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7:1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运营策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4G 无线网 精细化规划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6)09-0045-04
1 引言
随着移动通讯业务的发展,通信网络质量愈加为运营商和用户所关注,精细化覆盖已经成为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业务量的重要方式。传统覆盖方式可解决大面积信号盲区和信号微弱区域的问题,但无法彻底解决深度覆盖薄弱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对网络建设思路进行了探索,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以满足最佳投资收益比,并形成4G无线网精细化规划思路与策略。
2 精细化场景划分
根据工程经验,选取五类重要场景进行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3 具体规划步骤
依据以上思路,优化协同建设,细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面向体验的优质LTE网络。
(1)第一阶段
1)规划先行:结合仿真、路测、MR数据的手段进行网络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
2)滚动规划:对规划落地过程不可建站点重新规划,确保站点偏移在覆盖半径的1/4距离内。
3)多场景解决方案评估:对现网弱覆盖点,匹配多场景解决方案规划建设。
(2)第二阶段
1)滚动规划:对建设过程不可建站点重新规划,确保规划落地。
2)覆盖优化:通过RF优化手段提升道路和室内覆盖性能,以达到精品网标准。
3)专题优化:系统参数优化,使得系统指标达到精品网标准。
(3)第三阶段
1)深度挖掘:协同优化提升互操作感知,用户深度分析,提升VIP用户感知。
2)特性部署:综合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
4 典型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选取某市城墙区域和市政府区域作为试点区域并采用仿真、TDS-MR、实测多维度综合评估识别区域内的弱覆盖点。
城墙区域:位于繁华地带,边界以古城墙为界,区域内建筑高低差异大,老式居民住宅小区或密布或分散,道路状况较为复杂,存在30个覆盖弱点。
市政府区域:位于城市北郊,区域中住宅小区级高层建筑密集,建筑物高度差异较大,存在8个覆盖弱点。
4.2 具体规划方案
(1)城墙区域
1)问题一:UE在交叉十字路口附近测试时出现大片弱覆盖,RSRP在-105 dBm以下,SINR在0 dB以下,下载速率在5 MB以下。
解决方案说明:建议在十字路口小区楼顶新建宏站解决覆盖问题。
天馈说明:如表2所示。
2)问题二:车辆在北门(顺城北路东段)测试时,发现该路段有500 m左右路段覆盖弱。该问题路段附近站点A城墙阻挡,B、C站点建筑物阻挡,无法满足该路段覆盖。
解决方案说明:建议在北门问题路段中间位置新建2个东西方向覆盖ATOM站点。
天馈说明:利用北门问题路段中间位置路灯杆新建2个ATOM站点,如表3所示。
3)问题三:仿真中革命公园附近覆盖弱,实测DT革命公园周边道路覆盖良好,革命公园内西侧覆盖弱,RSRP
问题分析:查看基站状态,发现革命公园外西侧站点断站,勘察发现该站点处于小区3层楼楼顶,覆盖路径楼房遮挡严重,造成革命公园内大面积弱覆盖。
优化建议:
方案1:尽快处理断站问题,待站点恢复正常后复测。
方案2:由于站址过低,受到建筑遮挡,如恢复后无法解决覆盖,考虑现场勘查增加宏站。
(2)市政府区域
1)问题一:UE在果业管理局东侧由于基站闪断导致弱覆盖,RSRP为-110 dBm左右,弱覆盖距离为150 m左右。
问题分析:UE在果业管理局附近进行下载业务,UE占用较远处A小区进行业务下载,RSRP为-105 dBm左右,SINR为-3 dB左右。经核查,B、C基站断站,另周围基站稀少,导致测试路段弱覆盖。
优化建议:建议尽快恢复B、C断站后再定。
2)问题二:UE在城市运动公园北侧由于楼层阻挡导致覆盖差,RSRP为-95 dBm左右。
问题分析:UE在城市运动公园北侧进行下载业务,回放测试数据,UE占用城市运动公园进行业务下载,由于城市运动公园主题会所楼层阻挡,导致该测试路段覆盖差,建议调整城市运动公园天馈方位角及下倾角。
优化建议:建议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城市运动公园方位角及下倾角。
3)问题三:UE在城市运动公园南侧及西侧由于基站较少弱覆盖,RSRP为-110 dBm左右,弱覆盖距离为200 m左右。
问题分析:UE在城市运动公园南侧及西侧进行下载业务,回放测试数据,UE占用较远处D花园小区进行业务,由于周围基站稀少、站距较大,城市运动公园内存在假站,另城市运动公园二基站经纬度错误。
优化建议:城市运动公园二移对原址覆盖影响较大,建议回填;尽快处理假站问题,处理后根据测试结果再定。
5 结论
为了4G网络的精品化发展,本文提出了分场景的精细化建设思路,并在现有的4G网络中进行了案例测试和建设,验证了网络精品化的具体方法,各类方法特点总结如下:
(1)仿真评估分析
仿真可依据网络整体拓扑结构综合评估区域的覆盖达标情况,评估维度更为全面,其缺点在于室内覆盖评估经度较低。
(2)TDS MR预测分析
TDS MR包含有现网实际用户的覆盖数据,对于反映室内区域覆盖情况具有较大价值。
(3)室外路测评估分析
实测能够直接反映网络的覆盖及性能状况,但其缺点在于大多室内区域由于物业等原因无法进行实测;考虑到室外与楼宇的关联性,可借助室外环境测试进行室内评估,其评估有事准确性更高。
因此,工程的精细化建设,需要点线面系统配合,多种场景解决方案互相配合,从点、线、面系统分析短板区域;同时根据问题区域的场景特点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匹配相应厂家多场景解决方案进行规划。
参考文献:
[1] 曾召华. LTE基础原理与关键技术[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 汪丁鼎,朱东照,肖清华. TD-LTE和LTE FDD混合组网实施策略[J]. 移动通信, 2013(21): 22-16.
[3] 韩玉楠,杜少凤,张涛,等. TD-LTE与LTE FDD混合组网策略探讨[J]. 现代电信科技, 2013(7): 52-60.
[4] 张哲,王君健,李雪静,等. 基于主传播路径模型的4G室内外协同精确规划优化平台[J]. 移动通信, 2014,38(20): 22-26.
[5] 邱东来. 4G网络站址规划和城市规划相结合的讨论[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12): 34-35.
[6] 蒋鲸海. 浅谈4G网络站址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应用[J]. 信息通信, 2015(1): 262-263.
[7] 杨辉,汪玉琳,朱曦宁,等. 基于地物类型矢量距离的4G LTE传播模型选择方法研究[J]. 移动通信, 2015,39(11): 75-79.
[8] 陈楚雄. 关于FDD-LTE 网络规划覆盖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15(3): 16.
【关键词】WiFi;多SSID;无线城市
0.引言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提供利用无线终端随时随地的上网服务。“无线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
1.无线城市的建设策略
无线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克服早期无线城市盈利模式的匮乏。无线城市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有市政公益的特点,同时必须引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保证网络的持续发展。
从建设主体上,无线城市的建设主体不能仅是一家运营商或一个政府,而是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无线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无线城市网络运营商在建设中起主导地位,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角色是无线城市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政府一方面应推动资源共享,使数字城市的范畴向无线领域拓展,另一方面,在关乎城市民生方面,加大对无线行业应用的支持,在无线城市网络基础上,终端制造商、SP/CP、政府企业、用户成为无线城市环境有机的组成部分。
运营商在无线城市中的定位应首先是智能的“管道”,这个管道对上游和下游是开放的,这样才能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做大内容与应用,对所有公民做到平等接入,最终实现信息惠民。聚焦“管道”角色的基础上,再平等参与到产业链的上下游,通过对内容的集成、终端的定制向上游和下游拓展,而不能垄断整个产业链。
无线城市的网络作为城市信息化和通信基础设施,具有公益的性质,同时应具有商业网络的可运维和和盈利的特征,应该由城市主流的网络运营商建设、规模运营,运营商建设的无线城市网络不再是独立的WiFi接入网络,而是对运营商有线网络、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一个有益的补充,网络是融合的,用户能在不同业务切换上获得更好的体验。
建设模式上,运营商具备大规模建设运维的基础,如光缆网、数据承载网、城域网与广域网,从物质上、能力上具备支持政府建设无线城市的能力。同时作为市政设施建设的无线城市网络,应该可以获得政府政策、市政资产使用等方面的倾斜,运营商与政府相互支持,是建设成功的保证。
盈利模式上,运营商的参与能够是盈利模式多样化,能够提供作为政府市政设施特点的免费接入,也能提供商业宽带接入包流量、包时长、上游付费、与固网手机绑定的融合套餐等丰富的资费手段。
目前,移动WiFi终端的普及越来越高,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又给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发展无线城市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无线城市的主要覆盖场景
WiFi网络作为热点覆盖的主要手段,覆盖目标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由于政府在推动无线城市建设的主导地位,首先要考虑政府构建无线城市的愿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2.1提高办公效率和信息公开
构建服务型政府,阳光政府,建设无线城市首先应服务于政府信息网上公开、事务的网上办理。目前政府已建设了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的多级审批体系,将越来越多贴近民生的服务功能延伸到了社区,无线城市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应逐步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的市民办事场所,提供场景式的办事引导、办事表格填报、进度查询服务,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共享丰富的城市信息,市民等候时也能轻松获得各类城市信息。
2.2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构建和谐民生幸福城市,涉及医疗、教育、就业、保险等多个领域,随着城市的公益文体硬件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无线城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附属功能,也将是这些民生场所必要的组成部分。涉及的场所包括各类公益场所、街区公园、医院、学校。
2.3提升城市形象
在城市主要的景区、商业街区、商业广场、口岸枢纽建设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将有益于提高城市形象,特别是在这些区域加载对城市的推广与介绍信息,成为对外推介的城市名片。
3.无线城市的应用解决方案
3.1场景覆盖模式
WiFi主要在公共数据业务热点区域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根据目标区域的特点、WiFi的性能以及已有网络资源,主要有以下两种覆盖场景、五类覆盖方式:室内覆盖场景可选的覆盖方式包括AP直接覆盖方式(室内AP直接覆盖方式、室外AP覆盖室内方式);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方式(共用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式、单独建设分布系统方式);有线电视系统承载方式(WiFi over CATV /WOC);室外覆盖场景一般选用室外型AP直接覆盖方式。
3.2用户接入模式
有线网络的VLAN划分可以使得用户入网即可归属于相应的虚拟网中,并实时相应的策略和数据转发服务。基于WiFi网络无线控制器的Multi-SSID技术也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点。
在无线城市覆盖场景内部署WiFi可以根据业务类型划分多个SSID,并对不同的SSID实施不同的加密策略和认证形式,用户通过无线网络输入相应的SSID和加密认证后,无线控制器就可以为其分配相应的802.1Q VLAN标记,用户即可进入相应的虚拟专用中,这样就可以针对有线网和无线网络统一实施基于VLAN的用户策略。
根据无线城市场景化应用需求一般建议划分3个SSID:
运营商自有SSID:提供运营商宽带接入功能,用户需输入账号密码,从而可以接入互联网,享有互联网各种应用功能。
个性化外网SSID:接入此SSID,用户可实现PORTAL网站接入,并根据用户信息,提供对应的应用服务。
个性化内网SSID:此SSID为网络安全最高区域,可实现支持802.1x认证,基于用户的网络身份进行网络访问权限授权,实现六元素自动绑定(用户IP、MAC、用户名、密码、交换机IP、交换机端口)及用户硬盘ID绑定等各种安全措施,用户内网设备通过该SSID的无线网络连接内网,提供各类内网应用。
3.3系统组网与应用解决方案
在各行业场景布署AP,广播三个SSID,分别为运营商自有SSID、行业外网个性化SSID和行业内网个性化SSID (SSID名称可根据要求定制)。
各热点的AP均接入运营商建设的行业客户AC 设备,通过划分个性化SSID的专用VLAN,实现登陆认证和页面推送功能。
无线城市通过多SSID技术划分了多个虚拟接入网络,单一虚拟接入网络的用户由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实现统一接入认证。例如运营商自有SSID上的流量接入运营商认证平台,由其统一运营和管理;行业外网个性化SSID接入行业认证平台进行Portal认证;行业内网SSID由企业自有信息系统平台认证管理,提供行业信息应用。如上图所示。
无线城市系统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由统一平台提供如用户位置信息服务能力、用户分组能力、上网行为分析能力、信息提供能力、数据共享能力、页面展现能力、信息组合能力。通过认证的用户,由统一的用户属性赋予用户在网络上的各种能力,如接入带宽、接入时长,通过用户的服务目录管理可以赋予用户不同的服务内容。
例如:在购物广场场景下的接入的外地用户,通过手机号码的解析,用户被分组到外地游客组中,而在商场场景下,对游客组提供的用户服务组合包括城市介绍、旅游服务信息、本地主要的服务热线、天气信息、交通信息,有室内导航服务的区域还能推送基于位置的服务信息,这些信息都是通过标准的信息总线链接到首页面的,而不需要另外开发,各种信息的组合构成了对外地游客标准的信息组合服务。而通过数据挖掘系统分析游客自身的浏览记录,能够产生用户信息偏好,由信息偏好分析模块,查询用户的数据库,并可与地址相关联,从而由本地服务信息提炼出最关键的信息。将关键信息和便准信息进行组合,行成了最终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页面。
3.4用户信息挖掘与信息推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无线城市作为城市信息传播的门户,不应该再继续传统的被动式服务,等待用户上门,而应该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及时主动地提供个性化内容的推送服务。
主动推送的信息必须符合用户需求,所以需要首先根据用户身份的识别以及数据信息需求的挖掘,挖掘出用户的潜在需求,再相对应地制定服务策略,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
以居民A到医院就诊为例,主要的信息推送流程如下:
进入医院大堂,由于用户已经在智慧医院SSID有登录记录,当用户手机WiFi信号开启时,手机自动连接WiFi网络,后台识别出WiFi MAC地址相关的居民A的身份信息。
后台数据库有居民A在智慧医院SSID下的各类记录,挖掘出其近期诊疗记录,挖掘出系统数据库内与其病情相关的最新诊疗手段、健康知识等信息,系统确认这个对该用户可能为最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推送给居民A。
系统未定位到用户的上网行为和信息需求,直接推送欢迎信息和智慧医院WiFi业务提示:欢迎XXX到X医院,您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登录智慧医院门户网站进行业务咨询和信息查询,也可以下载智慧医院客户端软件进行业务的办理。
后台业务系统有居民A在医院HIS系统中的某些业务进度记录,可以推送如:“您的化验结果已经出具,请到检验科几号窗口领取”、“您的药已经配好,请到药房几号窗口领取”等业务系统的信息。
结合用户信息挖掘和用户流程定制,可以使用户得到比较好就医体验。
4.总结
采用多SSID模式进行无线城市建设能够使运营商的WIFI网络实现多网合一,为运营商无线宽带接入网、政府无线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和行业内部应用提供统一载体,实现不同网络的功能和价值。集约建设分摊了网络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使行业用户能够低成本解决WIFI建设,使政府达到提升公共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的目的,同时实现了运营商WIFI网络的快速部署,从而实现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和运营商的多方共赢,是无线城市可以选择的一条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径。 [科]
【参考文献】
[1]贺彬.无线城市发展应对移动互联网新挑战[J].电信技术,2012(6).
高铁、支付宝、网购和共享单车,这是来自20个国家的外国青年评选出的当今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不能说它们的出现,能够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但这些接地气的发明创造,令外国人着迷不已却是事实。尤其共享单车似乎一夜之间就令外国人所推崇之至。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手机相结合,中国的共享单车打造出了“无桩”模式,用手机App扫描二维码解锁和支付,提高了单车使用和共享效率。可以说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运营模式,中国共享单车都做到了“中国原创”,以ofo和摩拜为代表的中国共享单车品牌“出海”更让曾经的“中国制造”蜕变成了“中国智造”。
2016年底,ofo小黄车宣布开启全球运营战略,首站进入新加坡。目前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0万人,每天6000辆车能提供2万多次的出行服务。此外,ofo小黄车已经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4个海外国家开展业务。截至今年6月,ofo小黄车已在全球5个国家(包括中国)、150个城市同步运营,连接车辆近650万辆,日订单超2500万,用户累计骑行达10亿次。
2017年3月,摩拜单车也开始进入新加坡,6月30日正式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两个城市运营,在日本福冈和札幌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批准。到目前为止,摩拜单车在海内外超过100个城市运营超过500万辆智能单车,日订单量最高超过2500万,注册用户超过1亿。根据摩拜的推进计划,至2017年底,摩拜会进入全球的200个城市服务。
创新服务
1990年,C.K.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梅尔首次提到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表现为一种“深度的精通”,一个公司凭借它可能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它不是一个组织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也不是指某种独有的技术和工艺,而是一个组织集体学习能力的结果和体现,是公司整合、化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核心竞争力能为产品创造持续的竞争优势,帮助它延展到广阔的相关市场领域,使得产品或服务持续不断地为顾客提供新的价值。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就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在如今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共享单车正在从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在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领着共享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变革。
比如,摩拜单车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GPS定位、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应用,让其可以给所有用户群体提供更便捷、体验度更好的智能共享单车体验。在定制化、个性消费时代,卸下了用户的焦虑,让人们很容易产生天然的好感。大数据技术下的红包车、智能调度等,又提升了它的利用率,在区域单位同样投放数量下,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到共享单车服务。
其中在物联网方面,摩拜在全球超过100个城市投放超过500万辆智能共享单车,并为每辆单车安装了“北斗+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导航芯片和物联网通信芯片,构建了全球最大移动物联网平台,每天产生超过5TB的出行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让摩拜单车的海量大数据能够实时、无缝传输至云端平台并进行挖掘分析,从而为摩拜单车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的破土而出做好了铺垫。人工智能技术在出行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实现了最大规模人和物的交流,大幅提升管理精度和运维效率。
而从校园走出来的ofo,它的核心竞争力充满着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清新智慧云淡风轻。ofo并不销售“产品”,而是通过共享平台将单车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给用户,用户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及提高单车的使用率来创造价值。ofo的技术核心是“交易”,“体验”是它用户感知到的大的功能框架,“运营”是其在功能框架比较稳定的前提下,每天去维护里面的很多的策略和细节,确保ofo服务的稳定性。ofo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于大数据的能力,这一能力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交通的云调度平台,二是大数据的存储处理,三是数据决策。ofo的服务不是虚拟服务,是用户每天都使用的,其中的环节流程极其长,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大量的问题领域,包括与技术、设计、运营等均息息相关。
因地制宜
现如今中国很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但公交网络却力不从心。即使地铁交通最发达的北京、上海,站与站之间的平均距离都超过1.5公里,东京、纽约、巴黎等大城市虽在500米至1公里以内,同样面临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车站较大的空隙之间,商业业态的密度却极高,这个差距使得仅靠“轨道交通+步行”无法满足城市出行。再加上由此而来的拥堵和污染,这最需要共享单车模式推动传统出行方式改变的生活场景。
其实,欧美等地的共享单车服务已经发展了多年,可大部分是传统的“有桩”共享单车,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用车还车。而且绝大部分并不盈利,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或企业的“公益注资”才能运营,因此曾被质疑是“浪费纳税人的钱”。而完全凭借企業和市场的力量,中国的共享单车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相结合,打造出了共享单车的“无桩”模式。
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式共享单车主要提供的是供给侧的创新,实际上就是通过技术的突破——供给和需求同时在线,同时发出需求,然后瞬间匹配,让一个供给侧原来很高的门槛变得很低。
当然,在共享单车“出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克服的挑战不是一点半点:如共享单车在中国主要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但在很多欧美地区,则更多用于居民健身或游客旅行,所以会根据不同的单车类型以满足不同的目的。再如,国外一些地区对于共享单车的停放和管理、运营和维护都有更严格规定,而不像目前国内几乎可以随意停放在任何地方;国外有的地方损坏的车辆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面临高额的处罚。另外,不光有本土化运营的问题,还有如何与外国政府良好地沟通,如何适应各地的政策法规,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用户的习惯等问题。
关键词:运营商;大客户;MSTP;专线接入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189-03
0 引言
目前,在SDH技术基础上利用先进的MSTP(muti-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带来的以太网专线产品已经在传输网内广泛使用。运营商为大客户提供的专线业务可在2M-1000M带宽中的多种速率选择,非常方便的用以太网的方式接入,同时网络带宽升级可以不增加客户设备投入。因此搭建一个扩容便捷,安全可靠的以太网专线网络,不仅有利于大客户也将大大提高日常的办公效率。
运营商结合目前主要的组网技术,为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又使项目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采用MSTP以太网专线为银行系统,提供解决专用数据网接入的解决方案。
1 业务需求
客户实际需求情况:
1.1 省行至各地市支行必须环网接入、省行至中心城市N个二级支行需考虑环网接入。省行入局必须环网接入。
1.2 省行、各地市支行局方提供的设备必须能够提供多模的GE光口,二级支行、营业网点以太网电口接入。
1.3 用户需求列表(见表1)
客户需求表明:该客户组网有如下特点:
①核心节点压力较大,核心节点总容量为GE。
②客户核心节点出局方向多,需兼顾考虑本地核心及骨干出口。
2 接入措施
2.1 措施一
2.1.1 应用条件:用户要求租用SDH以太网专线且没有双路由保护等其它通信需求,可通过光纤直连或光电转换器提供用户接入。(图1)
2.1.2 用户设备要求:用户需提供具有标准以太网接口的路由器、交换机或者PC机等设备。
2.1.3 用户接入端局方式:当用户的以太网设备具备光纤接口时,可以直接通过光纤上连至局端MSTP设备的光接口上。当用户的以太网设备只能提供电接口时,需在用户端配置一台以太网光电转换器,通过光纤接入局端MSTP设备。可提供业务种类及速率以太网专线N×2M~ 1000M。
2.2 措施二
2.2.1 应用条件:用户有SDH以太网专线及其它通信需求(如2M、34/45M、155M、FR等等),且用户端无MSTP设备。(图2)
2.2.2 用户设备要求:当用户端没有MSTP设备时,建议首选MSTP设备,直接通过光纤上连至局端接入ASON网,以实现端到端的网管功能。
2.2.3 用户接入端局方式:对于以太网业务,根据用户需求可以配置FE或GE接口;对于其它业务,可配置2M、34/45M、155M接口可提供业务种类及速率以太网专线、SDH专线、DDN、ATM、FR等业务的接入段承载。
3 解决方案
3.1 接入思路 ①采用接入网专网架构,将用户现有业务节点层次上移;②需与现有汇聚层资源共享,采取开环加点或环代链的方式接入;③对于已在汇聚层上的客户节点,采取环网开环加点的方式,对于未在汇聚层上的客户节点,采取环代链的方式,利用现有资源、自建资源及本地网优化整治的方式,实现客户业务的接入。
3.2 方案一
3.2.1 方案拓扑(图3)
3.2.2 方案说明 ①省行中心机房:采用带GE端口的MSTP设备,与运营商核心节点组成环网。用户端出多模GE光口与用户路由器相连。②运营商核心机房:同样采用GE端口的MSTP设备,与省行中心机房组成环网。中心机房提供2.5G、GE、155M速率端口与接入设备对接。③运营商接入层机房:在市区通过各个接入机房采用MSTP设备组成多个2.5G汇聚层传输网,配合MSAP设备完成所有网点的接入覆盖。④二级支行网点:采用10/100M光纤收发器产品通过光纤接入到运营商接入机房的MSAP设备,采用EOS封装方式实现100M专线的接入,支持全程网管。⑤银行各营业网点:采用10/100M光纤收发器产品通过光纤接入到运营商接入机房的MSAP设备,采用EOS封装方式实现10M专线的接入,支持全程网管。
3.2.3 方案特点 ①核心节点多路由、多设备接入网络安全性、资源利用率,网络结构扁平化。②平滑升级,核心节点均采用的高速率MSTP设备接入,可有效地通过时隙捆绑的方式,调整业务带宽。下联接入节点为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客户速率升级不需调整用户端接入设备。③全程网管功能,核心节点可实现对网元的监控,接入节点可实现用户接入板卡的监控。
3.3 方案二
3.3.1 方案说明 ①省行中心机房:采用带GE接口的MSTP设备,与运营商核心节点组成10G 1+1环网。用户端出多模GE光口与用户路由器相连。②运营商核心机房:采用带GE接口的MSTP设备,与省行中心机房组成10G 1+1环网。中心机房提供GE、155M速率端口与接入设备对接。③二级支行网点:采用MSTP设备对省会城市各个二级支行组成环网,提供155M、GE光口的上联,FE端口的下联。对底层接入的业务实现收敛。④银行各营业网点:采用以太网光纤收发器,通过光纤链路连接至二级支行网点。⑤地市运营商接入机房:提供155M光口、以太网电口,通过以太网光纤收发器\OSN3500\OSN1500设备,利用光缆线路传输至地市银行支行。⑥地市银行支行:采用MSTP设备\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与地市运营商接入机房互联,提供100M\10M以太网电口通过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与下联节点互联。
3.3.2 方案特点 ①高速率的核心接入,较大程度的满足用户业务的需求。②平滑升级,核心节点均采用的高速率MSTP设备接入,可有效地通过时隙捆绑的方式,调整业务带宽。因下联接入节点均为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接入,故客户速率升级不需调整用户端接入设备。③全程网管功能,核心节点可实现对网元的监控,接入节点可实现用户接入板卡的监控。
4 网管方案
4.1 地市网管信息回传(图4)
地市安装一台电口协议转换器FE-E1,上行2M接口按线路调单接入到SDH传输网中,协议转换器布放一根网线到已经安装网管服务器第二网卡口。并对网口配置相应分配地址,由于一期各地市网管地址分配都是由各地市自己分配,运营商省公司统一分配,原本MSAP设备网管地址由省公司进行统一修改。
4.2 中心城市网管汇聚(图5)
地市汇聚到中心城市运营商中心机房,在中心城市机房安装一台汇聚型协议转换器FE8E1,用于汇聚九点市网管信息2M业务落地为一个以太接口,布放一根到汇聚换机1端口,中心城市网管汇聚线跳接到交换机第2端口,到运营商中心机房网管服务器连接到交换机第3端口,由运营商省公司完成对所有地市网元设备的添加,预留第4端口为省行网管客户端。
4.3 网管权限分配 针对网管采分权分域的安全控制策略,各地市限定只能访问本区域类设备的操作及管理权限,省行只分配查看权限,严格限制非法用户访问。
4.4 MSAP内置DCN功能的方式 利用MSAP内置DCN功能解决。设备内置DCN网管通道的思路是将网管数据在网管盘内部进行协议转换后,映射到上行155M中的任意2个时隙内,通过传输网形成各节点间的网管通道。这样就保证了网管数据可以实现跨网传输。设备网管盘上集成了两块以太网协转模块,用于将网管数据接口从以太网口转换为E1接口。网管数据通过SNMP口进入NMS板后,经CPU进行处理后,通过协转模块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E1信号,至群路盘交叉模块,交叉模块可以选取上联VC4中的任意2个时隙进行交叉,上层的传输设备再进行时隙交叉与下一个节点的连接,构成了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管链路,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跨网管理。
5 结论
5.1 传统通信网络包括SDH传输网和IP数据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MSTP在传统SDH传输网的基础上,对TDM,以太,ATM等业务共同承载,高效传输,成为一个可承载多业务的网路平台。
5.2 运营商为大客户提供的专线业务可在2M-1000M带宽中的多种速率选择,非常方便的用以太网的方式接入,同时网络带宽升级可以不增加客户设备投入。
5.3 由于可以网管,通过远端掉电告警、误码测试仪、环路检测等功能,提高了网路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降低了网络运维成本和网络当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赵谦.现代信息网技术与应用光纤通信[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二元分类法;地产开发模式;概念比较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伴随着政府的公共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展开的,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间在城市结构布局、项目运营机制、地产规模体量、土地开发节奏等方面,不间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脱颖而出大批高素质的房地产开发商,探索出极具理论意义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其中“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模式即是房地产开发进入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之一。城市学术界和房地产开发界围绕城市综合体概念提出了各自的理解和观念,可谓见仁见智,出现某些疑虑和争议在所难免。对城市综合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和概括,进一步厘清城市综合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加深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
一、“城市综合体”概念的分歧与原因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开发领域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概念新思维不绝如缕,其中“城市综合体”是近年城市开发界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新生词汇。但人们对于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往往站在不同的高度和角度而对其内涵和外延的产生较大分歧,很难达成某种固定的或唯一的意见。在各种概念的意见中,有的侧重多项功能的集中,认为如果一个房地产项目超过三项功能,即可称为综合体;有的侧重规模,包括投资规模、建筑规模,认为规模大即是综合体;有的将商业地产等同于综合体,有的局限于楼盘项目的空间展开程度,等等,不一而足。各种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似乎又不是很准确、很严密,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应的分类整合。
城市综合体概念不统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人们对“综合体”的规模、体量、构成、范围、功能等未作明确的指标界定,对该类型项目或楼盘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组合、功能影响等方面,均未作硬性的规定,很自然地就会有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不动产营销商采用或沿用这一概念,以至在许多房地产语境中纷纷采用“城市综合体”概念。其二,“综合”、“综合体”概念难以有固定的标准,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说,许多事物都带有一定性质的综合性、系统性,很难说那类事物是单纯的、孤立的,总是在内部事物、外部事物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若采用硬性的规定或一刀切似的数据指标来界定“城市综合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能会将一部分楼盘项目排除在综合体之外,难以做到以理服人,同时也不符合“综合体”本身的关联性、开放性、包容性特征。但并非所有的地产项目都可以称为城市综合体,如果某一事物缺乏内在联系,则最好不采用“综合体”的称谓,否则就会使综合体概念过度泛滥,以至偏离了“综合体”的本质属性。
关于“城市综合体”概念适用范围(外延)的界定,我们持有审慎、宽容的态度和建议。“城市综合体”一词在地产开发和城市管理界是一个较为晚出的概念,一个时期以来,对这一概念的运用各有自己的理由和解释,总体上是符合实际的,不必强求一律,但要定位准确,言之有据,有所担当。或者说,“城市综合体”现象(本体、实体)和概念(名分、称谓)的出现,是有其客观背景的,不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合都能够使用这一名称的。只有当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能量积累到一定阶段、有足够的实力和分量时,才能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产项目上“谨慎”提出,它的提出和较为广泛地采用基本上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是城市地产开发上的一种新型业态模式,这是造成运动的一场深刻变革。在此基础上“城市运营商”概念、“新城开发”概念、“片区开发”概念亦展现端倪,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地产开发和城市建设领域的新概念、新举措。
我们在此提出按照“二元分类”的思维来界定“城市综合体”概念,其宗旨正在于言之有据,兼容并包,但绝非茫无边际,似是而非。希望引起各位方家的注意,同时对于定位准确的“城市综合体”实体而言,则可以做到更加言辞恳切地加以表达,对促进相关语境的展开和城市地产开发事业有所裨益。而这里给出的分类、分解意见和特征比较还只是一种尝试性意见和主张。
二、“城市综合体”概念的“二元分类”尝试及其特征比较
根据我们对“城市综合体”概念的理解,结合城市地产开发建设的实践,我们提出以下若干种关于“城市综合体”概念的“二元分类”模式,并对其某些内涵和特征作出简要的比较分析。所谓“二元分类模式”是按照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将“城市综合体”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一分为二”的划分、甄别,使对这一概念理解更加完整、系统和周全。
分类之一:单一主体的综合体与联盟主体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因其规模体量巨大而令多数开发商望而却步,但经过十几、二十年的能量积累,脱颖而出一批大中型房地产开发商,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来设计建设“城市综合体”这一新产品、新业态。这些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产项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自我构筑的产业集群[参考文献
[1] 张永奇:城市综合体的产业集群性质及其开发管理策略,《中国经贸导刊》,2011.14
[2] 张永奇: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城市化效应,《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因此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鉴于空间功能联系的紧密性,多数综合体项目是由一家地产商独立完成的,甚至成就了一批以综合体开发项目为主的地产商,但某些带有某种公益性的“巨无霸”工程项目、综合配套要求很高的建筑群,则在客观上和主观上要求由多个开发商共同完成,在城市开发实践上,大型体育设施、机场航站楼、城市CBD(含副CBD)、大型港口码头的建设等等的功能性建筑群,往往需要更多的地产商、工程承包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协作完成,而放在地产商的角度看这样一些地产项目无疑是一种“联盟主体”性质的城市综合体。
分类之二:主导功能型综合体与多元化协作综合体。所谓主导型综合体或主题性综合体,是指该综合体在功能上以某一个单项功能为主导,附带部分边缘功能的综合体,如以商业为主导、以酒店为主导、以写字楼为主导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多元化综合体”,如业界曾将多功能复合地产用英文字母简称为“豪普斯卡(HOPSCA)”,其用意亦在于此。城市综合体可以是一到二项功能为绝对主导,也可以是集多项综合功能于一体,但如果过于集中的单一功能项目,缺乏其他功能相配套,最好还是不要挤进综合体的序列中(可以纳入另类序列)。单一主导功能的综合体较之多功能综合体的辐射功能和影响范围通常更显著一些。
分类之三:微观综合体与宏观综合体。在经济管理界一般将个体的或紧密的经济管理单元视作微观层面,而将整体的、大面上多种相互联系的事物看作宏观层面。那么,微观综合体是空间紧凑、功能密集、自成一体的综合体,而宏观综合体则可能属于相对开放的、与周边项目相呼应、分属不同投资主体的松散性综合体。宏观综合体作为集中连片的大面积开发区,则综合体的概念可以扩展为“城市运营综合体”或“运营片区”概念。我们不排除综合体概念扩展到“片区开发”和“运营城区”的范畴。同时这里亦不排除独栋单体多功能建筑成为“城市综合体”的性质,一些大型高层建筑虽然是独栋的,但其规模、体量、功能和影响力,仍然能够达到其他任何综合体的水平和分量,许多带有“地标”性质的综合体建筑,如绿地集团在各地中心城市开发的一批独栋地标性建筑,它的辐射能力可以覆盖全城甚至辐射更加广大的区域,这样的多功能“独栋”建筑称为城市综合体恰如其分,毋庸置疑。
分类之四:城内综合体与城外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在地理空间上可能分布在城市的不同方位,有的在城市内部,有的在城市边缘,在城市内部的城市综合体可以称之为“城中之城”,城市边缘的城市综合体可以称之为“城外之城”。城市综合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城市元素或其他综合体之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着城市化的质量和素质[(作者简介:张永奇,男,1965年11月生,河南上蔡人,硕士,讲师,现从事高校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教学,教研方向:经济地理、旅游产业。)],是新一轮“造城运动”的“升级版”。
分类之五:先行综合体与后发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总是在一定的城市、一定的区段率先上市,然后向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区段展开,受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行综合体一般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开发领域的新生事物,开城市开发风气之先河,为城市综合体推广铺路,堪当城市综合体开发的先行者;而后发城市综合体则是在先行综合体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弥补了综合体开发的后续空间,共同迎来城市综合体开发时代的到来。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具有承载大量城市综合体的能力和必要,同样道理,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也不会是中国城市地产开发的最后阶段或最高阶段,城市地产开发的能力和素质是无止境的。
分类之五:政府主导综合体与市场主体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就其产权主体和开发主体而言,可以由政府和市场两个主体或主导来承担。通常政府主导的综合体承担较多的公共设施的功能,如大型体育设施、会展设施、交通枢纽等带有显著公共设施性质的综合体,一般由政府投资或采取公私合营(如PPP、BT、BOT等方式)来运营。市场主体的综合体一般商业性质显著,如大中型商业地产综合体、星级酒店写字楼综合体、休闲度假区综合体等。随着市场准入程度的提高,将有更多的公共设施性质的综合体、专业化的开发区(新城区地产)、旅游地产、社区地产等面向国内外商家开放,也预示着将有更多“城市运营商”加入的到城市开发的行列,并对中国城市化的未来发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开发区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国内工业化道路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特殊形式,开发区在提高生产效率、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0多年来,在以政府政策扶持、财政资金投入和政府行政管理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带动下,中国开发区在发展地方经济、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2013年8月,各类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已达192家。
一、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基本情况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区,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天津市省级开发区,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专业化园区,规划控制范围约为135平方公里,中期规划和实施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采取“一心、两带、三轴、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三区是指科研服务区、居住区、产业区联动发展。目前,子牙循环经济区的支柱产业包括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和废旧橡塑产品的回收拆解和再利用,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废弃机电产品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等。
2009年,地方政府与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开发区投资主体,承担产业区开发总公司职能。同时,地方政府又组建了开发区管委会。这种管理模式属于政企分离型管理体制,且为管委会与联合公司共同存在的管理体制,其管理体制结构图如下:
图 天津子牙循环产业园区管理体制
二、开发区的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三个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的发展不再只是单纯发展工业产业,而是更趋于城市综合开发,以实现工业、农业、科研、居住和商业等的协调联动发展,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和科学管理水平的“城市运营商”开始热衷于开发区建设与管理,“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市场运作”已成为开发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模式。开发区的发展必须解决好三个主要问题:
1.政府权限与开发区发展定位的匹配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区采用准政府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作为当地政府派出机构,主要履行管委会内部管理职能,并未得到当地政府及其直属机构的行政授权,降低开发区在产业规划、土地征用、工商注册、人才引进、资金融通,甚至在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选拔和任用等方面的工作效率。
2.政府职能与城市运营商投资建设职能的协调问题
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管委会的主要职责是政策引导和组织推动。同时,由于投资主体的转变和投资回收模式的确立,政府不必再担负城建支出。而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首要的任务是保证其资金链安全,真正实现“滚动式发展”,它要在这过程中按照产业区的整体规划,选择先建设什么,后建设什么,尽可能提高土地价值和税收,并通过地方财政尽快实现投资平衡。企业的主要考虑点有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巨大,因此在基础设施投入达到一定程度且地价水平处于相对理想状态时,企业将适当放缓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其次,企业会利用其建设开发主体优势和其拥有的政策优势,将部分资金有选择的投向区内商业地产和高回报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以获得投资收益,增强造血机能和融资能力。
由于有着各自的出发点,行政主体和投资主体之间必须要在投资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找到共同价值链,合理安排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项目开发,既要保障地方民生,也要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3.政府政策与开发区产业配套问题
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天津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地方性法律和相关规章制度。内容涉及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等多个方面,在制度建设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整体而言,就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配套政策,目前现行的政策法规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我国再生性资源的利用专项立法非常欠缺。虽然制订了一些综合性法规,但在容器、包装、建筑材料、电池等废旧物再生利用的方法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其次,政府、企业和民众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对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支持再生资源利用的“静脉”产业资金投入不足。
三、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优化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提出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发展模式和存在问题分析,借鉴国内外开发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还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对其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做进一步优化调整。
1.突出区位优势,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有着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京津冀、连接东三省。园区要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通过循环经济产业的引导和培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并逐步确立其在环渤海、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导地位。
一是建设重心要向生态环保系统倾斜,尤其在绿化生态系统和水系统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不仅要构建的绿色空间,包含生态保护隔离绿地、林下经济带、农业生态用地三类,而且要注意保护子牙河生态景观环境,发挥林下经济带生态屏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满足生物多样性需求。二是本着集约用地原则,加快园区公用功能岛的建设,对水、电、气、热等的需求总量,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供水、供电、供热、供气为一体的“公用工程岛”,做到公用辅助一体化,实行区内能源的统一供给,使主体项目投资成本回落,能源消耗降低,在规划区内提高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2.投资主体与行政主体主导权进行调整和优化
一个开发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总体规划期、建设起步期、产业发展期和城市融合期。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投资主体和行政主体的职能关系也要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
在总体规划期(1-2年),市县两级政府按照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开发区发展规划,并有计划推动实施。这个时期政府完全主导并推演开发区发展模式、投资主体选择和开发规划。而城市运营商(企业集团)可以和政府(当地政府)就未来开发区投资主体的组建模式、职责范畴、经济分析、发展规划等进行研讨,并最终形成一致意见。
在建设起步期(3-5年),政府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职责是在新的管理机制形成前对关键环节的协调和决策。通常的做法是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和投资主体,成立领导小组或者指挥部,以例会或者联席会议的形式推动开发区建设进度。投资主体的职责则是通过市场融集资金,为开发建设提供充裕资金,并同步开展园区整体包装宣介和经营开发等策划方案论证。
在产业发展期(6-10年),政府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吸若干引龙头企业进驻园区,进入产业培育和发展期。这个时期,政府职能部门逐步到位,行政审批基本捋顺,政府虽仍以招商引资为主,但实际主导权正逐步转移至投资主体。投资主体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政府确定的发展规划,逐步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展工业、商业、居住、科研等全方位的投资、开发和经营,培育市场的同时获取收益,并用于滚动开发建设。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目前正处于这个时期,投资主体应按照“三区联动”发展理念,通过提升区位优势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通过租售公寓、商品房、标准厂房等获取收益。
在城市融合期(11-15年),这个时期的开发区事实上已完全过渡到工业城市概念。此时的政府已成为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型政府,而投资主体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也成为一般意义上的企业集团,完全融入市场,开发区的主导权最终归于“市场”。从天津开发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完全理想化的推论是: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将成为第二个滨海新区,园区管委会将会成为滨海新区政府,投资主体则将会成为泰达集团。
3.持续改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
首先,进一步完善地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出台专项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完善地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原料不足的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专项废旧产品回收管理办法,并强制该类废旧产品在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集中处理,鼓励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向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其次,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企业集约经营机制,把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打造成为分类、再利用和物流中心,形成再生资源一体化经营体系。另外,鼓励地方企事业单位优先使用再生资源,实施再生资源使用补贴机制和财政购买政策等措施,引导公众的消费倾向,以消费带动生产,进而引导企业的生产方向,形成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发展。
最后,加大对研发、孵化和贸易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协助建立园区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奖政策,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政府采购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的政策,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配套政策。
参考文献
[1]周宏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李健,李春发,苑清敏等.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产业发展划(2008-2020).[R].天津:天津循环经济促进中心,2008.
关键词: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城市噪声污染的危害性较大,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力度,优化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方法,保障噪声防治的实践性,强调城市噪声的防治水平。城市噪声污染的类型较多,需要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确保防治策略应用的价值,进而科学的解决城市噪声污染的问题,维护城市环境。
1城市噪声污染分析
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较多,导致多个方面潜在城市噪声的污染风险。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例举比较常见的污染类型,如下:
1.1工业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污染的影响较为明显,具有固定污染的性质,工业噪声的污染面积大,尤其是城市建筑的过程中,存在大范围的工业噪声[1]。我国许多城市非常注重工业生产,工业噪声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制约工业发展的速度,导致城市生活面临严重的噪声干扰。目前,工业噪声污染成为城市噪音中的主要影响来源,同时属于重点控制的部分。
1.2工程噪声污染
工程噪声与城市建设存在直接的关系,此类噪声污染并不是集中在某一特定的位置,而是根据城市建设工程的建设逐渐产生,仅仅出现在工程建设的周期内,一旦工程建设完工即会消除。工程噪声污染的力度大,短时间内的危害性非常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性。
1.3生活噪声污染
生活噪声污染较为频繁,基本是由居民生活引起的,包括居民日常的活动。生活噪声污染中比较常见的有:媒体声音播放、房屋维修等。
1.4交通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是指城市中的交通工具造成的超出安全标准的声音。交通噪声污染中最为明显的是地面交通引起的污染,如:汽车、火车等,其对城市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2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
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也是噪声防治的基本依据,降低城市噪声的污染力度。
2.1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源
城市噪声的污染源较多,零散分布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声音的安全标准,全方位的控制污染源,一方面管理城市噪声污染源,另一方面限制声音标准,所以针对城市噪声污染源,提出几点控制方式,如:(1)规范城市建设,联合城市各个部门,做好噪声监管的工作,各个区域的噪声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排放,落实环境保护中对噪声的要求;(2)积极检测城市噪声中的污染源,明确污染源的基本性能后,治理污染源,提高噪声污染的控制力度;(3)监督城市噪声污染中的违规行为,以免演化成污染源,降低噪声污染源的影响性。
2.2控制城市噪声传播途径
城市噪声传播属于重点控制的内容,可以按照城市噪声的级别,设计合理的传播控制方式[2]。例如:某新建城市在规划时,对新建区域实行噪声控制,主要是控制噪声传播的途径,降低城市噪声的干扰性,针对噪声控制困难的项目,尽量安排在远离市中心的位置,集中治理噪声传播。城市噪声传播途径的控制,减轻了噪声治理的压力,发挥噪声传播控制的积极性。
2.3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
城市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噪声接受方的主体是城市居民,由此应该结合以人为本,严谨的控制城市噪声接受方,保护居民的健康并完善生活环境。我国城市建设中采取绿化、隔音措施等方法,减少接受方的噪声分贝,避免居民受到噪声危害。城市噪声接受方需要采取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科学控制噪声的优势,改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环境,推进城市建设的安全发展。
3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
结合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综合规划防治策略的应用,提升城市噪声的防治力度,改善城市化建设的环境。
3.1完善城市噪声控制的法规
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立法的方式防治城市噪声污染,落实法律、法规在城市噪声控制中的应用[3]。我国在城市噪声污染方面已经提出了相关的法规,但是缺乏完善性,所以必须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需求,细化防治噪声污染的法规内容,提高城市噪声控制法规的完善性,最大程度的控制城市噪声,还要保障噪声控制法规的实施力度,不能仅仅依靠表面工作,更重要的是将法律法规实施到位,渗透到城市噪声污染防治中。
3.2严格控制城市的噪声污染
针对上文城市噪声污染的来源,提出防治噪声污染的策略。首先是工业噪声防治策略,在工业噪声的发生源上安装消音装置,用于控制噪声源的传播,例如:某城市工业企业中统一了噪声污染的控制,机房、厂房等部分,全部加设了吸音装置,防止噪声外传,该企业的管道、排风等噪声源部分,安装了噪声处理装置,安装后检测声音在5dB-8dB的范围内,该企业要求机械类噪音在消音、吸音装置的作用下,应该达到10dB-40dB的标准;其次是工程噪声防治策略,根据工程建设的工期和进度,安排噪音污染防治,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力度,规范工程建设,消除工程中潜在的噪音污染;然后是生活噪声防治策略,由社会部门对生活噪声进行控制,利用宣传、教育的方式,解决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城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生活中的自觉意识;最后是交通噪声防治策略,按照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策略,重点防治交通噪声源,配合传播控制,在交通噪声严重的地方设计屏障,规划出特殊位置禁止车辆鸣笛等。
3.3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非常快,各个城市都面临着规划建设,由此增加了城市噪声污染的压力,为防止城市发展中的噪声污染,必须合理规划现代城市建设,优化城市化建设的结果,避免城市建设中出现矛盾,用于防止城市建设中的噪声污染[4]。我国城市建设中逐渐意识到噪声防治的重要性,遵循城市结构的具体要求,规划不同功能的城市区,体现城市规划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价值。
4结语
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化建设中的主要污染源,其对城市环境、居民健康等都存在明显的影响,根据城市噪声污染的分析,合理规划城市噪音的控制方式,同时配合防治策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度,缓解噪声污染对城市建设的危害,保障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力度,加强城市化发展中的经济控制,以免影响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昊.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科技资讯,2009,32:97.
[2] 郑细妹.中国城市噪声污染及其防治[J].能源与节能,2011,09:31-32.
关键词:智慧城市 城市发展 信息化
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涉及范围广泛、系统构成复杂以及安全要求高的项目,因此,政府要制定正确的战略设计,用科学合理的决策来建设智慧城市,避免投资失误,避免浪费巨额资金,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高效建设智慧城市。
1 智慧城市的定义、内涵及特征
1.1 智慧城市的定义
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加深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通过对数据的管理和对信息的处理,实现全面网络化、产业高端化和高端智能化,实现对城市的高效控制就是智慧城市。
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慧城市需要运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营造健康积极的运营环境;第二,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高效利用知识和信息资源,结合物的智能和人的智慧,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第三,建设智慧城市要积极借鉴外来经验,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实现智慧政府、智慧经济、智慧教育和智慧环保以及智慧旅游等领域的高效应用;第四,为实现人民群众生活的舒适感、幸福感、和谐感,智慧城市侧重于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1.3 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
感知化、智能化和互联化是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根据智慧城市的建设,其存在宽带经济、知识劳动力、广泛整合、协同运行和激励创新5个特征。
2 存在的问题
2.1 智慧城市建设的规范标准与重点缺失
规范标准对建设智慧城市来讲非常重要,我国目前建设智慧城市处于摸索阶段,针对软件、接口、标准化体系的规范需要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这有利于避免智慧城市在推进的过程中产生信息孤立点,降低建设智慧城市的风险。首先,建设智慧城市缺乏对数据采集利用的统一规范标准体系,导致产生的数据不规范,各部门执行的标准随意性比较大,数据的利用价值不大,缺乏对数据采取的明确规定,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其次,没有在各部门之间建立数据分享机制,使各部门的数据不能共享,不利于充分利用信息,同时也缺乏数据共享的依据和规范,不利于保护数据的安全,也不利于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海量数据;最后,建设主体和责任单位依赖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不利于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容易使不同单位因认知差异而造成建设标准良莠不齐,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使智慧城市建设的宏观描述性目标无法有效引导建设主体制定以及落实建设计划,也不利于对责任单位进行量化考核;此外,覆盖面太广、重点不突出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缺点,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政府投入巨资,政府应当有选择地推进项目,而不是让所有项目并排齐上,这不利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建设智慧城市。
2.2 政府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
第一,政府各部门无法深入合作的根源就是资源不能共享,由于数据资源负责人担心数据的安全而封闭数据,然而,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海量的数据,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基础,就无法更好地开展合作;第二,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通常会明确一个主导部门,以及若干个协作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繁琐,各个部门选择单打独斗的责任田,大大降低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效率。
2.3 缺乏有效的公共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
第一,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政府部门很少针对公共服务优惠、产业项目优惠制定相关政策,来表示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部分智慧产业相关政策语义模糊,难以理解,缺乏可操作性,不利于明确财政资金的安排;第三,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政府在指导公共政策时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不利于提高政策质量。
2.4 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分散且不明确
职责不明确不利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工作顺利进行,在责任分工方面缺乏整体设计和硬性规定。
3 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
3.1 两化进一步融合
智慧城市建设要牢牢把握两化的进一步融合,把握高度协同的信息建设新机遇,努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智能服务高效发展,智能技术进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
3.2 迅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呈现出了泛在融合的趋势
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市民生活的品质和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光纤网络、无线局域内外、移动网络等呈现融合趋势,进入业务创新变革和终端智能集成的新时期。
3.3 新型智能信息应用逐渐改变政府管理服务模式和市民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智能互联的移动设备不断增多,互联技术逐渐成熟,更好地促进了城市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便捷、舒适、幸福的生活环境。
4 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4.1 出于战略考虑,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大势所趋
目前,世界各国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积极建设智慧城市,促进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因此,我国也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充分应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重视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增强我国的国家核心竞争力。
4.2 出于政府运营考虑,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促使我国城市发展朝着生态、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前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4.3 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的产业体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逐渐产生,进一步应用、融合、渗透和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推进产业升级。
5 结语
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针对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找到对策,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科学策略,改变建设智慧城市的现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晓东,朱占峰.智慧企业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宁波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4(2):61-65.
截至目前,华云已经在北京、上海、厦门、深圳建立了分公司,在国内超过15个城市运营超过20个数据中心的上万台物理服务器集群,网络覆盖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华云自有BGP网络。
华云的产品覆盖了云服务器、云存储等系列IaaS层基础资源服务,可以为国内领先的SaaS服务商、PaaS服务商、传统的软件开发企业和系统集成商,以及数以千计的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在线教育、社交网站、视频互动等服务商提供安全、方便、易用、节能、可靠、高效的弹性IT基础设施服务。
“华云已经完成A轮融资,正在进行第二轮融资,未来华云的战略是‘开放共赢、驱动云化’,帮助用户以灵活的方式获取华云的云化助力,并构建华云云计算生态圈,成为国内最活跃、发展最快的生态圈。”
华云公司副总裁于立娟表示,华云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云化产品组合及云化支持能力,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云计算专业服务平台,“虽然与亚马逊、微软等云服务商有所差距,但华云会更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的云计算用户。”
服务中国用户:依靠专业运维
“2009年,华云中国首个云计算运营支撑系统的1.0版本,同年这一系统的2,0版本获得了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证书。2013年6月,华云的云服务器平台获得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金奖。中国云应用平台或创新奖。”于立娟表示,在云计算应用平台的运维管理方面,华云拥有不少的软件著作权证书、发明专利,华云的定位,就是“做中国云计算专家”。
因此,在这一品牌定位下,华云制定了“以先进技术践行云计算、最懂得中国市场和用户以及产品服务引领行业潮流”的公司发展方针,“以多样化的云化产品组合和领先的云化支撑运营能力成为国内云计算市场最大的独立服务提供商和平台合作伙伴的最佳选择”。继续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云计算系统,为中国企业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
除此以外,华云将努力“以中国云计算专家的品牌形象在运营商政府合作以及行业定制云的市场上获取优势”,通过目前的两大领域产品:华云云基础设施服务(IaaS)和华云中国云应用平台(Peas)服务中国客户。下一步华云计划制定更加多元化的包括IaaS、运营型PaaS、行业云、定制云在内的云化产品组合。
在IaaS方面,目前华云共提供包括应用托管、网站托管、移动应用托管、企业级基础设施、内容传输、游戏托管、云存储和私有云等多项Ieas云服务,于立娟特别提到。除了按需配置、动态分配资源、自动热迁移、高可用性自动修复等行业常见的云特性之外,华云根据中国国情及中国用户的实际情况。为IaaS用户提供违规信息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客户网站的违规信息,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理,避免有害信息扩散,提高网站运营的安全性。”
据介绍。目前除新浪、优酷、华军软件同,导航犬等互联网客户使用华云IaaS服务之外,中国石油、北京电视台、商务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等也在部分业务和应用领域与华云IaaS平台有所合作。
另一方面,华云中国云应用平台(A-Mall)是国内首创的运营型PeaS平台,依托华云强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采用一站式运营模式,通过国内首创的云计算全程信息化服务及管理平台系统,提供销售结算、管理支持和安全合规等功能,为国内软件应用的SaaS云化提供了突破性的道路。
据介绍,通过华云中国云应用平台,传统软件应用可以借助封装部署、云化迁移等特有的领先技术,实现快速上网云化。截至目前。这一平台已经与软件公司(如用友、金蝶)、基础软件供应商(微软、甲骨文、红帽)、平台合作商(天翼空间、宝信软件)等展开了合作。
未来,华云还将推出CaaS云整合中心。提供云检索、云计费结算中心、API构建、流程构建平台等更进一步的服务。
建华云生态圈:开放才能共赢
“华云秉持分享合作、开放共赢的态度,构建健康的云计算服务生态圈。”据介绍。在华云中国云应用平台(A-Mall)平台上,华云甚至采用了“先免费使用。盈利后分成”的云计算服务计费模式,而这是在华云构建云生态圈的战略下所制定的策略。
关键词:云计算,智慧城市,垂直搜索
中图分类号: B8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智慧城市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要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垂直搜索技术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们要加强先进理论与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不断进行智慧城市垂直搜索技术的研发和探讨,使智慧城市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智慧城市的现状
智慧城市作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通信业务蓝海市场将是新的业务增长点。2010年以来,已有20个省近50个城市或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和规划,在此背景下,很多II厂商和服务提供商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策略,把“智慧城市”作为业务发展重点,通过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城市云平台,发挥基础资源优势,以行业应用为切入点,整合产业资源,打造共赢模式。因此,智慧城市云平台的建设在新形势下对IT厂商和服务运营商的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云平台、资源整合和共建模式也能缓解地方政府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资金压力,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
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中,政府、企业都要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要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1]。所以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建设中垂直搜索技术的应用将会非常广泛。智慧城市系统中垂直搜索引擎是针对智慧城市中的用户,包括城市的管理者、公众和企业,是满足为公众、企业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这类需求的专业搜索引擎。在智慧城市的信息系统中,应用系统、服务、数据量都会非常庞大,对于智慧城市的各类用户,通过垂直搜索功能是直接找到自己关心和需要信息的最便捷途径。因此,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中垂直搜索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也是智慧城市中“智慧”的重要体现。
三、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体系架构
1、智慧城市运营支撑体系
建立针对智慧应用建设、运维、管理新特性的智慧城市运营支撑体系,以确保应用系统持续、稳定、安全运行。
2、基础设施层
按照云计算的基本架构,智慧城市的底层为基础设施层,包括智能接入和基础资源两部分。
其中智能接入部分包括物联网感知设备和基础通信网络等,保障智慧应用的接入。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的延伸和拓展,可以实现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以及更深入的城市智能化。因此物联网成为智慧城市智能接入的重要基础设施。
由于网络终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十分有限,而云计算技术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以及保障信息的安全,因此智慧城市的基础资源体现云资源池的概念并建立各类主题数据库资源,各个应用可以根据系统的需求在资源池和数据库资源中进行按需存取,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和协同,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思路之一。
3、云服务平台及应用层
智慧城市的中间层是面向智慧应用的云服务平台及应用,通过云服务平台的构建实现信息管理、垂直搜索、共享以及应用等,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智能处理可以更好的支持用户决策和行动。智慧城市的应用主要聚焦在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这三大领域,实现信息应用的精细化、智能化,满足各领域不断涌现的信息化需求。智慧城市的垂直搜索引擎提供的主要内容不应该局限于普通的网页索引,而且包括面向公众、企业和城市管理者的城市服务、商业信息的加工,既包括政府部门的结构化的信息也包括大量多源异构的非结构化信息。
4、门户层
位于智慧城市上层的是向政府、企业和公众客户提供各类智慧城市应用系统的门户层,是直接面向城市市民体验智慧服务的入口。包括各种政府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的服务,面向企业产业发展的信息搜索服务,以及面向公众生活的信息推送和搜索服务等。
四、云计算在垂直搜索的应用研究
1、基于云计算的搜索引擎架构
垂直搜索引擎在智慧城市数据中心的核心和基础功能模块,智慧城市的应用汇有大量调用搜索引擎的业务需求,因此对于搜索引擎的功能和性能指标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就要求垂直搜索引擎在提供全面、专业、准确的搜索功能,并且在用户体验、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都需要全面的技术保证。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垂直搜索引擎进行了大量研究[2-4],但是对于在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面向多种业务、海量数据条件下,结合最新云计算技术的垂直搜索引擎还有很多技术点需要研究。具体来说,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一)、垂直搜索的大数据存储
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中,抓取的网络信息,城市业务系统产生数据会随着时间飞速增加,垂直搜索引擎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和索引信息也会快速膨胀。因此,智慧城市的垂直搜索需要解决搜索大数据的高效存储问题,同时还要解决水平扩容问题,并且扩容需要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进行。
(二)、垂直搜索的大数据处理
在智慧城市的云计算中心会存储海量的数据,垂直搜索系统需要在信息抓取、存档、建立索引、信息搜索等环节优化面向海量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容错率。
(三)、并发访问性能
在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除了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数据源数、数据接口、用户数都会不同程度增长,需要通过云计算技术解决资源竞争问题,包括并发分流、数据缓存、请求超时、状态维持问题等。
由于云计算技术在资源整合、整体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存在突出优势,以上搜索引擎在智慧城市应用中面临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技术进行优化,当然也包括对搜索技术本身的优化。
云计算技术在垂直搜索中进行应用的方式是设计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垂直搜索引擎架构。该架构可以实现对外部数据源和内部文档以及业务系统数据的全文搜索支持,并能随着数据量和业务需求动态扩展。优点是可以支持的数据量庞大,对数据的内容以及大小都没有限制。架构一般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并行算法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2、大数据存储应用研究
(一)、网络与文件数据存储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的网页数据和文档数据是由爬虫服务直接获取到本地的HTML, XML等格式的文本文件和自有应用系统产生的文件。这些文件如果要可搜索,需要进行解析服务和建索服务,这些文件本身是属于原始信息,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这些文本文件会随着获取数据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大到单台服务器无法存储的程度,因此对于这种大数据文件的管理,一般采用云计算中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在分布式存储系统采用的是块存储模式,超过块大小的文件均被切分成多个块分散存储在多个DataNode(数据节点)中,同时基于Replication(副本)机制,同一个块的多个副本按距离远近分别存放在相对可靠的DataNode中。NameNode(管理节点)负责管理分配DataNode。这样就通过并行的方式提高了数据存储能力,并能水平扩展,另外通过冗余方式保证了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二)、结构化数据存储
结构化数据是由数据抽取服务从业务系统数据库中抽取出供检索和分析的业务数据。这类数据主要是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往往具有明显的规则和关系特征,并且在垂直搜索中主要面向高并发读操作。因此研究采用一种轻量级,并支持高并发读和可横向扩展的MySQL云集群方案。基于业务数据特征在MySQL集群中建立分片存储形式,大表数据可以跨分片,特定业务表数据绑定特定分片。每个分片内,一个Master(主)数据库提供写服务,并和N台Slave(从)数据库提供读服务。还有一个Standby(热备)的Master数据库提供故障转移服务,另外每个数据分片都存储在2个以上的Slave数据库中,通过冗余方式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三)、索引数据管理
在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中的数据,无论是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网页数据,文档数据还是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如果要能被垂直搜索引擎可检索,均需要通过解析服务和建索服务进行索引化处理。处理方式是通过分词技术对文件进行解析,并产生索引信息,追加到索引文件中。索引数据主要用于大批量的检索操作,适合采用NoSQL数据库,如使用分布式Hbase、MongoDB之类的文档型数据库存储,既能满足大索引文件的管理要求,又可通过分布式存储提高性能。
(四)、检索结果数据缓存
通常情况下,垂直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数据是不做存储的,但对于常用的热门关键字,重复的检索处理结果的存储可以优化搜索引擎的整体性能。因此采用缓存将热门的检索结果保存在垂直搜索引擎的RAM内存中,后续请求可以直接获取检索结果,不用再执行检索过程。内存中检索结果数据的结构较为简单,属于标准的Key/Value(键/值)结构,可以使用memcached等分布式缓存系统来存取。通常的策略是:在搜索引擎中建立固定缓存区,对指定的业务性热门关键词的检索结果进行缓存,设置较长的存活时间;建立动态缓存区,对一般关键词的检索结果进行缓存,设置较短的存活时间。
3、分布式计算技术应用研究
对于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海量数据的搜索处理,需要采用多节点并行计算来提高整体处理效率,在当前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体系中,MapReduce是被广泛接受并认可的分布式计算框架[5]。
(一)、分布式信息抓取
分布式信息抓取服务负责将外部网络的网页数据,以及指定文档服务器的文件抓取到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建立本地文件存储。分布式信息抓取服务一般不采用MapReduce框架。信息抓取的Agent(程序)分发部署在多个节点各自运行,信息抓取服务本身一般不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仅仅是并行的进行数据收集。分布式信息抓取服务的运行模式为主从式,由管理节点抓取服务程序负责管理协调其他抓取服务的活动,包括服务的健康度检查,服务监控,任务分配等方面。
(二)、分布式数据抽取
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的垂直搜索引擎需要为业务系统和用户提供业务信息的全文搜索能力,因此需要为业务系统内的数据建立索引,并能提供业务数据的内容。由于业务系统数据往往是存储在业务数据库中,而业务数据库需要不断响应业务系统的业务操作请求。为了不对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垂直搜索引擎不会在业务数据库上进行建立索引和数据读取的操作,而是先通过数据抽取服务获取这些业务数据到搜索引擎管理的数据库中,再进行建立索引处理。在上层用户或者系统读取检索结果中的目标数据时,也是从这个库中读取。
这就需要建立分布式数据抽取服务,定时从业务数据库中把业务数据更新到搜索数据库中,在面临多个业务数据库时,分布式部署方式可以分担导入数据工作,缩短导入时间,在数据抽取周期短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对业务数据库的影响。Sqoop工具可以把关系型数据库数据抽取到分布式文件系统中。
(三)、分布式建立索引
分布式建立索引服务负责将采集到的内外部文件以及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分词、排序、合并、设置权重等手段建立索引数据,作为垂直搜索引擎进行检索操作的对象。建立索引服务可以基于MapReduce技术并行处理建立反向索引数据,即以关键词为基准关联数据源的索引。分布式建立索引服务把新索引数据不断追加到索引文件中,并按照设定的周期定期更新已有的索引数据。
(四)、分布式检索
检索服务是直接面向系统或用户提供实时信息查询服务,因此在检索的准确性和时间效率上有很高的要求。在智慧城市的垂直搜索中针对检索存在大量用户,并且会面向不同业务和目标用户的特征。针对这种特征,在技术上采用分布式检索机制以分流不同类别的检索请求,降低单次检索服务的计算规模。检索分片的划分一般根据业务需求、用户特征、数据特点等建立准则。当前主流的分布式检索引擎是Hadoop的Map/Reduce框架,其采用Master/Slave(主/从) 结构,由一个主管理节点的JobTracker(作业管理程序) 和多个从数据节点TaskTracker(任务管理程序) 组成。JobTracker 负责作业调度,TaskTracker 执行计算任务,所有的TaskTracker 都需要运行在DataNode上,这种模式是每一个TaskTracker所执行的检索服务处理的数据都是存储在DataNode本地的数据分片,而不会对其他服务器的数据分片进行检索。这样可以减少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防止在DataNode数量扩展时网络带宽成为系统的性能瓶颈。
4、负载均衡与高可靠性技术
在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垂直搜索引擎为很多用户和系统服务,必然会有高并发的情况发生,为了使引擎在高并发访问情况下能正常响应,需要引入负载均衡技术。在面对大量的用户请求首先建立Nginx服务器集群,配置灵活的负载均衡策略实现Web请求的反向功能,以达到Web请求的分流和负载均衡。同时,在垂直搜索引擎的内部,通过Map/Reduce框架中的数据分片,一个分片存储在多个数据节点,各数据节点并行处理后汇总结果到管理节点,然后再返回给Web服务器。
在垂直搜索引擎中是通过分布式冗余机制避免单点故障和高可靠性,具体的来说管理节点一般是两个做HA,数据节点则采用索引分片,并对每个分片创建多个Replication(副本)分布存储在其他的DataNode上,每个DataNode上都存储一个主分片和多个副本分片。一个DataNode宕机,其主分片所在的DataNode会把副本分片作为主分片,并提供对这个分片的计算服务。所以单个数据节点宕机不会影响索引服务,一主N备的模式可以支持N个数据节点的故障冗余。
五、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智慧城市云计算中心中应用的垂直搜索技术架构,面向智慧城市的应用需求,利用云计算技术在存储容量、计算性能和扩展性方面的优势,优化了垂直搜索引擎,可以支持智慧城市对垂直搜索的大规模的应用需求。在后续工作中,还要把垂直搜索、云计算、大数据的最新技术结合进行研究,以不断促进智慧城市应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 IBM。
[2] 肖冬梅,垂直搜索引擎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邵秀丽,刘彬,张涛.基于Nutch的垂直搜索引擎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
[关键词]城市 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差别是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城市的个性与特色,加强城市竞争力有助于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便进行:中国历史悠久,在每个城市中都有代表其城市特色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因此,首先要加强对这些的保护,使得能够持续的保持住城市特有的空间格局、重要地形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其次,要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宣传,城市历史文化包括历史名人轶事、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对这些历史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要把城市竞争中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活动来进行;再次,城市中最主要的主体——人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提高,主要包括知识、风险意识、形象意识、技能、竞争意识等等。
二、加强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城市只有不断进行学习和深造才能实现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实现自我适应和自我创新前提条件就是转变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就是鼓励自我超越、更新学习理念,实现学生的全员化和终身化。根据我国城市具体情况,建设学习型城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在加强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完善网络,促进国民教育体系发展;第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各类“学习型”组织,要在机关、企业、社区家庭等建立机制灵活、方式多样的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实现知识在“学习型”组织之间无损耗流动,为“学习型城市”提供支撑;第三,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实现知识共享。在城市中,图书馆、研究院都是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因此,必须建立知识数据库,并且将其开放,实现共享,与此同时还要制度人员交流制度,使得对于“学习型城市”的需要,每个城市居民都能够与之相适应;第四,加强各种活动的开展,并且这些活动也与有关学科和城市居民密切相关,这样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创新;第五,使得举办的活动要有保障的进行。总而言之,不管“学习型城市”如何进行,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城市创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能力也决定着工业化水平的高低,而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就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阶段,产业集聚带来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整个供应链上,企业都集中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对于专业化协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规模效益容易形成,并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性;第三,对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培养与利用等的帮助是非常大的;第四,对专业性外部服务业和配套设施发展非常有利。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信用是保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基础。在多变环境中具有信用的城市要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适应。在城市的各种要素中都不同程度上渗透着信用,并且进一步加固了城市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就是由信用的高低来决定。信用还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一般都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现实中,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缺失的内在原因是滞后的制度建设和超前变化的经济伦理;第二,信用缺失的直接推动力是成本效益的严重不对称;第三,信用缺失的普遍原因是企业经营的短视行为较严重。
城市营销能够为城市发展营造就有竞争优势的环境,从而能够使城市摆脱遇到的困境,进而使得城市朝着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走去。城市营销影响经济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城市经营的企业家精神在城市营销中有所体现。城市营销力求将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将具体城市的各种资源,以企业家的思维,通过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向目标受众或目标客户宣传或出售。从实践来看,在国外,美国城市地方政府的管理者具有较多的企业家态度,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城市地方自治与税制的原因;但是从欧洲城市角度来看,与美国城市相比,没有那么多的地方权力,但是由于激烈的竞争使得他们必须对他们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尽可能的在各方面都具备吸引力;同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生存下去,城市的经营管理必须更有组织,并且还必须加之更多的商业观念,从而使得城市运营效率提高,最终使得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对于城市竞争力发展所遇的问题,城市营销可以给予解决。首先,在竞争经验的累积和成长的过程中,城市能够发掘城市营销的优势,并且学会城市营销应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发展;其次,城市营销是实现城市政策目标重要途径,城市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来解决城市发展所遇的问题,从而使得提升竞争力和活跃地区经济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再次,对于地方政府和目标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的城市经营来实现,从而有利于城市政府部门提高社会的总体投资利润率。第三,在城市竞争优势的形成中,城市营销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过城市营销,城市可以根据其发展的远景目标与自身的资源限制,应用不同的营销策略来分别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与期望。
城市竞争力体现的是一个城市适应和发展的能力,城市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提高城市竞争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尹子民:工业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2
0前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东北、山西为代表的煤炭资源型城市陆续出现了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居民收入、资源环境、社会就业等诸多问题。由于大规模、高强度的资源开发,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投资基本依靠国家、城市的产业超重化且结构的单一性、国内和国际贸易结构以资源性产品为主体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着内部循环、飞地经济、外部性、经济波动等诸多现象。煤炭产业属于典型的上游产业,因而往往受到市场价格变化的重大影响,在价格上扬时,煤炭开采初加工产业成为高收益的“短平快”产业,资金等经济要素一拥而入,经济建设“无暇他顾”,其他产业难以得到有力的扶持和发展;在市场条件不好时,与煤炭开发相关的产业全线“溃退”,经济要素全面“紧缩”,资金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建设“无力他顾”,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同样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而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口流动、户籍管理、产业发展、社保就业、国土交通、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存在着时间、空间、逻辑等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城市领导者善于系统思考和学习,能够从局部看到整体、从表面洞察到其背后结构,进而认识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寻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和稳定。文中为此具体探讨了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
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内涵
1.1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建设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基础,是市民生活的载体,无论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无论生态环境还是人文景观,无一不是城市风格与品质的反映。城市的发展与变化首先体现为城市外貌特征的改变上,比如建筑、街道、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建设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城市建设不只是竖几栋建筑,造几个房子,它决定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凝结着某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城市建设不仅在当下被市民和社会评价,更会在城市史和社会生活史中被深层评价
1.2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原则(1)以人为本: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化,城市变得更为亮丽的同时,其功能也不断提升,并趋于完备。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对于居民而言,无外乎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完善的商业服务配套设施以及发达、完备的基础设施,这是最基础的内容。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通过改善民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城市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从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从建筑设计到环境设计,市规划局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普通百姓关心的住房建设规划到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再到社区设施以及社区文化、医疗、养老、菜市场、公厕、绿地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管理,严格执行配套标准,确保配套公建按规划实施到位,均衡发展。这一系列规划,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2)合理布局,节能、低耗、无污染: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的要求。(3)强调整体效果,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2当前煤炭工业城市建设设计与城市规划的现状
2.1空间布局分散首先是工业生产区的分散,由于一般矿产资源分布区域面积都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平方公里,需要划分为若干个井田开采,井场间距一般在5km以上,从而形成一个个分散的采矿工业点;其次,在早期煤炭工业城市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条件下,要求职工上下班单程时间不超过30~45min,这就使居民点必然随矿区呈现多点分散性布局。
2.2城乡交错分布对于大多数早期煤炭工业城市来说,由于城市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导致城市中心区与各矿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远,其间往往穿插分布着大面积的农田、水域、乡村等非城市化景观,形成城乡交错分布的景象。
2.3内部功能分区不明确部分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地上形象工程,而忽视城市的公共服务功能。缺少城市安全保障的目标和措施、灾难应急方案、专项防灾减灾规划等,同时一些地方官员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改造可以提升城市品质,屡屡出现强拆现象,造成和群众的矛盾。同时目前政府对规划实施的力度还不够强,投入与规划有关人力、财力还不够多。规划不能停留在纸上,要确实加强规划落地能力。相关部门要加强规划的宣传,让市民了解城市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建造城市经济增长级。
3基于煤炭工业的城市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发展措施
3.1总体原则一是实行产能控制,坚决淘汰浪费资源、缺乏安全保障的小煤矿,通过产业的升级优化和改造提升,巩固和增强煤炭生产优势。二是整合煤炭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市场秩序,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实行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限制新上单纯的煤炭开发项目,按照煤-电-建、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等产业链群的发展要求,大力发展煤炭的后续加工和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群体系。四是重视煤炭开采利用的技术创新,创新煤炭技术服务模式和技术贸易机制,塑造煤炭技术和服务的新优势。
3.2设计与发展措施
3.2.1工业区布局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尽可能立足煤炭工业现实和城市功能及工业园区布局,搞好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专业规划。要做到规划适度超前,避免再修正所造成的浪费。要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做到规划出台后就不折不扣的执行,决不随意变更。要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对规划进行修编,坚决清理规划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要合理利用土地,做到节约集约用地。要通过政府的投入和产业的发展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如以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为战略目标,鼓励煤炭、电力与化工等相关产业联营,围绕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合成油、煤制天然气、聚氯乙烯等主导产业链,构建了以煤炭、电力、煤制油和天然气等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形态。其中,神华集团一期108万t/a煤直接液化项目已打通全流程;伊泰集团16万t/a煤间接液化项目已累计生产油品4.1万t,并在煤耗、催化剂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方面,每年计划安排矿业权收益专项资金6亿元,对乌海市、包头市石拐区、霍林河市、鄂尔多斯市等8个资源型城市的1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规划治理面积约120km2。实现了大规模开采与脆弱生态区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走出了一条资源保护性开采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协调的绿色矿业之路,为全国建设同类型矿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2.2居住区布局城市领导者要向书本学习城市发展管理理论。一要学习城市规划理论,合理布局城市空间,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市规划的调控力;二要学习城市运营知识,广泛学习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筑节能、市政公用、建筑市场监管等行业业务,成为专家型领导,夯实领导城市发展的专业基础;三要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引入先进的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市运行整体效率,保证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城市领导者要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城市发展实践经验。基层干部群众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做好城市建设发展工作的根本动力。城市领导者应当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真心倾听市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呼声,学结他们的鲜活经验。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建设运营、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调控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上,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吸纳民意、集中民智,切实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2.3市政布局一是依托煤炭资源,拓展企业转型发展空间。根据煤炭上下游产业的关联关系,按照产业链发展模式,发展前向和后向连锁的关联项目,或通过与具有纵向关联特点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实现纵向一体化。二是依托园区发展平台,明确“技术创新基地、经济增长点和城市化支撑点”三位一体的园区功能定位,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是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企业转产的资金投入机制。在发挥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扶持非煤产业,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重心转向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同时城市规划不能仅重在安排城市的形体建筑、街道,还要注重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人口发展的匹配。当人口发展出现超预期增长时,规划部门应及时统筹考虑,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不能任由一个个排污口肆意排污。一个城市的水出了问题,带来的影响一定是全方位的,会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健康和舒适度带来严重的问题。
3.2.4生态布局一是实行绿色开发策略,推进外部经济内部化,促进矿区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二是实行清洁生产制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支持企业生产清洁化。三是要制定和完善环保产品技术标准,定期淘汰落后环保装备。四是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强化企业的环境义务。五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平。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扶持资源节约型产业发展。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资源再生利用,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六是要重点抓好共生矿、废弃物、污染物,特别是污水的再生资源化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用园区和工程的示范效应,推进技术和工艺扩散,走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