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17:1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论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类文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因此,学生在解读时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抓住中心论点
社会论文的论点能表明作者对某一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立场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为了形成他的论点,需要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抓住文本的论点能帮助读者把握文意,了解作者的观点。而社会论文的论点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论点的概括性强。社会论文反映社会问题,揭示社会规律,关键是靠论点的确立。因此,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篇首篇末或段首段尾的概括性强的句子,有时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观点。
2.论点准确度高。论点如果表达不准确,就不能确切地反映社会现象,甚至还会给读者带来困惑。所以,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语意明确的、直截了当的总结性语句。
3.论点的角度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能关注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并具有创新性。当然新颖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这需要作者有敏锐的眼光,对社会现象作精辟的论述和深入的分析。
二、注意论证方式
社会论文肯定要通过讲道理使人信服。而为了充实内容,作者决不会一味翻来覆去地空谈抽象的大道理,而一般在确立了论点之后,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1.运用令人信服的事实论证。社会论文中的事实都是确凿可信的,因为事实是为观点服务的,在事实论证的前面或后面肯定要有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可以让读者顺藤摸瓜,找到文章的中心观点。
2.运用经典的或权威的理论论证。在社会论文类文本中,经典著作的原文或学科权威人士的原话可以作为理论论据,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理论论据,而某些经过时间检验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等也能作为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一样,理论论据也是为中心观点服务的。
3.运用区别鲜明的比较论证。比较论证包括类比和对比两种论证形式: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对比论证则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属性的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要格外注意这种区别鲜明的论证方法,从而迅速切入对文本问题的解答。
4.运用形象风趣的比喻论证。为了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说得透彻,深刻,社会论文的作者往往采取比喻论证,深入浅出、形象风趣地让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学生在遇到这种论证方法时,就要考虑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关系等。
三、注意语言风格
社会论文如果提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进行深入剖析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大体为庄重的、严肃的;如果它讽刺一定的社会现象,批判某种不良风气,表达忧患意识的话,那么其语言风格往往又会亦庄亦谐。因此,学生在阅读社会论文时应先思考其主要内容,进而注意其语言风格,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领会作者感情
作者在赞扬或批评某种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带着明显的感情倾向,而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了作者的态度观点后,对文章的解读便可势如破竹。
当然,表现手法的分析、构思特点的说明、句子含义的揭示等在其他文本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在阅读社会论文时也应注意,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举一反三。
阅读训练一
理性看待中国发展
郑永年
中国的崛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外界的看法不外乎两种:一是把中国的崛起看成是一种机会;二是将其看成一种威胁。表现在政策层面,前者主张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后者则鼓吹要拖延、遏制和围堵中国的发展。
国际社会怎么看中国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如何理性地看待自己。如果不能理性看待,不仅内部的持续发展会出现问题,而且对中国的外交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的确正在崛起。但现实地说,中国的崛起只是经济上的崛起,而经济上的崛起也只是一种数字计算而已。中国向外国政界解释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时候喜欢用乘法和除法,告诫人们不要光从数字来看发展。高速经济发展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能源短缺、社会分化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经济崛起并没有带来军事上的崛起。经济现代化尽管为军事现代化创造了良好基础,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不仅受国际环境的制约,而且更受中国本身的国际战略的制约。如果经济上的崛起造就直接的军事崛起,那么中国就可能会步一些老帝国主义国家的后尘。实际上,中国是否会把经济能力转化成为军事能力,也是国际社会所担心的主要问题。如果军事崛起必须避免,那么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呢?
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消失。经历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洗礼的中国越来越难以见到传统的痕迹。尽管有人提倡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但这和整体社会的变迁又是多么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文明国家。
政治上的崛起也尚未实现。这2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础,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变革适应和容纳了社会与经济的变迁。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在政治上的崛起。如何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并且在平稳中取得成功,是个巨大无比的困难。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单方面的崛起不仅较之目前世界的诸多强国有很大的不足之处,而且较之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很多人把中国目前的崛起视为复兴,这是很有道理的。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包括在秦汉时代、隋唐时代、明清时代的崛起。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在当时,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文化艺术和政治上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今天的亚洲国家仍然处处可见。当代人们所说的儒家文化圈就是中国历史上全方位崛起的最好见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以往的崛起并非是军事上的崛起。近现代西方式国家的扩张主要依靠的是军事上的扩张。但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贸易是中国和各国交往的一种“双赢游戏”,而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其他国家向中国学习的动机。
由此看来,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因为“赶超”而崛起。而且,因为文化崛起和政治崛起的难度更大,中国仍有待建立起强大的制度机制来支持经济崛起的可持续性。因此,只有到完成文化和政治崛起之后,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
(选自《参考消息》)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外界对中国崛起的不同看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请简要概括中国目前崛起的现状。
3.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内涵?
4.为什么“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作者认为“诵经教育”与社会的变迁不协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
阅读训练二
警惕“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
李扬
搬出“专家观点”似乎已成时尚。然而,专家意见的可信度似乎也在大幅度滑坡。
在调控政策之手逐渐引导房价理性归位时,不少专家在许多场合发表力挺房价的高论。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先后有两个楼盘恰在此时盛大开盘,房地产商竟盛情邀请专家作现场演讲,请他们“房价不会下跌”的观点。不管说得如何动人,其实都只不过是引你掏钱。试想,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
前不久,国内一家专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研究竟然得出一个“科学结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很快,有报道“揭开了盖子”――这个环境研究课题是由一家汽车公司赞助的!此外,在“苏丹红”“雀巢奶粉”的风波中,专家的表现忽左忽右,难怪新华社记者感言:专家“别卖了科学精神”!
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学者是学术上颇具造诣、道德上堪为楷模的受尊敬的群体。但以上这些专家的表现玷污了他们得以安身立命的良知道义和学术操守。
专家观点失却公信力的背后,是部分专家与某些利益没有了距离。少数专家与开发商等利益团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所谓学术研究的公正与科学也就蜕化变质了。诸如此类的“专家观点”,尽管有“专家”在场,但知识分子的理性与操守却缺席了。这些学者凭借耀眼的学术头衔,手中的鉴定权、签字权等去堂而皇之地攫取一笔可观的费用,玩“学钱交易”,做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结果,受利益主宰的专家意见又主宰了不知就里的善良听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愤言提出封杀“社会活动院士”,剑指的正是这类“利益的俘虏”。
如果最信赖的专家把屁股坐到“利”字上去了,日后谁还听专家的话?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什么是专家的责任?一是尊重科学的求真而独立的品格,二是全心服务公众的义务。做到这两点,也就自然远离利益的诱惑。
当越来越多的专家走进百姓生活、进入公众视野时,我们不仅要强调道德的自律,而且更要善用制度性的他律来共同维护专家观点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只有剔除那些“利益专家”,实现专家观点的“去功利化”,才能聆听到坚守科学精神又为公众服务的“专家观点”,如此既有益于社会,又裨益于学术。
(选自《新华日报》)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观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第一段中的两个“似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2.“他们跟售楼小姐比起来,恐怕只是多穿了一件叫‘专家’的外套”,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3.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4.请简要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5.人格是专家的脊梁,中国工程院也告诫新增选院士要“自律”,请你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专家学者应如何加强自律,保持操守?
本期参考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社会论文》
阅读训练一:
1.认同中国崛起的国家要积极参与中国的发展,而把中国崛起看成是威胁的国家则要阻挠中国的发展。
2.①中国是和平崛起的,中国不会搞军事扩张。②中国人口多,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就很少了。③经济的崛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现在盲目地追求浅薄的“现代化”,流行的是快餐文化,没有营养,没有底蕴,没有令人回味的价值,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美感。
4.①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曾经有过数次真正的崛起。②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不仅是经济上的崛起,而且更是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③在那几次崛起期间,中国影响力的外扩,依靠的是贸易和文化的传播。④现在中国的崛起只有经济上的崛起,没有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对目前的经济崛起沾沾自喜。
5.不赞同。
因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谱写了我们民族勤劳、勇敢、文明、礼仪的光辉篇章,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精粹,做到不保守但有创新。如果从小学起就进行“诵经教育”,这能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道德的熏陶,延续民族文明礼仪,做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德,做文明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精神品格和生活质量,使民族道德精神发扬光大,培养出道德高尚、学识丰富、勇于竞争、敢于拼搏的中华民族新一代。(说赞同也可,只要能言之有理,自圆其说皆可)
阅读训练二:
1.开门见山提出了观点。
两个“似乎”是用看似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肯定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这类现象的不屑和鄙夷,引出下文辛辣的嘲讽和严肃的批评。
2.这句话把专家与售楼小姐相提并论,他们的行为都为利益所驱使,讽刺专家的为人不齿的行为。
3.目的是批判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专家观点”成为“利益俘虏”的学术腐败现象,倡导专家远离利益诱惑,坚守科学精神,承担社会责任。
主要论证方法是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如第二段与第三段列举了某些专家成为利益俘虏的所言所行,所举事例的性质越来越严重,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讽刺意味越来越浓。
4.①文章的语言犀利,如:“学者自贱,导致的将是学术自戕、文化自贬”一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专家如果不能坚持操守的话,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②语言中充满蔑视和愤慨。如“这个凡有点常识的人都不敢相信的‘科研成果’公诸于世时立即遭到质疑”一句用惊讶的语气说明了某些“专家”的做法竟到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地步,以突出这类人的蜕化变质。
【关键词】地域文化;室内设计;探究
1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历史、风土人情、地域气候特征、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方式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在人类的长期历史发展中,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的地域文化呈现出一种总体上相似、具体上不同的特点。地域文化对当地人们心理文化取向、日常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方式、室内设计风格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载体,因此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宝贵文化财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地域文化作为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给地方的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
2 基于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方法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全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把利益放在首位,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被日益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所取代。因此在室内设计过程中,提高地域文化的比重,降低商业化气息成为了人们的普遍需求。以下论点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在舍内设计环节中地域文化的应用方式,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证,阐述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1 符合地域文化标准
符合地域文化标准是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应用地域文化首先要遵循的准则。设计师在设计室内景观之前应该先充分了解设计所在地的建筑风格,建筑特征,将地方风俗文化充分的考虑到设计方案之中,使装修后的室内景观与室外建筑风格在整体上保持一致、和谐,突出整体美感。其次,在文化元素的应用过程中应该适当考量已存在的室内设计方案,充分了解本地区室内设计时应该选取和规避的文化元素,让设计之后的室内景观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在心底上满足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
2.2 突出个性化、人性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个性成为了人们的时尚。因此设计师室内设计地域文化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参考房屋所有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文化取向等个性化因素。让室内风格在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室主人的个性,展示室主人的文化修养及个好等。另外,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也要突出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在一些室内景观的设计上突出实用效果。在卫生间、厨房等室内设计上,要遵循室主人的自身条件进行设计,使设计出来的方案满足室主人的自身特点,体现人性化。
2.3 对地域固有文化进行创新
在室内设计应用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设计师不能一味的进行地域文化的照搬与模仿,要在设计过程中适当的进行创新,注入自身的新奇想法与概念,结合地域文化,在二者融合的基础之上做到创新与传统的融合。另外,也要适当的在设计方案之中加入一些当今的主流因素。可持续发展观念如今已经成功的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要适当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尽量加入一些环保、低碳、健康的设计元素,对于一些存在污染与浪费的地域文化因素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与扬弃。另外设计师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域文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让室内设计方案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同时不失时尚和潮流。
3 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地域文化的应用的同时也应当注意问题,保证设计出来的方案满足人们的各方面要求。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设计师应该谨遵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室内设计。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繁荣,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冲突也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现象,一些设计师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过分的照搬了异域文化致使室内设计风格失去本土特征,显得突兀,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本论点将从设计师在应用地域文化进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入手进行简要探讨。
3.1 设计要具有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一个抽象概念,设计师在设计室内景观时可以将文化内涵具体到各个文化元素之中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利用壁画、饰品、摆件、雕刻品、陶瓷、玻璃制品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作品等,设计师可以就情况而言具体进行考虑。地域文化内涵的注入要具有新意和内容,需要设计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对文化内涵辩证的思考之后实现文化与室内景观的统一。
3.2 注意因地制宜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各个领域,各方面文化的交流也变得频繁。在此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设计师在进行室内文化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借鉴的问题。有些设计师将一些文化元素进行堆积,试图创造出一种多元文化的效果,没有考虑到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互斥作用。因此设计师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本地域地域文化为主,注重因地制宜,避免由于盲目的借鉴与交流给室内设计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与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时要想更好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就应该首先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对地域的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之后设计时才能灵活的结合各种文化因素与文化符号进行室内设计创新。需要注意的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设计师需要注意鉴别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糟粕,批判的进行继承与发扬。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文章的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基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室内设计的方案与方法。室内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是展示一方水土、一方风情的重要载体。室内设计是一个需要创新思维的行业,设计时需要将多种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多角度融合,充分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个性化要求。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充分将文化进行传承,融合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吸收本土建筑中的精髓元素加以创新,创建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地域室内文化景观,让室内设计行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促进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斌,俞梅芳.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大众文艺(理论),2009(17).
[2]姜立善.浅析室内设计“中国元素”的应用与思考[J].艺术教育,2010(09).
《论语・为政》中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自古以来,见义勇为的侠义心肠,总是受人崇敬。传统戏曲《除三害》里对周处劝善规过的时吉老汉、《锁麟囊》里扶危济困的薛湘灵、《秦香莲》里慷慨赴死的韩琪、《赵氏孤儿》里舍己为人的程婴……还有众多正史、野史里大义凛然的忠良豪杰,代代相传,感人至深。时至今日,见义勇为的“仁义礼智信”,在凸显民族精神,凝聚万众信心上,更被认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真诚、公道的人,具有一种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与这样的人交往,能令人感受到一种浩然正气,让你也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而那些阴鸷、猥琐、贪婪之徒,则刚好相反。当今社会,既有英雄辈出,亦有沉渣泛起。一切见义勇为者,他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理应有更高的“见报率”和“出镜率”,从而增强激浊扬清的“正能量”。
如今,只要出现见义勇为者,公众莫不希望当面向他表示一份诚挚敬意。许多时候,一些不顾一己安危,或乐于伸出援手的人,往往事毕就悄然离去。如继青岛“微尘”公益群体之后,广州也有位化名“微尘”的老先生,每月匿名给许多需要救助的人寄去捐款……但助人者隐去,使被救助者受人滴水之恩,难以涌泉相报,尤为可惜的是,社会最需要的一种“正能量”,往往不能得到大力弘扬。
人心是向善的。不断涌现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农民张永楠,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他们那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会悄悄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人民日报》仅7月6日这一天,就有烟台开发区“周江疆用生命诠释‘高富帅’”、广西北流“八方爱心涌向英雄谢强华”、广东佛山“打工妹舍身救女童”、四川遂宁“激流中,他伸出生命的手”四篇报道,几位勇士中,既有14岁年轻的中学生,也有事业有成的“富二代”。他们为这个时代树立了一个个崭新而可亲的榜样!
由是观之,见义勇为者留下美名,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有助于扬善抑恶,蔚然成风。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绝非什么“作秀”。就个人而言,要低调做人,但也要重视名节,这二者相辅相成,并不冲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认为,人生在世,不能欺世盗名,更不能骂名千载,但应向往流芳百世。美名善事,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我们要表扬那些救人于危难的勇敢者,而且要表彰那些在监督滥用公权、蝇营狗苟上不畏专横的爱国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正能量”应该多多益善。
【赏读】
此文的中心论点就是:见义勇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为了论证这个中心论点,文章先引用名言、列举英雄形象引出中心论点;然后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正能量’应该多多益善”的结论。文章论证充分,论说有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习要求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而“热点时事”类阅读材料正是这种观点的体现。就今年笔者所拥有的102套中考试题来看,其中以“热点时事”为主题的阅读材料有8套,约占7.8%。
【中考热点考题链接】
2013年中考试题“热点时事”类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略举:
《“守德”如何不再难?》(2013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卷);
《谨慎“行善”》(2013年四川省南充市卷);
《由“到此一游”想到的》(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卷);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2013年湖南省邵阳市卷);
《快乐带水族,引领节俭风》(201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卷);
《节俭是一种美德》(2013年辽宁省丹东市卷);
…………
【真题再现】
“正能量①”多多益善
文/肖 荻
①《论语・为政》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自古以来,见义勇为的侠义心肠,总是受人崇敬。传统戏曲《除三害》里对周处劝善规过的时吉老汉、《锁麟囊②》里扶危济困的薛湘灵、《秦香莲》里慷慨赴死的韩琪、《赵氏孤儿》里舍己为人的程婴……还有众多正史、野史里大义凛然的忠良豪杰,代代相传,感人至深。时至今日,见义勇为的“仁义礼智信”,在凸显民族精神、凝聚万众信心上,更被认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真诚、公道的人,具有一种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与这样的人交往,能令人感受到一种浩然正气,让你也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而那些阴鸷③、猥琐、贪婪之徒,则刚好相反。当今社会,既有英雄辈出,亦有沉渣泛起。一切见义勇为者,他们那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理应有更高的“见报率”和“出镜率”,从而增强激浊扬清的“正能量”。
③如今,只要出现见义勇为者,公众莫不希望当面向他表示一份诚挚敬意。许多时候,一些不顾一己安危或乐于伸出援手的人,往往事毕就悄然离去。如继青岛“微尘”公益群体之后,广州也有位化名“微尘”的老先生,每月匿名给许多需要救助的人寄去捐款……但助人者隐去,使被救助者受人滴水之恩,难以涌泉相报,尤为可惜的是,社会最需要的一种“正能量”,往往不能得到大力弘扬。
④人心是向善的。不断涌现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农民”张永楠、“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他们那仁者爱人、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怀,使人不仅感动肺腑,而且精神为之一振,进而会悄然形成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④”。《人民日报》仅7月6日这一天,就有烟台开发区《周江疆:生命诠释“高富帅”》、广西北流《八方爱心涌向英雄谢强华》、广东佛山《打工妹舍身救女童》、四川遂宁《激流中,他伸出生命的手》四篇报道。几位勇士中,既有14岁的中学生,也有事业有成的“富二代”。他们为这个时代树立了一个个崭新而可亲的榜样!
⑤由是观之,见义勇为者留下美名,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有助于扬善抑恶,蔚然成风。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绝非什么“作秀”。就个人而言,要低调做人,但也要重视名节,这二者相辅相成,并不冲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向认为,人生在世,不能欺世盗名,更不能骂名千载,而应向往流芳百世。美名善事,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我们要表扬那些救人于危难的勇敢者,而且要表彰那些在监督滥用公权、蝇营狗苟上不畏专横的爱国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正能量”应该多多益善。
(选自2012年8月27 日《人民日报》)
【注】①正能量:物理学名词。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在《正能量》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可以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②锁麟囊:绣有麒麟的“锦袋”“荷包”。③阴鸷(zhì):阴险凶狠。④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如何提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论证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最美”的内涵指什么?请介绍一个 “最美”人物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主要采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试题)
【名师解读】
解题策略: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寻找、概括文章论点的能力。本题分两个小问题,第一问要求写出中心论点。论点所在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部分,而本文的论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第二问要求回答中心论点提出的方法。仔细分析文章的第一段就会归纳出问题的答案。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过程的能力。答题时可以先给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各层的主要意思。然后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辨识论证中心论点所运用的方法及所运用的论据,最后用“首先”“其次”“然后”“最后”这些连词把语言组织起来,要指出中心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重点词语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解答本题要将目光锁定在第④段,分析第④段中所列举的人和事,分析这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可以归纳出“最美”的内涵。介绍 “最美”人物的事迹,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只要是无私奉献、正直善良、见义勇为的人物都可以称为是“最美”的人物。
第4题考查学生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举例论证是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则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这些论证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解答本题时要仔细阅读第④段,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辨析本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本文的论点来分析其作用。
错因探究:
上述真题中第1、2、4题失分较多。第1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正确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不少考生误认为标题就是中心论点,造成失分。第2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表述的内容比较空洞,不能结合具体的文章来分析,语言表达缺少条理性。第4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结合具体的论证方法来分析其作用。
《“正能量”多多益善》
1.见义勇为是社会上最美的“正能量”。文章通过引用名言及列举传统戏曲中众多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象引出中心论点。
2.文章先引用名言、列举英雄形象引出中心论点,然后通过讲道理(或正反对比)、摆事实(举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得出“‘正能量’多多益善”的结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猪一旦长得膘肥体壮,就难逃被宰割的命运;人一朝成名,也难免成为被“宰割”的对象。这倒是其次,怕只怕出名后迷失了自我,丧失了本真的性情,戴上一副面具,不以真面目示人。(开篇引用俗语,浅显易懂地说明事实:“人怕出名,猪怕壮”)
但出名自有出名的道理。人生在世,可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耄耋之年已是长寿,年到期颐更属难得,谁不希望自己活得轰轰烈烈呢?(从正面肯定“渴望出名”本身是没有错的)
君不见选秀节目大红大紫,风靡一时,各路选手竞相笼络人心,引无数观众竞发短信,一个夏天捧红一批名人;君不见“芙蓉姐姐”以丑为美,自我陶醉,几张“玉照”立马走红,不断挑战大众审美观念,有多少人苦苦等待只为一睹更新的“芳容”;君不见胡戈恶搞《无极》,用一个馒头导演一场“血案”,引领恶搞风潮,更有“山寨”文化盛极一时,打造“山寨明星”……(运用排比句式“君不见…君不见…君不见……”,将现实生活中“一朝成名”的社会现象一一列举,寥寥数语,富有针对性,引人深思)
不要怕出名。但是正所谓出名不是你的错,出点小名就改变自己就是你的不对了。(用“但是”一转,文意又向纵深处拓展)
记得本山大叔在小品《小崔说事》中就对此作了幽默的鞭挞,让观众在笑声中记住了如此朴实无华又意义深刻的台词:“你白云就是个人名,还名人呢?”“本来都挺实在的,为啥你出点小名,人就飘起来?”(联系读者熟悉的小品,不乏幽默与启示)而在小品之外,本山大叔也奉行着自己的价值观,不为名利所累。虽然他被称为“小品王”,家喻户晓,好评如潮,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个人信条的坚守始终如一。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的名气推广东北传统文化,不断为演艺界推出新人。(说明出名不可怕,怕的是出名后为名利所累)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一个出名后不失气节的典范。在抗战期间,他毅然蓄胡明志,不为日本人演出,以昭爱国之心,品德高尚,受世人赞叹。(论证出名后要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怕出名是担心出名后不能坚守阵地,丧失品格,成为名利的奴仆,但如果我们洁身自好,正确对待名气,利用它广施善举,改良社会风气,这何尝不是一件利人利己的美事?(论证怎样正确对待出名)
不要怕出名。(点题并照应全文,有力地收束文章)
■
升格后的文章体现出了作者周密的论辩性与强烈的说服力,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谨,富有思辨性。全文以“不要怕出名”为论点,先联系现实,列举了当今“出名趁早”的一些社会现象,肯定出名自有出名的道理。然后再从怎样正确对待出名说起,从列举了赵本山、梅兰芳等人出名后保持本性、坚守自我的正面事例,充分论证了“不要怕出名”的论点。最后表达了出名之后不要被光环、鲜花所迷惑;不要被头衔、俗务所困扰,心归本真的中心思想。文章既针砭时弊,又有辩证理性的思考,语言轻重得体,讲究分寸。
导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要抓住结构特点,认真读完文章就能明白;新闻短评题着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及语言运用的能力,文章结合实例告诉大家如何答题;关联词语误用会导致句子的意思与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要好好掌握逻辑知识,不要粗心哦!
【例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关于中国新诗发展状态的思考
郭新民
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大众消费文化风起云涌,价值观念多元共存,“文化快餐”挤占主流,整个社会文化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文学创作日趋边缘化,诗歌更是备受冷落。不少诗人滑向了迎合世俗生活趣味的境地,使得诗歌的生存窘境日益凸现。一些诗歌创作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诗歌具有的那种诗意的光辉,那种圣洁与崇高感基本消失殆尽。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怎样创作出符合时代和人民需要的诗歌作品,就成了当代诗人需要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历史上,诗歌从来不以封闭为主流,都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无论哪个历史时期,诗歌都具有着鲜明的时代性。诗歌的主题能否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浓郁的时代特色,是关系诗歌生命力的关键。纵观世界诗歌发展史,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圣经》、《神曲》、,无论是唐诗宋词元曲,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都是每个时代、每个地区文明精髓的结晶,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智利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曾说过:“我身为诗人的义务,不只是在散布蔷薇花的清香,调和音律……也歌颂着人类与工作的联结感。”这种“联结感”就是诗人对时代的把握和对社会的责任。诗歌要关注时代,贴近现实,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要重点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以及对处在时代前沿、风口浪尖上重大事件等及时准确的反映和把握。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作为一个诗人,无论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关心,用真诚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和谐或者不和谐的音符,并行之于笔,发之以声,呼之以情,动之以性。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写作,风花雪月无病,只能是肤浅的、粗糙的,它无法代表一个时言。如果我们对自身所处的时代都不了解,我们还能代表谁来说话?我们的诉说又有谁来倾听?通常来说,诗人只有把自己拥有的文化背景,与自己所处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够打牢自己真正厚实的艺术根基。同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就必须能够用超凡的思想觉悟和洞察社会的慧眼去观察了解现实世界,发掘内涵,发现本真,然后将自身的感受体悟艺术性地、卓越而超凡地用诗的语言表现出来。
诗歌的时代特点与时代精神是融为一体的,具有高昂格调的诗歌受到群众的欢迎,有利于人心的和谐与凝聚;那种萎靡不振、格调低俗的诗歌往往是灵魂和精神的腐朽剂,以及文化走向没落的催化剂。我们所鼓励的优秀诗歌应该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关注时代与社会进步,以优秀的作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并努力成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代表者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者。
(选自2009年第9期《诗选刊》,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作者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即“文学创作日趋边缘化,诗歌更是备受冷落”,并对当前的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B.第二段作者以中外名著名篇为例,如剥丝抽茧般论证了分论点“文章何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要关注时代,贴近现实。
C.文章第三段,紧紧围绕“用真诚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和谐或者不和谐的音符,并行之于笔,发之以声,呼之以情,动之以性”展开论证,分析深刻。
D.最后一段,作者再一次从正面总结了文章,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收束有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答案:C
解析:论述文以议论为主,通过事实材料、引用材料和逻辑推理来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阐明某个道理,证明作者一定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赞成成什么或反对批驳什么。
首先要关注题目。题目或点明中心论点,或提出论述的问题,或点出议论的范围。从本文的标题看,“中国新诗发展状态的思考”表明了论述的范文,并不是中心论点。
其次要抓住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中心论点或出现在题目,或出现在文中开头部分,或归纳于文章末尾部分。强调的是,并不一定在开头一段或者最后一段;分论点往往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本文的中心论点就不在第一段,而在文章的第二代,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因此,A、B两项全都错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僵化地认为论点在文章的第一段。
第三是论证,也就是结合论点或分论点对材料的分析,包括分析方法和分析过程、效果等。论证的思路一般是先提出论题、概述议论范围,或点明中心论点、交作目的;然后运用举例、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和分析;最后或归纳论点、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做法。如上文第三段,就是先提出分论点,然后进行分析。
论证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并列、层进、正反四种形式。一般来说,大多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或并列、或层进、或正反的结构模式。上文就是总-分-总结构。D项的作用是总结了全文,但表述不全面,不单是“从正面总结了文章”,还有反面总结。
【解题总结】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首先要抓住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点:按逻辑思维划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按篇章结构划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文章开头提出“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文章中间部分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结尾从“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和“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两个方面总结了全文。
其次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1.文章中的关键的标志词包括:
⑴衔接上下文的:如“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⑵表递进关系的:如“更、而且”。
⑶表转折的:如“但是、相反、与此不同”。
⑷表总结的:如“因此、总之、由此可见”。
⑸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
2.文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前后照应句;文段的首、尾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3.注意文中的标点,特别是分号。
4.注意文中表达方式的变换。
5.注意语句间的联系,看其是否围绕同一中心话题。
6.要密切关注各段的开头句和结尾句。它很可能是该段的分论点,即使不是分论点,也起着引领或者总结本段的作用。如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的“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等,都是各自段落的中心句。
【强化训练】
阅读文字,完成1-3题。
纸寿千年 墨韵万变
刘仁庆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非常好地概括出了宣纸的特色。宣纸润墨性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古人云:落笔宣纸,墨分五色。这里说的“墨分五色”是指墨色在纸上的丰富变化,《历代名画记》解释是“浓、淡、干、湿、焦”。画家则要求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要能适应画家的创作意图,即浓墨处新鲜发亮;淡墨处层次分明;湿墨处淋漓尽致;干墨处刚柔相济;焦墨处挺拔传神。
以科学的手法加以研究则会发现,宣纸的润墨性之所以好,首先在于其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这种纤维细胞壁的结构,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的细胞壁结构不大一样,除纤维的规整度好、柔软适度之外,尤其是经自然干燥以后,青檀纤维细胞壁会发生收缩,出现了许多与纤维平行排列的“皱纹”;另外,“皱纹”中还积留着不少自然形成的碳酸钙微而是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深藏在青檀纤维内的碱性的碳酸钙微粒,既能提高吸附墨、水的能力,又能起到中和作用,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宣纸的润墨性还与纸本身含有的青檀纤维量以及它的变形状况有关。当纸面吸附墨、水以后,扩散的纵横向之比、吸墨的深浅和浓淡分明的层次感,主要依宣纸的品种和纸的“陈化”时间来决定。故有经验的书画家常用的是特净皮或净皮宣,并且不用当年买来的新宣纸而用陈年宣纸,以利作画时发挥润墨性的功效。
历代的许多书画珍品借助于宣纸才能保存和流传下来,所以有着宣纸“纸寿千年”的说法。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呢?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花了4年时间,对宣纸等7种不同的纸张进行了老化对比试验。结果测出:新闻纸的寿命是150年左右;书写纸的寿命是400~500年;铜版纸的寿命约为700年;宣纸的寿命高达1050年,而且这个数值还是下限。
为什么宣纸的寿命如此之长?通过电子显微镜、酸碱性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其中的秘密。首先,青檀纤维与木材纤维、竹子纤维不大一样,它的均整度高,同时纤维圆浑、细胞壁上皱纹分布均匀,皱纹内积留的碳酸钙微粒也助于其延寿。再者,宣纸的加工工艺处理条件温和,使纸内纤维没有受到伤害,而且制作时较少接触金属的器具,故纸中所含金属离子极少,不易引发其他化学变化。同时,纸内的碳酸钙含量有时高达7%~10%,使宣纸呈中性至弱碱性。这样即使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也不会诱发出变色基团或者受空气中酸性分子的破坏。
(选自2010年第2期《百科知识》,有删改)
1. 下列对于“墨韵万变”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墨韵万变指墨色在纸上有浓、淡、干、湿、焦五种颜色。
B. 墨韵万变指落笔宣纸,墨色会在宣纸上呈现出丰富的变化。
C. 墨韵万变指水墨在宣纸上得变化能适应画家的创作意图。
D. 墨韵万变是指根据墨的变化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晕染技法。
2. 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一段,作者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即中国宣纸的特点“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并分析了什么是“墨韵万变”。
B.第二段主要分析了宣纸的“墨润性”为什么这么好的原因,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C.文章第三段,作者论述了宣纸“纸寿千年”的原因,并和其它的纸张进行了对比,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从总体上看,文章是典型的论述文结构,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说法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宣纸寿命长的特点,而且突出了墨色在宣纸上丰富变化的特点。
B.宣纸墨润性好的主要原因是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的细胞壁的结构与木材、稻麦草纤维的细胞壁结构大不一样。
C.宣纸的寿命最高可达1050年,所以我们不难解释历代的许多用宣纸创作的书画珍品能保存下来的原因。
D.青檀皮纤维细胞壁上分布均匀的皱纹内积留有碳酸钙微粒,加工工艺处理条件温和是宣纸寿命长的真正原因所在。
答案:
1. B(A项,原文说“墨色在宣纸上的丰富变化”;C项,是“墨韵万变”的作用,不是对其本质的解说;D项,“墨韵万变是……技法”,无中生有)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中国人传统的智慧与信仰,创造与交流,美学与艺术,以及民情与风俗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实质,提高文化素质与民族自信心,为日后从事跨文化商务沟通积累文化知识,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祖国文化传播。课程还涉及以下能力的培养。
1.外语学习能力:课程属于以中国文化内容为依托的英语语言习得性学习,因此,课程既要求理解中国文化相关内容,又要求熟悉中国文化相关英文表达。此外,学生还要掌握语言学习策略知识、学术语言表达技能以及语言学习评价知识。
2.跨文化交流能力: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2]。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只有掌握了双方文化,才能真正达到平等交流。本课程就是期待通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能使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进而扩大其国际视野。
3.高端思维能力:课程不限于语言表述和知识认
知,还要求结合所学分析文化现象并思考文化问题。这要求一种批判性的高端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欠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表现突出。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000名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3]。原因在于英语学习多是碎片化的积累,学生缺乏整体思维。本课程就是期望抓住思维质变的关键期来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
4.审美鉴赏能力:英语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应该是一种人文教育,其目标是发展完满的人性,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美学意识的培养[4]。中国的传统文化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世界四大文明唯一未曾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是全世界人民公有的文化宝藏[5]。这也蕴含着审美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从感性角度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爱恋,无限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且在此基础上得到作为人的全面发展[6]。
二、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限课时内无法面面俱到,也不能深入探讨。因此,课程突出通识性意义,选取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点和最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部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增长其见识进而促进其思考。课程的内容要集精练性、代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授课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主观文化(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周易》思想、孙子兵法、禅宗思想和生态哲学),另一部分介绍中国传统的客观文化(饮食、饮茶、服饰、建筑、园林、民俗、节日、艺术、京剧、中医、文字和文学)。两部分彼此渗透互为反映。授课采用以“内容为依托”的形式分专题进行,每周探讨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三、授课模式
课程按照“赏—读—习—论—写”五步来开展教学。第一阶段通过视频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阶段通过阅读来扩展学生的视野,第三阶段通过习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第四阶段通过课后讨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五阶段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反思。
“赏析”属于课前引导,类似于课前热身讨论。由于“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中国文化失语’,即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概念似乎已经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通病”[7],因此学生难对主题进行有效讨论。而教师如给出与中国文化主题相应的视频短片,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使其快速进入情境,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是“各式引起视觉刺激的图像通过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空前地渗透到整个社会文化,参与大众的文化生活”[8],我们的学生是视觉文化下成长起来的一代 ,更熟悉也更易于接受图像给予他们的信息,也更为自然地融入其中。
“阅读”属于主干学习,类似于课上精读学习,选择适宜的文章。这不仅要求内容包含所学主题的精华,还要求语言包含所学主题的词汇。这种基于“内容”的学习兼顾了语言的扩展和知识的储备。旨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交际法教学对我国语言教学界影响颇大,但“尽管有许多可取之处,却受到其自身及我国外语教学环境的种种限制,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许多教师运用交际法组织教学活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9]。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变弱,而这一阶段的“阅读”就旨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其文本阅读能力。
“复习”属于学习检测,类似于课后练习。这部分属于学生自主检测,不涉及学生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这种检测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所学知识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判断、选择和填空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从所学语言层面设计问题,可通过词语释义、选词填空和英汉互译等来考查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述的掌握。文化学习始于兴趣,但不该止于兴趣,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才能在日后跨文化商务沟通中有效应用。“讨论”属于学习反馈,类似于课堂讨论。这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于前一次课留下下一次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随机分组,给学习充足的自主性,让他们课下查找资料并制作PPT,于下一课课上演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组必须随机,如分组固定,组内个别学生会产生惰性;(2)组内学生分工平均,可按学生具体表现打分并计入总成绩;(3)无法监控课下讨论,可要求学生根据组别提交组内讨论记录。这个阶段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主动性,而且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得到及时反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写作”属于学习反思,类似于深入性学习,培养学生的高端思维能力。它需要以前几个阶段的学习为基础,探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主题的深层次问题,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考。教师可留几个思考问题供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自拟问题,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透彻理解主题的基础上做深入思考,并将其所思所想用流畅英文加以表述,这是对上阶段“讨论”结果的系统化呈现。写作可设最低字数(如500字),上限不控制,且教师要尽量保护学生写作的创造性,鼓励其打破常年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表述心中真实所想内容。写作初期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如语法混乱,结构不清,逻辑混乱,论点不明,论证含糊,可让学生自评后再进行学生间互评,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的写作逐渐地会有很大提高,可以写得更多,写得更准,表达更自如,开始感受用英语畅快表述自身的快乐,不仅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为平时考核,占50% ,包括:课堂提问、随堂测试、课堂讨论、课后翻译和课后写作。终结性评价为期末闭卷考试,占50% ,包括填空、搭配、判断、翻译和写作。
笔试中,考核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识记能力(5%),指对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的辨认,表现为回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概括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领会能力(10%),指对观念的初步理解,表现为能够转换、解释、区分、推断等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分析能力(15%),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包括部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问题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整合能力(20%),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事件评价能力(20%),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文化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对材料的内在标准(如文化问题)或外在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处理一些文化实务问题的能力(占30%),指运用恰当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表现为论证、澄清、举例说明、解答问题等。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看重评价结果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更加强调学生在文化教学中的自身成长,也尊重并守护每个学生的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彭晓燕.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
[2]陈岩.文化理解能力——21世纪外语教育的重要目标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3]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 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5).
[4]张知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美学意识[J].黑龙江教育学 院学报,2012,(5).
[5]王文伟.论英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与 职业,2004,(30).
[6]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06.
[7]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 日报,2000-10-19.
职业教育不仅要以能力为本位,更要崇尚以人为本位,崇德强技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知识、能力、态度取向的统一,就是能力为前提,知识为基础,态度为根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有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可以铸造学生优秀品格。构建开放性的课程,把人文资源引入语文教学,拓展课程的时空,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穿越时空的隧道。[2]开拓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可以促进高职语文课程的改革,促进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总目标就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分为必须课程和选修课程,建议开设四个学期,总课时不少于250课时。必修课程安排160课时左右。其中“,阅读鉴赏基础模块”64课时左右,“表达交流基础模块”96课时左右。各模块的教学次序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程安排90课时左右。《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又明确“学校应结合当地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积极利用和开发本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扩展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满足语文课程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课程标准》中还就“语文实践活动”进行了阐述,认为:“语文实践活动是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基于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旨在实现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拓展到语文课堂之外,融合到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
二、具体拓展实施的内容
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去选取文学古典名著阅读的拓展,选取民族优良人文品格的杰出人物的事迹,走访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名品来进行鉴赏和学习,陶冶高职学生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以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这些传统文化资源都具有历史性、文化性、传承性。[4]
(一)古典名著资源的拓展
通过开设“名作欣赏”的选修课系列,与高职语文课堂中的经典阅读相补充,再开展一系列“经典诵读”等认识传统文化的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学生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
(二)历史名贤资源的拓展
以苏州园林沧浪亭中的“五百名贤祠”中的人物为素材,编写校本教材《苏州历史名贤》等,以此为内容开设选修课,让学生认识历史文化名人,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行、作品对现代人有激励、指导等作用,学生会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产生崇敬之情和浓厚的好奇心。
(三)人文名胜资源的拓展
通过开展一系列考察苏州人文名胜的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探寻民族文化之源,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苏州本身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人文名胜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
(四)文化名品资源的拓展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开展传统文化人文教育,如苏州的昆曲、评弹等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遗产,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总之,拓展传统文化人文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的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感情,弥补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弥补高职语文教学的缺陷,促进完善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三、拓展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挖掘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人文素材,进行深化研究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如五年制高职语文第四册古文单元,教师讲授后,让学生进行分析对比,《过秦论》和《六国论》对比分析,学生分学习小组,到网上查找资料,制作PPT,重点进行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的比较分析,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进行交流,教师进行评点。学生兴致很高,还进行了《诗经•氓》和《孔雀东南飞》女主人公命运的对比等,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一次比一次进步,并学会了从网上去查找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资料。
(二)依托苏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相关的历史文化教学资源
组织学生活动小组,对文化遗迹、人文景观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考察,窥一斑而见全貌,组织学生寻访历史文化名人,指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撰写考察日记,提高了学生对苏州历史文化名称的认识。主要针对学校周边的一些景区,如石湖的范成大、姜夔、顾野王等遗迹的考察。还组织学生参观苏州吴文化园,感受吴文化风韵。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人文资源进行开发
让学生也逐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如组织学生观看昆剧《牡丹亭》等曲目,让学生了解昆曲的历史。都对学生了解有关人类非物质遗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有“苏帮菜”非物质遗产保护基地的牌子,学生也可以到学校文化旅游实训大楼了解这些知识。邀请一些文化名人进校来传授传统文化知识,邀请评弹名家袁小良先生来校做“中国最美的声音———评弹艺术赏析”讲座,赢得了师生阵阵掌声,激发了学生对评弹艺术的热爱。邀请昆曲梅花奖得主王芳来校进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昆曲文化入校”讲座,边讲边演,生动形象,让学生初步了解了高雅的昆曲艺术。邀请园林名家做了“世界文化遗产与苏州园林”的讲座,激发学生对苏州园林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四)开发传统文化校本教材
目前,已经编写了《苏州历史名贤》三本,每一本有十位苏州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中的人物,另外还编撰了《游学苏州,体验文化》十本(《走进园林》、《工艺世界》、《书画浅谈》《茶艺漫谈》、《盆景天地》、《美食之旅》、《民俗拾零》、《建筑例谈》、《戏曲杂谈》、《道韵清悠》)丛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形式,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都作为学校高职语文选修课的教材。
(五)策划设计传统文化公选课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修选课开设了“《红楼梦》解读”公选课,“吴文化漫谈”公选课,“中国戏曲欣赏”公选课,“苏州历史名贤”公选课,后两门利用学校网络,开设的是网络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六)语文学科与校园文化整合
校园文化活动是非常规的课堂教学,关键词是“活动”,学生也最爱开展各项活动,所以从小组活动、到班级活动、到全校活动分层次开展,让传统文化深入学生的心灵之中。摸索出学生乐于参与的语文实践活动,并汇编成案例。开展了十多次有关传统文化的学生实践活动,案例从设计思路、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每一次都有详细的方案,可供以后教学活动借鉴。每一次活动学校都进行了报道,而且资料图片都在网络上保留。有些活动还走出校园,学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组织部分学生走进苏州石湖景区,考察地域文化,认识上方山的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组织学生参加“姑苏校园文化节”学生获得了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若干,书画大赛一等奖;组织生动的主题班会“感受传统文化,了解历史名贤”。学生排练情景剧,制作幻灯片,编排舞蹈,进行书画表演等等,全程录像,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全校的“吴风雅韵”校园艺术表演活动,有石湖诗文配乐朗诵、有评弹表演、昆剧表演、歌舞表演,都是以吴文化为题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参加了第五届苏州市阅读节活动,申报了“我所喜爱的苏州历史文化名人”征文大赛,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学生获得了征文大赛的一二三等奖若干。[6]
(七)积极参加学术研讨活动,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教义中的慈善思想 现代慈善文化的发展
1历史渊源
五千年中华文明浩浩荡荡,广博精微。所谓中国文化,就是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所传承的文化总称。而儒、释、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其中,慈善思想在几千年前的儒、释、道思想中就早有表述。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居主导地位。我国慈善文化思想就是扎根于以主张“仁爱”治世的儒家文化。“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每个人对“仁”的定义与理解都不同。“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给“仁”下的定义为“博爱之谓仁”。“孔子认为是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什么是仁呢,孔子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对人友善。”[1]“泛爱众而亲仁”,孔子教导学生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唯仁者能好人”讲只有有仁爱的人才能爱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只要有了仁爱,就不会做伤天害理、误国误民的恶事,而是可以做造福人民的善事了。此后,孟子也闻其风、汲其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兼爱”思想,意思是说,人不应该只爱自己,也要爱他人、爱全人类,在整个社会播撒仁爱的种子。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强调“仁”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还提出“守望相助,出入相支,疾病相持”,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以关爱整个人类为基座,将“仁爱”释放给更大的人群。
再来看看道家思想。道家学派在春秋末期由老子所创,其代表作品是《道德经》。书中有关慈善思想的观点随处可见。但,与孔子的“以直报怨”不同,老子的观点是“以德报怨”,“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意思是说,无论是对待善良的人,还是不善良的人,都应该至真至善、“施恩布德”,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善”,从而达到“世代荣昌”的目的。此外,老子还提出了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论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邹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邹狗。’是说,天地创造万物而不求回报,当权者也应该效法天地这种无私精神,造福于百姓而不求回报。”[2]
印度的佛教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中华文明一般不会抵拒其它文明,更多的情况下是寻找其它文明与自身精神主轴之间同化的可能。佛教因其所倡导的许多观念在本质上与中国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且迎合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需要而被广为流传。慈悲观是佛教精神的核心。佛家讲“大慈大悲”,目的就是要普及慈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佛教为实现劝善化俗的目的,还提出了“因果报应”论,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这种因果循环论,对人们的内心产生一种约束力,引导人们弃恶从善。中国民间社会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靠佛教调节着精神、普及着善良。
2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及原因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很多事情说“老”人家相信,但说“权威”人家却不信了。正如我国古代慈善思想虽然源远流长,但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却不容乐观。有数据统计,美国2009年各类基金会达到75595个,中国只有1800个; 2010年,美国人慈善捐款为2910亿美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而中国2010年全国共收到捐赠约700亿元,占GDP的0.01%;2010年,美国人均捐款约为3000美元,而中国人均捐款仅为25元,相差7300倍。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原因很多,我个人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经济实力相对落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对于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只有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有力量去帮助他人。因此,国家应大力发展经济,以经济发展带动上层建筑。
2.2相关体制制度滞后
慈善援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目前我国慈善事业主要是由政府包办。政府在整个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占居主导地位,未能将权力下放,导致导致慈善组织带有明显的官办性质。政府包办慈善事业,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行政色彩浓重,叠床架屋式的行政体制导致慈善组织运作效率低下;二是由于单方包办,缺少法律和群众监督,易出现中饱私囊、等败坏风气的现象。例如,近来网络上“正红”的“郭美美事件”,尽管其事件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但这类问题恰恰说明了由于缺少相关的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慈善事业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3慈善组织内部管理力度不足
我国慈善组织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缺陷。慈善工作人员的慈善意识薄弱、素质不高,组织建设不完善、风气不正,慈善基金的运作过程不透明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慈善机构在大众心中的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导致人们不愿捐款、不敢捐款。从长远上看,严重阻碍着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2.4传统慈善文化的传承力度不足
中国传统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对慈善事业起到濡染甚至重塑的作用。今天,残疾人、妇女、儿童、失业、贫困、事故等社会问题仍然存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社会问题还将出现,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中所倡导的“仁爱”、“兼爱”等思想仍然有着积极的教育作用,甚至可以说,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帮助。但,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不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层现象,导致人们慈善意识薄弱。我们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自己的传统慈善文化资源,宣传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
3推进慈善文化建设的思路
3.1在体制上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慈善捐款税收优惠比例,从而吸引更多的捐赠者慷慨解囊;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政府、群众、媒体的监督力度;政府应逐步降低对慈善机构的参与力度。
3.2在内部管理上
健全慈善机构内部管理机制,实行财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资金运作情况,增强机构运作的透明度,使慈善事业真正成为“玻璃瓶”事业;提高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录用标准,将门槛抬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与职业水平,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与培训,同时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通过内在的濡染与外在的约束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3.3在思想意识上
回归传统文化,培养慈善意识。体制上的约束是硬性的,带有强制的意味。而“强制”的慈善毕竟是不诚肯的,有悖于慈善的宗旨,而且在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上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外在的。想要将我国的慈善组织发展壮大,让慈善事业能够立业于长久,思想观念上的积极、长远功效不容忽视。而当代中国公民慈善意识观念的塑造必须回归传统。传统理念看似守旧,实际上仍然在为当今时代所用。在气象万千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再一次掀起热潮,不是体制的要求,也不是民群在丰衣足食之后寻求精神食粮这一浮浅观点所解释的,而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复活符合客观潮流和历史必然性,它为新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提供了一种宏大的精神走向。
慈善意识的培育首先要从回归传统文化开始,而弘扬传统文化则首先要从学生抓起。在传授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传承慈善文化的必要性,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学生的慈善意识。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于慈善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限于理论教学,还要重视实践引导。此外,慈善观念的普及还要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甚至是社区,从而使慈善思想能够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重塑当代中国的慈善文化。
参考文献:
[1]、于丹 《于丹心得》 中华书局, 2006-11-1。
关键词:室内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当今室内设计发展是国际化多元素的。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丰富的遗产,是巨大的财富,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处理得当将会大有益处。在广泛吸收外来先进理念文化的同时,“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形式越来越赢得广大人民的推崇,这种趋势也愈发明显。所以室内设计领域应该不断继承具有民族性、传统性的艺术形式和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艺术更是中华民族上前年的传承,记载着我国历史发展各阶段经典历程,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遗产。
一、室内设计领域传统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中有很多艺术形式已经在当今的艺术领域中被其借鉴。最为典型的,例如传统艺术中的水墨艺术,在视觉艺术领域,水墨艺术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精神上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发挥的淋漓尽致。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之一,水墨艺术在室内设计中也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在室内设计中,水墨形式更多地被作为陈设部件或是陈设元素所应用,这一具有浓厚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不应该仅仅以具象形式出现在室内设计中,它的意象形式更应为室内设计所重视。室内设计有其自己的特征和独立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
二、室内设计的功能
1.物质功能
根据建筑的类型及使用功能安排室内空间,要尽量做到布局合理、通行便利、空间层次清晰、通风良好、采光适度等。使用功能反映了人们对某个特定室内环境中的功能要求,不同使用功能的室内环境其设计要求也不同,比如,卧室要求私密、舒适,书房要求安静、宜于工作和学习等。
2.精神功能
单纯注重物质功能的合理性是不够的,独特的设计所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同样很重要。设计应通过外在形式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并满足其心理需要。
(1)视觉体验
室内设计必须满足人类情感的需求。情感是一种直觉的、主观的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视觉的体验来获得,每一个室内空间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2)情感追求
在空内设计中,对待特定情感的追求与表现是十分重要的,从形式上看是在推敲诸如对地面、顶棚、配面等文体的设计,而实质上是要通过这些手段创造出理想的空间氛围,所以对于不同的设计要有不同的设计定位,从而做出与之相应的设汁方案。
三、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例举最为典型的传统表现形式
民间剪纸艺术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拉开了间距。如今剪纸艺术以一种高雅、清纯的固有特性被设计领域所继承并运用,不仅仅在中国剪纸艺术有很深的群众审美基础,在国外,剪纸艺术也被引以为用了,如上海世博会的波兰馆的建筑外形以及表现形式就将剪纸艺术的艺术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中国画不仅仅限于室内的陈设品,而是更多地作为装饰手法来参与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壁画可说是最原始的绘画型式。壁画在中国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一直到当代,壁画发展到最后,变成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的一种。手绘墙受80后年轻人追捧:手绘墙来源于古老的壁画艺术,结合了欧美的涂鸦,被众多前卫设计师带入了现代家居文化设计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家居装修风格。
近年来,手绘墙在中国年轻人家庭别受欢迎,其彰显个性、时尚又不乏创意的娱乐精神深入人心。我国家具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经有了很精美的青铜和石制家具了。中国传统古家具无论从功能性还是艺术价值方面都有着细致严谨的分类。在这些极为丰富的种类中,屏风这一古老的家具种类,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更多被人们视为艺术品。但是在现在的室内设计中,屏风不仅在艺术装饰上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厚爱,且它的功能性又开始发挥本质特点了。在如今的高档会所、酒店、会议室、乃至百姓家中,屏风是室内设计进行装饰、装修所选择的理想对象,这不仅对于室内的文化氛围得到了烘托,更是充分发挥了其原有的功能作用。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史中还有众多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也充分体现了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当代这个文化大交融的时期,各种艺术形式都得到了不同人群的追捧。在宜居的环境中不断发展继承,通过室内设计可以将它们充分地表现出来并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审美情趣。
2.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艺术领域中,文化底蕴最强、最为体现民族文化的艺术很多。但传统水墨艺术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被广泛的应用,所以其文化思维形式也相较其他艺术种类更被人们所接受。水墨艺术之精髓即:“白即是黑、黑即是白”。黑白乃相互矛盾的两种意识形态,但是在中国传统水墨中,却是相互依存、相互反映的。室内设计中也有为体现这一点,在中国传统颜色中,中国色、黄色都是吉祥高贵的象征。但是黑、白本无色,但是通过传统水墨所表现的文化内涵中,不难看出这两种相生相克的物质更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意识与价值理念。中国哲学理念中的“中庸”,在水墨表现中尤为突出,阴阳两级的八卦与水墨中的黑、白,水墨中的黑、白与思维意识的中庸。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理念的相互交融,更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之本。所以在当代的室内设计中,人们对传统水墨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有着一种熟知感。当代的“中庸”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传统水墨艺术更是把这种“中国式”的文明装饰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中,以不同的意识形态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文化思想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很好交融发展。
四、中国水墨画重“神似”的表现方式具有抽象性
中国水墨画注重的是“神似”的表现方式,东晋的顾恺之在《论人物画》中就已提出“以形写神”的论点,“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有揖眼视即前无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齐白石先生也曾说过“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物象与心象相通,主体与客体相融”。“似”具有写实的含义,“不似”含有抽象的寓意;“意象”是客观自然形象与心沟通后的再现,“心象”含有情感、品味、境界诸多个体主观因素,中国水墨画“似”与“不似”的结合,“意象”与“心象”的融合,实际上就是具象与抽象的产物,模仿自然是具象,超越自然是抽象,中国水墨画运用其独特的笔墨语言,既表达事物的形,更表达事物的“神”,把抽象性运用于水墨画中。中国人物画的十八种描法,山水画的数十种皴法、夹叶法、点叶法、勾勒法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自然现象抽象性的成分。例如明代大画家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他运用点、勾、泼、皴等多种笔墨手法,将紫薇的隽秀、牡丹的雍容、霜菊的孤傲、竹子的萧疏、寒梅的挺洁的神韵刻画的入木三分,舒展的梧桐与虬如蟠龙的藤蔓、密如骤雨的葡萄的构成了巨大的张力,充溢在画面中,似与不似之间 ,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结语
在当代的历史发展潮流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继承优秀传统艺术同样是室内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室内设计领域继承与创新并进,这样才能实现既能满足于功能要求又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室内设计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符合国人审美观念的艺术价值、实现以人为本的中国现代人所需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伟,王逢瑚.中国水墨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物象”应用[J]. 大众文艺.2010(23)
[2] 张凡.论室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J]. 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 2011(03)
[3] 李玉萍.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居室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11)
[4] 杨磊.浅析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5] 姜辉.浅谈中国元素应用在室内设计中[J]. 科技信息. 2010(28)
[6] 张潇兮.异国土壤下的文化寄生――近代中国室内设计中的装饰艺术风格[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0(05)
[7] 沈苏楠,杨.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8] 冯正未.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6(07)
关键词: 加藤周一 “杂种文化论” 传统 现代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的东风几乎蔓延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文明之间的冲突屡见不鲜。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传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对待本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对于外来文化应当采取何种态度,是我们不得不加以思考的共同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日本学者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文化问题的理解。
加藤周一(1919―2008)是日本现当代著名学者、评论家,他学贯东西,对文化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日本文化的认识尤其深刻。加藤提出的日本文化“杂种”论观点独到,在日本影响颇为深远。本文试图在文化论的范畴内对加藤周一及其文化理论进行剖析,阐述杂种文化论形成的背景、过程、意义及影响,并联系当前实际进行初步探讨。
二、杂种文化论的时代背景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美军进驻,第二次世界大战旋即宣告结束。在反法西斯同盟诸国欢庆胜利的同时,历史上首次被外国军队占领的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一场针对本国文化思想体系的、深层次的反思。二战的失败几乎粉碎了日本人固有的价值观,在此后十年左右的时期内,坂口安吾、桑原武夫、川岛武宜、丸山真男等学者纷纷撰文,分别从思想、文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彻底否定日本旧文化,一边倒地展开了批判,甚至认为日本传统文化都是封建遗毒,是影响今后发展的障碍,这种思潮成为了当时日本文化论的主流。然而,1955年以后,日本学者却一改十年以来对于本国文化的消极理解,对曾经遭受猛烈批判、几乎体无完肤的日本文化传统重拾信心,加藤周一的日本文化“杂种”论也形成于当时,这显然是事出有因的。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展开分析。
1.政治动向
可以说,整个五十年代,甚至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日本的方方面面都深受国际政治时局两大事件的影响。这两大事件分别是对日和约的缔结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逐渐分裂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美苏开始了为期数十年的冷战。在这样的背景下,1951年,由美国主导,48国于旧金山共同签订了对日和平条约,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前苏联、印度等众多国家被排除在外。尽管旧金山条约只是西方国家片面的对日和约,但日本却藉此成功地在政治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条约签署后第二年,日本被占领状态宣告终结,随着政治实现独立,日本社会的价值观也重新趋向正常。而几乎与此同时,朝鲜战争的爆发又给日本提供了莫大的机遇,由于美国本土距朝鲜战场遥远,美军驻日基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日本的政治地位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这对日本进一步摆脱战后不利状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经济动向
朝鲜战争在提高了日本政治地位的同时,在经济上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在战争过程中,日本作为美军补给基地,前后共计生产了约24亿美元的军需物资,日本经济得以从战后的萧条状态重建并逐步复兴。日本政府在1955年的经济白皮书中宣称,日本经济状况“已非战后”。此后,日本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政治独立、经济腾飞,对于战后的日本而言是划时代的巨大变革,这种巨大的变化很自然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在日本文化论方面的体现也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三、加藤周一及其文化观的内涵
按照日本的纪年方法,1955年为昭和三十年。正如前文所述,自昭和三十年开始,随着政治经济状况的好转,社会日趋安定,国际交往增多,日本知识阶层对于本国文化的观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加藤周一提出的日本文化“杂种”论在当时而言颇为大胆,因此倍受瞩目,至今仍是日本文化论中极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具有深远的影响。
1.杂种文化论的形成
加藤周一1919年生于东京,是日本战后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学者、评论家,作为一名战后第一时间走出国门的旅欧学者,在法国、英国长年的留学生活经历使加藤较早地建立了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可以说,东西方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比较文化论的理论基础相结合,是最终促使加藤文化观形成的原因。
1955年,加藤周一在著名的《思想》杂志《日本文化的杂种性》,文中称,其留学归国后对日本的第一印象有两点:其一,日本有着如同水墨画一般、与西欧风格迥异的古典美;其二,日本同时又是一个烟囱林立的工业化国家,这幅现代化的景象又使日本显得与其他亚洲国家格格不入。与其他亚洲国家相比,日本无疑更为深入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加藤指出,日本文化并非西方文化,更不是殖民地化的西方文化,而且,日本当时并未处于一味西化的过程中。加藤周一在文章中还指出,传统文明和西方现代文明是构成日本文化的两大要素,换言之,日本文化本身就是这两种要素不可分割的混合体。就这样,加藤以其一贯的明快文体敏锐地指出,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的典型,宣告了“杂种文化论”的诞生。
需要说明的是,与汉语相比,日语的“杂种”一词较为纯粹,作为一个中性词,并不含有贬义,这一点加藤周一本人也曾言及,“杂种”也好,“纯种”也罢,都不含有褒贬之意。尽管如此,公开主张本国文化是“杂种文化”,仍然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2.杂种文化论的内涵
历史上的国际文化交流,使近代以来世界上的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存在,换言之,近代以来,一种不受任何外来文化影响的独立文化注定是不存在的。加藤周一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把文化界定为纯种文化与杂种文化的同时,对这两种文化的概念与标准作了说明。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纯种文化,并不是完全不受外来文化影响,其与杂种文化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纯种文化具有外来文化无法撼动的根本性特征,而这种特征是该国固有的、非外来的;外来文化对纯种文化的影响只限于细枝末节,或是锦上添花。
在这个意义上,日本文化很不幸地从本质上就被加藤界定为杂种文化。然而,按照加藤周一的观点,杂种文化与纯种文化之间似乎除了名分不同之外,是不存在优劣之分的。杂种文化自有其优秀之处,纯种文化也并非尽善尽美。因而,日本文化虽属杂种文化,但日本人大可安之若素,无需为此抱有劣等感。在加藤看来,部分学者自古以来想方设法否认甚至攻击日本文化的杂种性,试图为日本文化正名,使日本文化纯化的种种活动实际上并无意义。
四、杂种文化论的意义及其引发的现实思考
加藤周一提出日本文化“杂种”论的观点并非无的放矢,实际上,其观点正是对前一段时期的日本文化论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修正。一如前文所述,二战结束后的日本知识阶层普遍认为日本传统文化一无是处,而加藤除了指出日本文化系杂种文化外,却几乎没有对日本文化本身作出任何价值判断,可以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前人观点的一种反应。何况,我们按加藤文中的逻辑不难解读,在他看来,日本文化是具有某些积极意义的。显然,这给当时正逐步走出困境的日本人重拾对本国文化的信心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持。
当然,杂种文化论的意义绝对不止于此。对于过往的文化运动,加藤周一也作了很好的总结,他有如下一段评论:“明治①以来复杂的文化运动的历史,一言以蔽之,正是知识阶层对于(日本)文化杂种性的反应,是一部文化纯化运动的历史。”②日本文化之所以称为杂种文化,是因为其中同时存在两种要素,那么,漂白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并使之纯化,无外乎两种途径,其一是去除日本文化中传统文化的要素,其二则是去除日本文化中的西方要素,即现代化的要素。加藤周一明确表示,两者皆不可行,任何一种尝试都难免失败的后果。不难发现,前者将导致文化全盘西化,而后者极端保守、盲目排外,甚至更为危险――有倒向极端民族主义的可能,二战中的日本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近代日本的文化论就这样一直在两种倾向中恶性循环,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加藤的论断指出,切断这种恶性循环的途径是存在的――承认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停止无谓的纯化运动。无疑,加藤杂种文化论的主张为日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第三条道路,即在“冲突―认同”、“冲突―抵抗”这两种极端的模式以外,开拓“冲突―并存―融合”之路。
反观中国近代的文化思想,西化和复古两种思潮也曾长期斗争,与日本一样,未能走出误区。即便是建国以后,我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未能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法,一方面对于西方的外来文化曾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同时,在特定时期内,对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化又予以全盘肯定。而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也曾长期持否定态度予以批判。诚如叶渭渠先生所言,全面否定传统,将失去判断和消化外来文化的能力,失去文化根基;全面否定外来文化而墨守陈规,则传统不能再生。整合两种文化资源,恰当处理其相互关系,是当前文化全球化环境下的重大课题,加藤周一先生的观点至今并未过时,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藤周一的“杂种文化论”产生于战后日本政治、经济逐步好转的特定时期,促使当时的日本人对处于被遗忘边缘的本国文化进行了有益的再认识,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加藤周一杂种文化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其可贵之处在于,为处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问题指明了一条不偏不倚的公平道路,时至今日,对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我国仍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注释:
①明治:日本年号,1868―1912.
②原文为:“明治以来の}jな文化\婴s史は、もし一言で言うとすれば、このような文化のjN性にする知R人の趣らの反辍つまりその化\婴s史にほかならない。”引自加藤周一《日本文化的杂种性》一文,笔者自译.
参考文献:
[1]加藤周一.jN文化.v社文,1956.
[2]青木保.日本文化の淙.中央公社,1990.
关键词:儒;释;道;中国传统哲学;艺术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中,儒、释、道对艺术的影响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相同点又在哪?面对这个思考,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才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儒释道(包含了哲学宗教)与西方最明而显的差异是:三教是悟道所以用逻辑但都不以为然,更无唯心唯物形而上下迂腐之物,儒释道内容各有体系,本质相同,尤其是儒道。
谈到哲学思想,第一反应是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周……但是儒家是从何而来,佛家又是从何而来,道家又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
儒家:孔孟是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提倡“忠恕”之道,又以为推行“仁政”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态度,以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观点。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大。
佛家: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分化为大乘、小乘两派。佛教正式传来中国是汉朝,非正式还更早。经典的传入,据传始于汉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博士弟子景卢以浮屠经(佛典),但究为何经,已失传无闻。历来均以永平年间(公元58~75)遣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是否为历史事实,近代颇有争议。因当时西域发生战乱,交通断绝,至永平十六年才开放。因此,只能推定大概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汉族地区。传播的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波及彭城(徐州)等地。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神仙方术,故桓帝将黄帝、老子和佛陀同祀,“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沙门视同方士。
道家: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朝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因此说,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而建立,发扬,完善这座宝库的是一代又一代圣贤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时期到隋没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学派和道教哲学创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园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是道教文化的开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解,在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
那么儒家对艺术的影响是哪些呢?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另一个经常与“礼”相提并论的范畴则是“乐”。二者相辅相成,形成“礼乐文化”。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所谓“礼”、“乐”,本源自于上古初民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的活动。“礼”本是指尊祖、祭祖与祭祀天神地祗活动中的一些仪节规范;而“乐”则是与这些礼仪活动相配合的乐舞。后来“礼”、“乐”的所指逐步扩大化、系统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活动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乐舞都被泛称为“礼”“乐”。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演化,就有了所谓的“夏礼”、“殷礼”和“周礼”,汇集成为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式,乃至于包括关于礼治的政治思想、伦理思想。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周公依据前世流传下来的礼俗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损益而“制礼作乐”(《礼记・明堂位》),建立了一整套与当时的宗法社会相适应的礼乐制度,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明极盛期。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精神,对中国周秦以降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地渗透于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军事、教育、宗教、伦理和文化艺术之中,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一部分,成为社会习俗风尚的底蕴,形成周秦以来的数千年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范式。
谈到佛家对艺术的影响那就多了,多如寺庙,雕塑,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及出现后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佛教徒很大的一项工作是写经与抄经。为了传播佛法,一些僧人几乎一生都在抄经;在家的佛教徒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也发愿抄经,他们有的自写,有的请人,长期以来以经文形式留下的书法瀚如烟海。就其书法艺术而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有王羲之抄写的《遗教经》,柳公权抄写的《金刚般若经》、《清净经》,李煜抄写的《心经》,坡抄写的《华严经破地狱偈》,弘一法师抄写的《华严经》。在这些手抄经卷中,正、行、草、八分、篆各体俱备,成为当今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道家呢?多数人认为道家主要是表现在文学上,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施蛰存、沈从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韩少功、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以至于有人将高行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看作是“庄子的凯旋”。