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就业安全应对策略

就业安全应对策略

时间:2023-07-06 17:15: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安全应对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就业安全应对策略

第1篇

【关键词】校园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前言

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案例,比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川师大杀室友案等等,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这些都反映了目前校园安全问题的严峻局面,怎样保证校园安全,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了重要课题。

一、我国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及原因

当前高校安全隐患主要有心理健康安全隐患、居住安全隐患、饮食卫生安全隐患、校园交通安全隐患和校园网络安全隐患。下面就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隐患。这是目前所有校园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不健康主要分为性心理不健康、竞争心理不健康和减肥心理不健康三方面。由于大学生没有接受足够的性教育,产生歪曲的性心理时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由此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同时目前社会就业竞争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猛增,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自身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又得不到外部世界的关怀,很有可能发展成心理疾病,发生自杀或他杀等校园安全事件,对自己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目前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女性,沉迷于减肥无法自拔,找不到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就以节食为主,因此产生各种身体问题,甚至引发厌食症,危及生命。

(二)大学生居住安全隐患。首先,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会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近几年,大学生频繁在宿舍内使用电饭锅、热得快、电熨斗等大功率电器,很多电器质量并不过关,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漏电、自燃或爆炸等问题,由此引发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很多大学生宿舍的安全通道常年封闭,或是堆满了杂物,发生火灾等突发性情况时,学生就会面临无路逃生的情况。其次,几乎每所高校的校外都会有很多没有合格手续的民房供学生租住,这种民房基本上都没有消防安全设施,并且管理松散,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出房屋,对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三)大学生饮食安全隐患。基本上,我国每所大学的周围都会分布着很多小摊小贩,这些餐饮店没有合法的食品经营执照,也没有卫生许可证,价格方面比学校便宜得多。很多大学生为了便宜和方便,在这些违规的餐饮店就餐,就会产生身体不适甚至食品中毒案件,

(四)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当前高校的校园网已经成为了为全体师生服务的电信网,覆盖范围扩大了,功能也日益复杂,很多大学生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网络游戏,熬夜或逃课上网,面临被退学的困境。同时,大学生与社会接触不深,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在网络上认识一些动机不纯的人也不能及时辨别,轻易与其见面,威胁人身安全。

二、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针对上文分析的我国当前校园安全问题的五个方面,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在学校建立完善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体系,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办公室,对学生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建立长效心理健康防御机制。其次可以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灌输心理学以及心理卫生知识,传授一些心理减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调适技能,培养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再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心理健康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向全体大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关心那些情绪不正常的学生,积极加以引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校园治安保卫工作

规范学校治安管理工作,招聘专业的安保人员,他们需要具备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安保经验,学校对他们组织培训,使他们了解高校的教学规律、教育特点以及校园环境,以此成立一支校园内部巡视队伍,及时发现危险情况以及不良分子。同时,学校要与周边的城管、社区街道办事处、治安交通和卫生环保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取得各执法部门的配合,共同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督促他们少乘坐黑车,注意食品卫生,尽量不要去路边摊就餐,加强保护自身的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辨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在网上结识不良分子,不轻信谣言,不传播谣言。

结束语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运行,给广大高校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恐慌。因此,加强校园安全建设非常重要,不仅保障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也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龚彬彬,吴超,鲍瑞雪. 高校校园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策略[J]. 安防科技,2011,03:41-44.

[2]尹晓敏,方益权. 公共治理: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一种新范式[J]. 现代教育论丛,2011,03:13-17+6.

第2篇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皮具行业进行了概述,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最后得出应对的策略。文中结合一些皮具公司如:华诺公司等来进行论证。

【关键词】皮具皮具行业品牌创新

1皮具行业概述

皮具是由皮革面料和非皮革面料加工制作的箱、包袋、手套、票夹、皮带及其他皮件所组成。我国皮具行业无论从出口创汇、还是为国家增长积累、丰富轻工市场、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都作出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皮具行业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越来越应得到相关从业者及政府部门的重视。

1.1皮具行业及其产品介绍

皮具行业又称皮件行业,包括箱包、手袋、票夹、手套等小皮件制品。近二十年来,随着代用材料的问世与发展,各种代用材料进入了皮具行业,取代了部分皮革面料,因此,目前皮具已成为广义的概念,也就是说皮具行业不仅包括用天然皮革材料制作的箱包、手袋,同时也包括用代用材料制作的箱包、手袋、小皮件制品等。

1.1.1我国皮具行业规模

据2002统计,我国皮具行业有企业近60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数30万人,产品销售收入279亿元,利税总额14亿元(占皮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的14%,仅次于皮鞋和制革行业),革皮包袋产量为8亿多只。企业的经济类型,三资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皮具企业总数量的49%,其他企业数量(民营、股份制等)占40%,集体企业数量占10%,国有企业数量仅占1%。

1.1.2国内皮具产区分布情况

我国皮具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河北、辽宁、浙江、湖南、内蒙古等地。其中前十大革皮包袋产区的规模以上企业的革皮包袋产量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革皮包袋总产量的99.9%,其中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革皮包袋生产省份,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革皮包袋产量的65.3%,其次是浙江省,占15.1%。

1.2皮具行业的重要性

在我国皮革行业约1.6万家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的规模企业当中,皮具企业占到二千多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据2003年统计,皮具行业利税总额仅次于皮鞋和制革行业,占皮革行业主要商品出口总额的30%以上,自2003年全行业出口73.7亿美元首次超过皮面皮鞋后,皮具行业出口创汇连续两年位居皮革行业第一位。皮具行业无论从出口创汇,还是为国家增长积累、丰富轻工市场、解决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我国皮具行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不容忽视。

2目前皮具行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皮具行业给我过带来了很多的优势,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中国皮具行业取得成绩并获得一定竞争优势的同时,不能忽视目前影响和制约国内皮具行业发展所存在的诸多不足。

2.1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皮具产业的现状是高端产品不足,中档产品有待提高品质和质量,低档产品过剩,大部分企业都主要投资生产低档产品。另一方面,皮具企业也存在着规模扩张土地供应不足、民营企业融资不畅、资金缺口较大的困境。

2.2行业整体素质不高人员短缺和跳槽现象严重

皮具行业脱胎于小工业、小作坊生产,国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多为工农干部,在近二十年新兴的乡镇及民营企业中,也是以农民为主的企业家。近几年涌现的合资企业,虽为这个古老行业增添了新的生机,但总的来说,皮具行业的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偏低,人才匮乏。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皮具企业大专以上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不足5%,产品设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足1%。而国内知名品牌企业中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0%,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

2.3传统管理模式带来的限制

传统的小手工业管理、家族式管理是目前我国皮具行业的主要管理模式,这些模式在创业初期确实起到了成本低、调头快、团结一致向前进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好像我们拿着“小米加步枪”要与“导弹”比高低,显然我们要败下阵来。因此,皮具产品的营销渠道尚需根据市场的变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必须尽快实现家族、手工业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管理转变,广招人才,中用人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4产品缺乏设计只能盲目跟风

严格地说,目前我国皮具行业仍保持着传统设计方法,缺乏创新和开拓市场能力。小厂跟着大厂走,大厂跟着国外走,但不能只是被动模仿,应在模仿中创新。当然,要达到这个水平必须有一个过程,但重要的是有些企业家还没认识到这点,这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很多企业领导忽视设计开发的重要性,在不少企业甚至对“设计师”这个称谓都很陌生。作为世界最大皮具生产国至今还没有自己的知名设计师,难怪我们出口的皮具大多是低档产品。

2.5追求眼前利益品牌意识差轻视品牌建设

皮具企业由于规模小,又比较分散,品牌意识淡薄。皮具行业内销目前尚无广泛认知度的品牌,出口方面也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的出口微乎其微,远远落后于制鞋和皮衣业。皮具产品的知名品牌在国内很难让行业及市场认可,此种现状,要想走向世界、创国际名牌产品是很难的。

2.6原材料难以满足需要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皮具是时尚产品,花色品种变化快,需要的原辅材料多,且变化快。国产的成品革、合成革、五金件等由于质量不稳定,花色品种开发能力弱,不能满足我国皮具企业生产的需要,皮具生产企业不得不使用进口原材料。国产成品革,特别是牛皮革,在色泽、色牢度、柔韧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同时,我国五金件企业技术落后,高档五金件厂家凤毛麟角,其产品存在着图案结构死板、款式少、金属镀层不光滑、不均匀、易脱落、焊接点不牢固等问题。但是进口原料价格高、从订货到到货时间较长、渠道不畅通,短斤缺两和不履行合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企业的采购风险和生产的不确定因素。

中国皮革协会的问卷调查汇总分析显示,85%的企业表示需要进口原材料,以进口成品革最多;还有少量企业提到进口纺织材料、合成革和五金件。对于进口原因,100%的进口企业回答是进口原材料质量好;同时还有24%的进口企业反映国内生产不了,进口原材料主要从韩国、意大利、印度、西班牙和我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进口。

2.7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严重产品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目前市场行为还不够规范,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广度和力度都不够大,再加上部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还不够成熟,既想满足穿用名牌的心理,又要贪图低廉的价格。这就给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生存条件。在一些皮具城和批发市场,冒牌货较多,且屡禁不绝。买卖交易或明或暗,形式多样,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企业间的越激烈竞争,导致了竞相压价现象的出现。

2.8环保问题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问题亟须破解

目前,我国皮具制造业年排放废水严重超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前几年,全国曾发生多起制鞋和箱包企业员工苯中毒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

3近两年皮具行业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皮具行业在存在诸多不足的同时,近两年又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3.1技术性贸易壁垒

自加入WTO后,中国政府对世贸组织承诺的各项保护措施将被逐渐取消,反倾销的阴影时时笼罩在行业头上,特别是去年发生“烧鞋事件”之后,欧盟针对中国皮革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在所难免,最有可能的就是反倾销、特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

3.2规模扩张成为近两年行业的主旋律

“越大越好做,越小越难做”,所以规模扩张成为近两年行业的主旋律。上海兴建箱包城,湖南邵东打造占地500亩的皮具工业园,最新消息是,威海金猴投资1.5亿建设的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年产600万件皮件的皮具基地业已开工,将成为“国内档次最高的出口基地”等等。全国各地只闻扩张声和圈地声,这一轮规模扩张应该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和“高出口”的基础之上的。但这个基础是否牢靠,很值得思量。“除非有高出口的支撑,否则新一轮产能过剩迟早会到来”。

3.3行业标准的设立不容忽视

许多业内人士反映,皮具产品主要材料的应用标准应加以完善。如人造革、合成革存在着有效使用期的问题。应标明老化时间;真皮亦同样有强度、牢度、耐擦性等各种标准的限制。

4皮具行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目前存在的不足及近两年所面临的挑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取长补短,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4.1市场营销策略

4.1.1产品策略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整体产品应包含核心产品、形体产品和附加产品三个方面。面对我国皮具产品档次低、缺乏设计及附加值低的特点,企业家们可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调整和改善。

(1)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观念。

(2)大力推广ISO质量体系认证,设立行业标准,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对产品进行标牌标示,利用真皮标志的实施,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3)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整合皮具资源,积极同国际知名企业合作。

(4)主动应对挑战,实现五个转变。

①要从追求产量、规模向追求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变;

②要从重视开拓单一市场向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并重转变;

③要从低价位竞争向高质量名品牌优服务转变;

④要从注重企业经济效益向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转变;

⑤要从重视市场开发向重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转变。

(5)中国皮革协会要努力做好下列五项工作:

①努力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佩挂国家证明商标——真皮标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提升特色区域企业品牌的知名度;

②积极吸纳优秀企业参加全国真皮标志杯皮具设计大奖赛,提升企业设计水平、提升设计师地位、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③按照真皮标志章程,每两年对佩挂真皮标志,真皮标志生态皮革的企业进行动态考核,综台评价,依据数据推出行业排头兵企业,同时还可以推出皮具行业的排头企业,为皮具生产基地创名牌提供条件,为创世界名牌奠定基础;

④根据授予中国皮具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行业规范要求,协会要设专人与生产基地进行联络,跟进创建措施,上下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创建目标。对已授牌的特色区域,三年要进行自我评价,五年重新复评;

⑤充分利用中国皮革网”“皮革世界”的权威性和国际知名度为皮革皮具生产基地连接,开展商务活动,沟通和传递信息和资讯。

4.1.2转化市场观念及营销理念改变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现在的市场已经由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传统的市场观念和营销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市场的需要。所以,在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之前要对整个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对信息进行不断的反馈,才能做到不盲目跟风和投资,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金和机会。

4.2管理策略

一个行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那么它的行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这个行业中的企业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国皮具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4.2.1创新是关键

中国的皮具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实行以下三种类型的创新:

(1)首创型创新策略。

(2)改仿型创新策略。

(3)仿创型创新策略。

4.2.2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我国皮具企业可以通过培养和开发人才来改善产品设计缺乏个性、人员跳槽现象严重、企业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中,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一般可以用多种方式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人才培训和开发的方法,力求适应时代特点,取得较好的成效。

4.2.3把好绿色关口重视环保问题

把好皮具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绿色关口,规范企业生产,严格按照国家推行的环保标准进行生产和作业,重视劳动者安全生产和职业病的防治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污染问题。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排污治理能力。

4.2.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打假力度

动员全国皮具行业企业家学习知识产权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自身产品进行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等,以达到保护的作用,从而也可以增强我国对皮具产品的打假力度。近期“秀水”—知识产权案就是很好的证明。

4.3政府支持策略

为扶持和培育皮革皮具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应努力从用地收费、资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采取让利的方式降低地价,减免收费,对在皮革皮具工业区建厂的企业和国内外名牌企业实行零地价;二是对投资办厂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三是对进入皮革皮具城和皮革皮具工业区的商家和企业,免收年的卫生、治安等规费,努力降低皮具企业的经营成本等等。

第3篇

【关键词】全球金融经济;走势;挑战;应对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金融经济时代,是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统一的时代。网络化使全球企业的地域限制被解除,信息相互流通较快。在此情况下,全球各国相互贸易,给本国经济带来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增长,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一、分析世界经济走势

1.美国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美国经历金融风暴、次贷危机、利率下调等问题,自主增长的动力明显不足。同时,联邦财政赤字、政府债务的规模在急剧攀升,这些问题都是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人们对国家政策的不信任,对美国的经济运行风险上升的担忧,同时失业率的升高,消费水平的下降,都是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原因。

2.日本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很多经济学者都不看好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企业减产、失业率上升,日本就业形势令人堪忧。失业人数的增加,制约了公民的消费能力,导致国内需求下降,进而削弱经济复苏的动力,加大了经济复苏的负担。

3.中国经济发展时有变数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损害了国内经济增长的潜力;美国利率的下调,导致投资风险加大;银行管理不善,坏账问题时有发生;房产市场泡沫仍在,新的问题显现,都为中国经济的复苏带来变数。

二、全球金融经济时代的挑战

我们从两方面来看待全球金融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对全球经济的挑战

1.通货膨胀压力――全球性的问题

受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国皆出现财政赤字,各国上调货物的价格,引发通货膨胀。目前各国的外汇多以美元为主,一旦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各国的外汇储备价值下降,加大了投资风险,造成通货膨胀。由此,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人们的需求降低,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市场动乱,引发金融风暴。

2.粮食问题――急于解决

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国际大问题,它不仅仅是暂时的、偶然的,还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发达国家,政府为维护农业生产,对本国农业实施保护政策,导致本国农产品大量过剩,发达国家为了销售出农产品,而低价倾销,加剧了粮食危机。另外,发达国家利用农产品制造生物能源,使粮食问题继续扩大。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气温上升和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使粮食的种植难上加难。人口的增加,人均土地占有面积减少,也是出现粮食问题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放松了粮食生产,转而注重工业发展,使粮食的市场份额减小,依靠于发达国家的粮食进口。此外粮食还存在安全问题,环境的污染,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使用农药,生化产品都令粮食的安全缺少保障。

粮食问题不仅仅反映了粮食市场的问题,还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际的经济秩序存在严重的不足,不合理、不公正的政策依然存在,粮食市场的问题最终将会制约全球经济的发展。

3.能源问题的思考――国际油价泡沫的破裂

近年来,原油、金属、稀有矿产的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国际油价涨幅最大。原油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能源问题,它已经上升为金融问题。国际期货市场借机炒作原油价格,使油价不断攀升,影响原油市场的正常运作,影响原油价格的走势。

(二)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1.造成国内专业人才的流失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中国银行的经营管理出现漏洞,致使国内大批的专业人才远走国外,同时带走大批优质客户。中国银行的资产额度下降,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形势低迷。

2.国内需求降低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银行汇率的波动,其他资产的贸易额度减小,但是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人们对贸易失去信息,市场需求降低,导致商品囤积,商家为了售出商品,进行价格下调。同时,一种资产的价格影响其他资产的价格,进而形成金融资产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局面。

3.金融市场更加脆弱

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一些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而去参加高风险的投资业务,只要稍稍有点偏差,便会导致失败。一旦经营不善,金融市场也会随之混乱。

三、对全球金融经济挑战的应对策略

(一)全球的应对政策

1.经济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要求多元化发展,所以调整经济结构时要引入多元化股权,深化产权改革,撤销无效机构,合理建立市场管理机制,减少贸易逆差,消除因贸易逆差增长失控导致的金融风险。提高各金融主体的竞争力,拓展业务领域,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2.金融资产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机会。扶持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投资,调整全球的金融资产格局。

3.能源问题――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在工业化国家都在采取节约能源的做法,利用联合热电方法来发电或者为工业、家庭供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能源。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目前,利用生能源是各国科学家积极探索的问题。如氢能、太阳能、风能、何能等可再生资源,它们对环境的危害不大,又可以和其它不可再生能源的作用效果相媲美,所以,开发可再生能源可以解决主要的能源问题。对于,石油出产国而言,可以加大石油开采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稳定石油生产。

(二)中国的应对政策

1.强金融市场监管力度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金融组织的脚步,中国贸易城市的开放,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贸易日益频繁,这就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困难。对此,中国应该改革金融市场监管制度,跟上世界金融监管的步伐,调整监管政策,稳定人民币汇率,立足中国的经济发展,稳定金融市场,迎接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挑战,建立和谐、有序的金融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2.加大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在金融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尤为重要。所以,在加大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的同时,还要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使其可以公平、公正的进行贸易,为金融市场的稳步运行提供保障。

3.完善金融货币政策

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这就加大了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民币受美元影响较大。政府要适当放松金融货币的利率管制,让人民币汇率可以适当地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较小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冲击。

结束语

全球金融经济时代的来临,不仅给各个国家以机会,还有更多的挑战。各国政府应积极应对各种问题,稳步发展本国经济,同时推动世界经济加快复苏。

参考文献:

[1]郑彦.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中国金融安全[J],金融与经济,2006(5).

[2]孙家瑜.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成因、消极影响与对策[J].世纪桥,2007(3).

[3]王东.危机四伏的世界经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回顾与前景展望[J].现代经济探讨,2009(1).

第4篇

论文关键词:SA8000,劳工标准,影响,应对策略

 

一、SA8000的由来及涵义

(一)人文贸易主义

近年来人文贸易主义被应用广泛到国际贸易活动中。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文贸易主义。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主张以为人中心,肯定人是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强调人的人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个人的才能和奋斗;提倡理性,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把人确立为价值原点,认为人在一切事物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是一切事物的衡量尺度。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很不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

自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就成为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并深深地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之中。然而,主体性的过分膨胀一方面导致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工业经济时代中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平衡等。20世纪末,知识经济的出现使智力资源代替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有效统一。由于人既是创造知识的主体,同时又是知识的载体,所以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面对工业经济的弊端和知识经济的优点应对策略,现代人文主义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反对传统的主体主义,关注人的现实生存处境。在现代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人文贸易主义的价值观。人文贸易主义是新的人文主义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是指在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一系列活动中,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使人类的活动与社会、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的贸易发展观:

1、人文贸易主义强调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2、人文贸易主义强调在与贸易发展有关的经济活动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削弱另一部分人的发展能力,即注重整个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3、人文贸易主义强调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应注意协调人们的身心健康免费论文下载。

(二)人文贸易主义的体现­­――社会责任标准

SA8000即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 是1997年10月份公布的全球第一个有关道德规范国际标准。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及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所制定的SA8000,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是SAI[1]基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得公约,制定和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劳工权利、劳动环境和条件为宗旨,以工厂水平管理、专家认证、共同牵涉程序、公开报告为主要架构的社会责任体系,其确立的标准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道德责任标准,旨在通过有道德的采购活动规制企业管理,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最终实现每个工人无论其所处地域都能拥有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可以获得认证证书,以表明由其生产或提供的产品完全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企业履行了公认的社会责任,在组织运营中也完全遵照了社会公德并切实地保障了劳工的正当权益。可见,SA8000体系宣扬保护人类的基本权益,尤其是劳工的权益。

设在美国纽约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SAI)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SA8000国际统一认证机构,它所推出的社会责任标准取自于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共同人权宣言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内容主要包括童工、强迫劳动、健康与安全保密、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利、歧视、纪律处分、工时、报酬、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规定。

目前,SA8000正逐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德国进口商协会已制定了《社会责任行为准则》,要求德国进口商应按照SA8000标准,对其供应商的社会行为进行审查。据悉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一些传统采购中国轻工业产品的贸易组织也正有意向要求将中国纺织品、玩具、鞋类生产企业通过SA8000认证作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SA8000最终可能与ISO9000和ISO14000一样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框架下,各国在承诺的履行范围内逐步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同时,也开始谋求新的渠道来恢复或补偿由此带来的贸易损失。对发达国家而言,这种贸易损失就是因其关税大幅度降低,配额逐步取消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从激增的优势产业贸易额中获得的额外利益。面对这些损失应对策略,新的贸易壁垒披着“正义”的外衣孕育而生并悄悄蔓延。为避免与发展中国家的正面冲突,他们以保护劳工权益为由,在企业界积极推行SA8000标准和认证体系,绕开各国政府和多边贸易体制,并在实践中使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

二、不同的劳工标准对比

在劳工标准的制定、实施方面有全球影响的有ILO[2]和OECD。ILO是专门负责劳动事务的国际组织。1919年成立后,先后制定了大量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并大大促进了各国劳动立法的发展,它的八项“基本劳动公约”3[3]在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提高劳动标准、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OECD没有“基本劳动公约”的概念,它认为只有一小部分劳工标准共同组成了一个人权保护的整体,这些权利也包含在联合国一些文件中,即“核心劳工标准”,包括四项内容:消除剥削性的童工;禁止强迫劳动;反对就业歧视;结社与集体谈判自由[4]。不管是列为八项还是四项,“基本劳工公约”与“核心劳工标准”性质内容完全一致,只是名称不同而已[5]。由SA8000体系确立的SA8000标准与二者在内容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区别也较明显。

SA8000标准与ILO、OECD劳工标准的比较

 

劳工标准

SA8000

ILO

OECD

产生

背景

欧美企图将劳工标准与贸易纳入WTO框架失败。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涌入,其社会各界要求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一战结束,国际社会需要重建和平

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和合作的产物。

制订机构

SAI,非政府机构,1997年成立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就业陷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2010)03-0267-02

一、大学生就业陷阱问题不可小视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陷阱,是指招聘单位打着招聘的幌子骗取应聘人钱财,或者招聘单位不遵守法律、不履行承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行为。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某些别有用心的单位和个人造成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种种陷阱,给大学生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陷阱,中央电视台与智联招聘网联合进行网上调查,参与调查的人数为12463人,55%的人遭遇过就业陷阱。可见大学生遭遇求职陷阱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就业陷阱必然会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一是给刚毕业的大学生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损失、机会损失。经济损失经过努力尚可挽回,但时间损失、机会损失无法挽回。二是给刚毕业的大学生造成精神伤害。遭受就业风险的毕业生往往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精神上受到的伤害远远超过经济损失。有的学生会患上“求职综合症”,害怕求职。有的学生对社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此外,就业陷阱还会败坏社会风气,滋生不诚信行为。大学生需要一个公平的、安全的、诚信的良好就业环境,遭受欺骗的毕业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能会怀疑诚信,戴着有色眼镜看这个社会,甚至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特别是某些误入传销的学生被骗后会马上反过来再去骗别人。因此,就业风险的危害不可小视,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陷阱

1.利用招聘,诱骗大学生踏人非法传销陷阱。尽管学校一再提醒广大同学在求职过程中要警惕传销陷阱,但每年还是有部分学生“中招”。大学生被非法传销组织所骗受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大学生自身防范意识薄弱,轻信他人上当受骗;二是对同学、朋友的介绍过于信任,没想到熟人还会骗自己;三是就业压力过大。择业时放松了必要的普惕,轻信以用人单位身份出现的非法传销公司;四是个别学生存在不劳而获的思想,被非法传销组织宣传的高额回报引诱,甘愿从事非法传销活动。

2.个别利欲熏心的业主,利用试用期榨取廉价劳动力。试用期的薪水一般都较低,在试用期内不为毕业生交纳社会统筹和相关保险,有些公司为了使用试用期内的廉价劳动力,抓住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先行试用,待试用期一过。再以种种理由辞退求职者;辞退后再招聘新的毕业生,再试用,如此反复,长期低成本占用廉价劳动力。有的公司故意延长试用期限,损害毕业生的利益。

3.中介机构非法收费。非法中介机构和个别披着合法外衣干着非法交易的中介机构,他们利用大学生求职经验不足,缺乏应有的社会知识,容易轻信于人的弱点,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大学生不合理的报名费、介绍费等。他们大多以推荐面试为借口收取报名费、介绍费。如果面试未被录用,归咎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报名费、介绍费不退。由于推荐的人数多实际录用的少,大多数录取不了。即使被录取,从事的岗位、待遇与最初的承诺相差甚远。发现上当受骗,大学生往往碍于面子,或慑于,或缺乏必要的证据,吃哑巴亏,不了了之。

4.利用求职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近期以来,套取并利用求职者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要填写一些表格,其中涉及到很多个人信息,尤其是网上求职,要求填写的内容更是事无巨细,从个人电话号码,到家长姓名、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父母情况一应俱全。许多毕业生粗心大意,随意填写,结果给骗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三、高校就业机构如何帮助毕业生降低求职风险

1.加强大学生就业安全教育,提高就业安全意识。受过去计划经济模式下就业体制的影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出现某些偏差,如重视强调求职面试技巧的指导,却忽视了就业安全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为应对日趋复杂化的招聘、求职活动中出现的就业安全问题,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安全教育工作,指导学生对就业招聘信息作必要的安全分析、对应聘单位做深入了解,教会学生在求职就业中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切实提高大学生防骗意识和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教育,利用经典事例进行警示教育,使广大毕业生充分认识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进行非法活动的欺诈性、隐蔽性和危害性,提高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实时动态掌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和择业过程。高校毕业生因求职心切,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识别诱骗陷阱的能力,容易上当受骗。学校应对毕业生全员实行有效的监控,对遇到困难的同学提供及时有用的帮助;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将外出求职毕业生的登记制度纳入学校就业工作的日常管理范畴,毕业班班主任与辅导员要实时掌握每一位同学的去向和现状,要求学生通过电话、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与老师保持不间断联系,确保发生就业安全突发事件时的信息畅通。同时,要教育大学生冷静思考接到的面试通知,特别是要到异地求职的毕业生更要提高防范意识。

3.过滤就业信息,严把信息审核关,确保就业信息安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混乱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安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制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安全化。对于在校园内的就业信息,学校要保证其真实、规范。在校内举办的招聘会,学校要严格审查招聘单位的资质,要求招聘单位不仅要有营业执照等合法登记手续,而且要具备接转户口、档案关系等条件,以便保障学生的权益。要坚决拒绝一些夸大单位现状、高薪引诱、收取上岗培训费和服务押金、招聘传销人员等情形的用人信息,确保用人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毕业生上当受骗。

4.加强毕业生求职信息资料安全教育,防止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在招聘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求职者的简历被随意丢弃在地上。这些简历上面有着详细的个人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恶意获取,可能会给求职者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因此,高校应加强毕业生的信息资料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在招聘现场,不要随意发放自己的简历,特别是招聘方式不合规范的单位不要投递简历;在个人求职材料上最好不要留家庭电话。只提供手机号码和电子邮件就可以,固定电话可以提供辅导员或院系负责就业工作老师的办公电话;在网上登记注册个人信息时,应选择一些信息监管较规范、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人才招聘网站;要注意留下用人单位的固定电话,必要时拨打查询电话进行核实;与联系人会面应选择用人单位的办公场所等等。

面对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方面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更要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最终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和安全就业。同时,更需要促进确保就业安全的各种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和落实,以及社会各部门的大力协作和共同监督,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无虞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寇全强,等.大学生就业安全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心理落差 类型与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028-02

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存在着心理落差,由于主观我与现实我和客观我与理想我的差异而产生心理失落感,从而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挫折承受能力比较差,同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育质量、企业用人机制、社会就业环境与就业机制建设不协调,再加上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就业认知存在偏差等原因,中国大学生就业心理落差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挫折耐受性,培养坚强的毅力品质,从而起到调适大学生心理落差的作用。

一 定义

心理落差,是指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意向、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在新的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真实的或假想的)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即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和心理反差。心理落差可能会造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影响。对一些人来说是积极影响,看到理想与现实产生落差,他会找出自己的缺点,及时调整目标,分阶段实现理想,正确认识自己,不断鼓励自己,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消极影响,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不够聪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心理落差进行调整,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之外,可以通过一些外界的干预手段对其进行干预,从而达到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自信心,培养坚强的人格品质。

二 心理落差的类型

没有了高考学习上的压力,大学生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思

考自身的发展问题,自我意识在大学阶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分化。而随着自我意识矛盾和冲突的加剧,有时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全感。作为高职大学生,自身高考的失利,学校的不理想,家长的期盼,大学里同样具有的学习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在:

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差异

主观上,作为同龄人中能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评价。但在客观上,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生存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客观的认识。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大学生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

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异

经过十几年的苦读进入大学,大学生们对未来无比憧憬,怀揣着自己的理想进入大学的殿堂,对大学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设定。高职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高考的失败者,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就读。当他们踏入大学时,现实与心中的理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了“理想真空带”与“动力缓冲带”,找不到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3.独立意识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姿态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是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缺乏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当突发事件出现时,又渴望亲人、教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而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三 高职学生心理落差产生的原因

1.个人及家庭因素

一方面,在家庭熏陶和社会的影响下,学生普遍对大学形成了一个印象和概念,大学是美好的、自由自在的。这种美好的向往和想象在心理上就表现为心理预期,但进入大学后,“残酷”的现实让他们无法接受,如人际交往的复杂化和孤单感、学习上的压力、业余生活的无所事事等等,与预期的完美产生了强烈反差。在日常的教学和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这种预期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如进入高职学院的一部分是高中阶段的优秀学生,普遍的想法是“一定要读本科,最好是读研”“在外面,我羞于说出口我是某某职业院校学生”“没有成功,我不敢见以前的同学”等。另一方面,学生的家庭和周围的人、教师,都同样把学生考上大学当作唯一的、最高的目标。父母、亲属把孩子考上大学作为生平夙愿,并从小灌输沿着这条轨迹行进。在农村,一旦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即使再穷也会大宴宾客,认为这是光耀门楣、扬眉吐气的大事。这使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就对自己的位置、对大学期望过高,结果上大学后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极其平凡的,与上大学前的各种高期望形成了强烈反差。

2.学校原因

首先,从师资力量上看,高职院校的教师无论在学历还是在学识上,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都有比较大的差距,教师不再是印象中学识渊博、高高在上的形象。学生怀抱着对高校教师的尊敬进入大学,却发现大多数教师水平一般,上完课就走了。与理想中的高大、风趣相差甚远。其次,从学生的生源看,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的是分数比较低的学生,少部分通过单招招考的学生也是没有希望考本科院校的学生报考的,这使得整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分不佳,即使部分有心认真学习的学生,也受周围天天谈恋爱、玩游戏学生的影响而无心专注学习。最后,高职院校中,因为培养目标与本科院校不一样,高职注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业岗位大多为一线基层工作,某些专业的就业环境会受到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某些专业的就业则是需要从事体力方面的工作,让学生有是一个“民工”的感觉。这与大学生期待中的体面工作(国家干部等)相差甚远。据某高职院校就业处统计,三年来,组织举办大型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5场,小型专场招聘会近800场,提供就业岗位3.6万余个,平均每个学生可以获得3次以上的择业机会。但是在工作岗位多于就业人数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如参加面试的人少于单位需要招聘的人数,原因是学生觉得这些单位要不比较偏远,要不待遇不高,认为学校没有提供更好的就业单位和岗位给他们。

3.社会原因

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但是这里的大学生更多的是指本科院校学生。一方面,专科院校或职业院校的学生似乎在身份上要低人一等。每年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除了咨询学校和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外,大多数学生都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学校可以专升本吗?”另一方面,社会上,收入高、待遇好的大多数用人单位的基本门槛是本科学历,这使得拿着专科文凭的高职学生感到了失落。

四 高职大学生心理落差的应对策略

1.进行自我认知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力斯认为,情绪问题是由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大学生处在青春期末,心理素质和情绪稳定性都不够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情绪比较敏感,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而形成非理性情绪。同时,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自我概念对一个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是提升社会交往动机和自信以及以正面信念看待社会问题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开设系统的就业指导课程。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和发展自己。开设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咨询的平台。(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的开设,更好地了解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倾诉不良情绪。

2.设计分年级的心理素质拓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以军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为平台,设计合理的心理素质拓展方案。一年级,主题为适应训练。内容包括自我认识、自信心训练、耐挫折训练、目标训练。二年级,交往训练和团队训练。内容包括人际交往训练、情绪管理训练、团队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等。

3.设立导师制度,切实关心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做学生的方向导师

大学里学生与教师当面交流的机会较少,通过建立导师制,每一个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认领8~10名的学生,对学生的人生目标、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 原因 策略

1 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现状剖析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各类矛盾和压力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此种环境下,大学生自杀现象成为社会环境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原因进行分析,并探寻应对策略缓解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已经成为教育界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1.1大学生自杀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激烈竞争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恶化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自杀死亡是青少年前三项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中国则是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其中大学生自杀尤为突出。①从相关统计数据的分析来看, 200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2010年仅上半年,西部某省高校有29起非正常大学生死亡事件,其中大部分为自杀性死亡事件。

1.2 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杀(suicide)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②我国自杀的大学生都有着相似的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能正确认识个体自我意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很容易出现偏差。第二、人格缺陷。遗传和环境因素可以影响人格的形成,有些大学生的人格问题从幼儿园、中学时代就已经显现出来,由于没有正确的疏导,到了大学时代显现的尤为突出。第三、承受压力、释放压力的能力弱。多表现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靠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靠人际交往”。③我国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与上述自杀的大学生心理特点也大致相似。

2 西部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娇子”,是国家的栋梁,是什么原因导致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而走进象牙塔的大学生选择自杀?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导致西部高校学生自杀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总起来讲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个体行为判断与社会规范标准错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我国在转型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念等受到强大的冲击,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同时行为准则、判断事物的标准跟着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对社会规范标准却仍然停留在个人主观判断的基础上,以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法律等标准来判断,削弱了大学生对个人行为方式的约束和控制。当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压力时,很容易产生消极沮丧的情绪并感到绝望而难以自拔,进而采取自杀行为以求解脱。

(2)负面导向强化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盲从和效仿。在信息化加速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通过网络、新闻媒体获得过多的关于自杀方面的信息。媒体的报道越多,越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并且增加了大学生模仿的机率。近年来,个别大众媒体为了高点击率、高盈利而大肆报道。同时,媒体却忽略了自己的责任,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报道,给了某个在生死边缘徘徊的大学生以不良暗示和感染,增加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盲从和效仿,给社会带来了负面信息。

(3)全方位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自杀行为产生的根源。在家庭教育中尤其应该注重幼儿时期的德育教育。“如果说学校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那么家庭教育则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奠基者。”④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大多在受教育时期。家长对于幼儿时期的教育大致有两种心态:其一,重视学前教育。其二,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身体健康状况,对德育、心理教育关注较少。西部高校学生的生源地大多来自西部省市,许多贫困家庭更多的是注重如何使家庭经济富裕起来,从而忽视了家庭教育。

3 缓解大学生自杀的应对策略

从上述分析上可以得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涉及了多个方面,要做好防范工作,就要从根源抓起。构建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自杀起到缓解作用。

第8篇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策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的国际战略经过调整出现了两个相辅相成的显著特点:一是全球一体化;二是本土化。全球一体化需要通过本土化战略加以实现;因而,本土化成为跨国公司国际战略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以及进一步履行入世的承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然而,尽管跨国公司对华本土化战略有助于我国引进新观念,弥补资金缺口,并为我国企业注入新的管理活力,扩大就业等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给我国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很大幅度上为跨国公司所控制或主导,一旦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有所变动。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科技、政治等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对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实施状况及实际效应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冲击效应

1.加剧了中国企业的人才危机。人力资源本土化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中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市场上,跨国公司基本上普遍强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利用本土人力资源,重用华人精英,让华人专业经理人掌控中国市场,使他们成为实施本土化战略中的最重要的本土力量。中国企业本来就缺少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创新力的高级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对各类人才不拘一格的争夺。通过采用高薪制度、优厚的福利待遇制度、股票期权制度等手段致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中国本土企业常常无可奈何地目睹自己的人才被跨国公司猎取。特别是在校园人才的抢夺上。每年冬季跨国公司都会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著名高校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以其舒适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机会吸引毕业生。清华、北大等高校的毕业生中,许多优秀人才被著名跨国公司一网打尽。人才争夺战可谓日趋白热化。这将导致我国企业的人才结构失衡,引发人才危机。

2.削弱我们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作为比较优势加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的。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将会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国的这些“比较优势”。从而减弱国内企业对这些比较优势的利用程度,导致国内企业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加之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将降低中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争夺市场份额,间接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本土化是出于其全球战略的需要,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我国更多领域取得控制权进而形成垄断地位。为了实现其目的,跨国公司千方百计控制市场,挤压中资企业。在集成电路、通讯设备、快餐、影像、饮料、洗涤用品等行业已被跨国公司所控制。例如:我国原有8大品牌的碳酸饮料中的7家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合资过程中被外方侵蚀。仅可口可乐公司就占有碳酸饮料75%的市场份额,使国内的饮料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在信息通讯领域,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占有中国70%手机市场的份额。摩托罗拉(天津)独资公司一家控制着90%以上的中国移动通讯设备;我国的半导体工业基本上被跨国公司控制;而影像业中,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柯达两家企业几乎垄断了我国影像胶卷市场。快餐领域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雄居我国快餐市场之首。跨国公司进入之前,曾在我国日用洗涤用品市场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活力28”(洗衣粉)、“北京熊猫”(洗衣粉)、广州浪奇(洗衣粉)及名目繁多的地方品牌洗衣粉。在跨国公司的冲击下迅速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因此,跨国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的战略,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应对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策略

1.借鉴外企的人才战略,加强企业人才吸引竞争力。我国企业要不断学习借鉴跨国公司的人才体制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树立全球人才意识,积极网络国内外优秀人才。努力壮大自身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前景吸引和留住人才。具体措施有:(1)创造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与环境。中国企业在人才战略上最大的欠缺在于机制与环境。本土人才流失严重,有的并不是我国企业不能提供优厚的薪金,更重要的是缺少一种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与环境。一些企业肯千斤买骏马的不少,能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健全的人才开发机制的却不多。国内企业必须比照跨国公司找出差距,努力创造符合自身条件,有利于发挥人才资源优势的机制与环境;(2)促进人才培训,加大中外人才技术与文化交流。目前,中国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大学,如1984年上海大众建立了培训中心,海尔建立了海尔大学。实践证明,这对培训企业职工是十分有效的,应在此基础上加强与跨国公司联合办学不断拓展企业员工外向型经济知识。

2.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实力。首先必须缔造出可与跨国公司抗衡的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才有可能具备较强的实力从事技术的引进、开发与创新,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建立完善的销售与服务网络以及从事企业国际化经营,从而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一般来说,企业要发展不外乎采取两种主要途径。当前,我国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实力与跨国公司的差距相当明显,与其竞争时亦处于不利地位。中国企业如仅依靠自身积累来追赶国外跨国公司,只能按常规速度发展。要培育我国自己的国际级大企业只有借助于资本进行外部扩张,通过以知名企业为龙头的资产重组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扩大规模,才能使企业获得超常规发展,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后来居上的历程。

3.快速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跨国公司本土化使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白热化。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在不完全市场的情况下,跨国公司是进行国际生产的最有效方式。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是跨国公司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时期,企业如不加速国际化进程,就难以保持在国内市场的强势。因此,国内企业在巩固和发展已有市场的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跨国经营。充分利用海外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扩大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通过打入国外跨国公司的母国市场,以直接的方式更多地了解跨国公司,学习最新国际管理和市场知识,学习对付竞争对手的方法,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在此,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已经利用它们在资金、人才、市场和知识方面的优势,率先走了出去,从事海外投资,并取得了许多成效,获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主动进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同时也应该思考跨国经营的本土化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大趋势,提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4.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实行双赢。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是竞争合作的关系,既有竞争的一面,也存在合作的可能。中国企业必须站在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高度大胆实践与跨国公司和外国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共赢发展。利用跨国公司的采购及配套本土化策略,积极参与到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进程中去。跨国公司为提升自身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往往会与配套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他们制定设备升级计划,改进生产条件。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企业通过一定程度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来寻求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竞争与合作的新观念来调整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将与跨国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发展自身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我们不仅要把国外企业引进来,而且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变消极防御、被动挨打为主动学习,积极合作,勇于竞争。中国企业应视需要主动与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必须致力于产业升级,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防止技术信赖。用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地位。

5.实行“查漏补缺”策略。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可采取查漏补缺策略。跨国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可能覆盖生活、生产需要的方方面面,或者由于销售渠道或战略的原因,跨国公司不愿提供某些产品或服务,这些便成为本土企业发展的机会。一些企业可以选择跨国公司放弃或忽视的市场,通过专门化的服务为市场提供有效的产品或服务。实行这个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市场补缺基点的选择上。一个理想的市场补缺基点一般有以下特点:有足够的规模和购买力,企业有利可图;有成长潜力;该补缺基点被大企业所忽略或不愿满足;企业有市场需要的技能和资源,可以进行有效服务;企业能够靠已建立的顾客信誉,进行自卫来抵制竞争者的攻击。企业往往需要选择多个补缺基点,以防该市场基点枯萎。

四、结束语

总之,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认真研究与跨国公司的战略互动,在全面把握跨国公司在华扩张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跨国公司的战略行动特点来制定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的战略行为是一个长期的互动博弈过程,这种持续的博弈过程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卢新德: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与我国产业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3)

第9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但未来如何发展尚难预知。有人预估未来大多数工作将被自动化取代,也有人认为,在几十年内机器人只能代替有限的工作种类。7月31日,比利时智库布勒哲尔官网了美国罗曼与利特菲尔德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数字时代的工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该书分析了技术变革,特别是数字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评估此类影响对于制定合理政策,推动建立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保护劳动者、雇主与社会整体的利益都很关键。

数字潮流引发工作模式改变

该书由来自政策网络智库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编著。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连通性以及软件应用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影响着就业与商业发展,并为劳动法规的制定带来了挑战,无论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在努力地追赶这一潮流。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曾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将物理、数字与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含大数据、算法管理、3D打印、量子计算、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纳米技术等多种形式。数字平台的传播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或商业机会,人们希望此类转型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水平、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融合新前景。

在谈到劳动力失业与人工智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时,布勒哲尔研究员乔治斯·彼得罗普洛斯(Georgios Petropoulos)认为,那些需要常规体力劳动与认知技能的中等水平工作岗位是最易被取代的。在此前的工业革命中,当常规性体力劳动被取代时,会产生新的非常规性劳动。然而当今时代变化飞快,情况与以往已截然不同。彼得罗普洛斯重点从机器学习与性能提高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发展”的结果,其灵感来自于人类的大脑。他表示政策制定者需制定机器与人工智能系统运行的规则,这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以及专家的集体协商,同时还涉及对责任、安全、隐私领域进行监管的讨论。

据英国华威大学荣誉教授科林·克劳奇(Colin Crouch)预测,一些“非雇员”(non-employees)劳动者的增长,将使不完善的法律与社会保护政策面临挑战。目前劳动法在新兴经济领域存在的争议,体现了当下劳动关系的重塑。比如,如何在法庭上定义雇员、劳动者、承包商等。受数字技术、监管体系以及管理控制的影响,诸如优步等公司的“非雇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大大降低,这些变化都在推动对劳动关系的重新定义。

用行动代替焦虑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国际经济关系教授罗克·苏特(Luc Soete)表示,如今自动化发展给就业带来的潜在变化,加重了民众的焦虑情绪。从早期研究结果来看,美国民众的焦虑感似乎比欧洲民众更深。媒体的宣传与互联网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随之变化的还有民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态度。虽然民众的焦虑情绪发作跟前几次工业革命相似,但也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在于对以知识为基础的虚拟经济的投资增多,其次在于人们进入数字经济的门槛大大降低。

欧洲进步研究基金会主席玛利亚·罗德里格斯(Maria Rodrigues)表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落后的生活水平、就业状况产生冲突,导致了较大的社会动荡。随着时展,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已不再需要与社会变革产生必然联系,因此各国政府的治理目标应该是,确保工业与社会的转型能够为社会流动,以及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而非成为民众忧虑与社会动荡的源头。

在全面实现工业4.0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障碍,其中包括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增强雇员培训以及获取高水平投资等。学者认为,人们不应对自动化的到来感到焦虑,而应关注针对自动化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其中三方面的政策较为关键,即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辨别哪些失业者需要扶持,以及如何分配数字化带来的经济利益以使当地劳动者普遍受益。

根据多位学者的建议,政策制定者要重视职前教育与培训;建立相关机构培养就业能力、推动职业转换;把就业标准与社会保护融入数字时代,承认技术的推动力;改进税收政策,解决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均问题;令政府成为主要投资者,实现以任务为导向的创新活动;注意地区差异,繁荣地区发展;扩展视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包容各种工作类型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王俊美)

第10篇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经营管理;挑战;措施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迎来了大数据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均涵盖了大量的持续性动态数据。借助新模型、新工具以及新系统挖掘这些数据,可以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提供大量具有新价值以及洞察力的信息。大数据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之处的同时,由于其增幅过大,也给人们的数据分析、收集等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工具,管理会计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1企业经营管理在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1.1效率方面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数据量以及数据类型大幅度提升,不仅数据采集、分析、整合以及存储处理的速率被严重减弱,效果也受到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导致数据的实际应用价值无法得以充分体现。随着云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问题已经得以有效解决,但如何提高数据分析、整合速率,仍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1.2安全方面

现阶段,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各式各样,例如,企业内部数据、客户数据以及业务数据等,有很多数据均为个人信息。企业要想在大数据时代,全面提高数据的应用价值,必须确保这些个人信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及保密性,因此,企业必须择取适宜手段,例如,数据备份等,确保数据安全,避免出现商业秘密泄露以及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

1.3决策方面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数据分析方面,仅停留在经营发展的浅层面,即简单汇总信息以及数据。并没有深层次分析其他方面的信息数据,例如,客户信息、竞争信息以及营销信息等。企业领导者制定发展决策时,如果没有客观估测市场环境,仅仅依靠主观思维、个人经验等,极易导致形式判断失误,进而导致发展决策丧失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行性,影响企业的整体生产经营效益,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领导者只有参考科学数据,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才能有效管控企业风险。

1.4大数据整合

企业收集数据的渠道多为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社交网络,且数据多呈现为非结构化形式,例如,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而现阶段,我国企业所掌握的数据处理方法,仅可以有效处理结构化数据。这便导致我国企业内部的大部分数据无法得以有效分析、整合,数据的应用价值无法充分发挥。

2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大数据时代冲击的对策

2.1提高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

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在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巨大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企业合理应用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客户对自身品牌的忠诚度以及认知度,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品牌战略已成为其发展的核心战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普兰特表明,大数据向人们展现了其前所未想的事物,此类事物可以摆脱时间的限制,多方位、全方面观察消费者。大数据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准确了解消费者的过去行为、当下行为,还可以帮助企业预测分析消费者的未来行为,企业领导者合理利用大数据,可以有效洞见全新品牌战略,进行制定合理化发展决策,提高自身的整体效益。

2.2对数据价值进行全面挖掘

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传统商业模式弊端逐渐凸显,可以预见,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将以个性化作为全新驱动力。对于商业应用的个性化建设而言,大数据不仅是其发展的基础条件,还是其持续不竭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研究、分析大数据,企业可以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偏好,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与产品。

2.3培养专业大数据管理人才

大数据时代,企业要想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大数据跨渠道收集能力、分析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完善能力。企业要想深度挖掘有价值的大数据,必须具备专业大数据管理人才,这便要求企业要积极聘请大数据管理人员,并加大对其专业性的培养,并不断优化大数据管理模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挖掘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附加价值,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继而可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取得良好的立足之本。

3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只有紧抓大数据发展契机,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各种挑战,才能不断自我完善,在大数据浪潮中屹立不倒,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万信.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生命——浅谈我国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与创新[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1(03).

[2]唐澤江.中国式经营管理若干问题的探索(学术研究述评)[J].天府新论,1983(06).

[3]陈如明.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价值与应对策略[J].移动通信,2012(17).

[4]王小军,刘允良.企业必须依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J].现代企业教育,2012(07).

第11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环境;微信;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6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前言

当今中国社会,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确实,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等智能设备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传统电子商务模式以固定终端与传统有线网络为标志,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开始通过移动职能终端和无线网络进行交易。以“微信”商务平台为基础的“微商”电子商务模式的崛起,将中国社会引入了新型的电子商务时代,微信对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优势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普及

在传统通讯技术的限制下,原有的移动终端的功能限制先通话、文本交流服务等。由于使用成本较高,CPRS网络功能的应用不能得到广泛的普及。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就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网络功能的使用成本,使移动过终端的互联网服务得到普及。人们享受网络服务不再受地点、时间、费用的限制。综上所述,现代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通讯设备共能的不断完善,为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1]。

(二)移动终端设备用户群体不断扩大

如今,移动终端设备的主流用户开始从青少年群体向老年、中年群体普及。当今中国社会,中青年群体是促进市场内需的中流砥柱,他们更加追求卓越的生活质量,青睐于更加方便的电子消费模式便。由于中青年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依赖,他们会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享受“微信”应用软件提供的服务,包括进行人际沟通、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活动,网络消费开始成为年轻人常态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三)为社会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微信用户可以借助与微信的支付功能实现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创业愿望。“微店”是人们对微信店铺的简称,“微店”能够轻松帮助卖家实现商品的批量进货,快速补充货源,除此之外,微信还提供卖家微信商务迁移服务平台进行。对于普通的微信用户来说,只需要使用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就可以在微信商务平台上开店,实现创业愿望。综上所述,微信给年轻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创业机会,这种简单、低成本、超便利的创业手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其自主创业的梦想得以实现。

二、新的历史时期,“微信”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移动智能终端支付的安全隐患

随着微信电子商务模式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微信移动终端支付方式的安全性能也成为用户关心的热点话题。用户一系列的终端支付操作都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隐藏在移动智能设备中的木马病毒,由于移动智能设备自身的安全防护力度有限,一旦出现数据泄露现象,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平台开发模式尚不规范

由于微信电子商务模式开发的多样性,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微信商城”、基于二级域名的微信嫁接网站、以朋友圈为主要销售渠道的个体微信小店等都属于微信电子商务管理范畴。各微商之间的开发模式存在不同,所以微信商务平台的发展和运营势必会受到影响,由于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最终势必会带来更加严重购物安全隐患,同时多样型开发模式也容易使微信管理平台出现漏洞。所以相关机构和有必要统一微信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模式,规范微信电子商务环境[2]。

三、针对于互联网环境下微信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科学构建微信消费保障机制

由于微店的数量不断增多,微信电子商务模式存在的最大隐患就是微商信用平价体系不健全。消费者难以从全放为的角度了解某种商品的销售数量、生产质量、店家消费行为等。缺少网上的评价体系也就失去了消费者对电子商家信任。因此,微信电子商务可以效仿淘宝的评价体系,科学构建微信消费保障机制,回访用户的购物感受,为以后用户的购物提供参考。

(二)完善关于移动电商的法律制度

我国立法机构已经针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颁布了一系列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微信电子商务管理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例如,“微商”利用朋友圈营销信息属于私人交流手段,缺少广告标识,缺乏法律根据对其进行判定是否是广告。另外由于微信广告宣传不收实践空间、限制,并且其转发量非常庞当,这直接加大了有关部门对违反广告源头追究工作的难度。所以立法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对微信电子微商管理的法律体系。[3]

(三)加深用户对微信购物的体验

由于起步较早,传统电子商务消费模式已经在其消费群体心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以微商未待变的移动电子商务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其起步时间较晚,作为新型消费模式,其地位以及市场份额很难动摇传统电子商务的市场地位。加深移动电商用户的购物体验,可以有效的吸引跟多用户参与到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中,从而扩大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例如,“返利”活动、抽奖活动、包邮活动等。

四、总结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微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我国消费群体和内部需求的迅速扩大,有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晚上。不过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微信移动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因此,无论是微信电子商务内部,还是相关的管理部门都要以微信电子商务的发展实际出发,优化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从而促进维信电子商务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翠波.移动环境对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初探[J].电子商务,2013,05(16):69-71.

第12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 结算方式 规避风险 组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267-02

一、后危机时代形式分析

(一)后危机时代的概念

1.后危机时代的含义。后危机时代是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一段缓和时期,世界经济处于缓和回升状态,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根除,因此仍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危机是否会重来无法预测。

2.后危机时代的特征。后危机时代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危机依然存在,并没有完全消除。后危机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不稳定性。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加剧。

(二)后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形势

1.国内经济形势。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11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6311亿元,同比增长9.7%。据海关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9.5%。对于就业来说,一是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463万人,二是一季度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530万人,这两个指标说明当前的就业在继续增加。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波动剧烈,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这使得产业调整和通货膨胀的控制任务艰巨。除此之外,人民币对欧元、英镑等的汇率波动同样剧烈,这些对于出口企业来说,都有很大的风险。

由此可见,国内经济基本呈现正比例增长状态,但许多的不稳定性因素依然存在。

2.国际经济形势。据世界银行等相关机构分析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2010年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以国内消费性、投资性需求为代表的国内需求明显恢复,工业增加值及出口增速明显的趋势。

然而,就美国来说仍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自金融危机以来,至今美国的失业率仍居高不下,这说明美国的经济虽有所恢复,但仍旧存在不稳定因素。

3.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1)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依旧:由于后危机时代金融风险依旧存在,使得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加剧,从而市场波动加剧。(2)国内通货膨胀预期高涨,刺激政策面临退出:通货膨胀过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金融危机时的刺激政策会改变。(3)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波澜再起:从对外出口贸易来看,国际经济中,许多国家及经济体出现了贸易保护政策。

二、后危机时代出口型企业面临的风险

2008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现在已经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不断加深。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出口企业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改善,国外市场需求很低,贸易壁垒越来越多,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汇率波动加剧,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上演,外贸出口企业竞争激烈,交易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贸易结算面临的国家风险、信用风险以及汇率风险更加严重,这些就是后危机时代给出口企业带来的主要风险。

首先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出口结算中,各种结算方式本身都存在信用风险。金融危机使各种信用风险加剧。其次是汇率风险。汇率的波动是产生汇率风险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应收的外汇账款也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最后,信用证风险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三、后危机时代国内出口型企业结算方式组合创新研究

(一)出口型企业结算方式的主要传统组合及各种组合的风险分析

1.主要传统组合方式。出口企业结算方式组合主要是汇款、托收、信用证与银行保函及备用信用证的组合使用,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汇付或者托收与信用证结合使用。这两种结合方式的目的相同,第一,可以节省进口商的费用,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可以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使得收汇更有保障。(2)汇付或者托收与备用信用证或银行保函结合使用。这两种结合方式的手续比与信用证结合使用更简单,因为银行保函或是备用信用证比信用证更加灵活,同时也是银行信用作保障,保障收汇的安全。(3)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者结合使用。这种结合方式适合应用于大型机器的交易或是交易期很长,分若干期交易的情况。这样,在不同的交易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不同选择结算的方式,保证收汇的安全。

2.各种组合的风险分析。以上组合方式都是使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来达到安全收汇的目的,然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各种方式的结合使用仍旧面临着风险。

汇款、托收分别与信用证的结合使用中,部分使用汇款或是托收,部分使用信用证,在使用过程中,信用证结算部分仍旧面临软条款和单据风险。汇款、托收与备用信用证和银行保函的结合使用仍旧面临信用风险。汇款、托收和信用证三者的结合都是在一些大型的交易中使用,大型交易的特点是时间长,金额大,那么汇率的变动给出口商带来的损失是难以预料的,也是很难避免的,除此之外,贸易国的新的外贸政策的出台,或是贸易国政局的变动都会给这类交易带来风险,这些风险也不是这种组合所能避免的。

(二)后危机时代出口型企业结算方式组合创新

针对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给出口企业带来的风险,本文提出以下几种适用于各种出口企业的几点建议。

1.将国际保理与汇付或是承兑交单结合使用。汇付和承兑交单,尤其是汇付中的货到付款是进口商最喜欢的结算方式。这两种结算方式对于进口商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进口商可以先拿到货物,并且可以占用货款,除此之外,也省去了使用信用证时需要的手续费。但是对于出口商来说却是最不利的结算方式,因为收汇风险最大,除了进口商信用风险之外,还会有汇率波动及国家外汇管制等风险。国际保理具有进口商资信调查,代收账款,账务管理,风险担保以及贸易融资等功能。保理商可以对进口商的资信进行调查,设定一个信用额度,只要出口商在信用额度内与进口商进行交易,利用国际保理的风险担保功能可以全额收回货款,保证收汇的安全。除此之外,保理商对进口商的资信调查可以为出口商的交易带来帮助,防止进口商资信过差给出口商造成损失。这样的组合使用可以使进口商满意,进而提高了出口商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也能保证出口商安全收汇,对于进出口双方都是有利的,是一种双赢的结算方式。

2.信用证结算方式与福费廷结合使用。信用证一直是我国出口企业乐于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但使用过程中,尤其是现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增多,使得信用证的软条款风险以及拒付风险加剧,收汇风险加剧。在使用信用证结算时,与福费廷结合使用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收汇风险。福费廷是一种无追索权的融资方式,出口商将单据卖给银行之后就不再对债务人偿债与否负责,可以变远期收款为当期现金流入,规避各种因汇率变动,国家贸易保护等造成的风险。除此之外,有了现金,以及增加贸易的机会。

3.使用出口信保。如果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套结算方式,并且不想因为一些原因改变,那么可以使用出口信保。在我国所有的结算方式中出口信保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种。无论企业采用何种结算方式,只要使用出口信保,都可以将收汇风险降低到最低,同时,出口信保还可以提高出口企业的信用等级,有效的帮助企业获得银行的出口押汇、保理等业务,提高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管理[J].国内智库前沿

2.殷凤华,管颖,刘玮.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逆差的影响[J].商业现代化,2010(11)

3.顾惠忠.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10(9)

4.田果.后危机时代企业法治化反倾销应对策略探讨[J].法治与社会, 2010(11)

5.阙细春.后危机时代信用证的结算风险及应对[J].商业时代,2010(27)

6.吴敏娟.金融海啸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应对策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7.刘白玉.出口企业国际结算方式的最佳策略分析[J].特区经济,2006(3)

8.康娜,杜凤.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出口贸易政策[J].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2010(2)

9.张军,侯瑞华.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发展形势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