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立春的传统文化

立春的传统文化

时间:2023-07-06 17:15:26

立春的传统文化

第1篇

一、传统文化危机中春晚的认同功能

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西方媒体和文化产业借助影视剧、图书、广告、商品、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产品,向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大肆渲染和制造了一个完美、理想、富足、文明的西方社会,由此使得这些国家传统社会中相对自主和单纯的原生文化受到威胁。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日本、韩国与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主权之争近年来也风云四起。1964年,韩国已经把源自中国的五大传统节日作为韩国的国家节日。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即“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在本国的失落与在他国的受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他国与我国争夺文化遗产的文化主权之战,更是给在世界舞台上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忽视,将会带来民族记忆的丧失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危机。

1983年开始举办的央视春晚,借助电视媒介的传播,成为春节若干富有仪式性的庆祝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起中华文化认同。春晚同传统的剪窗花、贴对联、贴福字、守岁、拜年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一样,具有广泛的公众参与性和仪式感,人们在观看春晚活动的集体参与中,在节日氛围的耳濡目染中,共同感知隐藏在节日背后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从1984年开始,春晚每年都会邀请两岸三地的艺人同台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晚已不是单纯的审美文化活动,而是负载了民族认同、个人认同、文化认同的一项重要的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二、多维话语交织中的春晚

在“软实力”大受推崇的今天,春晚却在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时遭遇了官方、民间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待遇,春晚处在了多维话语交织形成的评价系统中。

(一)国家意识形态话语

由于中国特殊的新闻传播制度,电视的首要功能依然是喉舌宣传功能。电视话语首先体现的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春晚本是中国人聚众娱乐的方式,娱乐性是其首要目的。但随着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并引起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春晚从最初意义上的娱乐活动开始越来越多地负载起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功能。“1993年引入竞标制之后,春晚就逐步变成针对过去一年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庆典式的歌颂。以往是茶座式的联欢,而现在‘联欢’的主张越来越少,‘演出’的成分越来越多。”[2]晚会一成不变地选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宋祖英、阎维文、殷秀梅等一批主旋律演员的难得缺席,再到主持人的串词和话语风格,都体现出春晚明显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特征。这可以从历届春晚的主题上看出,如2008年春晚的主题是“盛世和谐,团结奋进”,2011年的春晚融合了建党90周年、亚运会、“十二五”、感动中国等等重要内容。

正因为春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艺联欢活动,每年对春晚节目实行的审查机制也就越来越严格。决定春晚节目生存的不是观众,也不是艺术规律,而是各路“把关人”。央视作为中国最重要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宣传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重要的功能,即使是在春晚这样的综艺晚会中也不例外。

(二)知识分子精英话语

在中国古代,“雅”、“俗”区别首先表现为精英审美意识和大众平民审美意识之间的疏离和对抗。一般来说,精英趣味对应于雅文化,是统治阶级、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追求;而通俗、娱乐趣味则对应于俗文化,是下层平民百姓的审美取向。后世儒家进一步将“雅正”的趣味发展成为一种占据社会中心、主导地位的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中国传统美学中尚雅鄙俗的趣味之辨。很多文艺理论批评家认为“俗”的东西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种观点延伸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每年春晚结束后,都会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声,精英群体的的话语总会引发格外的关注。2011年春晚之前,先是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炮轰西单女孩上春晚引起广泛争议。春晚结束后,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撰文《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与春晚导演马东之间的口水战。作为知识精英群体的代表,马梅认为草根歌手西单女孩上春晚是走捷径,对很多学院派艺术家不公,而肖鹰对春晚的不满集中于其节目的低俗和艺术表演上的拙劣。尼尔?波兹曼曾经说过,电视本身是无足轻重的,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这是很多知识分子站在精英主义立场对“春晚低俗化”进行批判的立足点。

(三)大众通俗话语

当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人们娱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和传播发生了变化,电视节目从圣坛上的贡品走向市场,变成了商品。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平民大众(电视节目的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通俗娱乐趣味势必决定电视节目趣味的走向。我国是电视大国,春晚的受众主要是普通百姓他们的通俗娱乐趣味期望在春晚中得到满足。而对于春晚而言,其负载的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功能和严格的节目审查制使得观众的通俗娱乐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春晚生产传播机制的僵化也使得节目难以创新,这是春晚观众不断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从网络春晚的变革看春晚的文化诉求

央视在2011年做出了变革——在除夕央视演播大厅的春晚之外又举办了首届网络春晚,这可以看作是春晚在国家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话语和大众通俗话语交织中的一次新的文化诉求。

文化诉求一:去政治性

“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文艺传统提倡干预社会和现实,带有强烈的精英色彩和严肃性的特点。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文学艺术家以一种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看待文学以及文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邓丽君、刘文正的歌曲,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完全商业化制作的港台电视剧,这一类迥异于大陆现实主义传统的通俗文化,是具有纯粹的消遣娱乐功能的新的文化类型,这应该是文化去政治性在当代的最早体现。

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文化行为日渐成为一种市场行为,文化产品走下了圣坛,与其他商品一样进入市场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中。

近十年来,春晚最受人诟病之处在于其偏离了满足大众娱乐的轨道,变成了政治宣传和审美、娱乐、商业结合而成的复杂体,其结果就是春晚在官方意志、商业需求、观众审美之间难以维持平衡。网络春晚最首要的文化诉求便是去政治性,举办地点从戒备森严的央视一号演播大厅改到群众体育运动场馆“水立方”,主持人的主持词避开了国家政治等宏大主题,更具亲和力,主持语调一改庄重、沉稳的播音腔,带有更多互动交流和调侃的特点。网络春晚去政治性最主要的表现是在节目选择和传播方式上,政治宣传和教化功能大大减弱,娱乐性节目大量增加,这使得网络春晚表现出与除夕春晚迥然不同的轻松、娱乐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春晚更接近春晚诞生初期“聚众娱乐”的晚会宗旨。

文化诉求二:后现代的多元文化狂欢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远未完成,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大量的外来思潮的影响下,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后现代特点。大胆的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灵魂。

与传统文化强调庄严、神圣不同,后现代文化主张还俗。与传统春晚的一元视角、权威话语相比,带有明显后现代色彩的网络春晚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如龚琳娜的睡梦疯癫版的《忐忑》、网络草根唱响的网络红歌《我要买车、我要买房》,超可爱仔仔翻唱的《我的中国心》、全场齐唱网络春晚主题曲《给力》、打工达人现场征婚、小品《西游后传》等等,都是多元文化的表现,强调个性特征,容纳差异性、模糊性、复杂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元化的风格意味着对一元中心权威的矫正,网络春晚从网民中挑选具有独特才艺的人上台表演,现场微博的即时互动使得全世界观众以更加紧密的方式聚合在晚会现场。从同一走向差异,从严肃/娱乐的二元对立和泾渭分明到严肃/娱乐界限的模糊,从文化的一元走向多元,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改变,网络春晚充分体现了当代大众文化的这一特点。

文化诉求三:文化领导权之争的赢者

中国实行的是国营广播电视有限商业化运作体制,各家传媒之间竞争激烈。因对优势资源的垄断性占有,30年来,央视春晚一直处在除夕春晚生产传播的垄断地位,这使得绝大多数卫视和地方台放弃了在除夕之夜与央视春晚正面竞争的想法。

随着广播电视有限商业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电视收视市场越来越重视对观众的细分。频道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2011年,已有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云南卫视、旅游卫视以及广东卫视放弃转播央视春晚,改播自制节目,表现出了对央视多年垄断的文化领导权的挑战,各地方台在大年初一的春晚也已经表现出与央视春晚不同的风格样式。东方卫视兔年大年初一的晚会《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以影视明星的表演为主,并邀请了时下最为火爆的郭德纲、周立波同场演出,但同时晚会导演也提出了“不能俗到底,不能碰政治性问题”的文化诉求。北京卫视的春晚则摒弃了央视春晚歌舞类和语言类节目分工明显的做法,将多种艺术表演形式杂糅在一起,避开政治性,主打“温情牌”,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评。

央视举办首届网络春晚是应对除夕春晚在民间遭遇批评以及大量年轻观众流失而作出的变革,其目的仍然是希望在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既能完成其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又能保持其“文化领导者”的地位,通过与网民的互动来获得市场、精英群体以及民间更多的支持。

注释:

第2篇

2022年社区春节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校团委要求我校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我校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各团总支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旺苍中学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策划了以下五项工作:

  1、寻找经典活动。利用寒假期间,让学生寻找关于旺苍文化的优秀历史典籍,围绕春节文化内涵,通过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风俗习惯、春联的起源和意义、家乡举行的风俗活动”等,开展“红色经典赏析”等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深刻领会,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2、开展公益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3、让学生认真记录自己的节日生活,结合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参加节后组织的各类评选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4、组织社区调查活动。让学生进行社区建设调查活动,亲身感受旺苍大地上的巨变,增强对社区的'思想感情。

  5、进行一次“我所认识的低碳生活描述”活动。

  三、强化措施,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位教师、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其作用,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春节文化宣传,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在实处。放假时,每位学生都按照学校要求,制定了计划书和时间表,确立了活动办法,使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

  3、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各村活动小组开展了以扶老助残、社会治安、文化服务、环境卫生为重点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残疾困难户、贫困户及敬老院、福利院提供帮助、进行慰问;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居民整治卫生死角,维护社区公共环境等。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2年社区春节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体活动工作统一部署,在区文体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xx街办、辖区各社区开展了以“苏铁文化旅游节群众文体活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节俭、务实、服务群众为宗旨,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文明、喜庆的节日氛围。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元旦前期,街办组织各社区召开了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社区文体活动安排部署会议,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事处主任、副主任为副组长,街办各科室负责人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xx街办20xx年元旦、春节文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各社区认真开展群众文体工作,加强社区的组织领导,以节俭、务实、服务群众为宗旨,认真做好“两节”期间的群众文体工作,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和谐、喜庆、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主要活动内容

  (一)节日期间氛围营造

  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通过多种形式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节日氛围。一是在街办门前、社区居委会门前悬挂了灯笼、彩灯,同时在街办楼顶更换新国旗。二是对社区重点区域、卫生死角等地进行卫生清理,并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卫生保洁,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的残屑和废弃物,为社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卫生的节日气氛。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共开展环境整治10余次,冲洗法垭路xx社区路段4次。

  (二)关爱帮扶活动

  1、开展“送礼包、暖民心”走访慰问活动。元旦、春节前,为让辖区特困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的传统佳节,街办组织各社区对辖区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等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生活日用品及节日的祝福。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户。

  2、组织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20xx年1月21日,街办副主任覃玺带领街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6人,到小宝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对日间照料中心的绿化带、无障碍通道的扶栏等地进行卫生清理,为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春节前期,街办各社区组织辖区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上门帮扶活动5次,分别为辖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

  (三)游园趣味活动

  为丰富社区居民群众文化生活,欢度传统佳节,街办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园活动。20xx年12月31日到20xx年1月27日期间,干巴塘、xx、小宝鼎社区开展了猜谜语、蒙眼敲鼓、象棋、拔河、托乒乓球跑、钓鱼、定点投篮地点、绑腿走比赛、青蛙跳井、健身跑等14个活动项目。活动赢得居民群众好评,参加人数多达上千余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居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对推动我街办各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同时也活跃了节日气氛。

  (四)共驻共建,喜迎新春

  春节前期,街办小宝鼎、xx社区开展群众迎春秧歌、迎春文艺汇演。20xx年1月14日上午,xx社区组织社区秧歌队30余人在辖区开展了“喜迎新春,秧歌大拜年”活动,表演者们个个身穿彩服,手持彩扇和手绢,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和锣声扭起来,走街串巷向居民群众拜年送祝福。1月26日,小宝鼎社区组织社区老年队、辖区居民在小宝鼎灯光球场举办了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演活动,活动共有《东北大秧歌》、舞蹈《欢聚一堂》,独唱《一千年以后》等10个节目。活动采取共驻共建的原则,得到了小宝鼎派出所、小宝鼎矿武保部的大力支持,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了群众汇演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策划

  (五)迎新春、送春联、送祝福

  春节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的象征之一。结合“走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20xx年1月29日,街办在xx小超市门口开展了送春联活动,大宝鼎街办组织相关书写人员为辖区居民群众现场写春联,根据居民群众需要,书写春联内容。活动共送出春联50余幅。

  丰富的活动内容,创新的活动方式,不但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增添了乐趣,同时也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街办将继续做好社区文体工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辖区居民带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2022年社区春节活动总结精选范文   为推进乡村文化工作繁荣发展,在春节来临之际布隆吉乡高度重视,以贴近生活,贴近民生,娱乐生活,启迪思想为总指针,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主题活动。

  自活动启动以来,我乡结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坚持“健康有益、小型多样、广泛参与、寓教于乐”的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热情欢迎。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策划,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全力做好春节文化活动,突出地域特色,确保活动有组织、有声势、有效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我乡实际,下发了《20xx年关于开展春节文化活动的安排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成立了由乡政府乡长任组长、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春节文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抓好活动组织实施,有效地保证了文化活动在我乡的顺利开展。

  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主要媒体的宣传作用,对迎新春文化活动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充分展示我乡群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心态和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烘托出积极向上、喜庆热闹的新春文化氛围。

  二、丰富活动内容,创新载体,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举办机关干部联谊会。

  20xx年12月25日晚8:30在乡多功能文化活动室举办机关干部联谊会,各驻村单位、乡集镇的人民群众共100余人参加。联谊会上唱歌、歌舞,小品、趣味游戏等形式多样,使得全机干部度过一个欢乐、轻松、丰富的联谊会。

  二是举办传统社火汇演。

  按照全县春节文化活动整体安排,结合传统特点,我乡组建了以秧歌队、太平鼓队为主的70人的迎春社火队,春节期间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社火拜年表演并参加全县春节社火汇演,共演出30余场次,观看群众7000人次。大幅度地提高春节文化活动的水平和吸引力。

  三是举办“全民健身”文体活动。

  在春节期间,各村积极组织文艺骨干排练文艺节目举行巡回交流演出。全乡共开展交流演出12场次,演出节目32个,观看群众2400余人。通过交流,极大了丰富演出形式,提高了各村文化建设水平。

  四是举办“新农村、新风尚”文体活动。

  在春节期间,各村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室及文体器材,组织群众开展象棋、扑克、牛九、乒乓球等健康文体活动,举办竞智竞技比赛、游艺活动和跨村组的联谊活动,扩大了群众参与面,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营造节日气氛。

  五是开展“学在农家”读书活动。

  布隆吉乡4个行政村积极利用“农家书屋”文化活动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并保证节日期间书屋的正常开放,促进广大群众学知识、用知识,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第3篇

关键词:春节;电视艺术;文化;央视“春晚”;新年俗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16-02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年节”或“过年”,是我国民间乃至全球华语文化圈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对华夏儿女而言最富有文化内涵、最割舍不下的民族情结。1983年以来的每个除夕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联欢晚会,又为这个中华传统文化节日添涂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文化大餐和视听奇观的央视“春晚”,处在中国传统语境系统之下,须得遵循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文化规定;另一方面,作为一档大型的电视综艺晚会节目,也要符合电视传播的特性、节目策划的规则、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审美诉求等。

一、“春晚”概况

本文所说的“春晚”,特指央视一套在除夕夜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是一档为庆祝春节而定时举办的电视综艺晚会节目。它诞生于1983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2年,除夕夜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穷乡僻壤,乃至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一个个家庭欢聚一堂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晚的温馨画面,春晚的收视率一度高达90%。这些年来,春晚的导演从黄一鹤到冯小刚、哈文;演员阵容越来越庞大;节目形式一遍又一遍地花样翻新;观众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岁月流逝,世纪更替,但是除夕夜守在电视机前,锁定央视看春晚,却始终是中华儿女执着不变的情怀和挥之不去的情结,由此看来,“春晚也成了一个年俗,成为了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它似乎春节就不完整”。

1.“春晚”的文化根源。“春晚”的文化根源在于国人独特的年俗情结,“春晚”产生的最原始的基础就是春节。在我们这个拥有悠久农业文明的国度,“春节”和“年”的最初含意也是与农业相关的,“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说文・禾部》载曰“年,谷熟也”。民

间还有一种传说,“年”是消灭了凶猛怪兽“夕”的神仙,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把三十那天叫“除夕”,把初一称为过年。春节(年节、过年)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和仪式,祭祀神明、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形式丰富多样,并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除夕夜,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并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2. “春晚”的发展历程。自其诞生以来,每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总是吸引亿万观众收看。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春晚”已成为春节一个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过年要是少了“春晚”,就不像过年。这三十多年来,历年“春晚”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深的记忆,如同其他电视艺术一样,其发展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历程。总体来说,1983年“春晚”诞生,整个80年代是“春晚”筚路蓝缕的草创时期,更像是载歌载舞的茶话会;90年代,语言节目异军突起,并逐渐显现出和相声类节目分庭抗礼之势;21世纪,姿态更开放,节目更多元,呈现出日趋包容与多元的取向。

二、“春晚”与传统年俗文化

“春晚”在电视艺术中的界定是“大型综艺晚会节目”,然而作为一年一度国家级的盛会,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综艺和娱乐那么简单。“春晚”背后深远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是其发源及发展的源动力,因此,“春晚”也在各个方面充分呈现了它的年俗文化代表意义。

1.传统年俗文化的定义和现状。传统年俗文化,即中华传统民间年节民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文化事项,它承载着人民大众的美好向往与智慧创造,生动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传承,“天人合一”的科学理念与“和合团结”的民族精神是传统年俗文化的核心。由此不难看出,年俗的文化内涵是极其深厚的。全球华人在传统年节都举行盛大庆典,度过这美好的日子――生活美的高潮。

中国社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前行,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再加上西洋文化向中国的植入,人们的猎奇心理和盲目从众,在以现代大都市为代表的不少地方,传统节日的气氛已渐趋淡化。面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式微,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并发起保护传统节日的号召,冯骥才等人更是呼吁“春节申遗”。一些相关组织也陆续成立,2006年2月9日,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一致通过了《保护中国传统年节民俗文化孟门宣言》,明确指出:年俗活动和原生态民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是中华儿女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深入研究,积极抢救和妥善保护。

2.“春晚”艺术形式的传统年俗文化呈现。首先,这台晚会具有十分神圣、隆重的“民族仪式”感。正如前文所述,春节是全球华人最为盛大和隆重的传统佳节,而“春晚”就是在除夕夜这一万家灯火团圆、辞旧纳福迎新的神圣时刻,推出的一台极具文化仪式感的晚会。它点染和增添了年节的喜庆气氛,构建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成为炎黄子孙同根同源、共时共在的生存性体验;它既是一台主题确定、群星荟萃、异彩纷呈的大型综艺晚会,更是一条连接、凝聚海内外华夏儿女思家爱国情愫的精神纽带。

其次,“春晚”众多节目所呈现的年节民俗传统的社火、秧歌、花会、花灯、剪纸、面花、说唱、竞技、手工艺等,使得这些年俗得以充分的保护与传承;为使自己的节目能有效迎合这台近乎民族图腾的节日庆典的模式,演员们也纷纷穿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服装,戴上“中国结”,设计别致的旗袍和唐装更是一年又一年地成为主持人的礼服。

3.“春晚”内容主题的传统年俗文化呈现。30余年来,喜庆、欢聚、祥和、团结、奋进、昂扬、开拓、自豪等,是“春晚”不变的内容主题和情感基调。1984年的主题是“爱国、统一、团结”;2002年是“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2015年的主题则是“家和万事兴”。支撑中国几千年家族制社会结构的儒家文化讲求血亲人伦,强调孝悌,血缘亲情这条纽带串联起了传统中国社会一个个的家族。忠与孝的思想,“书同文,语同音,民同心”的情结早已深深烙入炎黄子孙的记忆,对于具有“家―国”同构之民族心理积淀的中国人来说,“春晚”正凭借异彩纷呈的节目内容和恰如其分的情感主题,依托央视强势媒介平台的力量,从“家庭”到“家国”提升了欢聚红火的年节氛围。

三、“春晚”新年俗文化的兼容性

“新年俗”是指植根于传统年俗又兼容了现代时尚元素和外来文化的年俗。中国文化自古强调“兼容并包”,年俗也兼容了现代元素和外来元素。更为重要的是,“春晚”这台晚会自身也成为了“新年俗”的组成部分,在阖家团聚、贴春联、放鞭炮、发压岁钱、吃年夜饭等春节传统项目中,从此增添了“看春晚”这一新年俗。“春晚”面对的是亿万观众,不同的社会层次、相对差异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使“春晚”面临众口难调的问题,这些都要求“春晚”在几个小时的节目中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兼容并包”。

1.“春晚”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的兼容。“春晚”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戏曲、杂技、民族歌曲和武术表演都是中华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每年晚会的导演变着法儿地使这些传统艺术以更易被众多观众接受和喜爱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于是便有了宋祖英和周杰伦同台表演的《本草纲目》,京剧名家于魁智与通俗歌手组合羽泉的反串等,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融合传统表演艺术和时尚元素的范例。其次,历届“春晚”都相当“时髦”地邀请该年最红的明星,台词中穿插该年最热门的话题。2009年冯巩相声剧《暖冬》的台词“穿上我的立领衫,站那就是易中天”;2014年沈腾的小品《扶不扶》就是晚会话题接地气儿,台词“赶时髦”的体现。最直观的时尚元素莫过于越来越具现代感的背景墙,三维立体和魔幻空间技术的运用配合华丽的舞台造型,“春晚”无愧于“视觉盛宴”的赞誉,而“春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将各种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春晚”对不同社会层次和群体文化的兼容。观看“春晚”让不同阶层、职业、年龄和经历的人都在这同一“神圣时间”和“视听盛宴”中寻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心境,获得一响叩击柔软心头的共鸣,体会到一份无差异的与家和爱相关的温情。透过春晚,农民看到的是来年也许很有奔头的前景,中产阶层和官方看到的是稳定而和谐的秩序;传统戏曲节目满足中老年观众的收视需求,轻松活泼的少儿表演迎合小朋友的口味。近年来,央视“春晚”还融入了草根文化,2011农历年初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旭日阳刚组合和西单女孩任月丽。

3.“春晚”对本土文化的和外来文化的兼容。近年来由于我国飞速发展并在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春晚”中碰撞出和谐的火花,姜昆的外国徒弟大山、《踢踏风暴》爱尔兰舞之魂舞蹈团、“长腿欧巴”李敏镐、“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越来越多的国际面孔登上春晚舞台。“春晚”对于外来文化元素的呈现丰富了“春晚”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四、结 语

通过本篇的研究,笔者认为央视“春晚”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新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综艺晚会,它代表了我国电视文艺的最高水平;作为多元文化盛宴,央视“春晚”对年俗文化的兼容性有集中体现,它的社会功能和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几十年来,春晚的执导与参与人员都在不断努力,内容形式在不断丰富和创新,“春晚”整体水平逐年提高。但毕竟众口难调,广大观众对“春晚”的评价也从二十世纪的盛赞走向近年来的褒贬不一,坊间甚至流传“春晚年年难办年年办”、“春晚似成央视高成本鸡肋”的说法。观众喜新厌旧、各省级卫视台围剿、晚会承载主题太多、节目形式缺乏创新、众口难调、舆论压力大等众多问题使得“春晚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春晚”应当而且必须去做的,就是积极寻找更适合“春晚”的新元素,同时积极与新媒体合作,大胆创新,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 唐任伍.春晚,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J].人民论坛,2007(3).

[2] 周智芳.总把新桃换旧符――央视春晚的符号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3]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一)斜人柱

最初的时候斜人柱是一种很简单的圆锥形建筑,主要用于居住,其架构是是三十根左右的五至六米长的木杆搭盖而成的。整体倾斜七十度左右,呈现圆锥形状,该建筑随着季节变化而在细节之处做出改变。由其演变而来的恩克那力住哈汗是鄂伦春妇女的产房,该种建筑结构要小于斜人柱。

(二)土窑子

土窑子这种房子主要是为越冬避寒所建造的。第一种是在阳光充足的山坡上挖掘一个一米多的深坑,将几根柱子立在里面,钉上两根横梁,选较长的桶子摆在横梁上,并直接插入土坑的边沿,上面摆上一层芭条,抹上一层泥,再苫上草。三面的墙壁便是坑壁,朝阳的一面安上门窗,屋内搭上二张或三张木架铺,屋中央生火。

(三)桦皮棚

鄂伦春语叫“林盘”,搭建这个棚子的时候,先要选取五六根柱子立在上面,其中四根约一米多高立在四角,保持稳定性能,并且保证相距约四米左右,另外两根有三米左右高即可,要立在两对柱子的中间,再放上三根梁和四、五十根椽子,就形成了桦皮棚的结构雏形。以上三种鄂伦春族传统建筑结构饱含着鄂伦春族的民族特色,很多建筑风格和神韵都在现代建筑中有所体现。

二、鄂伦春族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

(一)鄂伦春族建筑在现代住宅设计中融合的原则

一般来说融合原则一般遵循如下原则:装饰性原则、文化性原则、现代性原则。装饰性原则就是在建筑设计上,对于一些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图形、图案进行分解和重构,或者适当的改变,使之形式化,去除其中的特定功能,并将其作为住宅建筑上的装饰形式,发挥提高审美价值的作用。文化性原则就是在鄂伦春元素运用中要体现出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一些鄂伦春族特有的图腾应该广泛的运用,这样才能达到历史与现代文化在建筑上的完美融合。

(二)鄂伦春族建筑和现代建筑融合的基本方法

在融合中应该采用一下集中方法。首先,系统方法。既把来两者的融合,使整个风格既有现代感、又有历史感。所以,在两者融合的过程中要杜绝片面的融合方法,不要过于独断,要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要始终将鄂伦春族的建筑特色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不能生搬硬套分裂开来。其次,解构方法。在现代设计中,对于鄂伦春民族建筑文化中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进行解构,是融合的重要方法之一,分解某一元素中与现代建筑相适应之处,在进行有机整合,能将原始风格很好的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

三、鄂伦春族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融合的典型建筑

在鄂伦春族建筑形式和现代建筑融合的典型建筑中,采用了撮罗子造型元素以及猎枪的造型,使其反映出作为最早的鄂伦春族居住形式、居住文化以及生产文化。在室内陈设上采用桦树皮、桦木杆等材料,突出反映了与鄂伦春族传统生活有密切关系传统文化。在造型上,其住宅设计完全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定居生活而设计建造的,去除了其装饰母体“撮罗子”原有的临时和简陋布局,猎枪、毛皮等通过改变造型和材质,使其具有文化承载力的同时极具装饰性。另外,统一规划,布局严整,建筑造型、院落与室内空间全美结合,改变了传统居住形式的临时性、分散性和随意性特征,引入了院落和室内设计因素,更加适应少数民族群众的现代生产生活习惯,而且反映了民族文化特性,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和归属感。最后,典型建筑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鄂伦春族住宅进行统一规划建设中注重了民族村落建设的现代化和艺术性,这样可以最为标志性建筑吸引了人们和研究者的目光。

四、民族建筑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深渊影响

第5篇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申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twenty-four solar terms)就是我国古人概括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距今有二千七百多年了,却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围绕太阳运行情况来进行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因此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划分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古人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日月运行的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表明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到了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从属农历,但却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划分的。即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春分”点(黄经0°,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也就是把黄道分成24个等份,每等份各占黄经15°。运行一周(360°)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即为24个节气。由于太阳通过每等份所需的时间几乎相等,因此二十四节气每年在阳历中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立”即开始的意思,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变化,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这样就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把它编成节气歌,歌诀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三、二十四节气的现实意义

1.民俗文化的有效载体

“寒食春过半,花浓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因气候、地理和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一个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我国的民俗文化,在整体保持中华特色的同时,各地各民族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有关的国际专家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国度,中国传统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每一节气因地区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从傣家新年的泼水,到黄河流域的清明禁火,从古代的帝王之家的迎春大典,到每一地每一族不同风俗的婚丧嫁娶,无不浸透着古朴的民风。在我国总结民俗活动的谚语更是多的不胜枚举,像“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风筝谷雨花”等,都是非常恰当的总结。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又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表示百草发芽,“明”表示春光明媚。“清明”表示春末时节气候渐暖,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在气象上的应用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在每年的每一个节气到来之日,都会进行这一方面的气象与传统知识的普及。无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气象上的指导意义都不会降低。从中可以看出,有的表明季节,有的表明温度、降雨、露、霜等气候。

反映四季转换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反映日照长短的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直接反映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直接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在农事活动上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谷雨节气,雨生百谷,故名“谷雨”。许多作物在此节气前后即开始种植。常言道:“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芒种节气,“芒”是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开始收割;“种”是指晚谷、黍、稷等作物开始播种,正是最忙碌的农事季节。

虽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我国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利用二十四节气,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如二十四节气农事歌就有“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等。

四、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来看,二十四节气完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要求。

1.传统文化的有续继承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完美结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至今仍在影响和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四节气与时光相伴时刻关照着我们,关照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将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2.传统文化的有力保护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国粹,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二十四节气,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走向世界的有力保障

第6篇

春节期间,大家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结束后让我们来看看活动总结怎么写吧!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1牛年春节的活动总结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1牛年春节的活动总结范文1为丰富节日期间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我社区按照上级要求,做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的各方面工作。通过系列活动,使社区广大居民度过了一个安全健康的新春佳节。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制定工作方案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是人民群众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如何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喜庆祥和的佳节,引导和推动全社区文明过节,健康过节、安全过节,是我们社区本阶段的主要工作。社区按照节庆活动的工作安排,认真制定《新村社区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方案》,精心策划,科学分工,确保了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有序开展。

二、扎实开展送温暖活动

(一)开展扶贫慰问活动。春节前,社区走访贫困低保12户,困难残疾人五保老人共10人为他们送去了米、油和慰问金数元

(二)开展拜望老党员活动。社区党委组织社区两委人员及支部部分党员拜望社区老党员,向他们汇报一年来社区的各项工作,同时,认真听取他们对社区工作的建议意见和20__年对社区工作的要求。

三、全面开展干干净净过新年活动

春节年前,社区发动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对社区各主要区域进行了卫生清理,保障无堆积垃圾,路面整洁等。同时大力宣传过环保年,爱好环境不乱扔垃圾。

四、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烹饪活动

20__年2月7在社区广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烹饪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和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深入挖掘和弘扬春节文化内涵,充分调动了社区业余文化骨干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意识。

总之,社区利用这个春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宣传先进的政策思想。让社区居民能够过上平安、快乐、和谐的春节,使我们又向建设和谐社区迈进了一步。

2021牛年春节的活动总结范文2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使我镇人民度过一个安定、欢乐、祥和、文明的春节,营造充满生机、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我镇在春节期间,充分利用农村文体设施、文化活动室开展了群众新春篮球比赛。内容虽然不是很丰富多彩,但却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了文体联欢的乐趣,增加了节日的氛围。

四个村于大年三十至年初二在松柏小学的篮球场上举行了春节篮球比赛活动,现将有关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镇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谢海雁委员就此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村干部按照上级安排和部署,立即行动,精心组织,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活动基本情况

正月初二当天,松柏村小学篮球场内外站满了围观的村民,携老带幼的,场面热闹非凡。首先是欢迎身穿统一球服的各参赛人员入场,领导发表赛前讲话。接着宣读各项比赛的活动规则,然后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比赛。

活动过程中,参赛人员个个面带笑容、精神抖擞,为即将开始的比赛增添了更多的活力。比赛搞循环赛,最后决出冠军,此次活动中,年轻人成为了赛事主力,精彩瞬间时时出现,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比赛结束后进行了本次文体活动的颁奖仪式,为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三、活动体会

通过春节文体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思考,总结了以下深刻的体会:

1、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是农村体育文化运动发展的有力保障。

我镇今年的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较高,人数较多,最重要的一条是上级领导的积极支持和鼓励,极大地鼓励了村民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民对文化活动的新认识和新变化。

2、广大群众的参与是农村体育文化运动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春节体育文化活动,激活了我镇农民对群体活动的盼望与向往之心,此次活动体现了我镇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发展体育文化运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运动直接促进了乡风文明,极大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大家的身体素质、思想境界和生活质量,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1牛年春节的活动总结范文3为响应省市、文明办开展“四走进.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通知要求,我们社区迅速行动,制定活动方案,广泛组织发动,在全社区范围内积极开展“四走进(走进关爱、走进知识、走进艺术、走进自然)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送出关爱、品读家乡、体验文化、提升素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春节,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环境文明建设,在全社区城乡营造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节日氛围,营造良好的节日社会环境。为此,我们象山社区把“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文化活动与社区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了以“扫尘迎新,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组织志愿者与居民、商户共同开展“扫尘”活动,以寄托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在此次志愿者活动中,春联福字---这些极具中国传统节日元素的物品除了在社区公共场所张贴悬挂外,也将由经由志愿者的手传送到社区千家万户,表达志愿者们对广大市民的深切祝福。特别是志愿者还将深入到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家中为其开展扫尘、送春联、送年货服务,让大家都能够感受到新春的暖意。同时,社区还为社区的孤寡、空巢和残疾人结成四个帮扶对子活动。帮扶人在职党员刘佳军、郭公义等为残疾人邱艳梅母子和曲海彬送米、面油猪肉等节日慰问品;为孤寡老人李桂杰送去500元现金,并邀请拥有相关特长的教育志愿者时振明为辖区的中小学生举办了“假期快乐读书伴我行活动”受到了家长学生的普遍欢迎。时老师还为学生们开展了“如何写好春联”,强调注重在春联内容上创新,除了一些传统的祝福话语外,要突出“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与爱心同在、与责任通行”等多种当代的新式春联书写方式,建议学生们把自己书写的春联送到居民住户的手中。

象山社区通过组织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注重实效的载体活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集中组织开展好“四走进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系列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春节。

2021牛年春节的活动总结范文4为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文化,根据县精神文明办安排以及县团委要求,我校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我校组织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活动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下发了主题系列活动的文件,精心组织,把节日活动与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的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精心策划,丰富内容

传统节日在各地呈现不同的特色。__小学围绕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等主题,结合实际,遵循简洁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则,主要策划了以下五项工作:

1、利用寒假期间,让学生寻找关于__文化的优秀历史典籍,围绕春节、元宵节文化内涵,通过收集“春节的由来、春节风俗习惯、春联的起源和意义、家乡举行的风俗活动”等,开展“红色经典赏析”等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深刻领会,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村社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军烈属做好事、献爱心,宣传节日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3、让学生认真记录自己的节日生活,结合寒假作业,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参加节后组织的各类评选活动,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4、进行一次“我所认识的低碳生活描述”活动。

三、强化措施,落到实处

1、加强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传统大节,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放假前,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了春节传统习俗扫尘、祭祖、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等春节文化内涵宣传,增进了广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各位教师、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其作用,分利用板报、宣传标语,积极开展春节文化宣传,弘扬春节民俗传统,倡导文明过节、勤俭过节。

2、制定计划,合理安排,确保每位学生将此项活动落在实处。

放假时,每位学生都按照学校要求,制定了计划书和时间表,确立了活动办法,使主题教育进行的有声有色。

3、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村社志愿服务活动。

春节期间,各村活动小组开展了以扶老助残、社会治安、文化服务、环境卫生为重点的村社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残疾困难户、贫困户提供帮助、进行慰问;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居民整治卫生死角,维护村社公共环境等。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021牛年春节的活动总结范文5根据_文明(20__)3号《关于深入开展20__“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协助和参与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__”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20__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在“快乐的寒假”主题活动中,同学们积极投入感受民俗的活动中来:在走亲访友、赏花游园、逛庙会赏花灯等活动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节日喜庆和浓浓亲情;在与亲人长辈一起包饺子、包年粽、团汤圆等活动中,同学们感受到中华的传统民俗文化。寒假中同学们积极践行“日行一善”,有林__、杨__等到医院中慰问重残病人,有杨__、谭__等同学参与了“美丽__清洁乡村”的活动,还有的同学在家里进行了安全演练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孝老爱亲、乐善助人、机智应对等的良好品质和能力。

第7篇

可是,2005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网络春晚,却在2007年的春节前后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网络春晚”并非指代哪台具体的春节晚会,而是“新娱乐时代”“数字化传媒手段的普及启动数字内容应用”①后的典型产物。它包括了视频春晚、博客春晚、动画春晚等内容,尽管名称不一,但运作模式基本相似:即所有“节目”均由网民自己制作,上传网络后“公平”展示。

央视春晚所遭遇的这场挑战也反映了我国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的现实处境,并迫使我们去认真思索中国传统主流媒体的未来选择。

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媒介环境特征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1)先前像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2)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的状况;3)我们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4)我们正在从单向(on e-way)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interactive)传播媒介。②这些特征依托以网络为载体的个人传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在中国整体媒介环境中日显突出。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主流媒体依凭着统一性的国家话语,理所当然地占据了社会主导权,引导着社会的主流舆论与价值观、审美观。但随着社会阶层多元化、利益结构多元化、表达方式多元化的变革,传统主流媒体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也鲜明地体现在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上。虽然央视春晚这些年来走马灯似地更换总导演,推出一个又一个的新花样来讨好观众,但其所受到的批评责难却是一年强似一年,难以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耀。传统主流媒体所坚守的统一性、全民性与新社会阶层所追求的多元化、异质化需求出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

而“我的地盘我作主”,则是网络春晚喊得最响亮的口号,也是网络春晚最吸引人、打动人的地方。“我”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草根,“我”有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我”拥有了文化表达的能力与权利。以前只能乖乖坐在电视机前的娱乐文化的被动消费型受众,转眼之间变成了娱乐文化的主动生产者。不仅网络春晚表现了这一趋势,新闻报道中新近出现的“公民新闻学”(Ci t izenJournal ism),也是借助了网络、手机、博客等新媒体技术,从而使无数普通人参与到了媒介产品制作生产过程之中。尤其是以博客为代表的“草根媒体”的出现,显示了新闻媒体的巨大互动性与个人化,并极大地动摇了传统主流媒体在信息方面的垄断权,使得多年来形成的传统新闻传播格局面临重构危机,而且还重塑了新一代受众接近使用媒体的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传受关系的颠覆,带来的将是整个娱乐文化景观的嬗变,秩序的更新。

中央电视台作为“喉舌”,必须承担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与教化功能,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中央电视台每年的“重头戏”,自然不能例外。只是与以往的“革命文艺”相比,政治性的色彩无疑消褪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团圆”“喜庆”“祥和”之类的和谐主题,这样的主题与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平和、安定、小康等精神无疑是步调一致的。所以学者张颐武说:“正是通过‘春晚’,……国家和社会,官方和民间都获得了一个可以满足自己的理想的新的社会空间”。③也正是通过央视春晚这样全民欢庆的娱乐形式,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悄然而入,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与需求,来控制(这种控制并非直接简单,其中也包含了妥协的成分)中国娱乐文化的基本形态与内容。但在主流娱乐文化形态下,我们看到的是国家、民族、全民这类宏大想象与群体,群体的情感与关系被反复渲染强调,但个人却无一例外地被忽视或者被收编了。

而网络春晚则反其道而行之,张扬个体性的生产消费者,真真实实地切中了娱乐文化主导权的要害。

试看网络春晚上的一些节目:《后厕训练班》、《狗仔队的一天》、《韩剧杀手锏》、《包公歪传》等等,虽然仍不脱小品的样式,但题材涉及的却是对韩剧的调侃,对狗仔队的讽刺,以及对电视访谈节目、大片、演艺界的嘲弄,还有对敏感社会问题的尖锐揭示。这些均是央视春晚不可能涉及的。这些几近“恶搞”的形式,其本质是反主题的,它寻求的就是态度与价值的多元化,人们可以任意地选择表达。在这样的形式观照下,社会现实的各个层面都可以被当作异质的、零散的与偶然的片段加以肯定。这便与以央视春晚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形态构成了鲜明的对立与冲突。

传播学者沃纳•赛佛林与小詹姆斯•坦卡德在谈到媒介形势变化后所产生的影响时,不无感慨地说:“技术改变的一个结果是,把电视认作向每一个人传达基本相同消息的一个统一的或单独的系统,已不再可能了。”央视春晚因此面临的尴尬与挑战,在新闻传播领域同样存在。

有研究者指出,中国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从形式、选题到内容,几十年老套不变的风格带来的是“三个脱节”的严重后果:1)公众不再把党和政府的媒体作为日常信源;2)公众不再把党和政府的媒体作为重大新闻的信源;3)公众不再把党和政府媒体作为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背景与解释。④并且,传统主流媒体原有的为社会主流群体、新闻界乃至全社会设置议程的功能在2006年也受到了博客们的挑战,在“韩白之争”、“胡戈与《一个馒头的血案》”、黄健翔的“解说门”等事件中,传统主流媒体不得不跟随网络议程,加入到相关议题的讨论过程中。

有挑战,必然会出现应战。传统主流媒体面对形势变化,相应推出了种种应战新举措,比如开办网站、创办手机报、网络电视等等。但笔者认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应对措施还是应该放在中国新闻改革,尤其是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来作出思考与选择。学者孙立平在诊断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时曾说:“就眼下而言,改革中屡次被推迟的那些最棘手的问题,则必须在这20年左右的时间内被面对,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一系列社会与政治制度安排需要在这个时段开始建设。可以说,未来的20年,将是我们这个民族所要经历的历史长河中非常关键的一段。中国在21世纪的基本走向,甚至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在这个看起来似乎很短暂的历史时刻中的思考、选择和作为。”⑤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关键时刻,那些屡次被推迟的最棘手的问题必须在这样的时刻被认真面对。

首先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性质问题。传统主流媒体的性质毋庸置疑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可是,目前的主流媒体除了“喉舌”性质外,还有企业性的经营性质,这大大损害了它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央视春晚从念祝贺辞到台下观众的镜头扫描,背后都有经济利益的考量,这让人们对传统主流媒体的公共形象备感怀疑。因此,将传统主流媒体的性质进一步明确,让经营与主流信息的分开,是维护传统媒体主流地位的当务之急。

其次是传统主流媒体传受观念的更新。“受众”不能简单地被视为信息接受者,或者是信息消费者,而是应该对他们有所区分,那种针对全民的观念一定要彻底抛弃根除,因为这样的观念只会使自己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事实是,现在广大受众从传统媒体上读到、听到或看到的新闻,往往不是他们已经看腻听腻的,就是他们并不想知道的新闻。有人将网络春晚与央视春晚进行对比,认为网络春晚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相看两厌’的主持人,没有‘与现实生活巨变总有点脱节’的节目,所有的‘节目’一律来自最真实的生活,唯一的主角―――人民大众。”⑥同样,人们亲近博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博客给公众讲坛带来了真相、新鲜的声音和可供选择的观点。因此,把握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受众,影响那些自己真正想要影响的人群,针对他们设计出种种媒介产品,改革旧有的新闻生产方式,并从理性的角度尊重受众,公平地对待受众,才有可能稳定并巩固自己的主流地位。

其三,中国公众的媒体素养亟待提升,这个任务传统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目前,传统主流媒体对公众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很少主动积极地调动公众对公共问题的参与兴趣,引导他们的正确参与方式,而是逼迫他们不得不借助网络空间传播一些缺乏理性精神的言论,这种方式对公众的培养和传统主流媒体形象的塑造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伤。其实,从长远看,传统主流媒体以负责任的态度与行为肩负起提升公众媒体素养的职责,对维护自己的主流地位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借此培养出符合自身兴趣与要求的高素养的媒体受众来。当然,这种培养方式要建立在灵活而有生气的新的传受观念基础上,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性的引导方式,而不要重复以往经验证明已经难以奏效了的手段或方式。

(作者系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①《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转引自《中国文化消费迎来“新娱乐时代”》,浙江新闻在线2007年2月28日

②转引自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③张颐武:《“春晚”记忆,我们的“共识”的塑造》,张颐武新浪博客2007年2月13日

④李希光:《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传统主流媒体何去何从》

第8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鄂伦春族;传承

1民族文化在建筑设计中传承的意义

文化为骨、设计为肉才能创造出完整的有思想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中,文化内涵一直是大家非常重视的方面,建筑设计与文化之间有着不能分割的联系,文化的精神与物质的层面可以从建筑设计中表达出来,而建筑设计需要通过文化来让人理解意义所在。建筑设计的文化包含着建筑设计本身的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形象视觉的文化。用现代的方式,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将传统的民族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之精髓同现代设计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更新、更有价值、更符合当今的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建筑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设计要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现代气息,使之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韵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艺术感染力。建筑设计借助寓意吉祥的图案、文字、传统民族色彩、传统民族工艺品等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元素,使民族文化得到表达、传承与运用的同时也使建筑设计拥有了民族的传统风格与韵味。

2鄂伦春族文化的形式特征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2.1寓意吉祥的图案。鄂伦春族的宗教形式,表现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鄂伦春族崇拜的自然神有太阳神、月亮神等等。除自然崇拜外,鄂伦春族对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而且现在亦如此。有如此多的神灵崇拜,也会衍生出很多的象形图案,所以,鄂伦春族的常用装饰型图案常为蛇神等图腾图案。浮雕分别是体现自然崇拜的等传统图案,抽象纹饰分别为象征祥和的各种传统卷纹等等。

2.2文字符号的民族特色。鄂伦春族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所以在文字方面与蒙古族有共通之处,将蒙古文字作鄂伦春族独特的文字符号。

2.3色彩上的民族特色。鄂伦春族地处中国北方,房屋结构多为木质,衣服材料也是常用天然材料,织染工艺不是很发达,所以,民族常用的色彩多接近天然色,例如:赭石、褐色、白色、灰色、黑色、深红、姜黄、蓝色等。色彩在表达民族特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4工艺美术中的民族特色

2.4.1刺绣。鄂伦春族妇女善于刺绣,从头上戴的到脚上穿的,都要绣上小动物的图案,显示了她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2.4.2剪皮。剪皮是鄂伦春族妇女创造的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利用桦树皮和兽皮剪制成人物、动物等形象,作为儿童的玩具;为了使皮袍、帽子、口袋、手套的口沿、四角美观、耐用,还剪制一些图案,用狍筋、鹿筋线缝上,成为一种艺术装饰品。

2.4.3雕刻。雕刻是鄂伦春族手工加工的一部分,也用于宗教用品,分浮雕和圆雕两种。浮雕主要雕刻在桦树皮器皿上,也包括刀鞘、马鞍、鹿哨、木盒上的雕刻。圆雕是用猎刀对木料、松树皮、兽骨等进行的立体雕刻。

3民族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3.1建筑形状。历史上,鄂伦春人的房屋主要有“斜仁柱”、产房、土窖子、木刻楞房、桦皮棚(林盘)、布棚(麦汗)、高脚仓库(奥伦)等。“斜仁柱”是鄂伦春族游猎时最主要的住房,呈圆锥形。所以,在建筑形状上,可以借鉴圆锥形来确定建筑的形状,使之有主观的表现形式。

3.2建筑外立面装饰。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与山地居住环境使其多利用木制品,所以在建筑设计中可多使用木质装饰。雕刻与剪皮是鄂伦春族擅长的工艺美术形式,在建筑外观设计中体现出这些特点也是必不可少的方面。

3.3建筑外立面色彩。主体颜色接近自然色:米白、褐色、土黄、黑色为主体色。夹杂一定面积的暗红、明黄与蓝色,这些颜色能够体现出民族的独特审美韵味。通过对色彩的搭配、利用,可以赋予建筑设计独特的属于鄂伦春族的民族风格。结束语随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同化,民族文化逐渐产生了断层,并且有逐渐消亡的趋势。鄂伦春族作为中国北方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同样处于全国文化相互融合与同化的大趋势下,很多很多的文化特色都开始慢慢的消失。如果没有自己独特文化代表,那么这个民族将失去自己的精神内涵,变成一个空洞的代号。作为鄂伦春民族的宝贵遗产,鄂伦春民族文化理应受到重视与保护。带有鄂伦春族民族风格的图案、文字、色彩、工艺美术等民族文化是鄂伦春族独有的,通过对鄂伦春民族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升华,让分散的文化聚集起来,成为一种建筑符号。这种拥有鄂伦春民族风格的符号被运用于建筑设计时,以民族的风格和特色得到传播和继承,从而间接代表鄂伦春民族。民族化的建筑设计,给世界传达了鄂伦春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使我们的建筑设计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融合民族文化,以民族的特色走出去,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与重视。

作者:冯姿润 陈奎旭 陈凯 毕明岩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杜海斌,林涛.浅谈民族传统与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J].建筑与规划,2008,22(2).

[2]王,王爱清.民族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艺术性[J].飞天,2011.

第9篇

元旦和春节的区别是什么

通常说的新年是元旦,即阳历1月1日开始算起。而春节是农历一月一日开始算起,新年贺卡大多是庆祝元旦的。

元旦也被称为“新历年”,是指现行公历的1月1日。但在1920xx年之前,“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夏历新年。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一月一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

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20xx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

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

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是中国节日还是洋节

元旦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民俗。

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一个节日的成立,除了时间有一个特定的选择外,它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文化内容。但元旦现在只是个符号,没有任何的民俗内容,没有在老百姓中形成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感到元旦空洞,和星期天没太大差别。”

《辞海》中写道:“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元旦这个词,而有关史书也记载中国古代有元旦这个节日。

按照中国传统,每一个节日都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风俗,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可为何唯独元旦缺少这些元素?

“这是因为现在的元旦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民国前中国普遍使用农历,那时的元旦是农历的一月一日。而辛亥革命后改用公历纪年,强行将元旦改为公历的一月一日,也就是现在的元旦日期。”

1920xx年,推翻清帝统治后,孙中山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加强国际联系,遂取消农历纪年,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也想将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推行公历纪年做了很多极端的做法,他们甚至禁止民间过农历新年,强迫老百姓按照公历过年。“这样的做法在近代化背景下来看没有错,但关键是节日文化与民族传统是紧密相连的,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萧教授说。“当时的政府希望老百姓按照新历法过节日,但事实上,老百姓不买你的帐,依旧按照农历初一过年。”

据史书记载,农历初一被称为元旦,春节被称为立春。“政府看到公历过年在民间得不到推行,为了弥补农历和阳历的差异,就将元旦移植到公历的一月一日,而将农历初一叫作春节,春节本是立春之节,不是新年。”

第10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视野下,现代经济发展推动着各地区经济模式转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必将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模式的变迁。文化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而作的文化调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潜移,这种文化在潜移过程中会与固有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新的冲突。如何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化经济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找到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新途径,在发展经济、保持传统文化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达到既发展民族经济又保持传统文化的双赢目的,这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会对以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民族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是促进民族经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发生经济形态的转变,民族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会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从而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的文化诞生。这是现代经济对民族文化主要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1]民族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是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转变。“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由于它们面临的不仅有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2]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融入较先进文化,不仅是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淘汰最有效的手段方法。以农牧为主的达斡尔族人过渡到农耕与畜牧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例,达斡尔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罕拜舞”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新“罕拜舞”保留了原始舞蹈中农耕狩猎的舞蹈动作,结合了现代人的特点,发展成为老少在广场能够健身的大众化舞蹈,成为传承达斡尔文化的重要载体。鄂伦春人从单一狩猎向农耕文化转变,他们走出山林,放下心爱的猎枪,开始农耕生活。而农耕之余,发展起来的桦皮画艺术则将对山林的留恋留在了方寸之间,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存活在当下生活中。这些文化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快适应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来讲,伴随着新经济而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其次,混居经济对文化影响是促使文化模式的趋同,其结果是淡化本民族文化,共同形成新的大文化。从现在我国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显着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就某一局部地区而言,主要是少数民族之间或同时与汉族混杂居住。”[3]在黑龙江地区,混居是本地区特别鲜明的居住特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有54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黑龙江中、东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为主散居地;满族主要散居在哈尔滨双城周边地区;蒙古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靠近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人数较少的赫哲族居住在同江、抚远紧邻俄罗斯的边界地区。散居的民族在居住的具体村落中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各地朝鲜屯、回民村、蒙古民族乡镇多是民族人口相对多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提倡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些人口少的民族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散杂居地的不仅经济发展模式要相互影响,文化也处于相互融合的态势。要想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是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得以延续的。但是,那些人口规模小、本民族的消费群体在逐渐减少的民族在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更多文化基因的丢失。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都是由于人口过少,在周围强大的汉、蒙、满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文化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缺乏经济发展目标的民族文化保留是艰难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点,致使本民族文化淡化,随之而来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趋同。

再次,地缘经济是衡量外部经济对民族文化影响的重要标志。空间距离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重要尺度。经济越不发达,距离中心城市越远,民族文化的遗存保留就越加完好,受到城市化经济冲击的影响越小。地缘经济的辐射强弱,地缘优势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以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聚居区为例,在接近市区的区政府附近的达斡尔族村齐齐哈村,达斡尔人居住的建筑与其他汉族人的建筑模式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唯独在建筑上保留了开西窗户的习惯。而当地的汉人在建筑时也采纳了西窗建筑风格,除此之外,看不到一点有达斡尔族的建筑风格的民居。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卧牛吐、莽格吐民族乡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民居。此外,汉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其原有的文化特点逐渐淡去。少数民族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汉文化与其他民族问题的交流是相互的,彼此相互影响着的。总的来说,汉文化由于处于文化的主流与支配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民族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与汉文化接轨。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文化潜移,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导致民族传统的改变。

二、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首先,传统文化模式的滞后性,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文化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经济模式的转变,要求文化相应转型。当出现经济文化不同步问题时,原有文化将失去存在基础。以黑龙江鄂伦春涉猎经济发展困境与鄂伦春原生态山林文化为例。当20世纪初期,大小兴安岭均有鄂伦春猎人的身影,他们或以“乌力楞”(同一父系的人们或几代子孙组成的集体涉猎组织)、“阿额”(由3~5人自愿组成的临时性生产组织)、个人为主,进行涉猎活动。但到了195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告别了驰骋山林的生活,分别在黑河瑷珲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新兴乡、塔河县的十八站乡、呼玛县的白银纳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建立了5乡1镇的鄂伦春新乡村,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也由涉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这种变化导致了以山林文化为主的文化形式,如桦皮文化、涉猎文化由于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变得淡化乃至逐渐消失。“由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伴随生活方式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断裂,处于濒临衰亡的边缘,现代的鄂伦春文化几乎被汉化。”[4]对于文化来说,原来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文化逐步变迁、消失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对于经济来说,这种过时的文化因为很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调试,这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

其次,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习俗与心理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导致行为方式消极,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以黑河市瑷珲乡新生乡为例。在1984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鄂伦春族有42户承包了土地。到1985年,42户鄂伦春人共承包土地1665亩,人均22.5亩。实际情况是,在1984~1995年,全乡鄂伦春族只有10户种了部分土地,有20户将土地转包给他人,5户分到土地后既没有转包也没有耕种,而是出现了“弃农归猎”的现象。[5]这种怀旧的习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保持固然有一定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与经济发展合拍的文化传统毕竟是文化进程中的阻碍,这种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民族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在原有的圈子里循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转变过程中,文化意识中的原始习惯定式对新变化的不适应,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调适困难,影响着经济发展。如:鄂伦春人中的“乌力楞”氏族组织中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即使是氏族内部劳动技能差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乃至最好的物质保障,面对现代化竞争意识加强,一部分鄂伦春人显得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缺乏积极发展新经济等思想观念,加之骨子里民族性格中的耿直因素,使 他们很容易与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合不上节奏。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内心深处对驰骋大自然的留恋,使他们对农耕文化或更进步一些的现代文明产生纠结。

“鄂伦春族如何继承民族意识的优秀成分(比如互助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等),同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尽可能消除或减弱唯利是图、金钱万能观念对鄂伦春族的消极影响,这是鄂伦春族在新时期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事实上却不那么乐观,在鄂伦春人中不仅明显存在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强的现象,反而在现代意识的强烈冲击下无所适从,特别是在长期扶持政策的作用下,形成了依赖意识和盲目的优越意识,影响了鄂伦春族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环境。”[6]一些民族的适应性,不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会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此外,社会主流文化变迁过快与民族传统文化本身相对稳定这一特点,使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对经济发展也是不利的。主流文化“体现着时代主导思想、支配着文化发展方向,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从根本上规定着社会制度、行为方式和精神文化内容,反映着特征时代文化的本质特征规范和引导者其他文化顺应文化主流的发展”[7]。

主流文化的特定决定着其他文化要适应它的发展变化。而传统文化由于其固有的文化稳定性与文化的历史性,在文化面临转型时期与主流文化的变化性与时代性会产生文化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要么是主流文化淹没了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消失;要么是传统文化的坚守,使建立在其文化意识平台之上的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固守在一个战车上,结果是文化与经济原地踏步;要么是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成新文化,其代价是抛弃原有的文化特点。这是文化变迁中最好的结果,也是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不论是现代化经济对民族文化的影响还是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经济发展的制约,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应该找到一方面能够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途径,另一方面,将民族文化优秀的部分加以改变,在保持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有时代特点、能够跟上现代化步伐的新的民族文化。“1979年,在联合国召开的基多会议上提出了总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应尊重文化价值体系。我国少数民族目前的经济状况正是充分调动其体内资源进行综合运用,立足于传统文化不断进行调适的过程。只要引导利用得法,传统文化不仅不会拖累各民族的发展,反而会成为各民族发展的推进器。”[8]只有在保持原有文化基因,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善于与时展相结合,以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进步,变传统民族文化中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发展中保持,在保持中发展,真正传承了“活”的民族文化遗产。

第11篇

【关键词】 李时珍 中医药 文化产业 蕲春县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也是世界医药史上伟大的科学巨匠之一。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世界医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黄冈市蕲春县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里,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医药资源丰富,文化积淀丰厚。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李时珍”品牌,黄冈市蕲春县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未来发展出路,为促进蕲春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指引方向。

一、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机遇,黄冈市蕲春县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数据显示,蕲春县围绕李时珍医药文化品牌,医药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文化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该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基本发展情况如下。

1、医药文化与医药生产销售有机结合,引领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蕲春围绕“李时珍”这一无形资产,将“医药兴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大力推广药材种植和销售。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规模种植、加工、贸易及产业化格局,建成了冠名李时珍的酒厂、药厂、医疗保健品厂等数十家医药骨干企业,产品由单一的补酒发展到中药胶囊、片剂、丸剂、冲剂及保健药枕、腰带、药用化妆品等18个系列50多个品种。二是创新发展医药文化事业。坚持长期办好“一节两论坛”,即李时珍医药节会、李时珍国际健康论坛和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推广李时珍品牌,传播中医药文化,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研究开发李时珍品牌,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医药文化大发展。三是通过扩展李时珍品牌推进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依托李时珍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着力抓好以华中影视文化基地、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等为重点的赤龙湖生态旅游区,以李时珍文化街、李时珍主题文化公园、玄妙观、昭化寺等为核心的蕲州中医药文化及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南天河漂流、太平避暑山庄和桐梓温泉等为支撑的云丹山风景区、三角山名胜风景区、横岗山森林公园名胜风景区、仙人台名胜风景区、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七大板块建设,全方位、多层面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把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健康养生、商务休闲、教育科研文化、运动疗养、观光旅游及健康环保于一体的国际化的综合社区,促进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医疗协调发展,逐步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之乡。

2、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大企业集团成为投资主体

2006年,蕲春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建成173个中药材种植场,110个药材专业村。2007年全县中药材生产总面积增加9360亩,新增加200亩以上基地10个,全县种药大户达到1086户。他们积极摒弃传统的遍地开花的建药材基地模式,以科技为支撑,聘请湖北中医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成立GAP基地建设顾问团和技术研究小组,制订中药材品种种植规划。成立蕲春县中药产业协会,对基地技术人员和种药大户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有两个药材专业大乡(镇),163个药材专业村、场,3000多个药材种植大户,年医药经济产值2.3亿元,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基地建设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格局,以及集药材种植、药品生产、生化科研、医药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条。同时,他们以《本草纲目》为品牌,运用现代科技激活中医药产业,先后引进2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中药港、舒家康药业有限公司、台湾顺天堂药业集团等企业入驻蕲春李时珍医药经济开发区,到2010年底入园的医药企业已超过20家。已形成大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的发展格局。

3、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知名度较高,行业协作促进中药材生产销售

蕲市始于宋,盛于明,历史悠久,载誉九州。1991年,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设立蕲春李时珍中药材专业市场。1996年,经审查批准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每年一届的药材交易会和两年一届的李时珍医药节,在促进蕲春中草药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蕲春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依法依规成立单个品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如檀林镇槐树村以村支部牵头成立了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百合生产的快速发展。中介组织的成立为蕲春中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为建立中药材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主要如下。

1、医药文化研究不够,与“医圣”地位不符

李时珍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也是距当代最近的医药大家,其《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中医药传统文献的重要价值。尽管对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的研究一直有人在做,但总体来说,组织松散,队伍不大,研究方向散乱,成果不多效益不佳。虽然黄冈、蕲春均成立了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并出版了学会期刊《本草》,但与李时珍“医圣”地位不相符,在国内及业界影响度不高。

2、品牌效益发挥不够,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不高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实力竞争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既是产业发展助推器,更是增长极。在蕲春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县份,历史上曾出了李时珍、顾景星、黄侃、胡风等许多文化名人,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但过去多是停留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利用李时珍文化品牌明显滞后,没有真正把李时珍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3、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从国内国际比较来看,黄冈市医药资源整合程度还不高, 企业的实力不强。如在国内以“张仲景医药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河南南阳宛西制药已成为集基地、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连续十年领先河南中医药业,跻身中国中药30强。而黄冈一些较大的医药企业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进而不能成为拉动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牵引力,自然亦无法与一流医药企业相抗衡。

4、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医药经济外向度偏低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且形成产业化的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资金匮乏,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开拓不力。二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出于风险和既得利益的考虑,对处于研制阶段的药品不愿作前期投入,使相当部分有资金的企业缺乏项目,而有项目的科研单位在缺乏资金的条件下开展科研。三是体制障碍也造成科研单位与医药企业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太少,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未真正起步;中成药、生物医药等产品市场份额偏低。

5、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主要是中药材种苗补贴政策未落实,影响了老板投资建中药材基地的积极性;对药农的补贴政策更缺乏持续性;同时,对医药企业给予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够,在财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力度也不大。这些方面亟待政府给予支持。

三、促进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突破。

1、传承与创新李时珍医药文化

(1)强化对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传承。一是要重点开展李时珍医药文化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充分发挥李时珍纪念馆的功能,使其成为国内外医药者祭拜医圣和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阵地,办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和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旅游、文化交流的窗口。二是开辟建设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中医药旅游专线,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以拜谒医圣李时珍为主线,参观李时珍纪念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加工、种植和中医药文化等。培训导游及有关人员中医药知识,使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药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技术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医医院形象文化、服务文化、特色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加传统文化含量,提高中医药文化品位,塑造优秀的中医医院形象。

(2)创新和发展李时珍医药文化。一是积极创作李时珍医药文化艺术精品。撰写制作包括有关中医药的影视、文学、艺术和科普作品;开发、制作李时珍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宣传中医药政策和发展成就,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二是建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传统企业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升华路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李时珍企业文化,为建立现代中药药业文化提供范式。三是创新节会兴办内容。充分发挥李时珍名人效应,把举办医药节会由文化活动为主向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转变,使医药节会逐步成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成果汇报会;由各级领导参加为主,向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中医院院长、中医药科研单位等参会转变;使医药节会成为中药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化成果展示会。

2、着力培育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及产业优势品牌

一是以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即将在央视播出为契机,以“李时珍医药论坛”、“大别山茯苓文化节”、“大别山地产药材推介会”等为平台,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努力培育新的中医药文化,在鄂东乃至湖北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二是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思路,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以品牌增效益,打造具有鄂东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3、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蕲春县党委、政府应组织成立专门的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产业方向、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为中医药文化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此,一是要加大对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二是要加大对鄂东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的资金投入力度。鄂东地区属大别山区,是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交通主体框架虽已基本形成,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要推动鄂东地区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大别山二级生态公路”,使之能通达鄂东各地。三是要出台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使急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4、扶持李时珍医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医院

继续加大对李时珍中医院建设和支持的力度,将其打造为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的前沿示范阵地,建成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成为中医医院的品牌。组建“李时珍中医药实用技术学院”,加快中医药各类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聘请中医执业医师坐堂诊治疾病。

5、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1)制定实施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造就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和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形成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团队。重点引进带有中医药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的科研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教人才、高级医疗人才和农村中医药技术专家。大力培养面向农村、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从事种植、加工、经营的实用人才。加强药农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药农的专业素质。

(2)依托中医药大专院校和中医医疗机构,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整合黄冈市现有几家冠以李时珍名号的研究机构,成立李时珍研究院。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中心。

(3)鼓励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和地区间中医药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外开办中医医院和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涉外中促进中医药行业对外开放。

(注: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02905);黄冈师范学院博士基金“基于产业共生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冯春:对湖北传统医药文化资源的认识及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9).

[2] 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2011,9(11).

[3] 周彭、王尚勇、谢先春: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亚太传统医药,2012,8(5).

[4] 黄光英、龚菂:李时珍医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2).

[5] 陈中文、韩进林: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4).

第12篇

关键词:月亮文化;宜春城市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策略

一、依托月亮文化的城市品牌形象传播样本分析

月亮作为一颗“人间万姓仰头看”的自然行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了最多元、最丰富的一个文化媒介因子。自然性是月亮的基本内涵,而文化性则是月亮的精神内涵,受众认知程度最为丰富、最具有辨识度、资源分布最广。盘点中外月亮文化,有多少个视角,就有多少种界定,有探索太空奥秘的月亮,科技、有包含语言意境、神话传说和象征意蕴的月亮文学、有深远宗教意义的月亮禅学、有引人深思、感触人生的月亮哲学、有历史悠久的月亮民俗、有精致璀璨的月亮物质文化遗存等等。然而,寓于城市品牌形象中的月亮文化大都定位清晰鲜明、划分集中,并能依据空间上的差异性产生不同的文脉表述样式。

(一)月亮古都――扬州

以咏月诗词内容为载体的扬州月亮文化,早在唐朝就获得了“月亮城”的定位,“二十四桥”的明月、“落月摇情”的曲江吸引着古人纷纷以“烟花三月下扬州”为时尚之风。扬州月亮在初唐诗人笔下有苍凉之美;在盛唐诗人笔下有乡愁之美;在晚唐诗人笔下有风雅之美。“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的诗说的是扬州占尽明月风流,更赠予“二分明月”金字招牌给扬州,直抵人心。所以,月亮文化是扬州历史和人文的载体。现代扬州仍留存着诗意的美好,扬州人也没有辜负这份优美,继续以“人文古城,诗画扬州”的主题全力构建“古文水绿秀”的城市形象的精准定位。中秋之际在扬州市民中心广场东侧策划了互联网+灯光艺术背景的“月亮阵”灯光秀装置和一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月亮城”的视听盛宴将城史娓娓道来,再一次提升了扬州城市形象。

(二)科技月城――西昌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则是以“嫦娥”发射基地和沉有月亮的邛海传说为载体,使得古代神话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形成的“月城”、“月亮女儿的故乡”。在这里航天人用青春、汗水和飞旋的生命开启宇宙的奥秘,所以西昌在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发展中一直传承和延续着这一特色。比较成功的传播案例除了“月亮女儿“选拔大赛,还有入围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的《月亮船》,该部以西昌邛海、泸山为主背景拍摄的儿童电影,山水和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山水之中故事引人入胜。

二、多维视角下宜春月亮文化城市品牌视觉形象传播现状分析

(一)宜春月亮文化品牌视觉形象传播媒体分析

我们通过汇总报纸报道量以“标题中出现宜春月亮、明月山旅游”为考察标准分析2007年以来宜春媒体传播情况数据来考察宜春外部媒体中的传播导向现状,以及近似类型城市形象进行传播媒体比较,得出结论大致如下:月亮文化、明月山旅游是宜春媒体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市域媒体关注的焦点往往更多集中在节日或是学术文化上,相比对照城市,传播力并不突出,尤其在近2年中量直接呈现下降趋势;宜春月亮文化在省域媒体和外部媒体关注中以2014年《人民日报》刊登文章为亮点外,在近几年整体报道量偏弱,缺乏传播亮点,效果短暂,后续发力不足。究其原因,首先是近几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播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形象的多渠道分散传播影响了传播效果,传统定式思维下的电视、报纸广告投放效果未尽如人意。其次是“他有我也有的”雷同城市资源以及城市管理者的意愿差异,导致城市形象构建在传播中产生有和无的区别。

(二)宜春月亮文化品牌视觉形象传播符号分析

城市视觉形象信息只有凭借符号才能流通,人们对城市形象的“真实”印象绝大部分都是从符号传播中获知的,符号传播所建构的信息影响着人们对城市形象的真实理解,更能令公众信服。尽管宜春对月亮文化品牌进行了商标注册和网络域名注册,与此相匹配的城市指示性符号缺乏整体和系统性设计宣传,城区人口集中区域的地标性景观符号亮点阙如,在城区通往明月山景区的交通路线上景观规划分散,城市家具设施创意力度不够。

(三)宜春月亮文化品牌形象营销条件分析

近十年来宜春依托明月山自然资源,围绕月亮文化主题展开丰富创意,将月亮文化和其他文化相互结合,打造了“情月相融、泉月相映、禅月相通、农月相趣”四星捧月的格局,独家举办过的十届月亮文化旅游节也曾获“赣鄱群星奖”有一定累积效应;宜春政府大力拥有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和“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称号,这些都形成了活力十足的宜春月亮文化城市形象构建中的优势。在劣势上由于月亮文化容易被复制,使得宜春市域内受众意识对宜春月亮文化内涵理解仍旧淡薄,尚未形成文化自觉。而当我们在考察宜春在江西省域内、广域范围内的形象现状时,发现其更多地处于“知名度偏低、熟悉度极低”的尴尬状况,这种现实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对宜春十分不利,但也恰恰给宜春城市形象的传播构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运作空间。

三、月亮文化特色下的宜春品牌视觉形象传播战略与构建对策

(一)基于定位实施品牌传播战略,强化城市形象传播力

根《宜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2008-2030)》对未来宜春城市形象定位表述为:“赣湘边际区域重要的中心城市、中部城市品牌传播主题源自城市定位,著名宜居城市”。该定位是宜春在未来所要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需要通过传播手段达到目的。我们可以把宜春基础资源和月亮文化差异竞争作为宜春城市形象的传播起点,从城市特质上去考虑和描述,进一步为城市居民的生态宜居加上鲜明的注脚,我们的建议如下:“闲逸明月,灵动宜春”、“和润美韵,品位宜春”――基于宜春地方文化与品质的定位描述。

城市形象战略具体的实施步骤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统一城市品牌与强化视觉识别

推进实施宜春城市视觉品牌的统一与规范工作,使品牌传播的效应清晰化。

2.创建立体的月亮文化传播渠道

针对宜春县域、都市圈及江西省域、中部范围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公众,使用公共、活动、媒介、宣传品四大推介渠道推动宜春形象观念,使文化效应达到最大化。比如,在公共活动中可以独立、联合、协力、委托等形式举办各种与月亮文化主题相关的综合活动,像征集与推广城市标识、宣传品征集、论坛与会议,又或是以重点区域为主的旅游推广 、节庆日推广;在当地星级酒店平台提供宜春月亮文化形象宣传资料,或是在长途、火车候车厅播放城市形象宣传片等。

3.整合各种形象资源

首先要求分管和从事宜春城市形象的所有人员深刻认识并明确宜春城市形象传播的整体蓝图和具体诉求;其次是信息与媒体一致性包括新闻的风格、广告的设计表达等;还有对不同的宜春城市形象营销传播方案编制出来,并与特定的营销目标紧密结合,将城市服务功能融入宜春在全国地区的推介活动。最后是和不同营销战略的合作者形成风险共担。

(二)构建完善月亮文化景观视觉标识系统,提高城市形象的创造力

1.月亮文化景观空间视觉标识表现构建

首先是加强明月山旅游景观地标的创意设计,构建整体宏观的城市旅游形象的空间视觉标识,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作为突出、最具有特色的景观部分,要在规划中做好统筹协调,才能起到应有的引力效果,尽管月亮造型已经出现在明月山广场入口,但由于其具象形态所代表的意义局限,加上制作比例尚小被周围山水自然所覆盖,又时常被其周边游客搭建的帐篷所影响,在整体气氛上难以产生文化遐想和震撼,意义已然大不同;其次是着力打造宜春月亮文化夜景观系统,根据地形环境,以月亮为题确定夜景设计风格和基本格局,系统性地对点、线、面和空间形态进行有机组合;再次是完善宜春城市月亮主题文化公共艺术系统,尽可能的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城市硬件,如公园绿地、道路广场、城市雕塑、路灯栏杆等当做传承月亮文化的具体载体;最后是通过文化街区改造构建月亮文化底蕴的空间标识,在城市建筑的每一个细部运用月亮文化元素,把与月亮有关的历史事件、成语典故加以固化,配合仿唐古建筑风貌,保持月亮简洁明快的风格特点,使用金属、实木、玻璃等材料,饰以古典纹样,激发旧街区活力,并在街道上,以真人大小的铜雕,复原唐宋诗人咏月的情景,呈现出有月亮文化生命力的街区新形态。

2.城市月亮景观数字媒介表现构建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可以将月亮文化景观以全新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实景照片形式的明信片或城市宣传片,其构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借助互联网、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播媒介宣传本土文化;其次通过手机APP设计明月山景观立体的路线和景观节点,并与地方高校联动合作,以相关研究课题或创新创业竞赛方式开展;最后是以月亮为题设计虚拟图形成为新的景观元素,并可与环境、人进行互动,不仅丰富了月亮文化的形象,对升华月亮主题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