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7:1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理财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理财方面的产品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社会发展是离不了新鲜人才的,所以大学生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财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在有效的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更好的开展财产管理工作,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的主要含义
现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正稳定的发展中,并且证券市场形式也在不断完善,这使得金融市场推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必须要提升对理财的关注度,并不断提升自身理财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在学校时,要不断的学习理财形式,并积极关注理财内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这样才能为学生未来进而社会累积良好的知识财富。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形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在此期间的投资风险也相对较小,学生很适合在这一时间进行理财方式的学习,进而增强自身理财能力。在互联网当中,其理财产品的形式以及数量都是比较多的,并且其形式在的投资风险也是不同的,对于股票、期货等理财产品来说,其风险是比较大的,而对于余额宝、基金以及众筹等形式来说,其投资风险是相对比较小的,所以大学生可以运用投资风险较小的理财形式来学习理财内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为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的具体状况
(一)具有较特殊的理财资金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内,其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父母、家庭所提供的,多是生活费,所以学生的整体经济水平偏低,使得大学生可以运用到理财上的资金量并不多。但对于这样的资金来源形式也使得资金流比较稳定化。如果大学生想获得更多的资金运用到理财学习上,就可以通过奖学金、兼职等形式获得资金,这也说明大学生资金来源的形式比较多,所以导致大学生资金集体零碎的特征,这也使得大学生在理财中的表现多以资金量少、稳定性差等问题。
(二)欠缺科学合理的理财意识
在大学院校当中,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欠缺良好的理财意识,并且有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时也多是消费者的角色,甚至还有很多的大学生也并没有良好的记录自己的消费状况,也没有合理制定完善的消费计划,欠缺合理的资金安排形式,并且还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消费内容,这就表现出很多大学生对理财方面并不重视,甚至并没有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虽然有些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财意识,但并没有正确认识其重要性,只是简单的认为理财就是要有大量的资金才能完成,只是单纯的认为如果资金量少,那么就很难甚至不能进行理财工作,对于这一观念来说,并不能更好的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发展。
(三)欠缺合理的理财工具及产品
对于我国以往的理财工作中,其理财形式还相对比较少,主要是以银行定期存款、股票以及基金等几种形式,这使得很多大学生会选择传统的理财形式进行理财,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理财形式还是相对比较复杂、难以适应的。就过去的银行定期存款而言,虽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却具有较差的资金流动性,并且理财收益也是比较低的;基金投资,不行要具备较大的投资量,且其风险较高;股票,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理财者必须要有较高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这一理财形式,且其投Y风险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三、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的有效策略
首先,消费型理财形式。消费型大学生相对比较普遍化,他们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大的,并且在消防时容易出现资金支出欠缺良好的计划等现象,导致整体的资金结构安排并不合理,并且对于这类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理财内容并不感兴趣,且其理财意识也是非常的薄弱和欠缺的。对此类大学生来说,就可以选择运用先进互联网金融环境中比较受欢迎的余额宝或众筹等理财形式。其中,余额宝是一种既简单又便捷的理财形式,并且其收益也是较高的且风险较小,并且也具备较高的流动性,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与网上支付、转账进行了解,是最为方便简单的理财形式。
其次,储蓄型理财形式。对于储蓄型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较高的资金流动性要求,但是却非常在意风险问题,他们在每个月都会存储一部分资金,而这样的理财形式也多以银行活期存储为主。而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的钱并不值钱,并且对于银行活期储蓄来说,这样的理财形式的收益甚至可以被忽略,这也会使得大学生的经济能力不断下降,影响大学生理财效果。所以对此,大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网上银行定投或货币基金等形式进行理财。其重要的形式就是将传统的银行形式转移到网络在线形式,理财的门槛也被放低,却其收益也将,通过利用互联网金融环境来开展理财活动,使得大学生资金流动性变好,也能获得较高收益,最重要的就是其风险较低。
最后,收益型理财形式。这一部分的大学生,多数都具有较高的经济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理财技能,但是却在传统金融环境下,欠缺相对合适的理财实践平台。这类大学生比较喜爱风险且追求高收益。所以对于这类大学生来说,就可以运用p2p网贷形式。其特点具有较高风险,但其理财产品较多且收益高,而理财门槛也不是比较高,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比较适合追求收益的大学生。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为我国大学生理财提供良好的平台,并且也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通过其特点能够改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形式,从而让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选择更好的理财工具和产品,进而增强学生整体的理财技巧,进而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奇.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21-222
一.活动主题:用笔尖书写科学理财承诺
二.活动背景:在二十一世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危机的蔓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个人投资理财所涉及到的领域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对于理财都缺乏合理的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对在校大学生宣传理财知识,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三.活动目的:
1. 活跃校园气氛,丰富校园文化。通过讲座形式,提高大学生对于合理理财的意识,增强他们对于理财规划知识的了解,让他们认识到合理理财规划的确是有利于大学生运筹帷幄,把握未来。
2. 加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书写未来理财规划方案并且比赛讲演未来理财生活方式,来更加深入的了解理财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四.活动时间:待定
五.活动地点:待定
六.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七.活动主办方: ××社团
八.参赛资格:
在校学生,需凭学生证或一卡通现场报名。(学生证号码为领取理财规划大赛奖品凭证,注册后不能修改,请认真填写。(重复报名无效)
九.活动安排:
(一)活动前期:
1.海报宣传:
做好理财规划大赛的海报与条幅,与各学院协调,将海报张贴到各学院宣传栏。条幅挂在人群多的地方。
2.网络宣传:
及时更新人人网,新浪博客,微博,qq群,合肥旅行社动态,以便广大师生能第一时间掌握理财规划大赛的消息,并通过飞信将消息及时传送到投资理财协会会员手中。
3.传单宣传:
到各宿舍,学院派发宣传单,动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详细介绍本次理财规划大赛并让他们咨询相关事项。协会安排宣传人员到全校每个班级的课室讲解本次活动的宣传内容,并派发宣传单,且把活动的相关内容写在黑板上。
4.活动报名:
1. 报名时间及地点:XXXXXX
2.理财规划大赛时间:XXXXXXX
3. 赛前讲座:
X月XX日,协会协助赞助商在c2-209开设讲座为参赛者及其他到场同学讲解理财基本知识,为参赛者解除疑惑。要求参赛者认真听讲,以便方便之后的理财规划方案书写。
(二)活动中期: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初赛阶段和决赛阶段。初赛分数占最终成绩60%,决赛分数占比赛成绩40%.
初赛阶段:
一. 初赛题目:
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的,但是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多人所经历的时间点是大致相同的,大多都会经历由小到大,由幼稚到成熟这样一个“生、老、病、死”的阶段,所以,在人生的时间轴中,我们所经历的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大致的理财需求,我们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理财目标:
1、现金规划
2、消费规划
3、信贷规划
4、保险规划
5、教育规划(包含子女教育规划)
6、投资规划(包含税收筹划)
要求熟悉各种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债券、期货、qdii,qfii等等,推荐国内市场理财产品)。
7、退休养老规划
8、财产的分配与传承
在该8大规划的基础上,请参赛者任意选择3个规划,自己拟定理财规划客户(无论现实中该客户存在与否)资料,围绕参赛者拟定理财规划客户制订分项理财策划方案。
要求:
1、任意选择上述8大规划中的3个项目作为理财策划大赛初赛参赛题目,并且就自身理解合理、详细、简要地对目标规划做出相应解释。
2、无论客户是否真实存在于现实之中,信息内容要足够全面,能够涵盖参赛者所制订的任意3个分项理财规划:
(1)列举客户信息(包括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
(2)如有必要可以编制财务报表;(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
(3)结合客户目前状况做出一个合理的分析与评判。分析与评价中必须包含如下信息:
a、客户的财务状况总体评价;
b、财务状况与投资目标的匹配度。
3、三个任意理财分项规划中,要求信息阐述全面,时间数据相对精准。
4、制订分项理财规划,分项理财规划必须列举充要数据,遵照“现在——目标时间点——目标预计需求——结论”、“根据xx数据——因此——目标预计需求、目标预计成本及投入”这样的标准格式撰写。
5、参赛者无论怎样制订规划,都应详细阐述理由,举例充分,引意得当。
6、可以选择团队合作(6人以下),也可以选择指导老师(只限一名)。
7、可列举参考书籍或文章(仅限5本或者5篇)。
8、理财规划方案写好后,用a4纸打印,交到协会进行批阅。
二.初赛评选:
由协会人员负责筛选理财规划方案优秀的同学20名进入复赛阶段。同时,给出方案评分,之后总成绩评比要用。
决赛阶段:
决赛将和颁奖晚会一起进行。
要求参赛者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财规划方案,之后展示自己编排的节目(话剧,音乐剧,相声,小品等题材不限,但内容必须是关于理财规划的)。评委根据参赛者的舞台表现力及节目娱乐效果给选手打分。
之后穿插一个小游戏(从最近在协会人员中征集的小活动中挑选),与观众互动。目的是在这段时间内计算出选手总分,之后颁发奖杯及证书。
(三)活动后期:
活动结束,整理会场。要求协会人员每人写一份这次活动的感想及收获。
十.比赛阶段工作人员及工作安排:
1.策划部:写活动策划书并帮助宣传部下发传单。
2.秘书部:负责所有通知的下发。
3.商务部:拉赞助,获得足够的活动资金,并购买相关物品。
4.宣传部:负责设计海报并宣传,张贴条幅。
5.组织部:负责所有交涉问题,如下:教室的借用、在其他学院的宣传栏张贴海报、评委老师的邀请。
6.学术培训部:负责初赛阶段的作品筛选,一定要做到公平。
7.网络信息部:负责网络上有关的比赛事项更新。
8.邀请相关老师及赞助方人员作为复赛评委,以得到一个公平的比赛结果。
十一.资金来源:
关键词:上海高校学生 校园互联网金融 分析
一、引言
在过去,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而并未引起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视。而今,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这一群体的金融需求终于因此获得更多关注,从而促使了校园金融市场的发展。根据互联网数据分析调查显示,2016年1月移动金融领域细分市场中,移动理财月均活跃用户规模达7179万人,其中24岁以下人群占比19.8%,其中多数为大学生[出处:ANALYSYS]。
本文拟在以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为为导向,旨在以企业角度对整个上海大学生的互联网理财市场进行分析,就宣传手段、年化收益调整等方面,对目标群体为上海大学生的企业及产品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及相关建议。本文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将对此次科研的研究过程进行简短的介绍,第二部分将分析以上海大学生为例,校园互联网理财的现状并找出影响校园互联网金融平台使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问题逐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二、调研过程
为调研上海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现状及产品,从科研实施的可操作性着手,走访上海各高校,应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其中获得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处理。期间发放线上问卷213份,线下问卷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51份,其中男生占比39.08%,女生占比60.92%。通过逐一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将所有数据总和比较,发现上海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的区别与共性,在此发现上,结合文献参考,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三、上海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调研及分析
大学生理财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蚂蚁聚宝曾对全国2325所高校进行分析,在的《2015年大学生理财报告》中显示,在全国超过2500万的大学生中,超过35%的人尝试了互联网理财。而高校学生参与互联网理财这一行为意味着大量的资金输入,可以看出大学生是很大的潜在客户群体,如果能够把握好高校市场的布置,就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开拓一块非常有前景、有潜力的市场。但是由于存在高校平台推广的可实施性、高校平台投资金额的局限性、高校市场对理财平台的兴趣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理财平台的入驻。以下共五点是通过调研后发现的上海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现状及分析。
近半数大学生无线上理财行为
通过数据发现,49.43%的大学生不使用线上理财产品,其中72.09%的同学对于其结余选择闲置。在无线上理财行为的大学生中,“对线上理财产品不了解”及“仍为学生,因此没有闲暇时间和精力”的同学超过半数,分别是55.81%和51.16%。经过对大学生的行为分析发现,对线上理财产品不了解共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自身阅历及社会经验的限制,导致其对理财信息没有兴趣也没有渠道获取;二是理财产品的宣传推广不够。同时很多大学生将自己束缚在大学这个象牙塔内,认为学生无需其他精力放在理财上。
(二)大学生所选择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单一
从大学生对理财产品的使用数据来看,94.87%的大学生对余额宝的使用较频繁,对其他理财产品了解、使用得较少,如在调查中发现,百度旗下的理财产品百赚仅有2.56%的同学使用。经过分析后发现,主要原因是余额宝门槛低、流动性大、灵活性强。余额宝是国内最有知名度的线上理财产品,虽然其利率比起别的平台都要低,但相比起其他,余额宝要灵活得多,在许多线上的零售平台上支付宝是与银行卡快捷支付并列的两项支付方式,在越来越多的实体店里也可以直接用支付宝进行支付。同时,以90后为主的高校生的金钱观也由上一辈对储蓄的偏好更强转变为对消费的偏好更强。更多的高校生倾向于消费,这也是消费型理财产品余额宝的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三)理财平台入驻校园的推广未能行之有效
据了解,理财产品在校园的推广并不少见,如理财通的校园推广曾尝试注册送不等额红包等手段,但收效甚微。经过实际调查发现,校园推广主要以线下扫楼发放传单、线上分享好友有奖、线上微信扫码关注平台线下有奖这几种模式为主。其中扫楼的效率最低,虽然传单最后确实发放到了大部分人的手中,但结果往往是以丢弃在垃圾桶为结局。而线上微信扫码关注平台线下有奖则由于人流限制并不能让大部分人去关注平台。线上分享好友是这三种模式里最为有效的一种,作为口碑营销的一种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理财平台的推广要建立在让客户觉得可信的基础上,仅仅靠别人的分享还不能达到推广的目的。而经过讲校园网贷平台与理财平台交叉对比之后发现,高校网贷平台的使用率非常之高,如果将网贷平台作为一个切入口,进而升级成一个网贷+理财的多元化平台,就能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使用。
(四)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属于风险回避者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线上理财产品的顾虑更多在于安全及风险问题。仅有38.46%的学生认为利率高低是选择产品非常重要的因素,51.28%的学生认为利率高低是一般重要的因素,同时,76.92%的学生认为产品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对不同的产品分析可知,平台可靠性越高,相对的利率普遍偏低。加之近期P2P风险事件频发,过高的利率导致公司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使得很多使用者血本无归。因此可发现,大学生群体是一群风险承受能力低、收益回报要求适中的金融群体,对于产品安全的考量偏多,属于风险回避者,而非风险爱好者。
(五)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影响理财行为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目前每月生活费主要由家庭提供,为800-1500元,占比为54%;经济稍好的为1500-3000元,占比19.47%;800元以下占比16.01%[出处:网易财经]。在调研中显示,34.69%的大学生没有结余,表示“生活费不太够花”。因为缺乏大额资金来源及固定收入,大学生的理财资金不足,导致其理财投资额度分散、风险承受能力低、投资周期较短的特点。
四、针对上海大学生互联网理财状况提出的相关建议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选择线上理财产品时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站在产品开发者的角度,而消费者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在产品的功能性方面,需要从分析结果上大学生对理财产品考量的共通点出发。以下共五点是针对大学生用户群体特点所提出的相关建议。
(一)另辟蹊径加强产品的推广和宣传
由于大学生资金少,更多的企业并不会刻意推出专适用于大学生的理财产品。但大学生群体密度较高,同时互联网理财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相比线下的股票或基金等理财产品是更容易接触也使用更多的一个平台,因此互联网理财产品在大学生中的推广并不难。同时,调查发现,平台的知名度在产品的宣传推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挖掘潜在大学生用户的最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地宣传推广,可将近半数大学生的闲置资金活跃于互联网理财市场,将使得互联网理财市场形成一波活跃趋势。互联网理财产品可以选择各大社交平台上宣传,如在微信,创建公众号,每天发送推送信息等,同时可以找校园O2O平台合作,或者在高校举行宣传活动。例如,企业可向院校的奖学金获得者进行理财产品的推送;也可在春节时,大学生收到压岁钱的期间加大力度推广理财产品,不失为另辟蹊径的宣传方式。
(二)考量大学生用户的产品体验
在研究后,对于上海大学生所青睐的产品体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由于大学生大多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比起定期更青睐活期,或者是短期,而不太会选择长期,因此理财产品在品种的考虑上的优先顺序应当为活期产品、短期产品、第三是长期产品。第二,大学生存入的资金一般占总资金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数目不会特别大,因此理财产品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资金占比和价格区间的可行性。第三,资金存取及使用的便捷性桎梏了许多互联网理财产品,而这个特点也是大学生更多使用余额宝的原因,因此理财产品需重视“资金存取及使用的便捷性”
(三)将目标用户再次细分
从数据分析不难看出,年龄、性别、或者专业的不同对大学生的理财观念是有所影响的。更多的大学生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偏好来选择理财产品,如喜欢网购的投资者会选择余额宝或者零钱宝这类理财产品,而偏好理财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利率更高的理财产品,如P2P等。同时因为年龄或因为生活工作的紧迫性,年级越高的大学生就理财产品的利率、回报率等收益方面相比低年级的大学生考虑更多。因此在用户注册时,可以让大学生填写相关资料,以此推荐更合适的产品。
(四)在前期就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用户可行的解决方法
大部分高校学生是风险回避者,偏好保本型稳健型的理财方案,因此线上理财产品的安全及风险考虑一直是产品推广及使用的大问题。就近期,许多P2P企业因利率资金的矛盾纷纷破产导致许多学生受骗,线上产品的安全行和资金赎回风险也使得很多大学生望而却步。由此可知,如背靠有信誉有声誉的公司推广产品,定期将资金情况发至公众平台或官网等手段,都能有效减少大学生的顾虑,吸引更多大学生使用理财产品。
(五)增强理财安全性的考量
理财的安全性是大学生理财市场的重要标杆。业内人士发现,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在这一市场中几乎绝迹。为了降低风险,一些平台将审核借款及其中相关风险转移到更专业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机构身上,同时,引入担保公司在更高层面上分散风险。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如平安保险等也加入到互联网理财。有了这些公司的加入,互联网理财市场将更加规范。而对投资者,也就是大学生来说,由于其平台的可信度提高,不必开出不合理的高利息以吸引资金,可组成了良性循环,使市场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可就合理配置期限,调整平台自营项目占比,找资本雄厚的信托公司承兑,鼓励知名私募或创司参股或与其合作等方式增加理财产品的安全、可靠的后盾。
参考文献:
[1]郭琳娜.互联网理财新品余额宝现状存在的风险及发展前景分析.
[2]锡士.余额宝加速“互联网金融”[J].上海经济.
[3]陈健.论互联网金融创新―――基于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视角[J].中国市场.
[4]E.鲍比.布兰登,H.奥利弗.韦尔奇什么让金融理财燎原全球.
关键词:学科竞赛 财经管理 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87-02
目前使用竞赛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进入高校的日常教学当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技能竞赛的作用,使其可以成为理论课堂的延伸的同时,促进实践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财经类专业教学当中,虽然理论教学比较完善,但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比较薄弱,使得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无法实现。而技能竞赛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需要将日常教学内容和技能竞赛内容进行结合,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1 财经类专业技能竞赛的类型
1.1 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竞赛
这一类竞赛可以分为国家、省、市级的竞赛。国家级竞赛多由教育部、等机构进行联合举办,名称为“挑战杯”。而省级竞赛则由省级教育厅举办,其目的在于培养培养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市级竞赛则是由当地的教育局进行举办,其竞赛的对象多为在校的大专生、本科生,比如“某市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等,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各类学会等机构组织的学科竞赛
这种类型的竞赛都是财经相关的学会发起,并且由企业进行承办,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专业竞赛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大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由财经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财经能力竞赛”,可以通过现场显示自身的财经操作能力,以获得更多的成绩。
1.3 企业举办的学科竞赛
这种竞赛活动主要是由企业自行组织,其目的在于考验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其提供进行创业和就业的机会[1]。例如工商银行举办的“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不仅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也可以有效地为自身的发展选取优秀的人才,促进自身的发展。在这种企业组织的竞赛当中,学生可以亲身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选择人才的标准,对学生毕业之后选择职业,获得理想的岗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财经类专业技能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2.1 促进学生的视野拓宽,提高专业能力
现在社会和学校举办的财经专业有关的竞赛,经常是使用比较开放的方式进行比赛。即在比赛的时候,参赛人员可以自行进行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制定符合参赛要求的方案,或者根据企业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比如在某市的“大学生理财规划大赛”当中,要求参赛队伍亲身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客户的需求,制定完善的理财计划。通过此种竞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扩大自身的视野。总的来说,在参赛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地查阅资料,学习新的知识,并且主动进行分析问题,制定完善的解决问题方案,这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提供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具有较强开发性的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大学生的参赛能力,也可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3]。例如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当中,要求参赛队伍针对某个新产品或者某种服务概念进行探索,了解其获得风险投资的几率,制作一份包含企业简介、发展风险、投资回报、管理方法等内容的创业计划书,然后通过W生的讲解效果和书面计划的完整性选出优胜者。通过这种具有发挥空间的竞赛可以使参赛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制作完善的创业计划。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树立团队精神,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
2.3 有利于推动学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良好的学风能可以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而通过竞赛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最终使财经类专业当中可以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4]。对目前时常开展的财经类竞赛进行统计,竞赛活动的内容多和专业能力紧紧相联,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竞赛的作用发现学生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总而言之,参赛学生可以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与技能竞赛当中。
3 财经类技能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对策
3.1 充分利用技能竞赛的作用,提高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当中,不仅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将财经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有效结合,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首先需要改善目前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方法进行培养创新型人才[5]。比如可以选择某个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准确分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次在财经类专业课教学当中,可以结合竞赛的内容,使用推广案例教学法等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对学习的需求,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果。最后需要将竞赛和常规性教学进行融合,常规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制定财经类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同时需要合理修改目前的课程内容,使其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和技能竞赛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可以拥有实践创新精神,获得更多的发展。
3.2 建设学生创新的平台,提高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供给,也需要大量创新实践活动的辅助,因此实际工作中需要逐渐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几率。高校需要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制定有关的制度,并且准备充足的专项基金,为学生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实践平台。
3.3 制定健全的激励制度,提高师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健全的竞赛激励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竞赛激励制度。首先可以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将“综合创新实践”当成学生必修的课程,并且为参与的学生提供若干创新学分。学生要想获得创新学分,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其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也可以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经过大量研究证明,技能竞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提高对技能竞赛的重视度。该文选择财经类专业的技能竞赛为实例,通过传授专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艺和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等方面进行研究,完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促进财经类大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萌萌,肖顺根,神会存.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52-153.
很多人都习惯了随心所欲地花钱直到囊中羞涩,然后伸长脖子等待着发工资的那一天。他们虽然也会考虑将来,但却从来没有好好地为将来的生活计划过。要把握自己未来的生活,必须有一个好的理财计划,不能盲目行事,不然,财没有理好,反倒破财就不好了。
计划是家庭理财成功的关键,没有计划你就会象一艘飘荡在大海上的没有帆的船,不知道将会漂向何方。当你年届而立一觉醒来才想起该为退休后打算,以为时过晚。那么到底该计划些什么呢?家庭理财计划包括哪些内容呢?
人生理财的不同阶段
划分人生的理财阶段,明确其各自的特点,有助于对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制定适合的理财规划,有助于人们合理支配资金,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了解并掌握不同理财阶段的各自特点在人生理财规划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单身期此阶段经济收入比较低且花销大,是资金积累期。投资的目的不在于获利而在于积累资金及投资经验。所以,可抽出部分资本进行高风险投资,目的是取得投资经验。另外还必须存下一笔钱, 一为将来结婚, 二为进一步投资准备本钱。此时,由于负担较少,作为年轻人的保费相对低些,可为自己投保人寿保险。
家庭形成期这一时期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经济收入增加而且生活稳定,家庭已经有一定的财力和基本生活用品。为提高生活质量往往需要较大的家庭建设支出,如购买一些较高档的用品;贷款买房的家庭还须一笔大开支??月供款。
家庭成长期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成员的年龄都在增长,家庭的最大开支是保健医疗费、学前教育、智力开发费用。同时,随着子女的自理能力增强,父母精力充沛,又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大大增强。在投资方面鼓励可考虑以创业为目的,如进行风险投资等。购买保险应偏重于教育基金、父母自身保障等。
子女大学教育期这一阶段里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猛增,财务上的负担通常比较繁重。那些理财已取得一定成功、积累了一定财富的家庭,完全有能力应付,故可继续发展投资事业,创造更多财富。而那些理财不顺利、仍未富裕起来的家庭,则应把子女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作为理财重点。在保险需求上,人到中年,身体的机能明显下降,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要求较大。
家庭成熟期自身的工作能力、经济状况都达到高峰状态,子女已完全自立,父母债务已逐渐减轻,最适合累积财富。因此理财的重点是扩大投资,但不宜过多选择风险投资的方式。此外还要存储一笔养老资金, 养老保险是较稳健、安全的投资工具之一。
退休期这段时间的主要内容应以安度晚年为目的,投资和花费通常都比较保守。理财原则是身体、精神第一,财富第二。保本在这时期比什么都重要,最好不要进行新的投资,尤其不能再进行风险投资。另外,在65岁之前,检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人寿保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理财计划制订的步骤
家庭理财计划可以使家庭“财政”处于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之下,确保理财重点并兼及其他,避免家庭财政隐患,从而使家庭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稳步发展的状态。同时,系统的理财计划还能促使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消费和思维习惯。遵循以下的步骤,你也可以“度身定制”出一份适合自己的理财计划:
确定目标。定出你的短期财务目标(1个月、半年、1年、2年)和长期财务目标(5年、10年、20年)。抛开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你认为某些目标太大了,就把它分割成小的具体目标。
排出次序。确定各种目标的实现顺序。和你的家人一起讨论,哪些目标对你们来说最重要?
估量机会。这是家庭理财计划的起点,包括初步分析家庭未来可能出现的收支状况,形成判断并分析收支实现的条件。
确定理财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即确定实施理财计划的预期环境。对具体条件了解得愈细愈透,并始终如一地运用,理财计划就会做得愈细。
拟定可选方案,通过综合评价确定方案。要避免只订一个方案,只有考虑多种情况,拟订备选方案,才能在比较中找到最切实可行的方案。
制定派生计划。即分计划,它是家庭理财总计划的基础,总计划要由分计划来保证。对于人口少的小家庭则无需这一步。
通过家庭预算,量化理财计划。这是最后一步。为了让计划切实可行,还要编制详细的预算,使计划进一步得以量化。
所需的金钱。计算出要实现这些目标,你需要每个月省出多少钱。
个人净资产。计算出自己的净资产。
了解自己的支出。回顾自己过去三个月的所有账单和费用,按照不同的类别,列出所有费用项目。对自己的每月平均支出心中有数。
控制支出。比较每月的收入和费用支出。哪些项目是可以节省一点的(例如下馆子吃饭)?哪些项目是应该增加的(例如保险)?
坚持储蓄。计算出每个月应该存多少钱,在放工资的那一天,就把这笔钱直接存入你的银行账户。这是实现个人理财目标的关键一环。
控制透支。控制自己的购买性购买。每次你想买东西之前,问一次自己:真的需要这件东西吗?没有了它就不行吗?
投资生财。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如果你还没有足够的知识来防范风险,就应该购买国债和投资基金。
保险。保险会未雨绸缪,保护你和家人的将来。健康险非常重要,如果你失去工作能力,就无法赚钱。财产保险对家庭财产占个人资产比重较大的人尤其重要。试想一下,如果遭受火灾,重新购置服装、家具、电视等等,总共需要多少钱?
安家置业。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节省你的租金费用。现在就开始为买房子的首期作准备吧。
在编制家庭理财计划时,要不断地对照现实,同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木桶原理。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意即家庭成员要对家庭理财计划实施的限定因素有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行动方案。
目标细化。任何一项计划预期实现的计划越长,完成的可能性越小,因此长期的家庭理财计划一定要落实到许多小的分计划中去分不实现,否则效果不一定好。
保持灵活性。在制定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否则完成的可能性会减小。
及时修订。理财计划的实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庭理财管理的目标,但计划只是手段,而不应成为枷锁。当客观现实与计划出现重大不符时,要及时修订,重新编制切实可行的家庭理财计划。
如何制订完备的个人理财计划
一般来说,一个完备的家庭理财计划包括八个方面:
1.职业计划。选择职业是人生中第一次较重大的抉择,特别是对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选择职业首先应该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能力、爱好、人生观,其次要收集大量有关工作机会、招聘条件等信息,最后要确定工作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
2.消费和储蓄计划。你必须决定一年的收入里多少用于当前消费,多少用于储蓄。与次计划有关的任务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年度收支表和预算表,这是人们为确保实现目标所经常使用的一种工具。
3.债务计划。很少有人在他的一生中都能避免债务。债务能帮助我们在长长的一生中均衡消费,还能给我们带来购物便利。但我们对债务必须加以管理,使其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并且债务成本要尽可能降低。
4. 保险计划。人生的不确定性导致持续的保险需求。当你年轻没有负担时,你的主要财富就是工作能力。因此,你必须保证自己不会丧失这种能力,为此需要有残疾收入补偿保险。当你一步步进入生命周期的后几个阶段,其他保险的重要性就显露出来了。随着你事业的成功,你拥有越来越多的固定资产,汽车、住房、家具、电器等等,这时你需要更多的财产保险和个人信用保险。为了你的子女在你离开后仍能生活幸福,你需要人寿保险。更重要的是,为了应付疾病和其他意外伤害,你需要医疗保险,因为住院医疗费用有可能将你的积蓄一扫而光。
5.投资计划。当我们的储蓄一天天增加的时候,最迫切的就是寻找一种投资组合,能够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兼得。投资工具种类繁多,从最简单的银行储蓄到投机性最强的期货,成功的投资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妥善加以选择。
6.退休计划。退休计划主要包括退休后的消费和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满足这些需求。我们大多数人都习惯于靠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但要知道要想退休后生活得舒适、独立,光靠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够的,必须在有工作能力时积累一笔退休基金作为补充,因为社会养老保险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理财能力就是生存能力,财商已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又一被广泛认同的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理财能力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也是理财意识、责任感和习惯的综合体现。理财能力通常表现为财商。财商是用以表示个人的理财水平,是一种特殊能力,它是在理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指个人理解、认识和应用资本及资本运动规律的能力,它是由观念、知识和能力三个层次所构成的。清崎和莱希特认为,财商是由四个方面的专门知识所构成的:第一是会计,也就是财务知识;第二是投资,即钱生钱的科学;第三是了解市场,它是供给与需求的科学;第四是法律,它可以帮助有效运营一个进入会计、投资和市场领域的企业,并实现爆炸性地增长。笔者认为,理财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以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竞争意识、协作能力、评价能力为保障,把握资本供给与需求变动的规律,洞察资本市场的瞬息万变,捕捉最佳的投资渠道和时机,具有使资本保值和增值的能力。
2工商管理类学生理财能力培养对策
2.1引入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岗位驱动设置核心专业模块
将现行的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组,去除一些落后于时代的课程,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理财能力培养为基础,培养目标是企业管理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整个课程体系由两大模块组成:基础能力培养模块和创新能力进阶模块,各模块又由诸多小模块组成,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两大模块之中,每一模块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应该体现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顾及工商管理教学的能级累进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各门理财的专业课程中。比如,网络财务就是适应网络技术对传统财务管理的推进而设置的前沿性、交叉性课程,鼓励大多数财经和综合类院校本科阶段都开设此课程。财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涵盖网络会计、网络审计等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理念。课程内容增加信息技术对理财的作用和影响,适应国际理财大环境的发展,直接面向职业岗位。
2.2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突出理财个性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内容涉及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较宽的知识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不够重视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突出理财个性,已迫在眉捷。
2.3推行“协同式”理财能力培养模式,建立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协同式”理财能力培养模式是在借鉴加拿大“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依据“协同论”的思想形成的。“协同式”理财能力培养模式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求协同发展,并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学生专业成绩和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作全面而系统的评价,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关注成绩,转变成对自身理财能力与素质的重视与全面提高。
2.4搭建“专业、产业、职业三业对接,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三轨并行”的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可根据理财目标灵活设计实训教学方案,并在有利于理财收益增长的前提下组织实施;学生可在此平台上扮演学习者和职业人的双重角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认知性岗位实习阶段,每个实习班有一名实训教师负责带队,基地工作人员和兼职教师负责讲解和指导。在适应性岗位实习阶段,学生由实训教师指导,在实训中心进行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指导和其他任职培训。在目标性顶岗实习阶段,根据企业实际的理财目标任务设定实习内容,并根据任务需要组织安排理财顶岗实习。“三业对接”和“三轨并行”拓展的途径,可选择针对具有理财需求、遇到理财困惑、以及对理财领域具有浓厚兴趣的受众,从具体的理财故事切入,小切口、大背景,围绕赚钱、存钱、花钱、借钱、省钱、护钱展开话题。为他们带来及时、深入、贴心的理财服务,风格轻松愉悦,通过互联网拓展受众范围,实现全民参与,真正让他们会理财、懂理财,实现家庭财务的平稳发展,增加生活幸福感。
2.5开设系统的就业指导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狭义的知识传授上,而应将视野拓展到更远。课程设置应包括广义的行为科学和技能培养,应建立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目前一些高校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和高度。学校应加强对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配置,探索这方面的教材建设、教法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手段的改进。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开设如职业生涯设计、时间管理、人际交往、仪表与礼仪、演讲与口才、求职技巧、管理沟通等一系列就业指导相关课程,切实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职业资格化进程在我国不断地推进和发展,国家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已经对很多职业实行了认证考核体系。工商管理专业的资产评估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会展管理师、公关管理师、物业管理员等也都有了资格考试。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确定就业方向后参加资格认证考证,并将其视为理性的规划,高校可以为学生的考证提供便利条件,通过理财管理与实务专业“课证合一”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就学期间能够考取保险、证券、期货、会计等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具体有会计电算化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证券分析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人资格证书,提高职业资格认证的合格率,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理财工作岗位,提高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6产学结合,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促使理财教育与理财工作岗位零距离,培养“订单式”人才
工商管理涉及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财务、质量控制、战略规划等,安排学生完成企业全部的管理实习工作非常困难。实习常常流于形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难以在就业后短时间内适应工作。表现为实训内容窄,往往选择工商企业中常见的具有典型性的几十笔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训练,其他行业业务以及网上纳税申报、工商年审、审计等业务基本不涉及;实训形式单一,人手一册实训资料,独立完成,学生对整个会计信息如何生成无法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虽然在校内进行实践教学具有易于组织、计划性强、时间安排紧凑、实习效率高等优点,但功能缺陷也很明显,即情景不真实、业务不全面,学生只是沙场演兵,与实际工作有较大的差距,到实际工作岗位单位难以适应。针对校内模拟实训仿真度不高的状况,应走产学结合的途径。每年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召开“毕业实习交流会”,组织学生与教师参加,让学生畅谈在理财岗位实习、实践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反馈用人单位对理财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通过学生反馈,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理财实务能力的要求,增加这些方面的相关实务课,同时聘请有关专业人士担任这些课程的主讲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课程建设,使开设的课程紧扣职业岗位的理财工作需要,促进理财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企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指路标,只有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才能培养出“订单式”人才。
摘 要 大学生贷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制度。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进行了立法与改革,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借鉴经验,立足国情,中国需要通过立法形成大学生贷款的新机制。
关键词 美国 大学生贷款 立法启示
一、美国大学生贷款立法实施
(一)美国大学生贷款立法的特点
1.多渠道的教育立法形式
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性国家,美国在大学生贷款的成文法立法方面起步较早,已取得显著成效。大学生贷款作为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离不开美国联邦政府法案的颁行与支撑,主要规定在《美国高等教育法》及其各修正案、《学生贷款改革法》、《国家服务信用法》等当中。美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完善了大学生贷款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五大贷款计划,即“帕金斯贷款计划”、“斯坦福贷款计划”、“学生家长贷款计划”、“学生补充贷款计划”和“联邦直接贷款计划”,这些计划都带有明显的多渠道拨款立法的特点。
2.可操作性与创新性强
立法创新主要体现为调整利率、更新专门机构、规范多方责任,增强了可操作性。在咨询业务上,高校具有帮助学生理财的权利与义务,使得学校能在高贷款率的情况下全面掌握信用状况,每年为美国教育部大学生贷款数据库提供较低成本的信息,也便利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立法改革的动因
1.经济环境和资助高等教育力度的变化
美国《国防教育法》曾规定“国防学生贷款”由联邦政府直接贷给高校学生。为了在节省联邦开支的同时,《高等教育法》规定,由政府贴息担保,将借出方由政府改为私人贷款机构,由此创立了“担保学生贷款”制度①。这种贷款制度以5%的大学生违约率为分水点,激励银行业开发二级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业的负担成为立法改革的导火线,信贷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受损,联邦政府加大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力度,持续一系列资助计划。
2.《高等教育法》的法律漏洞凸显
《高等教育法》对于贷款流程的规定过于笼统,而随着科技实力的运用,为提供最为便捷的流程管理创造了可能,联邦政府将采取更为细致的计划,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技术对接。关于资助的授权规定,引起了政府的支持被减弱,一旦联邦政府资金短缺的情况出现,酌量的“授权”必然打折扣,贷款的发放率必然受影响,因而修正案对此作出了修订。
(三)奥巴马政府经济复苏法案的影响
基于信用,大学生贷款明显是一种“高成本、高风险”的贷款。为缓解成本与风险的问题,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了《美国经济恢复与再投资法》,加大高等教育成本投入,推行“联邦直接贷款”制度和“课税扣除”政策,这一举措直接节约了美国普通家庭为学生贷款的成本,能为高等教育带来一定的成本效益。又在2010年3月30日奥巴马签署了医改最终法案,银行不再作为作为贷款的中间环节,并且增强对公共服务领域职业的扶持,间接上为大学生贷款降低了风险。
二、美国大学生贷款立法的启示
(一)加快我国立法进程,将政策纳入立法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的立法改革举措对我国加快立法进程有着新的借鉴意义。我国大学生贷款政策的落实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局部地区并非符合政策的预期目的,我国需要以法律细化政策,以立法完善信贷体制的。其一,要完善个人信用基本法立法。大学生信用健全与保障需要一部个人信用基本法的依据,增强贷款信息的约束力。其二,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法》,确立操作性强的流程办法、明确各方权利责任;授权相关部门机构组建监管一体化的贷款体系,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偿还方式与期限的规定,合理考虑风险监管措施的安排。其三,健全大学生贷款配套法律法规,着重关注劳动立法、家庭税收减免立法。
(二)开发信息技术,推广信用评价体系
学生助学贷款与一般消费信贷不同:因学生没有经济交易行为,银行不能通过经济手段来制约借款学生;助学贷款面广、人多、单笔金额小,对贷款的审批、调查和催收管理成本高;大学生群体毕业后流动性非常大,不利于银行对学生进行贷后跟踪和管理,银行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②。信息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管理风险与不足。在我国就业环境需求大于供给的经济条件下,我们需要增强定期等额贷款的灵活性,解决违约拖欠率持续的难题。因此,需要运用毕业后学生信用跟踪评估系统,规范学生家庭及其用人单位的责任,增加个人公共记录;签订展期还款条款,将还款负担与信用评价指标形成综合报告,成为大学生就业考察资料;在信用评价体系中增加减免条款并支扶实际需要受益的地区和个人,增加大学生金融消费服务的权利方式选择。
(三)拓宽资金渠道,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应当受权利义务的规制。借鉴美国的财政资助的立法模式,给予财政上的立法保障是大学生资助体系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其一,教育财政应当享有优先保障地位,将大学生贷款纳入财政的合比例范围,并可采取各级政府投入相应比例的方案;其二,严格规制高校收费标准,明确法律法规,合理分担教育成本。
政府具备引进开发新项目的优势,并发挥传统社会基金的功能,并吸引企业服务收入。我国还应设计不同种类、针对不同对象的贷款项目,继续加强改进各种资助政策,转变资助理念,实现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简化资助项目操作程序,节约资助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注释:
关键词:恋爱常青藤保险;情感疏导;恋爱保障
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得尤为重要。但传统的教育方式未免过于生硬和死板,大学生不太愿意接受,教育效果也不明显,恋爱常青藤保险作为一款创新型项目,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恋爱群体看来,节日越来越多,情侣之间互相送礼物往往绞尽脑汁,却依旧难以逃脱大众化的现象,恋爱保险无疑能满足他们创新和浪漫的需求,如果恋爱保险真的存在,便是只属于两个人的独特的美好回忆。因此恋爱常青藤保险的研究不仅是一种保险的创新,也是为大学生恋爱群体提供美好记忆,促进恋爱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恋爱常青藤保险基本内容
针对青年恋爱群体,拟推出恋爱常青藤保险项目,该保险项目包括恋爱保险、恋爱合约、恋爱基金以及爱情论坛四个方向:(1)恋爱保险。主要针对异地恋及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群体,通过保险合同为这些相爱却被现实所困的群体提供特殊保障。(2)恋爱合约。是恋爱双方就两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立定特色的合约,为感性的恋爱生活中加入理性相处的原则,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争吵,降低因为一时冲动而分手的概率。(3)恋爱基金。为了解决约会开销较大的问题,恋爱双方协商后定期从日常生活费中抽取部分资金存储作恋爱基金,同时恋爱合约中如果有违反恋爱合约的罚金也一并存于恋爱基金,日后用于双方共同产生的高额消费。(4)爱情论坛。用于投放恋爱故事和问题矛盾,恋爱者可以匿名提出自己的问题,保护他们的隐私安全,寻求问题解答和情感疏导,为被恋爱所困的青年男女提供一个寻求帮助的平台。
2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该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对铜陵学院及周边高校部分学生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恋爱的群体中异地的比例高达51.2%,甚至超过了同校人数。在恋爱消费情况方面,大部分表示恋爱前后消费差距较大,恋爱费用主要源于各自的生活费,另外兼职和花呗白条等所占比例也较高,分别占32.65%和20.41%,造成高消费的原因集中在日常消费、节日礼物和外出旅游。当双方的感情出现矛盾时,大部分人选择双方理智冷静的进行交谈,少部分同学选择找朋友倾诉,寻求建议,但是的会选择冷战直到对方低头或者直接一时冲动分手的人群比例也较高。在关于恋爱动机一项中,因为爱情而选择恋爱的占比最高,为寻找学习和生活的伴侣占21.02%,但是跟风从众心理而恋爱的人群也较多,约占19.75%。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和其他方面的调查总结,大学生恋爱群体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方面。
2.1异地恋现象普遍,导致问题不能解决
异地恋情中的双方由于距离原因,长期不能见面,只能通过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相处,感情中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导致问题升级。另外恋爱中的女方更为敏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造成心理落差,引发吵架分手的导火索。再者因为不能经常性见面,无法参与对方的日常生活,轻者由于患得患失的心理引发吵架,严重者由于猜忌,极度缺乏安全感导致分手。
2.2恋爱消费观不完善,容易冲动消费
大学生资金来源大多靠父母的生活费支持,恋爱随之而来的便是日常消费的变化。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还不完善,大部分还没有理性消费的意识,在网络媒介以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社会,便捷交通出行方式日益盛行,娱乐设施也日渐丰富,很多群体盲目从众消费,出现经常性旅游等奢侈消费,从而对正常的生活消费产生影响。
2.3娱乐软件妨碍双方交流,导致矛盾无法及时解决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娱乐软件层出不穷,“低头族”现象明显。很多男生沉迷于“王者荣耀”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导致情侣双方缺乏交流,双方的矛盾越日益激烈,由于沟通问题而分手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对感情的不负责任很容易导致;另外一方情绪低落,而此时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极易因一时冲动而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造成终身的遗憾。
2.4不正确的恋爱动机使得恋爱“变味”
当代大学生恋爱情况普遍,很多人刚进入大学,从高三的高压下释放出来,以及受一些环境和风气的影响,对恋爱的想法过于理想化,有些仅仅因为跟风,迅速脱单,于是现实恋爱过程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又极易冲动分手,使得恋爱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3恋爱常青藤保险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
3.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全面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息息相关。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恋爱观的形成要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影响着他们自己的身心发展,还会对社会中其他成员产生影响,所以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但传统的引导方式未免过于死板,大学生不太愿意接受,恋爱常青藤保险致力于通过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
3.2引导消费合理化
恋爱常青藤保险中的保险基金一项主要针对消费过多现象,通过平时双方日积月累,存下属于双方的积蓄,像是两人共同为爱情的积累,消除恋爱谈钱很伤感情的想法。在需要高额支出时从中支取一部分资金,不至于由于压力太大而影响正常的生活水平或产生矛盾,同时通过储蓄的方式侧面让他们树立理财的意识,避免盲目,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3.3促进恋爱关系健康发展
恋爱常青藤保险中的恋爱合同一项主要就双方平时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做出约定,对违反的进行惩罚,减少因不必要的争吵而伤害感情或一时冲动造成分手。同时给情侣增加沟通的机会,理智的分析两个人之间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出解决方法,降低因缺少沟通而导致的相处矛盾升级,促进恋爱关系的和谐健康发展。3.4提供心理疏导场所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2岁之间,从生理上而言他们开始进入到性成熟阶段;从心理上而言,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促使他们对爱情更加渴望。但他们对于爱情的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也都有所欠缺,恋爱论坛无疑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寻求建议的场所。尤其是心情郁结或沉浸在失恋的悲伤中无法自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宣泄和开导场所,防止一时冲动做出无法弥补的事情。
4恋爱常青藤保险的可行性
4.1恋爱常青藤保险并非以情感作为商业噱头,有实际的保障意义
前几年突然被下架的恋爱保险类产品统统惨遭下架,在于各公司开发的恋爱保险大多无实质保障意义,存在炒作和制造噱头的嫌疑,而这正是我国银保监会明令禁止的。恋爱常青藤保险区别于以往的恋爱保险类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切实保障恋爱双方的利益,从恋爱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量身定制最适合的保险方案。通过保险保障的形式,让恋爱的感性生活中增添一份理性的保障,同时,多元化的保险方案让投保人不仅能够规避风险,还能够规划资金,减少盲目的消费;在遇见问题时有一个寻求建议的场所。
4.2目标客户群体对恋爱常青藤保险认可度高
为了了解大学生群体对本保险的看法,以铜陵学院及周边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问的方式展开了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购买恋爱保险及其相关产品,对通过储蓄的方式积蓄恋爱基金的想法予以了支持。可推测恋爱常青藤保险推出以后,势必会吸引广大大学生恋爱群体的目光。并且切实有效的项目会让他们受益其中,将会更认可这款保险。
1.革新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新世纪以来,台湾高等教育面临全球化、法人化、少子化、校际整并等多重挑战。为适应企业需求与高等教育环境变化,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及竞争优势,第一科大在2010年提出开创台湾第一所“创业型大学”目标。学校透过“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育成”二大主轴,在既有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整合环境、信息、资源等创新创业元素,培育学生的创新特质及热忱、投入与分享的创业家精神。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科大提出的“创业型大学”并非要求学生都去创业,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更广义地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组织资源提品和服务,掌握市场契机,进而创造商品新价值,使学生具备“热忱、投入与分享的创业家精神”,同时兼具就业与创业的能力,进而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
2.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课程规划和师资配置。为使校内教育契合产业需要,财务管理系在规划课程时,专门成立了课程咨询委员会,向产业界咨询,获取他们对专业人才的期待和要求,并邀请产业界主管参与课程制定的讨论,最终形成通识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模块,并围绕三大模块精心设置每门课程。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领域多元化,实施因材施教,财务管理系围绕本专业“双主轴”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公司理财与投资管理两个就业方向共同课程作为必修课外,还根据专业内容和特点,分别开设大量不同的选修课程。学生在修完专业必修科目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志向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职场所需的选修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为顺应大数据时代金融业数字化趋势的要求,财务管理系在财金专业课程外,还将《程式设计》与《资料库分析与应用》这两门课程列为必修课。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可以开发出网络口碑系统,分析网络大数据。这为后续训练学生利用财金资讯数据进行实务操作和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培养契合时代需要的“智慧金融人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具有互联网和金融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奇缺。财务管理系以输送应用型人才为坐标,结合产业最新发展需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量身定制式的改革。财务管理系适应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兼具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数据处理技能的学生。通过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以及通识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训练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财金大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使学生成为具有大数据分析、风险管理、金融产品网络销售、量化投资程式交易等综合能力的智慧金融人才。
4.兼容并包的财金实作能力培育过程。财务管理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创意、创造、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财金实作能力培育四部曲”作为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已经成为本系培养应用型人才成熟的培养模式。“四部曲”内容丰富、全面,其中最能体现第一科大财务管理系特色的是“财金资讯实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作能力,财务管理系兼容并包,整合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建立了台湾第一个实习金控中心、金控教育云,以及财金大数据中心等。①实习金控中心。中心包含两岸财金资讯教室、实习银行、实习券商等三间专业教室,为培育学生实务技能、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做全面性的规划。② 金控教育云。金控教育云拥有股市虚拟交易所系统、模拟银行系统、基金模拟交易系统、个人理财系统等共计40套财金软件,实现了“财金软件云端化”、“实习教材云端化”及“授课过程云端化”。金控教育云的运用,对于传统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方式的转型升级、扩充财金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普及和共享、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升课程执教能力、培育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素养等大有裨益。③财金大数据中心。财金大数据中心由金融资讯实验室、财务资讯实验室、保险资讯实验室、会计资讯实验室四个实验室组成。中心采用“学校搭台、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模式,按照“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心实现了企业、教师、学生三方互动与融合,同时也是财务管理系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平台。
5.多渠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充分落实理论与实务并进、完善产学接轨的规划,财务管理系定期举办实务座谈会,邀请业界专家到系所发表实务专题演讲,以增进学生对实务界的认识和了解。安排教师与学生组团到企业界和金融机构参观学习,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实务实习机会。
通过提供多元实习机会,增加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经历。实习机构主要以银行业、证券与期货业、保险业、信托业为主,以及部分评估公司、投资公司。通过零距离在岗实习,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学生专业能力和未来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6.注重对教学、实习的过程控制,确保实际效果。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企业实习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务经验融合、培养学生职场应有态度与能力、体验职场生态、验证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实习效果,财务管理系帮助学生为自己准确定位,制定实习方案,规范实习内容,细化实习考核要求。每位老师辅导的学生数量严格控制在5-7名以内,确保对每一位学生的辅导效果。实习期间辅导教师进行实地访视或举办座谈会,对实习机构及实习生进行双向沟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辅导老师应形成书面记录,并提出解决方案。实习生学期总成绩,由实习机构评分、实习辅导教师评分以及实习生心得报告等三方共同构成,各项目评分比重分别为4:3:3。实习辅导教师根据其访视结果,给予实习成绩;同时,实习机构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填写校外实习成绩考核表。
二、第一科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1.确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教育而言,其与社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作为应用型大学,学校培育人才须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契合,但也要明确一点,即大学教育并不是为了迎合企业的用人所需。大学教育的目标更多的是为了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人生选择,少了现实和功利。对于学生,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其必要的专业知识,提升未来职场的适应力与竞争力,还要注重对其思想品德和职业操守的培育;对于社会,大学教育则是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输送具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新鲜血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树立、完善涵盖人才培养、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专业培养目标,三者缺一不可。
2.课程设置满足“博雅与专业并举”的人才培养需要。笔者注意到,第一科大财务管理系在选修课程设置时,开出了足够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满足学生对知识的多样性需求。如财务管理系要求学生专业选修课需修44学分,至少12门课程,但为学生提供的可供选择的课程达到180学分、60门课程;博雅通识课需修8个学分,但提供了85门课程,总计160多学分,学生具有充足的选择空间。反观我们的大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能够自由选修的余地很小,选修课程变成了事实上的必修课程,失去了选修的意义。因此,应开出足够多的符合我们对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要求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和求专。
3.调整高校对教师“引人、用人”的标准。要培养应用型大学生,首先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从现实来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引进人才、培养和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等环节,与应用型高校对师资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招聘教师,最看重的仍然是该教师是否具备博士学历,是否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对学校教师业务能力的考核,多以教师、完成项目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判。虽然也有部分老师到企业兼职,但学校对兼职过程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对兼职实际效果缺乏有效监督和考评。在此引人、用人标准下,学校绝大部分老师均属于“学院派”,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但实践能力、创业经验却严重不足,难以真正承担培养应用型大学生的重任。因此,应尽快转变“唯学历论”的观点,调整引进师资力量的标准,抛弃唯学历论,提高“实战派”教师的比例。同时,对已在岗教师,应调整考核标准,注重教师实作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应用型大学的要求。
4.建立“互联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形式。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颠覆了财务管理的决策流程和企业中的身份定位,并进一步颠覆传统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尽管以往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也会利用网络,如建立各个课程的网站,但基本上是教师把教学资料存放在网站上,师生缺少有效互动,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教学效果并不好。在互联网浪潮下,老师应整合、筛选网络资源,增加学生在线虚拟实训操作的训练,推广财务管理专业教学APP软件,及时筛查、整理、反馈学生学习动态,及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从企业关注的财务信息、报表以及资金的运营出发,建立相关的数据中心和实训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训练。
高中思想政治《 经济生活 》教材共设置四个单元,具体内容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看到,《 经济生活 》教材实则以“财富”为核心。其逻辑线亦可以整理为:第一单元“财富的交换、消费”—第二单元“财富的生产”—第三单元“财富的分配”—第四单元“财富创造的背景”。该课程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财商综合素质,为青少年参与现代经济生活奠定基础。
一、健康财富观的导向
思想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特征,《 经济生活 》课程在财商教育中亦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1.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观教育主要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中展开。
首先,该综合探究列举了人们对“金钱是什么?是魔鬼还是天使?”的不同看法,展开学生对金钱的最基本认识。其次,通过列举拿破仑、易卜生以及海伦凯勒对于金钱作用的看法,引领学生探索了“金钱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问题。再次,该综合探究带领学生探讨了“金钱应该如何获得”的问题,并通过袁隆平和正反两方面的案例,使学生思考获取财富的应有之道是什么。最后,提出金钱的使用和支配应“用之有度,用之有意”。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课堂调查、辩论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金钱的两面性,懂得金钱不等同于人生幸福。金钱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是万能的;懂得只有劳动才是创造金钱财富的源泉。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依靠诚实劳动,通过合法经营赚取财富,尤其是科学和创造是现代财富的第一源泉。对于金钱的支配和使用,我们应把钱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
2.理性的消费观
教材第三课着重进行消费观教育。首先,教材通过列举中学生身上由各种不良消费心理所引发的具体消费行为的情景案例,使学生明确这些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不仅不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可能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压力。
其次,本课的落脚点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教学中应注意的是,很多中学生认为,当前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提倡艰苦奋斗是过时的,甚至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更新。关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角色模拟等活动,使学生体悟到“勤由俭,败由奢”的深刻道理。
3.积极的就业观
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而就业则是民生之本。从主观方面说,劳动者就业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劳动者树立与时展相适应的就业观——择业观和自主创业观。
正确的择业观教育在教材第五课的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进行。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本课结束时,可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当前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某大学学生小李即将毕业,面临着选择,是暂不就业准备考研,还是投身到公务员考试队伍中,或者选择创业、自谋出路?请你帮小李进行选择,并阐明理由。”通过类似的问题探究,学生会将内心的真实想法投射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教师要归纳并分析学生的择业心理,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择业观。
自主创业观教育是通过教材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创业的准备”展开的。具体教学中,可以将课堂模拟成大学生创业项目答辩会,即每个小组先为争取价值10万元的创业基金写一份创业策划书,然后再由教师和小组之间互评,推选出优秀创业小组。通过这一综合探究,使学生了解自主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以及在选择自主创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4.科学的理财观
这实则是对于财富倍增的观念和看法,具体渗透在教材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知识讲授过程中。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中学生,最好的和最有价值的投资方式,应是投资自己——投资在学习和提高自我能力上。
二、基础财商知识的传授
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支撑。《 经济生活 》课程中也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基础性专业财商知识。
1.市场知识
(1)商品知识。教材的第一课和第二课详细介绍了商品的含义、两个基本属性、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供求关系与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动对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的影响等。
(2)消费常识。主要安排在教材第三课。内容涉及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结构、消费心理等。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拓展有关商品选购、广告辨别等实用的消费常识。
(3)公司经营管理初步常识。安排在第五课第一框,初步介绍了我国合法的公司形式、公司的组织机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以及公司管理不善的结果等。
(4)市场经济常识。安排在第十课第一框,初步介绍了市场如何配置资源、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以及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进而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立足。
2.金融知识
教材在第一课初步介绍了货币、信用工具以及外汇等知识,教材第六课主要介绍了储蓄及商业银行、投资方式的选择等金融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在感受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同时,能初步进行投资理财行为的选择。
3.经济法律常识
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法律制度的维系。《 经济生活 》教材中虽没有专章介绍有关经济法律,但在讲解经济常识时,应渗透相关经济法律的阐释,注重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如与消费有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与企业相关的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 》,规范市场秩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国家宏观调控相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税法 》以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等。以上这些内容需要教师重新整合课程资源,结合教学目标,有选择地进行讲授。另外,经济法律常识属于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我们可以请银行工作人员、国家税务人员等专业人士到课堂给学生进行有关经济法律知识的普及。
4.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常识
能否有序、有效地参与经济生活也需要市场主体时刻关注国家宏观调控的走向,这里我们主要指国家的经济政策。《 经济生活 》向学生介绍了我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初步知识,具体包括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科学发展观、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个人收入分配政策、货币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等。这些被马克·费伦提诺在《 孩子啊,你将会是有钱人 》一书中称为“时间之歌”,因为这可以改变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习惯、新的行为以及新的机会。
三、财富品质的培养
追求财富的过程是个学做人的过程。《经济生活》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品质教育因素,是培养中学生崇高财富品质的重要阵地。
1.诚信
诚信是我们个人和集体的立足之本。《 经济生活 》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教材中主要体现在:商品生产者要诚信经营,保证货真价实,实行等价交换;办理信用卡、银行信贷等要查看个人信用记录;企业经营成功要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秩序的维持离不开诚实守信,而社会信用制度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在心理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经济生活 》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体现在“正确消费观”“科学发展观”教育中。一方面,指引学生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促进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指引学生要把钱用在有利于社会国家发展的事上去,奉献他人,服务社会。二是体现在“分配制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平效率意识,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三是体现在“税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纳税人意识,一方面要积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国家及公职人员、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3.锐意进取 敢于创新
《 经济生活 》课程标准在开篇就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如公司经营需要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作为个体在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具备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能力”;国家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更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财商行为能力的提高
罗伯特·清崎曾指出,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不能跟上全球变革和技术革新的步伐。我们不仅仅要教给年轻人在学术上的技能,也要教给他们理财的技能。这个不仅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而且是生活得更加美好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 经济生活 》教材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财商行为能力,以使学生掌握参与经济生活必备的条件,如正确使用各种支票、信用卡等各种信用工具及外汇的能力;辨别各种商品广告,综合价值和使用价值选择商品的能力;比较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做出理性的消费选择,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收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的技能;运用合法途径,维护劳动者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根据企业的不同条件和要求,设计企业经营管理方案的能力;比较各种投资方式,综合各种因素合理制定家庭投资方案的能力;关注财政税收使用,监督政府的能力;等等。
另外,《 经济生活 》也注重青少年相关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感知与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经济知识的习得与建构的能力,对有关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决断能力等。在《 经济生活 》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程资源重新整合,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财商实践能力,为学生成为综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首先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进而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培养方略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实战型人才
创新能力培养。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仅停留在对其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提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使学生掌握发声原理和声乐演唱的基本方法。现有声乐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练声—讲解、示范—再练声—唱歌—讲解、示范—再唱歌—布置作业等流程进行教学。有的教师认为,声乐课不应讲太多的理论,只要唱出好听的声音就可以了,因此从头至尾不停地示范,让学生模仿自己的声音演唱。一节课下来,只听到老师的声音,学生的声音全被掩盖掉。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模仿教师声音歌唱,对发声原理不知所以然,根本无法胜任中小学声乐教学工作。高师声乐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教学能力和指导相关声乐的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其创新能力。因此,实践教学中,应化模仿型学习为研究型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体而言,一年级第一学期应开设声乐理论集体课,让学生对歌唱的发声原理及歌唱的基本方法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使学生可以按照发声原理和方法对自己的声音进行调整训练,有目的主动地进行声乐学习;应在三年级开设声乐教学法大课,让学生掌握中小学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四年级的教育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实践能力培养。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声乐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声乐实践主要包括舞台演唱和钢琴即兴伴奏。高师声乐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音乐院校不一样,不能以歌唱家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高师声乐教学中,应尽可能按照不同学生的嗓音条件、特点布置作业,比如对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挑些优秀的中外歌剧选段或艺术歌曲使其演唱,对能力差点的学生则可以挑些技巧不是很高的民通、美通作品使其演唱,如此,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而且通过不定期的声乐习唱、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和声乐比赛,能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舞台经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演唱能力。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而这些年龄段的学生声带正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要求老师在歌唱教学中具备良好的钢琴伴奏能力。此外,高师音乐专业应与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声乐研究能力培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指出,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声乐理论是在声乐实践基础上提炼出的结晶。正确的声乐理论是主观与客观在科学规律上的统一,能对声乐起到指导和定向作用,提高实践的准确性和效率。[1](p304]因此,注重声乐研究能力培养,能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能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其声乐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声乐理论。
(二)结合中小学教育特征培养个性化人才
普及国民音乐教育的主渠道,最重要的是靠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切实提升与可持续发展,这需要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给予强大的后盾支持,而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教师教育)专业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规格又需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园地中得到效能化验证。[2]目前,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与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部分老师不了解中小学学生歌唱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过分追求美声与民族化,用专业的眼光看待学生,导致学生对歌唱失去兴趣。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应着重了解少儿歌唱生理、心理等特点。结合少儿嗓音特点及训练方法。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由于受大学音乐教育的影响,没有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特点,把高师声乐课学习的那套方法生搬硬套到中小学学生身上。少儿的声带处于发育期间,非常脆弱,不正确的发声方法会导致其声音发哑,严重的会造成声带小结。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应是现代音乐教育也是高师声乐教学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应讲授不同年龄段少儿的嗓音特点及训练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掌握训练中小学生声音的方法,能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的声乐学习。结合少儿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声带发生变化是变声期的一个重要表现。变声期因为喉头、声带增长而伴随声音嘶哑、音域狭窄、发音疲劳、局部充血水肿,导致说话唱歌的声音与儿童时不同。每个人都会经历变声期,不同的是,有的声音变得沙哑些,有的变化不太明显。变声期的嗓子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确的用嗓容易造成声带水肿充血,甚至声带小结、息肉。引导学生科学地用嗓,使其顺利地度过变声期,是每个中小学音乐工作者的职责。因此,应将少儿变声期的保健知识纳入高师声乐教学授课内容中,并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让学生观摩学习,以加深学生对少儿变声期嗓音特点的了解与嗓音保护知识的掌握。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重视声乐复合型人才培养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据统计,2009年中国高校总规划达到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位,毛入学率增至24.2%,而到了2020年,中国高校的毛入学率则预计为40%。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全民素质教育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使得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单一技能的毕业生将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复合型的人才将成为社会的新宠。因此,在高师声乐教育中,应重视声乐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一专多能,并不断开拓其知识面,不断提高其个人综合素质,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其科学素质。美国西北大学校长莫顿•夏皮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过:“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排名靠前的法宝,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权威排名,当今世界最好的50所大学中,美国有36所,这就是因为美国非常重视本科阶段对学生通识教育培养的结果。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以造就声乐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二)重视地方文化特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文化,发展文化;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高师声乐教育不仅要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更要承担本民族本地区声乐文化传播与传承的职责。福建泉州为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不仅与台湾隔海相望,还是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因此,在这种多元文化共处的环境里,声乐教育要特别注重闽台文化的融合,结合地方音乐语言,适当地把优秀的闽南语歌曲和南音曲目编入教材,让学生了解闽台地区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以促进地方声乐教育和声乐文化的发展,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及祖国的统一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