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3-07-06 17:1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1篇

【摘要】基于国家所有的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我国银行业“强垄断”结构与“弱竞争”行为的根本原因。产权的国家所有不仅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体系中的“强垄断”地位,也抑制了体制外因素对其形成的竞争压力的释放,从而使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机制难以形成,最终保护了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率的市场行为论文,导致了国家保护下的制度性垄断无效率或低效率。因而破除“父爱主义”的产权制度,以使体制外竞争机制得以形成也就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前提与关键所在。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至今,仍然步履蹒跚。从最初设立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体制外因素以压迫体制内因素的措施到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以剥离其不良资产,从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到股份制改制,再从改制到上市设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可谓曲折。理论争论也因之而沸沸扬扬。特别是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与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的辩论一直未有定论,或言产权是根本,或言竞争性产业结构是核心。无疑,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沿着这两个方面曲折地进行经济论文,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却一直未能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显然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应进行重新审视。

一、产权还是竞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起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中存在着产权与超产权的理论之争。前者认为当一国银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并且,由于现代银行是产品多样化的服务机构,因此很难判断每一银行的利润率是否由集中率直接造成。从各国金融体系构成看,银行业产业组织结构及其绩效并不能以此为标准进行简单化的判断。因此,S—C—P范式并不适用于对我国银行业的研究。他们认为,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单一,而不是产业集中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是系统性的,但核心问题是产权结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运行机制及其效率上的种种缺陷,也是由单一的国有产权结构决定的。因此,我国银行业改革要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产权结构的调整比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更为重要。

而超产权论者则认为,市场竞争才是决定产业运行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利用竞争机制可以改善产业结构,规范产业行为,提升产业或企业绩效。持该观点的学者利用S—C—P范式研究了我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情况,并得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垄断结构效率不佳的结论,由此他们认为,在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中引入竞争因素以优化银行业产业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首要选择。

但笔者认为,产权论与超产权论都忽略了我国银行业特有的基本特征,因此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

首先,产权论者没有看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存在规模经济利益的事实而片面地否定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不当。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相对其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而言显得过大,并且不良贷款比例过高,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规模不经济。而隐藏在相对规模过大和高不良贷款比例的背后则是国有商业银行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所造成的各种缺陷。其次,尽管各国的银行业具有不同于一般非金融产业的特点,但作为一个产业而言,竞争适度的市场结构、理性的企业行为和不低于普通产业的平均利润率等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仍应存在,这一点对转轨的中国银行业也不例外。但在运用此分析框架研究我国银行业时,我们应看到S—C—P与超产权理论所隐含的既定的制度背景,即,它是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而我国却缺乏这一制度背景。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即产权本质上的国家所有。这样,超产权论在分析我国银行业时就难免捉襟见肘了。最后,产权所有制性质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任何关于产权绩效的研究,都必须放在相应的市场结构框架内,否则势必会导致与产权理论假设不同的难以解释的结果。同样,任何关于市场绩效的研究,离开了产权这一重要因素,则会产生与一般市场结构理论相背离的很大误差。至少,在中国经济的研究领域内,这两者是密不可分和互不可缺的”如前所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特有的产权制度安排是国有商业银行规模不经济与绩效低下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利用S—C—P范式分析我国银行业问题时,国有商业银行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极具重要意义的。正是这种产权制度安排才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呈现出独特的制度变迁、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等特征。而为了保护这种独特的产权结构,我国的金融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是从产权结构开始的,而是开始于体制外竞争因素的引入。

二、隙缝经济的产生、发展与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外竞争压力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之初,决策部门并没有采取大张旗鼓的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一步到位的“大爆炸”式的产权改革的方法,而是在旧体制的旁边发展出一种新体制。而后利用这种从体制外产生的“隙缝经济”(nicheeconomy)来强化体制内经济的竞争或利用它们对体制内经济产生竞争压力,从而使我国银行业出现了较长时期的“体制双轨”局面,最后再渐进地完成银行业体制的转轨改革。

(一)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自1949年建国至1979年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实行的是一个典型的、由国家完全垄断的中央集权的计划金融制度,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单一的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其后,以1979-1984年的金融体系重组为特征,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相继从中央银行独立出来或建立起来并行使商业银行的职能,这使我国“从金融机构的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出现了以产业分工为主要特征的专业银行机构”。在此时期,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占据了主导的地位。随后的1985—1992年期间,四大专业商业银行逐渐企业化,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设立并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或是发行上市。以1986年7月交通银行成立为标志,中国银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才开始。由于这些新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都采取了股份制形式,或十分迅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或已上市挂牌交易,因此,他们经营机制十分灵活,发展迅猛。从1993年开始的金融业整顿初步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体制。其后,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另一种体制外竞争因素开始产生并迅速增长。从1995年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在深圳成立以来,截止2001年底,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已发展到109家。另外,从1979年以来,我国外资商业银行也急剧膨胀。尤其是1996年后,我国允许部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本币业务,使外资商业银行的竞争触角开始伸入到长期以来一直为中资商业银行所垄断的业务范围。于是体制外另一种力量也参与到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之中,它们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一起,推动了我国金融体制渐进式改革的进程,同时也初步构建了我国银行业体系市场竞争的不同主体。

(二)强制性制度变迁中的体制外因素带来的竞争压力及其退化

在我国金融体制的变迁过程中,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的非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逐渐从体制的夹缝中产生并生存下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展开了竞争,他们不断克服因制度歧视所带来的不利因素,打破了国有商业银行完全垄断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寡头垄断竞争的局面。

因此,值得肯定的是,我国所采取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式的金融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基本成效。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商业银行的引入打破了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局面,并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正如于良春、鞠源(1999)所指出的,“中国银行业自1978年以来所进行的改革迄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主要表现在垄断的打破、从业家数增多、竞争程度上升、银行服务质量与经营效率提高以及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逐步建立等方面。”而在这种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我国国有金融产权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低效性逐步凸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却表现出相对的竞争优势。

但是,体制外因素的引入并未从根本上动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并没有取得完全成效,其制度的路径依赖仍然较强。尽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生和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鲶鱼效应”,带来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的强化,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远未达到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现实威胁的水平。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以其雄厚的基础资源和竞争力资产,仍保持着具有绝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竞争力。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服务网络、技术储备和国家信誉是其最有力的竞争资产,这些“资产”所形成的市场支配力之强大仍是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所难以抗衡的。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国有商业银行仍保持着绝对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体制优势的边际产出则呈递减趋势,近年来更有“体制回归”的迹象,即“工农中建”化趋势。

三、产权国家所有下的“强垄断”和“弱竞争”与制度性垄断无效率

在体制外因素的竞争冲击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有所削弱。这种削弱则是其市场竞争行为不力或“弱竞争”行为的结果“,而其市场竞争行为不力的主要原因则应归结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政府保护。这种产权保护下的弱竞争行为最终体现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绩效的不断削弱,因为“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面对的生存法则,而竞争致胜的全部基础在于经营绩效的提高”。

(一)“强垄断”、“弱竞争”与国家所有制

从我国银行业的资产、存款和贷款集中度指标看,我们发现,即使在1993年以后,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集中与垄断程度仍然非常高。1993—2001年期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上至少都各占据了60%以上的份额。因此,产业结构中的垄断因素十分强大。但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进程的推进和体制外非国有商业银行的出现,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正不断的下降,其资产份额由1993年的69.1%下降至2001年的60.5%,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存款和贷款市场份额也分别下降了近9%和18%。而同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各项指标的市场份额则不断的增长,前者三项市场份额分别增加了6.53%、6.19%和6.66%,后者各项指标都增加了近4%。因此,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不断地向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让出市场,但尽管如此,我国银行业产业结构中的竞争因素仍然十分薄弱。

然而,问题并不仅止于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强垄断”与“弱竞争”并存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中尽管存在独资和股份制等多种产权形式,但是如果我们把包括由我国直接控股的股份制银行计算在内,那么我国银行业中大约有80%以上的股权归国家所有。这种所有制形式使国家实际上承担了无限责任,而在这种国家保护政策与倾斜政策及歧视性的制度安排下所形成的高度垄断中,又使竞争性质的产业结构具有浓厚的制度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并不是由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而是由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国家所有这一产权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因此,我国银行业这种“强垄断”和“弱竞争”的格局实质上就是国家所有制的垄断对市场化竞争行为的抑制,它主要表现为国家所有制对银行资产和市场的绝对控制。这样,处于国家保护之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就可以免受市场竞争机制的威胁。

因此,正是基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特殊的产权结构安排才使得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中存在独特的制度性特征,我国银行业垄断的市场结构也主要是由这种单一产权安排所引起的。我们承认产权问题,但我们的主张是,市场结构单一是产权结构单一的直接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银行业垄断的市场结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对银行业体制进行行政性分权形成的,而非银行间竞争和追求绩效的“市场化”结果;从改革历程看,政府通过制定各种配套体制如压低利率、行政性审批等手段人为地提高了银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导致了市场主体间的不平等竞争和目前“弱竞争”的状况。

(二)国有商业银行粗放型扩张行为与银行业绩效

1984午以后,以四家专业银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其后8年间(1984-199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的竞争都主要是通过机构竞争,即通过机构和人员的迅速扩张来实现的。在该时期,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总数由1986年的67626个增加到1993年的近14万个。同时,“在大量机构网点的支撑下,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迅速膨胀。1985年至1997年间,资产增长了11倍,其中贷款增长了11倍,存款增长了16.3倍。”

随后,1992年底开始的金融业整顿引发了第二轮的金融机构竞争浪潮,即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主的竞争。但第二轮竞争浪潮仍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其原因除了特有的制度性垄断因素外,还包括以下因素:

首先,第二轮竞争浪潮中的金融创新吸纳性居多,而原创性创新很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新的金融工具达70余种,但其中85%左右是“舶来品”。其次,创新主要表现为数量的扩张,内涵较低。该时期已有的金融创新主要在易于掌握、便于操作、科技含量小的外资形式的建设上,而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方面的创新明显不足。再次,创新主要靠外部力量推动,创新主体内部驱动力不足。中央银行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我国金融机构微观创新的主要外部动力,而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外部竞争压力而进行的自发性创新严重不足。其四,“如同规模竞争一样,工具创新的直接动机仍然是争夺储蓄资源,以支持资产扩张,缓解流动性压力,其公司治理机制没有改善,风险控制水平也没有明显增强。”

因此,产权国家所有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依赖机构扩张与模拟性工具创新的竞争行为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或提高其运作绩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的不断削弱,四家银行的平均资产利润率从1985年的1.39%几乎直线下降到2003年的0.06%,尽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在近年来随着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而有所下降,但长期的垄断地位以及以提供金融补贴为主要任务的运营方式,不仅使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效率低下的现状,而且还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对政府补贴的刚性依赖。因此,在行政保护下所形成的寡头垄断地位不仅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内在的动力去改善绩效,而且还会产生竞争不力的市场行为,如大力扩充分支机构、过分追求存款和贷款等。正是这种粗放式的增长和扩张路径一直主导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业的发展过程,那么合乎逻辑的结果只能是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低下。

四、结论

我们重申,S—C—P分析范式并非不适合于我国的银行业,只不过我们在应用这种标准时应该将既定的制度因素纳入其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乃至银行业改革的关键并不仅仅是通过在体制外引入竞争因素就能实现既定目标的,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不但导致了强垄断的产业结构,也抑制了体制外因素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体制外的竞争并未彻底改变我国银行业“强垄断”的事实。

第2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网络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成熟,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已经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首先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揭示商业银行需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防范未来互联网金融可能对商业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再具体分析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比较之下的优、劣势;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客户开放交互式网络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互联网金融人才发掘与培养、提升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等四个方面策略,从多方面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使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一、引言

随着科技网络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日渐成熟,人们开始步入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2012年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对其业务的发展的确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但这不应该是一种纯粹的冲击,也可能对其业务发展产生一种“鲶鱼效应”,即刺激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邱峰(2013)认为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逐渐将银行中介功能边缘化,银行面临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危险,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具有的特殊地位,目前商业银行还无法被互联网金融取代。商业银行需要和互联网金融加强合作,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冯娟娟(2013)认为伴随着互联网科技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迅猛发展。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经营管理模式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强调商业银行应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重视客户体验、发掘与培养人才、提升科技水平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不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将来还会对商业银行产生怎样的影响,商业银行都应该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态势,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可简单表述为,互联网企业为广大群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起初,互联网企业是为应付自有电商平台的支付需求,通过与各家银行合作,提供网关接口。但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日积月累了诸多的用户数据,熟悉并掌握这些客户的各种需求和偏好,还包括各种对金融服务有用的讯息。

互联网企业开始不满足于只提供支付这单一的金融服务,继而开展转账汇款、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种金融服务,与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发展的方向开始趋于一致。至今形成四种基本模式,具体如下:

(一)互联网仅扮演渠道的模式,是指传统金融借助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转账、信贷、支付等金融服务。人们在网上购物中使用的网银就是此类型的代表,这是一种的虚拟银行柜台,在使用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通过网上银行享受各种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发挥数据收集和分析优势以取得信用支持的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工具,得到各种有用的大数据资料,并借此得到信用支持。这类似于阿里金融,依靠自身拥有的电商平台,创造优于其他放贷人的条件。

(三)P2P模式,即互联网担当中介的角色,两端分别连接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至今已经衍生出很多模式,主要包括四类: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债权合同转让模式、大型金融集团推出的互联网服务平台模式和以交易参数为基点,结合O2O的综合交易模式。

(四)传统营销渠道与网络营销渠道结合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推动原有的“产品主义”转变为“客户中心主义”。两者共同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此类模式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形成的模式各有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专业P2P模式、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和金融交叉销售模式。

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头越发迅猛,银行监管部门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开闸发放支付结算、金融产品代销等金融牌照更夯实了此类公司业务发展的基础。互联网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大量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通过数据挖掘,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见互联网企业正借助自有的强大的数据力量,逐渐侵占传统银行业领域,这对传统银行业产生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

三、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优势

互联网企业发展势头固然迅猛,但商业银行仍旧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是互联网企业目前无法超越的。

1.资产实力更加雄厚。依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同比增长31.2%。从银监会的数据看,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末的总资产规模为15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而互联网企业在交易规模和总资产规模等各项指标方面还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2.客户资源更为丰富。商业银行在长期的业务经营的过程中,客户资源已相当丰富,尤其是在推进电子银行业务后,客户数量更是不断增加。在2012年上市银行公布的中报数据中,一共提供了7 家银行的企业网银和9家银行的个人网银的相关数据。经统计,该7家银行的企业网银用户总量达到532万,9家银行的个人网银用户总量接近 3亿,较2011年同期有明显增加。

3.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完善。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囊括了多个重要环节,而风险管理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管理的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商业银行高度重视风险管控的问题,并在长期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相关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健全有效的风险控制规章制度,管理控制各类风险。

(二)商业银行较互联网企业的劣势

1.操作欠缺灵活性。商业银行由于操作严谨,设置了一系列复杂的内部流程,而互联网企业刚好与之相反,操作流程快捷又简便。以贷款为例,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首先需要借款人进行贷款申请,然后商业银行再进行贷前调查、风险评价、逐级审批、合同签订和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整个程序较复杂。而网络借贷将繁杂的流程简化,使贷款审批流程更简单、放款速度更快,大大缩短了借款人取得贷款的周期。

2.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较高。商业银行由于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因此在融资、贷款过程中遇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很多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解决此类问题。而互联网企业能借助金融搜索的强大功能,如融资贷款搜索平台360等,能有效解决融资、贷款中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信贷服务中耗费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策略

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优势与劣势,从自身角度和整体角度,制定一系列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发展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整合网上业务和传统业务,建立客户开放交互式网络平台

互联网企业迅速突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于,拥有开放的金融平台、有效的营销手段、良好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便捷的操作流程,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导致商业银行流失了相当数量的客户资源。面对这种威胁,商业银行需要以客户为中心,研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开展网络营销,优化业务流程,从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一是了解清楚客户的实际需求,将客户存款、贷款、汇款、支付、银行卡、理财等相关信息充分整合,结合银行自身优势,帮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提供优质服务。二要增加与客户之间接触的机会,可通过充分运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电子邮件等各种互联网平台在网络上进行营销,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三是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将原来的贷款申请到发放的复杂过程进行简化,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合作,开发网络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并非是纯粹的竞争,彼此是能够互相合作的。互联网企业来势汹汹,商业银行不能忽视其发展的迅猛态势,逃避竞争,也不能像对抗普通竞争对手一般,排挤打压,而应与其建立起合作关系,取长补短,开发出更好的金融产品与支付工具。一是整合商户与客户资源,共享资源。商业银行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与各种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业务上相互帮助,具有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互联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掌握大量客户资源。因此双方可以通过资源互换,优势互补。二是双方联合打造中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一方面,挖掘新客户群;另一方面,通过中小企业信贷获取更高的利差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寻求双赢。

(三)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的双重属性——金融属性与科技属性,提高了商业银行对人才的要求。通常商业银行的员工不是出身于纯经济金融专业就是纯计算机专业,因此十分缺乏商业银行业务运行、管理操作能力,与计算机技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做到两点:一是注重招聘复合型人才,让他们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贡献。二是重视对员工的科技知识与金融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业务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营销技能、互联网工具运用的综合素养,让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时,熟练地将互联网工具运用到网络营销中,使其业务蓬勃发展。

(四)提升网络科技研发与应用水平

商业银行愈发需要科技信息技术为银行数据处理、业务操作和管理决策制定等提供动力,科研能力等决定着业务经营成果的优劣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高低。而互联网企业的先天优势源于科技,因此,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中的竞争优势。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数据资料,建立完善的客户管理和市场细分系统,推进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二要增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银行信息保密机制与信息安全处理机制,提升银行信息安全保障功能,从最大限度减轻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技术风险,保障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

五、小结

互联网金融的突起已逐渐引起商业银行的注意,提醒商业银行不可轻视互联网的力量。商业银行不得不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通过以客户为中心,吸收更多的客户资源;不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赢;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永葆商业银行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技竞争优势。争取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使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峰,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和挑战分析,吉林金融研究,2013(8):44—49

[2]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现代金融,2013(4):14—16

[3]马蔚华,互联网金融不是商业银行的终结者,IT时代周刊,2013

第3篇

关键词:农村  金融  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主要原因为农村金融投资软化、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以及农村资本流动梗阻。经济基础薄弱抑制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金融的萎缩与弱化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从金融需求来看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非正常化。农村农民的固定资产(如房产)非流动性,难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即使用作贷款抵押也只能是形式而已。  

        2 从金融供给的来看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金融机构纷纷奉行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金融投资的城市化、金融决策权力的城市化、金融业务的城市化,收缩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农村金融供应相对萎缩,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撤退与放弃。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金融贫困地区支行被大幅度削减与撤并,就连与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削减其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所设置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另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吸收存款,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却越来越少,农村贷款业务日趋下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沦为金融资源的输出地。

        2.2 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零投资现象。我国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步入了空前大发展阶段,机构的数量在增多,经营业务的深度与广度在深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在加大,对中国金融的贡献在增加。然而,自创建以来就与农村金融保持距离,它们既不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也不为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任何形式的金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加剧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金融贫困化。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的淡化。农业发展银行由最初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转变为主要办理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办理粮食企业的建仓贷款等。而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必须办理的农业贷款项目外,其他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主权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2.4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3 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第4篇

摘要:本文将从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以及我国经济增长这两个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来客观探讨影子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并寻找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以及对经济影响的规律,提出引导影子银行发展、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经济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影子银行成为了全球监管层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对象。同年,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以此应对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出口收缩,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具有系统性的融资方式,虽然影子银行可以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同时加快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它也为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二、影子银行发展现状

在发达经济体,人们对影子银行的定义为“一种起源于商业银行但却没有商业银行束缚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事的金融业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有三大特点:高杠杆、高风险、全球性。考虑到中国与国际上金融市场及其监管政策的差异性,作者认为,影子银行是在传统商业银行之外,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充当信用中介,为双方提供投融资安排,受到较少监督或者完全不受监督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第一,影子银行可以进行民间融资和借贷,但却并不是正规的金融活动;第二,影子银行是具有类似银行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或称准银行机构,主要包括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第三,影子银行也包括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即银行表外相关业务等。影子银行存在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金融抑制促使影子银行的产生。监管与创新通常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监管过严的地方一般就会有创新,而创新一旦出现以后不久就会出台相应的监管。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同样适用这一规律,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导致市场融资结构出现失衡,为了解决融资需求,弥补失衡状态,从而影子银行应运而生。二是货币政策偏差。对于中国这样银行体系作为金融系统的基础的国家来说,频繁剧烈的政策调动,将会导致企业的融资越来越困难,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影子银行等一系列的其他金融渠道获取融资,从而促使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三是预算约束催生影子银行进一步扩张。1994年起,国家重新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做了划分,即所谓的分税制改革。这一税制划分导致了一种结果: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压力迅速加大,财政收支缺口空前增加;而中央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这样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找其他资金来源,以填充财政收支的缺口。在中国,由于地方政府不会存在破产,因而一种预期或者机会主义倾向就会在地方政府当中产生。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并不会怜惜更高的成本进行融资负债。

三、结论与启示

影子银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影子银行对货币供应量M2有显著的影响,并持续接近一年。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对影子银行的影响也非常显著。通过分析以上两个方面不难看出,影子银行和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相互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子银行也进一步加快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时也会对国家货币价值和国家颁布的货币政策产生非常重要的营销。此外,影子银行还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这样一来,央行想要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来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上述结论也给我们以下启示:第一,央行要减弱影子银行的作用,进行宏观调控,必须从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出发,修改调整函数,以便得出更为精准的货币政策。如若不然,央行就无法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实现控制国家经济增长以及物价涨跌的目的。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持续创新,影子银行的出现已经成为了必然。针对于此,人们要正确认识影子银行,不能全盘否定影子银行,同时也不可以放任自流,要做好对影子银行的监控工作,全面防范影子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央行在控制影子银行方面,应该优先考虑调节市场利率,在制定监管政策中要充分预估到利率的影响以及实效性。

第5篇

一、国外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主要特点

1.会计管理集权化程度较高,会计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

会计管理涉及商业银行前、中、后台的业务运行,会计管理的模式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密切相关。目前,美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大都采取“大总行、大部门、小分行”的经营模式,大量业务、特别是高端的投行咨询业务、资金托管业务、大型企业集团服务等均集中于总行的各相关部门完成。商业银行的分行虽然很多,但主要是营销中心企业和个人客户,职能相对单一。这种经营模式的形成主要是出于提高效率、控制风险、降低成本的需要。在各个分行,其职能重合率较高,如按“块块管理”的业务运行模式来进行操作,一方面分散了全行有限的专业力量,另一方面,加大了全行的成本支出。而按产品线、业务线由总行各个部门来进行“条条式管理”,可以节约成本,也更有效率。这种经营模式决定了美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具有集权化程度高,机构布局侧重于总行的特点。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纽约银行为例,其各个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于总行及总行直属机构。只有中小企业业务、个人业务由总行和分行共同完成。与之相应,纽约银行的会计管理机构设置高度集权,布局侧重于总行。该行在总行设有庞大的财务会计部,其下又划分了多个二级部。纽约银行总行财务会计部完成了全行主要的会计管理工作,而在各国内分行与海外分行,由于其主要任务是营销客户和确保本分行的经营合法且与总行的经营目标一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产生与管理主要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只有很少的专职会计管理人员。

2.会计业务的处理集约化程度高,主要业务均通过后台处理中心完成。

后台处理中心的设置是专业化管理的重要表现,它可以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强化风险控制。近20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美国、欧盟及日本的商业银行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超大型计算机和商业智能等技术来处理跨空间、跨部门、跨产品的数据集成问题,这使高度集中的后台业务处理中心的建立成为一种潮流。在美国的主要商业银行,总行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将全球范围内所有客户资料信息、单据审查、账务处理等后台工作集中完成,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的集中处理。分行不再分散进行电脑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分行的前台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营销客户,而不是业务处理。总行不仅将全行的业务处理集中完成,还可以通过将后台业务处理中心选择建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在提高业务运作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运作成本。仍以纽约银行为例。该行将各个业务领域的所有操作性的职能分离出来,通过设置专门的后台业务操作中心,实现一般业务操作和处置的集约化管理。该中心于1988年由纽约市的纽约分行总部,搬迁到远离纽约市的一个小城Utica,此中心由此就称作“Utica Operations Center”(优特卡业务操作中心)。Utica在安全和环境方面都要优于纽约市区,而且人力成本较低,仅此在成本费用方面就为纽约银行节约大笔开支。

3.高度发达、细致全面的内部管理会计体系

国外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凡是竞争力强、利润高的银行都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和领域。国外的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任何金融,但几年下来,发展最快的商业银行并不是在所有的领域全面出击的所谓“全能型”银行,而是那些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强化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的银行。与核心产品与业务战略相对应,国外商业银行在资源安排、机构设置、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均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和核心产品进行布局。这就需要有一套强有力的、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业绩评价,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并提高银行成本控制的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如: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职能是协助银行实现对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业务部门的收入、成本和效益分析和计算,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部门以及哪些客户是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的,收益的大小是多少;哪些产品、部门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据此,管理层可以科学地作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的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在纽约银行的财务会计部中,专门有一个管理会计部门,其主要任务就是定期考核各产品和各部门的收益和成本支出情况,该部门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是纽约银行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与产品的重要依据。除了对核心业务与产品进行深入细致的成本收益核算,美国商业银行中的管理会计部门还要参与经营目标的制订、经营方案的决策、计划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等经营活动,从而把成本的控制纳入日常的管理过程,并使业绩的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和公正,以更好地处理内部利益关系。

4.规范而精炼的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国外的商业银行每个月要向其央行和监管机构报告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另外,凡是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银行,每个季度,要公开披露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损益表及其他会计报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主要由商业银行本部、各子公司与海外分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合并而成。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商业银行中,对外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集中在总行,并不需要很多的人力。例如,纽约银行财务会计部的会计部门下分四个组:财务报告组,负责全行会计报表的汇总和分析(这种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各种比率分析,如资产回报率、成本收益比等);国际会计组,主要负责收集海外分行与子公司的会计报告,汇总后交给财务报告组;成本计算组,主要负责全行成本的计算与分摊;会计制度组,主要负责根据监管部门和职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全行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则。

耐人深思的是,美国的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各分支经营机构大多没有单独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些经营性分支机构所形成的只是一种统计性的报表。其统计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指标:本行的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存款额、本行对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的贷款额、本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额。这些指标实际就是对分行进行考核的主要标准。对美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在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与联网的情况下,分支经营机构实际上只不过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业务延伸柜台,对他们来说,单项的业务考核指标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要有意义得多。只有很高级别的大区分行和总行才编制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美国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1.强化管理会计,使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与全行的发展战略相一致

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是通过综合改革,转换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可持续增长。效益型增长主要是通过优化收入结构和风险成本管理来实现,而不是主要依赖于扩张贷款、增加利差收入来实现,效益型增长意味着要依靠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来适应市场和开发新的发展空间。

为尽早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效益型增长模式,应强化对各部门、各产品的效益核算,在现行的财务会计体系以外,应另外建立一套管理会计体系。该套体系主要是满足于银行内部的管理需要而不是银行外部使用者的需要,其数据来源为主机集成数据,而不一定非要是总账与会计科目。

2.加快业务中心建设,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的集约化程度

会计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经济活动的基础,具有业务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再造和优化业务流程,通过建立后台业务处理中心提高各行会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

建立后台业务中心意味着再造业务处理流程,科学组织前、后台的业务布局,将各种非柜面业务以及需通过柜面但无须即时办理的业务(如托收承付)、操作风险较高的业务(如各种信用证的审单业务)逐步纳入后台会计业务处理中心,不断充实业务处理中心的职能。这样,一方面不断提高业务处理的集约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改变目前各行会计操作风险点多面广、难以监控的现象,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形成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体系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建设,建设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数据大集中”这条主线进行的。目前,在国内银行业,工商银行的数据系统已经集中到了北京和上海,并很快实现全行一个数据中心。与此同时,其他商业银行的数据系统也正在从分布式架构改造为集中式架构。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集中式的数据系统正在形成,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各行会计业务信息自上而下产生的机制仍未形成,管理数据仍然分割,无法实现各部门的共享。随着数据中心的建立,各行的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也将高度集中,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按部门、分专业“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信息报表的模式,而代之以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集中形成机制。各行会计信息报告部门的职能不应是信息的汇总和传送,而应逐步将主要精力放在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分析上。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监管

金融创新是各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如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形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旨在摆脱金融压抑的金融创新浪潮,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其动因与金融产品虽然有所变化,但金融创新的过程却一直没有停止。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导致金融深化和发展。

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加大金融风险,发生金融危机,甚至会对整个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据imf的统计,自 1980年以来,130多个国家,几乎占imf成员国的3/4,经历了金融业的严重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都受到了影响。从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到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经营危机,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拉美金融危机,都表明金融创新使得金融机构面临更多的风险。

一、金融创新所产生的风险

(一)金融创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由此给银行体系注入了不稳定因素。由于银行传统业务的赢利性下降,商业银行被迫寻找新的有潜在风险的表外业务来保持其赢利水平,表外业务是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的业务,包括与传统信贷相结合的业务,如承诺、担保、承兑等,以及与有价证券衍生工具买卖相关的业务,如买卖金融期货合约、安排掉期和互换等,这些业务的开展增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风险。利用新金融工具开展的表外业务具有的“或有负债”性质蕴含着极大风险,银行开展此类业务大多采用支持性信用工具,也就是说,当市场上出现某种情况时,银行有义务向其客户提供资金,这样就形成了银行的或有负债。或有负债的形成使银行承担了较大的信用风险,如票据发行便利这种与直接融资相结合的表外业务越来越集中在大型银行身上,使得风险集中化,给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表外业务弱化了风险管理。首先是表外业务逃避了中央银行的监管,商业银行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特殊而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监管,中央银行对其进行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规定其资本充足比率(自有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值的比值),通过对这一比率的规定,迫使商业银行不断改善自身的资本基础,这一资本要求与银行的资产风险成正向关系,以此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而言,资本要求越高,其经营成本也就越高,因此,为在不提高资本充足比率的前提下增加赢利,商业银行就开创了由金融创新工具支撑的表外业务。这一业务并不改变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样中央银行就无从对其真实的风险状况实施监督,而随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其资本充足比率就潜在地下降,承受风险的能力也随之降低,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也随之上升;其次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削弱其自身的风险内控管理,金融创新给银行内部管理会计带来许多困难,降低了资产负债表上的信息质量,表外业务的或有负债性质增加了会计报表中所含风险信息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工作中则往往降低了银行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总之,赢利动机的存在使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产生了特殊偏好,它们迅速地运用新型信用工具取代了传统的信贷工具,但同时削弱了银行体系的风险管理,因此,对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势在必行。正是基于此认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补充有效银行监管原则时加入了“考虑到可构成银行大规模风险暴露的表外业务”这一条款。

(二)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构成,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加速发展加大了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众所周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及迅速发展是近年来金融体系的一大特征,它改变了金融体系的原有结构:商业银行地位的下降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地位的上升,这一变化也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状况。首先,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不能涉足过多的证券业为主业,大量参与具有高杠杆性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并且它们参与此类交易的目的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不一样,传统银行是为了避免其资产头寸面临的市场风险,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则纯粹以获取高额投机利润为目的,所以非银行金融机构通常十分注重运用衍生证券的杠杆原理。作为金融体系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高风险的经营策略为金融体系埋下了隐患。其次,同为金融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体系的关系密切,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创新的经营手法给自身招致的风险极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蔓延开去,两者间巨额的资金借贷关系使得前者的亏损与倒闭就意味着后者将难逃厄运。金融体系中这种特殊的连锁反应极大地强化了风险的冲击力,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可能仅由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引致。再次,非银行金融机构一向不是中央银行的监管重点,所以中央银行并没有有效的临管措施;同时,市场对非银行金融的监管作用也十分有限,因为对于内容及原理都极其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很难形成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也很难被投资者所理解,市场上有效的自发监督机制也就无从形成,风险的滋生与扩大就十分容易。可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成长和壮大在提高金融效率的同时,也为金融体系孕育着越来越大的风险。

(三)金融创新使金融风险更为集中和隐蔽,增强了金融风险对金融体系的破坏力。金融创新为单个投资者提供了转移因价格等市场总变量变动所产生的市场风险即所谓的系统性风险的手段,如期货与期权弥补了单纯进行证券组合投资无法避免系统性风险的缺陷,使得市场上的所有风险似乎都可避免。但不幸的是,金融创新的这一经济功能对于整个经济体系而言并不存在,金融创新工具在为单个经济主体提供市场风险保护的同时却将风险转移到了另一经济主体身上,也就是说,对整个经济体系而言,风险只发生了转移,并没有被消除,风险仍然存在于经济体中。而当市场主体都想转移同一方向的风险时(如都认为价格下跌,都希望通过金融工具转移这一风险),风险出售者就无法找到风险承担者,金融创新工具提供的保险功能将不复存在,风险在此时会集中暴露,给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造成严重打击。如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的纽约股票市场暴跌就是一例,那天股票价格在一天里下挫了20%。有人认为在股票价格期货市场上做文章的交易战略是导致这次市场暴跌的祸根,股票指数期货价格的下泻导致了股市上的抛售,这表明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会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增强动荡产生的破坏力。二、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对策建议

(一)进行制度创新,推动金融业发展。

第7篇

关键词:社会效益;贷款利率;互联网

本文系2014年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农村信用社和小微型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上的区别的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410378069);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指导老师:曹强

中图分类号:F830.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6月3日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具体的表现在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分布较少、金融服务相对落后、支农力度薄弱等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对金融机构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不断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农村金融服务匮乏,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体系,具体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制度的逐步规范以及服务质量的优化。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以及各种村镇银行等,这些金融机构已经逐步形成了商业性和合作性于一体的金融体系。但目前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金融供给不均衡、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本文致力于分析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讨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势,并借鉴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得出能够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效益不显著。众所周知,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实力远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上。前两者的主要服务范围在城市,后三者的主要服务范围在农村地区,这是导致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的一个原因。而且,随着农信社相继转变为农商行,由于经营成本等原因,为了谋求更多的盈利,也逐步撤离农村地区,开始在城市谋求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不协调。

虽然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2009~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中银监会提出3年里设立1,29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2011年末全国仅组建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2年末达到845家,数量上并没有达到规划,质量上与规划也有一定差距。下面以村镇银行为例,通过剖析新型金融机构在网点分布、支农状况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具体表现。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多为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国有银行发起设立28家村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145家村镇银行。这些发起人在金融市场上主要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在发起建设村镇银行时多会考虑到村镇银行所在地经济状况对村镇银行盈利的影响,这使得多数村镇银行发起人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即在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虽然银监会在有关银行发起人问题上做出了相关规定,并实施“东西挂钩、城乡挂钩”政策,要求主发起人在大中城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后,按照规定比例在规定贫困县或中西部地区设立村镇银行,但该政策并没有改变原有金融格局,发起人大多将村镇银行设立在经济发展状况相对较好、人均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如包商银行,截至目前共发起设立27家村镇银行且均位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中,天津津南村镇银行位于天津津南,该地区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称。据津南政务网报道:2014年津南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20,419元。安徽马鞍山农商行截至目前共设立4家村镇银行,其中广州番禺村镇银行位于广州番禺,2012年番禺区生产总值1,369.4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6,919元;天津静海村镇银行位于天津静海,天津市静海县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县之一,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387.35亿元。

这样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必然导致支农力度薄弱问题。以天津5家村镇银行贷款投向分布为例,涉农贷款中的较大部分流向了制造业、批发和零售等行业,贷款投向余额占比分别为25.68%、28.84%;农林牧渔行业和农户贷款占比较小,仅为4.57%。

(二)贷款利率差异。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得以享受存贷利差带来的巨大收益,银行业的利润结构中一半以上来源于净利息收入。2013年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多在10%左右,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高出60%,贷款成本高。如2014年郎溪农商行和郎溪新华村镇银行对家庭农场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8.64%和9.03%;天津武清村镇银行住房贷款年利率为7.83%。

小微银行较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较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小微银行贷款以小微企业、农业为主,而小微企业整体信用状况较差、贷款风险较大,农业由于其生产上的特殊性使得金融服务捉摸不定,同时农业生产者容易由于生产上的剧烈波动对金融服务产生依赖。加上小微银行具有逐利性,为了保证银行的发展及利润,贷款利率相对较高。另外,小微银行以传统业务为主,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时间短、技术弱、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等原因,相较于拥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和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如结算、、担保、信托、信息咨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利息收入更加成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首先,银行利润的增加将放慢。因为利率的市场化会使得银行为了吸收存款而提升存款利率,为了取得更多的客户,贷款利率势必会下降,这对新型金融机构的影响更加明显。因为发展时间短,信用状况低,存款量少,客户少,存款利率的提升及贷款利率的下降缩小了其盈利空间。其次,信用风险增加。在存贷款利差缩小的情况下,为了追求利润,商业银行将倾向于把资金投放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中,这对于基础薄弱的新型金融机构来说极为不利。

(三)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型金融机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理财模式逐步兴盛,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络小贷公司、P2P融资、众筹融资等互联网理财公司依托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开放了理财资源、集约了理财成本,增强了市场化选择,拓宽了自主化渠道。由于这种理财模式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在互联网理财、股市分流、资本输出和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各存款类金融机构都面临着 “保存款”的巨大压力。根据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自2014年1月份出现环比大幅下降之后,9月末较上半年又出现大幅下降,而12月末仅同比增长9.08%,较上年增速下降4.68个百分点。

目前,互联网理财(不包括银行和基金发行的网上理财产品)市场规模已接近8,000亿元,阿里巴巴 “余额宝”一款产品的总规模就已达5,789亿元,用户数达1.5亿。2013年6月,阿里巴巴推出首个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仅一周后,银行间市场爆发了“钱荒”事件,隔夜Shibor从7.6%飙升至13.4%,余额宝收益率顺势突破6%。(表1)

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门槛较高、流动性差等缺陷,很多产品宣传无风险的固定预期收益率,使银行面临 “刚性兑付”的风险,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倾向于直接融资模式,且互联网融资模式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信息量大、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人们利用“云计算”等原理,克服数据分散庞杂、难以处理的缺陷,由此突破区域的局限,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使得我们能够方便地查阅交易对手的交易记录,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对手的信息以及市场的动态变化;第二,交易成本低、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家和客户之间的支付由第三方来完成,如今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汇聚了众多理财产品。以淘宝为例,淘宝拥有包括保险、基金在内多种不同性质的理财产品。同时,第三方交易平台都加大了移动金融产品的开发,主要是以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两种方式为主,客户只需通过手边的网络即可获得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交易方便快捷。由此,互联网理财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于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的新型金融机构而言,冲击更加的猛烈。

三、印度经验

同中国相似,印度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农村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政治独立以来,印度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金融模式,对其他的发展中大国具有借鉴意义。在农村金融体系组织上,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层次分明,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是国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对农村金融进行统一领导,并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农村金融机构。具体而言,制定有关国家产业政策和农业金融政策的业务制度和管理办法,协调、指导、监督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活动,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发放再贷款和培训管理人员。同时,在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的统一领导下,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按照行政区划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

同样,在立法上,印度金融立法比较完善,如《国家农业农村发展银行法》、《银行国有化法案》、《印度储备银行法》、《地区农村银行法案》等法律法规有利于保证金融行业发展的规范化、秩序化。

在贷款具体操作上,采取自助小组的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的是“组团贷款”形式,即背景相似且有贷款需求的农民自愿组成一个小组(要求人数在10~20左右),申请贷款通过后,银行通过小微型金融机构贷款。该模式依靠小组成员的相互监督降低贷款风险,效果显著。同时,这种形式有利于政府、金融机构、农民形成一个整体,在解决了农村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在贷款过程中,金融机构为了增加还款率,还注重对自助小组的培训,帮助他们利用贷款获得收益。因此,印度农村微型金融资金回笼快,不良贷款少。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村镇银行网点布局说明农村金融机构社会效益不显著。这样的网点设置可能进一步加剧农村地区内部的不平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可能会由于金融机制更加完善,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从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会由于信贷短缺,供需不均衡,融资难而导致经济进一步滞后。在利率方面,过高的利率影响贷款人从小微银行贷款的热情,进而影响到小微金融银行的盈利状况。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又带来新一轮的冲击。为此,笔者在此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网点分布上,借鉴印度完善相关立法。银监会虽然对主发起人发起建立村镇银行的地点做出了相关的政策规定,但约束性不强。在印度则以法律的形式对有关银行发起建设的相关问题做出了有力的规定。例如,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比例以及投放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信贷资金比例。而“优先发展行业贷款”制度则规定了对优先发展行业的信贷比,及商业银行必须将全部信贷的40%投向包括农业、中小企业等国家优先发展行业。这样的硬性规定可以有效地规范商业银行的行为,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第二,在支农力度上,借鉴印度发展符合本地区的借贷模式。成立贷款小组,负责贷款信息、信用信息的搜集、现金的管理、贷款的发放及跟踪回收。在提高支农力度的基础上保证贷款的质量。

第三,面对贷款利率差异的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应该利用自己的地区优势,利用自己在经营地的人缘、血缘、地缘关系,经过充分的沟通,获取企业主或农户的个人信用状况以及市场特点,并设计合理的抵押物,为其提供贷款。同时,合理优化贷款手续以适应农户及小企业短频快的贷款特点,争取更多的客户;加强贷款风险管理,逐步完善内部监管体系,合理控制贷款额度,提供多样贷款担保方式。

第四,在与互联网金融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对于新型金融机构而言,注重人才团队建设,保持投资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提供快捷、低成本服务。提供网络销售平台,积极拓展有利于扩展传统金融产品的互联网销售通道,为用户提供便捷且灵活多样的自助服务模式;开展产品创新,开发差异化强、市场契合度高的产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创新各项信贷产品,开发新型金融工具,简化各项流程,制定更加适应行业发展的机制。通过跨界同业合作与大型商业银行合作。由大型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新型金融机构发挥自己在人缘、地缘上的优势,充分发挥不同业务专长,丰富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实现共赢;注重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能力,注重线下服务,研究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手段,为“草根”客户提供包容性强、具有个性化、便捷的理财金融服务;要利用互联网做好资产管理业务的信息披露,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理合法的合作,通过规范的理财信息披露流程,赢得用户信任,避免信誉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修华,刘志远,杨刚.村镇银行运行格局、发展偏差及应对策略.湖南大学学报,2013.

[2]刘纪学,郭娜.互联网浪潮下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发展分析.农村金融研究,2015.

第8篇

【关键词】合规文化 中国银行

一、合规风险管理和合规文化

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是指由于其自身没有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与流程、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点财务损失、内控惩罚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与商业银行传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偏重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和刺激性不同,从内涵角度上看,合规风险着重于强调商业银行自身主导违法违规而遭受的经济或者声誉的损失,它具有从理论上来说的内生性、广泛性、复杂性、严重性等典型特征。中国银行成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的特点,除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外,还有来自于银行自身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对外部监管法律、法规理解或执行不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合规风险。

合规文化是根据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商业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界定,完备的合规文化可以推动商业银行在经营实践中不断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其具体内涵包括以下四个层面:合规从高层做起、人人合规、要做到主动合规、树立“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通过合规控制和减少损失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建立有效的合规文化是实现银行全面风险控制的长期措施之一。

二、建设中国银行合规文化的必要性

1.构建合规文化是确保中国银行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

当前,中国银行操作层有章不循、管理层违规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内部相互制衡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对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和社会形象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大量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身上,但其背后往往潜藏着操作环节的不合理和操作人员合规守法意识的欠缺,这恰恰反映出合规文化远没有浸入到银行日常的管理和决策中。

2.构建合规文化是中国银行主动适应外部监管新要求的需要

随着我国依法治理的进程明显加快,国家法律体系、法治环境日趋完善,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日趋规范、全面和严格。尤其是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步入驻,国内银行要面临的是竞争环境更加宽广、竞争却更加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需要银行主动研究适应国外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这对中国银行等国内银行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地管理各类风险的职业行为规范和方法,并自觉的在银行内部形成浓厚的合规文化。

三、中国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现状

1.风险合规内部体制建设不到位。目前中国银行虽成立专门负责合规管理的部门,但由限制,合规部门与审计等部门在职能上还存在着许多重叠和交叉,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合规部门的具体职能定位还只限于按照管理层要求进行的常规审计,对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合规制度也并没有必要的准备。

2.合规文化管理尚不成熟。首先,片面的绩效考核机制制约合规文化的形成。目前中国银行片面的绩效考核体制的依然存在,在经营过程中过分追求各项业务特别是新兴业务的业绩指标考核,而忽视了过程的控制,这种在指标既定的情况下进行逐级分解、倒逼业绩的片面绩效考核体制,最终必然会造成违规经营和短期行为的产生,直接扼制了合规文化建设。其次,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削弱管理。中国银行年终考核问责主要是针对业务目标完成情况的问责,普遍形成“业务经营硬指标,内控管理软约束”的认识,无法起到威慑作用。

四、中国银行合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强调“有效互动”的合规文化。一是合规文化首先要求从高层做起。高管人员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从而促使所有员工在开展银行业务时都能遵循法律、规则和标准。即通过上下互动,形成各层员工共同维护良好的合规环境,推进合规文化的建设;二是部门互动。这里所强调的互动必须是部门之间良性的互动,必须是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共同打造和谐的合规文化环境;三是应加强与监管当局的沟通,一方面,监管规则的出台要更深入地征求银行的意见,使监管规则更具操作性、更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银行应充分解读当前监管规定、规则和相关准则,合规审慎经营的同时,主动争取有利于银行未来发展和业务创新的外部政策。

2.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银行界一系列教训揭示,相当数量银行案件的发生与银行在绩效考核方面过分注重眼前利益,造成基层机构不惜以违规为代价换取经营业绩的短期行为有着直接联系。只有当薪酬与广义上的银行安全与稳健性挂钩,而不只是与短期的获利挂钩时,才能避免短期行为给银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将合规风险考核指标设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机构和员工的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遏制了经营机构和员工的业绩短期行为。

3.制度建设应充分体现流程控制。中国银行要改变目前规章制度的制定模式,可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发动各业务条线共同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同时,进一步明确新制度的出台必须经过必要的测试、核证和会签过程,从而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在此基础上,合规部门应将业务流程的测试作为工作内容,以测试结果决定抽样数量,加强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工作,根据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调整及时提出测评意见。

4.培训合规文化培训实现人本管理。其一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高层管理者、合规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是合规文化建设中的三个层次。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各级、各类、各层次人才为主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员工培训,真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其二要对基层操作人员实行“合规认证”制度。定期开展相关法律、监管规定、合规政策、行业准则的培训,包括新入职人员的合规培训、测试和合规认证。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农村 金融 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主要原因为农村金融投资软化、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以及农村资本流动梗阻。经济基础薄弱抑制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金融的萎缩与弱化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从金融需求来看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非正常化。农村农民的固定资产(如房产)非流动性,难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即使用作贷款抵押也只能是形式而已。

2 从金融供给的来看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金融机构纷纷奉行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金融投资的城市化、金融决策权力的城市化、金融业务的城市化,收缩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农村金融供应相对萎缩,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撤退与放弃。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金融贫困地区支行被大幅度削减与撤并,就连与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削减其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所设置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另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吸收存款,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却越来越少,农村贷款业务日趋下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沦为金融资源的输出地。

2.2 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零投资现象。我国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步入了空前大发展阶段,机构的数量在增多,经营业务的深度与广度在深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在加大,对中国金融的贡献在增加。然而,自创建以来就与农村金融保持距离,它们既不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也不为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任何形式的金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加剧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金融贫困化。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的淡化。农业发展银行由最初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转变为主要办理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办理粮食企业的建仓贷款等。而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必须办理的农业贷款项目外,其他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主权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2.4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3 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1 农村金融贫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贫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多年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表明:农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伴随中国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相对萎缩,信贷资金大幅削减时期,农村经济增长幅度也回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作用体现为:

3.1.1 金融是经济的延伸与必要补充,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提供了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为产业资本的集中与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融资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压力与动力。而金融深度发展所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则既可以防范价格风险,又能够确保产业资本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贫困使农村经济长期以来未能借用金融的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1.2 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成本的居高不下。从一定的角度分析,金融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高效能的金融可以极大地降低农村经济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成本、或寻租成本。而金融贫困导致的金融供应短缺则使得农村经济不能分享现代金融创造的低成本效应。

3.1.3 金融贫困影响了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较突出的表现为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资源的引导作用。金融资源的合理安排,可以优化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的升级换代。金融贫困致使金融的这一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无用武之地。

3.2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扩大。容易获得金融支持的地区先行,先发优势更明显。而金融贫困地区的后发劣势更为突出。随着金融向经济渗透的深化,这种不平衡的程度更加明显与突出。金融贫困加剧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贫困阻碍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导致该地区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的滞后,从而加剧中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的不平衡。

金融贫困加深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供应的稀缺与萎缩使得该地区新型农村的发展受到限制。以传统经营方式从事传统的低效益的农业生产势必加大该金融贫困地区与其他较发达农业经济地区的差距。加深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

参考文献:

[1]张贵乐.合作金融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

[2]谢安等.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1

[3]谢丽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分析.农村金融.2005 (1).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 金融 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主要原因为农村金融投资软化、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以及农村资本流动梗阻。经济基础薄弱抑制了农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农村金融的萎缩与弱化又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 从金融需求来看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是农户和农村企业,农户和农村企业缺乏因来自不同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旺。一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被强制性揭止。贫困农户是一种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其简单再生产和基本生活资金均较短缺,往往从客观上产生金融需求,但作为金融机构的贷款对象,其贷款风险较大,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供给范围之外,这部分金融需求往往被强制性的揭止。二是已基本解决生活温饱问题的农户,他们具有一定的信用能力,一般较为讲求信誉,但因其力量单薄,所产生的金融需求十分有限,金融机构对他们的贷款仅仅限于小额贷款。尽管如此,因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农户的资金需求,从而抑制了部分金融需求,限制了他们金融需求发展的欲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金融需求冲动。三是乡村企业是立足于当地资源而由乡村投资发展起来的,这类企业生产技术简单,抵抗风险的能力较低,其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因市场不确定性较大,乡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因此,其产生的合理的金融需求也常常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特征决定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先天不足。中国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多产生于维持基本生存的必要,这种需求并非建立在还本付息的基础之上。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与非固定化导致农村消费性金融的脆弱性,现代金融所产生的消费信贷常常以居民的预期收入为信用保证,而中国农村农民的预期收入则具有不确定性,削弱了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基础,造成农村消费性金融需求的非正常化。农村农民的固定资产(如房产)非流动性,难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即使用作贷款抵押也只能是形式而已。

2 从金融供给的来看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金融机构纷纷奉行城市化发展战略,实施金融投资的城市化、金融决策权力的城市化、金融业务的城市化,收缩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业务,使得农村金融供应相对萎缩,农村经济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撤退与放弃。一方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金融贫困地区支行被大幅度削减与撤并,就连与农村经济有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削减其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所设置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另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将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集中于吸收存款,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却越来越少,农村贷款业务日趋下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沦为金融资源的输出地。

2.2 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零投资现象。我国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步入了空前大发展阶段,机构的数量在增多,经营业务的深度与广度在深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在加大,对中国金融的贡献在增加。然而,自创建以来就与农村金融保持距离,它们既不在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也不为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任何形式的金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加剧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金融贫困化。

2.3 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经济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深度的淡化。农业发展银行由最初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转变为主要办理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贷款、收购贷款和调销贷款;办理粮食企业的建仓贷款等。而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必须办理的农业贷款项目外,其他农业贷款采取的是消极的逃避策略。

从这个角度分析,国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给予的经营自主权越大,其放弃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的倾向越明显。

2.4 农村信用社力量单薄,难以负重。商业银行收缩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多存少贷”的撤出农村金融的政策后,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作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后,其职能定位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金融的主要机构。事实上,由于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放弃,农村信用社几乎是独立承担国家的支农任务,对于力量单薄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无论是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与运用,还是其经营决策与管理水平,或者其员工素质等方面,都不能为农村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从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来看,都导致农村金融贫困化。而路磊(1998)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的贫困对农村经济发展同样表现为负效应。

3 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3.1 农村金融贫困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贫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多年来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表明:农村金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与此相伴随中国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农村金融相对萎缩,信贷资金大幅削减时期,农村经济增长幅度也回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村金融贫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作用体现为:

3.1.1 金融是经济的延伸与必要补充,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提供了有效的资金融通渠道,为产业资本的集中与资源配置的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金融的市场化融资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压力与动力。而金融深度发展所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则既可以防范价格风险,又能够确保产业资本运行的稳定性。金融贫困使农村经济长期以来未能借用金融的力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1.2 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成本的居高不下。从一定的角度分析,金融的产生起源于人们对金融交易成本的节约,因此高效能的金融可以极大地降低农村经济的成本,包括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成本、或寻租成本。而金融贫困导致的金融供应短缺则使得农村经济不能分享现代金融创造的低成本效应。

3.1.3 金融贫困影响了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较突出的表现为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资源的引导作用。金融资源的合理安排,可以优化实体经济的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产品的升级换代。金融贫困致使金融的这一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无用武之地。

3.2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金融贫困导致中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扩大。容易获得金融支持的地区先行,先发优势更明显。而金融贫困地区的后发劣势更为突出。随着金融向经济渗透的深化,这种不平衡的程度更加明显与突出。金融贫困加剧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贫困阻碍了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导致该地区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的滞后,从而加剧中国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变革与发展的不平衡。

金融贫困加深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农村金融贫困地区金融供应的稀缺与萎缩使得该地区新型农村的发展受到限制。以传统经营方式从事传统的低效益的农业生产势必加大该金融贫困地区与其他较发达农业经济地区的差距。加深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

参考文献

[1]张贵乐.合作金融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6.

[2]谢安等.德、美、日三国农村信用合作制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1

[3]谢丽萍.中国农村金融贫困分析.农村金融.2005 (1).

第11篇

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伴随着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商业银行近年以来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负债成本提升等问题,李振江(2015)用资产负债“双脱媒”来形容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创新,加快业务转型,着力开始业务结构调整。同业业务由于其资本节约、业务模式多样、易于做大规模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但是,同业业务存在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的问题。而且同业业务通过金融机构的渠道,达到规避监管规定的目的,需求套利空间。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机构,具有期限转换的功能,由于同业业务较复杂的操作模式以及表外操作的惯例,同业业务不透明导致同业业务的监管存在一定困难。Basel III(2011)为防范系统风险和机构之间风险互相传播,提出了为交易和衍生品活动以及金融机构间的业务计提更高的资本需求,并为防止银行过度依赖同业市场获取长期资金,引进了新的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高速发展也引起了我国监管部门的关注,银监会2013年开始就逐步整顿同业业务,相继出台127号文和140号文的同业治理规定。

同业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规避监管和金融脱媒加剧等形势下诞生的金融创新业务,从一开始就被认为与风险息息相关,而且同业业务由于其参与主体横跨金融多个领域,风险易于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扩散。

总体上来说,国内外学者研究同业业务都是将其作为银行金融创新的一个部分,研究其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传导机制以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很少有将同业业务作为银行资产配置和组合的一个部分进行研究。本文从同业业务金融创新的本质出发,研究同业业务资产驱动因素,通过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同业业务在流动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规模。

二、 模型构建

银行在实体经济不振的形势下,压缩信贷规模,转向具有更低资本消耗、流动性相对更强的同业资产成为资产配置重要选择。而同业业务由于期限错配会产生流动性风险,从而产生流动性缺口。因此,建立流动性约束下同业资产配置水平的模型,分析同业资产影响因素就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K.T. Jacques(2008)的模型中分析了巴塞尔协议二出台后银行资产组合中高风险资产的比例变化情况。本模型在Jacques(2008)和T.Hatakeda(2000)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同业资产,考虑了银行流动性约束。

我们构建一个具有3期时间的模型。在t=0期,典型的银行选择投入多少进行贷款,贷款在这里是一种风险资产。在t=1期,部分贷款转化成同业资产。前面也指出,商业银行持有同业资产的目的,已经成为规避监管和资本约束下提升资产回报的方式。同业业务可以通过买入返售、同业代付理财产品投资非标等业务,向企业提供融资,起到实际替代贷款的作用。在t=2期,风险资产的不确定性消除,储蓄人决定是否抽回存款。鉴于挤兑是流动性不足最极端的反映,本模型中的流动性约束主要就是在t=2期,通过确定是否会存在挤兑以至于无法兑付来确定银行流动性是否充足。在t=3期,银行如果能够不发生流动性风险,就实现利润。

模型假设t=0期,银行的初始资本结构是外在确定的,存款量为D,所有者权益也就是净资本量为K,存款人所获得利息率为i。存款是外生确定的,在银行开始贷款行为之前已经确定,因此利息率与银行的资产结构无关。银行只需要确定t=0期,可用资金在现金类资产和贷款类风险资产之间的分配。假设现金类资产量为C,贷款类资产量为L。现金资产的收益率假设为0,是无风险资产,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根据资产负债和资金使用原则有:

D+K=L+C(1)

贷款类资产的收益率为r,r=?滋+?着,?滋?叟1,?着代表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着∈(-1,1),服从概率函数?椎(?着)=1/2。因此,E(r)=?滋?叟1。假设银行的期望收益大于0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认为银行作为中介机构能够筛选和监测风险资产,贷款是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应该获得超额收益。

在t=1期,银行将一部分贷款资产转换成同业资产,由于同业业务的本质是通过不同机构之间相互持有来规避监管,因此需要信托、基金或者其他银行等作为渠道转换,这些渠道都要收取渠道费用。我们假设贷款L是由j个同等金额的小笔贷款组成,j∈[0,L],这些贷款在t=1期都可以转换成同业资产,但是假设贷款j转换为同业资产时,会产生?茁j的损耗,?茁代表表内贷款资产转换为同业资产的渠道成本,?茁?叟0。渠道成本?茁主要取决于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同业业务交易模式、业务结构、业务风险上的分配和协商,付出渠道成本的收益就是能够通过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保证获得固定收益。假设银行将X的贷款资产转换为同业资产,转换后同业资产成为固定收益类的资产,银行的同业资产及其收益为:

■(1-?茁j)?滋di=(1-■)?滋X(2)

在t=2期,银行的资产质量成为已知因素,因此存款人根据资产质量和流通价值情况,考虑是否抽回存款。流通价值为银行在遭遇流动性风险时,变卖资产剩余的价值。为满足存款人的提款需求,银行不得不处理风险资产应付挤兑发生。假设贷款类资产的处置成本为?酌,同业资产的处置成本为?籽。我们认为贷款类资产属于专用性更强的资产,流动性比同业资产更低,因此?酌?叟?籽?叟0。

存款人是否挤兑取决于银行的全部资产的流通价值是否能高于存款本息,而且我们假设利息只在t=2期才产生,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条件是:

(1-?酌)(?滋+?着)(L-X)+(1-?籽)(1-■)?滋X+C?叟(1+i)D(3)

第一项(1-?酌)(?滋+?着)(L-X)是银行贷款类资产的流通价值,第二项(1-?籽)(1-■)?滋X是同业资产的流通价值,C是现金类资产。假设Y=L-X,代表了银行开展同业业务后的贷款资产余额。根据公式(1),对公式进行转换得到证不发生流动性风险,就需要满足

?着?叟?着*=■*■-?滋(4)

在t=3期,银行如果能够不发生流动性风险,就实现利润:

?仔=(?滋+?着-1)Y+[(1-■)?滋-1]X+K-iD(5)

银行的利润等于贷款(公式(5)第一项)以及同业资产(公式(5)第二项)风险资产的剩余利润再加净资本比银行利息的超额利润((6)第三项)。由于?着是随机变量,但是从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银行的期望利润为:

E(?仔)=■{(?滋+?着-1)Y+[(1-■)?滋-1]X+K-iD}?椎(?着)d?着(6)

假设X也就是同业资产的规模,我们需要了解同业资产规模如何调整使银行达到利润最大化。

记:[(1-■)?滋-1]X=A,最大化银行利润并简化可以得到:

A′(X)[■?椎(?着)d?着-?仔(?着*)■?椎(?着)]=0

由于■?椎(?着)d?着?叟0而且?仔(?着*)?叟0,■1,说明X*>0。

可以得知■>0,说明风险资产的收益越高,同业资产的资产规模越高;■

三、 实证分析

1. 样本选择。我们的研究样本为中国A股的16家上市商业银行,选取2009年年底~2014年年底的中报和年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共产生11个时间点,这16家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力,包括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较大的城市商业银行。根据银监会统计,2014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72.3万亿元,16家上市商业银行总资产105.8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1.4%。

2. 模型设计。本文主要研究同业资产的规模受银行资产收益率以及渠道费用率的影响。银行资产收益率可以由银行的生息资产收益率来计算,渠道费用率可以用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除以银行的全部生息资产得到。

生息资产收益率=利息收入/生息资产

渠道费用率=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生息资产

根据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点,同业资产用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项之和得到。2014年年末,16家上市银行的同业资产总计95 158.16亿元,是2009年年底的2.64倍。由于同业资产是资产绝对额,将其对数化处理。构建以下模型:

log(interbankit)=?琢it+interestit+costit+?着it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含义如表1。

3. 分析结果。本文采用的是平衡的面板数据,且具有N多T少的特点,经过单位根检验,interbank、interest和cost均为一阶单整。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进一步处理,利用Hausman检验选取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排除固定效应的假设,根据检验结果本模型采用横截面和时点双随机效应模型。得到回归结果表2所示。

因此,基于2009年底~2014年底的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得到了同业资产与生息资产收益率以及渠道费用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与模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1)同业资产的规模与生息资产收益率成正比。这与模型中的结果一致,说明银行资产总体收益水平显著的影响了同业资产的规模,银行资产总体收益的提升能提高银行配置同业资产的积极性,会将更多的表内贷款资产转换成同业资产。同业资产作为生息资产的一部分,收益率的提高会提高银行配置的动力。

(2)同业资产的规模与渠道费用率成正比。主要是由于银行财务报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是用于核算银行发生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手续费和佣金,判定标准是以营业活动相关性以及非资本化的支出,包括了各项业务中支付的交易费用、手续费和佣金,涵义较广,参照性有限。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率的提高说明企业从事金融投融资活动营业活动的增加,并不能说明渠道费用率的增加。

四、 结论和建议

根据模型分析结论,银行利润最大化情况下,同业资产的规模取决于银行资产收益率和渠道费用,同业资产与资产收益率成正比,与渠道费用率成反比。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2009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部分印证了模型结论,同业资产的规模与生息资产收益率成正比,但是由于同业业务渠道费用率难以直接观测,无法直接印证同业资产与渠道费用率之间的关系。

在经济新常态的环境下,经济下行仍未见底,银行不良率上升,虽然央行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但是银行惜贷情绪严重,大量闲置资金以急于寻求风险低的优质资产。同业业务以其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等特点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同业资产的规模已经成为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资产配置中同业业务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成分。本文的建议如下:

一是重视同业业务的收益率考核。银行的同业业务收益率往往容易和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率混淆。但是线下同业业务的市场与线上市场运作机制和交易方式都是有所区别的,应分开考核,独立计价。根据本文结论,同业业务作为类信贷业务,与整体生息资产收益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银行应鼓励将资本占用高、风险较大的业务,通过同业合作的方式,引入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以降低部分收益率为代价,提高整体资产的无风险收益率。

二是降低同业业务渠道成本。同业业务关键是金融机构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也是风险和收益的重新分配。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发挥不同性质机构的特性,信托、证券、基金等机构作为渠道方具有灵活、创新的交易优势,银行、保险等机构具有资金实力的优势,不同银行之间的风险偏好不同也能产生合作机会。根据本文模型结论,渠道费用也会影响同业业务发展。因此,搭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信共赢的金融机构合作关系对同业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第12篇

关键词:银行危机;银行脆弱性;成因一、引言

银行的业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那时的寺庙帮人们保管金银,由于发现人们长期不取用,所以就将部分用于借债,在公元前400年的雅典和公元前200年的罗马都出现了银钱商等类似于银行的机构,但是比较公认的现代商业银行发源与意大利,其在1171年成立了威尼斯银行,它主要从事的是存、放贷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在18世纪与19世纪期间,因为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商业银行也随之兴盛起来,并逐步壮大,发展成现在的国际性、多业务的现代商业银行。

纵观银行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银行危机一直贯穿着整个银行的发展史。苏同华(2000)将银行危机在不同时间所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将银行危机分为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3世纪到16世纪初。在这个阶段银行业处于萌芽和初期发展阶段,银行危机出现的形式主要以贷款违约。那时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皇室和贵族,贷款目的主要以战争军费、皇室消费等为主。由于战争等带有不稳定因素,一旦失败,贷款无法收回。另外,由于皇室的权力凌驾于法律至上,所以皇室贷款的违约也是频频发生,导致银行因为收不回贷款而发生危机。第二阶段为1825年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阶段的危机产生与宏观经济运行相关性很大,同时银行自身经营的不规范性也会导致银行危机。在此时期的危机明显已经有国际化(不同国家银行体系相互传染)、跨行业(银行危机与股票市场危机、汇率危机相互影响)、周期性强等特点,同时各国银行安全网也都有所发展。第三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挤兑成为危机的重要成因。危机的国际性、传染性加深,银行危机还会与经济危机联系更加密切。最后一个阶段是二战后至今。这段时期银行危机的新特点是从流动性危机转化为清偿性危机,银行自身资产出现问题替代外部挤提而成为危机发生的首要原因。

二、银行危机的定义

在银行发展的漫长的历史中,总是伴随着大大小小的银行危机,可以说我们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危机,因为其出现的原因与产生的后果等都各不相同,所以要想简略的为银行危机下定义,绝非易事。

很多学者从危机出现形式的角度来描述危机,以下就是各学者对银行危机形式的描述:

在短期中,对于准备金的需求太急迫,以至于取款要求不能同时满足。(Schwartz(1985))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存贷业务,储户将存款存入银行,在需要时取出,由于所有的储户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取出,故银行可以只留一部分以供有需要的储户取款,剩下的可以用于贷款。这就是准备金制度,这种制度是银行存在的条件。但是同时也会留下产生“挤提”的种子,因为一旦所有储户因为某种原因同一时间要求提款,银行的准备金必定不能满足所有储户的要求,故而可能产生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是这样一种状况:同一个借款者在其他情况下可以没有困难的借到款而处在这个状况下却不能以任何方法借到。即信贷紧缩或者信贷市场崩溃。(Manikow(1986))

因为负债结构和市场决定的资产价值不一致导致的资产抛售,导致资产价值进一步降低。如价格“泡沫”的破灭。(Minsky(1982))

银行资产价值的骤降,导致许多银行无力偿还债务,甚至破产。(联邦储备银行(1985))

综合上面通过危机爆发的形式描述的银行危机,我们可以得出银行危机实际上就是:银行内部问题或者外部问题导致银行的状况由正常转为不正常(经营恶化),甚而破产或者由政府接手。

三、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频频爆发的银行危机是否暗含着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是与银行本身的业务相生相伴的,还是因为银行所在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各个时代的学者们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伍志文在“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一文中总结认为银行脆弱性最早由马克思提出,马克思认为银行一方面加快了私人资本转换为社会资本的进程,另一方面剥夺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分配资本的权力,从而本身就有脆弱性。在马克思看来,银行的脆弱性与生俱来,不能被消除,只能通过每十年一次的危机的爆发而使其趋于稳定。

关于银行脆弱性的研究还有很多,很多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后续我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再跟进。同时,研究还在继续,学者们不断加入新的理论,其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将行为金融学引入了银行的脆弱性研究,从而开始考虑“人性的脆弱性”。我认为这真正的抓住了“脆弱性”的本质,因为各种经济交易落实到最后都是人在操作,那么研究人性就能从根本上找出金融脆弱性的本质。

期待后续的研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七期

[2]黄金老,《论金融脆弱性》,金融研究,2001年第3期

[3]伍志文,《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2年第12期

[4]苏同华,《银行危机论》,博士论文

[5]陈华,伍志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6]胡祖六: 《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