,写作指导,全面收集意见

(1) 形式:集中授课1~2次,课堂讨论,提问回答。

(2) 时间:第四学期期末。

(3) 内容:在各指导老师统一意见之后,由一名老师代表对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如文章格式写作技巧等)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面上的介绍。特别需要在此时给出导向型意见――毕业设计题目的类型及其涵义和优先级,如从最优到最普通的题目类型,可以大体排列为如下几种:软件的设计实现、硬件的研发、系统测试方法和过程、软硬件的应用心得、感兴趣内容的调查和综述等,并要求学生明确所有类型中都应优先选择与本人工作相关的议题。在统一介绍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当场提出任意问题和各位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4) 意义:多数学生没有过论文写作的经历,因此首先要让大家对论文的形式和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而在理解了毕业设计的总目标和形式之后,学生通常能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心理准备和把握。

当堂的问答环节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和提示,同时也有助于发散思维,可能还会因此而提出并解决一些导师事先未想到的问题。

划定可选论文题目的范围并对每一类型题目的涵义给出清晰详细的解释,明确毕业设计要求(必须符合专业性、科学性和不同程度的独立创新性)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可控和自我掌控的状态。特别是从事IT行业工作的学生,可以立刻联想到自己曾经或正在从事的研发测试等工作,并形成初步的选题目标,而其他大部分学生通常也能够联想到工作中与计算机技术相关联的问题。此时,常有一些学生产生疑问并立刻向导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咨询意见或提出困难,而初期的当面交流十分有助于尽早解决疑难问题。

可见,该阶段通过给出导向性意见,诱导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自然划分出一个粗略的学生层次,并根据各层次情况给出具有初步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

3.1.2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导师导向为辅,提纲写作和修改

(1) 形式:每位导师分别和每个学生单独联系。

(2) 时间:各学生先后完成,共约历时2个月。

(3) 内容: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选题意向、理由、总体内容安排计划描述为一页纸的摘要提供给导师,导师据此给出意见(同意、修改、驳回)。如果属“驳回”情况,则立即安排师生当面沟通,由导师帮助确定选题。在定题基础上,主要处理意见如表1所示。

(4) 意义:给学生充分的选题自,有利于激发学习和实践的潜力,并兼顾到各种层次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很显然,本阶段是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第一个实质性阶段,导师在此时对选题方向和工作安排的严格把关,是后面顺利开展设计和论文写作的良好保证。

3.1.3第三阶段:毕业设计和初稿写作

(1) 形式:每位导师分别和学生单独联系(有两种情况:定期汇报,按需互动)。

(2) 时间:历时4~8个月。

(3) 内容:首先,导师要求每个学生每两个星期就主动汇报进展情况一次。其次,导师可以随时检查进展,学生也可以随时向导师寻求帮助。进展情况包含系统设计、编程及调试、文档资料的调研、初稿写作等各个方面;而导师的帮助则包含编程经验指导和疑难问题讨论解答、提供文献、随时检查并修改写作过程中的初稿等。

(4)意义: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进度,能够尽早发现问题或错误并及时修正。而敞开的沟通渠道能够让导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帮助作用最大化。

3.1.4第四阶段:共性问题分析讲解

(1) 形式:集中授课若干次。

(2) 时间:在多名学生完成初稿写作之后,由各位导师商量后安排授课时间,和第三阶段穿行。

(3) 内容:各位导师对已收到的稿件进行分析并预测出若干共性问题,在集中授课的时候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讲解和提醒,并当堂和学生交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可见具体授课次数和内容和当年学生完成的论文质量有关。不过根据多年来的论文稿件情况统计,通常的共性问题有过分口语化表达、过分文档化表达、资料掌握不充分、重点不突出等。

(4) 意义:公开说明并分析共性问题,明显有助于大家互相了解并及时修改,或在今后的工作中主动注意。本阶段和第三阶段是很难分割开的共同体,是毕业设计过程中最漫长最复杂的两个阶段,妥善合理的安排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少走弯路。

3.1.5第五阶段:个性问题个别修改,论文完成

(1) 形式:每位导师分别和每个学生单独联系。

(2) 时间:各学生先后完成,共历时两个月左右。

(3) 内容:导师分别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帮助每个学生对论文进行多轮细节修改,通常需修改的问题包括行文风格、论文条理、技术含量、摘要写作、图表安排、文献引用等。导师对每次发现的问题分别给出详细修改意见或直接帮助修改,以历史情况来看,每人的论文均需要修改3~8次之后方可定稿。

(4) 意义:针对每个学生的水平提出修改意见,尤其对困难较大的学生给予较多的帮助。导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论文质量负责,也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这也是成教毕业设计的核心目的所在。

3.2毕业设计指导方法的归纳

综上所述,在成教本科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我们通过分阶段分重点的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色:

(1) 基本导向性――除了体现基本要求,如选题的意义、设计的独立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等,还通过分类选题指导意见引导学生,既帮助他们将毕业设计工作和理论学习联系起来,也增加细节信息,帮助设计和论文的完成。

(2) 群体导向性――即时发现并集中讲述共性问题,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错误。

(3) 内容针对性――鼓励并积极帮助学生选择和本人工作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内容。

(4) 学生针对性――充分利用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完成一(导师)对一(学生)的指导和沟通,既是因设计内容不同而引发的需要,也十分适合于在职学生的工作生活状况。

(5) 注重指导过程的层次性――从选题到提纲、部分初稿、初稿、修改稿的完成过程中,分步即时提供指导和建议,能够有效的防止偏离轨道的情况(包括内容偏离,文字表达偏离,编程问题等)出现,从而帮助学生少走弯路。

(6) 关注学生能力的层次性――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的差别,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其所处层次的毕业设计内容,并在完成过程中提出相应层次的要求和意见。

4已完成的毕业设计总体情况和个案分类

在本文介绍的指导框架下,已经有数百个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得以顺利完成,总体上显现了百花齐放的特征。总而言之,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导师和每个学生之间极具针对性的良好沟通能够在每个学生个体身上起到有效的培优补差作用,论文稿的完成则让写作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等。这些收获既是学生们3年学习的满意句点,也一定将对他们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表2给出了近四年来毕业设计完成的总体数据,随后对几类典型个案进行了分析评价。

4.1个案类别1

在获得优秀的毕业设计中,有60%出自本身能力很强且工作背景较好的学生。他们通常直接从事着研发或测试等项目的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和具体实现细节了然于心,并掌握着翔实的资料,因此进行毕业设计时仅需要提供写作指导即可。

4.2个案类别2

其他40%的优秀设计则出自于态度认真且工作踏实的学生。他们通常没有从事研发工作,甚至不属于IT行业,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们通常会选择系统测试或应用心得类型的设计内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导师和这一类学生之间的沟通明显多于其他学生,他们积极地提出疑问或寻求帮助,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作用,最终完成较高质量的论文。

4.3个案类别3

通常约有10%的学生会由于个人能力或客观条件的限制、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难以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导师和该类学生的沟通也很多,但沟通内容通常以导师的主动提醒、督促和提供帮助为主。

5结束语

多年来,本文作者完成了大量成教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我们认为,整体生源结构具有实践能力强于理论基础以及背景、能力差异大等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以通过毕业设计帮助学生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促进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目标,总结出了“以导向性为核心,强调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路,将毕业设计指导划分为几个工作侧重点不同的阶段,兼顾了学生的专业、职业背景和工作生活状况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特点、专长或兴趣爱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本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09年顺利入选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叶忠海. 现代成人教育研究:历程和进展特点[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6):91-93.

[2] 许小重. 成人本科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路与方法[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22):156-157.

[3] 闫冰,刘影. 加强成人教育实践教学的基本途径[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3):71-72.

第4篇

网络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及答辩要求

(试 行)

一、 网络类题目的特点

学生络类题目的特点主要以校园网、小型企业网、大型企业网(多地互联)为应用场合,进行网络工程设计类或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二、 网络工程设计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要求

类似于投标书,但有不同于投标书,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产品说明书、产品报价……),也一般不考虑具体综合布线(职院学校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其技术实现。

2.论文写作基本环节

采用工程业务流程,类似于软件工程:

1)需求分析

2)功能要求

3)逻辑网络设计(设计原则、拓扑结构图、背景技术简介、IP地址规划表),也称为总体设计

4)物理网络设计(实现原则、技术方案对比,一般考虑结构化布线),也称为详细设计

5)网络实现(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属于这个阶段,但我们主要强调各种设备的配置与动态联调以实现具体目标)

6)网络测试(比较测试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具体实现通过采用Dynamips 模拟平台和Cisco Packet Tracer(PT)模拟平台。

3.注意事项

1)抓住题目主旨和侧重点(类似题目的需求不同,取材角度不同、参考资料的取舍也不同。不同的应用场合会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路由技术(BGP、RIP、单区域和多区域的OSPF)、交换技术(Vlan、生成树、链路聚合、堆叠)、访问(接入)技术、安全技术等,只有这样题目才能各有千秋,否则就都变成了XX公司(校园)网络设计。)

2)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

3)不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装调试说明书

4)不建议包含综合布线的整个过程。

4.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结构不太清楚,有些环节没有

2)不应有产品说明书,具体实现要更清楚

三、 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基本环节与要求

从技术上讲主要有:

1)Internet安全接入防火墙访问控制;

2)用户认证系统;

3)入侵检测系统;

4)网络防病毒系统;

5)VPN加密系统;

6)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加固;

7)数据备份系统;

从模型层次上讲主要有:

1)物理层安全风险

2)网络层安全风险

3)系统层安全风险

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

2. 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选题有些过于复杂而有些过于简单

2)只是简单叙述各种安全技术,没有具体实现

四、 论文答辩要求

1)论文格式:从总体上,论文的格式是否满足《韶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规范》的要求?

2)论文提纲:设计条理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明确;

第5篇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工程;毕业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4,U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3-011-2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是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训练阶段,也是学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过渡阶段。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收集分析设计资料、制定方案、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的能力也是一次全面的锻炼[1]。

我校今年参加道路与桥梁专业毕业设计的人数为165人,明年是154人,该专业每年基本保持五个班级的数量,因此,分析道路与桥梁工程毕业设计的现存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我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现存问题

1.1 毕业设计选题程式化,与工程实际脱节

好的毕业设计题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之一。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选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设计热情,降低出现抄袭的概率,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2]。目前国内多数高校由于没有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支撑,缺乏实际工程背景和有关工程资料,导致选题陈旧。目前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主要采用“假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形式,一题多届的现象普遍,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题目设计少,这样就使毕业设计局限在就事论事、纸上谈兵的状态,缺乏工程意识训练,图纸脱离工程实际,同时使学生普遍感到题目缺乏工程真实感,没有积极性和创新欲望,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1.2 毕业设计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能保证

常规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以桥梁结构方面的设计题目是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桥梁结构方案比选;上部结构设计包括截面尺寸的拟定、内力计算、内力组合、绘制内力包络图、配筋设计、施工验算、强度验算、刚度验算、稳定验算;下部结构设计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有类型选择、尺寸拟定、内力计算、强度验算、稳定性验算级抗震等;对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墩台还需要配筋设计;施工方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可看出设计任务繁重,设计时间紧迫。

而现实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本科教学第四学年的第二学期,此期间毕业实习、研究生复试、就业应聘、毕业补考复习等占据了学生相当比例的毕业设计时间和精力,所以有效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是远少于12周。这就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设计进度缓慢,大部分设计任务压到最后阶段匆忙结束,有的干脆缩减毕业设计任务量,比如只作桥梁结构设计中的上部结构设计,或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1.3 过分依赖专业软件,理论基础薄弱

道路与桥梁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中,公路设计中选线任务一般依靠纬地软件,桥梁结构设计一般多采用桥梁博士软件。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一味地根据软件操作指南“比着葫芦画瓢”,对相关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不做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导致学生对设计成果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良后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有的学生毕业设计计算书内容充实完整,而在其毕业答辩过程中对评委老师提出的非常简单基础的设计理论问题却茫然无知。

1.4 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

由于毕业设计属于实践教学,相比较于理论课程教学,容易出现监管不力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毕业设计初期各类表格填写不全,未能按时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设计成果不规范等。部分学生对文字排版、公式编辑、图表格式、CAD绘图、科技论文翻译不熟悉,使得毕业设计成果很不规范,毕业设计计算书、图纸和专业文献翻译等多次修改。尤其是毕业答辩前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成果批改和审查中,绝大多数的返工修改都是由于设计成果格式不规范造成的。

1.5 毕业设计考核评定方法不科学

以往的考核是对整个毕业设计期间学生的学习态度、设计成果、答辩情况的笼统考核,只是简单评定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等几个等级,很多学生其实并不十分清楚自己何处为优秀、何处为不及格,更有少数学生对老师评定出的毕业设计成绩感到不公平。这样的考核不仅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设计水平的真实情况,而且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评判准则,无法给出令学生信服、认可的毕业设计成绩。此外,这种完全集中一次答辩的方法使得学生根本没有改过的机会,考核方法也不够严格,存在个别学生抄袭、蒙混过关的现象,这就很难保证毕业生质量。

2 道路与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改进措施

2.1 优化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要尽可能地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前沿动态,体现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反映时代特点。为此,应争取不断更新题目。另外,选题应有一定的深度、广度,使学生能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毕业设计的每一个题目都要经过认真而反复的思考,要精心设计,并应按照一定的比例,给出部分真题。真题来自工程实际,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比教师拟定的题目丰富和复杂得多,它会让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压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生也更有热情和兴趣去做真题。想要得到真题,可与设计院通力合作,真题的获得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设计院以往或目前的设计题目中选出适合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这样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实践检验,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避免纸上谈兵。二是安排少数学生做目前正在进行的设计题目,他们可直接与设计院联系,这样一方面可直接检验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为相关设计单位做贡献,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这一做法的额外收获是:某些表现出色的学生很可能被设计院看中,从而获得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毕业设计题目在难易程度上应进行分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爱好和专长灵活选择题目。设计要求不能过于刻板,给学生以自由发挥及创作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任务,鼓励他们尝试采用新的结构形式,采用新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2.2 妥善处理毕业设计期间时间上的冲突

较多的学生特别是考研的学生因为考研等原因未能联系并落实好就业单位,因此在毕业设计期间,经常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这与进行毕业设计两者间难免会有冲突。这就要求学校在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同时,做好这些学生的就业落实情况。我校以学生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新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具体是提前在第七学期期末给学生布置好毕业设计任务,直到他们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做好自己的计划,同时在毕业设计期间允许他们因就业或研究生复试外出两次,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辅导员共同管理。

2.3 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结构设计软件

学生采用专业软件来做设计会有些盲目,只前没有学习过软件的操作,所以会在学习软件操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这时需要指导老师提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设计软件,首先是老师自己要对这些软件有一定的了解,选择学习资料比较全面的软件并让学生知道这些软件的功能。其次是让学生理论知识和设计软件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软件操作步骤所依据的基本专业理论、原理和知识点。因为软件的使用中,输入了相应的参数后就直接给出一个结果,如果对一些方法和理论不熟悉,就没有办法考证设计结果的合理性,甚至出现错误。

2.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

毕业设计是一个时间较长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当中应加强监管,在各个重要环节和阶段要严格把关。我校确立了以学校、学校教学督导组、指导教师为主的质量监控机制,主要对开题、中期检查、设计最终成果三个方面进行把关监控。一是在开题阶段,要求学生建立完善各类毕业设计基础资料,如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参考文献、进度计划等,通过加强以上文件的管理,督促学生主动查阅文献、积极思考,对整个设计步骤有较清晰的认识。二是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依据为毕业设计任务书中的进度计划,检查学生是否按计划完成了设计内容,阶段性成果质量如何,是否存在较严重的错误,为后期的设计奠定基础,故该阶段考核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是毕业设计成果检查。在进行毕业答辩前,应对学生所有设计成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突出资料全、格式对、统一对应。整个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类资料繁多,且完成提交时间不一,有必要检查是否齐全;还要检查各类表格、计算书、图纸是否格式统一;对于设计中途有变更的情况,还要注意最终成果与开题资料是否一致,包括设计题目、设计内容、计算书结果与图纸表达都要对应起来。

2.5 形成考核评定等方面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

毕业设计成绩应该量化,根据不同题目的难易程度给出其权重,乘上指导教师及答辩委员会给出的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根据平时表现、设计成果质量、答辩表现等按百分制评定方法评定。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是否按进度完成、是否独立完成设计等几个方面。设计成果的检查,着重检查设计图纸和计算书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成绩的评定要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强调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在答辩结束后,要组织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就本届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毕业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等进行交流总结,以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此外,答辩方法也应进行改革,可采用答辩2~3次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修改完善毕业设计。

3 结束语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是一项集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本文是根据指导道路与桥梁毕业设计的经验总结的,主要是从学生在毕业设计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设计技能;职业教育;设计思维方式;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182-03

毕业设计环节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而且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它是培养实际工作及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过程,同时,它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水平的全面检验。它是培养学生设计技能的直接手段和途径。

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重大课题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毕业设计环节训练现状及存在问题

毕业设计是学生识图、工程计算、施工图设计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因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以实际工程的实际需求为基线,不仅要有工程训练的背景而且应有较强的实践价值,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的状态。技能训练的目的使学生通过比较了解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不同及联系,了解及掌握所学专业设计与施工中的制度、规范、技术措施及设计标准,对所学专业有更高定位和初步认识;毕业设计采用以实际工程作设计课题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实际设计过程的工作程序及设计步骤,通过独立及认真地完成毕业设计,可以对学生自身的学习做更高层次总结,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时,指导教师还需认真分析,从工程项目中选出适合进行毕业设计的部分,并将较复杂的部分进行简化,应注意培养学生设计原理及系统的设计能力,避免较大及重复的工作量,以达到既训练学生,又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的目的。毕业设计应提交的图纸应包括:系统工作原理图,某分支系统轴测图,底层平面图,主要层平面图,主要剖面图,机房详图,节点大样图。一般应以六张一号图为基本设计工作量,相同类型的图纸只能按一张图工作量计算,例如,二层水平面图、层层风平面图、三层及其他层平面图等,设计内容变化不大的均应按一张图纸工作量计算,目前,在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存在采用计算机复制及简单修改或将内容少的图纸扩大成一号图纸等滥竽充数的现象。指导教师应严格控制,评价标准应适当及统一。对于毕业设计环节训练的指导,应该以学生实际需设计的题目存在问题的发现、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程设计中如何应用为主线,以强化及培养设计能力、挖掘创新能力、扩展知识领域为目的,教师应“指导”为中心,学生应以“动手工作”为主线,围绕一个“解决疑难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做文章,在探究疑难和弄懂问题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将本科阶段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转为“探究知识”的过程。导师应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串联,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指导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指导老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知识培养与人才素质培养相结合;应尽力做到这三大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计过程应当以综合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绘图表达能力及应用基础知识处理非常规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题。同时,指导教师也应具有完备的设计能力及技能,目前,年轻教师缺乏设计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此问题应予以关注,应注重与设计院相结合,联合培养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技能。但是,目前在毕业设计训练环节中,存在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投入时间缩短等问题,学生对此环节应付以对,在网上下载图纸,拷贝论文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现状使人担忧,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师质投入不能满足需求。随着高校的大量扩招,本科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真正能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人数有限,导致每位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越来越多,这样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有限,指导不到位,同时,存在一些青年教师本身对设计不了解及认识不深的问题。

2.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和控制体系不完善,设计所用时间难以保障。毕业设计阶段正好是学生找工作和企业招聘的一个高峰期,毕业设计与找工作在时间上经常发生冲突,这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影响很大,由于不能不让学生找工作,学生的时间观念及主次的把握能力均较差,学生能真正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少,监督和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使学生更加放任自流,学生的培养质量向就业率让步,所以,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难以保障,设计所用时间难以保障。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应以培养质量为主要评价标准,学校不应承担就业率的责任,学生在拿到毕业证书之前应不被允许找工作。就业率不应成为学校的紧箍咒,这样,虚假就业及被就业以及学生无时间和精力进行毕业设计的学校就可能消除。

3.毕业设计质量偏低。一些毕业设计不满足任务书要求,或一些主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毕业设计前期工作中资料收集工作不充分。新的信息以及目前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发展趋势了解不足。或者没有找出所做课题的主要矛盾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毕业设计质量一般,通常没有特色,没有突破,没有创造性。目前,由于采用计算机绘制施工图纸,一些学生在网上下载或从其他设计单位拷贝设计工程图纸的现象时有发生。

4.毕业设计质量评审体系及评分标准不完善及不严格。有部分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毕业设计评审的各环节中出现不规范、不公平的现象。特别是对不合格的毕业设计不能严格要求,缺乏不合格学生的控制毕业,通常无论优劣毕业设计均能通过。个人观点认为学校应组织社会力量或通过设计院以设定标准、统一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学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应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毕业设计应全部盲评,目前,采用极少量抽盲审的方法应改进,应加强盲审数量并制定不通过比例,全部通过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毕业设计与设计技能培养的关系

毕业设计应注重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设计思维训练培养的是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其本身也是一种高级和复杂的技能。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及应用。所学知识是技能存在的基础,掌握知识的多少决定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而技能则是知识转换为现实的工具,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毕业设计环节训练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设计技能的重要环节,学校教育不能代替设计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就业之前,需要进行设计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其今后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训练环节在实践中的作用和对学生的就业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所需知识只有通过设计技能才能在工作及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必须依靠设计技能。因此,用人单位更需要掌握了一定设计技能的学生,仅有知识而缺乏技能的所谓高分低能的学生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因此,毕业设计环节训练的目标应是培养既具有宽广专业知识,又具有娴熟专业技能的“两高”应用型人才。我们采用课堂设计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三位一体化的设计技能培养模式,课堂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及深度与设计工程方案设计内容及深度相对应;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及深度与设计工程初步设计内容及深度相对应;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及深度与设计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及深度相对应;为了达到培养合格的工程设计人才,必须准确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毕业设计评价模式、毕业设计环节训练模式,必须培养具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师资队伍,弥补目前全面由缺乏实际设计技能的博士生指导设计的现状。

三、毕业设计质量提高途径及强化设计技能培养的方法

结合多年工程设计实际经验和多年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个人观点认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是师生重视及管理严格。在整个毕业设计训练过程应加强管理及对学生的考勤,每周必须与指导教师有三次指导交流的时间,每次点名记录,缺少三分之一点名记录的,毕业设计不予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阶段性检查,毕业设计工作检查不能流于形式,应做到实处,保证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管理规定和评估指标,毕业设计严格设定不合格比例和优良学生的比例,增加盲评数量和实行用人单位或设计院评审制度,从而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2.严格选择适合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毕业设计题目时应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设计深度和工作量应掌握适当,应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技能训练,应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毕业设计题目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内容应新颖多样,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毕业设计题目。

3.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充分发挥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确定毕业设计课题时,要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采取“公布题目、双向选择、院系调控”的做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毕业设计工作,排除找工作的干扰,消除学生无论如何进行毕业设计均能正常毕业的思想现状,是目前急需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4.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问题是教师的科学指导和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指导教师本身必须具备很强的工程设计技能和创新能力和较高的计算机绘图技能,对于青年教师应增加进设计院培训及工作一段时期的培训。其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具备完整的工程设计技能,具有工程实际设计经验和熟练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再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应提高,以便能够将学科前沿的知识和问题介绍给学生,将新的科研手段和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将学科前沿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设计中。

5.对毕业设计各个环节要求的规范化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保证和前提。毕业设计内容可以多元化,但设计的过程必须规范化。而毕业设计应该是结合专业特点,对设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过程都要提出明确的规范和要求。毕业设计训练应包括:计算机计算能力的培养;计算程序的应用能力培养;CAD平面及三维绘图技能的培养;设计基本步骤和程序的培养;规范及标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平面、立面、剖面、详图及施工大样图表现能力的培养。

6.严把成绩考核关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条件。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情况的综合评定和全面考核。通过严格的质量评定,制定完整的评定方法及手段,强化及增大第三方盲评的数量及力度,制定严格的不合格比例,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情况。

7.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和过程控制。对于毕业设计与找工作在时间上经常发生冲突,由于不能不让学生找工作,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难以保障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主要是培养人的场所和机构,并不应承担学生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迁就学生就业,片面强调就业率,而不顾毕业设计受到冲击,造成四年的本科教育,目前实质上已变成三年的现状是非常不可取的。如果长期这样发展下去,毕业设计能力与需求单位的要求差距将会不断加大。因此,学校应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因找工作或毕业设计时间不足的,应不允许其毕业。

8.加强手绘设计图纸的能力。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手绘设计图纸是基础,所以,施工图纸的绘制不应全部采用计算机,学生的毕业设计图纸中必须不少于三张手绘图纸,应占总基本图纸的一半,这样,也可避免拷贝现象,加大学生的实际设计工作时间,目前,毕业设计计算机复制图纸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毕业设计实际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必须设法改变现状。对于不合格的手绘图纸一定要打回重画。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手绘能力和识图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监督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关键的环节,同时也是教学是否科学管理和规范管理的体现。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断学习与其自身设计技能掌握和对学生设计时间的监督和催促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评定体系,设定选优及淘汰制度则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在指导毕业设计中应严把成绩考核关,应强化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应加强手绘能力,应设置设计课程教学,建议推广课堂设计方案设计、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三位一体化的设计技能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及强化学生设计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537(5):178-179.

第7篇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34-0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教学形式,同时也是评价和检阅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08年至2012年本科毕业生累计超1000万。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数量显得不足,学校不得不让许多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教师参与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同时,论文购买、、伪造数据等问题的曝光,使毕业论文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受到社会质疑。[3]如何有效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我们对南京市高校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南京市近年来本科毕业的人员,包含已工作和本科毕业后读研深造的两部分人群。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学生和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上时间精力投入、沟通交流、认知态度以及学校提供的保障等。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在南京市企业、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调查样本中,46.0%为男性;90.6%是近5年毕业的学生;从专业分布来看,32.3%是理工类,28.9%为经管类,25.1%为文史法哲教育类,11.7%为农林医药类,2.0%为艺体类,农林医药类和艺体类调查样本很少。运用SPSS17.0建数据库,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状况;采用列联分析、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质量的因素。

三、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优秀的对象平均花费的时间较多,即学生增加时间的投入有助于论文成绩的提高。第二,不同职称的导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有显著差异,高级职称教师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较好。第三,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比例较低,同时,大多数人认为指导课程对毕业设计(论文)有帮助。第四,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有收获。

为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如下:首先,找工作和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时间冲突,它们成为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时间因素。[4]建议学校将毕业设计(论文)开展的时间提前,保证毕业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次,毕业设计 (论文)是由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构成的双边活动。[5]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过重会使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受到影响。[6]因此,学校要合理安排师资、加强对年轻导师的教育培训,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与导师充分交流并获得教师的指导。再次,学校还应全面组织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态度;另一方面提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课程,增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最后,学校还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调研经费和实验设施保障。

[ 注 释 ]

[1] 董康军,王菊霞.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硅谷,2009(10):114-192.

[2] 刘美,徐小玲.从毕业论文的不足谈教学环节的改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80-94.

[3] 刘海英,赵源.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J].Magnifieent Writing,2013(7):199.

[4] 王云芳,宇.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探讨――以延安大学财经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3(5):240-241.

第8篇

(一)毕业设计的难度不够

毕业设计题目难度不够,必然使学生感到毕业设计内容平庸、空洞,失去压力和紧迫感,从而导致学生不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应付了事,甚至导致学生丧失专业兴趣。

(二)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脱节

本科生毕业设计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毕业设计的题目应来自于生产实际,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毕业设计任务有真实感,从而增强对毕业设计的兴趣,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效果。

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及设计周期等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几年的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能力的训练成效显著。

(一)充分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

学院重视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尽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状态。为此,我们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并对毕业实习提出了如下的要求: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增添研究课题的感性知识;应用所学的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从事某一方面的工程造价实践工作;见习未来将就业的具体的工程造价工作。多数学生针对自己的毕业去向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召开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指导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双向选择,以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一旦确定下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不由自主地转移到毕业设计题目上来。既可以带着问题学习,还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毕业设计资料,提前查阅文献,借阅设计工具书,进行相应的调查与研究等。事实证明,提前公布毕业设计题目,让学生从思想上提前进人毕业设计状态的做法是有益的。

(二)严格筛选毕业设计题目,实行“真题真做”

毕业设计选题在满足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注重面向市场及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并根据毕业生未来的从业领域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以一个已完工或正在建设或拟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为背景,进行“真题真做”。其内容涉及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知识,加大了毕业设计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设计成果的数量。认真组织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组成毕业设计题目审查小组,对入选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认真筛选。

(三)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及设计进度安排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毕业设计指导书的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工程量的计算、工程估价表的应用,掌握建设工程投标书的编制及投标报价,技术经济分析和工程概、预、决算的基本方法,参加并通过毕业答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学习和理解所学的各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在工程招标投标、施工组织与管理和建设工程概算、预算和决算中的实际问题,并熟悉其工作程序和方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成立导师小组,实现分阶段联合指导

鉴于毕业设计单一导师制指导效果欠佳的状况,学院不仅集中了本专业具有工程造价实践经验的教师,还聘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设计指导小组,这种联合指导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而且还能改变过去“单一导师制”应接不暇的局面,实现分阶段联合指导的纵向集成化。

(五)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

首先,挑选业务水平高,有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和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其次,加强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管理,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工作,真正担起毕业设计指导的重任。

(六)加强毕业设计全程控制,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

毕业设计过程中,学院制定了详细的设计进度计划和严格的考勤制度,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严把毕业设计答辩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第一,学生按要求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所规定的任务。第二,按分院的要求撰写毕业设计。第三,外文翻译量必须达到5000字符,做到正确、流畅,与毕业设计联系紧密。第四,每一份毕业设计须由两位以上教师进行评阅,并写出评语。第五,进行预答辩,并准备好各种答辩用材料,资料不全者不准参加答辩。第六,成立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并按学院毕业设计答辩领导小组的要求组织答辩工作,各答辩小组评出成绩,并将成绩最差者报分院答辩中心,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仍不合格者毕业设计成绩为不及格,不发给毕业证。

(七)完善毕业设计答辩记录表,规范答辩提问环节

第9篇

采用3+1培养模式后,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大部分时间不在校,师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根据需要沟通的内容构建相应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方法非常必要,必须保证在沟通时,双方具有一致的沟通基准。软件类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师生间交流主要涉及的信息及使用的沟通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通知、共享类信息及公共讨论。此类信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①教师给学生的通知;②教师对某个公共事项的讲解,如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的方法、注意事项等;③教师或学生共享的文件,如毕业设计格式表;④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讨论,如绘制序列图的方法等。通知、共享类信息及公共讨论主要通过建立QQ群及E-mail的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比较紧急的事项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2)针对具体课题的一对一讨论。该类信息交流主要是针对具体课题和某个学生的一对一讨论,如具体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论文的撰写等。一对一讨论主要通过QQ好友或QQ群临时会话方式进行文字或语音的沟通与交流。3)系统实现情况的交流。系统实现情况的交流是指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和演示,主要查看系统实现是否贯彻了系统设计的主旨,界面是否友好并包括输入、输出和基本验证等。相对来说,教师对这部分的检查最为困难,需要根据学生使用平台的不同搭建不同的开发环境。要求每位教师搭建学生用到的所有开发平台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采取简单、有效的方式解决如何远程演示系统的问题。对于系统实现的检查,我们曾经使用过远程桌面的方式,但由于远程桌面数据传输量大、系统响应慢、键盘使用比较麻烦、界面效果差,因此在需要点击大量页面的情形下并不适合。现在采用的方法是租用虚拟空间,仅花少量成本,学生即可将自己所完成的系统部署到虚拟空间,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系统部署的方法和步骤;教师可在任何地方检查系统实现情况,在与学生讨论系统实现情况时有一致的讨论基线。

2简化的毕业设计评价方法及指标

过程控制只是毕业设计管理的第一步,要使过程管理发挥作用,客观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非常重要。传统的毕业设计考评方式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因此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往往会夹杂较多的主观因素[2-3],造成一些不公正现象,也有学生曾经对评价成绩提出过质疑。为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建立一套简单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尤为重要。

2.1毕业设计基本评价方法

毕业设计考核成绩主要由3部分构成:指导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3部分成绩按一定比例构成最终成绩。现有的评价方法更多地依赖于事后评价,即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各给出一个综合成绩,答辩后给出一个答辩成绩,根据这3个成绩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除了事后评价外,更多地加入了指导教师对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评价,而不仅依赖于最终的论文和系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价内容及依据见表2。

2.2评价指标与细则

上文给出了毕业设计基本评价方法,表3则以毕业设计答辩环节为例,给出答辩环节的考核项目、建议分值和考核细则,建议分值可以根据该年度考核的侧重点进行调节。其他环节的考核指标及细则可从该表中进行抽取。在以上考核项目中,最难量化的项目是对所完成工作量的考核。量化软件工作量已经有很多方法,如代码行、对象点和功能点[4],然而这些方法均偏理论化,难以实际应用,而且计算复杂,不适用于毕业设计的考核。与实际工程项目不同,毕业设计考核工作量有其特殊性,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个学生完成的分析、设计和实现内容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该特点,我们提出的计算毕业设计完成工作量(以操作点为单位计算工作量)计算方法如下。(1)统计论文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中已经描述并且在系统中已经实现的功能或业务,该业务应该是系统中的合理业务。(2)系统中所有以菜单方式进入的一个完整业务或功能均为一个功能点(设功能点总数为N),功能点i所涉及数据库表操作的总数为该功能点的权值wi,所有功能点权值之和即为所完成操作点总数,以OperNum表示,即:(3)为避免简单堆积工作量的情况,基于单表的增、删、改、查操作在整个毕业设计中最多只算3个操作点。例如,在图书馆借书时,需要扫描借书证(读者信息表),判断读者是否有效、借书证状态及获取读者类型,也需要判断是否罚款金额超出(借书及罚款记录表);如果该书借出,则需要修改书目信息表中的状态和在借书及罚款记录表中添加一条借阅记录,因此权重为4。

3实施情况

建立基于过程管理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思想始于2012年,在2013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形成初步的方案。该方案在笔者团队指导的本科毕业生相应答辩小组(每个小组大概20人)试点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吸纳了答辩小组其他教师的意见。本文所述的过程管理、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即为修正后的方案,该方案在2014届毕业生中实施,毕业设计开始时即向学生公布过程管理方案及评价方法指标,收到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使得学生每一阶段的目标更具体,每一环节的执行更有序,毕业设计的评价有章可循和更公正客观。实施此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毕业设计任务及提交系统没有上线使用前,过程管理执行力度难以控制。

4结语

第10篇

Abstract: Aiming at issues of poor basic knowledge, low hands-on ability and narrow teachers' professional outstanding,etc.appearing in graduation design which is the last practice teaching link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ctional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 which can avoid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

Key words: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graduation design;sectional guidance;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44-02

0 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作为大学四年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校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体现和总结。经过很多年的发展,毕业设计题目和设计内容在适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但毕业设计教学还停留在“一师多生、一师多导”的传统模式上。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反映出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差、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等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弥补目前教学中的不足[1]。

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毕业生走向岗位后要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越来越受到招聘单位的重视。学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系统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是土建类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基于这个目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及实践日益开放多元化,在办学中突出特色,创新性、适用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得到提升,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模式的建立,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大系统观、大工程观、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毕业生的综合水平与素质,以顺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2],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分段指导毕业设计教学,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实践与研究的历史,其特征就是将实际工程项目的运作模式引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将社会实际需要作为条件和任务融入毕业设计,使各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能理解并掌握合作的方式和策略。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平等交流和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的欲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系统能力的目的[3]。实践证明,分段指导互动交流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其更快地进入岗位角色。国内一些学科已经进行了跨专业、团队式毕业设计改革的初期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针对土建类多学科的分段指导毕业设计改革,研究成果还较少。

1 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指导教师知识面专一,全程指导毕业设计较困难,投入精力不足,实践经验缺乏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包含了建筑设计、抗震验算、地震计算、楼梯计算、基础设计等主要内容,涵盖了近30几门的专业课程内容,目前的指导过程是有一位或两位老师全程指导,导致到了自己所授课程内容指导很详细,对其他部分内容指导较欠缺。随着高校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生师比增大,教师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导致这一现象很突出。另外,教师队伍年轻化,部分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缺少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和工程实践的经验,都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4]。

1.2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设计时间不足

毕业设计一般是安排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初指导教师安排毕业设计任务书,学生开始毕业设计,由于首次系统地做设计,理解设计任务到进行设计都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收集、分析设计资料,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无形中就压缩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总时间。另外,学生在忙着毕业设计的同时,还要忙于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去工作单位实习等事情,分散了学生的精力,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这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而且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不够重视,忽视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导致毕业设计质量偏低,效果不好。

1.3 学生手算能力弱

由于在培养计划中对专业课的学时压缩精简,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实践,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结构计算时动手能力很差,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碰到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理论基础缺乏,实践能力差。

为了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分段指导”能够从选题方式、时间安排、过程指导、考核评价等方面改进传统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的不足。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通过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每一位与专业相关的老师都参与到毕业设计指导教学中,使毕业设计每一个阶段指导“精细化”,对老师而言可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改善时间投入不足的问题,对学生而言使每个阶段得到精细指导,只有发挥专业教师特长,分段把关,才能逐步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抄袭严重、“套模板”现象,从而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2 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教学改革的重点

针对以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教师指导内容分段、时间安排、选题方式、过程指导等方面着手,围绕着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这条主线,进行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2.1 制定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模式

分段指导毕业设计改革,涉及建筑学、结构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因此需要结合各个专业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来制定多学科毕业设计实施方案,明确设计研究内容和目标,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分工协作,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及措施。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划分指导内容、时间节点,落实到人。

2.2 确定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选题

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是毕业设计教学的关键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毕业设计选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工程实际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此外,选题还应该紧密联系本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分段指导毕业设计的选题除了要具有以上特点外,还必须满足不同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各子课题任务分工明确,设计合理,研究内容相互联系。

3 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教学的实践措施

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改变指导教师对指导全过程“通吃”的现象,充分调动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特长,将教师的个人专业知识融入到各设计阶段,使每个学生的各阶段设计得到精细化指导,从而达到双提高,最终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保障。

3.1 开展多学科的指导教师团队合作

土建类毕业设计多由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等多学科、多专业组成,各专业教师如何分工与合作,提升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在工程设计中处理多专业、多工种需求的协调能力,是“分段指导”执行过程中的重点。根据土建类专业特点,采取分阶段指导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根据规定的进度框架,完成每一阶段的设计任务,并做阶段性成果汇报,由教师组织讨论和评阅,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考虑到毕业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环节,各阶段指导教师应采用师生讨论互动的方式,以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换。

建立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分段指导控制体系”,分别是“设计准备阶段”、“设计分组子课题的实施与完成”、“各专业设计方案的协作与深化”、“设计成果”、“评价与反馈”每个阶段设定关键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逐层深究,各阶段指导教师化解问题,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综合的问题时,能够借助一种系统的和循序渐进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增强设计的系统性和可操控性。

3.2 确立评价标准

毕业设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等四部分组成,对多学科分段指导毕业设计而言,尤其应重视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评,再结合平时讨论、阶段汇报、中期评审、学生答辩等,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3 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障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顺利实施,应建立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不同,多学科分段指导毕业设计,学生平时较为分散,管理难度更大。因此,应建立严格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如院长巡查制、组长负责制、导师交流制、阶段汇报制、中期评审制、督导抽查制等一系列过程管理措施,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进度。

总之,通过毕业设计“分段指导”教学改革与实践可以使指导老师及毕业生受益,教师对专业知识可进一步提升和巩固,毕业生质量也可得到提高,实现双赢。该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经验也可向工科类其他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文彦,陈树华,韩玉来,等.基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73.

[2]陈华,章启成,周玉霞.工科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素质拓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36-40.

第11篇

统计的数据不难看出,机械设计专业的同学更愿意进行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型课题,因为这些课题与其专业特点更相符,同学们对这类课题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更熟悉。而对于软件工程与理论研究类课题,感兴趣的同学很少。通过上述选题调查得出,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以模拟课题、真实课题为主,课题形式应该以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为主。只有命制出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才能充分的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才能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设计过程的监督

在把握好毕业设计的选题之后,还应该健全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这对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制定相应完善的操作规范。本文选取了机械设计专业的一个小样本(样本人数16人),把其分为两组,第一组在较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毕业设计,第二组在传统的指导方法下进行毕业设计。在相对健全的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下进行毕业设计,同学们的最终成绩比起在传统的指导方法下进行毕业设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得到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应该考虑:设计过程中工作量和质量的量化评价;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规章制度;设计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精神的具体评价等。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健全对毕业设计整体质量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其重视起来。

质量控制的其它方面

加强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是一条促进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企业也可节省新员工试用期和培训适应期,避免了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所存在的不足。就机械设计专业而言,对于真实性的毕业设计课题,可以试探性的由企业选派具有较好实际经验的人员担任辅助指导教师,和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还有利于学生提前完成对社会工作环境的适应,在社会交往能力、从业心态和素质、就业机会等多方面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7]。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对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可以实施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的责任主要包括: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做认真全面的检查;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教师应定期安排时间与学生见面,进行指导,并严格考勤制度;指导教师应随时解答疑难问题,定期检查进度与质量,督导学生按期完成各阶段的毕业设计任务[8]。加强对学生的激励也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方法,众所周知,现今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而对于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这一学期同时又是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就业就占据了同学们很大一部分精力,那么用于毕业设计的精力就大打折扣,甚至少部分同学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在这一大环境下,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比如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不认真、敷衍了事、未完成各阶段毕业设计任务或无故缺勤、严重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应果断的取消其毕业设计答辩的资格;而对最终获优秀的学生,由学院和学校予一定的奖励等。通过激励措施来调动起更多同学的设计积极性,使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能有所增强。

结论

本文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基于小样本对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小样本学生的调查,发现机械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对基于现实与模拟的工程设计类课题、技术开发类课题有着较大的兴趣,那么在做这类型课题的时候,就会有更大的设计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同时对小样本学生在不同的监督体系下,毕业设计成绩对比发现,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下完成的毕业设计与在传统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相比,其最终设计质量有着明显的提高;最后对改善毕业设计质量的其它方面进行了思考,例如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加强对学生的激励等。总之,毕业设计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影响其设计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只有在对各个影响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才能较好的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达到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为社会输送更加合格的人才。

作者:钟丽琼 胡浩 单位:贵阳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可拓评价;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董非(1982-),男,江苏常州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尹必峰(1975-),男,江苏泰州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GY20070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99-0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高校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检验。[1]目前,国内高校在对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时大多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是由指导老师、评阅人和答辩小组三方面成绩简单加权平均得到,对于一些很难量化的定性指标,评价时主观性过强,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价依据;此外,在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有疑义时往往是由几位专家讨论确定,缺乏说服力。因此,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统一的评价是当前我国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建立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多级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多级可拓的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阐述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

1.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

工科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专业,其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通常表现[2]为“一人一题”,以工程实际或模拟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常规或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内容紧密围绕学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主要成果形式包括工程设计图纸、三维CAD软件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和虚拟装配结果以及用CAE软件进行的工程设计分析等。

2.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多级评价体系

针对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结合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笔者制定了与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相应的质量评价细化指标,并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三者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审视角度不同,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多级评价体系。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多级可拓模型

可拓评价[3]是以可拓学和物元理论为基础,将要评价的对象视为物元,通过物元分析确定评价的不同等级,然后利用关联函数计算和划分各待评价对象隶属等级,相对客观地实现待评价对象的分类排序,进而明确待评价对象的质量水平。可拓评价与层次分析法[4]、灰色聚类法[5]等其他评价方法相比,能够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预测结果的干预,规范性好,具有简捷、严密的特点。经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可拓评价方法在教学质量管理、命题质量综合评判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6],但鲜有将可拓评价运用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中的报道。

1.物元可拓模型

在物元分析中,任何事物都可以由事物M、特征C和量值X组成,记为R=(M,C,X)。[3]

(1)待评物元矩阵的建立。对于待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系统,将待评指标的相应数据用物元模型来描述,记事物P0为待评对象;Xi为P0关于Ci的量值(i=1,2,…,m,m为指标个数)。

(2)经典域物元矩阵的建立。假设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等级分为n级,记Moj为第j级别的事物,令表示级别为j第i个指标Ci的量值域(j=1,2,…,n)。

(3)节域物元矩阵的建立。节域为各指标对应的所有取值范围,记Muj为物元系统中级别的全体,令表示第i个指标Ci全部等级的量值范围。

(4)关联度函数的构造。根据物元理论,定义待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指标i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函数为:

(1)

其中

式中,为关联度,为第i个评价指标关于等级j的关联度。

(5)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由图1可知,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包含多个层次,且每个层次所含的评价指标很多,为此在进行综合评价时低一层指标对其上一层指标的影响作用(即权重)是不相同的。本文在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时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具体为针对子指标层中各项指标,由于其数据丰富,可充分挖掘原始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熵权法;对于其余各级指标,由笔者任教学校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加以确定,详见表1所示。熵权法是指根据各子指标提供的有用信息量确定各子指标的权重。

第i项子指标的熵权计算公式为:

(2)

其中

式中,为第i项子指标的熵权,m为指标个数,n为等级数。

2.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思路

多级可拓评价基本思路为:首先计算子指标层各指标的关联度矩阵,根据熵权法确定子指标层对于指标层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ω,将ω与相乘得到指标层关联度矩阵,再由表1给定的指标层对准则层的权重α与相乘得到准则层关联度系数,依次类推,逐级计算直至目标层,得到目标层关联度矩阵。

若满足,则认为毕业论文质量综合评价属于等级j。

(3)

其中

式中,j*为目标层即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总评的级别特征值,即属于某评价等级的程度。

三、案例分析

以笔者任教学校2010级某学生毕业设计为例,介绍其多级可拓综合评价过程,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1.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的确定

本文将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评价质量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依次赋值为1、2、3、4、5;与各等级对应的经典域分别为[0.9,1]、[0.8,0.89]、[0.7,0.79]、[0.6,0.69]和[0,0.59],指标对应的节域均为[0,1]。该学生子指标层下各指标得分见表2所示。为了方便,将子指标层下各指标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

2.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在确定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时采用的是熵权法。下面以“指导教师评分”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为例。

由式(5)和式(6)计算得知,“指导教师评分”下子指标层指标对指标层指标权重向量分别为:

注:表示指标层第i个指标下各子指标的权重向量。

3.多级可拓评价

通过计算,该学生子目标层及目标层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见,该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价为1级,属于优秀;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评价均为2级,属于良好;最终该生毕业论文质量总评成绩为2级,属于良好。表中数据为负,表示关联度不属于该质量等级以及不属于该质量等级的程度;数据为正,表示关联度属于该质量等级以及属于该质量等级的程度。进一步,由式(8)计算可知,该生质量总评综合关联度特征值j*为2.029,数值更趋向于2,表明该生毕业论文成绩更偏向良好级别。

四、结语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将多级可拓综合评价的方法引入工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中,建立了基于可拓评价理论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各级指标的特点采用不同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逐级计算,直至确定目标层与各评价等级的关联度,明确评价结果。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不但能评定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等级,而且能从不同的审视角度反映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优劣,提高了评判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故该方法在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方面是有效且可行的,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孟梅等.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83-86.

[2]徐晓美,张永辉.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42-43.

[3]蔡文,杨春燕,林伟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韩瑞娜.模糊层次分析法与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的数学建模[J].科技信息,2011,(5):18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