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时间:2023-07-06 17:1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1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传统文化课程创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不断积淀的优秀品德,是在传承了各种优秀思想文化和精神观念后形成的良好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艺术等物质和非物质的优秀文化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赋,乐曲、国画、书法、民族音乐、民族戏剧等[1]。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它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实践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集中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如道德品质、民族气节、创造精神、探索精神等[2]。它的特点是即使年代久远,仍然普遍适用于当下社会,并且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依据及时代意义

(一)理论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能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处在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和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因势利导,扎实有效。比如,借助艺术教育无形的感染力,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共同的审美观,引导人们在这种氛围下美好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美育教育内容,可贯穿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艺术教育课程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耳濡目染,以达到美化人的心灵和行为,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通过此种方式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教育方式和方法可以用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如陶冶教育法、示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现代人、培养现代人,而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养人、塑造人,从这点出发,二者的目标存在一致性,所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大量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都可以贯穿到艺术教育中。

(二)时代意义

1.创新与变革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情怀、人文精神、理想追求、人生态度等,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能极大地丰富大学生艺术教育内容,尤其是在当前艺术教育非常受重视的时代,顺应了新时展的思想需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较多、范围较广,能对艺术教育进行课外知识方面的扩充。当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方面的在线开放课程较多,教师借助这些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真正实现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2.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肩负着时代重任,是党和国家培养的重点目标。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其实现自我价值。

3.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人类文明经过千年的积淀,形成了生命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并在今时今日发挥出异样的光芒。在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能够惠及全体大学生,有助于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智慧,从而助推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如同三驾马车拉动社会主义前进,如果这三处力量不能合为一处,各自为政,那么必然导致社会发展受阻。所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有助于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5.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功效

艺术陶冶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美育过程,单纯的课本理论讲授有时难以发挥出艺术教育应有的效果。而在艺术教育中穿插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豪感,从而将思政教育功效发挥到极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首先进入教师心中是关键[3]。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而且要立己达人。一名教师对学生隐性的影响远远大于显性影响,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要注意,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用良好的品格和风范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这无疑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教师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从而立足于课堂,因材施教,在课程教材中挖掘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能推动艺术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资源,高校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都应该将其纳入知识体系,并将这些内容加以转换和提升,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融入到各艺术门类的教育课程中。在教材中引述优秀传统文化,并侧重于将其引入现代艺术教育,助推美育向前行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实践

实践是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艺术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元素,如书法、舞蹈、戏曲、绘画等。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网课

网络选修课是当下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学分的重要手段,很多学生乐于主动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网课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形式多种多样,选修的学生非常多。结合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打造艺术教育程“金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这样的艺术教育课程更容易入选国家或省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事半功倍,从而影响更多的大学生。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考试

期末考试是检测学生对艺术教育学习效果的一种很好的考量方式,在期末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考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

第2篇

关键词:受众;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在政府层面上,对职业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比较细化的要求,这充分显示该项工作已经成为了各职业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从受众视角来探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则更有针对性。

一、95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对传统文化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提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不仅仅是95后大学生,包括大部分高校非文科生都会把它与中国古典诗词、儒家思想、风俗民俗等内容划上等号,而某些教育管理工作者会将其与通识教育相提并论。刻板地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读读古文、背背《弟子规》、《了凡四训》等古代先贤推荐的优秀书籍,甚至穿着汉服拍张照片就是在传承文化。

2、思想上认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有专业机构对大学生“关于传统文化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意义”做过调查:59%的人认为很重要,40%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人认为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从这个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年轻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有作用给予了肯定,在主观思想上是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且也有兴趣接受这方面的熏陶和教育。

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明确要求

目前在校高职生基本都是199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对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运用熟悉程度较高,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快,有这一代人独特的思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而对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说教式的手段与方法表达出不满或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对适合其心理特点的网络游戏、电影、舞台剧、体验式课堂等形式则显得相对乐于接受。例如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的宣传片《筷子》、电影《大圣归来》、《智取威虎山》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俗口碑,也广受年轻人好评。

二、受众视角下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1、自我主体意识更强烈

受众这一概念是属于传播学领域的,它概括来讲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早期传播学从宣传的角度出发,把受众看作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人群,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认为受众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自己感兴趣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受众是一群有思维能力的人,是文化意义上的人,这个人群不可避免地带有特殊时代的影响和特点[1]。95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改革开放高度发展时期,自小经历着中国信息化社会的逐步壮大,他们亲身经历了网络媒体的迅猛变化,因此更能主动参与、互动,有着比较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

2、娱乐化体验式消费更突出

在新经济、新媒体环境背景下,95后大学生对于充满浓厚政治意味的信息,对于传统说教式的道理、对于表现形式单一的文化教育是本能抗拒的。他们需要多种多样的风格,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期,年轻人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心理渴望得到宣泄,这些都会加剧他们娱乐化、体验式消费的心理。[2]希望传统文化能以更符合当下传媒环境的方式在年轻人群中传播,并得到有效的接受和传承。

3、选择性目标性更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涵盖内容博大精深,加之在网络时代,可供95后大学生选择的信息很多。但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高职学生更是会从务实的角度来选择与今后职业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会从兴趣和主体地位角度出发,理性选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

三、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1、厘清适合高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是以大学语文、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没有充分挖掘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更没有从“精神――制度――器物”三个层面筛选出有一定深度又不乏趣味性的内容在高职院校予以传播及推广。其实,从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中华诗文、戏剧等纯精神层面上来界定的传统文化是比较狭义的定位。从外延来看,汉语汉字、民间工艺、武术、饮食厨艺、对联、书法、陶瓷、衣冠服饰、建筑等器物层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制度层面,则属于管理研究领域,不适合在高职院校作大面积的推广。

2、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应该以短期功利化的效果来体现,应该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接受规律,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适当的途径与形式让学生了解、接受、认同,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自信、自豪感,进而能积极、主动去弘扬传统文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同时,使之更具有现代价值和意义,同时为培养德才兼备,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为更好的实现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3、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论,要尝试研究一种非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分析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传播环境时,也要结合微信息时代中比较新近的三微――微博、微信、微视,来构建有效的传播途径。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方面,一方面要完善承担传统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课外的实践体系,例如加强传统文化社团的建设力度,与博物馆、风俗馆、相关传统文化传播公司等校外单位加强合作,建立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能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素质教育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博大的有机整体,既包含汉民族的文化、远古文化,又包含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同时又是许许多多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的总和。就河南而言,位于大概念上的中原核心区域,河南地域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原文化,是河南先民依赖这一区域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物质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性和鲜明特征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形成是河南先民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结果,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加强现存历史文化、文物遗迹遗存的保护

中国大地上保存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优秀文化的热情、能力和成就,农耕文化的形成、文字的产生、天文学、医学的发展、四大发明等无不处于世界文化之巅。但不难发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人认识不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思想意识上认为,文化不关乎国计民生,老的街区、老的建筑、占据大好土地的文化遗址是阻挡城镇规划、经济开发的绊脚石,当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摒弃前者,看重后者,殊不知文化的进步,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政治经济制度的文明又折射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明程度。好的文化需要从传统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而文物是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见证和实物载体,是物化了的文化,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

(二)用发展创新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几千年历史的缩影,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面性,传统文化也不外乎于此。传统文化必然要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就意味着必须要遗弃与补充,我们应该怎么取舍才能使得传统文化更加能为社会发展服务,从而繁衍出更优质的文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坚持创新与继承的统一,融合与发展的统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博采众长,只有坚守了这几点,理性的与传统文化进行进行对话,才能得到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积极思想,成为新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

(三)发挥传统文化保护中政府的导向作用

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传统文化的守卫者,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党的十以来,文化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同时“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建设的主旋律,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讲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说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如何发挥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中政府的导向引领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1、充分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建立相应的文化弘扬机制和扶持政策,制定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复兴战略,扎实稳步推进战略决策的落实。2、政府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群和民间团体。3、引导全社会形成以传统文化为荣的观念,使传统文化学习成为一种常态,自觉抵制西方落后思想和意识的侵蚀,与时俱进,坚持发展创新。

三、传统文化保护对促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古代教育以道德教化为先,道德教化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重在践行,中国传统文化是“德性”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广博而深邃,富有很强的哲理性,其道德学说规范并制约着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爱人”等是传统文化所期许的道德修养的最高精神境界。孔子要求“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要求为人者要尽“孝悌”之道,和“忠信”之礼,尽管有着特定的时代和阶级的内涵,但这种重视人伦关系,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可借鉴。正确发扬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会对人们思想、意识、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有助于形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说:"三军只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云:"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力量,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文化有助于树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激励着古代的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抗争,支配着人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四、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安定团结、和谐守信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实现这一点,要不断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善待传统文化,很好地挖掘,加以保护,从中吸收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忠贞爱国、仁爱守信、和谐共处的文化精髓,才能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本章,孙广举.《中原文化大典》[J].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第4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形态多样。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开辟的文明发展道路,突出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从精神文化的视角,综合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多种界定,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涵义构成的综合性概念。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的涵义,是产生于过去的一切精神文化的总和;第二个层次的涵义是,产生于过去,但是对现在的社会生活仍然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的总和;第三个层次的涵义是,产生于过去对现在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并且也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发生作用的诸多精神文化形式的总和。综上所述,我们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产生于过去,其中有一些对现在的社会生活仍然发生影响、作用,并且对未来的社会生活也会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精神文化的总和。

传统文化是产生于过去的文化,对此观点,学界无人置疑;那些过去产生的,但是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影响的文化还是不是传统文化,对此,学界争论很大,争论的焦点在于实际作用是否是判断传统文化的唯一尺度。如果把对现在社会生活发生实际作用作为判断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尺度,我们就要问,我们是如何知道我们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东西对现在的影响和作用呢?作为传统的精神文化,它完全可能内化为支配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信念、理想、思维方式甚至于积淀成为我们无法察觉的深层的“集体无意识”。至于一种文化能否对现存的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也不取决于这种文化本身,还和现实的很多因素有关。我们要探讨传统文化必须以承认传统文化的实体性存在为前提,而不能以传统文化是否具有现代功能为前提,肯定产生于过去的文化是传统文化就是肯定了传统文化的实体性存在。

传统文化是随着时间流逝而在成分和结构上不断地变化,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对现在的社会生活发生影响和作用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进现代文化之中,成为现代文化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现代文化中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发生影响和作用的一部分又被整合进入未来的文化结构之中,成为未来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概念的外延来看,传统文化的概念结构呈现为一个倒三角的结构,其中第三层次的涵义是传统文化内涵中规定其本质的方面,它是对传统文化前两个层次的涵义的综合,体现了传统、现在、未来的联系。

从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角度看,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继承和发展,在中国范围内产生、生长,从古代延续到现代的文化所构成的文化整体。

传统文化因其文化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东方文化有东方文化的传统,西方文化有西方文化的传统,希腊文化有希腊文化的传统,中国文化有中国文化的传统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和欧洲的传统文化不同,欧洲的传统文化和美洲的传统文化又不同等等。传统文化不但因文化性质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且其自身也有时间上的差别。就西方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有古代传统文化、中世纪传统文化、近代传统文化;就中国文化而言,传统文化有先秦传统文化、两汉传统文化、隋唐传统文化等。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空间上是延伸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融时空规定于一体的概念。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开始于中华民族创造文化之时,是一个由古代延续到现代的文化。从空间上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化。从时空结合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创造、继承和发展了的,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从古代延续到现代的文化。

中华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创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所以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代向现代的延展过程中,也吸收了外来的文化,如印度的佛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这些外来的文化虽然不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但是它们当中的一部分经过中国化过程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包含着内与外、新与旧、积极与消极的矛盾。从传统文化的结构上看,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精神等构成传统文化的内核,而语言、文字、概念、理论等表现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精神的外在形式则构成传统文化的部分,内核部分相对稳定,部分则相对易变。传统文化因为和现代的时间距离不等,也有新旧之别,旧传统和新传统不但和现代的距离有远近的差别,而且对现代的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一般来讲,新传统在一定的程度上扬弃了旧传统,在内容上比旧传统要丰富,因而对现代的影响也较大,旧传统远离现代社会,其对现代社会具有更强的诱惑力。从传统文化的作用上看,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包含不同派别的内容庞杂的文化总体。我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从学科的角度,传统文化可分为传统的哲学、传统文学艺术、传统宗教、传统科学技术等;从学派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传统文化分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佛家文化等;从文化的社会地位的角度可以把它分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或显文化和隐文化;从文化和社会阶层的关系的角度,又可以把传统文化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或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从文化所体现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的意趣上来看,传统文化可以分为山林文化和庙堂文化;从主体的角度上,可把传统文化分为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时间跨度大,成分复杂,学派众多,覆盖的范围广泛,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新、旧传统的对立,因此,在理论上概括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也比较困难。从整体的文化品质和作用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双重特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既主张“天人合一”,又主张“人定胜天”。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人对自然的了解与尊重,注意在人与自然之间寻找一种协调和平衡。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庄子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中国传统文化又强调人对自然的驾御和改造。儒家学者荀子主张对“自然” 应去利用它,应去征服它,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既主张“和”、“爱”,又强调“差别”、“等级”。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贵和,贵和的思想所提倡的是,万物讲平和,讲和解,讲团结和睦,讲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强调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施之以“爱”。《国语》有云:“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为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左传》也说,“和如羹焉”。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中者天下之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夫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以此为前提,孔子提出了“仁爱”的思想,“仁者爱人”,用“爱”来实现人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主张“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若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为彼犹为己也。”(《兼爱下》)通过“和”“爱”实现人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天下太平。中国传统文化在强调“和”“爱”的同时,又十分注重人之间的等级差别。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关系都是围绕着等级和差别而展开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差别意识是传统文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观念和意识。

在治理国家上,传统文化既主张“德治”,又强调“法治”。传统文化中,“德”成为天地本体所具有的内在特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本体地位。儒家学说的使命就是整顿伦理纲常,制定伦理规范,赋予“礼崩乐坏”的社会以一定的道德秩序。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为政》)用德来治国,统治者就会像北斗为众星所拱卫着那样,为民所自愿归顺。他又说,“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认为,用“德”和“礼”来治国,要比用“政”和“刑”来治国更高明,更有效。与儒家不同,法家则强调“法”,极力主张用法来治理国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就主张“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他得出结论,要“重刑而少赏”“以刑去刑”“以刑致刑”。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虽然被历代统治者所实际使用,但在思想界和封建意识形态上的影响远不及儒家的以德治国思想的影响大。

传统文化既追求“守常”,又承认“变易”。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出追求形而上的文化品格,喜欢在变化中,扑捉不变的东西,在短暂易逝中留住永恒,既承认不断的变易,又追求恒常。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周易》,就是一本关于变化、变易、生成过程的著作,中国古代哲学提出了“变化日新”的重要命题。关于“变易”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产生的时间比古希腊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还要早,其发展水平也达到了人类朴素辩证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变易思想成为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的思想基础,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恪守先王之道,因袭古制旧礼,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在事实上承认变化,但在心理上却反对剧烈的变化,普通百姓也追求安逸、闲适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在思维方式上,传统文化既强调“内省”,又注重“外求”。中国传统文化充分表现出反向主体自身,向自我内心世界寻求知识,提升境界的内倾性的文化趋向。儒家提倡“君子求诸己”、“三省吾身”;道家也主张“心斋”、“坐忘”,中国佛教也强调“识自本心”,体现在认识论中,传统文化把“内省”作为一种有效地认识事物的方法;表现在道德方面,“内省”是一种道德休养的方法。传统文化也并非一味地向内追求,它也要发之于内,表现于外,注重外求,体现出注重实践理性的精神。孔子提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传统文化所谓的“行”主要是指道德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经世致用”的主张却培养了国人敢做敢为的实践品格。

参考文献:

[1]赵玉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 丛,2003,(5).

第5篇

1.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形式在给我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容易受到一些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在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发生着改变,有些高校积极利用各种机会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有些高校却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有效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夸大社会功利,而缺失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诚信意识。

2.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和经济发展规模的速度不相适应,导致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有应届毕业生700余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实际数量有750余万人。如此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培养等原因分不开。当前高校片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不能承受社会压力,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甚至出现对就业缺乏信心的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与大学生实际情况相衔接,更没有充分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更多的大学生愿意从网络中获取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可获取的途径。网络传播对当代大学生在教学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要看到不良网络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负面作用。部分大学生在利用网络便利性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养成了对网络依赖的习惯,导致不愿意思考、不愿意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有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耽误了学业;有些大学生对网络信息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和分辨,被错误信息所误导;有些大学生被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所影响,改变了自己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些现象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失的结果。

4.学分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和调整,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也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学分制对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于专业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要求,但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忽视,对实践知识的忽略,而只是片面追求理论和学分,进而走上社会之后会出现政治意识不强的现象,不愿意承担一些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学分制度下每个学生选择的学分和课时不同,上课时间和地点也不相同,传统的教室和班级的概念被打破了,导致学生流动性增加,班级集体意识却逐渐淡化。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诚信友爱、谦虚互助以及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全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教材,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学生可以感受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勇于现身祖国的博大情怀。

2.有助于改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教育大学生要首先提高个人内在思想道德和修养,进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教育当代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观念,从而正确处理好自个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只有让当代大学生明白了对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也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另一方面还要从高校的角度去从制度和课程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理论课程中

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课程教学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为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更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起来。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二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中。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制度建设中

俗话说,一个好的领导,不如一套好的制度。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高校的制度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软实力,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有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中,制度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制度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观作为高校制度的内容。比如,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奖学金选定标准中加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比重。在高校制度建设中,提倡道德第一,既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3.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实践是将学习内容内化的有效途径,是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身价值观的重要桥梁。我们可以设计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配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深入爱国主义基地参观考察,通过到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再如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和礼仪要求,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意识。

四、总结

第6篇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它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文化传统、语言习惯、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等方面的历史积淀,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历经时代变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立足之本。

农工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在205份调查问卷中,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多达138人。审视当今学校教育,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依赖师长,缺乏自立能力;习惯自我为中心,爱国精神缺乏;习惯被动学习,创新能力弱化;习惯功利性价值取向,传统美德缺失,等等。尽管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但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如何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教育部2014年3月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的使命,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师更多关注物理知识、概念、规律教学,似乎物理只是由一些公式、定理等死知识构成,学习物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物理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塑造、人文素养提升、科学精神培养的影响。中学物理教学应从历史的、文化的高度来展现物理学的魅力。

一、关注教学情境,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中,绝大多数物理概念、规律、方法都以西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活动呈现。而我们的学生有自身的文化背景,有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缺乏文化共鸣。这也是学生感到物理抽象难懂的原因之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科学,但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艺术。中学物理教师要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用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物理文化氛围的“文化场”。帮助学生从自身文化底蕴出发,经历合作、探究、感悟、归纳、交流等活动,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逐渐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求实价值观及对传统文化敬仰之情。

比如在讲时间、时刻、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时,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我国古代对时空观的认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生1:受宇宙观和元气论的影响,战国时期《管子?宙合》篇中,把时间称为“宙”,空间称为“合”,其中说,“天地,万物之橐,宙合又橐天地”,即万物都包涵在天地之内,而天地又包涵在时空的“宙合”之中。

生2:墨家对时空的认识又有了新发展,他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久。《墨子?经上》中说:“宇,弥异所也;久,弥异时也。”《经说上》中解释为“宇,东西家南北;久,古、今、旦、莫(暮)。”意思“久”就是像古今旦暮一样,是不同时间的总称,而“宇”就像东西南北一样,是不同空间的总称。古人用一个 “弥”字形容时间的悠远无极与空间的广漠无限。表明时空无穷的特征与连续性。

师:《经说上》空间为何不直接说“东西南北”,而表述为“东西家南北”?有没有同学了解 “家”的含义?

生2(补充):“家”是参考系,是“中心”,东西南北相对这个中心而言。这里“中心”可以随便定义,是相对的。西方人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不如 《墨经》中准确。

(学生讨论归纳:在欧洲,直到20世纪初,才把空间和时间科学地统一起来。但在中国古代,远在先秦时期,就把空间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虑。)

师(补充介绍):对时刻和时间的认识,《墨子?经上》说:“始,当时也。”《经说上》解释为:“始: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古人认为,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有一定的间隔――“有久”,即现在所说的时间或时间间隔。另一种没有间隔――“无久”,即现在所说的时刻,近代微积分中经常使用的?t0表述。

课前通过创设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学生在了解古代时空观的同时,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扩展了视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极大激发了学生对爱因斯坦时空观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相对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做了很好的文化铺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创设传统文化教育载体

1.增加中国物理学史的内容,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建筑、纺织等多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成就。特别是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物理教学中,适时地提供中国物理学史内容,不仅拉近所学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古代物理成就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产生文化认同。

比如,在讲牛顿运动定律时,需要解释 “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笔者增加了相关物理学史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力”这个动力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公元前384~ 3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这个观点很符合人们的直接生活体验,所以统治了欧洲两千年。直到伽利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否认了这一观点,确立了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是,在中国古代,与亚里士多德同时期甚至比他更早一些的《墨经》已经对力提出了准确的定义。《墨子?经上》说:“力,刑(形)之所以奋也。”《经说上》解释为:“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古代,“刑”和“形”两个字通用,指的是物体。在古代,“奋”用于描述物质的或精神的状态改变,如果保持原有状态,就不“奋”的。鸟儿从田野奋而起飞,古人从“奋”这个动作或状态来改变理解力的概念。结合现代词中“奋起直追”、“加把劲”,按照我们传统文化方式,从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中,意会“力”的含义。比起教师费尽口舌、枯燥乏味地解释“维持”与“改变”的区别,加入这段物理学史内容后,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产生了由内而外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感受到在确立“力”这个概念上,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和研究习惯的差异,增加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

2.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培育文化土壤,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设计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结合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道德水平、文化背景,找准在实践活动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高一物理力学知识学完之后,笔者精心设计了“桥梁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有:了解世界桥梁分类、结构、力学原理;探寻中国古代桥梁建设成就,了解中国悠久的桥文化;参观南通市苏通长江大桥并了解相关建设数据,体验桥梁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研究世界桥梁发展趋势;进入社区做一次桥梁方面的科普宣传;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桥梁模型。

此项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弥补物理必修一力学课程内容体系相对封闭单一的不足,使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感受与“桥”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开发特色选修课程,链接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开发校本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中学物理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本校课程资源、地方传统文化的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掌握探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感知物理文化的同时,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高二学完电学知识后,笔者开设了《生活中的电知识》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以下七章内容:家庭电路设计、人体触电原因、引发触电事故的因素、触电如何急救、常用家电工作原理、家电小故障维修、家庭节电小窍门等。在课程设计时,笔者既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也会渗透科学探究、人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等人文素养,营造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特色物理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方法,感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近现代物理大多数成就都明显带有西方物理学家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而我们的高中学生,都是从小生活在中华文化底蕴的环境中,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会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这就使得教师在物理教学时,常常感觉费劲。

物理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若能在教学方法上适时借鉴中国传统物理科学思想和方法,学生更易在文化习惯中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比如,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会经常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经常用到的类比有等效类比、关系类比、模型类比、对称类比等。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突破学习难点。教师亦可使用类比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衔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将磁场、电场、重力场类比,v-t图、F-t图、P-V图、U-I图类比,场强E=F/q和R=U/I类比等,培养学生对相似问题的敏感性,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其实类比思维既是《易经》的根本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思维源泉,也是中国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方式,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张晓光先生说,古代中国之所以长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一种浪漫想象的传统,之所以长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发明创造性,并且成就举世无双,这在相当程度上都和类比思维之擅长和保持相当大的活力有关,这种擅长与活力,不仅是想象力的源泉,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富于创造力的源泉。康德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让学生了解在物理发展史上利用类比的方法发现了许多新概念、新规律、新理论。比如卢瑟福借助α粒子散射实验,类比太阳系行星模型,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有磁场,法拉第用类比的思想探索发现磁生电,等等。但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类比方法。类比推理仅仅依靠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来推理,其结论自然不可靠。中国人喜欢使用的类比思维乃是原始思维遗留的表现。自“李约瑟问题”提出后,很多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科技为什么在近代落后的问题。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包括杨振宁教授在内的大批学者认为,《易经》中“观物取象,以象尽意”、“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取象比类”的类比思维对中国古代科技既有积极的影响,也阻碍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进一步研究。中国人擅长使用类比法,比如熟悉的方块字本身就具有类比于事物而来的特点,中国人在类比思维方面天然的发达一些。而西方人更善于使用归纳和推演法。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要有意识综合运用类比、归纳、推演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感悟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特点的同时,借鉴近代西方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追求真理。

四、完善教学评价,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评价对教学有直接的指向作用。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受单一试卷测试的影响,教师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审美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通过改革教学评价指向,能引导教师逐步重视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的表述中强调:“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同时对高中物理课程评价明确要求:“评价要有助于学生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即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而且应该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由此可见,在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定理理解和应用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科学精神、文化素养方面的评价,既是新课程对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形式,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理。培养振兴中华、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

比如,在学生学完“交变电流”后,笔者布置了如下的作业:

任务一:参观我市华能电厂,了解发电过程,估算发电厂每日用煤量;

任务二:参观我市洋口港风力发电,参观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

任务三:调查本地发电总量,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情况,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任务四: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和我国风车历史、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情况;

任务五:对校园内用电情况进行分析,从节约用电、节约能源方面谈谈个人感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以上作业作为学习“交变电流”内容后重要的测试,学生通过以上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不仅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可采量位居第二,但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而且知道了我国有关风车的传统文化:风车在明清时期京城最为流行,是老北京的象征,百姓称它吉祥轮。风车起源于周,在民间风车代表了喜庆和吉祥,民间传说是姜子牙发明用来镇妖降魔的,原名八卦风轮。我国民间自古有“风吹风车转,车转幸福来”的说法。在现代企业文化中风车象征企业精神或为人品质,取“求真务实”、“去伪存真”的含义。代表着勇敢、勤奋、进取、忠诚、快乐、灵动和爱。从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来看,他们不仅知道了风力发电的原理,而且知道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清洁、资源丰富,取之不竭,我们南通处于沿海,风能可长期为我们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利用网络资源,学生自豪地发现,在风力发电方面,2001年我国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新型(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并装机试验成功。2002年底至今,已在部队安装了多套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风光互补系统,为国防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电影艺术;镜像呈现;价值观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演变出了丰富的文化样态,诞生了无比多样的文化元素,这对于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中华文化以广博的艺术形式、深厚的哲学积淀和多彩的文化表达,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有机融合和巧妙植入,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视觉呈现效果和艺术张力。本文将重点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有效渗透进行有效地解读和深度分析,从而充分探讨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艺术的契合点,从而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表达,不断延伸电影艺术的底蕴和气质。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国悠久历史中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合到每个人的言行、生活、工作中,这些独具特色、各有千秋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每一代人智慧的结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博大精深,是我国通往世界的一张名片,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从组成上来划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总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艺术类传统文化元素。艺术类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琴棋书画等以艺术为载体的文化元素样态,比如笛子、二胡、古筝、箫笛、鼓、古琴、琵琶;中国象棋、中国围棋,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这些形式的艺术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比如以绘画为例,中国绘画会以工笔及写意等技法来描绘山水、花鸟、鱼虫,能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民族精神[1]。绘画形式所展现出来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大自然、社会及宗教、政治等各方面的认知。中国绘画最大的特征是十分注重塑造意境,讲究以形写神、画尽意在,强调意和神的完美契合。绘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而是讲求洒脱和自由,能够让观者在无形之中感受到创作者充满韵律的内心世界。第二类,文学类传统文化元素。文学类传统文化元素包括诗词曲赋、经典名著、古典戏剧、语言文字等等,比如《诗经》《楚辞》《西游记》《红楼梦》《牡丹亭》《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都属于文学类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比如,书法、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汉字是历经数千年历史变迁唯一仍然在使用的象形文字,囊括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文字的书写可以像汉字书法一样发展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书画艺术漫长的嬗变历史中,书法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淋漓尽致地释读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2]。第三类,社会类传统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无处不在,传统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太极拳、咏春拳、武当拳、红木家具、景泰蓝、中国结、泥人、面人、中国漆器、彩陶等构成了社会类的传统文化元素。诸如篆刻、剪纸、陶器、春联等形式也是对我国古代生活的一种呈现,能够展现出古代文人墨客的精彩生活以及古代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装饰品中的构图和线条搭配能够实现整体和局部之间的有机结合,协调地展现出我国古代人民的真实生活场景。又比如大红色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与热情,能够真正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核心,即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使命与侠义[3]。诸如春联、剪纸、中国结等其他传统文化元素也都使用大红色来传递喜庆、和谐的浪漫气息。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有效渗透

(一)回温民族传统,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在电影美学艺术中,通常具象化地去展现传统文化符号,从而在荧屏中营造出一种文化意境,让观众在影像的传递中感受到电影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像。《霸王别姬》,展现了一场淹没在旧时光里的繁华;《金陵十三钗》中的“她们”勇敢、坚强、细腻、出色,展示了中华民族千年传承过程中宝贵的坚定品质;《一代宗师》中,人们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江湖文化,一招一式一武林,一山一人一世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经典“哪吒”形象唤醒观众的文化情怀;《匠心》为人们演绎了中华民族文化不朽的匠心精神;《白鹿原》中的秦腔、《百鸟朝凤》中的唢呐、《红高粱》中的陕北民歌以及《刘三姐》中的山歌都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具象化表达,能够在电影的叙事过程中渲染出独具魅力的气氛,增强影片整体的艺术感染力。不管是有形的符号,还是抽象的民族精神,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有力表达,其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学冲击来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广泛传播,这对于提升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具有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

(二)把握时代价值,将之融入电影艺术创作中去在电影艺术中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必须紧紧依托于叙述结构,融入电影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中。借助电影光影化的视觉符号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发展变化,观众能够在无形之中感受到电影屏幕所传递出的时代特色以及生活印记。例如在《一个人的皮影戏》中,揭示了传统文化被现代影视和现代娱乐方式所替代的现实,此时皮影不单单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而出现,同时还具有极强的时代意蕴,透过这部作品,可以回温一流的皮影手艺,形态各异的皮影在老艺人笔下复活,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黄飞鸿》中,镜像表达采用大面积的色块来带给观众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借助浓墨重彩的色调搭配让观众感受到民族生死存亡间的强烈震撼。该部影片使用乌云密布的镜头画面来传递那个时代的特有元素,即清末民初之际,中华民族备受凌辱时代背景。

三、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仅包括文化类、艺术类、社会类等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元素,更主要的是在历史积淀中所传递下来的伦理道德、价值观等无形的文化价值。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发展,从而向观众传递出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文化精神,从而利用这种无形的力量把民心凝聚到一起。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体系中的精神文化五千年历史积淀出的传统文化固然要继承和发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传统文化理念也要跟随社会主流与时俱进地发展。在我国从不缺少弘扬主流价值观,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电影作品。这些电影作品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在时展的过程中不断激励每一代人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影片《推手》为人们展现了亲情与爱。吴淡如曾说:“家的概念与贫富无关,和房子无关,他只和你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感觉有关。”“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对于爱的肯定。

第8篇

[关键词] 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2-0047-04

一、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08年1月23日,、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场面非常火爆。两会期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在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时透露:初步统计,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参观的人数是没有免费开放时的5倍到15倍①,现在这个人数还大有增加的趋势。以重庆市为例,今年首个清明假日,著名的三峡博物馆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据《重庆晨报》报道,4月4日当天,三峡博物馆接待了8000多位参观者,到下午两点,人民广场上还弯弯曲曲排着两条“长龙”,排队人数近1万。因为是节假日,在参观人群中,普通市民最多,大部分是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来参观,他们耐心地听解说员讲解,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目的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多了解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大家都知道,博物馆中的展品大多数是历史文物,是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参观,可以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要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仅仅通过观赏是不够的,还需要系统地学习、接受教育。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不够,广大的中小学生仅仅从语文和历史这两门课程中学习到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对于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的学校甚至成了纯粹追求升学率的场所。许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欠缺和文学功底的匮乏。2003年,重庆市组织了一次青少年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②,这次调查共发出500份问卷,却只收回292份(占58.4%),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漠不关心或者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却自认为水平有限不敢作答。通过对交回问卷的分析,调查者发现被调查者对有关爱国主义的人、物、事的回答平均正确率达53.92%,尤其是课本里出现的、社会上广泛流传的问题内容正确率可高达92.47%;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典故等的回答平均正确率为24.02%,对相关传统处世知识的回答平均正确率为28.08%,对相关立志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回答正确率为29.86%。可见,中小学生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野相当狭窄,这种状况实在令担忧。因此,在中小学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界定

1.文化

文化的内涵复杂,古今中外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据说已有二百多种,但至今国内外尚无公认的定义。研究各种文化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对文化最广义的理解:“文化”跟自然相对,是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产品的总和。张岱年、程宜山在《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③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它分为物质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而精神层次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不仅以外在物质载体的经典文献、制度、文物等有形的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无形的主体形式存在着。尤其是后者,通常称为“民族精神”、“民族性格”、“集体无意识”等。因此,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作为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稳定的传统文化一旦生成,它对于置身这一文化之中的个体的生存就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像血脉一样构成人存在的灵魂。

当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轻视农、工、商而仅仅强调“学而优则仕”;讲究“官为本位,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轻视妇女的社会地位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它积极的一面出发,从它可取的教育功能方面出发来阐述的。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自古以来,人类的教育是以文化传承和培养塑造下一代为其不变的使命。有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传承性。传承什么?传承文化,传承人类文明,传承人类劳动和智慧的一切成果和结晶。”④所以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教育得以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化或教育的功能。概括起来,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教育是把人类创造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也就是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使他们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教育创造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它蕴含在所培养的人才之中,同时也蕴含在所创造的物化的知识中。因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它是通过人才培养来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同时,教育又离不开文化。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总是受制于整个文化传统。例如中国古代教育是在古代封建文化的土壤中展开的,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举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是封建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拔制度结合在一起,影响中国教育上千年。

2.教育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考察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教育具有政教合一的传统;有重伦理道德的传统;有重视基本知识传授的传统;有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这些传统当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促进其发展。此时的教育就要承担起传授传统文化、强化国民民族认同感的责任。

今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大获成功,得到了国内外如潮的好评,其关键因素就是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极大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丽画卷,其轴心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优良传统。据媒体报道,奥运会开幕式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热,市民纷纷购买国学书籍,希望更多地了解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位市民对记者说:“看过奥运开幕式才真正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髓需要加深理解。”奥运会开幕式吸引了许多孩子和家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向往。看了开幕式,许多孩子对于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充满了好奇。近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掀起了一股“读经热”,江西、湖南、重庆、深圳等地出现了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私塾”,这些“现代私塾”里教的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说明传统文化正在与教育紧密结合。教育部批准的“京剧进校园”以及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都充分说明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教育展现给学生,学生需要通过教育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文明。

3.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撇开教育谈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撇开中国传统文化谈教育都是不对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共处于社会、文化的大系统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它们交互作用,协调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因。说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因为教育本身就是文化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化模式和文化内容正是通过教育传播才得以保存、发展。教育者如果善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教育手段的话,则会产生较明显的教育效果。

四、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和激发爱国热情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经验体系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尽管它们的形式和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着共同的功能:那就是传递着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和塑造着一代新人。在中小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而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与骄傲。可以这样说,人们头脑里的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得越多,其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就越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则国家有希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元素和鲜活生动的教育素材,有利于使学生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刻苦学习,奋发图强,报效祖国。

2.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否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当前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多种文化并存并且激荡发展,我国有部分青少年盲目的崇拜西方的社会制度,崇拜西方的一切,从而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此,在学校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必然可以使他们正确的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对西方的文化加以辨别吸收。同时,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担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现代化,从而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发扬。

3.有利于树立顽强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当今部分中小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其自杀问题、犯罪(暴力)问题,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或网络上见到。而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各种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和人格形象是教育他们开拓进取、百折不挠、顽强奋斗、乐观向上的最好素材。这不仅可以教育广大学生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不断追求理想,实现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还可以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善于创造,积极创新,杜绝虚度光阴和轻生现象。孟子曾经说过:“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这都反映了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死的鲜明态度。反过来想想今天的中小学生对待生命的态度,真的是很痛心疾首。所以在他们中间开展有关于这些渗透着生命意识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顽强奋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4.有利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免费开放博物馆的通知强调,博物馆、纪念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是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发挥博物馆和纪念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对于调节社会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推动我们中华民族更加文明和繁荣昌盛。

注释

①http://news.省略/focus/2008-03/31/content_7888679.htm

②都进学,李必勤等:《关于新世纪青年群体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报告》,《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2期

③张岱年等:《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④刘智远,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客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4]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9篇

1.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企业文化起源于日本,形成于美国。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狄尔(TerrenceDeal)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AllanKennedy)合著的《企业文化》一书正式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诞生。企业文化是在西方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的学说,是科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企业的群体意识和人的作用,在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别突出了精神和文化的引领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企业文化传入我国,并且陆续在我国传播媒介上出现各种介绍、研究企业文化的文章,“企业文化”这时才逐渐引起我国的理论研究界与企业人士的关注,并不断升温,从此,我国出现了企业文化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生长点。这与当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企业逐步从垄断走向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我国企业在逐渐探索的企业文化这一理念的过程中,真正实践成功的案例还并不是很多,特别是与国外企业几十年近百年的企业文化探讨和建设历史相比较,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还处在探索阶段,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2.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研究,并努力通过不断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其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企业带来了预期效益,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任何企业文化如果不能与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就很难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纵观近20余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我们存在着偏重于对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借鉴,而忽略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挖掘和提炼的问题。很多企业只是照搬照抄西方的企业文化,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一味照搬照套,而脱离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致使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3.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归根结底仍然是文化的建设,是企业发展观念和价值观的体现。在中国,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积极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指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和欧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在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备受推崇,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前总理李光耀曾表示:新加坡是靠继承和发扬儒学文化、孔子思想,才达到今天的富强。中国传统《孙子兵法》等一系列战争思想,也在韩国企业受到热烈追捧,他们把市场竞争当作军事战争,以军事思想来指导企业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韩国企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思想,在日本企业中广为信奉,成为日本企业发展的精神源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中国的企业要建设企业文化,要实现持续发展,就要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传统文化的智慧,创造由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4.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企业文化

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同时也是一个汲取传统文化文化精华,将优秀传统企业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文化相融合,促进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我们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础,以“礼”和“乐”为核心,以“和”为目标,全方位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一是要以“以人为本”为基础,构建企业文化基石。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很多先贤也都注重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早在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中,就讲述了管仲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其中有一段这样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与《诗经》齐名的《书经》则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应该说,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意思完全相同。孟子强调“民为贵,君为轻”。孟子所说的“民为贵”也就是以人为本之意。《荀子﹒王制》中也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就十分盛行。这些文化,被其他国家学习借鉴后,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比如在日本,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运用孟子“民为贵”的思想,通过建立“盈利分红”、“终身雇佣制”等制度,员工的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得到极大增强。“以人为本”,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就是要以人为核心,尊重发挥人才的作用,积极为人才培养的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样,企业才更具有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才更具有持续性,更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大繁荣。二是要以“礼”和“乐”为核心,打造企业文化灵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是其代表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十分重视“礼”和“乐”的重要作用,他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多有不满,一生致力于回复西周时期的礼乐时代。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值得孔子如此推崇。据史料记载,在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道,引起民怨沸腾。周武然举旗伐纣,一举灭商,建立周朝。然而当时万物萧条,百废待兴。面对如此社会局面,为了安定天下,周公通过制定典章制度,用“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用“乐”来提升人们的修养,改变自己的行为,有效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华夏民族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明白了“礼”和“乐”的来历,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传统文化对当前我们建设企业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把“礼”视为制度建设,把“乐”当作文化建设,并将二者相互融合,把“礼”与“乐”的基本原理转化为“严管”与“厚爱”的操作方式,一方面不断加强加强企业自身制度建设,规范员工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关心员工的成长和成才,为员工发展创造条件,让员工在企业工作中不断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怀,逐步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这样,整个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将会不断增强。三是要以“和”为目标,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和”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传统与企业文化的内核和联结点,构建和谐企业是建设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和”又是其核心。早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中国的就有了“和”的概念,后来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印章了这一点。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的概念更加普遍,当时很多先贤都经常用“和”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最出名的莫过于孔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及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中也曾提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说明在当时儒家圣贤已对“和”的理念十分推崇。其实,我们古人所说的“和”并不是是非不分,毫无原则的苟同,他们还提出了“和而不同”的理念,认为“和”其实是由不同内容、不同要素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对我们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而言,领悟传统文化的“和”实质,就是要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构建和谐企业,不断实现员工、部门、软硬、远近、内外、发展的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的和谐统一体,最终达到员工身心和谐、员工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取向和谐的目标。可以说,这也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

5.小结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我们要通过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积极发挥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现代企业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缝对接,使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中,构建有中国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不断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进步,努力把中国企业培育成为由中国特色、有世界眼光的现代化优秀企业,并逐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张钰祥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

第10篇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传统文化;机遇与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63 ― 02

一、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若要了解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机遇和形成的挑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全球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一)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这个说法最早是运用于经济学领域的,也就是一体化,后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释,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文化领域,学者们则认为全球化是指在全世界这个大环境下文化的不断繁殖生长的复杂的过程,尤其指人的思想认识的产生过程。我们都知道文化全球化必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就如同全球化一样,文化全球化业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现象,它预示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二)中国传统文化

何为传统文化,不同的国家区域因为不同的传统习俗和地域差异,乃至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中华名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扬,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明。但是我们必须认识的是,传统文化在基于我们积极正面的力量的同时也包含着不可避免的落后和糟粕,约束着时代的向前,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在不断地反思中去把握人类文明前进的正确的方向,站在世界的高度,和一些优秀的文明共同成长孕育,以一种追求进步的姿态去学习去借鉴去赶超,去破除障碍,做到共同的和谐与融合。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人类文明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在时间的流淌中不断发展,只是继承优秀的古老结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在扎实根基的基础上,走出去,一方面将我们的优秀成果展示给世界,另一方面也要融入这个世界,在时代前进的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特有的位置,并积极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做到为我所用,从而长久的屹立于世界文化的宝塔之中。

二、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带动着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涌入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遭受着传统文化的严峻考验,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怎样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已然是十分紧迫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也与日俱增,波及到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

纵观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不仅从政治经济上在全球处于强势地位,也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妄图冲击着更多的国家,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深陷其中。从我们都熟知的可口可乐,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饮食文化,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发现西方文化的渗透痕迹,它们猛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一面,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感叹世风日下的通知不得不召唤传统文化的归来和复兴。

(二)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

我们不可否认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们生活生产重要的保障,没有了文化,就没有当今的文明世界。多少年来我们沐浴中华文化之流,感受着传统的洗礼,在这轮回中成长。但是,随着世界的开发,文明的互通,一些外来的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世界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但也给中国传统的古老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其他一些与我国文化完全不一样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迷失了前进的道路,自己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感也逐渐弱化。

(三)传统文化产业遭受巨大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毫不费力的打开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大门,不断涌进我国的文化市场,我们时常在呐喊文化的复兴,却忘记了背后的积淀,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创造。但是面对着强劲的西方对手,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竞争力上我们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中国有数不清的报刊杂志电视台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在整个世界拥有地位的传播媒介。因为,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三、全球化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国家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千百年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不一样的风采影响着世界,散发出强烈的光和热。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复兴,又应该抱着怎样的思想报复,规划出怎样的路径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文化因差异而美丽,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当不遗余力的去吸收和汲取,从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世界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交织激荡,我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继承发展,不断的前进着壮大着,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对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与动力,是凝聚民心的重要砝码,只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保持我国文化的创新和生机,才能扎实文化根基。

文化,往往是最深刻的民族积淀,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追求,是身份的象征,在世界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时代特色去发扬去传承,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要坚持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自己的人文内涵,所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一布。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现在的世界史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中国是与世界交流融合的东方大国,文化也一样,随着对外开发的脚步,与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碰撞着交流着,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延续着,发展着。传统要保护,但禁锢不能有,新的全球化浪潮带给我们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走好正确的路,必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切记不可照搬西方文化的发展形式,否则就会被世界文化大浪潮淹没,失去自身特有的活力。

作为现代文明的发扬与继承者,我们都知道仅仅一味的推崇本民族现有的文化是远远的不够的,还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海纳百川,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让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从而创新出最具特点的古老文明。传统的文化不仅要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还要接触世界走进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三) 坚持文化创新的脚步

俗话说的好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成不变的,时间在流淌,岁月在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中保持着更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文化的发展一点要坚持三个面向,要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要在坚持中前进,丰富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形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人们都说,文化是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意识架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它是发展的是向前是渊源流动的,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统一,具有更为鲜活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长河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好的文化必须是联系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是以民众为载体的,是反映社会积极正面的文明风尚的,从而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四)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前进,思想文化必须跟上步伐,我们应当运用基本原理,并在联系我国现有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坚持本国特色,并将之转化为为我为我所用的形式,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国家的强大,为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在加快文化转型的同时也要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传承出去,以独有魅力征服全世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文化的走出去是沟通与交流,是传承与创新,是借鉴与吸收,是一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该得到世界的尊重和仰望,让我们共同期待。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尤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也要与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文化和谐共生,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与世界文化共进步共成长,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来开放来创新,来展现自身的优越性,从而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要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不能因为挑战就退缩,要看到机遇,抓住机遇,要迎难直上,充分的吸收那些优秀的东西,从而更快更好地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在多元坚持本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必须牢记的理念,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心理,好的文化战略,多元是与世界潮流同步发展,本真是牢记本土化气息,让中华文化为全世界全人类共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思想,中国特色影响着全世界,流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补与交融。

当然,我们也要以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来看待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时刻警惕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渗透,不能让那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动摇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根基,处于劣势的广大发展着中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的抵御西方霸权主义文化的冲击,与冷战思想说拜拜,加强民族认同,拿起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激流勇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只要我们不断地向前,去审视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将其中较为禁锢保守的一面去除,同时弘扬能够适应时展潮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能够在文化全球化潮流之下任然傲然挺立的那些文化精髓,中国的文化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为了建设和形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一定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化的创新与融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与进步。

〔参 考 文 献〕

〔1〕左兰国,王玉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 〔J〕.理论学习,2001.

〔2〕孙熙国,陈启智,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到的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1997.

〔3〕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第11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004-01

一、传统文化为艺术设计之根

艺术设计源于传统文化,并为艺术设计的创新奠定了基础。现代设计的精髓来源于传统文化,吸取优良的传统文化营养成分。在中华历史上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的艺术思想结晶出了辉煌夺目、优秀灿烂的果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要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之路,并应用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就要用战略的眼光思考问题,从容面对正面的回应与打击。其次,当今社会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一定要充分了解现代社会的需求,了解满足当代社会人群的需求因素,并用审美心理、审美观等思考问题。最后,要注重环保,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建立一个符合大众人群的消费观念等。开创现代艺术设计不是一味地媚俗,邀宠,而是真正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对本质挖掘,并应用创新。

二、传统文化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的灵魂又来源于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要进行创新就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如果脱离传统文化这个大家庭,是行不通的。只有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设计的领域里出彩,设计出引人瞩目的艺术作品。与时代同行,结合现代艺术特色,将孕育着本民族优秀文化悠久历史民族特色发扬、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将最具中国特色,最具民族特色,最独具匠心的设计韵味展现出来。模仿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优化,并不能将自己的艺术色彩表达出来,我们要学习其中有用的新知识、新理念,在模仿他人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在自己的特色创作设计中。

三、创新为艺术设计之核心

人类千古不变的永恒话题那就是创新,创新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和民族不但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来。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艺术设计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不仅仅表现出一种智慧和能力,更是一种创造力,艺术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意、创新。创新意识始终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推动艺术设计不断向前发展。

以2008年奥运会上的“福娃”的设计为代表,“福娃”不仅体现了中国式的“致中和”设计理念,更代表了世界的和谐,这五个吉祥物突破了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数量,将繁荣、欢乐、激情、健康、幸运五种祝福奉献给世界,更代表中国传递着“北京欢迎您”的心声。而其中圣火娃娃“欢欢"作为核心角色,更是突破了以往吉祥物设计动物拟人化的传统与限制,创新出一种新的拟人化形式。

另一个成功案例是香港著名的新形象标志“香港品牌飞龙标志”,它体现了香港人勇于冒险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这个标志图形的设计充满时代气息、富有动感,巧妙地把香港的英文缩写H和K和“香港"二字融入设计图案中,飞龙的流线型姿态让人们感受到前进感和速度感,设计构思不仅突显了香港的历史背景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着香港在百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蜕变演进的新品牌形象。

在设计艺术的过程中创意、创新,不但可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和艺术含量,更可以提高产品的审美附加值,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公司苹果公司,用“不同凡想”(THINKDIFFIENT)的创新精神为电脑用户打造了新一代的电脑形象,创新的用线条柔和的显示屏、透明机身、明橙深蓝的晶亮配色,代替了以往的平头正脸和黑白灰。这一电脑造型横空出世,带动了上个世纪末电脑设计工艺的兴起。苹果的高级设计副总裁JonathanIve对iMAC机代表的设计更具有划时代意义,他把主机和显示器完全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多彩的半透明颜色,高贵典雅,很快便风靡全球。正是苹果公司的勇于创新,使其成功颠覆了市场,引领了计算机的设计潮流。

四、创新思维在艺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艺术设计的范畴内,使用他人已有的设计作品是抄袭,借鉴别人的设计风采是模仿,只有加入自己设计色彩的作品才代表着艺术的价值,所以艺术创新的重要性对于艺术设计者而言极为重要,创新是艺术设计的重要发展成果,对艺术设计者自身以及艺术设计作品甚至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1.创新性思维能够提升概念设计效果

艺术设计方向的决定者是艺术设计概念,在艺术设计活动中概念性的创新思维是体现整个设计部分的领导者。在艺术设计活动中,艺术设计工作者对不同事物角度与层面的分析思考都来源于创新思维。因此,在概念性思维下的艺术设计对事物层面的描述会更加清晰,后期修改中不用多加修饰,提高艺术设计概念的程度,所以艺术创新思维可以打破传统设计的条条框框,给艺术设计者充分发挥的空间,激发灵感,更全面清晰的表达艺术。

2.创新思维能够提高设计团队效率

一个较大项目的实施,艺术设计活动的创作往往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在创作中,创新思维的挖掘与整合起着重要作用,一般逻辑思维较强的艺术设计者有着理工科教育背景,而对艺术形象描述生动活泼则是有着艺术教育方面背景,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二者缺一不可,优势互补,作品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由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人负责,艺术作品的设计创作由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人进行,充分发挥运用创新思维。

3.创新思维有助于艺术设计方案的优化

要用创新的思维多方面的发挥作用才能完成一件艺术设计的作品,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并需要不断进行完善的过程,而不同的创新思维的使用不同也都会影响着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所以要通过对这些创新思维进行选择,才能够对艺术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因此对创新思维的选择也是举足轻重的步骤。

五、结语

艺术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需要设计师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训练,捕捉生活灵感,处于设计一线,长时期实践,在这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中通过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术相结合,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多种方式,传达到生活,影响大众,把设计的本质表现出来。与此同时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自身的了解,大胆地想象,观察体验生活、扩大生活接触面,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当社会的设计创造性思维环境被建立起来,每个设计者、设计群体的创新设计都是顺应社会发展,设计思维发展的必然要求。

艺术设计的创新最终还是依附于创新的理念去完成,创新的理念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创新包括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创”一个是“新”,我们通过逻辑思维的思考后才能够分析出来什么元素现在是没有而有被需要的,是要我们从别人那里吸取的,我们去把那些没有的元素拿过来和已有的元素结合到一块就是“创”,没有的东西和已有的东西组合到一块就是“新”的东西。思考逻辑性是有律可循的,“古今中外”的创新理念更是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第12篇

引言

伴随着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国人的道德素质水平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发展道路上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其丰富的内容为高校德育的发展与创新储备了理论支撑。大学生失信失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不良的道德现象出现的原因离不开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与实施不力。传统文化是历经历史的洗礼与积淀后凝结而成的文明瑰宝,重视并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内涵来丰富高校的德育建设,才能更快地实现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利他的价值观、利益观、诚信观,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传承与高校德育的相互关系

文化传承从文意上理解,是指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在世界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其中唯一能够延续几千年而没有中断的文化。从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历史走过五千年的岁月,作为华夏民族之魂的传统文化始终如一。传统文化在民族发展的舞台上一直担当着精神之魂、文化之根的重任,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大学的德育亟待加强的重要时期,急切地需要向传统文化借力,在构建高校德育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点燃大学生内心对真诚、正义、善良、自信的渴望与坚持。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内涵与潜在的价值对于唤醒人们内心的理性与仁爱具有强大的力量。而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教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理想信念与崇高的民族精神,使其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以仁爱与正直的心态,以君子的德行来建设祖国,构筑中国梦。

高校德育建设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德育以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为主要工作,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为目的,德育是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它在教育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便包含了仁爱、诚信、自立、责任等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完善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大学生德育的过程中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价值,使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得以延续、发展,使之获得新生。德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历史使命,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价值

高校德育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保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高校德育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形式化的课程,其中渗透与体现的是各种人生观念与道德理念,隐含的是价值观念的养成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培养,这其中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也必然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面对国内外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与冲击,高校在传授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极其重视对大学生积极的心态与健康的社会观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也发展了潜意识层面的文化。文化传承是高校德育的迫切任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灵魂将扎根于每一个重视个人修养的大学生心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的延续与创新。

高校德育所传承的文化,是对大学生的社会性的启蒙。以文化理论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底蕴,使其具有冷静的头脑与科学的自我发展观,这是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更重要的是在以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与自我修养。大学生的德育建设要以文化理论的积累为基点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君子品行,促使其成长成才,全面发展。高校德育的最终归宿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感染大学生,使其成为有能力、有信念、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仁爱之人。当然,高校德育的职能也是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作为祖国未来的每个大学生,保证优秀文化在更广泛的领域得以传承,文化的功能得以更完整的体现,让大学生用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实现民族更大的发现与振兴。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高校德育在运用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对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其成因,客观地对待不良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将不良影响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三、高校德育对文化传承具有消极作用的原因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观念也逐渐变得多元,呈现出大众与精英、主流与非主流、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多元文化相互并存的局面。各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第一,在这个人被工具化的社会,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向,也难以避免地迎合社会的需要与社会的责任,过度地强调大学生的工具性价值的塑造,渐渐地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内心的关注与疏导,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在德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处于一个接受者的客体角色,成为文化知识的接受机器。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进入接受知识、形成概念、记忆规范、反复练习的机械性怪圈。

第二,高校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还有待加强。任何时候文化的渗透与掠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在文化信息高速流动的当今世界,任何不良的文化思潮的涌入都将影响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建立。部分大学生所具有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民族历史不了解的现象都是德育工作的缺失,是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运用程度还远远不够,德育工作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力度还不够的表现。另外,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文素质不高、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四、解决高校德育在文化传承中的消极作用的对策

高校德育要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地应对世界文化的互动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吸收各国文化融合后的精华,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德育工作的意义以及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第一,正确引导学生接受外来文化,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热爱民族优秀文化,将弘扬民族文化、发展中国文化作为理想信念之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选择观,学会科学分析和利用各种文化,合理地扬弃和吸收不同的文化;教育大学生以本民族优秀文化为主导,在学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建设本民族文化。

第二,高校德育的工作者要具有宏观的眼光和发散的思维,把吸收与借鉴不同的现代文明中进步与理性的内容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与时俱进,引入科学的思想观念与全新的教育理念、德育方式,让中华文化实现自我超越。高校的德育工作要立足于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与文化成果,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融与良性互动。

第三,重视并强化校园文化的构建。用校园文化来引导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在强化大学生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其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培养。将具有激励作用的校训的宣传与践行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一部分,积极开展符合多元文化时代要求的、反映校园精神需求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融入到具有鼓舞性的校园文化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君子风范。

第四,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高校德育的开展需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使之形成合力,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强大的力量、更充足的资源。国家要加大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人才供给与资金投入,重视专业人才的引入,发挥专业人才的带动作用。设立专项资金,为高校德育提供物质支撑,与此同时,用法律政策积极引导高校德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学校作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连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要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创新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在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家庭是大学生的归宿与心灵港湾,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德育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助力。只有协调好家庭、学校、社会在高校德育中的关系,充分利用三方的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德育的教育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