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股票价值投资方法

股票价值投资方法

时间:2023-07-06 17:1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股票价值投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股票价值投资方法

第1篇

1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一直在会计计量中占居主导地位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其根本的原因是历史成本具有客观性或可验证性,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往往更注重现在和未来,历史成本的局限性就凸现出来了。历史成本计量受到的直接冲击来自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合约,其形成时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并未发生,无历史成本可循,因此,历史成本无法满足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要求,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优势在于紧密结合价值,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出相关资产的价值。此外,公允价值计量还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2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

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有:现行市价法、现行成本法、现值法、数学模型法。其中现值法和数学模型法主要用于非流动资产。

2.1现行市价法现行市价法是比照与计量对象相同或相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确定计量对象公允价值的一种估价方法。现行市价法又有以下几种具体操作形式:①直接确定法。直接确定法是指在活跃市场上能找到与计量对象完全相同的交易项目的情况,依其最近交易价格或当日市场报价作为计量对象的公允价值。它的前提是必有完全相同的交易项目,显然这种方法应用起来有相当在的局限性。②调整确定法:它比直接确定法更加灵活,只要求两者基本相同或相似即可。首先,确定参照物的现行成交价格。其次,将计量对象与参照物在本身产品功能、品牌知名度、市场条件、销售条件和销售时间等方面进行差异对比,确定差异额或修正指数。最后,在参照物的现行市价基础上,加减有关差异额,或乘以相关修正指数计算确定。③市盈率法:市盈率是计量对象的市场价格与其收益额之比。市盈率与参照物的市盈率大致相当时就可以根据计量对象的收益额与参照物的市盈率计算确定计量对象的市价。计量对象的市价=计量对象收益额X参照物市盈率。这种方法通常只适用于企业整体资产的估价。

2.2现行成本法现行成本法又称为重置成本法,现行成本实际上是在计量当日重新购置或购建被计量资产所需要的成本。它是从购买人的角度出发的,它的前提是可再购买性。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公式为: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这里的重置成本是指预期某一资产交易日重新取得该项资产的交易价格,实体性贬值是指置存该资产时产生的自然损耗,功能性贬值是指资产置存期间产生的无形损耗量,经济性贬值主要是指再次出售该资产产生交易支出如销售费用税金等。

2.3现值法现值法是通过计算计量对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现值法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方法,主要表现在:现金流量发生时间、金额的确定,折现率的选择都离不开人的主观估计。基本表现形式:计量对象带来的现金流量包括两部分,即年经营现金净流入和将来出售时所带来的现金收入。

3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选择

既然投资方案评价关键问题是确定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和与其带来收益的“值”,那么本文就从投入和产出这两方面对股票来说明公允价值获取方法的选择。如果是短线投资,投资时一定是按当时购买时的价格确定,它应当是活跃市场的,所以投入时以直接确定法为主。由于是短线投资,预期变现时股票价值的确定就不宜采用现值法和数学模型法,主要是重置成本法、调整确定法和市盈率法。例如,投资xx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预计明年股价(公允价值),以便出售。这明显为短线投资,采用市盈率法。A钢铁股份有限公司EPS如表1所示。A股份历史的市盈率在3倍到40倍之间,当前市盈率为15,目前价值趋于合理,因此其公允价值为0.67×15=10.05元/股。如果股票获取价值低于10.5元,可投资,否则不可投资。如果是长线投资时,和短线投资一样,投资时一定是按当时购买时的价格确定,它应当是活跃市场的,所以投入时以直接确定法为主。由于是长线投资,预期变现时股票价值的确定宜采用现值法和数学模型法。例如投资B公司,使其成为子公司。由于是长期投资,宜采用现值法。

首先,对B公司有关指标进行预测。其次,根据表2有关数据编制B公司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再次,根据表3、表4编制司的预计现金流量表。第四,预测折现率。Ri———在给定风险水平条件下资产i的合理预期投资收益率;Rf———无风险投资收益率;βi———投资于资产i的风险矫正系数,即对资本市场系统风险变化的敏感程度;Rm———资本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由于Rf通常用国库劵收益率,Rf=(4.5%+4.85%)/2=4.675%注:2015年发行两种国债,3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5%,5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85%,二者等额发行。工业企业平均收益率为7%,所以Rm为7%。注:国家统计总局数据。

第2篇

“专业投资者也会受种种限制,有自己的劣势,而业余投资者们如果能够随时跟踪记录身边的信息,发现要远高于华尔街的投资专家,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

彼得・林奇以自己20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大家,任何一位普普通通的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而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本书没有深奥的理论,一窍不通的投资者也能心领神会。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

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

这是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又一本林奇投资策略实践指南。本书中,林奇所选择的21个选股经典案例,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

而林奇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25条投资黄金法则,则是其一生的经验和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有助于投资者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

拉里・威廉斯《短线交易秘诀》

短线交易是大多数交易者和准交易者参与市场的方式。它提供了最大的财务回报,同时也体现了对交易者最大的挑战,交易者必须专注和警觉,还要有严格的计划。

本书作者拉里・威廉斯,是过去30年中最受欢迎、最被认可的技术分析师。作者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了他多年的成功交易经验,把他关于市场的智慧传递给读者。借助作者的专业指导,你可以了解诸如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三个最重要的周期是什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蒂莫西・韦克《巴菲特怎样选择成长股》

“交易越频繁,收益就越少”、“股票价值在于公司业绩,而不是股票换手率”。

本书描绘了巴菲特几十年来不变的绝对理性的投资方法,讲述投资者应该如何沿着巴菲特的足迹,去发现那些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躲开一个已经十分危险的市场,给人以深刻启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8月

劳伦斯・克尼厄姆《向格雷厄姆学思考 向巴菲特学投资》

本书利用大量事实和分析,说明了当今时代市场独有的力量,正在使股票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该如何消除这些差距,以及如何通过使用由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创建的商业分析投资方法和投资观念,去发现价值低估的股票。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9月

宋鸿兵《货币战争》

中国金融开放的方向和趋势将走向开明与深入。金融开放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场“货币战争”,缺乏战争的意识和准备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风险。

本书回放了全世界18世纪以来的重大金融事件,并曝光了背后的金融黑手。通过观察、体会、对比,总结了这些人的战略目的和惯用手法,预测他们未来对中国打击的主要方向,以及探讨中国的反制之道。

中信出版社2007年6月

彼得・赛瑞斯《华尔街关系》

也许有人比彼得・赛瑞斯更了解华尔街,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中国企业。要想办成事,要想办好事,就要讲究和处理好“关系”。同样,一个公司,不管他的总部设在中国还是美国,想要得到很好的股价,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由该行业最好投资者、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组成的关系网络。

本书告诉你如何与华尔街的投资者、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投资分析师们“搞好关系”,从而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取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花容《操盘手》

在本书里,花荣首次曝光了操盘手实战操作的全过程,记录了第一代操盘手开创股市的整个历史,包括许多从未透露过的细节,并详细描写了操盘手运用他们精确描述的交易规则所做的一些大交易。

本书既是一本综合股市教科书,也是中国目前惟一的操盘手实战史。故被称为中国股市的《三国演义》和《笑傲江湖》。

对于每个在乎钱的人来说,《短线》是一本基本的交易指南。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年6月

托妮・特纳《赢在短线》

畅销书作者、交易者托尼・特纳,向读者传授了一些在起伏不断的股票市场中进行交易所必需的技巧和策略。

第3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财务报表分析,投资决策,对策建议

一、引言

尽管我国市场经济正稳健有序地高速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依旧还处于初级阶段。广大投资者在证券投资中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多的偏重于运用技术分析方法来进行投资决策,这对于促进整个市场的规范与完善存在着很大的负面影响和局限性。经典的价值评估理论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所能创造的现金流及其风险。股票投资者如果想要获取超额回报,就需要买入现时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因此,以什么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及其风险,从而恰当评估股票内在价值,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二、证券投资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分析,也就是对公司的经营环境进行分析,基本框架是以公司状况分析为核心,同时兼顾宏观经济、产业变化特征,对证券的内在价值做出合理的评价。主要包括了国际经济环境分析,宏观经济分析,财政与货币政策分析,收入政策和产业分析。

技术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是通过对市场过去和现在的行为,进行归纳和总结,概括出一些典型的行为,并据此预测证券市场的未来变化。其具体特征表现为:运用历史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的数据是成交价和成交量;大量采用统计指标和图形分析;包含着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定量分析。

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是我国投资者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投资大众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区别是:基本分析是对股票价值的分析,其目的是判断股票价格相对于价值的高低;技术分析是对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其目的是预测股价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基本分析是根据预期股息和贴现率决定股票的价值;技术分析是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股票价格的未来变化。基本分析着重于长期和大势分析;技术分析侧重于短期和个股分析。

三、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法通过建立一套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1、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盈利能力分析一般只分析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不涉及非正常的经营活动。评价公司获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每股利润、股利发放率、每股净资产、市盈率等指标。

2、公司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分析是公司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公司的财务风险。首先,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负债对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及时偿还,可能使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常用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接着,分析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股东权益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公司长期财务状况的,股东权益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公司的财务风险也越小,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而资产负债率作为财务杠杆反映了公司管理层的进取精神。如果公司的负债比率较小,则说明公司比较保守,对前途信息不足,未来的发展潜力不足,过高的财务比率表示该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

3、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公司的营运能力反映了公司资金的周转状况,对此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的营业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产品销售情况与公司资金占用量来分析公司的资金周转状况,评价公司的营运能力。主要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来评价公司的运营能力。

4、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通过比较公司连续几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或财务比率,来了解公司财务状况变化的趋势,并以此来预测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判断公司的发展前景。主要方法有比较财务报表,比较百分比财务报表,比较财务比率,图解法等。

四、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选择的相关性及建议

总体而言,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可以使得投资者很好的剔除那些无法获得超额回报的股票,从这个角度而言,财务指标对投资者选择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影响超额回报的财务指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表明市场上还没有稳定的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同时,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受宏观政策信息影响较大,因而使得长期的股票价格会受到诸多因数的影响,从而减弱了财务分析对于长期企业价值的预测能力。另外,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不高,利润操纵现象严重,因此基本财务分析中使用的财务指标就无法很好的估计公司的未来价值。

当然,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和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广大投资者有效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来指导证券投资决策,可以有效避免庄家的操纵,优化个人的理财决策;同时,基于会计信息的证券投资策略研究对于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市场更快、更完全地纠正错误定价,更好的发挥证券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陆正飞 财务指标在股票投资决策中的有用性【J】.南开管理评论 2009(06)

第4篇

关键词:二元价值容介态;股票评级;信息态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3) 03-0091-06

Rating Stock Investment Value by View of Dual-value Rong-Jie State

Wang Wenlong Song Ning Mu Sen(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Research Institute, AVIC,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Us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authors review all the companies in China Stock Market based on theory of dual-value medium state, and screen 50 stocks which are worth investing, by material state and information state from A stock market. How to discover listed companies which are worth investing is the main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dual-value Rong-Jie state, Stock Rating, information state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如何衡量股票的投资价值,控制投资风险,成为投资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对股票进行投资价值评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研究所、投资研究机构、评级公司等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

业界目前主流的对股票投资价值的分析方法,较多侧重于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面分析,即实体价值的分析;较少涉及对虚拟价值的分析,特别是较少涉及更能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虚拟感知等心理因素层面的分析。

本文借助于广义虚拟经济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理念,从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相融合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的分析进行了探索。从二元价值容介态出发来分析股票投资价值,一方面考虑体现实体价值的物质态因素(如财务表现),另一方面考虑体现虚拟价值的信息态因素(如人气、行业属性等)。

二、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述评

(一)股票投资价值评价的理论回顾

对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可以回溯到20世纪初。普拉特(Prat, S.S.)1903年在《华尔街动态》(The Work of Wall Street)中提出,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值和价格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上两者的差额颇大。就股票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决定的,难以同真实的价值完全吻合。多纳(Donner,O.)在《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中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股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收益。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精髓。就长期而言,股价波动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和利率。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B.和Dodd,D.D.L,1934)在《证券分析》中,强调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而分析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并不仅限于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还需要观察经济未来的趋势作为推测的基础,并考虑适当的资本还原。证券分析家的工作就是仔细分析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和其他资料,努力发现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判断股票定价合理性和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威廉姆斯在《投资价值学说》(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1938)中提出,股票是一种收益凭证,其未来所产生的各种收益的现值之和就是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应该根据其价值来确定。威廉姆斯开创了以数学模型分析股票投资价值的先河,之后,多种数学工具开始应用于股票的投资价值分析。

张先治(2000)、颜志刚(2001)等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对股票价值进行评估。徐彪、梁宇鹏(2000)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和概率统计分析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考察,并将其划分为好、一般、差三大类。张良发、晏黎、蒲涛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因子得分发现未来投资标的。张蕾、银路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对银行业和钢铁行业几只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了比较。

上述研究主要是基于发现企业内在价值的角度,通过评估企业价值,寻求低估值的股票并作为投资标的,可以归结到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学派。与基本面分析相对应,技术面分析学派则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的,价格已经反映了已知的所有信息,价格是所有投资者面临的唯一问题,其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技术面分析的研究对象是股票市场、个股股价变动情况。股票价格变动是股票交易者对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和企业本身等事件做出的反应,所有能够影响到股票价值变动的因素已经在股票价格中得到了体现。在股票价格变动的学术研究上,刘易斯?巴切利(1900)提出,市场价格的变动是不可预知的。在其基础上,尤金?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价说,即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只能获得与投资风险相当的正常收益率。为此,Fama和French(1992)构造了一个包括风险系数β、公司规模、权益账面值与市值之比因素的模型,以解释大部分“非正常收益”现象。国内的俞乔(2004)、宋颂兴和金伟根(2000)、吴世农(2000)、范龙振、张子刚(2002)等人利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采用不同的样本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可以说,对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的研究,为各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价值的评估和股票的评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主要机构进行股票投资价值评级的实践

股票评级是专门机构通过规范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与股票有关的诸因素的分析与研究,对股票质量进行评价,并以简单的符号或说明展示给社会公众和投资者的评估活动。股票评级可以划分为针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级和针对系列公司的投资价值排名两种评级方法。针对单个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级中,标普和台湾经济日报两家机构的评级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普公司的评级特点是注重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利政策分析,强调影响股票品级高低的因素最终都会反映在每股盈余股利上,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公司各方面情况的综合体现,是股东获利的源泉,盈利能力的变化会影响股息的变动,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结合上市公司的产业地位、公司资源、R&D投入、公司财务政策等加以综合评判,并用8个等级来标示股票品质。经过评级,标普公司将股票核定为如下4个类别,8个等级,如表1所示。

台湾经济日报社曾多次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评级,其评级的办法是根据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对反映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及其股票交易情况的指标进行测算,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分配,计算出得分值并求出相应的等级。这些指标主要是税前盈利率(55%)、股东权益周转率(15%)、流动比率(10%)、股价波动幅度(10%)、股票交易周转率(10%)。其中,税前盈利率和股东权益周转率为宜大型指标,其他指标为适中型指标。计算样本股票组相应指标的全距、十分位差、均值,宜大型指标以样本平均值定位60分,每高于均值十分位则加10分,低于10分为则减10分;适中型指标则以样本平均值为100分,每高于或低于十分位则减10分。通过上述办法得到指标的最终得分,之后按照权重进行综合,得到评级的最终得分,并将最终得分和股票等级评分表对照,确定级别。

针对系列股票进行投资价值排名,也是股票投资价值评级的一种应用方法,其评价标准多种多样,有公司治理、资金管理、市值管理等等。国内目前的股票投资价值排名的应用中,较为知名的有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央视50股票组合、新青年*财富杂志的上市公司500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和《经济观察报》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福布斯杂志的中国最具潜力上市企业、新财经推出的“漂亮50”等等。

以央视50为例,央视财经50股票组是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大学等五所高校,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共同评价、遴选的,以成长、创新、回报、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等5个维度为基础选择的50家上市公司,每个维度选择10家上市公司,共同组成央视50样本股。依据央视50样本股编制的央视财经50指数,各组样本股的权重分别为20%,此指数于2012年6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从股票评级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可以看出,现有的股票评级主要是从财务指标的角度来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也就是说更多地关注上市公司的实体价值。央视50虽然在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融合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创新能力等新的因素,但并没有系统地将容纳更多经济价值的信息态因素作为主要变量。而对于股市而言,信息态实际上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物质态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对信息态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有利于更全面地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中存在的投资机会。

三、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股票投资价值评级模型设计

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本文以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反映实体价值的物质态因素和反映虚拟价值的信息态因素两个方面逐层对股票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在模型设计的总体思路方面,选择两步筛选法。第一步,以物质态因素为主进行评级,设计体现物质态因素的指标体系,通过门槛值设置,筛选出合格的股票进入第二轮筛选。第二步,以信息态因素为主进行评级,在第一轮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体现信息态因素的指标体系,同时设置一定的门槛值,在入选股票的范围内进行综合排名,并最终选择排名靠前的50支代表性股票。

(一)基于物质态因素的评价指标

综合以往的研究,基于物质态因素的评价指标从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4个方面进行指标设置。根据指标的特点,分为宜大型指标和适中型指标。各指标的类型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信息态因素的评价指标

信息态的因素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本文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基本概念出发,将选取一些能够突出反映以人的心理需求为信息特征的虚拟价值的因素作为模型的变量。在信息态评价上,本文主要采用行业经济价值、人气,同时融合公司治理和市场表现因素。

1.行业价值形态因素

从二元价值容介态理论出发,根据实体价值和虚拟价值的比例构成可以将经济价值划分为7种形态。我们把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按照证监会的行业分类),分别将其归入某类经济价值形态,并进行赋值。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国家的产业导向。按投资价值排序,从第一类价值形态到第7类价值形态,价值形态逐级递升。本文将7类价值形态理念融入到信息态评级之中,将其作为适中型指标,以期筛选出富含更多虚拟价值形态的标的。

2.人气因素

人气因素对股价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Wouters和Plantinga在2006年提出了股票人气假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人气与良好的过去表现直接相关。股票人气研究以投资者情绪(Sentiment)为基础,投资者情绪对金融市场价格有重要影响。如何衡量投资者情绪又是一个纷争的话题。总体来看,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客观市场指数的方法和基于调查的方法。基于客观市场指数的方法主要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及BW 情绪指标。Baker和Wurgler(2007)利用人气水平指数,验证基于人气指数及其预期条件收益,他们的人气指数的指标主要有成交量、股利溢价、封闭式基金折价、IPO首日收益等。可以说,目前对股票人气的衡量,主要从证券市场总体层面衡量,而针对单支股票研究其人气的文献较少。本文在模型中对人气因素的考虑,主要从单支股票被关注的程度设计指标。本文借助于对百度新闻数量和股吧帖子数量,从现状和未来变化等两个角度对上市公司的人气表现进行综合衡量。其中,百度新闻数量和东方财富网股吧帖子数量均为宜大型指标。

3.公司治理因素

公司治理作为股东、经理层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套制衡、激励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中心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同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带来更快的股票价格增长。本文对公司治理的指标,主要包括: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其中,独立董事比例为宜大型指标,股权集中度为适中型指标,机构持股比例为宜大型指标。

4.市场表现因素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的表现,是投资者利用其资金进行投资最终形成的结果,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的表现,也是上市公司市场风险的直观反映。本文将市场风险纳入到我们的信息态评价之中。证券市场的风险是所有投资者都面临的,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导致股市上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个股的风险主要是针对单支股票而言,其未来价格变动受到上市公司本身质地、整个市场大环境、某种特定概念性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为反映个股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本文利用个股的月收益贝塔系数(年度数据)和市盈率做为上市公司的市场风险的衡量指标。其中,日收益贝塔系数为宜大型指标,市盈率为适中型指标。

四、模型运行的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2012年模型验证

按照物质态和信息态的双重筛选过程,我们最终选出得分排名前50的在2012年1月1日之前上市的50家上市公司,并按照流通股本加权法,在通达信软件上,以2012年5月2日为指数模拟起点,拟合形成指数,称为“广虚50指数”。

从广虚50指数与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走势比较看,在下跌途中,中小板指数强于广虚50指数,而在上涨途中,广虚50指数则强于中小板指数,可以说,广虚50指数的弹性强于中小板指。

从广虚50指数与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的走势比较看,在过去一年中,广虚50指数走势强于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等大盘指数。

从广虚50指数走势与同期沪深300、央视50的比较看,广虚50指数强于沪深300指数;弱于央视50指数。

(二)2013年模型运行结果

依据同样的模型和程序,我们对2012年上市公司物质态和信息态进行了研究,并最终选择出50家上市公司。

同样从2013年5月份第一个交易日开始的模拟情况看,2013年新选的50家上市公司所形成的指数仍然强于大盘指数和沪深300。

总之,从模拟验证的结果来看,广虚50股票组合指数表现出较好的走势,能够强于同时期大盘走势,也好于沪深300。可以说,利用物质态的实体价值和信息态的虚拟价值的二元价值容介态理念,借助综合评价法所形成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

五、结束语

股票投资价值评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过程,涉及的指标因素众多,采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基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视角,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方法,对A股上市公司依据投资价值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和模拟验证来看,本文所提出的股票投资价值评价思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也为投资者挖掘投资标的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

当然,本文的研究方法仍然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在模型的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完全采用主观赋值的办法,造成主观性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在模型验证上,本文验证了两年的数据,未来可能需要更多实证研究,以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再如,在指标构成实际中,如何发现更好的,更能反映上市公司信息态因子的指标,以及对信息态因子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良发,晏黎,蒲涛.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4):107-108.

[2] 张蕾,银路. 股票内在价值的一种投资方法评价[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8):814-816.

[3] 于雪冬. 股票评级[J]. 中国科技投资,2006(7):74-75.

[4] 林左鸣. “生活对象化”价值缺位是西方债务危机的总根源 [C]// 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67-69.

[5] Malcolm Baker, Jeffrey Wurgler. Investor Sentiment in the Stock Market. Working Paper 13189. http:/// papers/w13189. June, 2007.

[6]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论要[C]//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2 .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12.

[7] 吴文江. 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8] 徐泓,蒋砚章,姚岳. 公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J]. 甘肃社会科学,2010(2).

[9] 夏璇,朱建华. 股票投资价值评估理论综述[J]. 中国商界,2008(12).

[10] 周淼.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J]. 财会通讯综合,2012(12).

[11] 廖成林,乔宪木.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评级的财务结构模型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2004(9).

[12] 辛琳,孙永正. 长三角经济圈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 科学决策,2009(3).

[13] 胡荣华. 上市公司股票评级实证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1(12).

[14] 黄莉,郑晓巍,戴蓬军. 江苏省医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1(1).

[15] 林左鸣. 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J]. 广义虚拟经济,2009(1).

第5篇

时间价值观念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中都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应用中的问题

(一)采用静态分析法,项目评估不真实可靠

在进行项目评估中,因为货币是具有一定时间价值的,因此采用静态的分析方法来开展评估工作,从项目的资金投入到项目的收益产出之间的时间差大,必然会影响到项目的资金价值,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该方法不可行。而实际上,由于目前的单利档次是根据复利计算而得的,因此,很多企业沿用的根据不同项目还款期限采用不同档次的单利计算利息,主要是将项目投入的本金加上应计利息,得到总值后一起纳入经营期内的净现金流入量来开展对比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虽然有区别于单利分析法,即事实上也考虑了项目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该方法并未完全充分的体现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存在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项目的资金投人与收益的产出均为分期分年来实现的,并不是简单的年初与年末的单次现象,静态的区别单利法,往往是根据原有约定的利率来计算利息,加上先前的本金来确定资金流,因此很大程度上已经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二是项目的投资往往是多方投资来形成的,项目投资方的多元化,资金的价值考虑的比较周全,但是项目开发主体企业同样也有自筹资金的投入,该资金存在机会成本,往往在分析中不考虑其时间价值。三是贴现率是动态变化的,往往涉及到的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完全取决于银行贷款利率预测的经济效益。同时加上复杂因素,导致贴现率不一定能全面上升,因此,可能导致效益下降,原来的项目不一定可行。上述问题都是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应用静态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二)证券市场流动性成本高

显性成本比较容易客观衡量,主要由交易税、交易费、交易佣金构成,而隐性成本可以由冲击成本(衡量一定金额的交易对市场价格造成的冲击程度)来度量。我国市场存在隐性成本偏高,尤其是对经常需要完成大额交易的机构投资者而言,交易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深市股票的隐性成本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成熟市场。

二、货币时间价值在筹资决策中的问题

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财务风险,使得资金来源与资金运营协调,企业的运行和发展更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从而实现不同性质资金最大效率的增值。

(一)企业筹资成本高

企业经营中的出现收益小于支出,企业处于经营亏损与净资产总量不断减少的状况下,极易出现收支性筹资风险。出现该状况,可能会造成企业的债务偿还出现不良影响,而且并非出现在某个时点或者一项债务的问题,有可能牵连企业整体。从该风险成因的角度来看,若这种风险一旦暴露,将导致企业的经营亏损,企业处于一个资不抵债的状态,企业的经营不善导致净资产总量不断减少。结果必然会促使企业的债权人利益受到影响,而且必将让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问题。因此,明确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长期的风险,如果企业无法控制该风险,必将引发企业通过加大筹资,增加筹资成本来缓解问题,但是同样增加了风险。

(二)股利分配政策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我国企业形成的股利分配政策,对于企业自身的利益有密切相关性,同时也对企业的投融资、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往往通过积累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不注重企业的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在经营过程中,关注企业的盈利状况,利润指标的大小,对企业股价的关注程度较低,因此,这种分配的策略上与国际惯例有较大的区别。我国上市公司不热衷与通过现金股利分配的方式来实现收益的分配,更多的是采取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因此,市场中的投资行为也关注配股与送红股的机制,投机行为得到助长,不利于投资者形成较为理性的投资理念。

三、企业在投融资的决策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针对时间价值观念在财务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企业在投融资的决策中应采取相对比的应对措施。

(一)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中应采取的措施

企业的投资需要占用企业的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应被占用,风险的价值有多大,均是企业决策者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确定的问题。

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们应重视到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资金方面的原始积累后,赚得比原始投资额要多的资金,闲置的资金不会增值,而且还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贬值,所以企业必须科学地规划和和使用资金,确定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让资金再进入生产流通活动中,产生增值。

1.采用内含报酬率法,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对于投资方案的评价中,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中,关注投资方案中的利率水平,对于长期投资而言,资金的成本就成为了投资方案可行性的最关键的要素。当前许多的企业资金的筹集来自银行、民间与企业自筹。上述的资金成本均通过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来体现,但是,实际的贴现率并非与预计的稳定形势相符合,而是面临着诸多影响因素,包括通货膨胀、市场物价、货币流通、区域投资环境、投资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导致贴现率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对于企业而言,其融资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投资的成功与否。若采用净现值分析法和现值指数分析法,可能无法有效地解决企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决策问题。因此,采用内含报酬率来分析,其现实意义较大。所谓内含报酬率,就是根据某贴现率使投资方案的各年投资总现值和净现金流人量总现值正好相等贴现率,也就是说,是一种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一般,如果为了进一步控制决策的可靠性,需要通过对未来的估值进行多次重复的变动来进行,分析方案估值中的净现值的变化程度差异情况,来决定企业的投资方案的可行性与最优化的决策。

企业在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中,不能仅仅依靠单个分析方法、机械的计算来做到决策的有效,在实际投资决策分析中,需要综合所有方法的优势,结合企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包括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有关影响因素,如国家的经济政策因素,社会需求,市场动态变化的因素,来进一步提高决策的可行性,降低失误率。

2.降低证券市场的流动成本。经济租金是扣除全部成本后的净额,这些成本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储藏成本等,而且包括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经济租金是扣除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之后的利润。根据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竞争促使经济租金趋于零。有效资本市场假说也认为,如果资本市场是高度竞争性的,并且有众多掌握充分市场信息的参与者,各方行为精明、谨慎行事,符合公开市场条件,那么资本市场就会迅速调整到均衡状态,这时,证券投资者只能按资金的机会成本获得回报。证券投资的净现值很难大于零,尽管资本市场可以细分为许多子市场,但资金在这些市场之间的流动非常迅速,证券的买者和卖者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有利因素,形成激烈的竞争。也正是这种竞争力量促使证券市场迅速达到均衡。

(二)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筹资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

1.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虽然有多种渠道供选择,但是所有筹资必须支付因为资金所有者资金的转让而损失的代价,必须承担资金的成本。当然,不同的资金筹集渠道所需要的成本不一致。企业通常采取综合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并形成资金的筹集结构,尽量以最少的成本来实现资本的获取。银行贷款是企业最为常见的筹资方式,因为借款具有到期偿还和增值性的特征,受到货币自身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同时也因企业的还款周期的影响。企业需要依据其资金的使用目的,包括企业资金投入的时长,数额大小和偿还的条件因素及企业的财务状况来决定借款的数额、用途和期限。货币的时间价值存在,需要企业重视按时偿还的要求,及时偿还,否则必然提高利息支出,提高筹资的成本。

第6篇

关键词:股权激励;机会主义行为;薪酬委员会;独立性

股权激励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在中国公司摸索发展,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及股权激励有关事项备忘录的出台,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了规范。作为趋同股东和经理人利益的工具,股权激励初衷是希望经理人通过努力工作,提高公司的价值,进而提高公司股票的价格,达到股东和经理人双赢的局面。但经理人关心的主要是其股权出售的获利,即股票出售时的价格以及获取股权的成本,而非公司长期价值本身。人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前提,使得经理人会有不劳而获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若这种倾向实现为机会主义行为,理论上设计有效的减轻股东和经理人成本的股权激励机制不仅不能降低成本,反而会使股东蒙受损失。因此,本文对股权激励下经理人的这些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分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激励合约的优化提供了优化的方向。

一、股权激励薪酬最大化的实现

按照“办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采用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以及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进行股权激励。不管是限制性股票激励还是股票期权激励,经理人为了实现自身股权激励薪酬的最大化,可以通过努力正确地工作增进公司价值,促使公司股票价格上涨,实现股权激励设计的激励相容;或是最小化获取股权激励的成本,即最小化股权激励的授予(行权)价格以及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信息披露时间与内容等方式故意抬高出售股权的售价等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经理人是否有能力参与或影响授予(行权)价格的确定以及股票的市场表现。

二、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

“办法”指出“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因此,经理人实现其股权激励薪酬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需要影响股权激励计划要素即成为了经理人影响薪酬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越高,经理人影响股权激励相关要素的可能性就越低,其最大化股权激励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主要包括其委员的独立性和委员会工作的独立性。中国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中都强调了独立董事在薪酬委员会中的重要地位,以保证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避免执行董事与薪酬委员会的“合谋”行为所导致的经理人自定薪酬。但由于董事会本身存在问题,导致薪酬委员会沦为公司经理人寻租的工具,为经理人影响股权激励下关键要素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的实现提供条件。

1.独立董事不独立。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根本在于其委员的独立性,虽然薪酬委员会的委员由独立董事主导,但现实中独立董事的不独立,使得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降低。按照证监会2001年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由董事会提名独立董事人选可能使得独立董事成为执行董事的“代言人”,降低其独立性。并且,由于独立董事的薪酬(即津贴和车马费)是由董事会决定后从公司领取,其独立性就有可能因经济的依附性受到影响以至削弱。 薪酬委员会的议事不独立。“办法”明确规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拟定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提交董事会审议。股权激励计划需经董事会审议,虽然《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规定董事会审议与某董事有关的事项时,该董事应该回避;但执行董事内部的利益关联使得其余有审议权的董事会基于“集团效应”的考虑,对薪酬委员会制定的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提出有利于经理人的修改意见。这使得薪酬委员会仍然处于董事会的控制中,独立性仍有限。

三、股权激励下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理论分析

(一)达成获授、行权以及解锁的业绩条件

根据“办法”的要求,经理人获得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权、股票期权行权购买股票以及股票解锁出售都必须要达成规定的业绩条件。

对于经理人业绩的评价,可归类分为会计基础和市场基础两类业绩基础。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这两类业绩基础及其指标都无法排除经理人经营才能与行动之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加之其本身的生产又都离不开人类的假设、估计和判断,因此,他们本身都只是企业剩余或经理人经营业绩或股东财富增加值的近似估计和替代。

由于市场基础业绩是以股票价格为基础,而公司股票价值的变动不仅仅取决于经理人本身的努力,同时还受到经济景气、行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即股票价格还受到诸多经理人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加之中国证券市场并不完善,股票价格有可能不能真正体现公司的价值,因此,中国企业一般都采用会计基础业绩评价经理人经营业绩。当会计业绩成为经理人报酬的监督和规制条件时,经理人首先,可以通过影响薪酬委员会,直接获得比较低门槛的获授、行权以及解锁业绩条件。其次,经理人会通过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实现其自利机会主义行为。

1.经理人“内部人”信息优势无法避免。会计信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性质。于是会计信息市场是一个非均衡的信息市场,会计信息公共产品的特征必然导致外部性的存在,从而加剧了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而经理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包括会计信息的控制权以及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这必然使得经理人为了达成与自身薪酬相关的公司会计基础业绩而进行会计选择、包装、管理,达到业绩条件。 会计核算方法的主观性。会计基础业绩是以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中每个数据的计算都在严密的数学规则下进行,而某些支持数据的数字来源,却往往经历了一系列估计和判断的过程,已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从而使得会计所报告的信息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而是经过会计人员加工的产物,各种误差和不真实在所难免。(1)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主观性。中国把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该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问题,但也给整个会计确认过程加入了主观的因素,这种主观确认必定为制造不真实的会计业绩提供了机会和可能。经理人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可以依据规则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损失,这在权责发生制下是不可避免的。(2)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主观性。虽然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处理严格受到《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的制约,但会计准则和制度留给企业会计核算中大量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主观的判断和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前后变更,为经理人调节会计业绩提供了便利。同时,会计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估计事项,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主观的判断,不同的估计对于企业的业绩影响不同。因此,会计准则等规范由于具有契约的不完备性,成为经理人自利机会主义行为趋向得以实现的工具。 (二)压低授予(行权)价格

“办法”规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由薪酬委员会确定,并对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确定的下限进行了约束。当限制性股票是折价售与经理人时,这一授予价格从理论上讲应以市场售价为基础确定,会计中计量的每股净资产为最低折价。若薪酬委员会不独立,经理人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一授予价格,选择最低的授予价格。2006—2007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59家公司中,有4家以限制性股票为激励方式的公司直接以最近一期审计的每股净资产作为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就受到了市场和专家学者的质疑。

由于最低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相关法规做出了规定,经理人对行权价格确定方法的影响程度并不大。但由于该行权价格是以股权激励计划草案首次披露前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的,因此,经理人可以在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披露前获知该股权激励计划的基本条款;进而可以通过选择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时间开始打压股价。

综上所述,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经理人作为内部人,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薪酬委员会授予(行权)价格确定的方法,另一方面,当以市价作为授予(行权)价格时,经理人可以凭借其内部人的信息优势,依靠影响或操纵股票价格以及操纵董事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的时间以操纵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首次披露时间,压低股票价格进而压低股权激励授予(行权)价格,实现其最大化股权激励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抬高出售价格

在达到股权激励的业绩条件后,经理人获得了限制性股票或者通过行使股票期权获得了一定的股权;这些股权通常存在一定的禁售期,当禁售期结束,解锁业绩条件达成后,经理人即可自由的出售这些股权以实现股权薪酬。为了实现股权薪酬净收益的最大化,经理人会尽力的提高股票的市场价格。当然,若经理人通过努力工作,选择适当风险的最优融资或投资方案以提高公司的价值,进而提高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无可厚非,这正是股权激励希望达到的股东和经理人双赢的局面,但经理人还可以通过一些低成本的非努力工作的手段在出售股票的前一段时间人为拉升股票的价格,以实现其股权薪酬净收益的最大化。

按照“股票价格=每股收益×市盈率”这一简单的相对价值来衡量股票的价值,当市场对于公司的市盈率或市净率进行了合理的估计后,公司预期的股票价格就受到预期每股收益或每股净资产的影响,而预期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市场在进行预期的时候是依据公司的已实现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为基础的。因此,经理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已有的每股收益,并制造每股收益预期持续增长的假相,影响股票价格。

1.经理人可以通过削减研发支出这一对公司可持续长期发展有利的投资以节约当期费用,提高公司短期利润进而提高每股收益。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的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在无形资产使用期内逐期摊销计入各期损益。在这一规定下,上市公司若削减研发支出,其短期财务业绩会因此大幅提高。 经理人也可通过过度负债,充分利用杠杆,避免每股收益摊薄。根据每股收益的计算,即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发行股数,在公司融资总量时,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的存在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每股收益。但负债融资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若公司过度负债,公司的负债成本会随之增加,更为严重的是,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甚至影响到经营风险;过大的风险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不可能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经理人还可通过过度投资于低回报率的项目,提高每股收益,却降低公司的经济利润。在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每股收益,是以会计的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的,该利润的计算仅仅是扣除了使用债权人资金的成本,对于使用股东资金的成本并未计量,因此,只要一项投资的会计回报率高于债务的税后成本,这项投资将增加公司的净利润进而增加每股收益。但若该投资的会计回报率低于股权资本成本,该投资收益在扣除股东提供资金的成本之后,为股东带来的是负收益,是在降低股东的财富。从公司价值的角度而言,投资增加公司价值是通过取得的投资收益扣除投资资金的成本实现的,若投资的会计回报率高于债务的税后成本但低于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投资的净收益为负,是在降低公司的价值,同样不可能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若通过影响会计人员选择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甚至利润造假,就可以对会计基础财务指标每股收益进行调节,故意抬高每股收益,借以提高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以抬高股价。

综上所述,市场中不论是投资大众还是机构投资者,由于都处在公司外部,需要通过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进行预期;市场的预期反映为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处在公司内部的经理人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公司的股票价格,但可以通过信息的披露影响市场对公司的预期,进而一定程度的影响股票价格。因此,经理人在获得股权激励的股票后,为了实现其最高售价,可以通过诸如过度提高风险、削减研发支出、进行低收益率的投资等行为提升公司短期业绩却降低了公司的长期价值,甚至通过盈余管理、利润造假等手段人为的提高公司的会计业绩;市场作为外部人,在信息劣势的情况下,仅仅只能根据已有的外部信息进行判断,在短期业绩提高的刺激下公司股票价格偏离价值上涨,经理人即可高价出售股票以实现其股权激励薪酬最大化。

四、结语

经理人具有不劳而获实现其股权激励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加之经理人作为公司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可避免的可以获得内部信息,从而具备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不对称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有可能得以实现,即经理人不同通过努力工作提高公司股票价值,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压低股权激励中股权或者期权的获得成本,或者通过信息、资产重组、盈余管理甚至利润操纵等方式,一定程度的影响公司股价的市场表现。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激励失效。因此,为了保证股权激励的有效实施,因杜绝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实现的条件,最主要的即为提高薪酬委员会实质的独立性,其委员会的成员应全部为独立董事,并且提高该委员会的等级,不在董事会下下设,而是与董事会平行的直接对股东负责的独立机构。

[1]Bebchuk,L.A.,J.M.Fried.Executive Compensation as an Agency Problem[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7,2003:71-92.

Aboody,D.,and R.Kasznik,CEO Stock Option Awards and the timing of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9,2000:73-100.

第7篇

关键词:聚类分析股票市场模型

股票投资基本分析有三大部分,即宏、中、微观三种。宏观分析:对国家的国民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分析;微观分析则是指对公司的分析,中观分析是对行业以及地区进行分析。对于板块分析来说,是中观+微观的一种分析。中国股市发展到今天已具有一定规划。前段时间,中国的股市发展还在超步阶段,因为规模不大且公司数量不多,而且股民投资思维、操作方法也不熟,所以具有比较强的投机性,此时不用进行板块分析。但是,伴随着股市发展、投资方法、监管方法不断成熟,再加上上市公司数量也有所增加,如果还维护原样着无法走向理性。所以,在股市市场中要学会聚类分析,并且理性操作,构建起板块投资的理念。

一、聚类分析的优势

聚类分析是建立在某种优化意义下,对样品或者指标(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似性进行度量,将“相近似”的归并成类,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自身的多元特点也比较突出。聚类分析相对于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而言,自身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方法可以综合利用多个变量,对样本进行系统的分类处理。股票市场是一个比较繁杂的虚拟市场,其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并且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采用聚类分析模型,能够针对“相近似”的变量进行样本的分析,掌握发展趋向。第二,聚类分析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分类的结果,表现为较强的直观性。尤其是在聚类谱系图方面,其可以相对清楚的针对数值分类结果,直接呈现在操作者的面前。第三,聚类分析模型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会比传统的分类方法更加细致,在全面性方面突出,基本上不会有疏漏。

二、聚类分析模型在股票市场的应用

股票市场是近代经济的重要产物,其在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虚拟化的程度不断提升,股票已经成为当下的重要经济衡量标准,同时也是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在股票市场当中,通过应用聚类分析模型,能够对股票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及时的根据走势和发展,以及股票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对经济构成不利的影响。

(一)行业分析及指标选择

股票市场在目前的发展中,行业的类型比较明确,相关指标也得到了健全。在这样的基础之下,通过应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能够对股票市场中的行业走势和未来发展重点,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对于指标的选择而言,能够实现阶段性的指标变化,告别单一指标衡量的情况。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首先,在行业分析当中,利用聚类分析模型,可以对一些重要影响的行业,例如能源行业等,进行广泛的分析,包括行业的未来走势、当下的困境、资金的缺口、持有者的态度等等,与客观的工作相互结合后,在股票市场的操纵,能够及时的弥补一些损失,针对客观上的经济调节,产生较大的积极意义。其次,在指标的选择上,涉及到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包括每股的具体收益、净资产的收益率、主营收入的增长率等等。每一个指标所反映的内容都是针对性的,以此来衡量股票市场是否繁荣。

(二)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

股票市场中的众多股票,都代表着公司和旗下的品牌,如果想要掌握好这些股票的情况,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并且在客观上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般而言,公司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等。在此,以盈利能力为例。盈利能力的具体大小,从本质上决定了股票价值的高低。总资产利润率,能够从客观上,反映出公司整体的获利能力;净资产利润率,能够突出的反应公司股东投资报酬情况;主营业务作为公司的利润来源以及重点发展的方向;主营业务收益率不断的增大,代表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越多,在竞争当中也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三、聚类分析模型的局限性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价,实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评价过程。其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多。例如,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运用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当中,是具有一定的研究性的。运用聚类分析法,实际上可以全方位折射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盈利的能力,对于缩小投资范围、减少投资的风险、明确投资价值等都比较有利。但是,要注意的是,只是依照这些指标来定量分析,没有办法完全反映公司的业绩情况。

四、关于聚类分析模型在股票市场应用的讨论

面对持续变化的股票市场,良好的运用聚类分析模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在很多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是,目前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个行业也在持续的改革,国家的宏观调控增强,多项影响因素作用下,股票市场的未来是很难保证的。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发挥出聚类分析模型的积极作用,为股票市场的掌控和分析,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结束语

从现有的工作成果来看,股票市场的分析和统计,告别了以往繁杂的情况,基本上可以对股票的发展、具体运作情况、是否出现违法情况等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同时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聚类分析模型也发挥了较大的积极作用。未来,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分析,进一步加强聚类分析模型的应用,稳定股票市场。以此来确保股票市场的繁荣和稳定,避免对实体经济构成太大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张文琦.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在房地产股票市场中的应用实证分析报告[J].时代金融,2014

第8篇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凯恩斯不仅倾心于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而且积极参与金融市场的投资。1919年,凯恩斯即以个人投资者的身份,投身于期货、股票、外汇等多种投资市场。从此以后,即使在他忙于构造其经济学说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一直活跃在证券期货市场,亲历了金融市场的风风雨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已赚得盆盈钵满。据说,到1937年凯恩斯因病金盆洗手的时候,他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通过长期的证券投资的实践,凯恩斯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证券投资理念,在他的著作中时时显露出对投资市场复杂性的深刻理解。

凯恩斯在其著作《投资的艺术》中总结出了很多能决定投资是否成功的原则,在此以股市为例,特别与“钱经人”分享大师凯恩斯的成功投资原则。

仔细选择几项投资(或几种类型的投资),应考虑该项投资目前的价格与可能出现的实际价格,以及投资项目的内在价格,同时还要与其他可供选择的项目进行比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股票时,凯恩斯已经明确提出了“内在价值”这一重要范畴。他说:“我的选择性策略是根据股票之间的价值比较决定买卖,尤其是注重股票的内在价值,发掘有大幅升值潜力的品种。”显然,他已充分意识到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其本身的内在价值有着不一致的特点。虽然凯恩斯没有对什么是股票的内在价值作出详尽而又透彻的分析,但他毕竟是触及到了证券市场股票价值的真谛。对于股票的市场价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他主张,即使这些股票由于种种原因不是热门,即使是短期价格下跌,也应坚决买进;反之,对于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他坦言人们很可能会有浓重的惜售心理,不愿意抛出那些已涨了不少的心爱之物。其结果,变化不定的市场会让他们明白,等出手时已为时过晚。

在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安全性是首要的问题。在这方面,凯恩斯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并有着与人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所有的股票都会暴涨暴跌,安全第一的策略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而一旦你实现了安全第一,就能获得资本利润。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他说:“我的目标是购买具有令人满意的资产和获利能力,以及市场价格相对低的证券。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就同时做到了安全第一和资本获利。因为如果一种股票具有安全、优质、价格低廉这几种特点,它的价格一定会上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凯恩斯谨慎操作,并将重点精选的股票进行组合,从而在变化不定的证券市场上,为自己的投资构筑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长期大量持有这些股票,也许要坚持几年并直到价值完全显现出来,或者明显有证据表明购买这些股票是一种错误。

凯恩斯认为,市场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变化,即其行情有高有低,却不会始终如一,固守不变,这是市场运作的正常法则。投资者要了解并利用市场的这种特性,并顺势而为。在市场低迷时,投资者不要为恐惧的表象所迷惑,不能惊慌失措,随大流地采取震荡出逃的行为。“更为明智的选择是相对保持不动,静观市场变化。”因为,市场目前的颓势,随时都可能会发生骤然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基本面的因素、新的税种、政府改组,以及一切影响证券市场的有关因素所促成。“而未来一切不可预见的事情都可以使人们一夜之间猛醒:市场上的价格曾是那么低廉,再回到市场上却发现已经销售一空。”所以,凯恩斯力主在市场呈现低迷时,要冷静坚持,不要在震荡中仓促出货。而在市场行情好转时,则要积极行动,出售一直拥有并表现良好的优先股,再投资预期较低的低价股票。通过这种操作,赚取相应的利润。

投资者往往对于市场价格的下跌忧心如焚,并会采取不明智的行为。凯恩斯的观点是,一位严肃的投资者的责任,就是时常平静而不自觉地接受手中股票贬值的事实。“一个投资者的目标或者说应有的目标,应当是长期收益。”在股票价格下跌时,他的观点是眼光要放远些,要有耐心和信心。正确的选择是静观不动,等待市场迟早会到来的反弹机会。

合理的投资组合。过于集中地持有某些品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可能应该有目的地规避风险(例如在选择其他有价证券时,凯恩斯认为可以持有黄金股票,因为黄金股票往往与市场涨跌反向波动)。

凯恩斯认为投资要避免杂乱无章,要有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正所谓“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凯恩斯十分重视投资者的选股,他认为,正确的投资方法是,将比较大的一批钱投资于自己比较了解的,并对其管理完全信任的企业。他不赞成有人为了减少风险,而将有限的资金分散于自己并不了解也没有特殊信任的多种企业。“买一种好的证券胜于买十种差的证券。我宁可进行一项自己有足够信息来判断的投资,而不是投资十种自己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证券。”他深信,集中资金投资于自己所了解熟悉的股票,并不为市场价格的变动而长期持有,才能最终有所获益。

关于投资组合,凯恩斯还说:“理想的投资组合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购买完全有把握未来能获利的品种(它们未来的升值和贬值取决于利率),另一部分是相当看好的有价证券。它的大幅升值可以补偿那些即使用世界上最高的技巧操作也难逃厄运的相当数量的投资项目。”

事实上,资本市场的现代结构要求上市证券的持有者比拥有其他形式财富的人更有胆量、耐心和意志。

凯恩斯虽然没有刻意地强调耐心原则,但在字里行间,他也认为耐心是成功投资必不可少的原则。凯恩斯说:“事实上,资本市场的现代结构要求上市证券的持有者比拥有其他形式财富的人更有胆量、耐心和意志。”凯恩斯之所以能够看到耐心原则的重要性,大概是因为凯恩斯作为个人投资者,经历过股灾或熊市。“比如,在过去的九年中,曾有两次,我们这类投资在短短几个月中总体损失20%~50%,而我们没能逃脱这种周期运动。事实上,我两次都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灾难。”在这样的股灾或熊市中,投资者的身心备受煎熬,失去耐心的人是会被击垮的――表面是被市场,实际上是被自己击垮的。凯恩斯很清楚这点,他写道:“因此,大体上市场萧条是无法躲避的,只能靠清醒和耐心渡过难关。在低谷时期,你可以寻找一些相比之下不合理下跌的证券进行投资。这样做往往比来回进出市场更为可取。投资者一定不能受股票每日价格起伏影响,也不能因市场一时的震动失去理智。”

在股票市场上,最精明的人只预测大多数人的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而不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

人们普遍认为投资专家的智慧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但凯恩斯认为投资专家的智慧不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而是在于能先发制人,智夺公众,把坏东西推给别人。他认为,未来收益的预测是公众心理的产物,是公众信心的标志,但仅是一种希望或愿望。

在股票市场上,最精明的人只预测大多数人的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而不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不管大多数人是否有道理,只要能比大多数人领先一步就是赢家。对于群体来说,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投资都是太胆小、太贪婪、太急躁和心神不定,因而不可能作出理智的中期预测,但对眼前的表面现象却无比信赖,因此极容易被引诱,从而上当受骗。

预测要根据事实,而事实有两类:一类是不太清楚,但关系重大的事实;另一类是较清楚,但关系不大的事实。公众一般都依据第二类事实预测将来。人性天生喜欢碰运气,不喜欢冷静盘算。所以,投资也是一种碰运气的游戏。

只要当一个人能预测出大多数人的预测时,他就有可能成为股市中所谓“一赚二平七赔”的赢家。

凯恩斯的投资妙言

1.投资专家的智慧不在于能科学地预测投资本身的未来收益,而在于能先发制人,智夺公众,把坏东西推给别人。

2.在股票市场上,最精明的人只预测大多数人的心理和他们将要采取的没有道理的行动,而不预测事件的真正趋向。不管大多数人是否有道理,只要能比大多数人领先一步就是赢家。

3.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投资都是太胆小、太贪婪、太急躁和心神不定,因而不可能作出理智的中期预测,但对眼前的表面现象却无比信赖,因此极容易被引诱,从而上当受骗。

4.未来收益的预测是公众心理的产物,是公众信心的标志,但仅是一种希望或愿望。

第9篇

某从事装潢及园林建筑设计业务的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06年实现销售1200多万元,由于该企业设计安装劳务项目所占的比重较大,购入原材料可抵扣进项税额比较少,该企业税负率高达12%,2006年缴纳增值税近150万元。

2007年初该企业老板接受了税收筹划专家的意见,对企业的业务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该企业的业务可分为两块,一块是原材料的购进加工及销售;另一块是建筑设计安装劳务,其中园林艺术设计建筑安装业务所占比重较大。于是提出如下策划意见:将企业的业务分成两块,并在工商部门单独注册,建成两个独立核算的法人企业。其中一个是应纳增值税为主的,另一个是应纳营业税为主的,两个企业有关联关系。经过策划后,两个企业以正常的形式对外从事经营业务,经过一年的运作,两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0多万元,而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合计不到70万元,税收负担率从原来的12%下降到到5%,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明显上升。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税收筹划带来的好处。本文将对税收筹划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对税收筹划的理解

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税收筹划》一书中说,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纳税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美国学者梅格斯博士认为:“人们合理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对税收筹划在我国还有很多同义的称呼,但不管如何具体表述,税收筹划都包括这样几层涵义:(一)纳税人立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进行的一项行为,而非政府、税务机关的行为;(二)合法性。税收筹划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所做的有关获得税收收益的行为,不能违法;(三)筹划性。税收筹划是对筹资、经营、投资等活动等进行事先设计和安排,不是事后总结;(四)方式多样性。各税种在规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纳税地点、税目、税率及纳税期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给纳税提供了寻求低税负的众多机会;(五)效益性。税收筹划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就是取得一定的税收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即期的也可以是远期的。

税收筹划一般国家都采取接受的态度,如荷兰议会和法院就承认:纳税人有采用“可接受的方法”,用正常的途径来“节税”的自由。这说明,税收筹划是对税收政策的积极利用,符合税法精神。从更深一层理解,税收的经济职能还必须依赖于税收筹划才能得以实现。例如,国家对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有的老企业根据这项政策引导,陶汰落后产业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这无疑也是税收筹划。

二、划分税收筹划和偷税的界限

在税收筹划实践中,有的纳税人则因筹划失误形成偷税,不仅没有达到节税目的,反而受到行政处罚甚至被刑事制裁。因此,要有效开展筹划,必须正确区分税收筹划与偷税的界限。

偷税。《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税务机关会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不论是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还是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准确地判断“税收筹划”与“偷税”都是很有必要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结果与偷税一样,在客观上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但不属于违法行为。偷税是指企业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的情况下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少缴或漏缴税款,而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纳税义务发生前,通过事先的设计和安排而规避部分纳税义务;偷税直接违反税法,而税收筹划是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善意利用税法的有关规定,并不违反税法的规定。

目前,企业在税收筹划问题上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不懂得避税与偷税的区别,把一些实为偷税的手段误认为是避税;二是明知故犯,打着税收筹划的幌子行偷税这实。客观地说,避税与偷税虽然在概念上很容易加以区分,但在实践当中,二者的区别有时确实难以掌握。有时,纳税人避税的力度过大,就成了不正当避税,而不正当避税在法律上就可认定为是偷税。例如,利用“挂靠法”进行税收筹划就有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只要企业的财务人员切实掌握了税法,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是不难分清的。

三、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应用

税收筹划是基于不违法并且运用税收法律、法规以及财务会计政策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进行税收筹划实际上也是一个选择运用税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政策以及其他经济法规的过程。税收筹划在企业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筹资方式是企业筹集资金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从性质上讲,企业的筹资渠道一般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虽然这两种融资途径可以满足企业所需资金,但不同的筹资方式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同时也会使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水平。

为此,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一般而言,如果企业支付利息、税款前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提高负债比重可以增加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然而负债利息必须固定交付的特点又导致了负债筹资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如果负债的成本率超过了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收益会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而下降。

2、融资租赁的利用。融资租赁是现代企业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融资租赁,可以迅速获得所需的资产,保存企业的举债能力,更重要的是租入的租金中,利息费用及有关手续费用直接计入费用,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通过无本租赁资产的折旧费在税前列支,起到了双重抵税的作用。

(二)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组建形式的选择。现代企业包括公司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在设立企业时,企业组建形式不一样,税收政策也各异,以有限责任公司与合伙经营相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要双重纳税,即先交企业所得税,再交个人所得税:而合伙经营的业主,只需交个人所得税。而在组建时采取何种形式当事人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慎重筹划。

2、设置分公司的选择。投资单位投资者在设立企业时往往有多种形式可供选择,选择适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一般来说,在企业创立初期,发生亏损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分公司的形式,可以把分支机构的亏损转嫁到总公司,进而减轻总公司的税收负担;当企业建立了正常的经营秩序,设立子公司可享受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

3、投资方向的选择。税收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杠杆,体现着国家政策。为了配合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对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的企业投资,会在税收上以诸如减免税的税收优惠待遇,这就要求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前,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关于投资方面的税收政策,认真进行税收筹划。合理减轻企业的税负。

(三)税收筹划在利润分配中的运用

以股份制公司为例,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仅影响到其股东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而且也影响到该股份公司的现金流量。常见股利的分派形式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若发放现金股利,企业须支付一定数额的现金,个人股东须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发放股票股利,便可将盈余留在企业内部,股东虽未得到现金收入,却可以从股票价值增加量中获取收益,也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由于不用支付现金股利,可以增加营运资金,还相对扩大了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增加了今后发展的潜力。

(四)利用纳税期的递延进行税收筹划

允许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或延迟缴纳税款称为纳税期的递延。纳税期的递延给纳税人带来的好处有:有利于资金周转、节省利息支出、以及由于通货膨胀的影晌,延期以后缴纳的税款币值下降,从而降低了实际纳税额.主要方法有:

1、企业可以合理地安排交货时间、结算时间、销售方式等推迟营业收入的实现时间,从而推迟税收的缴纳。

2、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来推迟收入的确认。这主要是指在会计上合理安排营业收入的入账时间以推迟税款的缴纳。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税收筹划,财务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重视理财。税作为企业的一种刚性支出,是直接与企业资金流密切相关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源,在如何赚取利润的同时,税后所得的最大化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学好、吃透、用足税收政策,在税法允许的前提下进行筹划,使企业税负降至最小的观念越来越成为企业理财者的共识。这就是现代企业理财正在研究的“税收筹划”。推迟纳税、合理避税或免除纳税为目的一种理财工具。

一、企业税收筹划的内涵

企业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税收负担的低位选择行为,即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精心安排和筹划,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及可选择性条款,从而获得最大节税利益的一种理财行为。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是减轻税负以实现企业税后收益的最大化,但与减轻税负的其他形式如偷税、逃税、欠税等相比较,税收筹划应具有以下特点:

1 合法性

税收筹划的前提是完全符合税法、不违反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它是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没有确定、有多种纳税方法可供选择时,作出缴纳低税额的决策。这是税收筹划有别于其它减税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

2 筹划性

在税收活动中,生产经营行为的发生是企业纳税义务产生的前提,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税收筹划不是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后想办法减轻税负,而是在应税行为发生之前,企业要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并结合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统筹,设计出一套使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的行为。因此它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预先筹划,具有超前性特点。

3 目的性

纳税人对其生产经营等行为的进行税务筹划是围绕特定目的进行的,这些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组目标,首先包括直接减轻税负这一核心目标;此外,其他目标还有:延缓纳税、无偿使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明晰账目、保证纳税申报正确、及时足额缴税,不受到任何税收处罚,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名誉损失,实现涉税零风险;确保企业利益不受侵犯以维护主体合法权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确定筹划后的净收益,保证企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 多维性

从时间上看,税收筹划会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任何一个可能产生税金的环节都应进行税收筹划。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规模、选择怎样的会计方法、购销活动等都需要税务筹划,而且企业的设立时期、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也应进行税务筹划,例如选择有节税效应的注册地点、组织类型和产品类型等。从空间上看,税收筹划活动有可能超出本企业的范围而同其他单位联合,共同寻求减低税负的途径。

二、企业税收筹划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决策者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具体表现在:第一,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而不能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第二,企业税收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第三,税收筹划依据税法整体内容来判断税法条款对于某件具体事实或行为的运用性与符合性,也就是说,一项经济行为的形式虽然与法律规定是存在字面上吻合的,但如果其后果与立法的宗旨相悖,则在课税目的上仍不予承认。

2 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取得效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当费用或损失大于取得的利益时,该筹划方案就是失败方案。企业税收筹划必须着眼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必须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3 事先筹划原则

事先筹划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之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进行偷税、欠税,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税收筹划。

三、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

税收筹划是企业应有的权利,通过对企业税收筹划的肯定和支持,促进企业依法纳税、也是依法治税的必然选择。

1 避税筹划

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虽不断完善,但仍可能存在覆盖面上的空白点,衔接上的间隙处和掌握尺度上的模糊界限等。避税筹划就是纳税人采用非违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只能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2 节税筹划

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

3 转嫁筹划

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

4 实现涉税零风险

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扩大。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应用

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利润分配中的运用要点有:

1 筹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筹资筹划是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巧使企业达到获利水平最大和税负最小的方法。企业对外筹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股本筹资和负债筹资。由于这两种方式在税收处理上不尽相同,选择不同渠道筹集资金,就会形成不同的资本成本。根据税法规定,企业支付的股息、红利不能计入成本,而支付的利息则可以计入成本。一般而言,当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就会获得税收利益,从而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当企业息税前的投资收益率低于负债利息率时,增加负债就会降低权益资本的收益水平。因此,要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就必须充分考虑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纳税因素,对筹资方式、筹资渠道进行科学合理的筹划,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特别是负债比率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制约着企业承担的风险和成本大小,而且还影响着企业的税负。

2 投资决策中的税收筹划

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企业投资活动给企业所带来的税后收益。税法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不同的投资区域、不同的投资行业、不同的投资方式、不同的投资期限的税收政策规定又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税制对投资的影响,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

因此,不论是企业对外投资还是自行组建,都应对所投资的行业和地点进行税收筹划,如选择税负较轻的地区、行业进行投资。又如,现代企业包括公司和合伙企业(包括个体经营者)。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面临着设立分支机构的选择,分支机构包括分公司和子公司两种形式,两者的税收待遇是不一致的。从税法角度看,子公司是独立法人,总公司不直接对其负法律责任,有关税收的计征独立进行,而分公司不是独立法人,利润由总公司合并纳税。所以,当分支机构由于所在地区的不同适应较高税率或者可以预见在其一定时期内亏损时,总公司宜采用分公司形式,反之,则应选择子公司形式。

第11篇

通俗地讲,网络营销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开展的营销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营销,它可以使企业瞬间融资上亿元,可以培养企业的潜在客户,可以创造风险投资的奇迹。但是,正像《决胜网络营销》的作者刘兴发所说的那样:“如果你爱他,就让他投资互联网,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也让他投资互联网,因为那里是地狱。”刘兴发说:“今天,我们谈互联网,论网络营销,用这首诗形容起来非常贴切。”这足以说明网络营销具有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

诚然,互联网以及网络营销创造了“从一文不名到 5 800 万美元身价”的奇迹,创造了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等等决胜千里的神话。但是,作为中小企业管理者,一定不能仅看到别人在赚钱,看不见更多的人在烧钱、在赔钱。在互联网的决战中倒下去的是千军万马,成功者是凤毛麟角。归根结底一句话,谁重视财务管理,谁按经济规律办事就胜出;谁忽视财务管理,一味追求技术,谁就被淘汰。互联网和网络营销就是大浪淘沙。

本文首先探讨网络营销中易被忽略的财务管理问题;其次是加强网络营销中财务管理的几点设想。

一、网络营销中易被忽略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盈利模式的管理问题

所谓盈利模式问题,就是怎样赚钱的问题。这是运作一家网络公司最重要的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些互联网企业却不明确。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盈利模式。用老百姓的话说,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怎样赚钱的。

这方面的案例可以随手拈来。例如,作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瀛海威曾经是赫赫有名的,但其辉煌的历史仅仅不到两年,1995 年 5 月创立,1996 年就被收购,1997 年出现大亏损,1998 年创始人辞职,接着就被工商部门吊销了营业执照。究其原因,创始人主张的“百姓网”推出的《网上中国》都是没有财务价值的,投资的三千万元轻而易举地打了水漂。创始人没有认真策划过公司的盈利模式。再比如,健康863 网两年用光了 5 个亿,当时曾号称“将在 10 年内斥资 50 个亿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健康传媒”,然而,只用了短短1 年 9 个月的时间,这个梦想就破灭了。究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没有成本观念,一直都在烧钱;二是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按照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企业就应该是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如果不能盈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必须有一定的盈利方法即赚钱的方法,这就是盈利模式。目前,我国IT产业有三种盈利模式,即:承包模式、通用产品模式和运营商模式。网络营销模式就更多了,但还没有人总结过共有几种。无论哪一种盈利模式,其设计、策划的过程都属于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根据财务管理的理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三种观点: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无论是哪种观点,作为企业都必须盈利;否则,企业就无法生存。有了利润,才谈得上“最大化”问题。每股利润的大小决定了企业股票价值的高低,企业股票的价值决定了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意味着不仅有利润还要最大化。

上述在网络营销中失败的典型案例,都是由于他们忽略了盈利模式和企业财务目标所造成的。他们运营企业却不知道企业价值是由利润决定的。

(二)风险管理问题

根据财务管理的理论,风险一般是指某一事件其结果的不确定性。企业财务活动几乎都是在一定风险条件下进行的;离开风险因素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活动。企业在财务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归结起来可分为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资获得的资产(包括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由于市场和经营等因素,所带来的投资效益不确定性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对风险进行了各种分类,比如可以按风险的规避程度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并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决策,以求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规避,对非系统性风险尽可能消除。可见,风险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是很重要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网络营销中常常被忽视。原因是企业高层领导或网络营销创始人根本不具备财务管理经验,没有理财意识和风险意识。笔者根据《决胜网络营销》提供的部分网络公司创始人简历编制的失败网络公司创始人知识结构一览表(见表 1),供大家参考。

从表1可见,三位失败惨重的网络公司创始人都对财务管理不精通,都没有风险意识,更谈不上规避风险的策略。于是,他们创立的公司、他们运作的网络营销都失败了。由此可见,一个网络营销的主要决策者必须精通财务管理,他可以在技术上没有那么精通,但他不能不精通财务管理。这是决定公司成败、决定网络营销成败的关键因素。2011 年 2 月的《程序员》中讲了九个人的创业故事,非常令人感动。他们中间有的人是曾经插队的知青;有的人长期漂流海外;有的是白领宅男;有的似乎在跳槽和创业间不断地迭代;有的还是外国人眼中的活雷锋。创业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对资本的运作、财务管理、风险投资懂得比较少,所以,走了一些弯路。如果他们能有一个理解他们的技术创新、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助手或是合伙人,他们成功得会更早一点。搞技术的人做技术工作可以得心应手,但是,筹集资金和投资管理比较困难。以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考虑到理财知识的学习。要运营一个网站或是网店,只懂得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应该懂得一些财务管理知识,明白怎样进行企业资本的运营,采取怎样的手段取得盈利,只有这样才更加容易成功。九个程序员在创业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需要找一个有财务管理经验的、值得信赖的合伙人。架势无限的CEO 说:创业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资金和销售,而对于技术出身的创业者而言,资金的取得和销售都比较生疏,如果具备一定的理财技能就会事半功倍。

(三)资金成本的管理问题

网络营销是利用互联网做生意,做生意不仅是把货物卖出去,也不仅是提供好的服务,它还包括筹资和投资。因此,需要对资金成本进行管理。所谓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从广义上讲,企业无论是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还是短期资金都要付出代价,都需要进行管理。但在日常的资金成本管理中一般指狭义的资金成本管理,即仅指为筹措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资金成本包括使用资金的费用和筹措资金的费用两部分内容。资金使用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资金筹措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而支付的费用,如付给银行的手续费等。资金成本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筹资的重要依据,也是投资管理的重要标准。企业在制定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时,必须正确估算自己的资金成本。企业的理财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也是使资金成本最小化。可见,资金成本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是何等重要。但是,许多互联网企业根本无视企业的资金成本,为了实现网络销售计划、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点击量而不计成本,结果在烧钱中血本无归。比如有人总结 8848 失败的原因时就说过,投资人对8848 的核心业务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按照企业的核心优势去发展,而是跟着“流行”转,将 8848 原有的资源消耗光了,最后失去了优势。可见8848 的经营管理者根本没有“资金成本”的思想,销售收入排名第一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不仅是 8848,其他互联网运作失败的网络公司也一样是资金成本管理方面的失败者。

资金成本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依据,是企业进行资金结构决策的依据,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客观标准。由于 8848公司不重视资金成本问题,因此就谈不上有好的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失败已成为必然。资金成本率是表示资金成本的常见指标。一般公式是:K=D/P- F×100%式中:K为资金成本,D为用资费用,P为筹资数额,F为筹资费用。

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该将投资报酬率与资金边际成本进行比较,前者大于后者,则投资方案可取;否则不可取。

(四)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问题

据笔者调查了解,以上提及的瀛海威、8848、博客网都不重视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更谈不上财务报表和财务计划指标的对比分析。而财务计划是关于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活动各项目标行动计划及相应措施的预期数值说明,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和其他预算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数字相互衔接的整体。

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应该是生产运营、市场销售、财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模式,而全面预算管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现代企业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以说,优秀的企业应该是市场运作、生产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巨人,而以上提到的瀛海威、8848、博客网都曾经是销售上的巨人,但始终是财务管理上的矮人,这种企业无法获得最后的成功。

二、加强网络营销中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和设想

(一)盈利模式策划同步于网络营销策划

当企业开始网络营销策划的时候,应该同时策划网络营销的盈利模式,并对盈利模式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选择较好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从互联网进入中国几十年的历史看,自诞生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搜狐、新浪、网易、携程、盛大等市价过亿甚至上百亿的网络上市公司的历史看,没有一家公司不重视盈利模式的策划。

目前互联网即将告别创业的时代,互联网的激烈竞争中已经产生了寡头垄断,且这些垄断已经格局稳定,要加入其中分享盈利很困难,特别对中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是比较现实的,关键是要选择好盈利模式。

(二)风险管理贯穿于网络营销始终

在网络营销业务中,要自始至终关注风险管理,要对企业风险进行分类,对每类风险进行分析。在权衡利弊中,选择风险小收益大的营销模式。

(三)资金成本的管理要贯穿于筹资和投资的全过程

第12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服务型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以FDI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正在逐步加深。由于FDI和服务贸易之间联系正日趋密切,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FDI与服务贸易的关系,但他们却忽视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服务业FDI所起的作用。

    因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第二部分,分析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第三部分,实证检验我国金融市场对服务业FDI吸收利用的影响;最后是根据检验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二、我国服务业FDI和服务贸易计量分析

    1.计量模型

    为分析我国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力度和关系,本文运用Eviews3.1软件进行计量分析。

    为消除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性,特别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处理,从而建立计量模型如下:LnST=C(1)+C(2)*LnSFDI+uC(1)代表常数项,C(2)是回归系数,代表服务业FDI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力度,u表示干扰因素的影响。

    该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相关检验,整体通过F值5%的显着性检验,但是杜宾-沃森(D-W)值仅为0.458,表明变量存在严重自相关性,故须消除自相关后再回归。

    通过了置信区间为5%的显着性检验,变量的相关性达到了83%;AR(1)=1.002,表示变量确实存在一阶马尔科夫自相关;C(2)为0.1511,且符号为负值,与预测值相反,这表明我国服务业FDI并没有明显的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负效应。

    2.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不够健全。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首先,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因此证券市场的规模和制度安排都难以满足FDI在我国进行大型投资项目的融资需求。从事服务业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活动是以巨额资金筹措为重要条件的,而我国筹措中长期资本的资本市场主要是为国有企业融资,并且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开放性上看都难以对外企在华融资给与有效支持。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品种也十分的有限,市场制度也不健全,再加上国家对资本项目自由流动的管制以及对证券市场的过分调控,使得外商通过证券市场进行间接投资困难重重。此外我国股票市场严重的信用缺失缺陷,以及特有的封闭性和干预性无疑对服务业引进FDI起到了阻碍作。另一方面,我国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资金运用效率低,业务范围狭窄,结算速度慢,现有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高级专业人员,业务能力低下,无法对贷款对象进行优胜劣汰的筛选,且未能开展专业化较强的信息与投资咨询业务,无法为外企提供国内金融法规、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等权威信息。同时我国银行业务网点少、缺乏高效的结算系统,金融产品少,网络覆盖有限,难以为外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提供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金融服务品种和工具也存在着困难。以上这些都对服务业FDI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三、金融市场对服务业FDI影响的计量分析

    1.数据选择

    对于衡量金融市场发展的数据而言,King和Levine(1993a),Levine和Zervos(1998),和Levine等(2000)已经建立了一些衡量金融市场发展状况的数据系列,这些数据包括股票市场的状况以及一经济体中的借贷规模。这些变量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与银行部门相关,另一类与股票市场相关。借鉴他们的研究,本文也从金融中介机构和证券市场两方面来衡量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检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的发展状况的指标有:(1)流动负债/GDP。流动负债等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的流动负债,通过加总这些流动负债,得出的流动负债/GDP是金融中介规模相对于经济规模的一个常用指标。它经常被用来作为金融部门发展的总量检测方法。以LD表示.(2)金融中介机构对私人部门信贷/GDP,这个指标检测了金融中介机构发放贷款的能力,以及是否给企业的外部融资提供了便利。用SD表示.

    关于证券市场的测量指标,我们借鉴Demirguc-Kunt,Asli&Levine(1999)的研究,使用股票市场规模、市场流动性、市场效率等指标来检测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市场规模主要使用市场资本化率(SZ)(或者说市场资本化)来表示。市场资本化率是上市股票价值与GDP的比例。为检测市场效率,我们利用了换手率(TR),它等于国内股票在国内交易所交易的价值除以在国内交易所交易的国内股票的市值。

    2.模型的建立

    为了表示金融市场发展对服务业FDI所造成的影响,笔者在接下来的模型中将衡量金融发展的各指标分别与服务业FDI相乘作为解释变量。由于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衡量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因此这个解释变量有四种表示方法,分别说明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各个环节对服务业FDI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为了不忽略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作用,服务业FDI仍然在模型中作为一个解释变量。建立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LnST=C(1)+C(2)*Ln(SFDI)+C(3)*Ln(SFDI*SZ)+u0(1)

    LnST=C(1)+C(2)*Ln(SFDI)+C(3)*Ln(SFDI*SD)+u1(2)

    LnST=C(1)+C(2)*Ln(SFDI)+C(3)*Ln(SFDI*LD)+u2(3)

    LnST=C(1)+C(2)*Ln(SFDI)+C(3)*Ln(SFDI*TR)+u3(4)

    服务业FDI并没有对我国的服务贸易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而且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方程1和方程4中,ln(FDI*SZ)前的系数为负,且ln(FDI*TR)前的系数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这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并没有促进服务业FDI的积极流动。由方程2和方程3可以看出,ln(SFDI*LD)和ln(SFDI*SD)前的系数为正,所以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服务业FDI的流动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系数太小,所起的促进作用并不大。因此,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未对服务业FDI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也就验证了上文假设的正确性。

    四、结论

    由上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不发达的金融市场阻碍了我国服务业FDI吸收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把握机遇,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我国金融市场的功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1.丰富金融机构的金融工具和业务品种

    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服务品种的单一,使中国居民和企业对货币过分依赖。这样在提供等量信用的情况下,中国银行平均创造的货币供应量就要比金融发达的国家多得多。目前,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发达,商业银行90%以上的资产业务又集中在对企业的商业贷款上,这样一方面使银行过多地垄断了金融业务,不利于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另一方面又使金融风险过多地集中于银行。大力发展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扩展银行的金融业务,进而丰富金融工具和业务品种,是可以强化金融发展与中国服务业吸收高效率FDI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因此,增加金融工具和品种,加速银行业务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快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对外资吸引力成为我国改善投资软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我们要加快金融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能够适应国际服务业要求、熟练掌握外语的实用型服务人才。在国内各个金融机构积极培训原有职员提高素质的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一支高效、精干、高素质的经营队伍,适应国际竞争。

    3.逐步开放证券市场

    应大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和灵活化,开拓国内证券市场吸引外资的空间,建立完善的间接融资机制,积极利用国际债务融资,以避免外国高耗能产业以直接投资方式向我国转移,促使并引导更多的外资流向服务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