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茶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茶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时间:2023-07-06 17:14: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文化的目的和意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茶文化的目的和意义

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符号;环境设计;应用

符号是人类对社会、自然的认识和总结,同时也是表达情感以及交流情感的基础语言。茶文化是文化符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传播是对茶文化符号的操作,茶文化系列产品的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接受度以及大众的喜爱,则表明了茶文化符号传播的效果。茶文化符号是人们思维的工具,是“语意”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茶文化符号的传播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将茶文化符号应用在环境设计中,既能够起到美化茶室、茶馆、茶园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起到传承与弘扬茶文化的作用。因此,文章针对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应用途径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茶文化符号的概念

符号自身具有意义,同时还是传播者、受传者的意义,茶文化符号是人们传播茶事活动的过程,茶文化符号的传播作为一种行为,例如“喝茶”、“坐茶”以及“吃茶”等。茶文化符号中包含一种特殊的语境或者环境,语境和人们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存在很大的关联,茶文化的环境和物质会直接影响茶文化符号中的语境。茶语境在传播茶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语境的影响下,茶文化符号中所包含的语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并且会形成全新的语境。基于符号学角度来说,茶文化符号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茶文化符号的对象、形体,然后创建相应的语意架构,茶文化符号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对茶文化符号的语境进行理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传播茶文化符号语境时,对传播者与解读者自身的文化素养的要求非常高,受众人群的文化素养不同,在理解茶文化符号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其二,在不同的受众环境中,需要采用不同的茶文化符号,并且解读者对茶文化符号的理解存在差异,不同环境中茶文化符号所创造的语境也不同,再加上传播方式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三,从茶文化符号主题思想以及文化文本层面来说,提炼者自身的文化和知识素养不同,在提炼茶文化符号时,基于自身对各种符号化的创新性操作,能够赋予茶文化符号不同的语境,然后依靠茶文化符号的语境进行主题思想以及文化文本的传播。

2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分析

我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经过多年的开发和传播,茶文化和旅游文化的结合,建造了大量的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主题公园以及中国茶馆,各种茶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为茶文化的传播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因此,为了推动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应该将各种茶文化符号应用在环境设计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思维方式

在进行茶室环境设计时,茶文化符号承载着传递茶文化语境的重要作用,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能够将茶文化和各种符号完美的结合,以此达到传播茶文化的目的。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提取和衍生茶文化符号中的“形”。

茶文化符号中的“形”,指的是其所表达的内在结构形式与外在形式,不同地域、民族的茶文化符号的“形”不同,即茶文化符号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在进行茶文化符号中“形”的提取时,可以模仿传统茶器,并且在器具上用文字与图形对相关的故事、历史以及典故等进行描述,同时还可以采用具有历史感的色彩进行渲染,这样能够充分的展示不同地域、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在提取茶文化符号中的“形”时,不能采用照抄、原样复制的方式,而是应该基于提取者的文化素养,再经过对茶文化符号的再创造,实现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美学的有效结合,更能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可以将传统茶文化符号进行变异、错位、打散等方式,对茶文化符号进行再造、衍生以及提炼等,这样能够用现代化的设计方式将传统的茶文化符号表现出来,以茶画为例,茶画为茶文化符号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茶画中包含了茶具、茶市、茶楼、点茶、斗茶以及采茶等众多场景,上述景观为茶文化符号“形”的提取奠定了基础。古代茶器具众多,众多茶器具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物质、人文遗产等,在现代茶室环境设计中,通过提取茶器具中的茶文化符号,能够将丰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设计在环境中,这样不仅能够设计出蕴含民族、地域意味的茶文化符号,还能够进行各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2.1.2茶文化中“意”的延伸和沿用。

我国茶文化深受佛家、道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茶文化符号的应用不仅应该只重视“形”,还应该重在“意境”的应用。茶文化符号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即使再优美的造型,如果缺乏自身包含的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也不可能流传和发展。文化符号的产生通常源自于人们对宗教、自然的崇拜,进而产生了“驱灾辟邪”的象征意义,表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在进行文化符号设计时应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设计了具有众多寓意的文化符号,即由“形”衍生为“意”。

2.2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手法

茶文化符号在环境设计中应用时,应该采用合适的应用手法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茶文化民俗图形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不同地区、民族形成了特殊的茶文化或者风气,以《清明上河图》为例,该部传世的作品全面的反映了当地、当时的风土人情,这种具有浓郁民俗的画卷,可以应用在现代茶室、茶馆环境设计中。我国茶民俗众多,如功夫茶、酥油茶、虎斗茶等,上述都是茶民俗的典范,通过将典型的茶俗文化等以符号的形式应用在茶室、茶馆环境装饰设计中,例如,能够将各种茶俗文化设计成茶画、浮雕等,能够赋予茶室、茶馆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以及象征色彩,进而对受众人群的审美产生影响。

2.2.2茶文化作品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具有非常丰富、多样的茶文艺作品,例如茶事掌故、茶戏曲、茶歌舞、茶书法以及茶诗词等,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甚至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珍品。特别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作品中包含了众多道家、佛家以及儒家等思想,茶文化作品比较完美的体现了我国的众多精神文化,通过将这些富含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茶文化符号应用在茶环境设计中,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赋予茶环境特殊的文化含义,丰富茶环境的精神内涵,同时还对于传播茶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3茶文化图案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茶文化图案符号通常来自于茶器具表面的纹样,例如景泰蓝图案、宝相花、龟背纹等,我国具有悠久的茶文化,进而茶器具文化以及种类众多,不同地区在进行茶器具纹样设计时,会应用不同的图案、文化符号以及装饰手法等,可以将茶文化图案设计成装饰品、浮雕等。通过将茶文化图案应用在茶室外景设计中,能够展现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的茶文化图案符号不同,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茶室、茶馆的地域特征、民族风格以及受众人群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将茶文化图案符号应用在环境设计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不同国家、地域以及民族的茶文化图案符号提取和设计时,提取者应该准确的把握不同图案、图形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寓意,这样既能够对茶文化图案符号进行定位,又能够将传承茶文化、历史文化的讯息等准确的传递给顾客。

2.2.4茶文化造型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我国许多的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主题公园以及茶馆等,都是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茶器具的形态和寓意,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寓意茶器具符号的应用,能够设计出不同文化典范、物质性的茶文化建筑,进而起到了凝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作用。茶文化造型艺术的设计通常需要借鉴我国历史茶器具符号的形态结构、寓意等,进而设计出不同造型的动态水景、雕塑景观以及园林小品等,各种茶文化造型的形态各异,其传递的文化形态和寓意等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茶文化造型艺术的应用,能够设计出具有特定文化性质的景区或者茶室、茶馆环境。

2.2.5茶文化美学符号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茶文化美学符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形式美学符号的应用,即符号由体、面、线以及点灯经过巧妙的组合形成,例如多样统一、匀称对比、单纯齐一等,能够赋予不同茶文化符号相应的形式美,以“百茶屏”为例,其是茶溪谷著名的景点,采用多样统一、对比调和等手法,塑造了具有十足古风的特色景观,其中祥云浮雕展现了茶文化的形态美,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意境美学符号的应用,意境美学符号是更高一级的美学手法,艺术家通过自身对诗、艺术以及茶文化意境的理解,并利用自身的情感进行熔铸,能够赋予不同茶文化符号不同的意境和内涵,以茶溪谷为例,在环境造景设计中,采用了借景、障景以及框景等众多手法,赋予了茶溪谷特有的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美。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应用茶文化符号进行环境设计时,首先应该对茶文化符号进行充分、全面的理解,然后对茶文化符号进一步的提炼,提炼茶文化符号中的“形”和“意”,基于此再应用茶文化民俗图形符号、茶文化作品符号、茶文化造型符号以及茶文化美学符号等进行环境设计,以此设计出融合或者渗透了茶文化的茶环境,起到传播和弘扬茶文化的作用,同时促进我国茶叶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成.当代环境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及美学意义分析[J].福建茶叶,2016(1):237-238.

[2]陈冲.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4(4):104-105.

[3]李荣华,郭莉梅.茶文化视觉元素在商务茶馆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16(2):83-84.

[4]张倩.基于地城文化的茶馆室内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第2篇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陕西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陕西,这一古老而又具有现代化的城市,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将把关注点放在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努力打造西北地区敞开对外的国际开放门户,介入全球化竞争与全球交流合作,实现陕西综合影响力在国际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作为陕西地方特色文化之一,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研究具有浓厚的文化属地性。弘扬丝绸之路的地方特色文化,开展陕西茯茶文化资源以及茯茶特色旅游文本对外推介的翻译研究,有利于扩大陕西地方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带动陕西地方特色文化走向世界,对陕西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研究拟转变传统的文化理论研究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查询,搜集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的文本资料,尝试为陕西茯茶企业建设提供宣传平台,对外推介陕西茯茶文化品牌,提升陕西茯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陕西茯茶文化的影响力。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相关研究

陕西茯茶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茯茶名字起源研究;茯茶发展历史;茯茶工艺和成分研究;陕西茯茶的历史意义与地位。

茯茶名字起源研究主要集中在官茶音变之说和附会茯苓之说。持官茶音变之说的研究者们引经溯源,认为茯茶是“附茶”“副茶”“福茶”的音变,取义“官茶之附属”,或者因其保健功能而取义“福乐安康之茶”。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茯茶含有类似茯苓的成分而得名(韩健畅,2015)。

研究茯茶发展历史的学者从自然条件、物质基础等方面分析了陕西茯茶文化的形成过程,即在千余年前的茶马互市贸易中,由于咸阳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经济枢纽作用等原因,陕西形成了独特的茯茶文化(韩星海,2012;侯凯东,2013;张家琪,2016;李通,2016)。在历史上,陕西茯茶文化随着茶马交易的发展而久盛不衰。

茯茶工艺和成分研究的主力军是食品专家、微生物研究专家和茶叶成分研究者,他们从茯茶的制作过程,尤其是“金花”——冠突散囊菌的产生而带来的独特功效,以及成品化学成分分析、贮存时间与方法对“金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与研究(彭晓赟,等,2011;梁艳,2011;李适,2016)。

陕西茯茶的历史意义与地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茯茶在历史上的经济作用——是茶马贸易的主要物资与交易对象;茯茶的独特的政治作用——成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改变了少数民族的人口结构并缔造了少数民族城镇,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创造了边疆治理途径(段继业,2010)。

这些研究从理论角度和工艺角度对陕西茯茶进行了分析,但是对于如何建立立体化的茯茶文化,以及如何从新的角度对外宣传茯茶文化、促进茯茶产业发展的研究未曾提及。因此,该研究汇集整合陕西茯茶文化的各种文本资料,结合外宣翻译和宣传网页对外推介陕西茯茶文化。

2.2 项目研究的基礎条件

首先,作为咸阳师范学院“陕西丝路文化旅游资源对外推介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指导老师在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积累了宝贵的材料与经验,对地方文化研究也颇有见地,有助于该项目的开展。

其次,项目负责人具有组织领导能力,非常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严格要求,善于总结、归纳、整理信息。成员们学习了英语翻译必修的基础课程,对翻译专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例如专业课程《英语翻译教程》系统地讲解了英语翻译方法、步骤等理论知识,对汉英翻译实践很大的帮助。尤其重要的是,成员们对所研究对象有浓厚的兴趣,具备基本的创新研究能力,非常愿意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摸索和创新。

最后,项目组成员就此项目做了一定的前期准备,收集了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文本部分资料,对已有的网络资料进行前期整理,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项目组成员对该项目所用理论都很熟悉;具体的任务分配、实施步骤及恰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可以完全保证该研究的顺利开展。项目组成员将会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开展陕西茯茶文化资源以及茯茶特色旅游文本对外推介的翻译,宣传中华灿烂悠久的丝路文化中的关色茶文化,培养精通地方文化的翻译人才,积极促进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

3  项目研究的意义

陕西茯茶文化的研究及其对外推介文本材料英译,将进一步促进陕西地区茯茶产业、茯茶文化的发展。茯茶文化带来的特色旅游及其所衍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旅游效益。

陕西茯茶文化研究资料主要来源于陕西地区茯茶企业外宣文本、茯茶小镇特色旅游文本、茯茶文化研究文章、政府和茶叶协会的相关活动、研讨会公告等。高质量的翻译文本可提高茯茶文化的宣传效果,加深国外游客的旅游文化体验,提升陕西旅游文化品牌,扩大旅游特色文化景区的知名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2)企业效益。

据统计,目前咸阳市共有茯茶生产企业40余家,销售企业53家,从事生产、研发、销售从业人员1万余人。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的研究与实践,使地方特色企业与高校科研创新力量相结合。地方特色企业得益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助力将迅速发展,尤其是其品牌知名度的扩大以及出口贸易的发展。

此外,该研究团队将联系陕西茯茶企业,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陕西经济建设。这些对于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增强高校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项目实施方案

4.1 项目研究内容

(1)对近10年关于陕西茯茶及茯茶文化方面的文章逐一梳理,收集陕西茯茶文化的起源、陕西茯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点、茯茶文化的历史嬗变过程等文本资料,形成较为完整的陕西茯茶文化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1份。

(2)实地考察,深入茯茶企业、茯茶小镇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包括茯茶工艺、茯茶文化、陕西地区茯茶企业外宣资料、泾阳茯茶小镇旅游推介文本等对各种文本资料,建设性地提供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文本。

(3)整合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文本,尝试建设陕西茯茶宣传平台,把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促進茯茶贸易、实现产品价值,扩大陕西茯茶行业辐射力,推动陕西茯茶产业发展。

(4)研究茯茶文化推介文本英译时的翻译策略的制约因素,分别从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地域因素、文本用途、语用意义等角度探析研究,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4.2 项目组织实施

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通过网络等有效途径查阅语料库相关文献知识,并熟悉研究基本流程,为陕西茯茶文化的调查研究收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老师的严格指导下,项目负责人与全体组员通力合作,进行项目实施。负责人全力把持项目实施具体过程,并确保组员安全和实践调研的顺利进行。各组员认真负责,及时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

(1)2018年5~7月:整理关于陕西茯茶文化的文献资料,分析陕西茯茶文化的特点与发展阶段等;阅读关于翻译策略的有关文献,确保项目组成员夯实理论知识基础。

(2)2018年8~10月:初步设计好整体研究框架后,项目组成员对陕西的茯茶企业、茯茶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并收集关于陕西茯茶的双语文字性介绍资料,获取茯茶文化研究的第一手真实资料与数据。

(3)2018年11至次年1月:整合陕西茯茶文化理论研究和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英译文本,尝试建设陕西茯茶宣传平台。

(4)2019年2~5月:项目组及时总结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过程中的经验,开展基于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的英译策略研究,以实现其应用价值;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项目进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研。

4.3 项目训练预期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整理陕西茯茶文化的的文本资料,如历史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历史嬗变过程等,撰写研究报告1份。

(2)通过网络资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陕西茯茶推介相关汉英语料,汇编陕西茯茶文化对外推介文本小册子,其文本材料包括陕西茯茶企业外宣资料、泾阳茯茶小镇的旅游文本等。

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

引言

英语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体现出英语的魅力,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而茶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茶文化与英语语言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深受中国人民以及西方国家人民的喜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大学英语与英国茶文化的关系概述

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并深深影响着世界的茶文化发展。其中以英国茶文化最具代表性。随着现代人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许多院校已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保证开展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同时讲解茶文化的背景以及文化理论,让茶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知。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西方国家同样重视茶文化,因此,可以适当引入西方的茶文化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更准确的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由于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语法、句法以及语言场景的使用,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背景,不断融入茶文化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对英语教学更感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截至目前,多所高校已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相结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利用价值,并确保在融入茶文化以后的英语教学课程变得更有意义。学生了解基础茶文化内容以后,可以更准确的理解英语词汇,并掌握重、难点英语语法和句法的使用方法,既保证学到了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又可以对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进行学习和弘扬,让英语课程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2高校进行茶文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随着中国茶文化流入英国,英国本土渐渐接受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并将其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内容。

2.1增加选修课

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式不同,茶文化的教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可以以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由于学生掌握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学习其它文化科目的同时,可以适当引荐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并要求教师对相关茶文化历史进行讲解,加深对其他文化的印象。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陶冶情操,顺利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

2.2不同的渠道推广

茶文化在我国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也在课堂上大力宣讲茶文化的内容,因此,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来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对茶文化进行推广。为确保学生了解更多的茶叶品种,并在推广的同时,融入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各大院校可以在图书馆设立茶展览区,并提供相关介绍书籍,让学生完成茶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任务。适当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诗词大会,要求学生在大会举办之前,不断积累茶文化的知识和内容,以便提高答题过程的精彩程度。校园内部也应大力宣传茶文化的知识,鼓励更多学生普及茶文化,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茶文化的相关理论,确保我国优秀的茶文化可以传播得更快、更广。利用校园广播的宣传方式,能够迅速提高茶文化在校园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对茶文化的知识进行宣讲,满足了茶文化爱好者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2.3将茶文化与学生自身的专业内容结合

由于学生需要学习英语课程知识,因此,教师将茶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上推广,能够弥补学生茶文化知识的空白。教师引入的文化内容以西方茶文化为主,英国的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代表,为避免学生对学习茶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证满足学生对汉语文学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播英国茶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茶文化知识的精髓,进一步体会茶文化内容的价值。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英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在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容以后,可以满足特定语境的交流需求,让交流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3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不同,融合了中西茶文化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搭建英语课程基础,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弥补知识的空缺。由于学生首先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在对英语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不同的内容,并有阶段性的进步和提高。

3.1阅读中西茶文化文学作品,丰富英语教育内容

学生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语的重要内容,可以先从阅读西方茶文化文学作品开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茶文化文学作品。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课程,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了解英语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技巧。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因此,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加强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阅读原著,以免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受盗版错误翻译的影响。学生积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知识,感受作者在茶文化氛围中的思想和情绪变化,才能更真切的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最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提出对阅读作品的看法,检验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状况,才能顺利完成下一步教学方案的制定任务。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以及最为著名的《傲慢与偏见》进行阅读。这些作品各有各的艺术风格,且与茶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对英国饮茶方面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学生,或定期的举办英语优秀作品心得交流座谈会、恳谈会等,这将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中不断的增长自己对英国茶文化以及不同区域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东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基于英语文化理解英语知识的能力。

3.2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观

诸多高校开展英语教学课程,都要先让学生了解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同时,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规范用语习惯,才能确保学生在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时,语言更为严谨,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由于中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学生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的内容应避免与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避免翻译以后的文章难以被理解。教师应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由于某些学生存在英语成绩较差的状况,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茶文化的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理解歧义或无法理解茶文化根本内涵的状况,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自行上网查阅与茶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然后教师针对这一类学生增设培训科目,比如单独出课后复习题,让学生的个人能力有质的飞跃。学生需要谨遵教师给出的教学方法,接受教师的指导性意见,才能经过不断努力,既可以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特点,又可以以英国本土的茶文化思想,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注重茶文化导入的层次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英语专业的教学课程需要教师有阶段性的开展教学任务,也需要学生个人能力有层次的提高,才能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并适当的将茶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宣讲,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顺利的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茶文化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语境,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步提高。由于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更有逻辑性,学生学起来也更为方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指导性办法,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另外,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或者找老师进行询问,弥补茶文化知识的空缺。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将制定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实际,让学生的个人成绩稳步提高。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避免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灌输过多的知识内容,假如学生无法消化和理解,那么这些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教学课程,还需教师有阶段地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慢慢融入这种学习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传,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就可以从茶文化方面入手,通过优秀茶文化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重点、难点知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入英国茶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品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阅读西方优秀文化作品为基础,先让学生在茶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从而用茶文化去感染、熏陶每一位学子,丰富学生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去阅读英国优秀的著名原著作品,若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汉互译本,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英国茶文化,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语感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学军.《失明抒怀》语言层面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5):2-4.

[2]袁宏.从语言层面谈儿童绘本的翻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1-14.

[3]彭富强.论文化与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4(8):35-36.

[4]肖辛格.例谈影视作品标题的翻译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3(3):45-46.

第4篇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技巧应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朝代更迭和岁月流转中,传统文化在时间的洗礼下闪烁着动人的光辉。而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岁月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其自身的独特体系。茶文化包含内容范围广阔,其表现形式亦是丰富多样,从古代的茶诗、茶歌到茶艺中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多彩。在现展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成为了对外交流中的重要枢纽。但在实际的英文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茶文化的翻译工作仍存在一些缺陷。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对茶文化翻译技巧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对外交流水平,实现传统文化输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1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要点

1.1前期准备要点分析

在展开英文翻译工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点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差异对于翻译工作造成的影响。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提高茶文化的英文翻译质量,首先要从完善的翻译前期准备入手。茶文化内涵丰富,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需要译者对茶文化有广泛深刻的了解。为保障翻译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正式着手翻译前,应当广泛地阅读茶文化相关书籍,全面搜集茶文化的相关资料。在广泛阅读的同时对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对茶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现代茶文化的传播和表现不断更新认知,为翻译工作提供有效保障。翻译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为了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对于茶文化来说亦是如此。将中国传统的特色符号用英文进行专属,使茶文化能够存在于另一种语言体系中。茶文化本身经历了悠久岁月的洗礼,其内涵丰富的同时也为英文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茶文化从唐代陆羽的《诗经》发端,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吟咏赞颂。在这过程中诞生了大量的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歌赋。在进行英文翻译时,要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对古诗、文言文的翻译应当严格参考相关资料,必要时可参考相关工具书或网络资源进行查阅辅助。

1.2翻译校对要点分析

由于茶文化翻译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为广泛,为了保障翻译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必要加强对校对工作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播,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针对部分特有名词,如茶名、产地等相关信息采用直译或意译的问题。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为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播,向世界人民普及中国特色茶文化,在进行特殊名词翻译时需要结合实际语境和语义进行具体分析。将英文直译版本与中文原版进行对比,当两者内涵差距较小时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直译法对特殊名词进行直译。茶文化本身历史悠久,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受地域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茶文化中蕴藏着浓厚的民族气息,不同地域的茶文化之间也有所不同。这些复杂因素都给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英文翻译过程中就要面对这英文中的语言空缺。对缺少一一对应的专有词汇和语句进行直译,为保障翻译质量,就需要将直译和意译进行有机结合。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工作由于其本身浓厚的文化气息影响,在翻译工作中需要格外注意保留中文独有的特殊韵味和美感。中文本身的语言特点也会给翻译工作带来挑战,茶文化中涉及到大量中文特有词汇的应用,在英文翻译时要注意转换语言思维方式,避免出现中式英语。校对工作是对翻译的再审核,要保障翻译语言的科学规范,就要严格进行校对工作,对有争议的语言处理进行优化和改进。针对中文原件中的重复性表述,可适当进行删减,对中文中使用的描述性词汇或语句在进行翻译时需要严谨选择合适的表达进行表述,尽可能表现茶文化中的独特的艺术内涵。

1.3翻译难点分析

英文翻译能够帮助茶文化迅速实现传播效应,扩大其传播范围,使世界人民能够通过茶文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精神内核。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工作中主要存在两个难点。首先是四字词语的翻译问题,与英文表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表达较为精炼。而茶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古代文人墨客的吟咏赞颂,在这当中应用到了大量的四字式词语。这些词语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文学内涵,在进行英文翻译时,往往需要译者结合时代背景深刻体会其中表达的丰富内涵。通过意译的方式对茶文化中的精炼表达进行再阐述,同时也要注意还原其中的中国文化的独特美感。其次是上文中提到过的茶名问题,中国茶的命名的背后通常蕴含着文化背景或地域特色。中文的语言表达较为简练,在进行茶名翻译工作时,采用意译则需要使用大量的限定词进行修饰,造成名词过长的问题。

2中国茶文化英文翻译过程中技巧的运用

2.1翻译规范理论的技巧应用

区别于一般的文献翻译,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对与中国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要想表现茶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核,需要译者对茶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而正是由于译者本身对于茶文化产生的认知,在翻译过程中更需要注意翻译规范理论的约束。规范合理的翻译应当以原文为主,英文翻译工作决不能是基于原文的再创造,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不能融入自身的观念和想法。中文和英文本身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在翻译过程中有所出入是合理的。语言词汇的不同决定了在茶文化的英文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语义完全相同的转换。但仍然需要尽量贴合、忠实于原文,通过近似的词汇、相似的表达形式对独特的中国茶文化进行诠释。同时,中国茶文化的英文翻译以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为主要目的,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就要注意保证译本的可读性。文化背景的不同使两种不同的语言在相互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降低可理解性。茶文化的产生和兴盛中都包含着浓厚的时代特色,在向英文进行转换时,可能会使部分对中国了解甚少的世界人民难以理解。英文翻译应当在原文的基础上,尽量还原原文中的文化特色,但也要减少不同文化中产生的误解。

2.2结合文化特点进行翻译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英文翻译工作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实现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让更多的世界人民能够认识并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为尽量保留其中中国文化的特色和语言魅力,在翻译工作中应当结合原文语境选择合适的翻译技巧。中国茶文化的翻译工作中涉及到部分对于茶叶产地、茶叶外形等背景阐述或细节描写。为使外国读者能够更清晰的对茶文化有认知和了解,可以将直译与注释进行有机结合。既完善了直译中的表达缺失,又能通过这种方式对中文的表达风格进行还原。除此之外,茶文化中茶名、产地、茶叶特色等相关讯息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直译与注释的有机结合能够使两者的优势合并。在对主要内涵进行直接翻译表达的同时,通过注释对相关背景信息进行补充,既保留了精神内涵有丰富了语言文化。除了茶名、民族文化等中文特色表达,茶文化中的地名、人名等可以采用音译方式进行翻译。茶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其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文学、艺术、宗教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这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专有人名、地名等因素的翻译工作,在英文体系缺乏对于这些专有名词的转述。而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始终是有限的,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很难通过个人的文化素养对这些专有名词进行精确地直译。采用音译的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简化直译造成的译文冗杂。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专有名词在频繁的使用中已经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音译反而更能够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展现历史沉积下的民族文化魅力。

2.3注意翻译逻辑严谨

茶文化兴起于唐朝,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伴随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开展,为了加强对外交流,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要通过英文翻译的方式实现文化传播的目的。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悠久的历史沉淀中积累了大量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歌赋、书画乐章。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诗歌等艺术表现形式的推动和支持。但在英文翻译过程中,这些诗歌等文言表达就对英文翻译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诗歌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语言表达简练有力,其用词用字之独特巧妙对英文翻译工作的精度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为提高翻译工作水平,应当对原文的逻辑进行梳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内涵表达。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语句表达中逻辑的严密性,以文化的本质为根源,尊重原文的用词和表意。在进行英文翻译时,通过词汇之间的细微不同对表达内涵进行区分,使翻译内容尽量贴合原文。综上所述,对于文化传播和对外交流来说,传统文化的英文翻译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翻译工作的开展应当以茶文化的精神内核为根本,注意用词用句的严谨,尽量贴合原文本意。为提高英文翻译工作质量,要注意翻译技巧的应用,注意翻译规范理论的约束。结合茶文化的特点选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语句表达的逻辑进行严密的梳理,才能更好的实现茶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崔宇.英文翻译中语言的多元化文化表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0(4):89.

第5篇

关键词:茶文化;茶叶包装设计;研究和探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茶叶包装设计要求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茶叶包装设计工艺水平,直接决定着茶叶产品的市场销售水平。同时,茶叶包装设计与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密切相关。基于此,相关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有效融入茶文化,不但可以满足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基础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水平。因此,通过研究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茶文化的含义和分类

由于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具备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基础特征,集自然、社会、人文、茶叶为一体的文化体系。关于茶文化含义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广义层面的茶文化,部分学者认为,茶文化作为历史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集中统一体,主要基于物质层面,客观反映精神层面;二是狭义层面的茶文化,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茶文化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变化,主要集中在人类精神文明层面,是精神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茶文化按照文化形态,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一是物质文化;二是心态文化;三是制度文化;四是行为文化。

二、茶文化与茶叶包装设计的发展历程

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唐代时期,主要以南方地区为主,在南北方文化交流和沟通过程中,茶文化逐渐被广为流传,成为唐代主要传统文化。陆羽通过撰写《茶经》,具体描述了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柳宗元等人在吟诗作赋的时候,非常喜好品茶,并且对茶叶的种植和加工颇有研究,茶文化逐渐普及全国各地。然而,唐代时期人们对茶叶的存储问题研究并不透彻,在茶叶包装过程中,通常以纸包为主。宋朝时期,国人的品茶艺术更高,茶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一种普通农作物,在茶叶包装设计方面,宋代人通过对唐代人的茶叶包装设计工艺进行进一步改进,采取模压方式,包装设计出朝廷专用贡茶,被称之为“龙团凤饼”,进一步提升了茶叶包装设计工艺水平。进入元朝以后,茶文化更加成熟,人们品茶习惯得以变化,并不喜欢加入相关香料,而以清淡典雅为主。明朝时期,人们在品茶过程中,将茶叶置于沸水之中,也就是所谓的泡茶,泡茶的品茶习惯迄今为止依然被沿用,并得以广泛宣传和普及,逐渐名扬四海,成为一种国际饮茶习惯。

三、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

1.茶文化理论运用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

平面包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常对传统文化中的现实事物进行改进、创新,以此来达到预期的艺术设计目的。同时,通过运用传统设计理念,能够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创新能力,达到现代平面包装设计的预期目标。传统茶文化为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创新思维理念,传达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积极效应。因此,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想寻找突破点,必须深入、全面的研究和运用茶文化,通过提炼茶文化之中的艺术文化精髓,来提升茶叶包装设计的整体质感。随着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茶叶包装设计工作人员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游戏设计、海报设计、装潢设计、宣传设计、LOGO设计等方面,需要通过融入茶文化及其相关创新元素,来增强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强化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提升产品设计的整体质感和美感。由于茶文化具备独特的韵味和意境,所以在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方法,有效融入茶文化,则能够彻底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韵味和意境问题,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民族与时尚元素的统一综合。随着中国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时代背景下,中国茶文化与时俱进,其内容和类型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导致茶叶包装设计理念得以改进和优化,通过将传统元素与流行、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传统美、自然美与现代美设计理念的相统一。

2.茶文化运用于茶叶包装图案设计中

对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而言,图案设计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茶叶包装设计的关联性和多样性,同时与茶叶产品的销量、效益直接挂钩。长期以来,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图案设计主要集中在字画、诗词、民俗、茶树等方面,茶叶包装图案设计素材十分丰富,表现模式较为多元化,对平面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通过对诗词、民俗、字画图案的设计,能够充分提升平面设计的整体特性,进而达到自然与文化协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与茶文化有关的歌曲、诗词、书画、舞蹈、建筑等艺术作品,可谓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运用传统的茶文化,充分提升了现代茶叶包装图案设计的自然、人文等基础特性。中国传统茶文化具备一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现代茶叶包装图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有效运用茶文化,一方面能够体现出茶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审美理念,将茶文化中的各种图案有效融入到茶叶包装图案设计中,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案,给人一种多元化的造型和艺术形态。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图案设计一方面运用于茶具、外包装等设计过程中,而且被运用于各种与茶叶有关的书画作品、工艺作品中,使得图案设计方法更为丰富,艺术收藏价值更高。我国茶叶包装设计人员在图案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茶文化艺术形态,结合本地经济状况、民俗文化、地域特征,设计而出的茶文化图案风格迥异,完全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紧密结合时展特征和流行、时尚元素,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得方法,完整体现出茶文化多元化的图案艺术特点。

3.茶文化运用于茶叶包装色彩设计中

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曾经指出:“色彩作为美感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看出,色彩对于人们情感的传递来讲,其意义深远而重大。通过在人类主观情感中融入色彩元素,不但能够传达出真实的情感色彩,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丰富人们的美感意识。在现代茶叶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中,通过运用茶文化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能够充分提升色彩的美感,打造高质量、高标准的茶叶包装设计品牌力。现阶段,我国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色彩设计方法主要根据茶叶的品种、性质、级别、环境,以及人们的品茶习惯、所用茶具等进行设计,色彩以红色、黑色、褐色、绿色和黄色为主。研究表明,我国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设计主要以绿色为主,主要是因为茶树所生长的环境以及自然成色为绿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和谐、融洽的感觉。因此,绿色自然成为现代茶叶包装色彩设计的主体色调。将绿色与黄色、绿色、紫色、红色、黑色、白色等色调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塑造出意境深远、悠然自然和宁静典雅的自然环境,可以充分体现出茶文化的色彩情感,有利于平面设计色彩的有效运用和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成效的提高。通常情况下,茶文化之中的各类色彩均象征着不同文化主体,其中:红色象征着喜庆,黄色象征着权威。因此,红色、黄色作为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主要色调,人们对其依赖程度较高,用来呈现事物的尊贵性与喜庆性。

4.茶文化运用于茶叶包装文字设计中

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文字设计非常关键,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基础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茶文化中的文字设计主要涉及到诗词歌赋、区域民俗、茶品特性等方面,文字起到阐述和说明的作用。文字作为茶文化的基础构成部分,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过程中,通过融入文字元素,一方面有利于茶文化的发扬和传颂;另一方面有利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成效的提升。通常情况下,茶文化中的文字设计方法主要涉及到与茶叶有关的事件、诗词、典故等内容,融入民俗文化,能够从本质上体现出茶叶产品的基础属性。因此,文字设计对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而言,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一种客观、形象表述,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博大精深的真实体现,有利于茶文化内涵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有效运用茶文化,不但能够对茶文化进行弘扬和传颂,而且有利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将传统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有机关联起来,是对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茶文化的有效运用,对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工作而言,其潜在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将是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必由之路。因此,对基于茶文化的现代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显得意义十足,将是国内外学术界所长期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之一。

作者:刘中美 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黄艳玲.对传统元素融入茶叶包装的思考[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2]邓方伟.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7)

[3]王娟,罗胜京.岭南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02)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拉动国内旅游内需所提出的新型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的特点是人文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形式新颖丰富,旅游层次多元化,旅游周边产品繁多等,不仅能够满足当下人们游历美景的旅游需求,而且能够释放人的压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当代节奏紧张的生活环境下,茶文化旅游十分受青睐。而基于低糖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在旅游内容、形式、内涵上更具生态性,更加环保、绿色,更加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未来茶文化旅游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1低碳旅游的发展概述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所谓低碳旅游不是表面上的减少碳排放的简单含义,它更包含着深层次的将资源的有限性创造无限性价值的含义,旅游本身就是为了达到精神和身体的满足,旅游更是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拉动当地的GDP的增长,大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很多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旅游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关于碳排放不合格的问题,对于旅游业在节能减。最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实际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的,许多城市旅游业的开发不惜以环境为代价,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这种以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国家针对旅游业的开展和实施也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一切都是由当地政府做主,由于国家对这方面没有一个总体的把控,就会导致很多不是太乎规矩的事情发生。旅游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标杆,从低碳旅游、文化开发、环境保护以及节能减排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低碳旅游的力度,提升低碳旅游的影响力。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

虽然我国目前的旅游业逐渐展现出上升发展的迹象,但在旅游业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像景区的工作人员对游客的服务态度以及一些景点的基础设施陈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业形成了制约。又因为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条方便之路,所以,对于现在的旅游业中的问题应该加以解决,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将生态环保的概念加入到景区的建设中,一方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对游客产生了影响;第二,在旅游业发达的城市,设立专门的旅游条线车,方便游客的乘坐,同时也鼓励游客乘坐公共交通,低碳出行,提高更多人的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通过政府与公益组织的努力,让很多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使很多人的消费观念得以转变;首先,在住宿上,不再选择星级宾馆等一些设施全面的地方住宿,多数会选择一些环境整洁的旅馆居住;其次,在出行方面,更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或者徒步旅游,减少了碳排放;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社会中的哪一方单方面提出来的,他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完成的,需要国家制定出一些相关的扶持政策和一些旅游企业对政策的支持和实际应用,还有游客对一些旅游法规的遵守。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分析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的提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使人们对于旅游行业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助力,其中茶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助推者。旅游业是隶属于服务业中的一种,茶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将二者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一定会达到意外的效果。首先,茶文化是极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好评;其次,茶叶集天地之灵气,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因此具有明显的原生态性,加之中国4700多年茶文化历史,更显其文化底蕴。如果在当地的茶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加上后天的旅游业的开展,不仅使茶文化走出去,还会使贸易走进来。当茶文化与旅游相撞,一定会撞出一条新形式的旅游之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当开发绿色低碳旅游的意识已经被接受之后,接下来培养人们的低碳消费的理念就成为了首要目标,因为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只有意识不行动还是看不见效果,所以要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只有这种理念的形成才能够促使着人们去行动。从目前我国绿色环保旅游的发展情况来看,取得的成绩是不能否定的,比如上海世博园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低碳环保景区。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低碳一样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可以建立在低碳基础上的。这两处地方充分证明了低碳旅游理念是值得被践行的。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近些年我国为了拉动旅游内需,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旅游事业建设上,开始倡导物质与文化的相结合,单一的旅游方式逐渐为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所取代。相关部门开始意识到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血液,茶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因为茶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茶还具有凝神静气的功能,茶可以驱走心烦气躁,茶中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可以结合一些地区所产的特色茶,开展新的旅游模式,新的旅游模式中不仅包含之前的对景色的浏览还包括对茶的了解,一举两得。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建设茶文化旅游的项目,不仅是对茶文化的传播,也是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的利用,在结合自然资源和茶资源的同时开展旅游业,开设多种体验活动项目,让游客实际动手采摘茶叶,为茶喷水等活动,来吸引广大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茶的源来开展一些艺术表演,加深游客对茶文化的记忆,同时,对茶的采摘,加工等形成一个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链,树立一个自己的品牌,看到这种茶就会想到当地的茶文化《印象大红袍》演出,演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包括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内容,能够将游客拉入到茶文化情境之中,使人们深深体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茶叶本身具有药用功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茶叶也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茶树生长在大自然中,集天地之精华。采茶的工艺也十分精湛,茶歌、茶舞也极具艺术价值。这些都是属于茶文化的范畴,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然而随着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越来越好,其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像对一些资源的利用不到位,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在大力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同时,还要时刻记忆茶文化旅游还是低碳环保的旅游,不能忘记根本。如何让茶文化旅游与低碳、资源优化相辅相成,是政府和企业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低碳的茶文化旅游才能够实现。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3.1做好科学规划

开展低碳茶文化旅游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过程中,一定要将低碳进行到底,不能因为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而将原来的茶文化破坏,在这里要在开始建设前找准当地以及国家的规定,按照法律法规来建设茶文化基地,与此同时也要对茶文化进行保护,不要对茶文化造成一种不可恢复的局面,运用先进的技术,保护好茶区不受破坏。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起点,不仅需要旅游行业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广大人们群众的配合。对于低碳旅游中的新型茶文化旅游,就更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协作,各自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以及自身的能力,为茶文化旅游的建设起一个良好的作用。这种茶文化旅游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茶文化进行不同的规划,针对不同的茶其身上带有的不同的特点,来设计茶文化旅游方式。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养来自四而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这种示范推广很有作用,会引导一些具有独特茶文化的地区进行茶文化旅游的开展。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文化的旅游基地的建成之后,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运营方式,不能再沿用之前的粗放式的旅游方式,应该针对其所在地区的茶的特点来设计运营方式,改变之前的粗放型运营方式,建设集约型的运营模式,通过对茶区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茶所具有的文化来设计旅游方式。例如浙江湖州的顾诸茶文化乡村旅游区。

3.4提高环保意识

当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又回到了提高人们的意识上,因为意识这一东西是会随着时间,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而改变的,所以,提高环保意识这个事是需要长久保持的,当新的茶文化旅游景区建好之后,会有一些人慕名而去,但见到如此“简陋”的景区可能心中的兴奋被浇掉大半,这样就会影响景区的收入,所以环保的意识很重要,它是引导社会大众衣食住行的消费观念的起源。

第7篇

1.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

1.1 人文性

我国《辞海》记载“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即其是我们人类文化中的核心优秀部分,其是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的存在意义。简而言之,人文——人的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烙印。现代教育崇尚人文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其人文特性进行全面开发与培养。人文教育则是将我们优秀的文化,全面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方方面面,使其浑身散发出一种智慧理性之光,这个过程就是人文教育的全过程。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也是以人文理念为宗旨,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发展,也注重其体育文化的习得。例如,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尽显了其浓浓的人文情怀。

1.2 循序性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砖一瓦夯实累积而成,不是一蹴而就平地而起,高校的体育教学亦是如此。每个高校都有其固有的体育传统以及体育文化氛围,其所秉承的体育教学理念也略有差异。但是,其对于学生耳濡目染式的熏陶教化作用却都是逐步深入,层层递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从最开始的浅显到最后的领会运用,是一个慢慢长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拔苗助长,只有靠学生自己去钻研,完成从基础到高阶的蜕变。另一方面,高校整体的体育文化的塑造也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其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和演变,具有长期的建设性。

1.3 综合性

高校教育最鲜明的特点是综合性强,专业性高,这一点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制度、体育场所以及体育赛事,这些都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常规内容。高校不仅设置了露天运动场所,还设置了室内体育馆,以满足不同体育课程的不同需求。同时,高校每年都举办运动会,并积极参加各个大型的体育赛事活动。此外,大部分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科目繁多,从全民皆宜的足球篮球,到风靡一时的舞蹈健身,再到修身养性的太极瑜伽,系统的课程设置见证了体育教学系统的完善过程,而这些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综合性与专业性的最有力佐证。

2.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2.1 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应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不仅能丰富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而且也会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己经日趋成熟,茶文化作为一种新元素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其精妙的文化意义对于高校体育制度的建设与体育精神的塑造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校的体育课将会新增一门茶文化与体育的课程,然后与此柑随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也会应运而生,这是对髙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一种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茶文化中的平和从容之气对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建树具有重要意义,宁静淡然的茶文化内涵能在一定程度上涤荡体育赛事中的浮躁功利之气。

2.2 促进茶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茶文化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璀璨的华夏文明中的一朵奇葩。一路走来风光无限的茶文化却在物欲横流的当代遭遇了“生存窘迫”的局面,甚至可能会出现断层危机。而将茶文化与高校的体育教学相结合,对于萎靡不振的茶文化而言,无疑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首先,体育教学中茶文化会以课程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无论是出于内心的喜欢抑或是迫于考试压力,学生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了解一定的茶文化知识,这就在无形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弘扬。同时,高校学生是传统茶文化继承者的最佳选择,其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够理解和吸收精深的茶文化内涵,并且其具备将茶文化内容以深入浅出地形式进行传播的能力。

2.3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塑造其良好的品格

我国茶文化是融儒家、佛家以及道家思想精髓于一身,其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茶文化一度被视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囊括了茶艺、茶具、茶道以及茶学、茶歌、茶故事等物质精神文化内涵,对于拓展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大有裨益,同时也能刷新其对茶文化知识的认知度,增强其对茶文化的好感与兴趣。此外,茶文化奠定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坚忍不拔、怡然自乐、淡泊质朴的精神内。核对于高校学生的性格塑造具有正面的积极影响,学生在淡然朴实的茶文化的陶冶下会少一分戾气,多一分平和,有利于其良好品格的重塑,将会促进其人文修养气质的提升。

3.茶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3.1 构筑完备的茶文化理论体育教学系统

茶文化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将会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增添一股文化气息,增加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当务之急是如何构筑完备的茶文化理论体育教学系统?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则首先应该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建立茶文化体育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并建立该课程的框架结构,设计完整的课程内容以及合理有效的授课方式,通过这一系列理念与方法逐步搭建起茶文化理论体育教学系统的大楼。另外,评估考核机制的建立对于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幵展也会大有帮助。特别是师生间的双向评估制度对于茶文化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技能、茶文化认知程度以及学习态度进行综合性评估;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茶文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与授课方式以及专业素质进行评价。

3.2 完善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的硬件设施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体育设施的配备比较完备,专业的训练场地与较为齐全的运动器材是高校体育课堂有声有色进行的必要前提。因此,茶文化体育教育也应该添置其所需的硬件设备,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统一发放与茶文化体育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材。开设专门用于茶文化体育教学的专用教室,配置饮茶所需的茶壶、茶台及茶盏等茶具,以增添茶文化体育课堂的真实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同时,开展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其他相关装备也不能落下,高校应增加设备购买的经费,为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加强茶文化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工作

茶文化第一次被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但其己不是首次走进校园,步入课堂。据了解,部分高校早己开设了与茶文化相关的公开课。但是由于教师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一个人唱独角戏,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没有融入创新因素,导致课堂氛围一片死气沉沉,也埋葬了学生对茶文化最初的好感。因此,在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充分调动每一个元素来活跃课堂气氛,重述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一方面,体育教师可以将户外授课与室内授课这两种模式相结合,对茶文化从理论与实践进行两方面的不同阐述,让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茶文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精髓。另一方面,在茶文化体育教学中要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并举的原则,不遗余力地对该课程进行创新性设计,从而使其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热情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

3.4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茶文化体育实践活动

茶文化体育教学受制于课堂时间,其文化内涵并不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完全的展现出来。因此,高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体育。实践活动以另一种方式对茶文化体育教学的内涵进行剖析。例如,可以在人文教育中增设《品茶文化》、《茶叶历史》、《茶艺思想》等系列课程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另外,也可以通过举办茶叶与茶文化知识讲座、茶诗茶歌茶故事表演大赛以及茶文化知识有奖竞猜等活动促进茶文化的传播,营造浓厚的校园茶文化气息。同时,可以在学生中组建茶文化体育社团,引导学生正确地参与茶文化体育活动。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茶文化基地与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茶文化魅力。

4.结语

第8篇

一.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学者们对其的定义层出不穷,孙艳红(2005)将茶文化旅游定义为:茶文化旅游是以体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为吸引物,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茗观景为目的,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旅游[1]。文南熏(2007)认为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休闲性极强的,集茶园林观光、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为一体的体验产品[2]。张耀武(2011)等对茶文化旅游做出如下定义:茶文化旅游是将茶自然资源,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使茶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以民风民俗等茶文化为内容,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商贸、娱乐、休闲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3]。纵观各学者的不同定义,笔者认为,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以茶文化为核心,集观赏和体验为一体,具有多样性活动表现形式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但是一种上层文化旅游产品,更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遵义市茶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西部重镇之一,全市共辖2区、2市、8县、2民族自治县和一个管理委员会。遵义市茶叶资源丰富,茶产区分布广泛,2006年以来,全市茶园面积由31万亩达到12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634家,年加工能力5.54万吨,区域品牌快速成长,全市投产茶园约60万亩,茶叶产量预计4.7万吨,产值30亿元左右。亩丰产茶园为茶农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湄潭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等是贵州重要的茶叶产区,形成了湄潭翠芽、余庆小叶苦丁、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等区域性品牌。近年来,遵义市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以茶产业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涌现出来,湄潭县兴起茶园新农村自驾游,组建了茶乡艺术团,编排表演茶艺节目,规划永兴万亩茶海、生态茶园观光旅游线并投资建设,“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投入使用,凤冈县的夷州老茶馆,万佛茶楼等向游客展示悠久的茶文化。

二.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遵义市茶文化历史底蕴丰富,积淀较好,民间茶俗基础较好。但是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对于茶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文化附加值不高,文化推动力不强,茶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不丰富,旅游产品单一,仅处于赏茶、品茗阶段。旅游产品开发雷同,在市场上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没有自己的旅游品牌,没有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目前,遵义市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仅限于赏茶品茶,还没有形成采茶、制茶、品茶、赏茶、体验茶俗等为一体的组合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阶段,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不强,没有向休闲度假层次转变,不能迎合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

(三)旅游设施不完善

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交通建设难度大,一直以来,交通都是制约遵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茶叶产区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可进入性较差,园区内道路条件差,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建设级别较低。除此之外,由于茶文化旅游园区通常建在农村,贵州山区农民卫生观念落后,尤其是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差。

(四)茶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匮乏

目前,遵义市有一定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的茶叶企业86家,加工厂440家,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现有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农民,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具有民间茶艺表演能力的艺人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同时,一些从业人员虽然懂茶产业,但是不懂得旅游服务,既懂旅游业又懂茶产业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匮乏。

三.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开发原则

1.文化性原则

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充分体现茶文化的特性,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义茶文化历史悠久,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自选址的中央实验茶场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的诗篇助推了茶产业的发展。在深入研究遵义市茶文化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适应现代游客的审美和体验需求,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多样性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2.参与性原则

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遵循参与性的原则,大力促进静态文化的动态展示,增加其体验值,增加旅游活动项目,鼓励游客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增加游客的体验性,使游客不但能身临其境,而且能醉心其中,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旅游产品的刚性收入,提高重游率。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项目的设计,转变居民的观念,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成为旅游发展中最大的获益者。

3.可持续发展原则

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民间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在旅游开发时,重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通常情况下,茶产区的环境都十分优美,原生态风景较好,民俗风情保存完好,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茶文化旅游产品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开发思路

1.深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提升遵义茶文化的软实力,形成进茶园、采鲜叶、制茶叶、品茶饮、购茶叶、赏茶景、演茶艺、体验茶俗的“茶旅一体化”综合发展思路。形成具有遵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建立民间茶艺表演基地,丰富现有茶馆的文化内容,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到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之中。全市大力兴建景区茶馆、农家茶楼、社区茶室、主题茶园等多样化的茶文化体验馆,优化茶文化旅游氛围。

2.提高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

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对于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有着强烈的需求,茶文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游客的体验性,提高游客参与度,将游客引进来并留得住。在保护各大茶厂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资源,在湄潭、凤冈、余庆、正安等地建立生态观光茶园,让游客参观生产流水线的同时,还鼓励游客自我进行手工制茶。举办各种特色茶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融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制作茶餐饮食品。建立科普教育基地,邀请民间艺人教授茶艺,让游客能够寓教于乐,并对民间茶艺进行传承。

3.加强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村村通公路,形成公路、铁路等完善的交通网络,建成通往重点景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完善景区的道路标识。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修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体验馆等设施。

第9篇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对策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茶产业迅猛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将野一带一路冶升格为国家战略全球主题多次在重要场合重申野文化自信冶2017年1月中央办国办联合颁发的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曳要求各地区部门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呼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统一的文化体我国现阶段茶文化仍处在动态变化发展中[1]茶文化的发展壮大重在加大教育以培养人才重在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加强茶文化研究工作[2]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从初等中等到高职高等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和各种短期培训等多层次的茶文化教育体系[3]与此同时不少高校将茶文化教育结合社团活动进行纷纷在学校内设立了茶文化社团使其服务于学生素质教育但是现实中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困难存在人才流失缺乏资金和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本文着眼于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经验和文献调查全面分析了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出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为茶艺茶艺之美在茶艺演绎茶席设计茶形之美茶器之精上并辅以插花及民乐令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茶文化社团活动中经常组织茶艺活动将真山真水名人真迹融为一体精湛的茶艺技巧平和的茶人精神与茶浑然一体学生将感受茶文化的和谐之美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1.2有利于学生竖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发贫乏大学生表现尤为突出[4]学生在遇到学习不如意就业难等问题时如不能理性地进行情绪疏导和调节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焦虑等消极情绪而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以茶为修习心性的载体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因素茶艺重在泡茶的技术偏向审美享受而茶道则旨在通过茶艺展示的严谨与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修身养性在社团活动中专业教师对社团成员讲解茶人的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向学生灌输茶文化的精髓影响学生思想向乐观积极方向发展茶性温和茶文化社团主张通过饮茶的平台来沟通彼此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谊饮茶可清心达到洗涤内心浮躁的目的不断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行动以便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处理问题茶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学习不同的茶知识体验不同国家的茶文化参加无我茶会从赠茶品茶中感知乐于奉献的茶人精神茶文化微妙地融合儒道释三家的哲学色彩蕴含了诸多传统美德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新时期开展茶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5]

1.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社会的规章制度与法令下至各种民间的风俗风气与习惯以及以茶为内容所产生的各种茶诗茶楹联和茶画都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展其人文知识[6]

1.4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茶文化社团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指导的学生社团在社团内部社团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社团活动内容由社团成员集体协商修订在活动过程中全体社团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来完成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意识社团更好地发展需要社团组织者发挥自身的组织决策能力有利于高职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7]茶文化社团的成员来自校园各个专业在社团活动中社团成员通过授课讲座参加各种茶文化活动等获取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熟知各类茶的品质特点掌握每种茶类的冲泡技巧并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参观考察行业品牌营销等活动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茶文化社团提供茶艺师培训茶艺培训传承和传播了茶文化丰富了业余生活近年来茶文化在社会中颇受欢迎社会的各项活动也会邀请社团参与我院茶文化社团曾多次参与野中华茶艺技能大赛冶野青青经贸窑茶韵悠悠冶等竞赛活动和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的二十四节气茶会浙江省茶叶学会的敬老茶会等志愿者活动并多次接受相关企业邀请参与品牌宣传茶叶营销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接触活动的组织执行并通过茶艺表演等增进自身的自信心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组织松散

广大兴趣浓厚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社团其运行更多依靠学生的热情兴趣与爱好管理组织较松散缺乏严格的规定和程序有较强的自发性社团成员组成复杂联系松散随意性强社团内部的管理活动开展一般均由社团成员自主决定学校分管部门一般只提供建议干预较少另外高校中学生社团的数量及种类繁多难于管理

2.2社员流失快

茶文化社团主要是围绕茶艺教学以及茶知识普及等方面开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缺乏乐趣很多社员几次活动之后便不再积极参与社团活动[8]另外社团活动缺乏场地器材导致组织的教学和表演活动效果不佳这些都影响了茶文化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2.3负责人领导力不足

高校社团负责人一般为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其经验丰富但学业较一年级新生繁重精力不足导致对社团的领导力不足限制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低年级学生时间充裕想法丰富往往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团工作但其缺乏经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

2.4缺乏场地

资金和教师指导支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往往缺乏必要的场地支持开展活动要经过繁琐的申请程序且高校活动场地较紧张例如本院茶文化协会茶艺学习和表演往往需要宽敞有大桌子环境幽静的场地由于茶具场地等物件限制一旦要进行茶艺教学或表演排练就要和其他社团竞争场地场地紧缺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经费困难更是阻碍社团发展的重要瓶颈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会费的收取[7]茶文化社团所需购买的茶具茶叶服装茶席等价格都比较高收取的会费远远不够在教师指导方面一些学校并没有茶学相关教师因而部分高校茶文化社团开展教师指导工作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茶文化社团的指导教师大多属于兼职没有相应的报酬导致其对社团的指导有限限制了教师的积极性

3对策

3.1完善茶文化社团内部制度

抓好骨干培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社团建章立制要涵盖干部职责社团部门职责社团成员职责等方面体现权益和义务统一奖惩分明社团工作才会相得益彰[9]使社团成员共同维护野同甘苦共患难荣誉分享责任分担共存共荣的共同体冶同时建立健全社团培训体系提高社团成员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应遵循因材施教各因其才与时俱进的多元指导思想针动性采取不同的培训手段同时抓好骨干队伍的培养发挥学生社团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

3.2重点扶持优秀社团

学校重点扶持活动开展好组织制度健全经考核优秀的社团并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场地奖励或给予优秀教师指导资源奖励等凝练社团文化让社团文化走出校园走向各个高校走向社会以保持社团长久可持续发展

3.3提供资金补助和教学指导

高校茶文化社团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以及对社团经费的管理茶文化社团经费有限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社团要有选择地开展活动在大型活动开展中可以向社会企业等寻求帮助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可以参加相关企业的商演来增加社团经费[10]

3.4完善社团建设

积极宣传社团文化加大茶艺社团建设力度例如我院茶文化社团利用社团节结余社费购置了多套茶具茶服茶席等基本上能满足社团学员们正常的教学需求对于大学校园内茶文化社团的宣传不应只局限于某个系的学生圈子而应该利用有效媒体广为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青年加入充分发挥校园中媒体的宣传作用如贴吧匝匝海报宣传单等方式普及茶文化知识推介茶文化社团

3.5整合高校茶文化社团资源

茶文化社团可以和现有社团进行合作如绘画协会书法协会棋类协会器乐协会等合作学习表演等这样既有利于管理又有利于丰富社团表演的内容和形式另外可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来扩大发展空间形成规模效应加强与其他学校茶文化社团间的交流打破校际界限共享社团资源共享活动成果共享场地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等联合开展活动学会分工合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11]

3.6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打造品牌社团社团活动能够加强成员间的联系提高社团凝聚力同时也能提高社团认可度从而吸纳更多的优秀学生关注社团加入社团支持社团社团才能更好地发展提高活动成效要求要做到2点院一是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考虑活动的举办的目的和形式集思广益创新社团活动理念结合院系专业特色举办精品活动避免野重复活动冶寻求强强联合弱强联合同时茶文化社团要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活动走活动品牌化之路对一些野杂牌冶活动进行清理整合提升形成一种良好的活动氛围二是要在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服务克服困难力争最好的结果只有精心策划加上不懈努力总结提炼成功活动经验活动才会取得更好的实效[12]

参考文献

[1]张琳洁.现代茶文化现象研究[D].杭州院浙江大学2004.

[2]余悦.加强茶文化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农业考古2005464-65.

[3]伍萍宋丽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初探[J].农业考古2006530-33.

[4]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院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教育报2004352-54.

[5]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20024118-121.

[6]康日晖.茶文化社团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商情20122198.

[7]周玲侯艳居倪萍等.以茶艺团建设为龙头培养高素质特色人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97184-186.

[8]任孔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200-201.

[9]樊立君余华珍.新形势下高校社团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20191.

[10]苏建国.高校社团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24346.

[11]邢光晟毛波杰张庆华.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5125-126.

第10篇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6]安文.中国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提升———“首届中国茶文化与旅游发展高峰论坛”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思考[J].农业考古,2013(5):255-261.

第11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旅游发展;茶海之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08

1 前言

茶文化乡村旅游作为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对现代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茶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凤冈县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凤冈旅游业的发展。2002年以来,凤冈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对凤冈旅游景区进行了规划,茶海之心景区也是其中之一。对于茶海之心,在原有的茶文化旅游基础上,结合了乡村旅游,改革了以往单调的旅游方式,两者结合一起,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新的旅游形式及创新了旅游产品。

2 概念

2.1 乡村旅游概述

在我国对乡村旅游比较普遍的定义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雄凯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系统的一种旅游类型”。

本文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特色的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等为旅游吸引物,远离繁华喧嚣的城市,以体验与享受为目的,在农村或具有乡村特色的地方发生的一系列旅游活动。

2.2 茶文化旅游概述

有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以休闲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为目的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是旅游的新兴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的定义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为依托,以茶文化为旅游吸引物,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集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3 凤冈县茶文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3.1 资源

凤冈茶海之心旅游景区位于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距凤冈县县城38公里,景区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加上茶树在80%以上,因土壤富含锌硒元素,其出产的中国仅有的锌硒有机茶极具养生功效。茶海之心产茶历史悠久,现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147家、有机茶基地3.18万多亩,是西南最大的有机茶基地,是全国绝无仅有的P冈锌硒茶的主产区和核心区。茶海之心景区与田坝村紧靠着,因此田坝村被誉为最美乡村,置身其中,犹如仙境一般,眼前一片碧绿,到处充斥着茶叶的芳香。茶叶与农舍的相结合,使游客仿佛置身世外桃源,这也是凤冈发展茶文化乡村旅游的基础。

3.2 发展模式

目前,茶海之心景区依据“畜―沼―茶―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茶园,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整合优化品牌资源,倾力打造“凤冈锌硒茶”公共品牌。由茶文化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茶文化得以传播,且有助于茶叶产销的增长,同时通过旅游活动的发生还能衍生多种茶产品,从而提高凤冈的经济水平。

2015年,茶海之心景区茶叶面积由起初的2.6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50万亩,茶园投产面积33万亩,年产量达2.7万吨以上,受益茶农20多万人。田坝村建了32家茶庄,共接待游客106.58万人次,收入4.27397亿元。

4 凤冈县茶文化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4.1 旅游产品单一

凤冈茶海之心茶文化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旅游产品和品牌比较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虽然凤冈茶海之心占地面积广,但茶园就占据了一大半面积,真正能够娱乐的地方并不大,使游客不能充分体会茶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体验。娱乐项目不多,就留不住游客,游客都是当天往返,这对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不太乐观。所以增加娱乐设施、创新产品特色,以此来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是当前茶海之心旅游发展的首要前提。

4.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当前,凤冈茶海之心景区发展中政府行为不足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景区存在着接待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等不足,这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凤冈茶海之心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占据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等优势,但交通并不是很方便,以及设施建设方面也不是很完善。在旅游旺季的时候,经常因为停车、堵车等因素而耽误游客行程等矛盾。洗手间太少以及卫生条件较差,使游客对景区印象大打折扣。茶楼、餐厅的卫生状况、服务质量等较差,难以留住游客。

4.3 管理无序

对景区资源的保护不够重视。茶树的生长需要有较高的环境标准,但是由于当前凤冈茶海之心景区还未形成较为科学的规划体系,对景区从业人员没有进行规范的培训,使许多开发商与茶农仅仅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茶园茶区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旺季,景区接待大量游客,由于人口众多,采茶时对茶园的破坏不能及时制止,没有仔细地为游客一一讲解正确的采茶方式和细节,从而导致对茶树的破坏以及采摘的茶叶质量也不合格。

4.4 缺乏资金

第12篇

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从理论到实践,都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要注重大学正确思想的树立,以及完人格的塑造。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核心,将茶文化与大学思政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不仅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思想道德水平,总之茶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以及思政教育素材。当代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茶文化的丰富思想内涵,更好的为教育教学的服务。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教育;大学生意识

当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渐增加。而茶文化能够洗涤人们的心灵,在遇到苦难或者是一些烦恼时,喝一壶茶,从头进行思考,就会将一切烦心事都抛开,身心放松。茶文化在高校中的融入,能够帮助很多的大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老师在整个思想政治的课程授课时,要将茶文化的这些益处进行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对茶文化有兴趣。能够自主进行一些茶类活动,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自己的压力进行缓解。这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应该积极进行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及思想意识塑造的整合。帮助大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学生理解吃力

在很多的高校中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都会发现学生在对于思政的内容和理论理解存在一些偏差或者是很多的学生对于一些思政内容根本就不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虽然高校的学生已经具有一个很高的理解能力,但是因为其理解能力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得学生在学习这些思政内容时,理解会感到吃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将一些思政理论内容直接拿到课堂中,并没有进行一些相应的解释,使得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进而造成学生对思政学习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最终教师在思政教学中没有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教学活动多停留在课堂上,缺乏课外实践活动

一般情况下高校中开展思政教育都是在学校的课堂中进行,教师对一些思政内容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进而使得思政知识能够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期望学生能够在人际交往以及行为表现上对自己进行约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因为思政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思政教育只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够将其魅力充分展示出来的。所以教师应该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改善,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对一些思政内容的理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进而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1.3教学素材多依赖课本,缺乏课外素材融入

因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主要场所,所以教师应该将课堂这个主战场充分的利用好,将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随着经济的进步,一些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会将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但是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课件中的内容也都是对教材内容的一些转述,并没有结合实际添入一些课外的素材,使得学生在熟悉多媒体课件之后就会对思政教学感到乏味。教师应该认识到思政教育不单单是对思政内容的知识的理解,还是学生对生活中一些事物产生新的认知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将一些生活的素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

2茶文化在高校中的德育教育功能应用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茶文化对思政教育能够产生哪些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茶性对高校的德育教育的启迪功能

茶性在高校的德育教育能够发挥一定的启示作用:

2.1.1茶主要有这样三个特性,首先,其生长在土中,却是不蔓不枝,洁身自好。其次,茶具有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自然清冽不妖娆。最后,茶具有很多的功能,但是它一直低调的存在。茶的这些特性对于现代的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有良好的启示作用。在这个付出要求回报的时代,学生对于家庭和社会都只是一味地索取,并没有任何的回报,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将茶的这种低调奉献的茶性对学生进行宣传。

2.1.2在我国茶树多数分布在多台风的江浙一带,或者是一些名山山顶。茶本身具有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对高校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2.2茶道对高校的德育教育的静心功能

首先,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道也形成了一种具有一定特点的文化,茶道中对于茶具以及茶饮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严格的要求,体现其精益求精的品质,将茶道的这种精神在高校的德育中进行引用,使得学生养成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其次,茶道中追寻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追求。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应该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使得学生能够平心静气,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最后,茶道中的这种茶礼对高校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茶道能够帮助学生放下手机,敞开心扉和身边的人多些交流,进而能够在思想和情感上不在孤独。

2.3茶德对高校的德育教育的升华功能

茶德是整个茶文化中的一种核心精神,茶文化中的这种“廉美和敬”的茶德能够使得高校中的德育教育产生一定的作用,不会拘于形式。在这种茶德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和思想都能够得到一定的感染,进而能够使得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一定的升华。

3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的实现路径探索

3.1明晰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首先,在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中的思政政治教育之前,应该知道茶文化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其次,应该让学生对茶文化中的内涵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学生能够成为茶文化的传承者。再次,要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感悟茶文化中的内涵和魅力,进而使得茶文化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创新起点。最后,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应该将茶文化进行良好的传输,使得学生能够对茶文化进行弘扬,同时还应该适应时代以及学生的发展要求,使得茶文化能够在不断的优化创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所提高。茶文化对思政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中明确茶文化对其产生的价值中,首先应该意识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所具有的非功利性的价值。其次,应该意识到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价值。最后要使得学生的道德情感能够与茶文化相联系,使得茶文化的人文价值充分得到体现,进而促进高校大学生的人格和思想的健康成长。

3.2创新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手段和方法

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政课堂中之后,增加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因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一些简单的课堂教学能够讲解清晰,所以应该开展一些具有茶文化性质的思想政治活动,比如,在学校中开展一些茶文化的知识技能大赛等,还可以将一些茶文化的知识做成一个视频文件,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使得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传播手段能够被不断的创新。

3.3丰富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容

第一,高校可以将茶文化融入到更多的课程中,使得茶文化的内容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更多方面。比如,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关于茶的实践活动,参与一些茶艺表演、茶艺实践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第二,高校中在开展专题活动时,可以将茶文化融入进去,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对学生开展一些类似“品茶论友”的专题辅导活动,使得学生不仅在思想上能够受到很大的启发,还能够在心理上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3.4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在高校中,教师在将茶文化引入到思政教育中进行教学时,还应该将茶文化进行合理的引入,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组合,这样不仅能够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目标,还能够使得学生进行良好的成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紧的抓住实际,使得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相符合,在新时代下,教师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优化,结合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丰富,结合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及时对学生进行了解。

3.5丰富教学的形式

高校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一个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人,另一方面是要学生能够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思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能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进而使得教学更加轻松简单,学生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只有感到到教学的实质时,才能够发挥其主观性。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思政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教学的形式,还能够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内容有一个更好的践行。通过带着学生参观一些茶文化基地,使得学生能够在丰富茶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束语

茶文化背景下,进行大学生思政教学以及思想素质培养,是当代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学生思政教学创新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大学思政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与理念,重视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为学生创建更加和谐、更富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格。

参考文献

[1]谌明举.论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7(2):189-190.

[2]张慧芳.网络视阈下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7(3):28.

[3]李文英.思政教育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路径研究———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8):59-60.

[4]郭文娟.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走进现代精神文明———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7(2):I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