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投资决策的方法

投资决策的方法

时间:2023-07-06 17:15: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投资决策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投资决策的方法

第1篇

一、现行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

资金结构对贴现投资决策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资金结构影响现金流量;二是资金结构影响贴现率(筹资成本率或必要报酬率)。

贴现投资决策方法计算的主要参数包括: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项目贴现率、项目计算期等。现金流量和贴现率的大小经常与项目资金结构有关。现行财务管理教材介绍项目投资决策方法时,其现金流量的确定通常是建立在全自有资金假设的基础上,即假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均为自有资金,或者说项目相关现金流量不受投资资金取得方式的影响。即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但在计算固定资产原值和投资总额时,则需考虑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在确定项目资金成本时通常是按照规划资金结构来计算。

不同性质的资金其资金成本是不相同的,权益资金的资金成本是股东期望的投资报酬率,负债资金的资金成本是(税后)负债利率,从理论上说,权益资本成本率通常比负债利率要高。但权益资金的资金成本是预期的,而非实际发生的。负债资金的资金成本是事先以契约的方式确定的,且通常固定不变,具有刚性的特征。现行大部分教材在处理企业长期投资决策问题时,当资金来源既有权益资金又有负债资金时,确定贴现率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按照各种资金来源的个别资金成本及其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计算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然后以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作为贴现率计算投资决策指标; 二是直接以负债利率作为贴现率计算投资决策指标。 在现实的投资活动中,项目投资资金通常既包括权益资金,也包括负债资金。很明显现行贴现投资决策方法中在现金流量和贴现率计算中对资金结构的假设是不一致的,计算现金流量时按全自有资金假设、计算资金成本时却按规划资金结构或全负债资金假设。

例:某企业2013年1月1日拟构建一项固定资产,需在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全部资金1000万元,其中,权益资金600万元,负债资金400万元,负债利率8%,债务期为11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项目建设期1年,预计项目使用寿命10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满有32万元残值。项目投产时垫支营运资金200万元,项目有效期满收回。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实现收入369万元,每年发生付现经营成本12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25%,资本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为12%。

要求:按现行方法确定该项目各年现金净流量(NCF)、资金成本、净现值。

根据现行全自有资金假设,固定资产原值、投资总额需考虑资本化的利息。营业现金流量不考虑利息费用和利息抵税作用。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的利息=1000+400*8%=1032万元

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32-32)/10=100万元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10+1=11年

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NCF)计算如下:

NCF0=-1000(万元)

NCF1=-(400*8%+200)=-232(万元)

NCF2-10=项目年营业收入-项目年付现经营成本-项目年上交所得税=项目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项目年折旧=(年营业收入-年付现经营成本-年折旧)(1-所得税率)+年折旧=(369-120-100)(1-25%)+100=21175(万元)

NCF11=21175+32+200=44375(万元)

(1)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作为贴现率:

贴现率=8%*(1-25%)*40%+12%*60%=96%

则,净现值=[21175*(P/A,96%,9)(P/S,96%,1)+44375(P/S,96%,11)]-[1000+232(P/S,96%,1)]=8110(万元)

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可以接受。

(2)以负债利率作为贴现率。

贴现率=8%

则,净现值=[21175*(P/A,8%,9)(P/S,8%,1)+44375(P/S,8%,11)]-[1000+232(P/S,8%,1)]=20028(万元)

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可以接受。

现行贴现投资决策方法明显存在以下不足:

1全自有资金假设经常不能成立。现行投资决策方法中计算经营现金流量时假设项目投资所需资金均为自有资金或股东投入资金,而实际投资活动中,项目投资所需资金往往是既有资本又有负债资金,并非全是资本。

2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对负债利息的处理不一致。项目建设期按规划资金结构,计算负债利息,并将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和初始现金流量。项目营运期却按全自有资金假设,在计算营业现金流量时没有考虑负债利息。

3现金流量计算和资金成本计算时依据的资金结构假设不同。现金流量计算尤其是营业现金流量计算时假设项目投资是全自有资金,负债比率为零。项目贴现率确定时却按规划资金结构,负债比率经常大于零,或按全负债资金假设,负债为100%。

二、现行投资决策方法的改进建议

针对现行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应作如下改进:一是统一现金流量计算口径。项目建设期和营运期现金流量计算中,若按项目规划资金结构,则全部考虑负债利息,若按全自有资金假设,则全部不考虑负债利息。二是统一现金流量和资金成本的计算口径。若按项目规划资金结构,则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量计算中均要考虑利息,项目贴现率(必要报酬率或筹资成本率)计算中也应考虑负债比率,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若按全自有资金假设,则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量计算中均不需考虑利息,项目贴现率(必要报酬率或筹资成本率)确定时也不考虑负债比率,直接用资本投资者要求的报酬率。

(一)按规划资金结构决策

按规划资金结构,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量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中均应考虑负债利息。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的利息

项目营运期内各年营业现金流量

=项目年营业收入-项目年付现经营成本-项目年付现利息-项目年上交所得税

=项目年税前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项目年折旧+项目年非付现利息

=(年营业收入-年付现经营成本―年利息-年折旧)(1-所得税率)+年折旧+年非付现利息 若负债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务或分期等额偿还本息的债务,则项目每年负担的利息额与实际支付的利息额通常是相等的,一般不存在非付现利息;若负债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务,项目每年负担的利息可能不等于实际支付的利息,经常会有非付现的利息。

项目贴现率也应考虑负债和资本成本率,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贴现率=负债利率*(1-所得税率)*负债比率+资本成本率*资本比率

继上例,按项目规划资金结构,项目现金流量、资金成本、净现值确定如下:

固定资产原值=1000+400*8%=1032万元

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32-32)/10=100万元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10+1=11年

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NCF)计算如下:

NCF0=-1000(万元)

NCF1=-(400*8%+200)=-232(万元)

NCF2-10=(年营业收入-年付现经营成本―年利息-年折旧)(1-所得税率)+年折旧 (注:本例中非付现利息为零)=(369-120-100-32)(1-25%)+100=18775(万元)

NCF11=18775+32+200=41975(万元)

筹资成本=8%*(1-25%)*40%+12%*60%=96%

则,净现值=[18775*(P/A,96%,9)(P/S,96%,1)+41975(P/S,96%,11)]-[1000+232(P/S,96%,1)]=-5591(万元)

净现值小于零,项目不可以接受。

(二)按改进后全自有资金假设

按全自有资金假设,即假设项目投资资金均为资本,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现金流量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中均不需考虑负债利息。

项目年营业现金流量=项目年营业收入-项目年付现经营成本-项目年上交所得税=项目年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项目年折旧=(年营业收入-年付现经营成本-年折旧)(1-所得税率)+年折旧

项目贴现率确定时也不需考虑负债成本率,直接用资本成本率。

续上例,若按全自有资金假设,项目现金流量、资金成本、净现值确定如下: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

年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00-32)/10=968(万元)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10+1=11年

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现金净流量(NCF)计算如下:

NCF0=-1000(万元)

NCF1=-200(万元)

NCF2-10=(369-120-968)(1-25%)+968=21095(万元)

NCF11=21095+32+200=44295(万元)

筹资成本=资本成本=12%

则,净现值=[21095*(P/A,12%,9)(P/S,12%,1)+44295*(P/S,12%,11)]-[1000+200*(P/S,12%,1)]= -4763(万元)

净现值小于零,项目不可以接受。

从上述案例计算结果看,上述项目按现行全自有资金假设计算净现值,项目可行;按规划资金结构或改进后的全自有资金假设计算净现值,项目不可行,若用现值指数法或内含报酬率法进行决策,也会得到类似结论。由此可见,改进后的贴现投资决策方法更科学、更稳健、更可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财务管理[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财务成本管理[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3]李建德 项目投资中利息资本化核算的研究[J] 现代商业, 2012(9):233-234

第2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方法 NPV ROM 五力模型 拓展 优化

不同投资决策方法的多视角比较

(一)以净现值法为代表的传统投资决策方法

1.非贴现现金流量法应用思路。一是投资回收期法。对于独立方案,当投资回收期不超过基准静态投资回收期时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对多个投资项目,以投资回收期短的为最优项目;二是平均报酬率法。一般而言,当年平均报酬率大于或等于期望投资报酬率时项目可行;反之,项目不可行。对多个互斥项目,以年平均报酬率高的为最优项目。

非贴现现金流量法由于既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又不考虑投资风险,对使用寿命不同、投入时间和收益时间不同方案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在现实投资决策中已很少被直接运用。

2.贴现现金流量法应用思路。一是净现值法(NPV)。若NPV≥0,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项目可行;若NPV<0,则投资项目报酬率<预定贴现率,项目不可行;二是内含报酬率法(IRR)。若IRR≥必要报酬率,则项目可行;反之,则应拒绝该项目。在多方案互斥决策中,先确定项目可行与否,再在可行项目中以内含报酬率最大的为最优项目;三是获利指数法(PI)。如果PI>1,则该项目可行;反之,则项目不可行。在多个PI>1的互斥抉择中,应以获利指数最大的项目为优。

净现值法具有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相一致优点。这一优点使大部分企业高级财务人员都普遍采用以净现值法为代表的贴现现金流量法动态评价方案。

(二)以实物期权法为代表的现资决策方法

1.实物期权理论的起源、内容、特征。197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斯图尔特·迈尔斯认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具有经营柔性,经营柔性的存在使其在投资过程中具有某种选择权,这种选择权类似于金融看涨期权,可借用金融期权定价理论来评估具有经营柔性和战略作用的投资机会。后经卡斯特、马森和默顿等人努力,实物期权理论逐渐发展、成熟起来并拓展了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新领域。

实物期权是金融期权在实物领域的拓展,是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拥有的、可根据决策不确定因素改变投资行为的权利。在实物期权有效期内,投资者有根据最新掌握的信息推迟或提前、扩大或缩小、进入或放弃投资的选择权。具体内容包括推迟投资期权、扩张投资期权、收缩投资期权、放弃期权、转换期权、增长期权六种形式。实物期权除具有金融期权共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非交易性;非独占性;先占性;关联性。

2.实物期权定价机理。实物期权法将投资过程中的经营柔性作为看涨期权,将不确定性作为项目价值的一部分。一个项目的真实价值等于项目净现值加上期权价值,即ENPV=NPV+C0。式中:ENPV为项目真实价值;NPV为项目净现值;C0为项目期权价值。

对实物期权定价最常用的方法是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C0为看涨期权价值,S为标的资产当前价值,X为期权执行价格,T为期权到期日,t为当前时刻,r为无风险利率,δ2为标的资产自然对数方差,N(d1)、N(d2)为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函数。

(三)NPV与ROM比较

ROM以NPV为基础,两者相比较,ROM优势主要表现在:

1.决策视角优势—考虑经营柔性。投资者在项目投资过程中具有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被称为经营柔性。NPV法忽略了这一柔性,而ROM对经营柔性的考虑凸显出其决策视角优势。

2.决策理念优势—对投资不可逆性、可推迟性把握。传统NPV法在决策时认为投资不可推迟,项目投资后不具有不可逆性;实物期权法认为投资具有不可逆性、可推迟性。即随着时间推延,投资者可选择有利投资机会投资。

3.决策核心优势—肯定不确定性价值。传统NPV法把不确定性看作风险,不确定性越高选择的折现率也就越高;实物期权法认为不确定性是项目价值组成部分,不确定性越高,投资机会价值(实物期权价值)就越大。

4.决策原则优势—审度企业未来成长机会价值。在传统NPV法决策中,投资战略意义或间接价值及知识价值难以量化,不能为着眼于未来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实物期权法通过弥补这一缺陷提高了投资决策科学性。

基于NPV、ROM比较的企业投资决策方法实践

案例:某企业2004年初计划投资1000万元购买一条生产线A1,2005年初正式投入生产,2009年报废无残值。资金成本率为15%,无风险利率为5%。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同时,企业计划在2006年末再投入3000万元购入生产线A2,A2于2007年末正式投产,2012年末报废无残值。企业对A2的生产和销售预测如表2、表3所示。

(一)NPV法

根据表1可知,NPVA1=300×(P/F,15%,2)+390×(P/F,15%,3)+360×(P/F,15%,4)+370×(P/F,15%,5)+180×(P/F,15%,6)-1000=

950.99-1000=-49.01(万元)

根据表2可知,EI=11×0.3+9.4×0.4+8×0.3=9.46(万元);Eo=9.6×0.3+8.6×0.4+7.5×0.3=8.57(万元);E(I-O)=1.4×0.3+0.8×0.4+0.5×0.3=0.89(万元); =0.356,即每件产品以35.6%的价格波动获得利润0.89万元。

根据表3可知,以2006年末为参照点A2生产线净现值NPV`A2为:NPV`A2=0.89×800×(P/F,15%,2)+0.89×1500×(P/F,15%,3)+0.89×1350×(P/F,15%,4)+0.89×1250×(P/F,15%,5)+0.89×700×(P/F,15%,6)-3000=2926.01-3000=-73.99(万元)

以2004年初为参照点,A2生产线的净现值为:NPVA2=NPV`A2×(1+15%)-3=

-48.69(万元);NPVT=NPVA1+NPVA2=

-97.97(万元)。

由于整个项目总净现值为负,根据NPV法决策原则该项目显然不可行。

(二)ROM法

在实物期权法下,可把生产线A2这个投资机会视作一个期限为3年,期权执行价格X为3000万元的实物期权,该期权标的资产的当前价值为:S=2926.01×(1+15%)-3=1925.31(万元);=

-0.16;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N(d1)=0.4364,N(d2)=0.2177;该期权价值为C0=1925.31×0.4364-3000×e-0.05×3×0.2177=

278.08(万元);则实物期权法下该项目的真实价值为ENPV=-49.01+278.08=229.07(万元)。

可见,该投资项目具备可行性,不应该被拒绝。导致结论不同的原因在于NPV法对间接收益忽视,而实物期权法投资决策可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发展前景等间接收益,全面评价项目价值。

基于财务战略的企业投资决策方法拓展及优化

基于财务战略视角分析,投资战略决策的核心在于产业筛选,目的在于进行行业选择并寻找所在行业中存在威胁和机会,把握竞争态势并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做出投资进入、扩大或退出决策。本文只探讨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法中的“五力模型”。

(一)“五力模型”基本机理

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五力模型”。即,特定产业的竞争性质可由图1所示五种力量决定,基本理念可表述为以下内容:

一是企业间竞争。只有那些比竞争公司战略更能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才可能是成功战略;二是新竞争者威胁。财务战略的任务在于识别、监视潜在的可进入市场的公司战略,必要时进行反击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和机会;三是潜在替代产品开发。度量的最好尺度是替代产品进入市场后所得到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公司增加生产能力和加强市场渗透计划;四是供应商议价力量。优质替代原材料少或改用其他原材料的转换成本很高时供应商议价力量会影响企业竞争程度;五是客户议价力量。当客户分布集中、规模较大或大批量购货时,其议价能力将成为影响产业竞争强度的主要因素。

(二)五力模型竞争分析方法与企业投资决策战略制定

由于各产业竞争程度差异性,在与五种竞争力量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战略思想:一是总成本领先。要求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及最大限度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二是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树立起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都有其差异化特点;三是专一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前提是公司业务专一化能以较高效率、更好效果为某一狭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目标将使企业的经营在行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行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收益;而在另外一些行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赢得微利的必要条件,同时波特认为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选择战略,徘徊其间必然影响公司的战略地位。

综上所述,传统投资决策方法与实物期权法最根本的区别是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待不确定性态度。事实上,不同投资决策方法只是决策过程中的一种参考,要做到科学决策,还必须基于战略视角,在整合拓展并优化不同投资决策方法基础上考虑项目的产业背景、项目的具体行业,并针对项目的不同阶段对相应方法做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沃尔瑟.再造金融总裁:从财务管理到战略管理[M].商务印书馆,2000

2.[美]亚瑟·A.汤姆森,A.J.新迪克兰迪著.段盛华,王智慧主译.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10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3篇

二、环境成本多目标投资决策模型建立

(一)构造判断矩阵应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就是要弄清楚问题的范围、所包含的因素、因素间的关联和隶属关系、以及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核心是把决策问题层次化,层次结构通常分为三层: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对于项目投资来说。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是目标层,投资方案的影响因素如现金流入、流出量和环境因素是准则层,备选方案是方案层。其结构如图1所示。

当建立起项目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层次构造图后,就要求出每一层次内各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有关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亦即权重。两个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可以用表1中的九级标度表示。

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不同因素两两比较的方法,构造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并分别计算它们的最大特征值、与此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各层次的单排序以及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二)判断矩阵权重求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

(三)层次单排序所谓层次单排序,就是确定某一层次各因素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依此排出顺序。其方法可以根据矩阵理论。通过数学计算求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此特征向量就代表了该层次部分(或全部)因素对上层次某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即权重值。这些权重值便是单排序结果。对于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通常采用的是特征值法(EM法)。九级比率标度法的引入,帮助形成判断矩阵,而只有当判断矩阵基本满足一致性的条件下,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才基本合理,因此,为了保证层次分析法的结论基本合理,还必须对形成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四)一致性检验其检验的依据是矩阵理论。方法是先计算一致性指标,即: CI=(入max-n),(n-1) 如果CI=0,则表明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检验结束,若CI≠O,则需进行随机一致性比率CI/RI的计算,其中RI指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2。若CI/RI

(五)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就是计算确定某一层所有因素对最高层的相对重要性排序权值。计算某层次的总排序,必须利用上一层次的总排序和本层次的单排序,而第二层对第一层的单排序同时就是第二层的总排序,这样总排序要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逐层进行。层次总排序同样也应做一致性检验,其过程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

三、实例检验

现以一个具体实例为例,说明应用考虑环境成本后的层次分析法进行投资项目评价决策的基本过程。某小型化工在生产Y产品时会产生一种废料,该厂在对该废料进行处理时,拟采用B1、B2两种不同的设备。设备B1:采用酸溶剂溶解。但是采用酸溶剂溶解的方法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Z,由于该厂将其排入附近的河流,会对水质产生污染。并且目前为止企业无法将其消除。虽然现在没有相关的法规对排放该有害物质进行处罚,但是有关部门正在草拟一部新法规,估计在五年后会颁布实施。设备B2:采用碱溶剂溶解。该设备不仅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而且其残余物还可回收处理每年可取得净收益。

(一)构建判断矩阵对实例进行层次分析,过程为:先建立设备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层次构造图,然后两个因素之间进行比较,可以用表1中的九级标度表示。该项目的判断矩阵有五个,即方案层相对于购置成本(A1)准则的判断矩阵;方案层相对于生产支出(A2)准则的判断矩阵;方案层相对于环境成本(A3)准则的判断矩阵;方案层相对于残值收益(A4)准则的判断矩阵;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建立的设备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层次构造图,如图2所示:

(二)层次单排序现以矩阵(A1-B)为例,其计算过程为: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M1=7,M2=1/7;计算Mi的n次方根征向量W1=(0.85,0.15)T,表示方案对购置成本的相对权重值。同理可计算出其余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2=(0.25,0.75)T,W3=(0.1,0.9)T,W1=(0.17,0.83)T,W=(0.26,0.12,0.56,0.06)T。

(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的特征值。对于已求得特征向量W=(0.85,0.15)T,于是有如下计算:

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0.02,计算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系数CR,判断其一致性CR=CV RI=0.02,可见,判断矩阵(AT1B)一致性通过,即判断不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同理可以计算得出判断矩阵(AT-B)、(A2-B)、(A3-B)、(f-A)均一致性检验通过。

(四)层次总排序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进行层次总排序,如表3所示:

从计算结果可得设备B2在综合评价中权重大于设备B1,应购买设备B2。

(五)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计算如

企业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考虑环境成本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能会影响投资方案的评价结果,而且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环境成本影响货币计量化,并纳入到分析模型中进行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可以促使决策者在兼顾环境效益方面选择更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的投资方案。

在投资决策中,常遇到多因素、多层次、非定量化条件等多因素相互交织的情况,这就涉及到考虑多目标因素的投资决策方法。而层次分析法的特点在于将非定量化研究的思维过程定量化,因此它能够定量分析一些难以精确定量的定性决策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本文提出的考虑环境成本的层次分析法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其分析结果具有参考价值,但投资项目评价毕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因素众多,需结合具体情况对投资项目做出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应用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企业的投资项目也不断增多。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和外部环境多变的条件下,企业如何进行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受哪些评价指标影响,以及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值得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进行科学论证的。

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够使企业取得收益,而盲目的投资决策能置企业于死地。所以,在正确评价方法的指导下做出的投资决策,将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

一、公司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选择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目前,我国进行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时使用的指标分为贴现指标和非贴现指标。贴现指标是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包括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非贴现指标是指在指标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1]

(一)非贴现指标。投资回收期是反映项目财务上偿还总投资额的能力和资金周转速度的综合性指标。该方法反映了投资的回收速度,计算简便,但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项目回收期后的投资收益,容易导致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误导了整体战略决策。静态投资回收期能够直观的反映原始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但由于它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不能客观的反映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故存在一定弊端。

(二)贴现指标。相对于非贴现指标而言,贴现指标充分地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更加科学合理,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有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净现值法将投资有效期内各年现金净流量按照资金成本或期望报酬率进行折现,通过比较总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大小来判断投资是否可行。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投资项目所具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可对净现值法中的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内部报酬率法类似于净现值法,是在衡量货币时间价值后投资项目得到的收益率。内部报酬率可以直接理解为某单位投资额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很清楚的看清收益百分比,从而做出决策。内部报酬率与净现值是两个相互竞争的投资决策方法,尽管常会产生相似的结论,但仍存在以下区别:投资决策结论不同,项目净现值用货币来表达、反映绝对量,内部报酬率是百分比、反映盈利能力;再投资报酬率假设上的差异:净现值法假设项目期间现金流量是以资本成本率进行再投资,而内部报酬率法则假设以内部报酬率进行再投资。[2]

从Miller (1960) 开始到Ryan 等(2002),40年的研究表明,美国企业所采用的投资决策方法越来越倾向于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等采用贴现技术的方法,和其他投资决策方法相比,使用贴现技术的净现值法(NPV)和内部收益率法( IRR) 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决策方法。[3]

二、贴现评价指标

贴现评价指标,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主要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

1.净现值法

这种方法使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指标。所谓净现值(NPV),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净现值NPV的公式为:

式中,n--为投资涉及的年限;

It—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

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K--预定的贴现率。

若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贴现后现金流入大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大于预定的贴现率,项目是可行的;若净现值为负数,说明贴现后现金流入小于贴现后现金流出,该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小于预定的贴现率,项目是不可行的。

2.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法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所谓内含报酬率(IRR),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人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又称为内部收益率。

若内含报酬率大于企业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即净现值中所使用的贴现率),就接受该投资项目;若内含报酬率小于企业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就放弃该项目。实际上内含报酬率大于贴现率时接受一个项目,也就是接受了一个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可以直观的反映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是否可行。但是,经济评价结果是基于多个假设条件而得出的,为了使经济评价结果能更好的反映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还要做好基础评价参数的确定工作。因此,对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分析和改进也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研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郭文平.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与比较分析[J].现代企业,2012(9).

第5篇

一、引言

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1]。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贯穿一系列的投资决策,决策正确,则投资成功;决策失误,必导致投资失败。因此,现代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构建风险投资决策模型。准确构建决策模型不但需要利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还要注重研究影响风险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正确识别评估风险,有效挖掘投资潜力,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使收益做到最大化。

二、国外风险投资决策本文由收集整理研究

国外关于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一般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和高科技风险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等。

(一)一般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

国外对vc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tyebjee&bruno[2]对41位风险投资家进行调查和谈访,从市场吸引力、产品差异性、管理能力、逆境承受能力以及退出风险等5个方面建立风险投资评估体系,为其他学者奠定了研究基础。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举的投资,投资决策是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damodaran认为风险投资决策中一方面需要评估风险企业的总体预期风险与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是评估风险投资家的预期收益。macmillanl、siegel & narasimha(1985)沿用了tyebjee&bruno的研究方法,通过调研他们把风险投资家所关注的风险指标分为六类主要指标:竞争风险、投资风险、退出风险、执行风险、管理风险、领导者风险等。macmillanl、zemann& subbanarasimha(1987)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150个风险投资公司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新合资企业获得成功的标准与两大因素密切相关:初创期的竞争程度,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

对于之前的研究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vance&robert(1995)认为之前的投资标准过于复杂,他通过自己的采访,从产品战略思想、管理能力、收益三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简易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风险投资虽兴起于美国,研究成果却跨越了国界。在韩国风险投资较为萧条时,joongdoug、jung&lee(1994)为了识别现有的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中重要的投资标准,作者研究了现有风险投资的评估标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的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产品或技术的优越性、原材料的可获得性、生产能力等六个因素在风险投资中较为重要。

(二)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

风险企业处在不同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学者开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进行研究。m.kakati(2003)针对高科技风险企业设置了38个评价指标,m.kakati教授把38个评价指标分为六类,分别为:企业家素质,组织资源能力,竞争战略,产品特征,市场特征,融资能力。研究表明企业家素质、组织资源的能力、竞争战略是企业生存能力和成就的关键性决定因素。chorev&anderson(2006)研究影响以色列高科技初创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在管理、客户关系、产品研发是比较重要的,然而通常所强调的经济政策、商业环境却不太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核心团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

(三)高科技风险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投资决策的研究越来越细致,有学者开始研究影响高科技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无疑是做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创业企业通常以技术取胜,cohen&levinthal(1990)为缺乏技术优势,即便有外部网络资源和金融资本的支持,也难以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mcdougall、robinson& denisi(1992)认为新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就有获得成长的机会并相对竞争对手有进入市场的优势。hironori&sue(2002)研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认知和情感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上的不一致的冲突有助于绩效的增加,但是组织内部私人之间的情感冲突则对合作绩效起着负作用。chen、zou&wang(2009)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人际网络关系、金融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三大引擎。

三、国内风险投资决策研究

管理学决策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存在先后顺序的三个阶段,即问题的识别与选择—决策分析过程—决策与实施方案,决策分析过程在整个决策问题中出于最重要的地位[3]。由于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而且投资资金有限,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项目需要谨慎筛选。如果风险投资家能在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并正确分析评价和科学决策,那么就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和决策模型构建两个方面:

(一)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是参考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形成决策指标体系。汤京华和王玉珍[4]分析美国、荷兰、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因素,结合国内实际,从产品差异度、市场吸引力、管理能力、经济绩效、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资金一直被视为企业运作的血脉,财务状况是企业运作效果的直观反映,客观、有效的财务记录能揭示公司运作的好坏情况。马扬等(1999)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财务状况等影响因素,建立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邹辉文等[5]通过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政策和投资阶段的风险的分析,设置人员素质、市场前景、技术水平、财务状况、退出机制、社会环境等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建立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投资处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企业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彭卫民[6]研究高科技企业风险因素,认为高科技企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因素、技术与产品因素、市场因素、退出及收获的可能性因素。风险投资既有高风险性,同时还存在高收益性,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时不仅要考虑风险因素,还应考虑收益因素。liu et al.(2011)针对高科技初创企业风险建立了指标体系,经实证研究得到了17个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张春英和姜丹(2001)从风险和效益两个方面构建风险投资评估的多目标评估指标体系。钱水土和周春喜[7]从企业发展角度,引入成长风险和道德风险因素,分析成长过程和环境以及企业道德对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影响。

(二)风险投资决策模型构建

风险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充分预计到各种风险因素是关键,但识别到风险因素之后,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衡量风险与收益也至关重要。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张春英和姜丹(2001)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集值统计原理分别进行指标权数确定和专家打分的数学处理,建立了定量评估模型;王世良和王世波[8]利用ahp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魏星等(2004)[9]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研究方法,但排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时受人为的影响因素比较重,而且一致性检验难以通过,因此即便是同一套指标体系在不同的风险投资家所得出的结论也莫衷一是。针对上述弊端,王学军和郭亚军[10]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分析造成ahp判断矩阵不一致的原因,指出了g1法与构造判断矩阵的本质区别,解决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难题。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张丰和段玮婧[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风险投资评价决策程序中初步评价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孙晓梅[13]利用神经元网络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已经被国外学者所证实,神经网络能弱化人的主观因素、降低人为因素在求权重中的影响。

四、对国内外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基本评述

(一)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

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国外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①调查法,即采用对风险投资家面谈或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来总结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指标;②实证法,即采用对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炼总结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的指标;③理论法,即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来得出评估决策指标。国外现有相关文献中,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已经有了从实证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更可操作性。

(二)国内文献研究内容有效性偏若

风险投资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文献研究相比国外较为滞后[14],因此国内研究文献多数借鉴国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我国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得到的结论缺乏检验论证,研究成果难以保证与客观实际相吻合。总之,上述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量化[14]。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背景的创业企业风险因素不尽相同,国内现有文献研究的针对性较弱。

(三)国内文献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强

国内学者在研究投资决策方法时,普遍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德尔菲打分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项目风险或投资收益进行评估。在使用这些方法求权重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到的结论莫衷一是。

五、研究结论

针对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不足,拟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投资影响环境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不一样、投资者风险偏好不一样,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不尽一致。因此,亟需根据我国的实践环境,研究符合我国投资实际的决策影响因素,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内在统一性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

(二)加强针对性研究,满足不同投资主体的需要。风险投资主要支持高技术风险企业的开拓与成长[1],高新技术分布广泛,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不尽一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成果。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影响因素,加强研究的针对性。

第6篇

1 投资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

1.1 宏观政策与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快速推进的时期,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投资政策及相关税收政策的变化等,都将直接导致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稳定以及投资决策难度的增加,因此,企业投资决策者必须考虑到宏观政策因素与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诸多影响,以有效预测和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企业投资战略的顺利推进和投资收益的持续增长。

1.2 市场风险与供求变化

投资项目风险的大小以及相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投资的取向和投资效益的高低有着直接或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从市场营销学角度看,企业的赢利机会都是以消费需求为转移的,市场消费需求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投资决策的成功率,消费内容的变化也会给投资方向的选择带来诸多挑战。因此,如果企业投资者不随着市场消费需求及供求关系的变化而随之改变相应策略,那必将导致投资决策的失败。

1.3 企业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

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是决定企业投资决策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投资决策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够更好地确定企业最理想的投资方向、控制最合适的投资规模、把握最有效的投资时机,以便获取最大的企业投资收益。

1.4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与管理体制的健全程度

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良好且有序的企业管理体制能大大提升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准确性,也将有利于推动企业投资决策方案及相关信息的传递和执行效率,是企业整个投资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2 企业投资决策的现实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已成为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作出理性判断、对投资风险估计不足,对投资规模控制失误,结果也导致了投资效果的不理想。就我国企业目前情况来看,在投资决策方面仍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

2.1 企业整体风险意识薄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不足。

在投资的实践进程中,不少企业员工、甚至一些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足够的风险意识,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往往缺乏也没有安排充分的市场实地调研和调研投入,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不足,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决策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2.2 企业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不科学。

目前不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程序还比较混乱,企业投资决策几乎取决于企业高管、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的主观意志,缺乏相应的民主性和投资论证。同时,企业投资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办法的健全和完善程度是跟不上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未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不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更是形同虚设,这就导致了企业决策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等问题的频频出现。

2.3 企业投资决策思路相对狭窄、投资渠道单一。投资风险较大。鉴于内、外部环境的限制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目前投资决策思路不开阔,投资集中度高,从而导致了企业投资风险偏高。

3 提升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3.1 不断提升企业对宏观政策、环境的分析和预m0能力,强化枢明f政策的掌握租胡]。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也常常受制于相关经济、税收政策的制约,因此,企业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政策分析及预测技能培训,投入必要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对国家宏观政策、市场环境的分析、预测能力和对相关投资政策的运用水平,促进企业投资决策水平和效益的提升。

3.2 加速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建立健全企业投资决策责任制、投资管理体制、责任追究与奖惩机制。

推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方法,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使所选取的投资方案达到技术、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其中心环节是具体分析各投资方案技术的经济效益性,认真做好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工作。同时,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投资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投资管理制度和方法,在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的基础上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实施合理奖惩办法和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双管齐下,使得每项投资都能在设计高起点化、运行高标准化、管理高效能化的保障下实施。

3.3 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加强企业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强化企业投资决策层、管理层及全体员的风险意识的树立和培养,提升企业对投资可行性研究的重视程度。一是规范和落实投资可行性研究相关政策、制度;二是加强投资性研究教育,提高企业决策者决策素质;三是结合企业实际保证投资可行性研究环节的投入;四是充分借助于专业组织和咨询机构,提高企业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准确度,保证投资决策的效率。

第7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 投资决策 问题 对策

一、投资决策的相关概述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投资决策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针对性。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就无所谓投资决策,而达不到投资目标的决策就是失策。第二,现实性。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第三,择优性。合理地选择就是优选,优选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但它应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最满意的投资方案。第四,风险性。投资环境是瞬息万变的,风险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客观性,是无法避免的,投资决策应顾及到实践中将出现的各种可预测或不可预测的变化,人们可没法去认识风险的规律,依据以往的历史资料并通过概率统计的方法,对风险作出估计,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

二、企业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投资决策属于战略性决策,其核心内容是依据投资主体的发展方向及行动方针确定投资总规划。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受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企业自身的投资决策组织机构、机构责任体制等内部因素的影响,投资决策风险的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水平还很低,投资决策风险控制约束较为软弱。目前,企业投资决策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投资信息不对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信息对任何投资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全方位的投资信息,才能及时、灵活地处理投资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才能有效地确定调控的手段和力度。然而,由于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完整,甚至是扭曲的信息,这就使得投资调控和决策上在某种程度上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

2.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目前,有的企业对投资决策问题重视不够,没有专门投资决策部门,缺乏投资决策方面的专业人才。企业所谓的决策层,也只是一些不懂或只懂一些投资决策知识的人临时聚集起来。由于缺乏决策方面专业知识,对决策的过程和环节也缺乏认识,往往导致技术性决策失误。

3.对投资分析预测不够。有的企业在分析预测企业的投资时,没有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效益和投入产出,也没有考虑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在决策时没有超前意识,使所投资的项目不具有前瞻性。这样,使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备竞争性。

4.投资决策制度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也是投资决策失败的重要原因。有的企业投资决策者为满足强烈投资欲望,没有对投资进行严密的可行性论证和实事求是的研究,而是按照领导事先确定的意图,编造出一份令领导满意的报告,最后导致无效投资,使企业背上债务的包袱。

三、避免投资决策失误的对策

1.正确分析政策环境。国家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投资等政策往往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只有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大胆地作出政策允许的投资决策,以减少风险;企业还可从国家的优惠政策中获得多方面收益。如果不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主观片面地决定投资,十有八九就是要失败的。

2.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投资决策失误应承担的经济和刑事责任,以法律的强制手段约束投资者行为;另外,企业也应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体系,增强投资风险意识,强化投资需求的自我约束。

3.培养高素质的决策队伍。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要保证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必须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决策者队伍。这支决策队伍既懂党的方针政策,又有较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既看重企业眼前的利益,又有发展企业的长远规划;既讲个性,又讲团结;既讲竞争,又讲合作。这样的决策队伍就能使投资决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创造市场需求。企业的投资决策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产品价值实现的程度的高低是直接衡量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志。当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不但是多样性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投资行为要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那就要求投资者必须很好地了解市场,捕捉市场信息,在市场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引导下,正确做出投资决策,以此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如中国的海尔、长虹等明星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占据国内市场或打入国际市场,取得骄人业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创造了市场的需求。

5.充分重视投资风险。在投资决策中,必须将风险和它的预期收益进行权衡比较。只有充分估计投资决策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才会使投资者考虑得更加周密,才使企业经受时间的考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投资是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长期投资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由于投资决策对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是一个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决策问题,受到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变动的影响,因此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尽可能全面考虑其影响作用,以保证决策的有效运行。但只要决策者们真正把决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来做,克服投资决策中的问题,把握好投资的时机,企业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陈伏.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7.19.

[2]张存英.对企业长期投资管理中问题的思考.交通财会,2001.1.

[3]孙向前.企业投资决策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34.

第8篇

关键词:企业 投资决策 优化

一、投资决策的概念

不同的学者对投资决策的概念有不同的描述方法,但它是相同的意义,也为经济主体获得预期收益,判断和决定把握资本控制和如何控制或不。项目投资决策是企业经济决策项目管理活动,如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规模,投资判断和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是重点龙头企业投资计划的行动。

二、企业投资决策问题分析

1.长官意志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转变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治”法治,但将决定我国传统文化仍然根深蒂固。投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活动,但由于业务决策方法,使企业的投资冲动。”投资冲动”主要是指的诱惑,和一些表面现象,投资行为的冲击造成的,在市场研究,投资决策是不够的,不注意和经济指标和财务的分析计算,往往是基于个别领导的一句话,和项目投资决策,其结果在一些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情感投资主要是指有利于投资的情况下,不仅容易导致经济纠纷的投资,也导致受损的骗了钱的情况下。

2.投资决策管理流程不完善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技术开发中心起主导作用,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投资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许多商品已经从过去的供应供过于求,只考虑生产技术,通过营销公司总承包模式已完全进入市场经济行为,公司的政策和市场的无条件的支持下,从过去的投资项目决策技术示范,推广到决策模型的人力资源或一系列宏观微观投资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目前投资管理的组织结构决定功能划分,投资决策的辅助工作,工作职责部门之间交错的更严重的,专业的不同的项目无效部门转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如安全和环境保护项目,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不属于一个新的项目或技术,和不是一个固定资产大修或一个新产品,这种类型的项目,投资管理过程,责任和管理程序不明确,所以在规划部门或生产部门,有责任交叉等问题,只有通过全面的规划咨询。

3.投资决策的方法问题

既往的投资项目决策中,主要是因为经验决策和意志,用规范的金融和经济技术投资项目方法的较少,在具体的投资项目决策时,通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投资概念存在时大时小的问题,特别是无论是流动性的问题,作为一种投资。从广义上讲,流动资金占用企业资金来源,资金或在某些有限的情况下,也可能损害其他投资机会(特别是速度较慢的营业额或亏损的项目),所以,应属于投资的方面;从其流动性方面看其属于短期资金,企业资金较为富裕,在企业营业灵活条件下,表现出更多借贷的情况。目前,不应该把流动性作为投资,应该将其视为二级单位向总公司借债。但应视总公司资金状况及投资对象性质,占用流动资金数额大小及该项目资金流动性等具体情况来决定。

首先,因为目前的投资总额计算方法不完善,致使没有统一投资回收期计算方式;在投资回收期计算,是否考虑施工期,也是关键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一般情况下,施工期应是投资回报期考虑,而是因为这个项目规模及施工阶段,不同难度差异程度,所以,投资回收期为是否投资该项目基础上。

投资项目的时效性分析。基于市场经济,投资时机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即投资效益。投资决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项目的投资是非常明确和可控制的状态,但当投入,或在一个模糊的或无意识的状态,这种情况的例子和经验。在钢铁项目生产的许多工厂,经过长时间的谈判,谈判的第一和三的效率相差近40万元;如宏宇的项目开发公司,集团公司,政策环境和鸿运公司水平是不同的;成都片分布和锶铁氧体的项目是在时机好,前者是公司是板材产品的市场意识和市场氛围下,在成都地区的联系和铸好的公司是不好的,后者是在公司恢复准备废钢铁铸造,从而增加企业支持的筹码,不仅保住了稀有金属资源。原因是,投资时间不知道的地方,大多属于传统产业,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时将产生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投资决策应注意。

因为时间的投资项目,在目前的投资管理过程中引发了一个问题,即投资管理和决策过程不会影响投资项目。在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一些人认为这一过程延迟项目的进度和投资机会,应减少,投资管理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评价),战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随后的改进项目总结预警分析,有利于投资项目成功率的提高,降低风险投资企业项目,是常见的决策,决策能力的测试,在两个单位的规则和激励措施的限制,是基于投资收益评价是关键;此外,失去的时间和效率,也不乏形式,但通常是渐进的,积极的,如果项目时间的一小部分的成功率,但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也应建立了很多投资时间的概念项目,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小工程CTS,可以省略研究或项目成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提出了对项目进行科学的推理。

4.投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项目的投资管理人员的需求能力的市场,投资的预测能力,各种各样的协调组织的质量管理能力,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然而,项目预算或咨询公司的业务人员从事工程预算工作,统一的唯一的条件,许多依赖配额项目预算审核,不处理在独立的决定性的复杂的工程技术和经济问题,投资是不可预测的好并协调项目之间的关系。

三、完善企业投资决策的策略

1.促进资本市场更有效,加强信息披露

证券市场的发展,加强市场监管,通过对经济的监督和管理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行政和法律等手段,逐步改变中国资本市场投机气氛,导致证券市场更好地发挥其资源配置,融资和风险管理的功能。

2.引入竞争机制

放宽基于尊重我国国情的控制,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贸易壁垒,使资本进入更广泛的投资领域,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投资更方便。

3.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各部门,运行平衡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目前严重的股东股和内部控制状态的改变。同时,提高股权制衡机制,通过“使得公司管理层股东利益的手”和“用脚投票”投票最大化的目标,合理的投资决策。

4.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为了提高投资决策的质量,培训和寻求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对未来的充分理解,理解并能够判断和决策,可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的高水平和项目的合理的要求,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从而导致的公司的不断发展。

5.规范企业行为

规范企业行为,为了使企业筹集的资金得到有效的利用,建立一个投资项目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通过证券监管部门对项目可行性审查,迫使企业项目论证。在闲置资金,公司在这一问题上的任何变化,该委员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管理也应严格按照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监督工作,对资金使用的审批,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本文通过对本文的具体研究,具体的问题,企业的投资决策,为国内外投资决策管理系统的决策方法学了很多,和投资环境的研究,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程序,组织结构,决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键技术分析方法介绍在施工企业的项目投资决策,投资决策和管理框架,使企业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傅桓.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3-74

[2]赵杰.技术经济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87-89

[3]毕林.技术经济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65-70

[4]孟长萍.投资项目评估.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5]李立国等.投资项目评估学.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79-81

第9篇

关键字: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看涨期权

一、引言

期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其本质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是否进行交易的权利,从而能将风险锁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义务方则必须履行。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达,资本投资在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为避免或把这种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减到最轻,我们可以将期权的方法运用于实物资产上,因为企业在实物资产上的投资或清盘的决策都可以简化的看作是一个期权或选择权,期权的持有者有权利而不是义务进行或放弃该项投资,这类似于看涨或看跌的股票期权。因此,基于实物期权的这一思想,决策者进行价值评估和战略决策活动就会更加灵活,更加准确,最大化地利用投资中的选择权做出最佳决策。

二、理论模型

本文引入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以便我们对期权进行定价。Fischer Black、Myron Scholes以及Merton的开创性工作为实物期权的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二项定价模型也能对离散时间的实物期权做出估价。本文考虑到可提前执行的美式期权更加符合风险投资决策灵活性要求,因此决定引入美式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2]:

以E表示风险中性的期望值, 则买权的价值在到期日为:

三、实证研究

首先上文提到过,由于企业经营柔性的关系,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更像是一种实物期权。由于NPV隐含了投资可逆性和投资的不可延迟性特点,比起传统的NPV方法,看作实物期权显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前面提到了,管理决策中常见的期权主要有3种: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延迟期权。在这里,我们以看涨期权为例,详细分析期权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

若某黄金企业在2012年第四季度末投入120万进行黄金生产,预计到2013年第四季度该项目结束无残值(即生产的黄金都出售了),该期间根据十大机构对未来一年现货黄金价格的预测,该企业未来四个季度的现金流情况如表1。

如果从传统来看,NPV小于0,我们则认为该项目不可行。但是考虑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的。同时参考各大机构对黄金现货价格的预测,我们可以考虑一种情况,在2013年的第2季度,市场果真像以德意志银行为代表的机构预测的那样,呈现一种上升趋势。

我们假设企业原先的生产规模是基础,只有在第1次扩大生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第2次的扩大,也就是说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是需要时间的,没有第一次的扩大生产,就没有办法一下子扩大到下面情况所需要的规模,因此也就不可以获得这部分额外的利润。

如果企业发现有这种上升趋势,并且在2013年第一季度末再次增加投入90万元来扩大生产的话,他未来的增加现金流可能变成下面的情况(我们取预测价格最高的5家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现金流的预测)

通过这样一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使用实物期权方法,可以确保利用投资活动所创造出的选择权及其价值,而这恰恰是传统投资决策方法所忽视的,从而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同理,用相反的公式分析预期价格下跌时,企业在将来的投资中将如何投资。利用Intesa-Sanpaolo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第一期的净现值NPV10,第二期的净现值NPV20,用实物期权方法再次分析这种可能性时,我们发现C依然小于0,即C0。由此我们可知,经过实物期权方法的而分析,在后两期的投资中,企业依然不可能获得正的收益,企业将停止继续投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降低生产规模的可能。

延迟期权是指不必立即实行某项目,通过等待,公司能够获取关于市场、价格、成本和其他一些方面的新信息,因此存在等待接受新信息的期权。但等待意味着公司放弃项目早期的现金流量,而且可能失去抢先优势[3]。例如,对德意志银行进行分析,如果现在进行投资,会产生现金流NPV1,如果现在选择观望,等市场变化明朗后再投资,由此会得到现金流NPV2,如果NPV2>NPV1,那么说明延迟期权的价值大于0,延迟投资是可行的,相反,则不可行。

四、结语

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现实期权理论的研究大量增加,并且其思想和方法在90年代中期之后被许多欧美大公司 (如美国默克公司、柯达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 )所采纳并在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和经济绩效上得到成功的应用[4]。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和国际化,企业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环境。市场上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投资决策中对不确定性的评估。为避免或把这种投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后果减到最轻,我们可以将期权的方法运用于实物资产上。本文基于这一思想,通过考虑和分析传统不确定性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实物期权方法,认为实物期权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对灵活性价值的忽略,并通过部分案例论证了投资决策中实物期权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虽然期权定价模型还不是非常成熟,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和一些实物市场也不够完善,很多市场信息难以准确获取。但企业管理者仍然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实物期权,应用期权定价的数值计算结果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使用期权方法将会遥遥领先于采用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同业竞争者。所以,在管理中以期权方法作为指导将是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可以实现柔性的投资策略,考虑所有未来的投资机会,做出最佳决策。

参考文献:

[1]吴先华.实物期权理论在风险决策投资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2.

[2]孙社祚.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D].河海大学,2006.

第10篇

通过投资决策的背景材料分析,支持开展对外投资。经济实体开展多元化经营,经济实力雄厚,持续的高现金流入,说明经济实体经营稳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小。在此前提下,持续的高现金流入导致经济实体拥有较多富余资金,这使经济实体具备了对外投资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又由于经济实体在实业方面发展较为充分,所以涉足证券投资成为经济实体较为现实的选择,而且使用留存收益进行证券投资,形成了必要的抗证券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背景资料分析,应该开展证券投资。

立足经济实体投资目标,理性评价各种投资机会。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风险,制定相应的投资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投资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控制系统。在充分了解金融资产证券化得交易结构、资产池资产状况、信用增级情况、信用评级情况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投资决策,分析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特征并运用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控制相关风险。根据资产池资产的客户、地域和行业特征,将其纳入统一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集中度的管理。实行内部限额管理,根据风险偏好,资本实力、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特征,设定并定期审查,更新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限额、风险限额、止损限额等,同时制定对超限额情况的监控和处理程序。负责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的部门应当与负责风险管理的部门保持相对独立,在负责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的部门内部,前台与后台应当严格分离。商业银行投资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的部门内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计算资本充足率。

除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票据背书转让、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资产转移的表现形式外,经济实体将持有的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经济实体,也是金融资产转移的常见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实体应当在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时,最终确认该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还应当调整原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投资收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还应当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并计入投资收益。将自有富余资金投资于证券市场,主要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同时应考虑不同投资机会的不同风险。根据财务部门收集的资料,经济实体可以考虑的投资机会主要包括国债、经济实体债和股票三种证券。显然,国债基本上无偿还风险,收入稳定,经济实体若全部投资无风险的国债,虽可稳定获得回报,但收益低,当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购买力风险大;若全部投放在股票上,虽然可能获得很高的回报,且能降低购买力风险,但伴随有很大不确定性,风险最大。所以,较为合适的思路是,将各种投资机会进行组合,既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又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一、会计谨慎性与经济实体投资决策研究

会计谨慎性是“会计计量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会计谨慎性不仅是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也是一项有效的经济实体治理机制(ball and shivakumar,2006)。谨慎性通常定义为对利润和损失的确认有着不对称的可验证性(watts,2003),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具体类型,是近十多年来会计研究领域的热点。lafond and watts(2008)认为经济实体内外部的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财务报表谨慎性产生的原因。谨慎性能减少管理者操纵会计数据的动机和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及其产生的净损失,从而增加经济实体和权益的价值。而非效率投资会降低经济实体价值,作为委托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成本的典型表现形式,也一直是国内外财务和会计学学者关注焦点。jensen and meckling (1976)的理论指出,管理层、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利益冲突,但这些冲突是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进行协调,降低成本。而契约正是导致谨慎性的主要因素之一(watts,2003)。令人遗憾的是,尽管非效率投资在宏观和微观层次上都普遍存在,但如何减少非效率投资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学者对非效率投资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述,该如何提高投资效率也自然各持己见。本文根据信息不对称和理论,提出了会计谨慎性与非效率投资(投资过度或不足)、会计谨慎性与投资决策监控及会计谨慎性与风险转移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假设,用经验数据辨识了会计谨慎性对经济实体投资行为在不同经济实体治理环境、经营环境下的监控效果及差异。以我国2000-2009年a股上市经济实体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均值检验、相关性检验统计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混合线性回归、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检验。主要研究发现是:(1)会计谨慎性已成为我国上市经济实体财务报告的基本特征,并且国有控股经济实体的会计谨慎性程度要低于非国有控股经济实体;(2)不管是资本投资还是包括金融资产的总体投资,非效率投资是普遍存在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并存,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经济实体,国有控股经济实体的资本投资比例更高,而总体投资比例更低;(3)会计谨慎性影响投资的类型,谨慎性与金融资产投资负相关;(4)在国有控股经济实体,会计谨慎性显著地与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负相关,而在非国有控股经济实体,谨慎性主要是发挥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5)会计谨慎性对管理层投资决策有监控作用,谨慎性越强的经济实体未来盈利能力越高,而资产减值比例和规模会更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后这种相关性更加显著;(6)对处于财务困境的经济实体,会计谨慎性能减轻转移风险导致的经济实体价值波动的加剧,对国有控股经济实体而言这种抵减效果更加显著;(7)债务软约束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经济实体,银行长期借款是导致国有控股经济实体过度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短期借款有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8)流通股比例的提高能抑制管理者为股东利益而进行转移风险的投资动机,表明流通股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增强经济实体治理。本研究的发现为理解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以会计谨慎性与经济实体投资决策为视角,本文发现产权性质的差异造成了谨慎性对经济实体投资决策监管效率的差异,为已有关于提高投资效率的研究分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理论上,深化了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拓宽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发现对投资监控和会计准则的修订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转贴于

二、基于eva的中国经济实体集团投资决策及管理机制研究

在国资委对中央经济实体实施eva业绩考核的背景下,以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为指导,研究石油经济实体集团投资决策的机理,构建基于eva的投资决策和管理机制,形成着眼长远的石油资源价值提升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从价值、风险、增长这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石油经济实体集团的投资决策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主要的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石油经济实体集团投资决策的目标,论证eva用于投资决策的机理,进而根据投资决策与价值、风险波动的相关性,建立石油经济实体集团包括价值、风险与增长三个维度在内的eva投资决策研究框架。第二,构建基于eva的投资价值管理。以eva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为桥梁,建立包括价值的分析、改善、最终控制、后续价值激励四个阶段在内的价值管理环,整合财务战略、投资预算与融资策略,不仅满足投资决策的基本需要,更能实现投资的战略控制要求。通过财务和非财务的手段来支持这个目标。使用的方法必须体现在战略制定、预算、报告、激励机制、薪酬等主要管理过程中,目的是增进业绩或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第三,研究基于eva的投资风险分析。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不同的管理需求,将风险分析方法应用到反映真实价值的eva指标中来量化风险,作出更加灵活、准确的决策:基于实物期权方法测度eva现金流的波动性,研究最佳投资时机的确定问题;基于风险承受力进行不确定环境约束下资源的分析与配置,解决最优投资组合等战术性资本预算问题等。第四,效果评价进而指出提高投资决策效率的主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五,建立内的价值管理机制,需要借助预算管理信息平台,结合年度的经营战略、投资重点及各种可能的环境变化等因素对投资价值的影响,构建经济实体集团包括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在内的价值管理机制,实现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的有机整合。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研究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经济实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实体的正常经营活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经济实体决策者对自身、对环境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所以,当经济实体面临是否通过并购投资来实现规模的扩大或者危机的应对时,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运行机理就成为决定并购决策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进行了研究。对已经出现的全球并购五大浪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实体并购投资一般出于扩大经济实体生产规模、提高经济实体管理和经营协同效应、实现经济实体多元化经营以及满足经理阶层扩张动机等不同考虑,所以,并购中目标经济实体的选择战略、有关目标经济实体的信息搜集、目标经济实体的搜寻和筛选、目标经济实体本身如何决策、目标经济实体的选择路径等都成为并购决策的重要内容。但从决策理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金融危机环境下的不确定条件已经成为影响决策制定的重要因素,所以,从投资决策的性质、原则、影响因素、流程等方面来看,特定环境下的决策更符合有限理性决策等行为决策方法所适用的范围。经济实体并购通常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吞并一个或多个经济实体,或者两个或多个经济实体合并成为一个经济实体的行为,并购投资决策是为了达到并购目标,在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采用一定方法,从若干个备选并购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而科学的并购方案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抉择的过程。金融危机一方面会抑制经济实体的并购需求,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危机加深,经济实体扩张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反过来又会刺激经济实体的并购需求。

金融危机背景下并购投资决策的特征表现为,金融危机环境本身造成并购投资决策的复杂性、并购投资决策过程的长期性、并购投资决策时机的敏感性、并购投资决策的风险性。应根据这些特征构建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的并购投资决策体系。从建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视角来看,并购投资决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实体外部环境因素中,一部分是宏观环境因素,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软环境主要是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环境;另一部分是微观环境因素,包括产业发展、技术和市场状况的影响。在经济实体内部因素中,经济实体组织结构、资源状况、经济实体文化等几个方面对并购投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基于系统理论视角,从主体、客体、方法、制度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决策主体来看,并购投资决策的做出需要经济实体高层决策者来完成,但在决策制定以及实施过程离不开经济实体中层管理人员的支持,所以,高层决策者和中层管理人员都应作为决策的主体。决策客体主要是指目标经济实体选择、并购与新建比较、融资与支付等内容。决策方法是指经济实体在进行决策时所使用的决策技术。决策制度是指经济实体内部要求所有决策主体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

通过上述分析内容,可以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运行机制进行论述。从动力机制上看,经济实体并购决策的作出及执行将会影响经济实体内部的产权关系,因而对不同利益主体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经济实体并购决策的作出是经济实体内部不同利益主体在各自目标导向前提下行动博弈的结果。从信息保障机制上看,经济实体在进行并购决策的过程中,应当在明确并购目标的基础上,对并购对象以及自身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避免并购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所以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外部信息保障机制和内部信息保障机制。从协调机制上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将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投资决策体系内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就成为决定体系运行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实施机制上看,决策目标、决策内容、决策执行与决策评价是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过程,是决策体系的主体构成部分。为了实现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对备选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可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选用层次分析法作为权重的确定方法,运用该方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模糊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评价方法,可以构建出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实体并购投资决策体系的评价模型。针对经济实体并购重组的实际操作过程,结合对该经济实体所处行业背景及发展情况转贴于

第11篇

【关键词】 肯定当量法 投资决策 风险 现金流

1 肯定当量法概述

肯定当量法,是指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中,预先用一个系数把有风险的现金收支调整为无风险的现金收支,再用无风险的贴现率去计算不同方案的净现值,然后用净现值法的规则判断投资机会可取程度的一种方法。其模型为:NPV=。式中,NPV表示投资项目净现值;at表示肯定当量系数;At表示第t年的税后现金流入量; i表示预定的无风险贴现率;C表示投资现值。肯定当量法的原理虽然是比较净现值的大小,但该方法的核心与关键却在于肯定当量系数的确定。所谓肯定当量系数,是指把不肯定的1元现金流量折算成相当于使投资者满意的肯定现金流量的系数。

2 肯定当量法用于投资决策风险分析的科学合理性

煤矿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而煤炭企业的现金流量是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必须事先计算的基础数据。项目现金流量的确定正确与否,关系到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

采用现金流量作为分析内容具有以下优势:①采用现金流量有利于科学地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②采用现金流量更能使煤炭投资投资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对于现金流量的分析比较常用的指标是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它是一种科学的投资决策指标。对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分析评价的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和利润指数法。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和肯定当量法都是运用净现值作为分析指标的,且都涉及到期望值、标准差、标准离差率等数值,都是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调整来反映各年投资决策风险,所以将其应用于煤矿项目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中在理论上是成立的,是科学合理的。

3 肯定当量系数如何确定

肯定当量法的主要困难是确定合理的肯定当量系数,而系数的确定又是肯定当量法应用于煤矿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在明确项目投资决策所面临各种风险源,抓住主要风险,在大量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对肯定当量系数确定的方法可以采取:

(1)理论系数法。该法能够说明肯定当量系数的理论意义,表明未来可以肯定的现金流量相当于现在计算的不肯定现金流量期望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at=肯定的现金流量÷不肯定的现金流量期望值,因该公式的分子无法直接计算得出,在实际的项目投资决策风险分析中难有应用价值,故称为理论系数。

(2)经验系数法。肯定当量系数的选用可能会因人而异,敢于冒风险的分析者会选用较高的肯定当量系数,而不愿冒险的分析者可能选用较低的肯定当量系数。为防止因决策者的偏好不同而造成决策失误,有些煤炭企业根据现金流量的标准离差率来确定肯定当量系数。即以反映现金流量期望值风险程度的标准差率(亦称变异系数)表示现金流量的不确定程度,标准差率与肯定当量系数的经验数据为:(如表1)。

该经验数据取得的方法一般有:①会议分析法。通过召集各种项目投资决策相关人员的会议,广泛征询意见,详细研究项目投资决策面临的各类不确定因素,判定项目决策风险源,综合大家讨论分析结果得出。②专家预测法。聘请项目方面专家,请他们就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发表意见。在各专业范围内的专家,通常都具有多年工作经验,了解情况,熟悉规律,具备较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可由他们共同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给出。③资料分析法。详细阅读并认真分析投资项目的文字资料、规划设计资料、审计资料、财务分析报表等,从中发现并判断项目的风险所在,结合以往经验给出。④实地考察法。对项目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实地调查研究,往往会发现文字资料,统计报表中反映不到的问题,从而更加准确的给出。⑤审计、计划等技术方法。通过审计、计划、专题研究等技术手段,分析及判定风险因素,进而给出所需经验数据。

标准差率反映了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风险越小,则标准差率越小,对应的肯定当量系数就大,可以肯定的现金流量也就越大;反之,风险越大,标准差率就越大,对应的肯定当量系数也就小,可以肯定的现金流量也小。实际应用中,需已知某项目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风险的程度,并计算出反映该投资项目风险程度的标准差率,方可找到对应的肯定当量系数。

(3)换算系数法。如无风险贴现率(i)和风险贴现率(K)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即i=K,则可根据联立公式推算出肯定当量系数。因为,肯定当量法的现金流入现值为:NPV=。风险调整现贴现率法的现金流入现值为:。所以:。解出:=即可满足计算净现值所需。该法计算肯定当量系数的前提,是应预先确知项目投资中风险贴现率和无风险贴现率的对应关系,如没有这个前提,则此法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第12篇

【关键词】投资决策;投资风险;投资责任制

一、投资决策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一)投资决策的内涵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若干个初步可行的方案进行投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问题的分析、判断和论证,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并向其投放资金或价值的经济行为过程。简言之,企业投资决策是按照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对投资各方案的筛选过程。

投资决策分为宏观投资决策、中观投资决策和微观投资决策三部分。

(二)投资决策的特点

1、投资决策有明确的目标。投资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投资决策之后的整个投资行为过程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努力的。

2、投资决策要求有现实收益性。投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反复循环的过程。投资决策是投资行动的基础,投资决策是现代化投资经营管理的核心,投资行动具有取得一定收益的现实目标。

3、投资决策是选择最优的方案。投资决策是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是对各方案进行评判、筛选过程。所选的方案也许不是最优方案,但却是诸多可行投资方案中满意度最高的投资方案。

4、投资决策具有风险。投资的环境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风险也伴随着环境的变化等时有发生,是无法避免的。但人们可认识并研究风险的规律,对风险做出评价,从而控制并降低风险。

(三)投资决策对企业的意义

企业的决策者经常要面临各种关乎企业发展的重大投资决策,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在各个方案之间选择。企业的投资一般要耗费大量资金,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尤其是那些要在企业经历好几年现金流出之后才可能产生现金流入的投资。可正如上述特点中分析的投资决策存在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一旦做出某个投资决策,而又不能及时得到回报,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此外投资决策对企业实现自身目标的能力却产生直接影响。综上所述,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够使企业降低风险、取得收益,糟糕的投资决策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我们理应经过深思熟虑并在正确原理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我国投资决策存在的问题

投资决策是企业所有决策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决策,决策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投资决策关。然而我国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更好的认识这些问题,我们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一)投资前的市场调查不深入,投资规划欠缺

我国企业投资前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时所花费的时间太少,并且可行性分析只是描述了需求,却淡化竞争,尤其忽略了竞争对手产品价格和成本变化对项目实施的影响。此外,投资前期规划不完善,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市场调查的不深入和投资规划的欠缺,使得在实际实施时项目缺乏应对风险的机制,当环境变化时时,企业难以及时适应不同的环境,降低了投资决策的有效性。

(二)体制不善完,投资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欠缺,投资决策盲目且随意性大

我国的企业,投资决策的体制不完善,投资缺乏民主化和科学化,没有对自身资源和能力进行分析,在理论、技术、财务等方面的支持不充足的情况下不切实际地进行投资,要么是自身具备的能力达不到投资条件的要求,要么是投资领域不属于企业的能力所能及的范围,最后使企业陷入困境。

(三)投资资金预算不合理,企业财务负担大

很多企业在没充分筹措到投资所需的全部资金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投资,最后导致资金不能满足投资实际的需求,投资项目因资金的供给不足迟迟不能投入生产并发挥效益。此外,一些重大项目的投资需要很大的资金,并且要事先垫支大量流动资金。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仅仅考虑了固定资产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忽视了流动资金的需要,结果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因缺少流动资金,巨资建成的项目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另外,一些企业的投资需要借款,可当投资项目建设或者运行失误后,企业则不能如期还本付息,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和信任危机。

(四)投资决策的责、权、利严重脱节

目前企业投资决策,投资成功了,决策者和经营者就有工作业绩,会收到奖励和表扬;但一旦投资失败,决策者、经营者却丝毫不用负任何责任,也不会受到利益上的损失。如此则降低了企业决策者和经营者对投资的责任心。

三、提高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的建议

企业的投资决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可目前我国的企业投资决策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明显影响了我国企业的投资进程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

(一)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及时扑捉投资机会

投资方向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企业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方向会指引着企业朝着更好的阶段发展,而错误的方向会使企业的努力南辕北辙。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和阶段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向。另外,企业要善于捕捉新的投资机会,不断发展和壮大公司。

(二)科学合理地利用会计信息,科学合理的做出投资决策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披露日益完善、透明,投资者可以从这些繁杂冗长的财务数据中采掘到各种对投资决策有用的信息。借助这些信息,投资者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相关价值情况,正准确的做出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三)要客观了解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客观的进行投资分析

企业投资决策前,应先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进行分析,企业首先应该判断企业是否具备了进行投资的相关条件,如此才能顺利的开展投资。盲目投资,不量力而行的行为不仅取不得好的收益和效果,还会浪费企业的时间和资源。

(四)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制,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由于投资决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因此,要建立企业的投资决策责任制,明确决策者的责任,促使决策者认真负责的决策。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一是要分清或明确责任,规定出不同的决策者应负哪些相应的责任;二是要使用法律或者规章制度的形式将责任更加具体化和权威化;三是要监督责任的落实和执行,实事求是,赏罚分明;四是要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避免在决策责任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此外还要加强对决策者的职业道德和执业能力的考核和继续教育,使其具有严谨、公正和廉洁的工作操守,并促使其拓宽知识范围、掌握多种职业技能,使其具有胜任工作的专业素质。

(五)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管理委员会,加强风险控制

做好投资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的风险预测,制定防范化解措施,可以使企业避免决策失误,不断提高投资效益。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对风险隐患提出预警,对投资组合的执行过程进行实时风险监控,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系统。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有了投资委员会对管理人员进行制约,就减少了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的风险。委员会可以由股东代表、高管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合作。这样既可保护股东的利益不受损害,同时也可满足管理人员和职员的要求。

综上所述,企业的投资决策在企业的发展中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我们应客观具体的分析企业投资决策所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促进企业科学民主的决策,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对提高我国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