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苗族的传统文化

苗族的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06 17:15: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苗族的传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苗族的传统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苗族传统文化;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生态景观

贵州是中国苗族人口聚居最为集中、最多的省份,约占苗族总人口的50%,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苗族文化在贵州乃至全国都极具特色,也是贵州在对外宣传、旅游等方面主打的一张名牌。所以在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中,更应该考虑景观中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考虑如何将苗族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手法表现、强化地域文化,使之成为宜居、宜乐、轻松、舒适且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景观环境。根据景观设计项目所处地理环境中的传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典型性,使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内容更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如何把传统地域文化融入到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1苗族传统文化

苗族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少数民族之一。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独特的生态智慧。他们生活的环境,从山到水,从水到田,到处是一片绿色。苗族传统地域文化包含了历史文化、崇拜文化、风俗习惯、生产生活、工艺技术、建筑风格等元素。在景观设计中融入这些元素便能体现出苗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形成当地独特的景观特色。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越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越能为世界所接纳和承认。

2苗族传统文化的提炼与运用

2.1从总体构思,总体规划中融入

在接受景观设计任务之后,我们会先考虑景观设计的规划范围,考察项目及其周边的环境情况,以及周边的规划情况,包括规划决策部门对整个地区的定位及规划,交通规划等,以此来考量这些因素对项目的影响,然后进行相关的设计分析工作,比如整体规划分析、功能分析、人群分析、项目地形分析、项目绿地分析、所处地水系分析等。做了这些分析之后,接着对项目的地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从地域民族历史、生活方式、建筑特点、民俗活动、风俗习惯、民间艺术、饮食文化、民族禁忌、民族恋爱观等。在充分研究项目的地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基础上,进行文化元素的归纳、筛选、提炼及总结,将抽象的概念元素转化为具象的视觉元素,使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更好的融合,使文化元素在设计中完美恰当的表现出来,使人感知、感受、产生共鸣。例: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景观设计,根据其项目的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综合性旅游景区。西江镇辖24个行政村,58个自然寨,全镇共有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2万多人,占总人口的90%左右,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这个地区近一段时间来经过政府在“多彩贵州”的统筹规划下,其苗族文化缤纷灿烂,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在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景观设计中,从总体规划方面就充分结合当地苗族文化特色,以苗族神话为切入点,将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入设计中,提高园区景观的民族性、文化性和趣味性。从神灵、自然、艺术、民俗、爱情等方面展现苗族文化、实现生态景观,让游客不仅感受到西江的特色风情(美食、美景),更希望游客感受到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立体的、鲜活的“苗族史诗”。西江文化艺术创作基地景观设计在总体规划上是按照以下手段来设计的,根据项目地形地势特点和景观的功能分区规划,营造景观空间的连续序列,这个完整的序列便是以景观设计中每个独立节点有机的串联起来的。运用现代手法揉合传统文化元素,主要从神话传说、民俗、艺术(形态、颜色、材料)等方面归纳和提炼并应用到设计中,完整的体现苗族文化内涵。

2.2从细节构思,节点中融入

针对具体的景观节点,应该在总体构思下把苗族文化元素、地域文化元素具象化,运用现代景观营造手法,寻找恰当的载体或表现形式诠释苗族文化元素。例子一:按照起始阶段、过渡阶段、阶段、终结阶段的空间序列,在园区入口处定位为空间序列的起始阶段,从立意上,这里是起源,象征着民族之源。因此结合此处设置的阶梯设计了一组浮雕景点,内容为蝴蝶妈妈与十二子,象征苗族之源。例子二:沿阶而上,来到中央商业区,从功能上看,这里被定义为商业休闲区,主要以休闲、游憩、购物为主。作为景观空间中的过渡部分,在这里安排了迁徙史景墙,来源于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除了五面景墙表现五次迁徙之外,在地铺和绿植上也融入了苗族重要的乐器———芦笙的元素,造型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感。例子二:沿阶而上,来到中央商业区,从功能上看,这里被定义为商业休闲区,主要以休闲、游憩、购物为主。作为景观空间中的过渡部分,在这里安排了迁徙史景墙,来源于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除了五面景墙表现五次迁徙之外,在地铺和绿植上也融入了苗族重要的乐器———芦笙的元素,造型简洁美观,富有现代感。

3结语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苗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苗族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炎黄时期的蚩尤部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富地域文化特色。对于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在充分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苗族典型的、独特的文化内涵,用概括、归纳、提炼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景观载体做出合理的表现,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使其不仅功能合理、形式美观且具有地域特色,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伍新福.苗族历史探考[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3]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第2篇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鼓藏节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以苗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古以来该地区就素有“苗疆腹地”之美称。因此,黔东南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苗族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在苗族现存的诸多传统习俗文化中,“鼓藏节”是规模最大、消费最高、最具有影响力的苗族节日活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苗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历史传统,对我们在当今时代批判继承和发展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黔东南苗族“鼓藏节”概述

“鼓藏节”是苗族人民原始而传统的祭祖大典,现今黔东南广大地区仍然流行着这一传统习俗。这一节气的祭祖内容十分丰富且庞杂多样,各地有同有异,即使是相邻的两个“鼓社”之间,也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祭祖内容,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鼓藏节”习俗的研究和考察。原因在于,“鼓藏节”作为苗族社会多年来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在一定意义上有着共同的祭祀内容和祭祀程序。据《贵州通志》记载:“每十三年蓄牯牛,祭天地祖先,名曰吃鼓藏。因其以肉分赠亲友,而以肠脏饷客,故名。”1如是观之,黔东南苗族地区的“鼓社祭”活动每十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历时三年完成,即起于子年,经丑年,终于寅年,主要程序如下:

(一)公推鼓头。先由群众公推第一鼓头,其条件是:已婚男子,家境较好,为人正派、公道、能干。然后,由他指定四名副鼓头,分别负责各种有关事务。

(二)准备祭祖牯牛。经济状况较好的,每户准备一头,经济困难者可几户筹资共买一头。祭祖牛选购回来之后,派专人精心喂养。此外,各户还得准备相应数量的猪、鸡、鸭等祭品,以便配杀。

(三)制鼓、醒鼓、接鼓。苗族祭祀用的“鼓”分为单鼓和双鼓。在苗族人民心中,单鼓是人类始祖蝴蝶妈妈的象征,双鼓被视为苗族祖先“央公”、“央婆”的化身。平时单鼓藏于鼓山林的石窟中,双鼓放在鼓头家。制鼓,即砍树制造单鼓。在农历子年十月下旬举行砍树仪式,于寅年五月再制成新鼓。醒鼓,也就是敲击单鼓,在子年八月子时举行,主要是预告祖先,子孙将要杀牛祭祖了,请祖先回来享受。接鼓,在寅年农历十月再次醒鼓,将其接下山,同时把原存放于上届鼓头家的双鼓转至新任的第一鼓头家存放。

(四)杀牛祭祖。寅年十月举行。杀牛由舅父或女婿执刀。杀牛有一定的次序,即先杀鼓头家的牛,然后再杀群众的牛。合资购买的牛,则由出钱最多者的亲友执刀宰杀。杀牛之后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如祭祖、“拥牛角”、“浇花树”、“过桥”,最后送鼓、藏鼓等。

在上述主要活动过程中,苗族人民都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需要进行祭祖、跳芦笙等活动,在神圣而庄严的祭祖大典中增添快气氛,以显示出苗族节日的娱人性质和功能。

二、“鼓藏节”习俗的社会作用分析

(一)“鼓藏节”具有维护苗族地区社会和谐的功能

我们知道,苗族同胞世代迁徙平凡,他们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有固定的疆土,四处散居。因此,他们只有以祭祖的方式体现公共的民族标识。在苗族同胞及其落后的世界观中,对祖先的忠诚就是对自己本民族的忠诚。正是基于这一点,苗族同胞不惜一切代价杀牛祭祖。于是他们以氏族或宗族为基础建立鼓社,以“鼓社”为单位,通过举行“鼓藏节”活动祭祀祖先。“鼓藏节”期间,方圆几里或数十里的苗族同胞都来参加节日活动,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活动的举行,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团结与交流、减少人们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正如罗义群同志所说:“鼓社祭像一根无形的线,一头拴在氏族成员的手里,一头拴在氏族成员的手里。无论你走到哪里,你和他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你跌了跤,他那头就把你来起来。只要还有这根游丝在也就够了,民族认同的意念就会从这根游丝上传递过来。”2如是观之,苗族祭祖活动具有极强的社会凝聚力,通过祭祖使人们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网,这个网状结构就是:以共同的原始祖先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鼓社”内部所有成员都归向自己的祖先,共同维护和遵守本“鼓社”的一切规章制度。表面看来,一个“鼓社”似乎就是一个苗族大家庭。苗族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思维方式,把人们天然的人论情感升华为强烈的民族意识,这对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苗族社会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已缓缓迈进了现代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广大苗族集聚区依然是中国欠发达的地区,语言障碍、风俗习惯等多种原因使我国的各项政策难以在苗族地区得到顺利贯彻执行。“鼓藏节”等苗族习俗在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具有国家宪法和法律不可替代的社会调节功能,因此,苗族“鼓藏节”习俗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鼓藏节”的传统消费观阻碍了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用现代经济发展眼光看,“鼓藏节”不利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鼓藏节”作为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既生动地体现了黔东南苗族同胞的传统文化,又展现着他们热情好客的民情风俗。但是这种祭祀活动,祭品选用的是水牯牛,而且是上等水牯牛,举行一次“鼓藏节”,每个村寨一次性要宰杀十几头甚至几十头水牯牛,这些被宰杀的牯牛均在血缘家族和亲戚朋友中分吃掉。如果以现在物价水平衡量,一头上等牯牛至少五六千元,如果是善于打斗的牯牛则高达七八千元乃至一万余元。除了牯牛,各家还要自备各种节日消费。粗略估计,一个家庭过一次“鼓藏节”的开销,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元,这对于目前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黔东南农村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过于奢侈的消费。这种节日消费不但会使苗族同胞数年的积蓄在几天内迅速消耗掉,而且还会助长各血缘家族间互相攀比排场的不良生活作风。如果我们都把这些奢侈的消费投入到农业生产或其它经营活动中去,则更有利于苗族同胞的脱贫致富。

有学者认为,“鼓藏节”的传统习俗不算奢侈消费,其原因有二:一是广大苗族同胞可以借节日活动从事商业买卖;二是节日期间前来祝贺的客人也会赠送一定的礼物。这两项收益可以弥补杀牛过节付出的巨大损失。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却又只看到表面现象。从现实看,并非所有杀牛户都有能力在节日活动中通过经商来赚钱,这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备经商条件一样。相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更有可能是节日活动中的看客和真正的消费者。虽然前来祝贺的客人也会赠送一定的礼物,但“鼓藏节”毕竟不同于婚、丧、嫁、娶等酒宴,客人仅是象征性地赠送礼物,这些礼物根本不足以维持他们长达数天的生活花费。更何况节日结束时,主人还要增给客人一定的肉、酒、糯米饭等信物。由此看来,多数苗族同胞的致富路劲不可能通过传统节日活动来实现。虽然近年来广大苗族同胞在生活水平上有了一定提高,但这绝不是通过传统民族节日来实现的。客观上讲,这种相对富裕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开放,苗族同胞家庭内部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结果。因此,如果苗族同胞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奢侈消费换来的只是少数经商者盈利的话,这种做法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故此,我们应在继承“鼓藏节”这一苗族文化传统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提倡节约精神,鼓励理性消费,将一部分可贵的资金有效地转移到人们的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去,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提高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步伐。

三、发挥“鼓藏节”的传统文化功能,推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黔东南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加快其经济发展步伐是历史的必然。同时,黔东南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其境内有以苗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并存,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不但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黔东南苗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在的文化资源。再者,黔东南处于祖国西南边睡,远离经济发达的工业区,因而拥有较为完备的生态环境。所以笔者认为,加快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当然,我们在坚持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时,要尽可能地删除其中的神秘色彩,增添现代性的文化内容,使传统民族文化从信神向娱人方向过度。就“鼓藏节”而言,我们在坚持这一节日文化范式的基础上,依然可以推陈出新,采取每个家族或每个村寨杀一头牯牛的方式,这样以来,不但杀牛的数量大大减少了,而且苗族节日的风俗传统依然存在,这既有利于节制苗族同胞过度消费的不良生活作风,又有利于加速苗族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简化节日期间烦琐的祭祀仪式,在其间开展各种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竞技文化活动,如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划船、民族艺术展等,用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节日的文化氛围,提升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吸引人们回归自然的力度,让黔东南成为广大旅客游览观光的阵地,从而有力地推动该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开发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在保护、继承、宣传和弘扬黔东南苗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应当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些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充分发挥它们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复兴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加快黔东南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2]周大鸣,刘志杨,秦红增.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3]罗义群著.苗族牛崇拜文化论[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注释

第3篇

【关键词】苗族纹饰;苗族银角;动漫开发;传承

1、纹样图形设计造型来源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用自己的血和汗谱写了苗族的历史,创造除了独特的苗族文化,而苗族银饰则是整个苗族文化中最丰富的文化载体。其中苗族银角则是其中的一个,它就像一个没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宝盒,用图案折射出苗族的历史与所传承的文化,引导人们揭开蕴藏在其中的秘密。

银角是苗族角冠的一种。《述异记》卷上就有记载:“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蚩尤头上的角冠饰是迄今所见到关于苗族头饰的最早记录。无论用那种方式来记录历史,而神话则给苗族银角文化赋上了神秘而独特的光环。让它成为渗透民族意识、民族风俗的语言描述出的文字之前产生的历史。神话与图腾交织缠绕于一体,图腾在神话这个母体中孕育而成。苗人将故事中孕育生命的动植物以及战争中的英雄,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画在冠饰上。而这对动漫文化的开发则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图案不能说话,但却从图案的内涵中进行二度创作。这也是动漫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苗族的先民生活在中原地区,江汉流域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学会了驯化耕牛,牛耕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基础,牛被视为六畜之首,财富的象征。如今牛依然是苗族人民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银角就是典型的体现。

2、银角的纹样特征

苗族银角在纹样的布局上,主要是对称式的,也有均衡的,放射的,求心的,单独的和连续的等结构。银饰的造型和花纹不仅仅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和善良愿望,也显示了苗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能。由于其纹样很多取材于花草、山雀、锦鸡、凤和蝴蝶等形象;在清水江边的银饰,则多取材于各种水族动物,交通闭塞地区的银饰具有粗犷朴实的美;交通方便地区的银饰,则具有细巧精致的美。龙、凤的形象也是苗族人民喜爱的纹样,龙象征着风调雨顺,庄家丰收和生活幸福;凤象征着和平、自由、美丽。这些龙凤图案,既吸收了汉民族艺术的优点,又融化了自己的生活和情感,最后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艺术形式。而这些文化内涵,又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然而在动漫的领域中却一直处于一种空白境地。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下,文化融合也是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几经相似的,而有时相似之外的相异,构成了世界各个国家赖以区别身份的标志。而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自己独立的文化观念。美国有四大支柱:美元、网络、导弹和好莱坞,美元代表经济,网络代表科技,导弹代表军事,好莱坞代表文化。而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动漫文化。动漫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文化,其意义是附着在各种文本的象征系统。文化繁荣的生命力在于努力保持和彰显文化个性,艺术是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城市的提升力,牵引力所在。就如美国一样,梦工厂,福克斯、迪斯尼、华纳、派拉蒙等为美国动画创造出美国文化。中国除了水墨动画特色之外,更应该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入手,从一个纹饰的载体入手去打造中国的特有动画。就如苗族银角一样是一部苗族历史的载体。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基础上将现代动漫与古代文化融合起来,创造中国的少数民族动漫,在动漫文化的发展上传承和发扬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动漫产品的实质发展不是看每年的动画产量有多少而是被大众接受承认和传播出去的有多少。

苗族银饰文化是我国人民不可多得的民族瑰宝。在中国动漫低落发展的今天,本土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就显的尤为重要。由于经济的落后和长期的被驱逐的封闭式的生活,使得苗族依然较好的保留着祖先传承下来的复试文化,并自成一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西海宾客。那么作为动漫文化的一种载体,也可以实现中国动漫产业的经济价值。而且以传统民族文化这样的形式保存下来,更是从另一种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再生。就如民俗学中提到的一样,民族的核心在于传统,传统是一种世代相承的文化,既是体现和反映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特殊人类群体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组成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的根本所在。这些传统不仅涉及到人类某个群体的生活与生产,而且还包括着与这个群体有关的所有方面。而恰恰在少数民族文化这一块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特色文化。传承和发扬少时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动漫开发的一块不竭之源。

3、传承和发展

“艺术家不会像不懂艺术的人所主张的那样,毫无思想的模仿每一叶绿叶,而是在修长的根茎和细曲的弯叶的相互映衬中,懂得如何把优雅和高贵结合起来,如何以力量来增加优美,结果将是高雅。”画家惠勒斯领悟自然去激发灵感和创造力。目前许多中国动画片一味追求民族化、本土化,总是从历史故事、神话故事中取材,然而神话并不是全部的中华文明。就如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常光希说的一样:中国影院动画片一定要有民族性,但绝不能对所有传统不加选择的一味照搬。文化传统不是对题材形式简单的拿来主义,在继承传统题材的同事我们更要提倡突破束缚,注入现代精神。同样,现代题材也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只有这样我们的作品才会有新的生命力。

动画可以看做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天马行空的元素合理化、逻辑化。

总之,苗族银角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苗族历史的“史书”。它既能让人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情况,还能为学术界提供不可多得的研究实物,还可以为中国的动漫研究提供独一无二的线索和灵感。从而使苗族银角在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的同时自觉不自觉的实现了它的资源共享,也承担了播撒文明、传播知识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艾晶.苗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6(1).

[2] 赵.贵州施洞苗族银饰文化[J].装饰,2002(12).

[3] 田方.嗜银的苗族[J].中国国家地理,2004(10).

[4] 杨文斌.熠熠闪烁的苗族银饰[J].装饰,2003(9).

[5] 龙湘平.苗族服饰的民族主义精神[J].装饰,2006(6).

[6] 周颖虹,康忠慧.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6(3).

[7] 何坦野.解读杭州动漫文化[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8] 阮艳萍.动画文化生存:一种媒介生态的角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9] 李子和.论《苗族史诗》中的图腾神话[J].贵州社会科学,1987(4).

[10] 唐昌乔.苗族纹样设计中的图形研究[J].2010(2).

第4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幼儿教育中小学学生

陆坪镇是福泉市和黔南州境内苗族聚居的主要乡镇之一。它地处福泉市东部,东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市、黄平县,南接本市凤山镇,西界黎山乡,北交地松镇,全镇幅员面积174平方公里,总人口19000余人。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水量充沛而清澈的浪波河穿越全境,森林覆盖率高达56%。境内世居的苗、水、布依、彝等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45%以上,其中苗族又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5%左右,大多操苗语黔东方言,是黔南和黔东南两个自治州多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交汇点。长期以来,陆坪地区的各族人民像当地优美和谐的青山绿水一样,水融,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相互学习,自然形成了以苗族为主的浓郁民族文化带。每年的春节期间、特别是农历“六月二十四”传统民族节日期间,镇内和周边乡镇的各族群众都会自动汇集到陆坪街上唱歌跳舞,尽情联欢。苗族和其他民族的芦笙舞、板凳舞、竹竿舞、飞歌、山歌、酒歌、情歌、莲花落、踩高跷、刺绣表演、银饰制作、传统技艺和农业科技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展演精彩纷呈,连日不断,吸引着凯里、黄平、麻江、瓮安、都匀乃至贵阳的民族文化爱好者们前来观光,参加联欢。各地客商也纷纷抢抓商机,进行商品展销和洽谈生意。近年来,镇内一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表演队伍和优秀歌手在福泉市和黔南州的文艺演出赛事中多次获得好名次。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不断促进着当地和周边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农民外出打工势头的日益旺盛,现代传输信息的飞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特别是各种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步削弱甚至失传的危机。在镇内各少数民族青少年中,会说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了,穿戴本民族服饰的人不多了,会唱民族歌、跳民族舞的人更难找了,熟悉本民族历史和习俗的老人也逐渐凋谢了。在学习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或言乡土文化?既是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和文化教育部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近几年来,在陆坪镇党委、政府和黔南州、福泉市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陆坪中学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传承民族文化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初步的经验,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陆坪中学是一所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初级中学。她的生源主要是当地各族群众的子女,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高中和中专(中技),大部分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针对当地农村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而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逐渐消亡危机的实际,陆坪中学从2006年3月起,开始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积极承担起传承乡土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学校开展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刺绣和民间绘画(烙画)等课余教育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也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赞誉。这项活动既传承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又激发了各民族学生传习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加深了各民族同学间的交流和友谊。特别是一些在民间逐渐被遗忘的民族歌舞和技艺,不但在校园中找到了传授的平台和众多继承人,而且通过青少年学生的对外表演和参加各种展演比赛活动,扩大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社会影响,深受各族群众的欢迎。陆坪中学的实践说明,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大有作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幼儿教育和中小学学生抓起。

一、在幼儿和少年时期传习民族民间文化,自来是各族民间的传统习俗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家庭是子女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堂。不仅少数民族,汉族家庭也同样重视对幼儿和少年的人生启蒙教育,包括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灌输。所谓民族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讲,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服饰、历史、信仰、习俗、礼仪、民族精神、文学创作、艺术形式、民族歌舞和传统技艺,等等;从狭义上讲,至少应当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文艺、民族歌舞和民族传统技艺这些内容。以苗族为例,孩子们从丫丫学语开始,父母就会教他们说苗语,唱苗歌(儿歌),讲祖宗历史,学苗家礼仪等;稍长,则带领他们模仿大人劳动,男孩学放牧耕作,女孩学挑花刺绣,养成勤劳朴实美德;进而再学习苗家歌舞,钻研传统技艺,参与社会交往等。无数苗族文化的传人和民间技艺高手,就是在父母、哥姐和周围大人们的口传心授、潜移默化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从娃娃抓起的传统教育,至今仍然保持而且应当继续保持下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进步,特别是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子女和汉族娃娃一样,很小就接触广播、电视、书画、报纸等各种媒体传播的文化;年青的父母因为外出打工或忙于务农经商,或父母本身已远离了本民族文化,他们不再像祖辈那样重视对子女的民族文化灌输;孩子们一到学龄,就进入学校忙于读书,成天接触的是书本、课堂和社会传播的文化知识,没有更多时间接受父母或祖父母的民族文化熏陶。这样,他们就不像长辈那样对本民族文化有较多的学习和熟悉机会了。这种在传习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时间和空间的缺失,只能寻求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来弥补。“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就是弥补这种缺失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之一。

学习传承本民族文化是一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学校应当利用幼儿和青少年模仿能力、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家长、老师、学校都要积极营造学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氛围,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积极搭建展示学习民族民间文化成果的平台,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陆坪中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教授学生学唱的苗族民歌和学跳的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整理、创作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歌舞形式。它既具有苗族歌舞悠扬婉转、古朴刚劲的特点,又具有幽默潇洒、灵巧秀丽的风韵。例如在当地流行的苗族“板凳舞”,其各种舞姿最能体现苗族人民的神采风貌。“板凳舞”所具有的那种或憨厚、洒脱,或坚韧、大方,又稍带泼辣、舒展的姿态、动作、动感特征,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吃苦耐劳、质朴善良,胸襟开阔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只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体验,逐步磨合,融会贯通,才能用舞蹈的形式娴熟地表演出来。没有从小养成的生活体验和长期训练,临时拼骤起的“舞蹈”必定笨手笨脚,缺乏它应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幼儿和少年时期抓起是最佳选择。

二、在中小学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最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习不能仅仅死啃书本。要让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包括传习民族民间文化。陆坪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古老的民间传说,纯朴的民族风情,古朴热闹的“二郎歌会”、悠扬婉转的“马郎情歌”,热情奔放的苗族芦笙舞、板凳舞和铜鼓舞,绚丽多彩的苗族织锦、挑花和刺绣,精美的民族蜡染、民间绘画和烙画艺术,等等,都是绝好的教材。这些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和艺术作品,都显示出各民族同胞的勤劳和智慧,体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发展素质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幼儿和少年时期,是实施启蒙教育、开发智力的打基础阶段。青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往往是终生受用的。如果青少年时期学习的知识过于单薄,那就好比瘦弱的“豆芽菜”,难于长成粗壮的大树。青少年时期的知识基础打扎实了,对未来的成长进步和发展大有益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中小学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用本民族的语言、风俗、信仰、传说、民歌、舞蹈、工艺等教育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将其内化,感悟心灵,不仅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把爱家乡、爱祖国的理念寓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之中,必然终生受用。陆坪中学在“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开设民族歌舞、民族刺绣、民族书画等课程,学生既掌握了统一的教材基本知识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排练的民族歌舞多次在本地“六.二四”等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福泉市“梨花节”开幕式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文艺演出中表演,受到社会的好评;学生的刺绣、烙画等作品也吸引了商家的青睐,一些人还准备投资开发。这对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乡土文化是一个不小的贡献。

三、在中小学生中培养乡土艺术人才,对巩固“两基”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两基”教育要求“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读完初中和让文化低的青壮年认识多少汉字,更重要的是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后备人才。陆坪中学在实施“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本着发挥乡土文化资源优势,扩大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范围,增加传承民族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减轻学校和家庭的负担,培养农村艺术人才的理念,让更多的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含汉族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学到一、两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技艺,一批优秀学生从中脱颖而出。他们学以致用,毕业后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脱贫致富,增收创优和活跃农村生活的实践中,同时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参与到此项学习活动中来。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满足了广大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取得的成效明显。2009年5月,陆坪中学经过上级检验,被黔南州教育局、黔南州民族宗教局正式授予“黔南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示范学校”称号。这既扩大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克服厌学、控制辍学起到了预想不到的作用。学校舞蹈队的王蕾同学,因家庭贫困,本人又有厌学心理,曾几度辍学。自从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后,她不仅在学习民族舞蹈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成为文娱骨干,而且课堂学习的求知欲明显增强,再也没有辍学的打算。

四、在多民族杂居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由于历史的原因,陆坪镇的人口分布以南北流向的浪波河为界,明显存在“东苗西汉”的现象。即苗族主要聚居在比较偏远贫穷的浪波河东岸片区,汉族主要聚居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浪波河西岸片区,东西两个片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存在一定差异。长期以来,各民族之间虽然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和纠纷,但历史造成的民族隔阂和民族歧视仍然在某些地方包括青少年学生中时隐时现残存着。通过学校有组织地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各民族同学更直接地了解和体验了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悠久苦难的历史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认识到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自觉克服了过去对兄弟民族的一些模糊认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增进交流和友谊,树立起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新理念。在开展校园内外的学习训练和演出活动中,各民族师生同台展示技艺,共同为学校和各族人民争光,自然增进了民族团结,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将来走出校门之后,必然也是亲如一家的兄弟姐妹。

五、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要着力解决和处理好几个实际问题

实践证明,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从幼儿和青少年抓起,从中小学学生抓起,意义重大,非常必要,是一条正确的路径选择。但是,由于这项活动还在试验和探索之中,自然也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还有一些不太完善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摸索,逐步完善和发展。从陆坪中学的实践看,至少有四几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一般都有一些当地土生土长、既具有一定的教学业务专长又熟悉本民族文化的师资。这是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最可宝贵的资源和最有利的人才条件。但可惜这方面的“高手”不多,尤其是真正熟练掌握民族民间文化技艺的中青年教师太少。陆坪中学的做法,是采取校内挖掘和校外聘请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一般性的组织、辅导、训练和管理,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特殊节目、传统技艺的传授和辅导,则从社会上聘请民间歌师、舞者和掌握某项特殊技艺的艺人来教授。现在,高水平的民间歌手、舞者和艺人越来越少了,有些传统技艺已经失传或正在面临失传的危险,应当抓紧抢救发掘,通过培养新一代的兴趣爱好,使之后继有人,绝处逢生。

二是活动经费的投入不足问题。“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不属于义务教育设置的课程,自然也未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但开展这项活动,少不了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例如聘请校外师资授课需要开支一定的课时费,购置必要的道具、乐器和民族服装等需要花钱,学生外出宣传演出的车费、生活补贴也需要用现金开支,等等。陆坪中学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从学校经费中临时挤出少量资金支持了“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但未满足开展这项活动的基本需要。他们希望这方面活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能通过学校挤一点、政府或上级文化教育、民族工作部门拨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这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思路,但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使之制度化,常态化,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5篇

关键词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48-01

0 引言

“纪录片是影视的血脉”,且具有真实的品质、浓厚的人文精神和重如泰山的文化含量。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具有独特的、无与能比的价值和作用。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以及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以及保护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纪录片对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及作用,使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本文从纪录片的策划、撰稿和拍摄入手,简要概述了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1 从纪录片的策划角度,来分析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以“非遗”纪录片为例。

“非遗”纪录片在内容策划上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真实记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生命的礼仪》充分展现了甘肃肃南县裕固族特色的民俗礼仪,即:小孩长到三岁的时候要对小孩进行剃头仪式,且这种剃头仪式已经被纳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另外,广为人知的“社火”也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火”是一种民间庆祝春节的庆典活动,是高跷、舞狮、秧歌、旱船等的统称。新疆卫视播放的纪录片《社火》是我国介绍春节庆典活动的起源,它反映了“社火”这种民俗在新疆各大商场相互竞争的情况,并且将一些少数民族的表演活动融合到“社火”庆典中,丰富了表演形态,同时,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的传递出去,并且新元素的加入使得传统文化融洽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2)真实再现独特精湛的传统表演艺术。2008年6月7日,河北魏县、馆陶县、肥乡县以及河北邢台巨鹿县的四股弦合并,加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四股弦》真实刻画了四股弦的表演艺术,即:生动活泼、道白用京白、假嗓甩腔、朴实高亢、诙谐风趣、善于塑造各种英雄人物。这些传统有特色的表演艺术通过纪录片的内容策划得以实现。

3)淋漓尽致的展现高超绝伦的传统手工艺。中央电视台《留住手艺》纪录片,选取了50个传统手工艺进行展示,如其中的一个手工艺:广东佛山的狮头扎作技艺,体现了广东醒狮文化。50个传统手工艺,通过纪录片的播放影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是传统文化的积极弘扬。

4)深藏在民间的传统古老音乐得以彰显。我国“非遗”艺术中,传统的民间音乐是最为经典的组成部分。嘹歌是广西平果壮族同胞的古老民歌,包括:《日歌》、《夜歌》和《散歌》,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央电视台《嘹歌也流行》就是取材于嘹歌,融合当地(状语)形成优雅动听、朗朗上口、易学易唱的音乐形式。这样即弘扬了优秀的传统音乐,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纪录片对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5)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口头传统语言得以充分展现。纪录片《回荡千年的叹息――川江号子》,主要展现了川江号子在长江水上运输的主要作用,其历史悠久、曲目品种繁多、曲调激越高亢,把船工们与险滩恶水生死抗争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向大家传递了一种拼搏的积极正能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升华。

6)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介绍。“非遗”传承人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天津卫视播放的记录片《拾遗保护》,以“非遗”传承人为故事切入点,来讲解“非遗”项目的艺术特点,这样,不仅使得观众看得津津有味,还能将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到“非遗”传承人的血液中从而在他们的自我展现中,通过记录片有效的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2 从记录片的撰稿和拍摄角度,来分析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同样以“非遗”记录片为例。

1)纪录片的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记录片《刀尖上的艺术》通过江西省瑞昌市民间剪纸艺术的拍摄、宣传,将这门手工艺的保护意识积极的被唤醒,特别是针对“非遗”传承人刘诗英的剪纸绝活的独特、重点报道和再现,使得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的“非遗”自觉保护意识变得越来越强。再如纪录片《守望》,采用高清摄像记录展现北京“非遗”项目的当今现状,其涵盖的范围广阔,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且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了科学、准确、完整的记录。这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2)纪录片的镜头对于“非遗”的民族基因有着无与伦比的认同感。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鼓藏节》,镜头描述的是苗族同胞献给伟大祖国的百年大祭,表达了苗族同胞对伟大祖国的深情浓意,这也是面族同胞最为看重、最盛大、最独特的节日。再如纪录片《雪顿节》,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到雪域之城,传承民族文化的根脉以及感受雪顿节的奇域风情。纪录片通过镜头看苗族同胞以及各地人民对祖国的强大认同感的同时,也是通过镜头来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

3)纪录片的拍摄画面呈现“非遗”的原真生态。纪录片《武强年画》,在创作手法上,突出表现武强年画的史料性,在浓郁的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展示下,武强年画尊重客观事实,衍生、流变时代的变革以及社会发展取得的一些成就。再如纪录片《欢乐苗年》,讲述了贵州省雷山县苗族同胞像汉族庆祝春节一样的隆重气氛,期间,苗族同胞会进行斗牛比赛、吃长桌宴、歌舞表演等,他们所穿的服饰大都含义传统文化的寓意,通过庆祝节日来呈现生活的原真,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弘扬。

3 结论

纪录片传播传统文化的价值,本文主要通过策划、撰稿及拍摄角度来分析。综合全文可以看出:纪录片能够真实记录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真实再现独特精湛的传统表演艺术、淋漓尽致的展现高超绝伦的传统手工艺、深藏在民间的传统古老音乐得以彰显、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口头传统语言得以充分展现、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介绍;且具有的功能为:纪录片的影像唤醒“非遗”的保护意识、纪录片的镜头对于“非遗”的民族基因有着无与伦比的认同感、纪录片的拍摄画面呈现“非遗”的原真生态,这些都是纪录片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何苏六.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J].2005(1):

83-86.

[2]李国泉.历史题材纪录片“情景再现”应用探析――以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为例[J].2014(6):89-91.

[3]张同道.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影视创作作品部分综论[J].2014(3):15-20.

第6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中国已经步入了现代化的社会,因此,在许多领域均已经有了现代化的气息,加之传统的室内设计方法不适合现在高楼大厦式的楼盘建筑,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室内设计已经以现代化的装饰艺术为主,并有一部分融合了欧洲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形成了独特的简欧风格,可以说,如今大部分地区的中国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已经被人们慢慢地淡薄了,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多处于西南、东北等与外界沟通相对闭塞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没有沿海地区或中部地区高,因此,在这些地域,传统文化被保留的也相对来说更加完好,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也更贴近于传统文化的理念,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部分也刚好处于西南等偏远地带,对自身的民族装饰艺术有着较好程度的保存,这也为我们对民族室内设计装饰艺术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与重要的实物依据。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深深地影响着各民族对于居室设计的装饰艺术,而除汉族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并被许多人们所欣赏和推崇,每个民族的装饰元素的搭配与组合,均与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既要符合人们的生活环境,又要符合传统文化中室内设计的相关规则,许多民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别开生面,令人眼前一亮,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与感情。

二、中国不同民族的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领域的体现

(一)满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

满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在满族的文化历史上,融合了古代契丹、女真、蒙古、还有汉族等许多民族的文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因此可以说,满足文化,承载了许多不同种族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满族的装饰艺术在许多设计中均有着体现,被设计者所推崇,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与接受。长白山的满族文化博物馆,从其设计上就将满族的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许多承载满族独特民族文化元素的物品,如萨满图腾,满族剪纸艺术等展现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满族文化曾随着清朝入关广泛地传入到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域,至今,满族在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领域对我国的室内设计仍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满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的气候较为寒冷,因此,满族的室内设计很大程度上以保暖为主,其墙壁有着可观的厚度,以此来抵御冬天的寒冷,而今的满族室内设计,仍然保留着许多以往的家具与装饰物,如土炕、祖宗板、炕罩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土炕,以烧火取暖为主,在现在的东北地区,有许多农村由于发展较为落后,并且由于住的以平房居多,因此,土炕扔受广大农村人民的欢迎。满足的室内设计崇尚简洁,实用,在满足的室内设计上,出来传统文化所留下的剪纸等装饰艺术外,多以火盆、炕桌等使用品为设计的主要需求品,满足的室内设计艺术较为简单,但简单中却流露出质朴、实用的民族思想。

(二)蒙古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

蒙古族的文化,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蒙古族人主要出于我国内,该地区主要为大面积的草原,并且,汉族文化与蒙族文化有着本质上的无法交融,因此,蒙古族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在室内设计领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饰艺术。在室内设计方面,蒙古的饭店等产所的装饰与家居装饰艺术有着很大的不同。蒙古人主要的居住场所为蒙古包,蒙古包类似于汉族人使用的帐篷,拆卸方便,可以便于携带,在古代很适合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蒙古包内的装饰艺术较为简单,主要以必要的生活元素为主,对于一些单纯的没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在豪放粗犷的蒙古人看来,是不需要的;而在蒙古,酒店等设施则是装饰的高端大气,金碧辉煌,符合蒙古统治阶级的帝国统一天下思想,蒙古人民以狼图腾为整个民族的图腾,因此,蒙古族人民间非常团结,英雄主义至今仍为蒙古族所提倡。蒙古族的室内设计装饰艺术也根据人们的身份不同,以及能力不同,有着不相同的设计内容。

(三)苗族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

苗族作为西南少数民族的大族,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五千余年前,苗族聚居地距我过沿海地区很远,并且在历史中,苗疆地域与中原大陆的文化接触也较少,因此,苗族的文化有着很强的自身独特性,在室内设计方面,苗族充分发挥色彩、植物、家具等优势,将其进行新的组合,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使得各类事物能够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苗族人能歌善舞,对于室内设计的装饰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不需要可以进行贵金属的装饰,而是更多地利用自然条件进行装饰,使得室内设计显得朴素新奇,并具有自然气息。

三、总结

第7篇

设计师走进苗寨,与苗家妇女共同生活,一起制作富于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这不仅为苗家女性提供了独立自强的新空间,而且每件作品都讲述着苗家的美丽传说。

被苗绣所打动,还是数月前在老北京四合院里举办的一个小型展览――“采禾家・绣出来的五色时光”。它让我发现,古老的苗绣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自然地融入,传统与现代气质并存。当你看到这些作品时,仿佛坐上了苗绣编制的时光机器,与4000年历史长河中的苗家人相遇,聆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人生。

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苗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曾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他们在数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刺绣、织锦、银饰为著名。苗族没有文字,手工艺是记录历史的重要媒介。”采禾家负责人李艳向笔者介绍,据古书记载,苗族曾是中原的主要居民,因蚩尤在在与炎帝的战争中失败,苗人开始南迁。在以后的4000年中苗人不断迁徒,最终定居于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少数人甚至远走到老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凡见过苗绣的人,首先便会惊艳其花色繁多,苗族支系繁多,素有“百苗”之说,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独特的花色,讲述苗家的历史,记录苗家的生活。李燕说:“苗族服饰绚烂多姿。世界著名服装师皮尔・卡丹以前一直认为中国没有高级时装的历史。当他在2003年在看中国民族博物馆展示的苗族服饰后,便被丰厚的苗服文化折服了。”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苗绣是苗族服饰的灵魂,所有的苗服都离不开苗绣。

“苗绣技法丰富,仅粗算就有17种。但是,无论苗绣技法何种多样,花色如何繁多,苗绣终归是为苗家人的生活服务的,这也是苗绣几千年来盛行不衰的原因。”李艳告诉笔者,最精美的苗绣通常出现在苗家女子最家常的物件上:背儿带、头巾、百褶裙……苗家女子用一针一线把自己的日子打扮的流光溢彩,这种光彩又总会从外婆传给妈妈再传给女儿,历代女子的沉静与智慧便这样在时间里沉淀再沉淀。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

令笔者印象最深的是,采禾家的设计师走进苗寨,与苗家妇女共同生活,一起制作富于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设计作品。这不仅为苗家女性提供了独立自强的新空间,而且每件作品都讲述着苗家的美丽传说和故事。“我们常常思考:除去手工技艺之外,手工刺绣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们努力做到每件产品讲一个故事。现在,人们可以从我们的产品知道蝴蝶妈妈,知道土地公,知道鸟儿对苗家人的特殊含义……这些绣品是苗家的历史与生活孕育出来的,我想,人们应该能够从中得到滋养。”李艳说道。

“我们在工艺上既遵循传统的手工制作工序,但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李艳说,以彩禾家新品“喜慧”系列为例,意在传达苗家人对生命“欢喜的智慧”。它采用的刺绣纹样取自苗绣的传统纹样,但设计师对纹样颜色、构图及应用方式都加入了现代设计元素。例如,传统苗绣多以大红大绿为主,一幅绣品五颜六色,“喜慧”系列的绣品颜色依然艳丽,但每个纹样以一种颜色为主,其余颜色仅做点缀。这样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另外,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故事与图案,订制属于自己的产品。

采禾家在对苗绣文化的吸收、转换升华上,更赋予了苗绣时代的活力,通过设计创造新形式,使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第8篇

贵州省位于西南内陆地区,是西南腹地,同时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省地貌类型较多,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四种类型。贵州省约有50多个少时民族,因地质地貌特殊保留了众多的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在黔东南地区,拥有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具有优势的苗族侗族的原生态文化、原始自然生态和原貌历史遗存的“三原”结构旅游资源。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的苗寨,黎平肇兴是全国最大的侗寨,台江苗族的姊妹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人节,台江的施洞是世界上独木龙舟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黔东南地区还有粗犷奔放的苗族祭祀狂欢舞蹈反排木鼓舞,有“行云流水”的苗族飞歌,还具有“天籁之音”的侗族大歌,有千百年屹立的侗家鼓楼,还有镌刻历史的精美苗族服饰,可以说,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丰富性、垄断性、参与性、互补性等优势,已成为贵州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是“苗族侗族文化遗产的核心保留地”,黔东南的独具特色、原始风味的民族建筑文化、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婚俗文化、民族歌舞文化,被国内外游客赞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是人类历史上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之一。该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6项(第1-3批共有52项,加上第四批公布的4项,共有56项),位居全国地级市的第一位,可以说,黔东南地区利用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现代旅游,并且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二、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

(一)城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现如今,黔东南地区以旅游引导城镇化建设已形成共识,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的居民意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但仍旧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挤压下,影响了当地城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状况的保护情况。城镇化建设从表象上看是人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但是背后的生活方式、观念意识、民族习俗等发生相应的改变,并且苗侗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不断被挤压,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逐渐消失,这一矛盾从实质上而言,是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行不通的,而只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也是行不通的。可以说,如何在二者之间进行寻求平衡是今后民族地区发展的重点。

(二)城镇化建设规划和旅游规划之间的矛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城镇化建设确立后,部分区域规划不详细,甚至出现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在投入之后,城镇区域的功能却发生相应的改变。如:一些苗族侗族村寨,原本规划的是住宅区的地方,但因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城镇区域功能发生改变,土地用途也随机发生变化。此外,城镇规划与旅游规划脱节,城镇规划部门不能够及时调整土地的详细规划,致使旅游用地被搁置,拖延了城镇化建设及旅游资源的开发,个别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建设由于未能处理好当地民众的利益诉求,而出现政府部门与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导致景区规划建设未能有效监督实施而失控。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度商业化

黔东南本是富饶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该地区自然风景优美,有着较为深邃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旅游热的兴起,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地区,上到年迈的老人,下到年幼的孩童,都有可能间接或者直接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事情,商品经济观念意识增强。在利益的驱使下,苗族侗族的后代不愿意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现状不仅使得有些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技艺失传,后继乏人,并且在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过早的进入到发展旅游业赚钱的行列,而对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统计,苗族侗族自治州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学历普遍较低,这对该地区旅游行业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过度商业化的发展中,当地居民的淳朴民风能被商业意识埋没,其民族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取代。

三、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协同关系

(一)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逐渐形成产业链,提供就业岗位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事实上就是拓展城镇的服务对象,游客数量的增加使得旅游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使得小城镇范围形成了规模较大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场所,这些场所会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使很多原本需要靠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的当地百姓不用外出打工就能实现在家就地就业和创业,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并且,黔东南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苗族侗族居民开始从事少数民族工艺品、纪念品的加工与制作,直接或间接的从事相关的旅游服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的开发除自然景观外便是利用居民闲置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房屋进行修葺,因投资少,风险少,经营灵活等特点,有利于农民开发经营。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及其他产品多是在旅游地销售,游客作为新的消费群体,有效地解决了旅游地产品找不到市场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产品运销问题。此外,少数居民的零售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得到现金收入,可直接获得消费者反馈的信息。由此,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较为明显的新兴产业。2、促进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同时,还加速了城镇的交通运输、通讯、水利供电设施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给游客提供便利优越的旅游条件去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旅游的目的,提高了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此外,加速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积极作用

1、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农村人口在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公共设施建设的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创造了更优越的市场环境。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不再单方面的向城镇转移,城镇内市场需求增多,更多的是现代服务业及新型业态在镇域内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专业化旅游职能,不仅对旅游业的各个职能进行分化,使之更能符合当地的旅游市场。2、城镇交通的便利提升旅游业发展环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交通,连通城市和城镇间的重要通道,交通便利使得区域经济得以发展。此外,高铁时代下,交通更加便利,使得游客出行便利,因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可以说,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包括民族文化与城镇建设融合后的多元文化人文景观的感知。

四、黔东南地区苗侗民族文化的保护

(一)提高认识

认识指导实践,因而,提高认识是对苗侗族民族文化保护的前提和基础。高铁时代下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建设,基于此,少数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和传承苗族、侗族传统文化需要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巨大威胁。因此,苗侗少数民族首先应当意识到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只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够成为可能和可为。

(二)大力保护和扶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非遗传承工作,一要着力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研究制定传承人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名录体系,为代表性传承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真实的记录,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二要逐步制定完善非遗保护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生活补贴及专项经费的投入,以保证非遗项目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学术交流、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的正常开展;三要加强大型活动的开展与宣传,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传播面和影响力;四要健全非遗传承人医疗保障制度,给他们购买医疗保险,保证传承人良好的身体传承条件,控制、降低因为生命健康问题给文化传承带来的风险。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分类保护实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根植于苗侗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中,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而独立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重视发挥基层民众的作用,苗侗族少数民族生活在西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山寨是广大民众繁衍生息、生产劳作的地方。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以这些村寨为其文化活动空间并通过村民进行传承。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应根据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各自的特点,结合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开展,实行分类保护。具体而言,如对苗年、苗族鼓藏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实行实施整体性保护;对苗族银饰、苗族刺绣、苗族织锦等具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非遗项目,通过建立文化传承专业示范生产基地实施生产性保护;对不具备市场开发价值或市场价值不大不宜进行产业化开发、传承对象少且面临濒危失传的非遗项目实施档案化保护,等等。如此,保护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第9篇

关键词:政府主导;少数民族;扶贫式旅游开发

一.前言

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 要在市场机制运作基础上采取主导型措施扶持旅游产业发。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然与社会原因,社会经济发展较滞后。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发展, 是发挥政府职能和优势,在旅游发展的初期和一定阶段, 组织、调动各方面的要素和积极性, 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方式、手段创新,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在开发过程中,政府始终在旅游宣传促销、规划、培训等方面承担起组织、协调等主要任务[1]。

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距县城16公里,是进入省级风景名胜区小草坝的必经之路,有57户247人,其中苗族32户137人。这里民风淳朴,是一个白苗聚居的苗族传统文化风情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村落,苗族风情浓郁,苗族文化历史悠久,村民热情好客,好爽奔放。气候温和,可种植玉米、洋芋等多种农作物,拥有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地270亩,有养羊等畜牧业。

2011年,彝良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龙安乡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把村庄建设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平衡,环境优雅,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村,塑造一个集居住、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苗族风情园。目标一是解决山区农民的居住问题,把危、旧的苗族土木房,可以把村庄建设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生态平衡、环境优雅、人人安居乐业的新村;二是主动融入中国小草坝景区旅游发展圈,体现以旅游开发促农、以城带乡的核心,把少数民族文化亮点变成增加农民收入的支点,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和少数民族特色,把农村和城市,农业和旅游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结合,使之彝良县、乃至昭通市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样板新苗寨。

二.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经济状况及自然条件各异,在少数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在木椿沟风情园开发过程中主要凸显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

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按照原规划主体工程已完成,但是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内部装修、水电设施滞后。同时区内通户通组道路的布置却通而不畅,形成断头路。二期建设包括登山风景线路建设、绿化、进村公路、水利设施等,也因为资金短缺而停滞,无法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还不能满足旅游者游憩需求。

现在给排水,电力,电信等设施基本可以满足现状所需,但是由于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成后的发展壮大,当地人口和旅游人口的不断加大,对住宿、供电、供水、排水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现状的各种设施进行改善和功能的提高。

(二)旅游吸引力强,配套设施和旅游功能不强。

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具有极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保持着“原始”状态的耕作方式、、阶层观念、道德价值等,这些与城市中的生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极强吸引力,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体验彝良苗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现状的风情园建设基本满足了当地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的需求,但不能满足外来的旅游者物质与文化的需要,特别是无法满足村民和外来游客的盛装集会活动,餐饮、休憩、娱乐、停留和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人们经过风情园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已建成区建筑,停留时间很短,没有形成旅游消费,不利于村民经济收入增加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交融。

(三)收入低,卫生和生活观念较差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木椿沟苗族风情园的惠民政策和各种补贴,村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相对较低。村中没有浴室,几乎没有安装太阳能。村内卫生环境较差,新房屋建成后牲畜采取各户分散养殖,基本实现人畜分离,但依旧在很近的院子中,大多数牲畜用房卫生条件较差,并且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将达幅度增加,如果不进行统一养殖规划和加强卫生管理,木椿沟将会成为具有漂亮外壳的“原始”苗寨。

(四)苗族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较小。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当现状无法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人们就会改变现状。建成后砖混结构的平房取代了土房、危房,村民的居住水平提高,但苗族特色的文化活动,被看电视等其他现代娱乐方式取代,村民们不再聚在一起聊天、唱歌、教习传统文化,导致了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村内只有24位老人会苗族传统的种麻、煮麻、纺线、织布、印染、刺绣,新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日常穿的已不再是苗族布衣,有的甚至连节日苗衣都没有一件,穿从城区买来现代的服装,还认为是时尚。村民中只有寥寥几位老年人能吹苗族芦笙,重大节日还需要从外村、甚至外县请芦笙吹奏者来表演。苗族文化在渐渐地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原著文化在不断的消失。

三.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发展对策

(一) 寻找和建立有效融资模式,紧抓基础设施建设

前瞻性解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政策,认真研究省内扶贫、资农、信贷、环保、加工、引资等各项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积极对接昭通市关于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发展非公企业、种植养殖、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制定符合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自身实际的规划建设系列政策,成熟和完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招商引资政策,土地利用政策,村容村貌整治措施,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能源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办法等政策措施,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创造优良的环境和实施保障。同时积极引进具有良好信誉和投资能力的企业,发挥PPP模式的优势, 该模式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和理论,依托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缓解了公共部门支出不足,提高了公共支出效率的新公共管理模式[2]。结合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与发展规划,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镇域内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创造良好的硬环境。

(二)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

合理的政策引导、合乎当地实际情况的保护和建设措施是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的保证。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招商和扶持企业与当地村民,随着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的加快,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招商引资,是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支持。走出一条以商招商、以商带农、以企哺农的新路子。围绕木椿沟苗族风情园旅游产业地位为未来20年重点建设的支柱产业,同时改造提升特色农业、优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休闲、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三)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成立由市、县、乡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村组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的领导。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按照“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由县建设办公室直接统筹、协调、管理、考核,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有序工作,做到“协调到位、责任明确、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保持廉洁高效运作机制。立足长远,发挥优势,一次性理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规划建设的管理和协调体制,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现状,有效地借助政府行政权威动员社会力量并协调重大关系,为木椿沟苗族风情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体制。政府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足够的财力扶持。建立有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财政补贴制度。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和发展提供优良的政策环境,降低其组织成本,更可以降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居村民的经济收入。

(四) 加强传承和展示苗族传统文化力度

木椿沟是具有较为传统的原生态白苗村寨,要吸引外来游客除了加强基础建设以外,最重要的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首先,要派专人挖掘和整理木椿沟苗族的传统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几个方面入手,探寻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找出具有可开发的和操作性的亮点,建立民族历史文化展示区。其次,成立由政府扶持,本土民间文化能人牵头的人木椿沟苗族文化传承和开发小组,将木椿沟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人发展壮大,然后传播到整个社区,让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受益。还有,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民俗风物,依据不同旅游目的的游客把观光、度假、求知、消闲、娱乐、参与式体验等项目融合在一起,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旅游产品。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政府导向,从各种媒体上加强宣传,同时可与旅游开发企业联合,制定专业性的宣传企划,还有要积极主动融入到小草坝旅游圈,把小草坝的自然风光和木椿沟的少数民族特色进行捆绑式宣传,借力提升木椿沟苗族风情园的知名度,吸引县域以外游客。,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少数民族传承和发扬的少数民族旅游。

四.小结

在扶贫过程中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对自然资源的生态利用,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政府职能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高层次,多方位进行扶贫式旅游规划和建设,如何把社会企业、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户有效的结合起来,如何把继承和展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与现代的营销模式相结合,快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况,实现经济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实现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梁焰,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J],2006.4,38-41.

第10篇

关键词:苗族舞蹈;形成;审美艺术;分析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苗族舞蹈便是其中之一。纵观苗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它主要是来源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状态,保留了大量的苗族传统文化,是苗族人民美好理想追去的具体表现,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

一、苗族舞蹈艺术的形成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合而成的,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具魅力的艺术文化。在这些艺术文化中,苗族舞蹈正是由于具有魅力和特色,因此使得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苗族舞蹈在原始社会便已经形成了,从而具有悠久的历史。在远古时代,苗族人民迫于生活或者是躲避战乱,从而选择人烟比较稀少的偏远山区,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由于生活困苦,他们的精神生活也非常贫乏。但是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坚韧不拔、质朴善良,向往美好的生活,并执着于此,于是在平时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根据劳作的动作,创造了苗族舞蹈,长期以往,从而形成了独具湘西特色的苗族舞蹈。苗族舞蹈彻底体现了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苗族舞蹈又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和地域性,它通过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向人们展示了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场景,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副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记录着苗族人民从古代到现在的发展历史过程。除此之外,由于历史、文化、审美、政治以及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苗族舞蹈具有一定的叙事性,通过苗族舞蹈向人们描述了苗族人的性格。在历史中,苗族舞蹈产生于祭祀活动,与傩歌、傩戏结合表演或交换表演。对苗族舞蹈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对我国的音乐、舞蹈以及傩文化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苗族舞蹈不仅真实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物质精神文化,而且还充分的表达了具有丰富内涵的艺术特色。

二、苗族舞蹈艺术的艺术特色

(一)摹拟性

苗族舞蹈主要是根据苗族人民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情况而产生的,因此使得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模拟人类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动作,例如农夫插秧、犁地耕田、收割打鼓、绣花数纱、美女梳妆等等,还有的舞蹈动作是动物的行为习惯而模仿的,例如公鸡啄米、大鹏展翅、猴子摘桃、黄牛摆尾等,这些动作都是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知,模拟性在苗族舞蹈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特色。

(二)娱乐性

苗族舞蹈与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每逢苗族的传统节日,例如踩花山,只要有苗族人民的生活的地方,都会立花杆,举行非常盛大的踩花山活动,这不仅是苗族年轻男女谈恋爱的最佳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娱乐活动的重要地方。每年这个时候,无论是是男女老少,都会盛装打扮,从各个地方感到花杆脚下,弹响篾、吹芦笙、跳脚架、斗牛、耍大刀、斗画眉、爬花杆等,从而使得苗族舞蹈具有浓厚的娱乐性。

(三)竞技性

一提到吹芦笙,大家都会想到芦笙舞。芦笙舞一般在重要的节日和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形式进行表演,有的地方还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跳芦笙舞比赛,例如黔东南的傍洞、从江县一带,只要每次到了重大的节日时候,附近的村寨都会以单位的形式举行吹芦笙以及跳芦笙舞的比赛,比赛的主要内容又吹奏乐曲的多少、声音是否动听、动作是否优美、步伐是否丰富、舞蹈时间是否充实等,有的地方则是以个人比赛的方式进行表演,这种竞技性的表演为苗族舞蹈增加了另一大特色。

(四)宗教祭祀

苗族舞蹈将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阶段的生活生产状态都反映了出来,自然也包含着宗教文化。苗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对自然进行崇拜,例如苗族人民非常重视参拜树神、雨神、火神、水神、猎神、山神等,同时还有祖先崇拜,这些崇拜都需要一场祭祀舞蹈。例如花鼓舞,在农历的赶夏、六月六、赶秋、八月八等时节,苗族人民便会在广场的中央拜访着一个非常大的打鼓,由两个人击打鼓皮,一人负责击打鼓梆,参加舞蹈的人们,没有人数和性别的限制,在跳舞之前,击鼓者会用苗族语言歌颂木鼓的发明者,以此对祖先进行祭奠。

三、苗族舞蹈的审美艺术分析

(一)苗族舞蹈艺术中的民族风格和特征

苗族舞蹈中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征,例如在木鼓舞,木鼓舞是苗族人民每隔13年便举行一次“吃牯脏”时才跳的一种舞蹈,最开始的时候,木鼓舞使用的是一根挖空的树干,在树干的两端用牛皮蒙上。按照风俗,跳木鼓舞时,需要一新一旧的鼓进行舞蹈,跳完后需要静旧鼓送到悬崖峭壁上任其风化、腐朽,新鼓则是保存在下来,待下次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木鼓舞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苗族舞蹈的服装艺术

苗族是一个非常爱美的民族,每次跳舞之前,苗族人民都睡穿金戴银,盛装打扮。苗族服饰样式繁多,色彩艳丽,是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苗族传统的盛装,插在头发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苗族妇女一般上身床大领、窄袖、对襟短衣,下身穿的是百褶裙。而苗族男子上身穿的是对襟短衣,肩披羊毛毡,头缠包头,小腿上裹着绑腿。当苗族男女在舞蹈的时候,这些服饰随着身体动作左右摇摆,从而形成民浓厚的族舞蹈风格。

(三)苗族舞蹈的肢体语言艺术

随着发展,勤劳聪明的苗族人民对生活和生产中的动作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变,除去糟粕,取其精华,根据“形式美”的原则和要求,对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进行了总结和贵南。例如在苗鼓舞中的“旋、闪、拧、翻、倾”的舞蹈动作和多种“抡、翻、盘、绕”的手腕动作,对其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从而体现出了优美的舞蹈动作。除此之外,苗族舞蹈还体现出了苗族人民的肢体语言,例如《刀梯舞》、《巾舞》、《迁徙舞》等,表现的是苗族人民稳健的性格,并在舞蹈中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彪悍勇敢、气势浑厚的形象,通过这些肢体语言,反映出了苗族人民对于生活和精神上的追求。

(四)宗教神话特点

在苗族的宗教文化中,苗族人民把龙当做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认为只有龙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幸福安康,因此而创造出了接龙舞。接龙舞主要表现的形式是由一个人穿着盛装,在队伍前面手捧瓷碗,后面的人拿着红旗和绿旗形成一个龙的形状,紧接着一群漂亮的苗族姑娘穿着美丽的服饰,左手执花帕,右手拿伞,跟着领舞者翩翩起舞,并不断旋转手中的伞,表示龙随雨来。这种舞蹈形式具有浓厚的宗教神话性特点,在国际的舞蹈领域中是非常罕见的。

结束语

总之,苗族舞蹈之所以能够得到我国甚至外国人民群众喜爱和赞扬,这主要是由于苗族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功能,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很多人越来越关注民族性的东西,而苗族舞蹈的“民族性”又集中体现在了它的审美艺术上,因此才使得其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经久不衰。

(作者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绍东.苗族舞蹈的地域特征及审美文化管窥[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10):106.

[2]周吟,朱奕.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形态特征[J].艺海,2011,(6):105-106.

[3]洪雪飞.湘西苗族舞蹈地域特征的文化内涵[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6):160-160,164.

[4]龙兴.苗族村寨小学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第11篇

关键词:苗族;原生态节日;视觉表现;视觉传达设计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17-01

苗族是我国西南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宽广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人民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筛选和积淀,创造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原生态节日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至今的,未经外来文化(特别是官方和学界)刻意改变过的传统节日。

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设计的民族性问题,对少数民族传统符号历史意义与创新应用等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事实上,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包括古老的苗族,所形成的丰富的视觉符号,绝大多数同该民族原生态的节日庆典有关。例如,节日中雍容、华贵、讲究的节日盛装;盛装上的各色纹饰;用以祭神祭祖的食物;具有特殊意义的器皿;源于娱神的戏剧、歌舞及各种民俗表演等。

一、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原生视觉表现

(一)图形表现

人是使用图形符号表达意义的动物,苗族人民尤喜爱使用象征型的审美图形来表达节日文化的原始意义。在这些象征型图形中,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为了获得神灵的庇佑。如苗族盛大祭祖节日“鼓藏节”的礼服百鸟衣,用象征祖神的图腾符号枫叶纹和鸟纹装饰,整体呈现锦鸡状,穿有这种礼服的使者,被认为可以获得与神圣世界中的祖神沟通对话的能力。

有的图形则是对历史故事的视觉化记忆。譬如在苗族“花山节”上,苗族妇女头戴象征苗族皇帝皇冠的银饰,身穿象征苗族皇帝大印的锦衣,外加一种名为“迁徙裙”的裙装,这些均是对九黎部落历史的图形象征。

(二)器物表现

在苗族原生态节庆中,伴随着原始思维的推动,以及实际活动的需要,形成了大量而丰富的视觉化器物表现形式。

在这些庆典祭祀专用器物中,有的从苗族祖起之时,便富含了自己独特的信仰含义。如铜鼓,在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中认为,铜鼓是象征祖宗安息的地方。

而另一些器物可能在节日形成之初具有实际的作用及功能,而当仪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凝固为民族节日时,这些器物形象便自然转变成独具象征性与纪念性的符号。譬如苗族“花山节”中的花杆,以前是为了方便散居各方的人民明确团聚地点,而今人们则是围着花杆载歌载舞,以表达怀念、庆贺之情。

(三)色彩表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色彩观,在西南少数民族色彩体系中,由于传统的农耕经济的影响,多为时空色彩观,其特点是以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的空间色彩组合及春青色、夏红色、长夏黄色、秋白色、冬黑色的时间色彩组合为主。在“姊妹饭节”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食品――姊妹饭,分别由黄、青、红、黑、白染制成的五色糯米饭便充分体现了这样的色彩观。

另外,作为以母系为社会主要支柱的苗族,与他族色彩观最大的不同在于苗族妇女对于色彩意象性的运用。譬如苗族节日盛装上的织绣中,为了突出喜庆,画面通常以红色为主,无论是飞禽走兽、树木花草都可以用红色描绘。

二、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衍生视觉表现

(一)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及应用

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在平面视觉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三类:即当地农民艺术家的农民画、民间美术家的壁画陶艺创作以及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

其中,农民画的创作者多是直接来自于当地的苗族妇女,她们将自己对本民族原生态节日的信仰,结合自身从小到大在苗族刺绣、挑花、剪纸中培养出来的图形色彩审美观念,借助手中的画笔直接描绘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独具审美意味的崭新视觉表现形式。

而设计工作者参与较多的,则在民间美术家及影像工作者中。民间美术家有的确实来自于传统工艺间,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设计教育。他们多是靠自己对于苗族原生态文化深入而细腻的考察认知,加上自我的主观意象性来创作作品。他们的作品往往在满足艺术性的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商业性。

影像工作者的民俗摄影作品,被广泛的运用在民俗专题报道中,因为其要求严格遵循事物的真实性,所以多是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直接的视觉再现,但由于摄影艺术直观、真实、生动的独特魅力,往往能产生新的审美及艺术价值。

(二)歌舞戏剧中的表现及应用

剪辑,体现出一种视觉交错的速度美感,在融入了摄录及编辑者独特的视觉角度之后,画面通常更多的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与使命感,如贵州旅游宣传片《多彩贵州》。

三、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

中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这些文化又孕育出多彩的视觉表现形式,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些资源,在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将之更好的应用结合在设计领域,从而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审美价值,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特色,是每一个中国设计人员都应该努力钻研与探索的方向。

通过对苗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的探索与研究,在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结合上,我认为首先一个族群文化的视觉设计应建立在对于这个民族内部信仰崇拜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了解之上。其次,在运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表现少数民族信仰崇拜等文化时,要善于将抽象的精神意念转化成视觉形式,在纷杂的外在视觉表现中抽取最合适的元素传达主题,具体可以通过该民族的图腾、族标等视觉元素进行改造,也可以选用能表达主旨意义的视觉符号以表示。

此外,在充分运用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努力创造有自己特色的新的表现形式与之相结合,在继承前人审美意念的同时进行自我发展,而不是单纯的复制挪用。而那些源于民间的原生视觉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保留其中一些较有特色与识别性的部分,替换剩余部分来表达新的涵义与思想,使之焕发新的意寓。

最后,少数民族原生态节日文化视觉表现中经常运用单纯却极有张力的色彩搭配,将这些具有强烈对比与不协调感的配色方法进行提炼,再运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将会有效的形成具有鲜明地域氛围的设计新风格。

四、结语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民族在淡化,地区文化也在淡化。然而,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本身并不能自然地转变成紧跟时代步伐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解构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转化成新的思想和表现形式,运用新的技术进行新的尝试与创造,才能对一个民族文化身份进行确认,并在多元文化中显现他们独特的自我价值。

而对于中国的艺术设计来说,这些从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中新焕发出来的美学品质及艺术价值,无疑将会树立具有中国浓烈地域色彩的设计新风格。

第12篇

关键词:全域旅游;原生态音乐;保护;发展

一、“全域旅游”下苗族原生态音保护和发展现状

(一)全域旅游基本概念。根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阐述,“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往往人们盲目认为全域旅游理念是一种开发、盈利手段,和以往的“景点模式”没多大区别,到处为景点景区,到处小商小贩;并不以然,全域旅游是基于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生活品质的提升,要求目的地给予同等价值的产品。总的来说,要求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有计划性、系统性的规划,实现旅游产业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体验需求。(二)西江苗寨概况。西江苗寨自称“仙祥”、“鸡讲”“鸡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东引村、羊排村、平寨村、南贵村等四个村组成。地处贵州省雷山县,距州府凯里35km,是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绚丽多姿的银饰服装、神秘独特的古老节日、热情好客的民普民风、悠扬动听的原生态歌舞,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多元苗族文化给西江苗寨开启了旅游业。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成功召开之后,苗族旅游业才获得长足的发展。2011年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景区共接待游客21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5亿元。当前西江以苗寨规模和演艺活动为特色,以传统的苗族文化为核心旅游吸引物。以社区生活融入旅游大平台,提供人文基础,古村落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景区,其原生本底是村寨社区,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村寨社区的自然山水和民族风情是民族村寨旅游产生的重要前提。村寨旅游社区是构成旅行者游玩、体验和感受特殊异文化的基本空间。(三)苗族原生态音乐保护现状。所谓“原生态音乐”借用于考古学科,即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劳动人民在自然生活中吟唱而生成的。民族音乐学家内特尔认为“社会并不是先形成音乐概念,然后才决定音乐属性,而是面对音乐声音的存在,赋予它功能和价值,进而以价值为尺度来界定概念”人类音乐学家梅里亚姆称“音乐不仅为声音,它是三方面组合模式,即概念—行为—声音”原生态音乐是具有一定功能意义。例如飞歌即人们在劳作为解乏而唱的,情歌为为寻觅对象在月光下低声吟唱表达爱意等等,音乐的形成在于社会的生活的需求。西江苗寨作为旅游景点,原生态音乐作为文化产品站上了舞台,向世人展示原生态文化的多姿多彩,如今很少为劳作的必需品,人们休闲的解优品,而更多是作为产业产品,顺应旅游者的需求而呈现出来。西江苗寨具有“原生态的活化石”“露天的博物馆”之称,有固定的古歌堂,固定的文化研究院讲堂,为年轻人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这样以自然生态为主体,民俗民风为辅的文化产业便成西江全域旅游的最大优势。而今,西江苗寨作为典型的传统文化保护村落聚集各式各样的音乐,有原生态歌曲,艺术作品、传统芦笙舞蹈、木鼓舞、锦鸡舞等等百花齐放将苗族的代表性音乐融合于一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披上了一层沙。西江在音乐上也有了许多创新,不再是单一的飞歌、酒歌曲调,芦笙大多采用多管多音的改良芦笙,其吹奏的曲调多样,调式不再是单一的旋律调,可以转化,例如《欢乐的苗寨》《苗岭的早晨》等苗族题材创作的新作品,在苗寨芦笙作为一种伴奏乐器为飞歌敬酒歌定调,以至于产生热闹的氛围。对于苗族情歌,较多的西江年轻人表现不出来,导致人们对情歌在舞台上的表演不够细化,它是柔和婉转,真假音的灵活转化,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在西江苗寨过节的舞台上曾将苗族情歌作为比赛项目,报名者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苗族原生态音乐的传承遇到了瓶颈。

二、“全域旅游”下苗族原生态音乐保护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当前西江苗寨原生态音乐传承现状较弱,其原因有几点:旅游促进音乐的融合、交流,音乐的互动,旅游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产业主要对象是外来游客,因此伴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苗族音乐在形式上产生变化,对原生态产生了一定冲击。其次旅游的开发人们更多投入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观念上保护和传承意识不强。加上大众审美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当前在以消费和娱乐为主的的流行文化的侵袭,这类文化传播速度较快,往往以商业为载体,而以往那些质朴的,原生态的、简单是民歌,已经不满足人们消费文化和快餐文化的精神需求。随着信息全球化的速度,西江苗寨的男女青年在交流上将手机代替歌唱表达爱意,苗族情歌在婚恋中传达是作用直接消亡,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流行地,旋律具有美感地,摇滚类等。在西江苗寨出现了酒吧,休闲音乐吧等事实证明年轻人对流行乐的热爱多于原生态往往对于原生态音乐报以摒弃的态度。环境变化也是造成原生态音乐的消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西江苗寨不再以农耕为唯一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经营文化产业,以前我国社会是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都在山间,劳动中,生活中创造出原生态民歌,反应当时人们的生活景象。而如今乡土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逐渐弱化,居住在村里的当地群众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和淡化传统的观念,生计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导致原生态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当前对于原生态音乐的传承方式往往通过申报非遗和传承人的形式,当相比过去民间自发组织或传承之下显得苍白无力。当下的西江,更应该顺应人类发展大趋势,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思考原生态音乐的发展方向,如何正确利用原生态音乐的价值。笔者认为以下几点:(一)培养青少年对原生态音乐的积极性,传承进课堂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对自身文化的态度不明确,更多人享受经济带来的优越感,忘却传统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源。①就现在大多数青少年更热衷于将时间花费挣零花钱上,导致青少年的享乐思潮不断上升。②90后、00后对苗族历史认知较少,因此对本民族的文化传承发展具有盲然性,因此民俗民情的课堂开设是必然的,对象多为90、00后。(二)政府或其他单位应的举行原生态歌唱大赛,在旅游的状态下,更多年轻人更愿意崭露头脚;近年来,西江苗寨每逢过节都会进行传统的原生情歌、古歌比赛,其不失传统文化的保护。但是,比赛对象年龄均为35—50岁左右,着对今后的传承具有阻碍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将比赛细化以组单位进行比赛,不仅让青少年组得到展示的平台,同时培养其热爱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同时达到年轻人更好传承苗族音乐事业。(三)培养年轻的原生态爱好者,把其推向市场,让其实现市场化,不仅的取得社会效益也取得了经济效益,当然保护第一、传承发展、统筹兼顾是原则,让更多的人热爱自己民族音乐。

三、结语

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接受也在不断地改变,音乐是观念的产物,具有社会价值观,表达文化和感情,对人类具社会化作用。全域旅游下的西江苗族文化碰撞是必然,原生态音乐和流行音乐文化的冲突时避免不了,政府应最大限度的给予原生态音乐传承人以引导和支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如何保护原生态音乐发展关键在于当地人的文化传承的觉悟以及政府的重视。

作者:董佳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2][德]马克斯•韦伯著,李彦频译.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和社会学基础.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