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投资估值方法

个人投资估值方法

时间:2023-07-06 17:1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投资估值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投资估值方法

第1篇

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中国平安由蛇口的保险公司成长为总资产超过5万亿的金控集团。1988年5月27日,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成立。1995年10月平安证券成立,中国平安实现保险以外的金融业务的突破。1996年4月中国平安收购中国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联合公司,并更名为“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平安实现了信托业务的拓展。2005年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成立,2006年7月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之后更名为平安银行,2011年7月中国平安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股东,之后深发展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银行业务布局。2012年中国平安成立陆金所,开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2013年1月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中国平安的金控布局基本完成。

互联网金融推动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平安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围绕“医、食、住、行、玩”五大需求,打造“财富管家、健康顾问、生活助手”三大功能,相继推出了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壹钱包、金融一账通、平安好房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根据2016年半年报,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407亿元,其中约227亿元来自于保险业务,占比约55%,这一比例较2015年同期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由2015年同期亏损转而贡献利润约71亿元,占比达到18%左右,成为一大亮点(图1)。

陆金所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资理财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9月末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达2550万人,较2016年年初增长了约39%,2016年前三季度零售端交易量达到10772亿元,同比增长约239%,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平安好医生聚焦健康管理和移动医疗两方面服务。平安好医生在线上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慢病管理等服务,在线下提供健康到家、送药上门等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圈的生活服务功能,截至2016年9月末平安好医生累计为1.1亿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日咨询量峰值超过25万,月活跃用户数峰值突破2600万。

壹钱包公司明确以“壹钱包”APP为主体、“积分+支付”共同发展的新战略。2016年前三季度支付及积分业务交易规模达20057亿元,同比增长达107%,累计注册用户6498万,月均活跃用户达620万。

金融一账通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6年三季度金融一账通已经完成C端和B端的覆盖,在C端方面,一账通为用户提供账户、财富、信用、生活管理四大类用户,用户规模达1.5亿,月活跃客户超2200万,在B端方面,一账通云服务平台已经累计与174家银行及996家非银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中国平安通过布局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上述业务,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约3.37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1.4倍,年活跃用户量2.29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2.3倍,移动端累计用户量2.22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10倍(图2)。

构建以客户迁徙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

以客户迁徙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建设推动中国平安业绩稳健增长。自2004年中国平安H股IPO以来,除2008年外,公司每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几乎都保持在20%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平安凭借金融全牌照的优势,依托逐步完善的综合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以个人客户作为主要对象,构建起了具有较强风险抵抗能力的金融生态圈,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客户流的协调,在生态圈内,客户在不同业务之间的迁徙及转化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内的客户迁徙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是纵向迁徙,即综合金融公司客户向互联网用户的转化以及互联网用户向综合金融公司客户的转化。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转化为新增客户人数达到823万,约占同期新增客户量的30%,同时有1339万综合金融公司的客户“触网”转化为线上客户,约占同期新增互联网用户量的14%。

第二方面是M向迁徙,即传统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用户间相互迁徙以及传统金融公司客户间的相互迁徙。2016年上半年,综合金融公司之间迁徙客户760万人次,中国平安集团内各子公司新增客户中有43%来自客户迁徙,其中平安寿险、零售银行成为两大重要的迁徙起点,分别向其他业务板块迁徙客户355万人次和158万人次,而平安产险则成为最大的客户迁徙终点,达到220万人次。

估值方法有待调整 市值仍有上升空间

中国平安的金融生态圈建设大幅提升公司价值。根据惯例,如果企业开展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比如房地产+制造+零售等),那么在各个产业分部估值汇总基础上应进行折价处理,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跨行业多元化经营容易分散公司资源,降低经营效率,催生决策失误。但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利用多牌照优势进行混业经营往往会提升自身价值。在台湾等地区的关系型社会中,上市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多是金融控股集团,金控集团往往能够促进业务协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客户粘着度,相对单一金融机构享有估值溢价。

2004年中国平安H股IPO时,由于当时中国平安集团的收入大部分由寿险业务所贡献,因此投行对中国平安的估值使用了内含价值估值法。但如今中国平安已今非昔比,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务利润贡献占比已经下降至55%,寿险业务利润贡献占比下降至40%以内,传统的内含价值估值法已不大适用于对互联网金控集团进行估值。

据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正在筹备集团旗下陆金所和平安证券的IPO,此前2015年陆金所B轮融资估值达185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A轮融资估值达30亿美元。如果假设中国平安旗下寿险业务、非寿险综合金融业务(包括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都分拆上市,粗略估算,2016年底这些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总市值有望达到8500亿元(表2)。

截至2016年12月26日,中国平安A股收盘价35.12元/股,总市值约为6364亿元;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38.4元港元/股,总市值折合成人民币约为6368亿元。相较假设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后8500亿元的估值总和,中国平安的市值仍有上升空间。

2016年8月下旬以来,中国平安H股最高涨幅21%,中国平安A股最高涨幅16%,H股最高涨幅要比A股最高涨幅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能理解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的价值,也更能认可假设分拆上市估值法。

第2篇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公司 PEG指标 公司估值

相对于沪深股市,创业板市场成立时间较短,市场处于热度较高的时期,还出现了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率的“三高”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高估值问题。股票价值是价格的内在影响因素,价格不会长期偏离其内在价值。为了充分发挥好创业板市场的投融资功能,激励公司管理层专注于公司价值提升,引导投资者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和行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正确评估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本文以2010年到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作为公司业绩替代指标进行了分析。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

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进行估值模型的选择。我国创业板市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入市门槛较低。从入市财务指标来看,其要求显著低于主板市场,而更加注重的是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和潜在盈利能力。这也是国家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支持措施的体现。

(二)高风险性。股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表面上看是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自发形成的结果,实际真正的原因仍然是企业经营生产业绩的变化所引起的。从创业板市场所鼓励接收的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来看,他们经营的时间较短,新技术的可靠性和未来业绩的增长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现代企业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投资回收期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基础业务的稳定性较差,核心技术是否能长久占有市场份额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其经营管理者通常是高新技术人员,公司运营链上可能存在相对较多的薄弱环节,势必影响其未来经营业绩的发展,这就使得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更高。

(三)高投机性。创业板市场准入条件限定了这些公司成长性高和规模小的特点。一方面,投资者对高科技含量的上市公司比较陌生,公司预期成长性得不到合理预测,选择股票时,盲目的轻信监管准入机制,跟从这些具有“高成长性”特点的公司。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股本规模较小,更容易受部分机构投资者或个人利用资金优势或者信息优势操纵市场的影响,如果公司出现危机,他们很可能利用并购重组题材大量炒作,从而增加投资者的投机性。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估值模型研究

对公司内在价值进行评估是进行投融资、交易的前提,常见的上市公司价值估值的方法主要有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两大类。前者有较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主要包括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DCF)、股利折现估值(DDM)等;后者估值方法简单、直观,主要有市盈率法(PE)、市净率法(PB)、价格/销售收入比率(PS)、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PEG)等。汪强(2013)在创业板新股估值问题研究中表明,一方面,绝对估值法中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DCF)估值的文献占98.04%,而DCF法虽然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中却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与主板公司相比较,业务的基础稳定性较差,产品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也较差。另一方面,相对估值法中使用市盈率法(PE)指标估值的文献占99.22%,在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下滑的市场中,市盈率理论似乎已经失效。并且在国外对于高增长、高风险公司常采用PEG、PS等估值指标。

PEG法是Peter Lynch提出的评价企业股价与价值偏离程度的著名方法,该方法是在PE的基础上将企业的成长性考虑其中,其优点在于能够将市盈率与公司成长性对比起来看。PEG指标比单独使用市盈率指标或者增长率指标判断投资价值更具有实用性。通常,当PEG=1时,说明股价较合理;PEG2,投资者就应该对该公司股票保持谨慎。

PEG=(PE)/(G×100)

其中PE代表预计市盈率;G为公司盈利增长率,为了稳定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避免某一年增长率的随机性,通常使用3到5年盈利复合增长率进行测算。本文参照Javier Estrada(2003),结合历史数据和机构预测数据,使用每股收益(EPS)预计复合增长率进行计算,其估算公式为:

Gf=(EPSt/EPS0)^(1/3)-1

其中Gf是EPS预计符合增长率,EPS0是EPS的基础价值,由于创业板于2009年10月成立,考虑到数据可研究性,本文选取2010年末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基础价值;EPSt是第t年末每股收益的现有价值,由于同一家公司同一年度有不同的机构预测者,这就使得一家公司有好几家,甚至好几十家预测数据,因此本文选用机构预测2013年末数据的平均值;从2010年末到2013年末,一共三年,因此取1/3次幂。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PEG指标的关键就在于对公司未来数据预测的可靠性,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此,2003年Javier Estrada对该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更多的考虑了风险的因素,提出了PERG估值法。PERG=(PE)×R/(G×100),其中R代表系统风险,当使用PERG指标时,PERG指标越低,股票越值得购买。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衡量系统风险的β系数暂无,因此,笔者仍然使用PEG估值法对其进行分析。考虑风险因素对企业进行准确估值,也将作为本文继续努力的方向。

三、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0-2013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模型中G值测算的需要,剔除新上市公司,以2010年末188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防止缺失值及异常数据的干扰,剔除缺失值,并用Winsor对非缺失值中异常数据进行了修正,最终观测值187个。

四、实证结果

(一)预计复合增长率。每股收益预计复合增长率对G值的估算结果如表1所示。不难发现,预计增长率高于20%的企业占观测值的32.09%,该市场高成长性特点不是特别明显,但与历史数据相比稍显乐观,体现出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预期。另外,部分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由于这部分企业无法利用该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故予以剔除。

(二)PEG指标分布。参照PEG指标评价体系,笔者对样本公司的PEG值进行了分区,结果如表2所示。

(1)PEG

(2)0.5

(3)1

(4)PEG>2的样本40个,与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公司相比,被严重高估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比重要多,并且这部分公司的预计复合增长率均值只有6.85%,成长性较差,投资风险非常大。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使用PEG指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了价值估值,结果表明创业板价值被高估的上市公司所占比重较大,占样本观测值的61.27%。PEG值过高,成长性差、价值低的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表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明显,势必形成创业板市场的泡沫。而解决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被高估的问题根本在于基本制度的完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的逐步成熟。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加强市场监管。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比如,建立针对退市公司的并购准则;对市盈率进行必要的行政限制;进一步规范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内容;在正常宏观环境下,对于投资价值分析预测与事实不符的,应对主承销商进行法律制裁等。

(二)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比较,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和未来市场预测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投资管理专业化;同时,机构投资者资金较多,能够承受较强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会进行合理的组合;另外投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监督使得其投资行为规范化。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能够正确识别和应对投资风险,降低市场泡沫。

(三)引导个人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市场组织者、监管者应通过各种媒介,使投资者充分认识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及定位,不要盲目“随行就市”,逐步培育市场主体成熟的投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满依.基于PEG法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偏离度分析[J].商业会计,2013,(8).

2.高玮,任若恩.PERG在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12).

3.李畅.银行股业绩与估值的博弈[J].证券市场周刊,2012,(47).

第3篇

对于疯狂的创业板来说,创业板指数的推出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不仅可以警示市场高估值风险,也可以为创业板股指期货的推出奠定基础。

根据深交所的安排,创业板指数于今年6月1日正式推出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毕竟经过七个月的运行,创业板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2010年5月28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86家,总市值3834.6亿元,流通市值862亿元。因此,及时推出创业板指数,以反映创业板股票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很有必要。

创业板指数的推出对于创业板来说是有历史性意义的。虽然创业板指数是用来反映创业板股票价格的总体变动情况的,但创业板指数的意义显然不仅仅局限于此。对于目前的创业板来说,创业板指数同样具有警示市场高估值风险的作用。创业板估值偏高一直是创业板的一块“心病”。与主板相比,创业板动辄上100倍的市盈率令市场难以承受其重。据沪深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截止到6月3日,创业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63.97倍,远远超出沪市主板19.59倍的市盈率水平。高估值需与高成长相对应。但相关数据显示,在创业板上市的86家公司,剔除今年后来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余下的58家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累计实现净利润10.23亿元。到今年一季度,这些公司实现的净利只有7.20亿元,环比下滑近30%,这与A股两市上市公司总体环比23.22%的增幅大相径庭。因此,尽管目前的创业板指数只是维持在1000点的基点附近,但这同样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区域。因此,给目前的创业板安上一个创业板指数,相当于为创业板这匹野马拴上一条缰绳,使创业板的狂野受到牵制,并逐步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推出创业板指数对于创业板来说,有利于创业板引进理性的投资者,即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理性投资者,同时也给理性的投资者提供理性投资创业板的机会。目前的创业板之所以沦为一个投机市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创业板的投资者队伍主要以个人投资者、小机构投资者为主,进入创业板的资金主要都是游资等投机资金。也正因如此,这就导致了创业板投机炒作加剧,使创业板成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但创业板指数推出后,这种现象将会逐步改观。因为创业板指数推出后,市场就可以围绕着创业板指数进行产品开发,比如推出创业板指数基金。如在创业板指数推出的同时,深交所就明确表示,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筹备创业板指数ETF产品。一旦创业板指数基金推出,这就可以为创业板引入相对理性的投资者,这将有利于创业板的稳定。而且对于那些相对理性的投资者来说,为了回避创业板个股大涨大跌的风险,这些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对创业板指数基金的投资,来分享创业板市场的收益,分散投资风险。

而更加重要的是,创业板指数的推出,可以在创业板与股指期货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让股指期货能直达创业板,从而对创业板的高估值进行“修正”,使创业板早日回归到理性投资的轨道。

正如前文中所提到的,创业板是一个高度投机的市场,市场估值偏高,市场投资风险偏大。而在这种高投机、高估值、高风险的背后,是创业板新股的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高超募发行。而这种“三高”发行,令创业板沦为一个裸的“圈钱板”。为了达到“圈钱”与“最大化圈钱”的目的,各种腐败行为、违法违规行为,大行其道。包装上市、虚假陈述等各种欺诈上市行为因此大量滋生。发行人、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了各自的利益,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创业板成了典型的“问题板”。

加强股市监管,采取行政措施,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不过,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同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解决上述问题。因为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最大的不同在于可以通过做空机制来达到赚钱的目的。而创业板的高估值使得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大有用武之地。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做空,来修正创业板的高估值,使创业板股票的价格逐步回归到其投资价值区间。如此一来,新股发行公司试图“最大化圈钱”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了,各种欺诈上市的行为、各种腐败行为也将因此而减少。所以,在创业板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对于创业板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而创业板指数正是在创业板与股指期货之间架起的一道桥梁,因为创业板股指期货的推出,必须建立在创业板指数合约的基础上。因此,创业板指数的推出,为创业板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4篇

在中国形形的PE中间,有的声名显赫,身后往往有社保或大型国企等机构投资者;有的更像草台班子,个人投资者构成了LP队伍的主要成分。国内的LP接触这类资产只有几年时间,他们对PE的属性和投资方法,以及如何遴选GP并与其建立伙伴关系都不甚熟悉,有时候也难免存在行动上的误区。

误区一是把PE作为赚快钱的手段。PE这类资产存在的一条基本意义就是匹配养老基金、大学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金,因为它投资的股权需要较长的周期以实现价值增长。但是国内的情况却与这条本义背道而驰。我常常看到,很多人民币PE的投资周期明显短于美元基金。后者的投资期往往只有一两年,项目上市之后等限售一解除马上抛售套现,这是标准的快进快出。

可能在很多国内LP看来,PE就只有Pre-IPO这一种玩法,然而它恰恰是最不可持续的一种。股市尤其是创业板的高估值依赖于国内经济的持续成长、发行审核体制导致的新股供给不足,以及股市本身的周期。一旦其中任何一项条件发生逆转,都将使得过度集中于Pre-IPO阶段的PE投资陷入泥潭。

误区二是把自己当股东。那些有股东心态的LP多为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严格来说,LP跟股东完全是两码事,他投资的是基金,不应该插手投资事务,在国外这一点非常明确。当然,那些涉及LP利益的事务另当别论。比如GP在老基金尚未结束投资期的时候,又要募集新的基金,两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输送风险,LP就可以行使权利加以否决。其余与投资相关的决策就应当百分之百地交给投资经理去做。

误区三则是在PE中配置了大部分个人财富。事实上无论什么时候,PE都不应该是资产配置的主流。国外的家族投资者一般不会在PE中投入超过20%的资产,因为PE有另一个名字――另类投资,意味着高风险低流动性。如果本末倒置把主流的资产都变成了低流动性的东西,那么一旦急需流动性就很有可能被迫低价将其卖出,导致完全不必要的损失。对PE的低流动性缺乏认识,同样有可能导致LP与GP的矛盾。比如一个LP急需资金想从基金中撤出,不但不兑现承诺出资还要把已经投资的钱拿走,GP就会陷入被动,此时二者的利益诉求将很难调和。

误区四是混淆策略投资与PE的关系。所谓策略投资基金,就是国内通常提及的“产业基金”,此类投资基金与PE可以共存,但终究在性质和诉求方面存在分别。政府主导的产业基金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

彼时一个项目耗资动辄10亿美元,没人敢投,于是政府就来投资,后来台湾成为世界范围内半导体的主要生产地。大型的企业集团如英特尔和GE也有自己的产业基金,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很多LP投资了产业基金,一旦深入以后,就会发现这种基金很难在策略与财务回报上找到一个平衡。

误区五是相信历史一定会重演。这恐怕是全世界投资者都会犯的错误。国内一些基金因为赶上2009年创业板的机会,早期的一只小基金取得了让人侧目的业绩,于是趁热打铁募集第二只基金,规模或许一下子从5亿冲到15亿。但是,过去的业绩在新的基金成立后还会发生吗?

5亿人民币的基金,主要投资小公司,成长速度快,回报也相对较高。但是15亿元的基金就必须投资更大的项目,单笔投资达到5000万到1亿,这些被司相对成熟,成长较慢,但是估值却更高。因此大基金很难复制小基金的高回报,说到底是投资策略不同使然。

在PE行业,很少有基金能做到自律,严格控制自己的规模。聪明的LP,应当学会在众多来敲门的GP当中,选择那些最少矫饰、最多才干的人。

第5篇

王亚伟看好保险、银行、环保三大领域,对于创业板和互联网+,他却持谨慎态度,认为机遇与风险并存,互联网需要深刻理解,不能盲目跟风。王茹远则全力拥抱互联网。

深圳千合资本董事长王亚伟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保险、银行、环保三大领域的关注,对于创业板和互联网+,他却持谨慎态度,认为机遇与风险并存,互联网需要深刻理解,不能盲目跟风。

王亚伟

看好保险银行环保三大领域

主持人:过去创造了十倍的记录,现在新的牛市过来了,开门见山说说你现在关注哪些行业和哪些领域?

王亚伟:我说三个领域,可能这三个领域都不是那种给大家感觉一定是会十倍的投资机会。投资最重要是一个复合收益率,复溢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如果时间一长自然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率。这里比较好的我是看好保险,从保险的深度和密度来讲都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从2014年的情况来看,全年的保费收入是2.02万亿,按照规划到2020年这个数将达到5万亿,未来五年会保持16%以上的增长。还有另一方面来讲,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在不断拓宽。一方面保费收入在持续增长,领域又在不断拓宽,现在又处在牛市当中,可以判断保险会有比较好的提升,所以保险股是比较看好的。

主持人:确定?

王亚伟:比较确定。第二个比较看好银行,银行的机会来自于估值的提升,现在银行估值太便宜了。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无风险利率的下行,我觉得对于低估值的银行弹性最大,理论上来讲无风险利率下降50%,银行的估值应该提升一倍。第二个方面来讲,中国经济企稳以后,大家对于银行资产的担忧会缓解,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促使银行股的估值提升。第三方面,现在银行有很多业务,未来比如在业务的分拆或者进入新的领域,有一些突破,也是有利于银行股的估值提升。还有一方面,如果从分红收益率的角度来讲,现在银行也是有吸引力的,现在分红收益率是5%左右,我们知道居民存款现在总额是50万亿,这50万亿放在银行里,无论是定期存款还是活期存款一年只能得到2%的利率。

主持人:银行和保险都是稳定、确定的有投资价值的收益率。

王亚伟:从风险收益比角度来讲比较有吸引力的投资。第三行业是环保行业,环保过去欠帐比较多,投入不足,现在环保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行业,未来在这方面会大力投入,我们知道,今年以来增收的燃油税也会投入到环保建设当中,所以环保领域未来的前景非常看好。

主持人:这三个领域前两个给大家的感觉相对确定性比较强,也比较稳定,环保可能弹性稍微会大一些。最近几位嘉宾每个人都没有回避创业板,也没有回避互联网+,但是这两个你都没有提到。

王亚伟:对。

主持人:怎么看创业板,怎么看互联网+?

王亚伟:创业板可以第二个谈吗?

主持人:第二个谈也是一种态度。

王亚伟:如果非要谈的话,每个嘉宾都必须要谈一下创业板的话,我觉得从一个侧面说明创业板热度过热了,现在整个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80 倍,这个估值水平无论放在国内外哪个市场,或者哪个历史时期去考察,都是很高的水平。当然单从一只股票来看,不要说80倍,哪怕有几百倍,甚至不盈利,或者没有收入,但是只要未来的增长空间足够好,都不能说是高估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板块的整体80倍的市盈率,靠几只这样的股票去支撑,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毕竟好的股票、达到这个标准的股票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的。

主持人:互联网+现在变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似乎比纯粹去年炒作互联网公司还要热,是不是机会也会比较多?

王亚伟:互联网有很多的投资机会,现在有一句话说你没有触网就意味着错过,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因为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体现了一种对于机会的贪婪或者说对于错失机会的一种恐惧,但是如果在这种或者贪婪或者恐惧的心理下去匆忙做投资决策是不明智的。互联网里面是有好的机会,但是从个人投资来讲怎么样把握,要排除这种浮躁的情绪,要静下心来仔细去考察,静下心来多做功课,充分理解互联网行业的特征还有企业的盈利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找品种。比如说大家现在说的互联网+,更多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有一个能力圈的范围,一个是对互联网理解,第二要对传统行业理解。因为更多的是传统行业为主,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只有传统行业有深入的理解,理解这个模式,才可以预判到这个行业引入到互联网以后会带来哪些变化,有哪些突破口,在这个突破口当中找到有竞争优势的公式。

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对公司的理解去考虑,互联网+的品种是你该炒的还是该投资的?

王亚伟:我觉得最好是投资的。

主持人:最好是投资,不要是带着浮躁的心态去炒。

王亚伟: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王茹远

“互联网投资女王”最看重移动医疗

素有“互联网投资女王”的上海宏流投资公司董事长王茹远相当看好“互联网+”。其中,移动医疗是她最看重的。

主持人:大家也知道,这几年你挖掘出来的比较好的股票,可能都是几倍或者是几十倍的升值,挖掘它们的逻辑是什么?用通俗的话讲,你挖掘牛股是怎么样的逻辑?

王茹远:这个可能就是不同的投资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同。我自己,是因为我最早从业的背景就是学互联网,学计算机做互联网出身的。所以我看来的话,应该是两方面最重要。第一个就是说这个公司从事的行业空间是不是足够大,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比如说移动医疗服务,大家想一下就知道这是面向一个很大很大的市场,是可以出万亿市值公司的一个领域。

然后第二个角度其实在人,因为互联网很多取决于人,所以包括VC什么的投资公司,可能更注重的是这个带头人,公司的核心灵魂人物,他是不是有远大的报复,是不是持之以恒不偏离你的主业,能踏踏实实的做这一件事情。另外一点,我们A股选个股,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些优秀的公司,一些平板股的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所以A股的上市公司可能有一些在细分领域的一些东西,那么就是说我们还要考虑,这些垂直领域的这些公司,它的业务是不是会被平台公司很容易的把饭碗抢掉。所以从现实角度,其实在细分垂直领域可以选择非常好的龙头公司。

主持人:互联网向各个传统行业的拥抱和改造是一个过程,很多是刚刚露出一个苗头,股价已经飞到天上去了,那这个成长性是盈利水平和股价之间短期的巨大涨幅之间的关系,你怎么去评估。我们现在看了很多知道这个东西好,但是不敢买,这个你敢买,这个就是区别。

王茹远:其实这个跟,比如说当年和当前的市场分析偏好有关,这个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是,大家在讨论互联网公司怎么估值的问题,我经常讲,我说这个互联网的估值是按它可能的潜在盈利能力去估值,也许它的盈利不是去年赚的,也不是今年赚得到的,是按照它现在拥有的用户,它的业务模式什么的,可以推算出来它的一年、两年、三年以后是什么盈利水平。它最终市场给的这个估值,可能是结合了它未来两三年潜在的盈利能力等一些考虑。所以如果是真正好的互联网公司,它一定是高成长的,意味着它一定是高估值的,你看它的静态(TE)一定是非常高估值的,甚至就是没办法能够用这个。

主持人:几百倍到几万倍的。

王茹远:对,你没有办法评估它的安全边际。可能在投资消费角度来说,和我们过去的投资理念比如说投消费股相比,这个是一个巨大的颠覆,未来发生的事情就存在不确定性。

第6篇

因为,香港股票市场比内地更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应灵敏。如果内地有股票和香港同时上市,形成“A+H”模式,就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 股的走势。

港股账户怎么开

在沪港开通后,虽然可以购买港股,但需要注意的是,可购买的股票范围是有限的,主要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 股公司股票。如果投资者还想购买在香港上市的其他优质股,那就需要开通一个港股账户。关于开通港股账户,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就是投资者自行在内地申请开户。在国内,有很多券商都可以代开港股账户,例如 :国泰君安(香港)、招商 证 券(香港)或者银河证券(香港)等 。投资者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和居住证,在经纪公司职员的见证下, 填写一份个人基本信息资料表格,并签字,即可申请开户。

在经纪公司收到客户开户申请并审核后,合格客户,将会为其开设港股交易账户和银行专用信托资金账户,并会通过短信、开户信或者邮件等方式,将账户送达客户手中。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网上开户,这 种也是目前最方便的方法。有两个网站可供参考,分别是:(招商银行香港分行网站)和(富途证券)。

在 上, 可 以 看到一个“香港一卡通”账户内地见证开户网点清单,在这个清单上的网点都可以 直接申请开 通香港 账户,选择之前一定要先查清楚所在地是否在清单之内。如果在,则需要准备地址证明(信用卡账单等),境内招行一卡通金卡(资产需 在 5 万 元 以 上 ), 护 照 或 者 港 澳 通 行证和本人身份证,自行到网点办理,不接受代办。

最后一种是亲临香港开户,只要备齐必要的证件,就可以在香港的任何一家 银 行 或 者 证 券 公司 开户了。

炒港股有何优势

沪港通刚开始实行,会有很多人争先恐后的想去炒港股,究其原因,是因为与 A 股相比,港股还是具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有很多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公司,其在香港的股价就比内地更低。

与内地股市相比,建立于 1866 年的香港证券市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香港的证券市场更加成熟和规范。高度严格的监管体系,使之成为现今全球最有效率、最公平、最成熟的证券市场之一,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广大投资者以及中小股民的权益。

香港股市在 2006 年一度取代纽约,成为了世界直接融资最多的证券市场,是世界最活跃的证券市场之一。在香港股市,融资非常方便,上市公司常常进行股票配售。一些普通的投资者也都有机会参与这些配售。为了吸引投资者,配售股票也常常会有折扣。

除了以上几点,股票品种多也是其一大特点。目前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证券品种,除了我们熟知的股票、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和债券之外,还有一些股民尚未熟悉的牛熊证、单位信托/互惠基金等。

港股的分红比A股好也是众所周知。在香港证券市场,拥有很多在内地无法购买的知名大公司股票,而这些著名公司的经营风格稳健,业绩连续增长,股票分红每年都有不错的表现。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港股具有相对稳定的获利机会。从中国人寿、中国远洋、中国铝业等已经回归A股的公司来看,红筹股的回归,创造了稳定的获利机会,其回归筹备期间的股价普遍上涨了一倍多。

炒港股的风险

沪港通的开通,让广大A股股民兴奋不已,但是,炒港股也不是都会一切顺利。毕竟一些交易规则和内地不太一样,市场交易品种也有很多不同,因此要更加留意。

1. 国际化的市场风险

开放的香港股市交易十分活跃,国际资金可以自由进出,这与内地相对封闭运行有很大的不同。正因为如此,一旦国际金融市场或者其他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有任何变动,都会引起香港股市或大或小的波动。2008 年美国次级债风波,就对港股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恒生指数在几天之内连续下跌约 10%。

2. 看股市行情要收费

对于已经习惯于A股市场交易的内地股民需要知道,香港股市不提供免费的即时信息,如果你想要收看即时的信息,就得给钱。虽然可以通过一些财经网站或交易软件,来查阅香港股市的行情,但却会延迟,没什么实质意义。

3. 波动频率剧烈

由于港股实行 T+0、不设涨跌幅限制、可以买空卖空,导致了股价的波动比 A 股剧烈,港股通常不存在 “慢牛”与“阴跌”的拉升或下跌。所以,参与港股时,千万别想着突破后,会留给你回调买进的机会,最好的做法是尽快跟进。下跌时也是一样,破位后,要尽快止损离场。追涨杀跌是炒作港股的股民常用的方法之一。

4. 留心汇率风险

因为买卖港股都是用港币,就不得不提到汇率的风险。由于港币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还有强烈的升值预期,而人民币兑港币的升值短 期也不会停止,所以个人投资港股的收益是港币,在兑换成人民币的时候是要承担一定的贬值风险的。

5. 每笔交易超4万才实惠

港股的交易税费主要有:股票印花税、佣金、交易征费、交易费、过户费等等,加在一起,一般只有0.36%左右。

但是在H股的交易中有一个规定:每次交易至少要收取 100 元佣金,而这也说明每次交易额只有超过4万元港币,才算实惠,不然投资的钱就只够付佣金了。

H股投资机遇

沪港通的开启,为两地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投资渠道。以内地投资者为例,沪港通的开启,为内地投资者开辟了一个更为成熟的投资渠道,不再是单纯的银行存款、购买保险等,投资者可以以多元化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

那么沪港通的出台,到底给H股带来了怎样的投资机会呢?

有数据显示,目前A+H股上市的企业一共有84家,今年4月中旬,A股股价整体上较H股高出44%。其中,2013年度实现营业净利润亏损的有7家,其余77家公司中,H股较A 股出现折价的公司有52家,平均折价率36%,存在套利空间。考虑到实际交易情况,筛除折价率不足20%、PE高于10倍的上市公司,尚有20家H股公司股价显著低于内地市场,存在套利交易机会。

A 股投资机遇

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港股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甚是紧密,因此更多倾向于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在“沪港通”开通后,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低估值蓝筹股。由于蓝筹股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一度引来众多人士的关注。然而遗憾的是,估值大盘股尽管偶尔小露“笑意”,但始终都处于尴尬地位,特别是在创业板牛市崛起之后,更令蓝筹走入被边缘化的趋势。

但此次“沪港通”的实施却是对低估值蓝筹股的一大利好。“沪港通”的出现,将香港证券市场与国内A股市场连通,而这也给A股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估值便宜的 A 股机会大

据有关政策规定,沪股通的股票范围为上证 180 指数、上证 380 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 A+H 股公司股票。

对于境外机构的投资者,大多都将H 股作为资产配置目标。而在“沪港通”实施后,面对 20多家H股相对A股的溢价率高达 10% 以上甚至 30% 以上的情况,这些投资者却选择了便宜的 A股,所以,H 股相对应、估值更便宜的A 股就有了一定的上涨空间。

或追捧成份股

除了A/H股外, 成份 股也成为了资金追捧的对象。其中,与这些成份股重合的上证50、沪深 300 金融指数的成分股,则具备更大的估值优势。比如沪深 300 金融指数同时涵盖金融、地产两大低估值蓝筹板块,从中长期来看,未来向上空间明显大于向下空间。

第7篇

国内从2003年12月底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成立开始,其规模始终在飞速递增。至2004年6月30日,比2003年增加了574.75%,到2004年12月31日又比半年前增加了397.70%。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424.91亿元。货币市场基金推出就一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它的魅力究竟何在?而4月1日《关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等相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又将货币市场基金推向目光的焦点。那么,被称为“储蓄的替代品”的货币市场基金是否依然能保持原有的投资魅力呢?

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最佳选择

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优点,我们不妨通过下面的这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

工薪家庭,每月得还房贷1300元,

每年交保险费14200多元,讨厌在银行排队,以往都是每年年初一次性往银行存足约3万元,银行及保险公司按时扣款。

专业理财师的建议:

每年年初存入银行的约3万元只有活期利息,收益不高,若通过国债或人民币理财产品替代储蓄,可能找不到到期日正好符合交款日要求的产品,而且还需要去排队买卖,因此,建议通过网上银行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在每个还款日前的3天卖出适当金额的基金,这样既可以不必排队又做到如期还款,同时可以享受到高于同期活期存款利息的收益。平时存活期享受的是0.576%的活期储蓄收益(税后);而买入货币市场基金,以华安现金福利基金为案例,这只基金最近的7天年化平均收益率都在3.0%左右,是活期的5倍多,申购赎回都免手续费,而且还免利息税。

分析

以上这个小案例里面,专业理财师很好地利用了货币市场基金收

益较高、流动性较强和买卖方便的优势,为该家庭的情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货币市场基金适合那些追求低风险、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它的7天年化收益率普遍保持在3%左右,较其他低风险的投资产品,比如定期储蓄、一年期国债或人民币理财产品,其投资收益率更高一些。同时,货币市场基金的申购与赎回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并且其取得的收入也是不加税的。这样算下来,其在收益方面的优势可见一斑。

另外从产品的流动性来看,货币基金没有明确的投资时间限制,一般采取每天计利的利息计算方法,并按月将累计利息发送到基金投资人的账户上,您可以根据需要持有几年,也可以只持有几天,一旦提出赎回,一般在2天后资金即可到账。

货币市场基金的买卖也很方便,作为开放式基金的一种,您可以随时在需要的时候申购和赎回,而国债和人民币理财产品只在一段时间销售,经常会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并且是否能够买到还尚需打上问号。

在加息的市场环境下,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而言,新进的申购资金可以投资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短期债券,原有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很短,基金资产中总有部分资产在未来180天以内滚动到期,这些滚动到期的资金也可以投资到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短期债券上。因此,当银行加息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会随之自动升高,投资者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也就是说,在市场利率上升时,能较好地规避利率风险。

精挑细选货币市场基金

那么,具体到面对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货币市场基金,我们应该如何挑选呢?这里有一些建议,大家不妨参考。

第一,看基金的规模,尽量选择规模大的基金。这里原因有三:一是银行间市场交易是按笔收取固定费用,规模大的货币基金可节省交易费用,形成规模效应;二是规模大的货币基金在以一对一询价交易为主要形式银行间市场交易中,要价能力强于规模小的货币基金;三是规模大的货币基金在面对赎回压力的时候具有更高的抗扰动能力。

第二,看基金的结构。这里主要是指基金的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比例,相对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若达到一定规模,其对基金流动性的要求会低很多,因此,基金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的比例越大,这只基金应该越稳定。

第三,看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对于回报率的考量,不应该只看7天年化收益率,而更应该重视其每万份基金的累积回报。由于7天年化收益率只是最近7天的收益率折算到一年时间的数学计算结果,因此其波动较大,不能说明基金一贯的表现。比如一只一贯表现不是很好的基金,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由于表现不错,而出现7天年化收益率很高的情况。但是每万份基金回报则能较准确地表明基金的整体过往业绩。

第四,看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基金的本质就是专家代客理财,投资自己相信的专家操作的基金也是投资基金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应该尽量挑选操作规范,过往业绩好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和由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水平高和以往表现优异的基金经理操盘的基金。

未来收益水分减少,安全性变高

为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运作,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合法权益,针对目前货币市场基金实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自4月1日起,货币市场基金将按照《通知》的新规定运行。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新规定对于货币市场基金的影响对于今后投资将有很大的帮助。

* 短期内投资收益率受负面影响已成定局

货币市场的高收益是由于高财务杠杆操作放大资金规模,投资较长期产品产生的,而新规定中对以上两点分别作了细致和明确的规定。首先,《通知》规定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20%,比之前的40%降低了一半,这一规定即大大降低了基金投资中的杠杆作用,减少了融资,势必会减少投资的收益;《通知》还规定,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在每个交易日都不得超过180天,而不再是以前只要求投资组合的平均期限在公告日达到这个指标,也就是说,今后的基金不再可能投资收益较高的长期债券,这对于基金的收益也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但是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担心,原因是基金公司事先已经对新规定的内容有所了解,而且也对其投资策略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出现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 安全性将更有保证

货币市场基金持有期限偏长的高票息债券,以牺牲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来换取高收益率的“激进”投资策略将受到抑制。在新规定执行以前,一旦生息,投资者势必会希望将投资转移到更高收益的产品中而使货币市场基金面临大额赎回的压力,基金的风险也就会随之来临。而新规定的推行,强制地保证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高流动性,使其能够应对这样的风险,保证了投资者的安全性。同时,财务杠杆的调低,同样会降低基金的负债比例,从而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 挤掉估值水分 帮助投资者进行准确判断

第8篇

主评机构: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专家顾问团: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法国里昂证券、巴黎百富勤、瑞银华宝银河证券、国泰君安、光大证券、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和君咨询

承办单位:《新财经》杂志社

媒体支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浪网、腾讯网、和讯网、财华网、巨亨网、阿里巴巴网、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证券时报、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南方周末、计算机世界、环球企业家、证券市场周刊、投资与合作、经营者、投资有道、商务周刊、望东方周刊、资质文摘、互联网周刊、北京交通台等近百家新闻媒体

“中国漂亮50”往届回顾

2004年、2005年,《新财经》联合权威机构连续两届推出中国“漂亮50”评选活动,力图通过对中国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行业前景预测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借助定量、定性指标,寻找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的明星企业。

三年来,《新财经》致力于挖掘和演绎一个中国版本“漂亮50”的故事,我们进行这样的测评,旨在构建和传播一个中国版的资本成长神话。

“中国漂亮50”评选活动是在筛选契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产业和消费类企业的基础上,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分析,寻找已经呈现竞争优势的蓝筹上市公司,为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提供参考。

“中国漂亮50”评选活动自推出以来,倍受各界瞩目。国家监管部门、证券研究机构、国内金融投资机构、基金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及各界股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评选结果更是引起中国证券专署管理机构与行业协会、金融学术界、传媒界、文艺界等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同时吸引了全国各大财经、金融类主流媒体包括网络和地方媒体进行密集、持续、高频次的联动报道和宣传。 文章内容:

2006年,在继续推出第三届“中国漂亮50”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推出“最受尊敬A股上市公司”、“最具投资价值A股上市公司”、“最具成长性A股上市公司”、“最佳公司治理A股上市公司”、“最佳投资者公共关系A股上市公司”五大单项奖的评选。各单项奖的得主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标杆性企业。

“中国漂亮50”已经成为《新财经》的传播品牌,也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一年一度的重大盛事。

“中国漂亮50”评选理念

“漂亮50(Nifty fifty)”的概念源于美国,从一份简单的上市公司名单排列到成为美国金融界和资本市场一个广为传播的榜单。“Nifty fifty”被视为美国机构投资者必须拥有的股票投资组合。曾入选美国“Nifty fifty”的公司包括:麦当劳、沃尔玛、IBM、可口可乐、默克、柯达、百事可乐、迪斯尼、吉利、思科、戴尔等国际知名公司。

所谓“中国漂亮50”实际上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具体化,是在茫茫股海中寻找那些已经显现出竞争优势的企业,而不是风险投资,更不是盲目投机。因此,“中国漂亮50”不是一时一事炒作题材的堆砌,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我国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段的经济增长动力。

通过“中国漂亮50”评选活动的独特构思和崭新创意,推动中国股市健康、和谐、稳定发展,确立中国上市公司在参与世界金融资本高标准、国际化品牌运营中的公信力,为中国优质上市公司走向世界设立一个重要起点。同时,巩固证券投资在股民心中至诚不息的地位,并满足广大投资人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望。

人选“中国漂亮50”的上市公司,其共同特点是拥有卓越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完善的管理架构、良好的财务状况、出众的品牌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入选“中国漂亮50”的企业不一定是今天中国的经济支柱,但一定是明天中国的经济脊梁。

“中国漂亮50”评选流程

整个评选过程,充分尊重行业专家、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多方意见与智慧,并强调数量化的客观原则,评价体系力求专业、客观、公正、公开。

在“漂亮50”的评选过程中,我们将采用自上而下的评选思路,先以专家分析和国际比较为基础确定50家公司的行业配置比例。然后,通过网下机构投资者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行业内公司的评选标准。最后,通过客观的财务数据计算筛选出入选公司。此外,我们还将借助网上个人投资者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五个单项奖。

“漂亮50”评选将从行业选择、行业内入选公司数确定、行业内公司的量化选择、入选公司的定性调整等评价指标人手,最终评选出“漂亮50”名单。评选指标体系结构逻辑图如下:

在完成了产业动力分析、优势行业选择、行业数量配置及公司定量排名和定性剔除等一系列工作后,“漂亮50”方可出炉。随着未来新兴行业的发展和成熟,可能会有更加闪亮的明星企业入选,也有可能随着竞争结构的调整,使得原来的企业龙头地位受到撼动,我们的“漂亮50”名单将经受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检验。

“中国漂亮50”评选特色

1、评选结果更加持续稳定

本次“漂亮50”的评选更加注重上市公司基本素质的持续表现,选取上市公司近三年的公开财务数据及基本面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依据,目的是摈弃上市公司的短视行为,使评选结果更加持续稳定地反映其未来五至十年的成长持续性,同时令“漂亮50”的评选结果更加稳定地反映中国经济成长。

2、评选范畴重回A股市场

考虑到未来香港H股向内地A股市场回归,本届“漂亮50”不再将H股列入考虑之内,仅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评选范本。

3、民意参与更公正

《新财经》联手“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做网络问卷调查,由网民评选出他们心中的“中国漂亮50”,我们将以双榜的形式公布――专家代表专业、网民代表民意,加强本次“中国漂亮50”评选活动的大众参与性和专业影响力,使评选更公正、更广泛、更符合社会主流需求,弘扬时代的主流经济。

4、推广方式多样性

对榜单的和推广,除了以往的媒体、电视、网络推广外,本次传播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将对入选企业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品牌价值进行全面有力的提升。

5、社会影响力更深远

2007年,第三届榜单将以《新财经漂亮50特刊》的形式对外公布,内容将更完整全面。《新财经漂亮50特刊》将发行到全国大、中型证券交易所的大、中型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大、中户室及机构投资者手中。

特刊印量50万~70万册,除了随《新财经》杂志发行外,还包括:对证券交易所的报告性赠送、与会嘉宾的赠送、在《新财经》发行渠道展示、向《新财经》高端客户邮寄等。发行的渗透性和影响力将十分强大。上市公司入选“中国漂亮50”,将会大大增强投资者的认

可度与投资信心。

“中国漂亮50”评选标准

品质过滤:基于财务指标体系的筛选,以最近三年历史数据均值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为基本平均标准

盈利能力:ROE、主营业务利润率均大于行业均值

盈利能力实质性评估:每股经营现金流大于0

成长性评价: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辅助财务指标: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运营管理能力(总资产周转率)

业务及产品的专注程度:主营业务比例(或者主营利润比例)占比3年均值大于70%

行业地位:销售收入位于行业(细分)前10位或主导产品的细分市场占有率全球前列或为垄断性产业

企业市值规模:市值规模在整个市场的前l/3,行业前10位

公司信誉:良好的分红记录,即近三年有分红记录(除新股外),最近三年未接受重大行政惩罚

法人治理:通过行业与上市公司研究员的综合评价,股权结构安排方面,倾向于已完成整体上市或大股东资产规模大于股份公司的企业

产业前景:符合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主体和产业结构的变迁趋势,即两个消费升级为主题的经济增长主题:一是居民消费升级,品牌消费品和现代服务业应该给予充分重视;二是产业消费升级,装备制造业成为重中之重。基础设施投资是支撑一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因此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预期下,基础设施产业的产业前景预期良好

估值方法:由于行业差异很大,用统一的估值指标进行筛选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没有选择估值指标进行筛选和评价,但是我们对根据上述标准筛选出的名单作了大致观察,其简均PE和PB指标均显著低于整个市场的简均水平

“中国漂亮50”备选名单(100家)

2006年,在权威评测机构、资本市场研究机构的大力推荐与支持下,我们从优势行业选择、产业动力分析、公司社会影响力、公司运营状况、公司品牌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对国内A股上市公司进行基本素质的定性分析,筛选出100家上市公司名单,第三届“中国漂亮50”评选将从以下企业中产生。

第9篇

公路运输企业在改制中涉及到财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有关资产的财务问题处理

1.对融资车辆的处理。融资购车(即个人全资车)是公路运输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也是公路运输企业一种特殊的经济业务。其资产在财务处理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增加企业资产,作为企业的负债处理,这样不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二是将融资车辆作为一种投资行为进行处理,即在增加企业资产的同时,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

2.对不良不实资产的处理。众所周知,运输企业是微利企业,且大部分企业是连年亏损。因此,在企业改制当中,不良不实资产的处置是经常碰到的难题。如企业长期挂账的应摊未摊的递延资产、待摊费用等,还有资产在财务账面上表现为资产,但实际是“名存实亡”了,如企业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这部分不良不实资产在改制中,要经中介机构评估后,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核准。在评估中对企业各类财产损失以及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经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再做财务处理。

3.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处理。对剥离的为自身经营服务所形成和占用的非经营性资产,如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可采取以下处理模式:(1)直接剥离成立独立实体模式,即将非经营性资产形成独立的法人实体。此模式适用于那些有盈利能力的非经营性资产;(2)代管模式,即将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交由国家委托企业代管;(3)控股公司管理模式,即对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交由控股公司直接管理,其补贴由控股公司提供;(4)政府接管模式,即对规模较大,符合国家规定的,直接由政府接管。

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别处理。但值得注意的是,对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稳定住那些未进入改制后企业职工的情绪,减少和消除社会震荡;二是要增强这一块资产的造血能力,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提高资产的营运质量。

4.坏账的认定与处理。在资产评估工作中,需要财务部门把关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对坏账的清理与认定。首先清理坏账范围要彻底,不仅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资产类科目进行清理,还要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负债类科目的借方余额进行清理。其次要分清坏账的性质:一是要分清应进成本而未进成本的潜亏挂账,对这部分坏账的认定要由相关人员提供证明材料;二是分清应收而不能收回的各种收入及预付款项,对于这部分坏账的认定,则需要按照国家财政部及省财政厅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损失处置办法》中规定的坏账确认条件予以认定。评估结果要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核准,评估损失经批准后方可冲减国家资本金。

(二)有关负债问题的财务处理

1.内部股份问题。企业改制前的内部员工股大都在负债科目中反映,这样做增加了企业的负债率。改制中可将此部分按照自愿原则,转为个人投资,减少企业负债,增加个人出资。

2.改制企业账面留存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应付工资及未偿还的内部集资等问题,应按照财政部关于《企业公司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第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理。

(1)企业账面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余额,仍作为流动负债管理,不得转为职工个人投资。因医疗费超支产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足部分,可以依次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资本金弥补。

(2)企业账面原有应付工资余额中欠发职工工资部分,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转为个人投资。不属于欠发职工工资的应付工资余额,作为工资基金使用,不得转为个人投资。

(3)企业未偿还的职工集资款应当以现有资产清偿。在符合国家政策、职工自愿的条件下,也可将未退还的职工集资款转作个人投资。

3.住房公积金问题。企业改制前住房公积金为赤字的,应用企业公益金弥补;公益金不足弥补的,经有关部门确认可依次冲减国有资本奖金、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

(三)股权结构设置问题处理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股权设置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股权设置实质上是企业各利益集团的权益再调整过程。如果股权设置不合理,将影响企业未来的运行效率。因此,在股权设置上要注意解决两个实质性问题:一是经营领导层与员工的激励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性问题。

二、公路运输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关事项的会计处理

在改制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部门要以现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和财政部关于《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等国家政策、法规为依据,按照实事求是和谨慎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一)清产核资阶段各项资产损失(含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以企业改制为目的的清产核资,是改制的先行基础工作,又是企业摸清家底的必经之路。在经过规定的清查程序后,将财产清查中暴露出来的各项资产损失,如资产盘亏盘盈净损失、毁损,报废、长期挂账的费用、历年亏损等资产损失及坏账损失,在经中介机构和上级有关部门认定核销后,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关于“实施公司制改建的企业,清查核销的资产损失由企业的净资产承担”的规定。在会计处理上借记“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贷记“各项损失的资产类科目”。如在负债中长期挂账而又付不出去的款项,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借记“有关负债类科目”,贷记“本年利润”。

(二)企业资产评估增减值的会计处理

资产评估工作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改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其评估结果应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并由国资部门核实核准,在下达批复文件后,评估损失可冲减净资产。财务部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如果是资产评估增值,借记“有关资产类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如是资产减值的话,则做相反会计分录,将评估增减值及时入账。

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评估增减值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问题,即根据税法规定,评估增值部分计提的折旧不得在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在做会计处理时,应考虑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增值部分的计提折旧按“递延税款”处理,即评估增值乘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另一种方法是将增值部分的折旧在纳税申报时做纳税调整,调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年。

(三)土地资产评估后会计处理

目前,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土地是无偿使用的。在企业改制中,对土地的资产处置不能无偿使用。因为土地资产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应列入资产评估范围内。在实际操作当中,根据各自企业改制的不同形式和具体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涉及到划拨土地使用权,可以采用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保留划拨土地和国家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予以处置。改制企业一般采取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租赁、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方式。分别情况会计处理如下:

1.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原使用划拨土地的企业可通过补办出让手续,向政府交纳出让金后,取得土地使用权。采用一次或分次付款支付出让金购买土地使用权的,其支付的土地出让金由主管财政部门审批,按批准的使用期间摊销。支付出让金时借记“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贷记“银行存款”。在规定的期间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记“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科目。

2.国有土地租赁方式:经批准采取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按照评估后的价值与县级以上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一定年限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损益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3.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国家以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投入改组后的新设企业,该土地使用权由新企业持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形成的国家股股权,由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会计处理时借记“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贷记“实收资本”。

(四)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会计处理

所有改制企业职工都应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办理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改变国有职工身份,并给予职工相应的经济补偿金。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冀发[2003]15号文件中规定,“企业在改制中,依法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所需的经济补偿金,可从改制前企业净资产中抵扣”。具本做法可以在“专项应付款”科目下增设“职工经济补偿金”明细科目单独核算,同时依次冲减国家资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会计处理时借记“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

如果改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的话,可将职工补偿金转作个人入股,相应增加职工个人资本金,即借记“专项应付款—职工经济补偿金”科目,贷记“实收资本—个人股”。

对自愿离开企业自谋职业的职工,改制企业以现金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支付时,借记“专项应付款—职工经济补偿金”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企业目前无力支付的,可由改制企业与职工签订协议,继续作为负债单户反映。

三、改制过程中有关财务问题的探讨

公路运输企业在改制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财务问题。

(一)客运站建设资金问题

公路运输企业的客运汽车站,其建设资金主要有两部分来源:一部分是由行业归口的上级部门补贴,一部分是企业自筹。企业将收到的补贴资金用于建站项目,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企业资产,形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金。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企业改制后按照《公司法》规定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以后,客运汽车站建设资金行业主管部门是否还给予补贴,这是改制后公路运输业所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上级政策有明确规定。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冀发[2003]15文件中第三十条规定:“落实改制企业原享有的相关支持政策措施,即企业改制前享受的省、市各项优惠政策,改制后可继续享受。”

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股份制企业的性质是什么,十六届三中全会有明确规定“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作为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适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组织形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因此这就表明了由国有企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所以国家财政或其他各类财政资金投入与扶持还应保持下去,不能因为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这种扶持或补贴政策就没有了。

3.建设资金来源不变。国家投入到公路运输企业的建站资金,其来源主要是由企业上缴的客票附加费、车辆运输管理费等各项规费形成的。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的实行股份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虽然从企业性质上有所改变,但上缴政策未变,各种规费上缴金额未变,由此形成的建站资金并未因企业性质改变而减少。

4.企业社会职能不变。就客运汽车站所发挥的作用来说,其主要功能是为过往旅客提供服务的场所,是为其所在地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它所创造的社会效益要远远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公路运输企业并未因为改变企业性质而不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加之公路运输企业是微利企业,如将建设资金全部由企业承担,那将加大企业的经营负担,造成改制后的新企业并未轻装上阵,而是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甚至可能拖垮企业。

从上述几点考虑,对公路运输业这个特殊行业,国家的补贴政策还应保持。对于继续享受国家财政扶持政策的股份制改造企业来说,要将扶持资金作为企业的资本公积金管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按照接受现金捐赠处理。接受捐赠是企业资本公积的来源之一。所谓捐赠资产(包括实物资产和现金),是捐赠人对企业的一种援助行为。捐赠人在援助时不一定谋求对企业资产提出要求和权利,也不会由于其捐赠资产行为对企业承担任何责任。所以捐赠人不是企业所有者,这种援助也不形成企业的实收资本。但这种援助会使企业的经济资源增加。现金捐赠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列示。即收到补贴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

(2)为使补贴资金专项管理,也可以“资本公积”下增设“建站项目补贴资金”明细科目。财务会计处理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建站项目补贴资金”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一种方法,该项补贴资金只能永远作为企业的经济资源,而不能转增每个股东的股份。

(二)净资产中剥离费用问题

这里的资产剥离是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在资产评估后,从企业原有的净资中划出一部分净资产留给企业,用于解决离退休职工医药费、伤残人员工资及富余职工安置费等项目。这部分被剥离资产是国家通过改制给企业老职工和原经营者的一种优惠政策。如上述被剥离项目全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的话,将增加新企业的负债使其资产负债率大大提高,甚至出现资不抵债的财务状况。这将直接对改制后新企业的生产经营、信贷融资及企业发展等诸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剥离的这部分资产是国企改制这个特定经济行为中产生的一种特殊产物,应将其转入新设立的企业,在新企业运行过程中,按照实际发生,区别不同情况,做以下会计处理:一是将剥离出的资产数额,由改制后的企业负责变现,变现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是由新企业租赁使用,租赁收入用于补偿所需费用;三是随着新企业的持续经营而延续这部分费用的支付,列入新企业的营业外支出。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确保这部分人的利益不受侵害。

(三)原企业国有资产参与两次改制问题

改制前,国有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相互投资参股,形成了不同比例的国有法人股权。这部分法人股权,投资单位改制时将其作为改制资产由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评估、论证和核准,参与了改制并承担了剥离费用。由于是国有资产,按照省政府关于《河北省省属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和国有资产处置的实施意见》中第二十四条规定:“省政府国资委根据改制企业的资产评估结果,核定用于企业改制的国有净资产额。多个国有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公司制企业,核定用于企业改制的国有净资产时,应当包括所有国有股东享有的国有股利益”。被投资单位又将投资单位投入的资产作为改制资产又一次进行了评估、审计与核准,并且从核准后的净资产中剥离了规定的费用。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同一资产重复参与了两次改制,重复在净资产中承担了改制成本(费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第10篇

无论万科、中集B转H股,还是丽珠集团、上柴股份B股回购,市场的一个共识是,B股正面临历史的抉择,机遇大于风险。迄今为止,108家公司B股的出路被认为不外乎三条,即“改编”为H股、A股,或者被直接回购。然而,这真能解决问题吗?

B股转H股,不但可以增加股份的流动性,还可以提升公司的国际知名度,加快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但由于B转H股有着较高的门槛设限,不是想转就能转的。

在上市要求方面,以介绍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与以IPO形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基本相同。上市申请人必须在财务测试、最低市值、公众持股量、流通比率等11个方面,符合香港上市规则所划定的基本门槛。像中集集团这样的B股公司之所以能顺利地实现B转H股,是因为它有雄厚的实力——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集已成为根植于中国本土、在全球多个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因此,除一小部分较为优秀的行业龙头公司可以华丽转身外,大多数B股公司难以复制中集集团B转H模式。机构预测,有条件采用这一模式的不到30家公司。

况且,B转H股与境内居民直投香港市场(即股市直通车)的限制也相抵触,两种完全不同的市场监管体系间切换远远不如体系内转化来得顺畅,体制上的水土不服与制度矛盾也成为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

那么,A股是不是B股公司的归宿呢?从规模上说,B股市场仅为A股市场的1%,B转A股,A股市场完全有空间接收B股公司“改编”。从股价上说,由于目前A、B股平均价差很大,B转A被B股投资者认为是最有获利空间的一种途径。

但横亘在眼前的一个制度是:B股中有相当数量的海外散户,如果转成A股上市,就变成A股市场向海外个人投资者开放,而现有政策是A股仅向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开放。在制度没有突破之前,B转A股只是一种意向,目前还停留在讨论阶段,付诸实践还有待时日。况且A、B股价差造成的不公平套利机会,与流通股、非流通股同理,背着破坏资本市场秩序的恶名。

在国内资本市场未充分开放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政手段强制将B股转换成A股似乎不太可行,除非采取股权回购再增发A股的方法,丽珠B回购似乎正成为探索先驱。但不容回避的是,B股持有人并不会就此与上市公司通过市场谈判达成利益一致。

倘若不得已而再求其次,由B股公司直接回购B股呢?不是所有的B股公司都有回购B股的可能,回购也不是随意所欲的资本行为,需要具备业绩和资金两大要素,只有实际经营业绩高于资本市场估值、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才有资格回购股份。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很少回购已经发行出去的股票。

再说,公司当初选择上市主要目的之一是融资,即便上市公司愿意出资回购股份,对其资金面也会形成巨大压力,可能会影响日常生产经营。上柴股份的回购案例不难看出,公司仅仅回购不超过25%的B股股份,剩余75%的B股股份还不知去向,这意味着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B股退市问题。

条条道路都有障碍,B股公司似乎只有一条生路,就是彻底摘牌退市。这对大多数B股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残酷的选择。然而从管理层角度来说,解决B股退市这类历史遗留问题往往在政策层面网开一面,照顾很多相关公司,给很多公司一定的预期,以彻底化解B股市场的风险。如果B股公司自愿退市后,重新上市能够安排上A股,不失为B股退市公司以退为进的新选择。

第11篇

2012年固定收益是王者

作为固定收益市场的生力军,债券、债券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表现近年来备受关注。

2012年,资本市场的表现再次印证了“股弱债强”。在股市因经济下滑陷入长期筑底的低迷之际,债市却因货币政策转向、流动性趋向宽松而持续表现强势。而资金利率的走高使得货币市场持续高涨,固定收益类基金成为弱市下的“避风港”,固定收益的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则成为百姓疯抢的目标。

债券市场作为固定收益类基金的主要投资战场,2012年的债市结构性行情突出,相较权益市场亮点突出。从结构来看,2012年债市仍以企业债为主的信用债机会最为突出,而受短期资金利率大幅波动影响,短融市场表现突出,相反,国债等利率债品种表现一般。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增强型债券基金收益率为6.39%,纯债券基金收益率为4.85%,货币型基金收益率为4.01%,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集中在3%~5%之间。

此外,作为新生力量,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固定收益产品的翘楚。固定收益信托产品是指由信托公司发行的。收益率和期限固定的信托产品。通常是融资方通过信托公司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通过将资产(股权)抵押(质押)给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担保等措施,保证到期归还本金及收益。2012年,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在8%~20%之间,成为富豪们争抢的对象。

而浮动收益方面,步伐就不一了。2012年,黄金延续前3年的涨势,金价年上涨率为6.84%。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对前3年,这个涨幅已经明显收窄。而作为浮动收益最具群众基础的股市,虽然年线收红,上证指数微涨3.17%,但如果剔除去年12月4日起的大盘蓝筹股的崛起,A股在2012年的表现总体一团糟,是一个不断寻底的过程。而广大股民绝大多数处于亏损和套牢状态,且相当部分是严重亏损、严重套牢。

2013年,浮动收益或赶超固定收益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谁家?在投资市场,没有常胜将军,“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是常态。而从以往的经验看,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两个不同类别的市场基本处于一个“翘翘板”的状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股市大熊;2012年,欧美债券危机席卷全球,严重威胁了中国经济,股市在不断寻求新底的过程中——钻石底、玫瑰底,且都轻而易举地被一一击破。而在股市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固定收益类产品却一片灿烂晴空,债券、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大增,并保持了穏定的良好收益。

然而,形势在岁末年初时悄然发生了变化。

欧债危机已经过去,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新房开工数连续增加。同时,中国经济也正在进入温和复苏。虽然国内仍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经济转型和调结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且较为漫长的过程,但在城镇化建设、基建投资等拉动下,国内经济预计将出现一段相对平稳的阶段。总体而言,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好于2012年。

在此基础上,机构比较公认的是:201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带来政府投资增长,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收紧,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通胀程度在可容忍度的范围内温和上升,同时将伴随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性调整。而估值层面上,股市有望全年保持相对稳定甚至略有上行。基于这样的判断,行业估值修复和主题投资机会将可能创造结构性收益。

此外,由于全球经济复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城镇化提速等原因,目前低位运行的CPI有可能再次走高,但预计在可容忍的范畴之内,属温和通胀。黄金有可能继续冲高,或继续高位震荡。

从另一方面来分析,尽管债券行情变化并不都是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但债券行情变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最为紧密。积极财政政策下,货币不会收紧,并有宽松的可能,这将导致债券、货币市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下降成为大概率事件。

综合而言,以股市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在2013年比以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型产品更有把握形成“赚钱效应”,更有可能为投资者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

“二八”策略

2013年的投资已然清晰,但在一个赚钱的行当如果没有正确的投资方式方法,仍旧很可能赚钱不到却还要蚀把米。在此,投资者不妨采用“二八”策略来进行投资。

所谓“二八”策略是:将“八”投资于股市或偏股型基金,将“二”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基金或有政府担保的信托项目。而对于黄金等贵金属市场,虽然2013年的市场环境仍有利于黄金,但绝大多数投资者对于黄金仍较为陌生,且金价已连续多年凶猛上涨,且呈现出涨幅收窄的现象,再去高比例投资黄金恐不是一个太明智的行为。

第12篇

能够被续写的神话不多,比尔•米勒算一个。

现年61岁的比尔•米勒1981年加入美盛,并于次年开始管理价值信托基金。在1991年-2005年间,价值信托基金连续15年跑赢标普500指数,并因此有了“常胜基金”的美誉,比尔也成为华尔街的明星基金经理。

但是,在2006年-2008年期间,价值信托基金始终表现低迷,3年未能跑赢大市,终结了15载不败的神话。比尔也因此遭遇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信任危机。

曾有传言称,美盛将会把比尔请出门外。更有分析人士称,美盛的声明给出了最强烈的信号:比尔就要退休了。

如果故事就此打住,比尔•米勒就不会出现在本期的杂志上了。

就在神话看似完结之后的2009年,比尔带领价值信托基金成功打赢翻身仗,实现了41%的高回报,并战胜92%的竞争对手。

比尔•米勒是如何绝地反击的?

少年老成

比尔•米勒20世纪50年代在北佛罗里达长大,其父是一名货车调度站的管理员,家境并不宽裕,但他经常向他儿子灌输理财和投资的观念。比尔小时候就开始用他有限的积蓄进行投资,他投资了RCA,并小有战果。这激发了比尔对股市的无穷兴趣,比尔开始接触到传奇性人物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的作品,并且学到在研究和选择个股中采用价值为导向的方法。

进入大学后,比尔对股票投资的兴趣不断增长,但他不限于研究投资,还主修了经济和欧洲思想史。大学毕业后,比尔花了一些时间旅行,并作为军方的海外情报官服了两年兵役。回国后,比尔开始了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博士课程的研究生生涯。

对哲学的研究对比尔影响深远,通过研究,他认识到在固有思维之外思考的重要性,而这是很多成功的基金管理人为战胜业绩基准,普遍具有的一种思想意识。其中威廉姆•杰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是一种坚持以有用性或实际的结果作为测试真理的标准)对其往后的投资策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闲暇,比尔继续阅读关于股票市场的书籍,并开始管理资金。最初他只投资家族成员的资产,而后逐渐开始为朋友管理资产,并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

比尔于1981年10月正式加入莱格•曼森基金。6个月后,他和当时的共同管理人厄尼•奇勒一起发起了莱格•曼森价值基金。在那些时间里,比尔和厄尼非常关注以财务会计为基础的因素,如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等等,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但是,1982年以后,曾经为比尔和厄尼创造好业绩的投资哲学,不再能为他们的基金持有人带来同样的回报了。这时,投资者聚集到高增长、高市盈的公司中,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及在这之后8年的一次经济衰退,为基金迎来了更为恶劣的投资环境。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厄尼退休了,留下比尔一个人管理莱格•曼森价值基金。比尔第一次独自掌控资产配置,开始了其辉煌的投资历程,在之后的十来年中,其管理的基金每年都超过SP500指数,他被认为是最为成功的投资管理人之一。

热爱哲学

纵观比尔的投资历程,仔细分析他的一些经典的投资决策,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因素导致了比尔•米勒的成功,包括良好的投资思维,坚定的价值投资等。

市场上的资金管理者多如牛毛,不断有新人加入进来,同时也不断有资金管理者失败出局,市场一直保持着高流转性和淘汰率。一个投资管理人或者个人投资者要取得成功,特别是长久的成功,需要突破两个“瓶颈”。第一个“瓶颈”是专业素养,就是说他要具备与投资相关的知识。另一个“瓶颈”是他的投资思维。可以看到,市场中很多投资管理者整天忙忙碌碌,但是业绩却平平淡淡,甚至有时候非常被动,被市场牵着转,身心疲惫却没有成效。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一套帮助其趋向成功的系统性的投资思维。

比尔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整个投资生涯中,他对哲学的兴趣与他对股票的热爱不相上下。他受实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大,做投资决策时,开始更多地依据他对哲学的理解,他把实用主义看作是使眼光超越但并不一定真实的表象,从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视野,发现未来各种可能的手段。

比尔接手基金之后,开始较少地依据历史数据序列,或是从精细地组织起来的经济、数学理论中得出的预测,相反,他会根据当前的情形,估测一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脱离对于回顾式的预测分析的依赖,为比尔打开了一个可能产生准确信息的新天地。

比尔认为,所有投资决策最终都取决于你是否相信科学就是现实,或者你是否相信科学仅仅是帮助你应对现实的工具。如果你相信前者,那么所有的科学性描述,要么是对,要么是错。如果相信后者,你会明白科学是一种组织,并使我们的经验具有意义的方式。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假设是对是错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根据这些假设所作出的预测是否会成为现实。这一思路上的改变,再加上详尽的基本面分析工作,为比尔和基金取得又一轮出色的投资表现创造了基础。价值基金所取得的成绩,将比尔推到专业基金管理人世界中的传奇地位。

注重基本面分析

注重基本面分析、高持仓集中度、低换手率和安全边际,这些都是美盛价值基金的核心投资理念。正是比尔•米勒一直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才让美盛价值基金被称为常胜基金,从1991年至2005年,连续15年跑赢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82年创立以来,比尔•米勒一直是美盛首席投资官,他的投资理念就是购买他认为价格不高、获利潜力却无穷的股票。因此他常常选择市场上早就已经乏人问津、失势的股票,将它纳入囊中并且多年也不卖出。

比尔•米勒甚至利用了科技板块的崩溃,在2001年第三季度吸纳了几只受到重创的电信设备公司的股票。他认为,有几只电信股已下跌到足够的程度,就长期投资的观点看来非常具有吸引力,理由是:“如果一只股票4年来连续表现不佳,而在第五年上涨5倍,并从此以后表现超群,那么那时我将非常高兴”。

比尔•米勒非常注重基本面分析,做分析的方法比其他人更全面,更深入,研究成果也更具前瞻性。衡量公司的价值,大多数价值投资者仅仅查看公司的市盈率,但比尔发现,就其本身而言,这些数字并无实际意义。为了确定可能的投资对象的潜在价值,比尔和他的研究团队对相关公司经营策略的所有方面,进行详尽的经济价值分析。

选择投资对象只是比尔成功投资的一部分,他在组合中的资产配置也与众不同,投资对象通常不会超过40-45只股票。相对集中的持有对象,使比尔和他的员工能够深入地调研投资组合中的每一只股票,并和每一家公司的管理层保持密切的联系。

逆向思维

比尔•米勒被人称为逆向投资者,也被人称为废墟中的淘宝者,他给人的感觉是特立独行。但是,这并不是说他的投资决策就是完全与传统的投资思维对着干,也不是说反传统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他之所以有此称谓,是因为根据他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发现价值低估的机会,然后买入持有,即便买入后股票暂时回调,也不卖出,最终实现资本增值。经典的案例有耐克斯通讯、泰克国际等。

2002年,耐克斯通讯触及股价新低,比尔增加了自己在这个惨遭践踏的领域中的投资比重。当比尔增加在耐克斯通讯中的投资时,他已经了解该公司和它能力卓越的管理层、多元的产品线和坚实的商业计划,他的基金从1999年就开始持有该股票,至今耐克斯是基金的第三大持有仓位。

另一只股票是在它经历麻烦时,出现在比尔投资名单上的泰克国际。由于与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不法行为相关的问题而苦苦挣扎,泰克的股票2002年遭遇沉重的抛售压力,下跌到每股10美元左右。通过对泰克的资产估值,认识到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后,比尔将下跌看作是大举投资的最佳时机。这一投资被证明战果辉煌,从2002年年中到2004年第一季度,泰克的股价几乎增长了两倍。

比尔•米勒对于信任的股票,一般持有数年,不会由于短期的涨跌而轻易易手。如果他看好一只40美元的股票,随后该股票下跌到30美元,他将更喜欢这只股票,会在其下跌时继续买入。例如,比尔于上世纪90年代买入了AOL,当时AOL受到了华尔街的冷遇,股价每天都在下跌,但比尔还是持续买入了数百万股AOL股票。不久,事实就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AOL股价开始上行,并且一路走高,最终比尔在AOL上斩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